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版概论-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教学讲义ppt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精讲:第三章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精讲:第三章§3.1编辑与编辑工作(P83)最早出现的编辑活动是书籍编辑活动。
一、“编辑”的概念①【编辑】,是指以生产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为目的,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一种专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是出版物复制、发行的前提。
②指称从事编辑活动的职业、岗位、人员。
③这类人员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日常生活中的编辑活动不是专业性的编辑活动,是专业性编辑活动的普及和延伸,泛指一切对已有作品的加工整理活动。
二、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P84)原因(l)编辑工作对出版工作的全局具相关键性的作用和影晌;这由出版工作特有的性质、特点以及出版活动构成要素的结构功能所决定。
出版工作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主要是通过编辑工作来实现的。
(2)编辑工作是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前提;(3)编辑工作对出版单位的经营具有重要作用。
出版单位的经营策略取决于出版物产品设计以及产品结构、产品特色的选择和决策。
出版单位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编辑工作的持续努力和持续创新。
三、编辑工作的特点:(P85)7个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文化工作的共有特点)(专业特点)政治性: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要求,具有明显的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意识形态特性;把握双为的方向,坚持中共的基本路线,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在具体的编辑业务中认真贯彻执行,把好政治关,是我国编辑工作政治性的体现。
思想性:保证出版物对消费者和社会产生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避免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科学性:通过出版物向消费者传授科学知识,关心消费者掌握专业技术,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意识,指导消费者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因此,编辑工作必须保证出版物合乎科学。
创造性:既有原创,又有再创,表现为:发觉社会的文化需求,设计、策划精神文化产品的选题,开拓和发展精神文化生产的新空间;选择、优化精神文化产品,或把优秀的作品组合起来,创造精神文化作品的整体效应;设计、组织文化精品的生产或精神文化重点工程的实施;协调和促进精神文化产品的总体发展,参与精神文化生产的宏观调控。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_出版历史知识培训课件
五、近现代印刷业的发展▲
2.石印技术兴盛(P113-114) (1)概念:最早平版印刷术 (2)兴盛:1821年麦都思建所\1828年《中 文课本》\1832广州石印所\1833石印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74进上 海\土山湾印刷所\点石斋\同文\拜石 (3)应用:清末至民国\石印应用多于印书
二、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6.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域外传播(P101-102) (1)东传:朝鲜\日本 (2)西传:阿拉伯地区:12世纪,不晚于 1350年\欧洲:14世纪 (3)影响:谷登堡发明铅活字\1445年 发明木制印刷机\开创近现代 机械★(5)
1.官刻(102-103) (1)概念:国家机构出资或主持刻书活动 (2)最早官刻:五代冯道刊刻《九经》\开 儒家经典大规模刊刻先河;印刷术从民间 走向官府。 (3)朝廷刻书机构:宋国子监\元兴文署\ 明司礼监\清武英殿(P102) (5)官府刻书特点:书品考究\部头大\正 经正史\校勘精湛\鸿制巨制。
五、近现代印刷业的发展▲
3.铅印技术主导地位(P114-116) (1)时代要求:宣传\学校兴办\知识传播 (2)物质条件:字模\字体\印刷机\纸型 4.印刷业的快速发展(P115) (1)时期:抗战前二十年\商务\中华\世界 大东\正中书局。 (2)商务\中华:由印刷到集编印发\彩印 (3)新兴印刷技术:平\珂\凹\雕等应用。
3.印刷术发明后图书贸易的发展(P111) (1)官府售书:五代《九经》公开出售 (2)宋代售书:国子监刻售书\监本任买 (3)书坊售书:书坊别称\建本远销海外 (4)明清时期:批零结合\竞争激烈\南京\ 杭州\苏州\成都\北京等书市较著 (5)规模局限:小农经济\地域\交通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讲座PPT教学课件
2020/12/10
17
(二)编辑与读者的关系
3
什么是作品(见教材P2)
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 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 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 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 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 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以及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2020/12/10
4
二 出版过程
按照一定的方针,设计、组织、选择和加工 稿件、为复制、发行作准备的工作。
(见教材P34)
2020/12/10
16
(二)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1.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 2.编辑工作在出版单位经营中成为最重要的 支柱和核心。
二、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一)编辑与作者的关系
作者劳动是编辑劳动的前提。编辑劳动是 将作者劳动产品变成社会产品。
2020/12/10
8
四、我国出版事业的指导思想、方向、 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我国出版事业的指导思想
