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高楼》原文加赏析
最高楼辛弃疾其他诗词
![最高楼辛弃疾其他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a941f5f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8.png)
最高楼辛弃疾其他诗词1、《最高楼·客有败棋者代赋梅》作者:宋代·辛弃疾花知否,花一似何郎。
又似沈东阳。
瘦棱棱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许多香。
笑东君,还又向,北枝忙。
著一阵、霎时间底雪。
更一个、缺些儿底月。
山下路,水边墙。
风流怕有人知处,影儿守定竹旁厢。
且饶他,桃李趁,少年场。
2、《最高楼·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作者:宋代·辛弃疾吾衰矣,须富贵何时。
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
更作个、亭儿名亦好。
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
休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3、《最高楼·用韵答晋臣敷文》作者:宋代·辛弃疾花好处,不趁绿衣郎。
缟袂立斜阳。
面皮儿上因谁白,骨头儿里几多香。
尽饶他,心似铁,也须忙。
甚唤得、雪来白倒雪。
更唤得、月来香杀月。
谁立马,更窥墙。
将军止渴山南畔,相公调鼎殿东厢。
忒高才,经济地,战争场。
4、《最高楼·和杨民瞻席上用前韵赋牡丹》作者:宋代·辛弃疾西园买,谁载万金归。
多病胜游稀。
风斜画烛天香夜,凉生翠盖酒酣时。
待重寻,居士谱,谪仙诗。
看黄底、御袍元自贵。
看红底、状元新得意。
如斗大,只花痴。
汉妃翠被娇无奈,吴娃粉阵恨谁知。
但纷纷,蜂蝶乱,送春迟。
5、《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作者:宋代·辛弃疾长安道,投老倦游归。
七十古来稀。
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澹小山时。
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
也莫向柳边孤负月。
闲过了,总成痴。
种花事业无人问,惜花情绪只天知。
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6、《最高楼·吾未矣》作者:宋代·辛弃疾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未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原文及赏析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83568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5.png)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原文及赏析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原文及赏析原文:长安道,投老倦游归。
七十古来稀。
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澹小山时。
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
也莫向柳边孤负月。
闲过了,总成痴。
种花事业无人问,惜花情绪只天知。
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译文:从长安告老回家了,在一直呆过了七十年之后;多么的不易呀,七十年,这自古以来都少有!——我倦了,与其闲置,不如归来。
归来好啊:夏天,看荷花:凉雨过后,池塘的夜多美;秋天,看桂花:淡淡的风里,小山也不错。
别问怎么打发这日子?——喝酒,喝酒;再不,写写诗吧。
冬天:不要辜负了那竹上的雪;春天,不要辜负了那柳边的月。
过闲的人,总有些痴。
种花之事无人问津,与花相对的意味,只有老天明了。
好笑的是那山中:云,早早的出去;鸟,迟迟地归来。
——竟是这般的忙碌!注释:最高楼:词牌名。
南宋后作者较多,以《稼轩长短句》为准。
八十一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过片错叶二仄韵。
体势轻松流美,渐开元人散曲先河。
投老:垂老,临老。
倦游:《史记·司马相如传》:“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七十”句:语出杜甫《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殢(tì)酒:困于酒。
李玉《贺新郎·春情》:“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
”殢,沉溺,困倦。
“惜花”句: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云出早”二句: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赏析:这阕词中作者虽写他人的四时之事,实际是在借他人的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的。
此词本是以寓有四时景物为游戏的。
然而于祖国,一片报效不得之忠心,却于字里行间,处处流露了出来。
口里说是要用诗酒来打发生活,准备在花月丛中度过自己的余生,而实际却痛苦于种花的`事业无人问,而惜花的心情也没有人知道。
采桑子拼音赏析
