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
中古文学理论批评史绪论部分的读书笔记
中古文学理论批评史绪论部分的读书笔记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与文学
理论。
文学批评是面向现实的、具体的,而文学理论则是指向逻辑的、抽象的,两者有所区别,但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书写形式
(一)注重阐述理论,建构体系的专著
(二)随笔摘记式的文论专著,大量的诗话、词话、文话、曲话、小说话等即属此类。
(三)文学选本。
(四)文学评点本。
(五)散见于论者别集或本人其他论著中的有关专论、序跋、书信、日记、札记,乃至诗词作品等。
(六)各类典籍与各种非本人之作中的论文资料。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演变历程与主要特点:先秦两汉是中国文论发展的奠基期。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承传了西周贵族构建的以“制礼作乐”
为核心的精神,将《诗》《书》《礼》《乐》《易》进行了加工、整理后奉为经典。
其中有不少直接论及了“文”,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高度概括力与富有生命力的词语、概念与命题。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论发展的成熟期。
有关文学的作家论、文体论、创作论、鉴赏论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开拓与创新,初步建立了中
国古代文论的范畴体系。
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曹不《典论:论文》。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论发展的深化期。
随着唐诗的繁荣、宋诗的新变,文学批评家在用新的思想观念总结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时,出现了大量的诗格、诗话类著作,提出了“兴象”“意象”“意境”“兴趣”
等新的审美范畴,产生了殷播、皎然、司空图等重要诗论家和严羽《沧浪诗话》那样影响深远的诗学著作。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内容(填空和名词解释) doc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内容一、填空题。
1、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2、孔子关于诗三百的论述:思无邪。
3、庄子对音乐的论述:天籁、地籁、人籁。
4、人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
5、李渔的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
6、最早提出“文人相轻”:曹丕《典论》。
7、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8、“滋味说”:钟嵘《诗品》。
9、“诗有别才”:严羽《沧浪诗话》。
10、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
11、唐•诗学理论:陈子昂“兴寄”说。
12、第一篇评论词的文章:李清照《词论》。
二、名词解释。
1、孔子——兴观群怨语出《论语》。
兴,指诗对读者的思想感情有启发和陶冶的作用。
观,指诗能够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社会的中得失。
群,指诗能够帮助人们统一思想,加强团结,交流感情。
怨,指诗可以用来批评政治,表达民情。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诗教”思想的体现,强调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孟子——①知人论世语出《孟子》。
指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知人论世”这一学说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重大,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被称为“中国文艺社会学批评的真正始祖”。
②知言养气语出《孟子》。
“知言”是指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
一个人的语言文辞体现他的内在品格。
“养气”是指人要修养自己的内在品德,培养高尚情操。
“知言养气”强调了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才能辨别各种言辞的实质,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它对后世曹丕的“文气说”、韩愈的“气盛言宜说”的形成都有影响。
③以意逆志语出《孟子》。
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读者不要望文生义、机械理解作品,而应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期末复习重点~~~~
“三表法”:(1)三表法是在《墨子·非命上》中提出的。
(2)三表法原意是说“言有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3)三表法是指立言辩说,应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标准,即过去的经验、目前的现实和将其运用于实际事务的实践价值。
法是指立言辩说,应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标准,即过去的经验、目前的现实和将其运用于实际事务的实践价值。
((4)此说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带有功利主义的特点与历史局限。
得意忘言:《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
他说:“语之所贵者,意也。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类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类的认识实践。
“得意忘言”对文艺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得意忘言”对文艺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孔子的文学观识记:“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谈学诗的重要性时提出“兴观群怨”说。
即诗有启发感染的作用。
诗有认识社会,了解政治得失的作用。
诗在社会生活中有交流感情的作用,诗有讽刺和批评不良的作用。
“文质彬彬”:出自《论语。
雍也》。
孔子对文学的形式和内容都很重视。
孔子认为就一个人来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引申到文学作品也是同样。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诗言志说: 《尚书·尧典》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功用的看法, “诗言志, 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
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
“诗言志”主要是说诗歌表达人的抱负和情感。
在先秦时期, “志”的含义有发展变化, 一是指政治上理想抱负, 二是指人的思想、感情。
诗言志说的实质是把诗歌看作人的心灵的表现。
2.兴观群怨:(1)此说是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
主要是针对文学的社会作用而说的。
(2)兴, “感发志意”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 使之思想受到感发, 引起审美愉悦、共鸣。
观, “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 通过诗歌可以了解时政与道德风尚。
群, “群居相切嗟”, 诗歌具有团结群众、增进友谊的作用。
怨, “怨刺上政”, 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3)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 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3.六义说: 《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
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前三者指诗体, 后三者指创作手法。
﹝(三体): 风: 民歌雅: 正声颂: 祭祀(三用): 赋: 陈述、铺叙比: 打比方兴: 先言他物, 引起所咏之物﹞4.六观说: 刘勰在《知音》中指出鉴赏作品要从六个方面作为评论文章的角度, 提出了“六观说”——“是以将阅文情, 先标六观。
一观位体, 二观置辞, 三观通变, 四观奇正, 五观事义, 六观宫商。
”可以了然作品的优劣。
5.风骨说: 刘勰在《文心雕龙》的《风骨》篇中提出他著名的风骨论。
“风骨”是爽朗刚健的风貌, 指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
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 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明朗的文风。
他的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刘勰风骨论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考试重点笔记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诗言志《尚书·尧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指诗歌表现出与政教相联系的人生态度与理想抱负,实质是把文艺看作是人的心灵表现。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最好的手段。
1.文艺与思想道德修养《论语·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是以仁为中心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阶段。
2.文艺与外交活动《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不学诗,无以言”《诗经》在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十分突出,表达自己的意图,体现一定的礼节都需要借助赋诗来实现,如果不懂《诗经》不能灵活引申运用诗的意义,在政治外交活动中就无法听懂别人的意图,也无法委婉表达自己的要求,善于熟练运用“赋诗”的方法,则能比较顺利取得政治外交的胜利。
3.文学批评的标准《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无邪即是归于正,提倡中和之美,内容与文学语言都应该委婉曲折,不能过于激烈过于只露。
4.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子曰:小子河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之名。
”兴:审美作用诗歌生动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兴奋,感情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美的享受观: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道德风尚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观客观内容,也观诗人的主观意图。
群:团结作用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对不仁的现象通过诗歌加以揭发。
5.文学内容与形式《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内容为主导,内容与形式并重,言有物,言有序。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案
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先秦时期主要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思想。
3. 理解汉代至唐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4. 掌握宋代至清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主要观点和成就。
5.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起源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思想。
