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基础
玻尔兹曼方程
玻尔兹曼方程是描述气体分子动理学行为的偏微分方程,它基于分子混沌 近似。
玻尔兹曼方程描述了气体分子速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分子与器壁碰 撞后速度的改变。
通过求解玻尔兹曼方程,可以得到气体分子的速度分布、分子碰撞频率、 分子平均自由程等物理量。
输运过程的近似处理
01
输运过程是指气体分子通过器壁的传递过程,包括 扩散、热传导和粘性流动等。
气体动理论在新能源、环保、生物医 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为解决实 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THANKS
感谢观看
热传导的应用
在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利用热传导原 理实现热量传递和热能利用。
气体扩散
扩散现象
气体分子在浓度梯度作用下,通过随机运动传递物质的过程。
扩散定律
扩散通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与气体分子的扩散系数有关。
扩散的应用
在环保、化工、生物医学等领域,利用扩散原理实现物质的分离 和传输。
气体粘性
02
在处理输运过程时,可以采用近似方法来简化问题 ,如扩散系数近似、粘性系数近似等。
03
通过这些近似处理,可以得到输运过程的宏观规律 ,如菲克定律、斯托克斯定律等。
04
气体动理论的应用
气体热传导
热传导现象
气体分子在热能作用下,通过碰撞传递能量的过 程。
热传导定律
热能传递速率与温度梯度成正比,与气体分子间 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粘性现象
01
气体分子在相对运动中,由于碰撞产生的阻力。
牛顿粘性定律
02
粘性力与速度梯度成正比,与气体分子的碰撞频率和分子间的
相互作用力有关。
粘性的应用
03
气体分子运动论和热力学基础之奥托循环图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等温过程
在等温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而 温度保持不变。在奥托循环图中, 等温过程用水平线表示。
等压过程
在等压过程中,气体压力保持不 变而吸收或释放热量。在奥托循 环图中,等压过程用斜线表示。
绝热过程
在绝热过程中,气体既不吸收也 不释放热量,温度和压力都发生 变化。在奥托循环图中,绝热过 程用垂直线表示。
新型燃烧技术
研究新型的燃烧技术,如催化燃烧、等离子体燃 烧等,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
新型热能转换技术
研究新型的热能转换技术,如热电转换、热光转 换等,以提高热能转换效率和降低能耗。
3
新型工质选择
研究新型的工质选择,如氢气、氨气等,以提高 工质的热力学效率和降低环境影响。
05 结论与展望
总结气体分子运动论和奥托循环图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奥托循环图在发动机设计中的应用
发动机效率分析
奥托循环图可以用于分析发动机在不 同工况下的效率,帮助工程师优化设 计,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 性能。
燃烧过程模拟
通过奥托循环图,可以模拟发动机的 燃烧过程,了解燃烧室内温度、压力 、气体组分等参数的变化,为燃烧系 统的改进提供依据。
奥托循环图在能源利用领域的应用
环保工程
在环保工程中,奥托循环图可以用于分析废气处理、气体排放等过程的性能, 为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支持。
04 奥托循环图的优化与改进
提高奥托循环图的效率
01
优化燃烧过程
通过改进燃烧室设计,提高燃料 的燃烧效率,减少未完全燃烧的 物质,从而提高热能转换效率。
02
优化热能转换
03
优化工质选择
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
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分子运动论是研究气体分子运动的一种理论。
它的基本概念是,物质由大量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不断地自由移动,并与周围的粒子发生碰撞。
这个理论可以解释气体体积、温度和压力等物理现象。
首先,分子运动论认为物质是由大量微小的粒子——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这些粒子是不可见的,通过不断的自由移动来维持物质的宏观性质。
这个观点与传统的连续介质假设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连续介质假设认为物质是由无数个连续的微观粒子组成的。
其次,分子运动论认为分子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力。
这些相互作用力包括万有引力、静电力、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排斥力等。
这些力使得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宏观物质的性质。
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分子的随机热运动。
根据分子运动论,分子在气体中以高速度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这种运动是与分子的热能相联系的,热能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在分子的运动中,它们不断地相互碰撞,碰撞的方向、速度以及相互作用力都是随机的。
分子运动论还解释了气体的压力为何是由于分子对容器壁产生的撞击力。
当气体分子高速运动并与容器壁碰撞时,它们会把自己的动量传递给容器壁,从而产生压力。
这个概念与鲍尔定律相对应,即气体的压力与温度成正比。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分子的平均自由路径。
根据分子运动论,分子在气体中的运动是以直线运动方式进行的。
当它们做直线运动时,与其它分子的相互碰撞会导致它们改变方向。
分子的平均自由路径是指两次相互碰撞之间的平均距离。
平均自由路径与气体的密度以及分子的大小有关。
最后,分子运动论还解释了气体的扩散现象。
根据分子运动论,气体分子的运动是自由的,它们会沿着梯度消除的方向扩散。
当气体分子在高浓度区域与低浓度区域之间的移动时,这个过程被称为扩散。
综上所述,分子运动论是研究气体分子运动的一种理论。
它揭示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联系。
这个理论对于理解气体的性质、热力学过程以及化学反应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分子运动论的理论基本概念是物质由大量微小的粒子组成,它们通过自由移动和相互碰撞来维持物质的宏观性质。
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的运动和理想气体的性质
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的运动和理想气体的性质分子动理论: 气体分子的运动和理想气体的性质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基本状态之一,其分子动理论是解释气体性质和行为的重要理论基础。
本文将探讨分子动理论对气体分子的运动和理想气体的性质的解释。
