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七律《乡思》的赏析

合集下载

怀乡思人古诗赏析

怀乡思人古诗赏析

一、《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请简析前三句的景物描写。

2.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在全曲中有什么作用?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第二句诗的意思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三、《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首句说“塞下秋来风景异”,请说说塞下秋景有哪些异处。

2.这首词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3.这首词的上下阙之间有什么联系?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前两句诗写景叙事,其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2.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作用。

五、《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域。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1.首句中的“暗”字有什么含义?请加以分析。

2有人认为,第三句中的“折柳”为全诗点睛之笔,你是怎么看的?六、《相见欢》天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悲,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上阙所写的内容。

2.简析“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句中“别是"二字的妙处。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七、《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凤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中的“正”字有什么妙处?2.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八、《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有一个成语出自第三句诗,请写出这个成语,并解释其意义。

2.诗中两次写到“巴山夜雨",其内涵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九、《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思乡诗大全赏析

思乡诗大全赏析

思乡诗大全赏析思乡诗大全赏析《乡思》【宋代】李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

落日黄昏,百鸟归巢,群鸦返林,远在异乡的游子,触景生情,难免生发乡思之愁。

这首诗所表现的,正是游子在落日黄昏时所滋生的浓郁乡思。

《滞雨》【唐代】李商隐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所谓“滞雨”即因雨而停滞之意,可诗的首句却不说“夜雨滞长安”,反而说“滞雨长安夜”,于是,“雨”也因“滞”字多了几分厚实、缠绵的质感,让人觉得有无法排解的凝重。

有雨的夜向来最引人迷醉,最让人动情,因为夜晚、雨水总是让人与怀念结合起来,这怀念因夜而深远,因雨而厚重。

更为重要的是,有雨的夜总是为我们创造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属于倾听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少一人。

▶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

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括。

《思江南》【唐代】方干昨日草枯今日青,人又动望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看到冬天的枯草又开始绿了,留在远方的.游子也动起了思念故乡的感情夜里梦见自己踏上了回乡的道路,在梦中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梦就醒了!《秋思》【唐代】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此诗截取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处,以淡语写至情,发纤浓于简古,诗风质朴,意境浑成,称之曰“七绝之绝境”,决不为过;与盛唐名家同类之作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宋代】王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作者在欣赏风景、吟咏诗歌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自己故乡的十分相似,因而产生了思乡的愁绪。

李觏《乡思》赏析

李觏《乡思》赏析

李觏《乡思》赏析乡思难收——李觏《乡思》赏析乡思[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作者简介:李觏(音gòu)(1009—1059),字泰伯,北宋思想家。

南城(今江西南城)人,称为旴江先生,创旴江书院。

著有《直讲李先生文集》(也叫《旴江文集》)。

简析:落日黄昏,最容易让远离家乡的游子触景生情,归思难收。

这首诗正是抒写了游子在落日黄昏时候产生的浓浓乡思。

与别的乡情诗“愁”格调不同的是,它写的满是“怨”。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这两句极写故乡的遥远。

它从远处落笔,勾画了诗人极目远望的情景。

远望的目标是“家”,可“家”却难觅踪迹。

诗人相信了人们的说法,日落之处即是天涯。

但望尽天涯都还看不见家乡,恐怕家乡是在天涯之外啊!离家之远衬出思家之切,思家之切却望家不得,怎不叫人心生烦怨。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这两句将着眼点拉回近处,设定了诗人凝视碧山的画面。

诗人要追根究底,想找出望不到家的原因。

在诗人心里,原因有二个:一是离家的距离太远,即便望到天涯尽头,也找不到在天涯尽头之外的家乡;二是有“障碍物”的阻隔,那就碧山、暮云。

落日西沉、暮色加浓,诗人望不到天涯了,视野被压迫到近前的碧山。

“已恨”表白了诗人望不到家的烦闷已升级为怨愤,但“碧山”还不是唯一的遮眼障目之物;一个“还”字又带出遮山掩峰的“暮云”,“暮云”其实是最可怨恨的了!此时,峻拔的碧山、多姿的暮云已不再是可爱之物,而是诗人埋怨的对象了。

