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7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通用2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通用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1cf82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3.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通用20篇)《三国演义》700字篇1这个假期,我又把《三国演义》看了一遍,因为我太喜欢看了!《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历史性的长篇小说。
作者是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
他所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的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小说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时期吴、蜀、魏三国之间的斗争和兴亡的一系列故事。
这些故事十分精彩,其中有我最喜欢的几个故事:过五关,斩六将、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华容道、三顾茅庐、桃园结义……书中刻画了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
它描写的主要人物有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鲁肃等,这些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周瑜的“胸怀狭窄、忌才好胜”,诸葛亮的“料敌如神、指挥若定”、刘备为“复兴汉室,复兴天下”而战、关羽“威风凛凛,智勇双全”、赵云“赤胆忠心,骁勇善战”……但我最喜欢的两个英雄是诸葛亮和赵云。
诸葛亮是一个忠臣,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非常善于用计:“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和“空城计”……赵云对刘备也十分忠心,骁勇善战,在“单骑救阿斗”中,赵云自己一个人杀了魏国好几个猛将,为自己和小阿斗开出了一条血路,最后他们都回到刘备身边了。
读完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开阔,做事要顾全大局,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
还要刻苦学习,立志做一个学识渊博、智勇双全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篇2《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这本经典名著描述了一千多年前的古战场。
兵哥铁马的厮杀,智谋的较量。
给人们展现了一个广阔的画面,任凭读者想象。
没有图,根据文字说明,借助想像力而勾画出某个人长什么样子,久而久之,就能够从一棵树上看出故事来。
读了《三国演义》这一本名著,我深深的感觉到,罗贯中的文采真好!因为在他写的这本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很多,故事的内容扣人心弦,整本书写的淋漓尽致,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7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9篇
![7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9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00a11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9.png)
7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9篇7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 1“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耳边仿佛又传来了这句富有哲理的话,使我再一次想起了中国古典名着—《三国演义》。
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其实在我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是有一些吃不消的,我无法理解书中的场景,语言所富含的意义,越往后就越进入角色,最后就完全沉醉在里面了。
书中的人物就仿佛在我的面前,诉说着他的喜悦,他的无奈,他的愤怒……在书中,我非常敬佩大英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他们骁勇善战,又那么仁义。
而我最喜爱的,是聪明机智,凝眸知地理,仰面识天文的卧龙先生诸葛亮,他的心中仿佛就装着军队,装着阵法,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围魏救赵,骂死王朗,火烧赤壁,遗计斩魏延……他一次次的令读者感叹,其中,使我最感兴趣的是,三气周瑜,他的计谋使人忍俊不禁,他吩咐赵云守住城,待周瑜来到时,又令人去攻周瑜的寨子,他们的口号是:“活捉周瑜。
”周瑜气得箭疮复发,跌下马来,被人抬了回去。
到半路上,又看到诸葛亮在山腰上弹琴,弹得正是周瑜的曲子《长河颂》周瑜是个小心眼的人,平生最嫉妒诸葛亮,于是就要和他一决雌雄,让军士们向上冲,还没上去,诸葛亮安排的蜀军,就出来了,吴军寡不敌众,直接就愣住了,周瑜于是又气晕了过去。
最后就去世了,生前最后一句话是:“既生瑜,何生亮!”看到这里,我不禁觉得,周瑜太小心眼了吧,嫉贤妒能。
可诸葛亮却说:“周瑜不是嫉贤妒能,他是恨诸葛亮这样的才干为什么不能为吴国所用,否则也不会让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去劝说诸葛亮降吴。
在书中,我最快乐的就是看到敌人中了卧龙先生的计策,或者被蜀国大将打败,最痛苦的就是看到大英雄们一个一个的死去。
关羽,张飞,赵云,刘备,诸葛亮……特别是看到诸葛亮与世长辞的时候,我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卧龙先生自从刘备去世后,为了报知遇之恩和托孤之重,一直兢兢业业,扶持幼主。
可是,天妒英才,他还是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去世了。
