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澳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探索

合集下载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与全球化时代的人才培养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与全球化时代的人才培养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与全球化时代的人才培养教育与全球化时代的人才培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人才培养。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才都是最宝贵的资源,而教育是培养人才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界限的逐渐消失,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竞争中的关键因素。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成为了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本文将探讨教育与全球化时代的人才培养。

首先,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创造能够使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现如今,许多教育制度还存在让学生“统一而分流”的现象,并且,这些教育制度大多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个性的培养。

因此,在全球化时代,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独立思考、创业创新的能力和创造力。

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让学生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学科或项目,统一要求下,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其次,教育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实践。

在全球化时代,教育需要更注重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和国际交流活动。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实际工作经验和应对不同文化的能力。

因此,在教育中应该加强与社会、公益组织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社会问题和实际工作,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和国际间的差异性。

第三,教育应该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在全球化时代,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还要关注他们的职业发展,因此教育需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教育需要及时了解社会的需求,将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逐渐变化的需求相结合,尤其是对于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等的培养更要重视。

因此,在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就业实践,在教育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和技术,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最后,教师的角色也非常重要。

在全球化时代,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有才干的教师。

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施路径

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施路径

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施路径目录一、内容简述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3)(二)相关概念界定 (4)(三)文献综述 (5)二、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价值意蕴 (7)(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8)(二)增强港澳台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9)(三)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港澳台人才 (11)(四)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国家统一 (12)三、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现实困境 (13)(一)教育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节 (14)(二)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15)(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15)(四)社会实践环节不足,实践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16)(五)国际交流与合作不够深入 (18)四、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实施路径 (20)(一)优化教育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21)(二)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22)(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23)(四)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培养实践能力 (24)(五)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 (25)(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27)五、结论与展望 (28)(一)主要结论 (28)(二)未来展望 (29)一、内容简述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港澳台学生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国情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感的关键环节,其价值意蕴深远而重大。

从价值意蕴的角度来看,国情教育有助于港澳台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状况,从而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种认同感的建立,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还能为港澳台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国情教育在培养港澳台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以及历史文化知识,港澳台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意诚格物广纳贤才——澳门科技大学

意诚格物广纳贤才——澳门科技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建校于2000年,发展迅速,已成为澳门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大学,也是海峡两岸暨港澳五十强大学。

大学致力为社会培养各类高质素人才,推行教研并重政策,注重办学特色,追求卓越,使学术发展不断踏上新台阶。

大学已连续八年位列上海软科发布的“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的百强大学,2018年位列第21。

大学坐落澳门氹仔岛,校园占地面积约二十一万平方米,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学子求学及从事研究的理想之地。

院校巡礼 Institutions Parade办学宗旨与发展愿景大学秉持“意诚格物”之校训,恪守“增进文化交流,致力人才培育,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紧贴澳门和国家发展所需,充分吸纳国际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创办各类教育课程,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及创新能力强、通晓中英双语、德才兼备、符合科技与经济全球化发展所需的高质素人才,同时积极拓展多元化和前沿性学术研究,促进大学跨越式发展,努力跻身亚太区知名学府行列。

院系设置与课程特色经澳门特区政府批准,大学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提供数十个学位课程供各类学员选择修读,授课语言以英语为主,部分课程以中、葡或西班牙语授课。

除澳门本地学生外,大学吸引了大批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学生前来求学,目前各类在校生逾一万一千人,其中博士及硕士研究生3377人,本科生7915人2。

大学现设资讯科技学院、商学院、法学院、中医药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医学院、国际学院、药学院、通识教育部,涵盖文、理、法、管、商、医、药、旅游、艺术、传播、语言等学科门类课程。

还设有持续教育学院,为在职人士提供学习机会。

目前,本校毕业生就业和深造进修学习等均很理想,许多毕业生获得国际知名学府的奖学金继续深造,更有大批毕业生进入中国内地和港澳的政府机构和知名企业工作。

师资队伍与科研发展拥有学识渊博、造诣精湛、经验丰富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是发展优质教育和卓越研究的关键。

大学现有讲座教授、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数百人,大部分教研人员拥有博士学位,同时具有在世界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工作或学习经验。

