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导学案
高中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导学案1.掌握两个实数比较大小的理论依据;2.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性质;3.会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证明不等式和比较大小;【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性质;教学难点:不等式性质的应用.二、学习过程【情景创设】1.在必修5中,我们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这些性质是我们解不等式及证明不等式或者求一个变量的范围的理论依据;2.在必修5中学到的两个实数比较大小的原理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3.这些性质及原理是如何应用的?应用时应注意什么?【导入新课】1.不等关系是自然界中存在着的基本数学关系。
2. 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的关系: 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 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可知: 0ba b a -⇔> 0ba b a -⇔=0b a b a -⇔<结论: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的符号即可。
3.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0. 对称性:b a >⇔ ;20. 传递性:⇒>>c b b a , ; 30. 同加性:⇒>b a ;推论:加法法则:⇒>>d c b a , ; 40. 同乘性:⇒>>0,c b a ,⇒<>0,c b a ; 推论1:乘法法则:⇒>>>>0,0d c b a ; 推论2:乘方性:⇒∈>>+N n b a ,0 ; 推论3:开方性:⇒∈>>+N n b a ,0 ;推论4:可倒性:⇒>>0b a .☆比较两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与 .三 、典例分析【例1】 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1)c a <c b且c >0⇒a >b ( ). (2)a >b 且c >d ⇒ac >bd ( ).(3)a >b >0且c >d >0⇒a d >b c(4)a c 2>b c2⇒a >b ( ). 【例2】 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代数式的大小:(1)x 2+3与3x ;(2)已知a ,b 为正数,且a ≠b ,比较a 3+b 3与a 2b +ab 2的大小.分析:我们知道,a -b >0a >b ,a -b <0a <b ,因此,若要比较两式的大小,只需作差并与0作比较即可.【例3】已知0,0,a b c >><求证: c c a b>。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导学案第【1】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教学内容:教材P64~65及练习十四第4、5题。
教学目标: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观察、归纳、合作学习新知。
教学准备:天平、茶壶、茶杯、墨水、铅笔盒。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上节课咱们认识了天平,知道天平的两边重量完全相同时,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并利用天平学会了等式和方程的含义:等号两边完全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同学们,你们做过天平游戏吗?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天平一起来探索等式的性质。
(板书课题:等式的性质)二、互动新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一说: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自主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把茶壶,右边放了两个茶杯,天平保持平衡;这说明一个茶壶的重量与2个茶杯的重量相等。
引导学生小结:1个茶壶的重量=2个茶杯的重量。
追问:如果设一个茶壶的重量是n克,1个茶杯的重量是b克,能用式子表示吗?让学生尝试写出:a=2b(师板书)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各放上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可能会猜测出天平仍然平衡。
再追问: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加上的重量一样多。
教师先进行实际操作天平验证,让学生观察。
再演示这一过程,并明确:两边仍然相等。
小结:实验证明1个茶壶+1个茶杯的质量=3个茶杯的质量。
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这个式子:a+b=2b+b(师板书)提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还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同样的一把茶壶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并让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a+2b=2b+2b a+a=2b+a让学生观察现在的天平是什么样的?(平衡)追问:如果用a表示一个花盆的重量,用b表示一个花瓶的重量,怎样用等式来表示这幅图呢?生尝试写出:a+b=4b再问:如果把两边都拿掉1个花瓶,天平还平衡吗?先让学生猜一猜,再演示。
不等式的性质(1)(2)
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导学案)组卷人:苏卫国审卷人:刘金涛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学会用两个实数差的符号来规定两个实数大小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加以证明;二、复习旧知:1、a>b是a-b>0的条件;a=b是 a-b=0的条件;a<b是a-b<0的条件。
以上是证明不等式性质的基础。
2、在初中我们学习了以下等式的性质:a=b,b=c⇒a=c;a=b,c=d⇒a+c=b+d;a=b⇒ac=bc。
三、新课导学:1.通过类比等式的性质,得到关于以下不等式的三个结论;请你判断它们是否正确,正确的加以证明;错误的举反例。
结论1 如果a>b,b>c,那么a>c。
结论2 如果a>b,c>d,那么a+c>b+d。
结论3 如果a>b,那么ac>bc。
同学们;结论3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你能改变条件,让它成为正确命题吗?试试看:通过以上结论的推敲请同学们根据课本自己归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性质2性质3性质4你能给它们分别起一个名字吗?试试看。
利用以上性质证明下面结论:性质(5)如果a >b >0,c >d >0,那么ac >bd 。
性质(6)如果a >b >0,那么0ba 11<<。
四、课堂探究例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若a >b ,那么ac >2bc 2。
(2)若ac >2bc 2,那么a >b 。
(3)若a >b ,c >d ,那么a-c >b-d 。
(4)若cda b <,那么ad bc <。
例2.提问:判断以下两个命题的真假:如果是真命题,请加以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
(1)如果a >b ,c >d ,那么ac >bd 。
变式:a >b 0>,c >d 0>,那么ac >bd 。
新教材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教案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素养目标】1.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等量关系与不等关系.(数学抽象) 2.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会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数学建模) 3.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逻辑推理)4.会用作差法(或作商法)比较两个实数或代数式值的大小.(数学运算) 5.能运用等式的性质或不等式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逻辑推理) 【学法解读】在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的学习中,学生通过类比学过的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进一步探索等式与不等式的共性与差异.第1课时 不等关系与比较大小必备知识·探新知基础知识知识点1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 不等式的定义所含的两个要点.(1)不等符号<,>,______,______或≠. (2)所表示的关系是____________.思考1:不等式“a b ≤”的含义是什么?只有当“a b <”与“a b =”同时成立时,该不等式才成立,是吗?提示:不等式a b ≤应读作“a 小于或者等于b ”,其含义是指“a b <或者a b =”,等价于“a 不大于b ”,即若a b <或a b =之中有一个正确,则a b ≤正确. 知识点2 比较两实数a ,b 大小的依据00a b a b a b ->⎧⎪-<⎨⎪-=⎩如果依据如果如果比较两实数a ,b 的大小⎩⎪⎨⎪⎧依据⎩⎪⎨⎪⎧如果a -b>0,那么________如果a -b<0,那么________如果a -b =0,那么________结论:确定任意两个实数a ,b 的大小关系,只 需确定它们的差a -b 与0的大小关系思考2:(1)在比较两实数a ,b 大小的依据中,a ,b 两数是任意实数吗? (2)若“0b a ->”,则a ,b 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1)是 (2)b a > 基础自测1.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不等式2x ≥的含义是指x 不小于2.( ) (2)若20x =,则0x ≥.( ) (3)若10x -≤,则1x <.( )(4)两个实数a ,b 之间,有且只有a b >,a b =,a b <三种关系中的一种.( ) [解析] (1)不等式2x ≥表示2x >或2x =,即x 不小于2. (2)若20x =,则0x =,所以0x ≥成立. (3)若10x -≤,则1x <或者1x =,即1x ≤.(4)任意两数之间,有且只有a b >,a b =,a b <三种关系中的一种,没有其他大小关系. 2.大桥桥头立着的“限重40吨”的警示牌,是提示司机要安全通过该桥,应使车和货物的总质量T 满足关系( )A .40T <B .40T >C .40T ≤D .40T ≥3.已知1x <,则22x +与3x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关键能力·攻重难题型探究题型一 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例1 某商人如果将进货单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销售,每天可销售100件,现在他采用提高售价,减少进货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的售价每提高1元,销售量就相应减少10件.若把提价后商品的售价设为x 元,怎样用不等式表示每天的利润不低于300元? [分析] 由“这种商品的售价每提高1元,销售量就相应减少10件”确定售价变化时相应每天的利润,由“每天的利润不低于300元”确定不等关系,即可列出不等式. [解析] 若提价后商品的售价为x 元,则销售量减少10101x -⨯件,因此,每天的利润为810010()[)]0(1x x ---元,则“每天的利润不低于300元”可以用不等式表示为810010()[(10300)]x x ---≥⋅.[归纳提升] 将不等关系表示成不等式的思路 (1)读懂题意,找准不等式所联系的量. (2)用适当的不等号连接.例2 某矿山车队有4辆载重为10t 的甲型卡车和7辆载重为6t 的乙型卡车,且有9名驾驶员,此车队每天至少要运360t 矿石至冶炼厂.已知甲型卡车每辆每天可往返6次,乙型卡车每辆每天可往返8次,写出满足上述所有不等关系的不等式.[分析] 首先用变量x ,y 分别表示甲型卡车和乙型卡车的车辆数,然后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不等关系:(1)卡车数量与驾驶员人数的关系;(2)车队每天运矿石的数量;(3)甲型卡车的数量;(4)乙型卡车的数量.再将不等关系用含未知数的不等式表示出来,要注意变量的取值范围.[解析] 设每天派出甲型卡车x 辆,乙型卡车y 辆,则9106683600407,x y x y x y x y N +≤⎧⎪⨯+⨯≥⎪⎪≤≤⎨⎪≤≤⎪∈⎪⎩即954300407,x y x y x y x y N+≤⎧⎪+≥⎪⎪≤≤⎨⎪≤≤⎪∈⎪⎩ [归纳提升] 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的方法首先要先弄清题意,分清是常量与常量、变量与变量、函数与函数还是一组变量之间的不等关系;然后类比等式的建立过程找到不等词,选准不等号,将量与量之间用不等号连接;最后注意不等式与不等关系的对应,不重不漏,尤其要检验实际问题中变量的取值范围. 