那一天,一颗很大的星星从天空中坠了下来,他尽管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想着国家,他把平生所有的结晶留给了姜维,还令人做了他的木雕,给那些大将军们留下了许多锦囊妙计,他把他的一切都献给了国家,可歌可泣。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2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2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1b345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d.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25篇)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精选25篇)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篇1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三国演义》,其中,令我最敬佩的人物要数诸葛亮了。
诸葛亮,字孔明,号称卧龙先生。
他自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门后,便与刘备共同商讨国家大事,成为刘备的军师。
诸葛亮雄才大略,帮助刘备打了不少胜仗。
其中,最精彩的要数诸葛亮草船借箭了。
当时,周瑜一直很嫉恨诸葛亮比他高明,总是千方百计地想要谋害诸葛亮,于是便借请诸葛亮商量军情,故意为难他,说:“现在军中急缺十万枝箭,请先生快快造来。
”诸葛亮何等胆识,他毫不惧怕,反说:“三天,够吗?”周瑜万万没想到诸葛亮会如此信口开河,心想死定了,赶忙说:“你立个军令状吧!倘若违反,军法处置!”诸葛亮哈哈大笑,立下了军令状。
而后,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安排了三十名士兵。
前两天按兵不动,到了第三天,江面上雾气腾腾,大风东去,诸葛亮带领船队往曹营驶去。
曹操害怕中埋伏,命令射箭抵挡。
不一刻,草船被射满了箭,满载十万多枝箭荣归军营。
读到这,我仿佛看到了周瑜目瞪口呆,但又心悦诚服的样子。
不由得暗暗赞叹诸葛先生的足智多谋。
《三国演义》不愧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她的文学魅力无时不在震撼着我。
使我受益匪浅,建议大家都去读一读。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篇2《三国演义》是一部不错的小说,它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三国时期三足鼎立,最后到三分归一的故事。
这部小说深深地吸引了我,以至于我爱不释手,夜不能寐,但是,愈往下看,感情愈深,对于各个人物的印象就愈加深刻、愈加个性分明。
以至于我读到第一百三、四回时,潸然泪下,对于诸葛亮的死伤痛万分,所以以后的部分我也就再也没有心思读下去了。
反正最后的结果已是众所周知了,不读其实也无所谓。
诸葛亮禳星注定了三国最后的结局也注定了刘氏天下的灰飞烟灭,本来的一丝希望也随之逝去。
那么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据史书记载,是由于为了伐魏,过度辛劳而终。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精选6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acc74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e.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精选6篇)(1)《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也是一部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作品。
在阅读完《三国演义》之后,我深感这部作品的深刻魅力和启发,下面将分享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被《三国演义》所展现的历史情节和人物塑造所深深吸引。
这部小说以中国三国历史为背景,以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战争和人物命运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这段历史。
每位主要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刘备仁义之君,曹操智勇双全,孙权机智稳重,关羽忠诚刚烈,诸葛亮智慧非凡,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以忘怀。
作品中的战役场景也写得惟妙惟肖,充满了紧张与激烈,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氛围。
其次,我对《三国演义》中的智谋和战略赞叹不已。
这部小说强调智谋和战略在战争和政治斗争中的重要性。
诸葛亮的连环计、周瑜的火烧连营、曹操的赤壁之战等战略布局都让人叹为观止。
通过这些战略对决,作者表现了不同领袖之间的智慧较量,展现出中国古代智慧和智慧的魅力。
另外,我也对《三国演义》中的忠诚和背叛这一主题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在这个故事中,有很多角色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如关羽对刘备的忠诚,诸葛亮对蜀国的忠诚。
然而,也有一些人物在面对困境时背叛了原主,如吕布和貂蝉的背叛。
这让我思考人性中忠诚和自私的冲突,以及在不同情境下,人们的行为会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
最后,我认为《三国演义》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小说,还包含了许多关于人生和价值观的启示。
通过主人公们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坚持不懈、不放弃的精神,以及信念和决心的重要性。
同时,作品中也反映了权谋政治的黑暗面,提醒我们警惕权力的滥用和腐化。
总的来说,阅读《三国演义》是一次极具启发性和愉悦的文学之旅。
这部作品不仅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历史,还让我思考了关于人性、智慧和价值观的重要问题。
它的深刻性和丰富性使我深受启发,希望能继续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彩世界。
(2)《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是一部以三国历史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700字左右读后感5篇
![三国演义700字左右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ed7b6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e.png)
三国演义700字左右读后感5篇三国演义700字左右读后感5篇《三国演义》刻画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等人,他们身上的优点也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感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国演义700字左右读后感例文,希望你喜欢。
