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抬头的传说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8ac767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1.png)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在古代的中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节日叫做“二月二”。
这个节日是在二月二日,也就是农历的二月二这一天庆祝的。
相传二月二是一年中的龙抬头,所以人们在这一天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来感谢龙神的庇佑。
有一年的二月二,一个小村庄的人们都准备好了祭祀的物品,前往村子外的一座川流不息的大河旁边祭祀龙神。
这条河水流湍急,人们祭祀时需要小心翼翼,以免掉入河中。
大家一边祭祀一边簇拥在一起,兴高采烈地欢庆着。
突然,一声巨响猛然响起,大家连忙朝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一条巨大的龙从河里跃出来,翻了一个筋斗才重新落入河中。
这个龙惊人的身体,五颜六色的身鳞,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人们欣喜若狂,他们都相信这是龙神的降临,对村庄的人们预示着今年的丰收。
在此之后的每年的二月二,村庄的人们都会举行龙抬头的仪式。
一条由人们亲手缝制的巨龙,用五颜六色的丝绸装饰,抬在众人的肩上,缓缓地在村庄的街道上游行。
村庄的人们排成两行,手里挥动着五彩的彩带,欢呼着龙神的到来。
还有人敲锣打鼓,点燃鞭炮,使得整个村庄充满着喜庆的气氛。
除了游行外,人们还会在家中摆放一些龙的形象物品,如《二月二龙抬头》的对联、龙灯、龙船等。
这些都是为了纪念龙神以及祈求龙神的保佑。
在那一年的二月二里,村庄的士兵离开村庄去打仗了。
村庄里的人们都担心士兵们的安危。
于是,他们在节日的时候特意为士兵们举行了一场庄严的祭祀仪式,祈祷他们早点归来。
在这一天的晚上,满月挂在天空,散发出银光。
村庄的人们再次把巨龙抬出来,龙上的龙须在夜风中飘扬。
人们沿着河边走,一面祭祀龙神,一面把灯笼放入河中,灯笼直接漂流下去。
这是为了把村庄里的好运气带给士兵们。
村庄里的人们默默祈祷,希望士兵们平安、早日归来。
多年过去了,战争结束了,士兵们都平安地回到了村庄。
他们告诉村庄的人们,在战场上,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龙神的保佑,他们的团队团结紧密,一起度过了难关。
从那天开始,村庄里的人们更加重视二月二的龙抬头节。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13d00b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a.png)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二月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意味着龙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活动。
此时,人们应该庆祝,祈求龙神保佑,带来好运和繁荣。
那么,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有哪些呢?故事一:龙王调雨在中国传统信仰中,龙神是水的主宰,它能操纵雨水。
因此,二月二龙抬头的起源与龙王调雨有关。
传说,在汉朝时期,某个地方遭受旱灾,人们饱受饥饿和痛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龙神派遣了龙王前来解救。
龙王调控了天空中的云彩,使之释放下大量的雨水,降下了急需的降雨。
于是,人们开始庆祝并感谢龙王的神力。
从此以后,人们就在每年的二月二日庆祝龙抬头节,以祈求龙王的保佑和丰收。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祈雨仪式,以期保佑农作物的丰收,吸引龙王离开水府,到周围的田地上去为庄稼降雨,以换取百姓的平安和健康。
故事二:龙的身世相传龙神非常神秘,它们的起源和身世一直是人们想要探究的问题。
在一个古老的传说中,由于龙神在人间给予了太多的帮助和祝福,人们决定在每年的二月二日祭拜龙神以感谢它的恩德。
据传说,龙神是由祖先太昊所驾驭的神龙后代。
他与其他的神龙一起共同创造了这个世界。
太昊是华夏人的祖先,又被称为颛顼,他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受到了神龙的帮助。
这些神龙借助它们强大的力量,为世界带来了水、风、雨、云和日月星辰,是大自然的主宰。
因此,在每年的二月二日,人们会为这些古老的神龙祈祷,以感谢它们创造出了这美好的世界。
故事三:庆祝龙鱼重逢在民间传说中,二月二是龙鱼重逢的日子,因为龙和鱼有着非常深厚的联系。
据说,在古代,人们不但把龙视为神物,而且把鱼视为聪明和灵性的象征。
由于龙鱼有一种奇妙的互动关系,二月二日被视为庆祝龙鱼重逢的日子。
传说中有一条神龙长时间潜伏在久旱的地方,为了测试当地的人们是否有诚信与互助的品德。
在神龙沉睡中,当地的湖泊变得干涸,一尾被命运戏弄的鲤鱼没了食物和水,决定使最后的努力,钻入了干涸的河底。
但是,神龙醒来后发现鲤鱼还活着,漂浮在水面上。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及寓意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及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5dde1f0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8.png)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及寓意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因为耽误了祭天的时辰,这让天上的玉帝很生气,于是给龙王下令,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
从那之后,人间连续的干旱,田里的庄稼也都快枯死了,河里的水也几乎干涸的可以见底了。
田里面没有了收成,村里面闹起了饥荒。
大家都没有粮食吃了,病的病,倒的倒所有的人都束手无策。
这时,龙王的小儿子青龙再也看不下去了,他不忍心看着人间的老百姓受灾挨饿。
于是他趁着玉帝赴宴的时候偷偷地给人间降了一场雨。
第二天,玉帝知道了此事后大发雷霆,他下令把青龙压在一座大山下,山下还立了块石碑,上面写着:"青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百姓们看了石碑,再看到青龙受罪,大家的心里都十分着急。
但是大家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让金豆开花的方法。
第二年农历二月初二的这一天,农人们从家里拿出许多的黄豆和玉米种子进行翻晒,准备播种,有个老人忽然发现,这些金灿灿的黄豆和玉米倒是挺像金豆的,于是老人立刻跑回家中让他的妻子到锅里去炒一炒,看看这些东西会有什么变化,炒了一会儿,黄豆和玉米里的水分也差不多都被炒干了,都爆了开来,只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从锅里传出。
老人一看,"呀!金豆开花啦!金豆开花啦!"这个消息立马在村子里传了开来,老人把这个方法告诉了全村的百姓。
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纷纷地支起锅灶,炒起了黄豆和玉米。
炒好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摆上了桌子,点上了香炉。
