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刘凌云-3-45软体动物门

合集下载

【2019年整理】《普通动物学》完整课后答案刘凌云版

【2019年整理】《普通动物学》完整课后答案刘凌云版

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1.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是什么?试各加以简略说明。

答:脊索动物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是其最主要的3大特征。

①脊索是背部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介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

脊索来源于胚胎期的原肠背壁,经加厚、分化、外突,最后脱离原肠而成脊索。

脊索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外面围有脊索细胞所分泌而形成的结缔组织性质的脊索鞘。

脊索鞘常包括内外两层,分别为纤维组织鞘和弹性组织鞘。

充满液泡的脊索细胞由于产生膨压,使整条脊索既具弹性,又有硬度,从而起到骨骼的基本作用。

②背神经管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一条位于脊索背方的神经管,由胚体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所形成。

背神经管在高等种类中前、后分化为脑和脊髓。

神经管腔在脑内形成脑室,在脊髓中成为中央管。

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为一条实性的腹神经索,位于消化道的腹面。

③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鳃裂。

低等水栖脊索动物的鳃裂终生存在并附生着布满血管的鳃,作为呼吸器官,陆栖高等脊索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如两栖纲的蝌蚪)具有鳃裂,随同发育成长最终完全消失。

无脊椎动物的鳃不位于咽部,用作呼吸的器官有软体动物的栉鳃以及节肢动物的肢鳃、尾鳃、器官等。

2.脊索动物还有哪些次要特征?为什么说它们是次要的?答:脊索动物还具有三胚层、后口、存在次级体腔、两侧对称的体制、身体和某些器官的分节现象等特征。

因为这些特征同样也见于高等无脊椎动物,所以说它们是次要的。

3.脊索动物门可分为几个亚门?几个纲?试扼要记述一下各亚门和各纲的特点。

答:脊索动物分属于3个亚门,10个纲。

简述如下:一、尾索动物亚门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于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或消失。

体表被有被囊,体呈袋形或桶状。

常见种类有各种海鞘和住囊虫,营自由生活或固着生活。

有些种类有世代交替现象。

刘凌云版普通动物学课后习题答案提示 2

刘凌云版普通动物学课后习题答案提示 2

刘凌云版普通动物学课后习题答案提示2第四章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1.海绵动物的体型、结构有何特点根据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答:海绵动物的形态结构表现出很多原始性的特征,也有些特殊结构。

(一)体型多数不对称。

海绵的体形各种各样,有不规则的块状、球状、树枝状、管状、瓶状等。

它们主要生活在海水中,极少数(只一科)生活在淡水中。

(二)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

(三)具有水沟系水沟系是海绵动物所特有的结构,它对适应固着生活很有意义。

不同种的海绵其水沟系有很大差别。

根据海棉动物的形态结构说它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2.如何理解海绵动物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支?答:海绵的结构与机能的原始性,很多与原生动物相似,其体内又具有与原生动物领鞭毛虫相同的领细胞,因此过去有人认为它是与领鞭毛虫有关的群体原生动物。

但是海绵在个体发育中有胚层存在,而且海绵动物的细胞不能像原生动物那样无限制地生存下去,因此肯定海绵是属于多细胞动物。

近年来生化研究证明,海绵动物体内具有与其他多细胞动物大致相同的核酸和氨基酸,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但海绵的胚胎发育又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同,有逆转现象,又有水沟系、发达的领细胞、骨针等特殊结构,这说明海绵动物发展的道路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同,所以认为它是很早由原始的群体领鞭毛虫发展来的一个侧支,因而称为侧生动物。

3.初步了解海绵动物与人生的关系。

答:海绵动物对人有用的仅仅是海绵的骨骼,如浴海绵,因为海绵质纤维较软,吸收液体的能力强,可供沐浴及医学上吸收药液、血液或脓液等用。

其他有些种类纤维中或多或少的含有矽质骨骼,所以较硬,可用以擦机器等。

天然产的海绵不够用,有些地方还用人工方法繁殖,办法是把海绵切成小块,系在石架上,然后沉人海底,一般二三年即可成长。

有些种类常长在牡蛎的壳上冶把壳封闭起来,造成牡蛎死亡。

淡水海绵大量繁殖可以堵塞水道,这些对人都是有害的。

有些淡水海绵要求一定的物理化学生活条件,因此可作为水环境的鉴别物。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名词解释总结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名词解释总结

无脊椎动物滋养体: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提供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包囊:不良环境下,原生动物虫体会分泌一种保护性胶质将自己包裹起来,形成包囊,对原生动物度过不良环境是一种很好的适应。

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系统发育通过遗传决定个体发育,个体发育不仅简单重演系统发育,而且又能补充和丰富系统发育。

卵裂:卵裂是指受精卵的早期分裂。

卵裂期内一个细胞或细胞核不断的快速分裂,将体积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小的有核细胞的过程叫做卵裂。

