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下)答案84分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上)答案94分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上)答案94分](https://img.taocdn.com/s3/m/5b4b9f43647d27284a735129.png)
课件名称: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上)测试题目共: 30 ,总分值: 100 , 测试时间: 60 分钟第1 题、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
( 是否题 ) (分值: 3)A.对B.错第2 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 是否题 ) (分值: 3)A.对B.错第 3 题、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 是否题 ) (分值: 3)A.对B.错第 4 题、中国人重仁,西方人重智。
( 是否题 ) (分值: 3)A.对B.错第5 题、“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家庭利益需要,由道家礼教对妇女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方面进行的规范要求。
( 是否题 ) (分值: 3)A.对B.错第 6 题、崇尚道德是我国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征。
( 是否题 )(分值: 3)A.对B.错第 7 题、孟子提出“仁、义、礼、智、信”。
( 是否题 ) (分值:3)A.对B.错第 8 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不必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是否题 ) (分值: 3)A.对B.错第 9 题、中国的“天下”概念是严格具有世界眼光的世界理念,(分值: 3)A.对B.错即能够达到孔子标准“以天下观天下”。
( 是否题 )第 10 题、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是否题) (分值:3)A.对B.错第 11 题、仁爱的核心是()。
(单选题 )(分值:3)A.个人主义B.博爱C.推己及人D.利己主义第 12 题、由于文化上的偶然,中国最早思考了世界制度的问题,即()。
(单选题 )(分值:3)A.“三权分立”B.“共产主义”C.“和谐世界”D.“天下理念”第 13 题、党的()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考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7781eaa6c30c2258019e50.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后题答案一、填空题1.团圆节2.苏轼3.月亮4.长寿5.“辟邪翁”6.百家争鸣7.大自然;人类;互相理解,结成友谊8.仁;礼;中庸9.和而不同10.重和谐;主张中庸11.汉字12.大汶口文化时期13.陶文14.商代的甲骨文15.隶书16.气势.意态.韵律17.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和柳公权等18.笔.墨.纸.砚19.尖.圆.齐.健20.线条.结构.墨色21.人物画22.山水画23.青绿山水24.水墨山水25.以形写神.形神兼备26.一年四季27.冕旒28.花钿妆29.天揖30.维吾尔族31.宫殿建筑32.明33.四合院34.川35.印度36.乌龙茶37.取.沏.端38.凤凰三点头39.尝茶.闻香.观汤40.盖.碗.托41.营养42.淮扬菜43.尝鲜44.饺子45.苏东坡二、单选题1-5 CCABA 6-10 CCADD 11-15 CDDAD 16-20 BCCAB 21-25 ACCAB 26-30 ABACD 31-35 BBBAC 36-40 BABCD 41-46 CDBCBD三、多选题1-5 ABD ABCD BC AC ABC6-10 ABCD ACD ABCD ABCD ABCD11-15 ACD BCD AC CD ABC16-20 ABD ABCD ABCD AC ABC21-25 ABD ABC ABCD ABCD ABCD26-30 ABC ABD ABCD BC BCD31-35 ABD BCD BD ABCD BCD36-40 CD AB ABC ACD ABCD41-45 ABCD ABD ACD ACD ACD四、判断题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 √×√√×五.简答题1.拜月、赏月、吃月饼、“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002bc1060b1c59eef8c7b46e.png)
文化纵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崔咏梅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价值观,并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
本文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及核心价值观的辨析与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其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柱,对价值观的不断完善有重要意义。
需要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超越文化是某一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最大特性在于它的传承性。
中国特色文化依赖传统文化的积累与传承,为了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有必要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而核心价值观指的是对目前中国思想方向与文化生活的集中概括,与传统文化间有密切联系。
十八大以来,培育及弘扬核心价值观需要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思想不断深入,只有正确掌握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间关系,才能明确文化传承和发展方向。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核心价值观的辨析与认知(一)优秀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概念认知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华民族在长时间发展历程中创造出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其他各类文化发展源头。
它体现出时代特性,与当代国家文化有所差别,但是始终发挥精神支柱作用[1]。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化、民俗习惯等多种内容,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受到政治、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的作用。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文化中可能存在一些封建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这些落后文化观念与时代背景有关。
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传统文化的珍贵结晶,它体现的价值追求必然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为中国民族的繁荣昌盛奠定基础,并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塑造提供精神力量。
(二)价值观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分析价值观是在人们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中产生的,是人们看待现实事物时持有的立场、态度与观点。
价值观的形成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并且形成后很难改变,为了保证国家社会的健康发展,要求树立有引领作用的价值观。
传统文化答案整理
![传统文化答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39860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0.png)