大家把炒熟的黄豆和玉米供了起来。
龙王得知了此事,把玉帝请到南天门观看。
玉帝见人间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供着开花的"金豆",只好下令赦免青龙,将他召回凌霄殿。
让他做辅佐龙王给人间行云布雨。
从此以后,"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就流传了下来。
每到一年中的二月初二,大家都炒黄豆,爆玉米花吃。
这寄托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1c0849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3.png)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许多地区都有相应的庆祝活动。
这个节日的由来与一个关于龙的神话传说有关。
下面就为大家讲述一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据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凶猛的巨龙生活在一个小村庄的附近。
这条龙会时不时地出现,吞噬村民的牲畜和破坏庄稼,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和损失。
村民们都非常害怕这条龙,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无法将这条龙赶走。
一天,村庄里来了一个年轻的和尚。
他听说了村民的困境后,主动提出要去与龙对抗。
年轻的和尚背着一把藏在和尚衣裳里的法器,来到了龙的巢穴外面。
他大声地向龙喊道:“龙啊,你为什么要伤害村民的家畜和庄稼呢?如果你能够保证不再损害他们,我愿意与你和平相处。
”年轻和尚的声音非常洪亮,回荡在大山的每个角落。
龙听到年轻和尚的声音后,感到非常震惊。
它并没有想到有人敢如此大胆地挑战它。
龙决定前往巢穴外面,与年轻和尚见面。
当它看到和尚背后闪烁着神圣光芒的法器时,龙感到了惊讶和害怕。
和尚看着眼前这条巨大的龙,冷静地说道:“龙啊,你既然能够听懂人类的语言和思想,你应该明白人类同样有着与你一样的权利和生存需要。
请停止伤害村民,从现在起与他们和平相处。
”和尚语气坚定,给人一种无法拒绝的力量感。
龙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它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村民带来了痛苦,并深感内疚。
于是,龙与和尚许下誓言,在这个村庄里和平相处,并保护村民的安全和利益。
从那以后,这条凶猛的巨龙不再损害村庄,而是在二月的第二个月,在冰雪融化的季节,抬头观察,寻找和和尚许下的誓言有关的迹象。
村民们对龙抬头这一天特别重视,把它当成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洒扫庭院,祈求龙的保佑。
这样,二月二龙抬头的传统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
年复一年,人们在这一天庆祝龙的出现,期盼着和龙一样勇敢、强大与和平共存。
这个故事寓意着和平与友好的力量总是能够战胜暴力和争斗。
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珍爱和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并与它和平相处。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ceb75e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2.png)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有一种说法是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
在这一天,根据古老的传统,要为龙王驱邪、祈求顺利。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与二月二龙抬头有关的神话故事吧。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贝心的小村庄。
在这个村庄里,人们生活得相对平静安宁。
就在每年的二月二这一天,村庄里的水源就会出现异常的变化。
那一天,水面上会冒出几条巨大的泡泡,宛如龙在水中跳跃,泼溅起水花,所以人们称之为“龙抬头”。
据说,每年龙抬头的这一天,龙王会带领水族们来到人间,巡游整个村庄,观察人们的生活。
如果发现村庄里有人家犯下了犯罪或者做了坏事,他们就会向龙王报告。
龙王听到报告后,会下令水族惩罚罪犯,保护村庄的安宁。
所以,人们仰慕龙王,希望龙王保佑他们平安。
某年的二月二,贝心村的村民们早早地来到村口的小河边,准备迎接龙抬头的到来。
他们身穿鲜艳的传统服饰,手持鞭炮和鲜花。
等待了半天,终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嘈杂声。
只见一条巨大的金色龙从河底冲出,穿过了整个村庄。
龙的身上闪烁着金光,身姿优美而威严。
跟随在龙后面的是一群神奇的水族,它们有鱼、有虾、有螃蟹,它们的身上也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芒。
人们欢呼雀跃,打起了鞭炮,那声响彻云霄。
龙王和水族在村子里巡游了一圈后,来到了村长的家门前。
龙王用一只巨大的爪子轻轻地敲了敲村长的门。
村长赶紧跑出来,手捧着香烛,躬身向龙王行礼。
龙王微微点头,然后用一种神秘的语言与村长交谈。
听说,龙王告诉村长,今年村庄一家人做了坏事,犯下了重罪。
村长非常吃惊,他并不知道村庄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发誓说,一定会调查清楚,并且给予正确的惩罚。
龙王留下了警告,叮嘱村长要维持村庄的秩序,保护人民的幸福。
村长和村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调查村庄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经过一天一夜的仔细调查,村长发现了一个年轻人早些时候偷了一个大户人家的财物,并且打伤了那个家里的人。
这个年轻人是村长的亲戚,平时表现得很老实,没有人会怀疑到他身上。
关于龙抬头的传说故事
![关于龙抬头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db572d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d.png)
关于龙抬头的传说故事二月二龙抬头就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那你知道关于龙抬头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关于龙抬头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龙抬头的传说故事篇【1】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
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
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
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
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
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