![采桑子拼音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7ab73580eb6294dc886c4a.png)
采桑子拼音赏析在辛弃疾的一生当中,最著名的诗作之一莫过于这一首《采桑子》,而其中的名句‘为赋新词强说愁’更是名传千古,经久不衰,本文采桑子辛弃疾加拼音,欢迎大家参考~!原文:采桑子作者: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采桑子辛弃疾拼音:shǎo nián bú shí chóu zī wèi ,ài shàng céng lóu 。
ài shàng céng lóu ,wéi fù xīn cí qiáng shuō chóu 。
ér jīn shí jìn chóu zī wèi ,yù shuō hái xiū 。
yù shuō háixiū ,què dào tiān liáng hǎo gè qiū !采桑子辛弃疾翻译:年少时不知道什么是愁,喜欢在新作的词里强说忧愁的感觉。
而到了今天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还是没有说出来,只是说秋天真是凉爽啊。
采桑子辛弃疾字词解释:①又名《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
②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③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多少事,欲说还休。
”采桑子辛弃疾中心思想:这首诗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采桑子辛弃疾背景:《采桑子辛弃疾》又称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
采桑子辛弃疾赏析:这首词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
最高楼赏析及译文注释
![最高楼赏析及译文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b2877b6b08a1284ac85043f8.png)
最高楼赏析及译文注释最高楼赏析及译文注释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译文我请求辞官归隐,但儿子以田产还没置办为由不让辞官,于是写了这首词骂儿子。
我已渐渐年老,力尽筋疲,功名富贵的实现要待到何时?何况富贵功名还处处隐伏着危机。
穆生因楚王稍懈礼仪便抽身辞去,陶潜尚未得享俸禄就弃官而归。
穆先生、陶县令那样明达的人都是我十分崇敬的老师。
归隐后一定要将荒园修葺,“佚老园”就是个合适的名字。
再建个亭儿取名为“亦好”,便能闲时饮酒,醉时吟诗。
一块田地千年之中要换八百主人,一人嘴里又能插上几张饭匙。
退隐之后便一切作罢,何须再费口舌说什么是非得失。
注释⑴最高楼:词牌名。
⑵乞(qǐ)归:请求退休归田。
⑶犬子: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⑷田产未置:还没有置备好田地产业。
⑸止:劝阻。
⑹衰(shuāi):年老。
⑺须:等待。
⑻富贵:有功业。
⑼醴(lǐ):甜酒。
⑽抽身:退出仕途。
⑾得米弃官归:陶渊明当彭泽县令时,曾有上司派督邮来县,吏请以官带拜见。
渊明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于是解印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弃官归隐之志。
⑿葺(qì):修缮。
⒀佚(yì)老:安乐闲适地度过晚年。
⒁亦(yì)好:退隐归耕,虽贫亦好。
⒂匙(chí):小勺。
⒃休休:罢了,此处含退隐之意。
⒄甚(shèn):什么。
赏析/鉴赏绍熙五年(1194年),词人任福建安抚使,因其壮志难酬,打算辞官归隐,却遭到儿子的阻挠,因此词人写下这首词来训斥儿子。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三句直接驳斥儿子用以阻止词人引退的理由,有针锋相对之势。
词人的儿子认为词人此时的官位还不够,积蓄的俸禄还不足以购买丰厚的田产,言下之意希望父亲能继续升官,而词人劈头便说:“吾衰矣。
辛弃疾:《最高楼》原文加赏析
![辛弃疾:《最高楼》原文加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b376da4afe04a1b171de33.png)
辛弃疾:《最高楼》原文加赏析导语:辛弃疾:《最高楼》原文加赏析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赏析】词,本是一种纯粹的音乐文学艺术品,但在发展过程中,实用功能不断扩大,许多作品已经兼备了应用文的性质。
特别是到南宋,她几乎进入了人们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可以用来谈恋爱,可以用来交朋友,可以用来孝顺父母,可以用来联络亲戚,乃至替人作寿,给人送终,祝人新婚,贺人生子,打阔佬的秋风,拍上司的马屁……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能。
然而,写词来训儿子,这还是头一回。
如若编一本“宋词之最”,这首诗该算一项“纪录”罢?此词约作于公元1194年(光宗绍熙五年),当时词人五十五岁,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任(从梁启超、邓广铭二先生说)。
据词及小序可知,词人因官场上的失意,打算辞官,但那不晓事的“犬子”极力反对,(家中田地、房产还未购置齐全,老头子倒想洗手不干了,一旦他老人家呜呼哀哉,叫咱哥儿们喝西北风去?)于是词人便作了这首词数落他。
