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抗核抗体的检测及医学意义
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及意义简介
ANA谱17项(免疫印迹法)
疾病
项目名称
抗双链DNA抗体IgG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常
抗组蛋白抗体 抗Sm抗体
见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PCNA)
抗核糖体P蛋白(PO)
的
抗SS-A/R060抗体
自
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SSA/R052抗体
身
抗SSB/La抗体
抗
系统性硬化
抗着丝点B抗体(CENP-B) 抗Scl-70抗体(Scl-70)
39
系统性血管炎的分类(Chapel Hill)
• 大血管 Takayasu动脉炎(大动脉炎) 巨细胞动脉炎(颞动脉炎)
白塞氏病
• 中血管 结节性多动脉炎
Kawasaki病 • 小血管
韦格纳肉芽肿
Churg-Strauss 综合症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过敏性紫癜
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
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
➢ 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时,此抗体阳性率为60%。 ➢ 约40%SLE患者此抗体为阳性。 ➢ RA及SSc等继发干燥综合征时此抗体为阳性。 ➢ 在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时,此抗体阳
性率可高达75%而ANA可阴性。
抗SSB/La抗体
现已证实1975年命名抗SSB抗体与1974年发现的抗La 抗体为同一抗体,简称抗SSB抗体。其临床意义如下: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此抗体阳性率为40%。 ➢ 抗SSB抗体阳性对诊断SS比抗SSA抗体阳性更具特异性, 故可认为抗SSB抗体是SS的标记性抗体。 ➢ 抗SSB抗体阳性时,抗SSA抗体肯定阳性,但抗SSA抗体 阳性时,抗SSB抗体可以阴性。
SSc: 30%
SS:
抗核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099-01抗核抗体又名抗核因子是泛指一类具有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
它是一种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病实验室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
自1948年发现红斑性狼疮(le)细胞以来,对抗核抗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由于核抗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有关它的免疫特性、检查方法以及临床意义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抗核抗体的免疫特性抗核抗体是机体在自稳机理失调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抗自身核抗原的抗体,主要存在于igg,也见于igm、iga甚至igd和ige中。
1 抗核抗体的测定原理将稀释后的待检血清或脑脊液、胸水、腹水等体液标本滴加在含有hep-2细胞和灵长类肝脏的载片反应区上反应,如果被检血清中存在抗细胞抗原成分的抗体,则可以特异性的与抗原基质片hep-2细胞和灵长类肝脏中的抗原成分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与兔或羊抗人免疫球蛋白igg荧光素标记抗体反应,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特异性荧光模型。
2 镜下抗核抗体的核型2.1 均质型:细胞核均匀着染荧光,有些核仁部位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可被染色出现荧光。
与均质型相关的自身抗体主要有抗不溶性dnp,抗组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也可产生均质性。
高滴度均质型主要见于sle患者,低滴度均质型可见于ra、慢性肝脏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药物诱发的狼疮患者。
2.2 颗粒型(斑点型):细胞核内出现颗粒状荧光,分裂期细胞染色体无荧光显色。
与斑点型相关的自身抗体涉及抗核糖体核蛋白颗粒抗体,如抗sm、抗ru1rnp、抗ssb/la等抗体。
高滴度的斑点型常见于mctd,同时也见于sle、硬皮病、s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2.3 核周(核膜)型:又称周边型(rim),荧光着色主要显示在细胞核的周边形成荧光环,或在均一的荧光背景上核周边荧光增强;分裂期细胞染色体区出现荧光着色。
抗核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本身抗体
•本身抗体涉及抗本身细胞内、细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旳免疫球蛋白。
•抗细胞内抗原旳抗体涉及:①抗细胞核成份旳抗体(抗核抗体)。 ②抗细胞浆内成份旳抗体(抗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细胞胞浆抗体、抗线 粒体抗体、抗核糖体抗体等)。③抗细胞表面抗原旳抗体。
•抗细胞外抗原旳抗体涉及:类风湿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
• 抗SSA抗体
• 抗SSA抗体主要见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阳性率高达60%~75%。 另外,也可见于其他本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阳性率为 30%-40%)。还与新生儿红斑狼疮、SCLE及光敏感旳发生有关。 抗SSA抗体对于诊疗干燥综合征敏感性高。
•抗Sm抗体
•抗Sm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旳特异性标志之一,特异性高 达99%。但阳性率偏低,在SLE中阳性率为30%。同步检验抗 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可提升系统性红斑狼疮旳诊疗率。与 病情活动度无关。
红斑狼疮 (LE)
试验室检验
抗核抗体 抗ds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抗Sm抗体 抗U1-RNP抗体
抗SS-A(Ro)抗体
抗SS-B(La)抗体