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
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这一天,其它习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有的地方妇女不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从科学角度看,农历二月初二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
所以,古时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
因此,盛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
据说,这一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591139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6.png)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在古代的中国,有一个叫做"二月二"的节日,又称为"龙抬头"。
这个节日始于汉朝,是为了祈求新春的来临,也是为了纪念神话中的龙。
据传说,在古代的中国,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它叫做龙。
龙是天地间最神圣的生物,具有补天润地的重要作用。
龙的形状宛如蛇,身长数百米,爪牙锋利,能够呼风唤雨,掌握着吉祥的力量。
在每年的二月初二这一天,龙便会从海底、江河中出现,升上天空。
这一天被认为是龙抬头的日子,也被人们当作是和龙神沟通的机会。
有一年的二月二,一个年轻的村民叫小明,他听闻了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并决定要亲眼见识这个神奇的景象。
早上,小明来到了附近的一条小河旁边。
他看见这条河水清澈见底,不禁想象这条河龙是否舍得离开这个美丽的家园。
突然,他看见一条金色的龙身在水中浮现。
龙的身上闪烁着五彩的光芒,好像是天上的星星落到了地上一样美丽。
小明看得目瞪口呆,情不自禁地呼唤龙的名字:“龙!龙!能不能出来让我看看?”龙似乎听到了小明的呼唤,在水中站立起来,看着小明温和地笑了笑。
小明感到非常高兴,他凑近了看,发现龙体上有许多的鳞片,每一片都闪烁着不同的颜色。
龙的眼睛黑亮有神,仿佛有无数智慧的火光在燃烧。
小明忍不住问龙一个问题:“龙,请问你的身上的鳞片能帮助人们实现愿望吗?”龙点了点头说:“是的,我的鳞片有着神奇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心愿,但前提是人们要用善良的心去向我祈求。
”小明忽然想起了家里的姥姥生病的事情。
他告诉龙:“龙,请你帮助我姥姥康复吧!”龙微微一笑,从身上掉下一片鳞片,交到了小明的手上。
龙说:“带着这片鳞片,到姥姥身边,把她用这片鳞片轻轻抚摸,并诚心祈求,相信你的姥姥很快就会康复。
”小明满怀希望地跑回了家。
他把所发生的一切告诉了父母和姥姥。
姥姥感动得热泪盈眶,她拿着那片鳞片,恭敬地靠近鳞片,对着龙说:“龙啊,请你庇佑我康复,我一定要为你献上香烛。
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传说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8349c2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9.png)
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传说故事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也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节日。
这个节日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都很盛行,有很多不同的传说和故事与之相关。
以下是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一些传说故事。
1.二月二的起源传说在古代中国,有一个传说说,二月二龙抬头是起源于祭神,祈求丰收的古老习俗。
相传古人们在这一天举行了一场神秘的龙舞仪式,以祈求龙王保佑自己的家园,也祈求自己的家人平安健康。
2.龙王的决定传说还有一种传说是,二月二龙抬头和龙王有关。
相传,古代的一位农民,常年苦于干旱缺水,并向天神祈求雨水。
天神嘱咐他要求龙王帮忙下雨,于是农民便哀求龙王,并建议龙王在二月二这一天,让云层散开,让雨水降落到深层土壤里。
龙王决定听取农民的意见,于是在这一天下雨,为农民带来了一场及时雨,他们获得了一个丰收的季节。
从那时起,二月二龙抬头便成为了祭神、祈求雨水和祈祷丰收的节日。
3.大禹治水的传说还有一个传说说,二月二龙抬头与大禹治水有关。
相传,古代中国的一位伟大领袖大禹,为解决水患问题而到处奔波。
经过漫长的时间,他成功地治愈了大片的荒漠和湿地,并让所有的河流重又顺畅通畅。
为庆祝大禹的勇气和胜利,人们开始庆祝二月二龙抬头,以表达他们对大禹英勇事迹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4.贾谊的传说此外,还有一个关于贾谊和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贾谊是汉代天文学家和诗人,在他的著名诗歌《九歌》中,有一首是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
贾谊所写的诗歌中描绘了龙王在二月二这一天来到人世间,为人们带来了好运和祥和。
这首诗歌极具表现力,直接将二月二龙抬头与幸福和祥和联系在一起。
这也为龙舞这种庆祝形式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总之,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具有浓厚传统和文化内涵的节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展现中国文化的重要场合。
每年的二月二龙抬头,让人们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也让世界更深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二月二的传说故事
![二月二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0ce5d1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7.png)
二月二的传说故事您知道二月二吧?这里面可有不少有趣的传说呢!一、龙抬头的由来传说啊,很久很久以前,有这么一条玉龙。
这条玉龙可不得了,它掌管着行云布雨呢。
有一年,天下大旱,土地都干得裂口子了,庄稼那是颗粒无收啊,老百姓们都快活不下去了。
这玉龙看着心里着急啊,它就没管天庭那不许私自降雨的规矩,私自给人间下了一场大雨。
这场雨一下,可就救了老百姓的命啊。
但是呢,玉龙这可是违反了天条啊。
玉皇大帝知道了以后,那是大发雷霆,就把玉龙压在了一座大山下面,还说要等金豆开花的时候才放它出来。
老百姓们可都记着玉龙的好呢,就想办法要救玉龙。
可是这金豆开花,哪有那么容易啊?突然有一天,有个聪明的老头想出了个主意。
他发现玉米粒就像金豆子一样,要是把玉米粒炒开花,那不就是金豆开花了嘛。
于是啊,到了二月初二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把玉米粒拿出来炒,炒得那玉米粒噼里啪啦地开花。
玉皇大帝在天上一看,哟,这金豆真开花了。
没办法,只能遵守诺言,就把玉龙给放了。
玉龙一抬头,腾云驾雾就飞上了天,又开始给人间行云布雨了。
