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 第四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 第四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自然灾害的概念、危害和中国的洪涝灾害,知识结构清楚,层次分明。

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危害是学习基础,核心知识是第三部分—中国的洪涝灾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2、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3、据表分析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1、据表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

2、运用图表和资料数据,说明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

3、说出洪涝灾害的类型及含义,并能举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成因,初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及防御措施。

4、通过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的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1、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2、探究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运用读图表分析的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等方法来组织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收集资料、图片、制作课件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没有上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来了解几张图片,而这些图片关于哪方面的内容,(自然灾害)从这些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影响外,还有哪些类型,以及我们中国的自然灾害又是怎样的,带来哪些问题。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节新课“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过程: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首先来学习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能描述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2、据表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成因。

一、自然灾害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请阅读课本107后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有哪些主要特征?3、自然灾害按成因和过程分为哪些?4、自然灾害有哪些危害?学生小组回答,老师总结归结:1、概念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及说明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及说明

学生对 自然灾 害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 ,联系实际案例
组织教学。
【 教学 目 】 标 () 1 认识 自然灾害的概念 、类型及危害 。
( )了解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现状和成因。 2
作 用,透彻理 解基本概念 ,培 养概括分析总结 问题能
力。 )
学生分析 回答 ,教师 引导 、纠正 、完善 自然灾害
本节的 “ 标准”为 “ 以某种 自然灾害为例 ,简述 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该 “ 标准”旨在学习 自 然 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学习 自 然灾害的 目的是防 灾、减灾 ,所以, “ 标准”除了要求了解其对人类的危
害外 ,还要求了解 自 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认识 自 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 教学方法 】
讨论分析法 ( 成因分析 );多媒体展 示法 ( 各种
2 4
① 发生 自然灾害的地域空间是地球表层系统 ,包
括地球 表层 的 四大圈 层 。
高中地理
② 对人们生命和财产造 成损失的 自然事件 ,才称
为 自然灾害 ,如果在无人区发生的地震 、洪涝等 ,不能 称为 自 然灾害。 ③ 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 自然原因 ,但人类活动
【 教学过程 】
导入新 课
师: ( 课件展示 )一组 自然灾害 ( 学生熟悉地区 的火山 、地震 、洪涝 、干旱 、台风等 ) 及环境问题 ( 大 气污染 、水污染等 ) 视频及图片资料。
( 直 观 图像 资料 和 生活 感 受入 手 ,激 发 学 生探 从
究地理 问题 的兴趣 和动 机 。 )
涵 ,纠问 ) 了上述 自然灾害 ,同学们还知道 提 除
业部 、国家统计局 、中国地震局和 中国气象局等部门核 定 ,2 0 年上半年全 国受灾人 口2 亿人 ( ),因灾 09 . 2 次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3(湘教版必修1).doc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3(湘教版必修1).doc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教学背景分析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并于2004年秋进行高中新课程的实验。

新课程的改革首先表现在新教材的改革。

在现行的四个地理教材版本中,关于自然灾害的内容,各版本编写人员根据当地典型的自然灾害进行了选择。

然而对于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而言,采用某一版本的教材,并不意味着以此版本为纲,而应根据新教材课程标准,可以灵活的处理教材,让教材一学生学习活动的材料更加贴近生活,达到实现智慧或能力发展的目的。

考虑广东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受台风影响,故此在教材处理中增加了台风这一内容。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讲述了自然灾害的概念、危害。

并以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为代表分析我国洪涝频发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及对环境治理、保护的紧迫性。

补充台风的知识,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认识台风的危害,掌握防灾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危害。

b.分析判断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初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2.能力目标a.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及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b.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自然灾害的基础上,探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的实际行动。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思想观,养成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的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自然吴害发臺的规律及其造成的危害。

2.难点:利用相关图表、资料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及防御措施。

五、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1.教学方法:直观感知法、讲授法、讨论法2.多媒体手段:新闻视频、图片、文字资料六、教学过程(导入)展示近几年来,全球频繁出现重特大自然灾害及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指出我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导出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危害。

(新课)(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危害1.资料分析:阅读教材1—4小段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a.自然灾害的概念(强调是一种自然事件,只有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损失时,才形成灾害)b.自然灾害的分类(显示自然灾害类型的一些图片)c.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播放2004年印度洋海啸及灾后救援工作视频, 强调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危害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自然灾害的危害及成因(二)课标分析:1.自然灾害概念的分类,要求识记层次,难度较小,只要能对概念与分类能回忆再认。