2. 第二章:汉代至唐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教学重点:理解汉代至唐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掌握重要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的观点。
3. 第三章:宋代至清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演变教学重点:掌握宋代至清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主要观点和成就,了解重要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的贡献。
4. 第四章: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学的鉴赏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5. 第五章:文学批评与批判性思维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学会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进行客观评价和批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知识和主要观点。
2.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教学评估1. 平时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写作作业,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清晰表达和批判性思维的运用。
3. 期末考试:设计相关的试题,评估学生对文学理论批评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转型教学重点:了解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转型过程,掌握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主要观点和成就,认识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
7. 第七章: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多元化教学重点:理解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多元化趋势,掌握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主要观点和成就,了解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20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三章-第三节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作为文艺理论的范畴,“意境”最早出现于唐代。传为王昌 龄所作的《诗格》一书中提出:
▪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 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 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 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 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非常相 近却又是有所区别的,也可视 为意象和境界的区别。“象外 之象”指玲珑透彻而又意蕴多 重的诗歌审美意象,“景外之 景”则是由这样的意象构成的 整体诗境。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一、“兴”与“兴象”
▪ 滋味和兴象,在唐代诗学中是具有标志性和普遍性的范畴。 兴象之“兴”,缘于中国先秦诗学中的比兴,也成为后来的 “感兴”之兴。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பைடு நூலகம்
▪ 兴是作家受到外物的触发,唤起 了内心的情感,从而引起创作的 冲动。其中有这样几个要素:一 是要有外物的触发,也即“感 物”;二是这种感发的偶然性或 随机性,而非预先立意,刻意为 之;三是主体情感的唤起。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皎然所提出的“取境”是通过 诗人创作运思而得,主张苦思, 达到成篇之后“有似等闲,不 思而得”的境界。
▪ “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 若遇高手如康乐公览而察之, 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诣道 之极也。”——皎然《诗式》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晚唐的司空图提出了“思与境 偕”命题。
▪ 河、汾蟠郁之气,宜继有人。 今王生者,寓居其间,沉渍益 久,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 乃诗家之所尚者,则前所谓必 推于其类,岂止神跃色扬 哉?——司空图《与王驾评诗 书》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
1、文气中国古代文论术语。
指文章所体现的作者精神气质。
但它的具体内容则在文论各个发展阶段有不同变化和侧重。
○1《周易·系辞上》中的“精气为物”,《文子·十守》中的“精气为人,粗气为虫” 。
“气”指某种构成生命、产生活力、体现为精神的抽象物,无形而无所不在。
○2春秋时代学者大都重视“气”的社会作用,并认为精气所体现的精神是通过人的心官发挥效用,主宰行为的。
儒家解释音乐的礼教作用,也强调“气”,认为诗、歌、舞“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礼记·乐记》)。
○ 3战国时代,出现了庄子、孟子对立的养气观。
庄子认为,专心一志地求道,应不用耳、心听断,而“听之以气”。
因为“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
其实质是把“气”绝对抽象化,要求以虚无待物,绝对无为。
孟子则恰相反。
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他养的“气”有具体内容:“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配义与道”,“集义所生”。
由于养气而可以“知言”, 所以孟子是把抽象的“气”变为具体的思想、充实的精神,具有刚强正直的道义内容。
共同特点是把“气”这一造物哲学概念发展为思想原则概念,成为指导人的行为的某种精神。
○ 4最早将气的概念运用于文学理论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他所说的“气”就是文气,是文章所体现的作家精神气质,其具体内容指作家天赋个性和才能,所以是独特的,不可强求,也不能传授。
他以这样的“文气”为文章的特征,用为写作和批评的准则。
他评论“徐干时有齐气”,“孔融体气高妙”,在《与吴质书》中说刘桢“有逸气,但未遒耳”,都是指他们个性才能所形成的精神气质在各自文章的体现,这是“气”的概念最早用于文章写作和批评。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重点复习汇总)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历史分期,按照以文学理论批 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心,结合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和 文学创作发展状况的原则,分为五个时期:
一、先秦——萌芽产生期; 二、汉魏六朝——发展成熟期; 三、唐宋金元——深入扩展期; 四、明清——繁荣鼎盛期; 五、近代——中西结合期。
第一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 ——先秦时期
嵇康等人的文学批评思想
嵇康的文艺批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声无哀乐论》一文之中。 在这篇文章中他主要表达了“音乐的变化和美与不美, 与人在
情感上的哀乐是毫无关系的”这一思想对两汉以来把音乐简单 等同于政治, 完全无视音乐的艺术性, 甚至要它起到占卜作用 等方面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文心雕龙的体例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兴”, 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 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
志”(《四一书章句集注》) “观”, 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 《论语集解》引郑玄注
说:“观风俗之盛衰。”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说:“考见得失。” “群”, 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论语集解》引孔安国
儒家的“仁政”学说——“与民同乐”美学思想——“风 雅比兴”与“实录”原则。
庄子关于“虚静”、“物化”的论述, 关于“有无”、 “形神”关系的沦述, 关于言意关系的论述, 都成为后代 文艺创作理论的重要依据。。
第三, 先秦时期的文学思想和艺术思想、文学理论批 评和艺术理论批评, 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难以截 然分开, 而且很多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都是从艺 术思想、艺术理论批评中引申出来的。
刘勰在《序志》篇中清晰的说明了本书的创作构架。 《文心雕龙》全书由50篇论文组成,是一个自觉而严密的理论体系: (1)、前五篇《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是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一、先秦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
文:好 自然界纹理、图案——人文:文化—— 文献文章文字——文学
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还处于萌芽和产生时期, 它们大都体现在对总体文化的论述之中,而不是纯粹 的、单一的。尚未形成独立的批评文体,先秦文学批 评尚寄生于经、史、子、集等非批评文体之中。
先秦时期的文学思想和艺术思想、文学理论批评 和艺术理论批评,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很多文学 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都是从艺术思想、艺术理论批评 中引申出来的。
c.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文质彬彬)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礼记·表记》中引孔子说:“情欲信,辞欲巧。”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孔子曾有“志有之:言 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 而不远”
《论语·颜渊》:“棘子城曰:‘君子质而已矣,何 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 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犹犬羊之鞹也。 '”
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 不可力强而致。
韩愈《答李翊书》: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 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 声之高下者皆宜。
2.以辩证的、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某一时期或某一种理论 批评观点,“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大学》)
比如沈约的声律论和当时“永明体”诗文,在齐梁 时期确实起过“彩丽竞繁,兴寄都绝”的作用,但是在 唐代对于近体诗的产生和散文音乐美产生了积极影响。
《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 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重点复习汇总)
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
第三节 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荀子直接沦述文学的言论并不多,但是他有反对墨子《非乐》篇思想、 专门论述音乐理论的《乐论》,后来代表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的经典文 献《礼记·乐记》,就是在荀子《乐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荀子 的文学思想也是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派生物。他的文艺思想主要有以 下三个方面:
.
