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淋巴细胞活化

合集下载

B淋巴细胞活化课件

B淋巴细胞活化课件
B淋巴细胞活化
第十五页,共六十四页。
ITAM
B淋巴细胞活化
第十六页,共六十四页。
(2)T细胞(xìbāo)表面抗原 (surface antigen)
• 1)MHC抗原:参与T细胞对抗原肽的识 别与应答过程。
• 2)白细胞分化抗原:是不同(bù tónɡ)谱系白细 胞在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bù tónɡ)阶段及活 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
TCR
CD8
CD28
CD8+T细胞(xìbāo)的TCR及协同刺激受体
B淋巴细胞活化
第二十三页,共六十四页。
2、T细胞的分化(fēnhuà)发育
B淋巴细胞活化
第二十四页,共六十四页。
阳性 选择 (yángxìng)
赋予 T 细胞 接受 (xìbāo)
抗原提呈的能力
B淋巴细胞活化
第二十五页,共六十四页。
B淋巴细胞活化
第十三页,共六十四页。
T细胞(xìbāo)抗原受B体淋巴(T细胞C活R化-CD3)结构示意图
第十四页,共六十四页。
ITAM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ory motif)
• ITAM是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的英 文缩写,其基本功能是:TCR与抗原结 合(jiéhé)后,导致ITAM中所含的酪氨酸被 磷酸化后, 活化相关激酶,从而将识别 信号转入T细胞内。
B淋巴细胞活化
第十一页,共六十四页。
(1)T细胞(xìbāo)表面抗原受体 (surface antigen accepter)
• 1)T细胞(xìbāo)抗原受体(T cell antigen receptor,TCR)
• 2)细胞因子受体(CKR) • 3)病毒受体 • 4)丝裂原受体

XX临床检验技师考试《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XX临床检验技师考试《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XX临床检验技师考试《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B淋巴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其外表主要产牛第2信号的分子是A CD28B CD40C CDdOLD B7E MHCⅡ类分子分析:此题旨在考核B淋巴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的作用机制。

常见错误是选B,这是由于不清楚B淋巴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将处理后的抗原提呈给Th细胞,Th细胞活化需双信号刺激,第1信号为MHC—Ⅱ类分子—Ag—TCR,第2信号主要为B细胞外表的B7分子与Th细胞外表的CD28分子产生的协同刺激信号。

答案:D2.活化的Th细胞活化的Bm细胞时,Bm细胞外表主要产生第2信号的分子是A CD28B CD40C CD40LD B7E MHCⅡ类分子分析:此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m细胞活化的理解。

常见错误为选C,可能是认为活化的Th细胞活化Bm细胞时,Bm细胞外表主要产生第2信号的分子是CD40L,但该理解是错误的,是将T淋巴细胞外表表达的CD40L和B淋巴细胞外表表达的CD40混淆。

Bm细胞活化时,需双信号刺激,第1活化信号为Ag,第2活化信号主要为Bm 细胞膜表达的CD40与Th细胞膜表达的CD40L之间产生的协同刺激信号。

答案:B3.T淋巴细胞活化所需活化信号1由以下哪种分子传人细胞内A CD2B CD3C CDCD Igα、IgβE CD8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对活化信号转导的理解。

常见错误是选D,混淆了细胞与B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

CD3与TCR以非共价健相连传导活化信号。

答案:B4.B淋巴细胞活化所需的活化信号1由以下哪种分子传人细胞内A CD2B CD3C CD4D Igα、IgβE CD8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对B细胞活化信号转导的了解。

常见错误是选B,是由于未明确CD3存在于T淋巴细胞外表,传递T淋巴细胞活化信号,而B细胞通过Igα、Igβ转导活化信号,其与mlg通过非其价健相连。

5.B淋巴细胞介导的再次免疫应答的APC是A 巨噬细胞B DCC BmD T淋巴细胞E 内皮细胞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对APC的理解。

B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及其作用

B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及其作用
B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及其作用
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B cell antigen receptor,BCR)
1. mIg:包括mIgM和mIgD 2. CD79a/CD79b:
即: Ig和Ig 1)结构:属于IgSF成员,形成异二聚体; 胞内有ITAM。 2)分布:B细胞(浆细胞除外),为B细胞特异性标记; 3)功能:与SmIg构成BCR复合物,参与B细胞活化信号
传递。
BCR(1)
二、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受体
一)CD19/CD21/CD81/CD225复合体: 参与B 细胞活化 1. CD19:
分布于 B细胞(浆细胞除外),是B细胞的重要标记;
2. CD21:又称CR2
1)分布:成熟B细胞、FDC及咽部和宫颈的上皮细胞 2)功能:CD21 与 Ag-Ab-C3d结合,诱导免疫记忆;
CD21还是EBV受体。
3.CD81:
属于4次跨膜超家族;胞内区的N端和C端都较短。 分布广泛:B细胞、T细胞、M、DC等;
二)CD72
三、协同刺激分子
1.CD40:
1)结构:属于TNFR-SF; 2)分布:B细胞、T细胞、M、DC等;
3)功能:CD40-CD40L作用是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2.CD80/CD86:即:B7-1/B7-2, 其配体为CD28/CTLA-4(CD152)
1)结构:属于IgSF成员; 2)分布:B细胞、M、DC等;
3)功能:参与T细胞活化及调节,传递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3. CD27 4. CD70 5.其他黏附分子
四、丝裂原的膜结合分子 五、其他表面分子