传统文化答案整理绪章:中国传统文化漫谈1.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B)A. 崇德重义B. 以人为本C. 载道化成2.“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A. 《周易.贲》B. 《周易.震》C. 《周易.艮》3.“文”不包括(D)A. 人文B. 地文C. 天文D. 物文4.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A. “易”、“道”B. 儒、释、道三家并列C. 儒道互补5.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B)A. 中庸之道B. 中和为美C. 阴阳五行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 以人为尊B. 以仁为本C. 以民为贵2.礼教的核心是:(ABCDE)A. 长幼有序B. 朋友有信C. 夫妇有别D. 君臣有义E. 父子有亲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A.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B.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C.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D.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A)A. 天人合一B. 辩证逻辑D. 形式逻辑第二章: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D)A. 义B. 礼C. 知D. 仁2.颜渊问仁,子曰:(D)A.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B. 仁者爱人C. 仁者其言也讱D. 克己复礼为仁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B)A. 博学B. 自我修养C. 审问D. 明辨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B)中寻找A. 个性B. 共性5.天的涵义包括:(C)A. 道德义B. 自然义C.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D. 神性义6.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A)A. 董仲舒B. 孟子C. 孔子D. 老子7.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A. 人与自然的和谐B. 人与社会的和谐C. 人的身心和谐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8.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D)A. 慎独B. 穷理C. 尽心D. 仁礼的统一9.荀子提出过:(A)A. 制天命而用之C. 尽心、知性、知天D. 不以人灭天第三章:《老子》与中国传统文化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D)A. 礼官B. 司马C. 祭司D. 史官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B)A. 恭宽敏惠B. 清虚卑弱C. 和静清寂D. 仁义礼智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B)A. 祭神如神在B. 无神论C. 怀疑论D. 未知生,焉知死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C)A. 善利万物而不争B. 处众人之所恶C. 推己及人D. 居善地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B)A. 圣人无常心B. 治人事天莫若啬C. 上善若水D. 物壮则老6.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B.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C.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D. 《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7.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BCD)A. 道法自然B. 祸福相依C. 反向思维D. 相反相成8.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ABC)A. 不多为B. 有所不为C. 不妄为D. 不作为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BD)A.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C. “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D.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0.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BC)A. 天道酬勤B. 弱者,道之用C. 天之道,利而不害D. 忠恕之道第四章:庄子1.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B)A. 万物之一类B. 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C. 辁才讽说之徒D. 任公子2.“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D)A. 老子B. 惠子C. 庄子D. 孔子3.《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述了几遍(D)A. 四遍B. 二遍C. 一遍D. 三遍4.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D)A. 孰知正味B. 孰知正色C. 孰知正处D. 孰知正见5.《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C)A. 天籁B. 地籁C. 道籁D. 人籁6.地籁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A)A. 百围之木B. 水面C. 天空D. 大地7.“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A)A. 以自为是B. 神人无功C. 圣人无名D. 之人无己8.《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B)A. 养形为主B. 养性为主C. 养情为主D. 养气为主9.“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C)A. 厨师B. 尸祝C. 治国者D. 屠户10.下面四者中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A)A. 悬解B. 帝之悬C. 遁天背情D. 遁天之刑第五章:佛教文化1.“佛”意思是什么(D)A. 传说中的人物B. 庙里的塑像C. 神仙D. 智者、觉者2.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A)A. 古印度B. 中国C. 泰国D. 尼泊尔3.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D)A. 公元前6世纪B. 三国时期D. 西汉末、东汉初4.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A)A. 白马寺B. 普救寺C. 少林寺D. 南华寺5.“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题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9a2b4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3.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题答案1、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答案:【计分规则】:答出任何关于文化的定义即给10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答出主要为中国人自古流传至今的生活方式,体现变化的特点。
分值10分中国文化特点为:包容性、集体性、专制性、原始思维等。
分值10分。
--------------------------------2、秦晖先生在《传统十论》提出,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但制度有,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答案:--------------------------------3、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自秦王朝统一起,就进入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专制社会,历代实行郡县制,皇权至高无上,因而中国古代就是一个专制王权社会;也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中,历来有“国权不下县”的现象,王朝设置的官府只到县一级,再往下一般都是乡绅自治,因此不能算是专制王权社会。
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答案:--------------------------------4、什么是五谷?答案:麻、黍、稷、麦、豆。
--------------------------------5、肉食和蔬食分别是什么意思?答案:【计分规则】:普通民众一般很少吃到肉,以蔬菜为主要菜肴,故称蔬食。
上层统治或者说贵族才能经常吃到肉,故称肉食。
如《孟子》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要七十以上古来稀的老人才有肉吃。
《曹刿论战》则称:“肉食者鄙。
”此处的“肉食者”即指贵族或统治阶层。
--------------------------------6、“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7、请谈谈在士农工商四民社会中,士人阶层为什么会居于相对特殊的地位,士人阶层的这种相对特殊地位对中国传统社会有什么影响?答案:--------------------------------8、你了解孔子吗?请说说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在什么地方?答案:【计分规则】: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旨在引导学生去了解孔子这一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刻影响的重要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剖析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f2c6c7ad51f01dc281f1b6.png)
章一 1.为什么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4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和最早的农耕用具。
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创立日市,发明医药等。
黄帝发明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例如文字、衣冠和社会制度等。