第三章 道家的文学观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庄子:“无乐之乐”、“解衣般礴”、“言意之表”
.
第二节 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 学思想
“无乐之乐”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秋水》 《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这种哲学
观点反映在义艺美学方面,就形成崇尚天然、反对人为的审美标准和 艺术创造原则。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 铄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 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 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胠箧》
第一,“天行有常”的自然观对他的文学思想的影响。 《天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架亡。”“制天命而用之”
突出强调人在文艺创作上的主观能动性。 《劝学》篇中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
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 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日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1.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论语·泰伯》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
中国文学批评史知识点参考先秦时期知识点荟萃1、《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被朱自清誉为中国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
2、孔子:仁、礼,“兴观群怨”说,重视雅乐3、孟子:性善论、“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4、荀子:性恶论,重视礼乐,《乐论》,“宗经、征圣、明道”5、老庄:“妙”和“自然”6、庄子:第一个自觉而深刻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家一、孔子的文艺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孔子的文艺思想可以用“诗教”来概括,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1、文艺与道德修养: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的基本原则。
“兴于诗”。
“兴”是兴起之意。
修身要先从学诗开始。
从学习《诗经》到掌握礼的各种原则规定,就是从具体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使自己立身行事,严格地遵循礼的规定。
“成于乐”。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最后的完成,还要通过音乐的陶染。
这个“乐”,是浸透了仁的精神的先王之雅乐。
2、文艺与政治外交:孔子对文艺在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当时人们在政治、外交活动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图,体现一定的礼节,都需要借助于赋诗来实现,即“诗言志”。
(二)文学批评的标准:“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孔子借此句来概括《诗经》的特征。
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
“思无邪”从审美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他赞美《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就是一种“中和”之美。
“尽善尽美论”,“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八佾》)《韶》乐的内容和形式是完善的,《武》乐歌诵武王伐纣,内容不够完善。
孔子主张内容和形式并重。
中国文学批评史16讲
《沧浪诗话》 沧浪诗话》
《诗辨》是全书的理论纲领,以“以禅喻诗” 诗辨》是全书的理论纲领, 以禅喻诗” 为理论核心, 为理论核心,全面论及作者关于诗学与诗歌 美学方面的基本主张; 美学方面的基本主张; 诗体》 《诗体》主要探讨中国古代诗歌体制和诗歌 流派的发展演变情况; 流派的发展演变情况; 《诗法》是关于诗歌创作的技巧与法则,颇 诗法》是关于诗歌创作的技巧与法则, 多经验之谈,近乎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 多经验之谈,近乎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 诗评》是严羽的诗歌批评论, 《诗评》是严羽的诗歌批评论,着重品评以 唐诗为主体的历代诗人诗作; 唐诗为主体的历代诗人诗作; 考证》是对作品、选本及字句真伪、 《考证》是对作品、选本及字句真伪、舛讹 的辨证和考订。 的辨证和考订。
一、 宋代诗话与诗学批评
诗话之体,创始于欧阳修,崛起于北宋, 诗话之体,创始于欧阳修,崛起于北宋,至清代鼎 发展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主要形式。 盛,发展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主要形式。 千百年来,中国诗话,作家如林,卷帙繁富,历久不衰。 千百年来,中国诗话,作家如林,卷帙繁富,历久不衰。 受其影响,衍生出“词话” 曲话” 文话” 受其影响,衍生出“词话”、“曲话”、“文话”、 剧话” 小说话”等多种文学批评体式, “剧话”、“小说话”等多种文学批评体式,而且走出 国门,流播四海,派生出“朝鲜诗话” 日本诗话” 国门,流播四海,派生出“朝鲜诗话”、“日本诗话” 在世界的东方, 等,在世界的东方,形成了一个与儒家文化圈相辉映的 东方诗话圈” 为当今之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 “东方诗话圈”,为当今之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东 方诗话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方诗话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案
一、教案概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思想。
3. 培养学生对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文学观念的认识。
4. 引导学生了解汉代以后的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
5.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批评家的评价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起源文学理论批评的概念与特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起源与发展2. 第二章: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儒家文学观念:仁、义、礼、智、信道家文学观念: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法家文学观念:法治与文学3. 第三章:汉代以后的文学理论批评汉代文学批评家:司马迁、扬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争论唐代文学批评:诗文革新运动4. 第四章:宋元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宋代文学批评家:苏轼、朱熹元代文学批评:戏剧与小说的发展5. 第五章:明清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明代文学批评家:李贽、王夫之清代文学批评:桐城派与性灵派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各个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思想,阐述其主要观点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古代文学批评家的评价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学派的文学观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文学理论和批评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近现代文学批评的背景与特点鲁迅、梁启超等近现代文学批评家的理论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7. 第七章: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与趋势文学理论批评家的代表作品与理论观点当代文学理论批评面临的挑战与问题8. 第八章:台、港、澳地区的文学理论批评台、港、澳地区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与影响代表性文学批评家的理论与实践台、港、澳地区文学理论批评与大陆文学理论批评的互动9. 第九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未来展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趋势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转型与创新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对世界文学理论批评的贡献10. 第十章:经典文学批评案例分析分析古代至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批评案例解读文学批评家的批评方法与理论视角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学批评案例,提升鉴赏能力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近现代至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脉络,阐述其主要观点和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一,名词解释1,四声八病:诗歌声律术语。
