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
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
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但这一发现当时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注意,直到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做了同样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这一定律才获得公认。
但要确切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都需要极精确的实验结果,而拉瓦锡时代的工具和技术(小于0.2%的质量变化就觉察不出来)不能满足严格的要求。
因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所以不断有人改进实验技术以求解决。
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耳特(Landolt)及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Manley)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所用的容器和反应物质量为1 000 g左右,反应前后质量之差小于0.000 1 g,质量的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
这个差别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因此科学家一致承认了这一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自从爱因斯坦(Einstein)提出狭义相对论和质能关系公式(E=mc2)以后,说明物质可以转变为辐射能,辐射能可以转变为物质。
这个结论对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中的应用有何影响呢?实验结果证明1 000 g硝化甘油爆炸之后,放出的能量为8.0×10^6 J。
根据质能关系公式计算,产生这些能量的质量是8.9×10^ -8 g,与原来1 000 g相比,差别小到不能用现在实验技术所能测定。
从实用观点来看,可以说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是完全正确的。
20世纪以来,人们发现原子核裂变所产生的能量远远超过最剧烈的化学反应。
1 000 g 235U裂变的结果,放出的能量为8.23×10^16J,与产生这些辐射能相等的质量为0.914 g,和原来1 000 g相比,质量变化已达到千分之一。
于是人们对质量守恒定律就有了新的认识。
在20世纪以前,科学家承认两个独立的基本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doc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作者:平占斌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11年第08期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或者说,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现在看来这个定律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可是,人们认识它的过程却是那样的艰难。
为了探索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关系,在近代化学史上,诸多科学家们为此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相当一段时期内,燃素说统治整个化学界,成为制约化学向前发展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但是,俄国化学家罗蒙索诺夫并不相信它。
对于物质,罗蒙索诺夫有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大量的定量化的实验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尽管金属已煅烧成灰,但其重量仍然与煅烧前一样,并无变化。
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因此可以断定,金属在敞口的容器中煅烧之后发生增重,是金属与空气结合的缘故,从而否定了波义耳所谓“火微粒”和“燃素”的存在。
他提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全部物质的重量,常常等于全部反应产物的重量。
1760年,罗蒙索诺夫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说,自然界中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处在这样的状态中,即如果是一物体上的某种东西消耗了若干量,则有若干量这种东西加在另一物体上。
也就是说,如果在某处有某量的物质减少,在其他地方便有同量的物质增加。
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可惜罗蒙索诺夫的见解并没有被广泛传播,对当时西方科学的进步并无多大影响。
直到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法,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中各物质的量的变化,得出了与罗蒙索诺夫相同的观点——在化学反应中,不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并且这种物质中所含的任一元素的质量也保持不变。
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
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
贝弗里奇是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他出生于1785年,他在1798年从瑞
士大学获得化学硕士学位,1802年,他赢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贝弗里奇是一位很
有天赋的科学家,一生中他做出了许多伟大的发现,特别是他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他论文中他说:“物质可以变形,但不能创造或消失,因此,物质的总数在实验或改变条件的情况下都是相同的”。
这个定律被发现后,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它不仅弥补了质量变化的空白,而且也是物理学和其他科学的基础。
此外,贝弗里奇还发现了物体的圆形旋转运动,他还是航海的先驱,创造了一