滴度在1:80以上
为SLE患者旳标识抗体
SLE患者 DLE患者
也见于药物引起旳红斑狼疮 为SLE患者旳标识抗体
SLE患者 MCTD患者 SLE患者 干燥综合征 SLE患者 干燥综合征
• 抗核抗体旳分类和命名,习惯上ANA有下列4种命名法:
• (1)以首次检出这种抗体旳疾病命名,如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就是 首先从干燥综合征中检出旳抗体。
• (2)以首次检出这种抗体旳病人名字旳前两个字母命名,如抗Sm抗体, 抗Jo-1抗体等。
• (3)按抗原在细胞旳位置命名,如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着丝点 抗体等。
有关抗核抗体谱关于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1.抗核RNP抗体抗核RNP(nuclear R N P ,nR NP)抗体是诊疗 MCTD的重要血清学依照,列入MCTD的诊疗标准。
因其抗原为含有 U 1RNA的核蛋白复合物,故而称为 U1RNP。
其在MCTD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可高达 95 %。
不论在疾病的活动期或是缓解期,高滴度的抗 RNP抗体均可连续存在。
抗nRNP抗体无疾病特异性,在其余自己免疫性疾病中阳性检出率以下: SLE 30%~40%,SS 20%,进行性系统性硬化( PSS)10%~15%,皮肌炎( PM)/多发性肌炎(DM)10%,有时也可见于 R A和药物引发的狼疮,可是滴度均较 MCTD 患者低。
因为S m和RNP是同一分子复合物(RNA-蛋白质颗粒)中的不一样抗原位点,两种抗原拥有有关性,故抗 Sm抗体阳性常伴有抗 RNP抗体阳性,单调的抗 Sm抗体或抗RNP抗体阳性较少见。
2.抗S m抗体抗Sm抗体仅发现于 SLE患者中,是SLE的血清标记抗体,已列入SLE的诊疗标准。
约30%~40%的SLE患者抗Sm抗体阳性,此抗体阴性不可以清除 SLE的诊疗。
相抗衡dsDNA抗体而言,抗Sm抗体水平不与 SLE疾病的活动性有关,亦不与SLE的任何临床表现有关,治疗后的SLE 患者也可存在抗 Sm抗体阳性。
抗Sm抗体的检测对初期、不典型的 SLE或治疗后的回首性诊疗拥有很大帮助。
3.抗SSA/Ro 抗体抗SSA/R o抗体是S S患者最常有的自己抗体。
其阳性检出率分别是 70%~80%,部分SLE 患者也有抗 SSA/Ro抗体检出,其阳性率分别为 35%,约60%的亚急性红斑狼疮( SCLE)患者,补体缺点的 SLE患者和重生儿狼疮患者可出现抗SSA/R o抗体阳性。
抗SSA抗体可经过胎盘进入胎儿,惹起重生儿狼疮综合征,出现典型的 SLE皮损和不完整性心脏传导阻滞。
此外,独自出现抗 SSA/Ro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其肾炎或血管炎的发生率较高。
抗核抗体谱(IgG)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抗核抗体谱(IgG)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摘要】抗核抗体谱(IgG)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首先介绍了抗核抗体谱(IgG)检测的原理,然后分析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
接着探讨了抗核抗体谱(IgG)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和硬皮病(SSc)等疾病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总结,我们得出结论:抗核抗体谱(IgG)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该检测方法在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以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抗核抗体谱(IgG)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诊断、价值、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组由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导致的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
这些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痛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抗核抗体谱(IgG)检测已经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常规检查手段。
深入研究抗核抗体谱(IgG)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准的指导,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抗核抗体谱(IgG)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具体应用和价值,深入分析该检测方法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以及硬皮病等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意义。
通过对大量病例的分析和比较,找出抗核抗体谱(IgG)检测与传统诊断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并探讨其在辅助诊断和疾病监测中的潜在价值。
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诊断工具,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生活质量。
此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LLL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LLL抗核抗体(ANA)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人体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细胞核自身抗原的抗体的试验。
该检测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但也常用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和辅助诊断。
ANA检测是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的。
在该试验中,人体血清与细胞核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用荧光标记的二抗检测这些抗体的存在。
