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塑料中国专利分析研究

生物降解塑料中国专利分析研究
生物降解塑料中国专利分析研究

生物降解塑料中国专利分析研究

陈庆杨欣宇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通过目前已经公开的1989~2006年4月止的中国专利,对生物降解塑料技术专利进行各种指标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本技术领域中一些有价值的技术经济情报信息,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发、创新活动以及开展知识产权战略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生物降解塑料;专利文献;专利分析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China Biodegradable Plastics Patent

CHEN Qing, YANG Xin-yu

(Chengdu Newkeli Chemical Science Co., Ltd., Chengdu 610072, China)

Abstract: The indexes of China biodegradable plastics patents published from 1989 to April, 2006, were analyzed and studied, and then some valuable technical and economical information were revealed, which provided reference and help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nov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agem of enterpris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Keywords: Biodegradable Plastics, Patent Literature Patent Analysis

知识经济时代,充分、有效地利用专利文献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法,也是加速科技发展,进行技术创新和谋求技术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有关统计表明:若能在研究开发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运用专利文献,则能节约40%的科研开发经费,同时少花60%的研究开发时间。

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检索出与生物降解塑料的制备、应用等相关的专利532篇(1989年至2006年4月公开),其中国内申请人公开的共398篇,国外申请人公开的共134篇。下面结合国内生物降解塑料专利公开情况,对国内生物降解塑料专利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1 行业申请趋势及历年变化情况

通过对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的生物降解塑料相关专利按申请年份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表1。

表1 国内生物降解塑料专利历年情况图

年份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合计发明专利 1 9 1 8 19 16 21 17 11 25 21 30 42 52 58 49 20 400 实用新型0 0 0 1 0 0 0 0 4 3 7 14 25 18 26 19 0 117 外观设计0 0 0 0 0 0 0 0 0 0 3 1 1 0 7 2 1 15 总计 1 9 1 9 19 16 21 17 15 28 31 45 68 70 91 70 21 532 从专利申请量来分析:1989~2005年间的此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呈现波状,申请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在1989~1995年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专利数量还比较少,共74件,且基本上为发明专利,表明生物降解塑料研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1995~2000年间的专利申请总量有所增加,开始有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出现,但上升趋势比较平缓。此间申请专利共计135件,包括发明专利104件,实用新型26件和外观设计4件,表明生物降解塑料技术处于发展阶段;从2001开始到现在,专利申请量上升速度明显加快,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也大量增加,2003年专利申请总量达到顶点为91件,降解塑料技术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

从技术类型上分析:1990年以前及1990年代初期,国内以光降解塑料技术为主,主要采用淀粉填充聚烯烃的方法来实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技术以淀粉为主的生物降解塑料技术占大多数,其他以纤维素、秸杆等天然植物为原料的也有较大比例,而纯粹的光降解塑料技术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光/生物双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技术。随着环保要求及社会对降解塑料降解性能要求的提高,从2000年开始,全生物降解塑料专利大量出现,并成为近年来专利申请的热点。在近年所公开的全生物降解专利中,主要包括三类技术:一是可降解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乳酸、聚乙烯醇;二是可生物降解聚酯塑料,如聚羟基丁酸酯、聚己内酯等可生物降解的聚酯或其共聚物;三是以淀粉、纤维素、甲壳素等天然材料与可降解聚合物共混制得的全生物降解塑料,如淀粉/聚乙烯醇,淀粉/脂肪族聚酯、淀粉/纤维素等共混型全生物降解塑料。全生物降解塑料专利的大量出现,标志着生物降解塑料技术已经进入新的技术发展阶段。

2类型分析

1 按专利类型分析

图1是生物降解塑料中国专利的类型分布情况

根据检索结果,1989年至2006年4月,国内外共申请生物降解塑料532件,其中,发明专利400件,实用新型117件,外观设计15件。从专利总量上来看,发明专利(主要是制备方法)要远远多于实用新型(主要是应用产品)和外观设计专利,根据专利定量分析理论,说明生物降解塑料技术目前正处于技术和市场的发展期,因为市场的需求最终是要靠产品来实现的,这方面目前还较薄弱。

2 按发明专利权利要求类型分析

图2 发明专利权利要求类型

图2为生物降解塑料技术领域内申请中国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类型分布图,其中方法类265件,产品及用途类125件,设备类10件。进一步分析,这些专利涉及产品的种类主要包装制品、餐具、医疗卫生用品,另外还有其他一些零散的产品,如电子元件、育苗容器、托盘等。专利公开的设备主要包括吹塑成型、挤出成型和压制成型设备,用于生产薄膜、片材、餐具等各种降解塑料制品。如阎万琪的专利“生物、

光双降解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设备”,湖北绿舟环保科技公司的专利“‘淀粉基生物降解树脂及片材’成套设备”等,另外还有挤出吹瓶机等。

从专利文献的主要侧重面来看,本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以方法为主,其次为产品及用途,设备方面的专利少,也说明生物降解塑料目前处于技术和市场发展期。

3 按发明专利产品技术类型分析

表2 发明专利主要技术类型1)(1989~2006年4月)

技术类型专利件数

淀粉/聚合物共混类153

聚酯及其衍生物类110

天然高分子或其共混物类55

聚乳酸/聚乙烯醇类27

填充树脂类23

光降解22 注:1)上表为产品类和方法类发明专利涉及的产品的技术类型。天然高分子包括淀粉、植物纤维、甲壳素等;填充树脂类包括碳酸钙等填料填充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聚烯烃类树脂。

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的专利技术是以淀粉/聚合物共混类生物降解塑料技术为主流,其次是聚酯及其衍生物类,再次是以淀粉、植物纤维、甲壳素等为主的天然高分子及其共混物类和聚乳酸/聚乙烯醇类。

图3 1998~2006年降解塑料专利技术类型

目前,国内已将主要力量转向了全降解型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主要的品种包括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乙烯醇(经改性)及其与淀粉的共混物等,这是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方向。而以聚酯及其衍生物为主的生物降解塑料技术在所有专利中占的比例较大,由于聚酯可以满足生物降解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综合使用性能良好,因此其发展潜力较大。近年来此类技术的专利申请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国外申请人在中国申请的专利中,大部分是聚酯类技术的专利,但是由于研发技术难度大,特别是成本过高,将影响其产业化进程。用聚乳酸和聚乙烯醇开发生物降解塑料产品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3 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3.1按申请人国别分析

本次检索生物降解塑料中国专利共532件中,其中国外申请134件,均为发明专利,中国申请398件(包括台湾申请3件),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图4为国内和国外申请人生物降解塑料相关专利申请比例。

图4国内外申请相关专利比例

3.2国内申请人地区分布情况

表3 国内生物降解塑料专利数量前10名地区情况

地区发明专利/件实用新型/件外观设计/件合计

北京46 14 1 61

湖北34 3 1 38

广东19 9 4 32

吉林27 2 0 29

浙江12 17 0 29

上海22 6 0 28

四川18 5 0 23

天津16 1 0 17

福建9 3 0 12

河北8 3 0 11

表3表明,北京地区的优势非常明显,其次是湖北、广东、吉林等地区。浙江虽然和吉林并列排名第四,但其实用新型专利占的比例较多。上海地区的发明专利处在全国的第四位的水平。

3.3国外申请人地区分布情况

中国实施专利法以后,外国主要生物降解塑料企业也大量在中国申请专利,以期占领市场。本次对外国在中国生物降解塑料领域的专利申请作了检索,结果如下:截至2006年4月18日,共检索到已公开、授权的专利134篇,申请人所在国家有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韩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芬兰、澳大利亚、丹麦、荷兰、瑞士、瑞典、印度、波兰共16个国家,涉及到70余家公司,其中包括很多国际知名公司,如美国国家淀粉、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意大利诺瓦蒙特、德国巴斯夫、韩国栗村化学株式会社等。

所有国外在中国申请的生物降解塑料技术专利,日本以34件发明专利排在第一,美国、德国分别以32件和23件各列二、三位,说明日本、美国和德国的高科技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意大利在生物降解塑料技术领域申请的中国专利主要为诺瓦蒙特和蝴蝶公司两家大企业,而排列前五的其他国家的申请人则相对分散,包括企业、大学和研究所。