四声,汉语字音的四种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由南朝沈约、周顒提出。
周撰《四声切韵》,沈撰《四声谱》,为专门阐述汉语四声的早期论著(今均佚)。
八病,律诗中运用四声不当而出现的八种弊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据传由沈约、王融、谢脁创议提出。
四声八病说的提出,引起时人和后人对诗歌声律长久而广泛的讨论,促使作家更加自觉地注意诗歌声律,为五言诗向格律严整的律诗过渡奠定了基础,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四声八病亦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在当时即受到钟嵘等人的批评:“文多拘忌,伤其真美”(钟嵘《诗品》)、“作诗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均是对此一学说的批评。
2,“风骨”说:南朝梁刘勰有关艺术感染力的理论。
语见《文心雕龙·风骨》: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原,志气之符契也。
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
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倩之含风,犹形之包气。
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风”、“骨”或“风骨”,原均系品评人物之词,多指人的精神气度,即基于仪表而又超乎形迹的一种风度、神采。
用之论文,则众释纷纭。
稍后于《文心雕龙》的《魏书·祖莹传》视风骨为风格,有“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之说。
近人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则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范文澜在为“风骨”作注时进一步指出: “辞之端直者谓之辞,而肥辞繁杂亦谓辞。
惟前者始得风骨之称,肥辞不与焉。
”今人多认为, “风”应指作品思想内容给予读者的教育作用, “骨”则指完善的文句在读者身上所唤起的力量。
“风骨”合称,即指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风骨说”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新发展。
刘勰之后,受这一理论指导,总结魏晋文学而提出的“建安风骨”、“汉魏风骨”等,不仅成为促进诗歌健康发展的有力口号,而且成为历代作家反对轻艳绮靡文风的战斗旗帜。
20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一章-第一节
一、从礼乐文化、诸子百家到两汉经学
▪ 礼乐文化是指周代贵族等级制社 会中的主流学术文化。“制礼作 乐”的实质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 目的是为贵族等级制确立合法性 依据。所谓王官之学就是在这样 的文化历史语境中产生的。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春秋以降,礼乐崩坏,旧的社会 秩序被打破。随着私学的兴起, 文化话语权力逐渐从执政的贵族 手中转到了新兴的士人阶层手中。 一方面出于自身的生存忧虑,一 方面又出于拯救社会的目的,士 人阶层纷纷提出自己的救世之术 与价值观念体系,这就造成了百 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礼”是“王官之学”的重要 内容,今存“三礼”(《周礼》 《仪礼》《礼记》)。从“三 礼”的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窥 见西周文化的一大特征,那就 是对于形式的高度重视(后世 称之为繁文缛节)。
▪ 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 —《论语·八佾》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在礼乐文化语境中形成的文 论思想经过诸子的继承、重 构而获得新的意义;而在诸 子之学语境中又根据新的社 会需要提出若干新的文论思 想。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汉儒把《诗经》视为儒家经典, 完全是从政治伦理的角度解诗、 用诗,对其文学性基本上是视而 不见的。但是从魏晋南北朝之后, 《诗经》作品对文学的影响就日 益凸显了。其“赋、比、兴”手 法在诗词歌赋的创作中被广泛运 用。
▪ “汉儒解经,惟过于求据,故反 有失经义处。”——毛奇龄《西 河合集·经集·大学问》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汉武帝开始运用政治手段来推动 官方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工程。 他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专立五经博士。于是 崇经读经就成为天下士人“靡然 向风”之事,一代士风由此而成, 一代学术亦由此而兴。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
批评史〔上〕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1.殷璠"兴象论""兴象论"是殷璠从反齐梁的角度以与总结盛唐诗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他从诗歌艺术形象塑造的角度,指出六朝人过于偏重在词藻、声律等具体形式、技巧方面,而轻视了审美意象的创造,因此提出了诗歌创作应以创造"兴象",即艺术意象为主的思想."兴象"是殷璠首先提出的重要文艺美学概念,指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偏重于指主体比较隐蔽的客体形象,它可以极大地感发人的性灵,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启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因此说"兴象"是"可以兴"的审美形象.标举"兴象",反对"轻艳"是殷璠诗歌理论的基本特征.2.王昌龄"诗境论"王昌龄著有《诗格》一书,他强调了诗歌创作必须在意与境密切结合的情况下进行构思.创作中首先要立意,但诗歌创作中的意必须与外境融为一体,然后才能产生有艺术价值的好作品,如"境思不来,不可作也."意与境的融合,就是心与物的结合,这样才能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心击物,深穿其境,即是要求心与物能水乳交融,这种心与物的结合又必须在创作主体"安神净虑"〔"虚静"〕的条件下实现.意与境的和谐,必须任其自然,由感兴而生成,绝不是人为强制所能达到的.王昌龄关于诗境的论述,一般以<<吟窗杂录>>本<<诗格>>中的"三境"、"三格"说作为主要依据.3.杜甫的文学思想要求表现民生疾苦,"为民请命".他主张文学创作要描写现实的社会内容.杜甫对庾信后期诗歌、齐梁著名诗人艺术成就、初唐四杰诗歌创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戏为六绝句>>中以诗论诗,杜甫对待前代文学的态度是既要继承风雅的传统,"别裁伪体",又要"转益多师".杜甫诗歌创作思想核心是讲究传神.4.皎然"取境说""取境"指诗歌意境的创造,他认为诗歌意境构思过程中要依靠诗人的灵感,出现"意境神王,佳句纵横".他力求把人工修饰与天工自然融为一炉,很重视人工修饰在意境创造中的作用.皎然对诗境审美理想的追求,仍是在天真自然,有象外之奇,有飞动之貌,写冥奥之思,若不思而得.皎然在<<诗式>>、<<诗议>>中论述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具有象外之奇,言外之意;气腾势飞,具有动态之美;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诗式·取境>>云"或云:诗不假修饰,任其丑朴,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予曰:不然.无盐阙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有时意境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5.晚唐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思与境偕"等著名诗歌美学范畴.他在诗歌理论批评中,比较偏重于诗歌的艺术美,深入地探讨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诗歌的"味外味"---"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文学作品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许多具体的景象,但文学作品的真正醇美之处在于由这些具体景象所构成的,存在于这些具体景象之外的艺术意境上,可以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它、丰富它.