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主动转向系统(Direct Adaptive Steering)

合集下载

线控转向系统技术综述与实车应用(一)

线控转向系统技术综述与实车应用(一)

◆文/江苏 高惠民线控转向系统技术综述与实车应用(一)一、概述汽车线控技术(X-by-wire)起源于飞机的电传操纵系统,飞行员不再通过传统的机械回路或液压回路来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而是通过安装在操纵杆处的传感器检测飞行员施加在其上的力和位移,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在电控单元中将信号进行处理,然后传递到执行机构,从而实现对飞机的控制。

随着线控技术的发展,这一技术逐渐应用到汽车。

图1所示为集成线控系统线控转向(Steer by Wire,简称 SBW)系统、线控制动(Brake by Wire,简称BBW)系统示意图。

汽车线控技术就是将驾驶员的操纵动作经过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通过电缆直接传输到执行机构的一种系统。

目前,汽车的线控技术主要有线控转向(Steer by Wire,简称 SBW)系统、线控制动(Brake by Wire,简称BBW)系统、线控驱动(Drive by Wire,简称DBW)系统、线控悬架(Suspension by Wire)系统、线控换挡(Shift by Wire)系统。

通过分布在汽车各处的传感器实时获取驾驶员的操作意图和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信息,传递给电控单元,电控单元将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合适的控制参数传递给各个执行机构,进行对汽车的控制,极大的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

其中,SBW作为线控底盘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一直是国内外汽车厂商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根据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规划,将在2025年实现智能线控底盘系统产业化推广应用。

SBW就是通过线控化、智能化实现个性驾驶、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等目标,是智能网联汽车落地的关键技术。

二、SBW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汽车转向系统大致经历了机械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ydraulic Power Steering,HPS)、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Electro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EH 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El ectr ic Power Steering,EPS)的一个发展过程。

汽车常见英语缩写解释(精心整理)

汽车常见英语缩写解释(精心整理)

1.CVVT是英文Continue Variable Valve Timing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它是近些年来被逐渐应用于现代轿车上的众多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中的一种。

例如:宝马公司叫做 Venus,丰田叫做VVTI,本田叫做VTEC,但不管叫做什么,他们的目的都是给不同的发动机工作状况下匹配最佳的气门重叠角(气门正时),只不过所实现的方法是不同的。

本田的VTEV-I理论上比其他的要先进.兼顾了高低转速的需要,由于他是纯机械式的,没有象宝马和其他车厂是使用电子控制所以在世界上还是比较先进的了,现在目前最好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宝马760的是无段式的.被公认为全球最先进的发动机。

2.TSI是 Turbo-charging,涡轮增压;Super-charging,机械增压和Injection,燃油直喷,三个关键特色的首字母缩写。

在涡轮增压(大家听很多了比较熟悉吧)基础上,机械增压填补了涡轮增压产生迟滞时的动力输出,燃油直喷技术令发动机对燃料的使用效率提高到新的高度。

在欧洲,搭载双增压发动机的高尔夫GTI1.4TSI在获得远超2.0L 自然吸气时发动机功率的同时获得了更低的燃油消耗,这真是一台有劲儿的机器,还很环保。

国内引进国产的TSI发动机确切说是FSI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的结合。

即涡轮增压(Turbocharger)+FSI.省略了机械增压和分层燃烧部分。

省略的部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除了高成本的价格门槛外,双增压会大副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相对应的使用的燃油的标准也大大提高,相对于燃油质量普遍一般的国内市场,有时候高科技的减配也是无奈而必须的。

3.DSG(Direct Shift Gearbox)中文表面意思为“直接换挡变速器”,DSG 有别于一般的半自动变速箱系统,它是基于手动变速箱而不是自动变速箱,因此,它也是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一员。