种新的预测天文运动方法,也是无线电的发明者。
当今,贝弗里奇依然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发现的质量守恒定律被认为是物理学的基石,证明质量是可以变形,但不能增减,这对物理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贝弗里奇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发现对现代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的质量守恒定律已成为物理学的基础,被誉为物理学之父,他为科学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质量守恒定律是
质量守恒定律是质量守恒定律是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于1756年最早发现的。
拉瓦锡通过大量的定量试验,发现了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也称物质不灭定律。
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或者说,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也就是说A+B=C+D的化学反应,其中A和B的质量和等于C和D的质量和。
任何一种化学反应,其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是不会变的。
物质质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只会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但是,一个物体在作用时需要在密闭的环境下,质量才会相同,若是在大气中,某些反应质量会变重,是因为与空气结合。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基本介绍中文名:质量守恒定律外文名: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别称:物质不灭定理提出者:罗蒙诺索夫提出时间:1756年套用学科:物理化学适用领域范围:巨观物质、微观物质适用领域范围:功能转换定义,解释,验证,范围,发展,套用领域,物理套用,化学套用,综合套用,套用实例,影响,发现者,定义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分子,破裂后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知识拓展】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在拉瓦锡的贡献中并没有什么可以称得上是重大的发现,他不是一个善于发现的科学家。
实际上,他的贡献是以数学和物理为手段,在牢固的基础上去创立崭新的化学,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所需要的十分丰富的实验事实已经被发现了。
他的任务是应把这些事实再做进一步的准确和精密的测定,即对各种化学变化中所伴随的物质质量的变化进行细致的测定和考察。
瓦拉锡被人们称为“定量化学之父”,就是因为他把天平视为一种绝对不可缺少的武器,并充分发挥了它的效能。
拉瓦锡在初期曾经研究过“水能否变成土”的问题:他把在户外接收到的雨水连续蒸馏之后,再把得到的纯水从1768年10月24日开始加热,日夜不息,连续加热到第二年的2月1日,发现在容器底部积存有固体物,但整个质量同加热前并没有什么变化。
这就让他明确认识到:在加热过程中,既未从容器外进入任何物质,也未从容器内逸出什么物质。
当用天平称量容器时,发现它的重量略有减少,而水的密度则略有增加。
可以设想,这是由于玻璃容器的一部分溶于水中了,在把水完全蒸干以后,果然发现有一些残存的固体物质。
把它和先前在容器底积存的固体物质合在一起,其重量几乎恰好等于容器所减少的质量。
拉瓦锡断定:并不是水本身变成了固体物质,而是由于水在长时间加热的过程中溶解了容器(的一部分),并以固体的形式出现的。
舍勒也做过试图说明水不能变成土的实验,也是把纯水放在容器中进行长时间的加热,然后收集残存的固体物,并做过分析,发现容器的一部分溶于水中了。
但是他没有注意到质量的变化,只是专一地研究了质的方面。
相反,拉瓦锡却只是专一地探究了量的方面,并没有着重分析残存的固体物质是什么,恰恰是这一点让他发现了伟大的质量守恒定律。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还是利用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出的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后来,人们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做了大量精度极高的实验,确认拉瓦锡的结论是正确的。
化学5.1质量守恒定律之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
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质量守恒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基础定律,该定律几乎构成了大部分物理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基础,它对化学教学是极端重要的。
本文阐述它的发展和形成的历史。
一、守恒定律的序幕关于物质不灭一般被公认为是古希腊原子论者的思想。
留基帕和德模克利特(两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50年)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原子组成的。
德模克利特写道:“宇宙的要素是原子和虚空,其他一切都只是意见。
原子不受任何能使之发生改变的外力的影响,……而虚空则是一些空的地方,使原子不断在其中上下运动”。
如此说来,他们已经具备物质不灭的思想了。
可惜他们的著作除了一些残篇外均已散失。
关于原子是否有重量还有争论。
我们只能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转引的残篇断句中知道原子或许有重量,但是对这一点有争论,伊壁鸠鲁(公元前约300年)承认原子学说,并肯定地认为原子有重量。
既然原子是不灭的,而原子又是有重量的,至此,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已经有了质量守恒的思想了。
但是这只能是我们的推论,并没有见诸于文字的记载,一直到公元前57年左右,与凯撒和西塞罗同时代的罗马诗人路克莱修在他的伟大著作《物性论》中,记载并赞颂了古希腊原子论者们的哲学。
他重申:“无物能由无中生,无物能归于无。
”这可看作是最早暗示出一个深刻的普遍科学原理,现在的每一事物必定在过去,现在或将来持续存在,虽则它们的形状、面貌和外表确实可以改变。
然而,从路克莱修的颂辞到现代的质量守恒定律之间有着相当大的一段距离。
质量守恒定律昭示我们:无论位置、外形、状态和化学组成等如何变化,在一给定的封闭区域内的物质总量永远保持不变。
