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全域旅游的调研报告
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8篇
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事迹材料、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讲话致辞、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historical materials, insigh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speeche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8篇一份充分准备的调研报告通常以明确的标题和简明扼要的摘要开篇,让读者迅速把握主要内容,调研报告是一种书面文档,用于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以支持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8篇,感谢您的参阅。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全域旅游调研报告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域旅游概念逐渐被提出并逐步落实到地方旅游发展规划中。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次针对全域旅游的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全域旅游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为下一步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一、全域旅游定义和发展概况全域旅游是指以地方文化、自然、历史等卡源为基础,以旅游产业为支撑,综合利用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实现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当前,全域旅游发展呈现以下特点:1. 全域旅游发展区域范围逐渐扩大。
传统旅游区是为了满足区域内旅游需求而开发的旅游资源,而全域旅游则将整个地区包括乡村等资源整合起来开发。
2. 全域旅游发展注重文化、历史、自然资源的整合。
以往旅游资源利用多为单一产品,而全域旅游则将更多元的资源综合利用起来。
特别注重保护本地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
3. 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更加注重旅游休闲体验,强化游客的参与感,提高游客满意度。
4. 全域旅游发展注重与地方经济的紧密联系。
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需要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全域旅游的长期发展。
二、全域旅游发展现状1. 全域旅游发展优势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全域旅游发展有如下优势:1) 地域概念更广,有更好的资源整合余地,同时提升区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 以新型旅游消费为宗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之余,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3) 实现了旅游产业与本地经济及文化相结合,搭建平台各行业的合作与发展;4) 鼓励旅游资源优化整合,尽可能挖掘潜在资源,推动全域旅游成为对外交流的舞台。
2. 全域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全域旅游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1) 旅游组织管理缺乏标准化,导致游客安全和权益等问题引起关注;2) 大多数全域旅游项目规划设计较为滞后,创新性不强,从而无法激发游客的兴趣;3) 全域旅游发展的安全隐患极大。
由于实施方案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建设周期长,重大旅游安全隐患也如同随时锁上门。
XX市全域旅游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域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XX市全域旅游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域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_市全域旅游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域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安排,教科文卫委员会在常委会副主任__的带领下,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7月2日召开了_个市级相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7月6日至9日深入到__,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就我市全域旅游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并赴渭南、商洛、安康考察学习。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市政府按照“__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就叫__”的理念,推进旅游管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全市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行政推动有力一是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我市于__年启动了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作组长,_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组织,为创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规划引领。
编制了《__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__—2030)》、《__市乡村旅游提升规划》等规划,引领全域旅游工作开展。
三是部门责任明确。
制定并印发了《__市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行动计划(2021—2023年)》、《__市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夯实了部门职责任务。
四是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__年全市旅游投资_亿元,旅游企业_家,分别比_年增长_%、_%,具有融合效应的旅游新业态不断孕育壮大,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我市拥有__首遗址_处世界遗产,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_个,其中国家级、省级_个。
现有A 级旅游景区_处,其中4A级景区_处,分别比__年增加_处、_处。
建成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_个,最美中国休闲乡村_个。
省级旅游示范县_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旅游特色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等_个。
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从无到有,已建成_家。
(三)旅游发展成效不断提升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__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_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_亿元,分别比__年增长_%、_%。
关于发展全域旅游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全域旅游的调研报告关于发展全域旅游的调研报告关于发展全域旅游的调研报告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影响面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加快“两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对于调结构、扩就业、增收入、优环境、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
