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合集下载

要充分发挥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大职能

要充分发挥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大职能

2、建立“大内涵”发展格局
我在干部务虚会上讲过,“大内涵”发展观,是相对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狭义内涵发展观而言的,是一种以立德树人为思想引领的发展观。

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立足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

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大职能,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教学大格局。

要建立这一“大内涵”发展格局,就要在课程上实现多样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选修的需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就要建立长效机制,把讲坛、论坛、学术报告、社会实践等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规范化、系统化,改变“零打碎敲”的现状,形成相对稳定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就要遵循规律,创新载体,挖掘资源,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合力,提高育人工作水平。

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领会“大内涵”建设的内在要求,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努力推动“大内涵”格局和体系的建设。

大学生创新人才“阶梯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创新人才“阶梯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创新人才“阶梯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大学生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勇于探索的高素质人才,各大高校纷纷探索创新人才“阶梯式”培养模式。

本文将探讨这一模式的设计理念、培养路径和实践效果,希望能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阶梯式培养模式设计理念阶梯式培养模式是指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特性,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学生创新人才。

这种模式的设计理念是将培养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分别提供不同的培养内容和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各个阶段逐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来说,阶梯式培养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理念:1. 个性化培养: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设立不同的培养路径和培养方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2. 专业化培养: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求,设置专业化的创新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够在专业领域内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实践。

3. 实践化培养: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4. 国际化视野:引入国际化的教学资源和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机会,培养学生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和国际化的视野。

二、阶梯式培养模式的具体路径根据上述设计理念,阶梯式培养模式的具体路径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基础阶段:在学生入学初期,通过学习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

2. 拓展阶段: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通过开设专业拓展课程和科技创新实践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实践阶段:在学生完成了一定的科研项目和创新项目之后,通过实习和实践环节,让学生到企业和科研机构实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5. 毕业阶段:在学生即将毕业时,通过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环节,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整合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大学里如何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文化

大学里如何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文化

大学里如何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文化大学是一个培育人才的摇篮,也是一个产生思想启示的重要场所。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文化,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

那么,如何营造这样的氛围和文化呢?一、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一个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实现高水平教学和科研的基础。

大学应该引入高水平的教师,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级别。

同时,大学建设应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通过激励机制和培训计划来增强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自我意识。

二、鼓励学术思想的自由发挥学术自由是大学的一项重要价值,学者应该有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的自由。

因此,大学应该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为学者提供一个表现和推展自己思想的舞台。

同时,大学应该尊重不同学者的意见和立场,避免任何形式的思想压制和排斥。

三、提供科学合理的研究设施和资源科学研究需要合理的设施和资源支持,大学应该注重建设和购置高质量的实验设备和仪器。

提供充足的经费和资金支持可以帮助学者开展具有一定创新性和挑战性的研究,推动学术发展。

此外,大学还可以提供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学者之间的学术研究与思想交流。

四、引导学生思考和创新反应大学是培养人才、提升素质的重要所在。

因此,大学应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育模式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合理地走出思考和创新的思维路径。

五、产学研结合,实现转化应用大学是产学研结合的重要载体,应积极探索如何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和经济效益。

可以引导企业和单位到大学中进行实验研究或开设联合研究项目、创新科技团队等,推动学术成果和科技实践相互促进。

此外,大学还应该加强与社会和产业界的合作交流,发挥学术研究的示范引领作用。

当然,大学如何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文化,还有很多很多的方面需要着重关注,比如:加强学术风气建设、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和工作氛围等等。

总之,大学的使命就是发展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在这个使命上,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文化是大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怎样培养创新人才人才的创新与培养

怎样培养创新人才人才的创新与培养

怎样培养创新人才人才的创新与培养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

从古至今社会上天天有创新,创新无时不在。

正因为有了创新,社会才有今天的进步。

创新应是新的生产力代表者,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呢?一、要加强道德教育,强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的特色。

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仅是懂业务,而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道德。

没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就不可能有创新。

当今的创新要求我们把个性发展与团队精神相结合,所以,要搞好创新,就必须去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协调发展,发挥团队精神。