正常情况下,储存在细胞核内的抗原是隐蔽的,抗体不会结合。
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细胞核结构和组成发生了改变,使得抗原暴露在胞质中,即可触发产生ANA抗体。
ANA检测的结果以荧光染色的形式呈阳性或阴性。
阳性结果可以进一步进行亚型检测,包括抗dsDNA(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Sm(Smith)抗体、抗Ro/La抗体等。
这些亚型的检测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患者是否患有其中一种具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于SLE患者,ANA检测的阳性率可以高达95%以上。
但需要指出的是,ANA检测并不能单独用于SLE的诊断,因为这种抗体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一部分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可以出现阳性反应。
因此,ANA检测通常作为其他临床病征和实验室检查的辅助诊断指标。
除SLE外,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检测到ANA抗体。
例如,系统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在临床上也存在ANA阳性的情况。
通过进一步检测抗体亚型,可有助于明确患者患病的特定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ANA检测的结果常常与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来进行诊断。
这些综合信息有助于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并辅助制定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抗核抗体(ANA)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辅助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NA抗体,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ANA检测的结果仅仅是一个辅助指标,最终诊断应综合考虑病史、体征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抗核抗体谱检测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对自身细胞核成分的免疫反应。
该检测可检测多种抗核抗体,包括ANA(抗核抗体)、dsDNA(双链DNA抗体)、Sm(Sm抗体)、SSA/Ro(Sjögren综合征A/Ro抗体)和SSB/La(Sjögren综合征B/La抗体)等,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早期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的疾病,如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病、干燥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且病情发展较缓慢,常常导致延误诊断。
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早期发现上述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抗体异常,从而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2. 疾病评估和监测:抗核抗体谱检测可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例如,在红斑狼疮患者中,高滴度的ANA和dsDNA抗体与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相关。
通过定期检测抗核抗体水平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疾病进展。
3.辅助诊断其他疾病:除了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谱检测还可用于辅助诊断和鉴别其他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肝病、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
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发现这些疾病患者中存在的抗核抗体异常,有助于快速确定疾病类型和定制相应的治疗方案。
4. 产前筛查:抗核抗体谱检测可用于孕妇产前筛查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和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风险。
抗SSA/Ro和抗SSB/La抗体阳性的孕妇生下的胎儿可能会出现心脏传导阻滞,而抗dsDNA抗体阳性的孕妇可能会生下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婴儿。
早期发现并跟踪这些孕妇的抗核抗体谱异常,有助于预防并管理这些婴儿的疾病。
总之,抗核抗体谱检测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提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评估和监测,辅助诊断其他疾病,以及进行产前筛查等。
对于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未来抗核抗体谱检测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要点(完整版)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要点(完整版)抗核抗体谱实际是抗核抗体广义的一组各有不同临床意义的自身抗体。
抗核抗体为细胞内全部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和,靶抗原分布于细胞核、细胞质、细胞骨架及细胞分裂周期,按核内各个分子的性能不同将其区分,每大类又由不同抗原特性再分为许多种类,形成抗核抗体谱。
ANA抗体谱检测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检验指标,对病人的潜在疾病做出更好的提示。
例如,ENA检测的Sm抗体虽然是SLE的特异性抗体,但是其阳性率较低,仅为5%~10%,如果使用ANA抗体谱作为检测试剂,则有核小体,dsDNA,核糖体P蛋白三个特异性指标可以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检测指标,使检出率大大增加。