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 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 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 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 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 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一)出版过程的构成 出版过程 由编辑、复制、发行三个阶段联结 而成。每个阶段又包括许多紧密相联的节。 1.编辑: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 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发稿检查、读校样、 看样品等
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中级出版基础-第1-2章讲课提纲
09出版专业资格考試《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讲课提纲主讲教师肖兰第一章出版概论一、“出版”的概念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前提和特征(掌握)(一)“出版”的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出版活动的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出版活动中三要素缺一不可。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作品。
什么是作品?什么是稿件(见教材P3-4)(四)出版活动的特征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组合。
3.政治性和思想性。
4.经济性和产业性。
二、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熟悉)(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1 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2.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3. 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动力4. 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了活力(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1. 对政治发展的影响(1)形成舆论导向(2)深化思想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2.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2)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动经济发展(3)传递各种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3.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增进文化积累(2)推进文化创新(3)优化文化选择(4)促进文化交流三、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掌握)(一)我国出版事业的指导思想我国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见教材P14)(二)我国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1.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1)什么是社会效益,什么是经济效益?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2.)出版工作中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4..坚持质量第一。
(1)为什么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2)出版工作中如何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5.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
(三)我国出版事业的主要任务(见教材P22—25)1.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阐释科学、发展观。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
出版专业历史:印刷术发明前的文字及其载体;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及对文化的促进作用;古代刻书;古代图书流通;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及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近现代著名出版机构;近现代著名出版活动;近现代著名出版人物;近现代著名出版物;中国近现代出版业对当代出版的启迪。
第三章出版历史知识文字与文献载体的变迁汉字的产生与演变:可以远溯到五六千年以前。
半坡遗址彩陶。
分三阶段:从商周甲骨文、金文变为小篆;2.小篆变隶书(最大的一次变化,标志古—今);3.隶书变楷书。
书籍的起源与载体的变化:纸发明前:甲骨、青铜器、石头、简牍、帛;2.商代开始用简策-竹、牍—木;春秋后期:帛书;4.纸:不晚于西汉时期,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纸张普及;5.三国两晋南北朝,书籍载体由简帛向纸过度的转折时期,东晋桓玄于403年称帝,下令以纸代简。
6.公元4世纪,造纸术传入朝鲜,5世纪经朝鲜传入日本;7.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用中国技术造纸,欧洲从12世纪开始造纸。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争议:东汉说、隋唐说、唐初。
有梵文陀罗尼经咒单页,时间不晚于公元690-699年。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经效:解放了生产力,把书工从手工抄写的劳苦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图书制作效率,加快知识传播速度,为书肆保证供应,降低了图书成本,减轻读者经济负担;2)社效:使各类图书有更多机会广为流传,调动文人著书积极性,为人们更多接受文化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融合。
活字印刷的发明与应用:泥活字印刷:宋,毕昇。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
包括如下步骤:用胶泥刻字,2.烧字,3.排版,4.印刷,5.活字回收,按字韵分别存在木格里。
沈氏活版。
宋元用此法刻书;今能见到的泥活字印书实物,是清代苏州人李瑶和安徽泾县人翟金生两家用毕昇遗法自造泥活字印刷的书籍。
木活字印刷:首先在西夏试验成功并付诸使用,约在1194-1205年。
出版考试中级——基础篇出版物市场PPT学习教案
(4)市场占有第率8页/共21页 (5)出版单位自身的目标和资源
目标市场的进入策略
(1)无差异策略 (2)差异策略 (3)集中性策略
目标市场定位策略
(1)强化定位 (2)补缺定位 (3)比较定位 (4)首席定位 (5)避强定位
第9页/共21页
八、市场调查的内容和程序
(3)手段:沟通
第19页/共21页
(4)方法:
人员促销(上门推销、展示推销、 网点推销、服务推销)
非人员促销
广告(目标的确定;通知、说服、 提醒;媒体选择;广告实施; 内容定位、设计方案、投放时 机)
公关促销
第20页/共21页
营业推广
出版考试中级——基础篇出版物市场
会计学
1
二、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的特征