企图从古希腊人的思想中去寻觅现代物理学和化学的科学原理(也许某些天文学的原理除外)是徒劳之举,例如,路克莱修当时所关心的是哲学而不是科学问题。
这在《物性论》的第一页中讲得十分清楚:“这个教导我们的定律开始于:没有任何事物按神意从无中生。
恐惧所以能统治亿万众生,只是因为人们看见大地环宇,有无数他们不懂其原因的事件,因此以为有神灵操纵其间。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对于物体的质量变化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规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本质和物质的运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守恒定律最早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18世纪末提出,他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是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这就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这个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于化学、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揭示了物质的本质,说明了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
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物质不会凭空消失或增加,只会在不同形态之间转化。
这为化学反应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原则,也为物质转化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物质的变化过程,比如食物的烹饪、燃料的燃烧等。
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无论是煮沸的水蒸发还是食物的煮熟,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这个原理在食品加工、能源利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物质不会凭空消失,只会在不同形态之间转化。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物质的转化过程,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原则。
在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中,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它帮助科学家们解释了许多实验现象,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也为人们探索宇宙、揭示自然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揭示了物质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为化学、物理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原则。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于我们理解物质世界、保护环境、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实验中的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实验中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表明在一个系统内,质量不会被创造或者消失,只会发生转化。
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一原理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几个物理实验,展示质量守恒定律在实践中的验证。
实验一:碰撞实验碰撞实验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常见实验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用两个物体进行碰撞并通过测量质量变化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首先,我们准备两个相同质量的小球,分别记作A和B。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小球A以一定的速度运动,并让小球B处于静止状态。
当小球A碰撞到小球B后,我们可以测量小球A和小球B的速度变化和方向变化。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发现,小球A的速度会减小,而小球B的速度会增加至与小球A相等。
这说明当小球A与小球B发生碰撞时,质量虽然会发生转化,但在整个过程中总质量保持不变。
这就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实验中的有效性。
实验二:溶解实验溶解实验也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将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解到液体中来观察质量的变化。
以盐溶解为例,我们首先称量一定质量的盐,然后将其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
在搅拌溶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固体盐逐渐消失,但是整个体系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溶解是一种物理变化,盐的质量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溶解到溶剂中。
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这个溶解过程中,总质量没有发生改变,这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实验三:燃烧实验燃烧实验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另一个重要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先称量一定质量的燃料,并进行燃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在燃烧的过程中,燃料会迅速燃烧释放热能,同时生成气体和灰烬等产物。