回归20年澳门高校科研与学术发展成就与展望

回归20年澳门高校科研与学术发展成就与展望

2020年第12期 总第320期里龙>惠教岍究Heilonjy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No. 12,2020Serial No. 320回归20年澳门高枝科研与学术发展:成就与I望马早明,李梦花(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1)摘要:科研与学术发展既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水平的重要体现回归以来,澳门高校的科研与学术发展经历了规模扩张、稳定发展与质量提升等三个阶段,逐渐形成规范有序的科研学术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包括学术成果数量的攀升、科研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全方位的扩大以及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展望未来,在粵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澳门高校科研与学术发展应借助澳门独特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明确高校自身特色,错位开展科研与学术研究;重视产学研联动,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加速科研与学术发展国际化进程,提升澳门科技创新水平关键词:澳门;高校;科研与学术发展中图分类号:06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2614(2020)12 -0033 -06一、澳门高校科研与学术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回归以来,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科研人才的需求,澳门 高校积极推动科研与学术发展,致力于提升澳门科研竞争 力。

纵观澳门高校科研与学术发展历程,可将其划分为规模 扩张、稳定发展及质量提升等三个阶段科研与学术发展总体呈现出波浪式上升的态势,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跨越式发 展。

(一)丨999 -2004年规模扩张阶段:快速发展澳门回归以后,澳门特区政府逐渐意识到科研与学术发 展的重要性2001年,澳门特区政府在《施政报告》中明确 提出推动科教发展,提升澳门竞争力11:随着特区政府对澳 门高校学术发展支持力度的增强与高校科研意识的提高.各 高校逐步重视科研与学术发展,着力提升科研与学术竞争 力。

1.科研与学术经费投人增加,鼓励高校开展科研与学术工作澳门高校科研与学术经费的投人,既是提升高校教育质 M的要求,也是实现澳门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求冋归第二年,澳门特K政府即扭转了回归前连续四年经济负增长的局 面据统计,2000 - 2004年,澳门G D P年增长率平均为12% ,这为特K政府支持高校科研与学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保障一方面,澳门特区政府逐步增加高校科研项目的 经费投人在高等教育公共开支方面,2002年科研经费投人 已达到6.766亿元(澳门元,下同),2003/2004年公共资助科 研项目经费75万元12,与回归之前相比科研经费投入总体 上升另一方面,各高校也增加了科研与学术研究项目的经 费支出,如澳门理工学院2003年的科研经费高达220万 元5_V ,为高校的科研与学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费支持2.科研与学术机构数量增多,科研与学术水平逐步提高澳门回归后,经济水平逐步上升,高校的科研与学术机 构数量逐渐增多,科研意识也逐渐增强,带动了澳门科研与 学术水平的提升。

澳大利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澳大利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质量监督与保证方面, 通 过质量保证机构这样一个中介组织 来对学校的办学质量进行评估管理。 质量保证机构的人员来 自不同的部 门、 机构中的专家和富有经验者 , 制 定了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估工作程 序, 发布的结果和信息, 具有权威性 和影响力。 在办学环境上,澳大利亚高等教 育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政府不多干预, 由学校根据自己的资源情况和社会、 市场的需求等来自主配置教育、教学 资源, 采取相关办学措施。专业设置 灵活, 课程设置多样, 经费收支自 主, 聘退教师自由,招生培训主动。在师 生关系土, 学校和教师充分尊重学生,
【 观
察】
澳大利亚 :
创 新 人 才培 养 模 式
口 陈原学
应澳大利亚联邦合作协会邀请, 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贵州省第四 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赴澳大利亚进行 考察培训,赴澳培训团就澳大利亚科 技状况和发展趋势、青年科技人才的 作用、培养方式以及鼓励青年科技创 新政策等方面,与澳大利亚有关部门
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获取了大量国际 合作和交流的信息。 澳大利亚拥有 769 万平方公里疆
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并给学生提供独 立发展的很大空间,而不是要求整齐 划一。在校长职责上, 校长的主要精 力和工作是选任重要干部 ,把握办学 方向和交流活动,筹集办学经费,规 划学校发展,而不参预具体的日 常工 作,学校具体工作和 日 常事务由相应 的主管去承担。 在澳大利亚的高校有三大群体, 主要是指工业界的合作伙伴、校内研 究人员 (如教授等) 、研究生 (主要指 博士研究生)。强调了研究者与研究管 理人员的不同,研究管理人员主要是 研究政策。
TAFE是一种高级职业教育, 旨在为社
会、经济发展培养职业人才和实用技 术人才, 满足学习者求职谋生的需求。Leabharlann TAFE 学院是培养工程师、高级技术