一、平阳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我县建于西晋太康年间,历史悠久。
境内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可谓面广、质高、种类全。
县域风景区总面积310平方公里,占全县陆地面积29%,自然景观涵盖山岳、水体、森林、海滨、海洋、海岛等。
人文景观更是涵盖文物古迹、革命圣迹和名人大家,且品质突出,具有典型性和稀缺性。
可大致概括为四色:红色(革命圣地),蓝色(海滨海岛),绿色(自然生态),古色(古建筑、古文化)。
红色主要有被列为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蓝色主要有“贝藻王国”之称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绿色主要有4A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市级风景名胜区南雁门、西湾和县级风景名胜区龙戏潭,满田国家森林公园等;古色主要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顺溪明清古建筑群、会文书院、苏步青故居、谢侠逊碑林、霁山碑林、金钱会起义遗址、宝胜寺双塔、坡南古街等。
古文化方面更是不胜枚举,历史上出了9个状元(如加上苍南的8个和存争议的3个,近20余个),在全国县一级绝无仅有。
还有位于万全的古代三大造船中心——三国东吴的横屿船屯,青街的畲族三月三民俗节,此外还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腾蛟镇和顺溪镇旅游资源等等。
近年来美丽乡村和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更是方兴未艾,成为新兴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我县积极打造南雁荡山“一心五区两网多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和南麂美丽生态岛建设,依托南麂列岛、南雁荡山、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和顺溪明清古建筑群等国家级品牌以及名人文化,积极发展红色、蓝色、绿色、古色、乡村旅游。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也在高速增长。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模式,已经引起了各地政府和旅游从业者的极大关注。
为了更好地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我们展开了此次全域旅游发展调研。
二、调研目的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旨在了解全域旅游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全域旅游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三、调研方法
1. 网上调查:通过网络问卷、微信群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
2. 实地调研:到各地景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了解全域旅游的实际运营情况。
四、调研结果
1. 全域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
2. 全域旅游需要与其他行业进行跨界合作,实现“共享经济”。
3. 缺乏高素质的全域旅游人才,影响了全域旅游的发展速度和竞争力。
4. 某些地区因为生态保护限制,无法开发旅游资源,使得全域旅游发展受到影响。
五、建议和措施
1. 深化政府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2.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全域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3. 增加对生态路线的投入和支持,推广生态旅游,实现全域旅游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4. 建立全域旅游评价体系,提高全域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需求。
六、结论
全域旅游是一种有前途的旅游模式,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
我们希望本调研报告能够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成为了重要的产业之一、然而传统的旅游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全域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备受关注。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全域旅游发展的现状、产业链条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科学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游客,通过询问其对全域旅游发展的看法和体验,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访谈主要针对相关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专家学者,通过深入交流和访谈来了解他们对全域旅游的认识和看法。
数据分析主要对相关统计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从宏观角度了解全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态势。
三、调研结果1.全域旅游的概念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游客对全域旅游概念不够了解,其中有60%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全域旅游的具体含义。
而在访谈中发现,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将全域旅游定义为以地域为基础,涵盖各类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实现产业链条融合、持续发展和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
2.全域旅游的需求问卷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希望在旅游中能够体验到当地的文化、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另外,近70%的受访者认为旅游目的地的多样化和特色化是吸引他们选择旅游的重要因素。
这表明游客对全域旅游提供的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体验有着高需求。
3.全域旅游的问题调研发现,全域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需要解决。
访谈中的专家指出,过度开发和过度保护都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其次,旅游设施和服务能力的不足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和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旅游业发展受限。
最后,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和标准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全域旅游涉及多个部门和企业,各自为政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和服务质量的不同。
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对全域旅游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全域旅游的认识。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域旅游得到了广泛关注。
全域旅游旨在将旅游资源融入当地社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在我国,全域旅游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全域旅游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我们进行了一次全域旅游发展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采集了大量的数据和意见,对全域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三、调研结果1. 旅游资源丰富: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各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具备了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
