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求雨禳灾叙事的伦理意蕴与民俗信仰_刘卫英

清代求雨禳灾叙事的伦理意蕴与民俗信仰_刘卫英
清代求雨禳灾叙事的伦理意蕴与民俗信仰_刘卫英

2013年第6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6,2013(总第183期)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 ,No.183

清代求雨禳灾叙事的伦理意蕴与民俗信仰

刘卫英

(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辽宁大连116044)

摘要:遇旱求雨,是明清一个重要的民俗事象。而清代求雨禳灾的社会政治伦理整合倾向,首先是

皇帝一如既往地成为求雨的正统力量。上行下效,地方官员往往也是求雨责任人,求雨成功,效应远大于勤恳敬业保民的多年辛劳。求雨禳灾叙事中往往充满疑问和不确定性,求雨失败均将责任归结操作者法师。有的法师运用含有某种神秘崇拜内蕴的巫术仪式求雨,有时会有生命代价。文学想象艺术化地丰富了文学伦理复杂的整合特征。特定地区的灵物崇拜与求雨神物有关。佛教思维影响下的咒龙求雨,谩骂乃至鞭打龙神是巫术求雨的变形。旱魃崇拜则较为复杂,在明代就已有了驱除的替代方式———兽与女性。而清代则出现人面鸟类旱魃,甚至变形旱魃。暗示着异形现身与旱灾降临的某种神秘对应关系。

关键词:清代;求雨禳灾叙事;社会政治伦理;文学想象;民俗信仰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13)06-0134-07

收稿日期:2013-01-06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清代灾荒叙事与御灾民俗想象研究》(20100480227);2009年度辽宁省社科

规划基金项目《清代灾荒叙事与民俗想象研究》(L09DZW007)。

作者简介:刘卫英(1965—

),女,山东威海人,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后。

①[美]何天爵

:《真正的中国佬》(Real Chinaman ),鞠方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27页。②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4页。遇旱求雨,是明清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民俗事

象。从跨文化的眼光,可能对古代中国的求雨仪

式看得更清楚一些

:“每当干旱缺雨时,就连朝廷所采取的做法也往往十分荒谬可笑。因此,以

上所述平民百姓们在狐狸洞口祷告求雨的举动便不足为怪。在遭受旱灾时,皇帝的第一个行动便是降旨禁止宰牛。……如果采取了这一招后没有祈得雨水,那么皇帝本人便亲自走上天坛的祭坛,在那里既代表他本人又代表整个国家,向苍天献祭以求甘霖。如果及时雨还没有下来,皇帝

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以上的祭祀活动。”①在人

类学家看来,百姓与帝王的求雨方式虽然有别,但禳灾目的却是一致的。类似的载录还有,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九载康熙六十年辛丑山

右大旱,阳曲令沈某祈雨不应

:“沈率绅士步行百二十里,至五台山神祠祷焉。是夜即雨,连三日夜大雨,阳曲之四隅,莫不沾足,而邻境旱如故。沈归,中丞率大小属吏郊迎,万民拥道欢呼

忭庆。

”说明在明清靠天吃饭的时代,以种种方式求雨解旱对全社会是多么重要。但同样令我们

不能忽视的是,有清一代求雨禳灾叙事文本中所融合的更为复杂的社会政治伦理意蕴、更为丰富多彩的民间宗教信仰,以及进而形成的某些有迹可循富有特色的叙事模式。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略加阐发。

一、皇帝、官员亲自求雨与罪己自祷的伦理整合

首先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假借祭祀求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正是一国之君的天职。而相关文本中对帝王的求雨祭祀常常格外关注其成功的范例,并大加弘扬,上行下效。自洪武三年六月朱元璋就带头率领皇后嫔妃求得好雨

:“太祖以天久不雨,素服草履徒步出,诣山川坛,设藁席露坐,昼曝于日,顷刻不移,夜卧于地,衣不解带。令皇后与妃亲执爨,为昔日农家之食,令皇子捧榼,杂麻麦菽粟以进,凡三日始还宫。仍斋宿于西庑,出内帑纱綵一万四千匹赐将校,于常例外给军士薪米。令法司决狱,复命有司访

求天下儒术深明治道者。遂大雨,四郊霑足。

”②以皇帝神权、王权一体的特殊身份,亲自求雨自

第6期刘卫英:清代求雨禳灾叙事的伦理意蕴与民俗信仰

此已朝野轰闻,何况又碰巧成功,更被大书特书。清代一仍其旧,而有所增强,如昭梿《啸亭杂录》续录卷一《亲祷》又写康熙中孟夏久旱:“上虔诚祈祷,由乾清门步祷南郊,诸王大臣皆雨缨素服以从。南未至天桥,四野浓云骤合,甘霖立降。乾隆己卯,上因旱,屡祷于三坛、社稷,雨不时降。乃步祷于南郊,次夕,澍雨普被,岁仍大稔,上咏《喜雨诗》以志之。二圣轸念农食惟艰,甘屈万乘之尊为民请命,其于桑林之责,千古若合符节也。”帝王们“虔诚祈祷”亲自求雨,上天“澍雨普被”,结果“岁仍大稔”,乾隆帝甚至作“《喜雨诗》以志之”,叙事者的评论是“千古若合符节也”,康熙、乾隆二圣的“求雨”被称为完成了商汤祷雨以降君王的共同事业。

至于地方官,对上作为朝廷命官,对下则为民之父母,其既为神秘力量的现实印证与投影,又以其责任义务而成为与民做主的权威———成为民众现实期盼的神化了的寄托。求雨亦顺理成章为他们职能所系,而一旦求雨成功则个人威望提高效应,远大于勤恳敬业多年辛劳。因此当旱灾严重时,高官都会亲自求雨。《清稗类钞》载光绪丁丑曾国荃祈雨,逾月不应:

三月乙丑,下令城中,官自知县以上,绅自廪生以上,皆集玉皇阁祈雨。旦日众

至,则阖门积薪草火药于庭,忠襄为文告天

曰:“天地生人,使其立极,无人则天地亦

虚。今山西之民将尽,而天不赦,诚吏不

良,所由致谴。更三日不雨,事无可为,请

皆自焚,以塞殃咎,庶回天怒,苏此残

黎。”祝已,与众跪薪上,两日夜不食饮不

眠。戊辰旦初,日将出,油云敷舒。众方瞻

候,见云际神龙蜿蜒,鳞鬣隐现,灼若电

光,龙尾黑云如帯。方共惊愕,云渐合,日

渐暗。雷隐远空,须臾大雨滂沱,至己巳乃

止。①

这显然是“祈祷—罪己”的求雨叙事模式。这一叙事模式的哲学前提是“神”无往不在,明察一切。鉴于“天不赦,诚吏不良,所由致谴”的灾害伦理观念,因此通过惩罚自己以求免灾避灾减灾,往往为地方官吏治政绩中不能回避的重要环节。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更三日不雨,事无可为,请皆自焚,以塞殃咎,庶回天怒,苏此残黎”,结果是“须臾大雨滂沱,至己巳乃止”。与帝王的祈祷不同的是,地方官有时甚至会“请皆自焚”,这其中蕴含着多重意义:一者,从民俗集体无意识留存角度看,罪己自虐为远古焚巫“杀巫”、惩罚不作为祭司等习俗的现世折光,只不过“巫”的角色在此置换成了地方官,无非是在人神共鉴的公共场合下表态式展演,虔诚而含蓄地向上帝表明,地方官不敢推卸灾害发生时“天谴”应负责任的,有一种自我牺牲、为民请愿的悲壮。二者,从天人关系看,世人普遍认为“贤王”之治会带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当灾害出现之时,皇帝或地方官就难逃罪责,往往试图通过人为努力,构成一种不公平、委屈的现状,激发上苍出面采取有效措施平不平,开脱无辜众生。三者,从臣民心态作为行为方式的来源看,这也是人世间君臣关系中常见的“臣罪该万死”的一个曲折体现。自虐自焚表演,不过是以主动承责认罚,来以退为进的一个“免疫机制”,在朝廷可能降临的追责寻因面前,先行主动低调认罪,以求免究减罪。此外,这还透露出一个求雨官员的身份级别问题。一般来说,多数求雨官员是直接接触下层社会的县官(县宰),而州府官员为表功治绩,上奏朝廷,朝廷以此改善吏治,劝导关心民瘼。“县官(最为贴近受灾群体)———州府———朝廷”的链条中,还不能忽视当地乡绅市民的舆论功能。虽然农民是最为直接的旱灾受害群体,但他们往往并不掌握舆论,乡镇之中话语权在地方乡绅和市民群体,后者是灾害的间接承负者,以其才识他们才具有沟通官僚链条的能量。

