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轴对称图形练习题(带答案)
轴对称作图折叠剪纸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
轴对称作图折叠剪纸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1.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DEF.(1)作△DEF关于直线HG的轴对称图形;(2)作△DEF的EF边上的高;(3)若网格上的最小正方形边长为1,求△DEF的面积.2.△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A1B1C1各顶点的坐标;(2)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2B2C2,并写出△A2B2C2各顶点的坐标;(3)观察△A1B1C1和△A2B2C2,它们是否关于某直线对称?若是,请在图上画出这条对称轴.注:考察学生通过对几何图形做不同变换,作出几何对象的大小,位置,特征的变化情况,理解图形的对称,掌握数形结合思想.3.如图,△ABC中,A(﹣2,3),B(﹣3,1),C(﹣1,2).(1)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A1B1C1;(2)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2B2C2;(3)将△ABC绕原点O旋转180°,画出旋转后的△A3B3C3;(4)在△A1B1C1,△A2B2C2,△A3B3C3中,△_________与△_________成轴对称,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的坐标是_________.4.已知:如图,△ABC、直线m、点M在网格中如图所示的位置,请按以下要求作图:(1)将△ABC向上平移6个单位得△A1B1C1;(2)作出△ABC关于直线m的轴对称图形△A2B2C2;(3)作出△A2B2C2绕点M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A3B3C3.5.△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1)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A1B1C1;若P(a,b)是△ABC内一点,请用a,b表示出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P1的坐标;(2)作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A2B2C2,写出点C2的坐标.(3)△A2B2C2能否由△A1B1C1通过某种变换而得到?若能,请指出是何种变换.6.在平面直角系中,已知△ABC和△DEF的顶点分别为A(1,0)、B(3,0)、C(2,1)、D(4,3)、E(6,5)、F(4,7).按下列要求画图:(1)画出△ABC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y轴异侧放大2倍后得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2)画出△A1B1C1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3)指出△A2B2C2经过哪些变换,可以与△DEF拼成一个正方形.7.作图题(1)如图1,作出△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2)“西气东输”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创世纪工程.现有两条高速公路和A、B两个城镇(如图2),准备建立一个燃气中心站P,使中心站到两条公路距离相等,并且到两个城镇距离相等,请你画出中心站位置.8.(1)如图,作出△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2)“西气东输”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创世纪工程.现有两条高速公路和A、B两个城镇(如图),准备建立一个燃气中心站P,使中心站到两条公路距离相等,并且到两个城镇距离相等,请你画出中心站位置.9.如图,C、D、E、F是一个长方形台球桌的4个顶点,A、B是桌面上的两个球,怎样击打A球,才能使A球撞击桌面边缘CF后反弹能够撞击B球?请画出A球经过的路线,并写出作法.10.如图,直线m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若它是一个正五角星,那么它一共有几条对称轴?它的五个星角(最外围5个角)度数之和是多少度?11.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①、图②对折两次后,得到图③,并在其中挖去一个三角形小孔,请你画出展开后的图形(折痕用虚线画出).12.小明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两次,画上一个四边形,再剪去这个图形(镂空),展开长方形纸,得到如下的图案,设折痕为l1、l2、l3,观察图并填空:(1)图中有_________条对称轴;(2)四边形①与四边形②关于_________成轴对称,折痕l2既是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对称轴,又是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对称轴,整体上看也是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对称轴;(3)若小明把纸片对折三次,展开后,得到的四边形有几个,有几条对称轴?13.如图所示,将三角形纸片ABC的一个角折叠,折痕为EF,若∠A=80°;∠B=68°;∠CFE=78°,求∠CEF的度数.14.如图,在△ABC中,点D是BC边上的一点,∠B=50°,∠BAD=30°,将△ABD沿AD折叠得到△AED,AE与BC 交于点F.(1)填空:∠AFC=_________度;(2)求∠EDF的度数.15.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将△ABD沿AD折叠得到△AED,点E落在CD上,∠B=50°,∠C=30°.(1)填空:∠BAD=_________度;(2)求∠CAE的度数.16.如图,矩形ABCD,AB>AD,E在AD上,将△ABE沿BE折叠后,A点正好落在CD上的点F.(1)用尺规作出E、F;(2)若AE=5,DE=3,求DF的长.17.如图所示,将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C′,BC′交AD于点E,AD=8,AB=4.(1)求证:△BED是等腰三角形;(2)求△BED的面积.18.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已知BC=2AB,E是CD上一点,连接BE,将矩形沿直线BE折叠,使点C落在AD的F点上,连接CF,求∠DCF的度数.19.如图,请你用三种方法把左边的小正方形分别平移到右边三个图形中,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20.长方形具有四个内角均为直角,并且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特征.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C 与点A重合,折痕为EF.(1)如果∠DEF=123°,求∠BAF的度数;(2)判断△ABF和△AGE是否全等吗?请说明理由.21.将矩形纸片ABCD沿着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1)EF和DF的大小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2)若∠ACB=20,求∠EAF的度数.22.如图,将长方形纸片的两角分别折叠,使顶点B落在B′处,顶点A落在A′处,EC为折痕,点E、A′、B′在同一条直线上.(1)猜想折痕EC和E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ED的反向延长线交CA交于F,若∠BED=35°,求∠AEF和∠A′EC的度数.23.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先以FG为折痕斜折过去,使角的顶点A落在A′处,再把BF折过去,折痕为EF.若∠AFG=25°,则∠BFE的度数是多少?24.(1)如图1,把△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试探索∠1+∠2与∠A的关系.(不必证明).(2)如图2,BI平分∠ABC,CI平分∠ACB,把△ABC折叠,使点A与点I重合,若∠1+∠2=130°,求∠BIC的度数;(3)如图3,在锐角△ABC中,BF⊥AC于点F,CG⊥AB于点G,BF、CG交于点H,把△ABC折叠使点A和点H 重合,试探索∠BHC与∠1+∠2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5.如图,在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求∠A′DB 的度数.26.如图,把正方形ABCD对折,折痕为MN.把顶点D折到MN上的一点P上,折痕为CE,再把顶点A折到MN上的同一点,折痕为BF,请回答下列问题:(1)线段PC、PB与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2)∠CPB的度数是多少?(3)还能知道哪些角的度数?请指出来.27.如图,△AOB纸片沿CD折叠,若O′C∥BD,那么O′D与AC平行吗?请说明理由.28.如图,折叠长方形ABCD的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D′处,AE是折痕,已知AB=8cm,CD′=4cm,求AD的长.29.如图,已知△ABC中,∠BAC=140°,现将△ABC进行折叠,使顶点B、C均与顶点A重合,求∠DAE的度数.30.如图所示,已知O是∠APB内的一点,点M、N分别是O点关于PA、PB的对称点,MN与PA、PB分别相交于点E、F,已知MN=5cm,求△OEF的周长.参考答案:1.解:(1)如图所示,△D′E′F′即为所求作的△DEF关于直线HG的轴对称图形;(2)如图所示,DH为EF边上的高线;(3)△DEF的面积=×3×2=32.解:(1)各点坐标为:A1(0,4),B1(2,2),C1(1,1)(2)各点坐标为:A2(6,4),B2(4,2),C2(5,1)(3)△A1B1C1与△A2B2C2关于直线x=3轴对称3.解:(1)(2)(3)如图所示;(4)由图可知:△A2B2C2与△A3B3C3呈轴对称,且对称轴为y轴;△A1B1C1与△A3B3C3呈中心对称,且对称中心为(2,0).故答案为:A2B2C2 ,A3B3C3,y轴;A1B1C1,A3B3C3,(2,0).4.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A3B3C3即为所求.5.解:(1)△A1B1C1如图所示,点P1的坐标为(a,﹣b);(2)△A2B2C2如图所示,点C2的坐标(2,0);(3)△A2B2C2能由△A1B1C1通过变换得到,是关于y轴对称.6.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C1(﹣4,﹣2);(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C2(﹣4,2);(3)如图,利用△A2B2C2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1B1C1,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绕点Q顺时针旋转90°,使B2A2与DF重合,可以与△DEF拼成一个正方形7.解:(1)如图1所示:(2)如图2所示,8.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有两个P点.9.解:作点A关于直线CF对称的点G,连接BG交CF于点P,则点P即为A球撞击桌面边缘CF的位置10.解:所画图形如右所示:这个图形是一个五角星,它有5条对称轴;∵∠1+∠2=∠6,3+∠4=∠5,∠1+∠5+∠6=180°,∴∠1+∠2+∠3+∠4+∠7=180°,故它的五个星角(最外围5个角)度数之和是180度11.解:当正方形纸片两次沿对角线对折成为一直角三角形时,在直角三角形中间的位置上剪三角形形,则直角顶点处完好,即原正方形中间无损,且三角形关于对角线对称,三角形的AB边平行于正方形的边12.解:(1)3;(2)l1,②与③,①与④,①②与③④;(3)若小明把纸片对折三次,展开后得到的四边形有八个,有7条对称轴13.解:∵△ABC中,∠A=80°,∠B=68°,∴∠C=180°﹣80°﹣68°=32°,∵△AEF中,∠C=32°,∠CFE=78°,∴∠CEF=180°﹣32°﹣78°=70°14.解:(1)∵△ABD沿AD折叠得到△AED,∴∠BAD=∠DAF,∵∠B=50°∠BAD=30°,∴∠AFC=∠B+∠BAD+∠DAF=110°;故答案为110.(2)∵∠B=50°,∠BAD=30°,∴∠ADB=180°﹣50°﹣30°=100°,∵△ABD沿AD折叠得到△AED,∴∠ADE=∠ADB=100°,∴∠EDF=∠EDA+∠BDA﹣∠BDF=100°+100°﹣180°=20°15.解:(1)∵AD是BC边上的高,∠B=50°,∴∠BAD=180°﹣90°﹣50°=40°.故答案为:40;(2)解法一:∵△AED是由△ABD折叠得到,∴∠AED=∠B=50°,∵∠AED是△ACE的外角,∴∠AED=∠CAE+∠C,∴∠CAE=∠AED﹣∠C=50°﹣30°=20°.解法二:∵△AED是由△ABD折叠得到,∴∠EAD=∠BAD=40°,∴∠BAE=80°,∴∠CAE=180°﹣∠B﹣∠C﹣∠BAE=180°﹣50°﹣30°﹣80°=20°16.解:(1)作法:①作BF=BA交CD于F,②连BF作∠ABF的平分线,则点E、F为所求;(2)连接EF,由条件知:Rt△ABE≌Rt△FBE,∴EF=AE,又∵AE=5,DE=3,∠D=90°,∴DF===417.(1)证明: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2=∠3,又AD∥BC,∴∠1=∠3,∴∠1=∠2,△BED是等腰三角形,得证.(2)解:设ED=x,则AE=8﹣x,BE=ED=x,在Rt△ABE中,根据勾股定理有AB2+AE2=BE2,代入得:42+(8﹣x)2=x2,解得:x=5,S△BED=ED•AB==1018.解:∵将矩形沿直线BE折叠,使点C落在AD的F点上,∴BF=BC,EF=EC,∠EFB=∠BCD=90°,在Rt△ABF中,BF=BC,而BC=2AB,∴BF=2AB,∴∠AFB=30°,∴∠DFE=90°﹣30°=60°,∴∠DEF=30°,∵EF=EC,∴∠ECF=∠EFC,∴∠ECF=∠DEF=15°19.解:设计图案如下:20.解:(1)∵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B=∠DAB=90°,AD∥BC.∴∠AEF=∠CFE.∵∠DEF+∠AEF=180°,且∠DEF=123°,∴∠AEF=57°,∴∠CFE=57°.∵四边形CDEF与四边形AGEF关于EF对称,∴四边形CDEF≌四边形AGEF∴∠G=∠C=∠D=∠GAF=90°.AG=CD,∠AFE=∠CFE.∴∠AFE=57°.∵∠BFA+∠AFE+∠CFE=180°,∴∠BFA=66°.∵∠BFA+∠BAF=90°,∴∠BAF=24°.答:∠BAF的度数为24°;(2)△ABF≌△AGE.∵AG=CD∴AB=AG.∵∠BAE=90°,∠GAF=90°,∴∠BAE=∠GAF,∴∠BAE﹣∠EAF=∠GAF﹣∠EAF,∴∠BAF=∠GAE.在△ABF和△AGE中,∴△ABF≌△AGE(ASA)21.解:(1)EF=DF,理由为:由折叠的性质得到△ABC≌△AEC,再由矩形的性质得到△ABC≌△ADC,∴△AEC≌△ADC,∠E=∠D=90°,∴∠DAC=∠ECA,∴AF=CF,在△AEF和△CDF中,,∴△AEF≌△CDF(AAS),则EF=DF;(2)∵AD∥BC,∴∠DAC=∠ACB=20°,∵在Rt△ABC中,∠B=90°,∠ACB=20°,∴∠BAC=∠EAC=60°,则∠EAF=∠EAC﹣∠DAC=40°22.解:(1)折痕EC和ED是垂直关系.∵EC和ED是折痕,理由:∴∠1=∠2,∠3=∠4,又∵∠1+∠2+∠3+∠4=180°,∴2(∠2+∠3)=180°,∴∠2+∠3=90°,即CE⊥ED,∴折痕EC和ED是垂直关系.(2)由(1)知CE⊥ED,∴∠2+∠3=90°,又∵∠2=∠1=35°,∴∠3=90°﹣∠1=90°﹣35°=55°,即∠A′EC=55°;∵ED的反向延长线交CA交于F,∴∠AEF=∠1=35°.23.解:∵△A′GF由△AGF翻折而成,四边形B′C′EF由四边形BCEF翻折而成,∴∠AFG=∠A′FG=25°,∠BFE=∠B′FE,∴∠BFE+∠B′FE=180°﹣(∠AFG+∠A′FG)=180°﹣50°=130°,∴∠BFE==65°.答:∠BFE的度数是65°24.解:(1)∠1+∠2=2∠A;(2)由(1)∠1+∠2=2∠A,得2∠A=130°,∴∠A=65°∵IB平分∠ABC,IC平分∠ACB,∴∠IBC+∠ICB=(∠ABC+∠ACB)=(180°﹣∠A)=90°﹣∠A,∴∠BIC=180°﹣(∠IBC+∠ICB),=180°﹣(90°﹣∠A)=90°+×65°=122.5°;(3)∵BF⊥AC,CG⊥AB,∴∠AFH+∠AGH=90°+90°=180°,∠FHG+∠A=180°,∴∠BHC=∠FHG=180°﹣∠A,由(1)知∠1+∠2=2∠A,∴∠A=(∠1+∠2),∴∠BHC=180°﹣(∠1+∠2)25.解:∵将△ACD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ACB=90°,∴∠DCA=∠BCD=45°,∠CDA=∠CDA′,∴∠CDA=180°﹣∠DCA﹣∠A=180°﹣45°﹣50°=85°,∴∠CDA′=85°,∵∠BDC=∠A+∠DCA=50°+45°=95°,∴∠A′DB=∠BDC﹣∠A′DC=95°﹣85°=10°.26.解:(1)通过翻折变换的特点可知线段PC、PB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2)∵PC=PB=BC,∴∠CPB=60°;(3)由(2)可知:∠DCP=∠ABP=∠PEF=∠PFE=30°,∠PED=∠AFP=150°.27.解:O′D与AC平行.理由如下:∵O′C∥BD,∴∠2=∠4.∵∠2=∠1,∠3=∠4,∴∠3=∠1.∴O′D∥AC28.解:∵折叠长方形ABCD的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D′处,∴AD=AD′,设AD=xcm,则BD′=(x﹣4)cm,在Rt△ABD′中,AD′2=AB2+D′B2,即x2=82+(x﹣4)2,解得x=10,即AD的长为:10cm29.解:在△ABC中,∠BAC=140°,∴∠B+∠C=180°﹣140°=40°,根据翻折的性质,∠BAD=∠B,∠CAE=∠C,∴∠BAD+∠CAE=∠B+∠C=40°,∴∠DAE=∠BAC﹣∠DAC﹣∠CAE=140°﹣40°=100°30.解: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OE=EM,OF=FN△OEF的=OE+OF+EF=ME+EF+FN=MN=5cm∴△OEF的周长为5cm.。
轴对称练习题(含答案)
轴对称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如图,在△ABC中,D,E是BC边上两点,且满足AB=BE,AC=CD,若∠B=α,∠C=β,则∠DAE的度数为()A.B.C.D.3.如图,等腰△ABC的周长为21,底边B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BEC的周长为()A.13 B.16 C.8 D.104.点A(4,﹣2)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 4,2 )B.(﹣4,2)C.(﹣4,﹣2)D.(﹣2,4)5.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内角的度数为8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A.100°B.80°C.50°或80°D.20°或80°6.若等腰△ABC中有一个内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的度数为()A.40°B.100°C.40°或100°D.40°或70°7.在△ABC中,∠A=30°,∠B=70°,直线将△ABC分成两个三角形,如果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直线有()条.A.5 B.7 C.9 D.108.如图,Rt△ACB中,∠ACB=90°,∠A=60°,CD、C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D=ABB.S△CEB =S△ACEC.AC、BC的垂直平分线都经过ED.图中只有一个等腰三角形9.如图,a∥b,△ABC的顶点A在直线a上,AC=BC,∠1=50°,∠2=20°,则∠C的度数为()A.70°B.30°C.40°D.55°10.对于问题:如图1,已知∠AOB,只用直尺和圆规判断∠AOB是否为直角?小意同学的方法如图2:在OA、OB上分别取C、D,以点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OB的反向延长线于点E,若测量得OE=OD,则∠AOB=90°.则小意同学判断的依据是()A.等角对等边B.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C.垂线段最短D.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11.如图,在△ABC中,∠CDE=64°,∠A=28°,DE垂直平分BC;则∠ABD=()A.100°B.128°C.108°D.98°12.如图,AB∥CD,点E在AD上,且CD=DE,∠C=75°,则∠A的大小为()A.35°B.30°C.28°D.26°二.填空题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a,b)与点N(3,﹣1)关于x轴对称,则b a的值是.14.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为37°,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度.15.如图,在△ABC中,AB=AC,∠A=12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M,交AB于E,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N,交AC于F,若MN=2,则NF=.16.如图,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和点E,连接CD,AC=DC,∠B=25°,则∠ACD的度数是.三.解答题17.如图,△ABC中,AE=BE,∠AED=∠ABC.(1)求证:BD平分∠ABC;(2)若AB=CB,∠AED=4∠EAD,求∠C的度数.18.如图,AD⊥BC于D,且DC=AB+BD,若∠C=26°,求∠BAC的度数.19.已知: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C的坐标为(4,﹣1).(1)请以y轴为对称轴,画出与△ABC对称的△A1B1C1,并直接写出点A1、B1、C1的坐标;(2)△ABC的面积是;(3)点P(a+1,b﹣1)与点C关于x轴对称,则a=,b=.20.如图,已知AB =A 1B ,A 1B 1=A 1A 2,A 2B 2=A 2A 3,A 3B 3=A 3A 4…. (1)若∠A 4=9°,则∠BAA 4的度数为 ; (2)若∠BAA 4=α,则∠B n ﹣1A n A n ﹣1的度数为 ; (3)过A 做AC ∥A 3B 2,若∠BAC =100°,求∠B 3A 4A 3的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2.解:∵BE=BA,∴∠BAE=∠BEA,∴α=180°﹣2∠BAE,①∵CD=CA,∴∠CAD=∠CDA,∴β=180°﹣2∠CAD,②①+②得:α+β=360°﹣2(∠BAE+∠CAD)∴α+β=360°﹣2[(∠BAD+∠DAE)+(∠DAE+∠CAE)] =360°﹣2[(∠BAD+∠DAE+∠CAD)+∠DAE]=360°﹣2(∠BAC+∠DAE),∵∠BAC=180°﹣(α+β),∴α+β=360°﹣2[180°﹣(α+β)+∠DAE]∴α+β=2∠DAE,∴∠DAE=(α+β),故选:A.3.解:∵△ABC是等腰三角形,底边BC=5,周长为21,∴AC=AB=8,又∵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BE,∴△BEC的周长=BE+CE+CB=AE+CE+BC=AC+CB=13,∴△BEC的周长为13.故选:A.4.解:点A(4,﹣2)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4,2).故选:A.5.解:(1)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80°,顶角为180°﹣80°﹣80°=20°;(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因此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20°或80°.故选:D.6.解:当4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底角的度数==70°;当4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时,其底角为40°,故它的底角的度数是70°或40°.故选:D.7.解:如图:∴最多画9条,故选:C.8.解:∵∠ACB=90°,AD⊥AB,∠A=60°,∴∠ACD=∠B=30°,∴AC=,AD=AC,∴AD=AB;故A正确;∵CE是△ABC的中线,∴S△BCE =S△ACE,故B正确,∵CE=AE=BE=AB,∴AC、BC的垂直平分线都经过E,故C正确;∴△ACE和△BCE是等腰三角形,故D错误;故选:D.9.解:延长AB交直线b于E,∵a∥b,∴∠3=∠1=50°,∴∠ABC=∠2+∠3=20°+50°=70°,∵CA=CB,∴∠BAC=∠ABC=70°,∴∠C=180°﹣70°﹣70°=40°,故选:C.10.解:由作图可知,CE=CD,∵OE=OD,∴CO⊥ED(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AOB=90°.故选:D.11.解:∵DE垂直平分BC,∴BD=DC,∴∠BDE=∠CDE=64°,∴∠ADB=180°﹣64°﹣64°=52°,∵∠A=28°,∴∠ABD=180°﹣28°﹣52°=100°.故选:A.12.解:∵CD=DE,∴∠DEC=∠C=75°,∴∠D=180°﹣∠C﹣∠DEC=180°﹣75°﹣75°=30°,∵AB∥CD,∴∠A=∠D=30°;故选:B.二.填空题(共4小题)13.解:∵点M(a,b)与点N(3,﹣1)关于x轴对称,∴a=3,b=1,∴b a=1,故答案为:1.14.解:如图(1)顶角是钝角时,∵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为37°,∴∠OCB=37°,∵OC⊥OB,∴∠ABC=90°﹣37°=53°,∴∠BAC=180°﹣53°﹣53°=74°,即△ABC为锐角三角形,顶角是钝角这种情况不成立;(2)顶角是锐角时,∠B=90°﹣37°=53°,∠A=180°﹣2×53°=74°.因此,顶角为74°.故答案为:74.15.解:∵在△ABC中,AB=AC,∠A=120°,∴∠C=∠B=(180°﹣∠A)=30°,连接AN,AM,∵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M,交AB于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N,交AC于F,∴BM=AM,CN=AN,∴∠MAB=∠B=30°,∠C=∠NAC=30°,∴∠AMN=∠B+∠MAB=60°,∠ANM=∠C+∠NAC=60°,∴AM=AN,∴△AMN是等边三角形,∵MN=2,∴AN=2=CN,在Rt△NFC中,∠C=30°,∠NFC=90°,CN=2,∴NF=CN=1,故答案为:1.16.解:∵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和点E,∴CD=BD,∵∠B=25°,∴∠DCB=∠B=25°.∵∠ADC是△BCD的外角,∴∠ADC=∠B+∠DCB=25°+25°=50°.∵AC=DC,∴∠CAD=∠ADC=50°,∴∠ACD=180°﹣∠CAD﹣∠ADC=180°﹣50°﹣50°=80°.故答案为:80°.三.解答题(共4小题)17.(1)证明:∵∠AED=∠ABC,∠AED=∠ABE+∠EAB,∠ABC=∠ABE+∠DBC,∵AE=BE,∴∠EAB=∠ABE,∴∠DBC=∠ABE,∴BD平分∠ABC;(2)设∠EAD=x,则∠AED=4x,∵∠AED=∠ABE+∠EAB,∠EAB=∠ABE,BD平分∠ABC,∴∠BAE=2x,∠ABC=4x,∴∠BAC=3x,∵AB=CB,∴∠BAC=∠C,∴∠C=3x,∵∠ABC+∠BAC+∠C﹣180°,∴4x+3x+3x=180°,解得,x=18°,∴∠C=3x=54°,即∠C的度数是54°.18.解:截取DE=BD,连接AE,如右图所示,∵DC=AB+BD,BD=DE,∴AB=CE,∵AD⊥BE,∴∠ADB=∠ADE=90°,在△ADB和△ADE中,,∴△ADB≌△ADE(SAS),∴AB=AE,∠B=∠AED,∴AE=CE,∴∠EAC=∠C,∵∠C=26°,∠AED=∠EAC+∠C,∴∠AED=52°,∴∠B=52°,∴∠BAC=180°﹣∠B﹣∠C=180°﹣52°﹣26°=102°,即∠BAC的度数是102°.19.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A 1(﹣1,﹣4)、B1(﹣5,﹣4)、C1(﹣4,﹣1);(2)△ABC的面积是×4×3=6,故答案为:6;(3)∵点P(a+1,b﹣1)与点C(4,﹣1)关于x轴对称,∴a+1=4、b﹣1=1,解得:a=3、b=2,故答案为:3、2.20.解:(1)∵AB=A1B,A1B1=A1A2,A2B2=A2A3,A3B3=A3A4….,∴∠B 2A 3A 2=2∠A 4=18°, ∴∠B 1A 2A 1=2∠B 2A 3A 2=36°, ∴∠BAA 4=∠BA 1A =2∠B 1A 2A 1=72°;(2)∵AB =A 1B ,∴∠BAA 4=BA 1A =α, ∵A 1B 1=A 1A 2,A 2B 2=A 2A 3,A 3B 3=A 3A 4…. ∴∠B 1A 2A 1=∠BA 1A =α; 同理可得,∠B 2A 3A 2=α,∠B 3A 4A 3=α, 以此类推,∠B n ﹣1A n A n ﹣1=,故答案为:72°,; (3)设∠B 3A 4A 3=x °, ∵A 3B 3=A 3A 4,∴∠A 3B 3A 4=∠A 4,∴∠B 2A 3A 2=2x °,同理,∠BAA 4=8x °, ∵AC ∥A 3B 2,∴∠A 4AC =∠A 4,∴8x +2x =100,∴x =10,∴∠B 3A 4A 3的度数为10°.。
轴对称练习题(含答案)