B淋巴细胞活化

B淋巴细胞活化

Two B cell lineages
B cell precursor Mature B cell
Plasma cell
B
B
PC B2 cells
YYY
?
CD5
YY
Y
IgG
?
B
B Y B1 cells
Distinct B cell precursor
Y
Y
Y
IgM - no other isotypes
子作用下增殖、分化为即浆细胞并发生抗 体转类
Signal 2
B
Th
Y
Signal 1
Cytokines
IL-4
B BBB
IL-5 IL-6 IFN-g
B BB B
B
B
B
PC
TGF-b
B BB
Proliferation & Differentiation
IgM IgG3 IgG1 IgG2b IgG2a IgE IgA
二、B1细胞对TI-2抗原的免疫应答
TI-2 Antigen
TI-2抗原
• 细菌细胞壁成分、荚膜 多糖、多聚鞭毛蛋白
Mature B-1
• 具有重复性抗原决定簇
Y
• 通过其重复性抗原决定 簇使B细胞交联而激活
YYY
IgM
B-1 cells are directly stimulated by antigens containing multivalent epitopes
Signal 2
Y
B
Signal 1
Th
Cytokines
T cell help to B cells

[医学]免疫学 B淋巴细胞

[医学]免疫学 B淋巴细胞



胞质出
IgM
IgM
BCR表
大量分泌Ig
现μ链
IgD
达增加
BCR表达下
Ig类别
降、消失
转换
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的形成
未成熟B细胞通过克隆清除(clone deletion)、受体编辑、 克隆无能(anergy)等机制形成对自身抗原的中枢免疫耐受
•克隆清除: 未成熟B细胞BCR与自身抗原以 高亲和力结合,则该细胞发生凋 亡。由此,自身反应性B细胞克 隆被清除
成熟B细胞表面表达的表面分子:BCR复合物,共 受体,协同刺激分子,MHC分子等
B细胞亚群:B-1细胞;B-2细胞 B细胞主要功能: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活
化B细胞可向T细胞提呈可溶性抗原
BCR与TCR识别抗原的比较
•BCR-Iga、Ig •配体-受体相互作用,BCR-抗原 •直接结合游离抗原 •可与任何蛋白质抗原发生应答 •识别抗原表位空间
B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及其作用
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共受体 协同刺激分子 其他表面分子
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BCR-Igα/Igβ)
(一)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mIg)
(二) Igα/Igβ (CD79a/CD79b)
(一)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
表达于所有成熟的B细胞 和多数B细胞瘤的细胞表 面,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H链基因

(40)
(25)


κ链基因


λ链基因

Ig 重 链 基 因 重 排
1.胚系基因
V1
V2 V3
Vn D1 D2 D3 Dn J1 J2 J3 J4 Cm Cd Cg Ce Ca

《B淋巴细胞活化》课件

《B淋巴细胞活化》课件
了解B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有 助于研发更有效的疫苗,以预防
和控制传染病。
B淋巴细胞活化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挑战
B淋巴细胞的活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目前,我们对这一过程的了解还不够 深入,仍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探索。
VS
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有望开发出更 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以更深入地研究 B淋巴细胞的活化机制。同时,随着大数 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我们有望从海 量的生物数据中挖掘出更多有关B淋巴细 胞活化的信息。在未来,我们期望能够更 好地理解B淋巴细胞的活化机制,为疾病 治疗和疫苗研发提供更有力的科学支持。
B细胞活化后,通过信号转导机 制将抗原刺激信号传递到细胞内
部,引发一系列生物学反应。
信号转导涉及多种蛋白质的磷酸 化、酶促反应以及基因表达的调
控等过程。
信号转导的异常可导致B细胞功 能异常,与某些免疫疾病的发生
有关。
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细胞活化后,开始增殖并分化为浆 细胞或记忆B细胞。
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受到多种细 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调节。
浆细胞负责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记忆B细胞则保留对特定抗原的记 忆,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迅速活化 。
B淋巴细胞活化的调
03

