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

第1章绪论第2章腐蚀电池1. 将铜片和锌片插在3%NaCl 溶液中,测得铜片和锌片未接通时的电位分别为 +0.05V和–0.83V。

当用导线通过电流表把铜片和锌片接通,原电池开始工作,电流表指示的稳定电流为0.15mA。

已知电路的欧姆电阻为200Ω。

(1)原电池工作后阳极和阴极的电位差Ec – Ea= ?(2)阳极极化值∆Ea 与阴极极化值∆Ec的绝对值之和∆Ea+ ∣∆Ec∣等于多少?(3)如果阳极和阴极都不极化,电流表指示应为多少?(4)如果使用零电阻电流表,且溶液电阻可以忽略不计,那么电流达到稳态后,阳极与阴极的电位差Ec –Ea、阳极极化值与阴极极化值的绝对值之和∆Ea + ∣∆Ec∣等于多少?电流表的指示又为多少?2. 某腐蚀体系的参数为:E 0a = -0.4V,E0c = 0.8V,E cor = -0.2V。

当R = 0时,I cor = 10mA,该腐蚀电池属于什么控制类型?如果欧姆电阻R = 90Ω,那么I'cor =?腐蚀电池又属于什么控制类型?第3章电化学腐蚀倾向作业1. 在下列情况下,氧电极反应的平衡电位如何变化:(1)温度升高10︒C (取Po2=1atm,pH = 7)。

(2) 氧压力增大到原来的10倍 (温度25︒C)。

(3) 溶液pH值下降1单位 (温度25︒C)。

2. 将铁置于饱和空气的碱溶液(pH = 10)中,按阳极反应为(1)Fe + Fe2+ + 2e(2)Fe + 2OH- = Fe(OH)2+ 2e计算腐蚀倾向,二者是否相同?为什么?3. 将两根铜棒分别浸于0.01mol/L CuSO4溶液和0.5mol/L CuSO4溶液,组成一个金属离子浓差电池。

(1)哪一根铜棒是阳极,哪一根铜棒是阴极?(2)写出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计算其平衡电位。

该金属离子浓差电池的腐蚀倾向是多少伏?第4章电化学腐蚀速度作业四1.表面积为20cm2 的铁样品浸泡在PH=1的除氧酸溶液中,经过50h试验,测得了铁样品的损失质量为0.1g,已知在铁的表面上析氧反应符合Tafel公式η=-0.64-0.125lg|i|,η的单位为V,i 的单位为A/cm2 ,试计算:(1)样品厚度的减少△h(mm);(2)铁电流的腐蚀电流密度icor(A/m2);(3)铁试样的腐蚀电位Ecor。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后篇素养形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属于电化学腐蚀B.电化学腐蚀一般可分为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C.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D.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因为其不易与氧气发生反应项,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因为铝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使内部金属不被腐蚀。

2.如图装置中,小试管内为红墨水,具支试管内盛有pH=4的雨水和生铁片。

观察到:开始时导管内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液面回升,略高于小试管液面。

以下有关解释合理的是()A.生铁片中的碳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雨水酸性较强,生铁片仅发生析氢腐蚀C.墨水回升时,碳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具支试管中溶液pH逐渐减小解析发生原电池反应时,生铁片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A错误;雨水酸性较强,开始时铁片发生析氢腐蚀,产生氢气,导管内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铁片发生吸氧腐蚀,吸收氧气,导管内液面上升,B错误;导管内液面上升时,铁片发生吸氧腐蚀,碳为正极,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正确;铁片无论是发生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具支试管内溶液pH均增大,D错误。

3.为探究钢铁的吸氧腐蚀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将石墨电极改成Mg电极,难以观察到铁锈生成C.若向自来水中加入少量NaCl(s),可较快地看到铁锈D.分别向铁、石墨电极附近吹入O2,前者铁锈出现得快,失电子被氧化成Fe2+;在正极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OH-,故向石墨电极附近吹入O2的腐蚀速率比向铁电极附近吹入O2的腐蚀速率大;向自来水中加入NaCl(s),可使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加,增大腐蚀速率;若将石墨电极换成Mg电极,则负极为Mg,Fe被保护,难以看到铁生锈。

4.一定条件下,碳钢腐蚀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pH<4的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析氢腐蚀B.在pH>6的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吸氧腐蚀C.在pH>14的溶液中,碳钢腐蚀的正极反应为O2+4H++4e- 2H2OD.在煮沸除氧气后的碱性溶液中,碳钢腐蚀速率会减小解析C项,在pH>14的溶液中,碳钢腐蚀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 4OH-。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题答案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题答案

1.材料腐蚀的定义:腐蚀是材料受环境介质的化学、电化学和物理作用产生的损坏或变质现象。

腐蚀包括化学、电化学与机械因素或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

2.腐蚀的特点:自发性/铁腐蚀变成以水和氧化铁为主的腐蚀产物,这些腐蚀产物在结构或形态上和自然界天然存在的铁矿石类似,或者说处于同一能量等级自发性只代表反应倾向,不等于实际反应速度普遍性/ 元素周期表中约有三、四十种金属元素,除了金和铂金可能以纯金属单体形式天然存在之外,其它金属都以它们的化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形式存在隐蔽性/ 应力腐蚀断裂管道:表面光亮如新,几乎不存在均匀腐蚀迹象,金相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管道内部布满细微裂纹3.按材料腐蚀形态如何分类:全面腐蚀<均匀和不均匀腐蚀> 局部腐蚀{ 点蚀(孔蚀、)缝隙腐蚀及丝状腐蚀、电偶腐蚀(接触腐蚀)晶间腐蚀}选择性腐蚀4.按材料腐蚀机理如何分类: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物理溶解腐蚀5.按材料腐蚀环境如何分类:自然环境腐蚀、工业环境腐蚀、生物环境腐蚀1、名词解释物理腐蚀:是指金属由于单纯的物理溶解作用而引起的破坏电化学腐蚀:就是金属和电解质组成两个电极,组成腐蚀原电池。

电极电位:金属-溶液界面上建立了双电层,使得金属与溶液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电位差称为电极电位(绝对电极电位)非平衡电极电位:(在生产实际中,与金属接触的溶液大部分不是金属自身离子的溶液)当电极反应不处于平衡状态,电极系统的电位称为非平衡电位。

平衡电极电位:水合金属离子能够回到金属中去,水合-金属化过程速率相等且又可逆,这时的电极电位。

标准电极电位:金属在25℃浸于自身离子活度为1mol/L的溶液中,分压为1×105Pa时的平衡电极电位极化:电流流过电极表面,电极就会失去平衡,并引起电位的变化去极化:能降低电极极化的因素称为去极化因素过电位:是电极的电位差值,为一个电极反应偏离平衡时的电极电位与这个电极反应的平衡电位的差值。