三国演义700字左右读后感【篇1】“功盖分三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题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著作,讲述的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的故事。
这些英雄人物各有所长,性格也迥然不同:有忠厚老实的鲁肃,有心胸狭窄的周瑜,有雄才大略的曹操,也有求贤若渴的刘备。
而我最喜欢的当属蜀国的丞相——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在蜀国担任丞相职位,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书中这样描写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这位“仙人”留下了许多惊人的事迹。
利用大雾天气与曹操谨慎的性格,成功地从曹营“借”回了十万余箭;在司马懿大军快要攻来时,抓住司马懿多疑的弱点,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他的锦囊妙计总能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连连告饶,我对他真是万分的敬佩。
但如果你认为诸葛亮只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智慧,那就错了,他最重要的是与刘备彼此的信任和一颗忠诚的心。
当初刘备带着厚礼,三顾茅庐,最后连衣襟都哭湿了,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下定决心辅助刘备。
他不但为刘备出谋划策,还尽心尽力在刘备去世后辅佐刘备那不争气的儿子。
在《白帝城托孤中》,刘备没有听诸葛亮的劝告,打了败仗,连连败退。
有一天,阴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刘备觉得自己快不行了,于是下令召集众臣,交待后事。
他拉着诸葛亮的手,说道:“当初我没有接受你的意见,如今打了败仗,我觉得我快要归天了,烦请军师多多教导阿斗,如果实在不成材,军师方可即位。
”诸葛亮望着刘备憔悴的面容,心中很是伤心,连忙跪下:“主公放心,我一定尽我所能辅佐好您的儿子,不会让您失望的!”然后哭声连天。
作文写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
![作文写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be67f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0.png)
作文写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作文写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三国演义》采纳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衬托,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作文写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假如喜爱可以共享给身边的伴侣。
作文写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篇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四大名著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杰作。
最近,我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三国演义》这部著作。
故事起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最终三国归晋。
书中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有宽厚仁义的刘备、狡猾多疑的曹操、忠肝义胆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威猛粗鲁的张飞以及视死如归的赵云,都是尽人皆知。
书中描写的经典故事更让人回味无穷,有桃园三结义、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气周瑜…其中我最喜爱“借东风”这个故事。
周瑜的“连环计”胜利后,预备起兵用火攻攻打曹军,可当他发觉外面现在刮得是西北风时,当时就昏倒在地。
由于他需要的是东南风,否则火就算烧起来了,被烧的也是东吴自己的大营。
周瑜的伴侣鲁肃见大都督始终昏迷不醒,便把诸葛亮请来出办法,诸葛亮没说什么,只是提笔在纸上写下十六个字:欲破曹公,宜用火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时,周瑜醒了,见诸葛亮看透自己的心事,便问:“这病该用什么药医治啊?”诸葛亮笑笑说:“都督若要刮东南风并不难,只要建一个七星法坛,我来做法,肯定给您刮一个三天三夜的东南风。
”周瑜大喜,病立刻好了一大半,命人赶快建好了七星坛。
到了三更天的时候,果真刮起了东南风,这才有了火烧赤壁的故事。
莫非诸葛亮真的会呼风唤雨么?当然不会,其实他早就算好了这几天会刮东南风的。
原来诸葛亮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会做好充分的预备,并且考虑好结果再行动。
他为了辅佐刘备成就大业,一生都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觉得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也应当学习诸葛亮的这种精神,要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读三国演义有感700字作文(精选5篇)
![读三国演义有感700字作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67b1b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7.png)
读三国演义有感700字作文(精选5篇)读三国演义有感700字作文(精选5篇)《三国演义》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
读后感是在阅读了书籍之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产生的一些感想,通过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成为了读后感。
以下是我整理的读三国演义有感700字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读三国演义有感700字作文(篇1)我最终把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看完了。
我合拢了书,回忆着书中的每一个人物角色。
《三国演义》这本书主要描写了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头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吴亡、西晋统一为止,期间近百年的历史故事。
他呈现了东汉末年在黄巾军起义的发生进展与被镇压的过程,集中的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错综简单、尖锐激烈的斗争,及其相互间消长愈兴亡过程。