共刺激信号对B淋巴细胞活化的影响
共刺激信号是B淋巴细胞活化过 程中的重要调节因素,它们通过 与B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促进B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共刺激信号可以来自抗原、细胞 因子、趋化因子等,它们通过与 B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促进B细
《B淋巴细胞活化》 PPT课件
目录
• B淋巴细胞概述 • B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 • B淋巴细胞活化的调节 • B淋巴细胞活化的临床意义 • 总结与展望

兽医免疫学习题库+参考答案

兽医免疫学习题库+参考答案

兽医免疫学习题库+参考答案1、只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为()A、免疫原B、变应原C、半抗原D、完全抗原答案:C2、抗原分子表面与抗体结合的部位是()A、完全抗原B、BCRC、表位D、抗原结合部位答案:C3、禽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B、法氏囊C、脾脏D、胸腺答案:B4、B淋巴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主要是()A、BCR 识别抗原肽–MHC I 类分子复合物B、BCR 识别抗原肽 -MHCII 类分子复合物C、B 细胞上的 CD40 与 Th 细胞上的 CD40L 结合D、B 细胞上的 B7 与 Th 细胞上的 CD28 结合答案:C5、有分泌片的Ig是()A、IgGB、SIgAC、IgED、IgM答案:B6、TCR不能识别()A、天然蛋白质抗原决定簇B、抗原肽-MHC I 类分子C、抗原肽-MHC II 类分子D、线性决定簇答案:A7、T淋巴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一信号,由下列哪种分子传入细胞内()A、Ig、IgB、CD3C、CD2D、CD4答案:B8、具抗原呈递作用的细胞是()A、B淋巴细胞B、LAK细胞C、NK细胞D、T淋巴细胞答案:A9、NK细胞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需要()参与A、细胞因子B、巨噬细胞C、抗体D、补体答案:C10、抗原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A、抗原决定簇(表位)B、抗原分子结构的复杂性C、抗原分子量的大小D、抗原的物理性状答案:A11、发明了牛痘苗,为消灭人类天花病毒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英国医生是()A、琴纳B、贝林C、虎克D、巴斯德答案:A12、抗原必须具备的基本特性是()A、分子量大,化学结构复杂B、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C、有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D、异种性答案:B13、Th17细胞分泌的特征性细胞因子是()A、IL-17B、FasLC、IFN-γD、TNF-α答案:A14、下列哪种受体的表达是 Th 细胞活化的标志()A、TNFRB、IL-2RC、IL-1RD、IL-3R答案:B15、主要在粘膜局部抗感染的 Ig 是()A、IgDB、SIgAC、IgMD、IgG答案:B16、目前所知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是()A、巨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树突状细胞答案:D17、完全抗原()A、有反应原性B、两者都没有C、两者都有D、有免疫原性答案:C18、双向免疫扩散试验中,如抗体浓度大于抗原浓度,则沉淀线()A、在两孔中间B、靠近抗体孔C、呈多条沉淀线D、靠近抗原孔答案:D19、特异性杀伤T细胞(CTL)的最主要功能是()A、通过细胞毒作用杀伤靶细胞B、抗原提呈C、产生抗体D、免疫抑制答案:A20、TI-Ag得名,是因为()A、抗原在胸腺中产生B、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C、刺激产生抗体时不需Th细胞辅助D、该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答案:C21、抗原与抗体结合力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范德华引力B、静电引力C、共价键D、疏水作用答案:D22、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向负极移动的原因是()A、抗体带负电荷B、抗体的电泳作用大于电渗作用C、抗体的电渗作用大于电泳作用D、抗体带正电荷答案:C23、抗体可与某些抗原发生交叉反应,是因为()A、不同的抗原具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B、抗原与抗体性状相似C、不同抗体有相同或相似可变区D、抗原与抗体大小相近答案:A24、T细胞识别的抗原是()A、可溶性的蛋白质抗原B、与MHC结合并表达于细胞表面的抗原肽片段C、类脂抗原D、游离的蛋白质抗原答案:B25、用免疫荧光技术间接法检测组织中的抗原,应将荧光素标记在()上。

B淋巴细胞的发育和活化

B淋巴细胞的发育和活化

9 AMShiv Pillai胞的发育是在婴儿的肝脏中开始的,随后继续在骨髓中进行。

B-1系主要中产生的,B系特异性的前B细胞,前B受体熟的B细胞也可能在对抗原受体介导的信号进行应答中被阳性选择(阳性选择II)。

如果这,它们也可能成为受体编辑的对象,或者是被选择对抗删除 重排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编码两种形式的重链蛋白,一种是膜型,一种是分泌型。

这两种形式的特异性的mRNA 是由于差异剪接和多腺苷酸化而产生的。

免疫球蛋白膜型重链,作为前B 细胞的前B 受体和B 细胞抗原受体的一部分参与信号转导。

09/26/05;B淋巴细胞的发育和活化推荐阅读: Abbas et al.第5版,第7和第9章;Janeway et al. 第5版,第6和第9章在出生之前,B细是在产生干细胞的婴儿肝脏中发育。