2. 旅游设施不足:然而,调研结果也表明,我国在全域旅游发展中仍存在旅游设施不足的问题。
如交通不便、住宿条件欠佳等,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3. 缺乏全域旅游规划:调研结果还显示,目前我国缺乏全域旅游规划和管理机制。
各地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重叠和盲目竞争的问题,影响了全域旅游的整体效果。
4. 基础设施改善需加强:调研结果指出,我国要发展全域旅游,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改善,包括交通、通信、住宿等方面,以提升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5.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调研结果还表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关键。
加强人才培养和提高服务意识,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
四、建议和对策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对策,以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1. 加强全域旅游规划和管理,避免资源重叠和盲目竞争。
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交通、通信、住宿等方面的水平。
3.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人才培养和服务意识培养。
4. 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全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 深化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促进全域旅游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五、结论通过调研,我们得出了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对策。
全域旅游的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全域旅游应运而生,成为了旅游业的新趋势。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全域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全域旅游的定义和特点
全域旅游是指以整个地区为旅游目的地,利用该地区的整体资源和环境,结合旅游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模式。
其特点是以全域资源为导向,强调旅游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
二、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
目前,全域旅游在我国各地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些地方结合自身资源,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取得了良好效果。
另外,一些旅游企业也开始转向全域旅游业态,积极探索新模式。
三、全域旅游的未来趋势
随着全域旅游概念的深入人心,未来全域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的主流模式。
政府和企业将进一步加大对全域旅游的支持和投入,全域旅游示范区将会不断涌现,全域旅游产品也将更加丰富多样。
综上所述,全域旅游是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其融合性、可持续性将为地区经济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需要政府和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为全域旅游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期待全域旅游在未来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全域旅游调研报告篇【一】域旅游就是把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宣传营销,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
近年来,围绕县委、县政府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部署,县旅游局将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列为2016年重点协商计划,并选择全面推进我县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为课题。
为此县旅文局调研组深入我县有关乡镇、涉旅单位及企业进行走访并分别召开调研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并专程赴周边县市考察学习,了解周边县市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旅游资源基本情况(一)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我县境内有被誉为世界溶洞博物馆的乌龙山大峡谷;有被誉为岩溶地质百科全书的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有被誉为中国南方呼伦贝尔的八面山空中草原;有被誉为南方长白山的印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尤其是我县洞穴资源极丰富,著名画家黄永玉曾赞云龙山二千二百洞,洞洞奇瑰不可知,其中乌龙山大峡谷溶洞群规模居全国之首。
(二)文化旅游资源璀璨夺目。
我县有以里耶古城、古井、秦简为代表的秦文化;有以洗车河流域为代表土家民俗文化;有以茨岩塘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有以佛教圣地太平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
特别是2002年在里耶出土的37000多枚秦简,被专家誉为21世纪以来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里耶古城遗址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里耶古镇也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和舒适的人居环境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宜居小镇。
(三)民俗旅游资源古朴浓郁。
我县是土家族发源地之一,全国使用土家族语言的仅有5万余人,龙山就占4万余人。
其中坡脚、靛房及洗车河流域土家语言文化、民俗民风至今保存完好,是全国土家族语言及土家民俗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仍保存有大片完整的土家特色古民居建筑群。
特别是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惹巴拉,有武陵土家第一寨之称。
我县有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4项,其中土家族梯玛歌、打溜子、咚咚喹、摆手舞、茅古斯舞、织锦技艺等6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即土家族溜子之乡(靛房镇)、土家族摆手舞之乡(农车乡)、土家织锦之乡(苗儿滩镇)、三棒鼓之乡(兴隆街乡)二、我县全域旅游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政府主导,确立旅游产业主导机制。
区全域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区全域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全域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及背景全域旅游是一种将整个地区视为旅游目的地,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提供一体化旅游服务的发展模式。
为了了解全域旅游发展的情况,本次调研选取了多个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旨在分析和评估全域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相关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与范围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包括实地考察、访谈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
调研范围涵盖了国内多个地区,包括乡村、城市、山区和海滨地区。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资源整合各地区在资源整合方面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一些地区通过开展跨界合作,整合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提供多种旅游产品和服务。