就这样,全诗层层递进,由望不到家乡的“恼”到对挡住视线碧山、暮云的“怨”,别具一格地抒写了诗人心中浓得化不开的乡思。

最后两句化用了前人的诗句,从这两句诗我们可以联想到下面诗词的意境:“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唐·李商隐《无题》)以及“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宋·欧阳修《踏莎行》)只要诗句化用得妙,能恰切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就行。

李觏《乡思》诗词赏析

李觏《乡思》诗词赏析

李觏《乡思》诗词赏析乡思宋代: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译文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注释落日:太阳落山之地。

望极:望极:望尽,极目远望。

碧山:这里指青山。

赏析独自在外,自然充满了对家人的怀念。

古诗中表现乡思,除了听风听雨外,最多的是通过登临送目,寄托悲伤。

如唐的《西楼》云:“高阁一怅望,故园何日归?”《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云:“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李觏这首绝句,也是通过远望,抒发自己思归的牢愁。

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

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

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

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

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

《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

”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

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

如唐岑参《忆长安曲》云:“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

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

”就是在所忆之处与太阳上做文章。

落日终于西沉了,暮色从天际酒来,把诗人的视野压迫到近前碧山。

三四句即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所以通出一个“恨”字来。

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唐代诗歌“乡思”艺术鉴赏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唐代诗歌“乡思”艺术鉴赏

夔州 , 心怀故 乡, 又无法举家归去 , 日日江楼坐 翠 但 “ 微” 百无聊赖 , , 观景遣 怀。“ 宿渔人 还泛泛 , 信 清秋 燕子故飞飞” 眼前 却见 以水 为家 的渔人悠悠 泛舟 , , 秋来本当志归的燕子偏不着 急 回归 , 还故 意在此 飞 来飞去。这在满怀 客愁的诗人 看来 , 简直是 故意 嘲 弄 自己, 衬得乡思更甚 , 乡更急。 反 恋 大 中 五 年 ( 元 8 1 )李 商 隐 的 妻 子 王 氏 亡 公 5年 , 故 。 诗 人 不得 不 外 出谋 生 。在 外 时 , 写 下 著 各 “ 他 乡 思” 诗歌《 二月二 日》 “ :二月二 日江上行 , 东风 日暖闻 吹 笙 。花 须 柳 眼 各 无 赖 , 蝶 黄 蜂 俱 有 情 。 万 里 忆 紫 归元亮井 , 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 , 更作 风檐夜雨声。仔 细阅读此诗 , ” 笔者感到“ 花须柳 眼各 无赖 , 紫蝶黄蜂俱有情” 尤其显示 了反衬的魅 力。花 卉、 柳叶都随春意 自由生 发 , 完全不顾 人们 的想法 , 看似无赖( 无心 )蝴蝶翩 翩起舞 , 花绕柳 , ; 穿 仿佛欣 喜右倾。然而“ 无赖者 自无赖 , 有情者 自有情 , 我 于 总无与也”姚 培谦《 ( 李义 山诗笺注》 。这物 随其情 ) 的春色 , 反而成为 了不 能随心 如意 的反 衬。作者思 念 家 乡 、 念 儿 女 的情 绪溢 于 言表 。 想 反衬 , 增添了诗人对 景伤情 、 触景 生情 、 思念 故 土 、 念 亲 人 的 内涵 与 真情 。 怀 三 、 蝶 梦 中家 万 里 。 规 枝 上 月 三 更— — 渲 染 蝴 子 渲染气 氛 , 烘托景象 , 是古代诗人也 是唐代诗 人 “ 乡思” 的一个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其艺术魅力或感 染 力 , 们 不 妨 在 鉴 赏 时加 以 品 味 。 我 崔涂 , 在唐代 诗坛 浩瀚 星 群里 并 不显 眼 , 但其 《 夕》 春 一诗 给我的印象颇 为深刻 。“ 水流花 谢两 无 情 , 尽 东 风 过 楚 城 。 蝴蝶 梦 中家 万 里 , 送 子规 枝 上 月 三 更 。故 园书 动 经 年 绝 , 发 春 唯 满 镜 生 。 自是 不 华 归归便得 , 湖烟 景有 谁争 ? 其他 句 子不 说 , 五 ” 光是 “ 蝴蝶梦 中家万里 , 子规枝上月三更” 两句 , 就很令人 油然而生联 想。因常年在外旅居 , 思家心切 , 竟然 时 时 成 为 梦境 ; 中 飞 越 万里 , 得 片 刻 回 乡之 乐 。这 梦 获 颇有李 白“ 一夜飞渡镜 湖月 ” 与庄周梦化 蝴蝶 的虚幻 色彩。然而 , 梦醒后 夜深月寒 , 时传来 杜鹃鸟 “ 不 不 如归去” 的哀鸣。这两句含义相互烘托映衬 , 一乐一 悲, 一声一色 , 构成一片清冷凄凉 、 愁苦惨重的气氛 , 把 思 乡 之情 烘 托 得 更 加 浓 烈 与 厚 重 。 再看韦应物 的诗歌《 闻雁》 “ 园渺何处 ?归思 :故 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 , 高斋 闻雁 来。 诗人用 设问起 ” 兴, 我们可以想见 , 诗人常常登高远望家乡。但 山高 路远 , 渺然不知何处。第二句 “ 思方悠哉 ” 方” 归 的“ 字透露出归思正殷 、 思绪正浓 的情节 。接下来 , 诗歌 非同一般地转入写景 , 用秋夜雨 和归雁声加以渲染 。 正如沈德潜 在《 唐诗别 裁》 所说 : 归思后说 闻雁 , 里 “ 其情 自深。一倒 转说 , 则近 人解 之 矣。 先 点后 染 。 ” 以景结情 , 得有 味。“ 显 闻雁 ” 暗示又 是一 年 到来 。 高适《 除夜作》 故 乡今 夜思千里 , “ 霜鬓 名朝又一 年” 就 是这 种 寓 意 。韦 应 物 的 这 首 诗 显 得 含 蓄 委 婉 , 渲 染有致 , 托生辉 。 烘 运用 比喻 、 反衬 、 渲染等诸 多艺术 手法 , 来展示 “ 乡思” 之情 , 是唐诗艺术感染力 的又一体现 。 ( 者 单位 : 南 省衡 阳县 檀 山 中 学 ) 作 湖