配备了DSG的发动机由于快速的齿轮转换能够马上产生牵引力和更大的灵活性,加速时间比手动变速器更加迅捷。

线控转向简介介绍

线控转向简介介绍

总结词
模块化、可定制性
详细描述
该机器人的线控转向系统采用了模块化和可定制化的 设计思路,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定制 化开发。该设计具有模块化和可定制性的特点,能够 提高机器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机器人的应用提供 了更加广泛的可能性。
THANKS
感谢观看
环境适应性
线控转向系统可以帮助无人机和机器人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如 狭窄的空间和崎岖的地形等。
人机交互
通过线控转向系统,无人机和机器人可以实现更直观和高效的人机交 互方式,例如通过遥控器或手势来控制它们的移动方向和姿态。
04
线控转向系统的关键技 术
转向信号的传输与处理技术
信号的传输
线控转向系统通过电信号传输转 向指令,具有快速、可靠和高效 的特点。
反馈控制
实时监测车辆的转向状态和驾驶员的转向输入,通过反馈控 制技术调整助力单元的辅助力,以提高转向系统的舒适性和 稳定性。
05
线控转向系统的未来发 展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可靠性
线控转向系统需要具备更高的可靠性,确保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运行。
安全性
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安全性能,包括防止误操作、故障预警、失效保护等功能 。
案例三:某型机器人的线控转向系统实现
总结词
自主性、可扩展性
详细描述
该机器人的线控转向系统采用了自主控制技术和可扩展 的硬件架构,能够实现自主转向和路径规划。该设计具 有自主性和可扩展性的特点,能够提高机器人的自主性 和适应性,为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案例三:某型机器人的线控转向系统实现
06
线控转向系统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型电动汽车的线控转向系统设计

线控转向系统技术综述与实车应用(二)

线控转向系统技术综述与实车应用(二)

◆文/江苏 高惠民线控转向系统技术综述与实车应用(二)(接2022年第6期)六、SBW系统的路感反馈控制汽车转向系统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操纵转向,驾驶员通过操纵转向盘来控制转向轮绕主销转动;二是反馈路感,将整车及轮胎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通过转向盘反馈给驾驶员,即路感。

前者驾驶员是输入,实现转向系统的角位移功能;后者是将路感反馈给驾驶员,实现力传递功能。

二者结合,构成了汽车转向过程中的“人一车—路”的闭环控制。

1.转向盘力矩分析 驾驶员在操纵车辆过程中,转向盘操纵转矩与转向盘转角、车速以及路面附着情况等密切相关。

为了让驾驶者能够清晰地触摸到这些信息,所设计的SBW转向盘上力矩模型(图9),充分考虑转向盘力矩影响因素,如反馈力矩、摩擦力矩、阻尼控制力矩、限位控制力矩以及主动回正力矩,这些可以看作转向盘上的反作用力。

所建立模型是这些力矩的总和。

(1)反馈力矩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反馈给驾驶员的力矩,其大致反映了车辆的行驶状态和路面状况。

在相关标准和文献的研究中,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车速、转向盘转角、侧向加速度与转向盘转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①汽车低速行驶时,其侧向加速度的变化较小,驾驶员不易感知到此车身信息的变化,但是对转向盘转角变化却非常敏感,因而在设计路感时,转向盘转角和车速信息要占比较大的权重。

②汽车高速行驶时,由于受到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制约,转向盘在较小的范围内转动,此时转角的变化对侧向加速度的影响很大,驾驶员对侧向加速度变化反而很敏感,因而在设计路感时,要重点考虑侧向加速度和车速对转向盘力矩的影响。

③汽车在高、低速之间行驶时,此时的车速越大,则转向盘力矩越大。

驾驶员对侧向加速度和转向盘转角都较为敏感,因而在设计路感时,不仅要考虑转向盘转角的影响,也要将侧向加速度和车速对转向盘力矩的影响考虑进去。

(2)摩擦力矩在机械结构中,摩擦力矩是一直存在不可忽略的。

而SBW系统因断开了转向管柱与转向器间的连接,所以驾驶员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摩擦力矩只来源于转向盘总成。

线控转向的控制策略介绍

线控转向的控制策略介绍

线控转向的控制策略介绍线控转向是一种由电子控制单元(ECU)通过电磁调节的方式控制驾驶员向左或向右转向的系统。

它主要通过控制车辆的方向盘和车轮转动来实现转向功能,具有精确度高、响应速度快、操控性好等优点。

线控转向的控制策略包括车辆动态模型建立、转向控制算法设计、系统参数辨识和控制性能评价等方面,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车辆动态模型的建立是进行转向控制策略设计的基础。

车辆动态模型主要包括车辆的横向运动和转向控制部分。

横向运动模型主要描述车辆的横向加速度和侧滑角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一般采用基于差分方程的离散模型进行描述。

而转向控制部分主要包括转向角度、转向助力等变量的关系,通常使用动力学方程或力矩平衡方程描述。

通过建立准确的车辆动态模型,可以为转向控制策略的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其次,转向控制算法的设计是线控转向的核心部分。

转向控制算法的设计旨在通过ECU对转向系统的电磁调节来实现精确的转向控制。

常见的转向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和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等。

