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指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反对民族分裂、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表现出的不畏强暴、勇往直前、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坚贞不屈的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团结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我们的祖先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浑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抗倭名将戚继光、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等都是为捍卫国家统一,民族利益,英勇抗击外族侵略,被后人世代传诵和敬仰的民族英雄。
正是这种可贵的民族精神和无数可敬的爱国民族英雄,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始终不曾被任何一个侵略者所灭亡,虽然历进艰难却仍然昂首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向他们致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被马克思称为“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当代世界科技史权威也公认“中国在公元三世纪至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在许多重要领域,中国一直独占鳌头,长时间保持着一系列“世界之最”。
学习历史,使我们对自己的祖先肃然起敬!对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倍感自豪!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联想到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的升空,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更放飞了我们崭新的希望!我们要向航天英雄学习,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树立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我们现在是小学生,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我们应该热爱祖国,爱好和平,珍惜祖国的今天,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像民族英雄那样,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自强不息,学好各种本领,将来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农耕文明及其特点2004年11月1日为什么近代中国商业文化形不成主流文化?为什么工业革命不能首先在东方出现?宋时已初具规模的手工业不能形成大产业?为什么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总是只能得其形而不能得其神?为什么中国的封建社会能长达2000多年?能不能从民族文化深层次的烙印中寻找一些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必然线索?农耕文明的潜意识或者烙印?最近几年,中国的电视台一色长辫子的电视剧充斥各个频道,一色反映清宫皇帝公主的闹剧。
中华民族精神政治知识点

中华民族精神政治知识点中华民族精神是指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精神财富。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的表现,代表了中国人民的道德观念、历史观念、民族意识和文化传统,具有极高的政治和文化价值。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1. 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之一就是爱国主义,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代表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深厚感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和自豪。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持续奋斗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2. 集体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另一重要内容是集体主义,它代表了中国人民对集体的关注和尊重,强调个人行为和目标要为集体的利益服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忠诚正直”等观念就表现了集体主义思想。
在现代社会中,集体主义思想更强调个人的价值不能凌驾于社会、民族之上,同时也要在集体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3. 古代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形成了独具特色、深厚的文化传统。
孔子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思想、佛教的传入等都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它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4. 人本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人本主义,即强调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强调人的充分发展和幸福生活。
对人的尊重和推崇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基础价值观念,它反映了中国人对人类精神和生命价值的高度尊重和关注。
二、中华民族精神在政治中的意义中华民族精神在政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发扬爱国主义,凝聚国家意志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政治精神。
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使得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国家意志和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扬爱国主义,将更加团结全民族,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程中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付出自己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此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
例如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
这些不同乐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1、团结统一内涵:整体意识、凝聚力、向心力,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土尔扈特东归;文成公主入藏;抗击雪灾;神州七号;2、爱好和平内涵: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举例:和为贵;朝核问题;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3、勤劳勇敢内涵: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见义不为,无勇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自强不息内涵: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举例:抗震救灾、灾民自救;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著《史记》;自古男儿当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具体解释:一、爱国主义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它是自古至今贯穿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一根主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祖国的富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中华民族精神内容

中华民族精神内容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集体思想和行为方式,跨越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包括了许多珍贵的品质和价值观念,如诚信、忠诚、勤劳、谦虚、仁爱、尊老、尊师、爱国、团结等。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仁爱精神,即慈悲、忠诚、诚信、责任、信仰和对和谐的渴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始终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价值,人们应该以仁为本,以人为本,以和为贵。
这种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体现了中国人民良好的思想和品质。
中华民族精神还涵盖了中国人重视教育的传统观念,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强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种教育观念在中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同时,中华民族精神也强调了对于历史的尊重与重视,中国人民热爱自己的文化,注重传统礼仪、尊重师长和祖先,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独立自主的国家意识。
在当今的现实中,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国人民仍然具有无穷的鼓舞和引导作用。
在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扬被提出并愈来愈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实践。
