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白细胞检验

合集下载

第三章造血检验的基础理论血液检验

第三章造血检验的基础理论血液检验

③脂肪细胞
④巨噬细胞
⑤基质干细胞
作用:营养造血细胞并支持其增殖和
分化,分泌造血调控因子等。
四、血细胞的起源
干细胞:
1.全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细胞:能形成完整个体
如受精卵、胚胎干细胞。
2.多能干细胞:能分化多种类型细
胞,如造血干细胞、间质干细胞等。
3.专能干细胞:能分化一种类型细
胞,如肝干细胞、肠上皮干细胞等。
(一)造血干细胞
以来源于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 发性血液病以及非血液病所致的继 发性血液病为主要研究对象,把基 础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一 门综合性临床学科。
3.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 (clinical laboratory hematology)
以血液学理论为基础,以检验学 的实验方法为手段,以临床血液疾病 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血液和造血 器官的病理变化,阐明血液系统疾病 的发生机制以及协助其诊断、观察治 疗和判断预后的一门分支学科。
(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
1.定义
由早期胚胎内细胞团中产生出
来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 向分化能力的、形态类似小淋巴细 胞样的一群异质性细胞。
2.特征
A. 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自我维持; B. 多向分化能力; C. 形态类似于小淋巴细胞; D. 主要表面标志:CD34+/CD38-。
与DNA的复制和特定基因的表达,从 而促进造血细胞的增殖和调节细胞的 发育(正信号)。
2.抑癌基因: P53/WT1/NF1/PRB/DCC/Rb 抑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产物可抑制
细胞的增殖及抑制细胞迁移,因此起 负调控作用(负信号)。
3.信号转导的调控: 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形成复杂的

血液学检验28第五章-第1节- 白细胞功能检验.

血液学检验28第五章-第1节- 白细胞功能检验.
烧伤、新生儿、慢性皮肤粘膜白色念珠菌感染、高IgE综合征等。 【应用评价】 本试验是体外检测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趋化性强弱
的方法。Boyden小室法比琼脂糖法敏感,能检测出纳克(ng)水平 的趋化因子活性,且所需时间短、重复性好。
第一节 白细胞功能检验
(五)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
【实验原理】 硝基四氮唑蓝(NBT)是一种染料,其水溶液呈淡 黄色。中性粒细胞杀菌过程中能量消耗增多,耗氧量也增加, 细胞内磷酸己糖旁路代谢增强。NBT被吞入或渗入中性粒细胞 后,可接受葡萄糖-6-磷酸在已糖磷酸旁路代谢中NADPH氧化脱 下的氢,而被还原成非水溶性的蓝黑色颗粒沉着在胞质内,可 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
第一节 白细胞功能检验
(二)细菌吞噬试验
【实验原理】 制备白细胞悬液,将待测的中性粒细胞与葡萄 球菌混合,37℃温育一定时间后,细菌可被中性粒细胞吞噬。 在油镜下观察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的情况,根据吞噬率和吞 噬指数即可反映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该试验即细菌吞噬 试验。
【参考范围】 1.吞噬率(%):健康者为62.8%±1.4%。 2.吞噬指数: 健康者为1.06±0.05。
【实验原理】 溶菌酶能水解革兰阳性球菌细胞壁中的乙酰氨基多糖
成分,使细胞失去细胞壁而破裂。血清溶菌酶活性试验利 用对溶菌酶较敏感的微球菌悬液为作用底物,根据微球菌 的溶解程度来检测血清或尿中溶菌酶的活性,主要方法有 琼脂平板法、比浊测定法及免疫测定法。
【参考范围】 比浊法:11.8±2.2mg/L; 平板法:20.4±2.7 mg/L; 免疫测定法:10~40 mg/L。
【应用评价】 该试验通常用琼脂平板法、比浊测定法检测 酶的活性,免疫测定法检测酶的量,两者可以结合分析。免 疫测定法具有特异、灵敏、准确及可定量等优点。

医学检验实验指南

医学检验实验指南

医学检验实验指南第1章基础知识与实验原理 (4)1.1 实验室安全与生物伦理 (4)1.1.1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4)1.1.2 生物伦理基本要求 (4)1.2 医学检验的基本原理 (4)1.2.1 样本采集与处理 (4)1.2.2 检测方法 (4)1.2.3 检验结果分析与解释 (5)1.2.4 质量控制与改进 (5)第2章样本采集与处理 (5)2.1 血液样本采集 (5)2.1.1 采集前的准备 (5)2.1.2 采血方法 (5)2.1.3 采血后处理 (5)2.2 尿液样本采集 (5)2.2.1 采集前的准备 (5)2.2.2 采集方法 (5)2.2.3 采尿后处理 (6)2.3 其他生物样本采集 (6)2.3.1 精液样本采集 (6)2.3.2 痰液样本采集 (6)2.3.3 组织样本采集 (6)2.3.4 体液样本采集 (6)第3章血液学检验 (6)3.1 血常规检验 (6)3.1.1 红细胞计数(RBC) (6)3.1.2 血红蛋白浓度(Hb) (6)3.1.3 白细胞计数(WBC) (7)3.1.4 白细胞分类计数 (7)3.1.5 血小板计数(PLT) (7)3.2 血型鉴定 (7)3.2.1 ABO血型鉴定 (7)3.2.2 Rh血型鉴定 (7)3.3 血液凝固功能检测 (7)3.3.1 凝血酶原时间(PT) (7)3.3.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7)3.3.3 凝血酶时间(TT) (8)3.3.4 纤维蛋白原(FIB) (8)第4章生化检验 (8)4.1 肝功能检测 (8)4.1.1 肝酶检测 (8)4.1.3 胆红素检测 (8)4.2 肾功能检测 (8)4.2.1 肾小球功能检测 (8)4.2.2 肾小管功能检测 (9)4.2.3 其他肾功能指标 (9)4.3 血糖检测 (9)4.3.1 空腹血糖(FPG) (9)4.3.2 餐后2小时血糖(2hPG) (9)4.3.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9)4.4 血脂检测 (9)4.4.1 总胆固醇(TC) (9)4.4.2 甘油三酯(TG) (9)4.4.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9)4.4.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9)4.4.5 脂蛋白(a)[Lp(a)] (9)第5章免疫学检验 (9)5.1 传染病免疫学检测 (10)5.1.1 病毒感染免疫学检测 (10)5.1.2 细菌感染免疫学检测 (10)5.2 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 (10)5.2.1 类风湿关节炎(RA)检测 (10)5.2.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检测 (10)5.3 肿瘤标志物检测 (10)5.3.1 肝细胞癌(HCC)标志物检测 (10)5.3.2 乳腺癌标志物检测 (11)5.3.3 前列腺癌标志物检测 (11)第6章微生物检验 (11)6.1 细菌鉴定 (11)6.1.1 基本原理 (11)6.1.2 鉴定方法 (11)6.2 真菌鉴定 (11)6.2.1 基本原理 (11)6.2.2 鉴定方法 (11)6.3 病毒检测 (12)6.3.1 基本原理 (12)6.3.2 检测方法 (12)第7章血液寄生虫检验 (12)7.1 疟疾检验 (12)7.1.1 基本原理 (12)7.1.2 检验方法 (12)7.2 黑热病检验 (12)7.2.1 基本原理 (12)7.2.2 检验方法 (13)7.3.1 弓形虫检验 (13)7.3.2 巴贝虫检验 (13)7.3.3 锥虫检验 (13)7.3.4 肺孢子虫检验 (13)7.3.5 其他寄生虫检验 (13)第8章尿液检验 (13)8.1 尿常规检测 (13)8.1.1 检测原理 (13)8.1.2 检测方法 (14)8.1.3 临床意义 (14)8.2 尿微量蛋白检测 (14)8.2.1 检测原理 (14)8.2.2 检测方法 (14)8.2.3 临床意义 (14)8.3 尿液细胞学检测 (14)8.3.1 检测原理 (14)8.3.2 检测方法 (15)8.3.3 临床意义 (15)第9章分子生物学检验 (15)9.1 基因扩增技术 (15)9.1.1 概述 (15)9.1.2 常用基因扩增方法 (15)9.1.3 基因扩增技术的应用 (15)9.2 基因测序技术 (15)9.2.1 概述 (15)9.2.2 常用基因测序方法 (16)9.2.3 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 (16)9.3 基因芯片技术 (16)9.3.1 概述 (16)9.3.2 常用基因芯片类型 (16)9.3.3 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 (16)第10章质量控制与实验结果分析 (17)10.1 实验室质量控制 (17)10.1.1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 (17)10.1.2 质量控制指标 (17)10.1.3 质量控制方法 (17)10.1.4 质量控制记录与反馈 (17)10.2 实验结果分析 (17)10.2.1 结果判读 (17)10.2.2 异常结果分析 (17)10.2.3 结果不确定性的处理 (17)10.3 实验方法学评价与改进建议 (17)10.3.1 方法学评价 (18)10.3.3 持续改进 (18)第1章基础知识与实验原理1.1 实验室安全与生物伦理在医学检验实验室中,保证实验室安全与遵守生物伦理原则。