然而,整个实验体系的质量仍然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碳元素与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而氧气在空气中存在且质量不计入实验体系。
因此,总的质量并没有发生改变,这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在燃烧实验中的适用性。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17世纪初,法国一位药剂师发现,金属锡在坩埚中经过煅烧后,得到的白色灰烬比原来重量增加了。
法国医生莱伊(Jean Rey)对此解释说,这增加的重量可能是由于空气凝结在锡烬中所致。
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重新做了金属煅烧的定量实验研究,他将铜片放在玻璃瓶里,称重后,将其放在炉子上加热、煅烧。
发现原来紫红色光泽的铜片渐渐蒙上一层暗灰色的东西,最后变成了黑色的渣滓。
烧完后称重,铜片变重了。
波义耳又拿铅、锡、铁和银进行同样的实验,发现它们燃烧后也变重了。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波义耳得出结论:金属煅烧后重量会增加。
“也许是因为瓶子没有盖紧,让炉子里的脏东西落了进去,才变重的!”于是,他找了一个有着长长的弯头颈的玻璃瓶——曲颈瓶,把金属放进去封闭起来进行煅烧。
煅烧后,他小心地从炉膛里拿出滚烫的瓶子,打开瓶口,再称金属的重量,结果仍是一样。
1674年,波义耳在《关于火和火焰的新实验》论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金属在加热后,重量之所以增加,是由于有一种特殊的、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火素”穿过了玻璃瓶的瓶壁,跑到金属里去,跟金属化合成了灰烬。
“火素”是有重量的。
因此,加热后,金属的重量增加了。
1740年,著名的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闭的玻璃瓶内煅烧金属后,不开启玻璃瓶进行称量,发现尽管金属经过煅烧已经变成了灰烬,但是质量并没有变化。
到了1760年,罗蒙诺索夫进一步指出,在自然界中发生的一切变化,是处在如下的状态:若某一物体的某种东西消耗若干,便有若干这种东西加到另一物体上。
这就是说,若某处有某量的物质减少,则在其他地方就有等量的物质增加。
1776年,他从大量的实验中概括出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全部物质的质量,等于全部反应产物的质量。
可惜,罗蒙诺索夫的这些精辟的见解传播不够广泛,对当时西方科学思想的进步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也做了类似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
拉瓦锡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之间量的变化,用45份重的氧化汞加热分解,得到的汞重恰好是41.5份,氧气重3.5份。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在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金属锡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锡发生了化学变化,变成了白色的氧化锡,但是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锻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
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总结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但这一发现当时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注意,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也做了类似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
拉瓦锡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之间量的变化,用45份重的氧化汞加热分解,得到的汞重恰好是41.5份,氧气重3.5份。
拉瓦锡认为,在化学反应中,不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个变,而且物质中所含的元素的质量也保持不变。
但是要确切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都需要精确的实验结果,而拉瓦锡时代的工具和技术不能满足严格的要求。
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耳特和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故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误差仅有千万分之一。
从此,科学家一致承认了这一定律。
二、质量守恒定律(1)、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实验实验仪器:锥形瓶、橡皮塞、托盘天平、酒精灯、玻璃棒实验药品:白磷实验操作:在装有细砂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塞上带有玻璃棒的橡皮塞,玻璃棒刚好能与白磷接触,称量其质量,取下锥形瓶,将玻璃棒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塞紧在锥形瓶口,引燃白磷,反应完毕待锥形瓶冷却后,称量其质量。
实验现象:锥形瓶中的白磷被点燃后燃烧,冒浓白烟,锥形瓶变热,反应前、后称量的质量相等。
实验结论:①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②白磷与氧气的质量之和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讨论:①怎样分析出参加反应的白磷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呢?②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橡皮塞塞紧锥形瓶口呢?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托盘天平、试剂瓶实验药品:铁钉、硫酸铜溶液实验操作:反应前称量小烧杯中装入硫酸铜溶液何铁钉的质量,小铁钉放在烧杯里,观察实验现象,反应后称量其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
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锡发生变化生成了氧化锡,但容器和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并没有改变。
