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糖类》优质教案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糖类[选修5]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一、教学内容1、课标中的内容《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 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第1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活动与探究建议①实验探究: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
2、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烃和烃的衍生物,在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应注意知识的联系。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葡萄糖与果糖,第二部分蔗糖与麦芽糖,第三部分淀粉与纤维素,其间穿插了一些探究实验。
本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也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有感性认识,已经学习了醛类、醇类等知识,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经过高一及前三章的学习,能够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的糖类物质,引出糖的定义,结构特点;从葡萄糖的生理功能引入葡萄糖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得出葡萄糖的结构特点;最后通过糖尿病的检测实验加深对葡萄糖的认识。
在糖类性质的学习中注重联系以前学习的醛类、醇类等知识,进行类推、迁移,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课堂内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和体会单糖、二糖、多糖性质的研究过程,理解糖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充分调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积极性,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法代替演示实验,以小组合作代替验证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糖类》优质教案
高三总复习讲义 第二节 糖 类一、糖类还原性的检验及水解产物中葡萄糖的检验 1.糖类的还原性糖类的还原性是指糖类具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若某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不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则该糖不具有还原性,为非还原性糖。
2.水解产物中葡萄糖的检验 (1)水解条件①蔗糖:稀硫酸(1∶5)作催化剂,水浴加热。
②纤维素:90%的浓硫酸作催化剂,小火微热。
(2)水解产物中葡萄糖的检验欲要检验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必须先加入NaOH 溶液中和其中的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进行检验。
3.中学阶段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醛类、甲酸、甲酸酯类、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特别提醒 在检验某种物质是否存在时,一定要注意所用试剂是否与待检物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若存在这样的物质,应先除去。
如检验卤代烃中是否含有卤素原子时,应先加入NaOH 溶液再加热,发生反应R —X +NaOH ――→△R —OH +NaX ,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HNO 3酸化,最后才加入AgNO 3溶液。
此处加入足量稀HNO 3酸化的目的之一就是防止剩余的NaOH 与AgNO 3反应。
二、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及水解产物的检验用银氨溶液和碘水来检验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发生了水解及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
实验步骤如下:实验现象及结论:现象A 现象B 结论1 未出现银镜溶液变蓝色淀粉尚未水解2 出现银镜溶液变蓝色淀粉部分水解3 出现银镜溶液不变蓝色淀粉完全水解特别提醒①验证水解产物时,首先要加入NaOH溶液中和后再进行实验。
②要验证混合液中是否还有淀粉应直接取水解后的混合液加碘水,而不能在加入NaOH 中和后再加碘水,因碘水与NaOH溶液反应。
三、有关糖类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若涉及常见的典型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则应用结构简式来表示糖类物质。
如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2.若不涉及常见官能团之间的转化,比如糖类的水解反应方程式,此时可用分子式或分子通式来表示糖类物质,并在其下方标明糖类名称即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4.2糖类(教案1)
第二节糖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
通过合作探究,再次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大的乐趣。
通过对糖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认识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教学难点: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纤维素的酯化。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赞美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人为何对“绿叶”情有独钟?绿叶利用了廉价的水和二氧化碳,化腐朽为神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葡萄糖。
人们每天摄取的热能中大约75%来自糖类。
提问]你今天吃糖了吗?(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糖类物质)常识介绍]含糖食物与含糖量。
设问]什么是糖?教材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79“资料卡片”。
板书]1、糖的概念: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n (H2O)m但不是所有的糖符合这个通式且符合这个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
2、糖的分类:单糖:葡萄糖、果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分类二糖:蔗糖、麦芽糖 1mol糖水解生成2mol单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糖水解生成许多mol单糖小组实验]学生观察葡萄糖晶体并做葡萄糖溶解实验。
(学生归纳小结)板书] 一、葡萄糖与果糖(一)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5《糖类》说课稿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5《糖类》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与地位《糖类》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材的一部分,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选修部分之一。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糖类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质和应用。