PID控制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算法,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参数来实现对转向系统的控制。

模糊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算法,通过设定一系列模糊规则来实现对转向系统的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则是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来实现对转向系统的控制。

通过选择合适的转向控制算法,可以实现对转向系统的精确控制。

然后,系统参数辨识是线控转向的关键环节。

系统参数辨识主要是通过对转向系统的回归分析来确定系统的关键参数。

常见的系统参数辨识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估计法和蒙特卡罗法等。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通过最小化残差平方和来确定系统参数的方法,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拟合来估计系统参数值。

极大似然估计法则是一种通过最大化似然函数来确定系统参数的方法,通过统计学原理对系统参数进行估计。

蒙特卡罗法则是一种通过随机采样的方式对系统参数进行估计。

通过系统参数辨识,可以获得准确的系统模型,进而实现对转向过程的控制。

DAS线控主动转向系统

DAS线控主动转向系统
DAS线控主动转向系统
DAS线控主动转向系统英文称为Direct
Adaptive Steering,实际上这项技术并不是 什么新鲜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 宇航局便已在宇宙飞船的操控系统使用这 种电控系统。宇宙飞船上这套名为Fly–By– Wire的系统,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喷气式战 斗机、部分民用飞机,以及船舶的操控系 统中。现在这项技术被“下放”到了车辆 控制中,日产已经公布将在其豪华品牌英 菲尼迪的新产品Q50上使用。
系统原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套线控转向系统的构成与 传统转向系统结构类似,也是 由方向盘、转向柱、转向机组 成。不同之处在于它多了3组 ECU电子控制单元、方向盘后 的转向动作回馈器、离合器。

线控转向系统课件

线控转向系统课件
线控转向系统依赖于电子技术和软件控制,因此 对其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如果系统出现故 障,可能会导致转向失灵等严重后果。
法律法规限制
目前针对线控转向系统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 善,例如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如何划分责任等问题, 这可能会限制线控转向系统的广泛应用。
成本问题
线控转向系统的制造成本较高,因为其中涉及大 量的电子元件和软件控制模块。这使得搭载线控 转向系统的车型价格较高,可能会影响其市场竞 争力。
执行器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 转向助力的精确控制,确保汽 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意图进行 转向。
03
线控转向系统的优点与挑战
优点
• 提高驾驶安全性:线控转向系统通过电子信号传输取代了传统的机械连接,减 少了由于机械连接造成的延迟,从而提高了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响应速度,提 高了驾驶安全性。
挑战
技术可靠性
机器人技 术
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线控转向系统可用于机器人的关节控制和移动控制,实现更 加灵活和精确的机器人运动控制。
线控转向系统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应用还可以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精度,拓 展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05
线控转向系统的未来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的发 展,线控转向系统将更加智能化,
虽然线控转向系统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技术成熟度、成本压力和法规标准等方面的 挑战。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将为线控转向系统带来更多 的机遇和空间。
THANKS
感谢观看
技术突破
20世纪90年代,随着传感器、 控制理论和电力电子技术的进 步,线控转向系统逐渐成熟。
当前应用
现代高级汽车已经广泛应用线 控转向系统,以提高驾驶安全 性和舒适性。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分析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分析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分析本文通过阐述汽车转向系统在汽车运行时的功能和作用,并介绍了线性转向系统的结构和性能,最后分析了线性转向系统中虚拟现实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对2个自由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进行论述。

标签: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系统0引言转向系统是与汽车主动安全性能相关的重要系统,其操纵稳定性好坏对汽车性能影响很大。

操纵性是汽车准确的按照驾驶员意图行驶:稳定性是汽车在危险工况(侧滑或横摆)下汽车仍稳定行驶。

为提高操纵稳定性,出现了ESP(电子稳定程序)、主动转向、4WS(4轮转向)等。

ESP判断产生不足转向或过度转向时相应在后轮、前轮产生制动力,产生横摆力矩即纠偏力矩。

主动前轮转向(AFS-Active front steering)通过电机根据车速和行驶工况改变转向传动比。

低、中速时,转向传动比较小,转向直接,以减少转向盘的转动圈数,提高转向的灵敏性和操纵性;高速时,转向传动比较大,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系统中的机械连接使得驾驶员直接感受到真实的路面反馈信息。

