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环境工程概论教案31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1PPT学习教案
3.3.1 重力分离
第34页/共99页
3.3.1 重力分离
3.3.1.5 隔油池 石油开采与炼制:煤化工、石油化工及轻工业行业的生产过程排出大量含
油废水。油品相对密度一般都小于1,只有重油相对密度大于1。常用的隔油 池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式。国内多采用平流式隔油池,其构造与平流式 沉淀池相似,在实际运行中主要其隔油作用,但也有一定的沉淀作用。
第11页/共99页
3.1.2 水体污染物
3.1.2.4 无机无毒物质(酸、碱、盐污染物) 无机无毒物质主要指排入水体中的酸、碱及一般的无机盐类。酸性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
要来源于矿山排水、工业废水及酸雨。碱性废水主要来自碱法造纸、化学纤 维制造、制碱、制革等工业的废水。酸碱废水的水质标准中以pH来反映其含 量水平。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可相互中和产生各种盐类;酸性、碱性废水亦 可与地表物质相互作用,生成无机盐类。所以,酸性或碱性污水造成的水体 污染必然伴随着无机盐的污染。
第35页/共99页
3.3.2 离心分离
3.3.2.1 离心分离的原理 含悬浮物的废水在高速旋转时,由于悬浮颗粒和废水的质量不同,所受到
的离心力大小不同,质量大的被甩到外圈,质量小的则留在内圈,通过不同 的出口将它们分别引导出来,利用此原理就可分离废水中悬浮颗粒,使废水 得到净化。
第15页/共99页
3.1.2 水体污染物
3.1.2.8 感官性状污染物 废水中能引起异色、浑浊、泡沫、恶臭等现象的物质,虽然没有严重的危
害,但也引起人们感官上的极度不快,被称为感官性污染物。对于供游览和 文体活动的水体而言,感官性污染物的危害则较大。各类水质标准中,对色 度、臭味、浊度、漂浮物等指标都作了相应的规定。
环境工程概论(教案)
环境工程概论(授课教案)课程体系(45课时)●项目一水污染控制(20课时)●项目二大气污染与控制(11课时)●项目三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6课时)●项目四噪声控制方法(6课时)●项目五其他物理污染和防护(2课时)考核方式●出勤率(10%)–3次(0%),5次(取消考试资格)●作业4-5次(20%)●讨论(演讲)(20%)●考试(50%)项目一水污染控制一、环保产业1、全球环保产业概况●1992年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约为2500亿美元●10年后已增至6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近8%,远远超过全球的经济增长率。
●到2010年预计全球环保产业的规模将是现在的3倍,可达1.8万亿美元。
●环保产业已成为世界瞩目的―朝阳产业‖。
●根据国际经验,环境投资占GDP1.0%-1.5%时,可以基本控制污染,当达到2%—3%时,环境才可得到逐步改善。
2、中国环保产业●2004年中国的环保产业收入总额超过2500亿元,2005年预计达3000亿元,5年后将达到5000亿元左右。
●中国环保产品出口为14亿人民币,而全球环保产业每年的产值己达6000亿美元●预计今后国家还要新建1000多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投资需求将达到500亿~2000亿元。
3、湖北省环保产业概况●2002年底,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仅26.8%,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只有68.1%;●2004年底,全省已投入运行污水厂22座,处理能力为147.10万立方米/日,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46.74%,居全国第13位。
●2004年底,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1.37%,全省23个设市城市中,只有12个城市的13座垃圾处理场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全省44个县城中,只有2个县城的2座垃圾处理场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
●全省有11个市、县的16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正在建设。
●全省在建并要求在2005年底建成通水的污水处理厂有14座,处理能力为46万立方米/日。
《化工环境保护》课程整体设
《化工环境保护》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 化工环境保护所属系部: 管理工程系制定人:曲玉强合作人:制定时间: 2011-8-21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设计总体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和典型化工三废的各类治理方法,使高职高专环保专业的学生了解水、气、土壤、噪声等环境因素的污染指标监测方法和一般处理流程。
了解环境影响因子的评价方法和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能初步完成简易中水回用装置的设计,能进行地表水、地下水、海洋水的水质分析,能适当利用各类物理、化学、物化、生物法处理各类不同污染情况。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能适应当前环保事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能力目标:1、能进行环境污染检测和分析,尤其是化工废水水质的检测、室内空气污染的检测;2、会进行生态系统的污染检测分析;3、能针对不同废水设计不同的处理路线;4、能操作各类环保设备;5、能初步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
知识目标:1、掌握我国基本的环境管理制度;2、掌握地表水污染预测的水质模型3、掌握大气扩散的预测模式4、掌握环境噪声的衰减计算公式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2、培养学获取和分析信息的素质和能力。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化工生产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意识。
5、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课程内容设计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五、课程进程表注1:“第×次”指的是该次课在整个课程中的排序,也就是在“单元设计”中的标号,不是在本周内的次序。
注2.:“师生活动”指的是师生“做什么(项目、任务中的)事情;学什么内容”。
此项内容在这里只是个标题,具体化为“单元设计”后,就要详细展开为“怎样做?怎样学?”。
