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验证方法
哥德巴赫猜想验证方法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到底山前有没有路,不能光是怀疑,应该到山前看一下才知道噻!不是大偶数没有素数对?而是,你能指出哪一个逐渐增大的偶数的素数对个数,不是按下面列表的增长规律而相应增加的呢?请你来制作不断增加的偶数的素数对下限表,也请你来检验有没有偶数的实际素数对低于下限表中的素数对个数。
哥德巴赫猜想,指大于4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如偶数14=3+11=7+7,我们把3+11和7+7都叫做偶数14的素数对,即该偶数有两个素数对。
令大于4的任意偶数为M,√M≈N,N为小于√M的最大素数,那么,M的素因子为2,3,5,7,11,13,17,…,N;奇合数因子为9,15,21,25,27,…,H,(H<N)。
根据推论,偶数的实际素数对个数≥(1/4)E*N*K,偶数的实际素数对个数≈( E KN/4)*(1+R/N)。
式中的E为递增函数,N为偶数的最大素因子,K为假定奇合数删除的剩余率倒数乘积(奇合数是不直接参与删除的,它的删除是由组成奇合数的素因子所代替了的),R为奇素数因子个数。
因(1/4)E*N*K中的E≥1,N≈√M,M为>4的偶数,即N>2。
从该式子看:当偶数>13225时,K>4,表明偶数的素数对个数,大于偶数的平方根;当偶数>8958049时,K>40,表明偶数的素数对个数大于偶数平方根的10倍;…。
我们从(1/4)E*N*K,按N≈√M,提出(1/4)*(1/3)*(3/5)*(5/7)*(9/11)*(11/13)*…*(N-2)/N=(1/4)*(1/N)*(9/7)*(15/13)*(21/19)*…*H/(H-2),制作偶数的素数对下限函数表,人们验证时只需要用函数值*偶数*E即可,如果,人们在检验中发现有偶数的实际素数对个数<这种计算方法的计算个数时,证明该推理是错误的。
否则,哥德巴赫猜想是成立的。
同理,在( E KN/4)*(1+R/N)中提出近似函数值,制作偶数的近似素数函数表,人们验证时只需要用函数值*偶数*E即可,看偶数的实际素数对个数是否接近这个数。
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证明因为,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所以,本文只谈客观事物的固有规律,不谈任何人的断言;只欢迎大家用具体事例进行反驳,拒绝任何人以任何高腔压人.一,题意分析哥德巴赫猜想分为:猜想1,不小于6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猜想2,不小于9的奇数,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只要猜想1成立,猜想2自然就成立.如果猜想1成立,大于9的任意奇数W,W-6之内的素数,都能够与所对应的偶数的素数对组成该奇数的素数组.如,奇数19,19-6=13,13之内有奇素数3,5,7,11,13.这些奇素数有:3+16=3+(3+13)=3+(5+11);5+14=5+(3+11)=5+(7+7);7+12=7+(5+7);11+8=11+(3+5);13+6=13+(3+3).所以,本文只谈猜想1.猜想1,涉及两个术语:偶数,素数.偶数,指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素数,只能被1和自身数整除的数,叫素数.从定义看,这两个定义,没有丝毫的联系,无法直接进行证明.那么,要证明该论题,必须创造条件,在相互联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为了达到统一,我们还要看偶数除以小于它根号以下所有素数的余数组合,我们把小于偶数根号以下的所有素数,简称为小素数.如令偶数为M,M/2余0,M/3余2,M/5余1,M/7余2,由这4个小素数有余数组合,固定了偶数为86,或86+210N的这一类偶数.素数,只能被1和自身数整除的数,叫素数.与素数相对应的数为合数,合数是除了能被1和自身数整除外,还能被其它数整除的数.令任意合数为B,B能被1和自身数以外的其它数整除时,必然其中一个约数为B平方根以下的数D,D或者为素数,或者为合数,当D为合数时,B必然能被组成D的素因子整除,也就是说:当B能被B平方根以下的任意素数整除时,B为合数;当A不能被A平方根以下的所有素数整除时,A为素数,(这里的A>3).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证明题,但又不同于其它的所有数学证明题:其它数学证明题是直观的,实在的.该题是抽象的,活动的.所谓抽象,是指不小于6的偶数,指大于4的所有偶数,具有无穷性,不固定性.该题的偶数的特性是不一样的,这里所说的特性,是指偶数除以它根号以下的所有素数的余数,是活动的,变化多端的.居于这两个方面,我们说偶数具有抽象性.在其它任何地方,提起偶数,只须要有一个定义”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就足够了.而这个题的偶数,涉及它能否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素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数整除的数,或者说它是不能被自身数以外的其它素数整除的数,也可以说它是不能被它根号以下的素数整除的数,还可以说它是不能被小于它的素数整除的数.即,在该题谈论偶数,必须考虑它除以它根号以下所有素数的余数,我们把这种考虑叫做偶数的综合特性.所谓活动的,是指素数是活动的,它不同于整数,整数是除以1余0的数,可以用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表示,每一个项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素数是不能用任何等差数列来表示,也就是说不能说任意一个等差数列的数都是素数;或者说,偶数内的大部份数不是素数,而大部份素数相对于具体偶数的对称数也不是素数,即,本身数是否是素数,因不固定而活动;对称数是否是素数,也因固不定而活动.或者说,素数的检验标准不同于整除,不同于偶数,决定了素数在偶数之内是活动的.衡量尺度,素数的最低(衡量尺度)是不能被它根号以下的所有小素数整除,素数相对于偶数来说,我们用不能被小于它的素数整除,统一到不能被偶数(衡量尺度)根号以下的素数整除.因为,抽象与活动,所以,我们不能象其它算术一样,出现一个具体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某一个具体的偶数必然有几个素数对.只能说明不小于6的偶数,必然存在素数对,或者说近似素数对个数.二,偶数的素数对定理我们把两个素数之和等于偶数的这两个素数,称为素数对.如,3+5=8,把3+5称为8的素数对.令不小于6的任意偶数为M,小于√M的素数为小素数。
哥德巴赫猜想论证
哥德巴赫猜想论证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史上最著名的猜想之一,它是17世纪德国数学家克劳德波拉兹哥德巴赫提出的一个关于整数的猜想,它声称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
哥德巴赫猜想也被称为“哥德巴赫成对猜想”,是一个世界著名的无穷猜想。