从那以后啊,每年的二月二就被叫做“龙抬头”了。
二、武则天与二月二还有一个说法和武则天有关呢。
武则天啊,您知道,她可是当上了皇帝。
但是呢,这在古代啊,女人当皇帝那可是违背天理的事儿。
据说啊,玉帝知道这事儿以后,就特别生气,下令龙王三年内不许给人间降雨。
这龙王一听,这可不行啊,人间的老百姓得多受苦啊。
可是玉帝的命令又不能违抗,龙王就偷偷地降了一点雨。
这事儿被玉帝发现了,就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底下,还在山上立了块碑,上面写着: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这老百姓们啊,就像前面那个传说一样,到了二月初二这一天,把玉米豆炒开花。
玉帝一看金豆开花了,只好让龙王回到天上去了。
所以啊,二月二这一天也就成了一个特殊的日子。
龙抬头的起源与传说
![龙抬头的起源与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3012bdb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c.png)
龙抬头的起源与传说龙抬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在民俗传统、艺术表演、建筑构筑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既是中国人民的信仰寄托,又是文化传承的标志。
那么,龙抬头的起源和传说是怎样的呢?一、起源龙抬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
在中国古代,龙被视为祥瑞的象征,代表着吉祥、权威和力量。
因此,人们通过模仿龙的形象来祈求好运和庇佑。
这就是龙抬头艺术的起源。
二、传说龙抬头在中国传说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故事。
1. 黄帝与蚩尤的战争相传,早在远古时期,黄帝与蚩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黄帝率领着勇敢的将士,奋勇杀敌。
为了鼓舞士气,他命令将士们在战场上高高举起龙旗,象征着中国的力量和团结。
据说,因为龙的威武和庄严,敌军望而生畏,最终黄帝战胜蚩尤,取得了胜利。
2. 龙王之子救母又有传说说,龙王的儿子为了救母亲被恶龙抓走的情景也是龙抬头产生的原因之一。
龙王之子英勇无畏,前往恶龙的巢穴解救母亲。
最终,他成功拯救了母亲,并带领龙族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一英勇行为,人们在节日或重要场合,举起龙首,以示庆祝和祈福。
3. 九龙壁的传说九龙壁是中国历史文化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传说九龙壁是为了纪念当年明代皇帝皇太极征战北方时,八旗军的威严和力量而建造的。
据说,皇太极为了激励将士们的士气,下令将八旗军的形象刻画在墙壁上,而由于龙被认为具有神圣的力量和吉祥的象征,因此八旗军形象中的龙头成为了九龙壁的主要元素。
龙抬头的起源和传说使得它在中国的文化中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
无论是在庙会、节日庆典还是建筑艺术中,人们都可以看到龙抬头的身影。
它不仅代表着人们对祥瑞的期盼,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崇高的精神和信仰。
总之,龙抬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和传说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智慧结晶。
通过传承和发扬龙抬头的艺术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让我们一起珍视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龙抬头艺术在新的时代焕发出璀璨光彩。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df1240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b.png)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咱今儿个就唠唠这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啊,有这么一位玉皇大帝。
他管着天上地下所有的事儿。
他手底下呢,有一条龙,这条龙负责掌管降雨的事儿。
那时候啊,人间大旱,老百姓们都快渴死了,庄稼也都干得不行了。
这龙啊,看着心里可难受了,就自作主张下了一场大雨。
这一下雨可不得了啊,玉皇大帝知道了,那是大发雷霆。
他觉得这龙违反了天条,就把这条龙压在了一座大山下面。
还在山上立了个碑,说啥时候金豆开花,啥时候才放这龙出来。
老百姓们可感激这条龙了,都想把它救出来。
可是金豆开花,这上哪儿找去啊?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二,有个聪明的农民突然灵机一动。
他发现自家的玉米粒儿炒一炒,那不就跟开花了似的嘛。
这消息就传开了,家家户户都炒玉米粒,然后放在院子里啊,屋顶上啊。
玉皇大帝在天上一看,哟呵,这金豆都开花了啊,那得遵守约定啊。
就把那条龙给放了。
这龙啊,一飞起来,就抬起了头,在天上兴高采烈地飞舞着,又开始给人间行云布雨了。
从那以后呢,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有了好多习俗。
比如说啊,男的都要去理发,这就叫“剃龙头”,图个吉利,希望自己这一年啊,就像龙抬头一样,精神抖擞,好运连连。
还有啊,要吃一些带“龙”字的食物,像什么龙鳞饼,其实就是薄饼啦,卷着各种菜吃,那叫一个香。
还有龙须面,细细长长的面条,就像龙的胡须一样。
这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啊,就这么一代代传下来啦,充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呢。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与传说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与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1e38d57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4.png)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与传说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二月二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祭祀龙神,以求平安吉祥。
那么,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传说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
1. 来历说法: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在江南地区流传较为广泛的一种说法是:古代某个年代,一位来自江南的文士前往长安赶考,在途中,他路过洞庭湖,恰巧遇见了一场惊涛骇浪的大风暴,船只不断晃动,那位文士十分害怕。
就在这时候,他突然看到一条龙头浮出水面,并听见一声巨响,“龙抬头了,风浪平了。
”之后,大风大浪就消失不见了,船只也安然达到目的地。
此后,这位文士非常感激龙神,便利用每年的二月二这个日子,举办宴会祭祀龙神,以祈求平安和顺遂的运势。
