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典型课例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典型课例选
一、语文课堂矛盾生成的智慧
近年来,课堂教学是否“流畅”与“和谐”似乎成了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殊不知.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没有经过积极主动乃至痛苦的思堆过程.有时候尽管也可以呈现出一种流畅有序的课堂局面.但这很可能只是一种惰性的平衡、一种低屡次的和谐。于是,我们开始关注课堂的矛盾生成问题。我们认为:
课堂教学是一时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流幅与停滞,有序与无序.协调与冲突.简单与复杂——始终变瞽出现并且互为作用。而人的思堆品质的提升也需要依靠矛盾——在不断努力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人的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将得到螺旋式的提高。
如果教师能够通过设疑启发,引发井突出矛盾,就套使学生的思维发生“冲突”从而打破那种低级的平衡。此时,学生的思维看似受到阻滞.其实恰是在“愤愤悱悱”中进行思考和交锋,一旦有所突破,必
然出现一个高层次的流畅的境界。
从低级的流畅到中途的阻滞再到一种毫无挂碍的高境界的自由,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其间。在课堂上有意生成矛盾激活思维就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这个课例,执教老师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矛盾生成法来组织课堂教学,整个课堂具有一个从无疑到有疑、从流畅到停滞的过程,有的环节甚至给人以“涩”的感觉。但这种“涩”味却是执教者刻意追求的
结果。
三位老师对该课例的点评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矛盾生成”这一教学行为,究竟是一种即兴式的灵感爆发呢,还是一种在一定观念指导下的有意探求,或者是一种可以称之为方法与理论的系统?
《紫藤萝瀑布》课堂教学实录
杭州外国语学校程东文
(这是一节借班的公开课,课前,学生已做了认真的预习。)
【初读感知】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紫藤萝瀑布)。大家知道,紫藤萝是一种植物.可是怎么跟‘瀑布”连在
一起了呢?这个标题有点意思!说说看法好吗?
生1:我家旁边的公园里有紫藤萝,确实很美丽,开起花儿来像瀑布一样。(许多学生表示赞同)
师:像这样吗?(打开投影.展示大幅的紫藤萝照片,学生一片惊叹)另外,关于这篇文章的其他信
息.你还了解哪些情况?
生2:我查过作者宗璞的情况.她还为我们西湖写了很多文章。
生3:资料上说,宗璞是著名国学大师冯友兰的女儿。老师,什么是国学大师啊?
师:哦。你很努力嘛!连这个都知道啊!国学,是对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研究。你说的这点,对于我们理解课文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待会儿我们会说到。
生4:我还想说很重要的一点,作者宗璞是在弟弟身患重病,将不久于人世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
的,作者看到眼前的情景,是有感而发。
师:好,确实很重要。同学们.在读一篇文章之前,如果可能。我们就应该尽量多地去了解一些背景材料。这对于理解文章很有帮助。下面我们一起试试概括全文大意,看文章主要说了些什么。
(学生概括.教师巡检)
【赏析探究l】
师:哪位同学先来说说。
生5:这篇文章写作者看到紫藤萝瀑布时的所见所想。
师:很简洁嘛!哪位补充一下,所见所想是‘见’到什么,又‘想’到什么。
生6:作者见到了紫藤萝瀑布。原先。她的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我心上”。遇到盛开的藤萝花后,
想到一些事情,就宁静了。喜悦了,振作了。
师:想到了一些事情.是哪些事情?
生7:我想应该是他弟弟不久于人世的事情吧。她走在路上,本来很悲痛,很忧虑.可当她遇到
紫藤萝瀑布的时候,想法就变了。
师:是的,大家预习时就知道,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按照常理.作者这时候应该十分焦虑悲痛,可老师不明白的是,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她一看到紫藤萝还会产生“喜悦”的情绪,这岂不是
有违常理吗?
生8:(小声)书上就是这样说的嘛……(师插话:怎么说的,讲讲看嘛!)(生读书)“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
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师:好,我们就来好好研究这个矛盾——一个焦虑悲痛的人怎会一下子变得“宁静” “喜悦”。
生9:因为作者看见了美丽的紫藤萝花儿。
师:你是说.只要看见美丽的花儿,人们的悲痛之情就会缓解,甚至还会转悲为喜吗?