有了团队精神,就会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集体之中,才会有个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国内外各高校都加强对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教育,加强团队教育既是道德教育的要求,也是学业上的要求。

团结互助,相互帮助,团结合作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道德规范、品格修养。

比如一个工厂,生产某一台机器,从原材料加工、生产各个不同零件、组装、包装,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合作,才完成了一台机器制造,没有合作,便不会生产出来一台机器。

其次,要教育学生先学会做人,后做事。

人与人的交往,就要讲诚信。

胡主席在八荣八耻中提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诚信品德。

诚信是关系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学校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所以我们培养教育学生“以诚实守信为荣”的风尚,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去学会做事。

要想做好事,首先要有一种自主、自强、敢于拼搏、敢于创新的精神,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在成功的道路上,成功无禁区。

在成功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而会有失败,要把失败看成是成功之母。

人类社会中那些出类拔萃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能够正确对待失败,从失败中获得教益,从而踏上成功的大道。

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一、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

在这一大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探讨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成为了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大学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和教育需求,我们将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环境。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大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科研支持等方面应进行的改革与创新。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为大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 阐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21世纪的今天,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国家繁荣、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不仅关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机构,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思想的摇篮、创新的源泉。

在大学中,学生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同时也在探索、实践、创新的过程中,锻炼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大学教育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是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未来的社会将充满未知和变数。

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才能应对这些挑战,推动社会的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人才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只有培养出大量的创新人才,才能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大学的核心功能是人才培养

大学的核心功能是人才培养

【四大功能内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四大功能相互关系】对于大学来说,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条件,人才培养是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直接表现。

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而开展,不能脱离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要通过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来实现。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四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齐头并进,在学校内部只能有限程度的相对独立,不能人为制造割裂和对立。

任何有意无意单独强调一个方面的做法都是狭隘和有害的。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其最初的意思是教师社团或学生社团。

随着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贸易的发展和城邦建设的推进,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一些人开始聚集在一起,共同聘请教师传授知识、讲解技能,这就形成了欧洲南方大学的雏形。

在欧洲北方,以法国巴黎为中心,汇聚了阿伯拉尔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学生前往塞纳河畔,逐渐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欧洲北方大学模型。

现代大学制度延绵800多年,其间受到皇室、教会等各种力量的影响,经历了深刻的变化。

但大学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本质没有变,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首要功能。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确立了大学工作的核心是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人才培养是大学工作的中心。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如何培养人才上进行了不懈探索,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逐渐摆脱了传统、单一的精英教育模式,实现了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重,人才培养的内涵更加丰富。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日益激烈,高等教育培养各类人才的任务更加艰巨。

这就要求大学充分履行职能,积极为公民提供公平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为其中的佼佼者提供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场所。

大学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大学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大学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点。

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评价体系和创新文化六个方面,探讨大学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教育理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树立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挑战传统观念。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

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使学生具备全面的发展潜力。

二、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首先,要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的课程,如创新创业课程、跨学科课程等。

其次,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使课程内容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满足社会需求。

最后,要注重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建立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展示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首先,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

最后,要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科研项目、创新创业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实践等环节,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其次,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最后,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学校应该提供充足的实践场地和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五、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评价、结果评价、能力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大学教师工作计划——引领学术前沿,培养创新人才

大学教师工作计划——引领学术前沿,培养创新人才

大学教师工作计划——引领学术前沿,培养创新人才一、教学目标作为大学教师,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术前沿,培养创新人才。

为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工作计划,以确保教学和研究的顺利进行。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1. 课程内容:我们将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更新课程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们将注重跨学科整合,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课程设计:我们将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将加强与业界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科研工作1. 研究方向:我们将紧密跟踪学术前沿,选取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我们也将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应用研究。

2. 学术交流:我们将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进行深入交流,以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

同时,我们也将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资源。

四、学生培养1. 创新能力培养:我们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为其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机会。