轴对称练习题13.1.1轴对称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2.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是四条的图形是()3.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l对称,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①△ABC≌△A′B′C′;②∠BAC=∠B′A′C′;③直线l垂直平分CC′;④直线BC和B′C′的交点不一定在直线l上.A.4个B.3个C.2个D.1个第3题图第4题图4.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且∠A=105°,∠C′=30°,则∠B的度数为() A.25° B.45° C.30° D.20°5.如图,△ABC关于直线MN对称的三角形的顶点分别为A′,B′,C′,其中∠A=90°,A=8cm,A′B′=6cm.(1)求AB,A′C′的长;(2)求△A′B′C′的面积.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1.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P,P A=5,则线段PB的长度为() A.3 B.4 C.5 D.6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AC=AD,BC=BD,则有()A.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B.CD垂直平分ABC.AB垂直平分CD D.CD平分∠ACB3.如图,在△ABC中,D为BC上一点,且BC=BD+AD,则点D在线段________的垂直平分线上.第3题图第4题图4.如图,在Rt△ABC中,斜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边AC于点D,交边AB于点E,且∠CBD =∠ABD,则∠A=________°.5.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BC于D,连接AD.若AC=4cm,△ADC的周长为11cm,求BC的长.第2课时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作图1.如图,已知线段AB ,分别以点A ,点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 和点D ,作直线CD ,在CD 上取两点P ,M ,连接P A ,PB ,MA ,MB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P A =MA B .MA =PE C .PE =BE D .P A =PB2.已知图中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请你画出它们全部的对称轴.3.已知下列两个图形关于直线l 成轴对称.(1)画出它们的对称轴直线l ; (2)填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确定它们的对称轴有两种常用方法,经过两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________画直线;或者画出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____________.4.如图,在某条河l 的同侧有两个村庄A 、B ,现要在河道上建一个水泵站,这个水泵站建在什么位置,能使两个村庄到水泵站的距离相等?13.2画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画轴对称图形1.已知直线AB和△DEF,作△DEF关于直线AB的轴对称图形,将作图步骤补充完整(如图所示).(1)分别过点D,E,F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分别是点________;(2)分别延长DM,EP,FN至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顺次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DEF关于直线AB的对称图形△GHI. 2.如图,请画出已知图形关于直线MN对称的部分.3.如图,以AB为对称轴,画出已知△CDE的轴对称图形.第2课时用坐标表示轴对称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2,3) B.(2,-3)C.(-2,-3) D.(3,-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4,-3) B.(3,-4)C.(3,4) D.(-3,-4)3.平面内点A(-2,2)和点B(-2,-2)的对称轴是()A.x轴B.y轴C.直线y=4 D.直线x=-24.已知△ABC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A′B′C′与△ABC关于y轴对称,则点A的对称点A′的坐标是()A.(-3,2) B.(3,2)C.(-3,-2) D.(3,-2)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6.已知点M(a,1)和点N(-2,b)关于y轴对称,则a=________,b=________.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A(-1,5),B(-1,0),C(-4,3).(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写出点A1,B1,C1的坐标;(3)△A1B1C1的面积是________.轴对称13.1.1轴对称1.A 2.A 3.B 4.B5.解:(1)∵AB与A′B′是对应线段,∴AB=A′B′=6cm.又∵AC与A′C′是对应线段,∴A′C′=AC=8cm.(2)∵∠A′与∠A是对应角,∴∠A′=∠A=90°,∴S△A′B′C′=A′B′·A′C′÷2=24(cm2).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1.C 2.C 3.AC 4.305.解:∵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BC于D,∴AD=BD.∵△ADC的周长为11cm,∴AC+CD+AD=AC+CD+BD=AC+BC=11cm.∵AC=4cm,∴BC=7cm.第2课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作图1.D2.解:如图所示.3.解:(1)图略.(2)中点垂直平分线4.解:连接AB,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直线l于点P,则点P即为所求位置.图略.13.2画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画轴对称图形1.(1)M,P,N(2)G,H,I GM DM HP EP IN FN(3)GH HI IG2.解:如图所示.3.解:如图所示.第2课时用坐标表示轴对称1.C 2.C 3.A 4.B 5.(-5,-3) 6.217.解:(1)如图.(2)A1(1,5),B1(1,0),C1(4,3).(3)7.5。
轴对称图形习题及详细解答
轴对称图形习题及详细解答一.解答题(共30小题)1.(2016•宁夏)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若CD=2,过点D作DE∥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EF的长.2.(2016•江西)(1)解方程组:.(2)如图,Rt△ABC中,∠ACB=90°,将Rt △ABC向下翻折,使点A与点C重合,折痕为DE.求证:DE∥BC.3.(2016•十堰)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AD >AB)折叠,使点C刚好落在线段AD上,且折痕分别与边BC,AD相交,设折叠后点C,D的对应点分别为点G,H,折痕分别与边BC,AD相交于点E,F.(1)判断四边形CEG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AB=3,BC=9,求线段CE的取值范围.4.(2016•海淀区校级模拟)如图,已知∠BAC=90°,AD⊥BC于点D,∠1=∠2,EF∥BC交AC于点F.试说明AE=CF.5.(2016•漳州模拟)数学课上,老师要求学生证明命题:“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以下是小华解答的部分内容(缺少图形和证明过程).请你把缺少内容补充完整.已知:点P在∠AOB的角平分线OC上,PD⊥OA于D,PE⊥OB于E,求证:PD=PE.6.(2016•历下区一模)如图,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交AC于E,DE 垂直平分AB于D,求证:BE+DE=AC.7.(2016•萧山区二模)已知: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DF⊥AC于点F,BE=CF,求证:AD是BC的中垂线.8.(2016•怀柔区一模)如图,在Rt△ABC中,∠C=90°,AB边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点E,垂足为D.求证:∠CAB=∠AED.9.(2016•长春二模)如图,在△ABC中,AB=AC,∠A=40°,BD是∠ABC的平分线,求∠BDC 的度数.10.(2016•东城区一模)如图,在△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AE∥BD交CB的延长线于点E.若∠BAC=40°,请你选择图中现有的一个角并求出它的度数(要求:不添加新的线段,所有给出的条件至少使用一次).11.(2016•怀柔区二模)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点的中线,E是AC的中点,连接AC,DF⊥AB于F.求证:∠BDF=∠ADE.12.(2016•西城区一模)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E⊥BE于点E,且BE=.求证:AB平分∠EAD.13.(2016•门头沟区一模)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平分∠ABC,延长BC到E,使得CE=CD.求证:BD=DE.14.(2016•吉林校级二模)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是2,D、E分别为AB、AC的中点,点F在BC延长线上,且CF=,求四边形DEFB 的面积.15.(2016•门头沟区二模)如图,在△ABC中,∠BAC=90°,∠C=30°,AE为BC边上的中线.求证:△ABE是等边三角形.16.(2016•泗水县一模)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 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点A落在点A′处.(1)求证:B′E=BF;(2)若AE=3,AB=4,求BF的长.17.(2016•北京一模)如图1,四边形ABCD中,AB=AD,BC=CD,我们把这种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请探究“筝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小聪根据学习四边形的经验,对“筝形”的判定和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聪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如图2,连接筝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通过测量边、角或沿一条对角线所在直线折叠等方法探究发现筝形有一组对角相等,请写出筝形的其他性质(一条即可):,这条性质可用符号表示为:;(2)从边、角、对角线或性质的逆命题等角度进行探究,写出筝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定义除外),并证明你的结论.18.(2016•拱墅区二模)如图,已知等腰直角△ABC,∠A=90°.(1)利用尺规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 于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将(1)中的△ABD沿BD折叠,则点A 正好落在BC边上的A1处,当AB=1时,求△A1DC的面积.19.(2016春•吉州区期末)如图,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C和BC,交AB于M、N两点,DM与EN相交于点F.(1)若△CMN的周长为15cm,求AB的长;(2)若∠MFN=70°,求∠MCN的度数.20.(2016春•金堂县期末)如图,已知:AB∥CD,∠BAE=∠DCF,AC,EF相交于点M,有AM=CM.(1)求证:AE∥CF;(2)若AM平分∠FAE,求证:FE垂直平分AC.21.(2016春•滕州市期末)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D,交AC于点E,且AC=15cm,△BCE的周长等于25cm.(1)求BC的长;(2)若∠A=36°,并且AB=AC.求证:BC=BE.22.(2016春•淅川县期末)如图,已知:在△ABC中,∠C=∠ABC,BE⊥AC,△BDE是正三角形.求∠C的度数.23.(2016春•罗湖区期末)上午8时,一条船从A处出发以30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2时到达B处.测得∠NAC=32°,∠ABC=116°.求从B处到灯塔C的距离?24.(2016春•埇桥区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N,交BC的延长线于点M,若∠A=40°.(1)求∠NMB的度数;(2)如果将(1)中∠A的度数改为70°,其余条件不变,再求∠NMB的度数;(3)你发现∠A与∠NMB有什么关系,试证明之.25.(2016春•高平市期末)已知a、b满足方程组(1)求a,b的值;(2)若a、b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26.(2016春•张家港市期末)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都为正数.(1)求a的取值范围;(2)化简|a+1|﹣|a﹣1|;(3)若上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和一条底边的长,且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9,求a的值.27.(2016春•吉林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E是边AB的中点,连接DE,若AD=12,BC=10,求DE的长.28.(2016春•安岳县期末)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三角形的周长分成了21和27两个部分,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腰长.29.(2016春•西藏校级期末)如图,在△ABC 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D,AB于点E,O,F.(1)求证:点O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2)若∠CAD=20°,求∠BOF的度数.30.(2016春•鄄城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BD⊥AD,垂足为D,过D作DE∥AC,交AB于E.求证:△BDE是等腰三角形.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30小题)1.(2016•宁夏)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若CD=2,过点D作DE∥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EF的长.【分析】先证明△DEC是等边三角形,再在RT △DEC中求出EF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B=∠ACB=60°,∵DE∥AB,∴∠EDC=∠B=60°,∴△EDC是等边三角形,∴DE=DC=2,在RT△DEC中,∵∠DEC=90°,DE=2,∴DF=2DE=4,∴EF===2.【点评】不同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特殊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016•江西)(1)解方程组:.(2)如图,Rt△ABC中,∠ACB=90°,将Rt △ABC向下翻折,使点A与点C重合,折痕为DE.求证:DE∥BC.【分析】(1)根据方程组的解法解答即可;(2)由翻折可知∠AED=∠CED=90°,再利用平行线的判定证明即可.【解答】解:(1),①﹣②得:y=1,把y=1代入①可得:x=3,所以方程组的解为;(2)∵将Rt△ABC向下翻折,使点A与点C 重合,折痕为DE.∴∠AED=∠CED=90°,∴∠AED=∠ACB=90°,∴DE∥B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的翻折变换,涉及到平行线的判定,熟知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2016•十堰)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AD >AB)折叠,使点C刚好落在线段AD上,且折痕分别与边BC,AD相交,设折叠后点C,D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G,H,折痕分别与边BC,AD相交于点E,F.(1)判断四边形CEG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AB=3,BC=9,求线段CE的取值范围.【分析】(1)由四边形ABCD是矩形,根据折叠的性质,易证得△EFG是等腰三角形,即可得GF=EC,又由GF∥EC,即可得四边形CEGF 为平行四边形,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得四边形BGEF为菱形;(2)如图1,当G与A重合时,CE取最大值,由折叠的性质得CD=DG,∠CDE=∠GDE=45°,推出四边形CEGD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到CE=CD=AB=3;如图2,当F 与D重合时,CE取最小值,由折叠的性质得AE=CE,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GFE=∠FEC,∵图形翻折后点G与点C重合,EF为折线,∴∠GEF=∠FEC,∴∠GFE=∠FEG,∴GF=GE,∵图形翻折后BC与GE完全重合,∴BE=EC,∴GF=EC,∴四边形CEGF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CEGF为菱形;(2)由(1)得四边形CEGD是菱形,∴CE=CD=AB=3;如图2,当G与A重合时,CE取最大值,由折叠的性质得AE=CE,∵∠B=90°,∴AE2=AB2+BE2,即CE2=32+(9﹣CE)2,∴CE=5,∴线段CE的取值范围3≤CE≤5.【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菱形的判定,线段的最值问题,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4.(2016•海淀区校级模拟)如图,已知∠BAC=90°,AD⊥BC于点D,∠1=∠2,EF∥BC交AC于点F.试说明AE=CF.【分析】作EH⊥AB于H,作FG⊥BC于G,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EH=ED,再证ED=FG,则EH=FG,通过证明△AEH≌△CFG 即可.【解答】解:作EH⊥AB于H,作FG⊥BC于G,∵∠1=∠2,AD⊥BC,∴EH=ED(角平分线的性质)∵EF∥BC,AD⊥BC,FG⊥BC,∴四边形EFGD是矩形,∴ED=FG,∴EH=FG,∵∠BAD+∠CAD=90°,∠C+∠CAD=90°,∴∠BAD=∠C,又∵∠AHE=∠FGC=90°,∴△AEH≌△CFG(AAS)∴AE=CF.【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综合利用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5.(2016•漳州模拟)数学课上,老师要求学生证明命题:“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以下是小华解答的部分内容(缺少图形和证明过程).请你把缺少内容补充完整.已知:点P在∠AOB的角平分线OC上,PD⊥OA于D,PE⊥OB于E,求证:PD=PE.【分析】结合已知条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推出△POD≌△POE即可.【解答】证明:∵OC是∠AOB的平分线,∴∠POD=∠POE,∵PD⊥OA,PE⊥OB,∴∠PDO=∠PEO=90°,在△POD与△POE中,,∴△POD≌△POE,∴PD=P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对应角相等、公共边.6.(2016•历下区一模)如图,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交AC于E,DE 垂直平分AB于D,求证:BE+DE=AC.【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CE=DE,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出AE=BE,代入AC=AE+CE求出即可.【解答】证明:∵∠ACB=90°,∴AC⊥BC,∵ED⊥AB,BE平分∠ABC,∴CE=DE,∵DE垂直平分AB,∴AE=BE,∵AC=AE+CE,∴BE+DE=AC.【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应用,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7.(2016•萧山区二模)已知: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DF⊥AC于点F,BE=CF,求证:AD是BC的中垂线.【分析】由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E=DF,∠BED=∠CFD=90°,继而证得Rt△BED≌Rt △CFD,则可得∠B=∠C,证得AB=AC,然后由三线合一,证得AD是BC的中垂线.【解答】证明:∵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DE=DF,∠BED=∠CFD=90°,在Rt△BED和Rt△CFD中,,∴Rt△BED≌Rt△CFD(HL),∴∠B=∠C,∴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AD是BC的中垂线.【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掌握三线合一性质的应用.8.(2016•怀柔区一模)如图,在Rt△ABC中,∠C=90°,AB边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点E,垂足为D.求证:∠CAB=∠AED.【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E=BE,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E=BE,∠ADE=90°,∴∠EAB=∠B.在Rt△ABC中,∵∠C=90°,∴∠CAB+∠B=90°.在Rt△ADE中,∵∠ADE=90°,∴∠AED+∠EAB=90°,∴∠CAB=∠AE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2016•长春二模)如图,在△ABC中,AB=AC,∠A=40°,BD是∠ABC的平分线,求∠BDC 的度数.【分析】首先由AB=AC,利用等边对等角和∠A的度数求出∠ABC和∠C的度数,然后由BD是∠ABC的平分线,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DBC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DC的度数.【解答】解:∵AB=AC,∠A=40°,∴∠ABC=∠C==70°,∵BD是∠ABC的平分线,∴∠DBC=∠ABC=35°,∴∠BDC=180°﹣∠DBC﹣∠C=75°.【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求出∠ABC与∠C的度数.10.(2016•东城区一模)如图,在△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AE∥BD交CB的延长线于点E.若∠BAC=40°,请你选择图中现有的一个角并求出它的度数(要求:不添加新的线段,所有给出的条件至少使用一次).ACB=70°,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BD=∠CBD=3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E=∠EAB=35°,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EAC=75°,∵AB=AC,∠BAC=40°,∴∠ABC=∠ACB=70°,∵BD平分∠ABC交AC于点D,∴∠ABD=∠CBD=35°,∵AE∥BD,∴∠E=∠EAB=35°,∴∠EAC=∠EAB+∠BAC=75°.【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注意等边对等角定理的应用.11.(2016•怀柔区二模)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点的中线,E是AC的中点,连接AC,DF⊥AB于F.求证:∠BDF=∠ADE.CAD,∠ADB=∠ADC=9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到∠CAD=∠ADE.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BAD=∠BDF,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证明:∵AB=AC,AD是△ABC点的中线,∴∠BAD=∠CAD,∠ADB=∠ADC=90°,∵E是AC的中点,∴DE=AE=EC,∴∠CAD=∠ADE.在Rt△ABD中,∠ADB=90°,∴∠B+∠BAD=90°.∵DF⊥AB,∴∠B+∠BDF=90°,∴∠BAD=∠BDF,∴∠BDF=∠CAD,∴∠BDF=∠ADE,【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余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2016•西城区一模)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E⊥BE于点E,且BE=.求证:AB平分∠EAD.【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BC,AD⊥BC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证明:∵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D=BC,AD⊥BC,∵BE=BC,∴BD=BE,∵AE⊥BE,∴AB平分∠EA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2016•门头沟区一模)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平分∠ABC,延长BC到E,使得CE=CD.求证:BD=DE.【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ACB=60°,∠DBC=30°,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求得∠DBC=∠CED,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到DB=DE.【解答】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中线,∴∠ABC=∠ACB=60°.∠DBC=30°(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又∵CE=CD,∴∠CDE=∠CED.又∵∠BCD=∠CDE+∠CED,∴∠CDE=∠CED=∠BCD=30°.∴∠DBC=∠DEC.∴DB=DE(等角对等边).【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的理解及运用;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CDE=30°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2016•吉林校级二模)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是2,D、E分别为AB、AC的中点,点F在BC延长线上,且CF=,求四边形DEFB 的面积.【分析】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DE=CF,DE∥CF,证得四边形DEFC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得S△ECF=S△DEC=S△ADE,即可证得S四边形DEFB=S△ABC,求得△ABC的面积即可.【解答】解:∵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E=BC,DE∥BF,∵CF=,∴DE=CF,DE∥CF,∴四边形DEFC是平行四边形,∴S△ECF=S△DEC=S△ADE,∵△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B的中点,∴CD⊥AB,AD=BD=1,BC=2,∴DC==∴S 四边形DEFB=S△ABC=×2×=.【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证得S△ECF=S△DEC=S△ADE是本题的关键.15.(2016•门头沟区二模)如图,在△ABC中,∠BAC=90°,∠C=30°,AE为BC边上的中线.求证:△ABE是等边三角形.【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BE=CE=AB,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证明:∵∠BAC=90°,∠C=30°,∴AB=BC,∵AE为BC边上的中线,∴AE=BE=CE,∴AB=AE=BE,∴△ABE是等边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6.(2016•泗水县一模)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 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点A落在点A′处.(1)求证:B′E=BF;(2)若AE=3,AB=4,求BF的长.【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可以证明∠B'FE=∠B'EF,根据等角对等边证明B'E=B'F,然后根据折叠的性质可证得;(2)直角△A'B'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B'E的长,然后根据(1)的结论即可求解.【解答】(1)证明:∵矩形ABCD中,AD∥BC,∴∠B'EF=∠EFB,又∵∠B'FE=∠EFB,∴∠B'FE=∠B'EF,∴B'E=B'F,又∵BF=B'F,∴B'E=BF;(2)解:∵直角△A'B'E中,A'B'=AB=4,∴B'E===5,∴BF=N'E=5.【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在折叠的过程中认识到相等的角和相等的边是关键.17.(2016•北京一模)如图1,四边形ABCD中,AB=AD,BC=CD,我们把这种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请探究“筝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小聪根据学习四边形的经验,对“筝形”的判定和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聪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如图2,连接筝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通过测量边、角或沿一条对角线所在直线折叠等方法探究发现筝形有一组对角相等,请写出筝形的其他性质(一条即可):对角线互相垂直,这条性质可用符号表示为:已知四边形ABCD是筝形,则AC⊥BD.;(2)从边、角、对角线或性质的逆命题等角度进行探究,写出筝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定义除外),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1)根据筝形的定义可以证明△BAC ≌△DAC,依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得边和对角线的关系;(2)利用△BAC≌△DAC,根据边、角、对角线的性质证得.【解答】解:(1)筝形的性质:两组邻边分别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即已知四边形ABCD是筝形,则AC⊥BD;有一条对角线被另一条平分;有一条对角线平分对角;是轴对称图形.(写出一条即可);故答案是:对角线互相垂直;已知四边形ABCD 是筝形,则AC⊥BD;(2)筝形的判定方法:有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四边形是筝形.已知:四边形ABCD中,AC是一条对角线,∠BAC=∠DAC,∠BCA=∠DCA.求证:四边形ABCD是筝形.证明:在△BAC和△DAC中,,∴△BAC≌△DAC,∴AB=AD,BC=CD,即四边形ABCD是筝形.其他正确的判定方法:有一条对角线垂直平分令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筝形;有一组邻边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筝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对称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正确证明△BAC≌△DAC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2016•拱墅区二模)如图,已知等腰直角△ABC,∠A=90°.(1)利用尺规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 于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将(1)中的△ABD沿BD折叠,则点A 正好落在BC边上的A1处,当AB=1时,求△A1DC的面积.【分析】(1)利用尺规作出∠ABC的平分线BD 即可.(2)首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再求出A1C,根据△A 1DC的面积=•A1C•A1D计算即可.【解答】解:(1)∠ABC的平分线BD,交AC 于点D,如图所示,(2)在RT△ABC中,∵∠A=90°,AC=BC=1,∴BC=,∵AB=A1B=AC=1,∴A 1C=,∵∠C=45°,∠DA1C=90°,∴∠C=∠A1DC=45°∴△A1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尺规作图、翻折变换、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等知识,熟练掌握基本尺规作图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中考常考题型.19.(2016春•吉州区期末)如图,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C和BC,交AB于M、N两点,DM与EN相交于点F.(1)若△CMN的周长为15cm,求AB的长;(2)若∠MFN=70°,求∠MCN的度数.【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M=CM,BN=CN,然后求出△CMN的周长=AB;(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求出∠MNF+∠NMF,再求出∠A+∠B,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ACM,∠B=∠BCN,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DM、EN分别垂直平分AC 和BC,∴AM=CM,BN=CN,∴△CMN的周长=CM+MN+CN=AM+MN+BN=AB,∵△CMN的周长为15cm,∴AB=15cm;(2)∵∠MFN=70°,∴∠MNF+∠NMF=180°﹣70°=110°,∵∠AMD=∠NMF,∠BNE=∠MNF,∴∠AMD+∠BNE=∠MNF+∠NMF=110°,∴∠A+∠B=90°﹣∠AMD+90°﹣∠BNE=180°﹣110°=70°,∵AM=CM,BN=CN,∴∠A=∠ACM,∠B=∠BCN,∴∠MCN=180°﹣2(∠A+∠B)=180°﹣2×70°=40°.