由于“犬子”劝阻自己的充足理由是官做得还不够大,薪俸级别还不够高,一句话,还不够“富贵”,因此,词人首先抓住“富贵”这两个字来作文章,打开窗户说亮话,张口便道:我老啦,干不动了,等“富贵”要等到哪一天呢?接下去改用让步性语气,以退为进:就算能捱到“富贵”的那一天又能怎样?“富贵”是好要的么?爬得高,跌得重,危险得很呐!上阕头三句看似肆口而成,其实字字都有来历。
“吾衰矣”出自《论语·述而》:“子(孔子)曰:‘甚矣吾衰也。
’”“须富贵何时”出自《汉书·杨恽传》:杨恽报孙会宗书:“人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则见于《晋书·诸葛长民传》。
东晋末年,长民官至都督豫州扬州之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领淮南太守,深得实力派、太尉刘裕的信任,权倾一时。
最高楼·咏梅原文及赏析
![最高楼·咏梅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276a7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2.png)
最高楼·咏梅原文及赏析最高楼·咏梅原文及赏析春乍透,香早暗偷传。
深院落,斗清妍。
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
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
花不向沉香亭上看。
树不着唐昌宫里玩。
衣带水,隔风烟。
铅华不御凌波处,蛾眉淡扫至尊前。
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
译文春意刚刚显露,梅花的清香却早已传播开来。
它们在幽静的院落里,以自己的清高绝俗的姿态,斗奇争妍。
它的紫檀色般的枝干,下垂似流苏;它金黄色的须蕊,胜过辟寒金做成的花钿。
琼树它虽华贵,比不上高洁的梅花,只值得一笑。
沉香亭上的牡丹花和唐昌宫里的玉蕊花虽被万千游人所爱,但高洁的梅花也不愿与之为伍。
能够与其并列的形象都与其有着一衣带水的联系,只是还隔着蒙蒙的风烟。
就像洗尽铅华呈素姿的宓妃和蛾眉淡描的虢国夫人。
但现在,虽然梅花与她们看似相同,但际遇却相差甚远,对比之下,十分可怜啊。
注释最高楼:又名《最高春》。
双调八十一字,亦有七十八字至八十五字各体。
平韵间叶仄韵,但亦有全用平韵或全用仄韵者。
斗清妍:以清雅绝俗的花姿斗奇争胜。
流苏带:用五彩丝结成的带饰。
辟寒钿:用辟寒金制成的首饰:魏明帝时,有人献嗽金鸟,不怕寒,常吐金屑如粟,宫人争以鸟所吐金为钗铒,称之为“辟寒金”(见段成式《西阳杂俎》)。
这两句描绘出梅花的形象。
“更朝朝”三句:言可笑当年,有人竟为琼树美艳,朝朝欣赏:言外之意是说,比之梅花,琼花只能博得一笑而已。
沉香亭:亭名。
《雍录》载:唐兴庆宫图龙池东有沉香亭。
“树不着唐昌宫里玩”:据唐人康骈《剧谈录》记载,长安安禁坊唐昌观有玉蕊,每当春天花开时,乘车骑马来观赏的人很多。
这两句以牡丹和玉蕊为反衬,认为虽然这两种花很鲜艳,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并不能与梅花相比。
“铅华”句:曹植《洛神赋》说洛神(宓妃)“芳泽无加,铅华弗御”,“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铅华:搽脸用的粉。
“蛾眉”句:唐张祜《集灵台》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辛弃疾作品_辛弃疾诗词
![辛弃疾作品_辛弃疾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a8574708915f804d2b16c1b0.png)
辛弃疾作品_辛弃疾诗词∙辛弃疾:水龙吟原文加赏析∙辛弃疾:满江红原文加赏析∙辛弃疾:《最高楼》原文加赏析∙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原文加赏析∙辛弃疾:《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原文加赏析∙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原文加赏析∙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原文加赏析∙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原文加赏析∙辛弃疾:《满江红·暮春》原文加赏析∙辛弃疾:《念奴娇》原文加赏析∙辛弃疾:鹧鸪天·唱彻阳关泪未干∙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辛弃疾名言名句∙辛弃疾的古诗∙辛弃疾诗词∙辛弃疾的词∙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辛弃疾:汉宫春·立春∙辛弃疾:贺新郎·赋琵琶∙辛弃疾:摸鱼儿∙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辛弃疾:祝英台近∙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丑奴儿∙辛弃疾:粉蝶儿∙辛弃疾:武陵春∙辛弃疾:醉太平∙辛弃疾: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辛弃疾: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辛弃疾: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辛弃疾:卜算子·漫兴∙辛弃疾:玉楼春·戏赋云山∙辛弃疾:千年调·左手把青霓。
赞美高楼美景的词
![赞美高楼美景的词](https://img.taocdn.com/s3/m/49ab69a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8.png)
赞美高楼美景的词