糖类作为高中化学选修课的一部分,起源于生活实际,有一定的生活实用性和应用意义。
糖类是人类主食中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同时也是其他生物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通过学习糖类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糖类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1.2 教学目标本章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了解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糖类的性质和相关实验方法;•了解糖类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生物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糖类的性质和相关实验方法;•糖类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2.2 教学难点•理解糖类的不同分类和特性;•熟练掌握糖类的实验方法;•应用糖类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生物工程中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方法本章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
在讲授环节中,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示范实验和解析例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糖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
在实验环节中,教师安排相关实验,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糖类的实验方法和性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与流程第一节: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对糖类的兴趣和重视。
•当我们吃到甜甜的水果时,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甜味是怎么产生的?•糖果里面的甜味是什么成分造成的?2.讲解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介绍糖类的基本概念: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介绍糖类的分类:单糖、双糖、多糖。
3.梳理糖类的结构和特点。
•单糖的结构:葡萄糖、果糖的结构式。
•双糖的结构:蔗糖、乳糖的结构式。
•多糖的结构: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式。
高中化学选修五糖类的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糖类的教案
教学对象:高中生
教学目标:
1. 了解糖类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糖类的化学性质和反应;
3. 了解糖类的生物学意义和应用。
教学重点:
1. 糖类的定义和分类;
2. 糖类的化学性质;
3. 糖类的生物学意义。
教学难点:
1. 糖类的生物学意义;
2. 糖类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学PPT;
2. 实验器材和试剂;
3. 教学素材和案例。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简要介绍糖类的定义和分类,引出糖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糖类的分类和化学结构;
2. 分析糖类的化学性质和反应;
3. 探讨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功能。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老师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糖类的一些化学性质和反应。
四、讨论(10分钟)
学生讨论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总结(5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糖类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小结(5分钟)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反馈自己的理解和收获。
教学评价:
通过教学效果观察、学生表现评价和作业成绩评定,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糖类教案
第二节糖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3、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纤维素的酯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2、提高科学素养,丰富生活常识,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让学生体验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化学”。
【教学重点】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教学难点】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纤维素的酯化。
【教学过程】【引入】糖类是六大营养素之一,它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主要来源。
从低等微生物到高等生物的机体中,时刻都在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糖代谢反应。
糖类对于我们并不陌生,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有关糖类的相关知识。
一、糖类1、定义:从结构上看,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P792、组成元素:C 、H 、O 。
大多数符合通式:C m (H 2O)n (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提问】①糖类遇浓硫酸往往变黑,何故②糖类都符合通式C m (H 2O)n 吗符合该通式的都属于糖吗【PPT 】脱氧核糖: C 5H 10O 4 鼠李糖:C 6H 12O 5。
甲醛:CH 2O 乙酸:C 2H 4O 2 乳酸:C 3H 6O 3【说明】称糖类为“碳水化合物”虽然不准确。
但由于沿用已久,依然在某些学科中使用。
3、分类——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单糖:不能水解的糖。
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
高中化学选修5糖类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5糖类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糖类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2. 掌握糖类的化学性质,如还原性、发酵性等;
3. 掌握糖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
教学内容:
1. 糖类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2. 糖类的化学性质;
3. 糖类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
教学重点:
1. 理解糖类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2. 掌握糖类的化学性质;
3. 了解糖类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