【对点练习】❶ 用一段长为30m 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菜园,墙长18m ,要求菜园的面积不小于2110m ,靠墙的一边长为xm ,试用不等式表示其中的不等关系. [解析] 由于矩形菜园靠墙的一边长为xm ,而墙长为18m ,所以018x <≤,这时菜园的另一条边长为30(15)()22x xm -=-. 因此菜园面积(15)2x S x =⋅-,依题意有110S ≥, 即(15)1102x x -≥,故该题中的不等关系可用不等式组表示为018(15)1102x xx <≤⎧≥⎪⎨-⎪⎩ 题型二 比较实数的大小 例3 已知a ,b[解析] 方法一(作差法):-=+==2=. ∵a ,b0>,20≥,20≥≥方法二(作商法)===11==≥.0>0>≥方法三(平方后作差):∵222a b b a =+2∴222()()a b a bab +--=.∵0a >,0b >,∴2()()0a b a b ab+-≥.>0>≥[归纳提升] 比较大小的方法1.作差法的依据:0a b a b ->⇔>;0a b a b -=⇔=;0a b a b -<⇔<. 步骤:作差—变形—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论.注意:只需要判断差的符号,至于差的值究竟是多少无关紧要,通常将差化为完全平方式的形式或多个因式的积的形式. 2.作商法的依据:()0b ><时,1()a a b b >⇔><;1a a b b =⇔=;1()aa b b<⇔<>. 步骤:作商——变形——判断商与1的大小——得出结论. 注意:作商法的适用范围较小,且限制条件较多,用的较少.3.介值比较法:(1)介值比较法的理论根据:若a b >,b c >,则a c >,其中b 是a 与c 的中介值.(2)介值比较法的关键是通过不等式的恰当放缩,找出一个比较合适的中介值. 【对点练习】❷ 当1x ≤时,比较33x 与231x x -+的大小. [解析] 3232()()()331331x x x x x x --+--=+231()()1x x x +=--231()()1x x =+-.因为1x ≤,所以10x ≤-, 而2310x +>.所以2()(10)31x x +-≤, 所以32331x x x ≤-+.第2课时 不等式性质 必备知识·探新知基础知识知识点1 不等式的性质性质1 a b >⇔ ________;(对称性) 性质2 a b >,b c >⇒ ________;(传递性) 性质3 a b >⇒ ______________;(同加保序性) 推论:a b c >⇒+___________;(移项法则)性质4 a b >,0c >⇒ __________,(乘正保序性)a b >,0c ac bc <⇒<;(乘负反序性)性质5 a b >,c d >⇒ ______________;(同向相加保序性) 性质6 0a b >>,0c d >>⇒ __________;(正数同向相乘保序性) 性质7 0a b >>⇒ __________()2n N n ∈≥,.(非负乘方保序性) 思考:(1)性质3的推论实际就是解不等式中的什么法则?(2)性质4就是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一个不为零的数,不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对吗?为什么?(3)使用性质6,7时,要注意什么条件? 提示:(1)移项法则.(2)不对.要看两边同乘以的数的符号,同乘以正数,不改变不等号的方向,但是同乘以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3)各个数均为正数. 基础自测1.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若a b >,则22ac bc >.( )(2)同向不等式相加与相乘的条件是一致的.( ) (3)设a ,b R ∈ ,且a b >,则33a b >.( ) (4)若a c b d >++,则a b >,c d >.( )[解析] (1)由不等式的性质,22ac bc a b >⇒>;反之,0c =时,a b >22ac bc >.(2)相乘需要看是否0a b c d >>⎧⎨>>⎩,而相加与正、负和零均无关系.(3)符合不等式的可乘方性.(4)取4a =,5c =,6b =,2d =,满足a c b d >++,但不满足a b >,故此说法错误. 2.设b a <,d c <,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a c b d ->- B .ac bd > C .a c b d >++ D .a d b c >++3.已知0a <,10b -<<,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2a ab ab >> B .2ab ab a >> C .2ab a ab >> D .2ab ab a >> [解析] 由10b -<<,可得21b b <<, 又0a <,∴2ab ab a >>,故选D . 4.用不等号“>”或“<”填空:(1)如果a b >,c d <,那么a c -______b d -; (2)如果0a b >>,0c d <<,那么ac ______bd ; (3)如果0a b >>,那么21a ______21b ; (4)如果0a bc >>>,那么c a ______cb. [解析] (1)∵c d ->-,∴c d ->-,∵a b >,∴a c b d ->-.(2)∵0c d <<,∴0c d ->->.∵0a b >>,∴ac bd ->-,∴ac bd <. (3)∵0a b >>,∴0ab >,10ab >,∴110a b ab ab>>, ∴110b a >>,∴2211()()b a >,即2211a b<. (4)∵0a b >>,所以10ab >,10ab >.于是11a b ab ab ⋅>⋅,即11b a>,即11a b <.∵0c >,∴c ca b<. 关键能力·攻重难题型探究例1 若0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2a b < B .2ab b < C .11a b> D .22ac bc >[分析] 通过赋值可以排除A ,D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判断B ,C 正误.[解析] 若0a b <<,对于A 选项,当2a =-,1b =-时,不成立;对于B 选项,等价于a b >,故不成立;对于C 选项,110b a<<,故选项正确;对于D 选项,当0c =时,不正确.[归纳提升] 判断关于不等式的命题真假的两种方法(1)直接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把要判断的命题和不等式的性质联系起来考虑,找到与命题相近的性质,然后进行推理判断.(2)特殊值验证法:给要判断的几个式子中涉及的变量取一些特殊值,然后进行比较、判断. 【对点练习】❶ 设a ,b 是非零实数,若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22a b < B .22ab a b < C .2211ab a b < D .b aa b< [解析] 当0a <,0b >时,22a b <不一定成立,故A 错.因为22()ab a b ab b a =--,0b a ->,ab 符号不确定,故B 错.2222110a b ab a b a b --=<,所以2211ab a b<,故C 正确.D 中b a 与ab的大小不能确定. 题型二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 例2设a b c >>,求证:111>0a b b c c a++---. [分析] 不等式证明,就是利用不等式性质或已知条件,推出不等式成立. [证明] 因为a b c >>,所以c b ->-. 所以0a c a b ->->,所以11>>0a b a c--. 所以110a b c a+>--.又0b c ->, 所以10b c >-.所以1110a b b c c a++>---.[归纳提升]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注意事项(1)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及其推论可以证明一些不等式.解决此类问题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准、记熟不等式的性质并注意在解题中灵活准确地加以应用.(2)应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推导时,应注意紧扣不等式的性质成立的条件,且不可省略条件或跳步推导,更不能随意构造性质与法则.【对点练习】❷ 若0a b >>,0c d <<,0e <,求证:22>()()e ea cb d --. [证明] 因为0cd <<,所以0c d ->->. 又因为0a b >>,所以0a c b d ->->. 所以22()()0a c b d ->->.所以22110()()a c b d <>--.又因为0e <,所以22>()()e ea cb d --.题型三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范围 例3 已知14x -<<,23y <<. (1)求x y -的取值范围. (2)求32x y +的取值范围.[解析] (1)因为14x -<<,23y <<, 所以32y -<-<-, 所以42x y -<-<.(2)由14x -<<,23y <<,得3312x -<<,426y <<, 所以13218x y <<+.[归纳提升]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取值范围的策略(1)建立待求范围的整体与已知范围的整体的关系,最后利用一次不等式的性质进行运算,求得待求的范围.(2)同向(异向)不等式的两边可以相加(相减),这种转化不是等价变形,如果在解题过程中多次使用这种转化,就有可能扩大其取值范围.【对点练习】❸ 已知1025m <<,3015n -<<-,求m n -与mn的取值范围. [解析] 因为3015n -<<-,所以1530n <-<,所以10152530m n <-<++,即2555m n <-<.因为3015n -<<-,所以1111530n -<-<,所以1113015n <-<,又111<<3015n ,所以10253015m n <-<,即1533m n <-<. 所以5133m n -<<-. 误区警示错用同向不等式性质例4 已知1260a <<,1536b <<,a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错解] ∵1260a <<,1536b <<,∴1260<<1536a b , ∴45<<53a b .故填45<<53a b . [错因分析] 把不等式的同向不等式(正项)相乘的性质用到了除法,从而导致错误. [正解] ∵1536b <<,∴1113615b <<,又1260a <<,∴12603615a b <<,∴ 143a b <<,故填143ab<<. [方法点拨] 若题目中指定代数式的取值范围,必须依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同向不等式具有可加性与可乘性,但是不能相减或相除,解题时必须利用性质,步步有据,避免改变代数式的取值范围. 学科素养不等关系的实际应用不等关系是数学中最基本的部分关系之一,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应用,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例5 有三个房间需要粉刷,粉刷方案要求:每个房间只用一种颜色,且三个房间颜色各不相同.已知三个房间的粉刷面积(单位:2m )分别为x ,y ,z ,且x y z <<,三种颜色涂料的粉刷费用(单位:元/2m )分别为a ,b ,c ,且a b c <<.在不同的方案中,最低的总费用(单位:元)是( )A .ax by cz ++B .az by cx ++C .ay bz cx ++D .ay bx cz ++[分析] 本题考查实际问题中不等关系的建立及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大小.[解析] 方法一:因为x y z <<,a b c <<,所以0()()()()()ax by cz az by cx a x z c z x x z a c ++-++--=--=>+, 故ax by cz az by cx ++>++;同理,0()()()()()ay bz cx ay bx cz b z x c x z x z c b ++-++--=--=<+, 故ay bz cx ay bx cz ++<++.又0()()()()()az by cx ay bz cx a z y b y z a b z y ++-++--=--+<=,故az by cx ay bz cx ++<++.综上可得,最低的总费用为az by cx ++.方法二:采用特殊值法进行求解验证即可,若1x =,2y =,3z =,1a =,2b =,3c =,则14ax by cz ++=,10az by cx ++=,11ay bz cx ++=,13ay bx cz ++=.由此可知最低的总费用是az by cx ++.[归纳提升] 对于不等关系判断问题的求解,一般需要通过作差进行推理论证,对运算能力要求较高,但对于具有明确不等关系的式子进行判断时,特殊值法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简便方法.。