四轮转向的后轮也参与转向。

低速时,后轮与前轮反向转向,减小转弯半径,提高机动灵活性。

高速时,后轮与前轮同向转向,提高汽车的稳定性。

其控制目标是质心侧偏角为零。

然而这些汽车转向系统却处于机械传动阶段,由于其转向传动比固定,汽车的转向响应特性随车速而变化。

因此驾驶员就必须提前针对汽车转向特性的幅值和相位变化进行一定的操作补偿,从而控制汽车按其意愿行驶。

如果能够将驾驶员的转向操作与转向车轮之间通过信号及控制器连接起来,驾驶员的转向操作仅仅是向车辆输入自己的驾驶指令,由控制器根据驾驶员指令、当前车辆状态和路面状况确定合理的前轮转角,从而实现转向系统的智能控制,必将对车辆操纵稳定性带来很大的提高,降低驾驶员的操纵负担,改善人一车闭环系统性能。

因而线控转向系统(Steering-By-Wire System,简称SBW)应运而生。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分析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分析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分析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CU)、电动转向助力装置(EPAS)、转向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和驱动电机等。

ECU是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它接收来自转向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车辆条件和驾驶员的意图来控制电动转向助力装置和驱动电机的工作。

EPAS是系统的核心装置,它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转向力矩来实现车辆的转向操作。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相比传统的机械转向系统具有多种优势。

首先,它可以根据驾驶员的意图自动调整转向力矩,使转向操作更加轻松、流畅且精确,减少驾驶的疲劳感。

其次,它可以通过调整转向力矩的大小和方向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增加驾驶的安全性。

此外,它还可以根据行驶速度和路面状况等因素主动调整转向力矩,以提供最佳的驾驶体验。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转向算法和电动转向助力装置设计。

转向算法根据转向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的数据以及驾驶员的意图,计算出合适的转向力矩,并将其发送给EPAS。

电动转向助力装置设计需要考虑转向力矩的输出范围和响应速度,以及与车辆其他系统的协同工作等问题。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在汽车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线控转向系统可以与其他相关系统集成,实现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功能。

同时,它还可以与电子稳定系统等安全辅助系统结合,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能。

此外,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线控转向系统可以与电动驱动系统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车辆的性能。

总之,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利用电子和传感器技术来实现车辆的转向操作。

它具有精度高、操控性强和安全性能好等优势,并且在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将继续迎来新的突破和创新。

线控转向系统 控制英文

线控转向系统 控制英文
1 University of Rome Tor Vergata, Electronic Engineering Department, Via del Politecnico 1, 00133 Rome - Italy. (e-mail: scalzi@ing.uniroma2.it) 2 LCPC/INRETS - LIVIC, 14 Route de la Miniere, 78000 Versailles, France. {ner 3 LSS-Suplec, Plateau du Moulon, 3, rue, Joliot-Curie 91192 Gif-surYvette, France. (e-mail: pasillas@lss.supelec.fr) 4 IBISC - CNRS FRE 3190 UEVE, 40 rue du Pelvoux 91020 Evry cedex - France. (e-mail: said.mammar@inrets.fr)
FrA19.4
Active Steering Control Based on Piecewise Affine Regions
Stefano Scalzi1 , Andre Benine-Neto2, Mariana Netto2 , William Pasillas-Lepine3, Sa¨ ıd Mammar4
I. I NTRODUCTION Many vehicle control systems were implemented in the last years with the goal of increasing safety; the active steering control technology has been introduced in some production vehicles or on steer by wire prototypes in which the conventional steering elements are replaced by two electrical actuators which are positioned in the front corners of the vehicle to turn the front wheels. Many patents (see for example [1] and [2]) and papers [3] - [6] have been proposed. In [7], [8] and [9] the the nonlinear behaviour of the tire-road forces is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 law. In [7] a simple rational tire model is used to preserve vehicle stability in extreme handling situations designing a gain scheduled active steering control solving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In [8] multiple linearized models of the vehicle dynamics are used to defined the steering controller which is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 theory obtaining a multiple linear internal model steering controller. In [9] a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pproach is followed to improve the responses near the limits of the maneuvering capability of the vehicle: the controlled outputs are the lateral offset, the yaw rate and the yaw angle; the

自动驾驶汽车线控转向系统

自动驾驶汽车线控转向系统

自动驾驶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线控转向是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路径跟踪与避障避险必要的关键技术,其性能直接影响主动安全与驾乘体验。

在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发布的5级自动驾驶体系中:▪第1级为驾驶辅助,要求对转向或加、减速中单独一项进行自动控制;▪第2级为部分自动驾驶,要求对转向和加、减速中的2项进行自动控制;▪第3级及以上分别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无人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要求转向逐步与其他子系统实现高度自主协同。