活化极化:设电极反应的阻力主要来自电子转移步骤,液相传质容易进行,这种电极反应称为受活化极化控制的电极反应。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

课时34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M +n H 2O===M(OH)n +n 2H 2↑ B .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后被腐蚀时,首先是镀层被氧化C .金属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D .常温下,置于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化学腐蚀【答案】C【解析】金属腐蚀的本质主要是金属原子失电子被氧化,腐蚀的内因是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外因是金属与空气、水和其他腐蚀性的物质相接触,腐蚀主要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A 中金属腐蚀的本质应包括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为M -n e -===M n +;B 选项中Sn 、Fe 构成电化学腐蚀,主要是Fe -2e -===Fe 2+,铁先被腐蚀。

常温下,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难以和非金属氧化剂(Cl 2、S)等反应,发生化学腐蚀。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 .电化学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单质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而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C .金属在中性环境中主要发生析氢腐蚀D .钢铁在潮湿环境中锈蚀时,开始生成Fe(OH)2,而后逐渐变成Fe(OH)3和Fe 2O 3·xH 2O【答案】D【解析】不论是吸氧腐蚀还是析氢腐蚀,都是先生成Fe(OH)2,再逐渐转变成Fe(OH)3和Fe 2O 3·xH 2O 。

3.以下防腐措施中,属于电化学保护法的是( )A .用氧化剂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稳定的氧化物保护膜B .在金属中加入一些铬或者镍制成合金C .在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部分,装上一锌锭D .在金属表面喷漆【答案】C【解析】在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部分,装上锌能形成铁­锌原电池,锌为负极,被腐蚀,铁被保护。

4.铜制品上的铝质铆钉,在潮湿空气中易发生腐蚀的主要原因可描述为( )A .形成原电池,铝作负极B.形成原电池,铜作负极C.形成原电池时,电流由铝经导线流向铜D.铝质铆钉发生了化学腐蚀【答案】A【解析】金属铝发生的是电化学腐蚀,铝比铜活泼,故金属铝是负极,电流的流动方向与电子的流动方向恰好相反,应是由铜经导线流向铝。

金属防护与腐蚀习题解答

金属防护与腐蚀习题解答

因不知icorr ,所以忽略a ,可用E0,a 估算 Ecorr ,即E0,a =Ecorr
EFe=E0Fe
0.029 Ecorr EFe E Fe lg106 2 0.44 (0.087) 0.527(V )
0
铜电极和氢电极(PH2=2atm)浸在Cu2+ 活度为1且pH=1的CuSO4溶液中 组成电池,25°C,求该电池的电动势,并判断电池的极性。
低碳刚在pH=1的无氧水溶液中,腐蚀电位 为-0.72V(相对饱和Cu/CuSO4电极)。对于同 样钢的氢过电位(单位为V)遵循下列关系:η =0.7+0.1lgi,式中i的单位为A· -2。假定所有 cm 钢表面近似作为阴极,计算腐蚀速度(g/m2· h)。
解: 已知pH=1, Ecorr = -0.72V(相对饱和Cu/Cu2+) 饱和Cu/Cu2+的E = + 0.32V 故Ecorr= -0.72 + 0.32 = -0.4 V(SHE) E 0,C = EH+/H2 = -0.059 pH=-0.0591=-0.059(V) ηC= Ecorr- E 0,C = -0.4 - (-0.059) = -0.341 (V) 根据η=0.7 + 0.1 lgi 可求出lgicorr
4
(icorr单位:µA•cm-2)
A Vt 3.27 10 icorr n 56 3 3.27 10 100 2 7.87 1.16(m m a 1 )
3
或Vt 8.76
1.04 8.76 7.87 1.16(m m a 1 )
V
aCd 2
KspCd (OH )2 a 2OH
2 1014 2 7 2 (1 10 )

(完整版)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答案

腐蚀与防护试题1化学腐蚀的概念、及特点答案:化学腐蚀:介质与金属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变质或损坏现象称为金属的化学腐蚀。

是一种纯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即腐蚀介质中的氧化剂直接与金属表面上的原子相互作用而形成腐蚀产物。

在腐蚀过程中,电子的传递是在介质与金属之间直接进行的,没有腐蚀电流产生,反应速度受多项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

归纳化学腐蚀的特点在不电离、不导电的介质环境下反应中没有电流产生,直接完成氧化还原反应腐蚀速度与程度与外界电位变化无关2、金属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条件,举例说明哪些金属氧化膜有保护作用,那些没有保护作用,为什么?答案:氧化膜保护作用条件:①氧化膜致密完整程度;②氧化膜本身化学与物理稳定性质;③氧化膜与基体结合能力;④氧化膜有足够的强度氧化膜完整性的必要条件:PB原理:生成的氧化物的体积大于消耗掉的金属的体积,是形成致密氧化膜的前提。

PB原理的数学表示:反应的金属体积:V M = m/ρ m-摩尔质量氧化物的体积: V MO = m'/ ρ '用ϕ = V MO/ V M = m' ρ /( m ρ ' )当ϕ > 1 金属氧化膜具备完整性条件部分金属的ϕ值氧化物ϕ氧化物ϕ氧化物ϕMoO3 3.4 WO3 3.4 V2O5 3.2Nb2O5 2.7 Sb2O5 2.4 Bi2O5 2.3Cr2O3 2.0 TiO2 1.9 MnO 1.8FeO 1.8 Cu2O 1.7 ZnO 1.6Ag2O 1.6 NiO 1.5 PbO2 1.4SnO2 1.3 Al2O3 1.3 CdO 1.2MgO 1.0 CaO 0.7MoO3 WO3 V2O5这三种氧化物在高温下易挥发,在常温下由于ϕ值太大会使体积膨胀,当超过金属膜的本身强度、塑性时,会发生氧化膜鼓泡、破裂、剥离、脱落。

Cr2O3 TiO2 MnO FeO Cu2O ZnO Ag2O NiO PbO2 SnO2 Al2O3 这些氧化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稳定存在,ϕ值适中。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答案培训资料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答案培训资料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答案腐蚀与防护试题1化学腐蚀的概念、及特点答案:化学腐蚀:介质与金属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变质或损坏现象称为金属的化学腐蚀。

是一种纯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即腐蚀介质中的氧化剂直接与金属表面上的原子相互作用而形成腐蚀产物。