在国家建设、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民族自尊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中华民族精神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之,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中国人民的伦理、思想和文化,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在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成为了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精神旗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撑。
我们要不断发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它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此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
例如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
这些不同乐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1、团结统一内涵:整体意识、凝聚力、向心力,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土尔扈特东归;文成公主入藏;抗击雪灾;神州七号;2、爱好和平内涵: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举例:和为贵;朝核问题;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3、勤劳勇敢内涵: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见义不为,无勇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自强不息内涵: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举例:抗震救灾、灾民自救;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著《史记》;自古男儿当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具体解释:一、爱国主义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它是自古至今贯穿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一根主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它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此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例如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
这些不同乐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1、团结统一内涵:整体意识、凝聚力、向心力,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土尔扈特东归;文成公主入藏;抗击雪灾;神州七号;2、爱好和平内涵: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举例:和为贵;朝核问题;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3、勤劳勇敢内涵: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见义不为,无勇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自强不息内涵: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举例:抗震救灾、灾民自救;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著《史记》;自古男儿当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具体解释:一、爱国主义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它是自古至今贯穿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一根主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民族精神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当中,所孕育而成的精神样态。
它是种族、血统、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等所熏陶、融汇而成的文化慧命,也可说是一个民族的内在心态和存养。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阐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含义意义典例爱国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是一个民族凝聚起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它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团结统一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的互助合作精神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力量“四海之内皆兄弟”“兄弟齐心,其力断金”、土尔扈特东归、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爱好和平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化干戈为玉帛”、礼仪之邦、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等勤劳勇敢指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艰难的精神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我们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 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 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民 族精神历久弥新,永不泯灭。 我们的民族精神,形成于古代中华文化之 中,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 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事业之中(现代)。
2、作用 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 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 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3、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4、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 一致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创造精神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
2、奋斗精神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3、团结精神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4、梦想精神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5、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三、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地位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它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此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
例如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
这些不同乐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1、团结统一内涵:整体意识、凝聚力、向心力,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土尔扈特东归;文成公主入藏;抗击雪灾;神州七号;2、爱好和平内涵: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举例:和为贵;朝核问题;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3、勤劳勇敢内涵: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见义不为,无勇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自强不息内涵: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举例:抗震救灾、灾民自救;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著《史记》;自古男儿当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具体解释:一、爱国主义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它是自古至今贯穿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一根主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中华民族精神有哪些

中华民族精神有哪些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20年第18期
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最根本的支撑是强大深厚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包括“以民为本”的精神、客观理性的精神、独立自主的精神、坚忍不拔的精神、变革创新的精神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在现代革命和建设中,又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雷锋精神等。