第二章——白细胞检查

第二章——白细胞检查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核象标志着中性粒细胞从新生细胞以至衰老细胞的发育阶段。正常情况外周血以分 叶核为主,胞核常为2-5叶,杆状核较少。分叶核与杆状核比值为13:1
@核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常 见于化脓性感染、急性溶血及应用细胞因子。分为轻、中、重三级。 1、再生性核左移 指核左移伴WBC增高。表示骨髓造血和释放能力旺盛。机体 抵抗力强。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 2、退行性核左移 核左移伴WBC正常或减低。骨髓释放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 差。见于再障、粒细胞缺乏、伤寒。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空泡形成:中性粒细胞胞质或胞核出现1个或数个空泡。是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或颗粒
缺失的结果。常见于严重感染或败血症。
杜勒小体:中性粒细胞因毒性变化而
在胞质中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圆形 、梨形,染成天蓝色。是胞质发育不成 熟的表现。见于严重感染如肺炎、麻疹 、败血症、烧伤。
退行性变:细胞发生胞体肿胀、边缘不清晰、
白细胞计数(WBC)
WBC指单位容积内外周血各种白细胞的总和。 @显微镜计数法: 用白细胞稀释液(冰乙酸)将全血稀释一定倍数,同时破坏红细胞和固 定白细胞。充入改良牛鲍计数板,在低倍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白细胞数量 ,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白细胞总数。 @血液分析仪法
方法学评价 @显微镜计数(参考方法) 优点 校准血液分析仪、异常结果复合 缺点 费时、易受微量吸管、计数板质量,细胞 分布状态、操作者技术水平影响 @血液分析仪法 优点 计数细胞数量多、易标准化、准确度精确 度高 缺点 人为或病理因素可干扰计数(外周血抗凝 不充分、外周血出现有核细胞、巨大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红细胞碎片)
2019/4/2

第1章 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1章 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一章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受损,造血微环境损伤,免疫机能异常,红髓向心性萎缩,被脂肪髓代替,从而导致造血组织减少,造血机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

Ehrlich于1888年首先报道了一例年轻女性患者有严重的贫血,白细胞减少,发热,牙龈溃疡,月经过多,尸检发现大部分骨髓为黄色脂肪髓。

此后,陆续有学者报道类似的疾病发生,直至1934年再生障碍性贫血才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随着对再障的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再障不仅是造血干细胞的损伤,而且有造血微环境的病变,20世纪70年代后,通过实验室研究发现再障患者的T 淋巴细胞免疫异常导致了造血干细胞抑制,免疫抑制剂的治疗也提高了急性再障的治疗疗效。

一、难治性原因分析(一)确切的致病原因尚未明确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如体质性因素和获得性因素。

获得性致病因素又可分为(1)原因不明。

(2)化学因素,可引起再障的药物及某些化学物质见表1。

(3)物理因素,X射线、镭、放射性物质等。

(4)生物因素,肝炎病毒、各种严重感染及创伤等。

这些理化因素所致的再障中,有的与剂量有关,即接受了足够的剂量,一般人都可发生再障;而有些致病因素与剂量关系不大,与个人体质有关,疾病往往较为严重。

表1 引起再障的化学因素1、药物:(1)抗生素:氯霉素,偶继发于链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等(2)化疗药物:柔红霉素,丝裂霉素,氨甲喋呤,巯嘌呤,秋水仙碱等(3)抗癫痫药:苯妥英钠等(4)抗糖尿病药:磺脲类药(5)抗甲状腺药:他巴唑、甲硫氧嘧啶等(6)抗风湿药:保泰松、阿斯匹林等(7)抗组胺药:异丙嗪(8)抗结核药:异烟肼等(9)抗疟药:氯喹(10)镇静剂:氯丙嗪等(11)杀虫剂:DDT等2、其他:金制剂,染发剂,有机溶剂等1、化学因素药物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常见的病因,但药物诱发再障的真正发病率难以确定。

氯(合)霉素是药物诱发再障的最常见病因。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堂互动探究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堂互动探究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程标准1.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2.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

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3.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素养达成设疑激趣北宋诗人晏殊有个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大家看看下面的四幅图片,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请分辨图中一共有几种细胞?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结构?夯基提能·分层突破——互动·探究·智涂探究点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下图分别是在显微镜中所观察到的物像,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A图实物的形状是________字母,B图实物的位置在哪里?________。

