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和2021年中考总复习中考政治答题技巧
【初中政治】2021年中考政治备战:政治评析类主观题答题模板
![【初中政治】2021年中考政治备战:政治评析类主观题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b87f634b14e852459fb5733.png)
【初中政治】2021年中考政治备战:政治评析类主观题答题模板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
中考
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2021年中考政治备战。
(一)观点简析
答题步骤:
(1)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正确的,错误的)
(2) __________________是正确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中的观点,结合材料)。
但是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是错误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中的观点,结合材料)。
(3)总结表态。
所以我们既要,又要
(二)不限定知识评析
特点:材料限定,知识不限定
提示:此类题目考察知识广度,答题的关键是用准关键词(短语)结合材料分点作答即可,一般不需要过多阐述。
答题样式:材料+观点(关键词)+阐述+点题(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
(三)限定知识分析
1、限定范围:
特点:材料限定,知识限定
提示:此类题目考察某个范围的知识,作答此题只需运用限定范围内的知识,其余知识不会成为得分点。
答题范式:材料+观点(关键词)+阐述+点题(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
2、限定具体知识
(1)找出相关的知识点并写出来。
(2)按照材料+观点(关键词)+阐述+总结(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格式进行回答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2021年中考政治备战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二篇 解题技巧 题型突破 第二篇 解题技巧 题型突破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二篇 解题技巧 题型突破 第二篇 解题技巧 题型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878cc87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1.png)
(2)结合材料说一说《条例》颁布的重要意义。
《条例》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 用、灾害预防和应对等方面,为宁夏加快建设黄河流 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坚强有力的法律 保障。有利于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 护环境的关系;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 好型社会;有利于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 的文明发展道路;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宁夏 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解决宁夏人民的饮水安全; 有利于提高宁夏人民的生活水平等。
题型二 非选择题 一、漫画分析题(针对宁夏中考第11题)
【参考答案】从漫画中可以看出,有关孩子的压岁钱、打赏主播等与未 成年人相关的问题,民法典中都有相应的法律条文对你我加以保护,由 此可见,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 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②法律规定我们享 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 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4.答案:简洁、要点突出,涉及相关考点全面。答案要点或者取自教材基础 知识,或者取自课外知识,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
【方法指导】
第一,读懂主题,明确本题考点,划定考点范围。 第二,分层归纳信息,提炼关键信息。 第三,明确设问的角度,特别是看清限定性设问,有的题目括号内还有附加条 件。 第四,回归教材,依分答点。 第五,组织答案,注意答案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方法指导】 解答图表题,关键是要做好“三比”: 第一,横向比。有比较才有鉴别。图表中的单个数字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我们只有将它与其上下左右的数字相对照、相比较,才能发现问题。横 向比就是把图表中的同一横栏的数字作比较。 第二,纵向比。就是将图表中同一纵向栏中的数字进行比较,看比较出 来的数字有何变化。 第三,综合比。就是把横向比和纵向比的数字综合起来比较、考虑,概 括出整个图表所反映出来的中心内容。
2020年陕西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分析及2021年复习备考建议
![2020年陕西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分析及2021年复习备考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cbbad3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0.png)
2020年陕西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分析及2021年复习备考建议2020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道德与法治》试题对于学生们来说非常重要,也为下一届学生提供了参考。
虽然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历史分卷考试,但是我们可以开卷考试,而且总分增加了20分。
这20分是如何加分的呢?我们一直告诉学生要“稳中有新”,但是新的内容在哪里呢?这让我感到有些不安。
但是,当真正的试卷出来后,我们发现它与我们在中考备考会上所强调的“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的要求是一致的。
今年中考的《道德与法治》试题和往年一样,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共有15道题,总分为30分。
前三道题是关于时政的内容,涉及到“十九届四中全会”、“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制度以及决定,还有“长征五号B”等热点新闻。
这些都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也符合近年来中考时政要求的特点。
后面的十二道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涉及国家生物安全、国有经济、环境保护、诚信、未成年人保护等内容。
其中,第4题和第5题都是要排除无关项。
第4题是关于孝敬父母的内容,可以和非选择题第17题的第(5)小题联系起来。
这道题要求学生根据相关法律条文,写出在生活中“你”还需要改进的两个问题。
相关法律条文的内容是:“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这些内容让我们反思自己是否孝敬父母,比如是否顶撞父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等。
当然,除此之外,这道题的答案还可以更多,比如说不主动做家务或者在家庭中不与父母好好沟通等。
第6题和第7题以辩论的形式、采用逆向思维来考察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不大。
第6题的“只能”和第7题的“全靠国家”都是绝对词,只要学生能够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词,就能很快得到答案。
第8题的地方特色文化让人感到亲切,也容易让我们放松警惕。
我们都有一种意识,认为“我们是好的,这好、那好”。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专题五 法律与秩序第1讲 我国的政治制度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专题五 法律与秩序第1讲 我国的政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7d5cce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11.png)