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
于是罗蒙诺索夫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但他的这一发现并没有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直到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了同样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这一结论才获得公认。
但要确切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都需要极精确的实验结果,而拉瓦锡时代的工具和技术都不能满足严格的要求。
直到1908年德国化学家郎道耳特及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科学家们才一致承认了这一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公式E = mc2(E表示能量;m表示质量;c表示光的速度,大小为3×108m/s)说明物质可以转化为辐射能,辐射能也可以转化为物质。
这个结论与质量守恒定律有何联系呢?实验结果证明1000g硝化甘油爆炸以后,放出的能量为8×106J。
根据质能公式计算,产生这些能量的质量是0.89×10-7g。
从实用角度讲,其中的误差是可以忽略的,即可以认为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是完全成立的。
20世纪以来,人们对质量守恒定律有了新的认识,承认两个独立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现在科学家将这两种定律合二为一,称为质能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发现的过程】化学反应必然引起物质性质的变化,那么,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近代化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总结出著名的质量守恒定律,当时叫做重量守恒定律或物质不灭定律。
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早期研究微粒学说,经过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1748年给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叙述道:“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失去多少,另一种东西就获得多少,因此,如果某个物体增加了若干物质,则另一物体必有若干物质消失。
这是自然界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
18世纪下半叶,生产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科学实验的进展。
在化学实验室里有
了比较精密的实验仪器,这使化学研究工作发生了质的转变,即从对物质的简单定性研究进入到较精密的定量研究。
在该过程中,拉瓦锡做出了重要贡献。
拉瓦锡使几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经过反复实验和分析,都得到相同的结论:化学方法只能改变物质的成分而不能改变物质的质量。
这个结论就是现在的质量守恒定律。
要想进一步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需要极精
确的实验结果,但在18世纪,实验设备和技术还达不到这种要求。
后来,不断有
人改进实验技术等,以求能得到更精确的实验结果。
20世纪初,德国和英国化学家分别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这个误差是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之内的,从而使质量守恒定律确立在严谨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
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和质能关系公式的提出,人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现时科学家把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合二为一,称为质能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A.大于铁丝质量 B.小于铁丝质量 C.等于铁丝质量 D.无法比较 4.R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3O2=2CO2+4H2O,则有关R的组成 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5.小明同学学了质量守恒定律后,自己查资料得知铁粉和稀硫酸在常温下 可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发生 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了改变?请你和小明按下面的过程一起 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总质 量 (填“变”或“不变”) (2)设计实验方案:按你的假设小明设计了 如图装置的实验,实验进行时把 气球中的铁粉倒入稀硫酸中, 反应后, 你认 为天平最终能平衡吗?说出你的理由.
质量守恒定律
卖废品前,把铁 在潮湿的环境中 放一段时间,可 以卖更多钱
煤燃烧完之后剩 下了煤渣,质量 减轻了
拉瓦锡将45.0份质量的氧化 汞,加热分解后,恰好得到 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 量的氧气
实验探究一
红磷燃烧
文字表达式:磷 + 氧气 (P)(O2)点燃来自五氧化二磷 (P2O5)
