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新人教版)(带朗诵录音)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上册同步习题:故都的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14故都的秋基础过关练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语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喻拟人B.比喻夸张C.拟人借代D.拟人夸张2.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写济南的雪景的?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那点儿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一下子就化掉了,再也找不到它的痕迹。
还是下小雪吧,济南的小山是受不住大雪的”,好不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3.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本来,树与树并立于一处时应该叫作林或森林,①许许多多的岳桦树并存一处时,我们却无法以“林”这个象形字来定义这个集体。
②它们并不是站立,③匍匐,像一些藏在掩体下准备冲锋或被火力压制于某一高地之下的士兵那样,集体卧伏于长白山靠近天池的北坡。
④非给它们一个词汇不可的话,或许叫作“阵”或“阵营”更合适一些。
4.在下面两组意象中任选一组,结合所选意象的特点写一段文字。
不少于80个字。
第一组:明月杨柳杜鹃第二组:落日大江远山5.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微博”发出的一份倡议。
请根据倡议内容,以学校办公室的名义拟写一份告示,张贴在收发室的门口。
要求:不超过110字;拟写告示时间统一为2019年11月1日。
亲,你的快递又寄到学校来了?君不见,学校收发室现在成了仓库,大包小包堆积如山,阿sir、miss的书信、文件统统被“埋”没了。
《故都的秋》说课稿10篇
《故都的秋》说课稿10篇《故都的秋》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单元教学要求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
引导学生能通过__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
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__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__特点《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
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__的基调和底色。
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
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__的骨架。
高一语文课文精讲:1.2《故都的秋》(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课文精讲)【思考导学】1.文题《故都的秋》,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如老舍的散文《想北平》。
[《语文读本》(三)]文章重点写北国的秋味,为什么不叫《北国之秋》?为什么多次提到南国之秋?答案:“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北平”“北国”只能点明描写的地点,却表达不出以上深沉的意蕴。
北国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而南国秋则具有“慢”“润”“淡”的特点。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
以南国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枣子红透、牵牛花的蓝白之色)、天之高远(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
2.故都秋的景物应是丰富多彩的,为什么只选取了几处平常景物来写呢?以什么为顺序和线索组织成文呢?答案:这是由作者的思想所决定的。
清代学者王国维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弱、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
在故都,火一般的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都显示着“秋”的韵味,但因为作者身处的时代,在作家的内心投下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的阴影,作者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就笼上一层主观感情色彩。
在写作顺序上,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
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没什么不妥。
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点,都“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
3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学第2单元相关阅读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道了牵牛花。
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象样。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Ⅱ《故都的秋
拓展:据郁达夫的儿子郁飞回忆,《故都的秋》是郁达
夫应《人间世》社王佘杞邀写成于1934年8月17日晨的,而郁达夫是在8月16日才接到王佘杞的催稿快信的。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写成如此绝妙的佳文,这不能不让我们佩服郁达夫先生平日对景物、人情观察的细致、细腻。这种功夫正是鲁迅先生《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提到的“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所以我们要要想写好作文,就应该多观察,细观察。这也是郁达夫教给我们最好的写作方法。
起了枪,郁达夫的脸上未显出丝毫的惊慌。他淡淡地一笑,神情潇洒而自然,他的目光越过了眼前的高山大河,他的正前方是他的祖国,是生他养他的富春江。
郁达夫的好友刘海粟先生的忘年交关山笛在郁达夫被害十周年时写下了诗歌纪念,称赞的正是郁达夫的爱国情怀和赤子之心。
斑白犹存稚子心,人间名利一尘轻。今朝痛觉诗人梦,血奠神州头作樽。
问题:接下来,文章写到了人,写到了人的对话。写到了什么人,对话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写到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这些都市闲人用缓慢悠闲的声音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明确:都市闲人属市井民众,对话又平平仄仄,极具京腔京韵,说的又都是民间俗语,这就在写秋景的基础上突出了文化的特色和地域的特色。
2、体秋情
问题:郁达夫将故都的秋的秋味写得如此隽永,那故都秋总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来得明确: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时常多雨少风,并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故都的秋(新人教版)(带朗诵录音)
郁达夫、郭沫若、 成仿吾
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 辑和抗日救亡工作。 1942年流亡 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 不久,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他去 当翻译,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 当地志士和华 侨,并获悉了日本 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1945年日 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 “为民族解 放殉难的战士”,并 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
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 味”,并写下了本文。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
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 对整个人生的感受。
听读课文,思考:
揣摩散文的总体结构和作者在散文中体现出来的 基本感情。
思考题:
故都的秋是怎样的? 请找出总体 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的词语。
关键词语:
清、静、悲凉 文眼
郁 达 夫
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1、朗读,有情感的朗读,深入领悟语 言和语感。 2、联系背景,深入理解主旨。 3、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 4、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领会意境。 5、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解题:
“故都”二字表明描写 的地点,作者用“故都” 而不用北平或北京,更 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 史沧桑感,也包含有深 切的眷恋之情。
思考题:
真正写故都秋的在什么地方?