七律译文及赏析

七律译文及赏析

七律译文及赏析蔚蓝天穹云影飞,翠岭丛翻叠翠微。

朔风骤急秋色变,阳光暖热寒天稀。

玉兔如钩裙带满,银河倒挂宇宙衣。

此景堪称天人境,丹心写尽壮丽诗。

以上是一首七律的原诗。

接下来,我们来进行译文及赏析。

译文:The azure sky with flying clouds,Emerald peaks, layer upon layer.The north wind blows fiercely, autumn colors change,The sunlight, warm and rare in cold weather.The jade rabbit hops in its hooked dress,The Milky Way hangs upside down in space and time.This scene can be called a celestial paradise,A fervent heart writes a magnificent poem.赏析:这首七律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卷。

首先作者以绮丽的词藻描绘了天空中蔚蓝的天穹和飘动的云影,以及翠绿的岭山层叠,形成了一幅壮丽的景象。

接着,作者描述了北风骤急的景象,揭示了秋天的到来,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温暖的阳光在寒冷的天空中的稀缺。

紧接着,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将月亮比作一只挂着钩子的玉兔,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形状和动态。

最后,作者以银河倒挂的景象来点缀宇宙的美丽,使整个景色更加醒目。

整首诗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展示了世界的壮丽和诗人的独特感受。

通过对这首七律的译文及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他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比喻手法,使诗中的景物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诗中还蕴含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类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美的追求和讴歌。

整首诗语言流畅,节奏韵律感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李觏《乡思》赏析

李觏《乡思》赏析

李觏《乡思》赏析李觏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乡思》的赏析。

乡思朝代:宋代作者:李觏原文: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译文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注释⑴落日:太阳落山之地。

⑵望极:望极:望尽,极目远望。

⑶碧山:这里指青山。

赏析独自在外,自然充满了对家人的怀念。

古诗中表现乡思,除了听风听雨外,最多的是通过登临送目,寄托悲伤。

如唐韦应物的《西楼》云:“高阁一怅望,故园何日归?”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云:“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李觏这首绝句,也是通过远望,抒发自己思归的牢愁。