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分子动理论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假设:1. 气体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这些粒子被称为分子。
2. 分子之间相互独立,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3. 分子具有质量,具有热运动,它们的运动是无规则的,遵循统计规律。
4. 分子之间碰撞时,它们之间的碰撞是弹性碰撞,能量和动量得以守恒。
5. 气体体积与分子体积相比可以忽略。
基于这些假设,分子动理论提供了解释气体性质的理论框架。
二、气体分子的运动根据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并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分子的热运动速度分布是高斯分布,也称作麦克斯韦分布。
即大多数分子的速度接近平均速度,而极端高速和低速分子的数量相对较少。
2. 分子之间碰撞时,它们的碰撞是弹性碰撞。
在碰撞过程中,动能和动量得到守恒,但碰撞后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可能发生改变。
3.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因为气体的分子间距相对较大,在气体的条件下,分子间的吸引或斥力相对较弱。
4. 分子的运动决定了气体的压力。
分子撞击容器壁产生的压力对应于分子的平均动能,而与分子的质量和速度分布有关。
三、理想气体的性质在分子动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推导出理想气体的性质。
理想气体是指完全符合分子动理论假设的气体,在实际中不存在。
1. 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以用理想气体定律描述,即PV = nRT。
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力,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物质量,R表示理想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的温度。
2. 温度和压力的关系:根据理想气体定律,温度和压力成正比。
当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压力也会增加。
3. 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可以用分子动理论解释。
气体分子动理论
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动理论是描述气体分子运动行为的一种物理理论。
这个理论指出了分子在气体状态下的运动行为,包括分子的速率、轨道和碰撞等。
这个理论解释了许多与气体相关的现象,例如热力学原理、功率引擎行为、热导率等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体分子动理论的概念、假设和实验验证,并探讨其在化学、工程和自然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概念气体分子动理论的概念可以从其名称中得知。
分子是气体的基本单位,而动力学则指出了这些气体分子在气体状态下的运动行为。
按照这个理论,气体分子是在三维空间中随机移动的,其运动速度和方向都是随机的,还会经常碰撞。
分子的速度和能量也很高,而且分子之间的压力和温度通常也非常高。
假设气体分子动理论是建立在一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上,这些假设可以让我们从分子层面上研究气体状态。
以下是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1.分子运动规律是基于牛顿定律的:分子沿着匀速直线前进,如果有力作用于分子上,分子会产生加速度。
2.分子间的运动足够快、足够随机:分子的平均速度相比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看作是随机热运动。
3.分子之间的互相碰撞是弹性碰撞: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因此任何碰撞都是弹性碰撞。
4.分子间的空间相对大,可以看做是不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排斥力等作用力很小,因此新增分子不会对气体的性质产生影响。
这些假设允许我们通过原子和分子的运动来解释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有效推导气体的性质和状态。
实验验证气体分子动理论建立在基础物理尺度上,如角动量守恒定律、速度分布和碰撞等。
因此,文章介绍了几种实验验证气体分子动理论的方法:1.光扩散实验:将悬浮于气体之中的微小颗粒照射红外线。
微小颗粒受到红外线的反射和散射,通过测量其在气体中的扩散行为,可以推断出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和碰撞频率。
2.均匀气体分子分布实验:将气体充入小孔振荡单元中,通过与空气的微小污染物有序混合,检测气体分子的运动行为和浓度。
3.气体热传导实验:通过传导热流并测定体系温度梯度,分析气体分子在高温区域的热传导和碰撞频率。
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分子运动论论是描述气体为大量做永不停息的随机运动的粒子。
快速运动的分子不断
地碰撞其他分子或容器的壁。
分子动理论就是通过分子组分和运动来解释气体的宏观性质,如压强、温度、体积等。
分子动理论认为,压强不是如牛顿猜想的那样,来自分子之间的
静态排斥,而是来自以不同速度做热运动的分子之间的碰撞。
分子运动
分子的存在形式可以为气态、液态或固态。
分子除具有平移运动外,还存在着
分子的转动和分子内原子的各种类型的振动。
固态分子内部的振动和转动的幅度,比气体和液体中分子的平动和转动幅度小得多,分子的这种内部运动,并不会破坏分子的固有特性。
通常所说的分子结构,是这些原子处在平衡位置时的结构。
分子的内部运动,决定分子光谱的性质,因而利用分子光谱,可以研究分子内部运动情况。
第二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_电子教案白
(1)d 可视为分子力程;数量级在 10 为分子直径(有效直径) 。 (2)分子力是电性力,大于万有引力
第五节 范德瓦耳斯气体的压强
1873 年,范德瓦尔斯方程。 理想气体:T 较高,p 较小。真实气体:T 较低,p 较大。 问题:考虑分子体积和分子间引力。 研究方法: 1、 2、 3、 实验—规律(经验公式)—准确性高但应用范围狭窄 建立模型—统计运算—统计规律—应用范围广,但准确性 两者结合,互相修正、补充
∑v
i =1
N
2 ix
m0 N 2 F N 2 N = vix = ⋅ m0 ∑ vix / N = nm0 vx 2 压强 P = ∑ l2l3 l1l2l3 i =1 l1l2l3 i =1
N (单位体积内分子数) 分子数密度 n = l1l2l3
2 v x = ∑ vix /N 2 i =1 N
p=
RT − ∆p Vm − b
∆p ——气体的内压强
∆p =(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相碰的分子数) × 2∆k
△k表示分子进入气体界面层时由于受到指向气体内部的平均拉 力作用所产生的平均动量减少量。
Q ∆k ∝ n
1 ∆ p ∝ n ∝ ∴ 2 得 Vm
2
∆p =
a 2 Vm
a 由气体的性质决定。