分为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

囊胚:卵裂的结果,分裂球行程中空的球状胚,称为囊胚。

原肠胚:胚胎由囊胚继续发育,由原始的单胚层细胞发展成具有双胚层或三胚层结构的胚胎,称原肠胚。

接合生殖:某些原生动物进行有性生殖时,两个细胞互相靠拢形成接合部位,并发生原生质融合而生成接合子,由接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称为接合生殖。

接合生殖后,两个亲代虫体各形成四个子代虫体。

裂体生殖:发生在原生动物的孢子纲动物内,即核首先分裂成很多个,称为裂殖体,然后细胞质随着核而分裂,包在每个核的外边,形成很多小个体,每个小个体就称为裂殖子。

为无性生殖。

孤雌生殖:雌虫产的卵不需受精,成熟时不经减数分裂,染色体为二倍体,即可直接发育成雌性个体。

孢子生殖:孢子是某些原生动物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生殖细胞。

利用孢子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

出芽生殖:母体体壁向外突出,逐渐长大,形成芽体,芽体的消化循环腔与母体相连,芽体最后基部收缩与母体脱离,附于他处营独立生活,是一种无性生殖。

刺细胞:腔肠动物特有的一种攻击及防卫性细胞。

领细胞:海绵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外层细胞扁平,内层细胞生有鞭毛,多数具原生质领,故称“领细胞”,主要行摄食和细胞内消化的作用。

皮肌细胞:组成腔肠动物体壁外胚层和内胚层的主要细胞。

其特点是在上皮细胞中含有肌原纤维,这种细胞具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

普通动物学 刘凌云 课后习题解答

普通动物学 刘凌云 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 细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细胞的共同特征:在形态结构方面,一般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

少数单细胞有机体不具核膜(核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一定区域),称为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

具核膜的细胞就是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

在机能方面:①细胞能够利用能量和转变能量。

例如细胞能将化学键能转变为热能和机械能等,以维持细胞各种生命活动;②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能把小分子的简单物质合成大分子的复杂物质,如合成蛋白质、核酸等;③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的能力,如遗传物质的复制,通过细胞分裂将细胞的特性遗传给下一代细胞。

此外,还具有协调细胞机体整体生命的能力等。

2. 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各有何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特点,初步了解生物多样化的原因。

答:组成细胞的化学成分有24种。

其中:C、H、O、N、P、S对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Ca、K、Na、Cl、Mg、Fe常量元素虽然较少,但也是必需的,Mn、I、Mo、Co、Zn、Se、Cu、Cr、Sn、V、Si、F,12种微量元素也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

由上述元素形成各种化合物。

细胞中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水、无机盐)及有机物(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

水是无机离子和其他物质的自然溶剂,同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

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各有其独特的生理机能,其中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在细胞内常常彼此结合,组成更复杂的大分子,如核蛋白、糖蛋白等。

蛋白质与核酸在细胞内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已知有20多种。

氨基酸借肽键联成肽链。

总之,蛋白质是由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的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按一定次序相连而成长链,又按一定的方式盘曲折叠形成极其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细胞质与细胞核都含有核糖核酸。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版期中试题(含答案)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版期中试题(含答案)

《普通动物学》期中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草履虫的有性生殖方式为,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生殖方式为,眼虫的无性生殖方式为,团藻的有性生殖方式为,蛙片虫的无性生殖方式为。

2、多孔动物门的幼虫为幼虫,海产腔肠动物的幼虫为幼虫,多肠目日本三角涡虫的幼虫为幼虫,淡水蚌的幼虫为幼虫。

3、属于三胚层无体腔动物的是,属于假体腔动物的是。

(选填“白枝海绵”“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海月水母”)4、下列学名的书写正确的是。

A、Pisum SativumB、Pisum sativumC、Pisum sativumD、Pisum Sativum5、软体动物的身体分为、、、四个部分。

6、脂肪属于组织,上皮腺属于组织,横纹肌属于组织。

7、原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为和。

8、秀丽线虫的咽来自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胚层,其中肠来自胚层。

9、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为和。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5分)1、逆转现象:2、齿舌:3、皮肌囊:4、围血系统:5、多态现象:三、提问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中胚层出现的意义在于哪些方面?2、简述原口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及演化趋势。

3、请以吸虫和绦虫为例,讨论寄生虫适应寄生生活的适应性特征。

四、客观综述题(共20分)动物界中哪个纲的动物种类最多?从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方面考虑该类动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一、基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接合生殖;裂体生殖;纵二裂生殖;配子生殖;质裂生殖;2、两囊;浮浪;牟勒氏;钩介;3、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无;4、C;5、头;足;内脏团;外套膜;6、结缔;上皮;肌肉;7、依靠鞭毛(纤毛)摆动运动;依靠伸出伪足运动;8、外;内;9、疣足;刚毛。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5分)1、逆转现象:多孔动物受精卵卵裂至胚囊后,动物极小细胞向囊胚腔内生出鞭毛,植物极的大细胞中间形成一个开口,后来整个囊胚由小孔倒翻出来,具鞭毛的一侧翻到囊胚的表面,形成一个动物极具鞭毛、植物极不具鞭毛的两囊幼虫,随后两囊幼虫动物极内陷形成内层,植物极留在外边形成外层的现象。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第10章 软体动物门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第10章 软体动物门