2. 传说故事:二月二龙抬头也与许多民间传说故事有关。
其中一则传说故事讲述的是:很久以前,有一只饥饿的龙来到江南地区,龙口非常渴,需要水来解渴。
但是,江南地区群众都担心龙会危害人民,所以没有人愿意给它水。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位名叫刘蓉的老妇人不畏生命危险,将自己家里唯一的一桶水放到了河边,让龙解渴。
龙喝完水后,非常感激刘蓉的善良,便发一道消息,要求所有人在每年的二月二这个日子,为龙祈求吉祥平安,并向刘蓉家传播龙神的优秀品质。
另一个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是:很久以前,城市内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水灾,洪水涨至天际,人们非常害怕。
此时,一条鲤鱼化身成了龙王,让所有慌乱的人们搭上龙的背脊离开洪灾。
在这一天后,人们便称龙王为“抬头龙”,并称其为龙神,以祷告龙神的神技,平安顺遂。
3. 二月二龙抬头的庆祝方式:在中国南方地区,二月二龙抬头这一节日十分重要,人们会在这一天里举行各种活动庆贺,来表达对龙神的敬意。
最普遍的活动就是舞龙,人们制作彩色布制的“龙口”,并将其固定在竹制龙身上,演员们跟着鼓乐起舞;此外还有祭龙、放龙灯、舞狮等庆祝活动。
在庆祝过程中,群众准备从食物到礼品,很多有着特殊寓意的饮食都会被准备出来,例如糯米饭团、龙虎斗鱼等。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58f64f3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4.png)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欢迎大家参考!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篇1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
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
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
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
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篇2我们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这一天,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预示今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在南方,二月二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
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
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
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
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就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到理发店去理发,祈求自己好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篇3“二月二,龙抬头,春雨下得遍地流。
霹雳一声惊天地,怎知龙王心里愁。
”在这泥土气息浓郁的童谣里,润含着一个动人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母生有三子,但缺一女。
龙王想,要再有个公主,儿女双全,该多好啊!王母知道后,就给龙母服下一颗仙丹,不久,龙母怀孕。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介绍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0d66dc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b.png)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介绍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仅供参考,欢迎阅读!龙抬头的由来故事传说有一年民间大旱,地里干旱地里根本没法下种子。
老百姓纷纷上街祈福求雨,请求龙神赐雨。
祈福祭奠什么方法都想过了,怎奈就是一滴雨不下。
老百姓叫苦连连,来年定要忍饥挨饿。
这时天上守护天河的青龙王得知后看着百姓受苦十分不忍,擅自做主将天河翻了个个倒出了一半的天河水。
天降大雨,滋润大地。
百姓们欢呼雀跃感谢龙王赐雨赐福。
这一年百姓们粮食大丰收,家家户户都有粮食吃不必担心忍饥挨饿了。
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十分恼怒大发雷霆责怪龙王私自做主天降大雨。
玉皇大帝命太上老君即可将青龙王压在神山之下永世不得抬头,除非金豆开花。
得知此事的百姓就感到非常难过,想方设法地寻找什么是金豆,如何让金豆开花。
苦苦寻觅许久不得其法。
有一天一百姓家中孩童将家里的干玉米粒放进热锅里加热,随着锅里温度升高。
玉米爆裂变成了玉米花。
家中父母闻声而来问其原因,得知孩童将玉米粒放进热锅,玉米粒爆裂。
其父一拍大腿惊呼,这不是就是金豆开花么。
隔日百姓家家户户上街支起锅罩做玉米花。
高声大喊告知天庭,金豆已开花请求释放青龙王。
玉皇大帝得之后拨开云雾一看,果真玉米为金,爆开像花。
故此为金豆开花。
玉皇大帝召来太上老君说到,我身为玉帝要一言九鼎,即刻释放青龙王并官复原职。
压住青龙王的神山被移走,于是青龙王抬头一飞冲天回到了天庭。
那天正是二月初二,故此民间流传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6大习俗1.剃龙头二月初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农历的二月初二,无论是走在乡间集市,还是城里的大街小巷,都会看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人都在排队理发!一为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bf163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0.png)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在古老的时代,人们对于天地万物充满了敬畏和好奇心,因此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来解释自然现象。
二月二龙抬头的神话故事就是一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神话故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春天,天空中忽然闪现起了火红的光芒。
人们抬头一看,只见天空中出现了一条巨大的神龙,龙身盘旋于九天之上,龙头伸展于万里之间。
人们以为是一种祥瑞之兆,纷纷赶来欣赏这壮丽的景象。
龙神看到了人们的追捧,感到十分高兴,便决定将自己的头部送给人们看看。
于是,他抬起自己的头,缓缓降落在一片开满桃花的山岗上。
人们纷纷拥上前去,想要亲眼看一看这传说中的神龙。
龙神却告诉他们,仅有纯洁善良之心的人才能看到他真正的样子。
人们开始积极准备,纷纷进行各种洗浴和虔诚的祈福仪式。