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从而得出更为清晰的病情诊断。
抗核抗体谱检测包括的抗体及其临床意义如下:1、抗M2抗体:高效价的抗M2抗体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标志,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酶E2和蛋白X为主要的靶抗原。
另外,在其它慢性肝脏疾病(30%)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SCL)(7%~25%)中也可检出抗M2抗体,但主要为低效价。
抗M2抗体阳性的SCL患者,很可能临床重叠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2、抗着丝点抗体:与局限型SCL(CREST综合征:钙质沉着、Raynaud 病、食管功能障碍、指硬皮病、远端血管扩张)有关,阳性率为70%~90%。
3、抗dsDNA抗体:对SLE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除抗Sm抗体外,抗dsDNA 抗体也可作为该病的一个血清学指标,阳性率为40%~90%。
4 、抗核小体抗体:对SLE的特异性几乎为100%,与健康献血员或硬化症、干燥综合征和多肌炎(PM)患者血清不反应。
5、抗Jo-1抗体:见于多肌炎,阳性率为25%~35%。
6、抗Ku抗体:可见于1%~7%的肌炎患者。
许多自身免疫疾病发现有Ku抗体,包括多发性肌炎、狼疮及硬皮病。
抗Ku抗体检测阳性可以提示有肌炎的高度危险。
07 抗Mi2抗体:在10%-15%的急性皮肌炎患者中检测到,诊断特异性>96%。
抗核抗体谱检测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临床意义抗核抗体(ANA),是包含多种不同临床意义的一系列自身抗体,靶向的抗原包括:DNA、可提取核抗原(ENA)、RNA、核糖核蛋白(RNP)。
主要分为以下:抗DNA抗体(如抗ss-DNA抗体、抗ds-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AHA):抗H1、抗H2A、抗H2B、H3、抗H4抗体等(药物性狼疮的阳性率达95%以上,常见的药物有肼苯达嗪、异烟肼及氯丙嗪)。
抗非组蛋白抗体:ENA抗体谱(抗Sm抗体、抗RNP 抗体、抗SSA/Ro抗体、抗SSB/La抗体、抗Mi-2抗体、抗Ku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抗体)。
抗核仁抗体:抗PM-Scl抗体、抗Th/To抗体、抗U3-RNP、抗4-6-S-RNA抗体等。
抗其它细胞成分抗体(PCNA)。
何时检测ANA:高验前概率的患者:存在SLE(如光敏性、胸膜炎)、SSc(雷诺现象、皮肤改变)或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disease, SjD,难以解释的眼干口干)的临床证据时,根据ANA结果很容易诊断。
如果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结果提示有较大或很大概率为以下一种或多种诊断,适合检测ANA:ü关节出现持续性炎症,伴有骨骼及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
早晨起床时关节感觉僵硬,在活动后减轻,称为“晨僵”。
ü肌肉疼痛、红肿、无力,甚至萎缩,做精细动作困难。
ü皮肤出现明显红斑、皮疹,光照后情况加重。
皮肤出现硬化,触觉异常,对温度的感觉出现异常,黏膜处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溃疡。
ü全身多器官损伤,出现乏力、发热、虚弱、贫血、血细胞减少、蛋白尿等症状。
如果不加选择地检测ANA,大多数阳性结果可能反映假阳性,还可能干扰医生的正确诊断。
假阳性情况:肺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慢性感染:如寄生虫、结核杆菌感染等;肝病:如活动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瘤等;其他系统疾病:如器官移植后、终末期肾病、I型糖尿病等。
抗核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摘要实验室的检查对自身免疫诊断是极其重要的,其中抗核抗体常常被用来肯定诊断疾病的条件之一,并且证明抗核抗体与某些疾病的致病机制有关。
抗核抗体(ANA)是泛指一类具有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它是一种自身抗体。
关键词抗核抗体分类意义检测方法ANA主要是LgM、LgA、LgD和LgE,它们因致病的不同而分布不同,ANA 可以和不同来源的细胞核起反应,而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它们除存在血清中,也可以存在其他的体液如滑膜液、胸水和尿液中,且可通過胎盘。
ANA的分类及临床意义由于核抗原的不同,有多种不同的ANA。
抗核蛋白抗体:抗核蛋白抗体也称DNA抗体,核抗原是有DNA和组蛋白组成,该核抗原又有不溶性和可溶性两个部分,可分别产生相应的抗体,不溶性DNA抗体通常不完全被DNA或组蛋白所吸收,它是形成LE细胞的因子,可溶性可以存在于各种关节炎患者的滑液中,其相应抗体出现与RA患者的滑膜液中。
抗DNA抗体:抗DNA抗体包括两大类,即抗天然DNA(nDNA)抗体,或称抗双链DNA(dsDNA)抗体及抗变性(dDNA)抗体,或称抗单链(ssDNA)抗体。
前者对SLE患者有较高的特异性,70%~90%活动期待SLE患者该抗体阳性,且效价较高并与疾病病情有关,后者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无特异性。
抗ENA抗体:抗ENA抗体也称抗可提取的核抗原抗体,可以分为提取的核抗原(ENA),此抗原经盐水和磷酸缓冲液处理,易从胞核中提取出来,且不含DNA。
近年研究表明,ENA可分为十几种,这里仅介绍6种主要的ENA及相应的抗体:①抗核糖核蛋白抗体(RNP),RNP抗原对核糖核酸酶敏感,抗RNP抗体多见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且高效价的抗RNA抗体对混合性结缔组织有诊断意义,而低效价的抗RNP抗体可在SLE患者中发现。
②抗Sm抗体:该抗体可与可溶性糖蛋白起反应,抗原系非核酸糖蛋白。
它对Dnase及Rnase不敏感,但经过碘酸盐及胰蛋白酶处理后可被水解。
抗核抗体谱(IgG)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抗核抗体谱(IgG)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于免疫系统失调导致的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
斑狼疮、硬皮病、多发性硬化等多种疾病。
这些疾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