澳门科技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
佚名
【期刊名称】《高校招生》
【年(卷),期】2006(000)008
【摘要】澳门科技大学是在澳门回归祖国之际,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批准创办的第
一所综合性大学。

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大学以“增进文化交流,致力人才培育,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力为神圣使命,正朝着“以高起点、高速度、高标准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国际知名大学”的奋斗目标努力迈进。

【总页数】1页(P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474
【相关文献】
1.景德镇陶瓷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合作签约暨宁钢教授受聘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仪式在景德镇陶瓷大学举行
2.《明珠星气,白玉月光:澳门科技大学“梵蒂冈宗座图书馆地图文献珍藏展”图录暨“全球地图中的澳门”2015年册》评介
3.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廖泽云:创办大学,服务国家与澳门发展所需
4.澳门校园
植物景观规划分析
——以澳门科技大学为例5.构筑中医药抗癌研究的桥梁——记澳门科技大学中药
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梁丽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澳科大商学士好么

澳科大商学士好么

澳科大商学士好么澳科大商学士好么?澳科大是一所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商学士课程是该校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那么,澳科大商学士好不好呢?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全面详细回答。

一、概述1.1 学校介绍澳科大(RMIT University)成立于1887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公立研究型大学。

该校位于墨尔本市中心,拥有三个校区,分别为City campus、Bundoora campus和Brunswick campus。

截至2021年,该校共有超过87,000名学生,其中包括来自全球各地的国际学生。

1.2 商学士课程介绍澳科大商学士课程(Bachelor of Business)是一个广泛的商业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领导才能的未来商业领袖。

该课程涵盖了会计、金融、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等多个方面,并提供了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培训。

二、优点2.1 优秀师资力量澳科大商学士课程的教学团队由一批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授和导师组成。

他们不仅具备高水平的学术背景,还能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商业运作。

2.2 实践经验丰富澳科大商学士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提供了许多实践机会。

例如,该校与多家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还有一些项目可以让学生在真实商业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2.3 多元文化氛围澳科大是一所国际化的大学,在校园内可以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这种多元文化氛围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文化,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缺点3.1 学费较高澳科大商学士课程的学费较高,在澳洲本土居民和国际留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学生来说,这可能会成为一个障碍。

3.2 学习压力较大澳科大商学士课程的课程设置紧凑,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学术和实践任务。

这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四、总结综合以上分析,澳科大商学士课程是一门优秀的商业课程,其教学团队和实践经验都具有很高的水平。

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界面管理的现实与重构

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界面管理的现实与重构

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界面管理的现实与重构作者:尹雅丽马早明来源:《高教探索》2024年第03期摘要:新时代国家战略下,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深入发展,制约因素逐步凸显。

运用界面理论概念,对合作办学活动的协调性、动态性、功能性特点进行分解,将其困境归因为组织界面、流程界面、任务界面的结构性矛盾。

提出构建“结构-情景-要素”三维分析框架,进行界面管理系统重构。

针对组织界面,打造“资源共享体”,从区域规划、高校主导、差异互补出发,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协调性要素。

针对流程界面,设计“弹性协同体”,采用“高校+政府”模式构建弹性协同机制,升级内部自循环系统,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动态性要素。

针对任务界面,凝练“决策共同体”,厘清政府决策边界,构建“软性”监管,引入多元服务供给,优化功能性要素。

关键词: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界面管理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作为一项跨境教育活动,其本质在于实现不同办学主体间教育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整合,进而产生协同效应,创造出新的办学模式和知识成果。

然而,作为一项涉及多元主体的跨境合作办学活动,其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需要突破多重场域边界和主体间边界。

从横向维度看,合作办学跨越了政策、教育、社会和经济等多个场域,要求在不同场域间实现有效衔接和有机协调;从纵向维度看,合作办学涉及中央政府、三地政府、港澳高校、内地高校、学生等多个层级的主体,这些主体在制度环境、组织结构、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形成了主体间的边界壁垒。

因此,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跨越不同场域和主体间的边界,实现多元要素的交流和融合。

本研究尝试从界面管理理论视角探索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主体间要素交流和协同的微观机制。

界面(interface)作为跨学科概念,在管理学领域被定义为不同主体为完成特定任务而形成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1]界面管理(Interface Management,IM)就是对界面交互作用进行协调控制。

科技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如何实现

科技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如何实现

科技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如何实现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科技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的关键。