在腐蚀过程中,电子的传递是在介质与金属之间直接进行的,没有腐蚀电流产生,反应速度受多项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

归纳化学腐蚀的特点在不电离、不导电的介质环境下反应中没有电流产生,直接完成氧化还原反应腐蚀速度与程度与外界电位变化无关2、金属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条件,举例说明哪些金属氧化膜有保护作用,那些没有保护作用,为什么?答案:氧化膜保护作用条件:①氧化膜致密完整程度;②氧化膜本身化学与物理稳定性质;③氧化膜与基体结合能力;④氧化膜有足够的强度氧化膜完整性的必要条件:PB原理:生成的氧化物的体积大于消耗掉的金属的体积,是形成致密氧化膜的前提。

PB原理的数学表示:反应的金属体积:V M = m/ρ m-摩尔质量氧化物的体积: V MO = m'/ ρ '用ϕ = V MO/ V M = m' ρ /( m ρ ' )当ϕ > 1 金属氧化膜具备完整性条件部分金属的ϕ值氧化物ϕ氧化物ϕ氧化物ϕMoO3 3.4 WO3 3.4 V2O5 3.2Nb2O5 2.7 Sb2O5 2.4 Bi2O5 2.3Cr2O3 2.0 TiO2 1.9 MnO 1.8FeO 1.8 Cu2O 1.7 ZnO 1.6Ag2O 1.6 NiO 1.5 PbO2 1.4SnO2 1.3 Al2O3 1.3 CdO 1.2MgO 1.0 CaO 0.7MoO3 WO3 V2O5这三种氧化物在高温下易挥发,在常温下由于ϕ值太大会使体积膨胀,当超过金属膜的本身强度、塑性时,会发生氧化膜鼓泡、破裂、剥离、脱落。

Cr2O3 TiO2 MnO FeO Cu2O ZnO Ag2O NiO PbO2 SnO2 Al2O3 这些氧化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稳定存在,ϕ值适中。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 陈颖敏 李志勇编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  陈颖敏 李志勇编
i(A/cm2) 470 54 480 66 406 0 490 78 410 2.2 500 89 420 5.6 510 104 430 14 520 119 440 24 450 34 460 44
阳极极化: -E(mV,对SCE) i(A/cm2)
360 47 350 57 72
406
404
3


第四章(P62)
9. 已知ECu2+/Cu=+0.34V(25oC),在溶液中,为什么铜可能发生耗 氧腐蚀,并不会发生析氢腐蚀?
解:因为EH+/H2= -0.059pH = -0.413(V) EO2/OH- =1.229 - 0.059 pH =+0.814(V )
(pH=7) (pH=7)
0.202 0.7 lg i 0.1
icorr 9.551010 A cm2 9.551010
A cm
2
Vt 3.27 103
3
A icorr n
56 9.5510 4 3.27 10 2 7.87 1.11105 m m a 1
解:已知E0Cu=+0.337V, aCu=1 0.059 ECu 0.337 lg1 0.337(V ) 2
已知PH2=2atm, pH=1(aH=10-1)
EH E
0 H
0.059lg
aH
PH 2
101 EH 0 0.059lg 0.0295 2
E电=+0.337-(-0.029)=+0.3665(V) 铜电极为正极,氢电极为负极。43;/Cu < E0 O2/H2O = +1.229 (V) Cu可能发生腐蚀。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答案 (1)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答案 (1)

腐蚀与防护试题1化学腐蚀的概念、及特点答案:化学腐蚀:介质与金属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变质或损坏现象称为金属的化学腐蚀。

是一种纯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即腐蚀介质中的氧化剂直接与金属表面上的原子相互作用而形成腐蚀产物。

在腐蚀过程中,电子的传递是在介质与金属之间直接进行的,没有腐蚀电流产生,反应速度受多项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

归纳化学腐蚀的特点在不电离、不导电的介质环境下反应中没有电流产生,直接完成氧化还原反应腐蚀速度与程度与外界电位变化无关2、金属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条件,举例说明哪些金属氧化膜有保护作用,那些没有保护作用,为什么?答案:氧化膜保护作用条件:①氧化膜致密完整程度;②氧化膜本身化学与物理稳定性质;③氧化膜与基体结合能力;④氧化膜有足够的强度氧化膜完整性的必要条件:PB原理:生成的氧化物的体积大于消耗掉的金属的体积,是形成致密氧化膜的前提。

PB原理的数学表示:反应的金属体积:V M = m/? m-摩尔质量氧化物的体积: V MO = m'/ ? '用? = V MO/ V M = m' ? /( m ? ' )当? > 1 金属氧化膜具备完整性条件部分金属的?值氧化物?氧化物?氧化物?MoO3 WO3 V2O5Nb2O5 Sb2O5 Bi2O5Cr2O3 TiO2 MnOFeO Cu2O ZnOAg2O NiO PbO2SnO2 Al2O3 CdOMgO CaOMoO3 WO3 V2O5这三种氧化物在高温下易挥发,在常温下由于?值太大会使体积膨胀,当超过金属膜的本身强度、塑性时,会发生氧化膜鼓泡、破裂、剥离、脱落。

Cr2O3 TiO2 MnO FeO Cu2O ZnO Ag2O NiO PbO2 SnO2 Al2O3 这些氧化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稳定存在,?值适中。

这些金属的氧化膜致密、稳定,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MgO CaO ?值较小,氧化膜不致密,不起保护作用。

金属的化学腐蚀与防护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金属的化学腐蚀与防护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4-4 《金属的化学腐蚀与防护》课时练双基练习1.下列各种方法中能对金属起到阻止或减缓腐蚀作用的措施是 ( ) 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 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 ③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 燥 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 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②④⑤D .全部 解析: 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有: a.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 b.覆盖保护层,如 ①④⑤ ;c.电化学防护法,如 ③可以防止在金属表面形成原电池而发生 腐蚀。

答案: D2.相同材质的铁在图中的四种情况下不易被腐蚀的是 ( )解析:在 A 中,食醋提供电解质溶液环境,铁勺和铜盆是相互接触的两个 金属极,形成原电池,铁是活泼金属作负极;在 B 中,食盐水提供电解质溶液 环境,炒锅和铁铲都是铁碳合金,符合原电池形成的条件,铁是活泼金属作负 极,碳作正极;在 D 中,酸雨提供电解质溶液环境, 铁铆钉和铜板分别作负极、 正极,形成原电池;在上述三种情况中,都是铁作负极,铁容易被腐蚀;在 C 中,铜镀层将铁球覆盖、使铁被保护,所以铁不易被腐蚀。