诗歌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指艺术意境所具有的含蓄不尽、意在言外的特点.司空图欣赏的是以这种艺术意境来表现山水田园隐逸生活、寄托佛老情操的诗歌.司空图认为诗歌意境的创造,必须做到"思与境偕".它指诗人在审美创造中,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思想与形象的融和化合,是和某种特定的外在境界相联系的.诗歌"醇美"之味在诗外,亦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6.白居易:为艺术而艺术,为生活而艺术他强调诗歌创作要起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积极社会作用,创作方法上要体现"直书其事"的"实录"精神. 7.陈子昂的兴寄论与风骨论陈子昂针对六朝文学内容不够充实、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塑造两个弊病,从正面提出了"兴寄论"与"风骨论"的文学创作主张,这也正是唐代前朝文艺思想发展中的核心思想.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他的文学主张."兴"指诗歌审美意象对人所产生的感发作用."寄"指寄托,指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寓意,即诗歌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所具有的社会内容."风骨"指"汉魏风骨",要求文学作品应以表现政治理想抱负、抒发豪情壮志为主,要具有济世安民的广阔社会内容;要求创造鲜明、生动、自然、传神的艺术形象.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1.<<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言志"是一种积淀着社会政治伦理内涵、体现出社会群体人际规范的思想情感,是指诗歌所表现的与政教相联系的人生态度与理想抱负.2.孔子的系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仁"的主要意义是"爱人",是"泛爱众",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要把人作为人来对待,而不是把人当做可以任意杀戮的贵族私产.3.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兴"指感受,要求修身必先学诗."立于礼"就是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使自己立身行事,严格地遵循礼的规定."成于乐"指通过音乐的陶染,来改造自己的性情以与内心世界,使自己从本能出发就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诗经>>在当时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突出.如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赋诗言志.〔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孔子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无邪""尽善尽美""以中和为美".5.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感发意志",指诗歌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指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壮况以与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他要求文艺能具体确切地反映现实的真实状况,体现了孔子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主义特征."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是孔子思想中##和进步因素的集中表现.6.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孔子认为语言文辞的作用在于充分地表达人的思维内容,即形式的根本目的在完美地体现内容,不必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唯信辞巧""文质彬彬"---"质"指人的内在品格,"文"指人的外在仪表,它要求人既具备"仁"的品格,又有"礼"的文饰.它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在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发展史起着主导作用.7.论雅乐与郑声:孔子提倡雅乐,反对郑声.他认为雅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正而不邪,有助于养成以仁义为特点的高尚品德品质,而不去做悖礼违义的事情.而郑声容易诱发私欲,不利于培养以仁、礼为内容的道德品质.这是孔子文艺思想上比较保守方面的集中表现.8.孟子思想:民本思想、仁政学说、性善论孟子也强调文艺与政治教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孟子的"与民同乐"是在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诗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诗论建立在乐论的基础上."乐"指快乐之乐,指一切美好事物之享受,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以百姓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把它作为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孟子"与民同乐"思想是以他的人性论为哲学基础的,理论依据--人们感觉器官有共同性,因此他们在审美感知方面也有共同之处.孟子尊敬古乐,发展革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问题,看到了争取民心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兴亡与民心之向背是密切联系着的,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要思想."以民为本"是他"民贵君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孟子认为要做到"与民同欲",一是要施行仁政,二是要发扬仁教,还要有"与民同乐"的实际行动."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意"指说诗者的主观体会和理解,即读者之意.孟子认为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必须要能"知人论世",即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与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这也是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孟子"知言养气"说---提倡"浩然之气",认为能够具有"美""大""圣""神"的高度人格美的人亦即是具有浩然之气的人.他认为志、气、言有密切关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9.荀子思想---"天行有常"自然观,他充分肯定人的积极作用,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提出了"人定胜天",重视人的创造性在文艺发展中的作用.政治上--"法后王"、隆礼尊法、王道与霸道.认为"后王"所作所为乃是对"先王"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与发展.对待"五经"提出"学莫便乎近其人",要向现实中真正有学问的人学习.荀子指出人性本恶,提倡学习,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创作出日臻完美的文艺作品.荀子提出的"全""粹"的美的境界,认为创作对象必须经过创作者的主观努力,对之进行艺术的加工和改造,方有可能使之成为真正完美的艺术品.荀子主张文艺创作要从现实出发,不断有新的创造发明,不能唯以复古为尚.荀子明道、言志、抒情相结合的文学观, 是对儒家文学思想的重大发展.他认为文学是明道的,表现在荀子的道既是社会政治之道,同时又是具有哲理性的自然规律之道,既是先王之道,又是后王之道.明道与言志的结合,亦即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荀子在认为文学批评中应以"道"作为基本标准,一切言论行动包括文学在内都应当合乎"道".他强调,言辞应当符合于辨说的需要,辨说应当符合于人内心的意图,而人的内心意图应当符合于"道".荀子是中国文学史上原道征圣、宗经思想的先声,他要求以道、圣、经的原则指导现实.荀子对文艺和政治关系做过系统的论述,<<乐论>>的核心是论说音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音乐也是"言志"的,音乐是人感情的自然流露,提出了"音乐—人心—治道"的模式.他还全面阐述了礼乐关系,提出了礼别异、乐合同的思想.他还提出了"以道制欲"的重要命题.他的文学观是诗、乐、礼三位一体的.10."中和"是儒家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虚静、玄览是道家倡导的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11.道家之道--自然之道老子庄子一虚一实审美角度—大美全美、见素抱朴、以真为美、自然12.老子对文艺、美学的贡献:对"象"和"虚静"的论述.两方面都建立在以"自然之道"为中心的哲学本体论基础上.老子认为"天地母,万物宗",宇宙万物本源为"道",有它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他崇尚自然无为,否定人的智慧与创造,主张"绝学""弃智",对人为的文艺持否定态度.