1、《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宋代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
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2、《最高楼·吾衰矣》宋代辛弃疾: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3、《白帝城最高楼》唐代杜甫: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4、《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宋代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5、《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小学语文品味宋词一最高楼素材语文版
![小学语文品味宋词一最高楼素材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dce72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5.png)
最高楼吾拟乞归,大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辛弃疾吾衰矣,须富贵何时。
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个口插几张匙。
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这词内容醒豁,口语化,是千门万户的辛词风格的又一个侧面。
梁启超《稼轩年谱》系此词于闽作后,并说,“此词题中虽无三山等字样,细推当为闽中作。
盖先生之去湖南乃调任,其去江西乃被劾,皆非乞归也。
若帅越时又太老,其子不应不解事乃尔。
故以附闽词之后。
”其实稼轩去闽亦因被劾,此词当作于在闽被劾之前。
敝屣浮云富贵是稼轩一贯思想,不仅此也,他还能进一步看出“富贵是危机”的道理,身体力行戒除权钱贪欲,并以之教训子孙,在封建社会中实属难能珍贵。
辛在湖南“平乱”后,曾耿耿孤忠地给皇帝上《论盗贼札子》,说为国“杀身不顾”,但是“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而至,稼轩对自身“孤危”境况很清晰,在闽遭到“想当闽王”这样刻毒而充溢杀机的弹劾陷害,唯恐在其意中又出其意外。
(被劾“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旦夕望端坐闽王殿”。
见《宋史·辛弃疾传》)辛疾恶如仇,各方面都是一根出头椽子,不待富贵已危机四伏。
辛弃疾报国壮志历尽劫难并不消磨,他浮云富贵是真,退隐傲啸江湖恐属不得不尔。
六十余岁知镇江府时,仍遣谍至金侦察,并欲沿边募兵,造军衣万领,表现出雄心未泯,宝刀不老,垂暮之年犹思大有作为,自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所以此词煞尾“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乃违心的牢骚话,不能据之论辛思想。
含混敷衍那是诛心排场,虚与委蛇。
“暂忘设醴抽身去”与下“穆先生”所说为同一典故。
《汉书·楚元王传》载,穆生为楚元王中大夫,不善酒,赏为其设醴(薄酒)。
王戊即位,忘设醴。
穆生退曰,“王之意怠,可以退矣。
否则楚人将钳我于市。
”遂谢病去。
古人精忠报国往往是要以皇帝为偶象和前提的,小序中说“吾拟乞归”,明显是感到了“王之意怠”,为避“钳我于市”的危机,应明智地“抽身去”。
《最高楼》宋词
![《最高楼》宋词](https://img.taocdn.com/s3/m/fc775b0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b.png)
《最高楼》宋词《最高楼》宋词精选我们知道南宋词人程垓风流倜傥,他曾于一妓感情甚笃,不知为何竟分道扬镳,但程垓并未因时间的过去而减弱对该妓的思念之情,这首词就是作者描述了他们俩的爱情悲剧及其对心灵产生的创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对该妓的痴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最高楼程垓旧时心事,说着两眉羞。
长记得、凭肩游。
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
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
也谁料、春风吹已断。
又谁料、朝云飞亦散。
天易老,恨难酬。
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
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
程垓词作鉴赏这首词,遣字造句,通俗易懂,但其章法艺术却独具一格,曲尽其情。
上片起句旧时心事,说着两眉羞,开门见山,直说心事,直披胸坎,为全词之纲,以下文字皆由此生发,深得词家起句之法。
旧时,为此词定下了回忆的笔调,长记得以下至上片结句,都是承此笔势,转入回忆,并且皆由长记得三字领起。
作者所回忆的内容,是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使他长留记忆中的两年事,一是游乐,一是离别,前者是最痛快的,后者是最痛苦的。
他以这样的一喜一悲的典型事例,概括了他与她的悲欢离合的全过程。
写游乐,他所记取的是最亲密的形式凭肩游,和最美好的形象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
因系恋人春游,所以用笔轻盈细腻,极尽温柔细腻情态,心神皆见,浓满视听。