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了文明教化的意义,在物质、精神、制度文明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上古各族的迁徙流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导致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发展。
在炎黄部落迁徙的沿途,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与当地的氏族部落发生了文化交流。
炎黄部落把当时先进的农业带给了东方,黄河下游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向西传播到中游地区。
古史有记载说周人即是黄帝的子孙,与炎帝也有血缘关系。
虽然在当时不同部落的军事冲突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继续耕耘,创造古老的中华文明,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时代是中国5000年文明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炎帝时代就有了萌芽。
炎帝发明弄个认识自然的综合成就,对天文气候等的粗浅认识。
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发端于炎黄时代。
在较早的文献中,认得历史就是炎黄的历史,他们的成功得力于人的积极进取,这种相信人的力量依靠人的努力,问题、为社会为人民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谷物种类北粟南稻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
粟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
稻是野生稻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2)家畜品种中国史前农业附属生产部门的家畜饲养业,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有很大发展,有猪狗鸡牛羊。
3)农耕工具主要农具铲、耒和锄,刀和镰,磨盘磨棒。
4)聚落形态农业的发展促使大规模聚落的形成2、试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明过程P44.3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阅读答案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4adf4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c.png)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阅读答案《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阅读答案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或表现方式。
文化大体上存在着精神形态(如观念等),实物形态(如器物等),以及实践形态(如生活方式、精神生产、文化产业等)。
剥开文化的外壳,我们会发现,深藏其内并持久发生重要作用的是价值观念。
价值观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并渗透在文化的各种形态中。
价值观作为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
虽然不能把所有文化都归结为价值观念,但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以至于人们在谈论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时,主要是指特定的价值观念。
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孟老庄之学之所以今天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了深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理想,这些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散发着恒久的魅力。
“软实力”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把国家政治价值理念视为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
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并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不同时代文化的最重要特征。
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往往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受制于特定的时代、制度和实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出现过重视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至今为人们所重视。
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机器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消除了等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既催生了“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培育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都带有民族和时代的印记。
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产生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包括文化在内的一切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中国特色社会实践构成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伴随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运而生。
当代中国价值观表达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基本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促进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倡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科技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科技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ec4ace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9.png)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资的记忆和精神家园。
A:对 B:错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仁爱”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
()A:错 B:对答案:对2.老子讲:“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其所穷。
”()A:对 B:错答案:错3.下列属于达尔文的观点的是()A:视自然与社会为纯粹的矛盾、冲突的世界B:不知价值内在于自然的自然价值中立论观念为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最大缺点C:对自然当守道德中立答案:视自然与社会为纯粹的矛盾、冲突的世界4.我国有经世致用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世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体达用,反对空谈高调。
( )A:对 B:错答案:对5.中国智慧为人类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社会人文环境的生态平衡提供了智慧,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思想资源。
()A:错 B:对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作者是()A:王懿荣B:王阳明 C:许慎答案:许慎2.“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其中的庖牺氏也就是伏羲。
()A:错 B:对答案:对3.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是由()经过长期演变慢慢脱化出来的。
A:草书B:隶书 C:小篆答案:隶书4.下列不属于用字法的是()A:假借B:转注 C:象形答案:象形5.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出现过汉字拉丁化、拼音化运动。
()A:对 B:错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以下诗句中,能典型体现诗词色彩美中“渲染基调、烘托环境”这一特点的诗句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B: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
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陈克《菩萨蛮》)C: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周邦彦《浣溪沙》)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答案: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上)答案94分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上)答案94分](https://img.taocdn.com/s3/m/02df69d25022aaea998f0f78.png)