同时,我们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2. 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同时,我们也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活动,以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3. 职业规划与发展:我们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其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推荐优秀毕业生就业,为其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五、自我发展与提升1. 学术研究:我们将不断深化自己的学术研究,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同时,我们也将注重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教学能力:我们将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培训和研讨会,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我们也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3. 综合素质:我们将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建议

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建议

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建议摘要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是当前中国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因素诸多,本文从学术层面、管理层面以及校园文化培育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知道影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因素后,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提出几条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1.创新型人才的定义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这类人才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于一身,具有独创性、突破性、多向性的特点.他们在探索未知社会的过程中,能发挥意识主观能动性,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从而获得对社会具有影响的新成果的认识.2.研究方法2.1 文献调查法通过图书馆、Internet、中外文电子数据库及高教所资料室收集国内外有关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文献资料,密切关注当前国内外的有关高教研究方面的学术会议以了解最新信息为自己的研究提供论据。

2.2 比较研究法通过国内与国外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比较,吸收其先进经验,将其运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中。

并通过国内高校在实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比较总结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

2.3 理论分析法一方面对国内外现存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对心理学、管理学等基础学科中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有联系的理论进行分析,从而为这一课题找出理论基础。

3.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影响因素3.1学术层面因素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影响学术层面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创新.教育部文件曾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大学应该不仅仅传授已经成为定论的旧知识、旧理论,还应当让学生参与知识的研究,从参与、创新之中得到学习.(根据人才培养的特点,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增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比重,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形成突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大体上来说可分为课内实验教学部分、课外认知实践部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2管理技术层面因素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影响管理技术层面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影响体现在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及评价.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学习消极、被动和茫然状况的比例接近40%,从而导致最终学业失败.但究其实源自大学和院系管理层对大一新生指导的薄弱,源自大学教师轻视本科教学、疏于指导和激励学生.3.3校园文化环境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影响说到人才培养创新的影响因素,大家首先关注到的往往就是学术层面和管理技术层面,而大学的文化环境及文化传统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容易被忽略.这些传统的文化因为其具有保守性又正是改革的难点.研究发现,通过教育和良好的环境影响,容易促使知识内化和升华成为学生内在的、稳定的心理品质.最近几年,大学的实践体系有所完善.如实验室设备的配备、实习基地的扩充,但轻视实践还是扎根在人们的文化理念中,也反映在高校的制度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轻实践及唯上的习俗正是中国大学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创新能力难过的关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应被纳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之中,努力树立教学神圣的观念.从理念上形成共识,使重视人才培养,重视教学质量真正成为学校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传统.同时,要把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现代大学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促成方法改革和文化建设同步进行,进而提升教学管理的文化境界,使管理制度成为学校的管理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共同行为准则.最终做到领导政策引路、教师精于教学、学生善于学习,努力营造一个和谐优良的教学环境.4.创新人才的培养建议4.1树立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性人才观人才观是衡量、判别人才质量的一种观念,作为这种观念的具体化就是培养目标。

大学生文化自信与文化科技的融合与创新

大学生文化自信与文化科技的融合与创新

大学生文化自信与文化科技的融合与创新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点。

同时,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如何将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成为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大学生文化自信与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一、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和坚定信念,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对大学生而言,培养文化自信对于增强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世界都有着重要意义。

只有具备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大学生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保持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当前,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已成为时代的需求。

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载体和表达形式,丰富了文化呈现的方式;另一方面,文化的积淀又为科技的创新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支撑。

二者的深度融合,必将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与文化科技融合的路径1.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

高校要将文化素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同时,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精神。

2. 积极探索文化科技融合的新模式。

鼓励大学生将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利用数字技术、虚拟现实等手段,创造性地呈现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支持他们参与文化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3. 构建文化科技创新生态圈。

高校要与文化、科技等多方力量开展紧密合作,为大学生搭建跨界交流的平台,促进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总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与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大学如何培养学生成为个性化创新人才

大学如何培养学生成为个性化创新人才

大学如何培养学生成为个性化创新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需要能够解决问题、具有创新能力、勇于尝试的人才。

这就要求大学教育必须更加注重个性化,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那么,大学如何培养学生成为个性化创新人才呢?一、建立个性化教育机制大学应该建立个性化教育机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规律,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下发展,并从而发挥自身的全部潜力。

