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民俗文化春节(同名135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期.德州民俗文化——春节(梁国楹3王永顺1)2011.1.22录制
(除了以下为主持人设计的内容外,栏目组还可在适当位置为主持人增添内容。)
主持人:各位观众,明天就是除夕,后天就是春节了,所以今天特意为大家安排了一期有关德州春节民俗文化的节目……
嘉宾1:春节,俗称“过年”,又称元日、元旦、岁首等,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内容最丰富的一个传统节日。全国56个民族中的53个(除去藏、白、傣族)都过春节。需要说明的是,古代只有“年”而没有“春节”之名,辛亥革命后,改用公历,公历一月一日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
“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收的寓意。今天的春节习俗基本上形成于宋代,是自腊月廿三祭灶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持续近一个月的综合性的节日。
主持人:春节期间的主要活动有那些呢?
嘉宾1:春节期间的主要活动节点有:腊月二十三:祭灶、扫尘;腊月三十:剪窗花、贴年画、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包饺子、吃年夜饭、接神、燃放爆竹;大年初一:“拜年”;初二以后:祭祖、走亲戚;正月十五闹元宵。
嘉宾2: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是灶王爷升天觐见玉皇大帝的日子,我国的春节由此开始,渐入年味。旧时,家家灶房都供奉“灶王爷”神位或神像,称为“灶君”或“司命菩萨”。传说,玉皇大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
“祭灶”就是送灶神,也称“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对过去一年一家人的善恶汇报,再将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应得的吉凶祸福交于灶王爷。因此,在祭灶时灶王爷神位或神像两旁要先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的对联,然后向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目的是让他多说好话。
古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为,灶王爷长得俊俏白皙,“着赤衣,状如美女”(《庄子》)。
嘉宾1:祭灶后是“扫尘”。“尘”与“陈”谐音,春节前扫尘意在“除陈布新”,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是日,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屋舍,清洗器具,洒扫庭院,疏浚沟渠,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古人认为,每人身上都附有三尸神。三尸神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察明人间犯乱之人,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除夕之夜派天兵下界,凡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灶君得知,于是让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日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除夕之夜,天兵下界查看,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找不到一处记号。
嘉宾2: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德州又称“小年”。农村风俗和上面讲的差不多,一定要“扫尘”,但现在已经不贴门神像了,只贴灶王像;城市里也要“扫尘”,并全家一起吃饭过“小年”。
“小年”之后,做新衣,办年货,开始为过年忙活。添碗筷,寓意增添人口;买鸡鱼,寓意吉祥有余;蒸年糕,寓意步步高升;做豆腐,寓意全家幸福。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腊月三十的节日内容吧?
嘉宾2:一是剪窗花。剪纸在我国是一种深受人们的喜爱又很普及的民间艺术,为烘托喜庆气氛,人们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二是贴年画。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
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一直要吃到深夜。这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现在主要是看春晚。
嘉宾2:传说,古时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之夜,人们便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可是有一年除夕,正当人们收拾行装,封窗锁门,一片忙碌时,却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有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不想那老人捋髯笑道:“若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劝说无效,只好答应他住在家里,匆忙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走进老婆婆家,“砰砰啪啪”突然响起炸响声,“年”浑身战栗,急忙逃蹿。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之夜,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嘉宾1:六是接神、燃放爆竹。除夕之夜,天上诸神下界,所以要置天地桌、接神。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新年子时,又降临人间。接神仪式由家中长者主持,摆好贡品,焚香叩首,最后将纸钱、神像、纸元宝等放入“钱粮”盆内焚烧。
接神已毕,鞭炮齐鸣。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满园灯笼高挂,灯火通明,鞭炮齐鸣,火树银花,欢乐气氛达到最高潮——“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
嘉宾2: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平时饮酒,一般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
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主持人:大年初一有哪些习俗呢?
嘉宾1:大年初一的主要活动是“拜年”。一大早,人们便穿上新衣服,走街串巷,相互拜年。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者带领族人拜年;有的是同辈相邀结队拜年。拜年时,晚辈给长者叩头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岁”与作祟的“祟”谐音,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嘉宾2: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拜年大体可分两类:一是礼节性拜年。如给同事、朋友、左邻右舍拜年,一般只拱手一揖,相互问候:“过年好!”一般不宜久留,寒暄两句就要告辞。二是感谢性拜年。凡一年来对欠人情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意。
嘉宾1: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清朝就有“团拜”的形式。现在,机关、团休、企业、学校,盛行“团拜”。个人之间则盛行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等。
嘉宾2:正月初一为扫帚日,初一不能动用扫帚,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否则会把“扫帚星”引来,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向里扫。
主持人:大年初二以后有哪些习俗呢?
嘉宾1:初二以后主要是祭祖、走亲戚。祭祖形式不一,有的到野外祖坟拜祭,有的到宗祠拜祭,有的在家中拜祭祖先牌位。祭拜时间各地也不一,潍坊三十下午,德州初二。
嘉宾2:正月初五俗称破五。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