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教案资料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设计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气的受热过程2. 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3. 大气温度垂直分布规律4. 实验:大气受热过程的演示5. 练习题:大气受热过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2. 难点:大气温度垂直分布规律,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2. 实验法:演示大气受热过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3. 实验:进行大气受热过程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大气科学、气象学等相关教材。
2. 实验器材:大气受热过程演示实验装置。
3. 课件:大气受热过程的图片、图表和动画。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节课:讲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3. 节课:讲解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对于实验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深入理解大气受热过程。
在布置练习题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度提高难度,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掌握大气的温室效应、逆辐射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难点: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大气层的结构图,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的受热过程。
2. 讲解新课:(1)太阳辐射:介绍太阳辐射的波长、强度等基本概念,说明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能量来源。
(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讲解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原理,说明地面是地球大气的主要能量来源。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介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是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4)大气逆辐射:讲解大气逆辐射的概念和作用,说明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5)温室效应:介绍温室效应的概念和影响,说明温室效应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3.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作业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理解。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2. 采用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的影响。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 评价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的理解程度。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多媒体课件: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的相关图片、动画等。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教案:大气的受热过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a.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原理;b.掌握大气的温度分布规律;c.理解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d.能够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a.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b.利用图片、图表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大气的温度分布规律;c.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际观察,让学生感知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d.利用实例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培养学生对大气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b.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气候变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大气的受热过程a.太阳辐射和地球表面的辐射;b.大气的吸收、散射和反射;c.热平衡和热传递过程。
2.大气的温度分布规律a.纬度和季节的影响;b.海陆分布的影响;c.气流和洋流的影响。
3.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a.对流层;b.向上延伸的上层;c.向下延伸的下层;d.特殊大气层。
4.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的影响a.气候类型的分布;b.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的比较;c.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利用图片或实际场景引入,激发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兴趣;b.提问:你们对大气的受热过程有什么了解?2.理论讲解(30分钟)a.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辅助工具展示太阳辐射、地球表面辐射及大气的吸收、散射和反射;b.讲解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并结合图表帮助学生理解温度分布规律。
3.实例分析(20分钟)a.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的影响,例如:为什么赤道地区气温高,极地地区气温低?b.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实地观察(30分钟)a.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地区进行实地观察,感知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b.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回到教室后进行数据整理和讨论。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a.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对学生进行拓展问题的提问,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b.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反思,总结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教案:大气受热过程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大气受热的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特点。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
二、教学内容:1.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2. 大气受热的原理和方式。
3. 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方法:1. 综合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利用实际天气数据和观测资料进行剖析和探讨。
四、教学步骤:1.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1)介绍大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等。
(2)讲解大气的结构,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热圈的概念和特点。
(3)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2. 大气受热的原理和方式(1)探讨大气受热的原理,即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将热量传递给大气。
(2)介绍大气受热的方式,包括辐射、传导和对流。