教学步骤:
1. 糖类的分类和结构特点(40分钟)
(1)介绍糖类的定义和分类;
(2)讲解糖的结构特点,如卡群、醇群等。
2. 糖类的化学性质(40分钟)
(1)讲解糖的还原性;
(2)讲解糖的发酵性。
3. 糖类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40分钟)
(1)讲解糖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介绍糖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
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示例,生动形象地介绍糖类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2. 实验演示,展示糖类的化学性质;
3. 讨论分组,探讨糖类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
教学评估:
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2. 实验报告,检验学生对糖类化学性质的掌握程度;
3. 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糖类的分类和结构特点的理解。
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要结合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动手实验和思考问题;
3. 要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5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二节糖类优质课教案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5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二节糖类优质课教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一、教学内容1、课标中的内容《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 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第1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开发上的应用。
活动与探究建议①实验探究: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
2、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烃和烃的衍生物,在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应注意知识的联系。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葡萄糖与果糖,第二部分蔗糖与麦芽糖,第三部分淀粉与纤维素,其间穿插了一些探究实验。
本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也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有感性认识,已经学习了醛类、醇类等知识,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经过高一及前三章的学习,能够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的糖类物质,引出糖的定义,结构特点;从葡萄糖的生理功能引入葡萄糖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得出葡萄糖的结构特点;最后通过糖尿病的检测实验加深对葡萄糖的认识。
在糖类性质的学习中注重联系以前学习的醛类、醇类等知识,进行类推、迁移,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课堂内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和体会单糖、二糖、多糖性质的研究过程,理解糖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充分调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积极性,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法代替演示实验,以小组合作代替验证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糖类-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糖类-人教版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糖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特征;2.掌握糖类的命名方法及反应类型;3.理解糖代谢的重要性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4.能够掌握实验室中制备糖类的方法和分离纯化的技术。
二、教学内容1. 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糖类的定义和概念;•糖类的分类及重要代表物种(单糖、双糖、多糖);•糖类的结构特征。
2. 糖类的命名和反应类型•糖类的命名方法(Fischer式、Haworth式);•糖类的光学异构体及演化规律;•糖类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糖苷化反应。
3. 糖的代谢及相关疾病发生机制•糖的消化、吸收、代谢和运输;•糖尿病的发生机理及治疗方法;•糖的营养学价值和相关疾病预防。
4. 糖类的实验室制备和分离纯化•煮沸法制备葡萄糖、果糖、山梨醇等单糖;•化学合成法制备蔗糖、甘露糖等双糖;•生物法制备淀粉、纤维素等多糖;•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等技术对糖类进行分离纯化。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解、示范和实验操作展示糖类的制备和分离纯化方法,让学生了解糖类的性质和应用。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究糖类的代谢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评价1.采取定期测试和参与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2.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和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测评成绩;3.鼓励学生参加有关糖类相关的科研活动和学术会议,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个性特点,形成合作、探究和创新的良好氛围。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4章第2节《糖类》》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4章第2节《糖类》》word教学设计第二节糖类(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要紧介绍了糖类这一差不多营养物质,这类物质与人的生命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是生活中常见物质。
通过初中化学学习,学生对葡萄糖、脂肪、蛋白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高中化学必修2安排在学习甲烷、乙烯、苯等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以及乙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要紧特点后,再学习糖类,可使学生对有机物的初步认识相对完整,也可深化对不同有机物特点的明白得,为后续学习作预备。
二.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记住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2)学会鉴别葡萄糖和果糖的方法。