与此同时,小说也描写了东汉末年的政治腐败与黑暗,社会的动乱,以及民生凋撇的图景,揭露了统治阶段武装集团镇压农夫起义,相互争夺权力,制造乱战,使人民群众惨遭涂炭的暴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真实历史。
《三国演义》把蜀汉政权当作全书的主导方面,把蜀主刘备塑造成一个仁君的典范。
刘备从桃园三结义起就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抱负,一生“仁德及人”,所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所以“远得人心,近得民望”。
在曹操大举南下,刘备从新野、樊城撤退时,虽然情势万分危险,他也不愿丢弃数十万随他赴难的百姓。
刘备对部下也笃诚宽厚,“知人善任”,以德感人,以德服人,故如诸葛亮、五虎将等一代英豪能终身相随,君臣之间的关系“犹鱼之有水也“。
与刘备的“宽仁厚得”相反,小说中的曹操则是一个残暴的奸雄形象。
刘备入川时,曾对庞统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
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
”渴慕由明君良臣一统天下,治理国家,制造一个清平世界,但历史的进展恰恰是事与愿违,暴政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忠义。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通用13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b6cd9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d.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通用13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篇1大家一定听家长们说起《三国演义》,可能家长们说得最引人瞩目的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了!我从其中体会到不少的人物情感。
大概内容是:诸葛亮知道街亭是咽喉要道,所以决定派一位有能力的人去镇守街亭,马谡请命前往,诸葛亮很不放心,但看到他的诚恳,加上子龙老将军的应允,于是诸葛亮派马谡镇守,但诸葛亮还是非常谨慎,做好了万全之策,以防街亭失守而撤退有难。
再说马谡,到了街亭,竟把营帐安在一座孤山上,司马懿来查看后,下令围而不攻,待其粮草殆尽,士气全无是攻其不备,于是马谡自然而然地失去了街亭,还是好不容易杀出才捡了条命。
马谡狼狈的回来了,诸葛亮理所当然的拉出去斩了,在斩时,诸葛亮流下了眼泪,有人说马谡死有余辜,你流什么泪,诸葛亮道:“先帝曾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堪重用!”我却一意孤行,导致北伐失败,是他向刘禅上表自己的过失,并自降三级。
由此可见,看人是需要多么谨慎呀!诸葛亮平生谨慎之极,没犯过什么错,却在这次用错了人,还是在刘备提醒之后,这算不算对自己徒弟过分信任呢?他可能会想,自己交出来的徒弟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来呢?现在已经是个迷了!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一定要学会看人和用人,这是非常重要的连诸葛亮都会在这里失策,更别说我们这些小学生了!而且不仅要知道这一类,想如何交友都包括在内呢,你叫的这个朋友好不好,值不值得去交,有没有其他秘密……诸葛亮一失足成千古恨,北伐都快成功了,被马谡一折腾,断了粮道,只能撤回去了,在此我要提醒大家一点,注意交友,长大后注意用人,一定要当一名好的公民!都不要犯像诸葛亮那样的错误!其实你可以从许多地方去留意你的朋友或将来的下属,或被人提醒的人,一定要经多方考察下结论,但也不要错怪别人,观察他的日常行为举动,判断它是否有不好的习惯……这都很重要!我可不希望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呢!《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篇2今又读《三国演义》,不觉感悟颇深,中间的不少情节都让人敬佩不已,《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通用12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d307d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3.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通用12篇)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通用12篇)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篇1最近,我们班轰轰烈烈开展了“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
我也看了不少,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还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令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塑造了近200个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其中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忠勇双全的关羽、宽厚仁义的刘备等人性格尤为突出。
“红脸大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风度不凡,波有英雄气概。
”这句话描写的是忠勇双全的关羽。
小说多处描写了他英勇无畏的英雄事迹,“刮骨疗毒”就是其中一则:关羽率军向樊城进攻,不料被曹军毒箭射中右臂。
关平拔出臂上的弩箭,发现毒性已经入骨,关羽的右臂很快变得青肿,不能正常活动了。
但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军,众人只好四处求医。
忽然有一天,一个人从江东驾着小船,径直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字元化,要求面见关羽,来给他医治。
关平一听,大喜过望。
来人竟是天下闻名的神医华佗!关羽请华佗坐下,命人献茶,然后问华佗怎么治?华佗说:“我自有医治办法,只是担心君侯害怕。
”关羽大笑道:“我视死如归,没什么好怕的。
”华佗说:“立一根标柱,柱上钉一个大铁环。
把手臂穿在铁环里,用绳子捆住右臂。
我用刀子割开皮肉,刮去骨头上的箭毒,再敷上药缝合就没事了。
”关羽称不用标注铁环,饮了几杯酒,人在与马良下棋。
华佗取出尖刀,叫人在下面接污血,割开皮肉,用刀刮骨,发出了细细碎碎的声音。
关羽脸上也没有痛苦的表情。
伤好后,关羽设宴答谢华佗。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内心被关羽的镇定和顽强深深地震撼了。
记得几年前,我生病了,妈妈带我去医院检查。
当我得知要做胃镜时,胆小害怕的我立刻放声大哭,死活不愿意,又哭又闹,妈妈连拖带拉才强行让我做完了检查。
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关羽不畏艰险、镇定自若、乐观直爽的精神与性格,那我们也会变得坚强起来:面对困难,毫不惧怕。