生长线:角质层和棱柱层的生长非连续性的,由于食物和温 度等因素影响外套膜分泌机能,故贝壳的生长速度不均匀形 成了生长线
珍珠的形成: 外套膜受到微小沙粒等异物侵入 刺激,受刺激处的上皮细胞即以 异物为核,陷入外套膜的上皮之 间结缔组织中,陷入的上皮细胞 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由囊分泌 珍珠质,层复一层将核包住,逐 渐形成珍珠。
与微血管相比 空间大,流速 慢,效率低
经肾排泄 代谢产物
经鳃进行 气体交换
10.1.4 呼吸器官
鳃:水生种类用鳃呼吸
鳃的实质:鳃是外套膜内侧皮肤的折叠形成的 鳃的形态:
楯鳃:鳃轴两边均生有鳃丝 栉鳃:鳃轴一侧生有鳃丝 瓣鳃:鳃成瓣状 丝鳃:鳃延长成丝状 肺:陆生种类以肺呼吸
肺的实质外套腔内部一定区域的微细血管密集成网,形成肺
圆田螺感官发达,包括眼、触角、嗅检器、平衡囊
眼1对,为视觉器官,也为皮肤内陷形成,有视网膜和晶体 触角1对,为感觉器官,其顶端有感觉细胞及神经末梢分布, 感觉灵敏。 平衡囊1对,为皮肤内陷的囊,上皮具纤毛,杂有感觉细胞, 囊内有细小的耳石(otolith)。平衡囊可维持身体平衡 嗅检器1个,为皮肤突起,是化学感受器
10.5.3 身体不对称的起源
1.头部和足部左右对称,内脏团螺旋形,不对称。 2.祖先种类左右对称。 3.胚胎发生早期左右对称,面盘幼虫后期发生扭转。 4.适应运动的需要,高耸的贝壳向后倾倒,克服爬行中的阻力, 但外套腔口受压,影响水循环,阻碍了各内脏器官的正常生理功 能。于是发生了适应性变化,身体内脏团部分沿纵轴发生180° 扭转。
(5)生殖与发育
雄性
园 田 螺 生 殖 系 统
雌性
田螺为体内受精,受精卵在子宫内发育生长,生下即为幼螺。
雄田螺的右侧触角特化成交接器,卵胎生,这是腹足类中所持有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课后答案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课后答案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课后答案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9.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答:①上皮组织:是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在细胞之间又有明显的连接复合体。

一般细胞密集排列呈膜状,覆盖在体表和体内各种器官、管道、囊、腔的内表面及内脏器官的表面。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呼吸等作用。

②结缔组织:是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的。

细胞的种类多,分散在细胞间质中。

细胞间质有液体、胶状体、固体基质和纤维,形成多样化的组织。

其具有支持、保护、营养、修复和物质运输等功能。

③肌肉组织:主要由收缩性强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一般细长呈纤维状,细胞排列呈柱状。

其主要机能是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使肌纤维收缩,机体进行各种运动。

④)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元具有高度发达的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能力。

神经胶质细胞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补等作用。

神经组织是组成脑、脊髓以及周围神经系统其他部分的基本成分,它能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能发出冲动联系骨骼肌和机体内部脏器协调活动。

第3章原生动物门1.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理解并掌握原生动物如何完成运动、营养、呼吸、排泄和生殖等各种生活机能。

答:(一)原生动物――单细胞(二)①运动―纤毛、鞭毛、伪足。

②取食:自养―光合营养;异养(食物泡):―胞口、吞噬、胞饮。

③水分排泄―伸缩泡。

④生殖:无性―二分裂(纵二、横二)、多分裂、孢子生殖;有性―接合生殖、配子生殖(有大小之分时叫异配、大小相同时叫同配)。

⑤生活史―寄主、寄生者(共栖、寄生、共生)。

2. 如何理解它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区别?答:(一)原生动物是真核单细胞动物,构成原生动物体的单个细胞,既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又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生活机能,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彼此间联系并不密切,因此,在发展上它们是处于低级的、原始阶段的动物。

普通动物学课后答案详解刘凌云版

普通动物学课后答案详解刘凌云版

普通动物学课后答案详解(刘凌云版)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 细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细胞的共同特征:在形态结构方面,一般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

少数单细胞有机体不具核膜(核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一定区域),称为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

具核膜的细胞就是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

在机能方面:①细胞能够利用能量和转变能量。

例如细胞能将化学键能转变为热能和机械能等,以维持细胞各种生命活动;②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能把小分子的简单物质合成大分子的复杂物质,如合成蛋白质、核酸等;③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的能力,如遗传物质的复制,通过细胞分裂将细胞的特性遗传给下一代细胞。

此外,还具有协调细胞机体整体生命的能力等。

2. 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各有何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特点,初步了解生物多样化的原因。

答:组成细胞的化学成分有24种。

其中:C、H、O、N、P、S对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Ca、K、Na、Cl、Mg、Fe常量元素虽然较少,但也是必需的,Mn、I、Mo、Co、Zn、Se、Cu、Cr、Sn、V、Si、F,12种微量元素也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