传统意义上的B细胞是从骨髓产生的HSCs 有的时候是指B-2细胞。

尽管B淋巴细胞定型和发育的初始步骤依赖于来自基质细胞的信号,但独特的选择过程在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开始后驱动发育程序。

骨髓中大约1/3的发育中完成V到DJH的读码框内重排,而这些细胞被阳性选择了(阳性选择I)。

在骨髓中,信号途径在IgH位点处介导阳性选择和等位排斥。

一旦重链和轻链基因都重排和表达,未成些细胞表达自身反应性抗原受体过程。

前B受体介导的细胞选择和等位排斥在完成了V 到DJH 的重排后,在重链位点发生读码框内重组的前B 细胞因此白,并被阳性选择。

这个选择依赖于前B 受体产生的信号。

前B 受体介导的生存信膜免疫球蛋白,替代轻链、Igα/β异二聚体、Syk(人类中,但是在小鼠中不和Btk 的存在。

后面的激酶在X 连锁的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中有缺陷,这种病是B 细胞的转变被阻断的疾病。

缺乏正式证据显示Src 家族激酶在前B 受体介导的生生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由于大量的合成μ蛋号依赖于是很关键)细胞向前B 存信号的产Src 家族激酶能够与前B 和B 细胞受体结合。

b细胞的免疫原理

b细胞的免疫原理

b细胞的免疫原理
B细胞,也称为B淋巴细胞,在人体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体液免疫。

以下是B细胞的免疫原理的简要概述:
1.抗原识别:B细胞表面具有特定的B细胞受体(BCR),这些受体能够识别和结合外来抗原。

当B
细胞受体与抗原结合时,B细胞会被激活。

2.B细胞活化:一旦B细胞识别并结合抗原,它会通过信号传导途径启动免疫应答。

这个过程需要
辅助性T细胞(Th细胞)的帮助,它们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与B细胞相互作用,促使B细胞进一步活化、增殖和分化。

3.抗体产生:活化的B细胞会分化为浆细胞(也称效应B细胞)。

浆细胞是专门合成和分泌抗体的
细胞。

抗体是一种可溶性蛋白分子,能够特异性地结合抗原,从而中和、清除或标记病原体以供其他免疫细胞清除。

4.记忆细胞形成:在初次免疫应答过程中,一小部分活化的B细胞会分化为记忆B细胞。

这些记忆
细胞在体内存活较长时间,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它们能迅速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从而提供更快、更强的二次免疫应答。

总之,B细胞的免疫原理主要涉及抗原识别、细胞活化、抗体产生和记忆细胞形成等过程。

这些过程相互协作,共同维护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B淋巴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B淋巴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B淋巴细胞可 以产生抗体, 抗体可以与抗 原结合,形成 免疫复合物, 从而清除抗原
04
B淋巴细胞还 可以分泌细 胞因子,参 与免疫调节 和免疫反应
产生抗体
01
B淋巴细 胞在抗原 刺激下, 产生抗体
02
抗体与抗 原结合, 形成抗原 -抗体复 合物
03
抗原-抗 体复合物 被吞噬细 胞吞噬, 清除抗原
04
✓ 抗原识别受体:B淋巴细 胞表面的受体,用于识 别抗原
12 34
✓ 信号传递:受体结合抗原 后,信号传递至B淋巴细 胞内部,启动免疫应答
抗体产生
01
03
04
抗体分泌:B细胞分泌 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 答
抗体亲和力成熟:B细 胞在抗原刺激下,抗体 亲和力逐渐成熟
02
抗体合成:B细胞合成 抗体,并分泌到细胞外
抗体的作用:特异性抗体可以中和肿瘤细胞,阻止 其生长和扩散
免疫记忆:B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中具有免疫记忆 功能,可以快速识别并清除再次入侵的肿瘤细胞
谢谢
抗体可以 中和毒素, 保护机体 免受病原 体侵害
免疫记忆
B淋巴细胞在初次接触抗原后, 会产生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在再次遇到相同抗原 时,可以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免疫记忆有助于提高机体的 免疫应答效率
免疫记忆是机体免疫系统的 重要组成部分
抗原识别
✓ 抗原:外来物质,如病 毒、细菌等
✓ 抗原结合:抗原与导体液 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和清除病原 体,为B淋巴细胞提供抗原信息
03 B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 共同参与免疫应答
04 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够 调节B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自身免疫性疾病

略谈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略谈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略谈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 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的检测及意义2保定市第一医院,河北省保定,071000摘要:目的:本次课题主要针对血清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的检测,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疾病诊断工作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方法:以随机选取的方式,选取45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及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样本,使用ELISA法检测对患者的血清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进行检测以及对比。