3.1.2等式的性质(导学案)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3.1.2 等式的性质导学案1.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2. 能正确应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1:对等式两个性质得理解和把握理解等式性质是对等式进行变形的重要理论依据,应用时需要把握两点:①等式两边变形做到两个“同”,即同加、同减、同乘或同除以,这是第一个“同”,另一个是同一个数(或式子);②等式性质2中,当两边除以某一个数时,次数不能为0,这一点容易忽略,需特别注意.★知识点2:依据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要使方程逐渐化为“a=b”的形式,关键是判断,需使方程两边做怎样的变形,弄清这种变化依据的是等式的哪一个性质.1. 等式的性质1:;用式子表示: .2. 等式的性质2:;用式子表示: .问题1: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方程?(2)指出下列式子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①3+x=5;②3x+2y=7;③2+3=3+2;④a+b=b+a(a、b已知);⑤5x+7= x–5.(3)上面的式子有哪些共同特点?问题2:用估算的方法可以求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求出下列方程的解吗?(1)3x-5=22;(2)-yy+1.问题3: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那什么叫做等式呢?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可以用a = b 来表示一般的等式.问题4:探究、归纳等式的性质1(借助图1).图1追问1:等式具有与上面的事实同样的性质.你能用文字叙述等式的这个性质吗?追问2:等式一般可以用a =b 来表示,等式的性质1怎样用式子的形式来表示呢?问题5:探究、归纳等式的性质2(借助图2).图 21.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从等式 x -5= y -5 得到等式 x = y ?(2)怎样从等式 3+x =1 得到等式 x =-2? (3)怎样从等式 4x =12 得到等式 x =3?(4)怎样从等式100100a b =得到等式a =b ? 2. 已知x =y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有( ). ①x -3=y -3; ②3x =3y ; ③-2x =-2y ; ④1y x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 已知mx =my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x =yB. a +mx =a +myC. mx -y =my -yD. amx =amy例: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x +7=26;(2)-5x =20;(3)1543x --=.问题6:怎样检验方程的解?问题7:用等式的性质对这个等式3a +b -2=7a +b -2进行变形,其过程如下:两边加2,得3a +b =7a +b .两边减b ,得 3a =7a .两边除以a ,得3=7.请同学们检查变形过程,找出错误来.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等式都是方程B. 方程都是等式C. 不是方程的就不是等式D. 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2. 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A. 由3x-1= 2x+1得3x-2x =1+1B. 由5+1= 6得5= 6+1C. 由2(x+1) = 2y+1得x +1= y +1D. 由2a + 3b = c-6 得2a = c-18b3. 下列变形,正确的是()A. 若ac = bc,则a = bB. 若a bc c=,则a = bC. 若a2 = b2,则a = bD. 若163x-=,则x =-24. 填空:(1)将等式x-3=5的两边都_____得到x =8 ,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_;(2)将等式112x=-的两边都乘以___或除以___得到x =-2,这是根据等式性质_____;(3)将等式x + y =0的两边都_____得到x = -y,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_;(4)将等式xy =1的两边都______得到1yx=,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_.5.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x+6= 17 ;(2)-3x = 15;(3)2x-1= -3 ;(4)1123x-+=-.1. 已知2a-3=2b+1,试用等式的性质判断a和b的大小.2. 已知关于x的方程17642mx+=和方程3x-10 =5的解相同,求m的值.1.(2022•青海)根据等式的性质,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A.若a bc c=,则a=b B.若ac=bc,则a=bC.若a2=b2,则a=b D.若163x-=,则x=-22.(2022•滨州)在物理学中,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导体的电阻R之间有以下关系:UIR=,去分母得IR=U,那么其变形的依据是()A.等式的性质1B.等式的性质2C.分式的基本性质D.不等式的性质23.(4分)(2021•安徽7/23)设a,b,c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且4155b a 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c B.c>b>aC.a-b=4(b-c) D.a-c=5(a-b)(1)等式有哪两条性质,你能举例说明吗?(2)如何根据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举出一个例子,并说明每一步变形的依据.【参考答案】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a±c=b±c;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 bc c =.1.(1)依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同时加5;(2)依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同时减3;(3)依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除以4或同乘14;(4)依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除以1100或同乘100.2. C;3. A.例:解:(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7,x+7-7= 26-7于是x =19.(2)解: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5x÷(-5)=20÷(-5)化简,得x=-4.(3)解:方程两边同时加上5,得化简,得19 3x-=方程两边同时乘-3,得x =-27.1. B;2. A;3. B;4.(1)加3;1;(2)2;12;2;(3)减y;1;(4)除以x;2.5. 解:(1)两边同时减去6,得x=11. (2)两边同时除以-3,得x=-5. (3)两边同时加上1,得2x=-2.两边同时除以2,得x=-1.(4)两边同时加上-1,得13 3x-=-两边同时乘以-3,得x=9.1. a>b2. 解:方程3x-10 =5的解为x =5,将其代入方程176mx+=,得到57642m+=,解得m =2.1.【解答】解:A、若a bc c=,则a=b,故A符合题意;B、若ac=bc(c≠0),则a=b,故B不符合题意;C、若a2=b2,则a=±b,故C不符合题意;D、163x-=,则x=-18,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解答】解:将等式UIR=,去分母得IR=U,实质上是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R,用到的是等式的基本性质2.故选:B.3.【解答】解:∵4155b ac =+,∴5b=4a+c,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5a,得到5(b-a)=c-a,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1,则5(a-b)=a-c.故选:D.。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学设计)(2课时)高一数学教学一课到位(人教A版2019)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学设计(日期:2024年9月4课时第3周)一.教学目标1.了解与认识不等式的定义与解集的概念(数学抽象);2.能灵活地运用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数学建模);3.牢固掌握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与技巧(数轴法、作差法和作商法),并能证明相关不等式成立(数学运算、逻辑推理).4.理解与掌握不等式的十条性质,能够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变形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数学抽象、逻辑推理).二.教学过程(一)情景问题1(导学)1.情景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例如多与少、大与小、长与短、高与矮、远与近、快与慢、涨与跌、轻与重、不超过和不少于等.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反映在数量关系上就是相等和不相等,相等用等式表示,不等用不等式表示.2.问题各位同学,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不等式的定义、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知识,你们现在还能对这些知识进行阐述并运用吗?那么,到了高中我们还将继续学习不等式的那些新知识?相信各位同学通过今天的学习,将能回答这一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情景问题导入,自然引申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高中不等式的运用及性质.(二)探究新知1——用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互学)1.不等式的定义是什么?用不等号(>,<,≥,≤,≠)连接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就叫做不等式.例如2x−5 >−3 , 6 < 9 等.2.不等式的解集是什么?能使不等式不等关系成立的未知数x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所有不等式的解组成的集合就叫做不等式的解集.例如:2x −5>−3, 解得 x >1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x ∣x >1 },将其表示在数轴上如下图所示:3.问题探究: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问题1:你能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下列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吗?(1)某路段限速 40 km ∕ℎ;解:设该路段行驶的汽车速度为 v km ∕ℎ,则“限速40km ∕ℎ ”可用不等式表示为0<v ≤40注:高中不等式的形式可能是三边及其以上(2)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f 应不少于2.5%,蛋白质的含量 p 应不少于2.3%;解:由题意可将题中不等关系表示为{f ≥2.5%p ≥2.3%注:在表示实际问题的不等关系时,也可能用到不等式组表示.(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解:由题意可将题中不等关系表示为{b +c >a b −c <a注:面对语言性实际问题,先作图,再表示不等关系.(4)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解:设 C 是直线 AB 外任意一点,过点 C 作 CD ⊥AB , 垂足为 D ,E 是直线 AB 上不同于 D 的任意一点,则 CD < CE【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与用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既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提前铺垫,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受高中不等式知识与初中不等式知识的差异性.(三)探究新知2——实数的大小比较1.利用数轴法比较两数的大小(1)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点 A 表示实数3,点 B 表示实数-2 ,点 A在点 B 右边,那么 3 >−2 .(2)思考:当点 P 在不同的位置时,分别比较点P对应的实数与点 A、点 B 对应的实数的大小.(3)数轴法比较大小由思考及探究可得如下结论:数轴上的任意两点中,①右边的点对应的实数比左边的点对应的实数大;②左边的点对应的实数比右边的点对应的实数小;③当两点重合时,这两点对应的数相等.2.利用作差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1)探究1:比较实数3与2的大小;解法一:∵3 −(− 2)=3+2=5>0∴3>−2解法二:∵(− 2)− 3=−5<0∴− 2<3(2)探究2:比较实数3 与 3 的大小解:∵ 3 −3=0∴ 3=3(3)利用作差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作差法:比较两个实数(或代数式)的大小,可以转化为考察它们的差是正数、负数、或零,这种比即:当 a ∈R ,b ∈ R 时 a −b > 0 ⟺ a >b a − b < 0 ⟺a < b较大小的方法称为作差比较法.3.