2.能力目标: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把握糖类要紧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单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明白得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差不多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和性质难点: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和性质四.学情分析教材没有对较复杂的有机物的结构和反应原理进行深入的探讨。
这是由于糖类的结构复杂,学生已有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糖类的性质,课程标准只要求从组成和性质上认识,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不要盲目拔高,从生活体会和实验探究动身,以使学生的思维对象由单官能团的化合物、小分子的化合物自然地过渡到多官能团的化合物。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2.学案导学法:(1)预习检查,总结疑问;(2)情形导入,展现目标;(3)合作探究,精讲点拨;(4)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预备1.学生的学习预备:学案和教材 2.教师的教学预备:学案和教学设计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
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问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形并了解了学生的疑问,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化学选修5第四章-糖类教案
第四章第二节糖类糖类(第一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大的乐趣。
教学重点糖类的概念教学难点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教学过程[导入]“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赞美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诗人为何对“绿叶”情有独钟?[讲]绿叶利用廉价的水和CO2,化腐朽为神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葡萄糖。
人们每天报取的热能中大约75%来自糖类。
[引入]什么是糖? 哪些物质属于糖?[讲] 糖类在以前叫做碳水化合物, 曾经用一个通式来表示: C n(H2O)m;这是因为在最初发现的糖类都是有C、H、O三种元素组成,并且分子中的H原子和O原子的个数比恰好是2:1.当时就误认为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 现在还一直在沿用这种叫法,[投影]1、C n(H2O)式并不反映结构: H和O 并不是以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的.2、通式的应用是有限度的: 鼠李糖C6H12O5 甲醛乙酸乳酸等[设问] 如何给糖类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板书]第二节糖类(saccharide)1、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讲]从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后可以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讲] 糖类不都是甜的。
我们食用的蔗糖是甜的,它只是糖类中的一种。
淀粉、纤维素均不甜,它们属于糖类。
有些有甜味的物质,如糖精,不属于糖类。
[讲]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可分为单糖、低聚糖(二糖)和多糖[板书]2、糖的分类: 单糖低聚糖多糖[投影][讲]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一般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等。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5《糖类》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5《糖类》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糖的分类方法和性质;2.掌握单糖、双糖、多糖的结构、性质和代表物质;3.了解生物体内糖的合成和降解途径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糖类的分类方法和性质;2.单糖、双糖、多糖的结构、性质和代表物质;3.糖的合成和降解途径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举例:老师通过黑板或投影仪向学生讲述各种糖类的分类方法和性质,单糖、双糖、多糖的结构和性质,以及糖的合成和降解途径。
在讲解过程中,适当引入相关的生命科学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案例研讨:老师准备多个与糖类有关的案例,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和分析,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探究:老师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单糖、双糖、多糖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和性质变化。
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加深对糖类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首先,老师可以通过问学生一些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生活中,我们常吃哪些含有糖的食品?这些食品是由什么构成的?这些构成成分各有什么特点?二、讲授接着,老师向学生介绍糖类的分类方法和性质。
首先让学生了解糖类的分类方法:单糖、双糖和多糖,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各种糖类的性质、结构和代表物质。
在介绍单糖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葡萄糖、果糖的结构公式来,同时也可以介绍单糖在不同条件下的旋光性质等。
对于双糖和多糖,老师可以上台讲解,再通过投影仪或黑板来画出其结构和性质。
然后,让学生了解糖的合成和降解途径。
通过对于葡萄糖的吸收、在肝脏中的代谢途径来让学生理解糖的合成过程;通过对于胰岛素、糖尿病等知识进行讲解来让学生理解糖的降解途径,并引导学生思考糖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三、案例研讨老师准备一些糖类的案例,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分析讨论,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分析苦瓜中含有哪些成分,其中的糖类是怎样构成的?这些糖类分别属于哪个类别?如何处理糖尿病人的饮食等等。
高中化学《糖类》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葡萄糖具有羟基能够Leabharlann 生酯化反应具有醛和醇的性质
此外还能在人体内的氧化发酵发应。
【讲解】葡萄糖是有甜味
的, 而糖类中最甜的糖是果糖。
下面学习双糖
展示蔗糖和麦芽糖图
片
看图片想有哪些物理性质
展示图片加深物理性质的认识
【视频】蔗糖水解及产物检验
观看视频,了解蔗糖不含醛基
观看视频, 引出蔗糖为
来源—— 绿色植物光合反应的产物
组成——由C、H、O元素组成糖类习惯称碳水化合 物 , 通 式 :Cn(H2O)m
教 师 讲解,使知识更深,加深学生的理解
。
【讲解】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出, 葡萄糖与醛一样具有还原性, 具有醛基,属于还原性糖。具
有醛基能够与氢气加成,
书写方程式(两个同学上黑板)写葡萄糖的银镜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
非还原性糖
【讲解】蔗糖不发生银
镜反应, 也不和新制氢
听讲
通 过 讲
解水解产物
。
素 分 子 式 均 为(C6H10O5)n, 是同分异构体吗?为什么?
多糖一般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那么淀粉、纤维素是否为纯净物? 为
什么?