作为21世纪这个崭新时代的人,社会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英雄精神,做祖国的栋梁之才。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通用21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通用21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f6288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b.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通用21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篇1书中自有黄金屋,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面对浩如烟海的书海,美文杂志数不胜数,外国名著琳琅满目,但当我遨游于书海中时,我更喜欢捧一本古书,一本散发着书香的《三国演义》。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它可谓是老少皆可读之,它生动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无一不让人称赞。
面对一章一回的故事,我更喜欢撇下这陈旧的想法,将它作为一本人物传记来阅览。
纵观三国无数豪杰,在武将中,我最喜爱的便是关羽了。
他武艺高超,技压群雄;他为人忠义,有义气,有胆识;但他歧视别人,为人骄傲,以致最后骄兵必败……最令我敬佩的,是他刮骨疗伤的镇定自若,是他被吕蒙俘虏时的一腔热血。
面对魏军的威逼利诱,他从容镇定,不向敌人妥协半步,被风吹起的长须,扫尽了曹操的希望,也扬出了一篇千古赞歌。
他教会了我为人正直、忠义。
而对于谋士,我喜爱的便是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了。
诸葛亮拥有旷世之才,有勇有谋,且善于用兵,能洞察一切。
可以说刘备事业的成功有一半是他的功劳刘备死后,蜀军完全由他主持,若没有诸葛亮的帮助,蜀国早已灭亡。
他三气周瑜,诸葛亮巧妙地把周瑜气得身亡,尽显了他的智高一筹,胜券在握、成足在胸的智谋。
他草船借箭,则是体现出他巧用天时,知己知彼。
诸葛亮的无数英雄事迹,不仅让我拍手称赞,更是教会了我要积极思考,知识全面。
除此之外,刘备的宽容,曹操的奸诈,典韦的勇猛,张飞的豪爽……这些令人记忆深刻的性格镶嵌在一个个故事中,人们在阅读时大饱眼福,亦受益匪浅。
这无疑是一本成功的书,是不朽的书,无愧于其四大名著的称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通用11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3f210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0.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通用11篇)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通用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首词写的就是三国时期的事情。
《三国演义》被学者们列为“四大名著”之一,而它也确实无愧于这一美誉。
翻开它,就犹如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
作者并不华丽却十分准确的文字就像点点笔墨给这幅画卷描绘出朵朵奇异之花,使每一位读者都深深地陶醉于其中。
书中内容讲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分崩临析,战争纷起,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逐渐崛起。
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三国逐鹿,造就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忠厚义气,骁勇善战的关羽,勇猛过人,粗中有细的张飞,才华横溢,心胸狭窄的周瑜,胸怀大志、知才善任的孙权,文韬武略、为人奸诈的枭雄曹操《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寇第斯曾说:“书籍乃世人累积智慧之不灭明灯,”读三国,就时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辉带来的温暖,它字里行间蕴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读三国,让人深刻体会到它透露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匡扶社稷,兼济天下”的思想。
这种思想与我内心深埋的理想交织、碰撞,产生共鸣,激荡出串串亮丽的火花,鼓励我为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拼搏、前进《三国演义》,一部丰富而深刻的巨作,仅凭我的三言两语又怎能细说?如今,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尘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古鼓角铮鸣”的淡淡哀伤。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左右作文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左右作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b52e0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7.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左右作文5篇《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产生的一系列故事。
作者在这给大家带来《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左右作文5篇最新,欢迎大家鉴戒参考!《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篇一】《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是众所周知的一个故事。
第一次接触是在孩提时期,是老版的电视剧。
小孩子知道东西很简单:就是谁是是非,正义一方与_一方。
那时候的观后感就是刘备是好的他应当赢,曹操是坏的。
其他的就什么也记不住了。
这里强调一下我是极厌恶看的,你知道孩子脑中只有动画片。
但是我爹不许啊,非牢牢抱着我跟他一起看,然后一个一个给我讲授人物,我哪听得进去。
白费了他的一番苦心,只记住了刘备曹操。
再后来,识了几个字,大致四年级吧,尽管脑中还是只有灌篮高手,光明使者,龙珠等一系列动画片。
但是有一天在帮学校打扫图书馆的时候,发觉了一本插画版的《三国演义》,里面大刀长矛,刀光剑影,黑白画把人物画得很搞笑,真是太有趣了。
然后我就决定借了去看了,接着一发不可整理,没日没夜的看,最激动的莫过于又有新的厉害人物显现这种情节对故事情节也有了一点了解,就是一帮英雄帮着曹操刘备打天下,很奇葩的是我竟然还记住了一段时间内牛b闪闪的董卓。