是研究表明,抗核抗体谱(IgG)检测可以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本文将从抗核抗体谱(IgG)检测的意义、方法和结果解读等方面进行讨论,以阐明其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的价值。
一、抗核抗体谱(IgG)检测的意义
抗核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类自身抗体,其产生常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密切相关。
抗核抗体谱(ANAs)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
他疾病,并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抗核抗体谱(IgG)检测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抗核抗体种类和水平,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明确疾病
的类型、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抗核抗体谱(IgG)检测常常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实验室技术进行。
间接免疫荧光法是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将患者血清标
本与包含抗核抗体的荧光标记的试剂反应,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中的荧光信号,依据荧光的强度和分布情况来判断抗核抗体的阳性与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则是将抗核抗
体与酶标记的抗人球蛋白进行反应,再通过比色反应来判断抗核抗体的水平。
这两种方法
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各种类型的抗核抗体,对于自身免疫性
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检验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临床意义1,抗dsDNA抗体:dsDNA抗体仅存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因所用的实验方法和疾病活动度不同,其阳性率为60-90%、抗dsDNA抗体对SLE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为SLE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
如果健康人血清中检测到此抗体,其中85%的人在五年内可能会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因为抗体浓度与疾病活动度存在相关性,检测抗体滴度为疗效监控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但如果抗dsDNA抗体阴性也不能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
2,抗组蛋白抗体:抗一种或多种组蛋白抗体,或者抗H2A-H2B复合物抗体,主要见于药物诱导的(普鲁卡因酰胺,肼苯哒嗪及其他)红斑狼疮(95%)。
另外,抗组蛋白抗体还见于30-70%的非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以及15-5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3,抗核小体抗体:与抗dsDNA抗体一样,抗核小体抗体为SLE的一个高度特异的标志性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对SLE的敏感性为58-71%,特异性为97-99%,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多见于活动性狼疮肾炎中。
在SLE中,抗核小体抗体和抗dsDNA抗体是相互独立的,同时检测这两项指标,可提高SLE的血清学检出率。
4,抗Sm抗体: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高度特异性,与抗dsDNA抗体一样,为SLE的诊断标志,该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仅为5-30%。
5,抗U-nRNP抗体:高滴度的抗U1-nRNP抗体为混合型结缔组织病(MTCD,SHARP综合征)的标志,阳性率为95-100%。
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抗U1-nRNP也可出现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但几乎总伴有抗Sm抗体。
6,抗SS-A(Ro)抗体:抗SS-A抗体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相关。
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40-95%),也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20-60%)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0%),偶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
7,抗SS-B(La)抗体:抗SS-B抗体几乎仅出现于女性患者(29∶1)中,见于干燥综合征(40-95%)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10-20%)。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体内抗核抗体的方法,抗核抗体是一类免疫球蛋白,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生异常产生。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抗核抗体谱检测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常
常有异常产生的抗核抗体。
通过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协助医生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2. 疾病活动性的评估:抗核抗体谱检测的结果可以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性。