主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讲解】1、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其中含有的单糖单元的数值n,取值各不相同,只有大致的范围;
教学流程
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展示PPT图片各种糖类物质。
【讲解】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营养物质, 今天学习一种营养物质---糖。我们先看本节课的学习目
标
,看学习目标
从生活入手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目标引领, 明白本节课的内容
化学:4.2《糖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糖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糖类的组成与分类2.了解葡萄糖的还原性及果糖中的羰基受多个羟基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还原性3.了解葡萄糖的用途教学重、难点:葡萄糖的还原性教学方法:类比,实验,归纳教学过程:(导入)糖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凡是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
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10mol单糖的称为低聚糖。
其中以二糖最为重要,常见的二糖有麦芽糖、乳糖和蔗糖等。
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很多摩尔单糖的称为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等。
二、葡萄糖、果糖的存在,结构及物质性质1.葡萄糖:C6H12O6结构式: H H H H HH-C C C C C C=O结构简式: OH OH OH OH OH HCH 2OH-CHOH-CHOH-CHOH-CHOHCHOCH2OH-(CHOH)4- CHO分子结构特征是一种多羟基醛果糖:C6H12O6 w.w.w.k.s.5.u.c.o.m结构式:H H H H OH-C C C C C CH2OHOH OH OH OH结构简式:CH2OH-(CHOH)3- CO CH2OH分子结构特征是一种多羟基酮。
果糖与葡萄糖是同分异构体物理性质及存在[展示实物][学生观察] 色态味溶解性[教师小结] 葡萄糖是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度不如蔗糖,易溶于水,稍溶于酒精,不溶于乙醚,存在于甜味水果、蜂蜜、人体血液中。
纯净的果糖是无色晶体,不易结晶,黏稠性液体,易溶于水、酒精和乙醚,是最甜的糖,存在于水果、蜂蜜中。
三、葡萄糖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能发生银镜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ΔCH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2Ag↓+H2O+3NH3此反应可用于醛基的检验、工业上据此原理制镜或保温瓶胆。
化学高中选秀5糖类教案
化学高中选秀5糖类教案
1. 了解糖类的分类及性质;
2. 理解糖类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3. 掌握糖类的常见实验方法和检测技术。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
2. 学生准备实验报告表格和笔记本。
教学内容:
1. 介绍糖类的分类及性质;
2. 实验探究不同糖类的性质和结构;
3. 练习使用不同方法检测糖类的存在。
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了解糖类的分类及性质;
2.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糖类的溶解性和性质;
3.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不同糖类的结构特点;
4. 练习使用苏丹III染色法和苯酚硫酸法检测糖类的存在。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讨论糖类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介绍糖类的生物代谢过程及在人体中的作用;
3. 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讨糖类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实验药品:
1. 葡萄糖溶液;
2. 蔗糖溶液;
3. 蔓越莓糖溶液;
4. 苏丹III染色剂;
5. 苯酚硫酸试剂。
实验步骤:
1. 将葡萄糖、蔗糖和蔓越莓糖每种溶液取一份,分别加入试管中,并观察其溶解性和颜色变化;
2. 使用苏丹III染色剂和苯酚硫酸试剂检测糖类的存在,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糖类的分类及性质,掌握了糖类的常见检测技术,并深入探究了糖类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重视糖类的重要性,并加深对其的理解和认识。
《糖类》化学教案
《糖类》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糖类的定义、分类及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糖类的分类、性质及检测方法。
2.难点: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糖类物质,如葡萄糖、蔗糖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糖类物质有什么共同特点?2.糖类的定义和分类(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糖类的定义。
(2)根据糖类的分子结构,将其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3.糖类的性质(1)展示实验:将葡萄糖溶液与斐林试剂反应,观察现象。
4.糖类的检测方法(1)讲解糖类检测的方法:斐林试剂法、班氏试剂法等。
(2)让学生分组实验,检测不同糖类物质的含量。
5.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1)讲解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提供能量、构成生物大分子等。
(2)引导学生思考:糖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6.课堂小结(2)讨论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7.作业布置(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不同糖类物质的生理作用。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学习糖类的代谢途径。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糖类的定义、分类、性质及检测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糖类的基本知识。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对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糖类的检测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五、教学延伸1.讲解糖类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如糖果、饮料等。