3到11段
思考题:
1到2段写的是什么?用什么手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北国秋和南 国秋的比较。
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和南 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秋——清、静、悲凉 (文眼) 南国秋——慢、润、淡
多次提南国之秋是为了烘托对比北 国秋的特点,点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 浓郁。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之 秋的依恋之情。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 第1课时 故都的秋
3.反复诵读,感受作品的语言之美。本单元文章文辞优美,表现了作者高超 的语言艺术。要多加诵读,品味散文独特的语言美。可以从词、句式等方 面入手,对一些精彩语段加以分析、品味。 4.在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把握写景抒情散文写法的基础上,选取自己 最喜欢的景物,借鉴本单元文章的写法,写一篇散文,力争做到情景交融。
2021
高中同步学案
第1课时 故都的秋
第七单元
语文
内容索引
晨读篇 闻鸡起舞 课前篇 一起预习 课堂篇 一起思考
[单元人文主题]
诗意地栖居
仰望星空,凝视明月,泛波五湖,踏遍青山,这是一种诗意。郁达夫感悟
故都的秋意,朱自清沉醉于月下的荷塘,史铁生从地坛中得到启发,苏轼醉
心在月下的赤壁,姚鼐欣喜于泰山的雪景。人来自自然,人心天然应该与自
[相关知识] 散文
散文,是一种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广义的散文是指除诗 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体文章;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 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 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根据内容和性质,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 写景散文和哲理散文。
4.词语辨析
领略 领会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 者辨别它的滋味。
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
相同点:都是动词,都有“了解,明白”的意思。
不同点:“领会”的对象常是较抽象的事物,如精神、意味、道理、知识等。“
领略”的对象常是具体事物,如风光、风味、滋味等。
例 ①人们沿着黄河风景线走走停停,领· 略· 那母亲河的大气磅礴,一泻千里。 句 ②这要求全市上下必须深刻领· 会· 和准确把握“三个努力建成”的核心要
易错字 驯 训 钏 柘 宕 拓
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件12:第2课 故都的秋
示例一:作者把南方的秋味同故都的秋味相比较, 目的是从四个角度说明本体的特点。第一对喻体说 明本体的浓烈程度不同。第二对喻体说明本体的敦 实度不同。第三对喻体是从鲜味上说明本体深长度 的不同。虽然前两对喻体都是就实论虚,但要同“浓 烈”“敦实”区别,已有不少困难。第四对喻体说明的 特点,要从黄犬、骆驼的生活特点来考虑:黄犬走 一段路就撒一次尿,很轻佻,而骆驼一步一个脚印, 比较厚重。用浓烈、敦实、深长、厚重四个概念来 说明故都的秋的特征,既各尽其妙,又相互渗透。
(2)烘托、对比手法 作者除了直接叙述描写故都的“秋”外,还着意以南 方的“秋”为写照,烘云托月似的映衬出故都秋的浓 度与特色。如2、5、6、13段,都通过“但”“或”“可 是”等连词和“也”“更”“都”等副词,将南北的秋姿、 秋色、秋味、秋意进行类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 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运 用多种句式从侧面显示出了故都的秋的“量”与“质”
重点难点探究
1.文章以“故都的秋”为题,联系全文思考,“故都” 即是“北平”,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作者为 什么又在文中多次提到故都的秋之外的南国之秋?
(1)从题目看,本文是一篇写北平秋天的抒情散文, 作者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入题,是因为“故都”更 能体现散文的抒情性。它不仅交代了写景的地点, 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故 都”与确定描写内容的“秋”结合在一起,暗含着人文 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以此为题,明 确而深沉。
背景解读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 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 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 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 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 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 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
《故都的秋》(人教新课标必修2)
“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 句话提纲挈领,笼罩全篇。既是对客观 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 的感受,是故都北平在作者情感意念上 的投影。这“清”“静”“悲凉”已不 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他整个人生感 受了。
课文分四个部分: 思 秋(1-3)、 绘 秋(4-11)、 议 秋(12)、 恋 秋(13-14)。
明确:这一段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 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 对秋的描写。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 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 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 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 化了主题,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同时,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 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 旨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 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
故都的秋的特色
“可是啊,北国的秋,特别地 来得
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返回
时代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 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 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 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 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 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 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 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 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 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这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 “秋”, 确定了描写的内容——秋的景色;修 饰语是“故都”,指明了描写的地点, 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 文化底蕴: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暗含 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 境界。
故都的秋(新人教版)(带朗诵录音)
天色——很高很高的碧绿的 给 人一种明净高爽,天无纤尘之 感,写出了“清”。
鸽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写出了“静”
光——丝一 丝漏下来的
阳光本是给人温暖和希望的,作者却让 它多了几分冷落与萧条。
牵牛花——蓝朵
欣赏的是冷色调。
(牵牛花,大家都见过,作者没有 写其摇曳多恣的藤萝,也没有写扶 疏映衬叶,只写它的颜色,而且只 写他喜欢的蓝色,为什么?)