(3)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大气受热的原理和方式。
3. 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特点(1)解释大气受热过程中的热收支不平衡,即热平衡的打破和再建立。
(2)说明大气不同层次的温度垂直分布特点,例如对流层的温度递减、平流层的稳定温度等。
(3)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对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例如地面温度的变化、大气环流的形成等。
(4)通过实际天气数据和观测资料,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特点。
五、教学评价:1. 提问与讨论: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 实地观测:带领学生进行天气观测,掌握实际天气数据。
3. 知识运用:给学生提供相关案例,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分析。
4. 总结与小结: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和小结,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实际天气数据和观测资料。
3. 相关教材、教具和参考书籍。
七、教学延伸:1. 进一步探讨大气受热过程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 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深入研究大气受热过程的机理和规律。
3. 进行实验研究,观察和测量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大气受热过程,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设计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地球气候系统的认识,培养其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受热的基本原理2.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和吸收3. 地面向大气释放的长波辐射4. 大气内部的热量传递5.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和吸收,地面向大气释放的长波辐射。
2. 教学难点:大气内部的热量传递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和吸收、地面向大气释放的长波辐射。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气受热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大气内部的热量传递过程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4. 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增强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气候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气受热过程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和吸收、地面向大气释放的长波辐射。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大气受热过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大气内部的热量传递过程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分享讨论成果。
5. 演示实验:利用多媒体演示大气受热过程的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基本原理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大气热量传递的理解。
3. 演示实验观察:观察学生在观看多媒体演示实验时的反应,评估其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4. 作业批改:通过作业练习,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 理解大气受热过程与气候和天气的关系;3. 掌握大气受热过程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图片或视频,用于展示不同类型的大气受热过程;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重点内容。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提问:你们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大气受热过程?请举例说明。
概念解释:(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大气受热过程的定义:大气受热是指太阳能辐射进入地球大气层并被吸收、散射、透过、反射等过程,导致地球的大气层和地表受到加热的过程。
2. 讲解大气受热过程与气候和天气的关系:大气受热过程直接影响地球的气候和天气变化。
分类讲解:(2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大气受热过程的图片或视频,介绍以下几种主要类型:辐射受热、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蒸发冷却。
2. 分别对每种类型的大气受热过程进行详细解释,包括特点、影响因素和实际例子。
示例分析:(15分钟)1. 通过一个或多个实际例子,分析某地区的气候和天气变化与大气受热过程的关系。
2.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经验,分析一些典型的气候现象和天气变化,并解释其背后的大气受热过程。
总结回顾:(5分钟)1. 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回顾,强调大气受热过程与气候和天气的关系;2. 学生进行课堂笔记整理,重点记录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天气预报和气象数据,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天气变化与大气受热过程的关系;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气候现象或天气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探究其背后的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教案标题: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大气受热的几种方式以及其特点;3.理解大气受热对天气变化的影响;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天气现象。
教学重点:1.大气受热的几种方式;2.大气受热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1.大气受热方式的原理和特点;2.大气受热对天气变化的具体影响。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实验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思考,提出问题:为什么天气会变化?2.粗略解答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概念讲解和示意图(10分钟)1.讲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通过示意图展示大气受热的过程,包括辐射、传导和对流。
三、辐射的受热方式(20分钟)1.讲解辐射的概念和原理。
2.通过实例解释辐射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辐射的示例和应用场景。
四、传导的受热方式(20分钟)1.讲解传导的概念和原理。
2.通过实验演示传导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传导的示例和应用场景。
五、对流的受热方式(20分钟)1.讲解对流的概念和原理。
2.通过实验演示对流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对流的示例和应用场景。
六、总结和归纳(10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大气受热方式的重要性。
2.解答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
七、拓展活动(10分钟)1.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大气受热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提供相关资料和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
教学反馈: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回答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
2.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关天气变化的调研,并撰写报告。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查找更多有关大气受热和天气变化的知识,拓宽视野。