2.讲解糖类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如生物制药等。
3.引导学生关注糖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提倡合理摄入糖类物质。
六、教学资源1.糖类物质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材料。
2.糖类检测实验器材及试剂。
3.互联网资源,如糖类的生理作用、代谢途径等。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等。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4.2糖类教案
第二节糖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3、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纤维素的酯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2、提高科学素养,丰富生活常识,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让学生体验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化学”。
【教学重点】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教学难点】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纤维素的酯化。
【教学过程】【引入】糖类是六大营养素之一,它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主要来源。
从低等微生物到高等生物的机体中,时刻都在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糖代谢反应。
糖类对于我们并不陌生,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有关糖类的相关知识。
一、糖类1、定义:从结构上看,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P792、组成元素:C、H、O。
大多数符合通式:C m(H2O)n(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提问】①糖类遇浓硫酸往往变黑,何故?②糖类都符合通式C m(H2O)n吗?符合该通式的都属于糖吗?【PPT】脱氧核糖:C5H10O4鼠李糖:C6H12O5。
甲醛:CH2O 乙酸:C2H4O2乳酸:C3H6O3【说明】称糖类为“碳水化合物”虽然不准确。
但由于沿用已久,依然在某些学科中使用。
3、分类——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单糖:不能水解的糖。
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
糖类低聚糖: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10mol单糖。
人教版高中化学糖类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糖类教案
学科:化学
年级:高中
课题:糖类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了解糖类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糖类的化学性质和实际应用。
3. 能够理解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糖类的定义、分类和化学性质。
难点: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课件或板书
2. 化学实验器材
3. 学生实验用品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葡萄糖、果糖等糖类的概念,并与碳水化合物进行联系,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糖类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
教师讲解糖类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单糖、双糖、多糖等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对糖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三、介绍糖类的化学性质(20分钟)
教师讲解糖类的化学性质,包括碳水化合物的还原性、水解性、发酵性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糖类的反应特点。
四、实验操作(3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糖类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感受糖类的化学性质和实际应用。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糖类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和讨论糖类的分类和化学性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糖类的概
念和实际应用。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进一步
深化糖类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糖类 教学设计.(优选)
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了烃及其衍生物,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必修2中,简单介绍了基本营养物质,主要从用途的角度简单介绍了几种糖类。
本书前几章,对官能团的性质进行了系统学习,因此,本节课将从结构与性质的角度对几种糖类进行分析,注意知识的联系与生活的关联。
三、学情分析虽然本节课讲的内容与必修二中《基本营养物质》有较大重复,但考虑到学生的记忆水平,本节课有必要对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
通过之前内容的学习,学生对官能团的性质有一定掌握,因此本节课许多内容可以采用自学+点拨的形式进行。
本节课内容与生活关联紧密,总体思路从生活出发,归结于生活。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糖的分类及主要代表物(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知道他们的组成及性质,能够写出水解方程式。
(2)了解糖类物质的相互转化,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完成知识的建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糖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认识到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糖类水解产物的探究,进一步体验化学物质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糖类重要代表物质的组成及性质2、教学难点:糖类的概念及性质对比六、教学媒体投影仪,黑板七、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八、教学流程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初中化学选修五糖类教案