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分析: 反应前和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 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 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的实验, 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 是守恒的。但这一发现当时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注意,直到 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做了同样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 这一定律才获得公认。但要确切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都 需要极精确的实验结果,而拉瓦锡时代的工具和技术(小于 0.2%的质量变化就觉察不出来)不能满足严格的要求。因 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所以不断有人改进实验技术以 求解决。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耳特(Landolt)及1912年 英国化学家曼莱(Manley)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所用的 容器和反应物质量为1 000 g左右,反应前后质量之差小于 0.000 1 g,质量的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这个差别在实 验误差范围之内,因此科学家一致承认了这一定律。
学生作品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
周海涛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重要定律,它使化学的研究从定性转入定量。
现在公认质量守恒定律是由拉瓦锡发现的,但实际上,有许多化学家,都与质量守恒定律擦肩而过。
第一个接触质量守恒定律的人是英国化学家波义尔。
那个时候有一种学说叫“燃素说”,这个学说认为能燃烧的物质中具有燃素,点燃后燃素被空气吸收形成火焰。
但波义尔在一次燃烧金属的时候发现,得到的金属灰比原金属重。
这就不符合“燃素说”,本来继续探究下去,就可以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但当时“燃素说”影响巨大,波义尔,最后只得出了一个相反的结论,他认为燃素存在于空气中,燃烧时进入物质。
第二位化学家是俄国的罗蒙诺索夫,他在密闭容器中做了与波义尔一样的实验,但在打开容器前进行了称重,发现质量并没有改变,而在打开容器时,他听到了“丝丝”的空气进入容器的声音。
于是他大胆猜测,进入容器的空气质量等于金属增加的质量,并将这个发现命名为“物质不灭定律”。
但当时俄国的化学落后,此项发现也因此没有被重视。
最后一个化学家就是拉瓦锡,而拉瓦锡发现该定律的过程离不开他的好同事普利斯特里。
他们两人在一次宴会上结识,话题很快聊到了气体学。
普利斯特里说,他在加热氧化汞时,得到了一种助燃气体,也就是氧气。
拉瓦锡回去后,重复了该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通过称量发现,氧化汞减少的质量就是产生氧气的质量。
此后他又进行了多次试验,最后得到了现在的质量守恒定律,在这之后,科学家又用更精密的仪器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这个定律。
质量不守恒
质量不守恒质量守恒定律是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于1756年最早发现的。
拉瓦锡通过大量的定量试验,发现了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也称物质不灭定律。
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相对速度不同时,其对于另一物体的相对质量也不同.总的来说,爱因斯坦推导出了如下的公式: 设物体B为静止不动,物体A具有相对于物体B的速度v:---- m0是物体A相对物体B静止时的质量.m为物体A相对于物体B的动质量。
地球膨裂说认为,既然物体B静止时的质量和物体B的动质量不同,那么质量就不守恒。
这也就是说质量守恒在物质状态不变的情况下是守恒的,在物质状态变化的情况下是不守恒的,也就是说质量是可变的,不守恒的。
准确地说应该是物质守恒,因为物质的状态改变物质也守恒。
不能把质量和物质混为一谈,质量只是物质的动能和势能的量度。
地球膨裂说认为,要想搞清为什么质量是可变的,必须搞清质量和重量的关系。
地球膨裂说认为,质量就是不变的重量。
质量-百度百科:物体所含物质的数量叫质量,是度量物体在同一地点重力势能和动能大小的物理量[1]。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质量是不变的呢?这是有些人根据质量的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数量叫质量”就把质量当成了物质,认为质量减少,物质就减少。
质量和物质不是一个概念,质量只是度量物体在同一地点重力势能和动能大小的物理量。
我们说的质量不变是指物质状态不变的情况下质量不变,如果物质的温度,电荷、速度等发生变化,质量就会发生变化。
冯劲松的物体加热质量变轻实验、刘武青的电容器充电质量变轻实验、爱因斯坦的质量随着物体运动速度而发生改变,都说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就发生变化。
重力(重量)公式G=mg,因为用天平秤质量时砝码和物体都受到地球的重力,g相等,所以物体的质量就是重量。
重力公式G=mg中因为g是变量,m是不变量,由此也可以看出,质量m就是不受g影响的不变(真实)的重量。
质量守恒定律
①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了吗?
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变了吗?
③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水分子
H
H
H
O
O
氢分子 O
H H
H H H
O 氧分子
水分子
H
氢分子
H H
氧分子 O
O
H H
H
O
H
H H
H H
O
O
H
O
2H2O
===
通电
2H2
+
O2
知识链接:
宏观: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质量守恒的原因:
5、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做氧源,其化学方程 式为:2Na2O2 + 2CO2 = 2Na2CO3 + X,根据质量 守恒定律,您认为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O2
二、化学方程式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可以用文字表示为:
“和 ”
“ 反应条件 ”
点燃
“ 生成 ”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反应物
宏观 六 不 物质的总质量 变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微观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
分子的数目
小结 小结
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原因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C + O2
点燃
生成物
CO2
C
+