其次,不灵验的求雨仪式叙事。求雨叙事中往往也是充满疑问性和不确定性的。求雨仪式的本质属应然性,难免有不成功,而此类叙事几乎无一例外地将责任归结为直接的操作者法师。如清代董含《三冈识略》卷十《奇旱》写江浙二省五月至六月终亢旱:“一黄冠自言能祈雨,先受聘仪,登台作法,久而不效,乘夜遁去。”既然接受了“聘仪”,求雨就要最终成功,否则法师只能“乘夜遁去”,谴责与批判意味蕴含其中。而在另外的一些叙事中,地方官员的行政权力在求雨仪式中凌驾于巫师法士之上,这一作用

531

①徐珂:《清稗类钞》(第一〇册《迷信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679-4680页。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

的发挥,又主要是在求雨不顺利情形下体现出来。如《小豆棚》写浙江巡抚朱轼虽否定迎请佛道求雨旧俗,但架不住郡人恳求,亲引车驾后道士更加傲慢,到期雨仍不降;道士又借口旱灾因抚军罪神所致,再请七日又不雨,于是怒杖道士,“血流臀股,并置俎上,曝烈日中”。当人们担心时,巡抚虔祷求雨,称不降雨就要“率众而绝汝神之血食”,祝毕竟甘霖大霈①。用事实证明“道士”即法师的无用,并对其进行肉体处罚。表明对神灵也要恩威并举,叙事者突出了地方父母官的智慧与果断。当然此种祈求与威吓并行的祈雨仪式,在世界各地的古代史普遍存在的求雨模式,对此弗雷泽也早有论述②。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是,地方官可以对求雨失败的法师大加挞伐,且以“绝汝神之血食”之咒使天降大雨。按照黑格尔的论断:“除掉皇帝的尊严以外,中国臣民可以说没有特殊阶级,没有贵族;……其余都是人人一律平等,只有才能胜任的人做得行政官吏。”③因此,地方官惩罚法师的胆量当源自于“求雨才能”的现实印证,“甘霖大霈”就是官员的“神性”高于“道士“法术”的现实折射,也是求雨叙事的政治伦理化之文本表现。但在有清一代往往又有一些特殊性,求雨不成功的法师常常成为能吏贤臣的陪衬人;而能求得甘霖的巫师又往往被妖魔化:傲慢无礼,贪婪成性,甚至借灾要挟百姓。

也有一些被神奇化的相关载录,而成功求雨的法师常常要付出某些代价,有时甚至是生命。特别是当法师运用某种蕴含神秘崇拜的巫术仪式来求雨。这样的巫术求雨,常被描述为求雨者即使自己不付出,也有亲属为此付出代价。如袁枚《子不语》载山东济宁王廷贞有求雨术,因醉酒傲上受到责罚,但大旱降临还是求他:“乃与童子斋戒三日,登坛持咒。自辰至午,云果从东起,重迭如铺绵。王以绳掷空中,似上有持之者,竟不坠落。待绳掷尽,呼八童子曰:‘速拉!速拉!’……已而大雨滂沱,水深一尺,乃牵绳而下。每雷击其首,辄以羽扇摭拦,雷亦远去。嗣后邻县苦旱,必来相延。王但索饮,不受币,且曰:‘一丝之受,法便不灵。’每求雨一次,则家中亲丁必有损伤,故亦不乐为也。”④有的法师甚至身殉求雨。董含《三冈识略》卷六《祷雨自沉》载某年六七月间,亢阳为灾:“细林山道士曹耕云,向以术自诩,筑台高数丈,步罡画诀,每日上奏三次。又用黑犬磔血,杂降檀焚之。扰扰半月,日色愈炽。时有僧明愿者,东昌人,俗姓田,披剃马□寺,合掌跪赤日中,不饮不食,望空拜恳,誓愿以身殉。至期,跃入跨塘桥河,自沉死。”苍天下雨与否,本是自然运行规律,民俗想象中此事当由上帝掌管,当下不当下是神的意愿,法师运用神秘巫术逆天行事,有违天命,以“亲丁”或“术士”的性命为代价,获得大众的“安泰”,是一件损“小我”利“全民”划得来的交易。这是世俗社会与神界一场利益冲突的交锋,也是神界对世俗世界的某种警示。

而上揭明愿和尚的“自殉”和“自沉死”则是肇源于远古时期的“暴巫”“焚巫”,也可以说是其变种。查殷墟卜辞中已有暴巫(王)、焚巫(王)记述,称之为“烄”。陈梦家曾列举近二十片有关“烄”的卜辞,指出:“烄与雨显然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卜辞之烄所以求雨,是没有问题的。由于它是以人立于火上以求雨,与文献所记‘暴巫’、‘焚巫’之事相同。”暴巫或焚巫以求雨,古籍多载。《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文选·思玄赋》注引《淮南子》:“乃使人积薪,剪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将燃,即降大雨。”《礼记·檀弓下》:“岁旱,穆公召县子而问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曰:天则不雨而暴人之疾子,虐,毋乃不可与。然则吾欲暴巫而奚若?曰:天则不雨而望之愚妇人,于以求之,毋乃已疏乎?”刘向《说苑·辨物篇》也称:“齐大旱之时,……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公出野暴露,三日天果大雨。”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篇》:“春旱求雨……暴巫聚尪……秋暴巫尪至九日。”等等⑤。

631

①②③④⑤曾衍东:《小豆棚》(卷十六《朱高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40-142页。[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译,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11-112页。[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25页。

袁枚:《子不语》(卷十二《绳拉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33页。

何星亮:《中国自然崇拜》,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47-248页。

第6期刘卫英:清代求雨禳灾叙事的伦理意蕴与民俗信仰

对此,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列出“汉儒言灾异”、“汉重日食”等多条,注意到天示灾异在汉人心目中的位置。而郑樵已指出:“析天下灾祥之变而推于金、木、水、火、土之域,乃以时事之吉凶而曲为之配,此之谓欺天之学。”①马端临的看法更加平实:“物之反常者异也。其祥则为凤凰、麒麟、甘露、醴泉、庆云、芝草;其妖则山崩、川竭、水涌、地震、豕祸、鱼孽,妖祥不同,然皆反常而罕见者,均谓之异可也。”②即便有识之士有这些理性客观的认识,溯源只是探讨的一个方面,并不能否认民间灾异恐惧及其神秘崇拜的持久盛行。从清代活生生的民俗叙事,仍可更明了旱灾求雨叙事伦理化表现更加丰富和细密化。出于民众众怒难犯的压力,还是基于“罪己感天”信奉。某些地方官员为求雨成功甚至更名。《清稗类钞·迷信类》载光绪时高州大旱“易字宜雨”事:“民咎地方官吏姓名之不能致雨。盖守高州者杨子晴太守霁,以为晴霁皆不雨之义也。镇道县诸官姓名,又多晴霁不雨之意。诸官以名不易更,相率易其字为宜雨之意,以冀甘霖立沛。杨性最倔强,顾以众怒难犯,乃易子晴为子和。”③显然,再倔强固执的地方官员,也要在这一求雨的民俗传统、众民生存问题面前低头。

二、求雨过程中的龙蛇及宝物崇拜

在元代北方蒙古族求雨仪式中即有神物崇拜:“往往见蒙古人之祷雨者,非若方士然,至于印令、旗剑、符图、气诀之类,一无所用。惟取净水一盆,浸石子数枚而已。其大者若鸡卵,小者不等。然后默持密咒,将石子淘漉玩弄,如此良久。辄有雨,岂其静定之功已成,特假此以愚人耳。抑果异物耶,石子名曰‘鲊答’,乃走兽腹中所产,独牛马者最妙。恐亦是牛黄、狗宝之属耳。”④在此求雨所用神物“鲊答”,出产于动物的体内,而“牛马”体内的最好。于是神物采集程序的介入,使得求雨具有某种杀牲献祭的内核。同时也表现出求雨过程中宗教特征的民族性:蒙古人的求雨倾向于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取向,而方士则是道教符箓倾向。这在同属北方非汉族统治的清代时期的求雨禳灾叙事中,也有多方面体现。

首先,求雨所需异物与特定地区的灵物崇拜有关。作为“四灵”之一的龟即然,据说清代:“金华府城外北山最高大,山深处有一巨龟,盖千年物也,民号之曰龟龙山。……咸丰壬子夏,金华大旱,太守崇公委经历严某赴北山请龟龙,龟匿不出,遂取山中一小龟舁之来,置于天宁寺坛内,晨夕拜祷,骄阳益甚。不数日,龟死,寺僧惧责,另取寺内一龟代之。文武官弁亦仍一日三叩,观者匿笑。至七日,雨降,复委严经历送之归。”⑤无疑,这体现出类似神物崇拜在求雨仪式中的核心作用。