(2)C图物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方向?________。

2.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发现一处污物,如何快速确认该污物位置(装片、目镜、物镜)?3.低倍镜和高倍镜视野的有关计算(1)若在目镜10×、物镜10×的低倍镜视野中看到呈一行排布的16个完整的细胞(如图1),将物镜换成40×的高倍镜之后,视野中能看到几个完整的细胞?________。

(2)若在目镜10×、物镜10×的低倍镜中看到64个细胞充满视野(如图2),将物镜换成40×的高倍镜之后,视野中能看到几个完整的细胞?________。

显微镜使用中的5个易错点:(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当物镜快接近玻片标本时(距离约为0.5cm)停止下降。

(2)使用显微镜的基本原则是“先低后高不动粗”,即先用低倍镜观察,再使用高倍镜,换用高倍镜时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不是面积的放大倍数。

(4)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第一部分 犬猫血液学检查

第一部分 犬猫血液学检查

第一部分内容第一章:血液学1红细胞基本的红细胞参数解释红细胞系红细胞的生成红细胞的寿命红细胞的破裂红细胞生成的控制红细胞系生成的异常:红细胞增多症相对的红细胞增多绝对的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症原因的概括与分类异常的红细胞系:贫血急性发生的贫血逐渐发生的贫血贫血原因的概括与分类描述红细胞形态折术语输血2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血小板的外观血小板的产生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的异常凝血凝血机制抗凝血药血凝缺陷出血疾病的诊断出血疾病的治疗3 白细胞简介白细胞计数粒细胞的生成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率类固醇的影响第二章:临床生物化学4特异检验的说明血浆生化的基本原理血浆或血清血浆蛋白质总蛋白浓度升高总蛋白或白蛋白浓度降低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钠钾氯碱贮(总CO2)液体治疗矿物质钙磷酸盐营养性的钙/磷/维生素D的异常,继发的营养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佝偻病和骨炎性纤维肉瘤镁铜钴硒含氮物尿肌酐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胆红素代谢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酮体”(丙酮,B-羟丁酸和乙酰乙酸)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甘油三酸酯,甘油和自由脂肪酸(FFAs)临床酶学-用于诊断的血清酶酶的单位与测定正常值各个酶的解释清除与吸收试验磺酚溴肽钠试验氨耐受试验糖耐受试验木糖吸收试验Sulphanilate清除试验菊粉清除试验非血体液尿素粪便腹腔(和胸腔)液脑脊液5系统调查开始时用标准的方式进行测定的选择犬猫基础的“core panel”烦渴和多尿呕吐慢性腹泻虚脱的动物秃头症其它种动物中检测方法的选择“代谢的profile”对各个器官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肾脏肝脏胃肠道骨骼肌系统激素紊乱第三章:应用性的实验室内科6样品收集和use of External Midincine 样品的收集血尿粪便其它的体液样品的保存血尿粪便其它的体液使用external实验室external实验室的类型选择一个可靠的商业实验室7实验室的建立和管理建立实验室一般的考虑血液学生化实验室的必需品管理实验室质量的控制质量的评估标度stock-taking技术问题训练故障的检修实验室安全废物处理干净与整洁8具体的方法学血液学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液制剂白细胞的分类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血块凝缩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第一阶段)输血时的交叉配血生物化学“dipstix”方法折射法其它的尿液方法粪便分析血浆和血清的分离自动吸液管的使用紫外线和可见光的光度测定原理传送和吸收光度测定光度测定的反应参考文献索引简介化验内科学与兽医外科医生与其它的诊断方法如X-光片相比,过去的化验内科学更倾向于Cinderella of veterinary practece。

临检基础第8讲(白细胞异常形态及血小板计数、形态)-20120921

临检基础第8讲(白细胞异常形态及血小板计数、形态)-20120921
鉴别: (1)嗜碱性粒细胞:核分叶较少,颗粒大而不均,染色更深,可分布于核 上,细胞少见。 (2)染色条件偏碱或时间过长,中性颗粒着色过深,误认为中毒颗粒。
中毒颗粒与正常颗粒
中毒颗粒与嗜碱粒细胞颗粒
中毒指数
含中毒颗粒的细胞在中性粒细胞中所占的比值 中毒指数愈大,中毒情况愈严重 1.0 极严重 0.75 重度 0.5 中度 <0.25 轻度
中性粒细胞异常改变
1、毒性变化 2、棒状小体 3、核象变化 4、核形异常 5、中性粒细胞颗粒减少或消失 6、与遗传因素相关的中性粒细胞畸形
1.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出现在: 严重化脓性感染 败血症 急性中毒 恶性肿瘤 大面积烧伤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①细胞大小不均 (anisocytosis) ②中毒颗粒 (toxic granule) ③空泡形成 (vacuolation) ④杜勒小体 (döhle body) ⑤退行性变(degeneration)
卫星核的淋巴细胞
外周血液中浆细胞
常人外周血一般不出现 病理情况下可见:
多发性骨髓瘤(MM)外周血中可见少量病理性浆细胞 浆细胞白血病(PCL)患者外周血可出现较多(>20%)异 常浆细胞。
浆细胞
第三节 血小板检查
本节讲述:
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count,BPC) 血小板形态
(1)巨多核中性粒细胞
胞体增大,直径16~25um,核分叶过多,常为5~9叶, 甚至10叶以上,各叶大小差别很大,核染色质疏松。 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后。
巨多核中性粒细胞
(2)巨杆状核和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巨杆状核:胞体可大至30μm,胞核呈肥大杆状或特 长带状。 多分叶核:后者胞核分叶超过5叶 易见于:MA、MDS、白血病