另一些地区通过开展农家乐、民宿等形式,将乡村风光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旅游产品与服务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旅游产品和服务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除了传统的景点观光、文化体验之外,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开展农业旅游、户外运动、休闲康养等多元化旅游产品。
3.交通设施与便利性交通设施对全域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些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提升了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同时,在区域间的交通衔接上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提高了游客的出行体验。
4.品牌推广与宣传品牌推广和宣传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独特的地方品牌,推广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
一些地区通过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举办旅游节庆活动等方式,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资源整合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的互补性和共享性。
2.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大研发力度,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3.交通连接和便利性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交通设施的供给能力。
4.品牌推广和宣传工作还需加强,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影响力,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全域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开展情况调研报告全域旅游开展情况调研报告篇1按照郑州市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开展的工作思路,根据县委全域旅游开展的要求,县政协抽调有关委室和文广旅游局有关人员组成调研组,对我县全域旅游开展情况进展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结合考察学习全域旅游先进经历,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根本情况(一)旅游开展优势明显我县地处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区”叠加的中心区域,东西距开封、郑州各30公里,县域内交通体系兴旺,具备“1小时城市圈”的客条件,区位优势明显。
紧邻黄河,拥有郑州东部面积最大的湿地――雁鸣湖生态湿地,贾鲁河穿境而过,森林覆盖率27.06%,生态环境优美。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萑苻泽起义、官渡之战发生地;是列子、潘安、史可法、冉觐祖等名人贤士出生地;春秋箜篌城、梁惠王墓、宋代寿圣寺双塔等文物遗址,为我县开展全域旅游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
(二)旅游开展品牌初具我县县域旅游目前已成功推出以郑州方特为代表的时尚文化游,以绿博园、雁鸣湖为代表的生态休闲游,以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弘亿国际为代表的农业观光游,以潘安、官渡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等四大旅游功能区。
2023年度,我县接待游客达5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5.5亿元。
(三)旅游开展地位提升县委、县政府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开展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我县推进全域旅游开展的战略,将全域旅游工作纳入九项重点工作中,用开展全域旅游的理念谋划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建立,旅游开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存在问题(一)旅游开展规划欠缺,主题特色不明目前我县还没有一个长远的、科学的、统一的、操作性强的旅游总体开展规划。
旅游业开展方向不明、定位不准,景区建立不合理、不协调,差异化、主题化开发不够,业态构造不丰富,开展存在盲目性。
(二)旅游开发层次尚浅,综合效益不高我县的旅游开展还处在以工程定旅游的阶段,丰富的历史文化资和生态田园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旅游资深度挖掘不够,旅游产品内涵缺乏。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强调整体旅游资源的规划和整合,强调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以下是一份全域旅游调研报告,以说明全域旅游的重要性和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全域旅游能够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通过整合资源,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全域旅游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带动当地旅游相关产业的繁荣。
例如,一座城市可以通过打造全域旅游品牌,将商业中心、文化景点、自然风光等资源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和体验,吸引更多游客消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全域旅游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统一规划和管理,可以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全域旅游注重提升游客的体验,推崇绿色、环保的旅游方式和理念,鼓励游客对环境进行保护和参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全域旅游能够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可以互补,互相合作,实现共赢。
例如,两个相邻的城市可以通过全域旅游的合作,资源整合和互相推广,共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从而增加双方的收益。
同时,全域旅游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和沟通,增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最后,全域旅游能够提升旅游的品质和价值。
通过整合资源和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全域旅游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例如,通过打造旅游品牌,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和活动,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全域旅游能够吸引更多游客,提升旅游业的品质和价值。
综上所述,全域旅游是一种重要的旅游发展模式,能够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提升旅游的品质和价值。
因此,各地区应积极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共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发展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发展全域旅游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全域旅游作为新一代旅游发展模式,旨在通过整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资源,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体验。
全域旅游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可以增进人民的文化交流,扩大国内外宣传。
为了更好地推动全域旅游的建设,开展本次调研。
