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实效与思考
中国快速公交系统(BRT)运营能力的实证研究
![中国快速公交系统(BRT)运营能力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612470ec8d376eeafaa311f.png)
中国快速公交系统(BRT)运营能力的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目录摘要 (1)一、研究背景 (2)二、研究现状 (3)2.1 国外研究现状: (3)2.2 国内研究现状: (3)2.3 研究目的及意义 (4)三、创新之处及指标选择 (5)3.1 创新之处 (5)3.2 指标的选择 (6)四、BRT运营能力模型探究 (7)4.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7)4.1.1建立模型 (7)4.1.2 统计意义检验 (8)4.1.3经济意义检验 (9)4.1.4 多重共线性检验 (9)4.1.5 克服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10)4.1.6 模型的不足 (11)4.2 逐步回归模型 (11)4.2.1 找出最简单的回归形式 (11)4.2.2 逐步回归 (12)4.2.3 模型的结论 (13)4.2.4模型的不足 (13)五、基于主成分回归的计量模型 (14)5.1 主成分回归方法论 (14)5.1.1 主成分回归概念 (14)5.1.2 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 (14)5.2 建立模型 (16)5.3 统计意义检验 (20)5.4 还原一般回归方程 (20)5.5模型总结 (20)5.6高峰时期平均运营车速的计量模型分析 (22)5.7模型总结 (22)六、结论及建议 (24)参考文献 (26)摘要快速公交系统(BRT)以其快速、高效、高容等特点受到诸多城市的青睐,因而将其作为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革新性方案。
同时能够对一个系统的质量好坏进行评价也是必要的环节。
BRT系统的运营速度和载客量对BRT系统运营功能的发挥起着关键性作用。
同时,由于BRT系统处于高峰时段的运行状态是评价BRT系统质量好坏的重要条件,于是我们通过对全国已建设好BRT系统的城市高峰载客量和高峰平均运营车速进行实证性研究,运用主成分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与这两方面相关的影响因素。
最后利用得到的主成分线性回归方程不仅可以了解各个因素所起的作用,还可以了解各个BRT系统的高峰载客量和平均车速,从而为已建设好的BRT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提出意见和建议,也可以为即将建设BRT系统的城市提供参考。
BRT系统解决方案
![BRT系统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c4593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7.png)
BRT系统解决方案背景介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突出,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BRT(Bus Rapid Transit)系统作为一种高效、快速和环保的公共交通解决方案,受到了越来越多城市的关注和采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BRT系统的定义、特点、优势以及如何实施BRT系统解决方案。
BRT系统定义:BRT系统是一种基于公共汽车的快速交通系统,通过专用车道、优先通行权、高频次服务和现代化车辆等特点,提供与地铁相媲美的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BRT系统通常在城市主干道上设置,与其他交通方式分隔开来,以确保公交车的快速运行。
BRT系统特点:1. 专用车道:BRT系统在主干道上设置专用车道,与其他交通方式分隔开来,确保公交车的快速通行。
2. 高频次服务:BRT系统提供高频次的公交服务,通常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到达,缩短乘客等待时间。
3. 快速乘降:BRT系统设有快速乘降设施,乘客可以迅速进出公交车,减少站点停留时间。
4. 先行权优势:BRT系统享有优先通行权,通过信号灯控制,确保公交车在路上的快速行驶。
BRT系统优势:1. 减少交通拥堵:BRT系统通过专用车道和优先通行权,减少了公交车在交通拥堵中的时间浪费,提高了公交车的运行速度,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2. 提高通行效率:BRT系统的高频次服务和快速乘降设施,加快了乘客进出公交车的速度,提高了公交系统的通行效率。
3. 环保节能:BRT系统采用公共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相比私家车,减少了尾气排放,降低了空气污染,对环境更加友好。
4. 降低运营成本:BRT系统相对于地铁等轨道交通系统来说,建设成本更低,维护成本也较低,对于城市来说是一种经济实惠的交通解决方案。
BRT系统实施方案:1. 规划设计:根据城市的交通情况和需求,制定BRT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确定BRT线路、站点位置、专用车道等。
2. 建设改造: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BRT系统的建设和现有道路的改造,包括新建专用车道、设置站点、改善信号灯等。
BRT系统解决方案
![BRT系统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d9a6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b.png)
BRT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交通需求的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快速公交系统(BRT)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种BRT系统解决方案,旨在提供高效、便捷和环保的公共交通服务。