结果:从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结果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的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病淋巴细胞活化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过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通过检测该项指标可以很好的判断系统性,伙伴狼疮得预后治疗方案并且通过应用血清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拮抗剂的方式,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改善。

关键词:红斑狼疮;系统性;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在人体的免疫系统当中,B淋巴细胞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B淋巴细胞的存活,分化,成熟乃至免疫反应的调节都与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本次课题研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系统疾病,它在发病的过程当中与B淋巴细胞的异常情况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了解非淋巴细胞活化因子的实际情况,对该疾病的发生进行调控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本次课题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的水平,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疾病活动性以及损伤预后关系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在2019年到2020年期间,研究过程使用的方法为回顾性分析方法,样本量为90名,患者年龄范围在23岁到57岁之间,研究组患者在进入我院展开疾病治疗之前,均进行了疾病诊断工作,并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对后期的治疗方案制定针对性的操作方案,医疗工作者需要对所有患者的身体状态进行严格的分析,按照他们的意愿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

blys作用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blys作用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blys作用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简要概述。

本文将探讨Blys(B Lymphocyte Stimulator)的作用机制。

Blys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的结合,调控免疫系统中B淋巴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活化。

B 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产生抗体、介导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等。

本文将从Blys的定义和背景出发,深入探讨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首先,我们将介绍Blys的基本概念和其被发现的背景,解释其对B淋巴细胞的调控作用。

然后,我们将详细探讨Blys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包括其在B淋巴细胞的生成、生长以及调节免疫反应方面的功能。

通过对Blys的作用机制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调控机制,进一步揭示其与免疫疾病的关联以及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因此,本文对于深入了解Blys的作用机制,对于免疫系统的研究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Blys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在未来研究中的意义和展望。

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可以提高对免疫系统调节的了解,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和方向。

总之,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深入探讨Blys的作用机制,为免疫系统研究和相关疾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进行说明。

在这部分中,我们可以介绍不同章节的标题和内容概要,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全文。

根据文章目录的设定,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1. 引言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进行简短的介绍和概述,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并解释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在1.1小节中,我们将概述Blys作用机制的主要内容和背景信息。

在1.2小节中,我们将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概要。

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498・Shanghai Med J,2019,Vol.42,No.8・综述・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王倩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也称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BLyS)或者TNF超家族13B (TNFSP13B),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临床上针对BAFF的靶向药物近年来有了突破性进展,2011年美国FDA批准T BAFF抑制剂贝利木单抗(belimumab)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为SLE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近年来,另有大量研究探索了BAFF 抑制剂治疗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

现就BAFF的生物学特性、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和近年来BAFF靶向抑制剂在临床上应用的进展3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1BAFF的生物学特性BAFF来源于TNF超家族,在B淋巴细胞的发育、成熟、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BAFF来源于多种细胞,包括B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中性粒细胞、部分上皮细胞和激活的T 淋巴细胞等。

BAFF有膜结合型和可溶型两种形式,可溶型BAFF对维持B淋巴细胞的稳态更为重要,可溶型BAFF有同型三聚体和60聚体两种形式,其中三聚体形式是外周循环中的主要形式,也是其主要活性成分BAFF有3种受体,包括BAFF受体(BAFF-R)、跨膜蛋白活化因子亲环蛋白配体耦合子(TACI)和B淋巴细胞成熟抗原(BCMA)。

BAFF-R主要通过非经典NF-k B途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雷帕霉素靶体蛋白(mTOR)途径维持未成熟B淋巴细胞的存活和分化,并可能少量激活经典NF-k B途径。

TACI和BCMA 则主要通过经典NF-k B途径分别促进依赖T淋基金项目:浦江风湿青年医师培育计划(SPROG201708)作者单位=200233上海,上梅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通信作者:戴生明,电子邮箱为shengmingdai@ 戴生明巴细胞的抗体应答、B淋巴细胞分型转换和维持浆细胞存活凶。