某些抗核抗体的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相关,如果抗核抗体水平升高,可能意味着疾病活动度增加,提示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3. 预测疾病进展和预后: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可以为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某些特定的抗核抗体与特定的疾病类型或预后有关。
例如,抗dsDNA抗体与SLE的肾脏损伤相关,抗
Ro/SSA抗体与婴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相关。
通过抗核抗体
谱检测,可以对患者的疾病进展和预后进行更好的预测。
总的来说,抗核抗体谱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活动性的评估以及预测疾病进展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但需要强调的是,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定。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1)自身抗体:是指抗自身细胞内、细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抗细胞内抗原的抗体包括:1、抗细胞核成分的抗体(抗核抗体)。
2、抗细胞浆内成分的抗体(抗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细胞胞浆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核糖体抗体等)。
3、抗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
抗细胞外抗原的抗体包括:类风湿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又称抗核酸抗原抗体,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能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胸水、关节滑膜液和尿液中。
抗核抗体是一组对细胞核内的DNA,RNA,蛋白或这些物质的分子复合物的自身抗体。
按其核内各个分子的性能不同可将各ANA区分开来,如(一)抗DNA抗体,(二)抗组蛋白抗体,(三)抗非组蛋白抗体,(四)抗核仁抗体等。
每一大类又因不同抗原特性而再分为许多种类。
因此ANA在广义上是一组各有不同临床意义的自身抗体,更确切的名称应为抗核抗体谱。
ANA 主要存在于IgG,也见于IgM、IgA,甚至LgD及LgE中。
常见的核免疫荧光杭核抗体试验有以下几种图形:(1)均质型:核质染色均匀一致,这种染色型常与抗组蛋白和抗DNA抗体有关;(2)斑点型:核质染色呈斑点状,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常呈这种染色型;(3)周边型:荧光染色围绕在核膜周围,它与抗DNA抗体有关;(4)核仁型:仅有核仁染色,具有抗4-6sRNA抗体呈现这种染色型;(5)着丝点型:在体外培养的细胞株(喉癌细胞)在核分裂相期时,可见到荧光染色的着丝点排列成特殊图型,而在鼠肝做底物中看不到此类图型,而被遗漏。
抗核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95%~100%)、类风湿性关节炎(RA,10%~2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80%~100%)、干燥综合症(SjS,10%~40%)、全身性硬皮病(85%~90%)、狼疮性肝炎(95%~10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95%~100%)等,但经皮质激素治疗后,阳性率可降低。
抗核抗体谱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ANA)谱是一种检测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活动的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存在的抗核抗体种类和滴度,可以辅助诊断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上,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对早期发现和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抗核抗体谱在临床上的一些重要意义:
1. 自身免疫疾病诊断:抗核抗体的阳性结果可提示存在自身免疫异常。
不同的抗核抗体种类可以与不同的自身免疫疾病相关联,例如,在SLE患者中,抗核抗体谱中的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和抗核糖蛋白抗体(anti-Smith antibody)阳性率较高。
2. 疾病活动性评估:在已确诊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中,抗核抗体滴度的变化可以用于评估疾病的活动程度和预后。
较高的抗核抗体滴度通常与疾病的活动性、病情加重相关。
3. 早期发现和筛查: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早期诊断自身免疫疾病,尤其是SLE。
因为SLE的症状和体征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而且常常缺乏特异性,检测抗核抗体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
4. 分类和亚型鉴定: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可以帮助细分不同的自身免
疫疾病,进一步确定疾病的亚型和临床特征。
这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抗核抗体谱的阳性结果并不一定表示存在自身免疫疾病,也可能与其他因素(如感染、药物应用等)相关。
因此,在临床上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是十分重要的,以作出准确的诊断。
抗核抗体谱的检测结果应综合临床情况进行解读和判断。
最终的诊断仍应基于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
抗核抗体谱17项检查的意义
抗核抗体谱17项检查的意义抗核抗体谱17项检查是全面的抗核抗体检测,主要是检查患者体内的抗核抗体,以及相应的核素。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有关抗核抗体的多种疾病,也可以帮助医生正确识别引起病情的原因。
抗核抗体谱17项检查以下几种关键抗体进行检测:ANA(抗线粒体抗体)、SMA(抗细胞质抗体)、RNP(核糖核酸抗体)、Sm(小核RNA抗体)、SS-A(Ro抗体)、SS-B(La抗体)、dsDNA(双链DNA抗体)、Scl-70(施雷伯氏结节病抗体)、PM-1(抗环状DNA抗体)、JO-1(抗肌纤维蛋白抗体)、Rib-P(核糖蛋白抗体)、MCTD(多元组织病抗体)、ENA(抗核抗体综合征抗体)、Sjögren综合征抗体(SSA/SSB)、PCNA(增殖细胞核抗体)。
