12 东汉散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节
《吴越春秋》
一、《吴越春秋》
1、作者: 赵晔,字长君,会稽山阴人。 著有《吴越春秋》、《诗细历神渊》。 2、内容: 《吴越春秋》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历史散文,其书今存 十卷。前五卷以吴为主,后五卷以越为主。全书以吴 越争霸为主线,具体到各章又都有自己的重点,保持 相对独立性;各章之间前后贯通,一脉相承,讲述的 故事具有连续性。
四、《汉书》的思想


1、尊显汉室,汉有世家 2、独尊儒术 倾向于上层但又不失客观
五、《史记》与《汉书》
比较
(一)人物刻画的差异 123456 (二)叙事艺术的不同 1234

(一)人物刻画的差异



1、《史记》最精彩的篇章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 期的人物传记,《汉书》的精华则在于对西汉盛 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 2、《汉书》所写的西汉盛世人物则不同,他们 是在四海已定、天下一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其中固然不乏武将和谋士,但更多的是法律之士 和经师儒生。 3、和秦汉之际的战将谋士相比,西汉盛世的法 律经术文学之士的阅历虽然缺少传奇色彩,但许 多人的遭遇却是富有戏剧性的。
势力的影响;与其本人经历有关,也曾入狱释放;处 于皇帝的干涉,歌颂汉代的朝廷。
三、《汉书》的体例

《汉书》记载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 206)到王莽政权倾覆(公元23年)间 229年的西汉历史。计纪十二篇、表八 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凡《史记》已 载之汉武帝太初以前部分,《汉书》多 采用旧闻而略予增删。

5、 《论衡》的宗旨 王充自称《论衡》是一部“疾虚妄”的 书:“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 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 曰‘疾虚妄’。”(《论衡· 佚文》)他 之所以将此书取名《论衡》,就是想让 它“如衡之平,如鉴之开”(《论衡· 自 纪》),用来衡量事物的轻重是非。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汉书》 《吴越春秋》 《论衡》和《潜夫论》
第一节 《汉书》
一、《汉书》的作者 班固(公元32~192),字孟坚,扶风安陵 (今陕西咸阳东)人。父班彪,是光武帝时著 名的学者,曾经采集前史遗事,参验异闻,著 《史记后传》六十五篇(一说一百余篇),记 述汉武帝以后的历史。班固二十三岁时,因父 死返乡,承继父志,于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 58年)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 班固还是东汉有名的辞赋家,《西都赋》、 《东都赋》都是汉赋的名篇。

4、 《论衡》的成书 王充《论衡》写作于明帝永平末至章帝建初末 的十馀年间。 正是在章帝年间,皇帝亲临白虎观,大会经师, 钦定经义,并命班固把会议的内容编纂成《白 虎通义》,郑重其事地把一套谶纬迷信和天人 感应的学说制定为“国宪”,也就是宗教化的 国家意识形态。 《论衡》恰恰是站在比较接近原始儒学的古文经 学立场上,激烈地批判官方这种宗教化庸俗化 的今文经学。
(二)叙事艺术的不同
1、寓褒贬示吉凶的精密笔法
《汉书》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 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 2、强化起始事件的叙事力度 《汉书》不但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清晰地加以叙述, 而且对于那些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都要特别加以强 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3、安排轶闻逸事的固定位置 《汉书》的谨严有法,还在于它对某些材料的位置安排 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并且在全书一以贯之。 4、崇尚典雅藻饰的语言风格
4、《吴越春秋》的文学成就
① 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 《吴越春秋》在记载吴越两国争霸的历史时,特别集中描写 了伍子胥奔吴和破楚;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终灭 吴雪耻的故事。故事取自正史,但作者在写入本书时,又根 据民间传说和想象,增加了一些合理的情节,特别是增加了 一些生动的细节,使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引人入胜。 ② 荒幻离奇的浪漫色彩 《吴越春秋》的许多故事荒幻离奇,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其源在于《吴越春秋》吸收了许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③ 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 《吴越春秋》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书中的几位主要人物如 伍子胥、范蠡、勾践等人都写得很成功,个性非常突出,尤 以伍子胥的形象最为丰满。

二、《越绝书》


与《吴越春秋》内容风格类似的东汉的 另一部历史散文是《越Fra Baidu bibliotek书》。 学术界一般认为《越绝书》的作者为袁 康和吴平。
(补充) 两书与吴越文化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都以吴越争霸 为主要线索,又都是出自吴越文士之手, 因此,它们都具有鲜明的吴越文化特点。 吴越之民重剑轻死,信巫淫祀,二书中曲 折的故事情节、荒幻的神话传说、强烈的 复仇意识和崇武尚勇的义侠形象,无不和 吴越文化的历史传统密切相关,这两部作 品是吴越文化的重要载体。
6、 《论衡》的特点 《论衡》的第一个特点是“疾虚妄”,深刻地批 判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谶纬迷信。 《论衡》的第二个特点是论述范围非常广泛,八 十四篇文章,涉及了历史与现实,政治与思想的 各个方面。 《论衡》的第三个特点是论证全面,征引广博。 《论衡》的第四个特点是语言浅近通俗。
7、《论衡》的缺点 一是过于繁复 二是过于朴质无华,缺乏文采。
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
周琳 1505417509@qq.com
前言