2.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活动,例如建立小气象站,实时观测与记录天气变化。
教学评价:1.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设计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设计1.1 背景介绍:1.1.1 讨论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是如何形成的。
1.1.2 介绍大气层对地球表面温度的影响。
1.1.3 探讨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的传播和转换过程。
二、知识点讲解2.1 太阳辐射的成分和传播方式:2.1.1 解释太阳辐射的组成,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
2.1.2 说明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的传播方式,如直射、散射和反射。
2.1.3 探讨太阳辐射在不同高度和季节的强度变化。
三、教学内容3.1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3.1.1 解释地面如何吸收太阳辐射并转化为热能。
3.1.2 探讨不同类型地表(如海洋、陆地和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特性。
3.1.3 分析地面温度升高后如何通过感热和对流方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四、教学目标4.1 学生能够理解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的传播和转换过程。
4.2 学生能够解释地面如何吸收太阳辐射并转化为热能。
4.3 学生能够分析不同类型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特性。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难点:5.1.1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的传播和转换过程。
5.1.2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不同类型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特性。
5.1.3 学生可能难以分析地面温度升高后如何通过感热和对流方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5.2 重点:5.2.1 强调太阳辐射的组成和传播方式。
5.2.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地表吸收太阳辐射的过程。
5.2.3 促进学生分析不同类型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特性,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6.1.1 投影片或PPT,展示太阳辐射的成分和传播方式。
6.1.2 地球仪,用来展示不同类型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特性。
6.1.3 热源和温度计,进行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实验。
6.2 学具:6.2.1 学生实验材料,包括白纸、黑纸和透明塑料薄膜。
6.2.2 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6.2.3 学生笔记纸,用于学生记录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思考。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设计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气受热的基本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3.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能力,了解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受热的基本原理2. 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3. 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气受热的基本原理,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2. 教学难点:大气受热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气候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图像和实例,直观地讲解大气受热过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深入了解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的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大气受热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大气受热的基本原理,展示相关图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大气受热过程。
3. 讲解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5.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结果。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个具体的气候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大气受热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对太阳辐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的理解。
3. 作业批改:分析学生作业中对于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影响的应用情况。
七、教学延伸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测活动,实际测量大气温度、湿度等参数,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2. 教师反思: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大气的受热过程精品教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精品教案引言: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地球上气象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了解大气受热的基本原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日常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对气象预测和应对天气变化有所帮助。
本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对天气现象的影响;2. 掌握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3. 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气的受热过程概述;2. 太阳能的辐射和吸收;3. 大气中的温度和压强变化;4. 温度和压强的关系;5.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6. 大气中的气候变化。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大气受热过程;2. 讨论式学习:增加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 视觉辅助学习:使用示意图和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天空和太阳的位置;2. 提问学生:为什么夏天比冬天热?为什么白天比晚上热?3. 引出本课的主题:“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二步:大气的受热过程概述(15分钟)1. 介绍大气的受热过程对天气现象的影响;2. 使用示意图解释太阳能的辐射和吸收;3. 引导学生思考:大气中的温度和压强是否会变化?第三步:温度和压强的关系(20分钟)1. 分组讨论: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规律;2. 学生通过实验测量不同高度处的温度和压强,并绘制曲线图;3. 学生分析数据,总结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第四步: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25分钟)1. 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热传导现象;2. 学生探究不同液体的热对流现象;3. 学生了解大气中的热辐射现象,并探究光的传播性质。