淋巴细胞活化

淋巴细胞活化
淋巴细胞活化
L1 受体、辅助受体和发送信号 L2 T细胞活化 L3 B细胞活化
L1 受体、辅助受体和发送信号
◆ 受体-配体相互作用 淋巴细胞为执行其功能必须被激活。在分子水平上,这意味着经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收到来自细胞外旳信号。然后,此信号经过细胞质到核,诱发细胞增殖所需旳基因转录和效应分子旳合成与释放。 虽然淋巴细胞经其抗原受体与抗原旳结合(信号1)对刺激此细胞是必要旳,但不够,一般引起无反应性(详见M3)。
◆ 经过辅助受体发送信号
没有一种T或B细胞上旳抗原受体有足够长度旳胞质内尾部起信号分子作用旳氨基酸成份。所以,T细胞信号发送,经过CD3与TcR联合在一起引起。B细胞信号发送,经过CD79a/b与BcR联合在一起引起(详见H2、3)。这些分子上有酪氨酸基元,可被激酶磷酸化以引起活化过程。然后一系列有序旳生化事件经激酶和磷酸酶而发生,这些事件受来自其他辅助受体细胞表面分子信号旳调整。 第二信使产生,它最终负责核内转录因子旳活化,而且负责淋巴细胞效应器功能所需要旳细胞周期蛋白和分子旳产生。细胞因子诱导已活化旳B细胞、T细胞旳增殖及进一步分化。
图L3.2 T细胞活化B细胞:T细胞经CD154(CD40配体)与CD40连接(信号1),而且也经细胞因子给B细胞提供地第二信号。
精确地说,因为B细胞能经膜mIgM和mIgD按类捕获抗原(详见H2),所以Th细胞辨认抗原特异旳B细胞表面上旳抗原肽。B细胞旳这一捕获、加工和呈递特异抗原旳特征(图L3.3),使得它们在经过清除剂和其他受体正常地接受抗原旳抗原呈递细胞中,成为独特旳一族。然后抗原被胞吞,经外源加工途径被降解,产生旳肽与MHCII分子联合。对肽-MHC复合物特异旳TCR旳Th细胞经TCR-MHC相互作用和经过黏附分子旳结合,辨认并结合B细胞。

免疫学B细胞发育、活化、分化与效应机制

免疫学B细胞发育、活化、分化与效应机制
现在是3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三
第一节 B细胞的发育
现在是4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三
淋巴细胞的发育与成熟
现在是5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三
淋巴细胞的发育与成熟的阶段
干细胞
Pro-淋巴细 Pre-淋巴 未成熟淋巴

细胞
细胞
成熟淋巴细 分化的效应

淋巴细胞
现在是6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三
抗体的同型转换
现在是34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三
新生和记忆B细胞的比较
现在是35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三
第四节 体液免疫的效应机制
现在是36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三
抗体 的效 应功

补体活化
现在是37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三
微生物与毒素中 和(抗体中和)
微生物的调理与吞 噬
前B细胞受体(Pre-BCR)结构 与活性
Pre-BCR结构:Pre-BCR= μ 重链+代理轻链(surrogate light chain,Vpre-B+λ5) +Igα/Igβ
Pre-BCR对Pre-B 细胞前进到
未成熟B细胞是必须的。
活性:1)停止VH到DHJH重 排(等位基因排斥);2) 促进Pre-B细增殖;3)诱导 VLJL重排。
B细胞成熟后的命运
• 离开骨髓后,B细胞会被 抗原激活并进一步增殖、 分化
• Naive B cell经抗原激活和 克隆选择会产生浆细胞和 记忆B细胞
• 若没有抗原激活,Naïve B cell 寿命很短,几周内就会 经细胞凋亡而死亡。
现在是16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三
识别阶段
体液免疫的阶段