东汉散文在西汉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 史传散文中,班固的《汉书》和赵晔的《吴越春秋》 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政论散文相继出现了以王充《论衡》、王符《潜夫 论》为代表的一批积极参与现实的作品。 另外,游记、碑文等新的散文样式也崭露头角,开 始成为文体大家庭的一员。 从总趋势看,东汉散文向着骈俪化的方向发展,同 时,不少语体散文作家也着意追求通俗易懂、浅显 明快的文章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浮华文风有所矫 正。

三、东汉的碑文


东汉碑文和秦代刻石铭文有渊源关系,但东汉碑 文不像秦刻石铭文那样凝重呆板,而是不时有清 丽之作。 崔瑗的《河间相张平子碑》 胡广的《征士法高碑》 蔡邕的碑文在东汉最为著名,成就尤高。
三胡碑 《郭有道碑》 《陈太丘碑》
四、东汉的游记


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 游记。该文记叙建武三十二年(56年)的封禅活 动,虽然是按时间顺序依次写来,但其中时有精 彩的景物描写,攀登泰山的艰险场面也写得很传 神。 这篇游记对泰山的人文景观、封禅仪式 也多有 交待,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后来的《洛阳伽蓝 记》、《水经注》在笔法上和这篇作品有很多相 似之处。

6、《史记》对酷吏的揭露极为深刻,张汤、杜 周是酷吏的典型代表,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西 汉社会刑法的严酷,吏士的残暴。班固也批判酷 吏,《汉书》亦设《酷吏列传》。可是,《汉书》 的《张汤传》、《杜周传》在揭露张汤、杜周文 法刻深,寡恩少义的同时,对他们的子孙张贺、 张安世、张延寿、张千秋,杜延年、杜缓、杜钦 等人的美德懿行多有称扬。
班固既是经学家,又 是史学家和文学家。 作为一代经学大师, 班固发展了董仲舒以 来今文经学的神秘主 义哲学体系,在思想 上是忠于儒学正统的。
二、作《汉书》的原因
1、家族的有利条件:班固的祖姑母班婕妤深的皇帝
宠爱,喜好藏书,班家古书众多。
2、其父影响:其父班彪立志续写《史记》。 3、班固修写断代史:国家中心主义,受到当时政治


4、《史记》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有大量悲剧人 物的传记。《汉书》中悲剧人物的数量不如《史记》 那样众多,但《李广苏建传》中李陵和苏武的传记, 却和《史记》的许多名篇一样,写得酣暢淋漓,悲 剧气氛很重。 5、除《世家》外,《史记》的人物传记基本都是 以写单个人为主,很少全面叙述家庭的兴衰史。在 汉初的功臣传记中,只有《绛侯周勃世家》写了周 勃、周亚夫父子的事迹,其他人的传记基本是止于 其身。《汉书》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 。
二、王符的《潜夫论》

1、作者:
王充、王符以及后来的仲长统,并称东汉政论 散文三大家,而又各有自己的特点。 2、内容: 王符的《潜夫论》和王充的《论衡》都成书于 东汉中期,也是一部愤世嫉俗之作,对当时社 会上各种丑恶现象及不合理的制度多有指斥, 切中时弊。

3、特点: (1)在议论政治上的得失时,往往采用正反对 照和排比的笔法,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王符批判靡丽浮华的文风,《潜夫论》一 书的文字皆朴实无华,准确简练。书中虽不 时显露批判的锋芒,但以温雅弘博见长,不 为卓绝诡激之论,和王充的《论衡》稍有不 同。
第三节
《论衡》和《潜夫论》
一、王充与《论衡》 二、王符的《潜夫论》 三、东汉的碑文 四、东汉的游记

一、王充与《论衡》
1、王充: 王充(27—96) 字仲任 会稽上虞人 东汉思想家 出身于“细族孤门” 2、《论衡》 约20多万字,是中国古 代杰出的自然主义无神 论著作。
3、《论衡》的选材: 《论衡》全书85篇,现存84篇,缺《招致》篇。 从开始的《逢遇》篇到《物势》篇共14篇,选 材角度较新。王充不是泛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的道理,而是选取当时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分 别加以阐述,其中包括人的遭遇、命运、天性、 才气、骨相等颇有深度的议题,都是围绕着自 身的困扰而展开。这些专论体现了王充对现实 的积极参与,同时又流露他对于人类的终极关 怀,和《荀子》的某些篇章有相似之处。

3、体例: 《吴越春秋》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 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内容 主要根据《国语》,同时兼采《左传》和 《史记》。然虽采自历史,却又不拘泥于史, 里面融入了不少民间传说,并有一定的虚构 成分,不象正史那样严谨。全书所叙重要事 件都明确标示年代,但实际并不准确,多有 讹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