利用作商法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1)探究3:比较正数 3 与 5 的大小解法一:∵ 35 < 1∴ 3<5解法二:∵ 53 > 1 ∴ 5>3(2)探究4:比较正数 3 与 3 的大小解:∵ 33 = 1∴3 = 3(3)利用作商法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作商法: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可以转化为考察它们的商是大于1、小于1、或等于1,这种比较大小的方法称为作商比较法.即:当 a ∈R ,b ∈ R 时 a −b > 0 ⟺ a >b a − b < 0 ⟺a < b a −b = 0 ⟺a = b 即:当 a >0 ,b >0 时 a b >1 ⟺ a >b a b <1 ⟺ a <b a3.小结(1)方法一:数轴法(优点是形象生动)(2)方法二:作差法(优点是快捷方便,并且适合一切实数比较大小)(3)方法三:作商法(优点是快捷方便,并且只适合两个正数比较大小)【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实例,自然引申出实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数轴法、作差法与作商法,这样可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简单易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三)小组合作、讨论交流1(自学)各位同学,请大家每4个人组成一组,分别交流讨论后,解决下列问题:例1 比较 57 与 23 的大小.提示:既可以用作差法,也可以用作商法比较大小例2 比较(x +2)(x +3)与(x +1)(x +4)的大小.提示:利用作差法比较大小【设计意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的思考与讨论,题目有针对性的考察了实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四)成果展示1(迁移变通、检测实践)例1:解法一(作差法):∵57−23=1521−1421=121>0∴57>23解法二(作商法):∵57>0,23> 0而57÷23=57×32=1514>1∴57>23例2:解(作差法):∵(x+2)(x+3)−(x+1)(x+4)=(x2+5x+6)−(x2+5x+4)=x2+5x+6−x2−5= 2>0∴ (x+2)(x+3)>(x+1)(x+4)【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展示,让学生充当小老师,从自己的角度牢固掌握实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五)提升演练1(迁移变通、检测实践)例3.设a、b均为实数,试比较a2+b2−ab与ab的大小.解:∵(a2+b2−ab)−ab=a2+b2−ab−ab=a2−2ab+b2=(a−b)2≥0∴(a2+b2−ab)≥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例4已知 a >b , 证明 a>a+b2> b .解(作差法):∵已知 a >b∴ a −b >0又∵ a−a+b2=2a2−a+b2=2a−(a+b)2=a−b2> 0∴a>a+b2又∵a+b2−b=a+b2− 2b2=(a+b)−2b2=a−b2> 0∴a+b2>b综上所述, a>a+b2> b成立【设计意图】通过提升演练,让学生进一步地掌握实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体现“以学为重、以用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六)探究新知2——不等式的性质(互学)1.性质1:加法法则(可加性)(1)情景问题2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天平秤,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2)思考:如果a>b,那么a−c>b−c成立吗?(3)(3)探究2:再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4)性质1(可加性):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代数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 > b , 那么 a±c > b±c简称为:“加减同数不变号”(5)证明:我们能用上节课学习的作差法来证明加法法则成立吗?请大家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交流后写出证明过程?求证:如果a > b, 那么a+c > b+c证明:∵已知a > b,∴a − b > 0又∵(a+c)− (b+c)= a + c − b − c= a − b>0∴a + c > b + c成立你们还能求证:如果a > b, 那么 a−c > b−c 成立吗?2.性质2:乘法法则(可乘性)(1)情景问题3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天平秤,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2)思考如果 a > b ,c >0, 那么 a c >b c 成立吗?(3)探究3:再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4)性质2 (可乘性)(1)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简称为:“乘除正数不变号”(5)证明:我们能用上节课学习的作差法来证明乘法法则①吗?请大家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交流后写出证明过程?求证: 如果 a > b ,c >0,那么 ac > bc .证明:∵ 已知 a > b ,c >0∴ a − b > 0又∵ac − bc = c ( a − b ) >0∴ ac > bc 成立你们还能证明“如果 a > b ,c >0, 那么 a c >b c ”吗?(6)探究4探究3: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7)探究5: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① 如果 a > b ,c >0, 那么 ac > bc 或a c >b c ;(8)性质2(可乘性)(2)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简称为:“乘除负数要变号”(9)证明:我们能用上节课学习的作差法来证明乘法法则②吗?请大家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交流后写出证明过程?求证: 如果 a > b ,c <0,那么 ac < bc证明:∵ 已知 a > b ,c <0,∴ a − b > 0又∵ac − bc = c ( a − b ) <0∴ ac < bc 成立你们还能证明“如果 a > b ,c <0, 那么 a c <b c ”吗?3.性质3(传递性)(1)情景问题4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天平秤,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2)性质3 (传递性)(3)证明:我们能用上节课学习的作差法来证明传递性吗?请大家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交流后写出证明过程? ②如果 a > b ,c <0, 那么 ac < bc 或 a c <bc . 如果 a > b ,b > c , 那么 a > c ;从左向右:移负为正 证明:∵ 已知 a > b ,b >c ,∴ a − b > 0,b − c >0又∵a − c = a − b + b − c = ( a − b ) + ( b − c ) >0∴ a > c 成立4. 性质4(对称性)(1) 如果 a > b , 那么 b < a(2) 如果 b < a , 那么 a > b5.性质5(可移性)(1)探究6:再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2)性质5 (可移性)(3)思考:你们能利用可加性证明可移性“ a +b > c ⇔ a > c − b ”成立吗?6.性质6(同向可加性)(1)探究7:再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即 : a > b ⟺ b < aa +b >c ⇔ a > c − b ; 从左向右:移正为负如果a>b ,c>d ,那么 a+c >b+d;(3)证明:我们能用上节课学习的作差法来证明同向可加性吗?请大家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交流后写出证明过程?证明:∵已知a > b ,c>d,∴ a+c >b+c , b+c >b+d (可加性)∴a+c >b+d成立(传递性)(4)思考:如果 a>b ,c>d,是否有“a−c>b−d”成立呢?解:不成立,反例为7.性质7(同向同正可乘性)(1)探究:再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2)性质7(同向同正可乘性)如果 a > b >0,c > d >0 ,那么 ac > bd.(3)证明∵ a >b ,c >0,∴ ac > bc (可乘性:乘除正数不变号)又∵c>d,b>0 ,∴bc > bd(可乘性:乘除正数不变号)故ac > bd(传递性)(1)探究:再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2)性质8(同向同正可乘方性)9.性质9(同正可开方性)(1)探究: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2)性质9(同正可开方性)10.性质10(同号可倒性)(1)探究1: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如果 a > b > 0,n ∈N ∗ ,那么 a n >b n ;如果 a > b > 0,n ∈N ∗ , 那么√a n >√b n ;(2)探究2:再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3)性质10(同号可倒性)11.小结:不等式的10条性质如果 ab > 0,且 a > b , 那么 1a <1b ; (1)性质1(可加性) 如果 a > b , 那么 a ±c > b ±c ; (2)性质2(可乘性) ① 如果 a > b ,c >0, 那么 ac > bc 或a c >b c ;②如果 a > b ,c <0, 那么 ac < bc 或 a c <b c .(3)性质3 (传递性) 如果 a > b ,b > c , 那么 a > c ;(4)性质4(对称性) a > b ⟺ b < a ;(5)性质5 (可移性) a +b > c ⇔ a > c − b ;(6)性质6(同向可加性) 如果 a >b ,c >d ,那么 a +c >b +d ;(7)性质7(同向同正可乘性)如果 a > b >0,c > d >0 ,那么 ac > bd.(8)性质8(同向同正可乘方性)如果 a > b > 0,n ∈N ∗ ,那么 a n >b n ; (9)性质9(同正可开方性)如果 a > b > 0,n ∈N ∗ , 那么√a n >√b n ;(10)性质10(同号可倒性)如果 ab > 0,且 a > b , 那么 1a <1b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问题探究与严密证明,让学生经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深刻掌握不等式的10条性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核心素养.(七)小组合作、讨论交流2(自学)各位同学,请大家每4个人组成一组,分别交流讨论后,解决下列问题:例4.已知 a > b > 0 ,c < 0, 求证ca >cb.【设计意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的思考与讨论,题目有针对性的考察了不等式的10条性质.(八)成果展示2(迁移变通、检测实践)证明:∵已知a > b > 0∴1a <1b(同号可倒性)又∵已知 c < 0∴ca >cb(可乘性:乘除负数要变号)【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展示,让学生充当小老师,从自己的角度牢固掌握不等式的10条性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都学习了那些知识?1.了解与认识了不等式的定义与解集的概念(数学抽象);2.能灵活地运用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数学建模);3.牢固掌握了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与技巧(数轴法、作差法和作商法),并能证明相关不等式成立(数学运算、逻辑推理).4.理解与掌握了不等式的十条性质,能够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变形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数学抽象、逻辑推理).五、家庭作业1.记背今天所学知识点;2.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题目.。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课件与导学案
比较两数(式)的大小
【例2】
[解]
已知x≤1,比较3x3与3x2-x+1的大小.