线控转向系统为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自主转向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且线控转向系统被认为是实现高级自动驾驶的关键部件之一,具有以下优点:线控转向技术由于可实现驾驶员操作和车辆运动的解耦可提高紧急情况下转向操作正确性和驾驶员安全性采用电机控制直接驱动实现车辆转向,因此更容易与车辆其他主动安全控制子系统进行通讯和集成控制。

与传统的转向系统不同,线控转向系统取消了从转向盘到转向执行器之间的机械连接,完全由电控系统实现转向,可以摆脱传统转向系统的各种限制,汽车转向的力传递特性和角度传递特性的设计空间更大,更方便与自动驾驶其他子系统(如感知、动力、底盘等)实现集成,在改善汽车主动安全性能、驾驶特性、操纵性以及驾驶员路感方面具有优势。

1.线控转向系统发展概况线控转向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天合(TRW)公司最早提出用控制信号代替转向盘和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连接,之后德国Kasselmann 和Keranen设计了早期的线控转向模型。

受制于电子控制技术,直到20世纪90年代,线控转向技术才有较大进展,美国、欧洲、日本在线控转向的研发与推广方面比较活跃,一些采用线控转向系统的概念车陆续展出。

2013年,英菲尼迪的“Q50”成为第1款应用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型。

该线控转向系统由路感反馈总成、转向执行机构和3个电控单元组成,其中双转向电机的电控单元互相实现备份,可保证系统的冗余性能,转向柱与转向机间的离合器能够在线控转向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接合,保证紧急工况下依然可实现对车辆转向的机械操纵。

线控转向系统(SBW)

线控转向系统(SBW)

线控转向系统(S B W)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线控转向系统(SBW)在车辆高速化、驾驶人员大众化、车流密集化的今天,针对更多不同水平的驾驶人群,汽车的易操纵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线控转向系统(Steering-By-Wire Systerm,简称SBW)的发展,正是满足这种客观需求。

它是继EPS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转向系统,具有比EPS操纵稳定性更好的特点,它取消转向盘与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连接,完全由电能实现转向,彻底摆脱传统转向系统所固有的限制,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和驾驶的方便性。

5.1线控转向系统的构成SBW系统一般由转向盘模块、转向执行模块和主控制器ECU、自动防故障系统以及电源等模块组成。

转向盘模块包括路感电机和转向盘转角传感器等,转向盘模块向驾驶员提供合适的转向感觉(也称为路感)并为前轮转角提供参考信号。

转向执行模块包括转向电机、齿条位移传感器等,实现2个功能:跟踪参考前轮转角、向转向盘模块反馈轮胎所受外力的信息以反馈车辆行驶状态。

主控制器控制转向盘模块和转向执行模块的协调工作。

5.2线控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当转向盘转动时,转向传感器和转向角传感器检测到驾驶员转矩和转向盘的转角并转变成电信号输入到ECU,ECU根据车速传感器和安装在转向传动机构上的位移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转矩反馈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并根据转向力模拟,生成反馈转矩,控制转向电动机的旋转方向、转矩大小和旋转角度,通过机械转向装置控制转向轮的转向位置,使汽车沿着驾驶员期望的轨迹行驶。

5.3线控转向系统特点(1)取消了方向盘和转向车轮之间的机械连接,通过软件协调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因而消除了机械约束和转向干涉问题,可以根据车速和驾驶员喜好由程序根据汽车的行驶工况实时设置传动比。

(2)去掉了原来转向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刚性机械连接,采用柔性连接,使转向系统在汽车上的布置更加灵活,转向盘的位置可以方便地布置在需要的位置。

线控转向系统功能安全架构

线控转向系统功能安全架构

线控转向系统功能安全架构线控转向系统是现代汽车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负责控制车辆的转向功能。

而功能安全架构则是指为了确保系统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都能保持安全性能而设计的架构。

本文将从功能安全的角度来探讨线控转向系统的架构设计。

线控转向系统的功能安全架构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正常情况下,线控转向系统应能够准确地响应驾驶员的转向指令,实现车辆的转向控制。

而在故障情况下,系统应能够及时检测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车辆的安全驾驶。

为了实现功能安全,线控转向系统的架构设计应遵循安全性能要求。

首先,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即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都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