例:容积11.2L真空系统抽到1.0×10-5mmHg真空。经300℃烘 烤释放吸附气体。烘烤后压强增为1.0×10-2mmHg,问器壁原 来吸附了多少个气体分子。 解:设烘烤前分子数为N0,烘烤后分子数为N1 。
pV = NkT
3
∆ N = N1 − N 0 =
p1V p0V V p1 p0 − = ( − ) kT1 kT0 k T1 T0
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F rs rt
s t
r :两个分子的中心距离 、、 s、t :正数,由实验确定。
1.第一项是正的,代表斥力; 2.第二项是负的,代表引力; 3.s,t都比较大,所以随着分子间距r的增大,分子力急剧减小。 4.有一定的有效作用距离,超出此距离,作用力可忽略。 5.s>t,所以斥力的有效作用距离比引力小。
第二章 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2.1 物质的微观模型
一、物质由大量分子所组成的论点是指宏观物体是不连续 的,它由大量分子或原子(离子)所组成的。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 把一个个原子排列成 IBM 字 母的照片.
分子的数密度和线度
NA 6.0221367(36) 1023 mol1
分子数密度( n ):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目.
二、物体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热运动,其剧烈程度 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每个 分子的运动方向和速率都在不断 地改变;任何时刻,在液体或 气体内部,沿各个方向运动的分 子都有,而且分子运动的速率有 大有小。
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 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气 体、液体、固体)的分子都在不
停地运动着。
布朗运动并非分子的运动, 但它能间接反映出液体(或 气体)内分子运动的无规则 性。
为什么?
1. 为什么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会散开而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2. 为什么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会散开而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铅 柱被切成两段,然后把两个断面对上,在两头加上不大的压力就 能使两段铅柱重新接合起来。
N NA
m
RT
RT
1 m
R M
T
气体分子动理论
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是物质存在的其中一种形态,它的分子运动对于我们理解气体的性质至关重要。
气体分子动理论是一种描述气体性质的科学理论,它通过解释气体分子的运动行为和碰撞规律,为我们提供了对气体行为的深入认识。
1. 分子运动的基本规律气体分子的运动有其基本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是玻尔兹曼分布规律。
根据玻尔兹曼分布规律,气体分子的速度分布服从高斯分布,即呈现一个钟形曲线。
这意味着气体分子的速度有一定的平均值,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速度分散。
这种分布规律的存在,决定了气体的宏观性质,如压强、温度等。
2. 碰撞与压强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是气体压强产生的主要原因。
当气体分子运动速度较慢,分子之间碰撞不频繁时,气体的压强较低。
相反,当气体分子运动速度较快,分子之间碰撞频繁时,气体的压强较高。
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压强与温度呈正相关,其数学关系为压强和温度的乘积与分子间平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3. 温度与分子速度气体分子运动的速度与气体的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成正比。
换句话说,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的平均速度也会增加。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相同温度下,不同气体的分子速度可能不同的原因。
例如,氢气分子较轻,根据等温分子速度公式,它的速度较大;而氮气分子较重,其速度相对较低。
4. 分子扩散与扩散速率分子扩散是气体分子运动的另一个重要现象。
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会自发地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
扩散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以及分子质量等。
高温下的气体分子动能较大,扩散速率较快;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大,扩散速率越慢。
5.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气体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对气体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可以分为吸引力和斥力。
对于吸引力较大的气体分子,它们的运动速度相对较慢,而分子间距离较小。
这种相互作用力称为范德华力。
相反,当气体分子间的斥力较大时,其运动速度较快,分子间距离较大,这种相互作用力被称为排斥力。
最全的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
无机化学部分第一章 物质存在的状态一、气体1、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理论①气体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的距离>>分子直径;②气体分子处于永恒无规则运动状态;③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可忽略,除相互碰撞时;④气体分子相互碰撞或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
碰撞时总动能保持不变,没有能量损失。