二、背景BRT系统是一种基于道路的公共交通系统,通过专用的公交车道、快速乘车和下车服务以及智能化的调度系统,提供高速、高频率和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
BRT系统相较于传统公交系统具有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更好的乘客体验,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大城市。
三、BRT系统解决方案1. 车辆BRT系统的核心是公交车辆。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我们建议使用低地板、大容量的BRT公交车辆。
这些车辆具有宽敞的内部空间、舒适的座椅和先进的空调系统,以确保乘客的舒适性和满意度。
2. 专用道路为了保证BRT系统的高效运营,我们建议在城市主干道上设置专用的BRT车道。
这些车道应与其他车道分隔开来,以确保BRT车辆能够快速通行,避免被其他交通影响。
此外,我们还建议在BRT车道上设置优先信号灯,以确保BRT车辆的优先通行。
3. 快速乘车和下车服务为了提高乘客的上下车效率,我们建议在BRT站点设置快速乘车和下车服务。
乘客可以提前购买电子票务,通过刷卡或者扫码的方式快速进出车辆。
同时,我们建议在BRT站点设置舒适的候车区和站点信息显示屏,以提供实时的车辆到达信息。
4. 智能调度系统为了确保BRT系统的高效运营,我们建议采用智能调度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的位置和运行状态,并根据乘客需求和交通情况进行调度。
通过优化车辆的运行路径和发车频率,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BRT系统的运营效率。
5. 环保措施BRT系统作为一种环保的交通方式,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
我们建议使用清洁能源驱动的BRT车辆,如电动车或者混合动力车,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我们还建议在BRT站点设置自行车停车区,以鼓励乘客使用自行车与BRT系统结合出行,进一步减少汽车的使用。
BRT快速公交系统运营管理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建议
![BRT快速公交系统运营管理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155f89bb9d528ea81c77938.png)
BRT快速公交系统运营管理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林强殷猛飞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1期摘要:当前,我国大中型城市交通状况愈发恶化,解决的根本方法在于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而BRT以其建设周期短、运营速度快、投资金额少等优点受到了众多城市的欢迎,但BRT运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BRT 运营管理对策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以特大型城市为代表的大量城市,交通状况日益恶化,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日益恶化交通难题的一剂良方。
BRT作为一种运营效率较高且较轨道交通系统投资低廉的公共交通方式,受到了众多城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大中城市的欢迎。
随着BRT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BRT快速公交系统不能“包治百病”,不仅BRT的建设运营受到特定条件的制约,而且在建设运营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这需要及时发现BRT系统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才能保证BRT系统的高效运营,使BRT系统产生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
二、BRT的适用范围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BRT)是在世界上广泛兴起的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方式。
它的特性介于轨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RRT)与常规公交(Normal Bus Transit,NBT)之间,是保持了轨道交通特性,且具备常规公交灵活性的一种便利、快速的公共交通方式,适合中距离、中运量、准快速的出行需求,是整合了车道、车站、车辆、运营组织、服务、智能交通系统等多个元素,形成了具有形象感和特殊性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BRT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公交系统,与常规公交相比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性高、人均污染少、耗能少的特点,与轨道交通相比具有投资少、运营费用低、建设灵活、管理难度小的特点。
BRT不适合在市中心用地紧张地区建设,运量较大地区也不适合建设BRT,在运量极大地情况下,BRT运营的变动成本可能远高于LRT。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实效与思考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实效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508000fb7360b4c2f3f640b.png)
高密度城市建设发展 拓展城市空间的需要
