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政治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1课 第1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 第1课 第1课时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 第1课  第1课时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利益,奴隶主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人类历史上最
作 业


堂 探
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第 一
2.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货币经济进一步发展,

段 •
地主不再满足于农民所提供的劳役和实物。他们需要大量的货币购买各种

前 自
奢侈品,于是货币地租代替了实物地租。这样,农民必须出售一部分农产
阶 段
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_生__活__资_料__。
作 业











一 阶
(2)阶级对立:_奴_隶__主__阶级和_奴_隶__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

• 课
大对立阶级;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

自 学
要矛盾;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
作 业

课 堂
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生产资料)









阶 段
和劳动力(奴隶)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不

课 前
再是选举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社会制度)。这段话描述了中

学 质 疑
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转变发生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原始社会

探 究
②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_剩__余__价__值_。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优秀课件 第1课 第1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优秀课件 第1课 第1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2)在奴隶社会中,没有体力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脑力劳动者就 无法生存;没有广大奴隶劳动的社会实践,脑力劳动者就丧失了科 学文化创造的丰富源泉。轻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观点都是错误 的。
栏目导航
28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 120 余处,
其中长江流域 90 余处,黄河流域 12 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
栏目导航
31
A [小农经济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 这种经济存在一定的脆弱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低,所以农民 家庭容易失去土地或破产,故 B、C、D 的说法正确,故排除。刀耕 火种是原始农业经济的特点,与小农经济无关,故选 A。]
栏目导航
32
2.据《礼记》记载:“天子之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 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这种规定反映的 本质是( )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 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
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 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
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 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
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 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栏目导航
25
(1)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生 产力发展是私有制的产生的根本原因。
栏目导航
36
[探究任务] (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通过上面的比较,说明在封建社会农民 对地主依然存在依附关系的根源是什么? 提示:与奴隶社会中广大奴隶对奴隶主依附关系相比,封建社 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人身依附关系依然存在,其根源在于 广大农民没有土地或者占有很少的一部分土地。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共34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共34张ppt)

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
生产工具的改进
生产力发展
个体劳动盛行
争夺生产资料
胜者处于支配地位 败者处于被支配地位
贫富分化
生产资料逐渐私有化
(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出现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 对立(阶级社会产生)
奴隶社会
人类社会首次出现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
生产 关系 经济 基础
决 定
上层建筑
产品分配方式 人与人的关系
选举首领
共同劳动、共同占有 平均分配
平等互助
氏族制度
2022·辽宁·模拟预测)原始社会亦称“原始公社”“原始共产主义社
会”,是截至目前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力极其低
下是原始社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人们在劳动中只能是平等的互助合
( 2 ) 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定
( 3 ) 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近亲关系结成; 议事会共同管理集体事物; 体现民主平等; 没有剥削压迫; 一起劳动,没有特权;
这是不是我们理想的社会?
不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民生活处于蒙昧状态。
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
生产力
决 定
生产力低下 生产资料所有制
、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奴隶制国家就产生了。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原始社会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阶级社会——奴隶社会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
(2022·全国·模拟预测)恩格斯指出:“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
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法摆脱这些对
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
②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最早生产工具和牲畜归家庭私有,后来土地变成 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③原始社会的解体: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共31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共31张PPT)
产,大批工人失业,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2)实质: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但这种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
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商品显得过剩。
3)原因:
(1)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 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 的矛盾。 (2)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框 2、奴隶社会
架 (1)产生:
战争掠夺
战败被俘
私有制 产生
奴隶 出现
贫富差距
出现债务
无法偿还
第一课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知 识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框 2、奴隶社会
架 (1)产生: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出现
(2)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决定了经济危机难以治愈。
第一课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知 识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框 2、资本主义社会
架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阶级关系上表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即使采取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 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知 识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框 2、资本主义社会

暴力与掠夺
侵略与征服
压榨与剥削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
第一课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情 景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高一政治人教材新教材必修一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共40张PPT)