⑤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①假定前提:a 、分子不占体积;b 、分子间作用力忽略②表达式:pV=nRT ;R ≈8.314kPa ·L ·mol 1-·K 1-③适用条件:温度较高、压力较低使得稀薄气体④具体应用:a 、已知三个量,可求第四个;b 、测量气体的分子量:pV=M W RT (n=MW ) c 、已知气体的状态求其密度ρ:pV=M W RT →p=MV WRT →ρMVRT =p 3、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①混合气体的四个概念a 、分压: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体积时的压力;b 、分体积: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压力时的体积c 、体积分数:φ=21v v d 、摩尔分数:xi=总n n i ②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a 、定律: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组分气体压力之和;某组分气体压力的大小和它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或摩尔数成正比 b 、适用范围:理想气体及可以看作理想气体的实际气体c 、应用:已知分压求总压或由总压和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求分压、4、气体扩散定律①定律:T 、p 相同时,各种不同气体的扩散速率与气体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21u u =21p p =21M M (p 表示密度) ②用途:a 、测定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b 、同位素分离二、液体1、液体①蒸发气体与蒸发气压A、饱和蒸汽压:与液相处于动态平衡的气体叫饱和气,其气压叫做饱和蒸汽压简称饱和气;B、特点:a、温度恒定时为定值;b、气液共存时不受量的变化而变化;c、物质不同,数值不同②沸腾与沸点A、沸腾:当温度升高到蒸汽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液体就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B、特点:a、沸点的大小与外界压力有关;外界压力等于101kPa时的沸点为正常沸点;b、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气化的现象2、溶液①溶液与蒸汽压a、任何物质都存在饱和蒸汽压;b、纯物质的饱和蒸汽压只与物质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c、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汽压为常数;d、溶液蒸汽压的下降:△p=p纯液体-p溶液=K·m②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的下降a、定量描述:沸点升高△Tb =Kb·m凝固点下降△Tf =Kf·m仅适用于非电解质溶液b、注意:①Tb 、Tf的下降只与溶剂的性质有关②Kb 、Kf的物理意义:1kg溶剂中加入1mol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时,沸点的升高或凝固点下降的度数c、应用计算:i、已知稀溶液的浓度,求△Tb 、△Tfii、已知溶液的△Tb 、△Tf求溶液的浓度、溶质的分子量d、实际应用:i、制冷剂:电解质如NaCl、CaCl2ii、实验室常用冰盐浴:NaCl+H2O→22°CCaCl2+H2O→-55°Ciii、防冻剂:非电解质溶液如乙二醇、甘油等③渗透压a、渗透现象及解释:渗透现象的原因: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同;渗透压:为了阻止渗透作用所需给溶液的额外压力b、定量描述:Vant'Hoff公式:∏V=nRT ∏=VnRT 即∏=cRT ∏为溶液的渗透压,c 为溶液的浓度,R 为气体常量,T 为温度。
什么叫分子运动论,简述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什么叫分子运动论,简述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分子运动论是一种物理学理论,描述了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或原子)在热力学平衡状态下的运动行为。
它认为物质是由极其微小且不可见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通过不断的碰撞和运动,导致物质的宏观性质和现象。
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子模型:分子运动论首先假设物质是由大量微小的粒子(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这些粒子具有质量、体积和速度等特性,并且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碰撞来解释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2.分子运动的原理:根据分子运动论,物质中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它们遵循牛顿力学规律,受到外部力的作用以及与其他分子的碰撞。
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且速度和方向都是随机变化的。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吸引力和斥力,如范德华力、静电力等。
3.碰撞和能量转移:分子之间的碰撞是分子运动论中的重要概念。
碰撞导致能量的传递和转移,使分子具有不同的速度和动能。
在碰撞过程中,动能可以从一个分子传递给另一个分子,同时也可能发生能量的转化或损失。
4.温度和热运动:分子运动论认为温度与物质的分子平均动能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运动越剧烈。
温度的测量可以通过分子的热运动进行,例如使用热力学量表达的温度,如摄氏度或开尔文。
5.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定律:分子运动论的基础之一是理想气体模型。
根据这个模型,理想气体的分子是完全弹性碰撞的,并且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基于这个假设,可以推导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定律,如波义耳-马略特定律、查理定律等。
6.扩散和粘滞:分子运动论可以解释扩散现象和流体的粘滞特性。
扩散是指物质分子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自发性传播。
粘滞是指流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阻碍了其运动和流动。
7.热力学和热平衡:分子运动论与热力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根据分子运动论,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内能、熵和热平衡等可以通过描述分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来解释。
热平衡是指系统中分子的动能和势能达到稳定状态,没有净的能量交换。
8.1分子运动论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8.1分子运动论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一、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1、一切物体都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
(1)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11mol 物质含有的分子数(2)摩尔质量:M 或μ1mol 物质的质量2、分子做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也称热运动。