4 专利申请人情况分析

4.1 申请人总体构成情况

按申请人构成分析如表4。由表4可以看出:生物降解塑料中国专利申请人主要以企业和个人为主,其次为高校和研究所。而企业申请的专利中,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仅为国外企业申请量的一半,由此可推知国内的专利申请以个人申请为主,这点正好与国外相反,说明中国的专利申请质量不如国外。同时,

对今后的产业化障碍也很大,个人的实力肯定不如企业的实力,包括技术改进、完善及推广等都需要大量的投资。

表4 生物降解塑料中国专利申请人构成

申请生物降解塑料相关专利量排名靠前的单位依次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4件)、意大利诺瓦蒙特(14件)、武汉大学(10件)、中山大学(10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8件)、同济大学(8件)、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7件)、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7件)、宝洁公司(7件)、南开大学(6件)、美国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6件)、天津丹海(6件)、意大利蝴蝶公司(5件)、日本三菱树脂株式会社(5件)、四川大学(5件)、清华大学(5件)、天津大学(5件),其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相关专利申请量都在5件以下。

在生物降解塑料中国专利数量居前列的申请人中,国内主要为研究所和高校,而在发达国家的专利申请主体主要是具有相当开发能力的大企业、大公司,如意大利的诺瓦蒙特等,国内的生物降解塑料企业的申请专利数量以成都新柯力最多,天津丹海、武汉华丽、广东三九等企业的历年相关专利申请总量都在6件以内,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国内一些高校的专利产出量则相对较高。这种情况说明:在我国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生物降解塑料企业,由于不具备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而未能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4.2 企业专利申请情况

4.2.1 国内企业专利申请情况(申请量在2件以上)

表5 国内企业专利申请情况1)(截至2006年4月)

企业名称专利件数最早申请年份主要技术类型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公司7 1993 淀粉共混,聚乳酸、全淀粉型天津丹海股份公司 6 1999 改性淀粉母粒,纤维级淀粉塑料广东肇庆华芳降解塑料公司 4 2004 淀粉/聚乙烯醇共混武汉金宝生物环保公司 4 2002 淀粉共混型北京中宣绿环科技发展公司 4 2001 淀粉共混型武汉华丽环保科技公司 2 2001 淀粉共混型广东三九生物降解塑料公司 2 2000 淀粉共混型上海林达塑胶化工公司 2 2005 聚己内酯/聚乳酸共混母料上海三林降解树脂制品公司 2 1994 淀粉共混型注:1)表内是国内生物降解塑料行业企业的不完全统计。

从表5可看出,目前国内企业申请的降解塑料产品还是以淀粉共混型为主,聚乳酸和聚酯类生物塑料的专利较少。据中国塑料加工协会降解塑料委员会提供的统计数据,目前中国有生物降解塑料大小企业约70家左右,有专利的企业仅占20%,高达80%的企业无专利。在生物降解塑料这个新兴的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没有技术创新性的专利,没有自主知识产权,那么这些企业在今后的技术和市场竞争中怎样生存和发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4.2.2 国外企业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情况(申请量在2件以上)

表6 国外企业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情况(截至2006年4月)

企业名称专利件数最早申请年份主要技术类型

意大利诺瓦蒙特公司14 1992 聚酯, 淀粉/聚乙烯醇

美国宝洁公司7 1998 聚酯共聚物

美国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 6 1993 聚酯共聚物

意大利蝴蝶公司 5 1990 淀粉/聚合物共混

日本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5 1998 聚乳酸

德国拜尔公司 4 1996 脂肪-芳香共聚聚酯

德国生物技术生物学自然包装公司 4 1994 淀粉/聚合物共混

德国生物天然包装材料研究与开发公司 4 1993 淀粉泡沫材料

美国吉尔福德药物公司 4 1998 聚酯共聚物

德国巴斯夫公司 3 1995 脂肪-芳香共聚聚酯,聚酯/淀粉共混物

日本日世株式会社 3 2001 淀粉/聚乙烯醇

韩国栗村化学株式会社 3 2003 淀粉容器

与国内企业明显不同的是,国外企业的专利技术类型以可生物降解的聚酯或聚酯共聚物生物塑料为主,其次才是淀粉/聚合物共混型。国外企业中,意大利在中国本领域申请的专利都集中在诺瓦蒙特公司和蝴蝶公司,而日本、美国、德国在中国的专利较多,涉及的企业也相对较多。上述国外企业中,意大利诺瓦蒙特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和生物天然包装材料公司是目前国际上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的主要制造商,其技术路线都为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淀粉/聚合物生物降解塑料。

4.3 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申请情况

4.3.1 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申请情况(申请量在2件以上)

表7 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申请情况(截至2006年4月)

单位/机构专利件数最早申请年份主要技术类型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4 2000 聚乳酸,聚酯,淀粉共混型

武汉大学10 1999 淀粉复合包装膜、魔芋葡苷聚糖

中山大学10 1999 聚甲基乙撑碳酸酯、植物纤维塑料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8 1992 聚酯,形状记忆聚合物

同济大学8 2003 聚乳酸,聚酯/淀粉共混型

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7 1995 聚酯型

南开大学 6 2002 医用聚酯

清华大学 5 2000 基因工程生物塑料,淀粉型

四川大学 5 2003 聚酯型,聚酯/淀粉共混型

天津大学 5 2001 热塑性淀粉,聚酯

浙江大学 4 1999 聚碳酸酯,聚乳酸

华东理工大学 3 2004 淀粉/聚乙烯醇共混型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 2 2003 聚酯共聚物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2 2001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华南理工大学 2 2002 聚乳酸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 2000 PCL/天然高分子共混型

将上表与国内企业专利申请情况相比较可看出,在降解塑料领域,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申请的专利更多,他们的专利大多是国际上较先进的技术,如基因工程生物降解塑料,聚酯及其衍生物类、聚乳酸生物降解塑料技术,它们代表降解塑料技术发展方向。

4.3.2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情况

表8 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在中国申请专利情况(截至2006年4月)

单位/机构专利件数主要技术类型

夏威夷大学 1 多羟基烷羧酸盐(PHAs)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1 聚乳酸纳米微囊

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1 蛋白复合体

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会 1 生物降解板铸造成形设备

国外在中国申请生物降解塑料专利的高校、研究机构和个人申请的都很少,国外申请人主要集中在企

业,,再次说明国外企业普遍重视专利(注:表5~8中所列专利件数为发明专利件数)。

4.4个人专利申请情况(申请量在2件以上)

个人申请的专利以国内申请人为主。2000年以后个人申请的专利国内以丁少忠(5件)、胡靖(4件)、陈明忠(3件)、戴锡麒(3件)、刘永丰(2件)、顾卫平(2件)等较多,国外的有韩国的金永福(2件)和台湾的王中柱(2件)。2000年以前有代表性的个人专利主要有叶永成、阎万琪和韩青原的专利,都是光和生物双降解塑料的技术。

5 专利技术特征分析

从检索的专利来看,降解塑料按组成可分为四大类:淀粉/植物纤维等天然高分子及其共混物塑料、淀粉基塑料、聚酯塑料、聚乳酸塑料。根据降解方式可分为光降解、光生物双降解和生物降解(包括部分生物降解和全生物降解)。各类降解塑料都有其特点,下面分别进行粗略分析。

5.1淀粉、植物纤维等天然高分子及其共混物

5.1.1 直接使用型淀粉塑料

直接以植物淀粉为原料,加入填料、辅料(淀粉改性剂、柔软剂、防腐剂、发泡剂等),生产工艺上通过高速混料机混料,将配料定量送入加热模具中,热压或膨化成型为模具形状的产品,可满足多种模塑成型制品的制备需要。如上海交通大学孙康、唐忠柱申请的发明专利CN03141982.8即以直接淀粉为原料,通过增塑剂的复配塑化、凝胶化促进、粘土层间混杂增强实现淀粉的高性能化,使用简单熔融共混方法制备出高性能化全生物降解型淀粉材料。该种方法的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生产过程无“三废”,不污染环境,产品质量轻,抗压抗震强度好,防霉防潮,可完全生物降解,降解后可作为有机肥料。