2.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危害要求理解,能比较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类型且带来的危害。

3.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要求简单应用,学会对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并学会灾害原因分析思路。

4.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其成因,要求综合应用,学会自然灾害分原因分析思路,并应用于其他自然灾害原因、危害、措施的分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材分析】(一)作用与地位《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危害》放在必修Ⅰ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第四节,即必修Ⅰ最后一节,在讲完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引出自然灾害,为自然灾害原因分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又过渡到人文地理学习,在必修Ⅰ与必修Ⅱ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自然灾害放在必修Ⅰ最后一节也暗示着自然地理的学习主要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所服务,最终回归到高中地理学习的终极目标,即地理学习以人为本。

(二)知识结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自然灾害的的概念与分类。

2.理解我国不同地区主要自然灾害和危害。

3.分析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PPT图片呈现的六种自然灾害,说出自然灾害名称,并结合书本知识总结出自然灾害的定义,2.通过观看图片结合生活体验,培养学生总结事物特征的能力。

3.通过设问,激发学生思考,并结合老师的讲解,学会分析我国洪涝灾害的原因、措施,提高学生分析地理事物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说说身边的自然灾害及观看各种自然灾害,拓展学生生活体验。

2.通过认识自然灾害的分布胃寒,激发学生热爱生命意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3.通过对自然灾害原因、措施的分析,提高学生抗灾减灾能力,并激发学生为家乡、祖国努力奋斗之情。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3湘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3湘教版必修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课标分析1、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2、课标解读学习自然灾害的目的是为了防灾、减灾,措施是基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的,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即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也就是标准中的行为主题。

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培养了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说明自然灾害的成因需要运用综合思维,运用资料来分析常见灾害的成因,用到区域认知。

在使用案例教学时明确案例为教学策略而非教学重点,依照学情可以选择全国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也可以用乡土地理选择本地区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行为动词“说明”行为水平层次为“理解”,要求较高;“避灾、防灾的措施”行为水平层次为“了解”,要求较低。

二、教材分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危害》放在必修Ⅰ最后一节,学生有了自然地理的基础具备了分析自然灾害成因的能力,同时本节过渡到人文地理学习,很好的衔接必修一和二。

教材首先介绍了自然灾害的概念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

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是从世界和我国两个角度叙述的。

教材以中国的洪涝灾害为例,说明其危害并探讨成因和防治措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灾害现象,树立正确的人地和谐观,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对教材中蕴含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见表5-1)和知识点的分析,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生成性,增加“多灾多难的崇祯年代”和“长江概况及98年洪水相关资料”等教学素材。

表《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危害》的教材分析教材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维度水平维度水平维度水平维度水平自然灾害的概念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自然灾害的危害正文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阅读1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区域意识 1中国的洪涝灾害正文(一)阅读2阅读3 区域意识 1正文(二)要素综合 1时空综合 2阅读4 区域意识 1活动区域综合 2 认识区域 2 观察、调查 2区域综合 2 认识区域 1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欠缺,需要地图呈现为载体,同时地理知识迁移能力不够,对于某一个具体区域的分析,缺乏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2)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2)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危害。

(2)让学生学会分析并理解梧州和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对此提出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数据,说明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2)、通过对梧州洪涝灾害频发原因的探讨分析,让学生形成读图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梧州洪涝灾害的探讨,学会迁移应用,分析我国洪涝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2)、认识到人为原因对灾害发生的作用,让学生确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
梧州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教学难点: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分析和防御措施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导学案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标分析:根据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本节课的教学用灾害图片和灾害事实,来使学生深刻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

为了使学生真正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其成因,教学中主要通过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案例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和产生原因。

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2.教材分析:本节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即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的危害和中国的洪涝灾害,知识结构清楚,层次分明。

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危害是学习的基础,核心知识是第三部分——中国的洪涝灾害。

教材对自然灾害的概念部分学习,考虑到知识的完整性,涉及了相关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学生认识了自然灾害的概念以后,教材从世界和中国两个方面使学生体会到了自然灾害的严重危害。

并且教材基于中国国情,简要介绍了我国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几种灾害:洪涝、干旱、地震,为“中国的洪涝灾害”教学作铺垫。

中国的洪涝灾害是本节教学重点,教材采用先摆事实,后讲道理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危害和成因。