TOD发展
3
二、BRT规划背景
2、交通发展需求
机动车年增长率:14.8% 汽车年增长率:20.7%
辆
交通拥堵,跨海通道的交通压力仍持 续增加。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年份
13
三、BRT建设实践
4、厦门BRT系统几个优势
(2)以高架为主的多路权组 合模式 高架路、隧道、桥梁与地面
车道等多路权模式有机结合,
是目前世界上等级最高的BRT。 其具有以下优势: 保障BRT快速、准点; 安全性高; 拆迁量小; 行人过街方便。
14
三、BRT建设实践
4、厦门BRT系统几个优势
辆
30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19 99 20 00 20 01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20 07
年份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19 99 20 00 20 01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20 07 20 08
•专用路权
•轨道式车站
10
三、BRT建设实践
3、厦门BRT系统6个组成部分
12米长车辆
•专用车辆
18米长车辆
•运营线路
11
三、BRT建设实践
3、厦门BRT系统6个组成部分
•乘客服务系统
•ITS系统
12
三、BRT建设实践
4、厦门BRT系统几个优势
赴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考察报告【可编辑版】
![赴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考察报告【可编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1e5132763231126fdb110f.png)
赴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考察报告赴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考察报告为研究城市发展规律和发展态势,不断吸收国内外的新思路、新理念,构筑商务城现代化城市功能设施支撑体系,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我区规划建设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在张建文副主任、程文荣副主任带领下,于-13日赴厦门考察该市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
XX市在总部经济、互联网数据中心和快速公交系统(brt)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此次我团主要考察XX市快速公交系统,先后走访了XX市规划局、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建设工程指挥部,随指挥部人员现场参观了brt车站。
一、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发展现状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 ,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
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大容量城市客运系统。
由于机动车发展过快,导致能源紧缺、能源价格昂贵,城市交通日益拥堵,城市环境恶化,快速公交系统被国际公认是应对上述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
世界上交通拥堵状况严重的城市,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正在纷纷实施快速公交系统。
brt系统在类型、容量和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反映出它在运营方面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大运量公交系统与生俱来的灵活性。
brt既适用于一个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小城市,同时也适用于特大型都市。
1)国外快速公交系统(brt)建设发展的概况在世界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快速公交系统正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欧洲、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虽然小汽车私人拥有率非常高,并且已有轨道交通系统,但是根据各个城市的交通需求、城市土地规划以及城市的财政状况,快速公交系统仍推广的比较成功。
2)国内brt建设发展的概况目前国内已经建设运营brt的城市有北京、杭州、厦门、常州和昆明,另外南京、成都、上海、深圳、石家庄、济南、西安、沈阳、武汉、长沙、重庆等许多城市也计划筹建。
BRT事故反思 我国道路安全改革势在必行
![BRT事故反思 我国道路安全改革势在必行](https://img.taocdn.com/s3/m/2aea5baa5f0e7cd1852536bd.png)
BRT事故反思我国道路安全改革势在必行厦门的BRT是国内第一个一次成网的快速公交系统,于2008年9月正式开通运营,并逐步成为厦门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日客流量从起初的 2.5万人次到现在平均26.5万人次,高峰期突破30万人次,占全市公交总客流量的13%左右。
BRT线路客流量连年高涨,车辆行驶在封闭的快速公交道上,常处于超负荷状态。
BRT智能公交系统在我国发展现状BRT智能公交系统以其投资少、周期短、运量大、快捷安全、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一度成为城市交通领域的热点。
虽然近几年来得以迅速的应用和发展,但所暴露的许多问题也使其饱受质疑。
1、占用道路资源,降低交通效率2、运量不足,时速偏慢,是其最致命的问题,完全脱离了智能交通的原则。