5.1.2植物纤维塑料

该类材料主要由植物纤维、胶粘剂、防水剂组成。植物纤维包括:作物秸杆、稻草、谷壳、甘蔗渣、玉米芯、竹芬、花生壳等。从相关专利可以看出,这类制品大多数是使用50目以上的植物纤维粉末加入生物胶黏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热压成型。如日本株式会社大地兴园的专利CN01115899.9将植物纤维通过热处理加工得到生物降解性成型物。该工艺过程无污染,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所得产品具有一定的耐水性,耐腐蚀性,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可完全生物降解。

5.1.3天然高分子共混塑料

淀粉与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甲壳素及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进行复合共混,可制备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具有发展优势。这种塑料可用作包装材料、涂层、食品储藏箱、购物袋以及农用薄膜等。如北京市瑞德宝生物降解制品公司的专利CN00106182.8是将改性淀粉、植物纤维及各种助剂共混来制备生物降解组合物,其成型方法是在组合物原料中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注膜,热压成型,脱膜、喷胶,干燥而成成型产品。成型方法工艺简单,成品率高,其产品韧性和弹性大,生物降解速率快,易脱膜。

5.2 淀粉基塑料

5.2.1 添加型淀粉塑料

在淀粉塑料的早期研究中,人们多将淀粉经过改性后直接作为添加剂添加到聚烯烃材料中,另外再加入光敏剂、促进剂、降解剂等助剂,使经过改性的聚烯烃材料具有生物和光双降解功能。这种方法生产的产品,淀粉的添加量仅达到5%~15%,其力学性能与聚烯烃相近。但这种工艺所制得的降解材料只能在一定的时间里降解为碎片,而不能完全降解为分子状态。

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由于这类塑料只能部分生物降解以及价格偏高等原因,市场始终未能有效打开,一些企业在原有光降解和添加淀粉的基础上研发具有热氧降解功能的品种,但降解效果仍不

太理想。

5.2.2 共混型淀粉塑料

淀粉/聚烯烃改性共混塑料:这类淀粉塑料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淀粉和树脂的混合不是简单的进行,而是通过对淀粉或树脂进行改性处理后再混合;②淀粉添加量大,可达80%;③降解效果显著。一些专利对淀粉改性提出了新的思路,如申请号为CN00119372的专利采用钛酯酸系列偶联剂来增加淀粉与树脂的结合力,生产工艺包括淀粉的预处理、淀粉改性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三个步骤,流程简单,节省能耗,生产成本低,制品生物降解性能优良。

成都新柯力公司的专利CN200410040513.1则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淀粉处理方法来制备生物降解塑料母料,即在淀粉细化的同时进行机械力化学改性,显著削弱或消除了原淀粉的结晶性和极性,使淀粉具有优异的可加工性,与聚乙烯(PE)等普通树脂的相容性良好,加工范围宽,操作弹性大。淀粉细化的同时进行机械力化学改性工艺还使热塑性淀粉塑料在淀粉含量高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同时生物降解率明显提高。淀粉微细化改性处理也是淀粉降解塑料发展的一个方向。

淀粉/可降解聚合物共混塑料:淀粉/可降解聚合物共混是目前国内采用最广泛的技术,公开的相关专利数量居各类降解塑料之首。该类技术将改性淀粉与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如聚乙烯醇(PV A)、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HA)等共混挤出造粒,使产品具有完全生物降解性,较使用单一生物降解聚合物降低了生产成本。

5.2.3 全淀粉热塑性塑料

全淀粉热塑性塑料是采用一定技术改性淀粉使其具有热塑性,再加入各种可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添加剂或与少量其他可生物降解聚合物,通过挤塑、注塑、吹塑或发泡等工艺加工成型的材料。从所检索到的专利来分析,制备全淀粉热塑性塑料的方法主要有4种:1)淀粉与其他天然高分子复合;2)通过化学改性制备热塑性淀粉塑料;3)淀粉与增塑剂共混挤出;4)用酶合成直链淀粉制得全淀粉塑料。

5.3生物聚酯塑料

纵观历年专利可以发现,国外对聚酯塑料的研究比国内早,也比国内多。国外研究开发聚酯塑料技术的多为企业,如美国杜邦、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宝洁公司、意大利诺瓦蒙特公司等,而国内研究聚酯的单位多为研究所和高校,如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北京),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等。研究的聚酯塑料种类主要有脂肪族聚酯和脂肪-芳香共聚聚酯。国外公司的技术多已实现了产业化,而国内基本上还在研究阶段,也有少数机构进入了中试阶段。

5.3.1 脂肪族聚酯

脂肪族聚酯是用化学合成法开发的生物降解塑料,主要品种包括聚己内酯、聚碳酸酯、聚羟基丁酸酯、聚羟基烷酸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酯酰胺、聚碳酸酯等。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简称PBS)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在详细研究了PBS的耐水性、稳定性等的基础上,开发了高效催化体系,合成了高稳定性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申请的可生物降解聚酯塑料的专利较多,其技术主要是以己内酯、丙交酯、乙交酯等单体均聚或共聚或再加上聚醚进行共聚,所得的聚合物摩尔质量高,具

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是很好的生物医学材料,也可用于日常生活领域;四川大学合成了对二氧环己酮,为制备聚对二氧环己酮创造了条件,也研究了聚对二氧环己酮的接枝和共混改性。其专利CN200410022127.X描述了聚对二氧环己酮/脂肪族聚酯的扩链和/或偶联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但目前未见工业化报道。

5.3.2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

热塑性芳香族聚酯热性能稳定,力学性能优良,便于加工,价格低廉,但芳香族聚酯生物降解性很差,不能单独作为生物降解塑料使用,而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CPEs),使其既有脂肪族聚酯的可生物降解性又有芳香族聚酯的力学性能,因此已经发展成为一类用途广泛的树脂。

21世纪初,一些世界著名的化学公司如德国巴斯夫公司相继推出各种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商品。另外,国内科研机构中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成都有机研究所等也在进行脂肪/芳香族共聚酯材料的研究,并陆续申请了一些专利,但目前还未见有商业化产品推出。

5.4 聚乳酸生物塑料

聚乳酸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聚合物,无毒、无刺激性,强度高,易加工成型,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吸收,可最终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PLA在人体内的降解和降解产物的高度安全性已得到证实,同时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相关中国专利的申请,总趋势递增,从1999年开始,申请量增长较快,

国内申请聚乳酸相关专利的高校主要有: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东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等;研究所有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有机研究所等。目前国内申请人公开的聚乳酸相关专利,技术领域分布于医用、制备、包装和纤维等,主要为制备和应用。如中科院成都有机所、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正进行聚乳酸在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医用片材、骨螺钉、手术缝合线等医用制品材料。

国外申请人在中国的聚乳酸相关专利申请,主要是日本企业,包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可乐丽等,其次是美国企业。公开的聚乳酸相关专利技术领域分布于医用、制备、包装、纤维、树脂组合物、食品等,涉及的领域较多,而且分布较为平均。

6 二氧化碳降解塑料

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二氧化碳降解塑料作为一类完全降解的环保塑料,可利用石化及水泥厂、炼油厂、发酵等生产过程产生的工业废气二氧化碳来生产降解塑料,一方面利于环保,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碳的集中排放,而且避免了传统塑料产品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可实现资源替代,节约有限的石油资源。因此,二氧化碳降解塑料的生产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国内研究二氧化碳降解塑料并申请专利的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其专利分别转让内蒙古蒙西高分子材料公司和江苏泰兴金龙绿色化学公司,据报道已有工业化生产。目前,国外有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工业化生产二氧化碳降解塑料。

总之,各类降解塑料专利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如何提高产品性能,主要包括力学性能、降解性能,以及

降低生产成本,新的合成方法等,另外对材料功能化及新型降解材料的研究也较多,这是降解塑料技术的发展趋势。

7整体趋势分析

从国内专利类型来看,1992年生物降解塑料的实用新型专利1件,从2000年至今,生物降解塑料的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增长快速,国内每年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大约有20多件,而外观设计专利数量也在相应递增,说明近年来生物降解塑料技术渐渐成熟。专利文献表明,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降解塑料制品多为一次性用具、植树保水容器和医用降解材料,而对于普通的包装用降解薄膜,国内市场亟待进一步开放。