教材以中国的洪涝灾害为例,说明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进而探讨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其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灾害现象,提高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意识,正确对待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分析人为因素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和谐观,这是本节课的重要教育价值。

根据本节教材的编排特点,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重视用图像、音像资料以增强对灾害的感性认识;要注重引导对地理图表数据的阅读分析、收集和运用数据说明地理问题;要注意运用案例的方法,剖析灾害的发生原因、机制和规律。

自然灾害的概念,包括自然灾害的定义、特征和类型三部分内容,教材的文字量很少,用了一个图标示自然灾害的一些特征。

这部分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区分自然灾害和自然事件,并能结合本地实际。

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课题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备课人李计武授课时间2012年1月5日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及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类型。

2.了解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以长江流域的自然灾害为例,重点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及产生的危害。

3.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探究某种自然灾害原因的方法。

1.通过播放视频,加深了解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导入基础层次问题预设问题1. 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火山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形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阅读教材分析该案例是自然灾害吗?为什么?2. 读教材图4-32分析下列实例的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1)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

()(2)每年夏秋季节发生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

()(3)火山爆发可以导致冰雪融化、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3. 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哪些类型?4.总结自然灾害的危害有哪些?5.洪水与雨涝的区别与联系。

6.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什么?7.归纳总结我国暴雨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突出特点。

生成问题(导学案批阅后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自主检测1.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B.中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C.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D.自然灾害都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所导致的2.自然灾害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分,其类型包括( )①气象灾害②地质地貌灾害③生物灾害④海洋灾害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关于洪水造成的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冲毁房屋、淹没农田B.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C.水电供应中断,生活秩序紊乱D.对农业危害较大,对工业没有多大影响4.我国最为常见、危害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B.地震C.台风D.寒潮5.一般来说,影响洪涝灾害发生的较大的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植被D.河道6.我国暴雨洪涝主要发生在(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南方和东部地区D.西北地区7.目前,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正确的是( )A.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做好防范工作B.发射气象卫星,消除气象灾害C.大范围开展人工降雨,消除旱情,治理沙漠D.将人口撤离气象灾害多发区8.造成长江流域暴雨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B.反气旋C.台风D.锋面迁移应用问题预设问题读教材P108-109阅读材料及图表,回答问题:1.归纳总结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危害。

高中地理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 湘教版必修1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基本说明:1、模块:高中地理必修I2、年级:高中一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四节5、学时数: 45分钟(教室授课)二、教学设计:㈠课标要求: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尤其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⑵了解我国90年代以来的洪涝灾害,重点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表格展示和阅读材料,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尤其是对中国的危害。

⑵通过1998年长江洪水和2003年淮河洪涝的案例,分析并总结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⑶通过分析我国中国洪涝灾害,学会举一反三,自主分析其他自然灾害的原因及危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认识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灾害产生激发和加剧的影响,进一步确立人地和谐、保护环境的观念。

⑵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㈢内容分析:本课是本章暨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最后一课,同时也是必修I暨自然地理的最后一课。

本课以中国的洪涝灾害为例,说明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进而探讨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其特别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在人类利用自然、影响自然的同时,认识自然灾害现象,认识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从而提高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意识,这是本节的重要教育价值。

所以不能单纯地只学习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㈣学情分析:对于高一学生而言,通过近一学期对自然地理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理解了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所以对于进一步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可以水到渠成的学习。

但同时仍应注重对知识的升华,确有必要提高学生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意识。

㈤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案例为基础,开展探究式的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以1998年震撼人心的汶川大地震为案例导入,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高一地理)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高一地理)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2.了解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以长江、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为例,重点分析3.1.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教学重点1.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2.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沿岸发生死伤空前惨重的海啸灾难。

下图显示的是印度尼西亚亚齐省首府班达亚齐海滨地区受海啸袭击前后的情形,其中左图是2004年6月23日的卫星照片,右图是2004年12月28日的卫星照片。

投影:师以上同学们看到了因地震诱发的海啸造成的重大灾害,除此以外,自然板书:第四节一、自然灾害的概念推进新课师1. 2.生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师 (拓展延伸,精讲总结)自然灾害的发生可以是纯自然作用,也可以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可以改变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主要是由自然作用造成的,但水库蓄水是人类活动,也可以诱发地震,大多数滑坡、泥石流灾害都与人为改变山坡形态和覆盖状况有关,但总体来说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程仍然受到自然规律的控制。