个性化教育机制包括但不限于:1.培养生涯规划意识。

大学可以组织生涯规划课程,教授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如何选择职业方向。

这可让学生从大学时期就明确自己的未来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计划,培养出能够较快适应工作环境和未来的人才。

2.精准课程设计。

大学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未来规划,制定个性化的课程安排。

例如,为对未来职业有明确规划的学生提供专业课程,让其更加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对于跨学科知识有需求的学生,大学可以开设复合型专业或跨学科课程,让他们拓宽知识面。

3.老师指导。

大学可以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其余的时间可以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学生的课程选择、职业方向等,以指导学生的发展。

通过这种方式,大学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主地选择修读课程,灵活调整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促进个性化发展。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除了教授理论知识外,大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让学生通过接触实际的问题和挑战来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能够做出创新性思考的人才。

1.实践性课程。

大学可以通过实践性课程,如开展工程实践、社会实践等,让学生真正地接触到实际问题并解决它们。

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还能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2.拓展实践机会。

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如参加社会活动、担任学生干部、实习、参加科研项目等,让学生更快地进入社会、接触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出创新能力和创业思维。

3.跨专业合作。

大学教育如何培养未来的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

大学教育如何培养未来的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

大学教育如何培养未来的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教育越来越成为培养未来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平台。

那么,大学教育应如何培养这些人才呢?一、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大学教育培养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必要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无法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和思考空间,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因此,大学教育应当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和发展机会。

例如,采用课程开放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在线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利用实习、社团、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高度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创新思维。

这也是未来世界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素质。

因此,大学教育应高度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

给予学生充分的创新发挥空间,为学生提供创新性的思维教育和实践活动。

例如,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和竞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思路和途径;利用创新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领先的创新思维培训;通过教师领衔的大学创新孵化器,支持学生的创业和创新项目。

三、注重实践和实验教学理论知识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但是要取得学术成就和在职场中成功,还需要实践和实验教学的支持。

因此,大学教育应注重实践和实验教学。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参与企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挑战课题、参与教育研究等等。

通过实践教学,带给学生直接的经验和指导,让他们更快地融入职场;通过实验教学,带给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好的复杂情况运用能力。

四、强化社会责任和道德教育未来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不仅需要有高超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也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水平。

因此,大学教育应强化社会责任和道德教育。

提醒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角色,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等行动。

区别于其他教科,这些学生应亦得到更长时期有关道德、宗教思想、心灵与人性方面的教育等。

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

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

2、科教融合的意义
科教融合的意义在于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首先,科教融合可以提高科技 创新能力。通过将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 实际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其次,科教融合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科 学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 科教融合还有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技创新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 力的支撑,而高素质的人才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
目录
01 创新人才培养:意义 与条件
03 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
02 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04
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因素
目录
05 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 案例分析
07 参考内容
06 结论
创新人才培养:意义与条件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各国教育领域的 核心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未来领袖。本次演示将探讨创 新人才培养的意义和条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内容
随着全球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日益显现,科教融合与应用型创新人才 的培养已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科教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科技创 新能力,还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次演示将就科教融合的现状、意义 和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启示。
一、科教融合的现状与意义
结论
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和条件,需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通过激 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跨学科知识和技能、提供实践机会、加强合作与 交流以及锻炼意志和毅力等关键因素的培养,我们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 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培养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是贯彻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必须进一步加强创新教育研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尽快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这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消除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创新型人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具有创新思想”或“具有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

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

因此,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

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

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

综合国内学术界的一些观点,归纳一下,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创新型人才不仅能够很快注意到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并设法寻求新的解决途径,而且能够在貌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到一些奇特的、不同寻常的事情,并展开思考。

2、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创新型人才能够在同样时间内形成较多的观点或想法。

3、思维具有灵活性。

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高校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的思考

高校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的思考

高校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的思考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

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学校传统和学校作风的综合体现,是培养人和塑造人最重要的教材和教师。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培养满足社会需要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创新人才。