临床检验基础考试白细胞检查练习题

临床检验基础考试白细胞检查练习题

2019第三章白细胞检查一、A11、剧烈运动后白细胞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分裂池细胞进入成熟池增多B、成熟池细胞进入储备池增多C、储备池细胞进入边缘池增多D、边缘池细胞进入循环池增多E、循环池细胞进入组织固有池增多2、中性粒细胞出现空泡,提示A、细胞发生吞噬现象B、细胞衰老C、细胞分裂D、细胞融合E、细胞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安静、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B、冷热水浴、紫外线照射等白细胞可增高C、妊娠与分娩时白细胞可增高D、化脓感染使白细胞降低E、吸烟者白细胞计数高于非吸烟者4、下列哪种细胞的毒性变化会出现中毒颗粒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幼红细胞D、单核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5、正常情况下,关于WBC变化规律改变,错误的是A、新生儿较高B、剧烈运动后降低C、进餐后增高D、上午较低E、妊娠期增高6、细胞直径8〜9um,胞核圆、偏位,染色质粗块状或车轮状排列,胞质灰蓝色有泡沫状空泡,符合上述条件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浆细胞E、单核细胞7、异型淋巴细胞可分为几型A、2B、3C、4D、5E、68、下列不属于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的是A、棒状小体B、Pelger-Huet 畸形C、Mott细胞D、Alder-Reilly 畸形E、中毒颗粒;■・・':'. .' 尸9、下列疾病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不包括A、血吸虫病B、支气管哮喘C、湿疹D、霍奇金病E、活动性肺结核10、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的疾病是A、伤寒B、疟疾&心肌梗死D、过敏性休克E、副伤寒11、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不包括A、风疹B、结核病C、流行性腮腺炎D、肾移植后E、严重化脓感染12、中性粒细胞3叶核占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A、10%〜20%B、40%〜50%C、10%〜30%D、20%〜30%E、20%〜40%13、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来源包括A、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组胺B、补体的 C3a、C5a、C567C、致敏淋巴细胞D、寄生虫E、以上都是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B、空泡变性C、中毒颗粒D、卡波环E、核固缩15、白细胞计数反映的白细胞数量是A、循环池B、成熟池C、边缘池D、分裂池E、储存池16、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A、胞体肿大B、核固缩C、核棘突D、核溶解E、结构模糊17、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Russell 小体B、中毒颗粒C、空泡D、Dohle 小体E、退行性变18、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右移常表示A、病情好转B、预后良好C、预后不良D、机体抵抗力好E、骨髓造血功能旺盛19、白细胞数小于2乂1091,采用下列方法中哪项是错误的A、重新采血复查B、取血量20P l,改为40p lC、可数8个大方格白细胞数结果乘2D、结合分类涂片细胞分布综合判断E、减低稀释倍数20、退行性核左移提示A、机体的反应性强B、骨髓造血功能减低C、骨髓造血功能旺盛D、预后良好E、感染程度较轻21、血涂片计数100个WBC见到25个有核红细胞,WBC计数值为10X109/L,则WBC计数的真实值为A、4X109/LB、6X109/LC、8XIO9/LD、10X109/LE、12.5X109/L22、正常人血涂片中中性粒细胞核分叶最为多见的是A、二叶8、三叶C、四叶D、五叶E、六叶23、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的疾病是A、脾功能亢进B、尿毒症C、急性溶血D、肺吸虫病E、链球菌感染24、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百日咳、肾移植术后、结核B、结核、百日咳、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肾移植术后、结核、接触射线D、接触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核£、百日咳、严重化脓性感染、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5、关于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对各种病因的应激反应B、动员骨髓储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C、动员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D、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原始或幼稚粒细胞E、急性溶血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增高属反应性增多26、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A、Alder-Reilly 畸形B、Dohle 小体C、棒状小体D、Mott细胞E、棘形细胞27、关于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B、染色呈黑色或紫黑色C、可遍布于细胞核上D、大小不等E、分布不均匀28、不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尊麻疹B、溃疡性结肠炎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急性淋巴结炎E、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9、关于核左移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B、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C、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5%D、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E、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30、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减低的疾病是A、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白血病性淋巴肉瘤B、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接触放射线C、急性大叶性肺炎、结核D、急性大叶性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1、不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支气管哮喘B、湿疹C、伤寒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肠寄生虫32、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的红细胞是A、正常红细胞B、畸形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含氧红细胞33、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分为核左移和核右移2种B、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C、核象变化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D、正常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以分2叶的居多E、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约为1:1334、引起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常见疾病有A、严重传染病、座疮B、普通感冒、皮肤疖肿C、化脓性感染、大面积烧伤D、钩虫病、大面积烧伤E、铅中毒、座疮35、关于Dohle小体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特殊的小红细胞B、血小板的形态变异C、中性粒细胞胞质毒性变0、异型淋巴细胞E、吞噬小体36、不会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流行性出血热B、伤寒C、狂犬病D、百日咳E、急性心肌梗死37、关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B、观察手术病人预后C、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D、协助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E、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38、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增高同时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常表示A、造血功能衰退B、预后良好C、感染严重D、轻度感染E、感染已近恢复期二、B1、A.分裂池B.成熟池C.储备池D.循环池E.边缘池<1> 、含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的池为A B C D E<2> 、含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的池为A B C D E<3> 、哪种池中细胞,在机体受到感染和其他应激反应时,可释放入循环血液A B C D E2、A.0.01〜0.05B.>7X109/LC.>10X109/LD.0.50〜0.70E. >0.05<1>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超过多少,称为中性粒细胞增多ABCDE<2>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参考范围为ABCDE3、A.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B.变态反应性疾病C.结核D.伤寒E.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1> 、出现Russell小体的疾病是A B C D E<2> 、出现Mott细胞的疾病是ABCDE4、A.严寒或暴热B.再生障碍性贫血C.剧烈运动D.伤寒E.流行性感冒<1> 、引起暂时性白细胞数量增高的是A B C D E<2> 、引起白细胞数量显著增高的是A B C D E答案部分A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剧烈运动后白细胞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边缘池细胞进入循环池增多。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2017年《临床检验基础》讲义第一章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2017年《临床检验基础》讲义第一章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第一章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考纲:一、血液生理概要二、采血方法三、抗凝剂选择四、血液涂片制备五、血液细胞染色六、方法学评价七、质量控制一、血液生理概要1.血液组成2.血液理化性质①血量:正常人血量约为(70±10)ml/kg体重,成人约4~5L,约占体重的6%~8%。

小儿血量与体重之比略高于成人,男性比女性血量稍多,但女性妊娠期间血量可增加23%~25%。

颜色:血液的红色来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

动脉血氧合血红蛋白含量较高,呈鲜红色;静脉血还原血红蛋白含量高,呈暗红色。

严重贫血者血液红色变浅。

严重一氧化碳中毒或氰化物中毒者血液呈樱红色。

②酸碱度:pH 7.35~7.45。

比密和渗透量①血液比密:正常男性约为1.055~1.063,女性约为1.051~1.060,相对黏度为4~5;血浆比密约为1.025~1.030;血细胞比密约为1.090。

血液比密与红细胞含量、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有关:血浆比密和血浆内蛋白浓度有关。

②血浆渗透量:正常人约为290~310mOsm/(kg·H20)。

3.血液特性:悬浮稳定性、黏滞性(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凝固性。

4.血液生理功能:具有运输功能、协调功能、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和防御功能。

血液组成血液标本类型①全血适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

②血浆全血+抗凝剂+离心适用于内分泌激素、血栓与止血检查。

③血清全血+离心(静置)适用于临床化学和免疫学检测。

不加抗凝剂,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Ⅴ、Ⅷ等。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血浆抗凝出凝血血清清白缺因子二、采血方法(一)静脉采血法1.概述通常采用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

小儿可采颈外静脉血液。

为避免血小板激活,要使用塑料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或塑料试管。

2.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准备→检查→选择→消毒→扎压脉带→穿刺→抽血→放血与混匀(二)皮肤采血法(毛细血管采血法)皮肤采血法曾称为毛细血管采血法,是采集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混合血,同时含细胞间质和细胞内液。