其次,是佛教神秘思维影响下的咒龙求雨术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极致。“以龙致雨”说法虽《春秋繁露》就有⑥,而葛洪《抱朴子》佚文则较详细:“案使者甘宗所奏西域事云,外国方士能神祝者,临渊禹步吹气,龙即浮出,其初出乃长十数丈。于是方士更一吹之,一吹则龙辄一缩。至长数寸,方士乃掇取着壶中。壶中或有四五龙,以少水养之,以疏物塞壶口。国常患旱灾。于是方士闻余国有少雨屡旱处,辄齎龙往卖之,一龙直金数十斤。举国会敛以顾之直毕。乃发壶出一龙,着渊潭之中。因复禹步吹之,一吹一长,辄长数十丈,须臾而云雨四集矣。”⑦吴海勇博士认为,咒龙术乃是古印度诸多咒术之一,中古时期传入中土。如《晋书·僧涉传》写僧涉在苻秦时由西域进入长安:“能以秘祝下神龙,每旱,(苻)坚常使之咒龙请雨。俄而龙下钵中,天辄大雨,坚及群臣亲就钵观之。”⑧唐诗中还能找出咒龙请雨术,如白居易《黑潭龙》也将水旱甚至疾病瘟疫,都与深潭龙神的能量挂钩。明人写登封知县梅元鼎久祷无雨,“率众诅龙潭,以激神怒,大雨如注”,具体方

731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郑樵:《通志二十略·灾祥略》,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905页。

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9页。

徐珂:《清稗类钞》(第一〇册《迷信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687页。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四《祷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2页。

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五《金华山中龟龙》),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05-106页。《春秋繁露今注今译》,赖炎元注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31页。

王明:《抱朴子内篇》(附录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59页。

吴海勇:《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581-583页。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

法为:“令力士绕潭,极口呼噪詈骂。潭中渐有波浪,以致云兴雨霈,而独无雷。梅凝坐不动曰:‘龙亦兽耳,今奉天子命治百姓,不雨均罪。’终亦无他。”①表现出故意用谩骂方式惹火了龙神,求雨妙招如此。

而到了清人这里,则更由口头上的“咒龙”发展为肉体的虐待责罚。清人朱珊元《鞭龙行》咏叹持柳条“鞭龙”求雨的仪式,罕为人注意,非常具有御灾文化意味:

入秋不雨六十日,官吏皆言龙旷职。嗟哉民物谁实司,归咎于龙龙何辞。缚刍绘纸

龙体具,鳞甲离披廓然巨。手持柳条三尺

来,神物忽遘无妄灾。一鞭雷声起,再鞭雷

声止。三鞭黑云聚复散,但有愁风吼残纸。

噫吁嘻!世事薄,天罚深,作威不服神龙

心。其雨其雨雨何有,明日龙潭又杀狗。②

再次,柳条愈加成为与人类亲和的植物神之替代物,上引持柳条“鞭龙”象征着人类驾驭着植物为主的自然神力量,具有成功御灾的勇气和信心,力图控制降雨的龙神,某种意义上是对祈龙求雨仪式的一个补充和对应。《铁岭县志》还载录求雨仪式中柳条枝作用:“酷旱望雨,于无可知何之中,则头带柳条枝,齐集龙王庙,僧道诵经,地方官及各团体首领素衣跣足,各执瓣香或小旗插鼓,呼天声闻远近,一步一跪或数十步一跪,后儿神亭及水瓶,瓶插柳条沿途呼号,逢庙则拜,井则拜,抠宣阿弥陀佛焉—以三日之期,不雨后三日仍设壇再祷。”上至官吏,下至城乡、商农,都认为对天神叩拜,便能消除天灾,忘不了“头带柳条枝”标志物,同时因文化中心北移,柳条枝这一表示生命的象征物功能之于人们战胜灾害期盼的联系,有所增强。

第四,清末小说更明确地写出了佛教法器、持法器者职能在求雨中的运用。说制台发话:“什么叫做净水仙童呢?只因老祖跟前一向有两个童子是不离左右的,一个手捧花瓶,一个手拿拂帚。拿花瓶的,瓶内满贮清水,设遇天干不雨,只要老祖把瓶里的水滴上一滴,这江南一省就统通有了雨了。佛经说的‘杨枝一滴,洒遍大千’,正是这个道理。”一位候补道插话说观音故典,而制台答话又佐证了求雨所奉之神的多神性民间性质:“你别管他是观音,是吕祖,成仙成佛都是一样。佛爷、仙爷修成了都在天上,他俩的道行看来是差不多的。但是现在捧花瓶的一位有了,还差一位拿拂帚的。这位仙童倒很不好找呢!”于是想保举吃喝嫖赌的孙大胡子来做拂麈仙童③。此可与当时的地方志印证,光绪《靖边县志稿年》卷四《补遗》载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知县丁锡奎带官民多人前往海子(深潭)祈雨:“选二人,洁诚属水命者,各持长竿,竿头各倒缚一小瓶,瓶口用黄表封固,外裹红布。二人立水边,遥持竿头。瓶倒,蘸水中,随悬出之,解瓶绽布,香插瓶口,微有湿痕,仍布裹之,捧归至庙。率众扣祝。明晨,以香试瓶,仍有微湿。午刻拈香,则瓶外浸有水痕。……神果有灵。”④当然其中也融合了宝瓶崇拜的因素。

田仲一成指出,“龙王祭祀”是祈雨活动之一,他引用基隆客《祈雨和稻花会》写宁波府镇海县“祈雨”节,烈日下人们等待“龙驾”,精疲力尽:“不得已只好采用拉夫方式,捉君(小蛇)入盆,迎之而归。回庙之后,将龙王爷安置在神龛前供桌之上,除供奉参拜如仪外,复请来说书先生弹唱文书,以表敬意。村中居民,不论男女老幼,均来叩头。若三五天内,仍不见下雨,或龙体不服水土,寿终正寝,则认为至诚不够,未能感天,例须重来一次,务使得雨为止。不过重来之举,极少见闻,因为夏令雷雨甚多,霹雳一声,沛然几阵,河田水满,皆大欢喜……视为龙王爷显灵保佑,并将龙驾送回原处,祈雨之举,到此告一段落。”⑤其实,这是比较温和的、虔诚敬奉龙神的常规求雨模式。另外还有道教张天师崇拜与救龙得雨等等,也幸得甘霖。

三、法术求雨与民间驱除旱魃信仰

旱魃,被认为是旱灾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华夏旱魃崇拜生成久远,而至清代叙事显示出更

831

①②③

④⑤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三十一《山子道气》),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88-689页。

张应昌:《清诗铎》(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97页。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傻道台访艳秦淮河,阔统领宴宾番菜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481-

482页。

赵珍:《清代西北生态变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91页。

[日]田仲一成:《中国的宗教与戏剧》,钱杭、任余白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13-316页。

第6期刘卫英:清代求雨禳灾叙事的伦理意蕴与民俗信仰

为复杂多样的态势。首先,文本中旱魃崇拜描述和民间祓除旱魃动机得到多角度认知。时常会有“诳诱乡民、阴泄私愤”的批判反思意味间杂其中,为载录者对民俗信仰的再思考。如曾衍东披露某些地区碎女尸以驱旱魃的求雨风习:

山左乡愚,每逢岁旱,辄以新冢上微湿者即以为魃。乘夜聚众掘墓开棺,磔其尸,

碎其首。值天雨,尸主固无辞;不雨,群议

息之。此等异传,正不知倡自何人,其流毒

一至是!夫开棺见尸者拟绞,残毁加等。煌

煌律令,罪难稍逭。乃毫不为怪,相沿成

习,其间蚩蚩之氓不晓法律,犹有可原;又

有黠猾者或诳诱乡民、阴泄私愤,更不可

言。乾隆辛亥秋,旱,有平原张姓妻死,甫

葬,村人某诡以为魃。一村哄起,掘墓出

尸,以绳结之,犁地而行。其夫惨恨,鸣于

官。官捕至,首倡者逃未获,从者论戍。①

蒲松龄《击魃行》也曾怀疑旱魃为虐:“旱民忧旱讹言起,造言魃鬼殃群农。坟中死者已三载,云此枯骼能为凶。”的确,旱魃叙事揭示出旱魃崇拜并非简单民众求雨心理与行为再现。袁枚总结:“一种似兽,一种乃僵尸所变,皆能为旱,止风雨。惟山上旱魃名格,为害尤甚,似人而长头,顶有一目,能吃龙,雨师皆畏之。见云起,仰首吹嘘,云即散而日愈烈,人不能制。或云:天应旱,则山川之气融结而成。忽然不见,则雨。”②这段话值得注意有三:一者,在民间“僵尸变为旱魃”似成定说。二者,说出了旱魃的可能种类———兽魃和僵尸魃。三者,是不能小看旱魃的能量,“能吃龙”,令雨师畏惧;而且能将本来可以降雨的水汽吹走吹散。李庆辰也称房山亢旱,有术人云西山僵尸变为旱魃,乡人开棺,见一物“遍体绿毛,长寸许,双目赤如灯火”,焚之即降大雨③。土人也传出了“每阴云四布,辄有白气自坟中出,即时晴朗”说法。

