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日知录》三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完韩诗,作者未即作评论,又引宋 人刘挚训示子孙的话,作进一步申述。行 文至此,作者又跳出文面,慷慨激昂,直 言“以文人名于世”的无足轻重,把议论 推向高潮。刘、顾二人如此崇尚经术,重 视器量见识,轻蔑文采华章,和他们经世 致用的思想是分不开的,虽然不免偏激, 但也切中流弊。
接下来,作者又引述西汉扬雄和宋代黄庭坚 的话,继续说明务实与尚华的关系。扬雄的话以 草木为喻,对别人赏其文辞(辞赋作品)不赏其 义理(学术著作)痛心疾首;黄庭坚的话更是直 截了当地指出以文才的高低作为提拔奖掖后生的 标准,是鼓励助长了华而不实的社会风气。这种 风气,到了顾炎武的时代仍有延续,无助于国计 民生,只增加浮饰虚华,是很可悲的。为了说明 这一点,作者引用本朝掌故,不无痛心地指出 “嘉靖以来,亦有此风”。下面的文字,涉及了 当时的三个人物。他认为,作诗就是作到李白、 杜甫的地步,也无济于世,李杜不过是两个醉汉。
顾炎武
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 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 门径,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 一代思想家。他提倡经世致 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 据。著有《日知录》、《肇 域志》、《音学五书》、 《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
《日知录》是一部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 术札记,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 书”的著作。 《日知录》书名取之于《论语· 子张篇》。子夏曰: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其 内容大体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 典礼、舆地、艺文。 关于写作此书的目的,顾炎武本人说得很明白,他 说:“别著《日知录》,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 闻。”经术,是对儒家经典所做的诠释考订;治道,谈 经世济民之术;博闻,广泛论列文史知识及社会风俗。
2、著书之难,难在何处?作者推崇 的著书原则是什么? 著书难在自成一家之言。 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 著书原则:主张独创,反对急功近 利,实际上还是提倡治学不为空言,要 切合实际,期于有用。
3、为什么要引用《资治通鉴》 《文献通考》为例? 引用古例借以与当代著书态度形成鲜 明对比。强调“著述贵创新”的观点。
唐、宋以后,怎么文人这么多啊!固然有 不懂得经学,不通晓古今,却自以为是文人的。 韩愈《符读书城南》有诗句说:“文章难道不 珍贵,解说经义是根本。雨水横流无根源,早 晨满地夕已尽。为人不通古与今,如同马牛披 衣襟。行事立身陷不义,怎能希望多名誉。” 宋朝的刘挚训诫子孙,常说:“读书人应当以 器量见识为先,一旦被称为文人,这个人就没 有值得称赏的。”如此来看以“文人”身分在 世上出名,哪里值得称道呢!这就是扬雄所说 的“拾取我的文辞而不研究我的义理”啊。
如果一定是古人未涉及到,后代不可缺少 的,然后才著述,或许才能流传下来吧?宋朝 人的著作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马端临的 《文献通考》,都是用一生精力完成的,才成 为后世不可或缺的书。然而这些书中小的差错 和遗漏,还是不能避免。像后人的书,越多错 漏就越多,(著述)越快就越不能流传。之所 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把写书看得太容易,并且 急于追求声名的缘故啊。
最后一段,引用《宋史》欧阳修本传中的 话,再次表明顾炎武崇尚实用的思想。欧阳修对 政事的关心,也可看做他对“文章止于润身,政 事可以及物”观念的践行。 这一则文字,引用古人论述,核以当时社 会风气,对唐宋以下文人泛滥、世风浮华表示了 极大的忧虑,作者的话虽不多,却融入了他对于 立身处世的深沉思考,总归于为学要通古今之变, 要经世致用。
ຫໍສະໝຸດ Baidu
议论过后,作者接连引用古人诗文话语,反 复申述上面的意思。首先引用的是韩愈的《符读 书城南》诗。这是一首家庭版“劝学诗”,是韩 愈写给他儿子韩昶的。大意在于论说学习的重要 性。小孩稚幼之时,嬉戏玩耍,看不出差别。长 大以后,或龙或猪,高下不一,取决于“学与不 学”,“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本文引用 的几句,意义相对独立,强调“经训”是学问之 根本,博古通今为治学之基石,舍此不但学问做 不成,而且还可能在安身立命上陷于困境。文章 是浮华空虚的,经术是切实有用的,这是顾炎武 引诗借以传达的主要意思。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
“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识, 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 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学习要点
•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 2、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 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体会其“经 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世致用思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 先秦思想家——孔子。孔子所创立的儒家 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仔细分析儒家 思想,可以看到,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 “入世哲学”,孔子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 思想,目的就是要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乱, 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 序。另外,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儒家思想 是很实用地教人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 教统治者如何治国。
阅读第一则,讨论思考
• • • • 观点是什么? 文须有益于天下。 主要论证的方法是什么? 正反论证
1、《文须有益于天下》中,作者认 为有益之文有哪些益处?无益之文有哪 些坏处?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观点的?