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

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

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

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

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

《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

”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

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

如唐岑参《忆长安曲》云:“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

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

”就是在所忆之处与太阳上做文章。

落日终于西沉了,暮色从天际酒来,把诗人的视野压迫到近前碧山。

三四句即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精品七言律诗赏析

精品七言律诗赏析

精品七言律诗赏析精品七言律诗赏析目录1、登黄鹤楼——唐:崔颢 (3)2、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4)3、锦瑟——唐:李商隐 (5)4、行路难——唐:李白 (6)5、蜀相—唐:杜甫 (7)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8)7、游山西村—南宋:陆游 (10)8、咏怀古迹(其三)---唐:杜甫 (11)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11)10、登高—唐:杜甫 (14)11、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 (15)12、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唐:李商隐 (28)13、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 (30)14、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 (33)15、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37)16、自嘲--近代:鲁迅 (40)17、遣悲怀.其二—唐:元稹 (43)18、长征--- 现当代:毛泽东 (46)19、乡思---现代:老舍 (49)20、望蓟门—唐:祖咏 (44)1、登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①崔颢(公元704?-754),汴州(河南开封)人。

唐代诗人。

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市蛇山(又名黄鹄山)。

传说三国时费袆登仙驾鹤于此,因此得名。

1985年在今址重建。

②历历:清楚可数。

③萋萋: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④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⑤空:清空。

⑥乡关:故乡。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2、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文解释】凤凰台上曾有凤凰翔游,凤凰飞去了,而今凤凰台空,长江水依然不停地流着。

乡思古诗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乡思古诗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乡思古诗的原文翻译及赏析《乡思》是北宋诗人李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

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这首诗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乡思原文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翻译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乡思赏析独自在外,自然充满了对家人的怀念。

古诗中表现乡思,除了听风听雨外,最多的是通过登临送目,寄托悲伤。

如唐韦应物的《西楼》云:“高阁一怅望,故园何日归?”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云:“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李觏这首绝句,也是通过远望,抒发自己思归的牢愁。

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

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

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

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

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

《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

”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

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

如唐岑参《忆长安曲》云:“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

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

”就是在所忆之处与太阳上做文章。

七律·思乡(外四首)

七律·思乡(外四首)