由上述元素形成各种化合物。

细胞中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水、无机盐)及有机物(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

水是无机离子和其他物质的自然溶剂,同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

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各有其独特的生理机能,其中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在细胞内常常彼此结合,组成更复杂的大分子,如核蛋白、糖蛋白等。

蛋白质与核酸在细胞内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已知有20多种。

氨基酸借肽键联成肽链。

总之,蛋白质是由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的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按一定次序相连而成长链,又按一定的方式盘曲折叠形成极其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三)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三)

《普通动物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三)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原生动物的运动器官主要有鞭毛、和伪足。

2. 水螅的身体是对称,蚯蚓的身体是对称,海盘车的身体是对称。

3.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________ ,其属于________ 门的动物。

4.柄海鞘和文昌鱼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 动物门的代表动物。

5. 在动物进化过程中,腔肠动物的神经系统为神经系统,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为神经形系统,环节动物神经系统为神经系统。

6.在节肢动物门中,种类与数量最多的六足亚门纲,它们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基本特征包括:对触角、对足、对翅。

7. 软体动物的身体由、足、内脏团和构成。

8.哺乳类的皮肤腺主要有、、和四种类型。

9.鸟类的羽毛类型有羽、羽和羽3种。

10.现存爬行类分属于四个目、、和。

11.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门是,它的三个主要特征是具有、、和。

12.鸟类使翅膀上扬的肌肉为,使翅膀下扇的肌肉为。

13.鱼类的尾鳍分、和三种基本尾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入下表格中)1.下列动物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A.珊瑚虫;B.草履虫;C.海月水母;D.水螅。

2. 下列属于扁形动物的特点是():A.身体不能分出前后左右;B.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C.身体呈两侧对称;D.在人和动物体内赢寄生生活。

3. 蝴蝶的变态类型属于()。

A. 完全变态B. 半变态C. 无变态D.渐变态4. 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A.体色B.刚毛C.生殖环带D.体节5.下列对软体动物的贝壳的说法正确的是():A.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B.贝壳是由足分泌的物质形成的;C.只有双贝类的软体动物才有贝壳;D.所有软体动物都有贝壳。

6. 在进化过程中,专司呼吸的呼吸器官首先出现在()A.环节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线虫动物7.在动物界中,第一大类群是():A.原生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脊椎动物。

动物学(刘凌云)笔记

动物学(刘凌云)笔记

普通动物学笔记(刘凌云版)绪论1.1动物学的涵义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一大分支,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分类、进化、与人类的关系的科学。

1.2研究动物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互相制约,错综复杂的整体,动物是生物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要学习研究生命科学,首先要具有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对复杂的生命现象的本质的探讨,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做出结论,需要用生物学的观点善于对科学的事实加以分析和综合。

2.1基本观点生物学观点:动态地注意形态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机体各层次之间的联系,以及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

2.2基本方法2.2.1观察描述法观察是动物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观察从客观世界中获得原始第一手材料。

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地反映所观察的事物,并且是可以检验的。

观察结果必须是可以重复的。

只有可重复的结果才是可检验的,从而才是可靠的结果。

观察需要有科学知识。

观察切不可为原有的知识所束缚。

描述即将观察的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

包括:文字描述、绘图(生物图)、摄影、摄像、仪器记录2.2.2比较法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比较就无从揭示生命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没有比较无法处理生物界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大量材料。

只有通过对不同种属动物从宏观的形态结构到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的比较,才能对有关动物学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正确的结论。

2.2.3实验方法实验是在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对象的条件下对动物生命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的方法。

3动物学课程的教学要求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比较分类、归纳求同、演释推理的方法,掌握动物的体制结构,形态机能,生活习性和生活规律等基础知识,并加深对以动物代谢和适应为中心,发育为骨干,及动物界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形态与机能的统一、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动物学原理的理解。

4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第3章原生动物门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第3章原生动物门
伪足也是摄食器官,以单细胞 藻类,小的原生动物为食。
伪足摄食过程: 当变形虫碰到食物时,即伸 出伪足进行包围(吞噬作用 phagocytosis)
2023/9/3
29
2023/9/3
30
胞饮作用
变形虫除了能吞噬固体食物外,还能摄取一些液体物质,这种现象 很像饮水一样,因此称为胞饮作用。
2023/9/3
22
寄生于人体的锥虫能侵入脑脊髓系统,使 人发生昏睡病。睡病虫(冈比锥虫)。 只发现在非洲。
2023/9/3
23
我国发现的锥虫(伊万氏锥虫),主要危害马、牛、骆 驼。对马危害较重,引起马苏拉病(马锥虫病)。使马 消瘦,体浮肿,发热,有时突然死亡
2023/9/3
24
二、肉足纲(Sarcodian)
2023/9/3
38
2、辐足亚纲(Actinopoda) 为有轴伪足,体呈球形,多漂浮生活,淡、海水生。
(1)太阳虫(Actinophrys):多生活淡水中,细胞质呈泡末状态,放射 式伪足,较长,内有轴丝,能增加浮力,漂浮生活。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 分,是鱼的自然饵料。 (2)放射虫(Radiolaria):全部海产,硅质骨骼 ,呈放射状,在内、外 质之间有几丁质囊,称中央囊,节内有一或多个细胞核,在外质中有很多 泡,增加浮力,浮游生活。古老动物,在地质和找矿上有与有孔出相似的 作用和意义。
原生动物细胞在结构与功能上分化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是多细胞动 物中任何一个细胞所无法比拟的。从细胞水平上说,构成原生动 物的细胞是分化最复杂的细胞。
4
第二节 原生动物门的分类
原生动物分类较复杂,为便于学习和掌握,仍 以四类动物为主要内容: 一、鞭毛纲(Mastigophora) 二、肉足纲(Sarcodina) 三、孢子纲(Sporovoa) 四、纤毛纲(Ciliata)