6.(2022·辽宁抚顺模拟)关于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它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②它是在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③它是在少 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④它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 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①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好制度
②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好制度
③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好制度
④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温州中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 本政治制度。如图表明( C )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②人民代 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③各级人大与人民政府 相互监督 ④人民政府必须向人大报告工作
序号 ① ②
③
④
建议标题
关于打通G7高速公路的建议
关于加快出台地方金融监管条例 开 展“蜜蜂行动”风险教育活动的建议
关于加快出台我市自然保护地实施意 见的建议
关于吸引民企高管加入党组织 增强 高科技人才双向流动的建议
A.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B.人大代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履职,对人 民负责 C.人大代表行使立法权,根据市民意愿制定 相关法规 D.人大代表拥有质询权,可以责令政府部门 落实建议
况(%)
年份项目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GDP增加值 65 65.2 65.5 65.4 66.3
税收贡献 54 55.6 58.1 74.4 73.9
提供就业
岗位
80 86.5 87.0 / 87.5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选择题常见错误选项类型总结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选择题常见错误选项类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e2b50f3a5e9856a561260ed.png)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选择题常见错误选项类型总结张冠李戴(偷梁换柱)型1.关爱事实孤儿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中心工作。
⇒精准解读: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使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有了根本活动准则。
⇒精准解读: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中心位置。
⇒精准解读: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核心技术的较量。
⇒精准解读: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5.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
⇒精准解读: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6.黄河义务救援队自觉履行我国公民法定义务。
⇒精准解读:参与义务救援是公民的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定义务。
7.建设品牌强国已成当前中心工作。
⇒精准解读: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8.关爱流浪者属于公民的法定义务。
⇒精准解读:关爱流浪者属于公民的道德义务,不是法定义务。
9.以“新常态”展开中国发展总布局。
⇒精准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0.城镇化建设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精准解读: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11.我们必须优先发展科学技术。
⇒精准解读: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12.坚持发展第一要义,奋力实现总体小康。
⇒精准解读:我们要奋力实现全面小康。
13.坚持把发展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精准扶贫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精准解读: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14.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精准解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5.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精准解读: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021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解读及试题汇总
![2021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解读及试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537bbcfa2161479171128e3.png)
2021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解读及试题汇总一、政治、经济板块1. 陕西省政府5月7日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这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226万老区人民开启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考点链接: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全面小康的实现;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取得成效;确保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等等。
2. 在5月6日发改委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规划司司长陈亚军介绍,截至2021年底,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覆盖13.5亿人、大病保险覆盖10.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9.4亿人。
考点链接:我国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病有所医;等等。
二、法律、社会板块3. 深圳一学校疑似存在“高考移民”引发热议。
广东省教育厅表示,将要求“高考移民”回原籍地考试,“高考移民”参加高考的将被取消成绩。
考点链接:确保高考公平的重要性,维护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严厉打击扰乱高考秩序的行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等等。
4. 很多名人名言不知道谁说的,就会被网友们恶搞是鲁迅说的,网上出了各种鲁迅说的段子和表情包,最近鲁迅博物馆出了一个关于鲁迅说过的话在线查询系统。
根据官方介绍,该系统由北京鲁迅博物馆文物资料保管部整理,包括鲁迅著作全编、译作全编及研究月刊三个子系统,而系统一切资料版权归北京鲁迅博物馆所有。
考点链接:整顿网络乱象,保护知识产权;科技改变生活,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便利;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等等。
5. 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进一步压减30万吨/年以下煤矿数量,力争到2021年底,将此类煤矿数量减至800处以内。
考点链接:我国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做好清洁能源工作,打赢蓝天保卫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道路;等等。