从降解塑料组分和降解方式分析,光降解、生物和光降解塑料的专利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最近几年的专利则以全生物降解塑料为潮流,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是聚乳酸和以淀粉为基材的全生物分解组合物,说明生物降解塑料技术目前的发展方向是全生物分解塑料。

通过对国内生物降解塑料专利的统计分析表明,生物降解塑料技术目前处于技术发展期,而日本、美国和德国的专利优势非常明显。日本的三井化学、吴羽化工、日世株式会社,美国的宝洁公司、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Nature Work,德国的拜尔公司、巴斯夫公司,意大利的诺瓦蒙特等著名的大公司在生物降解塑料技术上都在中国申请有专利,特别是日本、美国和德国的生物降解塑料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量较大且主要集中在发明专利,可得知日本、美国和德国公司在此领域的技术实力较强,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国家。

8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专利文献的粗略分析研究可得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降解塑料技术领域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仅供参考。

1)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生物降解塑料企业还不能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生物降解塑料技术发达国家的专利申请主体主要是具有相当开发能力的大企业、大公司,而在我国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尽管技术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专利产出率还很低,尚未形成专利技术包围以及专利战略体系。

2)缺乏国外专利的申请。本次仅对国内申请的专利进行了研究,并未对国外专利作相应的检索和分析,但从国内外企业在国内的专利申请情况可以推见的是,与国外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我国在生物降解塑料技术领域缺乏国外专利申请,而发达国家的生物降解塑料技术专利大多申请了国外专利,在许多国家都获得了专利授权,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同族专利。我国企业缺乏国外专利申请,势必会影响到我国在生物降解塑料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能力。

3)扶持专利发展的资金匮乏,使其专利有效性大打折扣。从检索情况可以发现,许多专利申请被视撤回,形成失效专利,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专利权人的资金不足而造成的。国内企业专利申请量低,对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目前国内在此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名靠前的均是研发经费相对充足的科研机构和高校,而国外排名靠前的则均为大型企业,如意大利诺瓦蒙特、美国宝洁公司等。

4)我国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现在从事生物降解塑料生产的大部分企业都以出口为主,而且技术研发能力薄弱。由于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又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一旦国外市场的产品标准改变或者限制我国产品出口,我国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这类产品市场主要分布

在北美、西欧、日韩、东南亚、大洋洲等,国内市场需求较小。在国外,政府通过政策或税收调节价格,支持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发展,目前我国政策对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的支持力度较弱,虽有宏观政策支持,但缺少细则,这不利于生产型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小维,罗志刚.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5):

2 黄根龙.上海包装,2005,(3):

3 杨玉清,王佩璋..塑料工业,2005(B05),

4 刘功.塑料,2004,(6)

5中国塑料行业网,2006.5.27

6中国化工信息网,2005.8.18

7中国化工信息网,2006.1.11

8新疆塑料信息网,2005.11.17

9上海情报服务平台,2004.12.8

10化工科技市场,2006,(1)

11包装世界,2005,(5)

浙江专利奖评选办法

浙江省专利奖评选办法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进一步强化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工作导向,根据《浙江省专利条例》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挥专利支撑作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浙江省专利奖评选工作,鼓励和表彰为技术(设计)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设计人)。 第三条省专利奖评选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省专利奖设浙江省专利金奖及浙江省专利优秀奖,每届授奖总数不超过45项。 浙江省专利金奖及浙江省专利优秀奖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中评选产生,金奖项目每届不超过15项。 第五条凡在浙江省内注册登记的企事业单位或省内户籍个人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以参加省专利奖评选:(一)在上年度12月31日前(含12月31日,以授权公告日为准)被授予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权(不含国防专利、保密专利); (二)在浙江省行政区域内转化实施; (三)专利权有效,不存在撤消专利权请求和宣告无效请求,无权属纠纷; (四)全体专利权人均同意参评; (五)未获得过中国专利奖、省技术发明奖或省级专利奖。 第六条获评浙江省专利金奖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专利权稳定,专利授权文本质量优秀;

(二)专利技术新颖,创造性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者国内领先水平; (三)发明专利技术在解决本领域共性、关键性技术问题上有重大突破,对本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重大作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本领域技术革新、产品升级换代的贡献重大,对行业技术发展起到积极示范引领作用; (四)对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广阔; (五)专利权人、实施单位对于该项专利权的运用和保护措施积极主动,管理完善。 第七条获评浙江省专利金奖的外观设计专利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专利权稳定,专利授权文本质量优秀; (二)形状、图案、色彩方面设计独特,在产品所属领域有突出的设计要点; (三)设计理念优良,具备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人机性好、实用性强、绿色环保、引领未来健康生活方式、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等特征; (四)对提升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五)专利权人、实施单位对于该项专利权的运用和保护措施积极主动,管理完善。 第八条获评浙江省专利优秀奖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专利权稳定,专利授权文本质量优秀;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 知识产权指的是专利权、商标权、版权(也称著作权)、商业秘密专有权等人们对自己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权利。知识产权法,就是保护这类民事权利的法律。这些权利主要是财产权利。其中,专利权与商标权又被统称为"工业产权"。它们是需要通过申请、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才产生的民事权利。版权与商业秘密专有权,则是从有关创作活动完成时起,就依法自动产生了。 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及其现状 (一)概况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1979年,我国的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三部法律同时开始起草。在1979年的《刑法》中,规定了禁止冒用他人的注册商标,使商标从这时起就被赋予了"专用权",成为一种"从刑法中产生的民事权利"。顺便说一句,在我国刑法较发达而民法不发达的相当长的历史中,许多民事权利都是依刑法产生,仅仅受刑法保护的。1982年,我国颁布了《商标法》(并于1993年2月与现在两次修订);1984年,我国颁布了《专利法》(并于1992年9月与2000年8月两次修订);1986年,我国颁布

了《民法通则》,其中明文规定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1990年,我国颁布了保护版权的《著作权法》,1991年6月国务院又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3年9月我国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开始明文保护商业秘密;1997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除了几部单行法律与行政法规之外,我国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还列有专章,规定了对严重侵犯商标权、侵犯版权、侵害商业秘密及假冒他人专利者进行刑事制裁。至此,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法规已经具备了。

中国面临的知识产权壁垒现状与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f4555289.html, 中国面临的知识产权壁垒现状与对策分析 作者:徐添添 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18期 【摘要】中国企业已经进入在各方面都有知识产权壁垒限制的时代,无论是出口产品的 生产制造,还是在国外进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或者意图在中国本土再创佳绩的企业,都受到影响。知识产权除非关税壁垒中的绿色壁垒、技术贸易壁垒、美国337调查之外,还包括其他影响产品进入目标市场的有关知识产权壁垒。中国企业可以就当前知识产权壁垒的特点和法律地位,把知识产权作为攻击的利器,建立不同的市场战略,获取利润,有部分企业已经在行业内率先做出示范。国家在宏观层面可以为企业优化知识产权的制度创造更优越的环境。 【关键词】知识产权壁垒;合理利用知识产权;最低保护标准;例外条款 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从初期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发展到现代以机电等制成品等为主的出口产品,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逐渐提高。2009次贷 危机全球余波未平,国际社会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屡见不鲜,并且已经逐渐向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壁垒方面倾斜。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行业发起的知识产权争端最多,这两大行业也是中国技术含量大幅度增长的行业。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从2005年开始,知识产权贸易别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已经超过反倾销等其他贸易保护措施, 涉及中国主要的100类出口商品,至今累积损失已超过2000亿美元。据统计2009年中国就有34.3%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从2002年以来,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美国“337调查”的最大受害国。[1]依此情形发展,中国企业对外市场出口产品必然会面临较大幅度的缩水。但是有关知识产权对中国产品的影响并非就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一方面如此简单,就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向其他领域拓展,并对中国企业和产品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知识产权及其制度是在发达国家达到比较严格的水平,但是同样可以为在市场竞争的中国企业所用,只要熟悉知识产权在目标国市场的制度规范,就可以帮助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所向披靡。 1.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广义内涵 就贸易壁垒方面而言,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壁垒包括技术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美国337调查等。这些壁垒是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利用利益集团影响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相关立法得到的效果。但是就阻碍一国生产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方面而言,仅仅涉及显著的贸易壁垒是不够的。有关知识产权的壁垒还应包括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获取、运用和诉讼中,合理利用知识产权策略;或者滥用知识产权,给竞争对手设置各类障碍所造成的影响。日本和韩国在二战后利用美国的技术输出和立法上政治上的疏忽,通过模仿、改良和窃取等方式在应用技术方面已经赶上美国甚至超过美国,但美国在当代不可能允许其他发展中国家采取当年的日本和韩国的方法发展技术。那么从知识产权的内在特点了解关于知识产权的多方内涵之后,发展中国家及企业不仅仅应该做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守护工作,更可以利用知识产权在当今时代的特性,转守为攻,获得市场先机,占领市场有利地势。那么综上,广泛来说知识产权壁垒是