六、第一节课梗概七、考核方案(考核方案先由指定教师写出,然后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八、教学材料(杨永杰等编高职高专用《化工环境保护》,教学软件是化工环境保护仿真实验软件)九、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十、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附:课程整体设计体会〔另外,需要绘制“岗位分析图”、“课程进度图”、“课程目标图”和“情境任务图”。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类别:选修课适用专业:化学专业、材料化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根据现代化工生产的特点,结合典型实例,系统而又简明地论述了化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向学生传授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三废”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化工污染控制技术,培养学生的安全与环保意识;二是使学生不仅对环境和环境保护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能在以后的化工生产、管理、设计及研究等工作中能自觉地把化工污染控制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并能够处理化工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课程教学要求第一章总论1. 认识环境;2. 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3. 掌握化工与环境保护。
第二章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1. 理解生态学基本原理;2. 掌握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
第三章大气污染防治及化工废气治理1. 了解大气与生命的关系;2. 掌握化工废气来源与危害;3. 掌握气态污染物的治理;4. 了解颗粒污染物的净化方法。
第四章水体污染防治与化工废水处理1. 掌握化工废水及其处理原则;2. 掌握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处理法;3. 了解生化处理法;4. 掌握污泥的处理方法。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化工废渣处置1. 掌握化工废渣及其防治对策;2. 了解化工废渣的一般处理技术;3. 掌握典型化工废渣的回收利用技术。
第六章化工清洁生产技术与循环经济1. 掌握化工清洁生产原理与技术;2. 通过化工清洁生产实例分析化工清洁生产技术。
第七章噪声控制及其他化工污染防治1.掌握噪声控制方法;2.熟悉其他化工污染防治。
第八章环境保护措施与化工可持续发展1.了解环境保护措施;2.了解环境质量评价;3.掌握环境监测方法。
三、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工程基础。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第一章总论1. 如何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2. 掌握化工污染防治途径。
化工环保与安全技术概论教学大纲
化工环保与安全技术概论教学大纲一、现代化学工业生产的特点二、典型化工污染与安全事故的危害三、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安全事业四、贯彻预防战略,搞好化工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第一章化工废水处理技术(4学时)第一节化工废水及其处理原则一、化工废水的种类二、化工废水污染的特点三、废水处理原则第二节物理处理法一、重力分离(沉淀)法二、离心分离法三、过滤法第三节化学处理法一、中和法二、混凝沉淀法三、氧化还原法第四节物理化学处理法一、吸附法二、浮选法第五节生化处理法一、生化处理的方法分类二、微生物及生物处理三、活性污泥法四、生物膜法五、厌氧生化法第六节污泥的处理一、污泥的脱水与干化二、污泥消化三、污泥的最终处理第七节化工废水处理实例重点:化工废水及其处理原则;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处理法;污泥的处理方法。
难点:生化处理法建议教学方法:通过案例让学生通过已学知识分析问题思考题:周围废水的污染情况第二章化工废气处理技术(4学时)第一节化工废气及其处理原则一、化工废气的分类二、化工废气的特点三、化工废气处理原则第二节除尘技术一、粉尘的性质二、除尘装置的技术性能指标三、除尘装置的类型四、除尘装置的选用第三节气态污染的一般处理技术第四节二氧化硫废气治理技术一、湿法脱除so技术二、干法脱除so技术第五节氮氧化物废气的治理第六节其他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简介重点:化工废气及其处理原则;气态污染的一般处理技术;二氧化硫废气治理技术;难点:氮氧化物废气的治理技术建议教学方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理论联系实际思考题:周围大气污染处理状况第三章化工废渣处理技术(4学时)第一节化工废渣及其防治对策一、化工废渣的来源及分类二、化工废渣的特点三、化工废渣的防治对策第二节化工废渣的一般处理技术一、预处理技术二、卫生填埋技术三、焚烧技术四、热解技术五、微生物分解技术六、转化利用技术第三节典型化工废渣的回收利用技术一、塑料废渣的处理和利用二、硫铁矿炉渣的处理和利用三、磷石膏废渣的处理和利用重点:化工废渣及其防治对策;典型化工废渣的回收利用技术。
环境工程教学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污染的类型及成因;2. 学生能掌握环境工程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其应用范围;3. 学生能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理解环境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简单的环境工程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3. 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环境工程相关资料,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意识,主动参与环境保护行动;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3. 学生通过学习环境工程,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但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环境工程基本概念: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环境工程概述2. 环境污染类型及成因: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教材章节: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技术3. 