淋巴细胞活化的分子机制

淋巴细胞活化的分子机制
Lck分子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功能区: ①膜接触 区,位于N-端,N-端第2位Gly能结合豆蔻酸, 通过豆蔻酸(myristic acid)与细胞膜内侧面 相连; ②底物作用区,包括SH2和SH3结构域; ③激酶活性区,即SH1结构域,这一区域在氨 基酸组成上与其它src家族成员高度同源。其 中273位的赖氨酸(Lys)是ATP结合点,394位 的酪氨酸(Tyr)为自身磷酸化位点; ④调节 区,位于羧基端,与Lck激酶活性的调节有关。 Tyr505是调节性磷酸化位点。
3.Lyn Lyn也是一种主要分布于造血细胞的非受体型 PTK。在B细胞中,Lyn参与BCR,CD19和CD40等 的信号转导。
4.Syk家族 Syk家族有Syk和ZAP-70两个成员,二者结构 相似,在N端有两个SH2结构域,C端有一个SH1 激酶结构域。两个SH2结构域可与多种刺激性 免疫受体胞浆区的活化ITAM基序结合,介导多 种受体引起的细胞活化信号。Syk家族分子的 激活一般晚于Src家族。 (1)Syk Syk(spleen tyrosine kinase) 表达于大部分造血细胞,B细胞表达水平最高。 (2)ZAP-70 最早发现与TCR复合体中的CD3 链相关,所以称为相关蛋白(-associated protein, ZAP-70)。ZAP-70分子量为70kDa, 主要表达在T细胞和NK细胞。
PIP2在PLC作用下水解生成DAG和IP3。IP3促进 细胞内钙离子的释放,在激活PKC过程中与DAG 起协同作用。
乙酸豆寇佛波酯 (TPA; 或PMA)是一种促肿瘤 剂,由于其结构与DAG相似,可在很低浓度下 模拟DAG,活化PKC。由于TPA与PKC的结合牢固, 使PKC处于持续的激活状态,易导致代谢紊乱。
2.Fyn
p59fyn见于多种细胞中。Fyn基本结构类似于 Lck。它通过氨基末端豆蔻酸的基团共价结合 于胞浆膜内面,Fyn有一个自身磷酸化位点 Tyr417,羧基末端有一个负调控功能域,包括 含有一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Tyr5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 1、专职APC(professional APC) 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2、非专职APC(non-professional APC)
上皮细胞、内皮细胞、间质细胞
专职APC与非专职APC的比较
专职APC
MHC II类分子 CD40 CD80/CD86 CD1 组成性表达 + + +
逃避了阴性选择残余的细胞则离开胸腺, 进入外周免疫细胞库.由于主要是识别 非己抗原的处女型T4和T8细胞,加之T 细胞发育中的阳性选择增殖与个体主要 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 )诱导相联 系,也就演化出了自体免疫耐受和MHC 分子制约现象。 在外周血及组织中也可偶见CD4+CD8+ 双阳性T细胞,可能系逸出的幼稚性T细 胞。
CD28分子
• CD28分子胞浆区可与多种信号分子相连, 能转导T细胞活化的辅助信号,也称协同 刺激信号或第二信号。
TCR
CD28
CD4
CD4+T细胞的TCR及协同刺激受体
TCR
CD8
CD28
CD8+T细胞的TCR及协同刺激受体
2、T细胞的分化发育
赋予 T 细胞接受 抗原提呈的能力
前T细胞(临时受体及有关受体) ------胸腺细胞(配体或信号,胸 腺激素?)作用细胞表达CD4和CD8分子,并在增殖中进行TCR (主要为α链)基因重排表达,由α链与β链以及CD3和CD4(或CD8) 组合为复合受体出现于膜表面,从而形成多克隆的幼稚性αβT细胞 (CD4+,CD8+∶双阳细胞)。
免疫细胞(Immune cells)
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及其前身,包括造血干 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粒细胞 等。
免疫活性细胞
(Immune competent cell,ICC)
能够接受抗原刺激、产生特异性的活 化、增殖、分化并形成效应产物的淋巴细 胞。
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晚原B
前B
未成熟B 成熟B
—— —— —— IgM/IgD
重链 胚系基因 D-J重排 V-DJ重排 重排完成 链
轻链 胚系基因 胚系基因 胚系基因 V-J重排 重排完成 SmIg 缺如 缺如 缺如 IgM
未成熟B细胞自ຫໍສະໝຸດ 抗原骨髓基质细胞抗原
成熟B细胞 浆细胞
• (1)B细胞表面受体 • 1)B细胞抗原受体(BCR):是 嵌入细 胞膜内脂分子中的表面膜免疫球蛋白 (mIg),是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 BCR的功能是特异性识别不同抗原分子, 使B细胞活化并分化为浆细胞,进而产生 不同特异性的抗体,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T
T T T
DC
DC
DC
DC
清除识别自身
抗原的 T 细胞
**分化后的T细胞中如与阳性协同 刺激信号缺如或有阴性协同信号 (?)的个体细胞MHC或MHC+自我 抗原高亲合度结合,则失活或删 除(阴性选择)
T
T T
DC
DC
DC
DC
DC
DC
T
双阴性期
双阳性期
单阳性期
CD4+细胞
CD8+细胞
细 胞 在 胸 腺 内 的 发 育
3、T细胞的功能与亚群
T细胞功能 免疫应答的启动者
免疫应答的协调者
细胞免疫效应的执行者
T细胞的类型与亚群
CD4阳性亚群与CD8阳性亚群
辅助性T细胞(Th)与细胞毒性T细胞(Tc) 型T细胞与型T细胞
Th1
产生的细胞因子 IL-2 IL-4 IL-5 ++++ — —
Th2
— ++++ ++++
(3)B细胞亚群及功能
B 细胞功能 形成抗体产生细胞
提呈抗原
参与免疫调节
B1 膜分子类型
B2
SmIgM
SmIgD CD5 CD23 产生抗体类型
+++
(+) + —
++
+++ — +
IgM、IgG3
IgG1 IgG2 T细胞依赖 发生亲和力成熟
+++
(+) (+) — —
+
+++ ++/+++ ++ ++