投影:实例1:1976年唐山78实例2:夏秋季节发生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南美洲西海岸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

实例3: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化、生实例1:突发性;实例2:周期性;实例3:师 自然灾害种类较多,世界各国对其进行的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当前我国对自然灾害是如何划分的呢?投影:材灾害类型 主要灾种 主管部门气象灾害 暴雨、干旱、寒潮、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雹灾、大风、干热风、暴风雪、冷害、霜冻等 国家气象局海洋灾害 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浪、赤潮、海冰、海水入侵、海平面上升等 国家海洋局洪水灾害洪水、雨涝等 水利部 地质灾害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矿井突水突瓦斯、冻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国土资源部地震灾害地震及由地震引起的各种次生灾害,例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 国家地震局 农业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和鼠灾、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 农业部 林业灾害 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国家林业局(承转)春华秋实,日月轮回,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是多么祥和有序,然而,美丽的背后有恐怖,祥和有序时也会被暴烈无度所替代,我们脚下的大地会突然震颤开裂,并喷射烈焰,我们头顶的蓝天、脚下的绿地会无情地让狂风、暴雨、江水及海啸所吞没,以致瞬间失去美丽的家园。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

兴隆中学青年教师公开课
地理组吴昊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其危害;
2.让学生学会分析并理解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初步认识洪涝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原因的探讨,使学生形成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的雨情、水情和灾情等资料,使学生提高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2.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了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

[教学重点]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 探究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
[课时安排] 1课时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一、认识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概念、特征、分类、危害二、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干旱、洪涝
三、我国的洪涝灾害。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
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贺罡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危害
2、让学生学会分析并理解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并对长江防洪提出建议。

(二)教程与方法
1、运用图表和资料数据,说明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
2、通过我国洪涝灾害频发原因的探讨,使学生形成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中国洪涝灾害的剖析,学会举一反三,自主分析其他自然灾害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灾害产生诱发和加剧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确立超人地和谐,保护环境的观念、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坚定科学发展观。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理念上基本贯穿了新教材所体现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展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搜集大量的信息充实了课堂,在难点上采取了师生互动游戏,较轻松地将之突破,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但值得反思的是注意课堂信息的取舍,过量的信息会使教学目标模糊化,且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要注意学生活动的“含金量”。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湘教版必修一教案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湘教版必修一教案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引言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自然现象引起的不可避免的灾害。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是巨大的,无论是财产损失还是人员伤亡,都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本教案将以湖南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一为基础,深入探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二、常见的自然灾害(一)地震地震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发生与地球板块活动有关。

强烈的地震会引发土地滑坡、山体滑坡、建筑物倒塌、电力中断等严重后果。

而且,地震会导致地壳破裂,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是指地壳岩浆活动引起的火山喷发现象。

火山爆发会喷发出热蒸气、火山灰和熔岩等物质,导致火山口附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损失。

(三)台风台风是一种强风,巨大的风力会导致巨浪、洪水等灾害。

此外,台风还会影响交通、电力、通讯等方面。

这些影响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洪水洪水是指强烈的降雨和雪融等原因造成的水流增大,水位上升泛滥成灾的自然现象。

洪水会引起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田地被毁等严重后果。

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1.生命安全自然灾害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比如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伤亡;火山爆发会喷发出大量的热蒸气、火山灰和熔岩,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2.财产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巨大。

洪水会淹没田地,破坏基础设施,引发交通瘫痪等问题;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道路损坏,电力中断等问题。

3.社会生活自然灾害会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比如,台风会影响交通运输,破坏通讯线路,导致断电等问题;地震可以导致人们逃离家园,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四、自然灾害应对措施为了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1.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具体、科学、周密,以便于应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灾害事件。

2.改善基础设施改善基础设施是有效缓解自然灾害影响的重要手段,比如加强公路和桥梁的设计及建造,提高桥梁的承受能力。

高一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

高一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

高一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高一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1、能描述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2、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3、据表分析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4、据表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

5、说出洪涝灾害的类型及含义,并能举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成因,初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及防御措施。

6、通过对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7、通过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的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8、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探究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三、教学方法运用读图表分析的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等方法来组织教学。