通过抗核抗体谱17项检查,医生可以找出当前患者抗核抗体水平,以及抗核抗体的特异性。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确定病因,以便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
抗核抗体谱17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硬皮症(SSc)、类风湿性心脏病(RHD)、多发性硬化症(MS)、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小动脉炎(GPA)、抗精子抗体综合征(ASA)等疾病。
此外,抗核抗体谱17项检查还可以用于诊断肝炎和肝硬化等肝脏疾病,还可以用于诊断免疫性肾病(IF)、类风湿性肌炎(IBM)等疾病。
抗核抗体谱17项检查也可以用来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早期病变,或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抗核抗体升高。
在RA中,可以检测到抗核抗体,如ANA、SSA、SSB、RNP、Sm 和 dsDNA。
另外,抗核抗体谱17项检查还可以用于监测抗核抗体治疗的进展情况,以及抗炎药物治疗的疗效。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抗核抗体水平可以反映患者抗炎治疗的疗效,而且可以指导抗炎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抗核抗体谱17项检查的意义不可小觑,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抗核抗体相关疾病,进行抗炎治疗,以及确定抗炎治疗的疗效。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无风湿病相关抗体
Sm、R id抗 体 阳 性
红斑狼疮病人血清
抗RNP抗体
高达50%的SLE病人和95%的MCTD病 人血清中可检测到此抗体,典型的 MCTD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高滴度的针 对Sm/RNP免疫复合物的抗-RNP抗体, 而往往检测不到抗-Sm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自身抗体
抗核抗体谱(ANAs)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RF, 抗CCP等)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抗自身免疫性肌炎谱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谱 抗磷脂抗体谱
抗核抗体谱(ANAs)
抗核不溶成分 抗DNA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dsDNA ssDNA
抗组蛋白 H1,H2A, H2B, H3,H4
• 靶抗原:nRNP、Sm
核膜型
抗dsDNA检测方法
以短膜虫或马疫锥虫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
短膜虫或马疫锥虫的动基体 内含有天然纯dsDNA,未经 人工处理,不含组蛋白与 ssDNA,抗原性纯一特异。
优点:特异性好
抗dsDNA抗体临床意义
SLE 的血清特异性抗体 多有致病性(IgG型),与亲和力(高)有关 与LN(狼疮肾炎)和SLE疾病活动性相关,活动期达90%
抗Jo-1抗体
20-30%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30-40%的 多发性肌炎患者和高达60%的多发性肌炎伴有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Jo-1抗体。 其它胶原性疾病中很少检出此抗体。
抗ScL-70抗体
靶抗原:DNA拓朴异构酶I的降解产物 主要存在核仁中
40%的硬皮病和20-30%的全身性硬皮病患者 中可检测到此抗体,很少在其它自身风湿性 疾病中出现。
抗核抗体与临床意义
免疫印迹法
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的原理通过电泳将蛋白质分离然 后用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
步骤:样品制备、电泳分离、转 膜、封闭、抗体孵育、显色、结 果分析
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 检测多种蛋白质
应用: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科 学研究等领域
化学发光法
原理:利用抗 原抗体反应产 生的化学发光 物质进行检测
优点:灵敏度 高特异性强检
测速度快
步骤:样本处 理、抗体孵育、 化学发光反应、 检测结果分析
抗核抗体(N)是一类针对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 包括多种类型如抗核糖体抗体(RN)、抗核小体抗体(DN)等 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其他体液中 临床上常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抗核抗体的分类
抗核抗体 (N): 针对细胞 核成分的 抗体
抗核糖体
抗
体
(R):
针对核糖
体的抗体
应用:广泛应 用于临床诊断 如自身免疫性 疾病、感染性
疾病等
抗核抗体疫性疾病 的关系:抗核 抗体是自身免 疫性疾病的重 要标志物之一
自身免疫性疾 病的种类:包 括系统性红斑 狼疮、类风湿 性关节炎、干
燥综合征等
抗核抗体在自 身免疫性疾病 中的作用:参 与免疫反应导 致组织损伤和
预后判断与复发预测
抗核抗体阳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抗核抗体阳性患者的预后较差复发风险较高
抗核抗体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需要长期治疗和监测
抗核抗体相关知识点总结
抗核抗体相关知识点总结抗核抗体(ANA)是血清中存在的一种抗体,它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相关。
关于抗核抗体的相关知识,下面来一步步进行总结:一、抗核抗体定义:ANA指的是一类抗体,它们反应于细胞核内的一个或多个成分上,其中包括DNA、核蛋白、染色质蛋白和核糖核酸。
二、抗核抗体检测:临床常用ELISA法检测ANA,常用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指标。
三、ANA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关系:在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血清中ANA呈阳性反应。
因此,ANA检测可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手段。