实验诊断学名词解释

实验诊断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1.床旁检测(POCT):在患者床旁进行的以护理为重点的快速检测技术2.个体化诊断:针对个体特点的准确诊断,找到具体病因,并提供个体遗传基因、疾病基因和药敏敏感性等特点的信息。

目标:用药个体化和个体化医疗,例如肿瘤的靶向治疗3.循证医学: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4.循证实验医学(EBLM):根据临床经验和当今研究的最佳证据,结合每位病人的情况特点,合理明确评估和应用实验室检验项目和结果,使病人的利益最大化。

5.诊断性试验的指标:(1)灵敏度(sen):金标准诊断的“有病”病例中,检测阳性例数所占的比例,即真阳性率(2)特异性(spe):真阴性率。

在金标准诊断的“无病”病例中,诊断试验中阴性所占的比例。

(3)阳性预测值(PPV):阳性试验的事后概率。

诊断试验中阳性例数出现阳性反应的概率。

(4)阴性预测值(NPV):和阳性事后率相反。

(5)准确性(ACC):全部事件中真阳性和真阴性所占的比例(6)患病率(Prev):金标准诊断的“有病”的比例。

6.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 curve):决定最佳临界点,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诊断试验的价值。

7.实验诊断学:实验诊断主要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试验技术方法,通过感官、试剂反应、仪器分析和动物实验等手段,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的客观资料。

第二章血液的一般检验1.红细胞比容(HCT、PCV):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2.平均红细胞容积(MCV):指平均每个红细胞的体积。

等于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比容/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每个红细胞中所含的血红蛋白的量。

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每升血液中平均所含的血红蛋白浓度(g)。

每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容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反应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获得。

临床检验(试题)

临床检验(试题)

临床检验(试题)第一章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凝一、A型题1.毛细血管采血部位,常选用手指尖,其主要原因是:() A.操作方便B.便于多次采血 C.结果比较恒定 D.不易感染 E.痛感较轻2.毛细血管采血时,遇下列情况.可以采用的部他是:( ) A.水肿B.发绀 C.炎症 D.皮肤较厚 E.冻疮3.毛细血管采血刺针时,不正确的是:( )A.待消毒液自然蒸发干燥 B.绷紧采血部位皮肤C.迅速刺人皮肤约2~3mm D.立即出针,血液自行流出 E.如血流不畅时,可在针刺点附近用力挤捏 4.关于静脉采血,下列哪项不正确:( )A一般采用肘前静脉 B.小儿可用颈外静脉 C.肘前静脉不明显时,可选用股静脉 D.穿刺时针头斜面向下 E.可使用真空定量采血器5.静脉采血穿刺时,错误的是:( )A.左手拇指同定穿刺处下端 B.右手持穿刺针 C.以约10°角度沿静脉正面快速刺入皮肤D.降低角度刺入静脉腔 E见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深人少许 6.静脉采血通常造成溶血的原因不含哪一项:( ) A.采血器皿不干燥 B.穿刺不顺损伤组织过多C.抽血速度过快 D.用力过大刺穿血管 E.标本过分振荡7.关于抗凝剂原理,不正确的是:( ) A.枸橼酸钠与钙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B.EDTA―Na2与钙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 C.EDT A―K2钙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D.肝素主要是阻止凝血酶形成及抑制凝血酶的作用 E.肝素主要是阻止血小板的聚集 8.不符合肝素的性质的是:( )A.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 B.可络合钙离子 C.抑制凝血酶的活性D.阻止凝血酶形成 E.阻止血小板聚集9.ICSH建议用于魏氏血沉测定时枸橼酸钠的浓度为:( ) A.0.105mol/L B.0.106mo1/L C.0.107 mol/L D.0.108mol/L E.0.109 mol/L10.常用抗凝剂中,与血液不正确的比例是:( ) A.0.105mol/L枸橼酸钠做魏氏血沉测定1∶4 B.0.109mol/L 枸橼酸钠做凝血象榆查用1∶9 C.EDTA-K2 2.5~3mg∶1ml血液 D.EDTA―Na2 1~2rng∶1ml血液E.肝素钠(100~120IU/mg)1mg∶10ml血液二、名词解释 1.抗凝 2.抗凝剂三、填空题1.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毛细血管采血部位以( ① )或( ② )内侧为宜。

2019秋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1章走进细胞》课后题与探讨答案

2019秋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1章走进细胞》课后题与探讨答案

第一章走进细胞思维导图1教材旁栏问题和练习及答案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问题探讨1. 如果让你提供证据说明大熊猫和冷箭竹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将如何获取和提供证据?【答案】可以将大熊猫和冷箭竹几种器官、组织制成装片或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是否由细胞构成;或者查阅科学研究文献,利用科学家已经获得的研究结果为证据。

2.与同学相互评价各自的证据是否正确和充分。

【答案】评价时注重证据获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细胞学说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讨论1. 科学家是如何通过获得证据来说明动植物体由细胞构成这一结论的?【答案】通过对动植物体的解剖和显微观察获得证据,通过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2.施莱登和施旺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的组织,却归纳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这一结论可信吗?为什么?这一结论对生物学研究有什么意义?【答案】可信。

因为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科学家不仅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还揭示了动植物的个体与细胞的内在规律性关系(如细胞是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动物体是由受精卵这个细胞发育而成的),这样的科学归纳比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更具可信度。

这一结论,实际上是阐释了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的一致性,由此突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也推动了人们对细胞深入地开展研究。

3.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是否暗示着你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还是生物界的统一性?【答案】“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暗示着人的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因为它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答案]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领悟到的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的特点。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

第一章血液一般检验的基本技术㈠单项选择题(A型题)1。

成人静脉采血时,通常采血的部位是(A1型题)"实践技能”A 手背静脉B 肘部静脉C 颈外静脉D 内踝静脉E 股静脉2. 静脉采血时,错误的操作是(A1型题)“实践技能”A 从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皮肤B 进针时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C 见回血后松开压脉带D 未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E 如需抗凝应轻轻混匀3. EDTA盐抗凝剂不宜用于(A1型题)“实践技能"A 红细胞计数B 白细胞计数C 血小板计数D 白细胞分类计数E 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4. 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A1型题)”基础知识”A 阻止凝血酶的形成B 阻止血小板聚集C 除去球蛋白D 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E 除去纤维蛋白原5。

关于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A1型题)”专业知识”A EDTA—Na2溶解度大于EDTA—K2B EDTA盐与血浆中钙离子生成螯合物C 肝素作为抗凝血酶Ⅲ的辅因子而抗凝D 枸橼酸钠可用于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 枸橼酸钠可用于输血保养液6。