七律·思乡(外四⾸)⼀、思乡
策马潇潇荒漠北,愁思遍地正茫茫。

惊风视野柔丝乱,密⾬敲窗坠满墙。

万岭深遮千⾥⽬,江河曲⽔绕衷肠。

青春纵酒韶华逝,总惹痴⼼醉故乡。

⼆、春⾬
世味时光轻似纸,流觞曲⽔漫风华。

红楼⼀夜听春⾬,巷⼝明朝看杏花。

紫燕鸣窗衔落暮,娇莺作伴戏分茶。

云⾈⽩雾穿青峡,荡楫清烟醉碧沙。

三、祭祀
清明细⾬梨花⽩,野冢荒⼭落暮愁。

树影婆娑迷雾⾥,⽯林近处草轻柔。

初云霁⾊⽆兼味,昔⽇芳颜⼊⼟丘。

只与时光相对饮,隔碑⽟盏尽孤流。

四、⽆题
东堤岸柳春风惹,⼆⽉青城已见花。

桃李压枝分外艳,蛰⾍动笋正抽芽。

平明望断云中雁,夜⾥思乡感物华。

寄旅孤⾈听古韵,霓裳⼀曲醉烟霞。

五、观⾦銮殿有感(新韵)
⼗⼆阑⼲浓淡⾊,琼楼⽟宇待君王。

雕花铜镜疏更短,⾬捻流沙⽇漏长。

古殿⾦銮空对⽉,廊前⽔曲醉清⾹。

摇开轻雾谁穿越,锦瑟华服正倚窗。

10首思乡诗赏析及诗意 思乡诗有哪些古诗

10首思乡诗赏析及诗意 思乡诗有哪些古诗
10 首思乡诗赏析及诗意 思乡诗有哪些古诗
《乡思》 宋代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落日黄昏,百鸟归 巢,群鸦返林,远在异乡的游子,触景生情,难免生发乡思之 愁。这首诗所表现的,正是游子在落日黄昏时所滋生的浓郁乡 思。 《滞雨》 唐代 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所谓“滞雨”即因雨而停滞之意,可诗的首句却不说“夜雨 滞长安”,反而说“滞雨长安夜”,于是,“雨”也因“滞”字 多了几分厚实、缠绵的质感,让人觉得有无法排解的凝重。有雨 的夜向来最引人迷醉,最让人动情,因为夜晚、雨水总是让人与
绝之绝境”,决不为过;与盛唐名家同类之作相比,也是毫不逊 色的。
《村行》 宋代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作者在欣赏风景、吟咏诗歌的时思乡 的愁绪。 《逢入京使》 唐代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 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 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 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春夜洛城闻笛》 唐代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怀念结合起来,这怀念因夜而深远,因雨而厚重。更为重要的 是,有雨的夜总是为我们创造出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属于倾听 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 时读这首诗,都会强烈地感受到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 来自于诗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思江南》 唐代 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望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看到冬天的枯草又开始绿了,羁留在远方的游子也动起了思 念故乡的感情,夜里梦见自己踏上了回乡的道路,可惜还没有回 到自己的家乡梦就醒了! 《秋思》 唐代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此诗截取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处,以 淡语写至情,发纤秾于简古,诗风质朴,意境浑成,称之曰“七

回忆痛苦往事的诗句

回忆痛苦往事的诗句

回忆痛苦往事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回忆苦痛往事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回忆往事的诗句有哪些1、《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清代: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深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译文: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飘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从前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2、《清平乐·年年雪里》宋代: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际,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译文:小时候每年下雪,我经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

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1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花白。

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也许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3、上汝州郡楼 / 上汝州城楼唐代:李益黄昏鼓角似边州,310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城对垂泪,难过不独为悲秋。

译文:登上汝州城楼,看着眼前暗淡的黄昏景色,仿似身处边塞,耳边响起那熟识的鼓角声,想到第1次登上此楼已是310年前。

想到如今战火不熄灭,国家满目疮痍;满心惆怅不仅仅是由于这凋敝的秋天啊!4、《沈园2首》宋代: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难过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410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1泫然。

译文:城墙上的画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池阁亭台。

令人难过的桥下春水依旧碧绿,在此曾见她的倩影如惊鸿飘来。

离她香消玉殒已过去410多年,沈园柳树也老得不能吐絮吹绵。

自身即将化为会稽山1抔泥土,仍旧来此凭吊遗踪而泪落潸然。

5、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代: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思乡》 文章解析

《思乡》 文章解析

《思乡》文章解析
《思乡》是陈奇文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通过描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想念。

本文将对该诗进行深入解析,从诗歌的结构、语言运用以及主题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1. 诗歌结构
《思乡》共分为四个小节,每个小节均以七言绝句形式构成。

通过这种结构的安排,诗人在短小精悍的篇幅内展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绝句的形式使得诗歌显得简洁明快,更加突出了诗人深沉的感情。

2. 语言运用
诗歌中使用了丰富而生动的语言形象,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比如,在第一节中,“烽火点幽燕”这样的意象,既描绘了战争中的困苦,又表达了对故乡的牵挂之情。

同时,诗中还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进一步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情。

3. 主题意义
《思乡》的主题是家乡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在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他因离乡背井而引发的深深思念之情。

通过诗人对战乱、离散的描绘,暗示了他对家乡平安、稳定的渴望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诗中的情感使读者也产生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激起了共鸣,传递出对家园的热爱和回归的渴望。

综上所述,《思乡》这首诗通过结构的合理安排、生动的语言运用以及深刻的主题意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读诗,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促使我们反思家乡的珍贵和价值,进一步加深了对家园的热爱和思考。

这首精美七律,以赏春为题描绘思乡情深,尽显身在异乡的孤独之感

这首精美七律,以赏春为题描绘思乡情深,尽显身在异乡的孤独之感

这首精美七律,以赏春为题描绘思乡情深,尽显身在异乡的孤独之感大图模式欢迎来到!更多精彩文章更新期待您的关注,感谢支持!本期为小于品诗词第049期思乡情愁是古时文人墨客的一种通病,无论是被迫离乡还是因抱负游历四方,总是会因某些外在因素的感染而触发他们的思乡之情,尤其在一些重要的日子或特殊的环境之中,那种思乡情感便会倍增,所以在此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思乡愁苦,他们就会赋诗作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也因此,这些大文豪为后世留下了多如繁星的精美思乡诗词!唐朝大诗人王维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名诗佳作,其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便是为了表达那种在重要节日里,思乡之情倍增的诗句,此名句已被后世广泛流传,每逢佳节到来,在外不能归家的人们总是会吟上这名句以表达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如此逢佳节的思乡佳句其实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除了这种重要的节日,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也是会勾起诗人们的思乡之情的,所谓的触景生情便是如此。