初中化学选修五糖类教案一、知识目标:1. 了解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麦芽糖等常见糖类的结构和性质;2. 掌握糖类的化学性质,包括还原性和发酵性等;3. 了解糖的应用领域,如食品加工、医药和能源生产等。
二、能力目标:1. 能够描述糖类的结构和性质;2. 能够进行简单的糖类实验,如测定还原糖含量;3. 能够应用糖类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请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人类为什么需要摄入糖类?不同糖类在身体里有什么不同的作用?二、知识讲解:1. 介绍常见糖类的种类和结构;2. 分析糖类的化学性质,如还原性和发酵性;3. 探讨糖类的应用领域,如食品工业、医药领域和能源生产等。
三、实验操作:进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实验,让学生了解糖类的还原性,并学会操作实验仪器。
四、学生讨论:让学生围绕糖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展开讨论,互相交流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2. 自主搜索糖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并撰写简短报告。
六、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糖类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摄入适量的糖类,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糖类的结构与性质,同时也增强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希望同学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愿同学们在化学学习的路上越走越远,探索出更多的奇妙之处!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未来的化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总复习讲义 第二节 糖 类一、糖类还原性的检验及水解产物中葡萄糖的检验 1.糖类的还原性糖类的还原性是指糖类具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若某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不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则该糖不具有还原性,为非还原性糖。
2.水解产物中葡萄糖的检验 (1)水解条件①蔗糖:稀硫酸(1∶5)作催化剂,水浴加热。
②纤维素:90%的浓硫酸作催化剂,小火微热。
(2)水解产物中葡萄糖的检验欲要检验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必须先加入NaOH 溶液中和其中的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进行检验。
3.中学阶段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醛类、甲酸、甲酸酯类、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特别提醒 在检验某种物质是否存在时,一定要注意所用试剂是否与待检物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若存在这样的物质,应先除去。
如检验卤代烃中是否含有卤素原子时,应先加入NaOH 溶液再加热,发生反应R —X +NaOH ――→△R —OH +NaX ,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HNO 3酸化,最后才加入AgNO 3溶液。
此处加入足量稀HNO 3酸化的目的之一就是防止剩余的NaOH 与AgNO 3反应。
二、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及水解产物的检验用银氨溶液和碘水来检验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发生了水解及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
实验步骤如下:实验现象及结论:现象A 现象B 结论1 未出现银镜溶液变蓝色淀粉尚未水解2 出现银镜溶液变蓝色淀粉部分水解3 出现银镜溶液不变蓝色淀粉完全水解特别提醒①验证水解产物时,首先要加入NaOH溶液中和后再进行实验。
②要验证混合液中是否还有淀粉应直接取水解后的混合液加碘水,而不能在加入NaOH 中和后再加碘水,因碘水与NaOH溶液反应。
三、有关糖类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若涉及常见的典型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则应用结构简式来表示糖类物质。
如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2.若不涉及常见官能团之间的转化,比如糖类的水解反应方程式,此时可用分子式或分子通式来表示糖类物质,并在其下方标明糖类名称即可。
如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特别提醒由于糖类普遍存在同分异构体,且中学阶段不涉及其结构,因此,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若用分子式表示某种糖时,必须注明名称。
试剂现象能反应的有机物溴水溴水褪色①溴水与烯烃、炔烃等不饱和烃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②溴水与苯酚等发生取代反应而褪色(产生白色沉淀);③溴水与含有醛基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酸性KMnO4溶液溶液的紫红色褪去①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有机物,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含羟基、醛基的物质一般能还原酸性KMnO4溶液,而使其褪色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蓝色沉淀变为砖红色含醛基的有机物:①醛类;②甲酸;③甲酸酯;④甲酸盐(如HCOONa);⑤葡萄糖、麦芽糖蓝色沉淀溶解新制Cu(OH)2能与羧酸发生中和反应,如:2HCOOH+Cu(OH)2―→(HCOO)2Cu+2H2O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光亮的“银镜”含醛基的有机物:①醛类;②甲酸;③甲酸酯;④甲酸盐;⑤葡萄糖、麦芽糖类型1 糖类分子结构的推导例1充分燃烧某糖,消耗的O2、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都相等,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它最简式式量的6倍,0.1 mol 该糖能还原银氨溶液生成21.6 g银,0.1 mol该糖能与30 g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求该糖的:(1)最简式。
(2)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