写其离别,则用了三个短促顿挫、迭次而下的三字句: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
作者写离别,没有作执手相看泪眼之类的率直描述,而是选取了行、醉、留三个方面的行动,并皆以几番加以修饰,从而揭示情侣双方分离时心灵深处的痛苦和依依不舍。
行是指男方将要离去:醉是写男方为了排解分离之苦而遁入醉乡,在片时的麻醉中求得解脱:留,一方面是女方的挽留,另方面也是因为男方大醉如泥而不能成行。
作者在《酷相思》中曾说:欲住也,留无计。
醉可能是无计可生时的一计。
这些行动,都是几番重复,其对爱情的缠绵执着,便不言而喻了。
作者写离别,仅用了九个字,却能一波三折,且将写事抒情熔为一炉,的确是词家正宗笔法。
最高楼(寿七十)原文_翻译及赏析
![最高楼(寿七十)原文_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8b71f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6.png)
最高楼(寿七十)原文_翻译及赏析年高德劭,休叹老而传。
纵白发,尚红颜。
楚丘且谓吾始壮,大致仕亦宜然。
更尊荣,安富贵,寿绵延。
闻道生辰当月吉,万福千祥降自天。
献春酒,展华筵。
从心奚止不逾矩,绛人彭祖信齐肩。
更殷勤,加颂祷,等椿年。
——宋代·徐架阁《最高楼(寿七十)》最高楼(寿七十)年高德劭,休叹老而传。
纵白发,尚红颜。
楚丘且谓吾始壮,大致仕亦宜然。
更尊荣,安富贵,寿绵延。
闻道生辰当月吉,万福千祥降自天。
献春酒,展华筵。
从心奚止不逾矩,绛人彭祖信齐肩。
更殷勤,加颂祷,等椿年。
官差捉船为载兵,大船买脱中船行。
中船芦港且潜避,小船无知唱歌去。
郡符昨下吏如虎,快桨追风摇急橹。
村人露肘捉头来,背似土牛耐鞭苦。
苦辞船小要何用?争执汹汹路人拥。
前头船见不敢行,晓事篙题敛钱送。
船户家家坏十千,官司查点侯如年。
发回仍索常行费,另派门摊云雇船。
君不见官舫嵬峨无用处,打彭插旗马头住。
——清代·吴伟业《捉船行》捉船行清代吴伟业展开阅读全文∨ 官差捉船为载兵,大船买脱中船行。
中船芦港且潜避,小船无知唱歌去。
郡符昨下吏如虎,快桨追风摇急橹。
村人露肘捉头来,背似土牛耐鞭苦。
苦辞船小要何用?争执汹汹路人拥。
前头船见不敢行,晓事篙题敛钱送。
船户家家坏十千,官司查点侯如年。
发回仍索常行费,另派门摊云雇船。
君不见官舫嵬峨无用处,打彭插旗马头住。
▲春阳泛野动,春阴与天低。
远林气蔼蔼,长道风依依。
览物虽暂适,感怀翻然移。
所见既可骇,所闻良可悲。
去年水后旱,田亩不及犁。
冬温晚得雪,宿麦生者稀。
前去固无望,即日已苦饥。
老稚满田野,斫掘寻凫茈。
此物近亦尽,卷耳共所资。
昔云能驱风,充腹理不疑;今乃有毒厉,肠胃生疮痍。
十月七八死,当路横其尸。
犬彘咋其骨,乌鸢啄其皮。
胡为残良民,令此鸟兽肥?天岂意如此?泱荡莫可知!高位厌梁肉,坐论搀云霓。
岂无富人术,使之长熙熙?我今饥伶俜,悯此复自思:自济既不暇,将复奈尔为!愁愤徒满胸,嵘[山+“宏”去宀]不能齐。
辛弃疾《最高楼·吾衰矣》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辛弃疾《最高楼·吾衰矣》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959ef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6d.png)
最高楼·吾衰矣宋·辛弃疾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注释⑴最高楼:词牌名。
⑴乞(qǐ)归:请求退休归田。
⑴犬子: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⑴田产未置:还没有置备好田地产业。
⑴止:劝阻。
⑴衰(shuāi):年老。
⑴须:等待。
⑴富贵:有功业。
⑴醴(lǐ):甜酒。
⑴抽身:退出仕途。
⑴得米弃官归:陶渊明当彭泽县令时,曾有上司派督邮来县,吏请以官带拜见。
渊明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于是解印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弃官归隐之志。
⑴葺(qì):修缮。
⑴佚(yì)老:安乐闲适地度过晚年。
⑴亦(yì)好:退隐归耕,虽贫亦好。
⑴匙(chí):小勺。
⑴休休:罢了,此处含退隐之意。
⑴甚(shèn):什么。
翻译我请求辞官归隐,但儿子以田产还没置办为由不让辞官,于是写了这首词骂儿子。
我已渐渐年老,力尽筋疲,功名富贵的实现要待到何时?何况富贵功名还处处隐伏着危机。
穆生因楚王稍懈礼仪便抽身辞去,陶潜尚未得享俸禄就弃官而归。
穆先生、陶县令那样明达的人都是我十分崇敬的老师。
归隐后一定要将荒园修葺,“佚老园”就是个合适的名字。
再建个亭儿取名为“亦好”,便能闲时饮酒,醉时吟诗。
一块田地千年之中要换八百主人,一人嘴里又能插上几张饭匙。
退隐之后便一切作罢,何须再费口舌说什么是非得失。
赏析绍熙五年(1194年),词人任福建安抚使,因其壮志难酬,打算辞官归隐,却遭到儿子的阻挠,因此词人写下这首词来训斥儿子。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三句直接驳斥儿子用以阻止词人引退的理由,有针锋相对之势。
词人的儿子认为词人此时的官位还不够,积蓄的俸禄还不足以购买丰厚的田产,言下之意希望父亲能继续升官,而词人劈头便说:“吾衰矣。
辛弃疾《最高楼》励志诗词
![辛弃疾《最高楼》励志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7ce662a2ddccda38366baf82.png)
辛弃疾《最高楼》励志诗词篇一:辛弃疾最高楼吾拟乞归最高楼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
更作个、亭儿名亦好。