然而,传统的单一化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实现科技人才的多元化培养迫在眉睫。

科技人才多元化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科技领域的发展日益复杂和交叉,单一学科背景的人才往往难以应对综合性的科技难题。

例如,在人工智能与医疗领域的结合中,既需要精通计算机算法的工程师,也需要熟悉医学知识的专家,还需要具备良好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项目管理者。

只有多元化的人才队伍,才能在这样的跨学科领域中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其次,多元化的科技人才能够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视角。

不同背景、性格、经历的人才在面对同一问题时,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思考路径和解决方案。

这种多样性的碰撞和融合,能够激发更多的创新灵感,为科技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再者,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有助于提高科技团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在快速变化的科技环境中,团队需要能够迅速适应新的技术趋势和市场需求。

拥有不同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使团队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那么,如何实现科技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呢?教育理念的转变是首要任务。

我们需要摒弃传统的以应试为导向、注重单一学科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树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鼓励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学校可以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组织跨学科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早期就接触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未来的多元化发展打下基础。

课程设置的优化是关键环节。

高等教育机构应构建更加灵活和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一方面,要加强基础学科的教育,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要增加跨学科课程和交叉学科专业的设置,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

例如,可以开设“生物信息学”“金融科技”等融合多个学科知识的课程。

同时,课程内容也应与时俱进,及时反映科技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前沿的科技知识和研究方法。

澳门的教育体系

澳门的教育体系

澳门的教育体系
澳门的教育体系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办学主体多元化,私立学校居多;二是学制多样化,中文学制、葡文学制、英文学制并存。

在高等教育方面,澳门已经形成了公私立院校协同发展、教学与研究齐头并进、全面和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

澳门高校的研究工作从无到有,发展变化很大。

现在政府支持高校开展应用型的研究工作,为澳门发展高科技项目做准备,发展科技产业,助力澳门经济多元发展。

除此之外,澳门高等教育要融入大湾区乃至发挥辐射湾区的使命,需要突破现有的体制障碍,增强高等院校办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分析及中国特色创意阶层发展

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分析及中国特色创意阶层发展

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分析及中国特色创意阶层发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各国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国外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系列成功的培养模式。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研究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促进中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

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则是保障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研究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中国高校提供宝贵的借鉴,帮助我国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提升国家的创新竞争力。

本文拟从国外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出发,探讨中国特色创意阶层的发展现状以及培养模式,旨在为促进中国创意阶层的发展提供理论与经验支撑。

1.2 研究意义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其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探讨。

通过分析国外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方法和体系,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同时,通过比较国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国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发现差距和不足之处,为我国改进和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启示和借鉴。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成为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

特色创意阶层的培养和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国家形象的塑造。

因此,分析中国特色创意阶层的现状和培养模式,探索对策和发展路径,对于培养我国创新人才和推动国家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文的重要部分,它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三个步骤。

我们将进行文献综述,对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和中国特色创意阶层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刘良:意诚格物而后心正

刘良:意诚格物而后心正

大 学于2 0 0 0 年3 月建校 。这所 年轻 的大 学 .选用 了 “ 意诚格物 ”四个古老的字 作 为自己的校训 。 现任校长刘 良理 解的 意诚格物 ”
是 指 人 才成长 的过程 和 目标 。他 说 “ 格 物 是 要 探 究 和 认 识 事 物 的 本 质 规 律 .
“ 意诚 “是指精神境界。当探究了事物的
规 律 后 ,便 能深 亥 0 和 全面 地认 识 事物 的本 源 ,而 后 达到 意 诚 ”之境 界 。