他要求的是完全摒弃认为而合乎天然的文艺,与道相合的美的境界.老子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要有具体的"声"和"形"来暗示、引导、象征,才能使人联想和体会到.达到这种境界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道"的境界,是朴素唯物观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为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老子认为要有"致虚极,守静笃"的心理状态才能进入"道"的境界.老子提出"涤除玄览",他要求审美主体必须排除一切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内心虚静,方能洞察宇宙,览知万物. 13.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他对"人为"的一切均持否定态度,对"天然"的事物给予了最大的肯定.庄子哲学上强调"天道自然无为",认为"道"就是"无有",强调要尊重客观事物存在的内在规律,否认人可以掌握自然规律,得出了人只能消极地顺应自然.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否定和取消了人的智慧和创造,在人性发展上以共性束缚个性.庄子论艺术创造的关键在于创作主体的修养能否达到在精神上与"道"合一的问题.庄子<<齐物论>>将声音之美分为三类:人籁、地籁、天籁.庄子的"无乐之乐""解衣磅礴""言意之表"成为我国古代音乐、绘画、文学的最高境界.他认为要达到此境界创作主体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必须达到"物化"的状态."虚静"是庄子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也是能否创造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它要求"无知无欲""绝圣弃智",方法是"心斋""坐忘",即排斥一切具体认识与实践活动.它可以使人进入到一个"大明"的境界,能从内心深处把握整个宇宙万物,洞察它的变化发展规律.庄子把"虚静"看做是人的认识的最高阶段,它重在内心体察领悟,不重在思辨的理论探索.〔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用"虚静"、"物化"<艺术创作论>来要求艺术创造,是中国古代论艺术创造的首要标准."物化"之要害是使主客体完美地默契合一.庄子—"得意忘言"论,言意关系即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儒家强调努力运用语言去充分地表达思维内容以达到最精确的程度.而道家主张"不言之教",认为言不能尽意,圣人之意无法言传.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认为语言文字只是表达人们思维内容的象征性符号而已,是暗示人们去领会"意"的一种工具,它不可能把人的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得意忘言"是庄子解决言不尽意而又要运用语言文字的矛盾之基本方法.庄子认为象为言、意的桥梁---他把语言作为"得意"的工具,利用语言可以表达的方面借助于比喻、象征、暗示等方法,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引起对某种认识和印象的回忆,联系和形成许多更加丰富复杂的思维内容,以获得"言外之意",要从有限的语言文字中,领会无限的言外之意,所以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要沿着它所比喻象征暗示的方向,充分发挥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去补充丰富它,以获得比语言文字已经表达出来的内容更加广阔的内容,这就是"得意忘言"的真正意义所在.〔尚意会,重直觉,主妙悟〕庄子对形神关系的看法:重神轻形,认为精神和形体是可以分离的.他强调了美在神不在形,缺点是过分贬低了形的作用,实际上形神不能分离、对立.庄子文艺思想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特征---他要求艺术描写理想,而不是描写现实.他认为"道"是超现实的,不能通过描绘现实来体现,只能借助于暗示、象征的方法让人们去领悟.他常常用具体的、现实的内容来象征理想的、超现实的境界的.庄子---寓言指凭借故事说明道理,重言指庄重之理,卮言指游离之言.<<庄子>>是一种带有朦胧色彩的象征主义,可以用最具体、现实的内容来象征超现实的理想.14.中国古代论艺术创作理论的重要特点:从主体入手讲到与客体的结合.墨家在文艺上与儒家对立,认为文艺对社会只能起消极破坏作用,主张"先质而后文".墨子在<<非乐>>中不否定文艺的美与其娱乐作用,强调文艺首先必须服务于功利的目的.他在美学上也鲜明地表现出了狭隘的功利主义色彩.墨家口号"兼爱""非攻".17.商鞅和韩非的法家文学观法家反对儒家的仁义礼乐,反对以文艺服务于政治教化的主张,对文艺也持功利主义观点,强调文艺必须服从于法治的需要.商鞅把言谈、文学看作是与法治相对立的.韩非并不一概反对文艺,他肯定利于法治的文艺,他提出要以法治、功用作为衡量一切言谈、文学之标准.韩非的文学观:重质而不重文,认为外在形式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内在之质,而质的价值在于实用.他把事物的本质与其表现形式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是错误的.韩非的思想接近于现实主义.18.<<易传>>包括十篇:<<彖辞>>、<<象辞>>、<<系辞>>各有上下两篇,<<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各一篇,又称"十翼",都是解释和阐述<<易经>>的.<<易传>>体现的与文学有关的重要思想:"象"与"物"的关系;阳刚与阴柔;发展变化的观念;"修辞立其诚".19.<<楚辞>>的"发愤抒情"说屈原对现实采取积极入世态度.<<楚辞>>强调通过"抒情"而达到"言志"的目的,艺术表现上以瑰丽多姿的浪漫主义为主,运用赋比兴表现方法,以夸张比喻为主.<<楚辞>>和<<诗经>>在艺术上存在继承发展关系,但和<<庄子>>的艺术表现完全不同.<<楚辞>>侧重强调人工修饰之美.屈原更喜欢浓重的、鲜艳的色彩之美.三、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㈠汉代儒家文艺观历史变化的表现:1.保守性增强,批评性减弱.①强调对上层统治者与其政治措施的批评,必须限制在统治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对黑暗社会的揭发,不能越出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不能触与统治者地位和妨害封建秩序的稳固,严格遵守"礼义"界限."温柔敦厚"的"诗教"使文学变成了儒家经学附庸②复古主义与述而不作的倾向复活并有了很大的发展③神学迷信色彩加重.2.发展了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科学的、积极的、进步的内容,作了更加深入系统的阐述,充实了许多新内容,使之更趋成熟完整.①美刺谏讽说的明确提出,对"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阐述②对诗歌本质认识深化,把志和情紧密结合起来,对文学的抒情特性有了极为充分的论说③进一步明确了文学和现实、文学和时代的关系④提出了文学创作中的物感说3.<<礼记﹒乐记>><<毛诗大序>>是汉代儒家文艺思想的有代表性的纲领性著作.㈡ <<礼记﹒乐记>>1.<<礼记>>是西汉儒生对先秦礼仪制度的论述.2.<<乐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音乐美学著作,是儒家文艺思想的经典文献,是一部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3.<<乐记>>的基本思想来自荀子的<<乐论>>,书中对声、音、乐概念各有不同内容:声---组成乐曲的不同声音因素,如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音乐的乐曲乐---配有歌、舞的诗、乐、舞统一体4.<<乐记>>的美学思想与文学思想完全相通,直接对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影响,主要有:①音乐的本源---音乐的产生在于人心感物;音乐本源论:物--心--声--音--乐;强调了外物对内心的感化作用②音乐的作用声--音--乐--心--物〔音乐--人心--治道的公式具体化〕;[音乐的功用在于治心,它使人欲无穷的人性得到节制,而不至于产生悖逆作伪之心,达到改恶从善目的;]"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乘;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音乐乃是王道政治〔分为礼、乐、刑、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文艺和社会政治的密切关系;]礼乐关系:"礼以节外,乐以和内".[礼从外面节制人的言论行动,使之合乎封建等级的礼仪制度与相应的道德规范,乐从内心起调和感化作用,使之从心灵深处、思想感情上自觉遵循礼义的要求;]礼乐相互配合,目的都是建立王道政治.礼乐不仅是社会生活中的政治伦理道德规范,而且也是合乎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以五声比附"君臣民事物",音乐对自然界有神奇玄妙的作用.③音乐的创作音乐创作必须具有高度真实性,音乐应当是人的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中西真实论:中方重于强调作家的思想感情与艺术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的一致;西方艺术论真实注重艺术作品内容与现实生活的一致.<<乐记>>对音乐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也作了具体分析.把音乐作品的构成分为本、象、饰三部分.㈢ <<毛诗大序>>1.集中汉对诗经基本看法和见解,反映了汉人为适应统治需要的主观性理解.它的主要思想内容为:2.诗歌的创作原则与对风格的要求强调文艺必须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诗歌创作要符合"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绝不能超越礼义的大防;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必须主文而谲谏,以十分委婉的方式,在统治者所允许的范围内做一些他们可以接受的批评;3.诗歌的社会作用: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充分肯定文艺批评现实的意义与作用;基础是建立在文艺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的思想上的;认为变风、变雅正是国家衰败的现实在文艺上的反映.。