(1)扩散现象:扩散的速度与温度(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和物质浓度梯度有关。
(2)布朗运动:悬浮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叫做布朗运动。
微粒受到四周分子的碰撞不均匀,有一定的随机性。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着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规律不同。
(1)分子间距r 很小时,斥力较大,引力较小,表现为分子间有排斥作用。
(2)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r 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的快,引力减小的慢。
(3)r =r 0时,引力与斥力平衡(4)分子间距r 继续增大时,斥力较小,引力较大,表现为分子间有吸引作用。
二、理想气体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模型,不同于真实气体。
1、分子是有质量但没有大小的小球2、碰撞均为弹性碰撞3、除了碰撞过程,忽略其他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因此,忽略分子势能,只考虑分子动能三、理想气体压强的微观表达式2212323p n mv n ε== 例1:在边长为l 的立方体容器中,由于分子与容器壁的弹性碰撞产生压强。
已知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n (分子数密度),分子的平均速度为v ,单个分子质量为m ,试推导压强的表达式。
例2、已知在真空中,动能为E K ,垂直向器壁飞行的银原子持续到达器壁上产生的压强为p 。
若银原子到达器壁后便吸附在器壁上,形成银层的密度为ρ,银的摩尔质量为μ,问银层增厚的速率多大?四、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克拉帕龙方程)pV NRT = 或 p n k T= 其中N 为气体的物质的量,n 为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T 为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K )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换算公式为:T =t +273.15R 为普适气体恒量,R =8.31J•mol -1•K -1k 为波尔兹曼常数,k =1.38*10-23J•K -1其中:A R kN =五、一些常见的概念1、气体处于一个标准大气压,零摄氏度的状态,称为标准状态2、一个标准大气压,也可以表示为1atm=1.03*105Pa=76cmHg3、在标准状态下,1mol 气体的体积为22.4L例3、有1个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U 型玻璃细管,放置在竖直平面内,处在压强为p 0的大气中、两个竖直支管的高度均为h ,水平管的长度为2h ,玻璃细管的半径为r,r<<h ,今将水平管内灌满密度为ρ的水银,如图所示.(1)如将U 型管两个竖直支管的开口分别封闭起来,使其管内空气压强均等于大气压强.问当U 形管向右作匀加速移动时,加速度应多大才能使水平管内水银柱长度稳定为5h/3.(2)如将其中一个竖直支管的开口封闭起来,使其营内气体压强为1大气压.问当U 形管绕以另一个竖直支管(开口的)为轴作匀速转动时,转数n 为多大才能使水平管内水银柱长度稳定为5h/3(U 形管作以上运动时一均不考虑管内水银液面的倾斜).例4、如图,在一根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竖直玻璃管内,下段有60cm长的水银柱,中段有18cm的空气柱,上段有45cm长的水银柱,水银面恰好和管口平齐。
分子运动理论理想气体压强计算
分子运动理论理想气体压强计算理想气体是物质在高温、低密度下的状态,其分子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并且占据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分子运动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理想气体的物理性质,其中之一就是气体的压强。
通过分子运动理论可以计算理想气体的压强,本文将详细介绍其计算方法。
1. 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在分子运动理论中,我们需要了解分子的速度、质量、体积等基本概念。
一个理想气体由众多的分子组成,每个分子都具有质量m、速度v以及体积形状,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2. 碰撞与压强当气体分子运动时,会与容器壁以及其他气体分子发生碰撞。
碰撞会产生压力,即压强。
分子运动理论中的压强可由平均分子碰撞的次数和力量来表示。
3. 理想气体压强计算公式根据分子运动理论,可以推导出理想气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对于一个理想气体分子,可以将其动能平均值等于压强乘以体积除以分子个数。
因此,理想气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如下:P = (2/3) * (1/2) * m * v^2 * N / V其中,P代表压强,m是分子质量,v是速度的平均值,N是分子的个数,V是气体的体积。
4. 分子平均速度的计算分子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如下:v = sqrt(3 * k * T / m)其中,v代表平均速度,k是玻尔兹曼常数,T是气体的温度,m是分子质量。
通过分子平均速度的计算,可以代入压强计算公式,得出理想气体压强的数值。
5. 实例分析以氢气为例,假设其温度为300K,分子质量为2g/mol,体积为10L,分子个数为6.02 × 10^23个/mol。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平均速度为约1930m/s。
代入压强计算公式,得出压强为约5.75 × 10^5 Pa。
6. 结论通过分子运动理论,我们可以计算出理想气体的压强。
利用分子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结合气体的温度、分子质量和体积等参数,可以准确计算出理想气体的压强数值。
第二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
23
一、分子固有体积修正
RT RT Vm − b = 或p = p Vm − b
pi β
二、分子吸引力修正
p + ∆pi = p内 p内 (Vm − b) = RT (考虑1mol 气体) RT p + ∆pi = Vm − b
a
设Δk指每个分子进入界 面层时平均动量减少量
1 ∆pi = [单位时间内碰撞在单位面积上平均分子数] × 2∆k = nv × 2∆k 6
压强的单位
1Pa = 1N ⋅ m−2 1bar = 105 Pa 1atm = 1.013×105 Pa = 1.013bar 1mmHg = 1Torr = 133.3Pa
热学
15
§3. 温度的微观解释
一、温度的微观解释
M pV = RT Mmol
1 Nm R p= RT = n T V NAm NA
y
vy
A2
v
- mv x mv x
A 1
y
o
o
v vx
z
z x
热学
x
vz
8
不连续性. 单个分子对器壁碰撞特性 : 偶然性 、不连续性 恒定的、 大量分子对器壁碰撞的总效果 : 恒定的、持续 的力的作用 . 热动平衡的统计规律 ( 平衡态 )