环境工程主要技术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4. 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我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教材章节:第四章 环境管理与政策法规5. 环境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教材章节:第五章 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发展6. 实践活动:小组合作进行简单的环境工程实验,如水质检测、大气污染监测等;教材章节:实践活动安排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环境工程基本概念、环境污染类型及成因;第二周:环境工程主要技术方法;第三周: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环境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第四周:实践活动及总结。
化工环保与安全技术概论教学大纲
化工环保与安全技术概论教学大纲一、现代化学工业生产的特点二、典型化工污染与安全事故的危害三、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安全事业四、贯彻预防战略,搞好化工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第一章化工废水处理技术(4学时)第一节化工废水及其处理原则一、化工废水的种类二、化工废水污染的特点三、废水处理原则第二节物理处理法一、重力分离(沉淀)法二、离心分离法三、过滤法第三节化学处理法一、中和法二、混凝沉淀法三、氧化还原法第四节物理化学处理法一、吸附法二、浮选法第五节生化处理法一、生化处理的方法分类二、微生物及生物处理三、活性污泥法四、生物膜法五、厌氧生化法第六节污泥的处理一、污泥的脱水与干化二、污泥消化三、污泥的最终处理第七节化工废水处理实例重点:化工废水及其处理原则;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处理法;污泥的处理方法。
难点:生化处理法建议教学方法:通过案例让学生通过已学知识分析问题思考题:周围废水的污染情况第二章化工废气处理技术(4学时)第一节化工废气及其处理原则一、化工废气的分类二、化工废气的特点三、化工废气处理原则第二节除尘技术一、粉尘的性质二、除尘装置的技术性能指标三、除尘装置的类型四、除尘装置的选用第三节气态污染的一般处理技术第四节二氧化硫废气治理技术一、湿法脱除SO技术二、干法脱除SO技术第五节氮氧化物废气的治理第六节其他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简介重点:化工废气及其处理原则;气态污染的一般处理技术;二氧化硫废气治理技术;难点:氮氧化物废气的治理技术建议教学方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理论联系实际思考题:周围大气污染处理状况第三章化工废渣处理技术(4学时)第一节化工废渣及其防治对策一、化工废渣的来源及分类二、化工废渣的特点三、化工废渣的防治对策第二节化工废渣的一般处理技术一、预处理技术二、卫生填埋技术三、焚烧技术四、热解技术五、微生物分解技术六、转化利用技术第三节典型化工废渣的回收利用技术一、塑料废渣的处理和利用二、硫铁矿炉渣的处理和利用三、磷石膏废渣的处理和利用重点:化工废渣及其防治对策;典型化工废渣的回收利用技术。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环境工程专业)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C018130503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总学时:64(理论58+实验6)学分:4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化工原理》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由“化工原理”理论课和“化工原理实验”组成,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性能和设计计算,培养有分析和解决单元操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即在科学研究的生产实验中对设备应具有操作管理、设计、强化与过程开发的本领,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实施常规工艺、常规管理和常规业务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本课程兼有工程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双重教育任务,重在培养工程创新能力。
1.能正确理解各主要单元操作(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了解主要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构造、性能和操作原理,并具有设备选型及校核的基本知识。
2.以“三传”现象基本原理为主线,以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物系平衡关系、传递速率及经济核算观点5个基本概念为理论依据,理解单元操作通用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掌握基本计算公式的物理意义、应用方法和适用范围;掌握主要单元操作过程及设备的基本计算方法;具有查阅和使用常用工程计算图表、手册、资料的能力。
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方法,在数学模型法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因次分析”为主的实验研究方法,并建立“工艺流程”、“工程装置”、“过程操作”等专业工程概念,为培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验研究技能起过渡桥梁作用,密切联系生产实际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初步掌握单元操作操作管理、设计、强化与过程开发的基本程序,具有运用工程技术观点分析和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一般问题的初步能力。
为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及专业课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完整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
主编:杨永杰
Chapter1 总论
化学工业出版社
目录
目录
总论 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 大气污染防治及化工废气治理 水体污染防治与化工废水处理 固体废物与化工废渣处置 化工清洁生产技术与循环经济 噪声控制及其他化工污染防治 环境保护措施与化工可持续发展