其次,清代将驱除旱魃的替代方式普遍化、并往往女性性别化。虽明代也载录该法术体现的道教女性崇拜:“某处延一道士祈雨,其术名‘月孛法’,用十五六岁女子,共入密室,虽线缝以纸封固。守欲得雨之速,任其所为,惟见黑云密布,雷声隐隐,雨则无之,势将移日矣。守乃令人密开纸缝以瞰之,则道士披发仗剑,足蹑女子阴门,而彼此口舌尽出,势已垂危。时则霹雳一声,大雨如注,道士起步而女子苏省矣。”④小说《南游记》、《杨家府演义》等相关描写源自《水浒传》⑤,月孛星、黄琼女与旱魃具有共同特征,即呈现奇丑无比的年轻女子形象,于是前两者在这一点上,与旱魃的性别与形貌接近,构成了清代旱魃形象的女性化分支。如雍正年间京师内城旗人娶媳,僵尸幻化为新娘,攫走新娘新郎的双眼,又变成大鸟飞走⑥。旱魃与月孛星崇拜都潜藏着对女性的强烈歧视,歧视中又夹杂着恐惧。有如明清时期普遍性的宝物崇拜社会心理⑦,用一些类似宝物的道教法器类兵器烘托神异女将形象,用来强化之以应对某种恐惧,旱魃威慑力的介入正是类似的民俗心理所致。

第三,与上述相联系,旱魃人面鸟喙的外在形貌,人们甚至联想某种鸟类的出现,辄预示者旱灾降临:“《山经》言禺鸟鸟如枭,人面四目而有耳,见则大旱。万历壬辰七月初,豫章城中,此鸟来集永宁寺屋上,高二尺许,燕雀从而群噪之。其年五月晦至七月中,酷暑无雨,田禾尽枯。”⑧旱魃还可在不同形式的妖怪之间转化。袁枚也描述乾隆二十六年京师大旱,张贵邂逅一美女、后又转化为女人僵尸状的旱魃,都统命追查,方知为张姓与女子墓:“往往魇祟路人。或曰:‘此旱魃也。猱形披发,一足行者,为兽魃;缢死尸僵,出迷人者,为鬼魃。获而焚之,足以致雨。”乃奏明启棺,果一女僵尸,貌如生,遍体生白毛。焚之,次日大雨⑨。邂逅女鬼母题与焚旱魃祈雨的结合,使旱灾原由从简单的旱魃归因,变得复杂化。

931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曾衍东:《小豆棚》(卷十六《朱高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65-366页。袁枚:《续子不语》(卷三《旱魃有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57页。

李庆辰:《醉茶志怪》(卷二《旱魃》),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第141页。

郎瑛:《七修类稿》(卷四十五《祈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57-658页。

周晓薇:《四游记丛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36-137页。

袁枚:《子不语》卷二《罗剎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4-45页。

刘卫英:《明清小说宝物崇拜的社会心理学审视》,《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三十一《猪龙》),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17页。

袁枚:《子不语》(卷十二《绳拉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60页。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

总之,明清文学中的求雨禳灾常以各种模式存在,叙事中的社会政治伦理倾向也因文本的文学主题而丰富复杂。特别是咒龙骂龙和驱除旱魃等均有深厚的民俗信仰积淀,也间杂着明清时期文人的文化反省理念。弗雷泽就曾记述中国人擅长于袭击天庭的法术,需要下雨就制作巨龙象征雨神,列队巡游;不降雨假龙就被诅咒被撕碎:“他们恫吓和鞭打这位雨神,如果他还不降下雨来,他们有时就公开废黜它的神位。另一方面,如果所求的雨水降临则发出诏令将它晋升到更高的地位。……旱灾降临,这位龙王爷又被套上锁链牵到它的神庙的院子当中暴晒了好些天,为的是让它自己也去感受一下缺少雨水的苦楚。”①旱魃崇拜构成了明清祈雨禳灾仪式及其叙事表现的直接动因,在祓除旱魃的民众行为中同样融合了复杂的个人动机。之所以明清时期的科学思维并不能取代大众狂欢节式的祈雨禳灾传统仪式,用他者文化视角或许更能得到清醒的审视。而明清代代不已的系列文本叙述则体现出并促进、丰富了这一观念顽强地延续。直到民初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②,以精彩绝伦的笔墨又展现了剑客诛旱魃,为民除害的场面,可以看作明清旱魃崇拜,在新旧文化交替时代的艺术再现。

(责任编辑:林日杖)

Ethics Implication and Folk Beliefs about Narrative of

Praying forRain to Prevent Disaster in Qing Dynasties

LIU Wei-ying

(School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Dalian116044,China)

Abstract:Praying forRain when the weather is dry,is an important folk thing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re is a political ethics integration tendency.And the first,emperor,as always,was a legitimate power of rain.Therefore,the local officials often are the rainmakers,and if they successfully pray for rain,its effect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hardworking dedicated many years of hard work to protect the people.The narrative of praying for rain is often filled with doubts and uncertainty.If it is failure,the operator will be blamed on.Some wizards use voodoo ritual to contain some kind of mystical worship intrinsic rainmakers.Lit-erary imaginatio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enriched the literature ethics complex integration.The spirit of a par-ticular region worship associated with rain fetish.Under the Buddhist thinking,it is a deformation mode of praying for rain that the Dragon is execrated,and even whipped.In the Ming Dynasty,drought worship had been an alternative to remove,that is beast and women.Hydro-engineering with birds’face and even de-formation hydro-engineering had displayed in Qing dynasty,which suggests that there was some mysterious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the aliens appeared and drought.

Key words:Qing dynasties,narrative of praying for rain to prevent disaster,social and political ethics,literary imagination,folk beliefs

041

①②[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译,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12页。

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第36回《诛旱魃连响霹雳声,取天书合用雌雄剑》),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第263-

267页。

《中国民俗》试题2及答案 -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中国民俗》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基本特征是集体性、传承性、_________和_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我国四大传说是指孟姜女的传说、白蛇传的传说、 ______和____________。 3.暗八仙是指韩湘子的笛子、蓝采和的花篮、、、、、、。 二、说出下面几幅图画所暗含的意思(每空2分,共10分) 123

45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概括说明历史上民间歌谣的主要社会作用。 2.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龙生九子”是哪九子,它们在民间文化中是如何体现的? 4.服饰元素包含哪几个方面?以居住地民间服饰为例,分析这些服饰元素所体现的社会观念和民俗信仰观念。(至少3例,须明确居住地)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众多营造热闹场面、渲染喜庆吉祥气氛,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是中国式婚礼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请说出居住地或你熟悉的地方当代婚俗中的仪式的象征意义及缘由(须言之成理,不超过4个,每个5分)。 2.以身边的人、事、物为例,浅析民俗信仰在当代社会的表现方式。(20分,至少4例,须分析其价值)

答案: 一、填空题 1.变异性、服务性 2.《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3.汉钟离持扇,吕洞宾持剑,张果老持鱼鼓,曹国舅持玉版,铁拐李持葫芦,何仙姑持荷花 二、看图 1.龙凤呈祥 2.福寿双全 3.平(瓶)安如意 5.五福捧寿 三、简答 1.首先,人们可以从这些歌谣中,窥见诸暨的历史演变、风俗人情,不同时期的生产斗争、生活方式及人们对诸种事物的态度和情绪。其次,对现实生活有借鉴和教育意义。民间歌谣有的是人民群众心中情绪的抒发,有的则是某些事物、事件的看法与评价,有的又是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希冀。直到今天,还有许多歌谣在流传着、演化着。一方面说明歌谣本身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说明它们还在现实生活中起着教育作用。再次,为今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养份。民间文艺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基础,世界上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无不从民间文艺中直接或间接汲取养份,为自己所用,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简介(附英文).pdf