dN N = 1)分子按位置的分布是均匀的 n = ) dV V
6.02 × 1023 −3 n0 = m = 2.7 × 1025 m −3 22.4 × 10−3
下分子间平均距离: 标准状态下分子间平均距离
1 1/ 3 1 L=( ) =( )1/ 3 m = 3.3 × 10−9 m 2.7 × 1025 n0
分子动理论的三条基本内容
分子动理论的三条基本内容我们都知道运动的物体运动情况是相对的,在组成物体的分子物质中也是存在运动的,也就是分子动理论。
高中网校的物理老师称,分子动理论是同学们学习热学的知识点中最为基本的原理。
那么本文中酷课网的物理老师就详细帮助同学们介绍一下分子动理论的三条基本内容。
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动理论的公式:设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物体体积为V,物体质量为m,物质密度为ρ,摩尔体积为Vmol,摩尔质量为M,分子体积为V0,分子质量为m0,分子数为n。
(1)分子的质量m0=M / NA=Vmolρ / NA(2)分子数 n=mNA / M=VNA/ Vmol=VρNA / M=mNA / ρVmol(3)固体、液体分子体积V0和直径dV0=Vmol / NA=M / ρNA=1/(6πd)∧3,的d=3√(6V0/π)气体分子动理论:人们从分子运动的微观模型出发,给出某些简化的假定,结合概率和统计力学的知识,提出了气体分子动理论(kinetic theory of gases),其主要如下:(1)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很小的粒子,彼此间的距离比分子的直径(十的负十次方)大许多,分子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可以略而不计。
(2)气体分子以不同的速度在各个方向上处于永恒的无规则运动之中。
典型事例是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均为间接体现)。
布朗运动表面体现了宏观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实际反映出微观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除了在相互碰撞时,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是很微弱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
(4)气体分子相互碰撞或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
(5)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6)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分子间距越大,引力和斥力都越小;分子间距越小,引力和斥力都越大)。
气体分子动理论
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动理论是指根据分子动力学原理来描述气体分子的运动和行为的理论。
它的提出和发展对于解释气体的物理性质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气体分子动理论的起源、基本假设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气体分子动理论的起源气体分子动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在那个时候,科学家们对气体的行为和性质提出了许多疑问。
为了解释这些现象,克劳修斯和麦克斯韦等科学家开始研究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并提出了气体分子动理论。
二、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有以下几点:1. 气体分子是微小的无质量的粒子,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2. 气体分子的运动是完全混乱的,没有任何规律性。
3. 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是弹性碰撞,即在碰撞过程中能量守恒、动量守恒。
4. 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
这些假设为描述气体的性质和行为提供了基础。
三、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应用气体分子动理论在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就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进行介绍。
1. 描述气体的物态变化: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当气体受到加热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和力量都会增加,从而导致气体的压强增加。
当气体受到冷却时,则相反。
2. 热力学理论的基础:气体分子动理论为热力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根据理论的推导,可以得到诸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分子平均动能与温度的关系等重要的热力学性质。
3. 涨落理论: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混乱的,因此气体在微观尺度上会存在一定的涨落。
这种涨落现象不仅在气体中存在,在固体和液体中也同样适用。
4. 扩散和输运现象:气体分子动理论对于扩散和输运现象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分析气体分子的速度和运动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扩散和输运的原理和机制。
总结:气体分子动理论是对气体分子运动和行为进行描述的理论。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科学家们根据气体的性质和行为提出了基本假设,并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气体分子动理论
v p 1.41
RT 1.57103 m / s M
2.氧气
v2 1.73
RT 1.73 M
8.31 300 32 103
4.83102 m /
s
v 1.60 RT 4.45102 m / s M
v p 1.41
RT 3.95102 m / s M
五、速率分布律的实验测定
自1859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推得速率分布律后,大约经过 62年斯特恩首先用实验测定了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 1930~1934年我国科学家葛正权利用下面的装置,通过实 验测定了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规律。
0
麦氏分布函数代入得 v 8kT 8RT 1.60 RT
3.方均根速率
M
M
分子速率平方的平均值再开平方,称为气体分子的方均 根速率。
方均根速率可按平均速率的原理,进行计算
v2
v2 Nf (v)dv
0
v2 f (v)dv
N
0
将麦氏分布函数代入得方均根速率为
v2 3kT 3RT 1.73 RT
3.气体的质量(m):气体分子的质量 的和.