第五步:大气中的气候变化(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地方的气候不同?2.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地区的气象数据,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规律;3. 学生讨论如何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人教版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人教版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人教版【引言】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气候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本教案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对气候的影响,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第一部分:理论讲解】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结构1. 大气的组成说明: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水蒸气组成,其中氮气和氧气的比例分别约为78%和21%。
2. 大气的结构说明:大气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外层等层次,各层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作用。
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1. 日照和地面吸收热量说明: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的云、气体和颗粒物的散射和吸收;地面受到太阳辐射后,会吸收部分热量。
2. 热对流和热辐射说明:热量通过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方式在大气中传递和分布,其中热对流是主要的传热方式。
3. 热量在大气中的再分配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导致热量在不同高度和地区的再分配,形成了气候带和气候现象。
第三节:大气的受冷过程1. 大气的辐射冷却说明:夜晚,地表向大气辐射出热量,使大气温度下降。
2. 大气的传导冷却说明:大气层之间的传导会导致温度的下降,其中上层较冷的空气向下传导。
【第二部分:实验演示】第一节:日晷的使用说明:通过观察日晷的指示和太阳的位置,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直射角随时间的变化。
第二节:温度计的使用说明: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地区和高度的温度,让学生感受大气温度的变化规律。
第三节:气象球的制作和使用说明:制作气象球,并观察气象球的漂浮高度,了解大气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
【第三部分:学习总结】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学生应该能够:1. 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大气层次划分的原则;2. 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受冷过程,认识大气对气候的影响;3. 掌握使用日晷和温度计的方法,能够观察和记录相关数据;4. 制作气象球,并应用气象球观察和分析气象数据。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及反思)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课前准备】1.阅读教材P35~P37和《高中地理图册》P14~P15相关内容,完成【课前预习】。
2.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疑惑写出来。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读图、析图等,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通过阅读、读图、析图等,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由于本节内容涉及到的重难点的知识比较的多,而且也是历年高考必考的内容。
所以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实例来丰富教学内容,以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教学流程】导入——讲授新课——学案学习——小结【教学过程】师: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大气层的大气的组成、密度、温度随高度变化而变化。
低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它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三部分组成的。
师:大家阅读教材35及36页第一段,参照36页表221,分析低层大气的组成和作用。
生:(读图文,分析)板书: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1.低层大气的组成组成成分体积(%)作用干洁空气氮78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21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0.033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臭氧极少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极少水汽的相变产生了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固体杂质极少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生(填写干洁空气一组表)师同学们把表格填得很好。
大家看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却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师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成分及比例产生变化。
师大家看教材35页图221,王老师乘飞机到外地出差。
在机场时还是细雨蒙蒙,起飞不久后却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
大家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生飞机飞到了云层上方,所以就没有雨了。
师很好,由此可以看出,地球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有差异,根据这种差异,可将大气层分为三层,自下至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设计三篇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设计三篇大气受热过程教案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前部,主要内容是大气的受热过程中的能量的传递流动及其带来的影响和效应。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前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呼应,又对后面的大气运动、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天气和气候等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铺垫的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能量传递过程,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所呈现的资源非常少,只有两段文字和一幅图。
仅用教材的资源学生很难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要合理补充。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大气保温作用及基本原理,分析具体的地理现象,解释具体地理问题等。
二、学情分析由于本节内容对于高一同学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而且专业名词较多(如地面反射、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短波辐射等)这对于高一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所以不宜以平白直叙讲解的方式来教授。
可以将复杂的过程分解为几个简单的过程分别图示讲解,这样同学们比较容易接受。
又由于本节内容主要是比较抽象的空间能量传递的过程,所以用图示法和演示法来教授是很好的方式。
另外高一同学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可以用拟人或者比喻的方式来解释引导。
如可以讲太阳、地球、大气比作小人,将能量的传递和吸收比作吃饭获得能量。
另外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同学们对于新知识“看的着”、“摸得到”。
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能画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2)学生能说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与大气受热过程之间的关系,明确地面才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3)学生能够利用本节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1)利用图表法引导学生利用大气受热示意图等图表进行识图和绘图,培养学生图形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拟人、比喻等形象生动的讲解法,学生能从新的角度对地理事物进行从新认识和体会。