中国传统节日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 中国的传统节庆膳食是节日必不可少的伴侣。例如,我国的端午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是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日子。那一天,人们通常要赛龙舟、 吃粽子(zongzi)。中秋节是观赏满月的日子。圆圆的月亮象征着圆满,象征着家 庭团聚。因此,中秋节(TheMid-autumnFestival)的特制食品是一种圆形的月饼。 ,除了常见的家禽和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s holiday) 肉类之外,人们还要按各自的地方习俗烹制传统食物,如饺子和年糕。 端午节The Duanwu Festival 端午节,又叫龙舟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一位忠诚和受人 敬仰的大臣,他给国家带来了和平和繁荣。但最后因为受到诽谤(vilify)而最终 投河自尽。人们撑船到他自尽的地方,抛下粽子,希望鱼儿吃粽子,不要吃屈 原的身躯。几千年来,端午节的特色在于吃粽子(glutinous dumplings)和赛龙舟,尤其是在一些河湖密布的南方省份。 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在我国,一年有很多节日,在这些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这不仅因为它 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更因为它是新一年的开始,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也因 为它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时刻。不管身在何方,人们总会在春节前回到家里准备 过节。通常,我们会在除夕夜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之后家人团座一起,分享一 年以来的生活以及新年计划。有的人则会玩游戏或者出去玩。 大年初一,人们通常会早起,会与见到的人说吉祥话。孩子们会得到压岁 钱。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人们会带上新年祝福互相串门拜年。总之,春节是一 个欢聚一堂、供人享乐的日子。 元旦New Year's Day -day holiday, so I can go out have fun Today is the New Year’s Day. I have a three or stay at hometo have a good rest. Today, my parents take me out. We go to the mall. Many things are cheap somy mother buys many. I have a new cloth and a pair

2020关于当代民间信仰调查报告【精品】

从物质和意识的领域来理解,信仰就是一种意识,道德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从真理的概念来理解,信仰就是人们对未来世界正确的意识,道德就是在信仰的支配下正确的行为。如果我们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讲: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或者真理。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信仰是指人们对某人某物或某种主义、学说、理论等的极度信任和景仰,以至在它面前表现出敬畏和依赖感,并神圣地奉为自己行为的典范和指南。 一、民间信仰概述 民间信仰是一种在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以鬼神信仰和崇拜为核心的民间文化现象。民间信仰指流行在中国一般民众尤其是农民中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民间信仰深深植根于乡村民众之中,成为农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管社会环境如何变迁,外界压力有多大,农民始终没有放弃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自然崇拜、神灵信仰、祖先崇拜等精神追求。民间信仰以其独特的“民间性”,伴随农民的一生。 中国民间信仰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民间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影响着社会中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并与国家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社会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作用。因此,对于民间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校对,而且对于理解传统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民间信仰共同构成了乡村民众的信仰图景,扎根于农民心中,渗透在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足着农民的精神需求和利益索求。宗教与民间信仰反映着乡村生活的全貌,日益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和探索的热门课题。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曾经引起过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解放后,由于受到现代民族国家理念的影响,在破除迷信的口号下,民间信仰更是被打入冷宫,特别是当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大陆绝迹后,就再也无人问津,研究则更无从谈起。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社会政治环境的宽松,这一情况才有所改变,历史学、民俗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等学界的学者开始关注和重视这一领域,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二、民间信仰的特征 民间信仰以广大的乡村为土壤,它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种信仰,内容相当庞杂,既有远古时期的巫教巫术,也有民间的方土方术,还有神仙传说、对各路自然神的崇拜、阴阳五行风水、医术与养生学等等,其中也包括寄寓于普通民众心态中的社会理念与人生理想。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祖先崇拜,内含牌位崇拜和坟墓崇拜,其中牌位崇拜又分家内崇拜与祠堂崇拜;(2)神灵崇拜,内含自然崇拜和精灵崇拜;(3)岁时祭祀;(4)农业祈仪;(5)占卜风水;(6)咒符法术。祖先崇拜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它与古人相信祖先死后灵魂不死,并会变为鬼神保佑后代有关,其中体现了儒家伦理价值。与其有关的崇拜活动有祭祀,包括立宗庙、祠堂、牌位等,还有一套烦琐的祭祖礼仪。祖先崇拜的主要指向不是鬼神,而是人事,其作用是在表达对先人追思的同时,调动家族成员间的情感与道德。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 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论(4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探究,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与分类,把握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从民间美术的历史演进中寻绎传统文化的表象遗踪。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 难点:民间美术的历史文化寻绎。 ●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及辅助教学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发言:每个人谈自己对民间美术的直观认识,从学生的直观认识中引出本章第一节课题内容〗 第一节民间美术的概念与分类 一、民间美术的概念 1、在中国历史上,广大劳动人民创造了自己阶层的文化,即民间文化 或民俗文化。用来表现这种的造型艺术,被称为“民间美术”或“民间工艺”、“民俗艺术”。 民间美术因其特定的性质、形态、功能所形成的品种、类别及所用材质等都远远超出了宫廷美术和人文美术的范围,使其内涵也区别于一般意义的美术。即,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生活文化,它与人民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密切联系,其多数直接用来美化自身、美化物品和美化生活环境。为劳动者所掌握和运用。 民间美术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蕴含着各民族亿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宿愿,反映着他们质朴的审美观

念。 民间美术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它的过去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它的现在是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的艺术体现,是民族艺术活着的传统。 二、民间艺术的分类 日常生活 1、从文义上大体分为三类节日喜庆活动 叙事抒情 日常生活中的民间美术品侧重于个体与家庭生存与生活的满足;节日喜庆活动中的民间美术品侧重于社会群体生活的精神满足;叙事抒情的民间美术侧重于个人观念的表达和寄托,带有更深的艺术感染和更多的意趣。 民俗信仰 建筑陈设 衣饰穿戴 2、从民间美术自身特性上大体归纳为八个方面:生活器用 生产劳动 环境装饰 戏曲表演 游艺竞技 民俗信仰中的民间美术,是历史上民众层用来表现对神、鬼、祖先信仰与崇拜的艺术。包括在祭祀活动中的神像、供品、礼仪用具等供奉品。 建筑陈设中的民间美术,主要是民居和村落建筑的样式,也包括周围桥梁、牌楼、戏台、祠堂以及这些建筑的各种砖、石、木雕与彩绘装饰和居室内的家具陈设。 衣着穿戴中的民间美术,是各族民众用来装饰自身的艺术,包括染织布料、服装、鞋帽和头饰、胸饰、腕饰、足饰等装饰品。 生活器用中的民间艺术,各地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和使用的各种材质的生活日用品。 生产劳动的民间美术,在生产劳动中富有造型和审美意义的各种生产

闽南普渡民俗信仰研究

闽南“普渡”民俗信仰研究 林茗茗外语系12英语7班 11号传统习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形态,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不管是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还是中国的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等,每个节日都是为了纪念一个特别重要的历史节点,具有深刻的民族传统印迹。 闽南奇俗——“普渡”也不例外,“普渡”是闽南地区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普渡”祭祀对象是“普渡公”,它是一种没有具体传说、没有具体形象和神像的存在。对于“‘普渡公’什么样、他平时在哪”之类的询问,人们的回答是“具体样子不知道,他到处有”、“也许是一个,也许有很多个”,“是孤魂野鬼的头头,是管理孤魂野鬼的”,“是孤魂野鬼,有很多是被杀了头的人,在地狱里很饿”等等。 宋代以来,“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举行的,小时候,在大树下乘凉的老人告诉我们,这天晚上一些看不见的“东西”会异常频繁,小孩子最好是不要外出,以免撞上不洁物而生病。在闽南地区,我们的童年就在这种浓浓的宗教色彩中成长,在七月半迫使活着的人强烈的记起那些过去了的人和与他们有着关系的事。当然,这天与清明不同,他可以用任何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纪念。 古代闽南“普渡”的祭祀活动,都有地方官员出面主持,他们往往利用“普渡”日同时祭“无主鬼”和“城隍神”,让合境无主鬼魂享受祭品而不为祟作乱人间,并利用“城隍神”威,倡善惩恶,令百姓安分守己,使官吏不敢欺上枉下。利用“普渡”活动来为封建政权统治服务,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官员的沟通民意,对稳定封建秩序,对封建官员的自律,和对老百姓心理的自我净化等,还是起了一定约束作用的。 至新中国成立前,闽南地区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初二杏厝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因此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初二日,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闽南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年各