化学工业出版社
——NOX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酸雨可以破坏作 物的根系统的营养循环;与臭氧结合损害树的细胞膜, 破坏光合作用;酸雾还会降低树木的抗严寒和干燥的 能力。
——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引起“温室
效应”,使地球气温上升1.5~4.5℃,造成全球性气候
反常。
化学工业出版社
4.碳氢化合物
人为排放源
§ 1 总论
认识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内涵 有如下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 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 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 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 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 村等”。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二、生态学系统
定义: 生命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注意三点: 划分有人为因素,可大可小,小可成大 系统中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 动态平衡
化学工业出版社
简化了的陆地生态系统
化学工业出版社
生态系统的组成
自然界的绿色植物 生产者
及凡能进行光合作
用、制造有机物的 生物(单细胞藻类和
——汽油燃烧(38.5%)、焚烧(28.3%)、溶剂蒸发 (11.3%)、石油蒸发和运输消耗(8.8%)、提炼废物 (7.1%)。美国排放碳氢化合物占总产量的比例高达34%, 其中半数以上来自交通运输。汽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主要 有两类:烃类,如甲烷、乙烯、乙炔、丙烯、丁烷等;醛 类,如甲醛、乙醛、丙醛、丙烯醛和苯甲醛等。此外还有 少量芳烃和微量多环芳烃致癌物。
化工设计概论课程设计
化工设计概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化工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化工设计的概念和基本流程。
2.了解常见的化工单元操作和设备。
3.熟悉化工设计的常用方法和工具有哪些。
4.能够运用化工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的工艺设计和模拟。
5.能够进行化工设备的选型和计算。
6.能够撰写简单的化工设计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化工设计对于社会和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化工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常见的化工单元操作和设备。
3.化工设计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4.化工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化工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第二周:常见的化工单元操作和设备。
第三周:化工设计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第四周:化工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工设计的流程和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化工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化工设计概论》。
2.参考书:相关的化工设计手册和论文。
3.多媒体资料:化工设计软件教程和实际案例视频。
4.实验设备:化工设备模型和实验器材。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化工设计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期末进行闭卷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将保持客观、公正,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教案
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教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关系,并能够掌握基本的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定义与概念2. 化学在环境工程技术中的应用3. 环境工程技术对化学的要求4. 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步骤:1. 概念讲解首先,我将向学生介绍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定义与概念。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而环境工程技术是通过应用工程技术手段,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学科。
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相互关联,化学为环境工程技术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持。
2. 化学在环境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接下来,我将介绍化学在环境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化学在环境工程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化学反应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和大气污染控制;分析化学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监测;材料化学可以用于开发环保材料等。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并且提供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手段。
3. 环境工程技术对化学的要求然后,我将讲解环境工程技术对化学的要求。
环境工程技术对化学掌握的要求较高。
学生需要熟悉基础的化学知识,例如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以及常见化学物质的特性和用途。
只有掌握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学生才能更好地应用于环境工程实践中。