3x3-(3x2-x+1)=(3x3-3x2)+(x-1)
=3x2(x-1)+(x-1)=(3x2+1)(x-1).
∵x≤1得x-1≤0,而3x2+1>0,
∴(3x2+1)(x-1)≤0,
∴3x3≤3x2-x+1.
不过去的.只有两个不等式都带等号,等号才能传递过去.例如:
如果a ≥ b且 > ,那么只能得到 > ,无法得到 ≥ ;
如果a > b且 ≥ ,那么只能得到 > ,无法得到 ≥ ;
如果a ≥ b且 ≥ ,那么可以得到 ≥ . 此时有 = = .
不等式有什么性质?
的不等关系.(难点)
数学建模素养.
2.会用比较法比较两实数的大
2. 通过大小比较,培养逻辑推理素
小.(重点)
养.
自 主 预 习
探 新 知
1.不等关系
不等关系常用不等式 来表示.
2.实数 a,b 的比较大小
文字语言
数学语言
等价条件
a-b 是正数
a-b>0
a>b
a-b 等于零
a-b=0
a=b
a-b 是负数
别是A,B,当点A在点B的左边时, < ;当点A在点B的右边时, > ;当
点A和点B重合时, = .
A
B
<
实数大小比较
的基本事实①
B
A
>
A(B)
=
①−>⇒>
②−<⇒<
③−=⇒=
【作差法】
实数大小的比较
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导学案
(3)若2a>2b,则a____b;(4)若-2a>-2b,则a___b.
五、点拨提高
(1)已知a>0,试比较2a与3a的大小.(2)已知a<0,试比较2a与3a的大小.
(3)试比较2a与3a的大小.
六、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的收获是
(2)若6>2 , 则6×52×5 ; 若 -2>-3 ,则(-2)÷5-3÷5
若7<9, 则 ; 若-3<1,则
观察(2)得到的规律:当不等式两边乘时,不等号的方向;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如果 > , >0,那么 (或 ).
如果 < , >0,那么 (或 )
不等式的性质2:.
(3)若6>2,则6×(-5)2×(-5);若3>2,则
1.知识收获了:
2.我们用到的数学方法有:
3.体现了的数学思想.
课题
§9.1.2 不等式的性质(1)《检测案》
1.设a<b,用“<”或“>”填空.
(1)a-1____b-1;(2)a+1_____b+1;
(3)2a____2b;(4)-2a_____-2b;
(5)- _____- ;(6)____b+c或a-c___b-c.
等式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______或_____同一个___(除数不为0),等式仍然成立.
可用符号表示为:若a=b,则a×c_____b×c, _____ (c≠0).
思考: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的性质有何异同?
我的疑惑
课题
§9.1.2不等式的性质 (1) 《学习案》
2.用不等式表示下列语句并写出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第二课时)(新教材配套学案)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第二课时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不等式的性质.2、能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数或式的大小比较或不等式的证明.【自主学习】一、设计问题,创设情境问题1 请你先梳理等式的基本性质,再观察它们的共性,你能归纳一下发现等式基本性质的方法吗?等式有下面的基本性质:性质1 如果a b =,那么b a =;性质2 如果a b =,b c =,那么a c =;性质3 如果a b =,那么a c b c ±=±; 性质4 如果a b =,那么ac bc =;性质5 如果a b =,0c ≠,那么a b c c=.二、学生探索、尝试解决问题2 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你能猜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加以证明吗? 性质1 对称性 a b >⇔性质2 传递性 a b >,b c >⇒性质3 可加性 如果a b >,c R ∈⇔,性质4 可乘性 如果a b >,0c >⇒如果a b >,0c <⇒性质5 同向可加性 如果a b >,c d >⇒性质6 同向同正可乘性 如果0a b >>,0c d >>⇒性质7 乘方性 如果0a b >>⇒ .(条件2n N n ∈≥,)问题3 从不同角度表述不等式的性质,可以加深理解,对不等式的性质,你能用文字语言来表述吗?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例1 对于实数a ,b ,c ,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 .若a b >,则22ac bc >B .若0a b >>,则11a b> C .若0a b <<,则b a a b> D .若a b >,11a b >,则0a >,0b <例2 已知0a b >>,0c <,求证c c a b>.四、变练演练,深化提高问题4 小明同学做题时进行如下变形对吗?请说明理由.23b <<∵,11132b <<∴. 又68a -<<∵,4a b<∴-2<.问题5 由68a -<<,42b -<<,两边分别相减得26a b -<-<,你认为正确吗?问题6 你知道下面的推理、变形错在哪儿吗?24a b <-<∵,42b a -<-<-∴.又-22a b <+<∵,03a <<∴,30b -<<.33a b -<+<∴.这怎么与22a b -<+<矛盾了呢?例3 已知22αβ-≤<≤ππ,求+2αβ,-2αβ的取值范围.五、信息交流,教学相长问题7 不等式的哪些性质具有双向性,哪些性质是只有单向性的呢?当堂检测1. 用不等号>“”或“”<填空: (1)如果b a >,c d <,那么c a -____b d -;(2) 如果0a b >>,0c d <<,那么ac ____bd ;(3) 如果0a b >>,那么21a _____21b ; (4) 如果0a b c >>>,那么c a _____c b . >2.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若0a b >>,则22ac bc >B .若0a b >>,则22a b >C .若0a b <<,则22a ab b <<D .若0a b <<,则11a b <3. 已知23a <<,21b -<<-,求2a b +的取值范围.4. 已知0a b >>,0c d <<,0e <,求证e e a c b d >--.分层作业《课时分层作业》(九)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P175必做题1-14选做题15。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案)-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了解不等式(组)的基本性质.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初步会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2.教学难点用不等式(组)正确表示出不等关系.三、教学过程(一)探究一:不等关系及其表示教师:在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不等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在上述所有的不等号中,要特别注意“≤”“≥”两个符号的含义.如果a ,b 是两个实数,那么a ≥b 即为a >b 或a =b ;a ≤b 即为a <b 或a =b .探究二:实数的大小比较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性质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关于实数a ,b 大小的比较,有以下基本事实:如果a -b 是正数,那么a >b ;如果a -b 等于0,那么a =b ;如果a -b 是负数,那么a <b ,反过来也对.这个基本事实可以表示为0a b a b >⇔->;0a b a b =⇔-=;0a b a b <⇔-<. 从上述基本事实可知,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可以转化为比较它们的差与0的大小. 总结:1. 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可以考察这两个实数的差,这是我们研究不等关系的一个出发点.2. 差大于0时,被减数不大于减数;差等于0时,被减数等于减数;差小于0时,被减数小于减数.探究三:一个重要不等式一般地,,a b R ∀∈,有a ²+b ²≥2ab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事实上,利用完全平方差公式,得a ²+b ²-2ab =(a -b )².因为,a b R ∀∈,(a -b )² ≥0,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所以a ²+b ²-2ab ≥0.因此,由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得a ²+b ²≥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探究四:等式的性质等式有下面的基本性质:性质1 如果a =b ,那么b =a ;(对称性)性质2 如果a =b ,b =c ,那么a =c ;(传递性)性质3 如果a =b ,那么a ±c =b ±c ;(同加性,同减性)性质4 如果a =b ,那么ac =bc ;(同乘性)性质5 如果a =b ,c ≠0,那么a b c c=.(同除性) 探究五:不等式的性质类比等式的性质1,2,可以猜想不等式有如下性质:性质1 如果a >b ,那么b <a ;如果b <a ,那么a >b .即a b b a >⇔<.性质2 如果a >b ,b >c ,那么a >c.即,a b b c a c >>⇒>.证明:由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知 0()()00.0a b a b a b b c a c a c b c b c >⇒->⎫⇒-+->⇒->⇒>⎬>⇒->⎭说明:如果性质2中的两个不等式只有一个带等号,那么等号是传递不过去的.例如:如果a ≥b 且b >c ,那么a >c ;如果a >b ,且b ≥c ,那么a >c .如果两个不等式都带有等号,即若a ≥b 且b ≥c ,则a ≥c ,其中a =c 时必须有a =b 且b =c ,否则a =c 不成立. 类比等式的性质3~5,可以猜想不等式还有如下性质:性质3 如果a >b ,那么a +c >b +c .文字语言: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同一个实数,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性质4 如果a >b ,c >0,那么ac >bc ;如果a >b ,c <0,那么ac <bc .文字语言:不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正数,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不等式两边同乘一个负数,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反向.性质5如果a>b,c>d,那么a+c>b+d.事实上,由a>b和性质3,得a+c>b+c;由c>d和性质3,得b+c>b+d.在根据性质2,即得a+c>b+d.性质6如果a>b>0,c>d>0,那么ac>bd.性质7 如果a>b>0,那么a n>b n(n∈N,n≥2).说明:当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正数时,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所得的不等式和原不等式同向.总结:(二)课堂练习1.