中国民俗概论考试版

岁时节日的由来 来源于原始的宗教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将岁时视为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四时的代谢有如生命机体的生长衰亡,在旧死和新生的季节循环中,人们逐渐形成了时间更新的意识。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不仅具有伦理属性,同时它亦具有如生命再生的更新特征。 中国八大菜系 鲁川苏粤、浙徽湘闽菜称为“八大菜系”,加上京菜和鄂菜,即为“十大菜系”。 鲁菜: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特点:讲究刀功、火候,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调味以咸为主,酸甜为辅。 山东自古就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名菜:油爆大虾、红烧海螺、糖醋鲤鱼,奶汤鲫鱼等。 川菜: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号称百菜百味。名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等。 苏菜: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 产生背景:南北经济融合,隋炎帝开凿大运河,唐代经济繁荣。 名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等。 粤菜:广东负山面海,保持古越人饮食,吸收西洋饮食。原料广采博收,追求生猛。如蛇、鼠、蝙蝠。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脆嫩不生,油而不腻。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广州菜为代表。特点: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口味爽、淡、脆、鲜。配以点心、粥品。名菜:烧乳猪、盐焗鸡、古老肉等。 浙菜: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等。 徽菜: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特点: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名菜:火腿甲鱼、符离集烧鸡、无为熏鸭等。 湘菜: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毛家红烧肉等。 闽菜: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特点: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红糟,酿酒的酒糟)最具特色。名菜:雪花鸡、红糟鸡翅、拉糟鱼块、太极明虾 窑洞式:以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住宅形式 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 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由于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 环形土楼 成因:战乱、盗匪迭起,多森林、山石 特点:封闭性好,安全性高,防御性强;聚族而居,具有亲和感与凝聚力。客家土楼的特点是以一圈高可达五层的楼房围成方形或圆形巨宅,内为中心院,祖堂一般设在楼屋底层与宅院正门正对的中轴线上;或在院内建平房围成第二圈,甚至第三、四、五圈。祖堂设在核心内圈中央,是祭祖和举行家族大礼的地方。外围土墙特厚,常可达2米以上。一、二层是厨房和谷仓,对外不开窗或只开极小的射孔,三层以上才住人开窗,也可凭以射击,防卫性特强。客家土楼主要有三种典型,就是五凤楼、方楼、圆寨。它的建筑特点有三点: 1)中轴线鲜明。一般来说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其它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 2)以厅堂为核心。突出主厅的位置,以厅堂为中心,规划院落,再以院落为中心进行土楼整体的组合。

清代求雨禳灾叙事的伦理意蕴与民俗信仰_刘卫英

2013年第6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6,2013(总第183期)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 ,No.183 清代求雨禳灾叙事的伦理意蕴与民俗信仰 刘卫英 (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辽宁大连116044) 摘要:遇旱求雨,是明清一个重要的民俗事象。而清代求雨禳灾的社会政治伦理整合倾向,首先是 皇帝一如既往地成为求雨的正统力量。上行下效,地方官员往往也是求雨责任人,求雨成功,效应远大于勤恳敬业保民的多年辛劳。求雨禳灾叙事中往往充满疑问和不确定性,求雨失败均将责任归结操作者法师。有的法师运用含有某种神秘崇拜内蕴的巫术仪式求雨,有时会有生命代价。文学想象艺术化地丰富了文学伦理复杂的整合特征。特定地区的灵物崇拜与求雨神物有关。佛教思维影响下的咒龙求雨,谩骂乃至鞭打龙神是巫术求雨的变形。旱魃崇拜则较为复杂,在明代就已有了驱除的替代方式———兽与女性。而清代则出现人面鸟类旱魃,甚至变形旱魃。暗示着异形现身与旱灾降临的某种神秘对应关系。 关键词:清代;求雨禳灾叙事;社会政治伦理;文学想象;民俗信仰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13)06-0134-07 收稿日期:2013-01-06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清代灾荒叙事与御灾民俗想象研究》(20100480227);2009年度辽宁省社科 规划基金项目《清代灾荒叙事与民俗想象研究》(L09DZW007)。 作者简介:刘卫英(1965— ),女,山东威海人,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后。 ①[美]何天爵 :《真正的中国佬》(Real Chinaman ),鞠方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27页。②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4页。遇旱求雨,是明清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民俗事 象。从跨文化的眼光,可能对古代中国的求雨仪 式看得更清楚一些 :“每当干旱缺雨时,就连朝廷所采取的做法也往往十分荒谬可笑。因此,以 上所述平民百姓们在狐狸洞口祷告求雨的举动便不足为怪。在遭受旱灾时,皇帝的第一个行动便是降旨禁止宰牛。……如果采取了这一招后没有祈得雨水,那么皇帝本人便亲自走上天坛的祭坛,在那里既代表他本人又代表整个国家,向苍天献祭以求甘霖。如果及时雨还没有下来,皇帝 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以上的祭祀活动。”①在人 类学家看来,百姓与帝王的求雨方式虽然有别,但禳灾目的却是一致的。类似的载录还有,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九载康熙六十年辛丑山 右大旱,阳曲令沈某祈雨不应 :“沈率绅士步行百二十里,至五台山神祠祷焉。是夜即雨,连三日夜大雨,阳曲之四隅,莫不沾足,而邻境旱如故。沈归,中丞率大小属吏郊迎,万民拥道欢呼 忭庆。 ”说明在明清靠天吃饭的时代,以种种方式求雨解旱对全社会是多么重要。但同样令我们 不能忽视的是,有清一代求雨禳灾叙事文本中所融合的更为复杂的社会政治伦理意蕴、更为丰富多彩的民间宗教信仰,以及进而形成的某些有迹可循富有特色的叙事模式。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略加阐发。 一、皇帝、官员亲自求雨与罪己自祷的伦理整合 首先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假借祭祀求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正是一国之君的天职。而相关文本中对帝王的求雨祭祀常常格外关注其成功的范例,并大加弘扬,上行下效。自洪武三年六月朱元璋就带头率领皇后嫔妃求得好雨 :“太祖以天久不雨,素服草履徒步出,诣山川坛,设藁席露坐,昼曝于日,顷刻不移,夜卧于地,衣不解带。令皇后与妃亲执爨,为昔日农家之食,令皇子捧榼,杂麻麦菽粟以进,凡三日始还宫。仍斋宿于西庑,出内帑纱綵一万四千匹赐将校,于常例外给军士薪米。令法司决狱,复命有司访 求天下儒术深明治道者。遂大雨,四郊霑足。 ”②以皇帝神权、王权一体的特殊身份,亲自求雨自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24 | 浏览(231)人次| 投稿| 收藏] 信息中心 萧放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

淮阳布老虎艺术形式与内涵美的架构民俗信仰——兼论民俗信仰对民间美术艺术形态与审美的影响

2012年第3期山东社会科学No.3总第199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199 淮阳布老虎艺术形式与内涵美的架构:民俗信仰———兼论民俗信仰对民间美术艺术形态与审美的影响 刘晓琰张礼敏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天津300072) [摘要]淮阳的布老虎,从艺术形态上看似乎是颓废的,也似乎是一种保守,因为它过于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真正深入地做一次田野考察,才发现它简单的艺术形态背后蕴 涵着极为丰厚的民俗信息。淮阳布老虎艺术形式因信仰而产生,伴随民俗活动而延续,历经 世代传袭,外在的艺术形式最终与内涵完美地统一在一起。从审美角度看,背后观念性的东 西决定了艺术存在的形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审美心理。因此,我们不可低估民间 信仰对艺术形态与审美心理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淮阳布老虎;艺术形态;民俗信仰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2]03-0070-05 在浩如烟海的民间艺术中有一枝格外引人注目的奇葩,中国“虎”文化的代表———布老虎艺术。“龙显与天,虎隐于地。”龙与虎文化来自原始图腾崇拜,至秦、汉建立统一帝国后,龙成为帝王的专属,虎则落入民间成为庇佑千家万户的神明。中国人对生命及生命的延续历来是非常重视的,祈求无病无灾、长命百岁是民间恒定的主题。孩子一出生,就把养育生命的重担交给了女性,母亲为孩子做虎头鞋、虎头帽、虎肚兜、老虎枕头、布老虎等以求庇佑孩子健康成长,这个“母性的艺术”是全国性的,她们手中的针线寄予了多少温情、希冀,把所有的寄托一针一针缝进这个小小的布老虎里。母亲们用巧手沟通了现实与理想、生活与审美,创造出了一个个千姿百态可爱的老虎形象。相比之下,淮阳的布老虎制作没有繁缛复杂的工艺,没有母亲细腻的情感寄托,艺术形态上千篇一律,更接近图腾崇拜。如果说“母性艺术”的布老虎是原始图腾的延续发展,淮阳的布老虎好像时光停止了脚步,它的“复古”艺术形态倒更具有原始性。 一、诗性的集体艺术行为 淮阳的太昊陵人祖庙会,会期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又称“二月会”,有两种与生殖崇拜有关的民间艺术品为其所独有,一是淮阳的泥泥狗,二是淮阳布老虎,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成了庙会的标志和代言。淮阳庙会规模很大,顶峰时每天达80万人次,布老虎每年在庙会期间的销售量有数百万只。淮阳布老虎不仅销售量大,还有区别于其他产地的显著特点:集体生产,庙会时集中销售。这种文化现象很独特。 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某种观念在文化系统中起了主导作用,且这个观念具有恒定性。吕品田在《中国民间美术观念》中认为,民间美术有三种“恒常主题”,显然与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三项基本条件以及生命存在的自然要求保持着对应的关系:一、祈子延寿;二、纳福招财;三、驱邪禳灾。①淮阳太昊陵庙会又叫人祖庙会,起源于对祖先伏羲氏的祭拜,在中华民族先祖的世系中伏羲位于炎帝和黄帝之前,为“三皇”之首,是人文先祖。在淮阳一带,伏羲被百姓尊为“人祖爷”。淮阳布老虎艺术的产生与人祖祭祀有直接的关 收稿日期:2011-02-08 作者简介:刘晓琰(1972—),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师,《年画研究》编辑,美术学硕士。张礼敏(1980—),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①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45页。 07