四、新授导入新课据中国台网测定,2005年10月08日,11时50分36.0秒在巴基斯坦(北纬34.4,东经73.6)发生7.8级地震。

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从这一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影响外,还有哪些灾害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影响呢?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活动智能要求预测点拔活动1阅读P107“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图4-32。

完成:1、什么是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特征?(结合实例来说明)3、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哪些影响?4、自然灾害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分为哪些?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一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公开课教案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一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危害2.让学生学会分析并理解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并对长江防洪提出建议。

二、教程与方法1.运用图表和资料数据,说明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2.通过我国洪涝灾害频发原因的探讨,使学生形成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中国洪涝灾害的剖析,学会举一反三,自主分析其他自然灾害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灾害产生诱发和加剧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确立超人地和谐,保护环境的观念、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坚定科学发展观.【教学重难点】1.运用图表和资料数据,说明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 2.根据图片和资料,综合分析长江(淮河)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3.结合我国洪涝灾害发生和分布的特点,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洪涝灾害发生的地理机制和规律。

4.通过对中国洪涝灾害的剖析,学会举一反三,自主分析其他自然灾害的方法【教学设计】课前延伸一、基础知识填空:1.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1)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自然灾害的特征主要有突发性、周期性、多因性、群发性、复杂性、潜在性等。

(3)常见的自然灾害:常见的气象灾害有旱涝、寒潮、台风;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生物灾害等。

2.自然灾害的危害自然灾害的危害直接危害: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间接危害:影响生态环境,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伤害,并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3.中国的洪涝灾害(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

(2)我国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和干旱,二、预习思考题:我们海安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答:旱涝、寒潮、台风、大雾等.新授课一、导入新课播放有关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相关视频.引出新课.二、检查预习情况检查方法:小组内同学互相检查并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接下来由小组长总结并反映本组同学的作答情况,最后由教师对各小组的作答情况做出评价并做出最终的归纳总结。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说课稿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说课稿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成因以及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从而增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如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等。

(2)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危害表现。

(3)学会分析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危害。

(2)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

2、教学难点(1)综合分析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防灾减灾观念,并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自然灾害的认识可能还比较片面和肤浅。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一些较为复杂的自然灾害成因和危害分析感到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传授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成因等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内,即最后一节,既有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巩固,也有对应的拓展和延伸。

课程“标准”旨在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但由于学习自然灾害的目的是更为有效地防灾、减灾,所以,“标准”除要求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危害)外,还要求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起到诱发、加剧的作用。

所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有利于人类采取合理的活动,其本身就是防灾的重要措施。

本节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即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的危害、中国的洪涝灾害,如果按照书本上的知识切块显得繁杂,因此我适当调整为一下三个部分:即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中国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淮河流域洪涝多发的原因。

2.教学对象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勤于发现,而且很有胆识,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他们学习地理知识已有一段时间,已掌握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技能,能够依据图片材料归纳地理现象,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地理规律。

如能做到前后知识的有效联系,比如锋面系统的相关的知识,那对本节课的帮助很很大的。

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互助学习、积极研讨。

针对本节内容,在研讨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时要给与充分的时间,并且帮他们条理罗列清楚,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3.教学环境分析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电子白板增添学习的乐趣以及疑难问题的解答、突破,通过让学生参与电子白板互动,更深刻、更直观地掌握规律,并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当然此环节也不能忽视板书的作用,板书可以罗列本节课的框架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及其危害。

(2)能结合实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及产生的危害。

(3)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探究防治自然灾害的措施。

【K12学习】高一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新人教版

【K12学习】高一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新人教版

高一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新人教版高一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洪水与洪灾的区别2、通过观看视频归纳洪灾的危害分析洪灾成因3、说出洪灾的防治措施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能够熟练分析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学习重点、难点】:分析洪灾的成因及危害一、自然灾害【自主学习】1.概念: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的构成危害的事件。

2.常见灾害类型: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3.危害:严重影响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的。

【合作探究】1.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一样吗?2.荒无人烟的地区也会发生自然灾害吗?二、洪水与洪灾【自主学习】1.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而出现的现象。

2.洪灾: (1)概念:洪水溢出或者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

(2)危害:直接损失→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村镇和,造成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的伤亡,甚至引起和传染病的暴发。