若0a b>>,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11b ba a+>+B.11a ba b+>+ C.11a bb a+>+ D.22a b aa b b+>+答案:C解析:对于A,11(1)b b b aa a a a+--=++,因为0a b>>,所以0(1)b aa a-<+,即11b ba a+<+,故A错误;对于B ,取12a =,15b =,则1526125a b a b +=<=+,故B 错误; 对于C ,11()(1)a b ab a b b a ab -+⎛⎫+-+= ⎪⎝⎭,因为0a b >>,所以()(1)0a b ab ab -+>,即11b b a >+,故C 正确;对于D,2()()2(2)a b a b a b a a b b b a b +-+-=++,因为0a b >>,所以()()0(2)b a b a b a b -+<+,故22a b a a b b +<+,故D 错误.2.若,,a b c ∈R ,a b >,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A.22a b >B.||||a c b c >C.11a b <D.2211a b c c >++ 答案:D解析:A 项,当1a =,1b =-时,22a b =,所以错误;B 项,当0c =时,||||a c b c =,所以错误;C 项,当1a =,1b =-时,11a b >,所以错误; D 项,因为a b >,2101c >+,所以2211a b c c >++,所以正确. 3.已知a ,b 满足等式2220x a b =++,4(2)y b a =-,则x ,y 的大小关系是( )A.x y ≤B.x y ≥C.x y <D.x y > 答案:B解析:2222204(2)(2)(4)0x y a b b a a b -=++--=++-≥,即x y ≥.故选B.4.实数a ,b ,c 满足221a a c b =+--且210a b ++=,则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 )A.c b a ≥>B.c a b >>C.a c b >≥D.c a b >≥答案:A解析:因为221a a c b =+--,所以2(1)0a c b -=-≥,所以c b ≥,因为210a b ++=,所以21a b =--, 所以213024b a b ⎛⎫-=++> ⎪⎝⎭,所以b a >,所以c b a ≥>. (四)小结作业小结:1.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2.不等关系的表示;3.一个重要的不等式;4.等式、不等式的性质.作业:四、板书设计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1不等关系及其表示.2实数比较大小.3一个重要不等式.4等式的性质.5不等式的性质.。
(学案)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学习目标】梳理等式的性质,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学习重难点】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实数大小比较1.文字叙述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如果a-b等于0,那么a=b;如果a-b是负数,那么a<b,反之也成立.2.符号表示a-b>0⇔a>b;a-b=0⇔a=b;a-b<0⇔a<b.状元随笔比较两实数a,b的大小,只需确定它们的差a-b与0的大小关系,与差的具体数值无关.因此,比较两实数a,b的大小,其关键在于经过适当变形,能够确认差a-b的符号,变形的常用方法有配方、分解因式等.}a>b c>0⇒ac>bc}a>b c<0⇒ac<bca>b c>d⇒a+c>b+da>b>0c>d>0⇒ac>bd状元随笔(1)性质3是移项的依据.不等式中任何一项改变符号后,可以把它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即a+b>c⇒a>c-b.性质3是可逆性的,即a>b⇔a+c>b+c.(2)注意不等式的单向性和双向性.性质1和3是双向的,其余的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逆的.(3)在应用不等式时,一定要搞清它们成立的前提条件.不可强化或弱化成立的条件.要克服“想当然”“显然成立”的思维定势.教材解难:教材P40思考等式有下面的基本性质:性质1:如果a=b,那么b=a;性质2:如果a=b,b=c,那么a=c;性质3:如果a=b,那么a±c=b±c;性质4:如果a=b,那么ac=bc;性质5:如果a=b,c≠0,那么ac=bc.基础自测:1.大桥桥头竖立的“限重40吨”的警示牌,是提示司机要安全通过该桥,应使车和货物的总质量T满足关系()A.T<40B.T>40C.T≤40D.T≥40解析:“限重40吨”是不超过40吨的意思.答案:C2.设M=x2,N=-x-1,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A .M >NB .M =NC .M <ND .与x 有关解析:因为M -N =x 2+x +1=⎝ ⎛⎭⎪⎫x +122+34>0,所以M >N .答案:A3.已知x <a <0,则一定成立的不等式是( ) A .x 2<a 2<0 B .x 2>ax >a 2 C .x 2<ax <0 D .x 2>a 2>ax解析:因为x <a <0,不等号两边同时乘a ,则ax >a 2;不等号两边同时乘x ,则x 2>ax ,故x 2>ax >a 2.答案:B4.若1≤a ≤5,-1≤b ≤2,则a -b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因为-1≤b ≤2,所以-2≤-b ≤1, 又1≤a ≤5,所以-1≤a -b ≤6. 答案:-1≤a -b ≤6 二、素养提升题型一:比较大小(教材P 38例1)例1:比较(x +2)(x +3)和(x +1)(x +4)的大小. 解析:因为(x +2)(x +3)-(x +1)(x +4) =(x 2+5x +6)-(x 2+5x +4) =2>0,所以(x +2)(x +3)>(x +1)(x +4).状元随笔通过考察这两个多项式的差与0的大小关系,可以得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教材反思用作差法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四步曲跟踪训练1:若f (x )=3x 2-x +1,g (x )=2x 2+x -1,则f (x )与g (x )的大小关系是( )A .f (x )<g (x )B .f (x )=g (x )C .f (x )>g (x )D .随x 值变化而变化解析:f (x )-g (x )=(3x 2-x +1)-(2x 2+x -1) =x 2-2x +2=(x -1)2+1>0, 所以f (x )>g (x ).故选C . 答案:C作差→变形→判断差的符号→结合差的符号判定大小 题型二:不等式的性质[经典例题] 分析条件→利用不等式性质逐一判断 例2:对于实数a 、b 、c ,有下列说法: ①若a >b ,则ac <bc ; ②若ac 2>bc 2,则a >b ; ③若a <b <0,则a 2>ab >b 2;④若c >a >b >0,则a c -a >bc -b;⑤若a >b ,1a >1b ,则a >0,b <0.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D .5解析:对于①,令c =0,则有ac =bc .①错. 对于②,由ac 2>bc 2,知c ≠0, ∴c 2>0⇒a >b .②对. 对于③,由a <b <0, 两边同乘以a 得a 2>ab , 两边同乘以b 得ab >b 2, ∴a 2>ab >b 2.③对.对于④,⎭⎬⎫c >a >b >0⇒c -a >0,c -b >0a >b ⇒-a <-b ⇒c -a <c -b ⇒0<c -a <c -b ⇒⎭⎪⎬⎪⎫1c -a >1c -b >0a >b >0⇒a c -a >b c -b .④对.对于⑤,⎭⎪⎬⎪⎫a >b ⇒a -b >01a >1b ⇒b -a ab >0⇒⎭⎪⎬⎪⎫ab <0a >b ⇒a >0,b <0.⑤对. 故选C . 答案:C 方法归纳:(1)首先要注意不等式成立的条件,不要弱化条件,尤其是不凭想当然随意捏造性质. (2)解决有关不等式选择题时,也可采用特值法进行排除,注意取值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满足题设条件;二是取值要简单,便于验证计算.跟踪训练2:(1)已知a <b ,那么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 A .4a <4b B .-4a <-4b C .a +4<b +4 D .a -4<b -4(2)对于任意实数a ,b ,c ,d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a >b ,c ≠0,则ac >bc B .若a >b ,则ac 2>bc 2 C .若ac 2>bc 2,则a >bD.若a>b,则1 a< 1 b解析:(1)根据不等式的性质,a<b,4>0⇒4a<4b,A项正确;a<b,-4<0⇒-4a>-4b,B项错误;a<b⇒a+4<b+4,C项正确;a<b⇒a-4<b-4,D项正确.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题关键找准使不等式成立的条件.(2)对于选项A,当c<0时,不正确;对于选项B,当c=0时,不正确;对于选项C,∵ac2>bc2,∴c≠0,∴c2>0,∴一定有a>b.故选项C正确;对于选项D,当a>0,b<0时,不正确.答案:(1)B;(2)C题型三:利用不等式性质求范围例3:已知-2<a≤3,1≤b<2,试求下列代数式的取值范围:(1)|a|;(2)a+b;(3)a-b;(4)2a-3b.解析:(1)|a|∈[0,3];(2)-1<a+b<5;(3)依题意得-2<a≤3,-2<-b≤-1,相加得-4<a-b≤2;(4)由-2<a≤3得-4<2a≤6①,由1≤b<2得-6<-3b≤-3②,由①②得,-10<2a-3b≤3.状元随笔运用不等式性质研究代数式的取值范围,关键是把握不等号的方向.方法归纳:利用不等式性质求范围的一般思路(1)借助性质,转化为同向不等式相加进行解答;(2)借助所给条件整体使用,切不可随意拆分所给条件;(3)结合不等式的传递性进行求解.跟踪训练3:已知实数x,y满足:1<x<2<y<3,(1)求xy的取值范围;(2)求x-2y的取值范围.解析:(1)∵1<x<2<y<3,∴1<x<2,2<y<3,则2<xy<6,则xy的取值范围是(2,6).(2)由(1)知1<x<2,2<y<3,从而-6<-2y<-4,则-5<x-2y<-2,即x-2y的取值范围是(-5,-2).状元随笔(1)根据不等式的性质6可直接求解;(2)求出-2y的取值范围后,利用不等式的性质5即可求x-2y的取值范围.三、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若A =a 2+3ab ,B =4ab -b 2,则A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B .A ≥B C .A <B 或A >B D .A >B解析:因为A -B =a 2+3ab -(4ab -b 2)=⎝ ⎛⎭⎪⎫a -b 22+34b 2≥0,所以A ≥B .答案:B2.已知:a ,b ,c ,d ∈R ,则下列命题中必成立的是( ) A .若a >b ,c >b ,则a > c B .若a >-b ,则c -a <c +bC .若a >b ,c <d ,则a c >bd D .若a 2>b 2,则-a <-b解析:选项A ,若a =4,b =2,c =5,显然不成立;选项C 不满足倒数不等式的条件,如a >b >0,c <0<d 时,不成立;选项D 只有a >b >0时才可以.否则如a =-1,b =0时不成立.答案:B3.若-1<α<β<1,则下列各式中恒成立的是( ) A .-2<α-β<0 B .-2<α-β<-1 C .-1<α-β<0 D .-1<α-β<1解析:∵-1<β<1,∴-1<-β<1. 又-1<α<1,∴-2<α+(-β)<2,又α<β,∴α-β<0,即-2<α-β<0.故选A . 答案:A4.有四个不等式:①|a |>|b |;②a <b ;③a +b <ab ;④a 3>b 3.若1a <1b <0,则不正确的不等式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解析:由1a <1b <0可得b <a <0,从而|a |<|b |,①不正确;a >b ,②不正确;a +b <0,ab >0,则a +b <ab 成立,③正确;a 3>b 3,④正确.故不正确的不等式的个数为2.答案:C (二)填空题5.已知a ,b 均为实数,则(a +3)(a -5)________(a +2)(a -4)(填“>”“<”或“=”). 解析:因为(a +3)(a -5)-(a +2)(a -4)=(a 2-2a -15)-(a 2-2a -8)=-7<0,所以(a +3)(a -5)<(a +2)(a -4).