自1742年以来,哥德巴赫猜想一直未能完全证明,许多世界著名的数学家研究它,但是到目前为止,它尚未得到完全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历经数百年而未能得到解决,一直都是世界数学界的难题,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0世纪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它还未被完全证明。
从哥德巴赫猜想被提出到现在,数学家们一直在尝试着论证这个猜想,以征服这一难题。
十九世纪,拉普拉斯展开了经典论证,从另一个猜想因数唯一性论点出发,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1905年,希尔伯特提出了分析思想,认为可以通过分析来解决这个问题。
随后,他更深入地运用了分析思想,证明了某些特定的整数,如23以及291,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
1909年,他又推进了自己的论证,证明了更多的整数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
1931年,莱布尼茨将希尔伯特的论证推广到更多的偶数,改善了希尔伯特的论证。
1937年,德国数学家贝克曼将费马小定理推广到素数,从而改善了莱布尼茨的结果。
1947年,提出了阿廷费马定理,它声称,任何一个满足一定条件的质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不同的素数之和。
费马定理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仍然无法将费马定理证明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的充分条件,只能认为它是一个有利的条件。
尽管如此,20世纪以来,哥德巴赫猜想仍然是未解决的难题。
克拉克等数学家尝试了许多方法,但所有方法都未能解出哥德巴赫猜想。
有学者认为哥德巴赫猜想不能被论证,而是要被反论证。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持续不懈地追求哥德巴赫猜想的解决。
近年来,随着数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来解决哥德巴赫猜想,但至今仍未取得重大突破。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杨哲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采用了偶数裂项分析法,把一个偶数分裂为两个部分,再把这两个部分逐步变换成为两个素数,而且这个偶数的大小恰好与这两个素数的和相等。
在偶数裂项分析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盈亏平衡,偶数恰好与这两个素数的和相等;另一种是盈亏不平衡,使偶数与两个素数的和不相等。
依据两个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建立兄弟素数定理,用来平衡在偶数裂项分析中出现的盈亏不平衡,解决了盈亏不平衡问题。
得到的结论是,哥德巴赫猜想命题成立,即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1 证明方法简介1.1 偶数裂项分析法:把偶数2n分裂为n+n=(p1+t)+(p2-t)=p1+p2的分析方法,定义为偶数裂项分析法。
其中n为任意自然数,p1,p2(p1≤p2)为任意二素数,t为满足以上关系式的自然数。
偶数裂项分析法的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p1,p2,t使得以上的等式成立,用以下两种方法寻找p1,p2,t比较简便,其中求素数值要用筛法。
最小t值法:当p1,p2二素数的大小相近时t取得最小值,比喻:100=50+50=(47+3)+(53-3)=47+53(t=3,p1=47,p2=53此时两素数大小相近)最大t值法:当p1,p2二素数的大小相远时t取得最大值,比喻:100=50+50=(3+47)+(97-47)=3+97(t=47,p1=3,p2=97此时两素数大小相远)1.2 兄弟素数定理(简称BP定理):1.2.1 例表分析:p1=p1´+k1=11=11+0=7+4=5+6=3+8,p2=p2´+k2=13=13+0=11+2=7+6=5+8=3+10从例表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任意一个素数p至少存在一个比p小的素数p´与一个自然数k使得k,p´的和与这个素数p相等,所以有如下的BP定理。
1.2.2 BP定理:定义满足以上条件的素数p为兄素数,素数p´为弟素数,定义自然数k为差量数,所以兄弟素数定理表述如下: 任意一个兄素数p,总是可以表达为一个弟素数p´与一个差量数k之和。
哥德巴赫猜想最简洁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最简洁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命题是:大于或者等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两个素数之和。
对于一个偶数K , 我们把所有大于2 小于K的素数和K相减,所得的结果有N个,这其中的结果有的可能是素数。
实验发现在K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这些素数可以组成n个素数对。
这样,不同的K就有不同的n,我们认识到随着K值的增大,n 也随着增大。
K值取10,可以表示成3+7, 5+5,有2个素数对,也就是n的值为2。
K值取30,可以表示成7+23, 11+19, 13+17, 有3个,也就是n 为3。
K取100,n为6。
可以看出,在K值不是很大的时候,n随着K值的增加而增加,没有减少的情况出现。
但是,增加的速度没有K增加的速度快。
下面,我们借助几何图形来分析n和K的值在越来越大的时候的变化趋势。
在下图中,
n(K)那条线,n随着K的增大而增大,但没有K增大的速度快,不过,始终是在增大着,随着K值的增大,离n =1那一条线是越来越远,永远也不会靠近n=1这条线。
这个就意味着K值比较大的时候,n永远也不会小于1的,K至少有一对素数和,这个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是正确的。
K 和n关系类似与一条抛物线,有可能当K趋向于无穷大的时候K = n²,但是,如果这个是正确的,其证明难度可能比哥德巴赫猜想更大。
探索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思路
探索科学归纳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偶数的通式是:2n=(n+n)=(n+a)+(n-a)……①,其中n自然数。
哥德巴赫猜想中n是大于1的整数,a小于n。
偶数的通式是:2n=(n+n)=(n+a)+(n-a)……①,其中n自然数。
哥德巴赫猜想中n是大于1的整数,a小于n。
1.因为大于2的偶数一定可以分解质因数,当偶数只能分解为两个相同的质数时,即①中n是质数时,是a=0的情况,2n这个偶数已经表达成哥德巴赫猜想。
特例:当n=2并且a=0时,2n=(2+2)命题得以证明。
2.当n大于1的整数时,分析①我们容易知道,偶数一定由相同的两个奇数组成或两个相同的偶数组成,二者必居其一。