对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A1型题)”基础知识”A 草酸铵可使血细胞膨胀B 双草酸盐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C 对Ⅴ因子保护差D 过去用于凝血象的检查E 可干扰血浆中钾,钠和氯的测定7。

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时首选抗凝剂是(A1型题)"基础知识”A EDTA—K2B EDTAC EDTA-Na2D 肝素E 枸橼酸钠8. 肝素抗凝主要是加强哪种抗凝血酶的作用(A1型题)"基础知识”A 抗凝血酶ⅠB 抗凝血酶ⅡC 抗凝血酶ⅢD 抗凝血酶ⅣE 抗凝血酶Ⅴ9。

关于双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说法是(A1型题)"专业知识"A 草酸钾可使红细胞缩小B 草酸铵可使红细胞胀大C 不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D 过去用于凝血象的测定E 目前应用较少10。

凝血象检查时,抗凝剂最好用(A1型题)”专业知识”A EDTA-K2B 38g/dl枸橼酸钠C 109mmol/L枸橼酸钠D 肝素E 草酸钠11. 关于细胞成分的特性,正确的说法是(A1型题)”基础知识"A 嗜酸性颗粒为酸性物质B 中性颗粒为酸性物质C 细胞核蛋白为碱性物质D Hb为碱性物质E 淋巴细胞浆为嗜酸性物质12. 关于瑞氏染色,错误的说法是(A1型题)”实践技能"A 室温越高,染色时间越短B 染液浓度越高,染色时间越短C 细胞数量越多,染色时间越长D 先倒去染液再用流水冲洗E 用缓慢的流水冲去染液13.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the ICSH, the best anticoagulant for the blood routine tests isA trisodium citrateB sodium oxalateC EDTA—Na2D EDTA-K2E heparin14。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第3章白细胞检查.docx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第3章白细胞检查.docx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一、A11、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百日咳、肾移植术后、结核B、结核、百日咳、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肾移植术后、结核、接触射线D、接触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核E、百日咳、严重化脓性感染、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关于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对各种病因的应激反应B、动员骨髓储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C、动员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D、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原始或幼稚粒细胞E、急性溶血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增高属反应性增多3、不会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流行性出血热B、伤寒C、狂犬病D、百日咳E、急性心肌梗死4、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的疾病是()。

A、伤寒B、疟疾C、心肌梗死D、过敏性休克E、副伤寒5、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

A、Alder-Reilly 畸形B、Dohle 小体C、棒状小体D、Mott 细胞E、棘形细胞6、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

A、胞体肿大B、核固缩C、核棘突D、核溶解E、结构模糊7、与白细胞形态异常无关的变化是()。

A、中毒颗粒B、卵磷脂小体C、Dohle 小体D、棒状小体E、Russell 小体8、关于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B、染色呈黑色或紫黑色C、可遍布于细胞核上D、大小不等E、分布不均匀9、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

A、Russell 小体B、中毒颗粒C、空泡D、Dohle 小体E、退行性变10 、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

A、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B、空泡变性C、中毒颗粒D、卡波环E、核固缩11 、不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荨麻疹B、溃疡性结肠炎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急性淋巴结炎E、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2 、关于核左移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B、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C 、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5%D、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E、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13 、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减低的疾病是()。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2.吞噬指数= 200个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总数/200 个(中性粒细胞);正常人为1.06±0.05
第一节
【临床评价】 吞噬细胞分大吞噬细胞和小吞噬细胞两大类。前者 包括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血循环中的大单核细胞,后 者主要是中性粒细胞。本试验可了解中性粒细胞的吞 噬功能。如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增高,反映中性粒细胞 吞噬异物功能的增强,常见于细菌性感染。对疑有中 性粒细胞吞噬功能低下者,有帮助确诊的价值。
第一节
【临床评价】
1.用于中性粒细胞吞噬杀菌功能异常的过筛鉴别和辅助 诊断儿童慢性肉芽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髓 过氧化物酶缺乏症和 Job综合征,硝基四氮唑蓝(NBT) 还原试验阳性。 2.用于细菌感染的鉴别 3.器官移植后发热的鉴别 4. 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镰状细胞病、恶性营养不良等 NBT还原阳性细胞比例可降低。 5 .新生儿、小儿成骨不全症、心肌梗死急性期、淋巴 肉瘤、NBT还原阳性细胞比例可增高。
第八章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
一、白细胞功能检验 二、白细胞代谢及其产物检验 三、白细胞动力学检验 四、白细胞免疫标记及血清粒细胞抗体检测
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T细胞
白细胞
淋巴细胞
B细胞 NK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白细胞检验:运用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及核医学的相关技 术对白细胞的功能、代谢及其动力学进行的检验。
第一节
【临床评价】 粒细胞的吞噬功能仅限于成熟阶段,单核细胞幼稚型和 成熟型都具有吞噬能力。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为弱阳 性,M5b吞噬指数明显增高。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原始及幼 稚细胞多无吞噬能力,吞噬试验为阴性。急性粒 - 单核细 胞白血病呈阳性反应,对鉴别有一定价值。慢性粒细胞白 血病的成熟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减低。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