读后感:赵云,关羽,张飞,诸葛亮,厉害的蜀将全记住了,还有吕布,周瑜。
现在想想那时候是个人英雄主义在我心底占了主导地位。
为何?由于我记住的全是能打会说的,连孙权这种大人物都被我忽视了,还有司马懿,全然记不下他这个人。
对我影响还是挺大的,所以那时就觉得我要么要非常能打,要么就像诸葛亮一样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能打就算了,用不上,况且照我当时又瘦又小的,完全是没机会做武将了。
那就做诸葛亮吧,什么都懂一点,说得小伙伴们一个个全仰视着我,多爽。
我想就是那时候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吧。
读的越多汲取越多。
以至于六年级的时候聊到各种历史人物我都能跟老师夸夸而谈,上生物课也能跟老师大论clone,我还记得老师竟然不会念这个单词,跟我说就是克隆技术,不用关心他怎么,小伙伴都惊呆了,然后当时班主任定义我以后读历史系肯定特牛b。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精选8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afd54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4.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精选8篇)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精选篇1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
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
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
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
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
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
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
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
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黄盖受罚、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
三国演义读书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
![三国演义读书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e8a52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b.png)
三国演义读书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把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作为一个“仁”的典型来塑造的,“仁”是刘备性格的基调,而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化身,是“仁”的人格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书读后感700字,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三国演义读书读后感700字(精选篇1)当我合上三国演义这本书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在这本书里写了许多具有正义感的人物。
不过,我最敬佩的,就是诸葛亮了。
他十分的机智,灵敏。
自从刘备请他出山后,他便专心致志地辅助刘备。
当刘备在白帝城逝世之后,诸葛亮还是忠正不二的辅导刘备的儿子——刘禅。
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攻打五丈原时,诸葛亮发誓一定要打败司马懿。
在那几年间,他一直为战争的事情而忙碌,不料得了肺结咳,可他在患病期间,还是一直为战争而劳累。
直到死时,也不忘把战后事理一一告诉自己的属下。
诸葛亮,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人士,他为一件事奋斗到底的决心,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写成了一个狠毒,奸诈的阴谋家,大奸臣。
曾有人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但我认为并不能简简单单地说曹操是能臣,或是奸雄。
第一,曹操很擅长打战,在他所指挥的官渡之战中,他以七万精兵,大破袁绍七十万大军,堪称军事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第二,曹操又是出色的政治家。
治理国家是曹操的强项,他不仅爱惜人才,而且重视土地制度,粮食问题。
所以,说他是能臣没有错,可这不能说曹操不是奸雄。
曹操就是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唯我主义服务观。
曹操还做过许多不仁不义的事情,正是他的“谋略”使他更狡诈,他的“才干”使他更残暴。
曹操出于恐惧与猜忌,杀死吕伯奢一家;因为要引诱吕布,将俘虏来的群众当炮灰,为报父仇,攻打徐州时,军所到之处“杀人民,发掘坟墓”。
华佗的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曹操患有严重的头疼病,神医华佗医术高明,他只给曹操扎了一针,曹操的头就不疼了。
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5篇
![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a3e0e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9.png)
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5篇作者罗贯中妙笔生花以《三国志》为基础,记载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刻画了两百个多鲜活的人物形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5篇,欢迎借鉴参考。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一九岁生日的时候妈妈送我一套半白话版的四大名着。
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读完了四大名着中的《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妙笔生花以《三国志》为基础,记载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刻画了两百个多鲜活的人物形象。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思想在字里行间穿梭,,像身临其境一样用心去触摸那段历史。