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休休休,更说甚,是和非!與松樹你推我擠遣興的《西江月》:「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用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與酒杯稱兄道弟第一闋是題為「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的〈沁園春〉:「杯,汝來前。
老子今朝,點檢形骸。
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漫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
渾如此,觀汝於知己,真少恩哉!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人間鴆毒猜。
況怨無大小,生於所愛。
物無美惡,過則為炎。
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
』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篇二:励志名句流传千古的诗词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3、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4、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7、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1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12、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 13、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国志) 14、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1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最高楼词牌格律
![最高楼词牌格律](https://img.taocdn.com/s3/m/9863ad3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6.png)
最高楼词牌格律【题目】最高楼【词牌】词牌格律〖韵脚〗ababcdcd【分段】一楼难求头,二楼势如虹。
三楼独立高,四楼引众峰。
五楼天地阔,六楼云雾踪。
七楼神仙居,八楼倚风松。
九楼入云端,十楼蝉鸣钟。
十一楼车水香,十二楼红叶丛。
十三楼碧玉盘,十四楼天光中。
十五楼仙女散,十六楼翠屏峰。
十七楼云雨过,十八楼半山中。
十九楼玉女照,二十楼银烛红。
【内容】人生在世,就如同光阴中的一座楼。
一楼难求头,这是每个人人生的起点,需要付出努力才能站在起点上,向着更高的楼层奋斗。
二楼势如虹,一步步地攀登,充满着信心和激情,如同经历了一场雨后彩虹的美丽奇迹。
三楼独立高,自信而独立的心态,能够带动自己走过高楼,人生路上的风景因此而更美。
四楼引众峰,走到了这一步,也许已经成为了别人的标杆,引领众人向前共同追求更高的目标。
五楼天地阔,一览众山小,自己的心胸也得以扩大,从中更加意识到人生的意义。
六楼云雾踪,看过了大自然的神奇,也开始思考人类的文明与未来。
七楼神仙居,事业和生活开始向更高处迈进,拥有更自由、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八楼倚风松,不必为了追逐梦想而失去平衡,要懂得借助外部力量,让自身成长得更快。
九楼入云端,到达此处,已经近乎完美,但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十楼蝉鸣钟,时间的流逝开始变得更加感性,人生的每一刻都无法漏掉。
十一楼车水香,已经习惯了繁华与拥挤,你也能够从中感受到别样的生命力和活力。
十二楼红叶丛,能够看到自己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感受到岁月留下的美好回忆。
十三楼碧玉盘,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待。
十四楼天光中,追寻着极致美好的境界,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更加充实、有意义。
十五楼仙女散,幻想与现实交织,让人感到矛盾与迷茫。
十六楼翠屏峰,迎接着岁月带来的变化,让人懂得脚踏实地。
十七楼云雨过,经历了一番历练,却也未必能够领悟人生的真谛。
十八楼半山中,意识到人生已经走过了一半,更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
十九楼玉女照,让心境变得更加平和,抱怀着一份感恩,告慰过去、勉励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最高楼》原文加赏析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赏析】
词,本是一种纯粹的音乐文学艺术品,但在发展过程中,实用功能不断扩大,许多作品已经兼备了应用文的
性质。
特别是到南宋,她几乎进入了人们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可以用来谈恋爱,可以用来交朋友,可以用来孝
顺父母,可以用来联络亲戚,乃至替人作寿,给人送终,祝人新婚,贺人生子,打阔佬的秋风,拍上司的马屁……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能。
然而,写词来训儿子,这还是头一回。
如若编一本“宋词之最”,这首诗该算一
项“纪录”罢?