第一章血液一般检验的基本技术㈠单项选择题(A型题)1. 成人静脉采血时,通常采血的部位是(A1型题)"实践技能"A 手背静脉B 肘部静脉C 颈外静脉D 内踝静脉E 股静脉[本题答案] B2. 静脉采血时,错误的操作是(A1型题)“实践技能"A 从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皮肤B 进针时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C 见回血后松开压脉带D 未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E 如需抗凝应轻轻混匀[本题答案] D4. EDTA盐抗凝剂不宜用于(A1型题)“实践技能"A 红细胞计数B 白细胞计数C 血小板计数D 白细胞分类计数E 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本题答案] E6. 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A1型题)"基础知识"A 阻止凝血酶的形成B 阻止血小板聚集C 除去球蛋白D 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E 除去纤维蛋白原[本题答案] D7. 关于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A1型题)"专业知识"A EDTA-Na2溶解度大于EDTA-K2B EDTA盐与血浆中钙离子生成螯合物C 肝素作为抗凝血酶Ⅲ的辅因子而抗凝D 枸橼酸钠可用于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 枸橼酸钠可用于输血保养液[本题答案] A9. 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时首选抗凝剂是(A1型题)"基础知识"A EDTA-K2B EDTAC EDTA-Na2D 肝素E 枸橼酸钠[本题答案] A11. 肝素抗凝主要是加强哪种抗凝血酶的作用(A1型题)"基础知识"A 抗凝血酶ⅠB 抗凝血酶ⅡC 抗凝血酶ⅢD 抗凝血酶ⅣE 抗凝血酶Ⅴ[本题答案] C14. 凝血象检查时,抗凝剂最好用(A1型题)"专业知识"A EDTA-K2B 38g/dl枸橼酸钠C 109mmol/L枸橼酸钠D 肝素E 草酸钠[本题答案] C17. 关于瑞氏染色,错误的说法是(A1型题)"实践技能"A 室温越高,染色时间越短B 染液浓度越高,染色时间越短C 细胞数量越多,染色时间越长D 先倒去染液再用流水冲洗E 用缓慢的流水冲去染液[本题答案] D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第一节红细胞检查12. 新生儿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为(A1型题)"专业知识"A (4.0~5.0)×1012/LB (5.0~6.0)×1012/LC (6.0~7.0)×1012/LD (7.0~7.5)×1012/LE (7.5~8.0)×1012/L[本题答案] C13. 被ICSH推荐为Hb测定参考方法的是(A1型题)"专业知识"A AHD575测定法B 沙利氏法C SLS法D HiCN法E HiN3法[本题答案] D20. 若计数5个中方格中红细胞总数为350个,按法定计量单位,应报告为(A1型题)"专业知识"A 350万/mm3B 350万/μlC 3.5×106/LD 3.5×109/LE 3.5×1012/L[本题答案] E64. 关于红细胞平均指数,正确的叙述是(A1型题)"基础知识"A MCH是指平均每升RBC所含的Hb浓度B MCV是指每个RBC的平均体积C MCHC是指每个RBC的平均Hb量D MCHC单位为pg/flE 红细胞的三个平均指数都是直接测定出来的[本题答案] B75. 被WHO推荐为Hct测定的首选常规方法是(A1型题)"专业知识"A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B 温氏(Wintrobe)法C 比重测定法D 微量高速离心法E 放射性核素法[本题答案] D83. 常用于网织红细胞的活体染色方法是(A1型题)"基础知识"A 瑞氏染色B 普鲁士蓝染色C 姬姆萨染色D 新亚甲基蓝染色E 糖原染色[本题答案] D99. ICSH推荐的血沉测定的参考方法是(A1型题)"基础知识"A 温氏法B 魏氏法C 库氏法D 潘氏法E ZSR法[本题答案] B126. 按常规操作进行外周血涂片,最可能出现A 血膜分布不均B 血膜过窄C 血膜过长D 血膜过厚E 血膜过薄[本题答案] D127. 为得到满意结果,涂片时应注意采用A 小血滴,大角度,慢速推片B 小血滴,小角度,慢速推片C 大血滴,大角度,快速推片D 大血滴,大角度,慢速推片E 大血滴,小角度,快速推片[本题答案] B第二节白细胞检查22. 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常见于(A1型题)“专业知识”A 急性髓性白血病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病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本题答案] E23.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A1型题)“专业知识”A 广泛组织坏死B 脾肿大C 门脉性肝硬化D SLEE 非白血性白血病[本题答案] A27. 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通常以几叶为主(A1型题)“专业知识”A 1叶B 2~3叶C 4叶D 5叶E 6叶[本题答案] B30. 核右移是指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叶以上者超过(A1型题)“专业知识”A 2%B 3%C 4%D 5%E 6%[本题答案] B36.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常见于(A1型题)“专业知识”A 伤寒或副伤寒B 肝癌C 大面积烧伤D 铅中毒E 急性溶血[本题答案] A㈤名词解释1. 核左移(shift to the left)[本题答案]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时称为核左移。

血常规检验评分细则

血常规检验评分细则

● 07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血常规检验评分 细则总结
血常规检验评分细则是一 种综合评价血液检验结果 的方法。通过评分可以客 观评估患者疾病风险和病 情严重程度。在临床实践 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
医疗技术进步
血常规检验评分细 则将不断完善和发

新增指标
可能会涉及更多指 标和更精细的评分
方式
参考文献
血常规检验指标
白细胞计数
参考范围:4.010.0 x 10^9/L
血红蛋白浓度
红细胞计数
参考范围:4.35.8 x 10^12/L (男性)、3.85.1 x 10^12/L
(女性)
评分细则
白细胞计数
评分:正常(0 分)、轻度升高 (1分)、明显升
高(2分)
评分细则
01 红细胞计数
评分:正常(0分)、轻度降低(1分)、明显降低 (2分)
02 血红蛋白浓度
03
评分细则
血小板计数
正常(0分) 轻度升高(1分) 明显升高(2分)
中性粒细胞比例
正常(0分) 轻度增高(1分) 明显增高(2分)
临床应用
血常规检验评分细则在临 床应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评分, 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 疾病情况,指导医生制定 治疗方案。
● 02
感染疾病
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
免疫异常
中性粒细胞比例变化大
药物影响
中性粒细胞比例偏低
血常规检验评分细则案 例分析
通过血常规检验评分细则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根 据中性粒细胞比例的评分结果进行疾病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这有助于提高医疗水平,让患者获得更精准的治疗。
● 06

检验基础之白细胞检查

检验基础之白细胞检查

检验基础之白细胞检查白细胞检查是临床常规检查中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检验白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炎症、过敏等疾病。

下面将从白细胞检查的意义、方法、结果分析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白细胞检查的意义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主要起着抵抗外界病原体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作用。

因此,对白细胞进行检查可以反映人体的免疫功能情况,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

白细胞检查通常包括白细胞计数、分类、形态等项目,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炎症、过敏等情况。

白细胞检查的方法白细胞检查通常通过血液检验来完成,检验方法包括血常规、骨髓穿刺等。

其中,血常规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和形态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骨髓穿刺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检查方法,通过从骨髓中获取标本来观察白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对某些疑难病例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白细胞检查的结果分析在白细胞检查的结果分析中,主要需要关注的指标包括白细胞总数、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比例、形态特征等。

正常情况下,白细胞总数在4-10×10^9/L之间,其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最高。

如果白细胞总数偏高,可能表示存在感染、炎症等情况;反之,白细胞总数偏低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注意事项在进行白细胞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避免检查前进食脂肪食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其次,护士在采集标本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最后,在解读检查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指标,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白细胞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重视白细胞检查的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指标,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深入了解白细胞检查的意义和方法,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实验诊断习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习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第一章概论名词解释:1实验诊断: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2血液学检验: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3个体化诊断: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4床边检测(POCT):床边检测是指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医学检验。

5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6参考范围: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即为参考范围。

问答题:1 实验诊断包括哪几方面?答:包括实验室前、实验室和实验室后3个部分。

1.实验室前包括医生对患者的分析、化验项目的选择和组合、与上级医生的商讨、医嘱的制定、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传输。

2.临床实验室以诊、防、治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学、生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学的分析。

并提出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咨询性服务。

3.实验室后包括系统性的审核、规范格式和解释、授权发布、结果的报告与传递和检验样品的储存。

通过上述过程得到的实验室数据和信息与临床资料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实验诊断是诊断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2试述实验诊断学的内容答:实验诊断学的内容包括如下:1.血液学检验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非造血细胞疾病所致的血液学变化的检查。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验;止血功能、血栓栓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溶血的检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等。