答案:<6.如果a >b ,那么c -2a 与c -2b 中较大的是________. 解析:c -2a -(c -2b )=2b -2a =2(b -a )<0. 答案:c -2b 7.给定下列命题:①a >b ⇒a 2>b 2;②a 2>b 2⇒a >b ;③a >b ⇒ba <1;④a >b ,c >d ⇒ac >bd ;⑤a >b ,c >d ⇒a -c >b -d .其中错误的命题是________(填写相应序号).解析:由性质7可知,只有当a >b >0时,a 2>b 2才成立,故①②都错误;对于③,只有当a >0且a >b 时,ba <1才成立,故③错误;由性质6可知,只有当a >b >0,c >d >0时,ac >bd 才成立,故④错误;对于⑤,由c >d 得-d >-c ,从而a -d >b -c ,故⑤错误.答案:①②③④⑤ (三)解答题8.已知x <1,比较x 3-1与2x 2-2x 的大小. 解析:x 3-1-(2x 2-2x )=x 3-2x 2+2x -1=(x 3-x 2)-(x 2-2x +1)=x 2(x -1)-(x -1)2=(x -1)(x 2-x +1)=(x -1)·⎣⎢⎡⎦⎥⎤⎝⎛⎭⎪⎫x -122+34, 因为x <1,所以x -1<0,又因为⎝ ⎛⎭⎪⎫x -122+34>0,所以(x -1)⎣⎢⎡⎦⎥⎤⎝⎛⎭⎪⎫x -122+34<0,所以x 3-1<2x 2-2x .9.若bc -ad ≥0,bd >0.求证:a +b b ≤c +dd . 证明:因为bc -ad ≥0,所以ad ≤bc ,因为bd >0,所以a b ≤cd ,所以a b +1≤cd +1,所以a +b b ≤c +d d . 尖子生题库:10.设f (x )=ax 2+bx ,1≤f (-1)≤2,2≤f (1)≤4,求f (-2)的取值范围. 解析:方法一:设f (-2)=mf (-1)+nf (1)(m ,n 为待定系数), 则4a -2b =m (a -b )+n (a +b )=(m +n )a +(n -m )b , 于是得⎩⎨⎧ m +n =4n -m =-2,解得⎩⎨⎧m =3,n =1∴f (-2)=3f (-1)+f (1). 又∵1≤f (-1)≤2,2≤f (1)≤4. ∴5≤3f (-1)+f (1)≤10, 故f (-2)的取值范围是[5,10]. 方法二:由⎩⎨⎧f -1=a -b f1=a +b,得⎩⎪⎨⎪⎧a =12[f -1+f 1]b =12[f1-f-1],∴f (-2)=4a -2b =3f (-1)+f (1). 又∵1≤f (-1)≤2,2≤f (1)≤4, ∴5≤3f (-1)+f (1)≤10, 故f (-2)的取值范围是[5,10].。
高中数学教案《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教学计划:《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反射性、对称性、传递性)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加法性质、乘法性质、方向性),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等式变形和不等式推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逻辑推理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等式的基本性质(反射性、对称性、传递性)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加法性质、乘法性质、方向性)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如何灵活运用不等式性质进行不等式推导,特别是涉及负数时乘法性质的方向性判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生活实例引入:以天平称重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天平平衡时两边重量相等(等式)和不平衡时一边重于另一边(不等式)的情况,引出等式与不等式的话题。
●提出问题:在等式中,我们可以做哪些操作而不改变其平衡状态?在不等式中,哪些操作会改变或保持其不平衡的方向?●明确目标:简要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等式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明确学习目标。
2. 讲解新知(15分钟)●等式性质:o反射性:以“我=你,则你也=我”为例,说明等式两边可以互换。
o对称性:通过具体等式展示,如“a=b,c=d,则a+c=b+d”,说明等式在相等关系下可以进行对称操作。
o传递性:利用“如果a=b,b=c,那么a=c”的逻辑链,强调等式的传递性质。
●不等式性质:o加法性质:以实际情境(如增加相同重量的物品)为例,说明不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o乘法性质:分正数、负数两种情况讨论,通过实例展示(如放大或缩小比例),强调正数时方向不变,负数时方向反转。
o方向性:强调不等式总是指向较大的数,并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3. 案例分析(10分钟)●精选例题:选取几道涉及等式与不等式性质应用的典型例题,逐步分析解题步骤和思路。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学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学习难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的应用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____,所得的结果仍是____。
2、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____(除数不能为零),所得的结果仍是____。
二、自主探究探究一:1、用“>”或“<”填空第一组第二组5_____-3 -4_____-25+2_____-3+2 -4+2_____-2+25-2_____-3-2 -4-2_____-2-2观察两组式子,想一想从上面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归纳得到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
用字母可以表示为:2、快乐运用:⑴已知a>b那么a-7_____b-7,a+(m+n)______b+(m+n)⑵已知a+5<b+5,那么a_____b, a-(m+n)______b-(m+n)探究二1、将不等式5>-3和-4<-2两边都乘2或除以2,如下:第一组第二组5>-3 -4<-25×2_____-3×2 (-4)×2_____-2×25÷2_____-3÷2 (-4)÷2_____-2÷2观察两组式子,想一想从上面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注意: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的是正数还是负数)发现:不等式的两边都 或( )同一个 ,不等号的方向所以得到不等式的基本性2:不等式的两边都 或( )同一个 ,不等号的方向 。
用字母表示为:探究三:1、将不等式5>-3和-4<-2两边都乘-2或除以-2,如下:第一组 第二组5>-3 -4<-25×(-2)_____-3×(-2) (-4)×(-2)_____-2×(-2)5÷(-2)_____-3÷(-2) (-4)÷(-2)_____-2÷(-2)观察发现当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从而得到不等式的基本性3:不等式的两边都 或( )同一个 ,不等号的方向 。
第2课时《不等式的性质》导学案
解不等式: 4 x 3
2x 1 1 3
解不等式: x 3
2x 1 1 3
移项得: x 2 x
解:移项得: 4 x 2 x 合并同类项得: 2 x 系数化成 1 得: x
解:移项得: x 2 x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成 1 得: x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成 1 得: x
2
x 2 2
1
家长(签名):
组长(签名):
教师评价:பைடு நூலகம்
第 2 页
广州市第七十中学 教师:雷 力
班级:
学号:
姓名:
通过观察上面的方程或不等式的解法,回答下列问题: 1、不管是解方程还是解不等式,移项时,被移动的单项式的符号都需要 2、合并同类项时,不等号的方向 (填写“需要”或“不需要” )改变。 3、 “系数化成 1”这一步要看系数为负数还是正数, 当系数为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 (填写“需要”或“不需要” )改变; 当系数为正数时,不等号的方向 (填写“需要”或“不需要” )改变。 通过对比,可以知道:解不等式与解方程的步骤是
广州市第七十中学 教师:雷 力
班级:
学号:
姓名:
第 2 课时《不等式的性质》导学案 知识目标:1、了解不等式的性质 能力目标:1、对比的学习方法;
新知识: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 阅读课本 123 页到 124 页。 1、不等式的性质 1: 不等式两边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例如: 6 学习方法指导 (学生提问题) , 旧知识: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的性质 1: 等式两边 结果仍是等式。 例如: 6
2( x 5) 3( x 5)
x 1 2x 5 7 3
x 1 2x 5 7 3
七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第二课时导学数学教案
七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第二课时导学数学教案标题:七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第二课时导学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能运用这些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等式的性质,以及运用这些性质解方程。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可以通过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或者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等式的性质的学习。
2. 新课讲解:
介绍等式的性质,例如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是等式等。
并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这些性质。
3. 实践活动:
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验证等式的性质,增强他们的理解。
4. 应用练习:
出示一些应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这不仅可以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5. 小结和作业: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以便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后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找出优点和不足,以便于改进。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全套导学案PPT课件及配套WORD讲义
由 a>b>0,有 ab>0⇒aab>abb⇒1b>1a,故 B 为假命题;
a<b<0⇒-a>-b>0⇒-1b>-1a>0,
a<b<0⇒-a>-b>0
⇒ab>ba,故 C 为假命题;
a>b⇒b-a<0,
a1>1b⇒a1-b1>0⇒ba-ba>0⇒ab<0.