截至2012年,全球已有近50个城市相继引入了快速公交系统,其中14个来自于中国。
数据显示,我国在不到10年时间里修建了近400公里的BRT 线路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就速度而言堪称世界之最。
然而盛名之下,BRT自身的种种问题以及中国的城市现状使其发展前景并不明朗。
自2010年广州BRT投入运营后,其建设步伐有所放缓,近两年仅有银川市完成了快速公交系统的引入,而西安、上海等城市则在多年规划后取消了BRT项目。
可见,在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并不适合建设BRT,合理规划公交专用道在短期内或许效果更好,而引入地铁或轻轨则是改善公共交通的根本措施。
智能交通三大领域应用交通系统作为近年兴起的改善交通堵塞、减缓交通拥堵的有效技术措施,使传统的交通模式变得更加智能化,更加安全、节能、高效率。
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部门的重视。
目前,智能交通在我国主要应用于三大领域:1、公路交通信息化,包括高速公路建设、省级国道公路建设公路交通领域目前热点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公路收费,其中又以软件为主。
公路收费项目分为两部分CONTROLENGINEERINGChina版权所有,联网收费软件和计重收费系统。
此外,联网不停车收费(IETC)是未来高速公路收费的主要方式。
BRT总结(简略)
![BRT总结(简略)](https://img.taocdn.com/s3/m/c8df4ad176a20029bd642d64.png)
【调研城市】:1.江苏盐城2.江苏常州3.福建厦门4.云南昆明5.广东广州【走访部门】:盐城:公交公司、交巡警支队、建设局;常州:公交集团公司、规划设计院;厦门:公交集团公司、交通委、规划院、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
【初步结论】:【总】1.想快速发展的城市,特别是目前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必须采用“公交优先”战略,即大力发展公交系统(普通公交、快速公交、轨道交通等),争取让市民们以公交为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的数量,使得道路畅通,道路利用率得到大幅改善;2.BRT是一种介于普通公交和轨道交通中间的特殊公交系统,在一些城市(如常州、厦门),BRT更核心的作用是为将来城市建设轨道交通培育客流。
常州及厦门的相关部门告诉我们,轨道交通的申报是一个需要硬性指标的过程,而这个指标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人口。
常州和厦门的BRT很好地起到了引领客流和城市人口增长的作用,目前,两市也都达到了轨道交通“实际”和“隐性”的人口指标要求(这是常州规划设计院的负责人告诉我们的,一般来说,实际指标远低于隐性指标);3.BRT较为适合在中小型城市建设,成网后,BRT的公交分担率将逐渐增长,一方面可以通过延伸促进城市较不发达地区的建设(如盐城通过BRT连接,将人口从发达的北部引至新开发的南部。
常州通过大范围的延伸,促进了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
厦门的BRT延伸至岛外,解决了很多市民生活在岛外、工作在岛内的出行难问题。
),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也吸引了许多外地人口的迁移(常州、厦门尤为突出),成功实现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分】盐城:建设目的:盐城原本的市中心在市区北部,城市人口也大多聚集于此。
因此,盐城修建的第一条BRT主线贯通南北,将城市人口、行政中心逐渐引至新开发的南部,实现了城市繁华地区的扩展,本质地开拓了城市市区的面积,发挥了BRT的“城市引领”作用。
建设特色:基本上盐城照搬了同省城市常州的BRT建设模式,包括南北走向的主线、环线,中央侧式站台等。
BRT系统解决方案
![BRT系统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d5e96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1.png)
BRT系统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效率,BRT(Bus Rapid Transit)系统作为一种快速公交系统被广泛采用。
BRT系统通过优化道路规划、改善公交车辆和站点设施以及提供智能化管理等手段,为乘客提供快速、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二、BRT系统的优势1. 高效快速:BRT系统采用专用道路和优先通行权,大大缩短了公交车辆的行驶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2. 舒适体验:BRT车辆配备舒适的座椅、空调系统和音视频娱乐设施,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出行环境。
3. 节能环保:BRT系统采用环保燃料和新能源车辆,减少了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4. 智能化管理:BRT系统通过智能调度和监控系统,实现对车辆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三、BRT系统解决方案的关键要素1. 专用道路规划:BRT系统需要规划独立的专用道路,确保公交车辆的畅通无阻,减少与其他交通工具的冲突。
2. 车辆优化设计:BRT车辆应具备高载客量、低油耗、低排放等特点,可以采用新能源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
3. 站点设施建设:BRT系统需要建设宽敞、明亮的站点,配备候车亭、自动售票机、导向标识等设施,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4. 智能调度系统:BRT系统应配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对车辆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和调度,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5. 宣传推广和社会支持:BRT系统的成功实施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通过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公众对BRT系统的认知和接受度。