普通动物学课后答案详解(刘凌云版

普通动物学课后答案详解(刘凌云版

普通动物学课后答案详解(刘凌云版普通动物学课后答案详解(刘凌云版)一、水螅纲本纲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

生活史中大部分有水螅型和水母型,即有世代交替现象。

本纲动物的主要特征:1.一般是小形的水螅型或水母型动物。

2.水螅型结构较简单,只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

3.水母型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

4.生活史大部分有水螅型与水母型,即有世代交替现象(如薮枝虫),少数种类水螅型发达,无水母型(如水螅)或水母型不发达(如筒螅),也有水母型发达,水螅型不发达或不存在,如钩手水母、桃花水母;还有的群体发展为多态现象,如僧帽水母。

二、钵水母纲本纲动物全部生活在海水中,大多为大型的水母类,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非常退化,常常以幼虫的形式出现,而且水母型的构造比水螅水母复杂。

本纲的主要特征:1.钵水母一般为大形水母,而水螅水母为小形的。

2.钵水母无缘膜,而水螅水母有缘膜。

钵水母的感觉器官为触手囊,水螅水母为平衡囊。

3,钵水母的结构较复杂,在胃囊内有胃丝,而水螅水母则无。

4,钵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钵水母类在腔肠动物中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类动物,比如海蜇即属此类。

海蜇的营养价值较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HJ、维生素B2等。

经加工处理后的蜇皮,是海蜇的伞部,蜇头或蜇爪为海蜇的口柄部分。

我国食用海蜇的历史悠久,在我国沿海海蜇的产量非常丰富,浙江、福建沿海一带最多。

仿生学也在研究水母,制作预测风暴的报警仪器。

又如海蜇的运动是由脉冲式的喷射而推进的,而喷气式飞机是连续不断的气流喷射而推进的。

有的科学家曾设想把海蜇的推进方式用于喷气式飞机的设计,这样既能节省能量,又能最好的利用所产生的动力。

三、珊瑚纲这纲动物与前二纲不同,只有水螅型,没有水母型,且水螅体的构造较水螅纲的螅体复杂。

其主要特征:1.珊瑚纲只有水螅型,其构造较复杂,有口道、口道沟、隔膜和隔膜丝。

2.珊瑚纲螅型体的生殖腺来自内胚层,水螅纲螅型体的生殖腺来自外胚层。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课后答案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课后答案

]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9.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答:①上皮组织:是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在细胞之间又有明显的连接复合体。

一般细胞密集排列呈膜状,覆盖在体表和体内各种器官、管道、囊、腔的内表面及内脏器官的表面。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呼吸等作用。

②结缔组织:是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的。

细胞的种类多,分散在细胞间质中。

细胞间质有液体、胶状体、固体基质和纤维,形成多样化的组织。

其具有支持、保护、营养、修复和物质运输等功能。

③肌肉组织:主要由收缩性强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一般细长呈纤维状,细胞排列呈柱状。

其主要机能是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使肌纤维收缩,机体进行各种运动。

④)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元具有高度发达的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能力。

神经胶质细胞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补等作用。

神经组织是组成脑、脊髓以及周围神经系统其他部分的基本成分,它能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能发出冲动联系骨骼肌和机体内部脏器协调活动。

第3章原生动物门1.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理解并掌握原生动物如何完成运动、营养、呼吸、排泄和生殖等各种生活机能。

答:(一)原生动物——单细胞(二)①运动—纤毛、鞭毛、伪足。

②取食:自养—光合营养;异养(食物泡):—胞口、吞噬、胞饮。

③水分排泄—伸缩泡。

④生殖:无性—二分裂(纵二、横二)、多分裂、孢子生殖;有性—接合生殖、配子生殖(有大小之分时叫异配、大小相同时叫同配)。

⑤生活史—寄主、寄生者(共栖、寄生、共生)。

2. 如何理解它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区别"答:(一)原生动物是真核单细胞动物,构成原生动物体的单个细胞,既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又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生活机能,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彼此间联系并不密切,因此,在发展上它们是处于低级的、原始阶段的动物。