葫芦民俗文化意义浅析_扈庆学

DOI:10.13370/https://www.360docs.net/doc/2f5599839.html,ki.fs.2008.04.006 葫芦民俗文化意义浅析 扈庆学 葫芦作为绘画题材,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中受到艺术家的青睐,不仅因为葫芦题材的绘画具有花鸟画的一般艺术特征,易于表现,还源于葫芦题材花鸟画不同于一般 题材的花鸟画,它还具有丰富的民俗意义,是一种特有的文化载体。中国的葫芦文 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已经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学术界的 重视,研究者们从民俗学、神话学、人类学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揭示了许多民间风俗、 神话、传说中的文化现象。本文则试图从葫芦题材花鸟画解读葫芦的文化内涵。 一、“葫芦”释名及其价值 根据谭宏娇、张立成先生的研究,关于葫芦的得名,前人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菜三·壶卢》[释名]中云,“壶,酒器也;卢,饭器也。 此物各象其形,又可谓酒饭之器,因以名之,俗做葫芦者,非矣,葫乃蒜名,芦乃苇属 也。”是以葫芦的功能为命名缘由。二是农业学家与植物学家夏纬英先生在《植物名释 札记》中的释名:“原作壶卢,或单名曰壶……,壶既葫卢,以形似壶状。‘卢’,亦因形似 而言,或曰案:此所谓‘矛戟柄’之应,即矛戟柄之末段膨大而作圆锥体而亦具楞的部 分,葫芦之型亦语之相似,故而都有‘卢’名。”1是以葫芦的形似为命名缘由。葫 芦在古代文献中除了写作“葫卢”外,亦写作“觚卢、觚芦、胍瓠、扈鲁、瓠卢”, 古人往往不知道它们是字型无定,声音通转的连绵词,故常常产生不解或误解。 葫芦有食用价值,可以直接食用,或煲汤、扁炒、做馅儿,或与肉类一起煮、炖,是上等的美味佳肴。葫芦也有承载之功能,可以做酒器、水器等,农村常用的舀水 工具依然是由葫芦做成的“瓢”。在辽宁的农村,葫芦是农民常用的播种工具。葫芦 可以用来储藏粮食和食品,还可作为浮水之工具,其浮水如泡、如漂也。葫芦的经济 195

民俗学专业民间信仰书目

滨岛敦俊 1991 《明初城隍考》,《社会科学家》,1991年第6期。(许檀译)1995 《朱元璋政权城煌改制考》,《史学集刊》,1995年第4期。 2008 《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朱海滨译) 蔡相辉 1989 《台湾的王爷与妈祖》,台北:台原出版社。 常人春 1993 《红白喜事—旧京婚丧礼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 《老北京的民俗行业》,北京:学苑出版社。 陈进国 2002 《民间通书的流行与风水术的民俗化——以闽台洪潮和通书为例》,《台湾宗教研究通讯》,第四期 2005 《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戍国 2002 《中国礼制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邓文宽 2002 《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渡边欣雄 1998 《汉族的民俗宗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周星译) 1999 《东方社会之风水思想》,台北:地景出版社。(杨昭译) 杜赞奇(Durara) 2006 《刻划标志:中国战神关帝的神话》,韦思谛编,《中国大众宗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陈仲丹译) 范可 2007 《魂归何处?》,《读书》,2007年第7期。 冈田谦著陈乃蘖译 1960 《台湾北部村落之祭祀范围》,《台北文物》,9卷4期。 高明 1993 《秦简日书“建除”与彝文日书“建除”比较研究》,《江汉考古》,1993年第2期。 葛兰言著(Grant)赵丙祥、张宏明译 2005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顾颉刚 2004 《两个出殡的导子帐》,叶春生主编:《典藏民俗学丛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韩国河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信仰的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信仰的 迄今见到的论点中,大多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为入世的世俗文化,缺乏超验的宗教神学,因此中国人也就没有信仰。如果说没有神学,笔者是认同的。就是道教也不能称为神学,因为他信仰的对象是生命,而不是高于生命的神。但不能就此就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信仰,这种信仰甚至也达致了宗教的高度。 信仰的核心是一方面信,另一方面仰。信,就意味着不怀疑,意味着笃信、坚信;仰,表面含义是用仰起得头来看,其内在实质是从内心的敬仰,而敬仰的本质是畏,即敬畏。一切的宗教,从根本上讲都是对本教中信仰对象的敬畏,因为,宗教起源于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类的弱小、无助和畏惧。西方人认为宇宙有一个精神本质,这个精神本质就是人们信仰的对象。的确,中国人似乎把这个宇宙缩小化了,把人与自然看成了一体,自然地存在价值归根结底只是在于人,因此人所组成的社会就成了整个的宇宙了。于是,中国人自然也就不相信有什么超自然的神能拯救自己,解救人的力量也只能来源于人本身。孔子对神的认识是:“敬神如神在”、“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并不能因此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信仰问题,只是他们信仰的不是超验的神,而是做人的道、理、法则和底线。这些道、理、法则、底线包括仁、义、礼、智、信、孝、慈、恕、和、耻

等。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人的社会存在,而为了社会存在的人不是做人的底线,就必须、必然地十分注重人格的修养,并十分注重人与畜生的区别。而要使人真正与畜生区别开来,就必须坚守底线,这些底就是中国人信仰的内容,敬畏的内容,不敢突破的内容。 是不是就此就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信仰属于浅层次的,是没有得到提升到终极意义上的水平呢?也不能,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把这些做人的底线法则神圣化、超验化了。他们认为,信奉并实践这些法则,守牢这些底线,人的灵魂、心灵就可以得到救赎,就可以庇荫后世,灵魂就可以大致永恒,就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幸福,似乎,这也就是人生的终极价值了,对此的关怀也就成了中级的关怀了。因此,这些法则和底线已经从做人行事的道理,升华成了超验的形上“原则”,成了神圣化的信奉对象了,也就成了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了。 在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的今天,应该说十分重要、非常迫切的事情是重塑中华民族的信仰,从这些传统的信仰里是不是可以借鉴到有益的内容呢?今天的许许多多的道德滑坡、价值混乱、人生迷茫、社会冲突等,能不能说是现代的许多人已经完全突破了这些做人底线呢?比这始终认为,作为人,信仰问题不解决,就难以真正地解决与动物(畜生)的本质区别问题。

民间美术课程标准

民间美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蕴涵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观与哲学观,是中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历史意蕴和文化意蕴。本课程具有中国非物质文化与民间美术传统认知及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传授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的基础文化知识,以及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样式与技艺,以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认知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文化传承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从民间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为自己的设计服务。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该课程以中外美术史、图案设计、三大构成、素描等课程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动画专业相关设计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多样性的基本概念,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的现状和濒危性,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关注,提高作为文化传 2 3、培养学生具备民间美术样式的设计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我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 课程名称 民间美术 课程编号 130310165X05 考试/考查 考查 总学时 32 实验(实训)学时 16 总学分 2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 动画 开课单位 文化与艺术学院