为了实现高可靠性,可以采用冗余设计,即在系统中增加多个相同的功能模块,以备份彼此,当其中一个模块出现故障时,其他模块可以接管其功能,确保系统的连续性。

线控转向系统的架构设计应考虑故障检测和容错处理。

系统应能够及时检测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容错处理。

例如,可以利用故障诊断技术,通过检测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状态,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并及时发出警告或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同时,系统还应具备容错能力,即在故障发生时,能够通过备用设备或备用功能模块维持系统的正常工作,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

线控转向系统的架构设计还应考虑系统的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系统在面对外部攻击和恶意操作时能够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防止系统被非法入侵或篡改。

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通过密码学技术对系统进行加密和认证,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同时,还可以采用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策略,限制对系统的访问和操作,防止恶意操作对系统造成损害。

线控转向系统的功能安全架构还应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升级性。

可维护性是指系统在发生故障或需要进行维护时能够方便地进行修复和维护。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系统拆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方便对单个模块进行维护和替换。

同时,系统还应具备良好的故障诊断和排错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综述

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综述

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综述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汽车控制系统技术,其目的是通过电线或电缆代替机械连接来控制车辆的转向。

本文综述了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汽车、船舶、飞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指出该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线控转向,控制系统,汽车,船舶,飞机,挑战,解决方案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汽车控制系统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线或电缆将驾驶员的转向指令传输到车辆的转向器上,以实现车辆的转向控制。

该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机械转向系统的结构,提高了车辆的机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其在汽车、船舶、飞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及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线或电缆将驾驶员的转向指令传输到车辆的转向器上,以实现车辆的转向控制。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指令发送:驾驶员通过方向盘向车辆发送转向指令。

指令传输:电线或电缆将转向指令传输到车辆的转向器上。

指令执行:车辆的转向器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实现车辆的转向控制。

反馈控制:控制系统根据车辆的实时位置和速度对转向指令进行修正,以确保车辆能够准确地达到驾驶员的期望位置。

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已成功应用于多种车型中。

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在汽车、船舶、飞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并成为许多高档车型的标准配置。

除此之外,该技术也在船舶和飞机控制领域得到了应用。

在船舶控制中,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可以使得船舶在狭小的水域中实现灵活的转向,提高船舶的机动性和稳定性。

在飞机控制中,该技术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飞行姿态控制,从而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然而,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电线或电缆的传输距离和稳定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需要进一步提高传输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汽车常见英语缩写解释(精心整理)

汽车常见英语缩写解释(精心整理)

1.CVVT是英文Continue Variable Valve Timing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它是近些年来被逐渐应用于现代轿车上的众多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中的一种。

例如:宝马公司叫做 Venus,丰田叫做VVTI,本田叫做VTEC,但不管叫做什么,他们的目的都是给不同的发动机工作状况下匹配最佳的气门重叠角(气门正时),只不过所实现的方法是不同的。

本田的VTEV-I理论上比其他的要先进.兼顾了高低转速的需要,由于他是纯机械式的,没有象宝马和其他车厂是使用电子控制所以在世界上还是比较先进的了,现在目前最好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宝马760的是无段式的.被公认为全球最先进的发动机。

2.TSI是 Turbo-charging,涡轮增压;Super-charging,机械增压和Injection,燃油直喷,三个关键特色的首字母缩写。

在涡轮增压(大家听很多了比较熟悉吧)基础上,机械增压填补了涡轮增压产生迟滞时的动力输出,燃油直喷技术令发动机对燃料的使用效率提高到新的高度。

在欧洲,搭载双增压发动机的高尔夫GTI1.4TSI在获得远超2.0L 自然吸气时发动机功率的同时获得了更低的燃油消耗,这真是一台有劲儿的机器,还很环保。

国内引进国产的TSI发动机确切说是FSI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的结合。

即涡轮增压(Turbocharger)+FSI.省略了机械增压和分层燃烧部分。

省略的部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除了高成本的价格门槛外,双增压会大副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相对应的使用的燃油的标准也大大提高,相对于燃油质量普遍一般的国内市场,有时候高科技的减配也是无奈而必须的。

3.DSG(Direct Shift Gearbox)中文表面意思为“直接换挡变速器”,DSG 有别于一般的半自动变速箱系统,它是基于手动变速箱而不是自动变速箱,因此,它也是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一员。

配备了DSG的发动机由于快速的齿轮转换能够马上产生牵引力和更大的灵活性,加速时间比手动变速器更加迅捷。

浅谈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浅谈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浅谈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前言汽车转向性能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转向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它对于确保车辆的安全行驶、减少交通事故以及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合理地设计转向系统,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始终是设计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车辆高速化、驾驶人员非职业化、车流密集化的今天,针对更多不同水平的驾驶人群,汽车的易操纵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线控转向系统(Steering– By - WireSystem,简称SBW)的发展,正是迎合这种客观需求。