企业专利奖励办法

企业专利奖励办法 一、概述 1.1为了建立健全公司的专利保护体系,加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发明创造,提高员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并保障公司的职务发明成果及时申报专利,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2.1本制度适用于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所有员工。 三、引用文件 3.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总则》 四、职务发明 4.1公司员工的职务创造(包括职务发明和职务创作)专利成果的知识产权均归本公司所有,职务创造成果包括: 4.1.1员工在公司工作期间,主要利用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资源及商业秘密,为履行自己的职务所完成的或者所构想的所有研究开发结果,包括: a)模具设计、制造方法、工艺过程、材料配方、经验公式、实验数据等; b)标识设计、产品设计、广告、教材、计算机软件及其算法设计等。 c)公司现有研究、开发结果的改进。 4.1.2员工不论何种原因在离开本公司一年内所得的与本公司工作所承担任务 有关的研究、开发结果。 4.1.3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或员工与本公司签署的《劳动合同》、及其他协议中约定的应归公司享有的其他智力劳动成果。 4.2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属划分:专利申请权跟专利所有权归公司所有,专利发明人享有署名权,发明人可署名多人,按照人员对专利项目的重要性排序。 五、专利管理部门 5.1知识产权部为专利的管理部门,同时研发部设一名专利管理人员与知识产权部对接。 5.2知识产权部负责与公司合作的专利代理机构接洽,包括:专利的检索与查询、申请、合同的签订、费用的缴纳、跟进与维护、知识产权纠纷和诉讼等事宜。

六、专利申请 6.1知识产权部根据年度专利申报目标和规划,对研发部门提交的申请专利材料进行审批,对于符合企业年度专利申报目标和规划的材料申请中国专利,进行专利申请工作;对认定为不适合申请专利的,发回研发部门,并说明理由。 6.2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对认为符合企业年度专利申报目标和规划的材料申请中国专利的,如果该项目涉及其他法人单位,则发送确认请求至该法人单位,若该法人单位同意共同申请的,明确申请人署名顺序后委托至专利代理机构;该法人单位放弃申请专利的权利的,作为单独申请人进行申请工作;该法人单位不同意将其申请专利的,需说明理由,汇报至单位主管领导,经协调后,根据协调结果继续相关工作。 6.3研发部配合专利代理机构组织填报专利申请所需资料,履行有关申报手续。当填报资料中涉及专业性强的技术问题时,##科技的相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必要时可临时组建专利申报小组。 6.4公司在申请专利前,有关人员应对该发明创造保密。公司员工离职、辞职,或者临时工作人员在离开公司前,应将其从事、参与企业技术工作的技术资料交还给公司,并承担保密义务。未经公司许可,不得擅自发表涉及保密内容的文章,不得将属于公司的发明创造申请个人专利。 6.5相关部门在欲对外公开某项技术信息前,应先查询其是否属于技术秘密以及是否正在申请专利程序中。对于属于技术秘密和尚未完成专利申请程序的技术信息,不得对外公开。确有公开需要的,需要经知识产权管理领导小组签字批准方可对外公开。 七、奖励办法 职务发明经员工提出专利申请,并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受理后,公司对发明人给予奖励,奖励标准如下: 7.1发明专利:每件给予奖励5000元。奖金分三次发放:收到专利受理通知书后,奖励1500元,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后,奖励1500元,拿到授权通知书后,奖励2000元。 7.2实用新型专利:每件奖励3000元。奖金分两次发放:收到专利受理通知书后,奖励1000元,拿到授权通知书后,奖励2000元。

经济全球化与的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

经济全球化与的知识产 权发展和保护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 [摘要]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知识产权问题被越来越重视。我们应针对法律上的空白制定新的法律,并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律,具体而言就是针对新问题作出规定;取消或调整一些规定;增强行政查处手段,强化商标权的保护力度。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创新,我们应建立健全国家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主体;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发挥政府制度保障作用,营造创新环境。 [关键词]知识产权;经济全球化;特征;发展目标;创新 [目录] 引言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点。 二、我国知识产权现状以及在面对经济全球化时的机遇和挑战。 三、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发展目标。 结论 注释和参考文献 引言 知识产权在我国立法的时间不长,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产权问题及着作权问题越来越被重视,而它与公司法的分离也使它的地位更加重要。各国知识产权立法缺少对某些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知识产权立法与传统民事侵权理论相冲突;知识产权法内部存在矛盾与分歧;知识产权立法对新生事物缺乏必要的预见性,这些问题都凸现出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的不足,我们应本着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知识产权立法进行修改,以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 (一)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智力劳动成果、商业标记和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所享有的权利。[1]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1、智力劳动成果方面享有的权利指的是专利权和着作权。专利权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人的权利有独占实施权、许可实施权、转让权、放弃权、标记权;着作权中可以享受着作权保护的作品涉及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着作权的权利: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财产权包括使用权、获得报酬权。2、商业标记方面享

中国竹地板专利技术分析

中国竹地板专利技术分析 竹地板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自主开发的竹产品之一,已有30多年的历史。我国是全球竹材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这给我国竹地板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竹地板产业的不断发展,竹地板技术同样发展迅速[1]。 分析专利状况是跟踪技术进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专利角度出发,对我国竹地板专利技术发展趋势、专利类型、地域分布、主要申请人及技术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以期对竹地板技术现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为今后竹地板的研究方向和应用拓展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1数据来源与数据筛选 1.1数据来源 本专利技术分析采用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简称cnabs数据库)作为数据采集源,cnabs 数据库收录了1985年至今全部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中国专利文献,并且每两周更新1次[2]。 1.2数据筛选 构建检索式进行检索,在此基础上,人工筛选进行数据降噪,去除非相关专利文献,主要的检索过程如下: (1)采用检索式竹s地板进行初步检索,其中s表示同在算符,例如asb表示a和b 在同一句子中,相比采用布尔运算符and噪音较小; (2)对检索结果采用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限定,排除外观设计专利; (3)采用国际专利分类号(ipc分类号)进行限定,进一步优化检索结果; (4)人工筛选,去除非相关专利文献,最终确定我国竹地板专利分析数据库,包括956篇专利文献,数据采集截止日期为2014年1月12日。 2竹地板行业专利信息分析 2.1发明与实用新型占比分析 截至2014年1月12日,在公开的956项竹地板专利文献中,有发明专利申请299项,约占总数的31%,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657项,占据了总数的69%(图1)。由图可知,目前我国的竹地板专利申请主要以实用新型为主,而发明专利申请占比偏低。 2.2发展趋势分析 图2显示1985~2014年间我国竹地板专利技术发展趋势。我国竹地板专利技术发展主要经历萌芽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调整期和继续增长期。 (1)萌芽期(1986~1990年) 我国竹地板行业从1986年起开始有专利申请。在专利cn86210813u中公开了一种竹筚拼板,该竹筚拼板可拼装成地板,这是我国第一篇关于竹地板的专利。这一时期,我国竹地板行业刚刚起步,生产水平低、工艺技术不够成熟,每年专利申请量只有几项,并且主要集中在实用新型方面。 (2)缓慢增长期(1991~2001年) 这一时期的竹地板专利申请量开始缓慢增长,越来越多的申请人开始研究利用竹材制造地板,大型企业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胶粘剂和涂料,使竹地板的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由于与木地板相比,国内消费者对竹地板的认知度不够,担心竹地板虫蛀、开裂、发霉、变形等问题,市场对竹地板的认可度不高;同时,众多竹地板企业的技术力量尚不充足,从事竹地板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较少,开发新产品的难度较大,并且企业专利保护意识淡薄,直接导致了竹地板专利申请较为缓慢。 (3)快速增长期(2002~2008年) 从2002年起,竹地板专利申请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8年竹地板专利申请量达到90