答案:C3.大雪后常使用融雪盐来清除道路积雪。

过去常用氯化钠等无机盐,降低冰雪的冰点, 而现在往往用环保型有机盐与缓蚀剂,但它们的融雪原理相C .A . B.同。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保型有机盐与缓蚀剂的融雪原理为盐溶于水后,使冰雪的冰点降低B.使用环保型融雪盐可以减缓对路面和桥梁中钢筋的腐蚀C.使用环保型融雪盐可以减少对植物的危害D.使用环保融雪盐主要是给植物补充养分解析:本题关键是弄清钢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使用氯化钠等无机盐易形成电解质溶液,加速了钢铁的腐蚀,而使用环保型有机盐与缓蚀剂,不仅能够起到融雪的效果,而且能够减少钢铁的腐蚀。

答案:D4.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混合溶液的玻璃皿中(如下图所示),经一段时间后,首先观察到溶液变红的区域是( )A.Ⅰ和Ⅲ附近B.Ⅰ和Ⅳ附近C.Ⅱ和Ⅲ附近D.Ⅱ和Ⅳ附近解析: a 是电解池,Zn 为阴极,电极产物为H2 和NaOH ,b 是原电池,Zn 发生吸氧腐蚀,Fe 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完整版)材料腐蚀与防护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材料腐蚀与防护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五、忠考题1•秦见教材P4-5.2. 化学腐蚀包括金属在千燥气体(我高温%体)作用下的馬蚀和金属在非电解质溶液中的傳蚀•其反应过程的历栈特点是金属表面的原子与敦化制直揍发生直化还原反应而形成腐蚀产物,电子在金属和氧化刑之间直揍传递,无腐蚀电流产生。

电化学腐蚀是金属表而与电終质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弓起的砍坏•例如钢铁在土煨中的局蚀。

电化学局蚀的希点是腐蚀及应过桂中至少有一个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在反宜过程中发生电荷转移,伴有电流产生。

金属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腐蚀大多數均为电化学腐蚀,金属点电化学和应力及微生扬共同作用下还会发生应力以蚀和微生扬腐蚀。

联系:二者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 参见教材P11-12.第2章野—、滇空题1. 氢2•阳.阴3.紮密双电层结构樓型、扩敷双电展结的樓型、斯转恩双电孱樸型4•显若、较小5.电子、电极反应6.仅有一个电极反应、零、平衡电位二、判断题1. x2. x3. x4. x5. V6. V7. J三、名词解释腐蚀原电池:局蚀体系中形成的粗路原电池,祖:腐蚀金属麦它的一个电极。

氧浓差电池:由金屬与敦含叢不同的腐蚀外施相扶統时形成的浓差电池电极电位;电极及应早致农金属和溶液的界面上形成双电展,双电鸟两侧的电伎差,即为电极电位,又称为处•对电极电位。

平衡电位:当金属浸在同种金爲禹子的濬液中发生唯一的一种电极反应,且当电极反应达到动态平衡时,印金属的溶解速度等于金属离子的況积速度,将这种电位称为平衡电位戏可逆电位.腐蚀电位:材料在给定摘蚀依系*的电极电位。

非平衡电位:一个电极上同时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极反应,当动态平衡时,电极上不能出现粉质交换与电荷交换均达到平衡的悄况,此时的电极电位称非平衡电位。

极化:由于电极上有净电流通过,电极电位显著僞离了未通电时的开略电位(平虧电位或非平衡的稳态电位),这种现象通帑称为极化.过电位:某一极化电流下而叛生的电极电位E僞离于原电极平衡电位Ee的曼化值的址对值,称作该电极反应的过电位。

4.4.2《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课后练习·参考答案(2021年)

4.4.2《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课后练习·参考答案(2021年)

4.4.2《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课后练习参考答案1.D【解析】A. 可将河道中的钢铁闸门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该金属做电解池的阴极材料,可以得到保护,故A正确;B. 在钢铁表面镀锌属于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故B正确;C.金属导电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在电极上必然发生得失电子的电极反应,为化学变化,故C正确;D.电镀的过程在镀件的表面发生了金属阳离子得电子变成金属的电极反应,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本题选D。

点睛:本题考查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明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区别。

2.D【解析】A、在钢管外壁上镀锌,锌、铁和合适的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被腐蚀,从而铁被保护,所以在钢管外壁上镀锌可防止其被腐蚀,故A正确;B、金属被腐蚀时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发生了氧化反应,故B正确;C、无论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温度越高,金属腐蚀速率越快,故C正确;D、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钢闸(金属铁)作阳极, 容易失去电子而被腐蚀,所以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不能防止其被腐蚀,反而能加快被腐蚀,故D错误;综上所述。

本题选D。

3.C【解析】A、在金属表面喷漆,只是阻止了金属和电解质溶液接触,不能构成原电池,所以不是利用原电池原理,故A错误;B、在金属中加入一些铬或镍制成合金,改变了金属的结构,不是原电池原理,故B错误;C、在轮船的壳体水线以下部分装上锌块,锌、铁和海水能构成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锌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从而铁被保护,所以是利用原电池原理,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稳定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了金属和其它物质的反应,但没有构成原电池,所以不是利用原电池原理,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C。

4.C【解析】A、若X是锌棒,将K与M相连,则锌棒作负极,铁棒作正极被保护起来,此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选项A正确;B、若X是碳棒,将K与N相连,铁连接电源的负极,则铁作阴极被保护起来,可减缓铁的腐蚀,此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选项B正确;C、若X是碳棒,将K与M相连,则碳棒作正极,铁发生吸氧腐蚀,碳棒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选项C错误;D、若X是锌棒,将K与N相连,则锌棒作阳极,阳极上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选项D正确。

(完整版)材料腐蚀与防护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材料腐蚀与防护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五、忠考题1•秦见教材P4-5.2. 化学腐蚀包括金属在千燥气体(我高温%体)作用下的馬蚀和金属在非电解质溶液中的傳蚀•其反应过程的历栈特点是金属表面的原子与敦化制直揍发生直化还原反应而形成腐蚀产物,电子在金属和氧化刑之间直揍传递,无腐蚀电流产生。

电化学腐蚀是金属表而与电終质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弓起的砍坏•例如钢铁在土煨中的局蚀。

电化学局蚀的希点是腐蚀及应过桂中至少有一个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在反宜过程中发生电荷转移,伴有电流产生。

金属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腐蚀大多數均为电化学腐蚀,金属点电化学和应力及微生扬共同作用下还会发生应力以蚀和微生扬腐蚀。