高一政治人教材新教材必修一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共40张PPT)
A.平均分配产品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突出特点 B.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 C.原始社会的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互助 D.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下,氏族内部没有人压迫人
的现象
A
4.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 才出现的。这里的“一定阶段”是指( )
A.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个体劳动所代替
③奴隶主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奴隶创造的剩余价值
④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B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社会
(1)生产力状况 (2)生产关系的特点 (3)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和主要方式 (4)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5)封建社会的基本阶级与主要矛盾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 会的演进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原始社会
(1)生产力水平如何?包括哪两个阶段?原始畜牧 业和农业出现于哪个时期? (2)生产关系的特点 (3)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什么?人们通过 什么管理集体事务? (4)原始社会是如何解体的?
生产工 具改进
原始社会的解体
1.下列有关原始社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最低阶 段
B.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 生
C.原始社会绝大部分时间人类处于新石器时 代
D.那些得益于畜牧农耕而使人类实现了定居 的地方,大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C
2.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
低阶段。下列对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叙述 正确的是( )
• 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根本推动力是什么?
2、奴隶社会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共19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共19张PPT)
奴隶主与奴隶是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二、奴隶社会
(四)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 对立阶级。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 社会的主要矛盾。
奴 隶 主 阶 级
对立
奴 隶 阶 级
二、奴隶社会
(五)奴隶社会的发展(国家的产生)
1.原因: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2.表现:国家产生。国家实质上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掌握了青铜技术,进入金石并用时代,之后又进入青铜 器时代。生产力水平较原始社会有了显著提升。
青铜工具
商周时期青铜器 掐银丝爵杯
商后母戊鼎 (司母戊鼎)
二、奴隶社会
(三)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特点
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2.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3.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 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一目)
一、原始社会
(一)原始社会的地位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持续 了二三百万年。
(二)原始社会的两个发展阶段
旧石器时代(绝大部分时间)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前)
来吧!兄dei! 大家一起干!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一目)
奴隶社会
生产资料归属
生产资料氏族全体成员共同所有 (原始公有制)
奴隶和生产资料全部归奴隶主所有 (私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相 区
互关系和地位 别
产品分配方式
共同劳动, 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课件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课件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 示出很大的优势。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新兴资 产阶级的这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 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于是,新兴资 产阶级和他们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 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了向封建地主 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 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 历史阶段。
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工具) 劳动者→制造、使用者→主导作用 生产工具→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劳动对象→反映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高低
分析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
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极其简陋。(绝大部分是用石头加工而成的简陋的石器) 原始人的劳动对象极为有限,果实、根茎,小动物、昆虫,土地、种子、野兽、鱼 类、牲畜等。 原始人的生产经验很少,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很低。
2、资本主义社会
在14世纪的佛罗伦萨,有钱的羊毛商人开设 了与众不同的工场,直接控制和组织呢绒的 生产,他们把许多作坊组织起来,雇佣工人 对半毛进行加工、洗刷、械滑,然后将其分 给城市或农村的手工业者纺成线、织成呢、 其他技术较为复杂的工序,如染色、碾平等, 则由较大的手工场完成。14世纪中期,在佛 罗伦萨的城区和近郊,从事呢绒生产的手工 工场约有200家,年产几万匹。这就是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无 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 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奴隶国家如何产生的?
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 遭到奴隶的反抗。奴隶主为了维 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 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一一奴隶 制国家产生了。国家是阶级矛盾 不可调节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 工具。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共30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共30张PPT)

地位

从 原
原始社会

阶段 生产力的特点 生产关系的特点
课 总

社 会 到
生 产 力
发 展
社会基本单位

私有制产生

社 奴隶社会

阶级产生 生产关系的特点 主要矛盾
小练习
1、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以后,人类进入了存在残酷剥削和压 迫的阶级社会。与此同时,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主要表现是国家机器 ②使用金属工具,手工业、商业、城市开始繁荣 ③国家的产生,农耕、畜牧的发明 ④社会生产力提高,文字的出现以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
• (2)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 • ①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 • ②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 • ③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它是社
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基础。)
•2.生产关系
• (1)含义:生产关系,是劳动者在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产品生产创造过程中,形成的劳动互助、 合作关系。
• (2)生产关系包括: •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 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 ③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
1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的发展概况
(1)地位 (2)阶段
原始社会的发展概况
(3) 生 产 力 状 况
原始社会的发展概况
(3) 生 产 力 状 况
原始社会的发展概况
(1)地位 (2)阶段 (3)生产力状况 (4)生产关系的 特点?
原始社会的发展概况
(4)生产关系的特点: 生产关系包括: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③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 方式——
2.私有制是如何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私 确立的原因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共17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共17张PPT)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情境二 材料一: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增加,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 产工具或方法被发明,直接促进了相对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公平 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面对劳动中的剩余食物和其它产品,M部落中熊 大(人名,该人身体健硕,劳动效率高)会有什么想法?会有何举动?
一、认识原始社会
探究活动一:(2)该接受赠物的居民熊大为什么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 分给当地每一个人?请你帮这位欧洲人解惑。 思考:原始人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的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
以石器为代表 的生产工具 (生产力)
决定
平等互助 平均分配 的生产关系
◎结论一: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 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地主不完全占有农民,农民处境 有一定改善,但没有真正的自由
产品分配方式
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 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 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地主阶级通过地租、高利贷等方 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的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 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相 都是生产资料私有制;都没有真正的人身自由;尽管农民受剥削的程度比奴隶有所减轻,但他们仍
情境一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叙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 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 片,分给当地每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顷刻间变成了用处不大的碎布 片,这使来访的欧洲人大惑不解。
探究活动一:阅读上述情境,穿越时空,假如你来到原始M部落,请你 简要生动地描述下原始人熊大(名字)他一天的生活经历(从吃、穿、 住、行,讨论部落事务等方面)。
观点二错误。私有制的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私有观念的存在,而是生产力的发展。 观点三错误。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工具改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取代以氏 族公社为单位的共同劳动,生产资料也就相应地逐渐转归个体家庭私有,土地私有标 志着私有制确立。私有制的产生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私有制产生的 基础上人们有了最初的私有观念。因此说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私有观念也不是人 所固有的,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私有制将灭亡,并不是天然合理的,私有观念也 将随之消亡。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课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1目)课件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课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1目)课件