普通动物学考研大纲

普通动物学考研大纲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院学院《普通动物学》考研资料-考研大纲备注:此资料仅供南昌大学应届毕业生考本校硕士点复习使用,切勿流传入社会教材: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郑光美主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一、复习要求掌握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以动物的演化系统为线索,系统掌握各门及主要纲的主要特征;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等特点;基本掌握门(亚门)、纲(亚纲)、目(昆虫纲、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兽纲各主要目)的分类及脊椎动物亚门各纲的生态;了解动物界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各门、脊椎动物各纲的演化关系以及动物地理分布和动物生态的基本知识。

二、主要复习内容●绪论1.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2.动物学及其分科;3.研究动物学的目的意义;4.动物学发展简史;5.动物学的研究方法;6.动物分类的知识。

重点: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

●动物的基本结构和机能1.细胞2.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重点:1.细胞的一般特征及结构;2.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3.动物组织的类型。

●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鞭毛纲;3.肉足纲;4.孢子纲;5.纤毛纲;6.原生动物的系统发生。

重点:原生动物的系统发生。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1.从单细胞到多细胞;2.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3.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4.生物发生律;5.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重点: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多孔动物门1.多孔动物的形态结构;2.多孔动物的生殖和发育;3.多孔动物门的分类及分类地位。

重点:多孔动物门的分类及分类地位。

●腔肠动物门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腔肠动物门的代表动物—水螅;3.肠动物门的分纲。

重点: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分类。

●扁形动物门1.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涡虫纲;3.吸虫纲;4.绦虫纲。

重点: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分类。

●原腔动物1.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代表动物—人蛔虫;3.线虫动物门的分纲。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默写题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默写题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默写题
摘要:
一、普通动物学的概念与意义
二、刘凌云默写题的内容与特点
三、解题技巧与方法
四、总结与展望
正文:
一、普通动物学的概念与意义
普通动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刘凌云默写题的内容与特点
刘凌云默写题是一种针对普通动物学知识的考核方式。

题目内容涵盖动物的分类、形态特征、生理功能、生殖发育、行为习性等方面,旨在考查学生对动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这类题目的特点是内容丰富、知识点繁杂,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解题技巧与方法
1.熟练掌握动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为解题奠定基础。

2.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描述,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3.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逻辑推理和综合运用,力求简洁明了地回答问题。

4.做题过程中,可以先从自己熟悉的知识点入手,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提高解题效率。

5.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做练习题,加强模拟训练,提高应对默写题的能力。

四、总结与展望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默写题是对学生动物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普通动物学》完整课后答案(刘凌云版)

《普通动物学》完整课后答案(刘凌云版)

《普通动物学》完整课后答案(刘凌云版)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1.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是什么?试各加以简略说明。

答:脊索动物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是其最主要的3大特征。

①脊索是背部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介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

脊索来源于胚胎期的原肠背壁,经加厚、分化、外突,最后脱离原肠而成脊索。

脊索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外面围有脊索细胞所分泌而形成的结缔组织性质的脊索鞘。

脊索鞘常包括内外两层,分别为纤维组织鞘和弹性组织鞘。

充满液泡的脊索细胞由于产生膨压,使整条脊索既具弹性,又有硬度,从而起到骨骼的基本作用。

②背神经管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一条位于脊索背方的神经管,由胚体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所形成。

背神经管在高等种类中前、后分化为脑和脊髓。

神经管腔在脑内形成脑室,在脊髓中成为中央管。

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为一条实性的腹神经索,位于消化道的腹面。

③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鳃裂。

低等水栖脊索动物的鳃裂终生存在并附生着布满血管的鳃,作为呼吸器官,陆栖高等脊索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如两栖纲的蝌蚪)具有鳃裂,随同发育成长最终完全消失。

无脊椎动物的鳃不位于咽部,用作呼吸的器官有软体动物的栉鳃以及节肢动物的肢鳃、尾鳃、器官等。

2.脊索动物还有哪些次要特征?为什么说它们是次要的?答:脊索动物还具有三胚层、后口、存在次级体腔、两侧对称的体制、身体和某些器官的分节现象等特征。

因为这些特征同样也见于高等无脊椎动物,所以说它们是次要的。

3.脊索动物门可分为几个亚门?几个纲?试扼要记述一下各亚门和各纲的特点。

答:脊索动物分属于3个亚门,10个纲。

简述如下:一、尾索动物亚门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于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或消失。

体表被有被囊,体呈袋形或桶状。

常见种类有各种海鞘和住囊虫,营自由生活或固着生活。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默写题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默写题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默写题摘要:一、引言1.普通动物学的重要性2.刘凌云教授的学术贡献二、刘凌云教授的经典默写题1.动物分类及特点2.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3.动物生理与生态三、解答技巧与方法1.理解题目要求2.梳理相关知识点3.分析和对比不同动物的特点4.运用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四、常见错误分析与规避1.概念模糊2.知识点混淆3.表述不清4.缺乏批判性思维五、实战演练与策略1.制定学习计划2.查找资料与参考书籍3.模拟测试与总结反思4.调整学习方法与心态六、总结1.普通动物学的学习重要性2.刘凌云教授的贡献与影响3.提高默写题成绩的实用技巧正文:一、引言普通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种类、形态、结构、生理、生态等内容的学科,在我国高校生物学专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刘凌云教授是我国动物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学术贡献对于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刘凌云教授的经典默写题,为广大同学提供实用的解答技巧和方法,助力大家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刘凌云教授的经典默写题1.动物分类及特点动物的分类依据多样,如形态、生理、生态等方面。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熟练掌握不同类别动物的特点,如脊椎动物的脊椎骨骼、无脊椎动物的软体骨骼等。