【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2)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20.(2016春•金堂县期末)如图,已知:AB∥CD,∠BAE=∠DCF,AC,EF相交于点M,有AM=CM.(1)求证:AE∥CF;(2)若AM平分∠FAE,求证:FE垂直平分AC.【分析】(1)先根据AB∥CD得出∠BAC=∠DCA,再由∠BAE=∠DCF可知∠EAM=∠FCM,故可得出结论;(2)先由AM平分∠FAE得出∠FAM=∠EAM,再根据∠EAM=∠FAM可知∠FAM=∠FCM,故△FAC是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1)证明:∵AB∥CD,∴∠BAC=∠DCA,又∵∠BAE=∠DCF,∴∠EAM=∠FCM,∴AE∥CF;(2)证明:∵AM平分∠FAE,∴∠FAM=∠EAM,又∵∠EAM=∠FCM,∴∠FAM=∠FCM,∴△FAC是等腰三角形,又∵AM=CM,∴FM⊥AC,即EF垂直平分A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2016春•滕州市期末)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D,交AC于点E,且AC=15cm,△BCE的周长等于25cm.(1)求BC的长;(2)若∠A=36°,并且AB=AC.求证:BC=BE.【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E=BE,然后求出△BCE的周长=AC+BC,再求解即可;(2)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C=7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E=BE,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BE=∠A,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BEC=72°,从而得到∠BEC=∠C,然后根据等角对等边求解.【解答】(1)解:∵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D,∴AE=BE,∴△BCE的周长=BE+CE+BC=AE+CE+BC=AC+BC,∵AC=15cm,∴BC=25﹣15=10cm;(2)证明:∵∠A=36°,AB=AC,∴∠C=(180°﹣∠A)=(180°﹣36°)=72°,∵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D,∴AE=BE,∴∠ABE=∠A,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BEC=∠A+∠ABE=36°+36°=72°,∴∠BEC=∠C,∴BC=BE.【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综合题难度不大,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2.(2016春•淅川县期末)如图,已知:在△ABC中,∠C=∠ABC,BE⊥AC,△BDE是正三角形.求∠C的度数.【分析】本题首先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垂直定义得到∠DBE=60°,∠BEC=9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出∠EBC=∠ABC﹣60°=∠C﹣60°,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关系式∠C﹣60°+∠C=90°解出即可.【解答】解:∵△BDE是正三角形,∴∠DBE=60°;∵在△ABC中,∠C=∠ABC,BE⊥AC,∴∠C=∠ABC=∠ABE+∠EBC则∠EBC=∠ABC﹣60°=∠C﹣60°,∠BEC=90°;∴∠EBC+∠C=90°,即∠C﹣60°+∠C=90°解得∠C=7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垂直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出符合题意的简易方程,从而求出结果.23.(2016春•罗湖区期末)上午8时,一条船从A处出发以30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2时到达B处.测得∠NAC=32°,∠ABC=116°.求从B处到灯塔C的距离?【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上午8时,一条船从A 处出发以30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2时到达B处”可以求得AB=120海里,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C=32°,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最后由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的性质来求从B处到灯塔C的距离.【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B=30×4=120(海里);在△ABC中,∠NAC=32°,∠ABC=116°,∴∠C=180°﹣∠NAC﹣∠ABC=32°,∴∠C=∠NAC,∴BC=AB=120(海里),即从B处到灯塔C的距离是120海里.【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方向角.解答该题时充分利用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24.(2016春•埇桥区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N,交BC的延长线于点M,若∠A=40°.(1)求∠NMB的度数;(2)如果将(1)中∠A的度数改为70°,其余条件不变,再求∠NMB的度数;(3)你发现∠A与∠NMB有什么关系,试证明之.【分析】(1)由在△ABC中,AB=AC,∠A=4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BC的度数,又由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N,交BC的延长线于点M,即可求得答案;(2)由在△ABC中,AB=AC,∠A=7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BC的度数,又由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N,交BC的延长线于点M,即可求得答案;(3)由在△ABC中,AB=A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用∠A表示出∠ABC,又由AB点M,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在△ABC中,AB=AC,∠A=40°,∴∠ABC=∠ACB=7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N,交BC的延长线于点M,∴MN⊥AB,∴∠NMB=90°﹣∠ABC=20°;(2)∵在△ABC中,AB=AC,∠A=70°,∴∠ABC=∠ACB=55°,∵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N,交BC的延长线于点M,∴MN⊥AB,∴∠NMB=90°﹣∠ABC=35°;(3)∠NMB=∠A.理由:∵在△ABC中,AB=AC,∴∠ABC=∠ACB=,长线于点M,∴MN⊥AB,∴∠NMB=90°﹣∠ABC=∠A.【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5.(2016春•高平市期末)已知a、b满足方程组(1)求a,b的值;(2)若a、b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析】(1)直接利用加减消元法,即可求得a,b的值;(2)分别从若7为腰长,2为底边长与若2为腰长,7为底边长,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①+3②得:10a=70,解得:a=7,把a=7代入2a+b=16,得:b=2,∴;(2)①若7为腰长,2为底边长,则周长为:7×2+2=16;②若2为腰长,7为底边长,∵2+2<7,∴不能组成三角形,舍去;∴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注意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26.(2016春•张家港市期末)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都为正数.(1)求a的取值范围;(2)化简|a+1|﹣|a﹣1|;(3)若上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和一条底边的长,且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9,求a的值.【分析】(1)先解方程组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x,y的值,再代入有关x,y的不等关系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求解即可;(2)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3)首先用含m的式子表示x和y,由于x、y 的值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所以x、y可能是腰也可能是底,依次分析即可解决,注意应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验证是否能组成三角形.【解答】解:(1)解得∴,∵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都为正数,∴a>1;(2)∵a>1,∴|a+1|﹣|a﹣1|=a+1﹣a+1=2;(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和一条底边的长,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9,∴2(a﹣1)+a+2=9,解得:a=3,∴x=2,y=5,不能组成三角形,∴2(a+2)+a﹣1=9,解得:a=2,∴x=1,y=5,能组成等腰三角形,∴a的值是2.【点评】主要考查了方程组的解的定义和不等式的解法.理解方程组解的意义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出x,y,找到关于x,y的不等式并用a表示出来是解题的关键.27.(2016春•吉林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E是边AB的中点,连接DE,若AD=12,BC=10,求DE的长.【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根据条件可知DE是△ABC的中位线,所以利用中位线定理可知DE的长.【解答】解:∵AB=AC,AD⊥BC,∴BD=CD,∴CD=BC=5,∵AD=12,∴在Rt△ADC中,AC==13,。
典型的轴对称图形练习习题(带答案
精心整理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①两个全等三角形合在一起是一个轴对称图形;②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中线;③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就是这边的垂直平分线;④一条线段可以看着是以它的垂2)3对称,B.顶. 4与BE 相交于点P,则∠APE的度数是()A.45°B.55°C.60°D.75°5.等腰梯形两底长为4cm和10cm,面积为21cm2,则这个梯形较小的底角是()度.A.45°B.30°C.60°D.90°6.已知点P在线段AB的中垂线上,点Q在线段AB的中垂线外,则A.D.7.CD8PC(A.4B.3C.2D.19.∠AOB的平分线上一点P到OA的距离为5,Q是OB上任一点,则()A.PQ>5B.PQ≥5C.PQ<5D.PQ≤5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A.3cm或5cm B.3cm或7cm C.3cm D.5cm111213CD=4,1415AB=6,的周1610且有一底角为60°,则它的两底长分别为____________.17.若D为△ABC的边BC上一点,且AD=BD,AB=AC=CD,则∠BAC=____________.18.△ABC中,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E、F,若∠BAC=115°,则∠EAF=______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已知∠AOB和C、D两点,求作两边20C,2122AC于E、23ABP=结论.参考答案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1.A 2.B 3.C 4.C 5.A 6.D 7.C 8.C 9.B 10.C1116.4、6 19202123=AQ ,。
典型的轴对称图形练习题(带答案)
典型的轴对称图形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①两个全等三角形合在一起是一个轴对称图形;②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中线;③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就是这边的垂直平分线;④一条线段可以看着是以它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正确的说法有( )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图形中:①平行四边形;②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③长方形;④等腰三角形. 其中是轴对称图形有( )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已知∠AOB =30°,点P 在∠AOB 的内部,P 1与P 关于OA 对称,P 2与P 关于OB 对称,则△P 1OP 2是 ( ) A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B .顶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4.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中,BD =CE ,AD 与BE 相交于点P ,则 ∠APE 的度数是 ( ) A .45° B .55° C .60° D .75°5. 等腰梯形两底长为4cm 和10cm ,面积为21cm 2,则 这个梯形较小的底角是( )度. A .45° B .30° C .60° D .90° 6.已知点P 在线段AB 的中垂线上,点Q 在线段AB 的中垂线外,则 ( ) A .PA+PB >QA+QB B .PA+PB <QA+QB D .PA+PB =QA+QB D .不能确定7.已知△ABC 与△A 1B 1C 1关于直线MN 对称,且BC 与B 1C 1交与直线MN 上一点O , 则 ( ) A .点O 是BC 的中点 B .点O 是B 1C 1的中点 C .线段OA 与OA 1关于直线MN 对称 D .以上都不对8.如图:已知∠AOP=∠BOP=15°,PC ∥OA ,PD ⊥OA ,若PC=4,则PD= ( ) A .4 B .3C .2D .1 9.∠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P 到OA 的距离 为5,Q 是OB 上任一点,则 ( ) A .PQ >5 B .PQ≥5C .PQ <5D .PQ≤5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 ,其中一边长为3cm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 ( ) A .3cm 或5cm B .3cm 或7cm C .3cm D .5cm 二.填空题11.线段轴是对称图形,它有_______条对称轴. 12.等腰△ABC 中,若∠A=30°,则∠B=________.AO PAECB D13.在Rt △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 ,若CD=4,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__. 14.等腰△ABC 中,AB=AC=10,∠A=30°,则腰AB 上的高等于___________. 15.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6,AD=5,BC=8,且AB ∥DE ,则△DEC的周长是____________.16.等腰梯形的腰长为2,上、下底之和为10且有一底角为60°,则它的两底长分别为____________.17.若D 为△ABC 的边BC 上一点,且AD=BD ,AB=AC=CD , 则∠BAC=____________.18.△ABC 中,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于点E 、F ,若∠BAC=115°,则∠EAF=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9.如图:已知∠AOB 和C 、D 两点,求作一点P ,使PC=PD ,且P 到∠AOB 两边的距离相等.20.如图:AD 为△ABC 的高,∠B=2∠C ,用轴对称图形说明:CD=AB+BD .21.有一本书折了其中一页的一角,如图:测得AD=30cm,BE=20cm ,∠BEG=60°,求折痕EF 的长.OB22.如图:△ABC中,AB=A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AC于E、D,①若△BCD的周长为8,求BC的长;②若BC=4,求△BCD的周长.23.等边△ABC中,点P在△ABC内,点Q在△ABC外,且∠ABP=∠ACQ,BP=CQ,问△APQ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说明你的结论.参考答案第一章轴对称图形1.A 2.B 3.C 4.C5.A6.D7.C8.C9.B10.C 11.212.30°、75°、120°13.414.515.1516.4、617.72°18.50°19.提示:作CD的中垂线和∠AOB的平分线,两线的交点即为所作的点P;20.提示:在CD上取一点E使DE=BD,连结AE;21.EF=20㎝;22.①BC=3,②9;23.提示:△APQ为等边三角形,先证△ABP≌△ACQ得AP=AQ,再证∠PAQ=60°即可.。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练习册(含答案)13.2 画轴对称图形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实用资料13.2画轴对称图形基础巩固1.(知识点2)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某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乘-1,纵坐标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A.关于原点对称B.关于x轴对称C.关于y轴对称D.重合2.(题型二)如图13-2-1,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有四个格点A,B,C,D,以其中一个点为原点,网格线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其余三个点中存在两个点关于一条坐标轴对称,则原点是()图13-2-1A.点AB.点BC.点CD.点D3.(知识点2)点A(-3,2)关于x轴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4.(题型一)如图13-2-2,有一个英语单词,四个字母都关于直线l对称,请写出这个单词所指的物品.图13-2-2 图13-2-35.(易错点1)图13-2-3是李华在镜中看到身后墙上的钟表,你认为实际时间是.6.(题型一)如图13-2-4,在正方形方格中,阴影部分是涂黑的7个小正方形所形成的图案.将方格内空白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使得到的新图案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涂法有种.图13-2-47.(题型一)如图13-2-5的3×3网格都是由9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每个网格图中都有3个小正方形已涂上阴影,请在剩下的6个空白小正方形中,按下列要求涂上阴影:选取2个涂上阴影,使5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给出三种方法)(1)(2)(3)图13-2-58.(题型一)如图13-2-6,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给出了△ABC(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1)请画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A1B1C1;(2)将线段AC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得到的线段A2C2,并以它为一条边作一个格点三角形A2B2C2,使A2B2=C2B2.图13-2-69.(题型二)如图13-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3),B(2,4),C(4,0),D(2,-3),E(0,-4).写出点D,C,B关于y轴的对称点F,G,H的坐标,并在图13-2-7中作出点F,G,H.顺次而平滑地连接A,B,C,D,E,F,G,H,A各点.观察你画出的图形,说明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像我们熟知的什么图形.图13-2-710.(题型二)图13-2-8中的“鱼”是将坐标分别为(0,0),(5,4),(3,0),(5,1),(5,-1),(3,0),(4,-2),(0,0)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而成的.(1)利用轴对称变换,画出原图案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形成美丽的“双鱼座”;(2)求两个图案的公共部分的面积(直接写结果).图13-2-8能力提升11.(题型四)如图13-2-9,将长方形纸片首先沿虚线AB按箭头方向对折,接着将对折后的纸片沿虚线CD按箭头方向对折,然后剪下一个小三角形,最后将纸片打开,则打开后的图形是()图13-2-912.(题型三)如图13-2-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OA与线段OA′关于直线l:y=x对称.已知点A的坐标为(2,1),则点A′的坐标为.图13-2-1013.(题型一)如图13-2-11,在2×2的正方形格纸中,有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ABC,请你找出格纸中所有与△ABC成轴对称且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请在下面所给的格纸中一一画出(所给的六个格纸未必全用).图13-2-1114.(题型三)如图13-2-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O的顶点坐标分别为O(0,0),A (2a,0),B(0,-a),线段EF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E(-m,a+1),F(-m,1)(2a>m>a).直线l∥y轴,交x轴于点P(a,0),且线段EF与CD关于y轴对称,线段CD与MN关于直线l对称.(1)求点M,N的坐标(用含m,a的代数式表示).(2)△ABO与△MFE通过平移能重合吗?能与不能都要说明理由,若能,请你说出一种平移方案(平移的长度用m,a表示).图13-2-12答案基础巩固1. C 解析:将各个点的横坐标都乘-1,纵坐标不变,即各个点的横坐标变成它的相反数,纵坐标不变,所以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y轴对称.故选C.2. B 解析:如图D13-2-1,以B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此时存在两个点A,C关于y轴对称.故选B.图D13-2-13.(-3,-2)4. 书解析:如图D13-2-2,这个单词所指的物品是书.图D13-2-25. 7:45 解析:由镜面对称性可知,实际时间应该是7:45.6. 3 解析:在1,2或3处(如图D13-2-3)涂黑都可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故涂法有3种.图D13-2-37. 解:如图D13-2-4.图D13-2-48. 解:(1)如图D13-2-5,△A1B1C1即为所求.图D13-2-5(2)如图D13-2-5,△A2B2C2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9. 解:由题意,得F(-2,-3),G(-4,0),H(-2,4).如图D13-2-6,这个图形关于y轴对称,是我们熟知的轴对称图形.图D13-2-610. 解:(1)如图D13-2-7.(2)两个图案的公共部分的面积为1/2×3×2×2+1/2×2×2=6+2=8.图D13-2-7能力提升11. D 解析:∵第三个图形中剪去的是三角形,∴将第三个图形展开,可得A项不符合题意.再展开可知三角形的短边正对着,且在内侧,∴B,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2.(1,2)解析:图D13-2-8如图D13-2-8,过点A作AC⊥x轴于点C,过点A′作A′C′⊥y轴于点C′,连接AA′,交直线l于点D.∵线段OA与线段OA′关于直线l:y=x对称,∴△ODA′≌△ODA,∠C′OD=∠COD,∴∠A′OD=∠AOD,A′O=AO.∴∠A′OC′=∠AOC.在△AC O和△A′C′O中,∠AOC=∠A′OC′,∠ACO=∠A′C′O=90°,AO=A′O,∴△ACO≌△A′C′O(AAS),∴AC=A′C′,CO=C′O.∵点A 的坐标为(2,1),∴点A′的坐标为(1,2).13解:与△ABC成轴对称且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如图D13-2-9.图D13-2-9`14. 解:(1)∵线段EF与CD关于y轴对称,线段EF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E(-m,a+1),F(-m,1),∴C(m,a+1),D(m,1).设CD与直线l之间的距离为x.∵CD与MN关于直线l对称,l与y轴之间的距离为a,∴MN与y轴之间的距离为a-x.又∵x=m-a,∴点M的横坐标为a-(m-a)=2a-m.∴M(2a-m,a+1),N(2a-m,1).(2)能重合.理由如下:由(1)知EM=2a-m-(-m)=2a=OA,EF=a+1-1=a=OB.∵EF∥y轴,EM∥x轴,∴∠MEF=∠AOB=90°,∴△ABO≌△MFE(SAS),∴△ABO与△MFE通过平移能重合.平移方案:先将△ABO向上平移(a+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m 个单位长度,即可重合.。
第2章《轴对称图形》常考题集:2.2轴对称的性质(含答案)
度.(第1题) (第2题) (第3题)2.如图,将纸片△ABC 沿DE 折叠,点A 落在点A ′处,已知∠1+∠2=100°,则∠A 的大小等于 度.3.如图,△ABC 沿DE 折叠后,点A 落在BC 边上的A ′处,若点D 为AB 边的中点,∠B=50°,则∠BDA ′的度数为 .4.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中,∠A=65°,∠B=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 落在△ABC 内,若∠1=20°,则∠2的度数为 度.(第4题) (第7题) (第8题) cm..第2章 《轴对称图形》常考题集:2.2 轴对称的性质填空题1.如图,D 、E 为△ABC 两边AB 、AC 的中点,将△ABC 沿线段DE 折叠,使点A 落在点F 处,若∠B=55°,则∠BDF=5.小宇同学在一次手工制作活动中,先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左图方式进行折叠,使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短1cm ;展开后按右图的方式再折叠一次,使第二次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长1cm ,再展开后,在纸上形成的两条折痕之间的距离是6.把图一的矩形纸片ABCD 折叠,B 、C 两点恰好重合落在AD 边上的点P 处(如图二).已知∠MPN=90°,PM=3,PN=4,那么矩形纸片ABCD 的面积为cm . 度. cm.(第9题) (第10题) (第12题)10.如图,把矩形ABCD 沿EF 折叠,使点C 落在点A 处,点D 落在点G 处,若∠CFE=60°,且DE=1,则边BC 的长为 . .13.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如果∠1=64°,那么∠2等于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4.如图,矩形ABCD 中(AD >AB ),M 为CD 上一点,若沿着AM 折叠,点N 恰落在BC 沿直线AD 折过来,点C 落到点C 1的位置,如果BC=10,那么BC 1= .16.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 中,AB=3cm ,BC=4cm ,现将A 、C 重合,使纸片折叠压平,设折痕为EF ,则S △AEF = cm 2.(第16题) (第18题)17.如图,△ABC 中∠A=30°,E 是AC 边上的点,先将△ABE 沿着BE 翻折,翻折后△ABE 的AB 边交AC 于点D ,又将△BCD 沿着BD 翻折,C 点恰好落在BE 上,此时∠CDB=82°,则B=原三角形的∠B= 度.7.如图,将矩形ABCD 沿直线AE 折叠,顶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F 点处,已知CE=3 cm ,AB=8 cm ,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8.如图(1)是四边形纸片ABCD ,其中∠B=120°,∠D=50度.若将其右下角向内折出△PCR ,恰使CP ∥AB ,RC ∥AD ,如图(2)所示,则∠C=9.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 ,BC=8cm ,现将直角边AC 沿着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的长为11.已知Rt △ABC 中,∠C=90°,AC=6,BC=8,将它的一个锐角翻折,使该锐角顶点落在其对边的中点D 处,折痕交另一直角边于E ,交斜边于F ,则△CDE 的周长为12.如图,折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纸条,若∠1=70°,则∠2= 度.上,则∠ANB+∠MNC= 度.15.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ADC=60°,把△ADCb 的值为 . 解答题A 1B 1C 1D 1; (2)在给出的方格纸中,画出四边形ABCD 关于直线l 对称的四边形A 2B 2C 2D 2.18.如图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其长AD 为a ,宽AB 为b (a >b ),在BC 边上选取一点M ,将△ABM 沿AM 翻折后B 至B ′的位置,若B ′为长方形纸片ABCD 的对称中心,则a19.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在落在四四边形BCDE 内部时, (1)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写出它们的所有对应角;(2)设∠AED 的度数为x ,∠ADE 的度数为y ,那么∠1,∠2的度数分别是多少?(用含有x 或y 的代数式表示)(3)∠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找出这个规律.20.如图,在方格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线段AB 的两个端点都在格点上,直线MN 经过坐标原点,且点M 的坐标是(1,2). (1)写出点A 、B 的坐标;(2)求直线MN 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3)利用尺规作出线段AB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图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1.作图题:(不要求写作法)如图,在10×10的方格纸中,有一个格点四边形ABCD (即四边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给出的方格纸中,画出四边形ABCD 向下平移5格后的四边形的面积.. (3)写出点A 1,B 1,C 1的坐标.