联系:二者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 参见教材P11-12.第2章野—、滇空题1. 氢2•阳.阴3.紮密双电层结构樓型、扩敷双电展结的樓型、斯转恩双电孱樸型4•显若、较小5.电子、电极反应6.仅有一个电极反应、零、平衡电位二、判断题1. x2. x3. x4. x5. V6. V7. J三、名词解释腐蚀原电池:局蚀体系中形成的粗路原电池,祖:腐蚀金属麦它的一个电极。

氧浓差电池:由金屬与敦含叢不同的腐蚀外施相扶統时形成的浓差电池电极电位;电极及应早致农金属和溶液的界面上形成双电展,双电鸟两侧的电伎差,即为电极电位,又称为处•对电极电位。

平衡电位:当金属浸在同种金爲禹子的濬液中发生唯一的一种电极反应,且当电极反应达到动态平衡时,印金属的溶解速度等于金属离子的況积速度,将这种电位称为平衡电位戏可逆电位.腐蚀电位:材料在给定摘蚀依系*的电极电位。

非平衡电位:一个电极上同时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极反应,当动态平衡时,电极上不能出现粉质交换与电荷交换均达到平衡的悄况,此时的电极电位称非平衡电位。

极化:由于电极上有净电流通过,电极电位显著僞离了未通电时的开略电位(平虧电位或非平衡的稳态电位),这种现象通帑称为极化.过电位:某一极化电流下而叛生的电极电位E僞离于原电极平衡电位Ee的曼化值的址对值,称作该电极反应的过电位。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

⾦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第1章绪论第2章腐蚀电池第2章腐蚀电池1. 将铜⽚和锌⽚插在3%NaCl 溶液中,测得铜⽚和锌⽚未接通时的电位分别为 +0.05V和–0.83V。

当⽤导线通过电流表把铜⽚和锌⽚接通,原电池开始⼯作,电流表指⽰的稳定电流为0.15mA。

已知电路的欧姆电阻为200Ω。

(1)原电池⼯作后阳极和阴极的电位差Ec – Ea= ?(2)阳极极化值?Ea 与阴极极化值?Ec的绝对值之和?Ea+ ∣?Ec∣等于多少?(3)如果阳极和阴极都不极化,电流表指⽰应为多少?(4)如果使⽤零电阻电流表,且溶液电阻可以忽略不计,那么电流达到稳态后,阳极与阴极的电位差Ec–Ea、阳极极化值与阴极极化值的绝对值之和?Ea + ∣?Ec∣等于多少?电流表的指⽰⼜为多少?2. 某腐蚀体系的参数为:E 0a = -0.4V,E0c = 0.8V,E cor = -0.2V。

当R = 0时,I cor = 10mA,该腐蚀电池属于什么控制类型?如果欧姆电阻R = 90Ω,那么I'cor =?腐蚀电池⼜属于什么控制类型?第3章电化学腐蚀倾向作业1. 在下列情况下,氧电极反应的平衡电位如何变化:(1)温度升⾼10?C (取Po2=1atm,pH = 7)。

(2) 氧压⼒增⼤到原来的10倍 (温度25?C)。

(3) 溶液pH值下降1单位 (温度25?C)。

2. 将铁置于饱和空⽓的碱溶液(pH = 10)中,按阳极反应为(1)Fe + Fe2+ + 2e(2)Fe + 2OH- = Fe(OH)2+ 2e计算腐蚀倾向,⼆者是否相同?为什么?3. 将两根铜棒分别浸于0.01mol/L CuSO4溶液和0.5mol/L CuSO4溶液,组成⼀个⾦属离⼦浓差电池。

(1)哪⼀根铜棒是阳极,哪⼀根铜棒是阴极?(2)写出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计算其平衡电位。

该⾦属离⼦浓差电池的腐蚀倾向是多少伏?第4章电化学腐蚀速度作业四1.表⾯积为20cm2 的铁样品浸泡在PH=1的除氧酸溶液中,经过50h试验,测得了铁样品的损失质量为0.1g,已知在铁的表⾯上析氧反应符合Tafel公式η=-0.64-0.125lg|i|,η的单位为V,i 的单位为A/cm2 ,试计算:(1)样品厚度的减少△h(mm);(2)铁电流的腐蚀电流密度icor(A/m2);(3)铁试样的腐蚀电位Ecor。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

第1章绪论第2章腐蚀电池第2章腐蚀电池1. 将铜片和锌片插在3%NaCl 溶液中,测得铜片和锌片未接通时的电位分别为 +0.05V和–0.83V。

当用导线通过电流表把铜片和锌片接通,原电池开始工作,电流表指示的稳定电流为0.15mA。

已知电路的欧姆电阻为200Ω。

(1)原电池工作后阳极和阴极的电位差Ec – Ea= ?(2)阳极极化值∆Ea 与阴极极化值∆Ec的绝对值之和∆Ea+ ∣∆Ec∣等于多少?(3)如果阳极和阴极都不极化,电流表指示应为多少?(4)如果使用零电阻电流表,且溶液电阻可以忽略不计,那么电流达到稳态后,阳极与阴极的电位差Ec–Ea、阳极极化值与阴极极化值的绝对值之和∆Ea + ∣∆Ec∣等于多少?电流表的指示又为多少?2. 某腐蚀体系的参数为:E 0a = -0.4V,E0c = 0.8V,E cor = -0.2V。

当R = 0时,I cor = 10mA,该腐蚀电池属于什么控制类型?如果欧姆电阻R = 90Ω,那么I'cor =?腐蚀电池又属于什么控制类型?第3章电化学腐蚀倾向作业1. 在下列情况下,氧电极反应的平衡电位如何变化:(1)温度升高10︒C (取Po2=1atm,pH = 7)。

(2) 氧压力增大到原来的10倍 (温度25︒C)。

(3) 溶液pH值下降1单位 (温度25︒C)。

2. 将铁置于饱和空气的碱溶液(pH = 10)中,按阳极反应为(1)Fe + Fe2+ + 2e(2)Fe + 2OH- = Fe(OH)2+ 2e计算腐蚀倾向,二者是否相同?为什么?3. 将两根铜棒分别浸于0.01mol/L CuSO4溶液和0.5mol/L CuSO4溶液,组成一个金属离子浓差电池。

(1)哪一根铜棒是阳极,哪一根铜棒是阴极?(2)写出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计算其平衡电位。