不论当n为偶数时a为奇数,还是当n为奇数时a为偶数,n+a、n-a同时为奇数,大于2质数一定存在于奇数之中。
下面我们用科学归纳法讨论:当n足够大时(n大于1),调节a能使n+a和n-a同时为偶数、奇数、小数、分数、无理数等等。
根据科学归纳法,我们也一定能得出:当n足够大时,a一定能使n+a和n-a同时为质数——哥德巴赫猜想得以证明3.下面我再从理论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的正确性。
2n=(n+n)=(n+a)+(n-a)。
n等于2、3时,2、3是质数,命题得以证明。
n=4时,a 的值可以是4个(因为a可以等于零,可取0、1、2、3,以下类推),n=5时,n的值可以是5个……,即n大的小等于a的取值个数。
n 趋于无穷时,a的取值范围也趋于无穷。
在无穷a之中寻找,合乎n+a、n-a同时是质数的情况,a个数一定会更多。
也就是说,偶数2n趋于无穷时,是在无穷之中寻找:n足够大的时存在的质数对——n+a、n-a,很显然,偶数2n趋于无穷时,一定存在质数对——n+a、n-a。
事实上,当n是合数,n大于9时,合乎n+a、n-a同时是质数的情况,a的取值个数不小于1。
这就说明n足够大时,2n也足够大时,大于2的偶数一定能写成两个质数(素数)之和,即偶数趋于无穷时,哥德巴赫猜想也成立。
我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我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每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证明:构造集合 V = {X | X 为素数 } ,即对于任意素数 X ∈ V 现构造大数 K 为集合 V 所有元素的乘积,
K=∏X ( X ∈ V) = 2*3*5*7*11*13......*m*......*n 即K为所有素数的乘积,由上式明显可知,K为大于6的偶数。
按照哥德巴赫猜想,可表示为 K = L + G
现假定 L 是素数,可得
G = K - L = L * (K/L -1)
然对于任何一个素数 L 均为 K 的一个因子,∴其中 K/L 为正整数,且有K 的构造明显可知 K/L大于2 ,
∴(K/L -1)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又∵ L 为一个素数,∴ G 不等于 K/L -1。
∵ G 除了1 和自身外至少还有 L 和 K/L -1 两个因子,
∴ G 不是素数。
∵对于任何奇素数 L ,G = K - L 都不是素数
∴ K 不能被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形式
∴可知哥德巴赫猜想不成立。
证明完毕。
哥德巴赫猜想的最终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的最终证明1742年6月7日,当时还是中学教师的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乔居俄国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一封信,问道:“是否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均可表示为两个奇素之和?”.20天后,欧拉复信写到:“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这一猜想,虽然我还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无疑地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定理.”这就是一直未被世人彻底解决的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也称为哥德巴赫----欧拉猜想.命题简述为:(1)每个≥6的偶数都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2)每个≥9的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在26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各国数学都为证明这个猜想绞尽脑汁,但最终未能彻底证明.只是对第一部分进行了大量验证,对第二部分间接地进行了证明.现在让我们采用一种全新的方法揭示出这个猜想的规律性,使这个定理得到最终证明.要证明这个定理实质是解决下列问题:(1)奇素数如何表示?(2)猜想的第一部分能否由奇素数的表示法得到证明?(3)第二部分是否是第一部分的推论?首先,让我们解决问题(1):奇素数定理:p是一个奇素数,当且仅当,<1>p=3;<2>p=6k-1,且k≠6mn±(m-n),m,n为任意正整数;<3>p=6k+1,且k≠6mn±(m+n),m,n为任意正整数.证明:=>若p是奇素数,则p≥3,若p=3,必要性显然;p>3时,p是素数则p/3余1或余2,即余1或-1,所以p=3p1±1,又p为奇数,从而p1 =2k,k为正整数,否则p为偶数.因而p=6k±1当p=6k+1时,若存在正整数m,n使得k=6mn±(m+n)则p=6[6mn±(m+n)]+1=6m×6n±6(m+n)+1=(6m±1)(6n±1)从而p为合数,矛盾.即不存在正整数m,n使得k=6mn±(m+n)当p=6k-1时,若存在正整数m,n使得k=6mn±(m-n)则p=6[6mn±(m-n)]-1=6m×6n±6(m-n)-1=(6m±1)(6n±1)从而p为合数,矛盾.即任意m,n使得k≠6mn±(m-n)综合以上三方面可知必要性成立.<=充分性.若p=3,充分性显然;若p=6k+1时,p=3×2k+1,则3ˉ︳p;又p=2k×3+1,则任意偶数2kˉ︳p;任一组正整数m,n,使得k=6mn±(m +n)不成立,即p=(6m±1)(6n±1)不成立,即(6m±1)ˉ︳p, (6n±1)ˉ︳p﹐但1︱p,p︱p,由奇﹑素数定义可知充分性成立;同理可证若p=6k-1时充分性成立.综上充分性得证.由此定理可知:除3以外的奇素数都满足p=6k+1(k≠6mn±(m+n))或p=6k-1(k≠6mn±(m-n))的形式.其次,解决问题(2).任一偶数N≥6,则有且只有下列一种情况成立:N=6k-2,N=6k,或N =6k+2.只要这三种情况下N都能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则猜想成立.证法1:同余统计法当N=6k-2时,对N可进行[k/2]个如下连续分解: N=(6×1-1)+〔6×(k-1)-1〕=(6×2-1)+〔6×(k-2)-1〕=(6×3-1)+〔6×(k-3)-1〕=(6×4-1)+〔6×(k-4)-1〕=(6×5-1)+〔6×(k-5)-1〕=(6×6-1)+〔6×(k-6)-1〕=(6×7-1)+〔6×(k-7)-1〕=(6×8-1)+〔6×(k-8)-1〕=(6×9-1)+〔6×(k-9)-1〕=(6×10-1)+〔6×(k-10)-1〕. . . . . .=〔6×(k/2)-1〕+〔6×(k/2)-1〕 (k为偶数) =〔6×[k/2]-1〕+〔6×([k/2]+1)-1〕(k为奇数)这种形式的分解中有四种情况:<1>素+合,<2>合+素,<3>合+合,< 4>素+素.其中合数项6k-1=(6m-1)(6n+1)成对出现6m-1与6n+1,因而只考虑6m-1与i(<k)的关系就够了.p|(i)表示素数p=6m-1整除(6i-1),因为6m-1+m=i≤k必使6i-1为合数,则m≤[(k+1)/7],即这k个分解中的合数项全部是由1~[(k+1)/7]项中的素数衍生的.