标签:校园文化人才培养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确立文化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努力将文化素质纳入人才培养计划。

所以,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1把握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所谓文化,就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习俗和一个人生活在某一集体内所必具的能力以及区别于其他集体的特性等在内的整体。

文化,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一种精神财富。

高校校园文化是在高校这个特定范围、特殊环境中产生和演进的,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

是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和风气以及传统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形态)。

并且她是高校这个群体存在方式的总和,是一个学校传统、作风、精神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它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更突出创新精神和个性解放,它是高校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高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

是在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

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从校园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开始,就存在并发挥著作用。

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不管是百年老校,还是新校,都有其校园文化。

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传统,北师大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风等。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学生在学校更重要的是感受一种文化熏陶,包括学校的学术氛围、教师的治学态度和方法、高雅的文化熏陶等。

要让高品位、高格调、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每时每刻都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武汉理工大学刘智运)作者简介:刘智运,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教授。

一、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却一直把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

高等教育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育人为本”的机构。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变化,促进了大学从组织形式到办学功能不断拓展,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是大学办学的根本。

科学大师钱学森一直非常关心培养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时代课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笔者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的使命。

当前学生的个性特长、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对未来角色定位、求学意愿、态度、价值观等都呈现出明显多样化趋势,高校生源结构和毕业生流向也显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在特殊规律性的必然反映。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首先要坚决冲破传统教育观念,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理念;其次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般来讲,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所不同。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照搬了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强调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窄、专、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在当时人才紧缺的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

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开拓创新精神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它能对其他素质的提高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从社会背景来看,开拓创新精神是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只有富有开拓创新精神,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开拓创新精神就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它既是一种品格,又是一种胆魄,还是一种才识,是三者的统一。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应当重视自身创新意识以及能力的培养,这样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而现在的的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缺乏观察能力,二缺乏创新兴趣,三缺乏创新思维,四缺乏创新毅力。

所以现在大学生要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是当务之急,第一,持续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根本。

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开阔的视野是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条件。

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的。

在大学期间,我们大学生应该学好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

其原因是创新成果大都来源于基础知识的深层次组合。

另外,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

另外一个方面,学习的方法、开阔的视野也至关重要。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要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开拓视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基础的同时,也不要仅仅依靠教材上的知识,要敢于问“为什么”,要敢于打破陈规,要敢于在别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观点、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第二,要营造活跃的创新校园文化氛围。

体现创新教育要求的新型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创新实践活动,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有平等、信任、宽容、进取的氛围,这些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在课外活动安排、物质和精神的校园环境、学生社会实践中,并透过这些方面对学生的创新人格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有意识的或潜移默化的持久影响。

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积极热烈的创新场景可以使大学生本身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

大学文化育人工程方案

大学文化育人工程方案

大学文化育人工程方案简介大学文化育人工程是指大学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在大学生身心、智力、品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方面的培养和发展,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素质提高。

大学文化育人工程方案是指根据大学生身心、智力、品德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律,在大学文化育人工程的总体要求下制定的具体方案,为大学文化育人工程的实施提供指导和保障。

工程目标大学文化育人工程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化技能和全面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目标包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素质的人才;•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职业道德的人才;•培养具有健康身心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人才;•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人才。

工程组成大学文化育人工程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

根据大学生的身心、智力、品德等不同方面的需求,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竞争和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大学文化育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调适;•压力管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之花,具有很高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大学文化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领袖素质培养;•爱国主义教育;•和谐社会教育;•法制观念教育;学科知识教育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的核心是学科知识。

大学文化育人工程也必须注重学科知识的教育。

主要内容包括:•学科知识的传承和创新;•学科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学科知识的实践应用;文化艺术教育文化艺术教育是大学文化育人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化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主要内容包括:•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教育;•文学、舞蹈、戏剧等文艺教育;•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地方文化等文化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真实的社会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全面而系统的方法,以培养学校内的创新人才。

通过该方案的实施,我们希望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学生。

实施步骤1. 创新导向的教学: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内容,鼓励学生主动研究和思考。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式提供实践机会。