知识产权与技术贸易案例分析报告

对部分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的分析报告 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之痛 知识产权是什么,对现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要知道知识产权能干什么和怎么干好—— ——对部分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的分析报告之一 知识产权报记者 李启章 吴 辉? 张 璇 裴 宏 曾旭辉 徐 进 中国企业的专利化生存之痛(上) 据调查,目前中国DVD 企业比鼎盛时期大大减少,仅剩的为数不多的企业一息尚存,惨淡经营。是资金断裂、管理不善还是决策错误?其实,同日益严峻的专利化生存环境的变化相比,这些内部原因都微不足道。在今天,专利不仅关乎企业财富的多少,更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 专利制度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对专利战已经习以为常。在WTO 的框架下,传统关税壁垒已经逐渐削弱。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和商标已成为跨国公司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企业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表现出令众多跨国企业无法招架的市场竞争力。据统计,中国彩电、电冰箱、录放机、照相机、摩托车、皮鞋等的出口量均占国内产量一半以上,有近百种商品产量名列世界第一。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知识产权与技术贸易案例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出口增长迅速,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2002年至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为679亿美元、1103亿美元、1655亿美元,增幅分别为46.1%、62.6%和50.2%。今年上半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达到180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2%,其中出口935.2亿美元,增长32.4%。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直接挤占了传统跨国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甚至引起了恐慌。为了保护自己的市场利益,一些企业接连向中国企业发起专利诉讼,兴起国际诉讼。 这些专利纠纷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规模越来越大,国外企业或组织索要的专利费用和赔偿额越来越多,动辄数以亿计;二是范围越来越广,从打火机、拉链等传统产业到生物制药、数码芯片等高科技产业,纠纷涉及的产业和部门越来越多;三是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已提出了针对中国的337条款调查数目在不断增加,已经启动的111个调查中有42个涉及中国内地和香港。从1998年到现在,334起反倾销调查中,中国占47个,涉及农产品、制造业产品等多个领域;四是手段越来越隐蔽,专利往往隐藏在标准和技术壁垒之后发挥作用;五是外国企业往往结成产业同盟对中国整个行业或主导企业提起专利诉讼,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对某些产业的经济安全构成了威胁。 面对种种专利纠纷,中国大部分企业往往事到临头才手忙脚乱,最终吃亏甚至失去立足之地。综观近几年的教训,中国企业吃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在国际市场上,跨国企业倚仗国家强势的经济和科技背景,利用自己掌握的专利技术,以及对专利制度的透彻理解和专利战术的熟练运用,对中国企业频频发难,意欲维护或抢占市场份额。一些跨国企业筑起的专利壁垒也越

专利-内部员工专利奖励办法

专利-内部员工专利奖 励办法

《内部员工申请专利的奖励办法》 一、概述 为了建立健全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公司核心竞争力。鼓励发明创造,提高员工技术创新 的积极性,并保障公司的职务发明成果及时申报专利,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xxxx公司研发部、及其他部门员工。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国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四、定义 (一)专职研发发明:指公司研发部门员工在公司任职期间,执行岗位职责,根据公司需要撰写并递交专利申请材料,并最终取得专利证书。 (二)职务发明:指员工执行公司所交付的任务、利用公司名义和主要利用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及享受公司待遇下所取得的发明创造。具体包括: 4.1员工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 4.2员工在履行公司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中所做出的发明创造。 4.3主要利用公司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4.4员工离开公司时,不得将本公司专利技术资料带离,且不得将应属于本公司申请的发明创 造申请个人专利。

4.5员工在业余时间内,在没利用本公司物质技术条件(包括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 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的前提下,并且与本职工作或分配的任务无关的发明创造, 则视为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五、专利权属划分 5.1职务专利是公司的无形资产,不因发明人的工作调动、离职而转移,其知识产权归公司所 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和占有。 5.2公司员工的职务发明和创造,其形成的专利权归公司所有,任何人不得擅自将职务发明专 利转让。 六、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6.1行政人事部为公司知识产权的管理部门。 6.2负责与公司合作的代理机构接洽,包括: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及域名等)的查 询、申请、合同签订、费用缴费、跟进及维护、知识产权纠纷和诉讼等事宜。 七、专利申请 7.1建立专利内部评审机制,由副总经理、技术部部负责人、工程部负责人、人事行政部负责 人组成评审小组,负责从技术和保密角度对员工提出的专利进行内部审核。内部无法审核 的项目,由行政人事部联络代理机构。 7.2对经审核后不适合申请的,应向发明人讲清原因、妥善处理。 7.3员工提出专利申请并通过内部审核后,由员工提供详细的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技术交底 书),由行政人事部联络代理机构进行专利查新、撰写及提出申请。员工本人不得自行联 络代理机构。 7.4专利发明人应协助公司专利管理部门(行政人事部)进行专利申请和维护。 7.5员工撰写技术交底书,参照《专利申请模板》:见附件1。

(完整版)专利权转让合同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权转让合同国家知识产权局 篇一:专利权转让合同签订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制 专利权转让合同 签订指南 前首(鉴于条款) ―--鉴于转让方(姓名或名称注:必须与所转让的专利的法律文件相一致) 拥有(专利名称注:必须与专利法律文件相一致)专利,其专利号公开号〔八位包括最后一位字母),公告号(八位,包括最后 一位字母、申请日_____,授权日____,公开日____ ’专利权的有效期为______。 ―--鉴于受让方(姓名或名称〉对上述专利的了解,希望获得该专利权。 ―--鉴于转让方同意将其拥有的专 利权转让给受让方。

双方一致同意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转让方向受让方交付资料 1 .向中国专利局递交的全部专利申 请文件〈附件1〉,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摘要及摘要附图、请求书、意见陈述书以及著录事项变更、权利丧 失后恢复权利的审批决定、代理委托书 等〈若申请的是?还要包括所有申请文件)。 2中国专利局发给转让方的所有文 件(附件2〉,包括受理通知书,中间文件,授权决定,专利证书及副 等。 3.转让方已许可他人实施的专利实 施许可合同书,包括合同书附件(即与实施该专利有关的技术,工艺等文件 4.中国专利局出具的专利权有效的 证明文件。指最近一次专利年费缴费凭 证在专利权撤销或无效请求中,中国专利局或专利复审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做出 的维持专利权有效的决定等。 5.上级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主管

部门的批准转让文件。 第二条交付资料的时间、地点及方式 1.交付资料的时间 合同生效后,转让方收到受让方支付给转让方的转让费后_____日内,转让方向受让主交付合同第一条所述的全部资料,或者合同生效后, ______日内转让方向受让方交付合同第一条所述的全部〔或部分)资料,如果是部分资料,待受让方将转让费交付给转让方后一日内,转让方向受让方交 付其余的资料。 2.交付资料的方式和地点 转让方将上述全部资料以面交、挂号邮寄或空运等方式递交给受让方,并 将资料清单以面交、邮寄或传真的方式递交给受让方,将空运单以面交、邮寄 方式递交给受让方。 全部资料的交付地点为受让方所在地或双方约定的地点。 第三条专利实施和实施许可的情况

知识产权的历史发展

知识产权的历史发展 从前,特别在大陆法国家,把知识产权称为无体财产权,列入财产权之中(与物权、债权并列)。从“知识产权”一词在国际上流行,特别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之后,“知识产权”就完全取代了“无体财产权”一词。至于把知识产权从财产权中划分出来,则是因为知识产权有它的特点,与财产权大大不同。 知知识产权包括哪些权利,也就是说知识产权再如何分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涉及现在各国法律和国际公约的规定。《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1967年)第2条第8项规定:“知识产权”包括下列有关的产权:文学、艺术和科学着作或作品;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唱片或录音片或广播;人类经过努力在各个领域的发明;科学发现;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志和商号名称及标识;以及所有其他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中的智能活动产生的产权。 根据这种规定,可以将知识产权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保护人在文化、产业各方面的智力创作活动为内容的,包括着作权和发明权;第二类是以保护产业活动中的识别标志为内容的,包括商标权、商号权等。前一类又可分为以保护和促进精神文化为主的着作权与以保护和促进物质文化为