间接损失→、电力、等中断,以及城乡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等。

三、洪灾形成的原因1.基本环节:一是的形成,二是对造成损害。

2.洪水的成因: (1)自然原因1气象因素:季风气候降水地势因素:地势排水不畅流域状况:河道排水不畅,冰凌阻塞河道,滑坡、阻塞河道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大规模的,调蓄功能【合作探究】年韩国,泰国发生特大洪灾,以及我国都是洪灾多发区,思考:洪灾和气候有怎样的关系?2.专家指出:长江流域治水先治山,先治湖,请思考其合理性与我们人类活动有何关系?四、洪灾的防治措施1.做好对洪水的工作。

2.采取防灾减灾措施(1)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修筑、疏浚、开挖、开挖(2)非工程措施提高人们的意识严格控制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计划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投入。

2【反馈练习】1.关于洪水和洪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没有暴雨和大暴雨就不会造成洪灾 B.无论什么地区,只要发生洪水就会形成洪灾 C.洪水发生的区域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越小 D.经济越发达,洪水造成的损失就可能越严重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2--3题。

高中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湘教版必修1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标准解读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其设计思路与上条“标准”相同。

由于学习自然灾害的目的是更为有效地防灾、减灾,所以,“标准”除要求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危害)外,还要求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熟悉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自然灾害的成因主如果自然原因,可是,在很多情况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起到诱发、加重的作用。

所以,熟悉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有利于人类采取合理的活动,其本身就是防灾的重要办法。

另外,对于自然灾害及其危害,需要加以科学的熟悉:若是不考虑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只是自然现象或自然进程。

只因为这些自然现象或自然进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才称为灾害。

进一步,同品级的自然灾害,在人口浓密地域或经济发达地域,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大;在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地域,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小。

因此,在经济、技术力量有限的条件下,一般对人口浓密、经济发达地域的防灾、减灾更为重视。

(2)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危害;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3)教学目标能够正确表述自然灾害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灾害常见的自然灾害。

能够简要说明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

能够简要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4)教学方式案例分析法、念书指导法、组织讨论法。

二、知识结构一、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事件人类活动在必然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和。

依照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进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和林业灾害等。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有性、性、性、性、性、性。

二、自然灾害的危害自然灾害不仅造成和,而且还会带来各类间接损失,乃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和最为常见,而且危害范围较广。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一)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

洪水:指气候季节性转变引发的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而使江河水位陡涨,致使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
高一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描述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2、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3、据表分析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4、据表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

5、说出洪涝灾害的类型及含义,并能举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成因,初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及防御措施。

6、通过对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7、通过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的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8、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探究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三、教学方法运用读图表分析的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等方法来组织教学。

四、新授导入新课据中国台网测定,2005年10月08日,11时50分36.0秒在巴基斯坦(北纬34.4,东经73.6) 发生7.8级地震。

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从这一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影响外,还有哪些灾害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影响呢?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活动智能要求预测点拔活动1阅读p107“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图
4-32。

完成:1、什么是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特征?(结合实例来说明)3、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哪些影响?4、自然灾害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分为哪些?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

活动2读表“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及“中国的自然灾害”分析完成:1、从自然灾害的类型来看具有哪些特征?2、自然灾害通过哪些途径来限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
3、中国的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据表分析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据表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

活动3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灾情”回答:1洪涝灾害包括哪几类?各是一种什么样现象?2读表归纳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说出洪涝灾害的类型、含义及特点。

读“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及“长江洪水淹没范围”分析:1这次全流域洪水有什么特点?2形成洪水的气候因素是什么?3从河流形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原因?5从图中分析防洪压力特大地区是哪些地方?举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成因,初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读“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回答:1成灾的原因是什么?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什么?2我国气候有什么特点?它对洪灾的形成有什么作用?3我国锋面雨带移动规律是什么?4分析暴雨形成条件是什么?我国暴雨具有哪些特点?通过对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原因的探讨,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
分析长江洪水造成哪些危害?通过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的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读“淮河流域图”,回答:1淮河流域包括哪几个省区?2淮河水系有什么特点?说出淮河流域的省区、水系特点提示水系的类型。

读“淮河流域有关资料”,回答:1从地理位置上看,淮河流域易造成洪灾的原因是什么?2从气候因素分析易成灾的原因是什么?3从地形分析易成灾的原因是什么?4从水系分析易成灾的原因是什么?5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易成灾的原因是什么?6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有什么特征?治理淮河的措施有哪些?7一般河流防治洪涝灾害应采取哪些措施?能从分析中掌握一般分析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措施。

提示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来分析。

五、板书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