这里既有鼓角铮鸣,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文武群臣争权夺利,有时候引人入胜的情节让人忘却了这是在述说历史,而好像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在讲述着一个个或是美丽动听、或是激动人心的故事,深深地沉浸于故事情节,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也忘记了这是历史。
三国演义里面刻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刘备的善良仁厚,急性子暴脾气的张飞、英勇善战的赵云、还有那个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
最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深谋远虑,扭转乾坤,呼风唤雨、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啦!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借东风赤壁之战七擒孟获……一个连一个的故事让我有点热血沸腾,好像自己随着战鼓加入了他们的战争中,我自己问自己,如果我要在三国时代我会是谁?孙尚香?小乔?貂蝉……哈哈,这是一种猜测而已,生活在这个现代文明的年代里人们不可能回古代的啦!读完《三国演义》,有趣的故事情节,回味无穷的历史典故深深打动了我。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随时都在脑海浮现。
有人说:“每一本书,都象一盏奇特的灯,不过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灵。
”我感觉《三国演义》也是一盏灯,一盏明亮而永不熄灭的宝莲灯,不仅照亮了我的心灵,还激发着我的斗志。
《三国演义》你是我心中永不熄灭的长明灯。
读了一个学期,终于把《三国演义》这本名着读完了。
读后感700字三国演义(精选5篇)
![读后感700字三国演义(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6001f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6.png)
读后感700字三国演义(精选5篇)《三国演义》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三国演义》里还有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关云长单刀赴宴会》、《诸葛亮空城计退敌》等等。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读后感700字三国演义”,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读后感700字三国演义篇1《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们班男生的最爱,他们一到下课时间,就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拿出自己的宝贝——《三国演义》,迫不及待地打开自己看到的那一页,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有时还会摇头晃脑地模仿里面的英雄人物说话呢!我疑惑了,这书真的有这么好看吗?于是,我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打开了这本《三国演义》。
里面果然名不虚传,里面的人物刘备、关羽、张飞、孔明个个有勇有谋。
我最佩服还是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的架子还真不小,竟然让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他,不过,他的确聪明过人。
一次,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想出了一个阴谋,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居然“口出狂言”说他三天内便可完成,周瑜也是聪明人,立马就让诸葛亮下军令状。
诸葛亮请来鲁肃,对他诉说了自己的计划,第三天四更时分,故意让将士们擂鼓呐喊,还在船的两侧放满了稻草人,曹操中计,派弓弩手射箭,不一会儿,草人上都射满了箭,诸葛亮当然成功了。
这件事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厉害,但其实诸葛亮算到了三个人的性格特点,周瑜聪明过人;鲁肃忠厚老实;曹操生性多疑。
这不得不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本书讲述了多个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个个有勇有谋,才智双全,部分人物的精神更值得我们佩服。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体会到《三国演义》这本书的精髓所在,让更多人能佩服里面英雄人物的精神,并试着学习。
啊!〈三国演义〉真得带给我很多很多!读后感700字三国演义篇2我们生活在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国度,华夏子孙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多少令人折腰的胜景与巨作。
辉煌灿烂的敦煌壁画,巧压天工的苏洲园林;凝聚着人类高度智慧的古长长城使我们流连忘返;然而这只是美丽的大中国的一部分,它也造就了文学史上的“奇葩”,其中三国演义是我最钟爱的一朵。
三国演义读书感悟700字10篇
![三国演义读书感悟700字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0d9b9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69.png)
三国演义读书感悟700字10篇《三国演义》描写了自东汉末年至西晋统一全国这段时期,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书感悟700字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三国演义读书感悟700字范文一《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故事大概内容是: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协昏庸无能。
后被董卓夺权,曹操等地方诸侯组成联盟,立袁绍为盟主,征讨董卓。
董卓后被吕布谋反刺死。
再经过一番群雄割据,刘备、孙权和曹操三国鼎立。
刘备占益州(今四川),曹操占北方大部分地区,孙权占江南地区。
就这样,又经过了100多年,曹操手下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权。
建立晋朝,统一天下。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空城计、三英战吕布、草船借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诸葛亮的三把火——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
每次针对的敌人都是曹操,虽然曹操拥有百万雄师,但对于才华横溢的诸葛亮来说,几把火就可以将这些兵士烧的片甲不留。