关键词语:
清、静、悲凉 文眼
3、理清全文思路
• 课文结构是怎样的, 文章怎样前后呼应?
划分层次段落
一、总起(1-2) 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 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 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分写(3-12)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 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 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三、总括(13-14) 与总起部分照应,再 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 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 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秋 日 胜 果
一种苍凉的感觉,由苍凉 到悲凉。
第三课时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 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 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3段, 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 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 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 现两者的不同。
南国的秋 本体 北国的秋
甘甜可口 回味不永 食之有味 不浓易饿 味美细腻 剔刺而食 玲珑如意 逗玩邀宠
赞美
眷恋
苏轼赞王维说,“摩诘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郁达夫评朱自清说, 朱 自清散文如诗,读过郁达夫的《故都 的秋》大家有——如诗如画的感 觉。 我们正是在这情景交融中,感受着如 诗如画的境界美,幅幅画面让我们感 受故都的秋清、净、悲凉,而不是感 到凄凄惨惨,目不忍视。字里行间洋 溢着对故都的热爱。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课件
郁达夫
更多 那情 堪自 冷古 落伤 清离 凄 秋别 清节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萧瑟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绚丽
鉴赏 散文 的一 般方 法
反复诵读
一、美美地听、美美地读
请同学们思考:读本文时节奏应当是怎样 的?或者说本文的基调应该是怎样的?请 同学们尽量揣测作者的内心世界。
仿照上面句式,写一写故都的秋还会在哪里。
(可不必拘泥于字数)
例:
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低矮的破屋里; 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 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
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秋雨的每一个雨滴里; 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在故都闲人充满京腔的 互答中------
秋院静观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秋雨话凉 秋果奇景
7、在南国时,最让作者思念的是北国的哪 些景物?
陶然亭的芦花 钓鱼台的柳影 玉泉的夜月 西山的虫唱 潭柘寺的钟声
我们的思考
8、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 风景,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 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 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
他的心情是恬静的,清闲的,又是落寞的,孤独 的。
岂有文章传海内; 欲将沉醉换悲凉。
——郁达夫自题
一语天然万古新, 去掉豪华见真淳。
清水出芙蓉, 闲笔出真情。
----这便是郁达夫笔下的秋
2、作者主要从哪些角度写故都的 秋?味、色、声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 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文章题为“故都的秋”
作者为何还着力去写南国之秋?
明确:形成对照
故都的秋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故都的秋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故都的秋《故都的秋》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故都的秋
解读秋景:
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 者描绘了几幅秋景? 分别给每幅秋景图命名
破屋秋色图
本图里描写了哪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从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秋味 画面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
特点的?
一椽破屋 —— 衰败 沧桑感
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 清爽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静谧 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破壁腰 —— 残破 静对牵讨
说到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 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 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 陪衬。
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蓝色、白色——冷色 疏疏落落、尖细且长
秋槐落蕊图
思考与探讨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感出一 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作者为什么不写秋槐的高大挺拔,只写其落蕊?