的坐标: ; (2)求经过第2008次跳动之后,棋子落点与点P 的距离.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1,5),B (-1,0),C (-4,3). (1)求出△ABC(2)在图中作出△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A 1B 1C 1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颗棋子从点P 处开始依次关于点A 、B 、C 作循环对称跳动,即第一次跳到点P 关于点A 的对称点M 处,接着跳到点M 关于点B 的对称点N 处,第三次再跳到点N 关于C 的对称点处,…如此下去.(1)在图中画出点M 、N ,并写出点M 、N, ).24.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A (-1,5),B (-3,0),C (-4,3). (1)在图中作出△ABC 关于y 轴的轴对称图形△A ′B ′C ′; (2)写出点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C ′的坐标(25.如图,已知网格上最小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 (1)分别写出A 、B 、C 三点的坐标;(2)作△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A ′B ′C ′.(不写作法)26.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ABC .(1)作△ABC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图形(不写作法); (2)若网格上的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ABC 的面积27.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连线为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如图1中四边形ABCD 就是一个“格点四边形”. (1)求图1中四边形ABCD 的面积;(2)在图2方格纸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EFG ,使△EFG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且为, )..轴对称图形.28.下面的方格纸中,画出了一个“小猪”的图案,已知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1)“小猪”所占的面积为多少?(2)在上面的方格纸中作出“小猪”关于直线DE 对称的图案(只画图,不写作法); (3)以G 为原点,GE 所在直线为x 轴,GB 所在直线为y 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单位长度建立直角坐标系,可得点A 的坐标是(29.认真画一画.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DEF .(1)作△DEF 关于直线HG 的轴对称图形△D ′E ′F ′(不写作法); (2)作EF 边上的高(不写作法);(3)若网格上的最小正方形边长为1,则△DEF 的面积为30.如图,写出△ABC 的各顶点坐标,并画出△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并直接写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三角形的各点坐标.答案:填空题1.故答案为:70.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分析:利用折叠的性质求解.利用折叠的性质求解. 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知,解:由折叠的性质知,AD=DF AD=DF AD=DF,,∵点D 是AB 的中点,∴AD=BD,由折叠可知AD=DF AD=DF,, ∴BD=DF,∴BD=DF,∴∠DFB=∠B=55°,∠BDF=180°∴∠DFB=∠B=55°,∠BDF=180°--2∠B=70°.2∠B=70°. 故答案为:故答案为:707070..点评:本题利用了:①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本题利用了:①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位置变化,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②中点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等;②中点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 2.故本题答案为50°.°.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解答:解:连接AA′,AA′,易得AD=A′D,AE=A′E;AD=A′D,AE=A′E;故∠1+∠2=2(∠DAA′+∠EAA′)=2∠A=100°;3.故填80.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点评:本题利用了:本题利用了:11对应边和对应角等;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度.度. 5.故应填1cm cm...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分析:有关图形的折叠与拼接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亲自动手操作.先求第一次折痕,再求第二次,从而求它们的关系.故∠A=50°.故∠A=50°.点评:本题通过折叠本题通过折叠变换变换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此类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应结合题意,最好最好实际操作实际操作图形的折叠,易于找到图形间的关系. AD=A′D,再根据AD=A′D,再根据中点中点的性质得AD=BD AD=BD,BD=A′D,,BD=A′D,∠DA′B=∠B=50°,从而求解∠BDA'的度数.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知,AD=A′D,解:由折叠的性质知,AD=A′D,∵点D 为AB 边的中点边的中点∴AD=BD,BD=A′D,∠DA′B=∠B=50°, ∴∠BDA′=180°∴∠BDA′=180°--2∠B=80°.、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位置变化,相等;相等;22、中点的性质,、中点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等边对等角,三角形的内角定理求解. 4.故填60.分析:根据题意,已知∠A=65°,∠B=75°,可结合根据题意,已知∠A=65°,∠B=75°,可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折叠变换的性质求解.解答:解:∵∠A=65°,∠B=75°,解:∵∠A=65°,∠B=75°,∴∠C=180°∴∠C=180°--(65°+75°)(65°+75°)=40=40度,度, ∴∠CDE+∠CED=180°∴∠CDE+∠CED=180°--∠C=140°,∠C=140°, ∴∠2=360°∴∠2=360°--(∠A+∠B+∠1+∠CED+∠CDE)=360°(∠A+∠B+∠1+∠CED+∠CDE)=360°--300°=60度.度.故填6060..点评:本题通过折叠变换考查三角形、本题通过折叠变换考查三角形、四边形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注意折叠前后图形全.故应填1445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等;②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和矩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7.故应填30cm 2.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求出EF=DE=CD-CE=5EF=DE=CD-CE=5,,AD=AF=BC AD=AF=BC,再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再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再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知,解:由折叠的性质知,EF=DE=CD-CE=5EF=DE=CD-CE=5EF=DE=CD-CE=5,,AD=AF=BC AD=AF=BC,, 由勾股定理得,由勾股定理得,CF=4CF=4CF=4,,AF 2=AB 2+BF 2, 即AD 2=82+(AD-4AD-4))2, 解得,解得,AD=10AD=10AD=10,, ∴BF=6,∴BF=6,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图中阴影部分面积=S =S △A B F +S △C E F =30cm 2.点评:本题利用了:①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位置变化,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②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8.故应填95.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折叠前后图形全等和平行线,根据折叠前后图形全等和平行线,先求出∠CPR 先求出∠CPR 和∠CRP,和∠CRP,再根据再根据再根据三角形内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C.定理即可求出∠C.解答:解:第一次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短1cm 1cm,,第二次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长1cm 1cm,,其实这两条折痕是关于纸张的正中间的折痕成轴其实这两条折痕是关于纸张的正中间的折痕成轴对称对称的关系,它们到它们到中线中线的距离是0.5cm 0.5cm,,所以在纸上形成的两条折痕之间的距离是1cm 1cm..点评:考查图形的拆叠知识及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图形的翻折考查图形的拆叠知识及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图形的翻折变换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它属于轴对称,它属于轴对称,根据根据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6轴题.分析:利用折叠的性质和利用折叠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可知. MN=5MN=5,,设Rt△PMN 的斜边上的高为h ,由,由矩形矩形的宽AB 也为h , 根据直角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h=PM•PN÷MN=125, 由折叠的性质知,由折叠的性质知,BC=PM+MN+PN=12BC=PM+MN+PN=12BC=PM+MN+PN=12,, ∴矩形的面积=AB•BC=1445. 点评:本题利用了:①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位置变化,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对应边和对应角相解答:解:因为折叠前后两个图形全等,故∠CPR=12 ∠B=12 ×120°=60°,×120°=60°,∠CRP ∠CRP==12 ∠D=1250°=25°;50°=25°;∴∠C=180°∴∠C=180°--25°25°--60°=95°;∠C=95度;度;故应填9595..点评:折叠前后图形全等是解决折叠问题的关键.9.故应填3cm cm..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知CD=DE 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相等;22、勾股定理求解.、勾股定理求解. 10.故应填3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根据翻折变换的特点可知.解答:解:根据翻折变换的特点可知:解:根据翻折变换的特点可知:DE=GE DE=GE因为∠CFE=60°,因为∠CFE=60°, 所以∠GAE=30°,所以∠GAE=30°, 则AE=2GE=2DE=2AE=2GE=2DE=2,, 所以AD=3AD=3,, 所以BC=3BC=3..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前后角相等.11.故应填11或10 .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分析: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解答:解:当角B 翻折时,翻折时,B B 点与D 点重合,点重合,DE DE 与EC 的和就是,AC=AE AC=AE.根据题意在.根据题意在Rt△BDE 中运用中运用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求DE DE..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解:由勾股定理得,AB=10AB=10AB=10..由折叠的性质知,由折叠的性质知,AE=AC=6AE=AC=6AE=AC=6,,DE=CD DE=CD,∠AED=∠C=90°.,∠AED=∠C=90°.,∠AED=∠C=90°.∴BE=AB ∴BE=AB-AE=10-6=4-AE=10-6=4-AE=10-6=4,,在Rt△BDE 中,由勾股定理得,中,由勾股定理得, DE 2+BE 2=BD 2即CD 2+42=(8-CD 8-CD))2, 解得:解得:CD=3cm CD=3cm CD=3cm.. 点评:本题利用了:本题利用了:11、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位置变化,BC BC,也就是说等,也就是说等8,CD 为AC 的一半,故△CDE 的周长为8+3=118+3=11;; 当A 翻折时,翻折时,A A 点与D 点重合.同理DE 与EC 的和为AC=6AC=6,,CD 为BC 的一半,所以CDE 的周长为6+4=106+4=10.故△CDE .故△CDE 的周长为1010..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12.故填40.故填404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的知识,题目比较灵活,难度一般.∵∠1=64°,∵∠1=64°,∴∠3=∠1=64°,∴∠3=∠1=64°,∴∠4=180°∴∠4=180°--2∠1=180°∠ANB+∠MNC=180°∠ANB+∠MNC=180°--∠ANM=90°.∠ANM=90°.点评:综合考查了折叠得到的对应角相等及平角定义.15.故应填5.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两根据两直线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同旁内角互补,以及折叠关系列出方程解则可.可.解答:解:根据题意:2∠1与∠2互补,互补,得到:2∠1+∠2=180°,得到:2∠1+∠2=180°,∵∠1=70°,∵∠1=70°,∴140°+∠2=180°,∴140°+∠2=180°,∴∠2=40°∴∠2=40° 13.故应填52°.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根据补角补角的定义、折叠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 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可得∠3=∠1,解:由折叠的性质可得∠3=∠1,-2×64°=52°2×64°=52°∵长方形的对边平行,的对边平行,∴∠2=∠4=52°.∴∠2=∠4=52°.点评:此题主要利用了折叠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故应填90°.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易得∠ANM=∠ADM=90°,那么根据平角定义即可得到所求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解答:解:根据折叠的性质,有∠ANM=∠ADM=90°;故 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AD 是△ABC 的中线,BC=10BC=10,,先求得BD=5BD=5,,由折叠的性质知BC 1=BD=5=BD=5.. 解答:解:由折叠可知DC=DC 1,∠ADC=∠ADC 1=60°,∴∠BDC 1=60°,=60°,又∵AD 是△ABC 的中线,的中线,BC=10BC=10BC=10,,∴BD=DC=DC 1=5=5,,∴△B ∴△BDC DC 1为等边三角形,∴BC 1=BD=5=BD=5..16.故本题答案为7516.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由翻折的性质知D′F=DF,D′F=DF,CE=AE CE=AE CE=AE,且,且CE=BC-BE 长,再证得△ABE≌△AD′F,有AF=AD-FD AF=AD-FD,则,则S△A E F =12AF•AB.AF•AB. 解答:解:由题意知,D′F=DF,解:由题意知,D′F=DF,CE=AE CE=AE CE=AE,, 在Rt△ABE 中,中,AB AB 2+BE 2=AE 2,AB 2+BE 2=(BC-BE BC-BE))2,即32+BE 2=(4-BE 4-BE))2,解得:解得:BE=BE=78, ∵∠D′AF+∠EAF=∠EAF+∠BAE=90°,∴∠D′AF=∠BAE ∴∠D′AF=∠BAE又∵∠D′=∠B=90°,AD′=CD=AB 又∵∠D′=∠B=90°,AD′=CD=AB∴△D′AF≌△BAE ∴△D′AF≌△BAE∴FD=D′F=BE=78. ∴AF=AD ∴AF=AD-FD=4- -FD=4- 78 =258∴S △A E F =12 AF•AB=12 ×258 ×3=7516 . 故本题答案为7516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点评:本题利用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本题利用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故由,故由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求得BE 的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的性质,本题考查了翻折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 17.故应填78°. 专题:压轴题.分析:在图①的△ABC 中,根据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C=150°;结合折叠的性质和图②③可知:∠B=3∠CBD,即可在△CBD 中,得到另一个关于∠B、∠C 度数的等量关系式,联立两式即可求得∠B 的度数.的度数.解答:解:在△ABC 中,∠A=30°,则∠B+∠C=150°…①;根据折叠的性质知:∠B=3∠CBD,∠BCD=∠C;在△CBD 中,则有:∠CBD+∠BCD=180°中,则有:∠CBD+∠BCD=180°--82°,即:82°,即:13 ∠B+∠C=98°…②;①-②,得:23∠B=52°,∠B=52°, 故应填 3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解:连接CB′.cos∠ACB=cos30°=a:解答题19.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内解得∠B=78°.解得∠B=7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图形的折叠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图形的折叠变换变换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够根据折叠的性质发现∠B 和∠CBD 的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轴题. 分析:连接CB′.由于B'B'为长方形纸片为长方形纸片ABCD 的对称中心,∴AB′C 是矩形的对角线.角线.由折叠的性质知可得△ABC 三边关系求解.三边关系求解.解答由于B'B'为长方形纸片为长方形纸片ABCD 的对称中心,∴AB′C 是矩形的是矩形的对角对角线.线.由折叠的性质知,AC=2AB′=2AB=2b,由折叠的性质知,AC=2AB′=2AB=2b,∴sin∠ACB=AB:∴sin∠ACB=AB:AC=1AC=1AC=1::2,∴∠ACB=30°.∴∠ACB=30°.b= 3 3 ..点评:本题利用了: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矩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求解.角和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操作型;探究型.分析:(1)根据折叠就可写出一对全等三角形,根据折叠,则重合的)根据折叠就可写出一对全等三角形,根据折叠,则重合的顶点顶点是对应点,重合的角是对应角;点,重合的角是对应角;(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以及平角的定义进行表示;(3)根据()根据(22)中的表示方法,可以求得∠1+∠2,再找到∠A 和x 、y 之间的关系,就可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系,就可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解答:解:(1)△EAD≌△EA'D,其中∠EAD=∠EA'D,∠AED=∠A'ED,∠ADE=∠A'DE;(2)∠1=180°)∠1=180°-2x -2x -2x,∠2=180°,∠2=180°,∠2=180°-2y -2y -2y;;(3)∵∠1+∠2=360°)∵∠1+∠2=360°-2-2-2((x+y x+y)=360°)=360°)=360°-2-2-2(180°(180°(180°--∠A)=2∠A.∠A)=2∠A.规律为:∠1+∠2=2∠A.)(8分)分)点评:根据图形,找出需要的点的坐标即可根据图形,找出需要的点的坐标即可21.考点评:在研究折叠问题时,有全等形出现,要充分利用全等的性质.20.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作图题;压轴题;网格型.分析: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知识,但同时也考查了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知识,但同时也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待定系数法, 解答:解:(1)A (-1-1,,3),B (-4-4,,2.(2分)分)(2)解法1:∵:∵直线直线MN 经过坐标原点,经过坐标原点,∴设所求函数的关系式是y=kx y=kx,,又点M 的坐标为(的坐标为(11,2), ∴k=2.(3分)分)∴直线MN 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是y=2x y=2x..(4分)分)解法2:设所求函数的关系式是y=kx+b y=kx+b,,则由题意得:îïíïìb =0 k +b =2, 解这个解这个方程组方程组,得îïíïìk =2 b b==0 ,(6分)分)∴直线MN 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是y=2x y=2x..(3)利用)利用直尺直尺和圆规,作线段AB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图形A′B′,如图所示.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作图题;压轴题;网格型.分析:在平移时要注意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先确定一组对应点;确定图形中的确定图形中的关键点关键点;利用第一组对应点和平移的性质确定图中所有关键点的对应点;按原图形顺序依次连接对应点,按原图形顺序依次连接对应点,所得到的图形即为平移后所得到的图形即为平移后的图形.的图形.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利用此性质找对应点,利用此性质找对应点,利用此性质找对应点,顺次连顺次连接即可.接即可.解答:解:作图如右图:解:作图如右图:分析:(1)根据网格可以看出三角形的底AB 是5,高是C 到AB 的距离,是3,解:(1)画出对应点的位置,连接即可.画出对应点的位置,连接即可.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移变换与轴对称变换本题考查的是平移变换与轴对称变换作图作图.作平移图形时,作平移图形时,找找关键点的对应点也是关键的一步.的对应点也是关键的一步.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为: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为: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为:①①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先确定一组对应点;先确定一组对应点;先确定一组对应点;②确定图形中的关键点;②确定图形中的关键点;②确定图形中的关键点;③利用第③利用第一组对应点和平移的性质确定图中所有关键点的对应点;④按原图形顺序依次连接对应点,所得到的图形即为平移后的图形.作轴对称后的图形的依据是作轴对称后的图形的依据是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基本作法是①先确定图形的关键点;②利用轴②利用轴对称性对称性质作出关键点的对称点;③按原图形中的方式顺次连接对称点.22.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综合题.利用面积公式计算.利用面积公式计算. (2)从三角形的各)从三角形的各顶点顶点向y 轴引轴引垂线垂线并延长相同长度,找对应点.顺次连接即可.可.(3)从图中读出新三角形三点的坐标.)从图中读出新三角形三点的坐标.解答:S △A B C =12 ×5×3=152(或7.57.5))(平方单位).(2)如图.)如图.(3)A 1(1,5),B 1(1,0),C 1(4,3).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网格,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网格,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及直角坐标系,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要会灵活运用.对所学的知识要会灵活运用.23.故本题答案为(-2,0),(4,4). 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1)点P 关于点A 的对称点M ,即是连接PA 延长到M 使PA=AM PA=AM,所以,所以M 的坐标是,N (4,4); 故答案为:故答案为:M M (-2-2,,0),N (4,4);(2)棋子跳动3次后又回点P 处,且2008÷3=669…1,所以经过第2008次跳动后,棋子落在点M 处,处,∴PM ∴PM==OM 22+OP 22 =22+22 =2 2 2 ..答:经过第2008次跳动后,棋子落点与P 点的距离为2 2 2 ..点评:考查学生对点对称意义的理解及学生在新的知识环境下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着重考查学生探索规律和计算能力.24.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M (-2-2,,0),点M 关于点B 的对称点N 处,即是连接MB 延长到N 使MB=BN MB=BN,,所以N 的坐标是N (4,4);(2)棋子跳动3次后又回点P 处,所以经过第2008次跳动后,棋子落在点M 处,根据处,根据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可知PM 的值.的值.解答:解:(1)M (-2-2,,0)题:网格型.分析:(1)从三角形的三边向y 轴引轴引垂线垂线,并延长相同的距离找到三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顺次连接.(2)从图形中找出点C′,并写出它的坐标.C′,并写出它的坐标.解答:解:(1)如图;)如图;(2)根据)根据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可:C′(的性质可:C′(44,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作法,注意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作法,注意画轴对称图形画轴对称图形找关键点的对称点然后顺次连接是关键.然后顺次连接是关键.25.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网格型.分析:根据点关于y 轴对称的特点找出各点的对称点,然后顺次连线即可. 解答:解:(1)A (-3-3,,3),B (-5-5,,1),C (-1-1,,0);(3分)分)(2)如上图.)如上图.26.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网格型.分析:(1)分别作A、B 、C 关于MN 的对称点,顺次连接即可;的对称点,顺次连接即可;(2)可在△ABC 所在的2×3的网格中求面积.解答:解:(1)作图正确给5分;分;(2)此三角形面积为:)此三角形面积为:S △A B C =S 矩形D E C F -S △A B D -S △A C F -S △B E C=2×3=2×3--2×(较到位,学生需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27.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网格型.分析:(1)用矩形面积减去周围三角形面积即可;(2)画一个面积为解答:解:(1)根据面积公式得:方法一:)根据面积公式得:方法一:S=S=12×6×4=12;×6×4=12; 方法二:S=4×6方法二:S=4×6- - 12 ×2×1×2×1- - 12 ×4×1×4×1- - 12 ×3×4×3×4- - 12×2×3=12;×2×3=12; (2)(只要画出一种即可)(只要画出一种即可) 12 ×1×2)×1×2)- - 12 ×1×3=6×1×3=6-2- -2- 32 =52.(5分)分) 点评:此题考查此题考查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作法、动手操作、面积的计算,对综合能力考查比12的等腰三角形,即底和高相乘为24即可.即可.(8分)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28.故应填-4,1.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解答此题要明确: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专题:网格型.分析:将“小猪”所占的面积转化为三角形和将“小猪”所占的面积转化为三角形和四边形四边形面积的和来解答,合理地进行图形的移动和变换是做此题的关键.解答:解:(1)4×4×12 +8×3×12 +1×1×12=32.5 =32.5;;(3分)分) (2)(画图)(6分)分)(3)(-4-4,,1).(7分)分)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解答此题要明确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①对称轴是一条直线.①对称轴是一条直线.②垂直并且平分一条②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线段的直线称为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直线称为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中或中或中垂线垂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③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④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把图形分成完全相等的两份.⑤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直平分线.29.故应填3 .