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落空间结构研究的内容、发展历程及其评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村落空间结构研究的内容、发展历程及其评述
左臣1,王军2岳邦瑞2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摘要:论文首先界定村落空间结构的概念,即在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地域范围内的居民定居点,因其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经济产业诸类要素间的稳定状态而在空间层面表现出的形态和组成关系。继而梳理村落空间结构相关研究内容,分三大类:现状研究、演化研究、优化重组研究。认为村落空间结构研究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未来对于村落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研究将成为重点与难点。最终提出3点村落空间结构研究展望:1、积极关注村落空间结构演化与优化重组类研究;2、将村落看作为复杂巨系统,引入系统论观点分析村落空间结构各要素间相互关系;3、加强村落空间结构定量化研究和实证研究。
关键词:村落;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村落空间结构的概念、内涵界定
1.1村落空间结构概念
村落空间结构在建筑学科和地理学科中通常指村落空间的物质形态、组成关系。1994年范少言发表《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论文,文中对村落和村落空间结构做了定义,认为村落空间结构指农业地域中居民点的组织构成和变化移动的特点,以及村庄分布、农业土地利用和网络组织构成的空间形态及其构成要素间的数量关系。2009年罗雅丽发表《村镇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综述》论文,将村镇空间结构定义为村镇地域范围内各空间经济单元间具有相对稳定而又包含变化的空间分布和等级规模关系。
村落空间结构具有广泛内涵与外延概念。狭义概念:村落内部空间结构包括村落形态和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村落空间结构按组织规则将村落形态和各子系统连接,整合为村落复合系统。广义村落空间结构:除村落内部空间结构外,还包括村落体系间空间结构和村落社会、产业空间结构等内涵。
本文认为村落空间结构指: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地域范围的定居点,因自然环境、人文社
会、经济产业诸类要素间稳定状态而在空间层面表现出的形态和组成关系。
1.2村落空间结构内涵
1.2.1村落空间结构构成要素
村落空间结构构成要素包括:村庄地域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家族血脉结构、土地利用结构、文化结构等。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入手分析,可将诸类要素分类为自然环境类要素、人文社会类要素、经济产业类要素。
1.2.2村落空间结构的层次关系
村落空间结构层次分为:1区域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总体上反映乡村聚落特征的区域差异、组织和空间分布;2群体村落空间结构,即中心乡村聚落与其周边村庄相互作用形成地域关系;3单体村落空间结构,即单个聚落发展所遵循的空间模式,主要内容有规模、用地组织、区位、社会结构与文化特征、自然特征及景观构成。(范少言、陈宗兴,1995)
2、村落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
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研究经历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由空间到过程。研究内容概括为:影响因素研究、分类和形态研究、土地结构利用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构演变研究等。研究对象繁杂,彼此重叠,无法明确掌握研究内容和开展研究各方面的比较工作。然而从哲学层面分析事物自身发展序列看来,任何实体事物都处于时间维度中,故也必然包含其过去、现在和将来,因此时间维度分析可全面了解事物本身。
通过阅读归类有关村落空间结构论文,依时间序列研究分为:1现状空间结构研究;2空间结构演化研究;3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研究。村落现状结构研究指:分析现状村落空间结构与自然、人文、经济相互关系,而其中并不涉及历史或是未来。村落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指:以关键时期点村落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村落历史发展过程和原因,回答村落从形成之初到现今空间结构变迁因果关系。村落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研究指:以村落空间结构未来发展方向和实现方式为研究内容,探讨构架理想村落空间结构的问题。
2.1村落现状空间结构研究
19世纪40年代以德国地理学家科尔(Johann Georg Kohl)为代表的地理学者开始针对农村居住方式和村落住宅研究。1920-1960年欧美因两次世界大战引发城市重建和城市化浪潮迅猛推动城市聚落相关研究,而村落研究处于衰退状态。7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研究村落的热潮,这一时期理论著作颇丰,主要涉及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土地利用研究。
1930年国内学者对村落展开研究,主要针对单体建筑测绘与保护。80年代地理学者金其铭《中国农村聚落地理学》一书对村落建筑形式、规模、区位论述,将我国村落按地域划分11个聚落类型区,分析其特征。1992年彭一刚先生编著《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拓展了村落空间研究范围,提出影响民居聚落形态因素是由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决定的,梳理村落空间结构与自然、社会诸要素关系。之后村落空间结构研究虽受该文影响,但多集中于分析表层村落空间结构类型、构成、组合关系等,少有村落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
村落现状结构研究视角从个别到整体。研究内容包括:规模与形态、区位选址、土地利用、空间构成、组成要素等。纵观学界对村落空间结构的研究,彭一刚先生《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作为转折点,为学界提出了新研究视角,即从整体出发研究村落空间结构与自然、人文、经济诸要素间相互关系。面对这一问题,产生了诸多方法论研究,但少有其方法论的实证类研究出现。
2.2村落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90年代国内乡村空间演变、发展、转型研究增多。因村落空间结构演变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受改革开放影响村落面貌发生重大变化,新村建设不断开展,引起村落空间结构迅速更替和发展。此背景下国内学者对村落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其中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研究成为当下研究主流与重点。
村落结构演化研究包含:演化过程研究;演化动力机制研究。演化过程研究从村落历史角度出发,探求村落形成原因和演化过程;演化动力机制研究从村落发展角度出发,分析村落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影响,试图得到村落未来建设指导建议。
2.2.1演化过程研究
1939年法国人德芒戎发表《法国农村聚落的类型》一文,对不同村落类型演化与社会、自然、人口、产业间关系研究。1964年美国地理学教授Geoge W.Hoffman从自然条件、政策、人口迁移等方面分析保加利亚村落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80年代后西方学者开始关注于空间结构与模式演变、乡村聚落变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研究方向多元化。近年来研究内容扩展至人口密度变化对村落空间结构的影响;城郊乡村结构变迁中的社区;种族与阶层等。
1979年侯仁之先生出版《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一书,分析北京早期聚落形成及环境间关系,对历史聚落地理研究进行探讨。(侯仁之,1979)1999年张小林编著《乡村空间系统以及演变研究——以苏南为例》一书,从空间结构、关系、动力机制等方面研究,认为乡村空间由经济、社会、聚落三部分组成,指出乡村演变必然带来乡村经济重组、社会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