2. 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各类创新活动,如创新设计大赛、科技论坛等。

这些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提供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

3. 产学合作项目: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开设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设立创新实践基地等。

这些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培养路径和资源支持。

评估与调整为保证该实施方案的有效性,我们将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通过收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更好地培养学校的创新人才。

结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与企业合作和创新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期待通过该方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6月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并指出: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

这就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围绕如何生成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目标,构建新的教育培养体系,对高等学校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发展,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的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的强国。

其中重要的因素并不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培养出获得诺贝尔科技奖的人才,主要还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在以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标志的国家科技竞争力上所能提供的支持与服务与国家和社会的期望相距甚远。

多年来许多高校为此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

尽管我们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有着高度的共识,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从整体上讲,中国高等教育的软肋仍然是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力的潜力培育不够。

实践表明,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的创新科技人才是一项必须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并付诸实施的系统工程,关乎教育观念的创新、文化观念的创新、社会观念的创新,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和浩大的社会创新工程。

关键要由国家、社会、学校乃至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共同构建国家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的体系,高等学校在其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首先,高等学校要找准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抓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力潜能的体系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创新性”是指包括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在内的一种素质特性,对个人来讲是科技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

人生来具有好奇心和创造力。

教育的责任应当是通过传授知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好奇心,进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同时,通过教育的实践激发和培植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造新事物,最终达到学会超越自我、超越前人,通过实践取得有实际意义的创新性成果。

这种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潜能的素质教育可称为“创新型教育”,以区别于以继承性为特征的“传统型教育”。

“创新型教育”培养学生具备的创新性潜质突出表现在:敢于质疑、发现问题:善于综合、正确思辨;锲而不舍、勤于实践;求真、求实、服从真理。

实施“创新型教育”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这是创新性人才的知识基础;要培养创新的勇气和表达的习惯,这是创新性人才的文化基础;要有富于创造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性人才的方法论基础。

推动“创新型教育”的关键是“教育的创新”。

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教育的创新”上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举措。

但是,我国高校“创新型教育”还刚刚起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更谈不上建立生成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教育体系。

在许多高校真正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还只是少数骨干教师,有限的改革并没有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给予根本性的触动。

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有关领导想出许多举措试图促动改革的深化,似乎效果并不明显。

纵观近5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未停顿过。

几十年前提出的问题,我们至今仍未真正解决。

当然,今天我们的高等教育和过去任何时期相比早已不能同日而语,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惟独在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传统的继承性教育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

一方面,说明“传统的继承性教育”有其合理性和稳定性一面。

稳定性来自传统教育依托中国文化传统,有文化的稳定性背景;合理性在于中国传统教育基础扎实,是从苏联教育衍生而来的,苏联也曾培养出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等优秀人才。

另一方面,说明我们高校内部也还没有完全找到突破创造性人才培养症结的抓手。

究竟抓手在哪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认为有两个问题十分关键:其一,大学领导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的文化精神;其二,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素质,在推进教育的创新时,我们在学术层面和管理技术层面上考虑得比较多,往往忽视了学校的文化精神、文化传统和校园文化环境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影响。

我们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健全的人格,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不惧挫折的坚强毅力,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性人才不仅和大学的学术水平、培养模式相关,同时和大学的学风、大学的文化熏陶密切相关。

近年来,在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及大学内的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都严重地毁坏了学术圣殿的风气,有些已经侵蚀到大学的制度和培养体系之中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让人们感到忧虑。

整治学风,以学校优秀的文化精神熏陶、教育学生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

我们讲的“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办学的历史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大学之魂;而校风、学风正是学校独有的精神、气质的外在表现。

大学精神反映了学校独有的价值取向,呈现了大学的品格。

大学精神也是指导大学行为的基本信念、基本准则。

大学的领导应该有体现创新精神的办学思路和科学的教育理念,从培养创新性人才来讲,应具备如下一些基本观点:1.进一步树立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教育观。

坚持教育中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协调一致: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养培养、实践能力训练的协调一致及教育学生做学问、做事与做人的协调一致最近,钱学森同志对温家宝总理讲:一个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