通过实践,使学生亲身体会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在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进行传承的同时可以更好更深入的理解民间艺术,也拓宽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范围,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四、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本课程设置是依据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及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具有动画设计实践技能,能够在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以及在教育、科研等职业岗位上,从事动画创意设计、编导制作、游戏设计、数字动画制作及动态技术开发的现代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级技术服务型人才。 (二)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 本课程目标、内容制定,依据从掌握传统影视动画、绘画原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动画专业文献检索、信息查询、社会调研及立项工作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创作及科研能力出发。其内容是从培养具有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我开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能够把民族化的文学、历史、地理、民俗、风情等与现代的时尚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认识本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具备全面的科学素养,正确认识并处理动画艺术与科学技术关系的高素质,具有动画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的需要而制定。 (三)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以上所确定的课程目标通过怎样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来实现,重点强调课程目标实现的路径、方法、过程) 以上课程目标的实现,首先教师不但要具备高水平的一流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对本学科的深入理解,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适应社会发展及教学的需要。同时中国民间美术内容涉及面较广,学生在实际学习创作时用到的工具、教具较多,且学生绘画专业知识掌握及兴趣不同,根据每年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课程的侧重点应做相应调整。 五、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论

福州民间信仰调研

福州地区民间信仰调研 要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则必然基于当地民风民俗;要考察民间风俗,就必然绕不开民间信仰。而福建一直以来就是民俗学、宗教学研究的重点地区。在福建的生活过程中,我注意到福建地区在民间信仰这一方面表现出了诸多迥然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其复杂的宗教信仰结构、和谐的多元共处模式、浓厚的乡土气息也是十分罕见的民俗奇景。因而笔者决定就福州农村地区展开调研,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福州乃至福建地区的民风民俗,探究其文化面貌。 据笔者调研结果,福州地区国家注册登记佛教活动场所415处,其中影响力较大的重要寺院超过三十所;道教活动场所918处,其中影响力较大的重要道观超过五十所;另有重要基督教信教教堂二十余所,重要天主教堂十余所,重要清真寺数所。除宗教信仰外,福州甚至福建地区的民间信仰还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传统宗教范畴以外的神鬼崇拜。在笔者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之前便曾出入过福州超过十处宗教场所,其中涌泉寺、海潮寺、临水宫更是出入达三次以上。社会实践期间,笔者更是重点考察了西禅寺、临水宫、中洲教堂等几处宗教活动场所,结合多数居民的生活习惯,进行综合分析,简单地总结了几个特点。 一、杂神崇拜,淫祠众多 除了上文提到的五大宗教之外,福州地区民间信仰的一大特色就是信仰崇拜种类极多。康熙年间,清朝政府便有定论“淫祠遍地”,各类民间信仰数不胜数,且香火旺盛。传统宗教以外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与鬼神崇拜构成了福州民间信仰中的相当一部分。 其中自然崇拜中包括以蛇为代表的动物崇拜(闽侯县南屿镇香府行宫)和以榕树为代表的植物崇拜(如果有小孩在榕树下小便,大人便会教小孩念道:“小孩小便,仙人让开。”以免冒犯神仙)等。祖先崇拜又集中地反映在祭祖活動上。福州民间祭祖活动从时间上可分为生忌祭、年节祭和需时祭;从形式上划分,则有家祭、墓祭、祠祭。不同类型的祭祖活动共同构成了家族内部严密的祭祀体系。而各类鬼神崇拜则构成了民间信仰的主要部分,即所谓“闽俗好巫尚鬼”(《八闽通志向》),据笔者的了解,仅在福州当地香火较旺的偶像就有陈婧姑、五帝、孙大圣、照天君、泰山君等多位,另有各类普渡祭祀鬼魂。可以这么说,福州地区有人的地方就有信仰,一镇一乡可能都有各自的信仰。 二、相处融洽,彼此渗透 福州地区在民间信仰方面迥异于其他地区的一大奇观就在于各种流派的统一,不论是正牌宗教、外来信仰、本土信仰都能彼此结合互溶,形成和谐的包容现象。以福州排尾临水宫为例,正殿供奉临水太后陈婧姑,左右两侧有香炉供奉黑白无常、龙宫三太子、何九使、泰山君等,侧殿则供奉被道家同化的文殊与观音。甚至福州也有个别寺庙前殿供奉道教天神、后殿供奉佛教大佛。在福州市中心八一七路附近,吕祖宫、大士殿、花巷教堂、清真寺之间相隔不足两公里,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谐共处。笔者在参观的过程中也曾目睹戴着头巾的回民出入吕祖宫。 不同宗教、流派、信仰在这片土地上互相融合,而民众对此也十分坦然,大多数福州本地人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概念,神佛皆可参拜。并且在农村地区有许多家庭既供奉祖先也供奉神佛,二者都是平常生活的一部分。以我本人为例,

浅析中国的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指哪些在民间广泛存在的,属于非官方的、非组织的,具有自发性的一种情感寄托、崇拜以及伴随着精神信仰而发生的行为和行动。即“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一般是指乡土社会中植根于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练沥并延续至今的有关“神明、鬼魂、祖先、圣贤及天象”的信仰和崇拜。也有学者称之为“民俗宗教”(folklore religion)或“普化宗教”(diffused religion)。 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即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德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 中国的民间信仰的发展在实质上可以看做是一个由人至神和由神至人的社会互构过程. 然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宗教信仰淡薄的国家,也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可是一旦走入民众间,就会发现,中国的民间信仰文化极其丰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各种人物等都可以成为人们的崇拜对象,而且崇拜方式多种多样,纷繁复杂。那么,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信仰现象背后蕴涵着什么样的意义?仔细探究之后,我们发现,作为一种重要的信仰文化,民间信仰与宗教的起源关系密切,因为民间信仰某种意义上就是原初形态的宗教。本收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对至今仍百家争鸣的宗教起源问题进行探讨的初步成果。 浅析中国的民间信仰[ 来源:中国知网 | 发布日期:2013-05-06 | 浏览(1298)人次 | 投稿 | 收藏 ][内容摘要]中国的民间信仰,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沃壤之中,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它固有的本色。本文主要考察并研究了中国的民间信仰的概念、传播途径等问题。 关键词:民间信仰;民间信仰的概念;民间信仰的传播途径

探析现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

探析现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 伴随着民俗民间文化的持续复苏和乡村庙宇的大规模重建,民间信仰已成为值得关注的热门话题。民间信仰是一种自发流传的非制度化信仰现象。民间信仰的群体庞大,构成较为复杂,有着广泛的群众性,是党的群众工作必须重视的一个领域。引导民间信仰改革创新,移风易俗,充实时代内涵,释放正能量,支持和鼓励民间信仰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回报社会,服务社会。本文结合近年来对安徽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以及相关课题组对浙江、山东、福建、陕西、四川等省部分地区开展的“民间信仰认知状况”的调研情况,对民间信仰的活动特点和社会作用进行简要分析、讨论。期望引起人们对新形势下民间信仰工作的重视和关注,更好地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标签:民间信仰民间信仰事务管理传统文化 一、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 民间信仰是我国社会的一种重要现象和文化符号。民间信仰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以祈福消灾为主要目的,是民间自发流传的一种非制度化信仰现象。民间信仰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一是庞杂性。民间信仰与佛教、道教教义和儒家思想相互交融,在广大乡村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和普遍的认同感。民间信仰场所“一庙多神”的现象较为普遍,且与传统文化,民情风俗相互交织,民间信仰的这种特性使我们对它的科学界定和有效管理造成一定难度。 二是普遍性。信仰群众不论地域和文化层次,各地各阶层都有传播,不少内容是属于民族民间传统习俗的延续。 三是功利性。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民众对民间信仰的理解和祈求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之上的,关注的焦点着眼于现实的幸福,有极强的世俗性和功利色彩。民众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选择神灵,只要认为是“灵验的”“有用的”就供奉,呈现出一神为主,多神并祀的特点。民间信仰还具有地域性色彩和活动的自覺性等特点。调研中发现民间信仰的组织者大多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应变能力,他们总是能想出很多方法,力求使信仰活动契合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和话语系统,以应对相关部门的种种限制。民间信仰希望得到社会认可,谋求合法化意愿日趋强烈,这是当代民间信仰的一大特点,这一现代特征也提示我们对其积极引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综而观之,民间信仰从思想内容上看,其中有佛、道教的信仰色彩,有地域性民俗民间文化的反映,同时还夹杂一定封建迷信成份;从价值取向上看,基本是遵从善恶报应,崇尚忠孝,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以及得到神灵护佑。可见,民间信仰更多的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需要逐步消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