课件名称: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上)测试题目共:30 ,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第1题、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2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3题、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4题、中国人重仁,西方人重智。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5题、“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家庭利益需要,由道家礼教对妇女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方面进行的规范要求。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6题、崇尚道德是我国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征。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7题、孟子提出“仁、义、礼、智、信”。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8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不必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9题、中国的“天下”概念是严格具有世界眼光的世界理念,即能够达到孔子标准“以天下观天下”。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10题、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11题、仁爱的核心是()。
(单选题)(分值:3)A.个人主义B.博爱C.推己及人D.利己主义第12题、由于文化上的偶然,中国最早思考了世界制度的问题,即()。
(单选题)(分值:3)A.“三权分立”B.“共产主义”C.“和谐世界”D.“天下理念”第13题、党的()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单选题)(分值:3)A.十五大B.十六大C.十七大D.十八大第14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思潮的()。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d405c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78.png)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答案单选题(共2题,每题20分)
1 .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我的答案:C
2 .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多选题(共1题,每题20分)
1 . 优秀文化的标准是()。
•A.跨越时空
•B.超越国度
•C.富有永恒魅力
•D.具有当代价值
我的答案:ABCD
判断题(共2题,每题20分)
1 . 本课程教师认为责任先于自由。
对错
2 .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对错
我的答案:对。
传统文化与价值建设的考试答案
![传统文化与价值建设的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ac11e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4.png)
传统文化与价值建设的考试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深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当代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传统文化与价值建设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传统文化与价值建设文化、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所谓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狭义的“文化”则多指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道德观念等,也就是所谓的精神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进而也改造人自身的活动。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
一方面,文化不过是“人化”,即人按照“人”的需要和理想改变人以外的世界,以满足人生存发展的需要。
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成为一件石器或艺术品,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
因此,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社,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另一方面,文化又是“化人”,即人按照“人”的需要、价值和理想优化、美化和完善自身,把人的品质、思想和行为方式等提升到优雅、完美和高尚的程度。
人是“文化的动物”,正如西方哲学家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
人改造自然,创造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等符号系统,使人生活在符号的意义世界中;人创造自己特有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包括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结构(伦理、政治、法律)、价值观念;人创造人特有的精神世界,极大地拓展了“人”的理念。
所以,人是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之中的,是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
物质生活并不能保证人的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精神感受。
人的幸福感、归属感来自于精神文化生活。
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对人的品德的教养。
《周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469440767f5acfa1c7cd5a.png)
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什么?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2、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哪些原则?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5、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哪“五讲”?答: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
6、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是什么?答:法律法规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
7、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什么实践中去?答: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去。
8、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形成的“四大机制”是什么?答: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山东干部学习平台(传统文化与价值建设答案95分)
![山东干部学习平台(传统文化与价值建设答案95分)](https://img.taocdn.com/s3/m/8172ad6ba26925c52cc5bfe1.png)
传统文化与价值建设试卷[考试时限]:60分钟[分数]:95分1、价值观的教育成效,关键在于与人心的对接。
正确错误2、“勇”字在古代与现代都是勇敢的意思。
正确错误3、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
正确错误4、中国传统的文化理想主义与道德理想主义,在客观上形成了对权力的文化监督与道德监督。
正确错误5、强调价值观建设,是为了优化我们的世道人心。
正确错误6、要提升自己的德性,就一定要防止物欲的腐蚀。
正确错误7、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天人合一。
正确错误8、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类要征服自然。
正确错误9、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正确错误10、长期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等关系,中华文化充满了优越感。
正确错误11、中国文化不是着力于塑造人格神,而是追求终极概念——理念之“神”,如道、通、大、一、仁、义、天、易。
正确错误12、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整个中国处于一种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的状态。
正确错误13、五四运动以来,某些人把国家落后的根源简单地归结为传统文化的束缚,孔子和儒家思想被作为现代化的最大障碍,遭到全盘否定和批判。