所 优 秀 的 大 学 .要 让 学 生探
澳 门科 技 大学校 长 刘 良
索真理 、探 索事物发展 的规律 ,也要有
良好 的 人 格 和 品 德 。 ” 在 掌 门人 刘 良 的 带 领 下 ,澳 门科 技 大 学 步 步 为营 .卓 然 中 医结 缘 。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主 任 ,2 0 1 3 年1 月 起 担 任
不凡 。而与澳 门科技大学同 时成长进步
的 还 有 刘 良本 人 。
获 得 博 士 学 位 后 刘 良 随 即 前 往 校 长 至 今 。 德 国 汉 偌 威 医学 院 分 子 药理 研 究 所 及 德 先 后 在 内 地 、香 港 、澳 门三 地从 事
4 2 科 学 中国 人
2 0 1 4 { -  ̄ - - 3 月・ 综合
有 收获 。”
最大的综合型大学 。
讲 .要 真 正 实 现 课 题 负 责 人 制 ,学 科 带
澳 门科 技 大 学现 设 商 学 院 、酒 店 头人 是 最 重 要 的 。作 为 一 个 研 究 团 队
创 办研究型大学
生 ,1 9 8 2 年 获 广 州 中 医药 大 学 中 医 学 学 划” ,邀请刘 良担 任该校 中医药学 院奠 同 ,如 果 不 懂 得 欣 赏 别 人 的 文 化 就 会 士 学 位 .1 9 9 0 年 获 中西 医结 合研 究 方 向 基院长 、校务 委员会委员 、校董会及 咨 产生抗拒心理 。实 际上每一个人 、每一 医学 博 士学 位 。 议 会 委 员 。2 0 0 6 年 ,香 港 浸 会 大 学授 予 种 文 化 都 有 长 短 学会 欣 赏 不 同文 化 ,

港澳地区高校会展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之省思

港澳地区高校会展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之省思

港澳地区高校会展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之省思摘要:会展专业人才是一个总体概念,从会展产业构成的角度分析,它具有多种专业人才集合的复合型特征。

香港和澳门以其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使之会展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会展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基于港澳地区的经济产业构成和区域特征,其会展高等教育偏向于会展经营管理人才、会展活动总体策划与市场推广人才、会展服务人才的培养。

本文以港澳地区开办会展专业的3所高校作为样本,分析比较其对内地会展专业高等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港澳;会展教育;人才培养;课程设置香港和澳门地处我国的大陆南端,是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航运中转要冲,是亚太地区的金融业和博彩业中心,在世界经济和地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香港和澳门以其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使他们的会展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会展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根据会展组织和服务活动对具体知识的要求和一般专业知识结构的差异,会展专业人才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从事会展经营管理人才。

包括规划与行业管理、服务管理等人才:二是进行会展活动总体策划与市场推广的人才,包括活动策划与组织、国际公关、市场营销、布置广告等人才:三是为会展活动提供专项服务的人才,包括会展场馆设计建设、设备保养和维护、会展场馆装潢、展台设计和搭建、会展软件系统开发及维护人才:四是会展教育研究人才,包括专家学者、教师及科研人员、行业协会培训管理工作人员等。

基于港澳地区的经济产业构成和区域特征,其会展高等教育偏向于前三种专业人才的培养。

本文以港澳地区开办会展专业的3所高校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比对,并进一步提出其发展特色对内地会展专业高等教育的启示。

一、办学特征与人才培养目标港澳地区开办会展专业的高等院校有3所,分别是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旅游学院。

这3所大学的会展专业根据其地理位置与城市特征不同,在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都有着值得内地借鉴的方面,(一)办学特征3所院校的会展专业都依附于旅游和酒店管理学科之下,符合两座城市的产业特征和经济结构基础。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目录1. 内容概括 (3)1.1 研究背景 (4)1.2 研究意义 (5)1.3 文献综述 (6)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7)2. 新文科的概念与内涵 (8)2.1 新文科的提出背景 (9)2.2 新文科的内涵分析 (10)2.3 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的区别 (11)3.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 (12)3.1 创新能力提升的挑战 (13)3.2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更新 (14)3.3 社会需求变化的影响 (15)4.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16)4.1 课程体系创新 (18)4.1.1 课程内容的新型整合 (19)4.1.2 跨学科课程的开设 (20)4.1.3 新文科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22)4.2 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创新 (23)4.2.1 项目式教学 (25)4.2.2 案例教学 (26)4.2.3 翻转课堂 (27)4.3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9)4.3.1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30)4.3.2 校企合作 (31)4.3.3 社会服务项目 (33)4.4 师资队伍的建设 (34)4.4.1 教师的学科交叉与融合 (35)4.4.2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36)4.4.3 教师的实践经验积累 (38)4.5 评价体系的优化 (39)4.5.1 评价指标的创新 (40)4.5.2 评价方式的多元 (41)4.5.3 评价过程的透明 (42)5.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案例分析 (43)5.1 某高校新文科建设实践 (45)5.2 某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46)5.3 其他代表性高校案例 (46)6. 结论与建议 (47)6.1 研究总结 (48)6.2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建议 (50)1. 内容概括该段落可能阐述新文科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进步的核心方向,新文科与此前的文科概念不同,它的核心理念是重构学科框架,推动跨学科融合,并通过这种创新性的教育模式,以应对新时代的社会需求与挑战。