则:5|<1><6><11><16>..... <1(mod5)>11|<2><13><24><35>.. ....<2(mod11)>17|<3><20><37><54>.. ....<3(mod17)>23|<4><27><50><73>.. ....<4(mod23)>...........(6[(k+1)/7]-1)|<[(k+1)/7]><7[(k+1)/7]-1> ....<[(k+1)/7](mod(7[(k+1)/7]-1))>因而在前10个分解中,10个前项有9个素数项,而10个后项至少有3个素数项,因此素+素的分解至少有2个,即这种情况下猜想得证.当N=6k时,有如下k种分解:N=(6×1+1)+〔6×(k-1)-1〕=(6×2+1)+〔6×(k-2)-1〕...... .......=(6×[k/2]+1)+〔6×[k/2]-1〕(k为偶数)=(6×[k/2]+1)+〔6×([k/2]+1 )-1〕(k为奇数) 若将前后项中的+1与-1颠倒顺序又会得到[k/2]个分解.在前-后+的前10个分解中前项有1个合数,有9个素数,而后项最多有8个合数,因此前10个分解中至少有一个素+素分解.即此情况下猜想成立.当N=6k+2时,有如下[k/2]种分解:N=(6×1+1)+〔6×(k-1)+1〕=(6×2+1)+〔6×(k-2)+1〕...... .......=(6×[k/2]+1)+〔6×[k/2]+1〕(k为偶数)=(6×[k/2]+1)+〔6×([k/2]+1)+1〕(k为奇数) 在前13个分解中前项有3个合数有10个素数,而后项最多有9个合数,因此前13个分解中至少有1个素+素分解.即此情况下猜想成立.证法2,用数学归纳法当N=6k-2时,若k=20N= 3 +6×19+1①=6×1-1+6×19-1 ①=6×2-1+6×18-1 ②=6×3-1+6×17-1 ③=6×4-1+6×16-1 ④=6×5-1+6×15-1 ⑤=6×6-1+6×14-1 ⑥=6×7-1+6×13-1 ⑦=6×8-1+6×12-1 ⑧=6×9-1+6×11-1⑨=6×10-1+6×10-1 ⑩分解①④⑦⑨全为素+合,⑥为合+素,①②③⑤⑧⑩全为素+素,猜想成立;假设k=I时猜想成立即:N=6k-2=6×1-1+6(I-1)-1=... + ...=素+ 素=... + ...=合(i-1) + 素(I-i+1) =素(i) + 合(I-i) =合(i+1) + 素(I-i-1)=... + ...k=I+1时N=6(I+1)-2=6×1-1+6(I+1)-1=... + ...=素+ ...=... + 素=合(i-1) + ...=素(i) + 素(I-i+1)=合(i+1) +合(I-i)=... + 素(I-i-1)分解(i)为素+素k=I+1时,N=素+素,N=6k-2时猜想成立.当N=6k+2时, ,若k=20 N= 3 + 6×20-1 ①=6×1+1+6×19+1 ①=6×2+1+6×18+1 ②=6×3+1+6×17+1 ③=6×4+1 +6×16+1 ④=6×5+1+6×15+1⑤=6×6+1+6×14+1 ⑥=6×7+1+6×13+1 ⑦=6×8+1+6×12+1 ⑧=6×9+1+6×11+1 ⑨=6×10+1+6×10+1 ⑩分解①①⑤⑥全为素+合,④⑧⑨为合+素,②③⑦⑩全为素+素,猜想成立;假设k=I时猜想成立即:N=6k+2=6×1+1+6(k-1)+1=... + ...=素+ 素=... + ...=合(i-1) + 素(I-i+1)=素(i) + 合(I-i)=合(i+1) + 素(I-i-1)=... + ...k=I+1时N=6(k+1)+2=6×1+1+6k+1=... + ...=素+ ...=... + 素=合(i-1) + ...=素(i) + 素(I-i+1) =合(i+1) +合(I-i)=... + 素(I-i-1)分解(i)为素+素k=I+1时,N=素+素, N=6k+2时猜想成立. 当N=6k时, 若k=20N=6×1-1+6×19+1①=6×2-1+6×18+1 ②=6×3-1+6×17+1 ③=6×4-1+6×16+1 ④=6×5-1+6×15+1⑤=6×6-1+6×14+1⑥=6×7-1+6×13+1 ⑦=6×8-1+6×12+1 ⑧=6×9-1+6×11+1 ⑨=6×10-1+6×10+1 ⑩或N=6×1+1+ 6×19-1 ①=6×2+1+ 6×18-1 ②=6×3+1+ 6×17-1 ③=6×4+1 +6×16-1④=6×5+1+ 6×15-1 ⑤=6×6+1+ 6×14-1 ⑥=6×7+1+ 6×13-1⑦=6×8+1+ 6×12-1 ⑧=6×9+1 + 6×11-1 ⑨=6×10+1+6×10-1 ⑩素+素分解共12个,猜想成立,假定k=I时猜想成立,同理可证k=I+1时,N=6k=素+素,猜想成立综上问题(2)得到解决.最后解决问题(3).设N≥9,且N为奇数,则N-1≥8且N-1为偶数,由(2)知N-1=n1+n2, n1,n2为奇素数,从而n1≥5,或n2≥5,否则N-1=n1+n2<8,与题设矛盾.事实上,若n2=3,因N-1=n1+n2≥8,所以n1≥5;或n1=3,则N-1≥8,从而n2≥5.假定n1≥5,则n1+1≥6,由(2)知n1+1=n3+n4,且n3,n4为奇素数,而N-1=n1+n2,所以N=(n1+1)+n2=n2+n3+n4 , n2,n3,n4为奇素数.猜想的第二部分得到证明.由以上证明可知哥德巴赫猜想成立.注:“aˉ︳b”表示a不能整除b;“︱”表示整除;“[k/2]”表示≤k/2的最大整数,“a(modb)”表示“模b同余a类”。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简明思路与过程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简明思路与过程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简明思路与过程1. 该课题的研究历史上文中,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涉及到数轴上不同属性自然数之分布规律。
自然数除“1”之外,其余是位置互补的两类数:第一类是素数,也称为质数,它指那些大于1、且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素数从唯一的偶素数2起始,存在无穷多个,但其分布是无章可循的。
第二类是合数,它指那些两个以上素数之乘积。
所以,素数只含本身一个素数因子;而合数至少含有两个素因子。
由此可推知,任意合数b的最小素因子,。
那么,不大于任意偶数2a所有素数之整倍数、就筛掉了不大于2a的全部合数,就暴露出了小于2a的素数。
哥德巴赫猜想命题,是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来的。
其内容可表述为:凡是大于4的偶数必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所以又将其简记为“1+1”,“1+1”可被形象地理解为一个只含“1”个素数因子的奇数、再加上一个只含“1”个素数因子的奇数。
该命题问世以来,其证明一直被喻为是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所以,1920年以来,全世界数学家展开了一场“逐步逼近”、无限缩小包围圈的战役,依次证明出了“9+9”“7+7”…“1+2”。
“1+2”是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出来的,被誉为“陈氏定理”,其结论是:充分大的偶数,可表示为一个素数和一个不超过2个奇素数乘积数之和。
