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明文课堂教学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说明文课堂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课本中编入了为数不少的说明文,编者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这类文章,不仅能了解各种说明方法,而且能在深入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习说明文的语言特色,积累语言,增长知识。
说明文讲求科学,所以用词精当,语言准确,是很好的学语言的范本。然而纵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少老师觉得说明文的教学不好把握,特别是在中高年段,文章的篇幅长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老师到底能教给学生什么,是说明方法?是说明顺序?还是纯粹的增长文本内容所要说明的知识?教学中,由于没有把握住课文的教学重难点,要么把课上成了自然常识课,要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讲解说明方法,诸如: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在拿捏不准的情况下,课堂教学了无生趣,枯燥乏味,这些课文就成了“匆匆过客”,与学生“擦肩而过”,无法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学生也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效率低下。
文章不是无情物,说明文同样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教学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也应该像其它文体的教学那样,让它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还原其语文本色。
近两年我在进行说明文文体的教学时,通过学习、反复实践总结了相应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准备
1、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及相关教辅,与同组教师交流、研讨,不仅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保证课前准备工作及时、充分。
2、课堂教学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做到扎实、有效。
3、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记下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及其改进方法。
二、业务学习
1、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动态,学习最新教育、教学理念;
2、经常听同组其他教师的课,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3、记下自己教育教学的点滴成败,寻找更好的方法;
4、多读书、多学习,正所谓“厚积而薄发”,用知识充实自己。
三、教学环节
下面我以《海的颜色》为例,展示说明文的教学环节。
一)、创建情境,激发情感。
兴趣和爱好是小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各种教学情境,渗透的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于这样枯燥的说明文,我们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首先运用现代多媒体电脑为学生播放有关大海的录像,让学生欣赏大海美丽的景色。在一个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对大海的探究的欲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接着,就及时激发学生的情感,设计问题: 如果有机会想不想去看一下大海?你能用一个词形容你心中的大海吗?让学生大胆想象,大胆猜测,教师再不失时机地表扬激励学生。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二)、自由朗读,感知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一是要求学生积累有价值的字、词,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二是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让学生弄清楚这篇课讲了那些内容、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样的知识。设计这个活动,目的是想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意,并迅速捕捉重要信息。
以《海的颜色》为例。这一步给学生的要求是两个:一是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二是读后思考,看作者列举那几个地方的海来写海的颜色?又分别是什么颜色?
学生如果把这两个任务完成了,对本文的内容也就了解清楚了。老师在这一板块的总结可以在黑板上画上一个表格,写上表示作者列举的地点与海的颜色的关键词,这样学生对内容就一目了然了。
三)、快速浏览,理清思路
这一板块的目的是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弄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用分层概括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梳理。可以要求学生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即找出每段的话明对象,让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思路。甚至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如把每段的中心句放在一起,把课文变成一篇短小“浓缩文”
以《海的颜色》为例。这一环节的活动内容是: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为
什么去不同的地方观察海的颜色呢?你能找到文中的语段来解读这个问题吗?最后的结论又如何呢?
老师在这一环节的总结是:课文的行文思路是“质疑-列举事例-结论”,这是说明顺序中明显的逻辑顺序。“课文浓缩文”就应当是这样的。
四)、品读感悟,赏析方法
这一过程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说明文说明对象的特点,知道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理解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帮助学生分析说明文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在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的时候,出现句子“那是深深的湛蓝色,阳光下映出一片金色的光辉。飞鱼在海面上飞行,军舰在海面上行驶,浪花庄严无声”时,出现了“描写”的表达方法,老师直接揭示出什么是描写的说明方法,通过自主感悟、朗读、补充资料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描写的说明方法的好处。当第7自然段中再次出现描写的说明方法时,自主设疑,为什么西西里岛的海水一方面因晶莹而明亮给人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游到海底又漆黑一片,给人汗毛倒竖的感受呢?于是学生们再深层次地解读文本,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领悟到:读这两个句子之所以产生一白一黑的视觉冲击的原因是使用了描写的说明方法!由此可见,对小学生而言,说明文中理解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和表达效果是重点。
最后,再让学生看看文中还运用了我们以前学到的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老师的总结是: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子、描写、作比较这样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海的颜色的有关知识。
五)、回归整体,品味语言
这一板块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内容、弄清思路、明确说明方法的基础上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这一环节可以要求学生通读全文,也可选取比较经典的段落读,让学生边读边找出具有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字、词、句等,加以赏析。
以《海的颜色》为例:这一板块的活动内容是:作者经过观察后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请大家轻声朗读第9自然段,说说你的看法,然后引读,揭示首尾呼应的写法,联系上文体会它的好处。然后让学生通读全文,你发现这种说明文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独特之处?这个活动要预留出比较宽裕的时间,让学生静思默想,细细品味欣赏。比如“关联词语”,在介绍渤海湾的海的颜色富于变化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