4.摩尔质量(M):1mol气体分子的质量.(N )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m RT M
R = 8.31 J / mol·k
设气体的分子质量为μ,气体的分子个数为N,气体质量为
m,则 m=N μ 。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1摩尔分子个数为
N0,则 M =N0 μ 。代入气态方程,得
f 斥力
分子力
r 0 0
r
r
r<r0
引力
r
r=r0
平衡 位置
u
10-10m。
r
r>r0
大学物理《热学》第二版李椿 第二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2-1 目前可获得的极限真空度为10-13mmHg 的数量级,问在此真空度下每立方厘米内有多少空气分子,设空气的温度为27℃。
解: 由P=n K T 可知n =P/KT=)27327(1038.11033.1101023213+⨯⨯⨯⨯⨯-- =3.21×109(m–3)注:1mmHg=1.33×102N/m 22-2 钠黄光的波长为5893埃,即5.893×10-7m ,设想一立方体长5.893×10-7m , 试问在标准状态下,其中有多少个空气分子。
解:∵P=nKT ∴PV=NKT 其中T=273K P=1.013×105N/m 2 ∴N=623375105.52731038.1)10893.5(10013.1⨯=⨯⨯⨯⨯⨯=--KTPV 个2-3 一容积为11.2L 的真空系统已被抽到1.0×10-5mmHg的真空。
为了提高其真空度,将它放在300℃的烘箱内烘烤,使器壁释放出吸附的气体。
若烘烤后压强增为1.0×10-2mmHg ,问器壁原来吸附了多少个气体分子。
解:设烘烤前容器内分子数为N 。
,烘烤后的分子数为N 。
根据上题导出的公式PV = NKT 则有: )(011011101T P T P K VKT V P KT V P N N N -=-=-=∆因为P 0与P 1相比差103数量,而烘烤前后温度差与压强差相比可以忽略,因此0T P 与11T P 相比可以忽略1823223111088.1)300273(1038.11033.1100.1102.11⨯≅+⨯⨯⨯⨯⨯⨯⨯=⋅=∆---T P KN N 个2-4 容积为2500cm 3的烧瓶内有1.0×1015个氧分子,有4.0×1015个氮分子和3.3×10-7g 的氩气。
设混合气体的温度为150℃,求混合气体的压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微观模型
一、物质微观模型:
1、宏观物体是由大量微粒—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2、物体内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这种运动是无规则的剧烈程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
二、物质三种聚集态的成因
分子力的作用将使分子聚集在一起,在空间形成某种规则的分布(有序排列),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将破坏这种有序排列,使分子分散开来。
事实上,物质分子在不同的温度下所以会表现为三种不同的聚集态,正是由这两种相互对立的作用所决定的。
§2 理想气体的压强
一、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1、分子本身的形成比起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来可以忽略不计。
2、除碰撞的瞬间外,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与容器器壁之间都无相互作用。
3、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与容器器壁之间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即气体分子的动能不因碰撞而损失。
二、压强公式
1、压强产生的微观实质: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的结果。
(举例说明)。
2、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过程:思路:欲求分子施于器壁的压强P,应先求出大量分子施于器壁的力F。
这个力除以器壁的面积,就得到分子施于器壁的压强。
设:有一个边长分别为L1、L2、L3的长方体容器,在平衡态下,共有N个Array分子,分子的质量为m,分子数密度为n=N/V。
①单个分子在一次碰撞中施于A1面的冲
量,(A1面垂直于x轴)
设某一分子的速度为V i,速度三个分量分别为:
V ix、V iy、V iz由于碰撞是完全弹性的,所以碰
撞前后分子在y、z两方向上的速度分量不变,
在x方向上的速度分量由V ix变为-V ix,
大小不变方向反向。
这样,分子在碰撞过程中
的动量改变为:-m V ix -m V ix =-2m V ix.按动量定理,这就等于A1面施于分子的冲量,而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分子施于A1面的冲量为:+2m V ix
②dt时间内分子之施于A1面的冲量:它应等于2m V ix乘以dt时间内分子之于A1面碰
撞的次数,即:
③容器内所有分子,在dt 时间内施于A 1面的总冲量,这显然等于dt 时间内所有分子施
于器壁A 1面的冲量之和,即:
dt
v l m dt v v v l m dI N i ix Nx x x ⋅=+++=∑=)()(1
212
22211
根据动量定理,单位时间内施于器壁A 1的总冲量,就等于分子施于A 1面的作用力F 。
(即F·dt=dI )
∑===N i ix v l m dt dI F 1
2
1
④求分子施于A 1面的压强:由于A 1面的面积=L 2·L 3,故压强为: 2
1
21212321ix N