生9:不是,只有遇见紫藤萝花才会这样。(有学生露出疑惑沉思之色)
师:那么。如果我们在医院门口都栽种紫藤萝花儿.是不是心理诊所由都不需要了?栽种一些像瀑
布一样的紫蘼萝就可以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了嘛!
生10: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见到紫藤萝盛开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觉得花儿仿佛有了生命,给人一种“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所以会带走焦虑和悲痛。
师:请原谅老师的不依不饶(众笑),为什么紫藤萝花儿就能够带走焦虑和悲痛呢?
生ll:虽然这位姐姐很是焦虑悲痛.但文章后面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个体生命虽然有止境。人类生命的长河却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
呼吸。作者从花的生命力中感悟到人生的美好。
师:(有点意外)你的理解很深刻嘛!能说说是怎么想出来的吗?
生11:(有点不好意思):我是从《新课程学案)这份资料里读到的。(有学生哄笑)
师:利用现有的资料,帮助我们读懂课文,这本身就是一个好的办法。不过,我们在读的时候也
要开动脑子多想想为什么。否则“尽信书不如无书”,还会影响到我们更深入的理解。
生11:(小声说)不管怎么说.我认为是作者触景生情。
师:说得好,(板书:触景生情)但我们已经知道触到什么景,又生了怎样的情,可为什么此景会生此情(板书:此景此情),值得研究。我们把相关段落再读一读吧。
(学生大声朗读)
师:请注意这些词句:“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大家注
意到了紫藤萝瀑布的特点了吗?
生12:(有点迟疑)我想,“瀑布”强调的不是一朵花。而是“万花”的集合.虽然某一朵花儿会凋落,
但是作为瀑布的紫藤萝永远不会凋谢。
师:对,不是一朵花!注意到这句话了吗?——“我没有摘花的习惯”,假使作者真的摘了一朵花来仔细欣赏,那么她的注意力就会一直在这一朵花的美丽上了;可是作者关注的却是整个的紫藤箩花的集体
——紫藤萝瀑布。
生12:(若有所悟)哦,我明白了,是不是说,作者的弟弟只是这么多花儿中的一朵。
生13:我也是从资料中了解了“答案”,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现在我懂了,作者是见到眼前的紫藤萝瀑布。看到花儿的开落,想到自己的弟弟,觉得人生就像这花儿一样,有凋落,也有新生,心里就
得到了解脱。
师:理解得很好!现在,大家可以大致了解作者的心里感受了吧。(见一学生手举得很高)好,你说
说。
生14:老师,还可不可以这样认为,文章中所说的“喜悦”,是指作者当时看见紫藤萝瀑布里一朵朵新生的小花,感受到了一种生命力的喜悦,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宁静的喜悦,并不是说作者在小弟面临
死亡的情况下,还会真的很高兴。
师:对啊,这应该是一种内心感悟的喜悦吧。现在.我们可以回头了解宗璞这个人了,她的父亲冯友兰是一位国学大师,对于庄子很有研究.作者受其影晌,这时候她的心态,恐怕不能说是“乐观”,而
应该是“达观”更合适一些。
生13:老师,我还想补充一点,我刚才看到紫藤萝的照片,确实像一个瀑布,瀑布的主要特点是流动,作者正是看到花儿从新生代替凋落的流动的过程,才有这么多感悟的。
师:你说得真棒,其实,这篇文章的标题里的“瀑布”二字,不仅指花儿的美丽和繁盛,更有突出生命流动的意昧。从这种生命的运动中,作者产生感悟就十分自然了。也就是说,此景的特点自然催发了此情。而这些又必须有此人(指着黑板上的作者名)——一个有着敏锐感觉和丰厚知识底蕴的人才能够感受和
表达出来。
【赏析探究2】
师:刚才我们讲到,作者遇到紫藤萝瀑布,情绪也终于变得“平静”和“达观”,这时,文章又突然插入一段“十多年前”的事情,大家应该注意写作时间——1982年,“十多年前”应该是“文革”时候,作者家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