《中国古代文论》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文论》读书笔记(古代批评史)第一先秦时期:(一)先秦“诗言志”的提出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朱自清在他的《〈诗言志辨〉序》中,认为这是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的纲领”。
关于“诗言志”之“志”,“五四”以后在解释中一直存在着分歧。
朱自清认为“志”属志向怀抱,“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作者的志向怀抱的(朱自清《诗言志辨》);周作人则认为“诗言志”就是“言情”(周作人《中国新文学源流》);闻一多则通过对金文、甲骨文中“志”的本意,以及先秦古籍中“志”的用法的大量考证,指出早期的“志”包括着3种含意:①记事的,如《诗经》中的商《颂》及周《颂》;②记诵的;③由于早期的诗原于歌谣,因此“志”也即抒情的。
即“诗言志”之“志”,包括“志”(记诵)、“事”(记事)、“情”(抒情)三重含义(《闻一多全集·甲集·歌与诗》)。
一般出填空或者问答题,问答主要是联系后世来说。
(二)孔子《论语》是先秦文论重点。
主要应该掌握:1.确立了文学批评的标准,提出“思无邪”说;“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但是注意,对于“思无邪”的解释,各家不一,一般不会出题。
2.论文学的社会作用,提出了“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其实质是对诗歌(包括乐、舞)社会功能的认识和概括,为孔子所提出。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知识点一、古代经传里保存的文学理论批评资料(次重点)识记:美刺说:出处《诗经》。
美是赞美,刺是讽刺,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言志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观志观风说:出处《左传》《国语》。
实际是与诗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三不朽: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还提出三不朽的说法。
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其次有立功(立边功和武功),其次有立言(著书立说,指文化学术类的),以其为不朽。
理解:春秋时代所谓的“赋诗言志”的内涵: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诗言志的意思是:诗歌的本质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达,人们可以通过诗来表达对社会生活的观点和态度。
后世儒家学者特别把言志的“志”解释为与政教有关的思想,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断章取义”方法:当时人们赋诗言志的时候,往往不管原诗的内容,只取其某一点的相同或类似吴公子季札评论诗乐所表现的文艺观:吴公子季札在鲁国听乐观风,他能从诗乐中听出各国民情风俗和周政的盛衰,(《周南》、《召南》)。
他提倡“中和之美”,这种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逐渐发展成儒家诗乐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记、乐记》关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开后世儒家文论的传统先秦时代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认识:诗是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通过诗歌可以宣导民情,补察时政,对统治者起箴规劝谏的作用。
这就是《礼记、乐记》中关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
这种见解开后世儒家文论的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绪论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儒家思想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道家思想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张竹坡的《金瓶梅》和脂砚斋的《红楼梦》。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
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
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0.诸子著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
11.“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12.《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评史(上)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1.殷璠“兴象论”“兴象论”是殷璠从反齐梁的角度以及总结盛唐诗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
他从诗歌艺术形象塑造的角度,指出六朝人过于偏重在词藻、声律等具体形式、技巧方面,而轻视了审美意象的创造,因此提出了诗歌创作应以创造“兴象”,即艺术意象为主的思想。
“兴象”是殷璠首先提出的重要文艺美学概念,指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偏重于指主体比较隐蔽的客体形象,它可以极大地感发人的性灵,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启发人们丰富的想象。
因此说“兴象”是“可以兴”的审美形象。
标举“兴象”,反对“轻艳”是殷璠诗歌理论的基本特征。
2.王昌龄“诗境论”王昌龄著有《诗格》一书,他强调了诗歌创作必须在意与境密切结合的情况下进行构思。
创作中首先要立意,但诗歌创作中的意必须与外境融为一体,然后才能产生有艺术价值的好作品,如“境思不来,不可作也。
”意与境的融合,就是心与物的结合,这样才能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
以心击物,深穿其境,即是要求心与物能水乳交融,这种心与物的结合又必须在创作主体“安神净虑”(“虚静”)的条件下实现。
意与境的和谐,必须任其自然,由感兴而生成,绝不是人为强制所能达到的。
王昌龄关于诗境的论述,一般以<<吟窗杂录>>本<<诗格>>中的“三境”、“三格”说作为主要依据。
3.杜甫的文学思想要求表现民生疾苦,“为民请命”。
他主张文学创作要描写现实的社会内容。
杜甫对庾信后期诗歌、齐梁著名诗人艺术成就、初唐四杰诗歌创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戏为六绝句>>中以诗论诗,杜甫对待前代文学的态度是既要继承风雅的传统,“别裁伪体”,又要“转益多师”。
杜甫诗歌创作思想核心是讲究传神。
4.皎然“取境说”“取境”指诗歌意境的创造,他认为诗歌意境构思过程中要依靠诗人的灵感,出现“意境神王,佳句纵横”。
他力求把人工修饰与天工自然融为一炉,很重视人工修饰在意境创造中的作用。
皎然对诗境审美理想的追求,仍是在天真自然,有象外之奇,有飞动之貌,写冥奥之思,若不思而得。
皎然在<<诗式>>、<<诗议>>中论述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具有象外之奇,言外之意;气腾势飞,具有动态之美;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
<<诗式·取境>>云“或云:诗不假修饰,任其丑朴,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
予曰:不然。
无盐阙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
此亦不然。
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
此高手也。
有时意境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
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5.晚唐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思与境偕”等著名诗歌美学范畴。
他在诗歌理论批评中,比较偏重于诗歌的艺术美,深入地探讨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
诗歌的“味外味”---“文之难,而诗之尤难。
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文学作品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许多具体的景象,但文学作品的真正醇美之处在于由这些具体景象所构成的,存在于这些具体景象之外的艺术意境上,可以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它、丰富它。