同时,要了解各类动物在进化树上的位置,明确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2.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如鸟类的翅膀使其具备飞行能力,鱼类的鳃使其能在水中呼吸。

同学们要通过观察和分析动物的形态结构,理解其生存和繁衍的功能,并掌握不同动物器官的适应性特点。

3.动物生理与生态动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态环境对其生存至关重要。

同学们要了解动物的生理过程,如呼吸、循环、消化等,并学会分析动物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适应性表现。

三、解答技巧与方法1.理解题目要求在解答默写题前,首先要弄清楚题目的要求,如动物分类、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

这有助于同学们有针对性地进行答题。

2.梳理相关知识点针对题目要求,同学们要回顾相关知识点,如动物分类体系、形态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原理等。

大学_《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著)课后答案下载

大学_《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著)课后答案下载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著)课后答案下载《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著)简介第1章绪论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第3章原生动物门第4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第5章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第6章腔肠动物门(刺胞动物门)第7章扁形动物门第8章假体腔动物第9章环节动物门第10章软体动物门第11章节肢动物门第12章触手冠动物第13章棘皮动物门第14章半索动物门第15章脊索动物门第16章圆口纲第17章鱼纲第18章两栖纲第19章爬行纲第20章鸟纲第21章哺乳纲第22章动物进化基本原理第23章动物地理第24章动物生态参考文献索引《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著)目录《普通动物学(第4版)》是北京师范大学刘凌云教授和郑光美院士主编的《普通动物学》(第3版)的修订版,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教材”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普通动物学(第4版)》的编写力求能反映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并适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具有中国特色。