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作图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轴对称》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轴对称》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倡导节约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 .(3,2)-B .(2,3)-C .(2,3)-D .(3,2)-3.下列黑体字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 .善B .勤C .健D .朴4.如图,在已知的ABC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 ,C 为圆心,以大于12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 ,N ; ②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 ,连接CD .若4AC =,10AB =,则ACD 的周长为( )A .8B .9C .10D .145.图1是光的反射规律示意图.其中,PO 是入射光线,OQ 是反射光线,法线KO ⊥MN ,∠POK 是入射角,∠KOQ 是反射角,∠KOQ =∠POK .图2中,光线自点P 射入,经镜面EF 反射后经过的点是( )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6.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D ′,C ′的位置.若∠AED '=50°,则∠EFC 等于( )A .65°B .110°C .115°D .130°7.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B 和点C 为圆心,大于12BC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连接BD .若7AB =,12AC =,6BC =,则ABD △的周长为( )A .25B .22C .19D .188.如图,在ABC 中,AB AC =,40A ︒∠=,//CD AB ,则BCD ∠=( )A .40︒B .50︒C .60︒D .70︒9.如图是A ,B ,C 三岛的平面图,C 岛在A 岛的北偏东35度方向,B 岛在A 岛的北偏东80度方向,C 岛在B 岛的北偏西55度方向,则A ,B ,C 三岛组成一个( )A .等腰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10.如图,在等边ABC 中,BC 边上的高6AD =,E 是高AD 上的一个动点,F 是边AB 的中点,在点E 运动的过程中,EB EF +存在最小值,则这个最小值是( )A .5B .6C .7D .811.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BAF =∠CAG =90°,AB =AF ,AC =AG ,连接FG ,交DA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BG ,CF , 则下列结论:①BG =CF ;②BG ⊥CF ;③∠EAF =∠ABC ;④EF =EG ,其中正确的有(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12.如图,在ABC 中,45,ABC AD BE ∠=︒,分别为,BC AC 边上的高,,AD BE 相交于点F ,连接CF ,则下列结论:①BF AC =;②FCD DAC ∠=∠;③CF AB ⊥;④若2BF EC =,则FDC △周长等于AB 的长.其中正确的有( )A .①②B .①③④C .①③D .②③④二、填空题13.已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若∠A =40°,则△ABC 的顶角度数是____.14.如图,,AC BD 在AB 的同侧,2,8,8AC BD AB ===,点M 为AB 的中点,若120CMD ∠=,则CD 的最大值是_____.15.如图,△ABC 的边CB 关于CA 的对称线段是CB ',边CA 关于CB 的对称线段是CA ',连结BB ',若点A '落在BB '所在的直线上,∠ABB '=56°,则∠ACB =___度.16.如图,在ABC 中,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B 于点E 、F .若AFC △是等边三角形,则B ∠=_________°.17.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E 是边AC 上一点,AD 为BC 边上的中线,AD 、BE 相交于点F ,若∠AEB =100°,则∠AFB 的度数为_____.18.如图,在Rt ABC 中,90C ∠=︒,20B ∠=︒,PQ 垂直平分AB ,垂足为Q ,交BC 于点P .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边,AC AB 于点D ,E ;②分别以点D ,E 为圆心,以大于12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F ;⑤作射线AF .若AF 与PQ 的夹角为α,则α=________°.三、解答题19.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1)若2a =,3b =,求c 的取值范围;(2)在(1)的条件下,若c 为奇数,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0.如图,在ABC 和ADE 中,AB AC =,AD AE =,90BAC DAE ∠=∠=︒.(1)当点D 在AC 上时,如图①,线段BD ,C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证明你的猜想;(2)将图①中的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090αα︒<<︒,如图②,线段BD ,C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3)拓展应用:已知等边ABC 和等边ADE 如图③所示,求线段BD 的延长线和线段CE 所夹锐角的度数.2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为CD 的中点,连接AE 、BE ,BE AE ⊥,延长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1)请判断FC 与A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B =6,AD =2,求BC 的长度.22.已知△ABC 和△DEF 为等腰三角形,AB =AC ,DE =DF ,∠BAC =∠EDF ,点E 在AB 上,点F 在射线AC 上.(1)如图1,若∠BAC =60°,点F 与点C 重合,求证:AF =AE +AD ;(2)如图2,若AD =AB ,求证:AF =AE +BC .23.(1)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D ⊥BC 于D ,CE ⊥AB 于E ,AD 与CE 相交于点O .求证:OA =2DO ;(2)如图2,若点G 是线段AD 上一点,CG 平分∠BCE ,∠BGF =60°,GF 交CE 所在直线于点F .求证:GB =GF .(3)如图3,若点G 是线段OA 上一点(不与点O 重合),连接BG ,在BG 下方作∠BGF =60°边GF 交CE 所在直线于点F .猜想:OG 、OF 、OA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4.如图,在ABC 中,AD BC ⊥,AD BD =;点F 在AD 上,DF DC =.连接BF 并延长交AC 于E .(1)求证:BF AC =;(2)求证:BE AC ⊥;(3)若AB BC =,BF 与AE 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5.如图,在Rt ABC 中,9030C A ∠=︒∠=︒,.点D 是AB 中点,点E 为边AC 上一点,连接CD DE ,,以DE 为边在DE 的左侧作等边三角形DEF ,连接BF .△的形状为______;(1)BCD(2)随着点E位置的变化,DBF∠的度数是否变化?并结合图说明你的理由;AC=,请直接写出DE的长.(3)当点F落在边AC上时,若626.在△ABC中,AB=CB,∠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且AE=CF.(1)求证:△ABE≌△CBF;(2)若∠CAE=30°,求∠ACF度数.27.如图,在△ABC中,∠ACB=90°,∠A=30°,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和AC于点D,E.(1)求证:AE=2CE;(2)连接CD,请判断△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8.已知,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AE=CD,AD、BE相交于点P.(1)求证:△ABE≌△CAD;(2)求∠BPQ的度数;(3)若BQ⊥AD于Q,PQ=6,PE=2,求AD的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精选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精选练习一、选择题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A.过顶点的直线B.底边上的高C.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D.腰上的高所在的直线2.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3.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是()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80cm,若以它的底边为边的等边三角形周长为30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A.35cmB.25cmC.30cmD.40cm5.等腰三角形有一个是50°,它的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A.25°B.40°C.25°或40°D.50°6.△ABC中,AB =AC,点D在AC上,且BD=BC=AD,则∠A等于()A.30°B.45°C.36°D.72°7.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B.有一个内角为45度的直角三角形C.有两个内角分别为50度和80度的三角形D.有两个内角分别为55度和65度的三角形8.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3个B.4个C.5个D.2个9.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10.下列4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有2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B.有1个内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C.有2个内角分别为30°和120°的三角形D.线段1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A.过顶点的直线B.底边上的高C.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D.腰上的高所在的直线1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A.30°B.60°C.150°D.30°或150°二、填空题1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________(也称“_____________”),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__;14.等腰三角形有一个是50°,它的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______________;15.在△ABC中,AB =AC,∠A=80°,则∠B= .16.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矩形有条对称轴.17.如图,∠BAD=∠DAC=9°,AD⊥AE,且AB+AC=BE,则∠B= .18.如图,△ABC中,P、Q分别是BC、AC上的点,作PR⊥AB,PS⊥AC,垂足分别是R、S,若AQ=PQ,PR=PS,下面四个结论:①AS=AR;②QP∥AR;③△BRP≌△QSP;④AP垂直平分RS.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请将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三、解答题1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5cm,另一边长等于9cm,求它的周长;20.如图,在△ABC中,AB=AC,BD=CD,DE⊥AB于E,DF⊥AC于F.求证:DE=DF;2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求它的周长.22.如图,在△ABC中,AB=AC,BF=CD,BD=CE,∠FDE=α,探索α与∠B的关系。
2022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 轴对称图形 (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轴对称图形一、单选题1.镜子里看东西用到了()原理A. 轴对称B. 平移C. 翻转2.小明将一个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如图所示:在中央点打孔再将它展开,展开后的图形是()。
A. B. C. D.3.下面这些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4.下面的交通标识,哪些是轴对称图形?()A. B. C.5.如图是用纸折叠成的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判断题6.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7.是轴对称图形。
8.正方形、长方形、平形四边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9.把长方形的纸如折一折,如果∠2=70°,那么∠1=55°。
10.英文字母中的“Z”、“S”都是轴对称图形。
三、填空题1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________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
12.你学过的图形变换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长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正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
14.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________三角形。
它是________图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
15.通过平移、________的转换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面积大小________。
四、解答题16.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把它2:1的比例缩小后,它的直径是多少?17.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在括号里打“√”。
五、综合题18.如图(1)画出梯形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
(2)画出把小旗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3)画出把三角形放大2倍后的图形。
(4)在第四幅图的右边,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镜子两边的图形成轴对称【分析】考查了轴对称的相关知识2.【答案】B【解析】【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可知,B图就是展开后的图形.故答案为:B【分析】对折再对折后就相当于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中间都有一个○. 3.【答案】C【解析】【解答】选项A,是轴对称图形;选项B,是轴对称图形;选项C,不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及性质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
25.如图,点P在∠AOB内,点M,N分别是点P关于AO,BO的对称点,若△PEF的周长是30cm,求MN的长.
26.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对称.
轴对称图形及性质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1.下列四个图形:
其中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的条数为2的图形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2.如本题图所示,这是我国四所著名大学的校微图案,如果忽略各个图案中的文字、字母和数字,只关注图形.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小明从镜子中看到对面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
∴对称轴的条数为2的图形的个数是3;
故选:C
2.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得:A、B和C选项中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D选项中的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D
3.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10:51成轴对称,
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10:51.
故选C
4.解: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镜中的像与原图象之间实际上只是进行了左右对换,由轴对称知识可知,只要将其进行左可翻折,即可得到原图象,实际时间为8点的时针关于过12时、6时的直线的对称点是4点,那么8点的时钟在镜子中看来应该是4点的样子,则应该在C和D选项中选择,D更接近8点.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三章 轴对称 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三章轴对称测试卷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1.以下四个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A B C D2.如图所示是一个经过改造的台球桌面的示意图,图中四个角上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四个入球孔,如果一个球按图中所示的方向被击中(球可以经过多次反弹),那么该球最后将落入的球袋是()A.1号袋B.2号袋C.3号袋D.4号袋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所示,△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A. 30°B.36°C.45°D.70°4.小亮在镜中看到身后墙上的时钟如下,你认为实际时间最接近8:00的是()A B C 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B.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等腰三角形一边不可以是另一边的二倍D.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6.小朋友文文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了两次(如图所示),使A,B都落在DC上,折痕分别是DE,DF,则∠EDF的度数为()A. 60 °B.75°C.90°D.120°第6题图第8题图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是()A. 60°B. 120°C. 60°或150°D.60°或120°8.如图,∠AOP=∠BOP=15°,PC∥OA,PD⊥OA,若PC=4,则PD等于()A. 3B. 2.5C. 2D. 1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图案,并按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合适的图形.______2,则该汽车的车牌号是______.3.已知么MON= 45°,其内部有一点P,它关于OM的对称点是A,关于ON的对称点是B,且OP =2cm,则S△AOB=______4.如图所示,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D是垂足,DE交BC于E,若BC=32cm,AC=18cm,则△AEC的周长为______cm.第4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5.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C,D的坐标分别为(-1,3),(-2,-4),(1,3),(2,-4),则线段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6.如图,在△ABC中,∠ACB = 90°,AB=10,AC=8,P是AB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重合),点B关于直线CP的对称点B',连接B'A,则B’A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7.如图所示,△ABD、△ACE是正三角形,BE和CD交于O点,则∠BOC =______.8.如图所示,有一块形状为等边△ABC的空地,DE,EF为空地中的两条路,且D为AB的中点,DE⊥AC于E,EF∥AB,现已知AE=5m,则地块△EFC的周长为______.三、解答题(共72分)1.如图所示,已知在△ABC中,AB=AC,∠BAC=120°,AC的垂直平分线EF交AC于点E,交BC于点F.求证:BF=2CF.2.用围棋棋子可以在棋盘中摆出许多有趣的图案,如图甲,在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直线y=x为对称轴,我们可以摆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其中A与A’是对称点),你看它像不像一条美丽的鱼?(1)请你在图乙中,也用10枚以上的棋子摆出一个以直线y=x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案,并在所摆的图形中找出两组对称点,分别标为B—B',C—C'(注意棋子要摆在格点上).(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你标出的B,B',C,C'的坐标分别是:B( ),B'( ),C( ),C'( ).根据以上对称点的坐标规律,写出点P(a,b)关于对称轴y=x对称点p’的坐标是( ).甲乙3.如图所示,△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A’B’C'和△A’’B’’C’’关于直线EF对称.(1)画出直线EF;(2)直线MN与EF相交于点O,试探究∠BOB’’与直线MN, EF所夹锐角α的数量关系.4.如图所示,AD⊥BC,BD=DC,点C在AE的垂直平分线上,AB +BD与DE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并加以证明.5.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作BO,CO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E和点F.小明说:“E,F是BC的三等分点.”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说明理由.6.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在礼堂四周摆了一圈条桌,其中北边条桌上摆满了苹果,东边条桌上摆满了香蕉,礼堂中间放一把椅子B.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甲、乙二人从A 处同时出发,先去拿苹果再去拿香蕉,然后回到B处,谁先坐到椅子上谁赢.小张和小李比赛,比赛一开始,只见小张直奔东北两张条桌的交点处,左手抓苹果,右手拿香蕉,回头直奔B处,可是还未跑到B处,只见小李已经手捧苹果和香蕉稳稳地坐在B处的椅子上了,如果小李不比小张跑得快,那他是不是有捷径呢?如果有,请把捷径画出来,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1.B 2.B 3.B 4.D 5.D 6.C 7.D 8.C 二、1. 2.M645379 3.2cm ² 4. 50 5.关于y 轴对称 6.2 7. 120° 8. 45m三、1.连接AF. ∵AB=AC,∴∠B= ∠C=︒=︒-︒=∠-︒3021201802A 180.又∵EF 垂直平分AC ,∴AF = CF ∴∠CAF =∠C= 30°. ∴∠BAF= ∠BAC- ∠CAF=120°-30°=90°.在Rt △BAF 中,∵∠B=30°,∴BF =2AF.叉∵AF= CF,∴BF=2CF .2.(1)按要求摆出图形并标出两组对称点B-B ’,C-C';(2)答案不唯一,只要满足点B 的横坐标等于点B ’的纵坐标,点B 的纵坐标等于点B ’的横坐标,点C 的横坐标等于点C ’的纵坐标,点C 的纵坐标等于点C ’的横坐标即可;根据以上对称点坐标的规律,可以发现P(a ,b)关于对称轴y=x 的对称点P ’的坐标为(b ,a).3.(1)如图所示,连接B'B ’’,作线段B'B ’’的垂直平分线EF,则直线EF 是△A ’B ’C ’和△A ’’B ’’C ’’的对称轴.(2)连接BO .因为△ABC 和△A'B'C'关于MN 对称,所以∠BOM=∠B 'OM.又因为△A ’B ’C ’和△A ’’B ’’C ’’关于EF 对称,所以∠B 'OE= ∠B ''OE.所以∠BOB''=∠BOM+ ∠B 'OM+∠B'OE+ ∠B ‘’OE =2(∠B'OM+∠B 'OE) =2a .即∠BOB ’’= 2a.4. AB+BD= DE ,证明略.5.同意,连接OE ,OF.由题意可知:BE= OE,CF= OF,∠OBC=∠OCB= 30°, ∴∠BOE=∠OBC=30°,∠COF=∠OCB=30°,∴∠BOC=120°,∴∠EOF=60°, ∠OEF=60°, ∠OFE=60°.∴△OEF 是等边三角形,∴OE = OF= EF= BE=CF.∴E ,F 是BC 的三等分点.6.分别以北条桌和东条桌为对称轴,作A ,B 的对称点A ’,B ’,连接A'B ’,交两长条桌于C ,D 两点,则折线ACDB 就是捷径.连接A'M 和B'M 因为A ,A ’于CM 对称,B ,B ’关于DM 对称,所以AC=A'C ,AM=A'M ,BD=B'D,BM=B'M.所以折线ACDB 的长=AC+CD+DB=A'C+CD+DB'=A'CDB'=A'B ’,而AM+BM=A'M+B'M> A'B',所以拆线ACDB 是捷径.。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作轴对称及平移后的图形专项练习(解析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作轴对称及平移后的图形专项练习(解析版)1.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
(1)将图形A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C。
(2)画出图形B的对称轴。
【答案】2.以虚线为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答案】3.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
【答案】4.以虚线为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答案】5.画出下面图形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5格后的图形。
【答案】6.下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cm,请按要求画图。
(1)画出将圆A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平移后A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2)过B点作直线a的垂线。
【答案】7.先画出小船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再将平移后的小船向下平移4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答案】8.按要求画图。
(1)将小鱼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1格。
(2)在正方形A的方格中继续涂色,使涂色后的图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涂一种即可)(3)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小船的轴对称图形。
【答案】作图如下:9.在方格纸的右边画出图形①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画出将图形②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
【答案】10.(1)请在下面的方格图中描出点A(2,1),B(5,2),C(3,4),并把这几个点顺次连接成一个封闭图形。
(2)画出将这个图形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A′B′C′。
【答案】11.按要求画一画。
(1)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10格后的图形;(2)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平移后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答案】(1)(2)如下图所示:12.(1)以虚线m为对称轴,画出左图图①的轴对称图形。
(2)将图②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2格。
【答案】根据分析画图如下:13.按要求在方格纸上作图。
(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将原图形向左平移两格,再向下平移一格。
【答案】14.(1)以虚线M为对称轴,画出图A的对称图形。
苏科版八年级上第二章《轴对称图形》全章提优练习(含答案)【14份】