在经历了严酷的洗礼后,人们回到山岗上,准备迎接龙神的降临。
果不其然,只有少部分人真正见到了龙神的真身。
他的样子如此威严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礼,龙神感到有些疲倦。
他决定将自己的头收起,继续战斗于天与地之间。
于是,他只留下了一个忠诚的老龟守护在山岗之上,老龟的头上树着一棵苹果树,每当有纯洁善良之心的人经过,苹果树上便会结出新的苹果。
时光流转,人们记载下了这段动人的历史,将这一天定为“二月二龙抬头”。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纷纷赶来山岗,向老龟磕头祈福,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保佑。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渐渐流传到了世界各地。
据说,每年的这一天,全球各地的宫殿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舞表演,以纪念这段传奇的历史。
而在中国,人们更是将这一天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各种庆祝活动络绎不绝。
有人会穿上龙袍,扮成龙神的模样,进行庄严的龙舞表演;有人会烹饪各种美味的食物,与家人一起享受团圆的时刻;还有人会到山岗上磕头祈福,希望能够得到龙神的保佑。
每年的二月二龙抬头,人们会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他们相信,只要拥有纯洁善良的心灵,就能够得到龙神的庇护和祝福。
而龙舞表演更是这一天最为盛大的活动,人们希望通过跳龙舞来向龙神表达敬意,希望能够得到龙神的保佑,祈求来年平安、丰收和幸福。
龙抬头节日的传说故事
![龙抬头节日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889644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8.png)
龙抬头节日的传说故事以下是 6 条关于龙抬头节日的传说故事:故事一:嘿,你知道吗?传说中啊,有条小龙特别调皮捣蛋!有一年大旱,人们都快愁死了,可这小龙还在那玩耍呢!这时候,玉帝就怒了啊,说要惩罚小龙。
大家想想,这多可怜呀!那怎么办呢?小龙的好朋友们就纷纷出来求情了呀。
“小龙它不是故意的呀,玉帝您就饶了它吧!”就像我们平时会为好朋友求情一样。
最后啊,玉帝还是心软了,说只要小龙好好表现,就给他个机会。
这不就是告诉我们,做错事改正就还是好孩子嘛!故事二:还记得那个古老的村子不?听说啊,那里有条龙一直在默默守护着大家。
有一次,来了个大妖怪,想要破坏村子,这龙能答应吗?当然不行!它奋不顾身地就冲上去和妖怪搏斗,“哇呀呀,你个坏妖怪,别想捣乱!”那场面,真的是惊险刺激呢!最后龙战胜了妖怪,保护了大家。
这条龙是不是很棒啊!就像我们身边那些勇敢保护我们的人一样!故事三:讲个有意思的啊。
有条龙在天上飞着飞着,看到地上一个小孩在哭。
这龙好奇呀,就飞下去看看。
“哎呀,小朋友你为啥哭呀?”原来是小孩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你猜龙怎么做的?它居然带着小孩飞起来,帮他找到了家。
是不是很神奇呀!这龙多有爱心呀!是不是就像我们身边的热心人一样呢?故事四:从前呀,有个很穷很穷的人,龙都看不下去啦!有天龙就偷偷给他送去了金子。
这人一睁眼,“哇,金子!”高兴坏了。
从此他的生活就好起来啦。
这龙多善良呀!这就好像我们偶尔得到的意外惊喜一样,让人心里暖暖的啊。
故事五:你们听说过那条被误解的龙吗?它其实是好心,想要帮助人类,结果被人类误会了。
“我明明是好心呀,你们咋不懂呢!”它心里得多委屈呀。
但最后呢,真相大白了,人类知道错怪它了,大家都很愧疚。
这告诉我们可不能随便误会别人呀!故事六:有个邪恶的巫师想要控制龙,让龙为他做坏事。
龙会答应吗?当然不会啦!“哼,你想得美!”龙坚决反抗,和巫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最后龙胜利了,巫师的阴谋没有得逞。
这是不是很让人佩服呀!就像我们面对坏人的时候,要勇敢说不!我觉得龙抬头这个节日真的很有意义呀,它让我们想起那些神奇的传说故事,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呀!。
龙抬头的典故
![龙抬头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b298fa6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5.png)
《龙抬头的典故》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龙抬头的典故。
传说呀,在很久很久以前,龙王因为不忍心看到人间大旱,没有雨水,老百姓的庄稼都干死了,就偷偷给人间下了一场雨。
可是这可惹恼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把龙王压在了大山下面。
老百姓们知道了,都很着急,天天盼着龙王能回来。
终于,到了二月初二这一天,大家的诚心感动了玉皇大帝,就把龙王放了出来。
龙王一出来,天空中就下起了大雨,滋润了大地。
比如说,有个小村庄,因为一直不下雨,地里的庄稼都快干死了。
村里有个叫小明的孩子,天天都在祈祷龙王能回来下雨。
终于到了龙抬头这一天,真的下起了雨,小明高兴得又蹦又跳。
从那以后,每到二月初二,人们就说龙抬头啦,要庆祝一下。
小朋友们,想象一下,大家欢欢喜喜庆祝龙抬头的场景,是不是很热闹呀?《龙抬头的典故》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聊聊龙抬头的典故。
龙抬头还有一个说法呢,说是这一天是龙从沉睡中醒来的日子。
在古代,人们觉得龙是很厉害很神奇的动物,能给大家带来好运和福气。
比如说,有一年,一个地方老是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子都淹了。
大家就盼着龙能来帮忙治水。
到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一天,真的有条大龙出现了,它用自己的力量把洪水都挡住了,保护了大家。
所以呀,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人们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感谢龙的保佑。
小朋友们,你们说龙是不是很厉害呀?《龙抬头的典故》小朋友们,让我再给你们讲讲龙抬头。
传说中,龙抬头这一天,龙会抬起头来,呼风唤雨。
比如说,有个小镇,每年龙抬头的时候,都会举办热闹的庙会。
人们在庙会上卖各种好玩的东西,还有好吃的。
大家都穿着漂亮的衣服,脸上洋溢着笑容。
而且呀,这一天,大人们还会带着小孩子去理发,说是能带来好运气。
小朋友们,想象一下,自己理了个新发型,是不是感觉特别精神呀?这就是龙抬头的典故,是不是很有趣呢?。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206fe2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9.png)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人们往往将一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认为它们和许多神话、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月二龙抬头,在人们的眼中,不仅仅是一个天气现象,更是一段古老而又神奇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条凶猛的龙妖居住在深山老林中。
它身形庞大,长有九个头,手脚又长又粗,皮肤涂满了金黄色的鳞片。
它时常在山中嚣张跋扈,祸害百姓,使人们不敢靠近。