四、BRT系统解决方案的实施步骤1. 项目准备阶段:确定BRT系统的建设范围和目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预算,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资金。
2. 道路规划和建设阶段:根据城市交通状况和需求,确定BRT系统的专用道路规划,进行道路改造和建设工作。
3. 车辆和站点设施建设阶段:采购BRT车辆,并进行优化设计,建设宽敞、明亮的站点设施,配备相关设备和服务。
厦门市快速公交首期线路运营效果分析
![厦门市快速公交首期线路运营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0fe03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1.png)
厦门市快速公交首期线路运营效果分析孟永平【摘要】本文在介绍厦门市快速公交概况的基础上,对厦门市BRT系统特征及优势进行了阐述,并且从客流量分析、BRT服务水平和乘客满意度三方面具体分析了BRT的运营效果.最后,针对规划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如加大BRT专用道管理力度、尽快投入18米车型、加快高峰车辆周转、研究BRT升级轻轨策略、调整常规公交线路等.【期刊名称】《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年(卷),期】2010(008)003【总页数】6页(P32-37)【关键词】快速公交;运营效果;服务水平;乘客满意度【作者】孟永平【作者单位】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1 厦门市BRT首期线路概况厦门市BRT首期线路于2008月9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
它是厦门市政府为缓解厦门交通拥堵,充分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的重要战略措施,为厦门建立以轨道交通和BRT为骨干的客运系统,提升公交客运比例,优化交通结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图1 厦门市BRT首期运营线路Fig.1 The first BRT system of Xiamen厦门市BRT首期线路共有3条,即1号线、2号线和3号线,它结合沿线交通需求和政府财政情况对3条线路中的重要段优先进行建设,投入使用,具体线路走向见图1。
1号线与轨道1号线走向基本重合,线路从第一码头经厦禾路、莲前路、云顶路、集美大桥、集美大道至建设中的厦门新站,贯穿厦门岛南部中心城区和东部重点开发片区(湖边水库片区及五缘湾片区)与集美辅城相连,为厦门进出岛重要通道。
线路全长约32.6km,共计设置站点20个,其中厦禾路位于厦门岛中心城区,站距600m,东部云顶路段站距1000m,岛外集美段站距1200m。
岛内段为确保BRT准点,并减少对其它社会车辆的影响,采取高架桥型式。
考虑到厦门新站仍在建设中,现状客流需求较少,1号线现状实际开通至集美华侨大学,运营里程约25.5km。
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与优化
![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b8d86b2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0.png)
发展历程
起源
快速公交系统起源于20世纪70年 代的巴西库里蒂巴市,该市通过 建设专用道路和交通设施,实现 了公共交通的快速、可靠和舒适
。
全球推广
自库里蒂巴市成功实践后,快速 公交系统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 推广和应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
城市公共交通方式。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快速公交系统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例如 引入智能化调度系统和电子票务 系统等,以提高运营效率和乘客
环境保护
库里蒂巴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和运营 注重环境保护,减少了城市交通对环 境的污染。
其他国家的成功案例
01
巴西圣保罗
圣保罗的快速公交系统是南美洲最大的快速公交系统之一,具有高效、
可靠和便捷的特点。
02
印度新德里
新德里的快速公交系统采用了先进的信号系统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
高了运营效率和乘客满意度。
经济效益
北京BRT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取 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城市 交通拥堵起到了缓解作用。
巴西库里蒂巴快速公交系统
建设规模
库里蒂巴快速公交系统是全球最著名 的快速公交系统之一,覆盖了整个城 市。
运营模式
库里蒂巴快速公交系统采用开放式车 站和共享路权,实现了高效、灵活的 运营服务。
乘客体验
库里蒂巴快速公交系统提供了便捷的 乘车服务,低廉的票价和舒适的乘车 环境。
03
快速公交系统的技 术发展
车辆技术
高效发动机技术
01
采用先进的发动机技术,提高车辆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降
低排放。
轻量化设计
02
通过采用新型材料和优化结构设计,降低车辆自重,提高载客
量和运行效率。
智能化驾驶辅助系统
BRT系统解决方案
![BRT系统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c2920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d.png)