卖方市场特征:市场需求旺盛; 供给相对不足;出版物供不应 求;需求竞争导致价格上升, 对生产有刺激作用;供给价格 弹性小,而需求价格弹性大
买方市场特征:需求基本饱和、 供给相对过剩、供过于求;供 给者竞争导致价格下跌,对生 产有抑制作用第1页;/共2需1页 求价格弹性 小,供给价格弹性大
鼓励渠道现场促销 (2)成长期特点及营销:扩大市场,注意加大宣
传力度,推动销售上新台阶 (3)饱和期特点及营销: (4)滞销期特点及营销
第16页/共21页
价格策略 (1)收益定价策略(撇脂定价策
略、渗透定价策略、满意定价 策略) (2)心理定价策略(整数定价策 略、尾数定价策略、分级定价 策略、声望定价策略)
是出版单位根据出版物市场需 求的层次性与多样化等特征和 消费者购书行为的差异性,把 整个出版物市场划分为若干个 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特征的子 市场
出版学概论.ppt
二、出版学的学科特点
1.出版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2.出版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 3.出版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4.出版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
第五节 出版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一、出版学的研究方法
1.哲学的方法
哲学是出版学的研究方法论,是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哲 学方法是社会科学普遍采用的基本方法。哲学方法提供定性指导,提供 价值判断和是非判断。 调查研究法(根据唯物辩证法原理) 古今中外法(又叫历史主义法,是唯物辩证法的 具体应用) 分析综合法(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应用)
2.从中西方出版工作的起源上看出版的内涵
(1)西方出版工作的起源 •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出版家 提图斯·庞波尼乌斯·雅典 库斯(Titus Pomponius Atticus 公元前109年—公元 前32年)创办了一家写本出版社。 (2)中国出版工作的起源 • 汉代书肆,佣书、经生的出现,可谓印刷技术发明前古 代抄写出版业兴盛的明证。 • 结论:从世界范围看,出版工作的产生都早于印刷技术 的使用。
第六节 出版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一、出版学与传播学 •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行为及其规律 的学科。大众传播学是传播学中最重要和 最大的分支。 • 大众传播学和出版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 一定区别。但是不可互相取代,出版学可 以借鉴大众传播学中的某些成果。出版有 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
三、出版学的研究内容
• • • • • • • 出版物和出版工作的性质和功能 出版工作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出版工作内部各个环节关系 出版工作的市场的关系 出版工作的国际交流 出版工作的原则和法规 出版队伍建设 出版工作管理
第四节 出版学的理论体系和特点
一、出版学理论体系
1.几种有代表性的出版学学科体系
出考试中级——基础篇出概论PPT教案学习
二、出版学的研究对象 (了解)
研究出版活动及其发展规律
出版物 出版业 出版物市场
第29页/共33页
三、出版学的学科内容 (了解)
出版学研究的总体任务 在充分把握出版活动性质的基础上,
研究出版活动规律。
第30页/共33页
出版学研究的具体任务
研究出版物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研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研究编辑、复制和发行之间的内在关系 研究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研究出版物市场和出版物营销 研究出版队伍的建设 研究出版业的管理和经营 研究中外出版历史
第6页/共33页
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形成舆论导向(集中表现) 深的影响 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增进文化积累 推进文化创新 优化文化选择 促进文化交流
发现成果—组织、促 进其传播— 使其变成 现实生产力
宣传、普及科学知识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技术能力
出考试中级——基础篇出概论
会计学
1
第一节 出版活动
一、“出版” 的概念 (掌握)
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大清印刷物专律》。
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 ”
把出版物称作记载物件
第1页/共33页
二、出版活动 的构成要素 (掌握)
出版活动由编辑、复制、发行三个 要素构成。
第7页/共33页
第二节 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 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 (掌握)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第8页/共33页
二、我国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一)
出版与社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 响,即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作为出版活动的社会基础,对出 版活动发展的方向、规模和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出版活动作为意 识形态和国民经济的组成部份,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 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1.社会发展对出版的决定性影响。
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二)
2.出版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是通过出版物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所 施加的影响来实现的。(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①形成舆论导向。营造 一定的思想氛围,从而形成某种舆论导向。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出版物都发挥了重大作用。②深化思想教育。 出版物为各种思想教育提供丰富的内容,影响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思想和 方法,成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力武器。出版 业成为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③促进社会生活的整合。通过 出版物的大量传播,将符合社会共同规范的知识内容告诉人们,引导人们 自觉按照社会规范来调整自己的情感与行为,在合乎社会整体利益要求的 基础上满足自己的个体利益,促进社会不断整合,协调发展。(2)对经 济发展的影响。①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提高劳动者思 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不断适应科学技术对劳动者提出的智力要求, 以高度自觉的主人翁态度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潜在生产力转变成现实 生产力。②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时过境迁,落后的经 济观念可能阻碍经济发展,更新经济观念成为经济继续发展的观念。