正确错误14、中华文化很多传统的仪式和习俗信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了灭顶之灾。
正确错误15、儒家思想的本质就是一种道德伦理学说。
正确错误16、中华美德中的“四维”是指()。
孝悌忠信仁义礼智温良恭俭礼义廉耻17、“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语出()。
《大学》《道德经》《中庸》《论语》18、《论语》:为政以(),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德法仁勤19、中华文化的连续传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的文化自觉。
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荣辱观21、()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
探析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
![探析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2b82819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4.png)
品位•经典经典解读探析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O龚照绮李沾意(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1120)【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在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我国不论是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等各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均是汇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论断。
传统文化为我国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基础,若想长远发展就不能离开优秀文化的源泉。
我国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核心价值观对有价值文化的借鉴,同时也是对无价值文化的摒弃。
理论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对我国几千年发展起来传统文化思想的去糟取精。
实践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以及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思想基础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与我国目前所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联系密切,归其根本,是由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实践要求所共同决定的。
在我国深度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传统文化一直发挥着为其提供思想基础的重大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发展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汲取,这些理念规范着国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举止。
要想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更为深刻的作用,就要不断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想、人文、道德等层面的深刻内涵,并将其与时代创新紧密结合。
对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内在联系的深刻把握,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方向指导。
一、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价值观概念及特征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基于社会生活实践而形成和持有的关于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是人们的价值信念、信仰、理想、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综合体山。
也就是说,对于价值观,它所针对的并不是某一具体事物有关于价值层面的观点看法,它所阐明的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所产生的有关价值层面的根本看法。
它是人民群众用来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利与弊、美与丑等这些相对独立观点的基本体系,它指导着人们去分辨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坚决不做,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段性。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试题及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试题及](https://img.taocdn.com/s3/m/091a164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1.png)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试题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4分,共80分)1.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A. 礼B. 忠C. 信D. 和谐答案:A解析:中国传统文化以“礼”为核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礼貌和仪式。
2. 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是:A. 家庭B. 孝道C. 友情D. 爱情答案:B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孝道,尊重和孝顺父母是传统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
3. 以下哪项不是传统文化的代表?A. 《论语》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答案:B解析:《西游记》是一部古代小说,不是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
4. 以下哪项不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A. 书法B. 京剧C. 电视剧D. 传统节日答案:C解析:电视剧属于现代传媒形式中传播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非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
5. 传统文化强调的是:A. 个人主义B. 社会主义C. 地方特色D. 社会和谐答案:D解析:传统文化强调社会和谐,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二、问答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1. 请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答案: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如孝道、忠诚、诚信等,仍然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指导意义。
这些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家庭、友情和社会和谐。
其次,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等,仍然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此外,传统文化的节日和习俗,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仍然是人们重要的社交和文化活动,保持了后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是否可能?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是可能的。
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新途径。
例如,借助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现代科技设备,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如在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更具互动性的体验。
C19033S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30题全部答案
![C19033S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30题全部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19527a2af90242a895e56a.png)
C19033S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全部正确答案1:“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出自()。
AA.《尚书·泰誓》B.《尚书·尧典》C.《左传·成公十三年》D.《左传·桓公六年》2:()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