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1789年,随着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拉瓦锡的历史名著——《化学概论》也出版了。
在《化学概论》中,拉瓦锡第一次用清晰的语言把质量守恒定律表达出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并说明了它在化学中的应用。
拉瓦锡的发现很快被各国科学家所接受,在科学界广为传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化学概论》中他写到:“无论是人工的或是自然的作用都没有创造出什么东西。
物质在每一化学反应前的数量等于反应后的数量,这可以算是一个公理。
”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拉瓦锡第一次写出了糖变酒精发酵过程的表达式:
显然,这是现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雏形。
拉瓦锡已深深意识到这种表述方式的重要性,所以又写道:“我们可以设想,把参加发酵的物质和发酵后的生成物列成一个代数式,再逐个假定方程式中的某一项是未知数,通过求解方程,就可算出某项的值来。
这样一来,既可以用计算来检验我们的实验,也可以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计算。
我经常卓有成效地用这种方法修正实验的初步结果,使我能通过正确的途径重新进行实验,直至获得成功。
”在拉瓦锡眼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关系如同账目的收支一样,应当是平衡的。
通过化学方程的建立,使化学定量化、计量化,成为象数学、物理一样的精密科学。
也为唯物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不灭的原理第一次公开地提出了科学的证明,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但是,人们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阶段。
在18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对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并不清楚,主要是由于自然界中的化学变化很复杂,人们的观察能力和方法很有限,特别是对于生成气体的物质和与气体结合的物质往往觉察不到,心中存有许多疑团,无法得到回答。
例如:木柴燃烧后,除了少部分灰烬外,大部分都“消失”了。
蜡烛点到尾“一点也不剩”,好象它们都无影无踪地“消失”了。
又如,一颗小小的种子,在花盆里会长成很大的花卉,而花盆里的泥土重量并没有变,花卉却“无”中生出来了。
上述问题摆在了科学家面前,希望做出明确的回答:物质能不能“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也就是说物质是否会被毁灭?这是个宇宙间的大问题。
古人曾对这个问题作过种种猜想,其中也有些哲人曾作过正确的臆测,但仅仅是臆测而已,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漠克里特约(公元前460~前371年)曾经说过,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都不会毁灭掉。
古罗马诗人鲁克来蒂斯也曾写下了物质不生不灭的科学诗:
“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实则犹生,
正如春雨落地,刹时失去踪影;
可是草木把它吸来,长成花叶果实
欣欣向荣。
万物都不会死,每死必有生。
”
到了18世纪,天平渐渐引入化学实验,成为许多化学家的重要工具。
靠天平的帮助,可以解决许多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
当时,天平主要用于分析化学。
将其用于研究物质变化前后质量关系的首推苏格兰化学家布莱克(1728~1799年)。
1750年,26岁的布莱克,完成了他的最有名的博士论文,取得了博士学位。
论文题目是“盐基性碳酸镁、石灰和其他碱质之试验”,论文公布了他最重要的实验结果:
他用天平称取白垩(CaCO
3)120g在高温下强热,放出“固定空气”(CO
2
),
得到68g的石灰(CaO),那么失去的“固定空气”是多少?他认为白垩重量减去石灰重量得到52g,就是“固定空气”的重量,占白垩重量的44%。
这个实验使布莱克第一次发现了“固定空气”(CO
2
),并第一次运用质量守恒原理计算了生成二氧化碳的量。
只是他没有理解他发现的全部意义。
但他的定量化研究,给后人带来许多启发。
为什么拉瓦锡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呢?这是因为拉瓦锡善于运用理论思维去概括别人的气体化学成果,从而完成科学上的重大发现。
他在每进行一项科学研究之前,力争熟悉前人和同代人的一切结论和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先在自
己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建立在先人研究基础上的想法或纲领,并以此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假说,然后进行有的放矢的探索。
拉瓦锡之所以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还在于他有正确的科学思想,他坚信“无中不能生有”这一深刻的物质观。
他认为“物理上和几何学上总量都等于各分量之和,这是一公理。
”拉瓦锡受到牛顿科学思想的强烈影响,他相信牛顿所说的一切物体的最小微粒都具有大小、质量、运动性、坚硬性和不可入性,拉瓦锡认为化学元素都具备这种属性。
牛顿力学的核心概念是质量,所以,拉瓦锡一开始科学实验,就使用天平,重视对物质变化中的质量测定,从量的变化中去发现规律,从量的变化中去求得质的认识。
他认为,如果存在燃素这东西,就应当能在天平上称出来,既然称不出来,就得否定燃素说,后人曾评价说:拉瓦锡不仅用称量来证明他的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不变的思想,他还在实验中特别注意不使物质(尤其是气体物质)受到损失,这是他研究方法的一大特点。
拉瓦锡的成功,还在于他强调实验就是认识的基础,他的座右铭是:“不靠猜想,要靠事实”;“思想是事实的化身”;“没有充分的实验根据,我从不推导严格的定律”;这是他研究工作的准绳。
卡文迪许曾第一个发现了水的组成,而拉瓦锡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作出了正确解释,他说:“水的重量等于生成它的两种气体重量之和”。
总之,拉瓦锡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继承别人的实验事实,用定量的测定加以补充,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得出明确的结论,建立新的概念,发现新的定律,再对化学现象作出正确解释。
正如化学史家柏廷顿所说,拉瓦锡是化学界一位善于编排和组织的“伟大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