∵a>b,∴a>0,b<0,故 D 为真命题. 解析
答案
2
PART TWO
核心素养形成
题型一 作差法比较大小
例 1 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代数式的大小:
(1)x2+3 与 3x;
(2)设 x,y,z∈R,比较 5x2+y2+z2 与 2xy+4x+2z-2 的大小.
[解] (1)∵(x2+3)-3x=x2-3x+3=x-322+34≥34>0,∴x2+3>3x. (2)∵5x2+y2+z2-(2xy+4x+2z-2)=4x2-4x+1+x2-2xy+y2+z2-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 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教师独具内容) 课程标准:1.梳理等式的性质,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能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大小.2.能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和解决实 际问题. 教学重点:1.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 核心素养:1.借助不等式性质的判断与证明,培养逻辑推理素养.2.通过 大小比较及利用不等式求范围,提升数学运算素养.
∴0<a-b<6,
故 2a+3b 的取值范围为-18<2a+3b<-5,a-b 的取值范围为 0<a-
【教学教案】《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参考教案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的不等关系;(2)初步学会作差法比较两实数的大小;(3)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有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以问题方式代替例题,学习如何利用不等式研究及表示不等式,利用不等式的有关基本性质研究不等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认识状况及理解程度,注重问题情境、实际背景的设置,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思考,广泛参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的不等关系,会作差法比较两实数的大小,通过类比法,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运用不等式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中国"神舟七号”宇宙飞船飞天取得了最圆满的成功.我们知道,它的飞行速度(v )不小于第一宇宙速度(记作2v ),且小于第二宇宙速度(记 1v ).12v v v ≤<(二)新课讲授问题1:你能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下列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吗?(1)某路段限速40km /h ;(2)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f 应不少于2.5%,蛋白质的含量p 应不少于2.3%;(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4)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对于(1),设在该路段行驶的汽车的速度为vkm /h ,“限速40km /h ”就是v 的大小不能超过40,于是0<v ≤40.对于(2)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f 应不少于2.5%,蛋白质的含量p 应不少于2.3%.2.5%2.3%f p ≥⎧⎨≥⎩ 对于(3),设△ABC 的三条边为a ,b ,c ,则a +b >c ,a -b <c .对于(4),如图2.1-1,设C 是线段AB 外的任意一点,CD 垂直于AB ,垂足为D ,E 是线段AB 上不同于D 的任意一点,则CD <CE .以上我们根据实际问题所蕴含的不等关系抽象出了不等式图2.1-1接着,就可以用不等式研究相应的问题了问题2:某种杂志原以每本2.5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据市场调查,杂志的单价每提高0.1元,销售量就可能减少2000本.如何定价才能使提价后的销售总收入不低于20万元?解:提价后销售的总收入为⎝ ⎛⎭⎪⎫8-x -2.50.1×0.2x 万元,那么不等关系“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可以表示为不等式⎝ ⎛⎭⎪⎫8-x -2.50.1×0.2x ≥20. ① 求出不等式①的解集,就能知道满足条件的杂志的定价范围.如何解不等式①呢?与解方程要用等式的性质一样,解不等式要用不等式的性质.为此,我们需要先研究不等式的性质.实际上,在初中我们已经通过具体实例归纳出了一些不等式的性质.那么这些性质为什么是正确的?还有其他不等式的性质吗?回答这些问题要用到关于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由于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所以可以利用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来规定实数的大小关系:如图2.1-2,设a ,b 是两个实数,它们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是A ,B .那么,当点A 在点B 的左边时,a <b ;当点A 在点B 的右边时,a >b .探究一:比较两个数(式)的大小的方法:我们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不等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判断两个数(式)的大小的依据是:( 作差法)a -b >0⇔a >b ;a -b =0⇔a =b ;a -b <0⇔a <b .这既是比较大小(或证明大小)的基本方法,又是推导不等式的性质的基础. 作差比较法其一般步骤是:作差→变形→判断符号→确定大小.(三)例题探究例1 比较(x +2)(x +3)和(x +1)(x +4)的大小.分析:通过考察这两个多项式的差与0的大小关系,可以得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导学目标:
梳理等式的性质,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预习教材P37~P42,回答下列问题)
情景1:右图是一大型超市的食品专柜,
假如你是顾客,需要购买一些食品:
请问你最关心所购食品的哪些方面?
你又如何作出选择呢?
情景2:右图是限速40km/h的路标,
指示司机在前方路段行驶时,
应使汽车的速度v不超过40km/h,
写成不等式是:_________.
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写成不等式是:_________.情景3:ABC
【知识点一】实数大小比较
1.文字叙述
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等于0,那么a=b;
如果a-b是负数,那么a<b,反之也成立.
2.符号表示
a-b>0⇔a>b;
a-b=0⇔a=b;
a-b<0⇔a<b.
自我检测1:设M=x2,N=-x-1,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 A.M>N B.M=N
C.M<N D.与x有关
【知识点二】不等式的性质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2-
C .x <ax <0
D .x >a >ax
题型一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
【例1】某钢铁厂要把长度为4000mm 的钢管截成500mm 和600mm 的两种规格.按照生产的要求,600mm 的钢管的数量不能超过500mm 钢管的3倍.怎样写出满足上述所有不等关系的不等式呢?
题型二比较大小
【例2-1】比较下列代数式的大小
(1)比较(x +2)(x +3)和(x +1)(x +4)的大小.(2)已知a >2,b >2,试比较a +b 与ab 的大小.【例2-2】已知,,a b m 都是正数,且a b <,求证:
a m a
b m b
+>+.
题型三不等式的性质
【例3-1】下面的推理过程
a>b⇒ac>
c>d⇒bc>ac>bd⇒a d>b c,其中错误之处的个数是()
A.0B.1C.2D.3
题型四利用不等式性质求范围
【例4-1】已知-2<a≤3,1≤b<2,试求下列代数式的取值范围:
(1)|a|;(2)a+b;(3)a-b;(4)2a-3b.
【例4-2】已知-1<x+y<4且2<x-y<3,则z=2x-3y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1.若f(x)=3x2-x+1,g(x)=2x2+x-1,则f(x)与g(x)的大小关系是() A.f(x)<g(x)B.f(x)=g(x)
C.f(x)>g(x)D.随x值变化而变化
2.已知a<b,那么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A.4a<4b B.-4a<-4b
C.a+4<b+4D.a-4<b-4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4-
A .b a >
b +1a +1B .a +1a >b +
1
b C .a +1b >b +
1
a
D .2a +b a +2b >
a
b
5.盐水溶液的浓度公式为()b p a b a =
>盐的量克
盐水的量克
,向盐水中再加入m 克盐,那么盐
水将变得更咸,下面哪一个式子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
A . b b m a a m +<+
B . b b m
a a m +>
+C . b b m a
a
+<
D . b b m a a
+>
情景1:生产日期、选择最新日期的购买.情景2:040v <≤.情景3:AB AC BC +>.【自我检测1】A
【自我检测2】(1)-1≤a -b ≤6(2)
B
【例1】【解析】题中三个不等关系,是“且”的关系,要同时满足的话,
可以用下面的不等式组来表示5006004000
300,x y x y x y x y N
+≤⎧⎪≥⎪⎪
≥⎨⎪≥⎪∈⎪⎩.
【例2-1】比较下列代数式的大小
(1)【解析】因为(x +2)(x +3)-(x +1)(x +4)
=(x 2+5x +6)-(x 2+5x +4)=2>0,
所以(x +2)(x +3)>(x +1)(x +4).(2)【解析】因为a b ab +-1122a ab b ab =-
+-111122a b b a ⎛⎫⎛⎫
=-+- ⎪ ⎪⎝⎭⎝⎭
由2,2a b >>,可得111,122a b >>,可得1111022a b b a ⎛⎫⎛⎫
-+-< ⎪ ⎪⎝⎭⎝⎭,所以a b ab +<.
【例2-2】【解析】利用()()
0b a m
a m a
b m b b b m -+-=>++即可.【例3-1】【解析】D
【例3-2】综合法或分析法
【例4-1】【解析】(1)|a |∈[0,3];
(2)-1<a +b <5;
(3)依题意得-2<a ≤3,-2<-b ≤-1,相加得-4<a -b ≤2;
(4)由-2<a ≤3得-4<2a ≤6①,由1≤b <2得-6<-3b ≤-3②,由①②得,-10<2a -3b ≤3.【例4-2】【解析】3238x y <-<.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6-
1.若f (x )=3x 2-x +1,g (x )=2x 2+x -1,则f (x )与g (x )的大小关系是()
A .b a >
b +1a +1B .a +1a >b +
1
b C .a +1b >b +
1
a D .2a +
b a +2b >
a
b
【解析】C
5.盐水溶液的浓度公式为()b p a b a =
>盐的量克
盐水的量克
,向盐水中再加入m 克盐,那么盐
水将变得更咸,下面哪一个式子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
A . b b m a a m +<+
B . b b m
a a m +>
+C . b b m a a
+<
D . b b m a a
+>
【解析】A
6.对于实数a 、b 、c ,有下列说法:
①若a >b ,则ac <bc ;
②若ac 2>bc 2,则a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