该金属离子浓差电池的腐蚀倾向是多少伏?第4章电化学腐蚀速度作业四1.表面积为20cm2 的铁样品浸泡在PH=1的除氧酸溶液中,经过50h试验,测得了铁样品的损失质量为0.1g,已知在铁的表面上析氧反应符合Tafel公式η=-0.64-0.125lg|i|,η的单位为V,i 的单位为A/cm2 ,试计算:(1)样品厚度的减少△h(mm);(2)铁电流的腐蚀电流密度icor(A/m2);(3)铁试样的腐蚀电位Ecor。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 陈颖敏 李志勇编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  陈颖敏 李志勇编

解:
A V 3.7310 icorr n 56 4 3.7310 100 2 1.04( g m 2 h 1 )
4
(icorr单位:µA•cm-2)
A Vt 3.27 10 icorr n 56 3 3.27 10 100 2 7.87 1.16(m m a 1 )
解:阳极反应 : Fe
0
2
Fe2+ + 2e (25℃)
0.059 EFe2 / Fe E Fe / Fe lg106 2 0.44 (0.177) 0.617(V )
阴极反应: 2H+ + 2e EH+/H2 = - 0.059pH = - 0.413(V)
H2 (pH=7)
24 365 Vt 1000 V 0.1 8.76 8.76 8.9 V 0.098(m m a 1 )
可见, Vt在0.05~0.5 mm/a , 由表1-3知,Cu 的耐蚀性良好。
第二章(P31)
11. 已知铜在含氧酸中和无氧酸中的电极反应及其标准电极电位:
0.059 lg a Fe2 2 0.059 0.44 lg 0.164 2 0.463(V )
因为,EO2/OH- = + 0.815 (V) EO2/OH- > EFe2+/Fe E电 = + 0.815 - (-0.463) = +1.278(V) > 0 故发生耗氧腐蚀。
13.铜电极和氢电极(PH2=2atm)浸在Cu2+ 活度为1且pH=1的 CuSO4溶液中组成电池,25°C,求该电池的电动势,并判断电池的极 性。
i(A/cm2) 470 54 480 66 406 0 490 78 410 2.2 500 89 420 5.6 510 104 430 14 520 119 440 24 450 34 460 44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四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含答案解析)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四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含答案解析)

合金、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合金属于纯净物B.合金的硬度大于各成分金属C.合金的熔点低于各成分金属D.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的合金是钢2.下列关于镁铝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熔点比镁、铝都高B.熔点比镁、铝都低C.硬度比镁、铝都小D.硬度比镁、铝都大3.下列有关合金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与各成分金属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的性能B.相同金属元素形成的合金,元素的含量有可能不同,但其性能是相同的C.镁铝合金在盐酸中能完全溶解D.合金具有各成分金属性质之和4.所谓合金必须是( )①通过熔合而成②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组成③耐腐蚀④耐高温⑤具有金属的特性⑥铸造性能良好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⑤D.①②⑥5.钢笔的笔头是合金钢,钢笔笔头尖端是用机器轧出的便于使用的圆珠体。

铱金笔的笔头是用不锈钢制成的,为了改变笔头的耐磨性能,故在笔头尖端点上铱金粒,为区别钢笔而叫铱金笔。

金笔的笔头是黄金的合金。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钢笔的笔头不易被氧化,抗腐蚀性能好B.铱金笔的耐磨性能比钢笔要好C.金笔的笔头和笔尖都是用纯金制成的D.金笔经久耐磨,书写时弹性特别好,是一种很理想的硬笔6.用于飞机制造业的重要材料是( )A.Mg—Al合金B.Cu—Sn合金C.Cu—Zn合金D.不锈钢7.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根据它的主要性能,下列用途不切合实际的是( )A.用来做保险丝B.用于制造航天飞机C.用来制造人造骨D.用于制造船舶8.属于新型合金的是( )A.18K金B.不锈钢合金C.储氢合金D.硬铝合金9.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10.钢铁的锈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①Fe由+2价转化为+3价②O2被还原③H+被还原④有Fe2O3·H2O生成⑤杂质碳被氧化除去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11.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4Fe(OH)3;③2Fe(OH)3=Fe2O3+3H2O。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答案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答案

《金属腐蚀理论及腐蚀控制》习题解答第一章1.根据表1中所列数据分别计算碳钢和铝两种材料在试验介质中的失重腐蚀速度V—和年腐蚀深度V p,并进行比较,说明两种腐蚀速度表示方法的差别。

解:由题意得:(1)对碳钢在30%HNO3( 25℃)中有:Vˉ=△Wˉ/st=(18.7153—18。

6739)/45×2×(20×40+20×3+40×30)×0。

000001=0.4694g/ m∙h又有d=m/v=18。

7154/20×40×0.003=7。

798g/cm2∙hVp=8.76Vˉ/d=8。

76×0。

4694/7.798=0。

53mm/y对铝在30%HNO3(25℃)中有:Vˉ=△Wˉ铝/st=(16.1820—16。

1347)/2×(30×40+30×5+40×5)×45×10—6=0.3391g/㎡∙hd=m铝/v=16.1820/30×40×5×0.001=2.697g/cm3说明:碳钢的Vˉ比铝大,而Vp比铝小,因为铝的密度比碳钢小。

(2)对不锈钢在20%HNO3( 25℃)有:表面积S=2π×2.0+2π×0.015×0.004=0。

00179 m2015Vˉ=△Wˉ/st=(22.3367—22.2743)/0。

00179×400=0.08715 g/ m2∙h试样体积为:V=π×1.52×0。

4=2。

827 cm3d=W/V=22.3367/2。

827=7。

901 g/cm3Vp=8。

76Vˉ/d=8。

76×0。

08715/7.901=0。

097mm/y对铝有:表面积S=2π×2.0+2π×0。

02×0。

005=0。

高中化学练习题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练习题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学习目标】1、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了解电化学腐蚀的类型及差异并能写出电极反应;2、知道防治金属腐蚀的方法,并能从实验探究中获得体会。

【要点梳理】要点一、金属的腐蚀金属腐蚀是指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1.金属腐蚀的实质。

金属腐蚀的实质都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用反应方程式表示为:M-ne-=M n+(M代表金属元素)。

2.金属腐蚀的分类。

【高清课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相同点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的过程,即金属原子转化为阳离子的过程不同点条件金属与氧化剂直接接触不纯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现象无电流有微弱电流本质金属被氧化活泼金属被氧化相互关系往往同时发生,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普遍得多,危害更严重类型吸氧腐蚀析氢腐蚀条件水膜呈弱酸性或中性水膜呈酸性正极反应(O2)O2+2H2O+4e-=4OH-2H++2e-=H2↑负极反应(Fe)Fe-2e-=Fe2+Fe-2e-=Fe2+其他反应Fe2++2OH-=Fe(OH)2↓4Fe(OH)2+2H2O+O2=4Fe(OH)3Fe(OH)3失去部分水转化为铁锈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而位于氢之后的金属腐蚀时只能是发生吸氧腐蚀:5.判断金属腐蚀快慢的规律。