第4版突出体现以下3个特色:1.以动物演化为线索,突出进化历史中发生重大质变的事件(例如细胞、体制、胚层、体腔、体节、脊索、脊椎、凹忮、体温等)及其与动物组织、器官、系统出现或复杂化的相关性,使学生能结合动物进化发展的内在联系来掌握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主要规律书中对各类群及其代表动物的选取,以演化上、经济上和科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的为重点,并以我国动物为首选代表;全书着重加强基础同时根据动物学发展的`现状,适当拓宽口径,增加了非重点的及新发现的小门类;2.进一步精练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注意加强结构与功能、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每章之后有思考题,便于教与学3.全书注意介绍现代动物科学知识和动物学宏观与微观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如进化理论、行为学、动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以及联系、反映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有关的新知识书中提出不少尚未解决、有待研究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软20/体9/2动3 物-贝壳外形马惠结钦制构作图(彼得.丹斯,1998)
14
动 物 生物学
❖ 贝壳通常分三层:
❖ 角质层(periostracum) 外层,由贝壳素(conchiolin)构 成,有多种颜色,用来保护构成贝壳的钙质不被碳酸溶解;
❖ 棱柱层(prismatayer) 中间一层,较厚、质地疏松、占贝 壳的大部分,由柱状的碳酸钙晶体构成,呈方解石(calcite) 结构,又称壳层(ostracum);
的为柱状; ❖ 游泳生活者,如头足类,足已经与头部愈合,并环绕头
部分裂成若干条长腕; ❖ 一些附着生活者,如贻贝足不发达,足部具足丝腺,能
分泌足丝; ❖ 营固着生活者,如牡蛎成体,足完全退化。
2020/9/23
马惠钦制作
7
动 物 生物学
2020/9/23
马惠钦制作
8
动 物 生物学
2.3 内脏团
❖ 一般位于足的背面,
2020/9/23
马惠钦制作
3
动 物 生物学
一、身体结构
1 对称形式 ❖ 软体动物体制为左右对称, ❖ 但腹足纲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发生扭转而变得不对称。 2 身体的基本划分:分为头、足、内脏团、外套膜等部分。 2.1 头部 位于身体前端,具摄食和感觉器官,主要为口、
眼、触角。 ❖ 发达程度的差异: ❖ 底栖或附着生活的类群——头部不发达或退化消失,如
石鳖、角贝、河蚌等;活动的类群——头部发达并有发 达的感觉器官,如蜗牛、乌贼等。
2020/9/23
马惠钦制作
4
动 物 生物学
石鳖
头部比较
蜗牛
2020/9/23
马惠钦制作
5
动 物 生物学
2020/9/23
马惠钦制作
6
动 物 生物学
2.2 足 位于身体腹面的肌肉质运动器官,但形态变化 甚大:
❖ 足呈块状,适于基质上匍匐爬行者,如鲍、石鳖等; ❖ 适于底质上潜掘栖居者,如瓣鳃纲的足为斧状,掘足纲
质齿片组合而成。摄食时由于肌肉的伸缩,角质齿片作前后活动 而将食物锉碎舐食。齿片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是鉴定种类的 重要特征。 ❖ 胃 典型结构包括晶杆、晶杆囊、胃盾。
2020/9/23
马惠钦制作
16
动 物 生物学
蜗 牛 齿 舌 图
2020/9/23
马惠钦制作
蜗牛(Cittarium pica)
齿舌(K.Sandved)
❖ 消化、生殖等内脏器官都在内脏团里。
2.4 外套膜(mantle):是软体动物特有结构。身体背 侧皮肤延伸形成的薄膜,一般包被内脏团、鳃甚至足, 能分泌贝壳,具有保护功能。
❖ 外套腔(mantle cavity) 外套膜与内脏团、鳃、足之 间的空隙。
❖ 很多软体动物的排泄孔、生殖孔、呼吸、肛门甚至口都 在外套腔内,
❖ 但不同的种类,贝壳的数目、形态变化很大:
❖ 无板类——无壳;
❖ 腹足类、单板类、掘足类——1片贝壳;
❖ 瓣鳃类——2片贝壳;
❖ 头足类——贝壳退化为内壳或成体完全消失;
❖ 多板类——8片贝壳。
❖ 贝壳的形态及其上的纹、刺、肋、齿等是分类的依据之一。
2020/9/23
马惠钦制作
13
动 物 生物学
❖ 动物界中最早出现大型消化腺。肝脏、胰脏 肝脏开 口于胃或肠的前端,头足类一般还有胰脏。
2020/9/23
马惠钦制作
18
动 物 生纤毛物 滤学食蛤类的胃和晶杆结构
2020/9/23
马惠钦制作
19
动 物 生物学
❖ 肛门 通常位于外套 腔出水口附近,双 壳纲的在身体后端; 腹足纲动物在发育 早期由于经过身体 扭转,使肛门移至 前方;头足纲的多 位于外套膜形成的 内漏斗。
动 物 生物学
3.4.5 真体腔不分节的动物 --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2020/9/生物学
2020/9/23
马惠钦制作
2
动 物 生物学
❖ 动物界第二大类群,约13万种。 ❖ 具真体腔;不分节,原口动物;出现了所有的器
官系统。 ❖ 海生的都有担轮幼虫期。
❖ 软体动物食性复杂 肉食性、植食性、 滤食和沉积取食
2020/9/23
马惠钦制作
20
动 物 生物学
软体动物-腹足纲扭转图(C. P. Hickman,1995)
❖ 外套膜分泌旺盛时,贝壳生长也快,反之生长减慢,于是在 贝壳表面形成了疏、密的生长纹,可作为生长情况和年龄测 定的依据。
2020/9/23
马惠钦制作
15
4 消化系统
动 物 生物学
由口、口腔、胃、肠、肛门构成
❖ 口腔 除双壳纲由于头部退化没有口腔外,其它软体动物都有口 腔。
❖ 口腔内有唾液腺,口腔壁有颚和齿舌(radula)。 ❖ 颚位于口腔的前背部,有刮食物的作用; ❖ 齿舌为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由有规律排列的角
17
动 物 生物学
❖ 胃盾 几丁质,双壳纲和一些腹足纲动物具有,保护 胃的分泌细胞,有的形成角质和石灰质的咀嚼板。
❖ 晶杆 多数植食性种类的胃的一部分形成晶杆囊 (style sac),内有一胶质棒状结构的晶杆 (crystalline style)。晶杆的一部分在胃内释放出 消化酶,并搅动食物,帮助消化。
2020/9/23
马惠钦制作
11
动 物 生物学
❖ 陆生种类外套膜富有血管,有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 ❖ 头足类的外套膜成囊状,富含肌肉,其收缩时能挤压
外套腔中的水从漏斗射出,藉水流反作用力而前进。
2020/9/23
马惠钦制作
12
动 物 生物学
3 贝壳(shell)
❖ 软体动物除极少数种类外,绝大多数都有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的 贝壳,通常位于身体的最外面,为保护器官。
❖ 珍珠层(pearlayer) 内层,由片状的碳酸钙构成,晶体呈文 石(aragonite)结构,又称壳底(hypostracum),其表 面光滑,具珍珠色彩。
❖ 整个贝壳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占90%-98%;贝壳素约占5%, 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等。
❖ 随着个体的生长,外套膜不断分泌,贝壳也不断的加大加厚。
❖ 所以软体动物的排泄、生殖、呼吸等生理活动均与外套 腔内的水流有关。
2020/9/23
马惠钦制作
9
动 物 生物学
❖ 外套膜通 常分三层: 外层和内 层为表皮 细胞层, 中间层为 肥厚的结 缔组织。
2020/9/23
马惠外钦制套作膜结构图
10
动 物 生物学
❖ 水生种类的 外套膜表面 或边缘密生 纤毛,藉其 摆动而激起 水流,从而 进行呼吸、 滤食、排泄 等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