它是继EPS 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转向系统,具有比EPS 操纵稳定性更好的特点,而且它在转向盘和转向轮之间不再采用机械连接,彻底摆脱传统转向系统所固有的限制,在给驾驶员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

一、线控转向系统的发展概况德国奔驰公司在1990 年开始了前轮线控转向的研究,并将它开发的线控转向系统应用于概念车F400Carving 上。

日本Koyo 也开发了线控转向系统,但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仍然保留了转向盘与转向轮之间的机械部分,即通过离合器连接,当线控转向失效时通过离合器结合回复到机械转向。

宝马汽车公司的概念车BMWZ22,应用了SteerByWire 技术,转向盘的转动范围减小到160°,使紧急转向时驾驶员的忙碌程度得到了很大降低。

意大利Bertone 设计开发的概念车FILO,雪铁龙越野车C-Crosser,Daimlerchrysler 概念车R129,都采用了线控转向系统。

2003 年日本本田公司在纽约国际车展上推出了LexusHPX 概念车,该车也采用了线控转向系统,在仪表盘上集成了各种控制功能,实现车辆的自动控制。

估计几年后,。

线控转向研发方案

线控转向研发方案

线控转向研发方案随着汽车发展的趋势,线控转向系统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线控转向系统是指通过电子信号传递,将驾驶员的转向操作转化为转向动作,从而实现汽车的转向控制。

本文将针对线控转向系统进行研发方案的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对线控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了解。

线控转向系统一般由转向传感器、转向控制模块、转向执行器等组成。

转向传感器可以感知驾驶员的转向操作,并将信号传递给转向控制模块。

转向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判断转向意图,并通过控制转向执行器的转向力矩,实现车辆的转向动作。

在研发线控转向系统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

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的期望,我们可以确定系统的基本功能,如转向角度精度、转向响应速度、转向力矩大小等。

同时,在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转向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有备用方案可以手动控制车辆的转向,以确保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其次,我们需要进行线控转向系统的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的主要包括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控制模块的设计和执行器的选择。

对于转向传感器的选择,我们需要考虑其转向角度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

控制模块的设计需要考虑其处理速度和算法复杂度,以确保系统的转向响应速度和精度。

执行器的选择需要考虑其转动力矩大小和可靠性。

最后,在硬件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线控转向系统的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的主要包括转向控制算法的设计和实现,以及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容错处理。

对于转向控制算法的设计,我们需要根据传感器的输出数据,判断转向意图并计算转向力矩的大小。

同时,系统还需要具备故障诊断和容错处理的功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例如,在传感器出现故障时,系统应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传感器,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线控转向系统的研发方案需要从功能需求、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和实施,可以实现线控转向系统的高精度、高速度和高可靠性。

在未来的汽车行业中,线控转向系统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简述线控转向系统的组成

简述线控转向系统的组成

简述线控转向系统的组成一、引言线控转向系统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驾驶员通过方向盘来控制车辆的转向。

本文将对线控转向系统的组成进行详细介绍。

二、线控转向系统的概述线控转向系统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主要包括方向盘、转向柱、传感器、电动助力器和传动机构等。

方向盘是驾驶员用来控制车辆转向的手柄,而转向柱则将驾驶员通过方向盘的操作信号传递给其他部件。

三、方向盘和转向柱方向盘通常由一个圆形或半圆形的轮子和一个中心轴组成。

中心轴上有一个齿轮,这个齿轮与传动机构相连。

当驾驶员旋转方向盘时,中心轴上的齿轮也会随之旋转,从而使传动机构产生相应的运动。

转向柱则负责将驾驶员旋转方向盘时产生的信号传递给其他部件。

在一些现代汽车中,还会加入防抖装置来减少因路面颠簸等因素导致的抖动。

四、传感器传感器是线控转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检测驾驶员的操作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会被送往电动助力器和其他部件,从而实现车辆的转向。

常见的传感器有角度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

角度传感器可以检测方向盘旋转的角度,而扭矩传感器则可以检测驾驶员施加在方向盘上的力量大小。

五、电动助力器电动助力器是线控转向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通过产生一个旋转力矩来帮助驾驶员控制车辆转向。