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便是诗人在夜晚见月光而触发了思乡之情而作。

还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也是因夜景而触发的思想情的诗作,此类诗作更是繁多,我们在此略过!今日小编带来的这首唐诗,也是一篇思乡名诗,乃是出于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之手,是其身处京城之时,见城中春景而触发了思乡情感而作,前面几句尽显孤独凄凉,而最后两句却是来了一个大反转,自我释怀一扫愁云,直下笔如神,精妙绝伦!大图模式我们来一起欣赏杜审言的这首精美诗篇《春日京中有怀》!春日京中有怀唐· 杜审言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审言所著,大家都知道,杜审言乃是唐朝诗圣杜甫的爷爷,与苏味道等人并称“文章四友”,并且还是唐初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其诗作多以五言律诗为主,也有如本诗一样的七言律诗,也可算是七言律诗的鼻祖人物!杜审言一生仕途并无太大成就,始终在洛阳地区供职,其家乡也在洛阳附近,因此,对于洛阳,杜审言已将它看作故乡般的存在!在杜审言洛阳任职期间,几乎很少走出这个区域,对此地有深深的故土之恋,后来武则天当政,杜审言被调往京中(长安城)两年左右,此诗便是作于其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大图模式“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这首诗,开篇首联就让人觉得很不是滋味,一种寂寞空虚之感油然而生。

古诗文阅读李觏《乡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李觏《乡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李觏《乡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李觏《乡思》阅读练习及答

[古诗文阅读]李觏《乡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诗中一、二句运用了衬托手法,下列诗句中使用手法与此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B.水尽天不尽,人在天尽头。

C.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D.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2)结合全诗,概括诗人“不见家”的原因。

(2分)
(3)诗的三、四两句中,哪两个字前后呼应?在表达上有何作用?(4分)
答案:
14.(1)A(3分)
(2)路途远,阻隔多。

(2分,每点1分)
(3)“已”和“还”。

(1分)更进一层写出乡路上障碍重重,(1分)突出诗人思归而不得的怨恨之深。

(2分)。

古诗词里夕阳的意象:怀人、闲适、苍凉与慨叹

古诗词里夕阳的意象:怀人、闲适、苍凉与慨叹

古诗词里夕阳的意象:怀人、闲适、苍凉与慨叹古典诗词中夕阳意象一、怀人思乡的怅惘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刻画出落日徐徐下山的美景,把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巧妙地寓之于景中。

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离情别绪。

全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

李觏《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这首诗由见落日而触发思乡之情,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

把落日可见,故乡难觅的怅然之情表达得婉曲有致。

二、闲适隐逸的恬淡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在黄昏的美好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洒脱,诗人自身也成了夕阳景色的一部分。

以平静的归隐心态,表达了天人合一、复归自然的情感,在这里闲适心境与自然美景获得了和谐统一。

王维《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这些初夏景色本是寻常,但把它们置于夕阳西下的背景中,落日的余晖将天地都染得金黄,面对这样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归隐之情油然而生。

三、壮丽辉煌的苍凉王昌龄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两句,将诗人登临纵目的胸襟和眼光描写得如此高远宽阔,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出“白日”的奇景。

黄河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

杜甫的《后出塞五首》(其二)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茫茫何处话桑麻?
破碎山河破碎家。

一代文章千古事,
余年心愿半庭花。

西风碧海珊瑚冷,
北岳霜天羚角斜。

无限乡思秋日晚,
夕阳白发待归鸦。

这首七律,是老舍1945年底在四川北碚写的,是老舍用来结束其自传性散文《八方风雨》的一首诗作。

《乡思》诗题直接道明诗歌的中心思想,即表达对故乡的思恋。

首联以一问句开篇,诗人自问天地“茫茫”,“何处”能“话桑麻”。

“桑麻”泛指农作物或农事,见于晋朝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以及唐朝孟浩然诗《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桑麻”二字,使人联想起田园村居生活的恬淡舒适、怡然自得,但此时的诗人却在广阔天地之中,茫茫四顾,没有可以闲话农事的归处。