(2)B细胞表面抗原 (surface antigen)
• 1)MHC抗原:增强B细胞与T细胞的黏 附作用,促进B细胞活化,参与B细胞处 理和提呈抗原。 • 2)CD抗原:参与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 分化,在B细胞分化发育的不同阶段, CD抗原的表达不完全相同。主要有CD19、 CD20、CD21、CD40、CD80等。
* 其中TCRαβ类T细胞约占95%,TCRγδ类T细胞约占5%。
3、自然杀伤细胞 (natural killer,NK)
起源:骨髓干细胞—淋巴干细胞—T、NK前体 细胞—NK细胞
形态学特征:大颗粒淋巴细胞(LGL) 膜分子:CD2、CD16、CD56、CD69、CD94、 CD158
生物学作用及机制:自然杀伤过程、ADCC杀 伤过程
正常人体组织中各系淋巴细胞的比例
------------------------------------------------------------------------------------------------胸腺 胸导管 外周血 淋巴结 脾脏 集合结 骨髓 --------------------------------------------------------------------------------------------------
第六章 免疫细胞
• • • • 本章要求及重点 1、掌握T细胞表面分子和T细胞亚群。 2、掌握B细胞的表面分子和B细胞亚群。 3、熟悉NK细胞的特征及功能,单核-巨噬细胞 的表面标志及主要功能。 • 4、了解免疫细胞的种类及功能。
免疫细胞(immune cells): 淋巴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其它免疫细胞
**双阳T细胞的复合受体能够与胸腺基质细胞的 MHC-2(配合CD4)或MHC-1(配合CD8)进行低亲合 度结合(可能有超抗原样内源性因子参与)并接受 阳性协同信号(?)被选择性存活增殖(阳性选择)
并完成TCR分化和CD$或CD8细胞歧化,此阳性选择使其T细胞分化 为重多克隆的处女型T4细胞(CD4+,CD8-∶单阳细胞)或T8细胞 (CD4-,CD8+∶单阳细胞)
树突状细胞经循环系统分布到除脑 以外的各脏器。 存在于非淋巴器官中的 树突状细胞一般处于巨噬功能状态,可 摄取、加工抗原,随后移至淋巴结、脾 脏的T细胞区,具表达高水平协同刺激信 号能力,是抗原运载并使循环的静态T细 胞活化的重要APC。其缺损可出现移植 物不被排斥的现象。
免疫活性细胞 (Immune competent Cells, ICC) 是承担免疫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抗原识别受体及 有关受体,能接受抗原刺激而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也称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它们依分化成熟场所 的不同,可区分为两类:由胸腺分化的称T细胞, 在骨髓(或鸟类腔上囊)分化的称B细胞。
免疫活性细胞发育过程中的 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
ITAM
(2)T细胞表面抗原 (surface antigen)
• 1)MHC抗原:参与T细胞对抗原肽的识 别与应答过程。 • 2)白细胞分化抗原:是不同谱系白细胞 在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活化过 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 • 3)粘附分子
• 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 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McAb) 所识别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 • 参与T细胞识别与分化的CD分子主 要有CD3、CD4、 CD8、CD2、 CD28、 CD152等。
阳性选择:原免疫细胞在初级免疫器官内分化为前 免疫细胞或幼稚免疫细胞,仅部分可识别结合个体 信号的细胞被诱导进一步增殖分化并形成具完整特 异性抗原受体的多克隆分化细胞,其他未被选择的 细胞则较快进入程序性自毁(凋亡)。 阴性选择:分化的免疫活性细胞遇到阴性选择,一 部分细胞因特异性结合自身抗原发生了程序性自毁 或失能,其他则可被称为处女型免疫细胞,进入外 周免疫细胞库定位发挥有关功能:它们具多种受体, 可经克隆活化发生免疫应答,或经刺激发生转化, 并具某些归巢粘附分子。
“自然”杀伤
ADCC作用
第三节
抗原提呈细胞
1、树突状细胞 2、单核-巨噬细胞与 3、B 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
定义:一个功能性细胞群体,参与的各种细胞具有摄取、 加工抗原的能力,都可表达 MHC I、II类分子,并
籍此向T细胞提呈加工处理 后的抗原肽。
红细胞 血小板 肥大细胞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浆细胞 T细胞
NK细胞
免疫细胞的组成
免疫活性细胞——T、B淋巴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 其他免疫细胞——NK细胞
粒细胞(嗜中性、嗜酸性、嗜碱性)
肥大细胞 红细胞?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 造血干细胞
1. 免疫活性细胞
BCR—Ig、
Ig Ig
SmIg
Ig Ig
B细胞膜上与T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
CD40
CD80(B7) MHC分子
B细胞
B细胞尚有一些功能性受体,比较重要的:: 2)抗体受体(如Fc R2、Fc R2 )——介导 免疫调节、抗体转类 3)补体受体(如CR1—C3b的受 体,C1qR )——介导B细胞活化 4)丝裂原受体——接受美洲商陆 PWM等 的刺激 5)细胞因子受体——与对应 细胞因子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