改革开放以来,还形成了革故鼎新的超越精神、披荆斩棘的革命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只争朝夕的追赶精神、敢闯敢试的攻坚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直面难题的担当精神等。
这些精神的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这些可贵的品质: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科学务实、实干兴邦,开放进取、包容創新。
(《人民论坛》)。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独特精神特质和价值观念的总和。
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中国的社会生活、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忠诚度。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被视为一种高尚的情操和道德观念,追求和平、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根本目标。
中华民族历来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倡导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奉献精神。
社会和谐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是追求社会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家庭观念和亲情观念,强调家庭和睦、邻里和睦、社会和谐。
在中华民族精神中,和谐不仅仅是一种关系和相处之道,更是一种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状态。
中华民族强调团结、和睦、合作,注重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诚实守信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个重要内涵是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诚实、信用和道德的高度重视。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被视为一种美德和行为准则,人们应当言出必行、信守承诺、守信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个人信誉。
勤劳勇敢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勤劳和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中华民族历来强调勤劳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勤劳是一种美德和道德的体现。
同时,中华民族还强调勇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顽强拼搏,迎难而上。
勤劳和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塑造个体品质和提高整个民族文明素质的重要因素。
儒家文化影响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处之道,注重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家庭美德、社会责任和公共道德。
儒家思想塑造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协调相处、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1、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什么?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土面积和海洋国土面积各多少,陆地边防线和海岸线各多长?答:陆地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边防线长2.2万多公里,海岸线长1.8万多公里。
3、我们党坚定地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答: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任务。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是代表什么?答:“三个代表”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什么跨越?答: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的跨越。
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答。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7、我国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什么样的小康社会?答: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8、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什么的重要保障?答: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9、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我军何时开始进驻香港和澳门履行防务?答:1997年7月二日进驻香港,1999年12月20日进驻澳门履行防务。
10、“神舟”五号飞船是何时发射成功的?答:观历年10月1s日J。
匝利升空,M日J。
巨利返回,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
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1、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战机袅龙在何时首飞成功?答:2003年8月25日。
12、在1999年国庆50周年大典阅兵式上,哪两种飞机首次参加阅兵?答:空中加油机和“飞豹”歼击轰炸机。
13、2002年5月至9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跨越五大洲、三大洋访问多少国家,航程多少海里?答:访问10个国家,总航程3万多海里。
1、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1、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什么?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土面积和海洋国土面积各多少,陆地边防线和海岸线各多长?答:陆地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边防线长2.2万多公里,海岸线长1.8万多公里。
3、我们党坚定地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答: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任务。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是代表什么?答:“三个代表”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什么跨越?答: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的跨越。
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答。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7、我国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什么样的小康社会?答: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8、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什么的重要保障?答: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9、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我军何时开始进驻香港和澳门履行防务?答:1997年7月二日进驻香港,1999年12月20日进驻澳门履行防务。
10、“神舟”五号飞船是何时发射成功的?答:观历年10月1s日J。
匝利升空,M日J。
巨利返回,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
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1、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战机袅龙在何时首飞成功?答:2003年8月25日。
12、在1999年国庆50周年大典阅兵式上,哪两种飞机首次参加阅兵?答:空中加油机和“飞豹”歼击轰炸机。
13、2002年5月至9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跨越五大洲、三大洋访问多少国家,航程多少海里?答:访问10个国家,总航程3万多海里。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心灵的根源,是我们精神的源泉。
它不仅深植中华民族
的传统精神,也影响着我们思想意志的判断、坚持和活动。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诚实守信,即朴实、勤奋、正直、诚实、忠诚,协同合作,孝老爱幼,宝贵瑞慈、大义精诚,以谦回避,恩义相让、求同存异,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等等。
无论今天的中华民族在何种处境,坚持这些传统价值观,不忘先祖建构的道德准则,而以诚实守信去追求理想,推进文明、超越现实,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一如历史上一些昭示出中华民族辉煌精神的伟大历史形象,其内中放射出毅力
和勇气,把脱胎于民族传统中国思想、中华文化的精神实体,这些传统也演变成为丰厚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共同愿景。
我们要坚守中华民族精神的良劣不讨,以为先祖的智慧和英明操守,以新的外
在条件加以传承,以新的精神凝聚体例,以新的三阳真火点燃中华民族精神的活力,以至臻极致,开启一个全新的未来世界,献礼中华文明,将精神的光芒撒向远方。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精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精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历经千年风雨,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儿女的心中,成为他们前行的动力和信仰。
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精神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与时俱进,融入了时代精神的内涵。