诗歌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指艺术意境所具有的含蓄不尽、意在言外的特点。
司空图欣赏的是以这种艺术意境来表现山水田园隐逸生活、寄托佛老情操的诗歌。
司空图认为诗歌意境的创造,必须做到“思与境偕”。
它指诗人在审美创造中,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思想与形象的融和化合,是和某种特定的外在境界相联系的。
诗歌“醇美”之味在诗外,亦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6.白居易:为艺术而艺术,为生活而艺术他强调诗歌创作要起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积极社会作用,创作方法上要体现“直书其事”的“实录”精神。
7.陈子昂的兴寄论与风骨论陈子昂针对六朝文学内容不够充实、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塑造两个弊病,从正面提出了“兴寄论”与“风骨论”的文学创作主张,这也正是唐代前朝文艺思想发展中的核心思想。
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他的文学主张。
“兴”指诗歌审美意象对人所产生的感发作用。
“寄”指寄托,指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寓意,即诗歌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所具有的社会内容。
“风骨”指“汉魏风骨”,要求文学作品应以表现政治理想抱负、抒发豪情壮志为主,要具有济世安民的广阔社会内容;要求创造鲜明、生动、自然、传神的艺术形象。
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1.<<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诗言志”是一种积淀着社会政治伦理内涵、体现出社会群体人际规范的思想情感,是指诗歌所表现的与政教相联系的人生态度与理想抱负。
2.孔子的系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
“仁”的主要意义是“爱人”,是“泛爱众”,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要把人作为人来对待,而不是把人当做可以任意杀戮的贵族私产。
3.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
“兴”指感受,要求修身必先学诗。
“立于礼”就是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使自己立身行事,严格地遵循礼的规定。
“成于乐”指通过音乐的陶染,来改造自己的性情以及内心世界,使自己从本能出发就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诗经>>在当时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突出。
如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赋诗言志。
(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孔子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无邪”“尽善尽美”“以中和为美”。
5.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感发意志”,指诗歌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指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壮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他要求文艺能具体确切地反映现实的真实状况,体现了孔子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主义特征。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
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
“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是孔子思想中民主和进步因素的集中表现。
6.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孔子认为语言文辞的作用在于充分地表达人的思维内容,即形式的根本目的在完美地体现内容,不必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
---“唯信辞巧”“文质彬彬”---“质”指人的内在品格,“文”指人的外在仪表,它要求人既具备“仁”的品格,又有“礼”的文饰。
它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在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发展史起着主导作用。
7.论雅乐与郑声:孔子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他认为雅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正而不邪,有助于养成以仁义为特点的高尚品德品质,而不去做悖礼违义的事情。
而郑声容易诱发私欲,不利于培养以仁、礼为内容的道德品质。
这是孔子文艺思想上比较保守方面的集中表现。
8.孟子思想:民本思想、仁政学说、性善论孟子也强调文艺与政治教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孟子的“与民同乐”是在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诗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诗论建立在乐论的基础上。
“乐”指快乐之乐,指一切美好事物之享受,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以百姓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把它作为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
孟子“与民同乐”思想是以他的人性论为哲学基础的,理论依据--人们感觉器官有共同性,因此他们在审美感知方面也有共同之处。
孟子尊敬古乐,发展革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
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问题,看到了争取民心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兴亡与民心之向背是密切联系着的,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要思想。
“以民为本”是他“民贵君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孟子认为要做到“与民同欲”,一是要施行仁政,二是要发扬仁教,还要有“与民同乐”的实际行动。
“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意”指说诗者的主观体会和理解,即读者之意。
孟子认为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必须要能“知人论世”,即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这也是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孟子“知言养气”说---提倡“浩然之气”,认为能够具有“美”“大”“圣”“神”的高度人格美的人亦即是具有浩然之气的人。
他认为志、气、言有密切关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9.荀子思想---“天行有常”自然观,他充分肯定人的积极作用,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制天命而用之”,提出了“人定胜天”,重视人的创造性在文艺发展中的作用。
政治上--“法后王”、隆礼尊法、王道与霸道。
认为“后王”所作所为乃是对“先王”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与发展。
对待“五经”提出“学莫便乎近其人”,要向现实中真正有学问的人学习。
荀子指出人性本恶,提倡学习,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创作出日臻完美的文艺作品。
荀子提出的“全”“粹”的美的境界,认为创作对象必须经过创作者的主观努力,对之进行艺术的加工和改造,方有可能使之成为真正完美的艺术品。
荀子主张文艺创作要从现实出发,不断有新的创造发明,不能唯以复古为尚。
荀子明道、言志、抒情相结合的文学观, 是对儒家文学思想的重大发展。
他认为文学是明道的,表现在荀子的道既是社会政治之道,同时又是具有哲理性的自然规律之道,既是先王之道,又是后王之道。
明道与言志的结合,亦即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荀子在认为文学批评中应以“道”作为基本标准,一切言论行动包括文学在内都应当合乎“道”。
他强调,言辞应当符合于辨说的需要,辨说应当符合于人内心的意图,而人的内心意图应当符合于“道”。
荀子是中国文学史上原道征圣、宗经思想的先声,他要求以道、圣、经的原则指导现实。
荀子对文艺和政治关系做过系统的论述,<<乐论>>的核心是论说音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他指出音乐也是“言志”的,音乐是人感情的自然流露,提出了“音乐—人心—治道”的模式。
他还全面阐述了礼乐关系,提出了礼别异、乐合同的思想。
他还提出了“以道制欲”的重要命题。
他的文学观是诗、乐、礼三位一体的。
10.“中和”是儒家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
虚静、玄览是道家倡导的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