写落蕊,描绘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给人一 种寂静无人,作者独自徘徊的遐想。只有与自然 交融,方能流露出内心深处的那份“流水落花春 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的寂寞、凄凉情 怀。
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
都的秋》。
识记字音
●混混沌沌( d)ùn 潭柘寺( )zhè ●槐树( huá)i 扫帚( sào zho)u ●落蕊( ruǐ) 一椽破屋( c)huán ●廿四桥( ni)àn 蟋蟀( xī sh)uài ●嘶叫( sī) ●平平仄仄( z)è 普陀寺( )tuó ●譬如( pì)颓废( t)uí鲈鱼( )Lú
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住所的话》)在这二
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
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
静
悲凉
秋槐落蕊,落蕊清扫
• 视觉 • 触觉 • 听觉 • 味觉
斯人独徘徊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落 寞
•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
• 秋蝉残鸣图
•凄 残
秋雨话凉
•泛 凉
秋枣奇景图
•苦涩
故都的秋
郁达夫
• 以情驭景--花、槐、雨、蝉、果--形 以景显情-- 清 静 悲凉 --神
“北京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 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 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 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 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 都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 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
前后照应句:北国的秋,却来得特别的清、特别 的静、特别的悲凉。
描写画面四:秋雨话凉 描写对象:雨声、都市闲人的青布单衣、声调 感官角度:听觉、视觉 特征对应:“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 (清); “息列索落的雨声”(静,以声衬静);“云渐渐 地 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 有 境地的宁静,也有意境的悲凉。) 迁移问题: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
(秋槐落蕊)迁移问题:1. “深沉的地方”指? 从丝纹中体现的细腻、清闲、落寞。 2.作者脚踏落蕊、目视丝纹,联想起古人所说的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话,它的作描写对象: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感官角度:听觉 特征对应:处处鸣蝉是(静);“衰弱”、“残 声”、“嘶叫”。(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迁移问题:找出文中与“秋蝉的……残声”照应
课文赏析
解题
• 北京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所以称为“故都”, 但郁达夫写这篇文章时,北京已不是任何朝代的 都城,而是叫“北京”,题目为什么不叫“北平 的秋”? •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又含有深切的眷 恋之情,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 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 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 而又深沉。
人教版必修二《故都的秋》课件(共2)
事物 天空、日光
颜色 碧绿
声音 感受 清
驯鸽
破屋、牵牛花、秋
草
蓝色
枯黄
飞声
静
悲凉
16
事物
秋色 秋声
芦花 夜月 柳影 灰白色
碧空 驯鸽 青蓝色
牵牛花 槐蕊
暗黑色 紫黑色
青布 灰沉沉的天 淡绿
底
微黄
枣子
尘沙 灰土
鸽声 虫唱 钟声 蝉声 雨声 人声
秋味 清 静 悲凉
17
情 景 一
以 景 显 情
以 情 驭 景
客、观景物和作者的主观感受是统一的,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
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进而体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入景入境入情。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途经青岛辗转北平, 面对“故都的秋”,他又是为了看到什么样的秋景呢,抒发怎样 的情感呢?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 景一体的艺术手法, 学会分析借景 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1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 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 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 (柳永 《雨霖铃》)
置身秋景,毛泽东看到的是秋日的壮丽,杜甫感受到的是 落木江流的悲壮,柳永体味到的是秋雨的凄凉。文学作品中的
22
图景,请分别概括。
4
4、“秋景图”展示了 “秋”的“意境”, 这些意境亦是由“秋”的具体事物、色彩、 音响等构成的。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或者 通过想象再造就会获得一种强烈的主观感 受,这就是意境。请同学们找出“秋晨院 落图”中呈现色彩、传递声响的词语或事 物,并体会其中的感受。完成下列表格。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2:《故都的秋》课例分析
一、过程呈现第一步:形象感知阶段听读课文——运用想象联想感知艺术画面要求:注重一个“感”字a. 摒除杂念,内心虚静b. 想象联想,思与境谐(播放配乐朗诵3——11段,配秋色图画)要求学生顺着诵读的导引,摒杂念,驰神思,微闭双眼,内心虚静。
用心来接受郁达夫所给的秋色图画。
听后完成如下各题(1)试用简洁整齐的语言给你所看到的五幅画面命名。
(2)用自己的语言描摹你所感受到的第一幅图画。
(3)从文章所描绘的秋景中,你看到了那些颜色?它的主色调是什么?试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它给你的感受。
(4)你听到了哪些秋声?能否也用一个字概括你的感受?通过感知导引,学生体味出故都的秋色是清冷的,故都的秋声是寂寥的,充分感知了文章的画面美。
第二步:情感体悟阶段品读课文——调动内在情感体悟艺术画面要求:注重一个“悟”字a . 披文入情,移情内化b. 抓住特征,缘境探情1. 移情内化提问:假如你身处画中,看到满目的冷色画面,处在如此寂寥的秋景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教师追问过渡:作者想要转达给你的,要你与之共同领受的是不是这样的审美情绪呢?2. 缘境探情第一问题:如果将牵牛花改为红色,秋草改为肥茂的,好不好?有的学生说:好,更具活力,因而更美有的学生:立即反驳——这叫艳,不叫美。
教师追问:你认为怎样才叫美呢?学生:景中有人,客观景物具有情绪色彩才叫美!教师:你认为作者的情绪色彩是什么呢?学生:隐隐的不快感。
教师:能进一步分析一下吗?学生:可意会,不可言传。
教师:你们同意吗?(大多数说同意)你们谁代他言传呢?(无人应答)教师:能意会还要能言传,只要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审美心态和表达技法就可以弄明白了。
教师:通过归有光《相脊轩志》、赵师秀《约客》、杜甫《月夜》简要介绍常用表达技法。
第二问:“泡一碗浓茶”改为“捧一杯香茶”好不好?学生:不好!教师:为什么?学生:不太和谐。
教师:为什么说不和谐?学生:反正不符合作者的身份,细的说不清。
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一必修)
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一必修)预习提纲熟读课文找郁达夫的资料学生收集关于秋天的诗文,对照加以研究教学目的1.知识和能力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理解的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会运用2.过程和方法检查预习分段朗读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课堂写作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养成教学重点难点几幅图画所蕴含的思想写作背景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他曾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每天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平时和行动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
”郁达夫此时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水似的遁世文学。
”整体感知:思考探讨1、作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2、作者如何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3、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4、北国之秋让作者梦萦魂牵,是哪些秋景让作者眷恋?请概括出五幅故都秋景图。