但在人们庆幸该成果诞生之余,却无奈地发现终极目标“1+1”距我们并非只剩下“一步之遥”,而是还“远在天边”!因为从“9+9”到“1+2”的证明过程中,一直使用的这种“逐步逼近”的办法,似乎已走到了尽头,无法再继续下去、抵达终极目标“1+1”了!这种结局的积极意义是:它促使人们摆脱陈旧的定势思维、重起炉灶、另辟蹊径、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创新数学方法,使该课题峰回路转,闯出了柳暗花明的又一片新天地;但其消极影响也很严重,它挫伤了一些人的自信心,从而引发了许多悲观的、无所作为的论点。
当时,某权威媒体曾刊文说:“大批中外数学家成年累月地努力尚未解决的难题,如果可以靠加加减减和微积分去解决,那么近百年的数学发展不是等于零吗?大批数学家的努力不是等于零吗?”这种棉里藏针且极为情绪化舆论压力,使得再也无人敢正视该课题的新研究成果,将其一概斥之为“胡说八道”。
哥德巴赫猜想试证
哥德巴赫猜想试证证明:自然数列1,2,3,4,5,6,7,8,9,10,…由等差中项公式2Z=X+Y 可得哥德巴赫猜想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任意一个不小于 6 的偶数 A 除以 2 所得的一个数B。
若 B 是奇质数,则A=B+B;若B 不是奇质数,则以B 为中心向两边等距寻找,必能找到两个奇质数E 和F,则A=E+F。
若 B 是偶数,令B=2c则1,2,3,4,5,6,7,8,9,10,…以4 为例来理解上述不等式a 的意义:以B 为中心,在a+1 组找到两个奇质数。
(2m+1)(2n+1)的意义:任意两个不小于3 的两个奇数相乘。
(解释:由于奇质数不能表示为两个大于1的整数相乘,而奇奇质数是含于奇数的,奇数不能被2 整除,所以所有不等于两个奇数相乘的不小于 3 的奇数是奇质数)。
当②中a=c-p(p<c,p=(k+1)/2,k 为不小于 3 的奇质数)时②不等式恒成立。
要证明a=c-p 带入①式时可以成立,则只需证明4c+1-2p=(2m+1)(2n+1)一定成立是错误的。
由于p=k+1/2,所以4c-k=(2m+1)(2n+1)则k=4c-(2m+1)(2n+1),由于p<C 且k≥3所以2c+1<(2m+1)(2n+1)≤4c-3令2m+1=3,又c≥14,所以(2m+1)(2n+1)在其有效范围内至少有 4 个数符合条件。
又由于k 是奇质数,所以k=4c-(2m+1)(2n+1)恒成立就意味着D,D+6,D+12,D+18 一定为奇质数(D 是(2m+1)(2n+1)在其范围内取最大值时4c-(2m+1)(2n+1)得的奇质数)由于奇质数含于奇数,所以10 以上的奇质数的个位数无外乎是1,3,5,7,9,由于以5 结尾的数一定能被 5 整除,所以个位数是 5 的舍去。
因为⑴1+6=7,7+6=13,13+6=19,19+6=25⑵3+6=9,9+6=15⑶7+6=13,13+6=19,19+6=25⑷9+6=15由于以 5 结尾的数一定能被 5 整除,所以一个奇质数最多加三个六就实现结尾是5,所以k=4c-(2m+1)(2n+1)不一定成立。
哥德巴赫猜想被证实了吗
哥德巴赫猜想被证实了吗
哥德巴赫猜想已经被证实了。
2013年5月,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研究员哈洛德·贺欧夫各特发表了两篇论文,宣布彻底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
从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可推出:任何一个大于7的奇数都能被表示成三个奇质数的和。
后者称为“弱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若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则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也会是对的。
扩展资料:
1742年,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然而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哥德巴赫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n>5:当n为偶数,n=2+(n-2),n-2也是偶数,可以分解为两个质数的和;当n为奇数,n=3+(n-3),n-3也是偶数,可以分解为两个质数的和)。
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把命题"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
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的个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的个数之和"记作"a+b"。
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摘要:任何偶数都隐含着唯一的有限奇数列,也称为“偶数的对应奇数列”,它是一个递增等差数列,其首项为1,公差为2,末项为该偶数减去1,;给出了自然数的几何模型,证明了1是素数,推翻了“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的谬论”;提出了“数对”、“偶数加法模式”、“偶数加法数对模型”;推出了一个公理;根据公理,用反证法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一、概述任何一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的和,简称,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经过280年风风雨雨,在世界范围内涉及研究人员最广,知名数学家参与人数最多,引起学习数学热情最高,受到中外媒体最为关注报道的数学问题。
至2012年6月底,数学家已经验证了3.5×1018以内的偶数,在所有的验证中,哥德巴赫猜想都是成立的。
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命题,需要严密的逻辑论证、严格的数量解析、严谨的语言表述和严肃的实证展示。
陈景润证明 +,无病呻吟,孤芳自赏,陷入迷失困境,不能自拔,是那个时代全世界整个数学领域误入歧途的集中表现,是“大气候”使然,任何人都不能超越历史的局限!由哥德巴赫猜想的概念可知,它是个偶数问题,加法问题,因而是个初等数学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偶数含有多少个的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思路、途径和方法的问题,并不一定需要过偏过专的专业知识,也不一定要对前人做过的一切工作都了如指掌,而需要的是另辟蹊径,寻找新的认识途径,一旦找到了认识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样也会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同样可以获得无懈可击的证明方法。
数学的真谛在于不断地寻求越来越简单的方法来证明定理和解决问题。
数学家及数学工作者总是偏爱用最简单的数学模型来表达自然界的最高法则——对称。
方法最重要,实证很给力!不管是谁,只要方法科学简便,程序清晰,逻辑清楚,并具有创新技巧,就可以判定其证明结果是正确的。