4. 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我将介绍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例如,绿色化学的概念被提出,旨在开发环境友好型的化学物质和工艺;环境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开发更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学生在学习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时,需要关注并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以保持与时俱进。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紧密联系,明确化学在环境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化工工程教案
化工工程教案教案:化工工程引言:化工工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化学、物理、材料学等多个领域。
本教案旨在提供一种教学策略和技巧,帮助教师有效地传授化工工程相关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化工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化工工程的常见实验技术和方法;3. 熟悉化工工程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化工工程概述1.1 化工工程的定义1.2 化工工程的历史发展1.3 化工工程的主要领域和应用2. 化工工程的基本原理2.1 化学反应与反应热2.2 物质平衡与能量平衡2.3 流体力学与传质现象3. 化工工程的实验技术3.1 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与操作3.2 常见化工工程实验方法3.3 数据采集与处理4. 化工工程的应用领域4.1 石油化工4.2 化学制药4.3 环境工程4.4 新能源与材料5. 化工工程的发展趋势5.1 绿色化工与可持续发展5.2 先进工艺与技术创新5.3 自动化与智能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化工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
2. 实验法:安排适当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化工工程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实例,加深对化工工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评估1.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化工工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指定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考察实验操作技巧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课堂讨论与小组合作项目: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项目,评估学生对化工工程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综合性的化工工程教材,如《化工工程导论》。
2. 实验室:提供化工工程实验所需的实验设备和材料。
3. 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化工工程的相关视频和图片,生动直观地呈现知识点。
六、教学进度安排1周:化工工程概述2周:化工工程的基本原理3周:化工工程的实验技术4周:化工工程的应用领域5周:化工工程的发展趋势七、教学反馈与改进1. 定期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及时处理问题和改进。
环境工程概论第三版教学设计
环境工程概论第三版教学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介绍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本质和现状有深刻理解,掌握环境工程领域的基本观念、原理和技术。
本教材的编写立足于中西方环境工程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环境工程学的重要领域。
本课程适用于环境类与工程类专业的本科生,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提高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二、教材
《环境工程概论》第三版,作者为何均等,出版社为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教学目标
•掌握环境工程学的基本观念、原理和技术;
•对环境问题的本质和现状有深刻理解;
•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掌握环境工程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内容安排为15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的的内容如下:
1.环境工程学的概念与意义
2.大气环境污染与控制
3.地球水循环及水环境污染与控制
4.土壤污染与修复
5.声环境污染与控制
6.固废处理与处置
1。
化工与环境保护典型课例(江庆平)
中职盐化工工艺专业《化工环境保护概论》典型课例化工与环境保护宁晋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江庆平教学思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导致网络教学这一崭新教学模式的出现。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是盐化工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化工与环境保护》一节论述了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化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涉及知识面较宽,对中职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采用互联网搜索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百度搜索的相关功能,扩展知识面,更好地了解化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给学生以全新的视野和观感。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化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了解化工污染的来源、化工污染的特点、化工污染的防治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上网查找化工与环保知识,归纳总结探究新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能够胜任以后的工作。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互联网查找化工与环境污染方面的资料,分析总结化工污染的来源和特点。