本文主要分析全域旅游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文献梳理等多种方法,以多方位、多角度的方式了解全域旅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问卷设计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游客的满意度,旅游产品的覆盖率以及目的地的品牌知名度等。
实地考察主要内容为去目的地旅游,通过实地考察可以了解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健康程度,以及景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等。
文献梳理方面,我们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情况,以及其他的经验和教训等,为本次调研提供参考价值。
三、调研结果1. 全域旅游发展现状总体情况来看,全域旅游的建设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
虽然一些著名景区采取了全域旅游的模式,但是在规模、产品、服务等各个方面都还有待完善。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经济没有完全发达的地区,全域旅游的建设还存在很多困难。
2. 旅游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一些新兴的旅游区域不断崛起,给原有的旅游目的地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同时,一些国际旅游目的地也不断拓展中国市场,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3. 旅游产品不够丰富多样化在全域旅游的建设过程中,旅游产品的丰富性和多样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很多旅游产品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旅游业态,而全域旅游的原则要求产品要有形、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更加注重对当地的文化、社会、经济资源的整合和开发。
4. 营销手段不够精准全域旅游的营销工作还需要不断加强。
由于对市场的了解不够深入,对人群特征的掌握也不太准确,营销手段的效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引言全域旅游是指以全域为旅游资源整合单元,通过整合现有的旅游资源和优势,打破传统景点、孤立旅游的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全域旅游发展已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吸引了各地政府和旅游企业的关注。
一、全域旅游发展现状调研1.1 全域旅游概念认知针对全域旅游这一新的发展理念,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于全域旅游的概念尚不够清晰,认知较为模糊。
需要进一步的宣传和解释,提高大众对全域旅游的认知度。
1.2 优势资源核心通过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发现,在全域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和地域优势,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例如,某地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应当立足于此进行全域旅游产品的创意开发。
1.3 旅游服务体验调研发现,全域旅游发展需要从景点导向转变为体验导向。
游客对于旅游服务的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景点游览,而是更加注重全方位的旅游体验。
因此,旅游服务业在全域旅游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全域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2.1 缺乏统一规划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开发,影响全域旅游的整体效益。
2.2 旅游业态不足目前,许多地方的旅游业态单一,长期依赖传统景点旅游,缺乏创新和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易受市场竞争的压力。
2.3 营销推广不足全域旅游产品的推广和营销力度不够,导致其知名度和吸引力不足,难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三、全域旅游发展建议3.1 制定统一规划政府部门应加强全域旅游的规划与指导工作,明确全域旅游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保障全域旅游的整体开发。
3.2 提升产品创新能力鼓励旅游企业进行创新,推出有特色和差异化的全域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3 加大营销推广力度加强对全域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渠道,提高全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一、引言全域旅游是近年来在旅游业发展中逐渐兴起的概念。
它强调将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开发和经营,通过整合各类旅游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与服务。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全域旅游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二、全域旅游的定义与特点全域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发展模式,它以特定的地理区域为基础,将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各个环节有机地整合起来。
全域旅游旨在通过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体验,吸引游客的兴趣,延长其停留时间,刺激旅游消费。
全域旅游的特点在于:1. 系统性:全域旅游注重各个环节的有机整合,形成系统化的旅游产品与服务。
2. 多元化:全域旅游注重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 长期性:全域旅游着眼于长期发展,注重与当地社区和环境的和谐共处。
三、全域旅游的发展趋势1. 重视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在全域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保护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使其在旅游开发中能够长期可持续地发挥作用。
2. 强化旅游体验与互动性全域旅游强调游客的参与与体验,不再以传统的观光方式为主。
通过提供互动性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例如主题公园、博物馆等,使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文化、风俗和历史。
3. 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全域旅游注重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服务,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不仅在食宿、交通等基础服务上下功夫,还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如导游讲解、旅行攻略等,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4. 强化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全域旅游鼓励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通过打造旅游产业链,促进经济发展。
旅游业与农业、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结合,形成互补互利的合作关系。
四、全域旅游对旅游业的影响1.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全域旅游模式的引入,对传统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促使旅游业进行转型升级。