A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3:“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出自()。
AA.《尚书·泰誓》B.《尚书·尧典》C.《左传·隐公元年》D.《左传·桓公二年》4:西周初期提出的基本治国政策是()。
ABA.敬德B.保民D.重农5:优秀文化的标准是()。
ABCDA.跨越时空B.超越国度C.富有永恒魅力D.具有当代价值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ABCDA.自由B.平等C.公正D.法治7:在治国理政层次上,要()来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价值观。
ABCDA.以人为本B.以德为本C.以民为本D.以合为本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ABCDA.爱国C.诚信D.友善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ABCDA.富强B.民主C.文明D.和谐10:“三教合一”中的“三教”指的是()。
ACDA.儒教B.基督教C.释教D.道教1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出自()。
BA.《孟子·公孙丑下》B.《孟子·尽心下》C.《尚书·尧典》D.《孟子·滕文公上》12:“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出自()。
BA.《管子·牧民》B.《管子·霸言》C.《管子·问第》D.《管子·立政》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语出()。
BA.顾炎武B.范仲淹C.韩愈D.柳宗元14:()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的基本原则。
CA.人的解放B.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C.公平正义D.自由博爱1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答案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c88d2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4.png)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答案《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材料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
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
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
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
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
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
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
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
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
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
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
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
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现代礼仪文化的价值取向。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观内涵,对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追求进行提炼,与友善、和谐、文明、法治等现代价值观念联系起来进行科学阐释,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之上,使核心价值观落小为礼仪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十届
D.九届
第19题、()是指中国文化具有完善的传承体系和自觉的文化传承使命。(单选题)(分值:3)
A.融合力
B.绵延力
C.传承力
D.凝聚力
第20题、“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出自()。(单选题)(分值:3)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
第21题、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多选题)(分值:4)
A.鲁迅
B.陈独秀
C.蔡元培
D.胡适
第14题、中国社会的当代发展不能寄托于对今日西方社会的单纯效法,而应寄托于中国文化精神的()。(单选题)(分值:3)
A.返本开新
B.传承发扬
C.天人合一
D.中庸之德
第15题、()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单选题)(分值:3)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
第16题、子曰:君子(),小人()。(单选题)(分值:3)
B.错
第11题、“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体现了我国()的价值观。(单选题)(分值:3)
A.天下主义
B.广土众民
C.兴灭继绝
D.和而不同
第12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根本上讲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单选题)(分值:3)
A.吸引力
B.向心力
C.亲和力
D.延续力
第13题、“外国人说我们中国人没有宗教,我们中国是有宗教的,我们的宗教就是儒教,儒教的宗教信仰。便是一个孝字。”此话出自()。(单选题)(分值:3)
A.对
B.错
第8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9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不需要落实到基层。(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0题、民族复兴本质上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复兴。(是否题)(分值:3)
A.对
课件名称: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下)
测试题目共:30,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第1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2题、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最基本的思想,一个是人伦和谐,一个是天人和谐。(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3题、我们要客观、理性地认识宗教。(是否题)(分值:3)
第24题、20世纪80年代,位于华盛顿的三大机构()提出了“华盛顿共识”这一概念。(多选题)(分值:4)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美国政府
D.美国国防部
第25题、中国哲学中的“和”包含()。(多选题)(分值:4)
A.协和万邦
B.和而不同
C.和实生物
D.和而不同第26题、西方国家最主源自的价值观是()。(多选题)(分值:4)
A.对
B.错
第4题、新闻媒体不需要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5题、中华民族是有“命”的民族,此命即是其“生态命运”。(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6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7题、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是否题)(分值:3)
A.同而不和、和而不流
B.和而不流、和而不同
C.同而不和、和而不同
D.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第17题、中国的近现代过程是()。(单选题)(分值:3)
A.全盘西化
B.中体西用
C.西学中源
D.西学东渐
第18题、习近平同志在()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单选题)(分值:3)
A.十一届
A.自由
B.平等
C.公正
D.法治
第30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下原则()。(多选题)(分值:4)
A.坚持以人为本
B.尊重群众主体地位
C.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剩余时间:44分16秒
A.共同创造
B.共同依托
C.共同传承
D.共同弘扬
第22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多选题)(分值:4)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
第23题、以下选项体现了我国“广土众民”价值观的是()。(多选题)(分值:4)
A.人民众而财货寡
B.民寡则用易足
C.天地调剂之法
D.非徒无益于富,又且以多为患
A.自由
B.法制
C.平等
D.人权
第27题、()在近代列强的逻辑中不成立。(多选题)(分值:4)
A.“和平崛起”
B.“以德报怨”
C.“霸道至上”
D.“王道主义”
第28题、下列选项属于霸道主义的是()。(多选题)(分值:4)
A.同而不和
B.小国寡民
C.民族主义
D.和而不同
第29题、()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多选题)(分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