此词约作于公元1194年(光宗绍熙五年),当时词人五十五岁,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任(从梁启超、邓广
铭二先生说)。
据词及小序可知,词人因官场上的失意,打算辞官,但那不晓事的“犬子”极力反对,(家中田地、房产还未购置齐全,老头子倒想洗手不干了,一旦他老人家呜呼哀哉,叫咱哥儿们喝西北风去?)于是词人便作
了这首词数落他。
由于“犬子”劝阻自己的充足理由是官做得还不够大,薪俸级别还不够高,一句话,还不够“富贵”,因此,词人首先抓住“富贵”这两个字来作文章,打开窗户说亮话,张口便道:我老啦,干不动了,等“富贵”要等到哪一天呢?接下去改用让步性语气,以退为进:就算能捱到“富贵”的那一天又能怎样?“富贵”是好要的么?爬得高,跌得重,危险得很呐!
上阕头三句看似肆口而成,其实字字都有来历。
“吾衰矣”出自《论语·述而》:“子(孔子)曰:‘甚矣吾衰也。
’”“须富贵何时”出自《汉书·杨恽传》:杨恽报孙会宗书:“人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则见于《晋书·诸葛长民传》。
东晋末年,长民官至都督豫州扬州之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领淮南太守,深得实力派、太尉
刘裕的信任,权倾一时。
他贪婪奢侈,多聚珍宝美女,大建府第宅院。
然而显赫的富贵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快乐,相反,由于时时担心遭到杀身之祸,连觉也睡不安稳,竟至一月中有十几夜做恶梦惊起跳踉,如与人厮打。
他曾
叹息说:”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
“后来果然为刘裕所杀。
词人袭用其语,可见对这样的历史教训深有感触。
那么,怎样才是远祸全身的上上之策是什么呢?只有急流勇退,及时辞官归隐。
于是,下文便拈出一个正面
典型来和诸葛长民作对比。
《汉书·楚元王传》记载,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封楚王,他以穆生、白生、申公等三人
为中大夫,十分恭敬礼遇。
穆生不喜欢喝酒,刘交开宴时,特地为他“设醴”(摆上度数不高的米汁甜酒)。
后来
刘交的孙子刘戊为王,有一次忘了为穆生设醴,穆生退而言曰:我该走了。
醴酒不设,说明王爷已开始怠慢,再
不走,就将获罪遭殃。
穆生称病去职后,刘戊日渐淫暴,白生、申公劝谏无效,反被罚作苦役,真个应验了穆生
的预言。
“暂忘”句即咏此事。
因说穆生,所以,又带出另一位先哲来,那就是在任彭泽县令不肯为五斗米折腰、
弃官而归隐田园的陶渊明。
揣测词人的作意,请陶渊明到场本是为了应付格律。
——此处例须对仗,故不能让”穆
先生“落单,一定得给他找位”傧相;但“陶县令”弃官的动因与“穆先生”又不尽相同,他的拂衣而去,还包含着“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成分,于是,他的出场就给词意增添了一项
新的内容,其作用又不仅仅是给“穆先生”当陪衬了。
总而言之,词人将这两位高士悬为自己的师范,用意十分明显:“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意思是说:朝廷对我既然
不太信任,那么再干下去恐怕就会有祸患那又有什么“富贵”可言呢?更何况,牺牲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去博取“富贵”,代价也未免太大。
这“富贵”求不得,老夫拿定主意要归隐了。
下阕头四句,谈自己辞官后的打算:辟一处花园,建一座亭阁,闲下来作甚?喝老酒。
喝醉了作甚?写诗词。
优哉游哉,岂不快哉!陶然欣然,何其超然!“闲饮酒醉,吟诗”为短句流水对,只寥寥六字,两组连续性的动态
画面,便写尽了理想中的隐居生活的情趣。
然而还不可忽过“佚老”、“亦好”二辞。
其一“老”、“好”相叶,是辅韵,
与“时”、“机”、“归”、“师”、“诗”、“匙”、“非”等主韵共同构成此调的平仄韵错叶格,有声情摇曳之美,其二,四
字俱有典故,“佚老”见《庄子。