通过提供更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与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并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业的收入。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共6篇)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共6篇)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共6篇)第1篇全域旅游调研提纲石林县发展全域旅游对策研究-----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步伐全力打造国际最佳旅游胜地石林县委党校以石林风景区建设为统揽,发展全域旅游,是新一届石林县委.县政府基于石林独特的生态优势和良好的现实基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入分析石林县城乡建设和旅游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研究建设美丽石林.振兴旅游经济的对策举措,对于建设国际最佳旅游胜地和滇中经济区东南新城,着力打造“世界喀斯特精华.中国阿诗玛故乡.浪漫爱情圣地.东方狂欢之都”,加快建设美丽石林幸福彝乡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全域旅游综述(一)研究全域旅游背景及意义(二)国内外全域旅游研究现状(三)全域旅游的内涵及支撑四全域旅游是全域城市化的重要推手和支撑(五)全域旅游的开发应注意的问题二.推进石林全域旅游建设正当其时(一)发展全域旅游是石林县转型升级的需要(二)发展全域旅游是石林县旅游错位发展的需要(三)发展全域旅游是石林县旅游顺应潮流的需要三.石林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一)石林县旅游业发展概述(二)石林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四.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实施全域旅游的经验一里昂(二)新加坡(三)浙江萧山四丽江五.石林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劣势分析六.石林县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和对策(一)深化发展思路,深化体制改革,健全管理机制.用人体制,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二)加大旅游产品.线路开发,促进文旅融合,提高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三)改变门票经济思维,加强规划和规划落实,打造特色精品,积极打造特色餐饮.特色旅游商品.特色村寨.特色节庆和红色旅游产品(四)加强与周边区域协作,全局运用旅游营销手段,提升促销能力和水平,巩固和拓展国内客源市场,有效开展入境旅游宣传(五)创新推进机制,研究制定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政策,完善景区开发经营模式,建立投融资激励机制,推进各项示范区创建工作结束语各地政府响应“美丽中国”.“生态中国”,不断创新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全域化”理念越来越得到各地政府认同,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石林更应该把他发扬光大。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全域旅游就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篇【一】域旅游就是把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宣传营销,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
近年来,围绕县委、县政府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部署,县旅游局将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列为2016年重点协商计划,并选择全面推进我县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为课题。
为此县旅文局调研组深入我县有关乡镇、涉旅单位及企业进行走访并分别召开调研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并专程赴周边县市考察学习,了解周边县市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旅游资源基本情况(一)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我县境内有被誉为世界溶洞博物馆的乌龙山大峡谷;有被誉为岩溶地质百科全书的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有被誉为中国南方呼伦贝尔的八面山空中草原;有被誉为南方长白山的印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尤其是我县洞穴资源极丰富,著名画家黄永玉曾赞云龙山二千二百洞,洞洞奇瑰不可知,其中乌龙山大峡谷溶洞群规模居全国之首。
(二)文化旅游资源璀璨夺目。
我县有以里耶古城、古井、秦简为代表的秦文化;有以洗车河流域为代表土家民俗文化;有以茨岩塘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有以佛教圣地太平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
特别是2002年在里耶出土的37000多枚秦简,被专家誉为21世纪以来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里耶古城遗址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里耶古镇也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和舒适的人居环境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宜居小镇。
(三)民俗旅游资源古朴浓郁。
我县是土家族发源地之一,全国使用土家族语言的仅有5万余人,龙山就占4万余人。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回复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回复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全域旅游发展的调研分析,探讨了全域旅游的概念、发展模式、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全域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有助于提升旅游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引言全域旅游是指利用旅游资源、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等综合资源,结合全方位的旅游产业链,打造一个互联互通、无缝衔接的旅游体验空间。
全域旅游的兴起,是为了突破传统旅游模式的局限,提升旅游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二、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1. 产业链延伸:全域旅游通过将传统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如文化、农业、美食等相结合,形成产业链的延伸和互补,推动全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 智慧旅游:运用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旅游系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服务,提升旅游体验和服务质量。
3. 区域合作:通过区域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和互补,促进旅游业的联动发展。
三、全域旅游的影响因素1. 政府支持:政府在全域旅游中的角色十分重要,需要提供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
2. 旅游者需求:旅游者需求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全域旅游应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3. 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实施全域旅游的基础,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提升旅游区域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全域旅游的应对策略1. 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旅游者需求和市场趋势,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2.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服务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旅游服务。
3. 加强宣传推广:利用多种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旅游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 加强合作与交流:积极与其他地区展开合作,推动旅游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