BRT系统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一直困扰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城市开始引入快速公交系统,其中包括BRT(Bus Rapid Transit)系统。
BRT系统是一种高效、快速、环保的公共交通系统,通过采用专用车道、车辆优先通行、电子收费等措施,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BRT系统的解决方案。
二、BRT系统的设计原则1. 快速高效:BRT系统需要提供高速、高频、快捷的服务,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为此,需要合理规划BRT线路,优化站点布局,确保车辆的高运营效率。
2. 安全可靠:BRT系统需要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度。
为此,需要采用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同时,还需要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和车辆内部设施,提高乘客的满意度。
3. 环保节能:BRT系统需要采用环保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为此,可以考虑使用电动车辆、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4. 便捷互联:BRT系统需要与其他交通系统无缝衔接,提供便捷的换乘服务。
为此,可以考虑与地铁、轻轨等交通系统的衔接,提供一体化的出行解决方案。
三、BRT系统的关键技术和设备1. 专用车道:BRT系统需要规划独立的专用车道,确保车辆的快速通行。
专用车道可以采用地面或高架形式,根据城市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2. 车辆优先通行技术:BRT系统需要采用车辆优先通行技术,确保BRT车辆在交通拥堵时能够快速通行。
该技术可以通过智能信号灯控制、车辆识别技术等手段实现。
3. 电子收费系统:BRT系统需要采用电子收费系统,方便乘客的付费。
该系统可以通过刷卡、二维码等方式实现,提高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4. 车辆调度系统:BRT系统需要采用先进的车辆调度系统,确保车辆的高效运营。
该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控、智能调度等手段,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5. 候车设施和车辆内部设施:BRT系统需要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和车辆内部设施,提高乘客的满意度。
公交brt工作总结
![公交brt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5dc9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0.png)
公交brt工作总结公交BRT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
为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效率,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引入BRT(Bus Rapid Transit)系统。
BRT系统以其高效、环保、经济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对BRT工作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推动城市公交事业的发展。
首先,BRT系统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BRT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与传统公交相比,BRT系统更加灵活,能够根据城市交通需求进行调整,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
同时,BRT系统还能够减少城市交通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BRT系统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在BRT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为BRT系统的建设提供保障;企业需要积极参与BRT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提供高质量的公交服务;市民需要积极配合BRT系统的使用,提高出行意识,共同维护BRT系统的良好运行秩序。
最后,BRT系统的未来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BRT系统已经在许多城市得到了成功应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BRT系统的运营成本较高,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BRT系统的运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更多的科技创新支持。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BRT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为城市公交事业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总之,BRT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公交系统,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认真总结BRT工作经验,不断完善BRT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为城市公交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BRT系统能够在更多的城市得到广泛应用,为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实践调查活动调查报告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实践调查活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7751a18bd63186bdebbc12.png)