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成为各个领域的重要问题。

为了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建立健全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并完善这样的体系。

1. 多元化教育的重要性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在于多元化教育的实施。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点的灌输,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各种才能和技能的需求。

多元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2. 多元化课程设置为了实现多元化教育的目标,首先需要对课程进行多元化的设置。

多元化的课程可以包括传统的学科知识,如数学、语言等,也可以涵盖更广泛的领域,如艺术、音乐、体育等。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培养出更具个性化和专业化的人才。

3.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课程设置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也是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考试评价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科学且公正的评价机制,包括项目作业、课堂表现、实践能力的测评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潜力。

4. 多元化培训渠道在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中,培训渠道的丰富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教育机构只能提供有限的教育资源,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多元化的培训渠道,如培训机构、在线教育平台等。

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进一步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5. 多元化实践机会理论学习只是人才培养的一部分,实践机会同样重要。

为了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我们需要提供更多多元化的实践机会,包括实习、社会实践、项目参与等。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实际能力,也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6. 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应对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面临一些挑战,如师资队伍的培养、资源的配置等。

一核多元融合共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

一核多元融合共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

一核多元融合共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作者:杨会伟程鸿芳郎璐红周先飞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4年第15期摘要:紧紧围绕地区产业,立足岗位需求,真正将理论和企业实践融会贯通起来,为地方产业培养专业的技能人才,以综合素养为核心,凝聚融合各类组织、多元力量,聚焦为师大格局,聚焦智能化手段,科技赋能教育,聚焦多要素融合,深入推进资源共享以及聚焦“就业率”,构建一核多元、融合共育的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融合企业、学校、人才培养和地方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协同发展“产业生态链”。

既能提高學生创造力和实践技能,又利于地方产业良性发展,实现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

关键词:融合;多元化;FPGA;生态链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4.15.0470引言信息技术融合于职业教育实施的全过程中,并赋予职业和职业教育新的内涵和要求。

运用信息化条件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课程中进行有效性教学探索。

以“双高”建设为背景,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研究产教深度融合的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学开发实践模式,打通教育链与产业链衔接“最后一公里”,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1)通过产教融合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2)学校教师利用假期时间走进企业实践,将实践经验和实践参与项目融入课堂实践教学,围绕企业需求,对标培养技能人才;(3)通过校企合作互通,有助于技术人员双向培养;(4)有效利用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潜能,为地方产业培养专业的技能人才,有利于地方产业的良性发展,实现学生与企业生产的无缝对接。

1研究现状和方案设计1.1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1.1.1现有教学设备不足一方面专业课程通常需要依托项目化案例、项目创新实践才能掌握相关技术应用要领。

目前的教学资源虽然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具有多媒体教室和相应的实训室,但是还缺少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教与学脱离,学生无法趁热打铁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所学知识,另外,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和配套实验案例更新慢,滞后于新产品的新技术,使所学知识无法与时俱进。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探究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探究

2019.5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博士论坛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迎来了“全媒体时代”,媒体机构在很大程度上让受众的全方位信息需求得以满足。

在全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社会层面对于新闻传播专业人才需求类型,也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因此,新闻传播教育也应当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目标、理念以及内容等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与优化,从而更好提升高校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一、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机遇目前而言,媒体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关键途径,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已经得到了普及化,传统媒体、新媒体也就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融合,人们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也不会再受到特定媒体形态的束缚,而是把多样化媒介形式充分运用起来,去传递相关信息,并对具体的受众群体进行分析,以此为前提使用针对性的新闻播报形式,从而让新闻传播范围得到拓展,把媒体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价值体现出来。

在全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媒体与人们社会生活产生直接联系,人们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把媒体终端运用起来,去传播或者是查询相关信息,从而扩大了信息传播的空间,并保障其传播时效性问题。

基于此,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也应该注重革新自身教学观念与方式,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对其做出的要求。

在全媒体大背景下,运用新闻媒体传播的形式,所发布的信息也呈现出多样化状态,其不单纯指社会时事新闻方面,还涉及到娱乐以及生活方面的信息内容等。

与此同时,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与传播信息的渠道也出现了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传播主体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所以,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专业教师不但要在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还应当充分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以及着重分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注重培养出信息传播方面的人才类型,如一线操作人员等,从而才能够让新闻传播教育活动的实施能够契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为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大学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大学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大学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大学教育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大学所培养的人才需要拥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国际视野和全球合作意识。