五、结论全域旅游的发展是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全域旅游的调研,可以发现全域旅游有助于提升旅游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域旅游工作的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工作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全域旅游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调研背景全域旅游作为旅游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已经引起了政府和行业的广泛关注。
如何有效地推进全域旅游工作,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和综合效益,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全域旅游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访问旅游景区、旅游酒店、行业协会以及当地政府等多个角色,了解全域旅游工作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
共收集有效问卷200份,访谈11人。
三、调研结果1. 全域旅游发展情况从问卷调查结果看,6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地区已经开始进行全域旅游规划和建设,其中28%的受访者称已有初步成果,27%的受访者正在规划或建设中,6%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开展全域旅游。
可以看出,全域旅游在各地有正在进行的规划和实施。
2. 全域旅游工作的主要任务问卷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全域旅游主要任务包括:旅游资源整合、产品创新、旅游品牌打造、旅游文化传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营销宣传和人才培训等。
访谈中,专家也认为这些任务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
3. 全域旅游工作面临的问题问卷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全域旅游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旅游资源分散、旅游品质不高、旅游交通不便、缺乏人才和资金投入不足等。
访谈中,专家也提到,全域旅游的规划和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资源投入,现实中仍存在一些行业和区域之间的壁垒和资源短缺。
4. 全域旅游的发展趋势问卷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全域旅游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旅游资源共享和合作,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深化旅游消费升级,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访谈中,专家也认为全域旅游将朝着“品牌化、专业化、多元化”等方面发展。
四、调研结论1. 全域旅游规划和建设已经在各地逐步展开,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 全域旅游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旅游资源整合、产品创新、旅游品牌打造、旅游文化传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营销宣传和人才培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发展全域旅游的调研报告关于发展全域旅游的调研报告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影响面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加快“两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对于调结构、扩就业、增收入、优环境、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
一、平阳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我县建于西晋太康年间,历史悠久。
境内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可谓面广、质高、种类全。
县域风景区总面积310平方公里,占全县陆地面积29%,自然景观涵盖山岳、水体、森林、海滨、海洋、海岛等。
人文景观更是涵盖文物古迹、革命圣迹和名人大家,且品质突出,具有典型性和稀缺性。
可大致概括为四色:红色(革命圣地),蓝色(海滨海岛),绿色(自然生态),古色(古建筑、古文化)。
红色主要有被列为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蓝色主要有“贝藻王国”之称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绿色主要有4A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市级风景名胜区南雁门、西湾和县级风景名胜区龙戏潭,满田国家森林公园等;古色主要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顺溪明清古建筑群、会文书院、苏步青故居、谢侠逊碑林、霁山碑林、金钱会起义遗址、宝胜寺双塔、坡南古街等。
古文化方面更是不胜枚举,历史上出了9个状元(如加上苍南的8个和存争议的3个,近20余个),在全国县一级绝无仅有。
还有位于万全的古代三大造船中心——三国东吴的横屿船屯,青街的畲族三月三民俗节,此外还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腾蛟镇和顺溪镇旅游资源等等。
近年来美丽乡村和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更是方兴未艾,成为新兴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我县积极打造南雁荡山“一心五区两网多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和南麂美丽生态岛建设,依托南麂列岛、南雁荡山、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和顺溪明清古建筑群等国家级品牌以及名人文化,积极发展红色、蓝色、绿色、古色、乡村旅游。
通过以南雁荡山争创国家4A旅游级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建区20周年庆和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建区20周年庆为抓手,积极提升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力争把我县打造成华东、海西的知名旅游目的地。
2014年,我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07.13万人次,同比增长31.78%;实现旅游总收入48.717亿元,同比增长34.37%;景区门票收入1242.51万元(不包括农业观光园),同比增长4.7%,成绩明显。
但横向比较,与周边先进县市比较差距很大,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县旅游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无论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旅游环境、服务水平抑或是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皆存在一定的差距,概括起来说就是“资源丰富,满天星星,不见月亮”。
现将本次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一)管理多头、缺位,体制不顺一是多头管理。
表面上看,是县风景旅游管理局在统一管理旅游事业,但实际上管理旅游的机构除县风景旅游管理局外,还有管理北港片旅游的北港生态休闲旅游区管委会、管理南麂列岛海洋的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农业观光园的县委农办(农业局)和管理“红色”旅游的各属地镇乡。
各个景区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全县旅游处于自发的点状分布,无法形成合力。
二是管理缺位。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发展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多行业,但出于种种原因,旅游局并没有或没能加以有效的协调管理。
如2012年成立的北港生态休闲旅游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北港五镇一乡(水头镇、腾蛟镇、山门镇、顺溪镇、南雁镇、青街乡)的旅游发展,对不属北港片的昆阳、鳌江、万全等镇的旅游发展缺乏调控力,对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更是鞭长莫及。