文化艺术中心东
莲
松柏
以L37为例莲岳,路口我岳 路莲们花路提口 出了我 们设计的线路图。
莲坂北
BRT莲坂站
L37线路图
Step4 提出对策
除此之外,对现有BRT的管理我们也提出了一 些建议。
1、适时对站台设施设备进行评估,发现问题 后立刻讨论并设计更合理的方案
2、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使BRT服务更人 性化,更体贴乘客。
最后希望厦门BRT能茁壮成长,能又快又好地发 展!
第三行动小组
该组利用课余时间走上BRT站台,通过 观察和采访,捕捉BRT运营初期的管理 漏洞和乘客的体会。
在调查中,该组成员发现了以下几点好 处:方便;快;稳,不容易导致晕车; 便宜;车厢整洁、卫生;高架桥上空气 清新;对市民具有吸引力和新鲜感。
调查进行时
Step3 发现问题
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1)链接线线路不够全面,班次配置不合理 2)小孩过闸机不太方便。 3)有链接线的站牌指示方向相反。 4)站务员的服务态度无法恒温。 5)某些站点售票处太挤,空间不够。收款方
美丽的厦门BRT高架桥
厦门BRT站台
Step2 实地调查
第二行动小组:采访部分乘客 乘客们认为BRT确实很快,并且票价实惠。 然而他们也反映了诸如车辆拥挤、刷卡机器
性能不稳定、换乘系统不够便捷等问题。 对此,该小组亦给出了解决办法:更换车型,
增加车辆长度;定期维护刷卡机器等。
Step2 实地调查
3、加强对设施的巡查工作,避免出现站牌放 反等低级错误。
总结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掌握了厦门BRT的运营 现状,并为其规划了简单的发展蓝图。
厦门BRT确实实现了快、便捷、舒适、实惠的乘 车享受,它正在改变许多市民的出行方式。
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加强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一期工程
![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加强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一期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1023653114791711cc79175d.png)
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加强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一期工程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的通告
【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厦城执通字[2007]1号
【发布部门】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发布日期】2007.05.22
【实施日期】2007.05.2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加强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一期工程项目文明施工管
理的通告
(厦城执通字〔2007〕1号)
为进一步加强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一期工程项目文明施工管理,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环境,依照《厦门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特通告如下:
1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
7
三、BRT建设实践
2、已开通运营的线路
2号线: 嘉庚体育馆——西柯(延伸 至同安), 实际运营机场-〉西柯, 全长约10km; 途径滨海大道、 站点9个、平均站距1km。 高架匝道1km、地面6km(路 中式专用道)。
在轨道规划线位先行建设 BRT ,
为轨道培育客流,高架路的线路、 坡度、建筑限界以及结构荷载均 按轨道交通控制,并预留了升级 条件。
17
四、BRT运行实效
运营情况概况
BRT开通初期
(2008年10月)
部分更换18米长车前
(2010年4月)
同安线开通后
(2010年7月)
日客运量 平均运距 日最大站点上下客运量 (火车站)
高架BRT对城市中心街道景观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BRT的成长烦恼》(2009-11-16作者:张坚):厦门BRT是最得民心 的城市景观“杀手” 。这些高架桥巨大的桥梁如铁爪般,桥身在五六米的空 中,像是巨龙把厦门街道给占据了,抬头看的时候,总觉得这些东西和厦门
格格不入……
24
五、几点思考
4、BRT 建设应与城市空间拓展和转型相结合。
机动车保有量
公交列车化
汽车保有量
20 08
4
三、BRT建设实践
1、支持城市结构的线网规划
“四射”放射线:为本岛向岛外的4条指状放射线,对应与市域客流走廊; “八连”区间线:为本岛2条、环东海3条、环西海域的1条和环海湾1条,对应于组 团间联系走廊。
5
三、BRT建设实践
2、已开通运营的线路
今年6月底开通
BRT虽然预留了升级轻轨条件,但升级改造周期内现有的22万客流如何 疏导成为实施的关键因素。此外,高架BRT线路是在轨道交通1号线线位上 建设,交通需求非常大,现有BRT系统已经难以满足交通需求,导致BRT车 辆高峰非常拥挤(发车频率高峰基本为30、40秒一班)。