后来,当地的一位智者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对付这条龙妖,他在二月二的这一天,带着一些村民,祈求天神保佑,并用粉末涂在屋顶、门框和门底上,以此来避免龙妖的侵扰。
没想到,这个方法竟然奏效了,龙妖终于不敢再来。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人们在每年的二月二这一天,都会摆放龙头、龙身、龙尾等龙舞器具,祈求神龙保佑村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人们还会用厚重的竹竿将一张红色布展开在屋顶上,象征着招来了神龙,抬头看看,表示对龙神的敬意和祈福。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统在中国已经延续了几百年,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
每年的这个日子,人们都会精心安排,举办各种庆祝活动。
在祈求好运、平安、健康的同时,这一天也就变得分外珍贵和有意义了。
龙抬头的传说故事
![龙抬头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c78f6c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6.png)
龙抬头的传说故事
龙抬头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自中国古代的龙崇拜。
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会抬头,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
关于龙抬头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关于龙王降雨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天旱无雨,庄稼收成不好,人们生活困苦。
有一天,东海龙王微服私访,见百姓受苦,心生怜悯,于是决定行雨布雨。
他告诉百姓,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他会亲自降雨,但需要百姓们准备迎接。
于是百姓们纷纷准备好各种物品,等待龙王降雨。
到了二月初二这一天,龙王果然如期而至,降雨滋润了大地,庄稼也茁壮成长。
百姓们感激涕零,纷纷向龙王跪拜。
自此以后,每年二月初二,民间便有了“龙抬头”的习俗,人们会祭拜龙王,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了龙王降雨的传说外,还有一些与龙抬头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比如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关于黄帝升天的传说等等。
这些故事和传说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如今,龙抬头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传承和弘扬。
在民间,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龙抬头,比如舞龙、赛龙舟、吃龙食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加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龙抬头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龙抬头](https://img.taocdn.com/s3/m/c3865c9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e.png)
中国传统节日——龙抬头相传古时候,人间很久都没有下雨,地里的庄稼眼看着就要干枯死掉。
这时,玉皇大帝派东海的龙神去人间下一场大雨,谁知道这东海的龙神是一条贪玩的小龙,路上遇到一条小河,便一头钻进去贪睡了起来。
这一幕,恰好被一个打水的年轻人看到。
为了把龙神唤醒,他用棍棒敲打着河面,不一会儿就吵醒了小龙神。
小龙神生气的从河中露出头来,要和年轻人较量,谁知却被打败了,只好乖乖地给人间降雨。
从那以后,人们为了让龙神能够按时降雨,便在人间敲锣打鼓,供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吸引龙神的到来。
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在古时候,人们依靠土地生活。
为了祈求上天,保佑这一年风调雨顺,使庄稼产出更多的粮食,人们会供奉天上的神明。
这样的供奉活动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了众所周知的“龙抬头”。
事实上,早在元朝时代,人们就将“龙抬头”的日期确定为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
那么,这一天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原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左右,刚好是动物从冬眠里苏醒的日子。
许多地方都已经进入了雨季,春雷滚滚,冬眠的蛇、蚯蚓纷纷被惊醒,所以,人们把这一时节称作“惊蛰”,“蛰”就是动物不吃不喝,冬眠的意思。
说来也巧,古时候,人们把“蛇”当做是龙的亲戚,也叫它“地龙”。
事实上,古时候我们的祖先仿照蛇的形态,加工想象得来了龙的样子,“惊蛰”惊醒了蛇,蛇从洞穴里钻出来,抬头看看初春的景象,就像是“龙抬头”。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说法,“惊蛰”之后,毒蛇毒虫都跑出来祸害人间,但是它们都怕龙,为了让龙能够镇住害虫,消灾降福,老百姓们纷纷祈求龙的出现,希望它可以抬头看到,保佑人间。
龙抬头不仅由来丰富多彩,在不同地域的节日习俗也不同。
先来说说北方。
北方人在龙抬头这一天,有驱虫的习俗,比如,在老北京有这样的民谚,“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这一天,人们会点着蜡烛,燃烧熏香,用蜡烛照房梁上的蝎子、蜈蚣等昆虫,还要用熏香把这些虫子从家里熏出来。
除此之外,在北方还有剪头发的习俗,北方人叫做“剃龙头”,这也是有讲究的,“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龙抬头的传说故事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
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
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
大山下面。
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
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
到了第二年二月初
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
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
龙王和玉帝看见。
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
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
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