原创中考模拟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陕西省政府5月7日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中考道德与法治原因类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道德与法治原因类题型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4bcc00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e.png)
原因题型一 01
一、“为什么要”(正要实施还未完成)
1、必要性、重要性:(国情、现状) 宏观:党、中华民族、建设现代化国家等
(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但是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改变
11
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要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和发展×××)
微观: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
2、可能性:(相关内容的意义) 3、总结(结合题目和材料答题)
01 三、结合材料中的观点
结合材料回答
列:面对粮食问题始终要有危机意识的原因
1、我国是人口大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口与资源的紧张关系的基本国情不变
11
2、粮食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国家安全。节约粮食是中华
原因题型一 01例题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 下,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开辟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裕的伟大历程,运用所学 知识,分析新疆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原因。(4分)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重要内容
中考政治原因类题型答题思路
1 为什么能(适用于考察某个领域取得成就的原因)
11
2 为什么要(正要实施还未完成)
原因题型一 01例题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 下,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开辟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裕的伟大历程,运用所学 知识,分析新疆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原因。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分类速记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分类速记](https://img.taocdn.com/s3/m/f0d48d0c9ec3d5bbfc0a749e.png)
一、知识点分类速记(一)国策、制度、方针、战略、理念、道路1.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计划生育、对外开放等。
2.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8.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9.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0.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方针(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12.我国的各种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等。
1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14.我国的发展理念/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互利共赢的理念。
15.我国的各种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绿色发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二)核心、中心类1.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3.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4.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5.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7.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备战2023年道德与与法治中考总复习考点微专题:法治
![备战2023年道德与与法治中考总复习考点微专题:法治](https://img.taocdn.com/s3/m/8e48de6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8.png)
备战2023年道德与与法治中考总复习考点微专题:法治一、考向分析.“法治”“依法治国”是近年来中考常考的知识点。
经常结合具体案例、时政热点、宪法修改等,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漫画题、活动探究题的形式考查,备考时应重点把握法治的重要意义,怎样厉行法治、依法治国的意义、要求,青少年怎样做等。
复习备考时,要重点关注法治的重要性和要求、建设法治政府的做法、依法行政、厉行法治的要求。
二、知识结构三、专题训练(一)中考真题演练1. (2022年辽宁鞍山中考)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①反映全体公民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③符合公平正义要求④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 (2022年湖北江汉中考)2022年6月5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娱乐健身音响音量过大、室内装修活动、宠物叫声等扰民问题都作出了相应规定。
对此,同学们踊跃讨论。
你赞同的观点有()①“德治”就能解决的问题却要“法治”,小题大做②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行为,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③我们是未成年人,在家娱乐健身应该不受该法约束④良法还需善治,它的实施还需要有关部门严格执法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3. (2022年北京中考)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2020年12月2021年1月2021年8月上图中的“一规划两纲要”,共同构建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描绘了一幅更加恢宏的法治画卷。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坚定不移地走法治道路,要求()3 公民自觉守法、严格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③实行良法善治,因为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④行政机关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 (2022年四川攀枝花中考)生活中,同学们或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下载手机软件,被要求获取定位或读取通信录:扫描二维码点餐,被要求“授权访问用户信息”……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滥用、泄漏,导致公民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2021中考道法答题公式
![2021中考道法答题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47da8c44b35eefdc9d33388.png)
2021中考道法答题公式1. 为什么(原因)类:【题型特点】:一般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的原因”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意义(四个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生态意义等)。
【特别提醒】:“必要性”:存在××问题。