2.体液与排泄物检验对尿、粪和各种体液以及胃液、脑脊液、胆汁等排泄物、分泌液的常规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计数误差:技术误差与固有误差 c、有核红细胞的影响: 校正后白细胞数/L=X×100/(100+Y) 如:某患者白细胞计数为20×109 /L,血片分类计 数200个白细胞时,见到有核红细胞50个,问该患者白 细胞校正后数应为多少?
d、经验控制: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操作方法:(显微镜分类计数法) 采血→ 制作血涂片→干燥后染色 →LPF 观察→干燥后油镜下 进行分类计数→ 计算 →出报告 要求: 血涂片制作良好,染色满意,镜检部位 恰当,在恰当的镜检部位按城墙式曲线运 动有规律的移动视野,不能重复计数,准 确辨认细胞形态。 如发现细胞形态异常、出现有核红细胞 及寄生虫等应如实描述。
3、其它应用: (1)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①病情严重,②恢复期, ③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2)观察大手术和烧伤病人的预后:嗜酸性粒细胞不 下降或下降很少为预后不良。 (3)肾上腺皮质及脑垂体功能测定: 注射ACTH为直接刺激,注射肾上腺素为间接刺激。 ①正常时:直接与间接刺激后,E均应减少50%以上; ②皮质正常,垂体不良:直接刺激后下降50%以上, 间接刺激不下降; ③垂体功能亢进:直接与间接均使E下降80~100%; ④垂体正常,皮质不良:直接与间接刺激均下降不到 50%。
四、注意事项: 1、标本不能放置过久; 2、孵育时间以2小时为宜; 3、常规HPF注意搜索片尾及两侧,可疑时用油 镜鉴定; 4、注意与其它吞噬现象区别。只有找到典型的 吞噬体才能报告为阳性。 五、临床意义: SLE多发于青壮年女性,临床表现极复杂。活 动期阳性率为70~90%。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活 动期也可呈阳性。须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诊断。未 检出LE细胞,不能否定SLE。
(6) May-Hegglin畸形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分化发育
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
中性粒细胞类白血病
嗜酸粒细胞类白血病
四、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测定方法与评价] 血液稀释20倍,计数区域为两个计数池 各四角及正中的五个大方格共10个大方格, 静置时间为2~5分钟。 嗜酸性粒细胞数/L=N/10×10×106×20
第一章
血液学一般检验
第二节 血液常用检查
一、白细胞计数
(一)白细胞生理:(复习自学)
要求:分化阶段、外周血白细胞与骨髓的关系、各种白 细胞的功能。
(二)概念及原理:
WBC(white blood cell count):指测定每升外周血 (循环池)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将全血用稀乙酸溶液稀释一定倍数,使红细胞破坏后保 留白细胞,充入计数池内,在显微镜(LPF)下计数一定范 围内的白细胞数,并换算成每升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
评价(见表)
[质量控制] 1、血液稀释后应在0.5-1小时内完成计数。 2、及时混匀但不可过分振摇。 3、采血时间要固定。 4、嗜酸性粒细胞保护剂浓度应恰当(如乙醇 应在30~35%),否则计数结果偏低。
[参考值] (0.05~0.5)×109/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交感神经兴奋→脑垂体ACTH释放↑→肾上 腺皮质激素↑→阻止骨髓释放E及促进E向组织 浸润→血液中E减少 2、病理性变化: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表)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伤寒、副伤寒及大手 术后,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5. 正常参考值 成人 : (4-10)×109/L 新生儿: (15-20)×109/L 6月-2岁:(11-12)×109/L 6. 注意事项 ⊙采血时不能挤压过度,因此针刺深度必须适当。 ⊙在大方格内压线细胞应按计数原则计数。 ⊙稀释液要过滤,小试管、计数板须清洁,以免 杂质、微粒等被误认为细胞。 ⊙充池前的摇匀要注意,气泡不能太多。 ⊙加盖玻片方式:“推式”,不要“盖式”。
三、白细胞形态检查
(一)、外周血正常白细胞形态
正常五种白细胞
(二)、外周血异常白细胞形态: 1、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1)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
(2)中毒颗粒:
(3)空泡:
(4)杜勒小体:
(5)核变性:
2、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3、淋巴细胞形态异常: (1)异形淋巴细胞:Ⅰ型(空泡型)
2. 器材和试剂
白细胞稀释液:冰乙酸 10g/L亚甲蓝 蒸馏水 器材同红细胞计数。
2.0ml 数滴 加至100ml
3. 操作 a. 加白细胞 稀释液0.38ml于一小试管中 b. 用微量吸管吸取20ul末梢血。 c. 擦去微量吸管外余血,将其插入稀释液底部,轻轻 将血放出,并吸取上清液洗涤微量吸管3次(注意每次不 能冲浑稀释液),混匀。 d. 用微量吸管或玻璃棒取混匀的细胞悬液1滴,充入 计数池与盖片的缝隙中,静置2-3min,使白细胞下沉。 e. 低倍镜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
Ⅱ型(不规则型)
Ⅲ型(幼稚型)
Hale Waihona Puke (2)具有卫星核的淋巴细胞:
4、其它异常白细胞: (1)巨多核中性粒细胞:
巨杆状核
双核中性粒细胞
环形核中性粒细胞
(2)棒状小体:
(3) Pelger-Huet畸形
(4) Chediak-higashi畸形
(5) Alder-Reilly畸形
4. 计算 X/4×10 ×20 ×106/L=白细胞/L
式中:在法定计量单位制中用△. △ △ ×109/L表示 X:为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 ÷4:为每大方格(即0.1ul)内白细胞平均数。 ×10:1个大方格的容积为0.1ul,换算成1ul。 ×20:血液的稀释倍数。 ×106:将ul换算成L
五、红斑狼疮细胞检查
一、LE细胞形成: 条件: 1、患者特有的抗核抗体(LE因子,属于IgG); 2、供抗核抗体作用的受损或退化的细胞核; 3、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 形成: 二、LE细胞检查: 方法:血块法、脱纤维法、血浆法、滴血法等。 三、免疫学检查: 阳性率可达95%。
花形细胞簇
LE细胞
7. 考核评价 a. 常规考核标准 (RCS)
RCS=
四大格所见白细胞最大值—最小值 四大格所见白细胞数平均值
×100%
评价: 白细胞≤ 4×109/L者, RCS<30% 白细胞在(4.1-14.9)×109/L者 RCS<20% 白细胞≥15 ×109/L者 RCS<15% 超过上述标准者为不合格
(三)测定方法及评价:
1.显微镜计数法: 2.血细胞分析仪法: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 )
显微镜计数法
1. 原理: 用稀乙酸将血液稀释并破坏红细胞, 混匀后, 滴入计数盘中,在显 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 求得每升血液中白细胞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