(1)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措施的腐蚀。

(2)对同一种金属来说,腐蚀的快慢:强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3)活动性不同的两金属,活动性差别越大,腐蚀越快。

(4)对同一种电解质溶液来说,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腐蚀越快。

要点二、金属的防护【高清课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防护方法】1.金属防护的思路。

防止金属与化学物质直接接触,防止金属与环境形成原电池。

2.防护方法。

(1)改变金属的内部组成和结构:如不锈钢(钢中加入一定量的镍和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腐蚀与防护试题1化学腐蚀的概念、及特点答案:化学腐蚀:介质与金属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变质或损坏现象称为金属的化学腐蚀。

是一种纯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即腐蚀介质中的氧化剂直接与金属表面上的原子相互作用而形成腐蚀产物。

在腐蚀过程中,电子的传递是在介质与金属之间直接进行的,没有腐蚀电流产生,反应速度受多项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

归纳化学腐蚀的特点在不电离、不导电的介质环境下反应中没有电流产生,直接完成氧化还原反应腐蚀速度与程度与外界电位变化无关2、金属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条件,举例说明哪些金属氧化膜有保护作用,那些没有保护作用,为什么?答案:氧化膜保护作用条件:①氧化膜致密完整程度;②氧化膜本身化学与物理稳定性质;③氧化膜与基体结合能力;④氧化膜有足够的强度氧化膜完整性的必要条件:PB原理:生成的氧化物的体积大于消耗掉的金属的体积,是形成致密氧化膜的前提。

PB原理的数学表示:反应的金属体积:V M = m/ρ m-摩尔质量氧化物的体积: V MO = m'/ ρ '用ϕ = V MO/ V M = m' ρ /( m ρ ' )当ϕ > 1 金属氧化膜具备完整性条件部分金属的ϕ值氧化物ϕ氧化物ϕ氧化物ϕMoO3 3.4 WO3 3.4 V2O5 3.2Nb2O5 2.7 Sb2O5 2.4 Bi2O5 2.3Cr2O3 2.0 TiO2 1.9 MnO 1.8FeO 1.8 Cu2O 1.7 ZnO 1.6Ag2O 1.6 NiO 1.5 PbO2 1.4SnO2 1.3 Al2O3 1.3 CdO 1.2MgO 1.0 CaO 0.7MoO3 WO3 V2O5这三种氧化物在高温下易挥发,在常温下由于ϕ值太大会使体积膨胀,当超过金属膜的本身强度、塑性时,会发生氧化膜鼓泡、破裂、剥离、脱落。

Cr2O3 TiO2 MnO FeO Cu2O ZnO Ag2O NiO PbO2 SnO2 Al2O3 这些氧化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稳定存在,ϕ值适中。

这些金属的氧化膜致密、稳定,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MgO CaO ϕ值较小,氧化膜不致密,不起保护作用。

3、电化学腐蚀的概念,与化学腐蚀的区别答案:电化学腐蚀:金属与介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引起的变质与损坏。

与化学腐蚀比较:①是“湿”腐蚀②氧化还原发生在不同部位③有电流产生④与环境电位密切相关⑤有次生产物4、解释现象:试验1:铜块与锌块相互接触,放入稀盐酸介质中,在铜块一侧有氢气产生,而锌块逐渐溶解。

试验2:将铜块与锌块不相互接触,而在体系外用导线连接,若在导线间连接电流表。

铜块一侧有氢气产生,而锌块逐渐溶解,电流表针发生转动。

试验3:将锌块置于稀盐酸介质中,可见锌块不断溶解,氢气不断产生。

答案:在电动序上,锌比铜易失去电子,电子通过导线或与铜接触面进入铜块,在铜表面将电子传递给氢离子而形成氢气。

同时锌离子进入溶液。

Zn → Zn 2++2e 阳极 2H ++2e(Cu) →H 2↑ 阴极锌块自身在盐酸介质之中的溶解问题的解释:微观动态腐蚀电池。

结论:将两种不同电极电位的金属相互接触(或用导线连接)放入同一种电解质溶液中。

现象:电位较正的一端产生气泡,较负的一端会逐渐溶解。

5、解释现象:试验:3%NaCl 水溶液1滴至光亮的铁片上,加少量铁氰化钾(K 3Fe(CN)6)和酚酞试剂,然后把铁片置于磁场中。

现象:在液滴上逐渐产生蓝红相间的斑点,接着液滴中心变蓝,边缘便成粉红,液滴缓慢旋转。

答案:解释现象:在液滴上,初期溶解氧一旦被还原,大气中的氧优先溶于液滴边缘,使液滴中心相对贫氧,使整个液滴产生氧浓差。

结果:液滴中心较负成为阳极, 发生:Fe →2e = Fe 2+反应。

Fe 2+ 与K 3Fe(CN)6作用,形成蓝色。

液滴边缘部位较正,成为阴极, 发生:O 2+H 2O +4e →4OH -反应。

OH -与酚酞作用,形成粉红色。

又由于液滴中心的Fe 2+ 向边缘扩散, OH -向中心扩散,使在铁片内部的电子流向液滴边缘而形成磁场,在外磁场的相互作用下,使液滴发生旋转。

6、举例说明氧浓差腐蚀答案:例:金属在土壤中(与土接触点为贫氧,为负极,金属腐蚀;与空气接触点为富氧,为正极,金属不腐蚀。

)船的吃水线附近(水下为贫氧区,为负极,金属腐蚀;水上为富氧区,金属不腐蚀。

搅拌杆与液面接触处(同上)。

7、解释现象:试验:一根铜丝一端置于0.1mol/LCuSO 4溶液中,另一端置于1mol/LCuSO 4溶液中。

发现,铜丝置于0.1mol/LCuSO 4溶液中的一端发生腐蚀(不断溶解)。

答案:解释:由于两种浓度的盐通过铜丝组成了同一体系:高浓度一端铜离子有沉积的趋势,低浓度的一端铜有溶解的趋势,则,低浓度一端溶解给出的电子沿铜片流向另一端(高浓度一端),以满足沉积铜所需要的电子。