“重要性”:事关××利益,关系我国……(政治、经济、社会)。
“意义”:三个有利于=①维护××合法权益;②体现××国策、战略、方略、宗旨、思想、发展观;③稳定和谐,公平正义。
A.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危害=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民族)。
B.若是问“发生××的原因”,则“发生原因=内因(个人)+外因(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经营者)”。
C.取得成就的原因=党的领导+国策、战略、方略、宗旨、思想、发展观+艰苦奋斗精神+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启示警示类:【题型特点】:以典型事件为背景,要求谈谈启示(启发),重点考查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
【解题技巧】:启示/警示=是什么+怎么办A.是什么=材料说明什么问题/道理?B.怎么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怎么办?(重点)3. 怎么办(对策、建议)类:【解题技巧】:无角度则多角度,有角度则多层次。
怎么办=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个人。
A.政府国家=立法执法,加大投入。
(或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生态等措施)B.社会=宣传检查,营造环境。
C.企业/经营者=提高道德,守法经营。
D.学校=加强教育,引导检查。
E.家庭=监护职责,教育引导。
F.个人=公民如何做=意识+行动(宣传、具体做法、斗争)4. 认识评价类:【题型特点】:用所学知识谈对某个社会现象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看待,谈谈看法,分析现象”。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题型突破图示类型归类复习课件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题型突破图示类型归类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d078907fd5360cbb1adb56.png)
【解析】此题考查对几个概念关系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 力。文化权利包括受教育权,故A错误;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故B正确; 严重违法行为就是犯罪,故C错误;拘留属于行政处罚,不属于刑事处罚,两者没有关 系,故D错误。故选B。
1.下列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12.下列表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A正确,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 经济,符合题意;B错误,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排除;C错误,政治权利包括 监督权,排除;D错误,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排除。故选A。
13.下列图示描述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2021年中考题型突破 图示类选择题
【技法指导】 1.题型特点
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图示选择题对 相关信息呈现方式直观、形象、简洁、明了、能够较好的 表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现象的内在联系 性。这类题型具有文字少,信息量大,可比性强,灵活多 样特点。 2.解题思路
解题时要根据教材教材知识点或材料说明把握图示表述 的概念间的内在联系,选择合理的答案。
3.下列关于社会经济权利、知识产权、著作权相互关系 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B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对公民权利的认识和把握。根据所学知识,公民享有权利包括社会经 济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包括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所以 B的表述是正确的;ACD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
6.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符合图中阴影部分要求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和2021年中考总复习中考政治答题技巧一.选择题
(一)解题步骤:
1、审查题干,确定题干的规定性。
(1)明确题干的要求和答题方向的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
(2)确定题干本身的表述属于哪一种类型。
一般包括四种类型:完全正确型(这种最常见)、完全错误型(这种很少见)、正误混杂型和表述中性型(如下列选项属于正确或错误的有)。
只有确定了题干的类型,才能与题支联系起来比较。
(3)准确判断题干内容,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指向性。
有的题干直接明了,有的则含暗示性条件,有的内涵复杂,包括着丰富的内容,这就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
2、审查题支,注意题支的迷惑性,明确题支本身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3、审查题支是否与题干存在必然的联系。
题支必须是符合题干规定性的题支。
如果题干本身表述正确且在正向选择的前提下,有以下几种排除法:
(1)排谬法:排除题支本身表述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支;
(2)排异法:题支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必须予以排除;
(3)排重法:题支观点不是回答题干规定性的要求,而是对题干的变相重复,这样的题支必须予以排除。
(4)排倒法:如果题干与题支属因果关系,要弄清谁为果谁为因或有无因果。
无因果者排除,因果关系颠倒者也要排除。
其中,因果关系颠倒者居多,故称排倒法;
(5)排乱法:排除题支的共性与个性同题干共性与个性逻辑混乱的题支;
(6)一票否决法:即凡是含有错误的选项的题肢均给予否决,降低难度,最后再验证一下。
(7)题支概念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予以排除;
(8)如果题干的表述正误混杂,则一定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论题支本身表述的否正确,只要符合题干的规定性,就可入选。
作为选择题,同学们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吃透题干,紧扣中心词,细心思考,慎重取舍,切忌钻死胡同。
二.简答题
(一)从形式上看,大多采用了设置情景材料的方式,联系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重点和热点问题,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从命题形式上看,一般要求从三个角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三)解题步骤
1、认真审题,准确把握命题的含义。
一是要在认真阅读情景材料的基础上弄清材料包含哪几层意思。
有的可能只有一层,有的可能是多层,然后归纳出各层意思所提示的中心意旨。
二是要明确题目的设问角度。
2、找依据。
在审题过程中要从材料中“折射”出理论依据,即课本在这个问题上所运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3、用课本所讲的理论依据简明扼要地分析说明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精确地组织答案。
具体要求是:观点原理要准确,紧扣题意来表达,事理交融要点齐,扼要简洁层次明。
简答题出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四)分类:
(1)直间式简答题。
这种题型一般是对某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基本观点的理解为命题内容,提问较直接,一般只要求从一个角度回答,可依据教材内容直接回答即可。
(2)辨析式简答题。
题目所给观点正误混杂,带有辨析色彩。
答题时要了解题目包含几层意思,以课本为依据,对其观点加以分别回答。
(3)演绎式简答题。
这类题目的形式一定是材料,且包含多层意思,须用分折的方法看分为哪几层意思,然后用演绎法去看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些观点的。
如果题目不直接指出观点,须先归纳出材料中的纲点,然后用演绎去看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