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是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特有资质,包括具备广博专精的知识和理论基础,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并具备对科学精神领悟的潜质。

人文艺术修养不仅为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同时也使学生视野开阔,触类旁通,激发灵感,在顿悟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

而科学精神,特别是批判精神、求实精神及科学的方法论,培育学生求真、求实、崇尚真理,坚持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实践,有利于抵制一切伪科学及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学术腐败等不正之风。

当前,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看成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但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明确几个观点:第一,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用先进文化观念进行教育,落脚点是通过教育落实到学生素质的提高上来。

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单纯追求课程化和知识化,不是书读得越多其文化素养就一定越高。

课程只是传授文化知识的一种途径,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环境,让学生处处感受到优秀、先进文化精神的熏陶。

另一方面,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科学大师,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喜好棋琴诗画。

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同样要遵循个性化原则,尊重学生的选择。

其课程必须精选,不能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倒了所谓文化的胃口”。

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关键是加强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炼和培植学校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要让学生感悟文化、沐浴文化、享用文化。

在牛津大学校园里,八百年的历史培养过25位英国首相和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感悟到这里曾经出过许多伟人和大师,这种历史文化的积淀,更加激励学生对学术和自身发展的追求。

要让学生学会选择和实践自己的文化操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重视学生的修身养性,提高文化品位,培养文明、高尚的品格。

因此,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不是课程,而是氛围;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不是简单的说教和灌输而是感悟文化精神,沐浴文化传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

第二,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我们不能只讲文化的继承,更应当重视文化的批判,只有在批判、比较之中才能继承和发展我国和世界优秀文化传统。

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增长文化知识和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感悟中外文化之精髓,提高鉴赏能力和选择能力,并透过文化加深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中国之科学与文化》中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之成就,同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也就是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并没有和西方同步孕育出现代的科学和工业革命。

中国的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科学文化有明显的不同,西方文化受到宗教和科学的双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着重社会伦理轻视自然科学,极少会出现数学化的理性规范模式。

从教育的角度上看,西方公认的现代大学直接源头是欧洲中世纪大学,西方大学比较多地讲授数学、天文及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思维训练,培养的学者虽然有些也是作为官吏或神职人员,但大都具有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医学的知识,直到现在,在西方的博雅教育中这些被称为“智慧课程”的内容仍然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

而在中国的历史上,现代意义的大学是在19世纪末期才出现的,在此之前,中国旧式书院主要讲授的仅是人文知识和伦理道德。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官吏或是学者,缺乏科学修养,轻视技术实践。

正由于中国传统教育缺乏对科学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使得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不到强大的理论支撑。

英国学者坦普尔(Robert Temple)在其《中国——发现与发明的摇篮》一书中利用李约瑟提供的资料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的“100个世界第一”,得出“在现代世界赖以生存的重要大发明创造中有一半来自中国”的结论,但这些发现或发明只是停留在应用技术层面上,并没有发展成为科学的原理,正如著名的四大发明的指南针在中国广泛用于勘测风水,传到西方后成为航海和地理等的原动力和开拓海路向外拓展的基础条件。

对中外文化的比较,丝毫无意于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不同文化仅有差异,没有优劣之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四大古文化能完整保存流传至今的文化,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有许多文化精髓构成中华文明之精华,铸造了民族之灵魂。

西方文化也不是没有缺陷,西方科学文明并没有阻止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巧取豪夺掠夺别国资源换取资本的原始积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和中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我们无法选择历史,但是完全可以创造未来。

因此,我们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弘扬的是中国优秀之传统文化,同时吸取世界各国之文化精髓,以弥补我们之不足。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看待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及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科学文化之异同。

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也具有创造性,当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源于中国人的创造能力,我们所缺的是“科技创新力”和大批优秀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在中国文化中必须突出科学的地位,阐发科学之精神,特别是批判精神、求实精神和理论原则,要教育学生崇尚真理,坚持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实践,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20世纪初,五四运动正是高举起“科学和民主”的大旗,今天对我们仍然有着实际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