(3)运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图,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
教学重点: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3、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难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教学方式:1、教法: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启发式教学法2、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练习法教学过程:导入: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是,先到达山顶还是山脚?(学生回答)那么,是山顶的气温高,还是山脚的气温高?(学生回答)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板书: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师: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怎样的呢?板书: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师:简单来讲,分三步就可描述清楚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一步:太阳暖大地PPT:呈现大气受热过程图板书: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短波)——根本热源师:请同学们看到黑板上的图,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照射地面,在这个过程中,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大气上届的太阳辐射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量,一致吗?生:回答师:太阳辐射总量增多了,还是减少了?生:减少师:所以当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后,太阳辐射减少了,这种现象,被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板书:(1)大气的削弱作用师:大气的削弱作用有哪几种呢?学生回答:反射、散失、吸收(或部分错误答案)师:正确。
(部分同学回答的相当正确)大气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反射、散失、吸收板书:反射师:反射主要是指云层和较大尘埃对太阳辐射可见光的反射,且云层愈厚、云量愈多,反射作用愈强。
反射是无选择性的,不论是哪种可见光都会被反射板书:1)主体:云层、较大尘埃——可见光2)规律:云层愈厚、云量愈多,反射作用愈强。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逆温》教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逆温》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大气的受热过程与逆温》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2.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3.理解逆温的类型和形成原因教学重点大气的保温作用教学难点逆温的成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近几年有关气候大会的内容一直是高考地理命题的热点问题,关键在于考查大气里面的温室气体,考查大气的保温作用,以及逆温现象。
今天咱们就来仔细学习这一问题。
【探究新课】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能的传递转换过程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
具体图解如下:指点迷津:大气增温指近地面大气的增温。
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但并不意味着整个地球大气层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整个地球大气层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CO2、CH4、O3)等→排放增多→吸收地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全球变暖(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二、逆温(一)什么是逆温现象: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
一般情况,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
但在一定情况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现象。
广义上,如果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垂直递减率小于-0.6℃/100米或者气温上升都可以看作是逆温现象。
(二)产生逆温的原因:1、辐射逆温(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
由于空气愈靠近地面,受地面的影响愈大,所以,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高,降温愈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见下图: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第1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主要学习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这三个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是在掌握了太阳高度对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还有生活上对阴天、晴天温度的感受上,通过设计、讨论等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很浓,学习障碍是大气逆辐射的理解,以及晴天的晚上温度比阴天晚上低的原理。
3.设计思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实验、讨论交流、争论答辩等形式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2)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来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来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和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的愿望。
5.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气的削弱作用及保温作用6.6.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教活教学活动学内容 学 环节 动时间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设计意图太阳辐射一、导入新课1-2分钟问:屏幕上两种图标表示的天气状况分别是? 问:晴天、阴天,你觉得哪种天气情况比较热?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自主回答生活例子便于理解 二、过渡 , 回顾上一章知识点4分钟 1.问:我们地球上的热量是谁给的? 课件演示图片2.问:1、太阳的能量以何种方式传到地面? 2、太阳辐射包括哪几类电磁波? 3、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在哪个光区? 4、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大部分是哪种电磁波? 课件演示图片3.问:A 、B 两种情况下,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强度是否一样?4.(过渡)太阳辐射经过厚厚的大气层会被大气削弱,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掌握大气层的分布、温度变化和大气的循环运动。
2. 能力目标:能够解释大气温度的变化原因,描述大气的循环运动和其对气候的影响。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提高对大气环境的重视。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层的结构和分布2. 大气温度的变化原因3. 大气的循环运动三、教学重点1. 大气温度的变化原因2. 大气的循环运动四、教学难点1. 解释大气温度的变化原因2. 描述大气的循环运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大气的受热过程,让学生了解大气层的结构和分布,温度的变化原因以及大气的循环运动。
2.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来加深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例如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来观察温度变化。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向学生提问:你知道大气是怎样受热的吗?有哪些与大气受热相关的现象?2. 学生回答问题。