23
五、几点思考
3、在城市中心区域,因地制宜选择BRT建设方式。
厦 门 快速公交系统(BRT)
实效与思考
一、厦门城市概况
厦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台湾海峡西岸中部,市域面积: 1699.39平方公里
厦门市
人口: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253万, 经济:2009年GDP1623.21亿元,人 均GDP(按户籍人口计)达91706元, 财政总收入451.41亿元。
2
二、BRT规划背景
21
五、几点思考
1、BRT建设是现阶段大城市公共交通优先较好的实现方式。
轨道交通系统存在投入高、建设周期长、运营成本难以回收等特征,且与大
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能力、客流需求、缓解交通拥堵的迫切性以及引导城市
结构转型的时效性存在较大反差,而BRT可降低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初 期的投资门槛,在较小的财务风险下,提前实现交通供给。
辆
30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19 99 20 00 20 01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20 07
年份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19 99 20 00 20 01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20 07 20 08
•专用路权
•轨道式车站
10
三、BRT建设实践
3、厦门BRT系统6个组成部分
12米长车辆
•专用车辆
18米长车辆
•运营线路
11
三、BRT建设实践
3、厦门BRT系统6个组成部分
•乘客服务系统
•ITS系统
12
三、BRT建设实践
4、厦门BRT系统几个优势
(1)一次成网,形成
干线+联络线+链接线
的网络模式
《中国评论新闻网2010-06-17》报道:厦门BRT快速公交系统,值得台湾借镜。厦门BRT 快速公交系统,建设成本低、营运成本低,但在搭乘便利性与搭乘速度上,完全不输给一般 地铁或轻轨,对于台湾许多正打算建设造价高贵的捷运系统的城市,是相当值得参考与效法 的对象。
22
五、几点思考
2、建设高架BRT时,可考虑与未来升级轨道交通相结合。
13
三、BRT建设实践
4、厦门BRT系统几个优势
(2)以高架为主的多路权组 合模式 高架路、隧道、桥梁与地面
车道等多路权模式有机结合,
是目前世界上等级最高的BRT。 其具有以下优势: 保障BRT快速、准点; 安全性高; 拆迁量小; 行人过街方便。
14
三、BRT建设实践
4、厦门BRT系统几个优势
(3)枢纽站综合开发
结合BRT枢纽站进行保障性住房、商业等综合开发。已实施综合开发的BRT枢纽有:第一码 头枢纽站站结合商业开发,前埔站枢纽站结合保障性住房开发,西柯站枢纽站结合保障性 住房开发。
第一码头枢纽站 同 集 路 P 海 大 道 嘉庚体育馆
西柯
集 美 大 道
P 集 美
大 桥
机场站
P
第一码 头
1、城市发展需求
高密度城市建设发展 拓展城市空间的需要
TOD发展
3
二、BRT规划背景
2、交通发展需求
机动车年增长率:14.8% 汽车年增长率:20.7%
辆
交通拥堵,跨海通道的交通压力仍持 续增加。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年份
10万人次 8.1公里 1.5万人次
20万人次 7.2公里 3.3万人次
21万人次 7.4公里 4.0万人次
日最大单向横断面客流 (火车站-莲坂)
21465人次
33477人次
34179人次
18
四、BRT运行实效
1、横断面客流量统计分析
全日横断面客流较大区间在二市站-卧龙晓城之间,其中全日最大单向客流横断面分布 在火车站-莲坂之间,达到34179人次/日。根据居民出行调查,高峰小时系数为20.14%, 则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流量约为7000人次。
19 全日横断面客流分布图
四、BRT运行实效
2、站点上下客流量统计分析
全日上下客流量最多的站点在火车站和文灶站,分别达到39812人次和27864人次。
20 全日进出站人数统计图
四、BRT运行实效
3、运行实效
开通初期日运量为 8 万人次,最新数据显示已达到 21 万人次。据 09 年 3 月居民出行调查
8
三、BRT建设实践
2、已开通运营的线路
3号线(会展联络线): 农科所——会展中心,全长约 10.1km; (实际运营线路为:第一码 头 —〉会展中心) 途径连前东路、会展道路; 站点6个、平均站距1.5km 高架匝道2km、地面8km(路
侧式专用道)。
9
三、BRT建设实践
3、厦门BRT系统6个组成部分
,公交出行方式结构由2003年的27.5%提升到31%,BRT占2.51%。
BRT 车辆不足公交总量的 1/20 ,线路长度仅为公交总长度的 1.5% ,却承担全市公交总
量的 10%.BRT每车日运客量达1400 人次,为普通公交的3 倍,说明了BRT 快速高效,已经 发挥着厦门公交系统的骨干走廊作用。 BRT运行速度达30公里/小时,较普通公交的15公里/小时提高一倍,大大节省了市民出 行时间。BRT的建成通车已受厦门市民的强烈欢迎,经调查,群众满意度达75%。
厦门 BRT 首期通车工
预计今年年底开通
程,包含 1 号线、 2 号线和
3 号 线( 会展联络线) 三 条骨架线路,总长约 46km. 其中1号线和会展联 络线主要为高架段,高架 长约17.6km。
6
三、BRT建设实践
2、已开通运营的线路
1号线: 第一码头——集美华侨大学 (厦门新站),
全长约32.6km;实际运营
P
农科 所
P
15
前埔
农科所枢纽站
前埔枢纽站
三、BRT建设实践
4、厦门BRT系统几个优势
(4)对外交通枢纽换乘
与火车站、机场等对外交 通枢纽衔接 集 美 道 大 道 集 美 大 桥
机场站
第一码头 火车站
16
三、BRT建设实践
4、厦门BRT系统几个优势
(5)预留轨道交通升级
在城市规模快速拓展初期,通过建设BRT,能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和 结构布局的顺利转型。构建以BRT 为走廊,多层次公共交通运输为网络, 各级换乘枢纽为节点的“走廊+枢纽”的客运交通组织模式,利用BRT网络 串联城市功能中心,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