苏科版八年级上第二章《轴对称图形》全章提优练习(含答案)第1课时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1.下列图形中,对称轴的数量小于3的是( )n 且n为整数).如图,请你2.已知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也称为正n边形(这里3(1)边形有条对称轴(2)当n越来越大时,正多边形接近于,该图形有条对称轴.3.小明学习了轴对称知识后,忽然想起了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时老师布置的一道题,当时小明没做出来,题目是这样的:有一组数据排列成方阵,如图.试用简便方法计算这组数据的和.小明想:不考虑每个数据的大小,只考虑每个数据的位置,这个图形是个轴对称图形,能不能用轴对称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小明顺着这个思路很快解决了这个题目,请你写出他的解题过程.第2课时 轴对称的性质(1)1.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点A 落在CD 边上的点A '处,点B 落在点B '处,若240∠=︒,则1∠的度数为( )A. 115°B. 120°C. 130°D. 140°2.如图,点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分别是12,P P ,12PP 分别交,OA OB 于点,D C ,12P P =16 cm ,则PCD ∆的周长为 cm.3.如图,O 为ABC ∆内部一点, 132OB =.(1)分别画出点O 关于直线,AB BC 的对称点,P Q ;(2)请指出当ABC ∠的度数为多少时,PQ =7,并说明理由;(3)请判断当ABC ∠的度数不是(2)中的度数时,PQ 的长度是小于7还是大于7,并说明你的判断的理由.第3课时 轴对称的性质(2)1.如图,点,A B 在方格纸的格点位置上,若要再找一个格点C ,使它们所构成的三角形为轴对称图形,则这样的格点C 在图中共有( )A. 4个B. 6个C. 8个D. 10个2.如图,在2×2的正方形网格纸中,有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ABC ∆.请你找出网格纸中所有与ABC ∆成轴对称且也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这样的不角形共有 个.3.如图,在由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6×5方格中,点,A B 都在格点上.(1)在给定的方格中将线段AB 平移到CD ,使得四边形ABDC 是长方形,且点,C D 都落在格点上.画出四边形ABDC ,并叙述线段AB 的平移过程.(2)在方格中画出ACD ∆关于直线AD 对称的AED ∆.(3)求五边形AEBDC 的面积.第4课时 轴对称的性质—习题课7.如图,线段AB 在直线l 的一侧,请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PAB ∆的周长最短.画出图形,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2.如图,在直线l 上找一点Q ,使得,QA QB 与直线l 的夹角相等.画出图形,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3. (1)如图①, P 是AOB ∠内一点,在,OA OB 上分别找点,C D ,使得PCD ∆的周长最短.画出图形,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2)如图②, ,P Q 是AOB ∠内的两点,在,OA OB 上分别找点,C D ,使得以,,,P Q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的周长最短.画出图形,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第5课时 设计轴对称图案1.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小颖将一个四边形纸片依次按如图①②所示的方式对折,然后按图③中的虚线裁剪成图④样式,将纸片展开铺平,所得到的图形是( )2.在4×4的方格中,有五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移动其中一个正方形到空白方格中,与其余四个正方形组成的新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移法共有种.3.在3×3的正方形网格图中,有格点三角形ABC 和格点三角形DEF ,且ABC ∆和DEF ∆ 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请在如图①~⑥所示的网格中画出六个这样的DEF ∆.(每种方案均不相同)第6课时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1.如图,在ABC ∆中,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BC 于点,,E D EC = 4 , ABC ∆的周长为23,则ABD ∆的周长为( )A. 13B. 15C. 17D. 192.如图,在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BC 于点,,D E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BC 于点,F G .若AEG ∆的周长为2018,则线段BC 的长为 .3.如图,在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BC 于点E ,交AB 于点,F D 为线段CE 的中点,且18,72CAD ACB ∠=︒∠=︒.求证: BE AC =.第7课时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1.设P 是ABC ∆内一点,满足PA PB PC ==,则P 是ABC ∆ ( )A.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中线的交点C.三条高的交点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2.如图,在ABC ∆中,BC 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 交边BC 于点D ,交边AB 于点E .若EDC ∆的周长为24, ABC ∆与四边形AEDC 的周长之差为12,则线段DE 的长为 .3.在ABC ∆中,,AB AC O =为平面上一点,且OB OC =.点A 到BC 的距离为8,点O 到BC 的距离为3.求AO 的长.第8课时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3)1.如图,ABC ∆的面积为6,AC =3,现将ABC ∆沿AB 所在直线翻折,使点C 落在直线AD 上的点C '处,P 为直线AD 上的一点,则线段BP 的长不可能是( )A. 3B. 4C. 5. 5D. 102.如图,//,,AB CD BP CP 分别平分,,ABC DCB AD ∠∠过点P ,且与AB 垂直.若AD =8,则点P 到BC 的距离为 .3.如图,MN 为ABC ∆的边AC 的垂直平分线,过点M 作ABC ∆另外两边,AB BC 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且AD CE =,作射线BM .求证: BM 平分ABC ∠.第9课时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4)1.如图,,ABC EAC ∠∠的平分线,BP AP 交于点P ,过点P 作,PM BE PN BF ⊥⊥,垂足分别为,M N .下列结论:①CP 平分ACF ∠;②180ABC APC ∠+∠=︒;③AM CN AC +=;④2BAC BPC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①③2.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DF 分别是ABD ∆和ACD ∆的高,连接EF ,交AD 于点O .下列结论:①DE DF =;②OA OD =;③AD EF ⊥;④AE DF AF DE +=+; ⑤AD 垂直平分EF .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填序号)3.如图.在ABC ∆中,AB AC >,边BC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C ∆的外角BAM ∠的平分线于点D ,垂足为,E DF AB ⊥,垂足为F .求证: BF AC AF =+.第10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1.如图,在ABC ∆中,55,30B C ∠=︒∠=︒,分别以点A 和点C 为圆心,大于12AC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则BAD ∠的度数为( )A. 65°B. 60°C. 55°D. 45°2.如图,在ABC ∆中,D 为AB 上一点,E 为BC 上一点,且,50AC CD BD BE A ===∠=︒,则CDE ∠的度数为 .3.如图,在ACB ∆中,90ACB ∠=︒, ,D E 为斜边AB 上的两点,且,BD BC AE AC ==,求DCE ∠的度数.第1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习题课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 )A. 30°B. 75°C. 15°或30°D. 75°或15°2.如图,在ABC ∆中,90ACB ∠=︒,60ABC ∠=︒,在边AC 所在的直线上找一点P ,使ABP ∆是等腰三角形,此时APB ∠的度数为 .3.在ABC ∆中,,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与AC 所在的直线相交所成的锐角为40°,求B ∠的度数.第12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1.如图,在ABC ∆中,,36,,AB AC A BD CE =∠=︒分别是,ABC ACB ∠∠的平分线,且相交于点F ,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A. 5个B. 6个C. 7个D. 8个2.在ABC ∆中,50A ∠=︒,当B ∠的度数为 时,ABC ∆为等腰三角形.3.如图①,在ABC ∆中,,,AB AC 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O ,过点O 作//EF BC 交,AB AC 于点,E F .(1)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猜想EF 与,BE CF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若AB AC ≠,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如果有,分别写出来;另外在(1)中EF 与,BE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还存在吗?(3)如图③,若在ABC ∆中, ABC ∠的平分线BO 与ABC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O ,过点O 作//OE BC 交AB 于点E 、交AC 于点F .这时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EF 与,BE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又如何?并说明你的理由.第13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习题课1.如图,120AOB ∠=︒,OP 平分AOB ∠,且OP =2.若点,M N 分别在,OA OB 上,且PMN ∆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PMN ∆有( )A. 1个B. 2个C. 3个D. 3个以上2.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E CD AD BE =相交于点,P BQ AD ⊥于点Q ,则线段,BP PQ 的数量关系为 .3.如图,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AN BM 相交于点,,O AN CM 交于点P , ,BM CN 交于点Q ,连接PQ .(1)求证: AN MB =;(2)求AOB ∠的度数;(3)求证: //PQ AB .第14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3)1.如图,在ABC ∆中,,BE AC CF AB ⊥⊥ ,垂足分别为,E F .若M 是BC 的中点,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 )A. 1个B. 3个C. 4个D. 5个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BCD BAD ∠=∠=︒ , ,AC BD 相交于点,,E G H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如果80BEC ∠=︒,那么GHE ∠的度数为 .3.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点D 在边AC 上(不与点,A C 重合), DE AB ⊥于点E ,连接,BD F 为BD 的中点.试猜想A ∠与CEF ∠的关系并证明.第2章 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1.D2. 3 4 5 6 7 8(1) n(2)圆 无数3. 从方阵的数据看出,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上的数据都是10.若把这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作为对称轴,把这个方阵对折,对称轴两侧重合的小正方形内的数据之和都是10,相加后如图所示,这样方阵中的所有数据之和为1010100⨯=第2课时 轴对称的性质(1)1.A2. 163. (1)如图,过点O 画OH AB ⊥,垂足为H ,在垂线段OH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P ,使得PH OH =P ,此时点P 就是点O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同理画出点Q .(2)当90ABC ∠=︒时,7PQ =理由:如图,连接BP 、BQ∵点O 、P 关于直线AB 对称∴直线AB 垂直平分OP∴90BHO BHP ∠=∠=︒,PH OH =∵BH BH =∴BHO BHP ∆≅∆ ∴132OB PB ==,OBH PBH ∠=∠ 同理132OB QB ==,OBC QBC ∠=∠∴1133722PB QB +=+= 若7PQ =,则PB QB PQ +=,此时P 、B 、Q 三点共线∴180PBQ ∠=︒ ∴1902ABC OBH OBC PBQ ∠=∠+∠=∠=︒ (3)当90ABC ∠≠︒时,7PQ <理由:∵90ABC ∠≠︒∴P 、B 、Q 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此时构成PBQ ∆∴PB BQ PQ +>.由(2),得7PB BQ +=∴7PQ <第3课时 轴对称的性质(2)1.D2. 53.(1)如图,将线段AB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线段CD (平移过程不唯一).(2)如图,画点C 关于直线AD 的对称点E ,连接AE 、DE ,则AED ∆即为所求. ( 3)1152(35)21322ACD AEBDC AEBD S S S ∆=+=⨯⨯+⨯+⨯=五边形梯形第4课时 轴对称的性质—习题课1. 由干线段AB 的长度是固定的,要使PAB ∆的周长最短,只要PA PB +最短即可.如图,过点A 作它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连接'A B 交直线l 于点P ,连接PA 、PB ,此时PAB ∆就是周长最短的三角形,∴点P 即为所求.2.如图,过点A 作它关干直线l 的对称点'A ,连接'A B 交直线l 于点Q .连接QA 、QB ,此时AQH BQD ∠=∠,∴点Q 即为所求.3. (1)如图①,过点P 分别作关于射线OA 、OB 的对称点1P 、2P ,连接12P P ,分别交OA 、OB 于点C 、D ,连接PC 、PD 、CD ,此时PCD ∆的周长最短,∴点C 、D 和PCD ∆即为所求.(2)如图②.过点P 、Q 分别作射线OA 、OB 的对称点1P 、1Q ,连接11PQ ,分别交OA 、OB 于点C 、D ,连接PC 、PQ 、QD 、CD ,此时四边形PCDQ 的周长最短,∴点C 、D 和四边形PCDQ 即为所求.第5课时 设计轴对称图案1.A2. 133.要使DEF ∆和ABC ∆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关键是确定适当的对称轴.再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符合条件的图案,可以以33⨯的正方形网格图的对称轴为对称轴画出所求的DEF ∆,有四个不同位置的三角形;也可以以ABC ∆的边AC 、BC 的中点连线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画出所求的DEF ∆,有一个三角形;还可以把过ABC ∆的顶点C 与边AB 平行的直线作为对称轴画出所求的DEF ∆,也有一个三角形.如图①~⑥中的DEF ∆即为所求第6课时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1.B2. 20183. 连接AE ,∵EF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AE BE =∵在ADC ∆中.,18CAD ∠=︒,72ACB ∠=︒∴18090ADC CAD ACB ∠=︒-∠-∠=︒即AD EC ⊥∵D 为线段CE 的中点∴ED CD =∴AD 垂直平分EC∴AE AC =∴BE AC =第7课时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1.D2. 63.∵AB AC =∴点A 在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上∵OB OC =∴点O 也在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上∴AO 所在的直线即为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设直线AO 与BC 交于点M .由题意,得8,3AM OM ==如图①.当点A 、O 在BC 的同侧时,835AO AM OM =-=-=;如图②,当点A 、O 在BC 的异侧时,8311AO AM OM =+=+=第8课时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3)1.A2. 43.连接MA 、MC∵点M 在AC 的垂直平分线上∴MA MC =∵,MD AB ME BC ⊥⊥∴90ADM CEM ∠=∠=︒在Rt MAD ∆和Rt MCE ∆中MA MC AD CE=⎧⎨=⎩ ∴Rt MAD Rt MCE ∆≅∆∴点M 在ABC ∠的平分线上,即BM 平分ABC ∠.第9课时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4)1.B2. ①③④⑤3.如图.在ABC ∆中,AB AC >,边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C ∆的外角BAM ∠的平分线于点D ,垂足为,E DF AB ⊥,垂足为F .求证: BF AC AF =+.3.过点D 作DN MC ⊥,垂足为N ,连接DB 、DC .∵DN MC ⊥,DF AB ⊥∴90AND AFD ∠=∠=︒∵AD 平分BAM ∠∴NAD FAD ∠=∠在DNA ∆和DNA ∆中,AND AFD NAD FAD AD AD ∠=∠⎧⎪∠=∠⎨⎪=⎩∴DNA DFA ∆≅∆∴,AN AF DN DF ==∵DE 是边BC 的垂直平分线 ∴DB DC =∵DN MC ⊥,DF AB ⊥ ∴90DNC DFB ∠=∠=︒在Rt DFB ∆和Rt DNC ∆中DB DC DF DN =⎧⎨=⎩∴Rt DFB Rt DNC ∆≅∆∴BF CN =∵CN AC AN AC AF =+=+∴BF AC AF =+第10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1.A2. 52.5°3.设,BDC x AEC y ∠=∠=∵BD BC =∴BDC BCD x ∠=∠=∵BDC ∆的内角和为180°∴1802B x ∠=︒-同理可求1802A y ∠=︒-∵在ACB ∆中,90ACB ∠=︒∴90A B ∠+∠=︒即1802180290x y ︒-+︒-=︒整理,得135x y +=︒∵DEC ∆的内角和为180°第1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习题课1.D2. 15°或30°或75°或120°3.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顶角BAC ∠为锐角时,如图①.∵DE 垂直平分AB∴90ADE ∠=︒∵40AED ∠=︒∴在Rt ADE ∆中,904050A ∠=︒-︒=︒∵AB AC = ∴1(18050)652B C ∠=∠=︒-︒=︒ ②当顶角BAC ∠为直角时,BA AC ⊥,此时//DE AC ,不合题意,舍去.③当顶角BAC ∠为钝角时,如图②.∵DE 垂直平分AB∴90ADE ∠=︒∵40AED ∠=︒∴在Rt ADE ∆中,50BAE ∠=︒∵BAE B C ∠=∠+∠∴50B C ∠+∠==︒∵AB AC = ∴150252B C ∠=∠=⨯︒=︒ 综上所述,B ∠的度数为65︒或25︒第12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1.D2. 50°或80°或65°2.在ABC ∆中,50A ∠=︒,当B ∠的度数为 时,ABC ∆为等腰三角形.3. (1)图中有5个等腰三角形:ABC ∆、AEF ∆、OBC ∆、EBO ∆、FOC ∆EF 与BE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EF BE CF =+理由:∵BO 平分ABC ∠∴EBO OBC ∠=∠∵//EF BC∴EOB OBC ∠=∠∴EBO EOB ∠=∠∴BE OE =同理可证CF OF =∴EF OE OF BE CF =+=+(2)若AB AC ≠,则图中仍旧存在2个等腰三角形:EBO ∆和FOC ∆,EF 与BE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EF BE CF =+仍旧存在.(3)图中存在等腰三角形EBO ∆和FOC ∆,EF 与BE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EF BE CF =- 理由:∵BO 平分ABC ∠∴EBO OBC ∠=∠∵//EF BC∴EOB OBC ∠=∠∴EBO EOB ∠=∠∴BE OE =同理可证CF OF =∴EF OE OF BE CF =-=-第13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习题课1.D2.2BP PQ =3. (1)如图,∵ACM ∆,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6160∠=∠=︒,,AC CM CN BC ==∵180ACB ∠=︒∴360∠=︒,120ACN MCB ∠=∠=︒在ACN ∆和MCB ∆中AC MC ACN MCB CN CB =⎧⎪∠=∠⎨⎪=⎩∴ACN MCB ∆≅∆∴AN MB =(2)如图,由(1),知ACN MCB ∆≅∆∴54∠=∠∵OQN ∆与CQB ∆的内角和均为180°,且OQN CQB ∠=∠∴160NOQ ∠=∠=︒∵180AOB NOQ ∠+∠=︒∴120AOB ∠=︒(3)如图,∵160∠=︒,360∠=︒∴31∠=∠在PCN ∆和QCB ∆中3154CN CB ∠=∠⎧⎪=⎨⎪∠=∠⎩∴PCN QCB ∆≅∆∴PC QC =又360∠=︒∴PCQ ∆为等边三角形∴260∠=︒∴21∠=∠∴//PQ AB第14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3)1.D2. 10°3. A CEF ∠=∠ 证明:,EBF x CBF y ∠=∠=∵在Rt ABC ∆中,90ACB ∠=︒∴1809090A x y x y ∠=︒-︒--=︒--∵90ACB ∠=︒,F 为BD 的中点 ∴12CF BD BF == ∴FCB FBC y ∠=∠=∴2DFC FCB FBC y ∠=∠+∠=∵DE AB ⊥,F 为BD 的中点 ∴12EF BD BF == ∴FEB FBE x ∠=∠=∴2DFE FEB FBE x ∠=∠+∠=∴22EFC DFE DFC x y ∠=∠+∠=+ 又∵12CF BD =,12EF BD = ∴CF EF =∴CEF ECF ∠=∠∵CEF ∆的内角和为180° ∴11(180)(18022)9022CEF EFC x y x y ∠=︒-∠=︒--=︒-- ∴A CEF ∠=∠。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练习(含答案)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列各图,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 C.D.2.下列四句话中的文字有三句具有对称规律,其中没有这种规律的一句是()A.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B.有志者事竞成C.清水池里池水清D.蜜蜂酿蜂蜜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B.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C.角的对称轴有2条D.圆有无数条对称轴4.如图是经过轴对称变换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A.形状没有改变,大小没有改变B.形状没有改变,大小有改变C.形状有改变,大小没有改变D.形状有改变,大小有改变5.观察图形…并判断照此规律从左到右第四个图形是( )A .B .C.D.6.把一个图形先沿着一条直线进行轴对称变换,再沿着与这条直线平行的方向平移,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滑动对称变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这种图形变换(如图1).结合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的有关性质,你认为在滑动对称变换过程中,两个对应三角形(如图2)的对应点所具有的性质是()A.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B.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C.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D.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第5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7.如图,两个三角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其中已知某些边的长度和某些角的度数,则x的度数是()A.55°B.60°C.65°D.70°8.小华在镜中看到身后墙上的钟,你认为实际时间最接近8点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10小题)9.2011年11月2日,即20111102,正好前后对称,因而被称为“完美对称日”,请你写出本世纪的一个“完美对称日”:_________ .10.写出一个至少具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名称_________ .11.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所得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则涂黑的小正方形可以是_________ (填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小正方形的标号)12.在轴对称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段被_________ 垂直平分.13.下列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_ ;(填序号)(1)线段(2)三角形(3)圆(4)正方形(5)梯形.14.如图是汽车牌照在水中的倒影,则该车牌照上的数字是_________ .15.请同学们写出两个具有轴对称性的汉字_________ .16.如图,国际奥委会会旗上的图案由5个圆环组成.每两个圆环相交的部分叫做曲边四边形,如图所示,从左至右共有8个曲边四边形,分别给它们标上序号.观察图形,我们发现标号为2的曲边四边形(下简称“2”)经过平移能与“6”重合,2又与_________ 成轴对称.(请把能成轴对称的曲边四边形标号都填上)第11题图第14题图第16题图17.如图,长方形ABCD中,长BC=a,宽AB=b,(b<a<2b),四边形ABEH和四边形ECGF都是正方形.当a、b满足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_ 时,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18.请利用轴对称性,在下面这组图形符号中找出它们所蕴含的内在规律,然后在横线上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图形:三、解答题(共5小题)19.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说出它有几条对称轴.20.如图,五边形ABCDE是轴对称图形,线段AF所在直线为对称轴,找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21.如图,l是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1)试写出图中二组对应相等的线段:;(2)试写出二组对应相等的角:;(3)线段AB、CD都被直线l .22.如图是由两个等边三角形(不全等)组成的图形.请你移动其中的一个三角形,使它与另一个三角形组成轴对称图形,并且所构成的图形有尽可能多的对称轴.画出你所构成的图形,它有几条对称轴?23.有一些整数你无论从左往右看,还是从右往左看,数字都是完全一样的,例如:22,131,1991,123321,…,像这样的数,我们叫它“回文数”.回文数实际上是由左右排列对称的自然数构成的,有趣的是,当你遇到一个普通的数(两位以上),经过一定的计算,可以变成“回文数”,办法很简单:只要将这个数加上它的逆序数就可以了,若一次不成功,反复进行下去,一定能得到一个回文数,比如:①132+231=363②7299+9927=17226,17226+62271=79497,成功了!(1)你能用上述方法,将下列各数“变”成回文数吗?①237 ②362(2)请写出一个四位数,并用上述方法将它变成回文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小题)1.A 2.B 3.C 4.A 5.D 6.B 7.B 8.D二.填空题(共10小题)9.20011002,20100102(答案不唯一);10.矩形;11.2,3,4,5,712.对称轴;13.(1)(3)(4);14.21678 .;15.甲、由、中、田、日等.;16.1,3,7 ;17.;18.三.解答题(共5小题)19.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则(1)(3)(5)(6)(9)不是轴对称图形;(2)(4)有1条对称轴;(7)有4条对称轴;(8)有1条对称轴;(10)有2条对称轴.20.解:相等的线段:AB=AE,CB=DE,CF=DF;相等的角:∠B=∠E,∠C=∠D,∠BAF=∠EAF,∠AFD=∠AFC.21.(1)AC=BD,AE=BE,CF=DF,AO=BO ;(2)∠BAC=∠ABD,∠ACD=∠BDC;(3)垂直平分.22.解:如图,小正三角形再大正三角形的内部,该图形有3条对称轴.23.解:(1)①237+732=969,②362+263=625,(2)1151+1511=2662;。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经典大题例题(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如图,三条笔直的公路两两相交,交点分别在点A、B、C处,有两户村民分别在点D和点E处,现准备建造一个蓄水池,要求水池到两条公路AB、BC的距离相等,且到两户村民D、E的距离相等,则水池修建的位置应该是()A.在∠B的平分线与DE的交点处B.在线段AB、A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C.在∠B的平分线与DE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D.在∠A的平分线与DE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答案:C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水池修建在∠ABC的平分线上,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水池修建在DE的垂直平分线上,从而可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作∠ABC的平分线和DE的垂直平分线,它们相交于P点,如图,则水池修建的位置应该为P点.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也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如图,在Rt△ABC中,∠C=90°,∠A=30°,AB=7,B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点N分别是BD,AC边上的动点,点M在BC上,且BM=1,则PM+PN的最小值为()A.3B.2√3C.3.5D.3√3答案:A分析:作点M关于BD的对称点M′,连接PM′,则PM′=PM,BM=BM′=1,当N,P,M′在同一直线上,且M′N⊥AC时,PN+PM′的最小值等于垂线段M′N的长,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PM+ PN的最小值.解:如图所示,作点M关于BD的对称点M′,连接PM′,则PM′=PM,BM=BM′=1,∴PN+PM=PN+PM′,当N,P,M′在同一直线上,且M′N⊥AC时,PN+PM′的最小值等于垂线段M′N的长,此时,∵Rt△AM′N中,∠A=30°,∴M′N=12AM′=12(7−1)=3,∴PM+PN的最小值为3,故选择A.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最短路线问题,30°直角三角形性质,凡是涉及最短距离的问题,一般要考虑线段的性质定理,结合轴对称变换来解决,多数情况要作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3、若点P (a +1,2−2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a >−1B .a <1C .−1<a <1D .a <−1答案:C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求出对称点,再由第四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为(+,-),据此列不等式解答.