(1)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的命运。政治制度开明,环境宽松, 出版活动就活跃、兴旺,反之就冷落、荒芜。(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 版提供物质条件。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产生出版,经济充分发展 才会造就巨大的出版市场。掌握人们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分三个层次。(3)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出版发展的强大推动动力。科学技术能够推动经济发展 从而影响出版发展,还能够促使出版技术不断改进。(4)社会文化的发 展为出版提供活力。出版物的作者是作为国民的作者创作的,因此国民的 文化程度、文化素质是出版物精神文化水平的决定因素;出版物整体水平 的提高,又是作为国民的读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水准推动的。作者创 作的素材来自社会,历史的文化积淀和现实的文化根基形成的合力,就是 出版活动最重要的活力。出版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出现巨大的差异,文化资 源的差异是巨大因素。
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向、方针、 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
1.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也就是国家的指导思想、我国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掌握《中国共 产党章程》和宪法“序言”中的规定。能够论述中国共产党的指导 思想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从19世纪中叶诞生,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 的继承与发展关系论证)。掌握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针对文化建 设的讲话。出版工作者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尤其要积 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出版工作中的指导地位,统领出版工作的 各个方面。正确的指导思想决定了我国出版工作的方向、方针、原 则和任务。2.出版工作的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对这一方向,宪法、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 上的讲话》和中共十五、十六大文件和《出版管理条例》中都有涉 及。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就要坚持以科学的 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 的作品鼓舞人。
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三)
③迅速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借助出版物的流 通,广泛、及时地掌握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信息,并及时运用 于实际经济工作,从而加快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3)对科学 技术发展的影响,主要作用在于发现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并组织、 促进其迅速传播,使它们尽快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同时,通过对科 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和技术能力。(4) 对文化发展的影响。①促进文化积累。将各种精神文化财富记录、 积累,使之广泛流传,使得精神文化成果传承不灭、发扬光大。② 促进文化创新。丰富的积累推动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增加文化积累。 文化创新关乎国家文化安全。③优化文化选择。根据文化积累和文 化传播的社会需要,按照一定的社会性原则和标准对各种作品进行 把关、筛选,代表社会对文化进行优化。④促进文化交流。通过出 版物的交流,不同民族、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共同发展,促使点
明显的整体性和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是出版过程的特点。 明显的整体性,强调出版过程三个阶段是有机整体、密不 可分、缺一不可、不能改变次序,出版行业从业人员要树 立全局意识。不同劳动的有机组合,充分体现了出版过程 的基本特点。出版过程的三个阶段的劳动具有不同的性质 和特点。编辑劳动对象是精神产品,对已有作品优化和增 值的精神生产活动。复制劳动是物化精神内容的劳动,能 增加精神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能将精神生产劳动的价 值转移到物质产品中去。发行是通过商品流通实现出版物 价值的手段。编辑和复制的劳动只能创造价值,无法实现 价值。出版物具有精神文化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双重性,出 版管理既要有文化事业的管理要求,又要有现代企业管理 的要求,都是出版过程基本特点决定的。
出版概论-出版专业基 础知识(中级)
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
出版,是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掌握 我国古代对出版活动的称谓,明确这些称谓都不涉及 编辑内容。在我国最早使用“出版”这个词的是清末 思想家黄遵宪。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 这一专业用语是清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 掌握我国和西方关于出版定义所强调的侧重点有何不 同。出版的要素是编辑、复制、发行,这些要素构成 出版行为的前提是作品。复制包含哪些具体的方式? 注意教材中明确计算机下载为复制的方式。掌握编辑、 复制和发行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关系。能够根据出 版要素界定出版物的范围。作品是出版物的前提,掌 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作品的定 义。明确为什么有些作品不能转换为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