有许多数学家认为,要想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必须通过创造新的数学方法,以往的路很可能是行不通的。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C++)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C++)哥德巴赫猜想:1)任⼀不⼩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成两个奇质数之和2)任⼀不⼩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成三个奇质数之和欧拉也提出另⼀个等价版本,即任⼀⼤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欧拉的命题⽐哥德巴赫的命题要求更⾼。
现通常把这两个命题统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算法:将6~n以内的偶数分解为两个质数之和设n=n1+n21. 令n1=3~n/22. 若n1是质数,则令n2=n-n1;否则n1++,再转23. 若n2是质数,则分解式已找到,否则,令n1++,再转2代码:#include <iostream>#include <math.h>using namespace std;void divide(int);int isPrime(int);int main(){int i,n;cout<<"请输⼊⼀个⼤于6的整数:";cin>>n;if(n<6) return 0;for(i=6;i<=n;++i)//从 6到 n,每个数都判断⼀次divide(i);return 0;}void divide(int n){int i,m;for(i=3;i<n/2;++i){if(isPrime(i)==0) continue;//i不是质数m=n-i;if(isPrime(m)!=0) break;//m是质数}if(i>n/2)cout<<"哥德巴赫猜想不成⽴";cout<<n<<"="<<i<<"+"<<m<<endl;}int isPrime(int n)//判断质数{int i;for(i=2;i<=sqrt(n);++i)//循环根号n次即可{if(n%i==0) return 0;//不是质数return 1;//是质数}}。
如何正确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如何正确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如何正确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答案是:给人们一个完全符合题意的,一目了然的稳定增长规律,其规律必须经得起检验和推敲。
因为,哥德巴赫猜想是:大于4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这里涉及三个方面:1,大于4的偶数是指大于4的所有偶数,缺一不可;2,奇素数,大于2的素数都是奇素数;3,和,指两个奇素数相加的意思。
必须解决的是:大于4的所有偶数无遗漏地都能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如何将这三个方面进行有机的统一,是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关键。
一、有机统一1、素数素数的定义:只能被1和自身数整除的整数,叫素数。
(自然数1不是素数)。
与素数相对应的是合数,能够被1和自身数以外的整数整除的整数,叫合数。
如果,一个数能够被1和自身数以外的整数整除,那么,这个数至少能被它根号以下的一个素数整除。
反过来,大于4的任意整数,只要它不能被它根号以下的所有素数整除,那么,它就是素数。
这就是素数的推理,也可以用来检验素数。
从推理得知:令小素数为2,3,5,7,…,R,令仅大于R的素数为E,在大于R^2,小于E^2范围之内的数,它们根号以下的素数都是2,3,5,7,…,R,一方面在大于R^2,小于E^2范围之内的整数,只要不能被2,3,5,7,…,R整除,它就是素数。
另一方面根据素数的定义,可知:素数是不能被其它素数整除的整数。
那么,在大于R到R*R范围之内的素数,同样是不能被2,3,5,7,…,R整除的整数。
合起来就是:在大于R,小于E*E范围之内,不能被2,3,5,7,…,R整除的整数,就是素数。
2、偶数,当偶数存在于大于R^2,小于E^2时,它们根号以下的素数也都是2,3,5,7,…,R。
这里的偶数个数为(E^2-R^2)/2个;所有偶数除以2,3,5,7,…,R,不同的余数组合为(2*3*5*7*…*R)/2个。
当小素数为2,3,5,7,…,R 时,最大的小素数R大于2之后,3*5*7*…*R>(E^2-R^2)/2。
哥德巴赫猜想(A)的三种证明方法
哥德巴赫猜想(A )的三种证明方法一、什么叫哥德巴赫猜想?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目前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先生(Christian . Goldbach)给著名数学家欧拉先生(Leonhaard . Euler)写了一封信,说他感到有两个问题可能是对的:A 、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的和。
B 、每一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的和。
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界分别称上面两个猜想为猜想(A )、猜想(B )。
欧拉先生1742年6月30日给哥德巴赫先生回信说:“我认为这是一个肯定的定理,尽管我还不能证明出来。
”欧拉先生是全世界闻名的大数学家,在当时就非常有名。
两百多年来,人们积累了许多实际的数据,证明哥德巴赫先生这两个猜想都是正确的。
但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历代数学家对这两个猜想的证明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因此,哥德巴赫猜想仍然被世界数学界公认为是世界数学难题之一,也被称为是“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全世界数学家们都以摘取这个明珠为荣,都在为此而努力奋斗。
为了简便,哥德巴赫猜想(A )在本文中将简称为猜想(A )。
到目前为止,国际数学界公认的研究猜想(A )的最新成果是:1966年,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先生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等于一个素数加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的复合数的和,这就是著名的“1+2”的陈氏定理。
我认为,“1+2”其实和猜想(A )没有任何关系,在“1+2”和“1+1”之间还有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它只是数学家企图用殆素数法证明猜想(A )的顶峰成就而已。
所谓殆素数,就是素数因子的数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复合数,例如6=2×3,6就是含两个素因子的殆素数,简称“2”。