本文将从国际交流、多元文化融合和全球合作三个方面来论述大学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以期为教育机构提供一些建议。

一、国际交流国际交流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

大学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学生交流项目、合作研究以及师资互访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和交流的机会。

通过与国外学校的合作,学生可以扩展自己的国际视野,了解不同的教育体系和学术文化,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同时,国际交流还可以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共享,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

二、多元文化融合在大学教育中,多元文化融合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关键。

大学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不同文化活动和团体,创造一个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

通过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相处,学生可以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的观点和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技能。

此外,大学还应该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包括国际事务、国际商务等,帮助学生理解和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

三、全球合作大学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强调全球合作的重要性。

大学可以与国内外的企业、组织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跨国企业或国际组织中实际操作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种实践经验可以增加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跨国问题的能力。

此外,大学还可以通过开设全球性的课程和项目,让学生了解全球问题,并培养解决全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教育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际交流、多元文化融合和全球合作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关键要素。

教育机构应该积极推行这些方面的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培养他们具备全球视野和适应全球化环境的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澳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探索摘要:澳门科技大学是澳门回归后成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澳门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多元文化的交叉优势为澳门科技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澳门科技大学探索的是一条兼容并蓄、扬长避短,培养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可以概括为“一个并重,三个更加”,即: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更加突出因材施教,更加重视全面培养,更加强调教书育人。

关键词:澳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因材施教;全面培养;教书育人澳门科技大学是澳门回归之后,经澳门特区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新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增进文化交流,致力人才培养,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目前学校设有资讯科技学院、行政与管理学院、法学院和中医药学院,培养攻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个层次的学生。

建校初期,澳门科技大学即制定了“以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建设一所高质量、高水准的国际知名大学”的“五高”奋斗目标。

几年来,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大胆改革,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一所开放的大学,一所兼容井蓄的大学,一所国际性大学:特别是在总结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利背景:多元文化与兼容并蓄澳门的社会文化背景为澳门科技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澳门历来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之地,多元文化的交叉优势正是澳门科技大学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利条件。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发展历史上,“兼容并蓄”很早就成为高瞻远瞩的教育家们倡导的教育理念。

辛亥革命胜利后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从1917年开始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十年之久的蔡元培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正是在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的指导下,北京大学才得以延揽贤才,广纳良策,全面吸收进步思想,深入进行教育改革,终于彻底砸碎旧京师大学堂的桎梏,开创了中国大学思想自由、学术繁荣的全新局面。

先驱者的足迹值得后人潜心追随。

澳门科技大学正是这样努力的。

为了在澳门独特的多元文化环境中进一步营造不同学术思想和流派交流、融合与碰撞升华的良好氛围,学校面向全世界招聘教师,广罗人才,并为他们发挥才干、开创事业提供有利条件。

目前,在澳门科技大学的现有师资中,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和欧美西方国家的教授与来自祖国内地知名高校的教授大致各占一半,他们带来了各自国家、地区或学校的优良传统与特色,为澳门科技大学的整体优化和师资队伍建设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学校充分发挥依托祖国大陆的便利因素,在内地一批著名高等学府的支持下,择优发展强势学科,建构专业特色。

澳门科技大学现有资讯科技学院、行政与管理学院、法学院、中医药学院和基础教学部,分别同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大学存在着比较密切的联系。

上述著名高校著名专业的水平与经验一旦同澳门科技大学的有利教育资源以及来自世界各地同行的特长相结合,便产生了相互促进的良性效应,形成了澳门科技大学的专业特色与整体优势。

为了实现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念,必须建立开放的办学机制。

近年来,澳门科技大学已经参加了国际性大学组织,并与欧洲、北美、澳洲、东南亚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一些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定。

双方互认学分、互换学生,为学生走出校门、走向世界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多元文化与兼容并蓄的背景为澳门科技大学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们努力探索有特色的办学模式,把培养目标确定为实践能力强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

这样的人才应当既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备比较优秀的综合素质;既与社会需求紧密接轨,又具有较大的发展和提升潜力。

回顾近几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历程,我们感到,澳门科技大学探索的正是一条兼容并蓄、扬长避短,培养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可以概括为“一个并重,三个更加”,即: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更加突出因材施教,更加重视全面培养,更加强调教书育人。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高等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其核心是有效地利用人类文明积累的全部精神财富,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和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完整人才。