主的专利权。 但是在实际上,在上述公约之前,1883年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已经有了关于“工业产权”的规定,说:工业产权保护的对象有专利、实用新型、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志、厂商名称、产地标志或原产地名称和制止不正当竞争。所以一般又把知识产权分为着作权与工业产权两大类,在工业产权之下又分专利权、商标权、商号权等。这种分法也有道理。工业产权是涉及“产业”的,着作权则否。 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智能产物应受法律保护的日益增多,知识产权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例如受保护对象又增加了版面设计、计算机软件、专有技术、集成电路等等,而且还在增加。所以知识产权现在是一个尚在扩大中的、一类权利的总称。 关于知识产权,有不少问题有待研究。 1893年,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立的国际局与据《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成立的国际局联合起来,组成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联合局。1967年在斯德哥尔摩成立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74年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它的宗旨是通过国际合作与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协作,以促进在全世界范围内保护知识产权,以及保证各知识产权同盟间的行政合作。中国已在1980年3月3日参加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同年6月3日成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国。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摘要:磷酸铁锂是目前被广泛关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中国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指出我国在该技术上的专利申请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我国磷酸铁锂专利技术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为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进一步研发和市场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磷酸铁锂专利分析 1 引言 磷酸铁锂,分子式为lifepo4,又被称为磷酸亚铁锂,锂铁磷酸盐等,其理论比容量为170mah/g,放电平台为3.5v,具有高安全性、稳定的循环性能、环境友好和价格低廉等优点,是目前被广泛关注的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目前中国能源问题紧X,环境问题突出,因此,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1997年, j.b.goodenough申请了磷酸铁锂专利us5910382,这是关于可充电橄榄石结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第一个明确的核心专利。我国企业目前在磷酸铁锂开发方面仍落后于国际竞争对手。企业要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必须深层次地重视技术创新。专利是反映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磷酸铁锂电池在中国的专利申请状况,为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进一步研发和市场应用提供参考。 2 数据分析 本文用于分析的专利数据来自于中国专利申请数据库(pat),是

截止于2010年底被收录的公开专利申请数据。 2.1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图1 磷酸铁锂电池的申请量年度变化 图1中显示了磷酸铁锂电池专利申请量随年度变化的分布图。由图1可以看出,2001-2003年磷酸铁锂的专利申请量仅为个位数;至2007年之前,申请量仍然不足百件;2007-2010年专利申请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7年的申请量是2001年的21倍,是2006年申请量的2倍,而2009年的专利申请量比2007年又翻了一番。由图1可以看出,这一领域技术正处在高速持续发展之中。 1997年j.b.goodenough申请了第一个关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美国专利,但在2001年才出现磷酸铁锂电池的中国专利申请。经过考察发现2001年的5件专利申请,申请人均为索尼株式会社,其内容均为lifepo4/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由其制备的电池。实际上,2003年磷酸铁锂材料才由美国valence公司率先商品化,而2001年索尼株式会社已经在中国申请了专利,这表明了索尼对尚未产业化的专利新技术具有十分敏锐的洞察力,也表现了其抢占中国市场的决心。索尼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非常善于利用其他公司发明的、尚未被培育成才的技术种子,将它们培育成为成熟的、优秀的技术和产品。索尼是日本的代表性企业之一,日本十分重视生产技术开发的专利发展模式,这使得日本在许多重要工业品方面不仅产量大,而且质量较高,价格也由于产量大而能够维持在较低水平,因而相对于欧美国家来说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分析表明,第一个申

知识产权运营公司模式分析

精心整理知识产权运营公司模式分析 中国在专利运营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呈现两种模式:高校专利运营模式和国外专利运营引入模式。高校以其巨大的专利数量为基础来建立专利转化机制。专利运营这一环节早期并没有受到重视,国内专利运营机构数量少,起步晚,不成熟。下面介绍几家国内典型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模式 (二)业务范围 上海盛知华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是对专利进行商业化运作,主要包括:专利评估、培育、保护、营销、交易和监督这六个部分。具体如下:

1、专利评估:评价一项技术是否真正具有创新性和技术竞争优势,判断这项技术能否获得有效专利保护,评价这项技术的商业应用方式和市场潜力; 2、专利培育:对于具有潜在专利商业价值的专利技术,提供加强专利保护策略,和进一步开发推进策略,提高产业化可行性;通过设计新实 3 4 5 6 一项专利运营的完整流程为: 1、盛知华公司获得一项发明,对其进行专利性评估与潜在商业价值评估; 2、评估结果认定该发明具有市场价值后,对该发明采取专利申请全过程质量管理;

3、专利申请完成后,对专利进行市场推广和营销; 4、当专利市场中有感兴趣的企业愿意获得专利许可时,盛知华对专利进行许可转让交易价值评估; 5、评估后进行许可转让交易谈判,谈判成功后签订合同; 6、许可转让完成后,公司收取许可收入的10%作为佣金。 ( 143 分: 1、专利咨询:提供企业个性化专利数据库、知识产权顾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贯标辅导服务、高薪技术企业申报、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分析报告、产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专利预警分析报告、产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专利预警分析报告、知识产权培训;

《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奖评奖办法(试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奖评奖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促进发明创造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设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奖(以下简称广西专利奖),旨在鼓励和表彰为广西发明创造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设计人)。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广西专利奖的申报、评审和授予等各项活动。 第四条广西专利奖遵循激励创新、强化保护、注重效益、自愿参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奖项设置 第五条广西专利奖设广西专利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广西外观设计特等奖、一、二、三等奖,每三年评选一次。 广西专利奖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中评选出特等 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广西外观设计奖从外观设计专利中评选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相应奖项可以空缺。 第三章评审组织

第六条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设立广西专利奖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广西专利奖的评审、批准和授奖等有关工作。评审委员会下设评审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 第四章评价指标及权重 第七条发明、实用新型专利 (一)专利质量(25%)。 评价:1.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2.文本质量。 (二)技术先进性(25%)。 评价:1.原创性及重要性;2.相比当前同类技术的优缺点;3.专利技术的通用性。 (三)运用及保护措施和成效(35%)。 评价:1.专利运用及保护措施;2.经济效益及市场份额。 (四)社会效益及发展前景(15%)。 评价:1.社会效益;2.行业影响力;3.政策适应性。 第八条外观设计专利 (一)专利质量(25%)。 评价:1.创新性和工业适用性;2.文本质量。 (二)设计要点及理念的表达(25%)。 评价:1.设计要点独特性;2.艺术性及象征性;3.功能性。 (三)运用及保护措施和成效(35%)。 评价:1.专利运用及保护措施;2.经济效益及市场份额。 (四)社会效益及发展前景(15%)。 评价:1.社会效益;2.发展前景。

国家知识产权局笔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国家知识产权局笔试 篇一:20XX国家知识产权局专业科目考试、面试、体检和考察通知 福建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XX国家知识产权局专业科目考试、面试、体检和考察通知根据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20XX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要求,现将国家知识产权局20XX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科目考试、面试、体检和考察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业科目考试 凡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面试名单人员,均须参加mAp职业性格测试(网上测试)和专业科目考试。 (一)mAp职业性格测试 请各位考生于20XX年2月27日10:00-3月3日18:00登陆以下网址参加在线测评,请考生务必参加,如不参加视自动放弃。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f4555289.html, (二)专业考试时间、地点和乘车路线