(2)教学难点:根据网上资料,分析总结化工污染的来源和特点。
教学方法:(1)互联网搜索法(2)问题导学法(3)多媒体辅助法(4)总结归纳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实录:【新课导入】师:前面通过两课时学习了人类与环境,我们知道因人类活动,出现了多种环境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网络在百度视频中搜索一段关于“十大环境问题”的视频进行观看,然后根据画面显示总结主要是哪些活动引起了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学生在百度视频(/)中搜索“十大环境问题”,并选择一段视频点击观看。
并思考问题)师:哪些活动引起了较严重环境问题?生回答问题:(略)师:通过总结我们得出结论,工业生产引起了更严重的环境问题。
而化工生产引起的环境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
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教案
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环境污染的类型和原因;3. 理解环境保护工程的原理和方法;4.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主动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二、教学内容1. 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的定义与关系;2. 环境污染的类型和原因;3. 环境保护工程的原理和方法;4.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与环境保护活动。
三、教学重点1. 环境污染的类型和原因;2. 环境保护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难点1. 环境保护工程的原理和方法;2.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及方法1. 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一幅描绘环境污染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对生活和生态环境有何影响?2. 知识讲解(30分钟)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的定义和关系,详细讲解环境污染的类型和原因。
同时,重点讲解环境保护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污染物治理、废物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等。
3. 案例分析(15分钟)选取一个实际的环境污染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环境保护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要求学生就所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方案。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小组代表将各自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并得出结论。
教师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展望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的发展方向。
六、教学资源及实施条件1. 教学课件和讲义;2. 图书馆或互联网上的相关参考资料;3. 各小组的研究成果报告。
七、教学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的质量和成果进行评价;2. 学生根据所完成的小组研究成果、个人总结及展望进行自我评价。
八、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环境保护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复习;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环境保护设施或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概论大纲
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概论大纲《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ZR094404课程名称: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概论总学时数:36一、说明(一)《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础选修课程,本课程开设一学期,2学分,共36学时,本课程根据现代化工生产的特点,结合典型实例,系统而又简明地论述了化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重点论述了化工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及环境质量评价、化工防火防爆、防职业中毒、压力容器和化工检修等安全技术。
将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把基础知识融合到大量的应用实例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注重先进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密切联系实际,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提供了操作指南,使学生规范操作,提高能力,增强岗位竞争力。
(二)教材及授课对象:教材:《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第一版),编者:黄岳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授课对象: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三)《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向学生传授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三废”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化工污染控制技术,掌握防火、防爆、防高温、防尘毒、防灼伤等化工安全技术,培养学生的安全与环保意识;二是使学生不仅对环境和环境保护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能在以后的化工生产、管理、设计及研究等工作中能自觉地把化工污染控制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并能够处理化工生产中的安全及环境污染问题。