通识教育的萌芽起源于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而大学通识教育的概念则于19世纪初由美国学者帕卡德(A.s.Packard)提出,后来受到美国东北部8所名校组成的长春藤盟校的重视。

20世纪40代,哈佛大学正式提出“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强调要培养“完整的人”,并逐步形成了包括语文、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若干艺术门类在内的比较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六十多年来,通识教育思想已经为世界各国大多数高等学校所认同。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在竞选第二任特首的参选政纲中明确指出,要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提升澳门高等教育的质量。

这一理念对于澳门科技大学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具有指导意义。

我们不能把现代大学教育狭隘地理解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有效的补充与完善。

众所周知,文学、历史、哲学以及艺术等方面的素养,历来是各种专业人才赖以建立远大理想的基础和激发创新灵感的催化剂。

文学知识可以诱发人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丰富人的想象力,对以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见长的专业科技人才来说恰有补充完善之利。

众多事例证明,艺术会启迪和促进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历史知识会给人们提供正反面的经验,揭示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而哲学知识更能让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面前,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启迪智慧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此可见,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立不仅不会影响专业教育的质量,反而会有利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成长。

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崭新形势卜,如何使受教育者尽快适应时代要求、尽快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这个特殊的任务赋予通识教育崭新的使命。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通识教育过去未能在澳门高等学校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澳门科技大学正是澳门地区推行通识教育的先驱。

从2003年起,澳门科技大学在不断完善课程计划的过程中增设了通识教育科目。

通识教育体系由自然科学与现代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和养生保健四个类别组成。

其中既有天文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资讯科学和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又有经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创造学等人文社科的发展前沿,还有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通论、文化艺术素养和诸多文学艺术门类,以及卫生、美容和太极拳、空手道等实用性科目。

学生在校期间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及爱好,从丰富多彩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选修10个学分,以完善知识结构、健全人格修养、优化综合素质。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澳门科技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质量,也为实施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之一:更加突出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长期遵循的重要原则。

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朱熹就曾明确地引用过这一原则:“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

”近代社会以来,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借鉴了国内外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并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澳门科技大学把”更加突出因材施教”定为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也随着澳门的高等学校逐步向内地生源开放,澳门科技大学的新生质量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离散性。

来自内地的学生中,有一些高考成绩较高的可以超过一类本科的录取分数线,而有一些则刚刚达到二类本科的录取标准。

来自澳门本地或香港、台湾的学生,则因地区、学校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针对性地提出:一定要更加强调因材施教。

更加强调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是尽力为基础水平不尽相同的学生提供不尽相同的教育。

具体措施包括:基础课程实行分班教学。

数学、外语两门课程根据学生入学后摸底测验的成绩,分成高、中、低或快、慢班分别施教,语文则主要根据新生来源的不同基础分班。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确定不同的教材或不尽相同的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实行分别教学。

学校希望任课教师把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和加深内容适当分开,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并对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加强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基本内容。

因材施教的总体目标是让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同时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

实施两年来,一方面对于降低各科考试的不及格率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另一方面还激励了一些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各个学院、各个年级都出现了一批优秀学生,在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之二:更加重视全面培养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代教育的先进理念。

然而,这一思想的精髓在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很早就萌芽了。

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目的上主张培养两种人:具有“智”、“仁”、“勇”三德的“成人”和具有“任”、“清”、“和”三项品质的“仁人”:在教育内容上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些观点已经体现了全面培养的思想。

特别是其中要求学生涉猎的“艺”,包括“礼、乐、书、数、射、御”等六艺,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覆盖了德育、智育(含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美育和体育(包括军事体育)等众多领域。

我国先哲的进步教育思想与通识教育思想的起源——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直到今天对于当代高等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然而,澳门的高等教育迟至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起步,20多年来无疑为澳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然而,由于受到发展过程的限制,高等教育中的兼职学习、职业培训比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

有人认为,大学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的专业培训场所,把教学活动简单理解为一种传授知识或技能的活动,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忽视了大学作为社会和地区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的功能。

针对上述情况,澳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为原则,着眼于对学生实施全面培养。

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要求精简内容,突出重点并注意吸收本学科和相邻学科的新成果与新动态,体现时代的发展。

考虑到生源的多样性(来自澳门本地以及香港、台湾、内地)和语文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们特地为一年级新生开设大学语文;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开设了大学体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