本文将从两方面探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淀中形成的精神特征。
中国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忍辱负重、勤劳勇敢等为核心价值观。
这种精神特征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流淌,指引着他们为了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而努力奋斗。
首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都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心系国家富强。
封建时代的爱国英雄岳飞,现代的爱国先驱鲁迅,他们都是爱国主义的杰出代表。
爱国主义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灵魂,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投身于民族复兴伟业。
其次,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注重集体利益和集体荣誉,强调团结合作、互助友爱。
这种精神在中国的农村和城镇社区经常出现,人们相互扶持、守望相助,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第三,忍辱负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品质。
历史上,中国人民经历了种种屈辱和苦难,但他们总能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战胜困境。
这种忍辱负重的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对于困难和挫折的坚韧不拔,让他们能够保持乐观向前的态度。
最后,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中国人民勤劳好学,努力追求梦想。
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勇敢的精神驱散了黑暗的力量。
这种勤劳勇敢的精神为中国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二、时代精神的内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时代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其中。
时代精神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在面对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观念。
首先,开放包容是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
当前,全球化进程推动了各国间的联系和交流,开放包容的精神成为时代的要求。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它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此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
例如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
这些不同乐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1、团结统一内涵:整体意识、凝聚力、向心力,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土尔扈特东归;文成公主入藏;抗击雪灾;神州七号;2、爱好和平内涵: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举例:和为贵;朝核问题;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3、勤劳勇敢内涵: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见义不为,无勇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自强不息内涵: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举例:抗震救灾、灾民自救;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著《史记》;自古男儿当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具体解释:一、爱国主义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它是自古至今贯穿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一根主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中华民族的30种精神

中华民族的30种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
它对于我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和发展,发生过和正在发生这种重要的作用。
他今天将成为我们维护社会秩序、改善社会风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实现小康社会,都将发生强有力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它。
然而,中华民族由那些精神呢?1、“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早形成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所在,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用于战胜艰难险阻、百战不挠的艰苦奋斗的品格。
2、“革故鼎新”的求新精神。
中华民族以坚强勇敢著称于世,富于革故鼎新传统。
革故鼎新、变法图强,一直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
今天我们进行的各项改革,都是以革新、改革和革命精神的划时代的弘扬和发展。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贵”的爱国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民族。
在几千年来悠久的历史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精粹,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这都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民族品格和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
4、“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觉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极力倡导对主体到的自觉性和自律性的高扬。
这是人应该自觉地承担起道德的责任,自觉地把“仁”作为自己的内心信仰。
5、“厚德载物”、“崇尚德义”的重德精神。
中华民族具有重德的传统,强调一道德作为整个社会立足的基础,主张让道德观念渗透到人的各个方面,并以道德观念为标准来判断当褒还是当贬,判断世事的是非。
6、“坚韧不拔”、“刻苦磨炼”的奋斗精神。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力求积极进取,不去从命运摆布,一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流。
孔子曾为实现字的社会主张和政治报复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7、“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整体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团结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我们的祖先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浑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抗倭名将戚继光、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等都是为捍卫国家统一,民族利益,英勇抗击外族侵略,被后人世代传诵和敬仰的民族英雄。
中华大地,民族众多,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弘扬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心力和汗水。
任何一个民族,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其民族精神的先进性,就不仅要弘扬民族精神,而且要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是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比较而言,培育民族精神更根本、更迫切。
民族精神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活力,民族精神在弘扬中培育,在培育中弘扬,这是民族精神保持活力、民族保持生命力的唯一途径。
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的民族精神更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因此,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民族精神不只是一个如何弘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与时俱进地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问题。
现在中国的56个民族,都是古代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大环境中,经过长期的相互吸收、演化、发展而形成的。
中国各民族在长期共同创造中华的伟业中,共同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就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紧密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各民族在共创中华过程中的贡献,主要通过族体上的相互吸纳、对中国边疆的共同开拓、经济上的开发和相互促进、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体现出来;在近代历史上,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更是在反对侵略、保卫中华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革命的各历史阶段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民族精神,正是随着我国各民族共创中华伟大事业的发展深入而日益发展和逐渐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共创中华的伟大实践在各民族精神生活中的集中反映。