只所以发生电子流动,是因为在两端盐浓差使铜丝两端产生电位差。

8、解释现象:试验:一根铁丝一端置于高温溶液中,另一端置于低温溶液中。

发现,铁丝置于高温溶液中的一端发生腐蚀(不断溶解)。

答案:解释:高温部位金属活性强,易脱离金属表面而氧化,低温区或性弱。

这样形成高温区的金属氧化,产生的电子由铁丝流向低温一端,是低温一端的金属离子沉积。

各种热交换器、燃烧器等已发生温差腐蚀9、绘出Fe —H 2O 的E —pH 图,指出保护区、腐蚀区、钝化区和过钝化区。

并举例说明该图的应用。

答案:金属的E—pH图的应用预计一定条件下的金属腐蚀行为反应金属自发腐蚀热力学倾向指明金属实施保护的可能性与方向总结E—pH图的规律:上腐蚀、下稳定、两边(左右)腐蚀、中间钝化。

常见金属在中性介质中都比较稳定。

应用举例:如图1,当环境条件在红点处时,通过调整酸度可使其进入钝化区;实行阴极保护可使其进入保护区。

10、理论电位—pH图的局限性?答案:一些局限性:1.由于金属的理论电位—pH图是一种以热力学为基础的电化学平衡图,因此它只能预示金属腐蚀倾向的大小,而不能预测腐蚀速度的大小。

2.图中的各条平衡线,是以金属与其离子之间或溶液中的离子与含有该离子的腐蚀产物之间建立的平衡为条件的,但在实际腐蚀情况下,可能偏离这个平衡条件。

3.电位—pH图只考虑了OH-这种阴离子对平衡的影响。

但在实际腐蚀环境中,往往存在Cl-、SO42-、P032-等阴离子,它们可能因发生一些附加反应而使问题复杂化。

4.理论电位—pH图中的钝化区并不能反映出各种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等究竟具有多大的保护性能。

5.绘制理论电位—pH图时,往往把金属表面附近液层的成分和PH大小等同于整体的数值。

实际腐蚀体系中,金属表面附近和局部区域内的pH值与整体溶液的pH值其数值往往并不相同。

因此,应用电位—pH图时,必须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过分夸大或贬低电位—pH图的作用都是不对的。

11、举例说明有哪些可能的阴极去极化剂?当有几种阴极去极化剂同时存在时,如何判断哪一种发生还原的可能性最大?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阴极去极化反应是什么?答案:(1)氢离子还原反应或析氢反应(电极反应式);(2)溶液中溶解氧的还原反应;(3)溶液中高价离子的还原反应;(4)溶液中贵金属离子的还原反应。

判断:(⊿G)T,P= nF⊿E(⊿G)T,P= nF(EC - EA)其中:EC 为氧化剂电位; EA为还原剂电位。

因此,⊿E越负,反应可能性越最大;有些情况下可利用氧化剂的平衡电极电位EC来粗略判断阴极去极化反应的可能性大小。

最常见的阴极去极化反应:析氢反应和吸氧反应12、何谓腐蚀极化图?说明其应用。

答案:一腐蚀电池,开路时,测得阴、阳极的电位分别为E0,C和E0,A。

然后用可变电阻把二电极连接起来,依次使电阻R值由大变小,电流则由零逐渐变大,相应地测出各电流强度下的电极电位,绘出阴、阳极电位与电流强度的关系图,就是腐蚀极化图。

因此,腐蚀极化图是一种电位—电流图,它是把表征腐蚀电池特征的阴、阳极极化曲线画在同一张图上构成的。

腐蚀极化图的应用(1)极化图用于分析腐蚀速度的影响因素(a)腐蚀速度与腐蚀电池初始电位差的关系:腐蚀电池的初始电位差(EO,C- EO,A ),是腐蚀的原动力;(例氧化性酸对铁的腐蚀;不同金属平衡电位对腐蚀电流的影响)(b)极化性能对腐蚀速度的影响:若腐蚀电池的欧姆电阻很小,则极化性能对腐蚀电流有很大的影响;(例钢在非氧化酸中的腐蚀极化图)(c)溶液中含氧且及络合剂对腐蚀速度的影响;(例铜在含氧酸及氰化物中腐蚀极化图)(d)其他影响腐蚀速度的因素,如阴、阳极面积比和溶液电阻等。

(2)腐蚀速度控制因素:阳极控制、阴极控制、混合控制和欧姆控制。

13、试用腐蚀极化图说明电化学腐蚀的几种控制因素以及控制程度的计算方法。

答案:×100%×100%14、混合电位理论的基本假说是什么?答案:混合电位理论包含两项基本假说:(1)任何电化学反应都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氧化分反应和还原分反应。

(2)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可能有净电荷积累。

根据混合电位理论,腐蚀电位是由同时发生的两个电极过程,即金属的氧化和腐蚀剂的还原过程共同决定的,是腐蚀体系的混合电位。

因此,根据腐蚀极化图很容易确定腐蚀电位并解释各种因素对腐蚀电位的影响。

而根据腐蚀电位的变化却不能准确判断腐蚀速度的大小或变化。

必须测定相应的极化曲线,根据腐蚀极化图或动力学方程式才能确定腐蚀速度,研究腐蚀动力学过程和机理。

15、何谓差异效应?产生负差异效应的原因是什么?(1)答案:差异效应现象和定义图中开关又断开的情况下,锌试样处于自腐蚀状态,锌上的析氢速度为V0。

然后接通开关,使锌试样与同溶液中的电位正的金属铂连通,锌上的析氢速度为V1,则(2)差异效应的腐蚀极化图解释(3)负差异效应,及其形成原因16、为什么说防腐就是防水?(可从极化与去极化角度解释)答案:在一般情况下,具备腐蚀电池条件后,腐蚀初始速度较大,但很快变慢,直至很小。

此现象称为极化现象。

但当环境有水存在时,会发生:氢去极化腐蚀:氢离子还原为氢气。

酸性介质中: 2H ++2e → H 2反应步骤如下: H + H 2 O → H + + H 2 OH + +M (e )→ MHMH +MH → H 2 +2M或 MH + H + +M (e )→ H 2 +2M碱性介质中:H 2O +M (OH -)→ OH -+M(H 2O )M(H 2O ) → M ( H )+ OH- M ( H )+ M ( H )→ H 2 +2M氢离子小,得电子后变相,使反应不断进行,去极化能力强。

氧去极化腐蚀氧分子在阴极上的还原反应(生成H 2O 、OH -)的电化学腐蚀称为氧去极化腐蚀。

由于氧分子的非离子化,氧分子在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常压下最高浓度约为10-4mol/L ),所以,氧向金属表面的输送过程如下:①通过空气-溶液界面融入溶液,②以对流或扩散方式通过溶液的主要厚度层,③以扩散方式通过金属表面的溶液静止层而到达金属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