数学家最初得到的结果是“9+9”,然后经历了“7+7”、“6+6”、“5+5”、“4+4”、“3+4”、“3+3”、“2+3”、“1+5”、“1+4”、“1+3”、“1+2”的漫长过程,数学家们原来以为可以通过逐步减少加号两边的数字,最后能得到“1+1”的满意结果,但是,连陈景润先生自己都无法超越自己,说明这条路根本走不通。
【每周一坑】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每周一坑】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在1742 年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 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 也是质数”这个约定,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 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 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
尽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法看懂哥德巴赫猜想及相关问题的证明。
不过我们借助计算机,可以快速地判断一个数是否符合哥德巴赫猜想。
(只需在判断质数的代码基础上加上两三行。
)
所以本周的问题就是:
实现一段代码,输入一个大于 2 的偶数 k,输出两个质数 m、n,
满足
示例:
提交代码可以使用 或 codeshare.io 等代码分享网站,只需将代码复制上去保存,即可获得一个分享地址,非常方便。
往期问题可通过公众号菜单栏“课外辅导”栏目中进入查看。
【杨辉三角形】解答
针对上一期的杨辉三角形题目,我们首先来看如何生成杨辉三角列表,然后解决如何从杨辉三角列表中取值。
生成一个 M 行的杨辉三角列表
结果:
既然已经得到了杨辉三角列表的生成方法,获取其第 M 行左起第N 个数就十分容易了。
输出:4
上周@FisherC、@严迪、@疯琴、@Kunz、@王任、@右边先森、@lisp 等同学提交了代码,其中 @Kunz、@王任完成了附加题。
如果还不能写出的同学可以从上一期的留言中寻找他们的代码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7-3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的一个著名难题,200多年来无数数学家为其呕心沥血,却始终无人能够证明或伪证这个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表述为:任何一个大于等于4的偶数均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1742年法国数学爱好者哥德巴赫在给著名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哥德巴赫猜想”问题。
问题的分解求解第一步提出问题: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第二步设一上限数M,验证从4到M的所有偶数是否能被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
1. 定义一个变量X,初值为4。
2. 每次令其加2,并验证X能否被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直到 X不小于M为止。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续一)第三步如何验证X是否能被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
1.从P=2开始;2.判别X—P是否仍为素数:3.若是,打印该偶数的分解式。
4.否则,换更大的素数,再继续执行2.。
如此循环,直到用于检测的素数大X/2且X 与其之差仍不是素数,则打印“哥德巴赫猜想”不成立。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续二)第四步生成下一个素数。
(1)当前素数P加1(2)判别P是否是素数;(3)若是素数,返回P;(4)否则,P加1,继续执行( 2)。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续三)⏹经过四步分解精化,将“验证哥德巴赫猜想”这个命题已经分解为计算机可以求解的数学模型了。
⏹⏹剩下的问题就是编程求解了。
如何编程是程序设计课程要解决的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算法分析1) 用“筛选”法生成素数表PrimeList[M]。
先在素数表中产生0到M-1的所有自然数,然后将已确定的所有素数的倍数置0(求模取余为0)。
2,3,5,7,11,13,17,19,21,23,29,31...2) 这样一来,素数表中有许多0,为找下一个素数,要跳过这些0。
3) 分解0到M-1之间的所有偶数;①循环(x <M) [x初值取4]②先取素数P=2,判别若PrimeList[x-p]等于0,说明分解不成功,p取素数表中下一个素数;再执行②③若PrimeList[x-p]不等于0,分解成功,打印分解式④x = x + 2,继续执行①,检查下一个偶数。
程序逻辑功能框图程序模块结构程序(生成素数表子函数)#include <stdio.h>#define M 31 /* 定义验证范围*/void CreatPrimeList(int PrimeList[]){ int i, j;for(i=0; i<M; i = i+1) /* 生成素数表,置初值*/ PrimeList[i] = i;i = 2; /* i 取初值2 */while( i < M / 2 )/*A能分解为两个因子相乘的话,其中一个因子必小于或等于INT(sqrt(A))。
*/ {for(j=i+1; j<M; j=j+1)/* 将表中各素数的倍数置0 */ if(PrimeList[j]!=0 && PrimeList[j]%PrimeList[i]==0)PrimeList[j] = 0;i = NextPrimeNumber(i,PrimeList);/*取下一个素数*/}}求下一个素数子函数/*---- 函数NextPrimeNumber: 求下一个素数-----*/int NextPrimeNumber(int p, int PrimeList[ ]){p = p+1;while(PrimeList[p]==0)p = p+1;return PrimeList[p];}主函数main(){ int PrimeList[M]; int x, p;CreatPrimeList(PrimeList); /*生成素数表*/x = 4; /* 从4到M 开始验证*/while(x<=M){ p = PrimeList[2]; /* 第1个素数是2 *//* 验证偶数减去一个素数后的余数是否仍为素数*/ while(p<M/2 && PrimeList[x-p] = = 0 )p = NextPrimeNumber(p, PrimeList);if(p>=M/2) /* 找到一个不能分解为两个素数和的偶数*/printf("Great discovery: Goldbahe is wrong!\n");else /* PrimeList[x-p]≠0 分解成功*/printf("The even number %d = %d + %d\n",x,p,x-p);/* 验证下一个偶数*/x = x+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思想⏹基本过程⏹主要特点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简称为“OO”。