四、ANA的结果意义:一般情况下,ANA的结果可以被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类。
阴性结果意味着血清中未检测到ANA抗体,而阳性结果则表示血清中存在抗核抗体。
阳性结果的程度通常使用滴度来描述,滴度越高说明抗体含量越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ANA检测并不代表具体的疾病诊断,因为ANA在一些健康人群中也可以出现。
五、ANA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SLE患者的ANA阳性与疾病活动度有关。
即在SLE病程进展中,ANA滴度可能升高。
有时候,医生也会将ANA的检测结果作为SLE治疗效果的判断依据之一。
六、如何降低ANA阳性的风险:暴露于紫外线和吸烟都可能增加ANA阳性的风险。
因此,对于容易出现自身免疫疾病的人群,尽量避免这两类因素对身体的伤害。
ANA是一种常被用于辅助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的指标,但请注意:ANA 并不是诊断这类疾病的唯一依据,临床应结合其他检查结果、体征等因素进行判断。
同时,我们也要努力预防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给身体带来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核抗体的检测及医学意义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ANA的性质主要是IgG,也有IgM、IgA 和IgD,其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故该类抗体可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
迄今已有二十余种抗核内不同成分的抗核抗体被相继发现。
ANA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胸水、关节滑膜液和尿液中。
ANA在未治疗的SLE 患者中的滴度较高,在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可呈阳性,如SLE、R A、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 CTD )、干燥综合征(SS)、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正常老年人也可有低滴度的ANA。
ANA阳性并不一定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于细胞核成分的复杂性,不同成分的抗原性不同,因此可产生多种类型的ANA,在其众多类型中,作为针对某一特定核成分的个别抗体,只在某一疾病中出现,成为诊断该疾病的血清标志性抗体。
各种ANA在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出现不同组合,可形成各种疾病或疾病亚群的特征性抗体谱。
因此,总的ANA检测在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筛选试验,ANA阳性者进一步检测各亚类ANA抗体对明确诊断、临床分型、病情观察、预后及治疗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按细胞内分子理化特性与抗原分布部位将ANA分为四大类,即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和抗核仁抗体,每一大类又因不同的抗原特性再分为许多亚类。
在临床检测中ANA的命名通常按以下三种方式进行:
1.根据抗原的化学名称命名如抗dsDNA、抗RNP、抗DNP抗体。
2.以第一位检出该抗体的患者命名如抗S m、抗Ro、抗La 抗体。
3.以相关疾病命名如抗SSA、抗SSB 抗体。
常见的AN A 荧光图形及临床意义
1.均质性(homogeneous,H )
细胞核均匀着染荧光,有些核仁部位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可被染色出现荧光。
与均质型相关的自身抗体主要有抗不溶性DNP,抗组蛋白抗体,抗dsDNA 抗体也可产生均质性。
高滴度均质型主要见于SLE患者,低滴度均质型可见于RA、慢性肝脏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药物诱发的狼疮患者。
2.斑点型(speckled,S)
细胞核内出现颗粒状荧光,分裂期细胞染色体无荧光显色。
与斑点型相关的自身抗体涉及抗核糖体核蛋白颗粒抗体,如抗Sm、抗Ru1R NP、抗SSB/La 等抗体。
高滴度的斑点型常见于MCTD,同时也见于SLE、硬皮病、S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3.核膜型(mem branous,M )
又称周边型(rim),荧光着色主要显示在细胞核的周边形成荧光环,或在均一的荧光背景上核周边荧光增强;分裂期细胞染色体区出现荧光着色。
相关抗体主要是抗dsDNA抗体。
高滴度的周边型几乎仅见于SLE,特别是活动期SLE,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很少见周边型,因此周边型对SLE 的诊断价值极大,且提示病情活动。
4.核仁型(nucheolar,N)
荧光着色主要在核仁区,分裂期细胞染色体无荧光着色。
相关抗体是抗核仁特异的低分子量RN A,抗RNA聚合酶-1、抗U3RNP、抗PM-Scl 。
核仁型在硬皮病中出现率最高,尤其是高滴度核仁型对诊断硬皮病具有一定特异性,但核仁型也见于雷诺现象者,偶尔也出现于SLE 。
未经治疗的SLE或MCTD 患者几乎95%以上都有抗核抗体,且滴度较高,一般1∶100 以上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抗核抗体阴性对排除SLE的阴性预告值较高,所以抗核抗体检测是SLE 的最佳筛查试验。
抗核抗体滴度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活动性无相关关系。
抗核抗体在其他自身免疫病中也可出现阳性,但滴度较低,其各自的阳性检出率见下表。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ANA阳性检出率
荧光抗体检查判定结果时,各实验室须在自己的实验条件下进行一定数量的正常人调查,定出正常人血清ANA水平的上限。
如为测定ANA效价,则可将阳性血清再自正
常上限开始作双倍连续稀释。
判定阳性或阴性时,首先用低倍镜观察,并与相应对照比较。
判定染色图像时,物镜选用40X或60X,也有人用100X,但应固定使用一个放大倍数。
待测血清只在阳性上限以下稀释。
染色图像只有相对的参考意义,必要时应进一步作特异性抗核抗体的检查。
抗核抗体的荧光图形分类对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提示作用,但要确是哪一亚类的自身抗体,必须作进一步的抗核抗体谱系的检测,不能仅凭荧光核型作
出相关自身抗体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