二、讲解大气层的结构和分布(15分钟)1. 讲解大气层的划分:对外面空间来说,从地面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区、热层和外热层等。
2. 介绍大气层的分布: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中最低的一层,占据着地球大气层总的近九成,是人类活动和大气现象发生的重要层次。
三、讲解大气温度的变化原因(20分钟)1. 太阳辐射:地球接收到来自太阳的热辐射,并将其部分吸收,部分反射,使得地球温度不断增加。
2. 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够通过导热传导和对流传递至空气中,使得空气温度升高。
3. 大气层的上部辐射:大气层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将热辐射吸收,使得大气层的温度升高。
4. 水汽的吸收:地球表面的水汽能够吸收部分太阳辐射,使得水汽中的分子能量增强,从而增加水汽的温度。
5. 人类活动:工业、农业等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等能够改变大气的温度。
四、讲解大气的循环运动(20分钟)1. 热对流运动:由于大气的受热不均匀,形成了大气的对流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释大气的受热过程;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气物理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释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15分钟)引入大气的受热过程的概念,通过投影仪播放一段气温变化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气温变化的思考和探究。
2.知识讲解(30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辐射、传导、对流三种方式,以及气温的垂直分布、大气层结的形成等知识点。
3.视频学习(20分钟)观看一段关于大气的受热过程的教学视频,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小组探究(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探究活动。
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实验设备,用于模拟和观察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和解释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讨论其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5.总结与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对大气的受热过程进行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和展示,引导学生加深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并强调其在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
6.课堂讨论(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针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气候现象,以及对该现象的影响。
四、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2.学生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4.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气象观测站,了解气象仪器的使用和气象观测的方法;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当地的气象变化,探究大气的受热过程对当地气候的影响;3.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的科普读物或研究报告,了解当前关于大气的受热过程的最新研究成果。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考点一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姓名工作单位年级学科高三地理文科使用时间高三二轮复习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专题三大气及其运动的第一个考点: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这部分的知识承接地球运动日地关系,又对帮助理解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甚至气候成因、特点都有铺垫的作用。
大气受热过程,包括原理的应用,知识的延伸、综合运用,气温的分析描述,又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所以应对高考试题,做到重点剖析到位,很重要。
本节学习内容抽象,而实际应用案例又多,学生要理解原理,还要分析应用案例,是比较难的一节课。
学生提前做好习题,适当预习很有必要;学生生产生活经验较少,对实际题中境况较难理解,教师提前准备些更直观的图片,对学生很有帮助。
本节的重点难点有两个: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影响气温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2.影响气温的因素。
能力目标:能够应对高考相关试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阳光的面对高考,坚持学好最后80天。
●教学重点难点: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影响气温的因素。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是考前80天左右的高三二轮复习课,二轮复习,时间紧,内容多,对课堂要效率。
这个班级是我校高三奥赛班,基础知识掌握较为牢固,总体特点是部分学生难点突破困难,一些知识点细节常被忽视。
所以本节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突破重点难点,基础知识常错的细节要讲解带过,直面高考,习题讲解要透彻。
四、教学过程导入正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肯定学生学习能力,给学生信心,一起面对高考。
(聊天式导入)同时告知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具体复习方式。
1、看真题速递:看练习册真题速递,学生找出与本节内容相关的考题。
(本节重要性提醒:河北用全国一卷,几乎每年都有这部分题出现)2、看本节知识点网络构建(完善思路,整体掌控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3、推出本节命题角度(老师板书的内容,整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活动:看技法点拨1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一、准备知识1.大气的垂直分层臭氧层能过滤大部分对人体和生物有害的紫外线,仅剩下少量的紫外线到达地表对流层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高,低纬地区约17—18千米,中纬度11—12千米,高纬度8—9千米。
2、低层大气组成及作用低层大气组成含量作用干洁空气氮78.08% 地球上生物的基本成分氧20.94%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0.03%变动1)、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臭氧很少能吸收太阳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很少1)、相变产生天气现象2)、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固体杂质很少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注:干洁空气比例基本不变;水汽一般夏季>冬季,低纬>高纬;固体杂质陆>海、城市>乡村、早晨和夜间>午后、冬季>夏季3.(1)宇宙中的物体都在不断向外辐射能量,同时也在不断接受外界辐射的能量(温度高的物体主要表现为向外辐射,温度低的物体主要表现为接收辐射)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能力越强。
(2)长波辐射与短波辐射的相对性(见课本P28注释)二、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一)大气受热过程三个环节AA.太阳辐射穿过厚厚大气(1)投射的纬度和季节决定了太阳辐射的强度和时间,决定了获得能量的基本格局。
(2)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辐射最强,穿过大气就会被削弱。
削弱三种方式①反射:参与的大气成分:云层和较大尘埃。
特点:云层愈厚,云量愈多,反射作用愈强;例:多云。
无选择性。
②散射。
参与的大气成分:空气和较小尘埃特点:一部分太阳辐射改变方向,无法到达地面。
有选择性。
③吸收。
参与的大气成分:臭氧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影响大气削弱作用的因素①太阳高度越大经过的路径越短被太阳削弱的越少,且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太阳辐射量大。