1.专业考试时间:20XX年3月8日(周日)下午 14:00——16:00 2.专业考试地点: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海淀区蓟门桥西土城路6号) 3.请参加专业考试的考生,于3月8日上午09:00-10:00携带本人身份证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西门领取专业科目考试准考证。 4.考试时请携带身份证、公共科目笔记准考证、专业科目考试准考证提前15分钟到达考场。 5.乘车路线: 北京站:出站后乘坐地铁2号线在“西直门站”站下车,换13号线(东直门方向),在“大钟寺”站下车,向东步行700米至蓟门桥东北角,或转乘公交425、运通201路等在“蓟门桥东”站下车即到。 北京西站北广场:乘坐21、387、694路到“蓟门桥东”站下车即到。 北京北站:乘坐438、562路车到“蓟门桥”站下车即到。 乘坐地铁10号线在“西土城”站下车东南口出站,往南走600米即到。 (三)专业考试要求 1.参加专业英语考试的考生,请携带身份证、公共科目

知识产权的现状与思考

知识产权主要是指人们对其从事智力活动而产生的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在我国虽然实行知识产权制度比较晚,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这20年里,我们形成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并且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还建立起一个包括知识产权的行政审批、宣传培训、中介服务、学术研究等等在内的一个工作体系;也建立起一个行政与司法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知识产权执法体系。这也就是说一个包括法律体系、工作体系、执法体系的知识产权制度,我国在短短的20年里都把它建立起来了。在实际发展中,我国也保持了一个高速度。近些年来,我国的商标注册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都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我国的商标申请量是58.8万件,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分别是11万件。这都是居世界第一位的,而且与第二名拉开了很大距离。在这些年的科技发展中,我国也在各个领域,包括农业、制造业、高科技领域也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但是综合看来我国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严峻的挑战,我国知识产权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我国知识产权自主创新之路将艰难而漫长以专利为例,专利有三种: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其中技术门槛比较高的,或者说含金量比较高的专利是发明专利,它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检索,最后合乎法律规定才给予授权。首先从数量上看,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是13万件,这个数字在世界范围内虽然排前几位,但是被13亿人一除,我国的人均专利拥有量就很少了,我们的排位就到第八九十位了。另外,在这13万件专利中,其中一半来自外国的公司,主要是跨国公司,他们要在中国投资、进入中国市场,首先要确立自己的知识产权,并且国外公司在申请专利方面是非常活跃的;那么剩下一半专利来自国内,这一半中,大概有40%左右是个人申请,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特别是我国的企业申请的专利只有60%多一点。也就是说剩下的4万多件专利中,又有一半左右的专利申请来自三资企业;剩下两万多件是国营企业、民营企业申请的。这两万多件与我们几百万家企业这个总数相比就很少了。其次看一下质量的分析。据统计,这么多年来,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发明专利,本国人、本国企业申请的最集中的领域有:第一位是中药,国内申请占98%;第二位是软饮料,占96%;第三位是食品,占90%;第四位是汉字输入法,占79%。这是我们占优势的比较集中的领域。而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所集中的领域主要是高科技领域:第一位是无线电传输,占93%;第二位是移动通讯,占91%;其后为电视系统,占90%;半导体占85%;西药占69%;计算机应用占60%。从这里不难看出,国外申请的重点是放在了高技术领域,放在高端。国人申请100件专利,其中发明只有18件,82件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外观设计就是产品的造型,实用新型就是关于产品结构上的一些改进、一些创新。而来自国外的申请,100件有86件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发明专利。这也是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在我国现在也有一些很好的企业非常重视知识产权,重视自主创新,重视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像深圳华为公司,它是专门制造通讯产品的一家民营企业,它的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6%,是国内所有企业中申请发明专利最多的,累计申请国内专利3500件,同时向国外申请了400多件,注册商标也有600多件。另外像海尔、海信、青啤等,他们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做得也比较好,申请了很多专利,像海尔平均每天申请3件专利,每年1000多件,青岛啤酒也是一个很有名的驰名商标。但是这样的企业数量太少了。还有大量的企业没有自主创新,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据统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三,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之所以在国际上造成了这样的影响,就是中国只是一个制造大国,在知识产权方面我们还处在一种比较落后的状态,很多人说我国的企业是有制造没有创造,有产权没知识。像我们国家民航客机,百分之百从国外进口,当然最近尝试制造商用民航客机。我国高端的医疗设备、半导体以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很多重要的装备,制造产品的机器,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例如,石化装备的80%、数控机床和先进纺织设备的70%依赖进口,彩电、手机的

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万亿市场待开发 (6) 一、知识产权经济贡献日渐上涨,产业化水平逐年攀升 (7) 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现状 (9) 三、万亿市场待开发:知识产权服务市场规模测算 (13) 第二节律政、需求双轮驱动,知识产权服务迎来春天 (16) 一、法律政策驱动:立法不断完善,政策持续催化 (17) 二、需求驱动:知识产权服务潜在需求上升,奠定未来增长基础 (21) 1、确权需求:权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 (21) 2、用权需求:知识产权交易需求日渐上升 (24) 3、维权需求:侵权数量上涨 (29) 第三节掘金蓝海:知识产权服务细分市场分析 (31) 一、代理市场初具规模,机构竞争日趋激烈 (32) 1、专利代理机构增长明显,低价竞争趋势显著 (32) 2、商标代理机构在“互联网+”浪潮中迎来剧变 (34) 3、知识产权代理发展小结 (36) 二、信息、咨询市场有待扩张 (36) 三、商业化市场正在崛起,上市公司跑马圈地 (38) 四、维权市场依然律所主导,空间广阔未来可期 (42) 第四节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对比 (43) 一、国际模式:已出现大型服务机构----以高智发明为例 (43) 二、国内模式:缺乏大型机构,A股多以版权服务为主 (44) 第五节主题策略及重点关注标的 (46)

图表目录 图表1:知识产权服务内容 (6) 图表2:版权经济贡献 (8) 图表3:2005-2015年国内研发经费支出及占GDP的比重 (8) 图表4:2009-2013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法人单位及在信息资源产业总法人单位占比 (9) 图表5:2014年知识产权服务公司注册资本情况 (10) 图表6:企业类型 (10) 图表7:专利代理人考试报名人数与通过人数对比 (11) 图表8:执业专利代理人与获得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人员数量 (11) 图表9:知识产权服务业产值及在信息资源产业总产值中占比 (12) 图表10:知识产权服务业人口及在信息资源产业总就业人口占比 (12) 图表11:知识产权代理市场规模测算 (14) 图表12:知识产权信息与咨询市场规模测算 (14) 图表13: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规模测算 (15) 图表14:法律服务、维权市场规模测算 (16) 图表15:专利申请受理量增速变化 (18) 图表16:商标注册申请量增速变化 (18) 图表17:全国作品自愿登记量增速变化 (18) 图表18:商标代理机构增速 (19) 图表19:专利代理机构增速 (19) 图表20:2010-2015年知识产权创造发展指数变化图 (22) 图表21:专利申请受理量量(万件) (22) 图表22:商标注册申请量(万件) (23) 图表23:全国作品自愿登记情况统计(万件) (23) 图表24:2010-2015年知识产权运用发展指数变化图 (25) 图表25:专利质押融资金额(亿元)及增速 (25) 图表26:涉及知识产权合同在技术合同中交易金额占比 (25)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专利奖评奖规定的通知(2016)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专利奖评奖规定的通知(2016) 【法规类别】专利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泉政文[2016]129号 【发布部门】泉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 【实施日期】2017.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专利奖评奖规定的通知 (泉政文〔2016〕129号 2016年)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 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泉州市专利奖评奖规定》已经市政府第10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 真贯彻执行。原《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专利奖评奖规定的通知》(泉政文〔2014〕217号)同时废止。 泉州市专利奖评奖规定

一、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71号)和福建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有关工作部署,奖励和表彰在泉州专利创造和运用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根据《福建省专利促进保护条例》和《福建省专利奖评奖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二、泉州市专利奖是泉州市人民政府为表彰在泉州市行政区域内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中国专利而设立的专项奖励项目。 三、泉州市专利奖的申报、推荐、评审和授奖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接受社会监督。 四、泉州市人民政府设立市专利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由科技、经济等领域的专家和行政部门领导11~15人组成,负责全市专利奖评审工作,主任委员由泉州市人民政府分管知识产权工作的副市长担任。评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在泉州市知识产权局,负责市专利奖评审的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泉州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担任。 五、泉州市专利奖评审委员会人选由泉州市知识产权局提出,报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