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中国近代史》
2、课程类别:必修
3、适用专业:历史学教育
4、课程地位:专业主干课程
5、总学时:54
6、总学分:3
7、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
二、课程目标
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使学生能较系统地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基础知识,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初步学会历史思维方法,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以后教学工作或其他工作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清政府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经过;了解〈〈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清政府失败的原因。要求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说明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的影响,
战后中国社会变化和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清朝统治的衰落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
第二节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
一、鸦片泛滥和中国的禁烟
二、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三、战争的三个阶段
四、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第三节战后十年间的中国社会
一、社会经济的变化
二、思想与学风的转变。
第二章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9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起义、定都天京、北伐西征;掌握《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天京事变及其影响,《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第一节太平天国起义
一、洪秀全和金田起义
二、定都南京和北伐、西征
第二节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一、《天朝田亩制度》
二、各项制度和措施
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二、英法侵略战争的再起和《北京条约》
第四节辛酉政变及其以后的政治格局
一、辛酉政变
二、变后的政治格局
第五节太平天国后期及其失败
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二、《资政新篇》的提出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第三章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特征,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洋务派的产生及其指导思想,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早期维新派的主张。
第一节太平天国失败后的社会经济
一、外国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的扩大
二、农村经济的凋敝
第二节统治集团内部对举办洋务的不同态度
一、洋务派的产生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
第三节军事工业和新式陆海军的建立
一、军事工业
二、新式陆海军
第四节近代民用企业的出现
一、官督商办企业
二、商办企业
第五节新阶级的出现和思想文化的演变
一、新阶级的出现
二、想文化的演变
第四章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边疆危机概况,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的经过,中国军民在反侵略斗争中的英勇事迹;战争爆发的原因,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和概况;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节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
一、新疆的收复
二、日美侵台和英俄侵略西藏
第二节中法战争
一、法国发动侵华战争
二、中国不败而败
第三节中日战争
一、战前的朝鲜问题
二、日本不宣而战
三、北洋海军的覆没
四、《马关条约》的签定
五、台湾人民的抗战
第五章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10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公车上书、百日维新和戊戌政变;掌握义和团反帝斗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节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危机
一、强租海港和划分势力范围
二、资本输出
三、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第二节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二、维新运动的发端和康有为的变法理论
三、维新运动的高涨
四、变法维新与顽固守旧的争论
五、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第三节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反对外国教会侵略斗争的新高涨
二、义和团运动饿兴起
三、八国联军侵华
四、《东南互保》
五、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订立
第六章辛亥革命(9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和“预备立宪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掌握革命团体的建立,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武装起义,帝国主义在辛亥革命中的态度和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经过;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政策、法令、措施,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第一节民族灾难的深重和清末“新政”
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
二、清末“新政”
第二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一、孙中山和兴中会
二、,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
三、蓬勃发展的反帝爱国运动
四、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
第三节革命运动的发展
一、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二、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及其他革命活动
三、群众性的反抗斗争
第四节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和立宪运动
一、“预备立宪”
二、立宪运动
第五节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