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盖谓人生碌碌,只有老来才得安逸(“佚”,同“逸”)。
“亦好”语出唐戎昱《长安秋夕》诗:“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即今俗话
所谓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草窝”。
词人要以“佚老”、“亦好”命名园、亭,虽不直说颐养天年、安贫乐道,但
自珍桑榆、不慕金紫之意,已曲曲传出,韵味更有深长之妙。
词人自己固然是安贫了,其奈“犬子”不“安”何?不可不给以当头棒喝。
于是又折且词笔来训子:千年田换八百主!——多置田产,又有何用?适足害你们弟兄几个成为“败家子”而已!一个人长有几张嘴巴?插得下许多调羹?——家有薄田几亩,还不够你们粗茶淡饭么?你别再说三道四了!如果说上文还带有若干书卷气、不够家常的话,那么最后这一段真可谓口角生风,活生生是老子骂儿子的现场录音,写神了,写绝了!值得一提的是,“千年”二
句虽用俚语,却仍有宋人载籍可以参证。
“千年田换八百主”,见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载五代时韶州
灵树院如敏禅师语。
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千年田八百主。
”僧云:“如何是千年田八百主?”师云:“郎当屋舍勿(没)人修。
”这些话头,再早些还可寻溯到王梵志诗:“年老造新舍,鬼来拍手笑。
身得暂时坐,死
后他人卖。
千年换百主,各自循环改。
前死后人坐,本主何相(厢)在。
”“一人口插几张匙”,范成大《石湖居士
诗集》卷二十六《丙午新正书怀》十首其四(穷巷闲门本然):“口不两匙休足谷。
”自注:“吴谚曰:”一口不能着两匙。
‘“用俗话隐括入律,且对仗工稳,尤为难得,词人的水平,真不可测!
这首词,既具备历史的思辨,又富有人生的哲理;既充满着书斋里的睿智,又洋溢着生活中的气息;亦庄亦谐,亦雅亦俚;庄而不病于迂腐,谐而不阑入油滑;雅是通俗的雅,俚是规范的俚;显示出词的胸襟之大、见识
之高、性格之爽、学养之深,显示出词人具有驾驭各种不同类型语言艺术的非凡能力。
辛词尤善用典故和化用前人成句,此篇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
“吾衰”句用《论语》,是经:“须富”句、“暂忘”
句用《汉书》,“富贵”句用《晋书》,是史:“佚老”用《庄子》,是子:“亦好”用唐诗,是集。
——一首词中,四
部都用遍了。
就时代而言,从春秋、战国、汉、晋、唐、五代一直用到宋。
就文体言,自诗、文一直用到和尚语录、民间谣谚。
就用法而言,或整用成句,或提炼文意,或增减字面,或翻换言语。
在此道上,词人真达到了炉
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
宋代,封建帝王用较优厚的经济待遇来笼络武将和士大夫们,以换取他们的忠勤服务,因此,官僚地主置田庄、营第宅、蓄家妓之风盛极一时。
而当时发达的城市商业经济畸形繁荣的色情业,又大大刺激了纨绔子弟的消
费欲望,把他们的胃口吊得很高。
红烛呼卢,千缗买笑,在“销金锅”里荡尽祖产的不肖子孙处处皆是。
“君子之泽”往往二世、三世而斩,不待五世了。
北宋沈括《梦溪笔淡》卷九《人事》记载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将军郭进
的新建府第落成,大开筵席,不但请木工瓦匠与宴,而且让他们坐在自家子弟们的上位。
有人问道:公子们怎么
好同匠人为伍呢?郭进指着工匠们说:这是造房子的。
又指着子弟们说:这是卖房子的,当然应该坐在下风。
进
死后不久,府第果然落入他人之手。
郭进者流,看问题不可谓不透彻,做事情不可谓不通达,然而既有先见之明,那又为何还建造府第呢?既然建了,又为何不能对子弟们严加管教,使之成器?相比之下,词人能够不措意于营
置田产,且“犬子”嘟嘟囔囔时乃能赋词骂,真算得上是一位高明的家庭教育专家了。
这在封建时代真是难能可贵,即便对于今天的人们,恐怕也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