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三章相互作用 教材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材分析

●物理教师的教学目的

物理教师,他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知识,教知识是必需做的,但更主要的是通过知识的教学教给学生们学习物理的方法、教给他们怎样用知识去改造和利用自然,使他们逐渐形成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老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他应该是使学生们对知识产生兴趣的导游,是学生们遇到困难时的助手。老师绝对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不能代替学生学习知识,代替学生克服困难。

●新课程常用的一些教学方式

1。将学生放在知识的面前,让学生通过自学把没有学过的知识总结出来,通过推理推导出来。,这种方式教学时间上会用得多一些,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好处,习惯于这种方法后,进度就会加快;

2举例子时,让学生来解释原因,然后自己再把学生们的结果理顺到正确的道路上。鼓励学生们参与知识的归纳推理,学生可能会出现错误,但仍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3。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或老师的一些说法,如果哪位同学提出了与老师或与课本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但不能苟同学生的错误,可以在平等的地位上与学生争议以明确事非,理顺学生的思维,让正确的东西凸现出来。

4。新课程的一个目的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减轻学生的负担,加重学生负担的填压式的教学,题海战术等教学方式应该改变。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找到一条让学生轻轻松松学会知识的方法

5.倡导科学探究,注重科学探究质量

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已的思维,动手实验,查阅文献等,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高中阶段更要注重科学探究的质量。

●人教版新教材特点

已获批准并出版的新编教材至少有5个版本

人教版新教材

1.与原教材相比较体系基本相同,

如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仍是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2。把握大纲要求较准确。

2。内容与写作风格相对其它版本与原教材相比变化较小,行文严谨准确。

3。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最广。

本模块(必修1)是必修模块,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科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本模块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有典型性,要通过实验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

本模块中学生将在学习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思想,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向受到熏陶。

第三章相互作用

内容标准(摘自物理课程标准13页)

(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规律,能用动摩擦因素计算摩擦力

(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

例1: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用的弹簧的形状和使用目的(如获得弹力或减缓振动等)例2:制作一个简易的弹簧秤,用胡克定律解释其工作原理

(3)能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新教材与原教材比较

●相同点:

1.基本内容相同:力的基本知识、力的图示、重力和重心、弹力、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2。编排次序基本相同

3。教学要求基本相同

●不同点

1。知识面扩展多

A。介绍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以及各种相互作用的基本特点。

B。胡克定律;F=kx

C。滚动摩擦力:滚动摩擦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当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D增加了科学阅读材料;(科学漫步)流体的阻力

在学习摩擦力的同时介绍流体阻力的一些基本知识,影响流体阻力大小的因素等

2。改变了原教材中一成不变的说教面孔,编排较生动活泼

增加大量照片、彩图、图线、表格,使课本图文并茂,翻开课本,最先吸引学生的肯定不是文字,而是彩色的图案;

除正文外增加了“说一说”、“问题与练习”、“演示”、“思考与讨论”“做一做”等小栏目;在正文旁边加点评,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3.学生探究活动有所增加

在“力的合成”引入中运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将一些课堂讲解或教师演示实验改为由学生动手,自主探索,如重心位置确定的方法“悬挂法”;“安装自行车的滚珠轴承”等.

4。在资料的选用上

A。接近生活、接近生产:如踢球使球运动状态变化、汽车载货、撑杆撑船、皮带输送机、轮胎上的沟槽、海豚、轮船的流线形、拖拉机拉耙的受力分解、大桥的引桥长度

与重力的分解等

B。尽可能多的引用近现代科学相关资料

如:加速器、用光学方法显示有机玻璃形变、神舟返回舱的空降试验等

本章的地位

力学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本章学习力的基本概念以及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力学的基础内容。物理学研究物质的运动,由于力影响运动,所以在高中的物理力学知识以及后续内容,都跟本章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学好力的基本概念,学习研究力的基本思维方法,是为学习高中物理打基础,本章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

高中物理知识的深广度比初中要上一个台阶,但限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这个台阶不能太大。另外,受知识结构本身的制约,本章的教学不能一次到位。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要逐步深化,这是个渐变的过程。因此,教学要求要逐步达到,应该在不同阶段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否则,不仅欲速不达,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本章的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分寸,既要使学生对力的基本概念的认识得到提高,体会研究矢量问题的思维方法,又要不脱离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本点。

本章教学要求:

1.力

①知道力的概念;

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②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在具体问题中能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

2.重力

①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②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等于重力;用静止的水平支持物支持物体,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③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

3.重心

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规则的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弹力

①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②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向;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③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5.摩擦力

①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②知道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知道滑动摩擦因数跟什么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