作者先从正面立论,一口气说出“文之不 可绝于天地之间”的四个理由,即明治乱之理、 纪政治得失、察民间隐情、彰美德善行。这四 个方面,可谓层次分明:“明治乱”是阐明为 政理论,“纪政事”是记录为政事迹,“察民 隐”是体察民心,“乐道人善”是体悟人情。 执笔为文,若能有以上功用,才称得上“有益 于天下”,这样的文章,才可以多多益善。这 种观点,是作者一贯坚持的。
作者举这两部书,看似随意,实有深意,潜 隐着他自己的价值尺度。这两部书都是经世致用 著作的典范,是史学巨著,在作者眼里显然高于 一般的文人作品,对两位作者著书态度大加称扬, 对其书的“小有舛漏”宽宏大量,可谓爱之也深, 责之也轻。 最后,作者把目光移回近世今世,指出后人 著书,产量越高、速度越快,错误也就越多。之 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后世作者,人心不古,把写 书看得太容易,成名成家之心迫切──归根结底, 还是创作态度诚实与否的问题,可以称之为动机 决定一切。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 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 焉耳矣。 ——顾炎武
朝代的更替是君与臣统治阶层 的事,国对他们而言,代表着君臣 权力与地位,以及对财富分配的规 则。 保天下,保的是一个民族生存 的权力,以及民族文化伦理的延续, 那是民族中每一个布衣匹夫的权力 和责任。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 (清末维新运动领袖梁启超将顾炎武这段话,归纳成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 “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 顾炎武认为,朝代的更替是君与臣统治阶层的事,国对他们而言,代表着君臣权 力与地位,以及对财富分配的规则。 祖” ,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经 保天下,保的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权力,以及民族文化伦理的延续,那是民族中每 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 一个布衣匹夫的权力和责任。
黄庭坚说:“几十年来,先生君子只是用 文章提拔奖掖后学,所以华而不实。”本朝嘉 靖年间以来,也有这样的风气。而陆深记载的 刘健告诫庶吉士们的话,李梦阳对此大为不平。 《宋史》说,欧阳修与学人晤谈,不曾涉 及文章,只是谈吏政,认为文章只能滋润身心, 政事可以惠及百姓。
4、《文人之多》表明了作者的什 么观点?作者认为,作为文人,不可或 缺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作答) 要做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就应该识 经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还要 经世致用。 文人不可或缺的条件是“识经术, 通古今”。
明了这些,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作者在下文 中所作的反面陈述。如果写文章涉及“怪力乱 神”的内容,或者是荒唐无稽之论,或抄袭剽 窃,或阿谀奉迎,于人于己都是有害的,这样 的文章,多一篇就“多一篇之损矣”。对于无 益之文,作者也从四个方面列举其弊端。 从以上分析可见,作者虽然立论为“文须 有益于天下”,却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经世致用
• 《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 事;另外,对“经济”的解释为:经国济民; “致用”为:尽其所用。《辞海》的解释为: 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由 此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 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 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 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 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 3、积累文言知识和文言词语。
滑稽(jī)
围剿(jiǎo)
奸佞(nì ng)
命途多舛(chuǎn) 畲(shē)族 潦(láo)水 摭(zhí )谈
庶(shù)民
菑(zī) 装潢(huáng) 衣裾(jū)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为它可以 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乐于称 道别人的善行啊。像这样,对天下有益,对将 来有益。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好处啊。如果涉 及那些怪异、斗狠、悖乱、鬼神之事,写无从 查考的话,抄袭别人的观点,作奉承谄媚的文 字,像这样,对自己有害,对别人无益,多一 篇,就多一篇的祸害啊。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从其产生之时,就具 有强烈的经世的传统,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知 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吸收了这种经 世精神,并将其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自觉地 担负起关心时政、关注国事、针砭时弊、甚至 救国于危难之中的使命。 • 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大兴,其集大成者朱 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社会伦理准则。 这正是在宋王朝的统治面临巨大危险之时提出 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世风,以挽救国家。
• 小结:这则文字,引用古人论述,
核以当时社会风气,对唐宋以下文人 泛滥,世风浮华表示了极大的忧虑, 作者融入了他对于立身处世的深沉思 考,总归于为学要通古今之变,要经 世致用。(当时文人的思想观念出了 问题,要端正创作态度)
起笔以感叹开端,直揭主题,融入了强烈的 情感:“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这一开 头,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莫明其妙:“文人之多” 有什么不好?为什么单说“唐宋以下”?再往下 读,就会明白作者的本意。他说“文人之多”, 是因为有些“不识经术,不通古今”的人,滥竽 充数,“自命为文人”。显然,在作者心目中, “文人”这一称呼是有其特定意义的,作为“文 人”,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是“识经术”“通古 今”。作者用苛刻的眼光审视“唐、宋以下”的 元明清时代,即对于他来讲的“近现代”,表明 了他关心社会现实的精神,也表现出他尊古复古 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