又如旅游投资公司,与县旅游局合在一起办公,政企难分,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招商引资、整合提升旅游资源等功能。
究其原因,一则是由县旅游体制和旅游部门名称几经变更造成,二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受制于行政级别等因素影响,难以统筹协调镇(乡)及涉旅部门,“小马拉大车”问题明显,使得旅游局缺乏宏观调控能力及综合协调能力。
(二)旅游规划多、散,规划之间缺乏衔接,导致难落地、难实施我县旅游资源呈弱散状态,没有一个有竞争力的旅游拳头产品,旅游景区发展无序而又孤立,从南雁到顺溪至西湾,继而红色旅游、蓝色旅游,规划遍地开花。
据粗略统计,我县的旅游规划除了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南雁荡山旅游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十二五)外,仅南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就做了3个,加上东西洞、南雁门、西湾、顺溪、南麂等等,林林总总近20余个,但各个规划之间既无继承又无衔接,导致难落地、难实施,真正得到实施的几乎是一片空白。
且我县几大以旅游为主要产业的镇(乡)皆没有符合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特色的规划,各个景区、景点单打独斗、自谋营生,甚至各镇的部分旅游项目相似造成同质竞争,未能形成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联合效应,旅游资源也未能得到深层开发整合提升,市场竞争力较弱。
而现代旅游业是一个大旅游的格局,与过去圈一座山或者一片地进行收费的旅游模式有着很大的差距,原有的以景区为核心的规划已不再能满足全域旅游的新思路,因此需要一个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旅游规划来引导旅游资源整合及引领旅游项目进驻。
(三)政策制定和研究、争取不足,宣传乏力调研组通过对旅游发展先进地区的调研发现,政策对旅游业招商引资、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及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一系列积极的旅游政策是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之一。
目前我县的旅游政策扶持力度很不够,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旅行社引进、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等奖励政策不明晰,部分已出台的奖励政策无法兑现。
同时,也没有部门和人员专门去争取、去研究上级的政策,比如,在省发改委、省旅游局2014年底制定的《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平阳的仅南麂和一个不明不白的平阳中雁荡山(拟培育特色精品景区)。
我县至今没有一个部门和人员去研究,更不用说去争取了。
而我市的鹿城、乐清、永嘉、洞头皆入列省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县培育名单。
酒香还得勤吆喝。
再好的旅游资源、再好的旅游政策也需要积极宣传。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旅游发展与策划宣传几乎可以划等号。
而我县旅游的宣传已明显落伍,既没有统一、响亮的宣传口号,也没有制作统一、精美的对外宣传手册,南麂、南雁等主要景区也未进行整体包装宣传,更遑论聘请专业团队和在CCTV等主流媒体上进行策划宣传,就是在县域范围内也未能形成声势浩大的宣传阵势。
总体来说,我县旅游的包装策划宣传尚处于低端水平。
(四)基础设施滞后,配套不丰富,服务水准低相较于其他成熟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极为滞后。
进入景区尤其南雁荡山的主要通道标准低、路面差,部分景区道路狭窄,景区间通畅的环线交通网没有形成,“昆水公路”、“龙丽温、甬台温平阳连络线”、“五七省道复线”等重要交通道路尚未建成。
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较低。
没有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接待能力差。
星级宾馆少且标准低,高星级饭店(景区)缺少高星级服务。
旅行社没有优秀导游,娱乐与特色购物没有形成区域规模,显然不能适应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
根据县委“全域景观化”的要求,景区沿线村庄建设更缺乏形象上的规划设计,使得景区看起来更像农村而不像景区。
此外,景区公共设施投入也存在许多问题,譬如水头到南雁的道路缺乏必要的道路指示牌;南雁景区的停车场狭小简陋;顺溪知音涧主景区道路狭窄,不堪行车;南麂岛海边道路没有护栏,安全措施不到位等等。
总之,配套产品丰富程度及差异性不明显,尤其是在餐饮、住宿以及旅游体验的多元化方面,很难满足人们日益扩大的需求。
(五)财政投入不足,招商引资乏力,“满天星星不见月亮”调研组在调研中发现,旅游先进地区在培育和打造旅游大产业的进程中,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财政投入和招商引资工作,尤其把招商引资作为事关旅游业发展大局的重要工作来抓,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出行、景观打造、民族文化、接待服务、旅游商品开发等多领域全面开展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打造精品旅游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投资不足是制约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的因素之一。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高投入、缓回报、长周期的产业,相较于工农业的“投入即有产出”,在旅游产业上的投入,很难立刻见到实效,而我县又是一个吃饭财政,这无疑制约了对旅游业的投入,进而影响到各级领导对旅游发展的决策实施。
这几年,我县对旅游发展喊得响、动的小可以说就源于此。
据粗略统计,近几年我县在景区的财政投入上不超过2亿元,前几年基本上是空白。
2010年,县委县政府出台政策,将土地出让金的2%用于旅游发展,但随着土地市场的冷却,土地出让逐年减少,投入旅游的财力也越来越少。
譬如,去年县财政在旅游上的投资只有景区维护、市场开发费300万,景区建设投入1200万,从景区建设和开发的角度来说仅仅是杯水车薪,使得景区建设严重滞后。
显然,发展旅游,仅靠县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发展旅游就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策和支持,更重要就是招商引资,而且要招大商、招好商。
没有大招商就没有大投入,就不可能实现旅游业的大发展。
而我县目前尚没有旅游项目的大招商,即使有个别旅游方面的招商引资项目,也因为缺乏全县一盘棋统筹,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南雁开心农场,投资5000多万,但对我县旅游市场、对南雁荡山景区并没起到相应的作用。
又如农家乐方面投资也是一样,带来的只是无序的同质竞争。
三、几点建议调研组认为平阳发展旅游事业急需“正位、强基、谋项目”,举全县之力,通过精品旅游项目打造引领,带动我县旅游业逐步成为“服务业兴县”的龙头产业。
(一)统一思想,全力宣传,树立“全域旅游”意识充分理解国务院要求“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省委省政府“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总收入超万亿的大产业,率先全面建成旅游经济强省”的重要意义,在我县“服务业兴县”的战略指导下,统一领导、干部、群众的思想,提高对旅游业作为“服务业兴县”龙头产业的重要性认识。
同时,树立“全域旅游”的理念,克服片面发展倾向,要把“全域资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将红色、绿色、蓝色、古色串起来,打造全域皆可旅游的新平阳。
根据“县域景观化”要求,将旅游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把城市当做景区来规划、来建设、来经营,把整个城市打造成一个大景区,形成全县旅游“一盘棋”,上下互动,部门联动,达成发展共识,坚定发展信心,凸现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营造“人人都是旅游宣传使者”氛围,共同推进平阳旅游事业发展。
聘请专业团队和人员,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和宣传途径,采取多种手段和战役性的营销攻略,把平阳的方方面面推入到人们关注的眼球,让世人更多的了解平阳是一块可游、可看、可玩、可购、可住、可养生的旅游乐土。
平面媒体可利用各大报刊杂志,多媒体可利用电视台、网络平台等,旅游宣传部门还应统一策划宣传口号,印制《平阳旅游手札》、《平阳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攻略》等宣传册在旅游景点免费发放,开足马力大力进行铺天盖地式宣传,形成战役性营销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