3.原始社会组织形式及管理方式: ①氏族: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提示:氏族内部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氏族议事会由全体成年人行 使平等表决权。不是所有人) ②部落: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 ③部落联盟: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氏 族 议 事 会
部 落 ( 联 盟 )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原始 人必须依靠联合的力量,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才能维持生 命,求得发展。
(2)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与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使 原始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变化非常缓慢,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岁月。
做“人殉”。这表明在奴隶社会( B )
①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②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存在的矛盾是 可调和的 ③阶级压迫是阶级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④奴隶因失去劳动权利 而无法得到生存资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一练
4.原始社会解体和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D )
A.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矛盾的出现 B.私有制的产生
脑力劳动和体力 劳动的分工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4.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 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 是历史的进步。
正确理解“奴隶社会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 我就自己用了啊! 你们想用你们自
己造!
兄dei们,我种地 的效率高,和你们 一起种地平均分配 很吃亏,我家想要
一块地自己种!
想不想和我一样打 出很多粮食?想不 想吃饱穿暖?那你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共32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共32张PPT)

1、氏族: 1)按血缘关系组成 2)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3)氏族事务的管理: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 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 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2、部落与部落联盟 1)部落: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 2)部落联盟: 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1.私有制的确立
(一)原始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状况
1、原始社会的地位: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 最低的阶段
2、原始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1旧石器时代(距今二三百万年至距今约一万年前) 生产工具:旧石器 生活状况: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 2新石器时代 生产工具:新石器 生活状况: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 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意义:那些得益于畜牧农耕而使人类实现了定居的地 方,大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1、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人类社会进入 了一个新 历史阶段
1)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2)资产阶级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 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了向封建地主阶级夺取 政权的革命。
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资本家为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不断加大对工人 阶级的剥削,工人阶级成为受苦最深的阶级。 2)资产阶级虽然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但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 关系。
1、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
原始社会的解体,人类社会第一次出现了两大 对立的阶级---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人 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2地位不同:奴隶主阶级处于剥削者地位,奴 隶阶级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3)阶级的含义: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 处于 不同地位的集团
1)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想一想] 在生产关系的特点中,起基础作用的是什么? 提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 其他方面。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 联合起来组成 部落联盟 。
()
提示:错误。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地 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2.资本主义社会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 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_封__建__社__会__内部萌生出来。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①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_劳__动__力__ 的人。 ②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 大量货币 当作资本。
公共参与:列举实例,说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会从根本上 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诵读《共产党宣言》名言名句,与同学们分 享自己的感想。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 演进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
1.描述与分类: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阶 标志;判断社会形态更替是否进步的主要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辨一辨] 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提示:错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 本原因。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2)两大集团形成: 奴隶主阶级 和奴隶阶级。 (3)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 属工具的广泛使用、 城市 的出现、 文字 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 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 蒙昧野蛮 的状 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4.辨析与评价: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资 危机。
本主义制度建立的积极影响。
3.公共参与:区分四种社会形态生产关
系的特点。
自主预习 探新知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原始社会 (1)原始社会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的 最初阶段 ,也是最低阶段。 分为旧石器时代和 新石器 时代。 (2)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原始社会低下的 生产力 使人们不 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 平等互助 的关 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想一想] 在资本主义社会,对工人劳动的无偿占有是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进行剥削的基本形式。 提示:错误。雇佣劳动创造的价值远远超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 所付出的工资,超出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 无偿地占有。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3)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资产阶级 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 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4)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积极影响: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 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 了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 未有的高度。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判断社会形态更替是 否进步的主要标准;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人类文明实现了又一次跨 越;《共产党宣言》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的 发展是不可改变的趋势。 科学精神: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的含义及基本属性;封建社 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产阶级的剥削方式;经济危机的主 要表现;垄断的根本目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空想社会主义;唯物 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提示:错误。在阶级社会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体 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社会 (1)封建制生产关系 ①产生原因: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水平时,出现 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是生产力发展 的必然结果。 ②进步性: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 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 论到实践的发展
逻辑脉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 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从根本上讲,我们坚信科 学社会主义,是因为清楚我们从哪儿来,我们现在在哪儿、我们将 往哪儿去,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知识结构: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经历了原始 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几个阶段后,人类社会 将经过社会主义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总趋势。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2.奴隶社会 (1)私有制确立 ①标志: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由氏族 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 来 土地 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②影响: 贫富分化 加剧,使得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2)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 ①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主要方式:收取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3)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4)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两个基本阶级之 间的矛盾。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判一判] 地租是农民受苦、地主发财的基础。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4)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 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 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想一想] 在阶级社会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体现了 社会不同分工之间的对立。
级社会两大对立阶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标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
2.解析与论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 更。
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科学精神:理解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3.预测与选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 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秘密;资本主义制度
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确立的积极影响;全面认识资本主义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