解:∵点P (a +1,2−2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a +1,2a -2),且在第四象限,∴a +1>0,且2a -2<0,解得-1<a <1,故选:C .小提示:此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熟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特点是解题的关键.4、将三角形纸片(△ABC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D ,折痕为EF .已知AB =AC =3,BC =4,若以点B 、D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那么CF 的长度是( )A .2B .127或2C .127D .125或2答案:B分析:分两种情况:若∠BFD=∠C或若∠BFD=∠A,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题∵△ABC沿EF折叠后点C和点D重合,∴FD=CF,设CF=x,则FD=CF=x,BF=4−x,以点B、D、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分两种情况:①若∠BFD=∠C,则BFBC =FDAC,即4−x4=x3,解得x=127;②若∠BFD=∠A,则BFAB =FDAC,即4−x3=x3,解得x=2.综上,CF的长为127或2,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重要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5、如图,△ABC中,AB=AC,AD⊥BC于点D,DE⊥AB于点E,BF⊥AC于点F,BF=8,则DE的长为()A.2B.3C.4D.5答案:C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D=BD,从而得到S△ABC=2S△ABD,从而得到12AC⋅BF=2×12AB⋅DE,即可求解.解:∵AB=AC,AD⊥BC,∴CD=BD,∴S△ABC=2S△ABD,∵DE⊥AB,BF⊥AC,∴S△ABC=12AC⋅BF,S△ABD=12AB⋅DE,∴12AC⋅BF=2×12AB⋅DE,∵BF=8,∴DE=4.故选: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在Rt△ABC中,∠B=90°,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已知∠C=7∠BAE,则∠C的度数为()A.41°B.42°C.43°D.44°答案:B分析:设∠BAE=x°,则∠C=7x°,根据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有AE=EC,即有∠EAC=∠C=7x°,根据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设∠BAE=x°,则∠C=7x°,∵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EC,∴∠EAC=∠C=7x°,∵∠B=90°,∴∠C+∠BAC=90°,∴7x+7x+x=90,解得:x=6,∴∠C=7×6°=42°,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点,能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求出AE=CE是解此题的关键.7、如图,在△ABC中,∠ABC=45°,AD,BE分别为BC,AC边上的高,AD,BE相交于点F,连接CF,则下列结论:①BF=AC;②∠FCD=∠DAC;③CF⊥AB;④若BF=2EC,则△FDC周长等于AB的长.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答案:B分析:证明△BDF≌△ADC,可判断①;求出∠FCD=45°,∠DAC<45°,延长CF交AB于H,证明∠AHC=∠ABC+∠FCD=90°,可判断③;根据①可以得到E是AC的中点,然后可以推出EF是AC的垂直平分线,最后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判断④.解:∵△ABC中,AD,BE分别为B C、AC边上的高,∠ABC=45°,∴AD=BD,∠DAC和∠FBD都是∠ACD的余角,而∠ADB=∠ADC=90°,∴△BDF≌△ADC(ASA),∴BF=AC,FD=CD,故①正确,∵∠FDC=90°,∴∠DFC=∠FCD=45°,∵∠DAC=∠DBF<∠ABC=45°,∴∠FCD≠∠DAC,故②错误;延长CF交AB于H,∵∠ABC=45°,∠FCD=45°,∴∠AHC=∠ABC+∠FCD=90°,∴CH⊥AB,即CF⊥AB,故③正确;∵BF=2EC,BF=AC,∴AC=2EC,∴AE=EC=1AC,2∵BE⊥AC,∴BE垂直平分AC,∴AF=CF,BA=BC,∴△FDC的周长=FD+FC+DC=FD+AF+DC=AD+DC=BD+DC=BC=AB,即△FDC的周长等于AB,故④正确,综上:①③④正确,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也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也利用了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解题,综合性比较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8、如图,在等边△ABC中,AB=4cm,BD平分∠ABC,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E=30∘,则CE的长是()A.1cmB.2cmC.3cmD.4cm答案:B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AC=AB=4,由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得到CD,由∠ACB=60°,∠E=30°,求出∠CDE,得出CD=CE,即可求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C= AB=BC=4cm,∠ACB = 60°,∵BD平分∠ABC,∴AD=CD(三线合一)∴DC=12AC=12×4=2cm,∵∠E = 30°∴∠CDE=∠ACB-∠E=60°-30°=30°∴∠CDE=∠E所以CD=CE=2cm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9、如图,点P为∠AOB内一点,分别作点P关于OB、OA的对称点P1,P2,连接P1P2交OB于M,交OA于N,P1P2=15,则△PMN的周长为()A.16B.15C.14D.13答案:B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P1M=PM,P2N=PN,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定义,求出△PMN的周长为P1P2,从而得解.解:∵点P关于OB、OA的对称点P1,P2,∴P1M=PM,P2N=PN,∴△PMN的周长=MN+PM+PN=MN+P1M+P2N=P1P2,∵P1P2=15∴△PMN的周长为15.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解题时注意: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10、△ABC为等边三角形,点E为边AB的中点,点Q为边BC上一动点,以EQ为边作等边△EQF(点F在EQ 的右侧),连接AF、FC,点P在射线CB上,且满足PE=EQ,有以下四个结论①∠FQC=∠QEB;②FQ=FC;③PB+QC=AE;④当AF⊥AB时,BC=4PB,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分析:取BC中点H,连接EH、FH,作EG⊥BC于G,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平角的定义得出∠FQC+∠EQF+∠EQB=∠QEB+∠EBQ+∠EQB=180°,进而可得∠FQC=∠QEB,故①正确;根据点E为边AB的中点,点H为边BC的中点,可得AE=EB=BH=HC,△EBH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求出PB=HQ即可得出PB+QC=HC=AE,故③正确;通过证明△PEH≌△FEH可得∠EHP=∠EHF=60°,求出∠EHF=∠CHF,再证△EHF≌△CHF,求出FC =EF即可得出FQ=FC,故②正确;当CQ=HQ时,BC=4PB,由AF⊥AB无法推出Q为HC中点,故④错误.解:取BC中点H,连接EH、FH,作EG⊥BC于G,∵△ABC为等边三角形,△EQF为等边三角形,∴∠EQF=∠EBQ=60°,∵∠FQC+∠EQF+∠EQB=∠QEB+∠EBQ+∠EQB=180°,∴∠FQC=∠QEB,故①正确;∵EG⊥BC,PE=EQ,∴PG=GQ,∵点E为边AB的中点,点H为边BC的中点,∠ABC=60°,∴AE=EB=BH=HC,∴△EBH是等边三角形,∵EG⊥BH,∴BG=GH,∴PB=HQ,∴PB+QC=HC=AE,故③正确;∵EG⊥BC,PE=EQ,△EBH是等边三角形,∴∠BEG=∠HEG,∠PEG=∠QEG,∠BEH=∠EHB=60°,EH=EB,∴∠PEB=∠QEH,∵在等边三角形△EQF中,∠FEQ=60°,EF=EQ=FQ,∴∠PEH=∠FEH,PE=FE,又∵EH=EH,∴△PEH≌△FEH(SAS),∴∠EHP=∠EHF=60°,∴∠FHC=60°,即∠EHF=∠CHF,∵AE=EB=BH=HC,EH=EB,∴EH=HC,又∵HF=HF,∴△EHF≌△CHF(SAS),∴FC=EF,∴FQ=FC,故②正确;④∵BH=CH,BG=GH,BP=HQ,∴当CQ=HQ时,BC=4PB,由AF⊥AB无法推出Q为HC中点,故④错误;综上,正确的有3个,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构造出等边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填空题11、如图,在Rt△ABC中,∠C=90°,∠A=3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于点D、E,连结BD.若CD=1,则AD的长为________.答案:2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D=BD,∠ABD=∠A=30°,求得∠CBD=30°,即可求出答案.解:∵∠C=90°,∴∠A+∠ABC=9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于点D、E,∴AD=BD,∴∠ABD=∠A=30°,∴∠CBD=30°,∵CD=1,∴AD=BD=2CD=2,所以答案是:2.小提示:此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熟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在“锐角、五角星、等边三角形、圆、正六边形”这五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个,按对称轴条数由多到少排列是_______________.答案: 5 圆、正六边形、五角星、等边三角形、锐角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进行求解即可.解:锐角时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1条;五角星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5条;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3条;圆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无数条;正六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6条,所以答案是:5;圆,正六边形,五角星,等边三角形,锐角.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13、如图,在ΔABC中,AB=7cm,BC=5cm,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点F是DE上的任意一点,则ΔBCF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cm.答案:12分析:当F点于D重合时,ΔBCF的周长最小,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出ΔBCF的周长.∵DE垂直平分AC,∴点C与A关于DE对称,∴当F点于D重合时,即A、D、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BF+CF=AB最小,(如图),∴ΔBCF的周长为:CΔBCF=BD+CD+BC,∵DE是垂直平分线,∴AD=CD,又∵AB=7cm,∴BD+AD=BD+CD=7cm,∴CΔBCF=7+5=12cm,所以答案是:12.小提示:本题考查最短路径问题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熟练掌握最短路径的求解方法以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图1是长方形纸带,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2,再沿BF折叠成图3,若图3中∠CFE=108°,则图1中的∠DEF的度数是______.答案:24°##24度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设∠DEF=∠EFB=a,图2中根据图形折叠的性质得出∠AEF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GFC,图3中根据∠CFE=∠GFC﹣∠EFG即可列方程求得a的值.∵AD∥BC,∴设∠DEF=∠EFB=a,图2中,∠GFC=∠BGD=∠AEG=180°﹣2∠DEF=180°﹣2a,图3中,∠CFE=∠GFC﹣∠EFG=180°﹣2a﹣a=108°.解得a=24°.即∠DEF=24°,所以答案是:24°.小提示: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以及平行线的性质,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15、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E、F.若△AFC是等边三角形,则∠B=_________°.答案:30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BCF,再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C=60°,从而可得∠B.解:∵EF垂直平分BC,∴∠B=∠BCF,∵△ACF为等边三角形,∴∠AFC=60°,∴∠B=∠BCF=30°.所以答案是:30.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BCF.解答题16、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有一个△ABC,按要求进行下列作图(只能借助于网格):(1)画出△ABC中BC边上的高AD;(2)画出先将△ABC向左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的△A1B1C1;(3)画一个△BCP(要求各顶点在格点上,P不与A点重合),使其面积等于△ABC的面积.并回答,满足这样条件的点P共______个.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2分析:(1)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求解可得;(2)根据平移的定义作出变换后的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3)过点A作平行于BC的直线,同样结合网格的特点在直线BC的另一侧也可以找出符合条件的格点P,共(1)解:如图:作BF⊥BC,再过A点作BF的平行线,交BC于点D,(2)解:如图:(3)解:如图符合条件的格点共有4个,小提示:本题用到的知识点为: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为这边所对的顶点向这边所引的垂线段,对称的性质;图形的平移要归结为各顶点的平移,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17、如图,在△ABC中,AB=AC,∠B=3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BC于D,求证:CD=2BD.答案:见解析分析:连接AD,首先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B=∠B=30°,然后根据AB=AC,求出∠B=∠C=30°,∠DAC=90°,最后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即可证明出CD=2BD.证明:连接AD,∵直线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D=BD,∴∠DAB=∠B,又∵∠B=30°,∴∠DAB=30°,又∵AB=AC,∠B=30°,∴∠B=∠C=30°,∠BAC=120°,∴∠DAC=90°,又∵∠C=30°,∴CD=2AD,又∵AD=BD,∴CD=2BD.小提示: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连接AD求出∠DAB=∠B=30°.18、如图,在△ABC中,BE是角平分线,AD⊥BE,垂足为D.求证:∠2=∠1+∠C.答案:见解析分析:延长AD交BC于点F,由BE是角平分线、AD⊥BE可知△ABF是等腰三角形且∠2=∠AFB,根据∠AFB=∠1+∠C可得证.证明:如图,延长AD交BC于点F,∵BE是∠ABC的角平分线,AD⊥BE,∴AB=FB,∴∠2=∠AFB,∵∠AFB=∠1+∠C,∴∠2=∠1+∠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数学中考专题复习——轴对称图形作图练习(含答案)
数学中考专题复习——轴对称图形作图练习一.选择题(共27小题)1.如图,在所给网格图(每小格均为边长是1的正方形)中完成下列各题:(用直尺画图)(1)画出格点△ABC(顶点均在格点上)关于直线DE对称的△A1B1C1;(2)在DE上画出点P,使PB1+PC最小.2.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网格中画出△ABC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A1B1C1;(2)在网格中画出△ABC关于直线m对称的△A2B2C2;(3)在直线m上画一点P,使得C1P+C2P的值最小.3.如图,已知△ABC.(1)画出△A1B1C1,使△A1B1C1和△ABC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2)画出△A2B2C2,使△A2B2C2和△ABC关于直线PQ成轴对称.(3)△A1B1C1与△A2B2C2成轴对称吗?若成,请在图上画出对称轴;若不成,说明理由.4.如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中,点A、B、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中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B′C′;(2)五边形ACBB′C′的周长为;(3)四边形ACBB′的面积为;(4)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PB+PC的长最短,则这个最短长度为.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2),B(3,1),C(﹣2,﹣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A1B1C1;(2)写出△ABC关于x轴对称△A2B2C2的各顶点坐标:A2;B2;C2.6.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6),B(5,2),C(2,1),(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并写出A′,B′,C′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7.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是(﹣3,﹣1).(1)将△ABC沿y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画出△A1B1C1,并写出点B1坐标;(2)画出△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8.△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2B2C2,并写出△A2B2C2各顶点的坐标;(3)观察△A1B1C1和△A2B2C2,它们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若是,请在图上画出这条对称轴.9.已知甲村和乙村靠近公路a、b,为了发展经济,甲乙两村准备合建一个工厂,经协商,工厂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到两村的距离相等;(2)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你能帮忙确定工厂的位置吗?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5)、B(﹣1,0)、C(﹣4,3).(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写出点A1、B1、C1的坐标.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2),B(3,1),C(﹣2,﹣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写出点A1,B1,C1的坐标(直接写答案).A1B1C1.12.如图,在所给网格图(每小格均为边长是1的正方形)中完成下列各题:(1)画出格点△ABC(顶点均在格点上)关于直线DE对称的△A1B1C1;(2)在DE上画出点Q,使QA+QC最小.13.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请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3)写出点B′的坐标.14.△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点在格点上.(1)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2)作出△ABC关于y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15.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格点三角形ABC(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写出△ABC的面积;(2)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3)写出点A及其对称点A1的坐标.16.已知:如图,已知△ABC,(1)分别画出与△ABC关于x轴、y轴对称的图形△A1B1C1和△A2B2C2;(2)写出△A1B1C1和△A2B2C2各顶点坐标;(3)求△ABC的面积.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的坐标为(﹣3,2).请按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小题:(1)把△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A1B1C1,画出△A1B1C1,点A1的坐标是;(2)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点C2的坐标是;(3)求△ABC的面积.二.解答题(共3小题)28.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请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3)写出点B′的坐标.29.在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是(4,4),请解答下列问题:(1)将△ABC向下平移5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A1B1C1并写出点A对应点A1的坐标;(2)画出△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并写出A2的坐标;(3)S△ABC=.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3),点B的坐标为(﹣1,3),回答下列问题(1)点C的坐标是.(2)点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ABC的面积为.(4)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B′C′.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7小题)1.(2016春•新蔡县期末)如图,在所给网格图(每小格均为边长是1的正方形)中完成下列各题:(用直尺画图)(1)画出格点△ABC(顶点均在格点上)关于直线DE对称的△A1B1C1;(2)在DE上画出点P,使PB1+PC最小.【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连接BC1,与直线DE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P.【解答】解:(1)△A1B1C1如图所示;(2)点P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利用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熟练掌握网格结构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2016春•南江县期末)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网格中画出△ABC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A1B1C1;(2)在网格中画出△ABC关于直线m对称的△A2B2C2;(3)在直线m上画一点P,使得C1P+C2P的值最小.【分析】(1)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A1B1C1即可;(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ABC关于直线m对称的△A2B2C2即可;(3)连接C1C2交直线m于点P,则点P即为所求点.【解答】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3)连接连接C1C2交直线m于点P,则点P即为所求点.【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轴对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2016秋•宜兴市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 于点D、E.(1)若∠A=40°,求∠DCB的度数.(2)若AE=4,△DCB的周长为13,求△ABC的周长.【分析】(1)由在△ABC中,AB=AC,∠A=4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CB 的度数,又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D=CD,即可求得∠ACD的度数,继而求得答案;(2)由AE=4,△DCB的周长为13,即可求得△ABC的周长.【解答】解:(1)∵在△ABC中,AB=AC,∠A=40°,∴∠ABC=∠ACB==70°,∵DE垂直平分AC,∴DA=DC,∴在△DAC中,∠DCA=∠A=40°,∴∠DCB=∠ACB﹣∠ACD=30°;(2)∵DE垂直平分AC,∴DA=DC,EC=EA=4,∴AC=2AE=8,∴△ABC的周长为:AC+BC+BD+DA=8+BC+BD+DC=8+13=21.【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4.(2016春•芦溪县期中)如图,△ABC中,AB=AC,∠A=50°,DE是腰AB的垂直平分线,求∠DBC的度数.【分析】已知∠A=50°,AB=AC可得∠ABC=∠ACB,再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出∠ABC=∠A,易求∠DBC.【解答】解:∵∠A=50°,AB=AC,∴∠ABC=∠ACB=(180°﹣∠A)=65°又∵DE垂直且平分AB,∴DB=AD,∴∠ABD=∠A=50°,∴∠DBC=∠ABC﹣∠ABD=65°﹣50°=15°.即∠DBC的度数是1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5.(2016秋•江阴市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边上一点,∠B=30°,∠DAB=45°.(1)求∠DAC的度数;(2)请说明:AB=CD.【分析】(1)由AB=A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得到∠B=∠C=30°,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计算出∠BAC=120°,而∠DAB=45°,则∠DAC=∠BAC﹣∠DAB=120°﹣45°;(2)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到∠ADC=∠B+∠DAB=75°,而由(1)得到∠DAC=75°,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得DC=AC,这样即可得到结论.【解答】(1)解:∵AB=AC,∴∠B=∠C=30°,∵∠C+∠BAC+∠B=180°,∴∠BAC=180°﹣30°﹣30°=120°,∵∠DAB=45°,∴∠DAC=∠BAC﹣∠DAB=120°﹣45°=75°;(2)证明:∵∠DAB=45°,∴∠ADC=∠B+∠DAB=75°,∴∠DAC=∠ADC,∴DC=AC,∴DC=A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也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6.(2016秋•吴江区期中)如图,BO平分∠CBA,CO平分∠ACB,且MN∥BC,若AB=12,△AMN的周长为29,求AC的长.【分析】根据BO平分∠CBA,CO平分∠ACB,BM=MO,NC=NO,从而知道,△AMN 的周长是AB+AC的长,从而得解.【解答】解:∵BO平分∠CBA,CO平分∠ACB,MN∥BC,∴BM=MO,CN=NO,∴AM+MB+AN+NC=AM+MO+AN+NO=29.∴AB+AC=29,∵AB=12,∴AC=17.【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7.(2016秋•江都区期中)如图,已知△ABC.(1)画出△A1B1C1,使△A1B1C1和△ABC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2)画出△A2B2C2,使△A2B2C2和△ABC关于直线PQ成轴对称.(3)△A1B1C1与△A2B2C2成轴对称吗?若成,请在图上画出对称轴;若不成,说明理由.【分析】(1)找出△ABC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的对应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找出△ABC关于直线PQ成轴对称的对应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3)观察所作图形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2)所画图形如下所示:(3)△A1B1C1与△A2B2C2不成轴对称,因为找不到使△A1B1C1与△A2B2C2重合的对称轴.【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变换作图的知识,难度适中,解题关键是正确作出关于直线MN和PQ的对称图形.8.(2016秋•常熟市期中)如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中,点A、B、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中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B′C′;(2)五边形ACBB′C′的周长为4+2+2;(3)四边形ACBB′的面积为7;(4)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PB+PC的长最短,则这个最短长度为.【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作出△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B′C′;(2)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C与BC的长,由对称性,可求得其它边长,继而求得答案;(3)由S△ABC=S梯形AEFB﹣S△AEC﹣S△BCF,可求得△ABC的面积,易求得△ABB′的面积,继而求得答案;(4)由点B′是点B关于l的对称点,连接B′C,交l于点P,然后由B′C的长即可.