(3)若该糖是直链分子,已知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2个—OH不稳定,试推导其结构简式。
答案(1)CH2O(2)180C6H12O6(3)解析(1)依题意可知,该糖分子内C、H、O三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1-2)=1∶2∶1,故该糖的最简式为CH2O。
(2)由最简式可得最简式式量为30,依题意,该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30=180,分子式为(CH2O)6即C6H12O6。
(3)设该糖分子中含有x个—CHO,y个—OH。
R(CHO)x~2xAg12x0.121.6/108解得x=1R(OH)y~yCH3COOH1y0.130/60解得y=5由于该糖为直链分子,且由于多个—OH连在同一碳原子上不稳定,故该糖的结构简式为:该糖的结构为五羟基醛,为葡萄糖。
本题推导确定葡萄糖分子结构的思路为:⎩⎪⎨⎪⎧⎭⎪⎬⎪⎫已知条件―→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银镜反应―→分子中—CHO 的个数酯化反应―→分子中—OH 的个数已知条件―→碳骨架葡萄糖的分子结构 由此可延伸为有机结构推断题的一般解法为已知条件―→实验式―→分子式―→结构式。
类型2 糖类性质的应用例2下图为人体在某项生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示意图。
(1)图中标有字母的物质中,________代表酶。
(2)如果B代表蔗糖,则C和D各代表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葡萄糖与蔗糖相比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它们的分子式不同,但化学元素组成相同B.蔗糖能水解,葡萄糖却不能C.它们是同分异构体D.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答案(1)A(2)葡萄糖和果糖(3)C解析(1)可以看出A在反应前后分子结构并未发生改变,而在反应过程中起了促进B 转化成C和D的作用,故A代表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蔗糖属于二糖,它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故C和D代表葡萄糖和果糖。
(3)根据所学的知识,可判断错误的是C。
葡萄糖作为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其生理作用和发生的化学反应作为生物和化学的契合点,已倍受人们的关注。
本题以图示的形式描述了人体内化学反应的过程,要求我们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将图像信息转换为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信息处理能力。
类型3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例3某学生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方案甲:淀粉液――→稀硫酸加热水解液――→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液――→碘水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乙:淀粉液――→稀硫酸加热水解液――→银氨溶液微热无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丙:淀粉液――→稀硫酸加热水解液――→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液――→银氨溶液微热有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
方案丁:淀粉液――→稀硫酸加热水解液结论:淀粉部分水解。
根据上述操作现象,回答设计、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
(1) 甲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乙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丙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丁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设计和结论都不正确。
设计不正确是因加入NaOH 溶液呈碱性后,加入I 2,I 2与NaOH 溶液发生反应,没有I 2存在,不能证明淀粉是否存在;结论不正确是若淀粉部分水解,溶液中也会有淀粉存在 (2)设计和结论都不正确。
因为在酸性条件下,加入的银氨溶液被破坏,不能与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
按方案乙的设计,无银镜现象,淀粉可能是完全水解了也可能是部分水解了 (3)设计和结论都正确。
按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有银镜现象,说明淀粉已水解生成了葡萄糖(4)设计和结论都正确。
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淀粉变蓝又有银镜现象,说明既有淀粉又有葡萄糖解析本例是一道实验评价型的例题,思考问题应紧紧围绕淀粉的检验和葡萄糖的检验所需的实验条件,进行周到而又全面的分析,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同时本题也较好地考查了文字的表达能力。
,在具体设计实验时,要注意两点:在检验葡萄糖存在时,加银氨溶液之前,要加碱中和溶液中的硫酸,否则银氨络离子要被破坏;检验淀粉存在时,不能是碱性溶液,因为碘能和NaOH反应,因此水解液可以直接加碘水检验,不必先中和。
,若淀粉水解完全时,则在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不会出现蓝色;若淀粉尚未水解时,则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溶液不会出现银镜反应;若淀粉正在水解中,则既要用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又要用银氨溶液检验有无葡萄糖或麦芽糖的存在。
误区警示解答本题的易错点是误认为乙方案正确。
实际上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必须中和掉作催化剂的硫酸。
实验4-1两个实验现象与第三章中实验3-5和实验3-6的现象进行比较,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提示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现象与乙醛相同,这体现了葡萄糖结构中醛基的特点。
1.C 点拨 高分子化合物的碳链很长,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2.A 点拨 碘使淀粉显蓝色,经常用于二者的相互检验。
3.D 点拨 碳水化合物是糖类的延用名称,符合Cn(H 2O)m 通式的并不一定是糖,糖类也不一定都符合此通式。
糖类物质不一定有甜味。
4.B5.D 点拨 葡萄糖、麦芽糖为还原性糖。
6.解:设可制得含水50%的乙醇质量为x 。
,由方程式:,(C 6H10O 5 n 淀粉+nH 2O ――→酸或酶nC 6H12O 6葡萄糖C 6H 12O 6――→酒化酶2C 2H 5OH +2CO 2↑得关系式:(C 6H10O 5 n 淀粉~ 2nC 2H 5OH 162n 46×2n2.0 t ×54%×85% x ×50%x =2.0 t ×54%×85%×46×2n 162n ×50%=1.04 t 点拨 关系式法是解答工业生产有关计算的常用方法。
找关系式时可以根据有关的化学 方程式,也可以根据元素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