我就给大家讲讲火烧博望坡吧!三国前期,曹操为了统一全国,而攻打刘备,此时刘备投靠刘表,驻在新野。
曹操派大将夏侯敦进攻新野。
这时刘备已经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
诸葛亮在新野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然后火攻。
夏侯敦一时轻敌,大败而归……我还认识了三国时期的许多人物,如:英勇无畏的赵子龙、乱世奸雄的曹操、才华横溢的诸葛亮、英俊潇洒的周瑜、忠诚勇猛的关羽。
读三国的历史,让我开始对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给了我许多启示。
人要足智多谋,不能野蛮行事,做事还要三思而后行!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时他说的一句话:”三国演义人物总共有三种形象,第一是历史形象,第二是民间形象,第三是文学形象。
”其实火烧赤壁和空城计等都是为了美化诸葛亮而编写的。
文学形象的周瑜气量狭小,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并有“既生瑜何生亮”之说,其实历史上周瑜心胸宽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刘备说他气量颇大。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700字(精选15篇)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700字(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7d1a7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f.png)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700字(精选15篇)三国演义读书700字篇1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
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品好。
他不仅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忠”字的真实代表。
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
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
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
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性情中人。
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记千里万里往投。
我认为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在现代,全球所有华人多把关羽当做忠义的守护神。
性格关系着成功与否。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
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
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
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
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
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
吴国: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从这些人物和国家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忠义,更需要诚实守信!如果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
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
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你还有真心的朋友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大家不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吧!因此,让我们一起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勇敢的面对人生吧!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700字篇2从小,总听哥哥姐姐们提起中外名著《三国演义》,于是便缠着家人为我讲《三国演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三国演义有感700字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演义》记叙了从黄巾之乱到建立汉朝这一漫长历史时期所发生的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少有的历史为题材的小说佳作。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句话说的正是曹操。
在文学史上,曹操是大诗人,做出了重大贡献,故有三曹之说,其诗也至今传诵,流芳千古。
而在军事、政治上,曹操却是失败者,故后人称之为奸雄。
如果除了官渡之战外,都以败局收场。
曹操的失败,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骂名,也正因为他心胸狭窄、疑伸疑鬼、一意孤行。
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中曹操疑伸疑鬼、贪身怕死,使一代神医华佗冤死在狱中,《青囊书》也从此失传。
曹操骄傲自大,心胸狭窄,心理容不下别人,杀杨修、祢衡就是实例。
杨修聪明过人,口才又好,但他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对于曹操也毫无顾忌。
因而曹操十分讨厌杨修,心生杀念,把杨修赶尽杀绝。
而祢衡学富五车,记忆力惊人,思维敏捷,而且为人正直,有胆有识,嫉恶如仇,伶牙力齿。
在曹操面前毫不客气地数落曹操手下的虾兵蟹将,令曹操恼怒不已,祢衡面不改色,尖嘴薄舌地说曹操不分贤愚,是眼睛脏;诗书不读,是嘴脏;不听劝告,是
耳朵脏;不懂历史,是身体脏;不容诸侯,是独自脏;想篡权,是心脏!奸雄曹操也容不下祢衡,挟走了祢衡。
曹操的品质、野心、肮脏也被暴露无遗!
一读到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
曹操的文学贡献也被历史尘埃所淹没,这尘埃好比是人们对历史中曹操的评价,奸雄也成了曹操。
千古留下的骂名也不由得令人摇头叹息,感到悲哀!
stron经典推荐:红楼梦读后感(汇总)
stron经典推荐:水浒传读后感(汇总)
stron经典推荐:西游记读后感(汇总)
stron经典推荐:三国演义读后感(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