这是目前计算机业界使用的高频词。
“OO”代表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代表着一种新的程序设计方法的潮流。
⏹⏹什么是OO方法?什么是OOP?⏹⏹为什么要选择OO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思想⏹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Structure Programming) ⏹以功能为中心,采用函数来描述(动词) ⏹传统的程序设计方法,出发点是“怎样做(How)?”。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实体组成的,这些实体就是面向对象方法中的对象。
⏹消息是向某对象请求服务的一种表达方式⏹对象之间的交互通过发送消息来实现。
⏹消息包括:目标对象 ,请求的方法 ,参数什么是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OO)方法的出发点是:“是什么(What)?”。
⏹⏹现实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人认识事物的规律:首先是认识问题域(Domain),它“是什么?”,再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对象”表现现实世界中的某个具体的事物。
传统程序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生产率提高的幅度远不能满足需要⏹软件重用程度很低⏹软件维护困难⏹软件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需要生产率提高幅度远不能满足需要◆生命周期方法学强调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强调每个阶段结束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评审和质量把关。
这种“按部就班”式的开发方法效率不高。
◆◆据统计资料表明:◆从上个世纪的30中,美国软件生产率翻了两翻◆但社会对软件需求每年以两位数字的百分比增长◆◆软件的开发,已成为影响计算机应用的巨大桎梏和瓶颈。
软件重用程度很低◆“重用”也称“再用”或“复用”。
显然,软件重用是节约人力,提高软件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程序设计方法没能很好地解决软件重用问题。
◆建立标准函数库和子程序库是一种低级的可重用的尝试。
仅仅限于数学和统计学方面。
◆◆对于传统程序设计技术而言,思维成果的可重用性很差。
软件维护困难◆按生命周期方法学开发出的软件,维护成本很高,据统计数据表明,软件维护的生产率比软件开发的生产率低几十倍。
◆◆80年代,美国一年花费的软件维护费用高达300多亿美元。
◆◆90年代,软件维护费用占系统研制、开发总费用的70%~80%。
软件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需要⏹在美国,实践表明,开发出的系统中:¨符合用户需要并顺利投入使用的系统仅占总数的1/4;¨中途夭折的系统占1/4;¨将近1/2的系统,虽然完成了开发过程,但并未被用户采用或并未被长期使用。
⏹还表现在:⏹开发出的软件系统与用户预期的系统不一致,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所开发出的系统不能适应用户经常变化的情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充性不能满足要求。
设计方法主观随意性很大⏹结构化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分解。
但因开发人员的经验、知识背景对问题认识的不同,而造成分解的随意性。
⏹⏹即使是对同一个系统,不同的人可能分解出不同的软件结构。
为什么选择面向对象分析法?更加自然⏹⏹当系统不断地演化时,内部的功能会变化,但是对象本质不变⏹⏹面向对象的系统更容易维护⏹⏹面向对象分析法强调对象间定义良好的界面OO方法的主要优点⏹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稳定性好⏹⏹可重用性好⏹⏹可维护性好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人的认识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渐进思维过程,是从“是什么?”开始,认识事物及其本质规律,主观随意性受到限制。
⏹⏹而传统方法是从“怎样做?”开始,到“做什么?”,反认识规律而动,主观随意性太多。
稳定性好⏹传统方法以“过程为中心”,完全基于功能的分析和分解。
当功能需求发生变化时,将引起对软件结构整体的修改,这样的系统是不稳定的。
⏹⏹OO方法以“对象为中心”,它是以对象模拟问题领域中的实体,以对象间的联系描述实体间的联系。
在分析、研究对象及其属性的过程中根据其内在的规律建立求解模型。
⏹⏹基于这种方法建立的软件系统,不管功能需求如何变化,其内在规律不变,因而不会引起软件系统结构的整体变化。
因此是稳定的。
可重用性好⏹OO方法中类的继承性是一种代码重用的有效途径。
开发者在设计软件的过程中,将一些精心设计、测试过的代码不断加入到已有的类库中。
而类库是可供共享的代码库。
⏹⏹因此用OOP开发的软件具有较好的可重用性。
可维护性好⏹稳定性较好局部修改,不影响大局,错误不会传播;⏹⏹易修改采用封装机制和信息隐藏机制,使其内部实现与外界完全隔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较好地解决了“软件复杂性控制”问题。
⏹⏹易于阅读、理解符合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对原系统所做的修改,往往通过在原有类的基础上派生一些新类即可实现,易于贯通。
⏹⏹易于测试和调试派生类继承原有类的特性,只需测试新增加的特性即可。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过程⏹分析现实世界问题域⏹建立模型(类属性/方法的确定及类之间关系的确定)⏹编程建立类数据类型(属性、方法)⏹用类声明对象,通过对象间传递消息(方法调用)完成预定功能。
OO程序设计四个基本特征⏹⏹抽象(类)(数据抽象+代码抽象 )⏹封装(过程和数据封藏起来)⏹继承(基类和派生类)⏹多态性(虚函数、函数重载)继承性举例⏹在“人”类中,大学生可以继承“人”和“学生”的特征(继承传递);对于在职研究生既可以继承“学生”特征,又可以继承“教师”特征(多重继承)。
多态性举例⏹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个消息做出响应的操作机制。
⏹⏹例如,加法运算,两个时间相加和两个字符串相加,它们操作的内涵是不同的。
但是如果把它们作为不同类的对象,进行对象的相加运算,就可以实现“一个接口,多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