秋晨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槐图秋果图5、这五幅秋景图按什么顺序来写?这五幅秋景图并无一定的顺序,是作者顺手拈来,随心而作,这恰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6、把这五幅秋景联系起来的“神”是什么文章是怎么体现的?的“神”: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秋晨图:破屋、浓茶、高天、驯鸽、牵牛(破壁腰中、蓝色或白色)分析:种种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的“神”: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秋槐图:落蕊分析:不写秋槐的高大挺拔,只写其落蕊,给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郁达夫 (1895~1945) 原名郁文,现代著 名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发起成立创造社,出 版了新文学最早 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 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 坛。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 后 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 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 任教。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 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并主编《大 众文艺》。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 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 家联盟。 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 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 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 笔优美的游记。
思考题:
结尾怎么写的?这样可以看出本文 的思路了,全文可以分几部分?
也是用对比手法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 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 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 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 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国的秋
三、总括(13-14) 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 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 比眷恋之情。
郁达夫、郭沫若、 成仿吾
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 辑和抗日救亡工作。 1942年流亡 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 不久,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他去 当翻译,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 当地志士和华 侨,并获悉了日本 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1945年日 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 “为民族解 放殉难的战士”,并 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
甘甜可口 回味不永 食之有味 不浓易饿 味美细腻 剔刺而食 玲珑如意 逗玩邀宠
本体
北国的秋
黄酒
白干 喻 馍馍 大蟹之内蕴 有味耐饥 如秋之隽永 可大快朵颐 得秋之爽气 跋涉千万里 有秋之阔远
故都之秋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总起 江南之秋色味不浓,赏玩不足
记叙 分写 议论
(五幅秋景图)
虽国有异,秋感略同 故都之秋,别有深味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浓 总写 故都秋好,宁可减寿也要留住
清 、 静 、 悲 凉
划分层次段落
一、总起(1-2)
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 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分写(3-12)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 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 味”,并写下了本文。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
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 对整个人生的感受。
听读课文,思考:
揣摩散文的总体结构和作者在散文中体现出来的 基本感情。
思考题:
故都的秋是怎样的? 请找出总体 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的词语。
关键词语:
清、静、悲凉 文眼
思考题:
真正写故都秋的在什么地方?
3到11段
思考题:
1到2段写的是什么?用什么手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北国秋和南 国秋的比较。
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和南 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秋——清、静、悲凉 (文眼) 南国秋——慢、润、淡
多次提南国之秋是为了烘托对比北 国秋的特点,点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 浓郁。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之 秋的依恋之情。
郁达夫的创作风 格独特,成就 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 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沉 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 《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 《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 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 子作为描写对 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 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 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 主观抒 情色彩。他本身对秋有偏爱, 写下了很多关于“秋”的作品: 《雁荡山的秋月》、《天凉好个 秋》、《立秋之夜》、《故都的 秋》、《北平的四季》。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情景?让我们 一起来欣赏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 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 诗人说:“秋天就像一条深 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荡 漾着我心思 。
故 都 的 秋
心中之秋
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 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 救亡活动。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 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在生活上,
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 愁苦和哀痛。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
比较阅读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 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 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 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 风情,更与何人说!
咏 秋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词 刘禹锡
• • • •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比较阅读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 天涯
郁 达 夫
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1、朗读,有情感的朗读,深入领悟语 言和语感。 2、联系背景,深入理解主旨。 3、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 4、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领会意境。 5、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解题:
“故都”二字表明描写 的地点,作者用“故都” 而不用北平或北京,更 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 史沧桑感,也包含有深 切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