【解答】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2)∵AC′=AC==2,B C=BC′==,BB′=2,∴五边形ACBB′C′的周长为:2×2+2×+2=4+2+2;故答案为:4+2+2;(3)如图,S△ABC=S梯形AEFB﹣S△AEC﹣S△BCF=×(1+2)×4﹣×2×2﹣×2×1=3,S=×2×4=4,△ABB′∴S四边形ACBB′=S△ABC+S△ABB′=3+4=7.故答案为:7;(4)如图,点B′是点B关于l的对称点,连接B′C,交l于点P,此时PB+PC的长最短,∴PB=PB′,∴PB+PC=PB′+PC=B′C==.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三角形的面积以及勾股定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9.(2016秋•南开区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2),B(3,1),C(﹣2,﹣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A1B1C1;(2)写出△ABC关于x轴对称△A2B2C2的各顶点坐标:A2(1,﹣2);B2(3,﹣1);C2(﹣2,1).【分析】(1)利用关于y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各对应点位置得出答案;(2)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各对应点位置得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A2(1,﹣2);B2(3,﹣1);C2(﹣2,1).故答案为:(1,﹣2),(3,﹣1),(﹣2,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坐标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把握横纵坐标关系是解题关键.10.(2016秋•微山县期中)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6),B(5,2),C(2,1),(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并写出A′,B′,C′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y轴对称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并写出A′,B′,C′的坐标;(2)用△ABC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解.【解答】解:(1)所作图形如图所示:A′(﹣4,6),B′(﹣5,2),C′(﹣2,1);(2)S△ABC=3×5﹣×1×3﹣×1×4﹣×2×5=6.5.【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轴对称变换作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网格结构作出对应点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11.(2016秋•无锡校级月考)如图,在△ABC中,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E、F.(1)若BC=10,求△AEF周长.(2)若∠BAC=128°,求∠FAE的度数.【分析】(1)由在△ABC中,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E、F,易得AE=BE,AF=CF,即可得△AEF周长=BC;(2)由∠BAC=128°,可求得∠B+∠C的值,即可得∠BAE+∠CAF的值,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1)∵在△ABC中,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E、F,∴AE=BE,AF=CF,∵BC=10,∴△AEF周长为:AE+EF+AF=BE+EF+CF=BC=10;(2)∵AE=BE,AF=CF,∴∠B=∠BAE,∠C=∠CAF,∵∠BAC=128°,∴∠B+∠C=180°﹣∠BAC=52°,∴∠BAE+∠CAF=∠B+∠C=52°,∴∠FAE=∠BAC﹣(∠BAE+∠CAF)=76°.【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2.(2016秋•夏津县月考)(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8cm,一边长等于9cm,求它的周长;(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6cm,周长等于28cm,求其他两边的长.【分析】(1)分8cm是腰长和底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2)分6是底边和腰长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解答】解:(1)8cm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8cm、8cm、9cm,能组成三角形,周长=8+8+9=25cm,8cm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8cm、9cm、9cm,能组成三角形,周长=8+9+9=26cm,综上所述,周长为25cm或26cm;(2)6cm是腰长时,其他两边分别为6cm,16cm,∵6+6=12<16,∴不能组成三角形,6cm是底边时,腰长为×(28﹣6)=11cm,三边分别为6cm、11cm、11cm,能组成三角形,所以,其他两边的长为11cm、11cm.【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并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是否能组成三角形.13.(2016秋•沭阳县校级月考)如图,在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0×10的网格中(我们把组成网格的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四边形ABCD在直线l的左侧,其四个顶点A,B,C,D分别在网格的格点上.(1)请你在所给的网格中画出四边形A1B1C1D1,使四边形A1B1C1D1和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l对称;(2)在(1)的条件下,结合你所画的图形,直接写出四边形A1B1C1D1的面积.【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图形即可;(2)利用矩形的面积减去四个顶点上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2)S四边形A1B1C1D1=3×4﹣×2×1﹣×2×1﹣×3×1﹣×2×2=12﹣1﹣1﹣﹣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轴对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2015•聊城)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是(﹣3,﹣1).(1)将△ABC沿y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画出△A1B1C1,并写出点B1坐标;(2)画出△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分析】(1)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平移后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点B1坐标为:(﹣2,﹣1);(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点C2的坐标为:(1,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以及平移变换,根据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15.(2015•安徽)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给出了△ABC(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1)请画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A1B1C1;(2)将线段AC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画出平移得到的线段A2C2,并以它为一边作一个格点△A2B2C2,使A2B2=C2B2.【分析】(1)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平移后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以及平移变换,根据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16.(2015•应城市二模)如图,点D、E在△ABC的BC边上,AB=AC,AD=AE.求证:BD=CE.【分析】要证明线段相等,只要过点A作BC的垂线,利用三线合一得到P为DE及BC的中点,线段相减即可得证.【解答】证明:如图,过点A作AP⊥BC于P.∵AB=AC,∴BP=PC;∵AD=AE,∴DP=PE,∴BP﹣DP=PC﹣PE,∴BD=CE.【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做题时,两次用到三线合一的性质,由等量减去等量得到差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2015•本溪三模)△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2B2C2,并写出△A2B2C2各顶点的坐标;(3)观察△A1B1C1和△A2B2C2,它们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若是,请在图上画出这条对称轴.【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找出A、B、C的对称点A1、B1、C1,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平移的性质,△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A、B、C三点的横坐标加6,纵坐标不变;(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顶点坐标,可得其对称轴是l:x=3;【解答】解:(1)由图知,A(0,4),B(﹣2,2),C(﹣1,1),∴点A、B、C关于y轴对称的对称点为A1(0,4)、B1(2,2)、C1(1,1),连接A1B1,A1C1,B1C1,得△A1B1C1;(2)∵△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A、B、C三点的横坐标加6,纵坐标不变,作出△A2B2C2,A2(6,4),B2(4,2),C2(5,1);(3)△A1B1C1和△A2B2C2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图中直线l:x=3.【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作图﹣平移变换,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18.(2015秋•吴忠校级期末)已知甲村和乙村靠近公路a、b,为了发展经济,甲乙两村准备合建一个工厂,经协商,工厂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到两村的距离相等;(2)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你能帮忙确定工厂的位置吗?【分析】先作出两条公路相交的角平分线OC,再连接ED,作出ED的垂直平分线FG,则OC与FG的交点H即为工厂的位置.【解答】解:①以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直线a、b于点A、B;②分别以A、B为圆心,以大于AB为半径画圆,两圆相交于点C,连接OC;③连接ED,分别以E、D为圆心,以大于ED为半径画圆,两圆相交于F、G两点,连接FG;④FG与OC相交于点H,则H即为工厂的位置.故点H即为工厂的位置.【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是一道比较简单的题目.19.(2015秋•崆峒区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分析】设∠A=x,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各角的度数.【解答】解:设∠A=x.∵AD=BD,∴∠ABD=∠A=x;∵BD=BC,∴∠BCD=∠BDC=∠ABD+∠A=2x;∵AB=AC,∴∠ABC=∠BCD=2x,∴∠DBC=x;∵x+2x+2x=180°,∴x=36°,∴∠A=36°,∠ABC=∠ACB=72°.【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相等关系,通过列方程求解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2015秋•东平县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5)、B(﹣1,0)、C(﹣4,3).(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写出点A1、B1、C1的坐标.【分析】(1)利用轴对称性质,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点,A1、B1、C1,顺次连接A1B1、B1C1、C1A1,即得到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观察图形即可得出点A1、B1、C1的坐标.【解答】解:(1)所作图形如下所示:(2)点A1、B1、C1的坐标分别为:(1,5),(1,0),(4,3).【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作图,作轴对称后的图形的依据是轴对称的性质,基本作法是:①先确定图形的关键点;②利用轴对称性质作出关键点的对称点;③按原图形中的方式顺次连接对称点.21.(2015秋•平南县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2),B(3,1),C(﹣2,﹣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写出点A1,B1,C1的坐标(直接写答案).A1(﹣1,2)B1(﹣3,1)C1(2,﹣1).【分析】(1)利用轴对称性质,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点A1、B1、C1,顺次连接A1B1、B1C1、C1A1,即得到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根据点关于y轴对称的性质,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求出A1、B1、C1各点的坐标.【解答】解:(1)所作图形如下所示:(2)A1,B1,C1的坐标分别为:(﹣1,2),(﹣3,1),(2,﹣1).故答案为:(﹣1,2),(﹣3,1),(2,﹣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作图,难度不大,注意作轴对称后的图形的依据是轴对称的性质,基本作法是:①先确定图形的关键点;②利用轴对称性质作出关键点的对称点;③按原图形中的方式顺次连接对称点.22.(2015秋•天门期末)如图,在所给网格图(每小格均为边长是1的正方形)中完成下列各题:(1)画出格点△ABC(顶点均在格点上)关于直线DE对称的△A1B1C1;(2)在DE上画出点Q,使QA+QC最小.【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关于直线DE对称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连接A1C与DE的交点即为所求点Q.【解答】解:(1)△A1B1C1如图所示;(2)点Q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3.(2015秋•连州市期末)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请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3)写出点B′的坐标.【分析】(1)根据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建立坐标系即可;(2)作出各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3)根据点B′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写出其坐标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由图可知,B′(2,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2015秋•泸县期末)△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点在格点上.(1)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2)作出△ABC关于y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分析】(1)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画出△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即可;(2)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画出△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点C1的坐标(3,﹣2);(2)如图2所示,点C2的坐标(﹣3,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2015秋•夏津县期末)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格点三角形ABC(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写出△ABC的面积;(2)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3)写出点A及其对称点A1的坐标.【分析】(1)△ABC中,AC∥y轴,以AC为底边求三角形的面积;(2)对称轴为y轴,根据轴对称性画图;(3)根据所画图形,写出点A及其对称点A1的坐标.【解答】解:(1)△ABC的面积=×7×2=7;(1分)(2)画图如图所示;(3分)(3)由图形可知,点A坐标为:(﹣1,3),(4分)点A1的坐标为:(1,3).(5分)【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变换的作图.关键是明确图形的位置,对称轴,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图.26.(2015秋•莘县期末)已知:如图,已知△ABC,(1)分别画出与△ABC关于x轴、y轴对称的图形△A1B1C1和△A2B2C2;(2)写出△A1B1C1和△A2B2C2各顶点坐标;(3)求△ABC的面积.【分析】(1)根据关于x、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各点在坐标系内的位置写出各点坐标;(3)根据S△ABC=S四边形CDEF﹣S△ACD﹣S△ABE﹣S△BCF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如图所示:(2)由图可知,△A1(0,2),B1(2,4),C1(4,1),A2(0,﹣2),B2(﹣2,﹣4),C2(﹣4,﹣1).(3)S△ABC=S四边形CDEF﹣S△ACD﹣S△ABE﹣S△BCF=3×4﹣×1×4﹣×2×2﹣×2×3=12﹣2﹣3﹣2=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变换,熟知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2015秋•南陵县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的坐标为(﹣3,2).请按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小题:(1)把△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A1B1C1,画出△A1B1C1,点A1的坐标是A1(﹣3,﹣2);(2)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点C2的坐标是C2(5,3);(3)求△ABC的面积.【分析】(1)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A1B1C1,得出点A1的坐标即可;(2)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根据点C2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写出此点坐标;(3)根据△ABC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减去△ABC三个顶点上三角形的面积.【解答】解:(1)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1(﹣3,﹣2).故答案为:A1(﹣3,﹣2);(2)如图所示:由图可知C2(5,3).故答案为:C2(5,3);(3)S△ABC=2×3﹣×2×1﹣×1×2﹣×1×3=6﹣1﹣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轴对称及平移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解答题(共3小题)28.(2015秋•连州市期末)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请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3)写出点B′的坐标.【分析】(1)根据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建立坐标系即可;(2)作出各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3)根据点B′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写出其坐标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由图可知,B′(2,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9.(2014•盘锦三模)在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是(4,4),请解答下列问题:(1)将△ABC向下平移5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A1B1C1并写出点A对应点A1的坐标;(2)画出△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并写出A2的坐标;(3)S△ABC=2.【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的对应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再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1的坐标;(2)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关于点y轴对称的对应点A2、B2、C2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再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2的坐标即可;(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BC的面积.【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点A1的坐标(4,﹣1);(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A2(﹣4,﹣1);(3)S△ABC=×2×2=2.【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利用平移变换作图,以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30.(2014•诏安县校级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3),点B 的坐标为(﹣1,3),回答下列问题(1)点C的坐标是(﹣3,﹣2).(2)点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1,﹣3).(3)△ABC的面积为16.(4)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B′C′.【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即可;(2)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解答;(3)利用三角形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4)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关于x轴的对称点A′、B′、C′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解答】解:(1)点C的坐标是(﹣3,﹣2);(2)点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1,﹣3);(3)△ABC的面积=6×6﹣×2×5﹣×1×6﹣×4×6,=36﹣5﹣3﹣12,=36﹣20,=16;(4)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故答案为:(1)(﹣3,﹣2),(2)(1,﹣3),(3)16.【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①两个全等三角形合在一起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位置?);②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③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高所在直线就是这边的垂直平分线;④一条线段可以看着是以它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正确的说法有(d)个 A
A.1个B.2个C.3个D.4个
(1)两个全等三角形合在一起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由于位置关系不确定,不能正确判定,错误;
(2)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而非中线,故错误;
(3)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就是这边的垂直平分线,应该改为高所在的直线,故错误;
(4)一条线段可以看着是以它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符合轴对称性质,正确.
2.下列图形中:①平行四边形;②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③长方形;④等腰三角形. 其中是轴对称图形有(c)个 B
①、②不是轴对称图形;③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A.1个B.2个C.3个D.4个
//3.∠AOB=30°,点P在∠AOB的内部,P1与P关于OA对称,P2与P关于OB对称,△P1OP2是(c):∵P为∠AOB内部一点,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分别为P
1
、P2,
∴OP=OP1=OP2且∠P1OP2=2∠AOB=60°,
∴△OP1P2是等边三角形.
A.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B.顶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4.等边三角形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
的度数是(c)----证全等,等量代换.
等边△ABC中,有∠ABC=∠C=60°,AB=BC,BD=CE∴△ABD≌△BCE(SAS)
∴∠BAD=∠CBE=∠PBD∴∠APE=∠BAD+∠ABP=∠ABP+∠PBD=∠ABD=60°
A.45°B.55°
C.60°D.75°
5. 等腰梯形两底长为4cm和10cm,面积为21cm2,则这个梯形较小
的底角是(c)度. A 已知等腰梯形两底长AD=4cm,BC=10cm,面积为21cm2,求出梯形的高为AE=3.而BC-AD=BE+CF=6,∴BE=3,由等腰梯形的性质即可求出梯形较小的底角为45°.A.45°B.30°C.60°D.90°
6.已知点P在线段AB的中垂线上,点Q在线段AB的中垂线外,则(D)A.PA+PB>QA+QB B.PA+PB<QA+QB
D.PA+PB=QA+QB D.不能确定
7.已知△ABC与△A1B1C1关于直线MN对称,且BC与B1C1交与直线MN上一点O,(C)A.点O是BC的中点B.点O是B1C1的中点
C.线段OA与OA1关于直线MN对称
D.以上都不对
8.如图:已知∠AOP=∠BOP=15°,PC∥OA,PD⊥OA,若
PC=4,则PD=(C)过点P作PM ⊥OB于M,∵PC∥OA,∴∠COP=∠CPO=∠POD=15°,∴∠BCP=30°,∴PM=
P
A
E
C B
D
1 2
PC=2,∵PD=PM ,∴PD=2.
A .4
B .3
C .2
D .1
9.∠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P 到OA 的距离 为5,Q 是OB 上任一点,则 ( ) A .PQ >5 B .PQ≥5 C .PQ <5 D .PQ≤5
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 ,其中一边长为3cm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 ( )
A .3cm 或5cm
B .3cm 或7cm
C .3cm
D .5cm 二.填空题
11.线段轴是对称图形,它有_______条对称轴. 12.等腰△ABC 中,若∠A=30°,则∠B=________.
13.在Rt △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 ,若CD=4,则点D 到AB 的距
离是__________. 14.等腰△ABC 中,AB=AC=10,∠A=30°,则腰AB 上的高等于___________. 15.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6,AD=5,BC=8,且AB ∥DE ,则△DEC
的周长是____________.
16.等腰梯形的腰长为2,上、下底之和为10且有一底角为
60°,则它的两底长分别为____________.
17.若D 为△ABC 的边BC 上一点,且AD=BD ,AB=AC=CD , 则∠BAC=____________.
18.△ABC 中,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于点E 、F ,若∠BAC=115°,则∠
EAF=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9.如图:已知∠AOB 和C 、D 两点,求作一点P ,使PC=PD ,且P 到∠AOB 两边的距离
相等.
20.如图:AD 为△ABC 的高,∠B=2∠C ,用轴对称图形说明:CD=AB+BD .
O
B
21.有一本书折了其中一页的一角,如图:测得
AD=30cm,BE=20cm,∠BEG=60°,求折痕EF的长.
22.如图:△ABC中,AB=A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AC于E、D,
①若△BCD的周长为8,求BC的长;
②若BC=4,求△BCD的周长.
23.等边△ABC中,点P在△ABC内,点Q在△ABC外,且∠ABP=∠ACQ,BP=CQ,问△APQ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说明你的结论.
A
C
D
B
B C
D
E
A
A
C
B
P
Q
参考答案
第一章轴对称图形
1.A 2.B 3.C 4.C5.A6.D7.C8.C9.B10.C 11.212.30°、75°、120°13.414.515.1516.4、617.72°18.50°19.提示:作CD的中垂线和∠AOB的平分线,两线的交点即为所作的点P;
20.提示:在CD上取一点E使DE=BD,连结AE;
21.EF=20㎝;22.①BC=3,②9;
23.提示:△APQ为等边三角形,先证△ABP≌△ACQ得AP=AQ,再证∠PAQ=60°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