中华民族精神是由中国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渗透在其血脉、贯穿其悠久历史、熔铸在灿烂文化及光荣革命传统之中的性格特征和意志品质,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从发展阶段及其形态上看,中华民族精神大致经历了古典民族精神、近现代民族精神、当代民族精神几个阶段。
古典民族精神反映的是各民族自然经济、宗法社会条件下道德至上、贵和求稳的守成精神;近现代民族精神体现的是各民族在内忧外患挤压下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精神;当代民族精神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背景下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开拓创新精神。
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看,爱国团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博大宽和、兼容并蓄、勤奋睿智、刚健有为、坚忍不拔等等,都是贯穿古典、现代、当代民族精神的基本精神,主要集中体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中华民族精神表现为各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国各民族都无限热爱自己的家园,向往与自己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中原地区。
历史上,各民族所反映出的对中原地区的向心力,经过各族人民长期对中原地区以及广大边疆地区的共同开发、建设和保卫,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正是在这种精神支撑下,我国历史上虽然有多次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主流。
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上,虽有帝国主义列强的政治挑唆、物资利诱、武力威胁,但各民族人民始终坚守边疆,最终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无数次阴谋,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在长期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各民族深入人心的民族意识,是各民族共同建立和保卫祖国的强大动力。
其次,中华民族精神还表现为各民族追求祖国统一的团结互助精神。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出现过相当长的大统一时期,也有不短的时期处于地方政权割据分裂状态。
分裂给各族人民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破坏,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灾难。
因此,追求团结统一和共同发展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孔孟大一统思想,这种思想以华夏的统一为核心。
到十六国南北朝时,少数民族的一些统治者,也提出过统一的思想,并为实现统一进行了不懈努力。
此后,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分裂时期,不管其动因是什么,许多民族的统治者都以统一中华为己任,以建立统一的中华政权为最大的光荣。
众所周知,除了汉族建立过统一的中华政权外,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也建立过长时期统一的政权。
以中华统一为正常,以分裂为异常,已成为各民族的共识,这种共识为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华民族历来还十分珍视民族团结,相互尊重各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而且主张平等地对待其他民族,尤其是弱小民族,并与之和睦相处。
早在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中华先民希望天下太平、同其他民族友好相处的愿望,表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情怀。
这种追求和平的风范,表明了中华民族对民族、国家利益的独特态度,即民族、国家整体利益的获得和维护只能建立在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携手共进和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基础上,主张以道德为教化之本,以治理好自己的家园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感化其他民族和国家,以达到“协和万邦”。
这种态度使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兄弟民族始终保持着持久的亲和力、感召力。
再次,中华民族精神还表现为各民族自强不息、共同发展的精神。
中华各民族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聪明智慧,具有广纳博取、热爱生活、不甘落后、善于创新的可贵品质。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各民族在广阔的土地上,不管生存条件多么艰苦,都能以顽强的精神辛勤劳动,努力开拓,不断进取,各民族都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绚丽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千百年各民族的共同生活中交织汇流并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成为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保持领先地位的根本原因。
近代以来,为了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状况,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奋发图强,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些都是中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自强不息揭示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来源。
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来自她的成员对国富民强的不懈努力,来自对民族自立、自尊、自强的强烈渴望,来自对至善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
就民族、国家的发展而言,在民族兴旺发达、繁荣向上时期,人们总是怀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在外敌入侵、民族危亡的关头,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人们顽强地反对侵略;就个人的人生价值而言,自强不息表现为仁人志士在强暴面前坚持正义,宁死不屈,在人生遭遇挫折时则奋发图强,为理想不懈奋斗。
需要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精神要素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有一个逐渐积累、不断发展,最终形成并为人们所认识的过程。
在中国古代,由于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和民族仇视政策,影响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
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密切交往和内在联系,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和各种因素,实际上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出现和存在。
自19世纪中叶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以及世界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促进了中国各民族的觉醒,各民族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精神开始强烈表现出来,各民族爱国志士在民族精神的激励下,为了救亡图存,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推动民主革命的发展。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民族观为指导,以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进步、共存共荣为奋斗目标。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历程中,由于党的民族理论的科学性和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各民族在共创中华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提炼,给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内容,诸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新时期创业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特定时代、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的新体现、新亮点,并成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建设祖国的凝聚力量。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弘扬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竞争。
经济全球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我认同危机,而增进民族认同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功能。
追求发展是中国的现实主题。
“知耻而后勇”的自尊、自强、自信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团结一致,艰苦奋斗。
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在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因此,民族精神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动力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
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