首联后半句立即给出了原因,国家此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而能“话桑麻”的“家”也自然难以幸免。

这两句从小处入手,感慨不知“何处话桑麻”的愁思满怀,自然过渡到对国家、故土山河破碎的慨叹,从而奠定了全诗伤感悲苦的忧国忧己之思的感情基调。

在抒发黍离之悲后,诗人进一步联想到自身。

“一代文章千古事”化用自杜甫《偶题》诗的起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曹丕《典论·论文》曾言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但老舍随后就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他不求文坛一逞,“余年”的“心愿”仅仅是求得“半庭花”,求得安居乐业而已。

“半庭”字面含义即指方寸庭院,在古诗中常指向悠闲自在的家居、隐逸生活,如唐朝唐求《题杨山人隐居》中“半庭栽小树,一径扫平沙”的庭院小景;以及宋朝刘过《好事近》中“谁斫碧琅轩,影撼半庭风月”的夜月庭落,无一不描绘着安逸闲适的怡然生活。

“半庭花”的意象,可谓含意深远。

颈联中诗人由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进一步展开他的想象,似看到了北国故园的凄冷景象。

“西风”、“霜天”是凄凉、苍茫、惆怅的代名词,象征着哀痛、悲凉的游子漂泊情怀;“碧海”源自古籍《十洲记》中“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此外,“珊瑚”、“羚角”等意象无一不营造了一种清冷、凄婉的氛围。

此联两句有义山体遗风,大量运用“西风”、“碧海”、“北岳”、“霜天”等片段意象,创造一种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诗人驱遣自己的想象,使故国山河的实情实景转化为虚拟的情境画面,避免作正面抒情,而借助于环境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思。

抒情婉曲见意,具有李义山“哀感沉绵“之风。

尾联中,诗人由想象回归现实。

于是,在秋日的夕阳下,诗人发出无以排解的思念家乡的慨叹。

万般无奈,只有任夕阳斜照自己的华发,翘首仰望日暮归巢的老鸦。

诗人心中的无限悲苦、无限酸痛,借助于上联的“西风”、“霜天”和此联的“夕阳”和“归鸦”等典型景物表现出来,将他因国破家亡而悲愁难解的感情,有层次地投射到一幅秋晚的屏幕上,从而达到了情与景的交融,艺术地创造出一个别有洞天的诗的意境。

此联上句“乡思”与诗题相呼应,道尽思乡之“无限”,一句“夕阳白发待归鸦”更是道出了诗人乡思的惨痛与愁苦,深情绵邈,悱恻之至。

《乡思》全篇,诗人遥想北方故土的破碎凋零,于哀苦凄清的虚幻情境中借助典型景物
委婉抒发沉痛的故土之思,最终却只能在秋日斜阳下目送老鸦归巢,而自己不寄望文传千古、只愿独得“半庭花”的“余年心愿”也只能聊寄己心。

全诗感时、抒怀,莫不渗透着诗人的真情实感,情致深蕴,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构思缜密,情致深蕴。

不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致力于婉曲见意,有义山之风;大量运用联想与想象,虚实结合,创造幽深的境界;组合典型意象,寓情于景,情境交融,这是老舍旧体诗深受吴梅村影响的一种表现。

吴梅村的诗具有“遗民”心态的沉郁自伤,善于将叙事、抒情、写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情景结合,情事结合,互相渗透,创造“意与境浑”的境界。

老舍深得吴梅村之神髓,《乡思》中虚写“西风”、“碧海”、“霜天”,实写“秋日”、“夕阳”、“归鸦”,在景物里,寄寓自己的情怀,看似写景叙事,其实景语皆情语,感情伤感哀婉、深蕴沉痛。

其次,长于用典,化用古诗。

《乡思》巧妙运用古典诗歌,如“一代文章千古事”,反其意而行,使抒情写志更有感染力。

《乡思》全诗,老舍于茫然天地间慨叹家国动乱、故土难归,自己只能在秋日夕阳斜暮中歆羡老鸦归巢。

八年流离漂泊的游子之苦已然沉痛,而回归故土的遥遥无期使老舍只能如一只南飞的孤雁在时时回首中倾述胸中难抑的乡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