(四)《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五)教学建议:采用板书和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六)考核要求:开卷考试;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作业、课堂出勤等)、期末成绩分别占30%、70%。
二、教学内容绪论主要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化学工业生产的特点;(2)了解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安全事业;(3)了解典型化工污染与安全事故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化工废水处理教学重点:1 化工废水处理方法类型2 废水的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教学总学时:10学时学时分配:第一节化工废水的来源及特点1学时第二节化工废水处理方法概述1学时第三节物理处理法—————2学时第四节化学处理法—————2学时第五节物化处理法—————2学时第六节生化处理法—————2学时第一节化工废水的来源及特点第二节化工废水处理方法概述授课方式:讲课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化工废水的来源、特点、危害;并从作用原理和处理程度两方面介绍化工废水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1水体污染物的种类;2 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化学处理法的原理;3 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的程度。
教学难点:水质指标与水体污染的关系及各种污水处理方法的原理。
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内容:第一节化工环境污染概况一、废水的来源及特征(15分钟)化工废水是从每一种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废水,如工艺废水、冷却水、设备洗涤水、场地冲洗水等等。
不同行业、不同生产方式、不同设备、操作水平的高低等因素都会影响废水的产生数量和废水中污染物种类。
1.化工废水的主要来源(5分钟)(1)在生产、包装、运输、堆放的过程中流失的物料又经雨水或用水冲刷而形成的废水;(2)化学反应不完全而产生的废料:由于反应条件和原料纯度的影响以及反应本身的性质不同,任何反应都有一定的转化率,一般反应的转化率只能达到70%~80%。
未反应的原料虽然有一定的循环程度,但仍有一部分得不到利用,残留在废水中排放出去;(3)化学反应中副反应生成的废水:化学反应常伴有副反应,产生副产物,有些可以回收利用,有些不易回收的,以废水的形式排放;(4)冷却水:冷却水分为直接冷却水、间接冷却水(温度不高时,一般可直排),直接冷却水中必然会含有一些物料,形成废水;(5)一些特定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水:有些生产过程本身需要大量的水,例如酸洗过程(利用酸溶液去除钢铁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锈蚀物的方法称为酸洗通常指清洁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
一般将制件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
是电镀、搪瓷、轧制等工艺的前处理或中间处理。
);(6)地面和设备冲洗水和雨水。
2.化工废水分类(5分钟)按成分分为三大类:含有机物的废水(洗涤剂、有机农药、多氯联苯、稠环芳香烃、芳香胺类、杂环化合物、酚类、腈类);含无机物的废水(酸、碱和无机盐类;汞、铬、镉、镍、锌、铜、锰等重金属类;(砷、硒、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亚硝酸盐等非重金属类);既含有机物又含有无机物的废水。
不同的行业产生的废水污染物种类不同,污染程度不同。
3.化工废水的特点(5分钟)化工行业在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推动了经济发展业,但同时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
化工废水污染的主要特点:(1)废水排放量大:化工生产中必然要进行化学反应,通常化学反应都要求一定的温度、压力、催化剂条件,因此,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工艺用水尤其是需要大量的冷却水,因此排放量也很大,居各工业系统之首;(2)污染物种类多:废水中的污染物是来源于原料,不同的行业化学反应中用到化学品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有机物又有无机物,有些带有毒性,有些不易降解,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健康;(3)污染物毒性大,不宜生物降解;(4)废水中有害污染物较多:全国废水中氰化物、汞、铬等有害污染物多数是来源于化工废水;(5)化工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视其所用原料、生产工艺方法及生产规模不同而又很大差异;(6)污染范围广:化工行业种类多、厂点多,而且水具有流动性,所以污染面广。
二、水体污染物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大致可分为:固体污染物、需氧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油类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感官性污染物、热污染等。
为了表征废水水质,规定了许多水质指标,各项水质指标则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主要有:有毒物质、有机物质、细菌总数、PH、色度、温度等。
水质指标和污染物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一)固体污染物在水中以三种形态存在:溶解态(直径小于1nm)、胶体态(1nm~100nm)、悬浮态(大于100nm)。
1.呈悬浮状态的物质通常称为悬浮物,是指粒径大于100nm的杂质,这种杂质造成水质显著混浊,其中颗粒较重的多数是泥沙类的无机物,以悬浮状态存在于水中,在静置时会自行沉降,颗粒较轻的多动植物腐败而产生的有机物质,浮在水面上。
悬浮物还包括浮游生物(如蓝藻类、硅藻类)微生物;2.所谓胶体状态的物质状态的物质是指粒径大致在1nm-100nm之间的杂质。