在一些高档车型中,还会加入主动转向功能,即车辆能够根据路面情况自动调整方向。

六、传动机构传动机构是将驾驶员通过方向盘产生的运动信号传递给轮胎的部件。

它包括齿轮、链条、轴等多个组成部分。

当驾驶员旋转方向盘时,中心轴上的齿轮也会随之旋转,并通过传动机构将运动信号传递给轮胎。

七、总结线控转向系统是现代汽车中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它通过多个部件的协作来实现驾驶员对车辆转向的控制。

在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线控转向系统也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和改进。

线控转向系统的分类

线控转向系统的分类

线控转向系统的分类随着汽车技术不断的发展,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

而线控转向系统正是现代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线控转向系统可以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来控制车辆的转向,从而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线控转向系统的分类。

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的助力转向系统。

它通过电控单元来控制电动机的转动,从而提供较大的转向力矩,帮助驾驶员更轻松地掌控车辆。

这种转向系统的优点是转向力矩大、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但缺点是成本高、维修难度大。

2. 电液助力转向系统电液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利用电动泵驱动的液压系统。

它通过电控单元来控制电动泵的转动,从而提供较大的转向力矩,帮助驾驶员更轻松地掌控车辆。

这种转向系统的优点是转向力矩大、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成本低、维修简单,但缺点是噪音较大。

3. 电子转向系统电子转向系统是一种利用电子控制单元来控制车辆转向的系统。

它通过传感器来感知车辆的转向角度和速度,然后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来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或电液助力转向系统,从而实现车辆的转向。

这种转向系统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操控性好、不受机械磨损影响,但缺点是成本高。

4. 电动转向系统电动转向系统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的转向系统。

它通过电控单元来控制电动机的转动,从而实现车辆的转向。

这种转向系统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操控性好、不受机械磨损影响、成本低、维修简单,但缺点是转向力矩小。

5. 机械转向系统机械转向系统是一种利用机械传动来实现车辆转向的系统。

它通过转向柱、转向齿轮、转向杆等机械部件来实现车辆的转向。

这种转向系统的优点是成本低、可靠性高、维修简单,但缺点是操控性差、转向力矩小、响应速度慢。

以上就是线控转向系统的分类。

每种转向系统都有其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转向系统需要根据车辆的使用情况和要求来进行选择。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未来的线控转向系统会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控主动转向系统(Direct Adaptive Steering)
出于对运动性能的无限追求,英菲尼迪Q50搭载世界首创的线控主动转向技术,旨在让用户体会到更加淋漓尽致的驾控乐趣。

和传统的助力转向相比,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就是取消了转向盘和车轮之间的机械连接,车轮转向的速度和角度均由行车电脑根据实际路况和驾驶者的转向力度和速度计算得到。

将传统转向系统代之以电信号之后,整个转向系统的反应速度明显提升,此时的英菲尼迪Q50也会表现地更加敏捷而富有活力。

同时,因为消除传统系统中使反应速度变慢的机械损耗,英菲尼迪Q50的转向反应更快,并且降低了方向盘的振动。

在实现上述功能的同时,线控主动转向系统还带来一定程度的路面反馈,展现了英菲尼迪Q50卓越的运动性能。

这种电控式转向系统的速比几乎可以随意匹配,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工况提供最为合适的转向速比,从而实现了对于车辆的最精准控制,这对于传统机械式转向系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英菲尼迪的工程为英菲尼迪Q50预设了多种不同的转向模式,可以很舒适也可以很运动,涵盖了大多数驾驶者习惯的驾驶风格。

如果感觉还不够过瘾,英菲尼迪Q50的线控主动转向技术系统还为驾驶者准备了一个共有9种选择的个人设定模式,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获得车辆的驾驶感受。

除此之外,线控主动转向技术由于不采用直接的机械连接,可以帮助阻隔来自路面的复杂反馈传至方向盘,进而减少因路面反馈过于明显造成车辆失控的可能,使全新英菲尼迪Q50得到了最为理想的直线行驶稳定性。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线控主动转向技术的可靠性,英菲尼迪为其准备了三个相互监视的ECU控制单元,当其中一个出现问题的时候,其他两个将快速接替其职能,保持车辆操控安全。

而若遇到严重故障,致使电控系统无法正常运转的时候,备用的机械助力转向系统将会被激活,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另外,英菲尼迪Q50为驾驶者提供5种驾驶模式,除了常规应用的运动(Sport)、标准(Standard)、经济(Eco),以及个人(Personal)模式外,还增添了雪地(Snow)模式。

这一设计,使英菲尼迪Q50可以适应更为复杂的驾驶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