豆的。
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
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
其意是预祝当年
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
吃水饺叫吃
“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
“龙眼”。
这一天,其它习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起
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有的地方妇
女不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从科学角度看,农历二月初二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
地劳作了。
所以,古时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
因此,盛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
据说,这一天如果还没有
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至于剪头发,则是因为正月内剪头不吉利,而一个月不理发又很难受,故大家都在正月过完后的二月初纷纷理发。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
起来。
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
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
蝎子、蜈蚣都露头。
”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农
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
所以,古时也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
因此,盛
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
据说,这一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
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春龙节、农头节。
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
大仓满,小仓流。
”的民谚。
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依据气候规律,农历二月二
之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回升,日照时数增加,雨水也逐渐增多,光、
温、水条件已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二月二也是南方农村的农事节。
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
"春雨贵如油",人们
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
同时,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古
代中国人把生物分成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类和有翅之
昆虫类和人类五大类。
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
所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是
希望借龙威以慑服蠢蠢欲动的虫子,目的在于祈求农业丰收与人畜平安。
二月二在饮食上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就会风调雨顺,才能五
谷丰登,所以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
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
这一切都是
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
这一天还要吃猪头。
古代猪头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平常的时间猪头是不能
随便吃的,一般农户人家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杀猪宰羊。
从这一天
起就开始改善伙食,每天饭菜都要见点肉,除夕夜全家吃团圆饭,初一吃饺子,破五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等到正月一过,年也过了,节也过了,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都吃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猪头,这猪头只能留在二月二才能吃。
龙王是管降雨的,所以农民要
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给龙王吃。
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王生了三个龙子,就缺一个龙女。
龙王想,要是再有个公主,
儿女双全,那该有多好啊!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就给龙母吃了一颗仙丹,不久,龙母就怀
孕了。
第二年二月二,龙母果然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
小公主一天天长大了,对龙宫的生活厌倦了,渴望到人间去寻找真正的幸福。
龙母知
道女儿的心,她劝公主说:“孩子,龙宫里无忧无虑,要什么有什么,为什么要到人间去呢?”龙女说:“龙子龙孙们只知道吃喝玩乐,我一定要到人间去,寻找真正有乐趣的生活。
”龙母见女儿决心已定。
悄悄地把她送出龙宫,还送给她一个锦囊。
龙女依依不舍地告别母亲,飞过九十九条河,越过九十九座山,来到了一座大山下,
公主四下里望了望,只见远近土地都干裂着嘴巴,庄稼都低垂着头,太阳正火辣辣地烤着
大地,不远处,一个青年在田里吃力地劳动,公主走过去,问道:“这么旱的天,你种地
会有收获吗?”农夫苦笑着说:“有什么办法呢?家里的老母亲还靠我养活呢!”龙女很同
情他,从锦囊中取出几粒红豆,向地里一撒,一会儿,田里就升起厚厚的浓雾,干枯的禾
苗泛出了绿色。
农夫一看赶忙向她行了个礼,说:“仙姑,这儿方圆几百里都遭了大旱,
还请仙姑救一救穷困的百姓。
”龙女非常感动,她想,他真是个好人,一心想着别人。
真
是我的知音啊!于是,她从锦囊里抓了一把红豆抛上天,顿时电闪雷鸣,一场大雨酣畅地
下了下来。
雨过天晴,山青了,庄稼绿了,人们脸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小伙子感激地向
姑娘道谢,公主脸上飞起了红云,说:“不用谢我,只求我俩百年合好。
”小伙子听了,
甜滋滋的把姑娘领回家。
再说公主离开龙宫出走的事被龙王知道后,龙王非常恼怒,还不让龙母去看女儿。
龙母天天想念女儿,每年阴历二月初二就浮出海面,抬起头来向女儿离开的方向痛哭一场。
她的哭声变成了雷声,她的眼泪化作了春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