胶体杂质多数是粘土无机胶体和高分子有机胶体。
高分子有机胶体是分子量很大的物质,一般是水中的植物残骸经过腐烂分解的产物,如腐殖酸、腐殖质等。
粘土性无机胶体则是造成水质混浊的主要原因。
胶体杂质具有两种特性,一种是由于单位容积中胶体的总面积很大,因而吸咐大量离子而带有电性,使胶体之间产生电性斥力而不能互相粘结,颗粒始终稳定在微粒状态而不能自行下沉。
另一种是由于光线照射到胶体上被散射而造致混浊现象。
3.呈溶解状态的物质,其粒径大约在1nm以下,主要以低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
这种杂质不会产生水的外表混浊现象。
例如,食盐溶解于水,水仍然是透明的。
固体污染物常用悬浮物和浊度两个指标来表示:1.水中固体污染物质主要是指固体悬浮物。
大量悬浮物排入水体中,造成外观恶化、混浊度升高,改变水的颜色。
悬浮物沉于河底淤积河道,危害水体底栖生物的繁殖,影响渔业生产;沉积于灌溉的农田,则会堵塞土壤孔隙,影响通风,不利于作物生长。
2.(混)浊度——指水中的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其值可表征废水中胶体和悬浮物的含量,正是由于胶体和悬浮物的存在而产生浑浊现象,以致降低水的透明度,影响感官甚至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活。
(二)耗氧有机物由于绝大多数耗氧污染物是有机物,在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厂和造纸等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纤维素等。
无机物主要为还原态物质,如Fe、Fe2+、S2-等。
一般情况下,耗氧污染物即指耗氧有机污染物。
有机物的共同特点是这些物质直接进入水体后,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DO),在缺氧条件下污染物就发生腐败分解,恶化水质,故常称这些有机物为需(耗)氧有机物。
水体中耗氧有机物越多,耗氧越多,水质越差。
原因如下:在一给定的水体中大量有机物质能导致氧的近似完全的消耗→那些需氧的生物种类(如鱼类,浮游动物)就无法生存→那些可生存在缺氧条件下的细菌数量上升→造成了许多难闻有毒的产物和厌氧呼吸的产物。
不同物种能忍受氧气的最低限度不同→水生生态系统氧浓度发生变化→物种的组成也就会发生变化。
所以必须控制水中耗氧有机物的量。
一般有机污染物难以用该物质绝对含量作为指标,多种有机污染物更难以分别用各种物质的绝对含量作为指标,因而需要用间接的、综合的指标来表示。
常采用以下几个综合水质污染指标来描述:(1)※化学需氧量(COD):指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COD值越高,说明有机污染物的污染越严重。
常采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和重铬酸钾。
重铬酸钾的氧化性很强,能够比较完全的氧化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和无机还原性物质,表示为COD cr,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水样,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高锰酸钾法测得的表示为COD Mn,适用于测定一般地表水,如海水、湖泊水等。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化学需氧量一般指COD cr,COD Mn称为高锰酸盐指数。
由于高锰酸钾氧化能力大大低于重铬酸钾,所以同一废水的锰法COD值会低于铬法COD,其中工业废水的测定值差距更大,可能达到2~3倍的差距。
同一水样用上述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是不同的,因此在报告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结果时要注明测定方法。
(2)※生化需氧量(BOD):指在有氧条件下,由于微生物活动,降解有解物所需的氧量,以mg/L表示。
生化需氧量越高,说明水中耗氧有机物污染严重。
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为碳化阶段,有机物中碳氧化为二氧化碳,有机物中的氮氧化为氨的过程。
碳化阶段消耗的氧量称为碳化需氧量,用L a或BOD u表示。
生活污水达到完全氧化,在20℃时这一阶段需要约20天左右的时间,这一阶段完成之后,水体中的有机物就变成了无机物质。
第二阶段:称为氮化阶段或硝化阶段,氨在硝化细菌作用下,被氧化为亚硝酸根和硝酸根。
硝化阶段的耗氧量成为硝化需氧量,用L N或NOD u表示。
在20 ℃时,生活污水大约需要100天左右,完成这一阶段。
有机物耗氧过程与温度,时间有关。
温度越高,微生物活力越强,消耗有机物越快,需氧越多;时间越长,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数量和深度越大,需氧越多。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在20℃的温度条件下培养5天的生物化学过程需要氧的量为指标,称为BOD5。
其实,BOD一般指的是第一阶段生化反应的耗氧量,最适宜的温度是15~30℃,从理论上讲,为了完成有机物的生物氧化需要无限长的时间,但是对于实际应用,可以认为在温度20℃的条件下,一般有机物需20天左右才能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氧化分解过程,其需氧量用BOD20表示。
它可视为完全生化需氧量L a。
但在实际测定中,20天时间太长,所以目前国内外采用BOD5,而不是采用BOD20。
BOD5只能相对反映出氧化有机物的数量,但对于某一种废水而言,此值是固定的,如生活污水的BOD5约为BOD20的70%~80%。
COD与BOD比较,COD的测定不受水质条件限制,测定的时间短。
但是COD不能区分可被生物氧化的和难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机物不能表示出微生物所能氧化的有机物量,而且化学氧化剂不仅不能氧化全部有机物,反而会把某些还原性的无机物也氧化了。
所以采用BOD作为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较为合适,在水质条件限制不能做BOD测定时,可用COD代替。
水质相对稳定条件下,COD与BOD之间有一定关系:一般重铬酸钾法COD>BOD5>高锰酸钾法COD。
COD的比值称为可生化性指标,作为废水是否适宜生化法处理的一个衡量标准。
比值越大,越容易被生物处理,一般认为该值大于0.3的污水才适于采用生物处理。
比值小于20%说明生化性不好,30%-40%生化性一般,50%生化性好。
例如葡萄糖溶液的比值在70%左右。
(3)总需氧量TOD(Total Oxygen Demand):有机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在高温下燃烧后,将分别产生CO2, H2O,NO2,和SO2。
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
TOD值一般大于COD值。
TOD的测定方法:向氧含量已知的氧气流中注入定量的水样,并将其送入以铂为触媒的燃烧管中,在900o C 高温下燃烧,水样中的有机物即被氧化,消耗掉氧气流中的氧气,剩余氧量可用电极测定并自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