i ix
N i ix N i ix v nm N
v m V N v V m v l l l m dA dt dI dA F P ====⋅==∑∑∑===
即:
2
ix
P nmv =
在平衡态下,气体的性质与方向无关,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几率相等,对大量分子来说, 三个速度分量的平均值必然相等(统计思想)。
即:
2
22z y x v v v == 222z y x v v v ==
又 2222
iz iy ix i
v v v v ++= 即:2222z
y x v v v v ++=
故有:
代入上式,得: 21
3
P nmv =
令2
2
1v m =
∈表示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则上式可写成(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dt
l mv v l dt
mv ix ix ix ⋅=⋅1
21222
02
223
1v v v v z y x =
++
2212()323
P n mv n ==∈
3、压强公式的物理意义:
∈=n P 3
2公式将宏观量压强P 和微观量
∈ 联系起来了,在 2x nmv P = 及
22
3
1v v x =式中计入了统计的概念和统计的方法,所以压强是一个统计平均量。
§3 温度的微观解释
一、温度的微观解释
1、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由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气体状态方程:
m N Nm M A ==μ
∴②式形变为:③ nkT T N R V N RT m N Nm V P A
A =⋅=⋅=
1 式中1
231
23111038.11002.6314.8-----⋅⨯=⨯⋅⋅==k J mol k mol J N R k A (玻耳兹曼常数) 联合①②得:3
2
kT ∈=
上式表明: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能只与温度有关,并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温度的微观实质:
温度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就表示平均说来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对单个分子,说它有温度是没有意义的。
3、方均根速率:
由2
2
1v m =
∈ 和 kT 23=∈ 可得:
=
= =
2②
①
RT M
P n P μ
=
∈
3
二、对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验证:
由③P=nkT 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在相同的体积内所含的分子数相等,这就是阿伏伽德罗定律。
例如,在标准状态下,任何气体在1立方米的体积中含有的分子数都等于:
325323
5
106876.22731038.110013.1---⨯=⨯⨯⨯==m m k
kT P n 这个数目叫做落喜密脱数。
§4 分子力
一、分子间互相作用力的半经验公式
)(t s r
r
f t
s
>-
=
μ
λ
(假设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具有球对称性)
说明:
① r —个分子中心间的距离,λ.μ.s.t 都是函数。
②第一项为正代表斥力,第二项为负代表引力。
③s.t 都比较大, f 随r 的增大而急剧地减小。
s>t ,所以斥力的有效作用距离比引力小。
二、分子作用曲线
图2-7a 中的两条虚线分别表示斥力和引力随距离处变化的情况:由图可见,在一定距
离处s t r r -
==10)(λ
μ处,斥力和引力相抵消,合力为零,这个位置叫做平衡位置。
在平衡
位置以内, 即r<r 0处,是强大的斥力作用范围。
在平衡位置以外,即r>r 0处,是引力的作用范围。
2-7a 2-7b
三、分子间的势能曲线:
如图2-7(b)由于分子是保守力,两个分子间的距离改变dr时,分子间的势能的增量就等于分子力f在距离dr内所作功的负值,即:dE p=-fdr
在图2-7(b)中的实线是分子势能曲线,在平衡位置r=r0处,分子力f=0,而f=-dE p/dr,所以在这里势能有极小值,当r>r0时,势能曲线的斜率是正的,这相当于引力。
四、分子间的相互“碰撞”过程:
下面根据势能曲线来说明两个分子间的“碰撞”过程,设一个分子静止不动,其中心固定在图2-7(b)中坐标原点o处,另一个分子从极远处以动能Eu0(这时势能为零,所以E u0也就是总能量E)趋进。
当距离r>r0时,分子力是引力,所以势能Ep不断减小,而动能E R不断增大;
当r=r0时,势能最小,而动能最大;
当r=d时,势能与分子原来在极远处的动能E R0相等,即动能全部转化为势能,分子的速度成为零,分子不能再趋进,这时,分子在强大的斥力作用下被排斥开来,这便是通常被形象地看作分子间的弹性碰撞过程。
五、分子的有效直径:
由于斥力的存在,两个分子在相隔一定距离d处便互相排开,可以把分子看作直径为d
有关,但由于分子的势能曲线在斥力作用的的弹性球,则分子的大小显然与原来的动能E k
相对应的d值实际相差很小,我们可以取d的平均值为分子一段非常陡,所以与不同的E k
的有效直经。
实验证明,分子有效直径的数量级为米。
六、物质处于凝聚态时分子运动的图象:如果在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分子平衡位置r=r0附近处的动能小于势能的绝对值,也就是说,分子所构成的系统的总能量小于零,则分子将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微小振动,这便是物质处在凝聚态(液态或固态)时分子运动的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