②天气和气候(如阴雨天气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③地形地势(地势高比同纬度昼长,太阳辐射经过的路径短且空气稀薄被大气削弱的少)④人为因素(如CO2氟氯烃排放、大气污染等)B.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增强,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给近地面大气。
反射不利地面增温,一般来说,深色土壤的反射率比浅色土壤小,潮湿土壤的反射率比干燥土壤小,粗糙表面的反射率比平滑表面小,陆地表面的平均反射率为10—35%,新雪面反射率最大,可达95%。
水面反射率随太阳高度角而变,太阳高度角愈小反射率愈大。
对波浪起伏的水面来讲,反射率平均为7—10%左右。
因此,即使总辐射强度一样,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得到的太阳辐射仍然有很大差别,这是地面温度分布不均匀的原因之一。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
下垫面比热容大增温降温速度都慢,比热容小增温降温速度都快。
C.大气受热(主要是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又以辐射、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
大气温度越高大气辐射、对流、传导越强越激烈,其中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不能使地面增温但大气逆辐射越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越强。
大气的保温作用与大气中的水汽和CO2的含量有关。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1.有关概念气温是大气热力状况(冷热程度)的数值度量,一天观测3~4次(8、14、20、2点)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2. 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①据右图分析气温日变化过程,思考一日中最高气温14时能否推前或延后,请分别举例说明。
(结论: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
)②气温日变化过程:日出以后,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逐渐增大,太阳辐射不断增强,地面获得的热量不断增多,地面温度不断升高,地面辐射不断增强。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气温也跟着不断上升。
正午过后,太阳辐射虽已开始减弱,但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仍比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多,地面储存的热量继续增多,地面温度继续升高,地面辐射继续增强,气温也继续上升。
随着太阳辐射的进一步减弱,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时,也就是当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
地面再将热量传给大气,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午后2时左右,气温才达到最高值。
随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热量继续亏损,地面温度不断降低,地面辐射不断减弱,气温随之不断下降,至日出前后,气温达最低值。
同样道理,由于地面储存热量的缘故,一年之中,就北半球来说,气温最高与最低的月份,也不是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6月)和最弱(12月)的月份,而是要落后一两个月。
一般大陆上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海洋的热容量大,受热和放热都较陆地慢,所以气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最低值出现在2月。
3. 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的影响因素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幅度。
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晴天>阴天①纬度:低纬>>高纬原因:纬度较高地区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小。
②天气:晴天>阴天③季节:夏季>冬季原因是: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白昼较长。
④地形地势:凹地>平地>凸地原因是:在凸起地形,如山顶,因与陆地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热、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又因风速较大,湍流交换强,再加上夜间冷空气可以沿坡下沉,而交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日较差较小;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白天谷风拉抽山谷上空暖空气下沉,故气温日较差大。
⑤海拔高度:在中小尺度地形区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原因是: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烈,地面温度急剧升高,加速了近地面空气的升温作用,因此即使是在冬季,在阳光下也会感到温暖如春;到了夜晚,由于空气稀薄、水汽所含杂质少,地面热量大量向空中散失,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夜晚温度很低。
⑥下垫面:陆地>海洋;沙地>林地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高纬度>低纬度a纬度:高纬<低纬度地区原因是:纬度越高,夏季白昼越长,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白昼越短,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
(大阳辐射的年变化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就我国而言,由于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方虽比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一些,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越往南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白昼越长,因此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多,而北方此时正午太阳高度小,白昼较短,加之冬季风的频频南下对北方造成的影响大,所以愈往北方,气温的年较差越大。
b海陆:陆地>海洋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c海拔地形:同一纬度,低海拔>高海拔;凹地>凸地。
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气温的分布1.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分布①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0.6℃/100m)(地面为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越向上空气密度越小,水汽、CO2越少;气温垂直递减率大小与水汽含量有关(水汽含量越多,递减率越小)②对流层底部受地面影响最大,中上层受影响较小2.近地面气温的水平分布一、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
从图上可以看出,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这说明气温的分布,除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外,还与大气运动、地面状况、洋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这是因为表面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海洋,在南半球要比北半球广阔得多。
三、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
这表明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全球等温线弯曲方向:1陆南 7陆北)四、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北纬20°~3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
这是因为7月份太阳直射北纬20°附近;沙漠地区少云雨,太阳辐射强度大;沙漠对太阳辐射吸收强,增温快。
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
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大陆上。
五、北半球7月等温线比1月稀疏这表明北半球1月南北温差大于7月。
这是因为(见王树声区域地理P78中国气候冬夏气温各异南北温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