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际价值和世界市场价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Px / Pm)* ZX
• 其中,S代表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ZX代表一国出口商 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 • 例:ZX指数由1990年的100上升至2000年的130,则S=
三、贸易条件
• (2)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 不仅考虑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而且 考虑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 D= (Px / Pm)* (ZX / Zm)*100 • 其中,D代表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Zm代表进口商品要
第三章 国际价值和世界市场价格
• 本章阐述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际市场价格及其基础。
第三章 国际价值和世界市场价格
• • • • 全章三节: 3.1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 3.2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和贸易条件 3.3世界市场价格的概念、种类及二战后世 界市场价格的变化
第三章 国际价值和世界市场价格
四、世界市场价格
• 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因素
• • • • • • • • • 1、国际供求关系及其变动 2、世界市场上的竞争 3、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力量 4、资本主义经济周期 5、国际通用货币币值的变动 6、商品的质量、包装及销售中的有关因素 7、各国政府和国际性组织所采取的有关政策措施 8、非经济因素 讨论:世界石油价格变动(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商品国别价值量的决定:是由该国生产 商品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 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一、国际价值理论
• 例如:在某国生产一只钢笔: • 先进的企业需要3个小时的劳动, • 大多数企业需要4个小时的劳动, • 落后的企业需要5个小时的劳动, • 在这里,4个小时的劳动就代表着这个国家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就是商品的国别价值量。 • • 在国际贸易交换中,双方可以用其一国的国别 价值来衡量和判断国际贸易的商品价值吗?
二、相互需求原理
• 20世纪30年代前,廉价学派提出了相互需求论,约 翰· 穆勒承上启下,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进行了重要 的补充,提出了相互需求的理论;用以解释国际间商品交 换发比率。他使用了比较利益的概念,解释贸易双方在利 益分配中各占多少的问题。 • 穆勒对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提出了决定国际 贸易商品的价值的法则,即相互需求原理。穆勒认为,商 品的国际价值是受国际间需求均衡规律支配的,而国内贸 易的商品价值则取决于该商品的生产费用,两者是不相同 的。“外国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国际交换的条件”,也即 进口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为了换取该项进口所需出口的商品 的数量。而这种“国际交换的条件”,即贸易条件,又取 决于贸易双方对对方商品的需求强度和需求弹性。
一、国际价值理论
• (三)国际价值的形成 • 参加国际贸易各国→国内价值基础→形成国际价值
• 国际价值形成的特征: • 1、国际价值形成的重要条件——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2、国际价值的形成基础——国别价值
一、国际价值理论
• (四)世界市场上的价值规律
•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按照等价原则进行交换,即按照价值量进行交 换。 • 1、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 • 2、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发生一定的变化。商品的价值 量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商品的国际交换按国际价 值进行。
• 在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形成,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 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 • ①超经济的强制。(殖民统治和军事暴力) • ②垄断。(不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因) • ③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一、国际价值理论
• 3、不等价交换发展的三个时期
• ①第一阶段是商人资本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 的不等价交换 • ②第二阶段是产业资本时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 不等价交换 • ③第三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不等价交换
一、国际价值理论
• (二)国际价值
• 含义:是世界市场范围内的商品市场价值,它是由 “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即在世界经济现有条件下, 在各国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生产某 种商品所需要的世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 •
↓ ↙
•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国际价值理论
T=(Px / Pm)*100
• 其中, Px 代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Pm代表进口商品价格指 数。 • 例:假定1990年为基期,进出口价格指数都是100,1990年 的商品贸易条件为100。在2000年底,出口价格指数下降 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那么2000年的商品贸易条件: 解:T=(95/110)*100=86.36 • 与1990年相比,下降了近15个百分点,贸易条件恶化。
四、世界市场价格
• 世界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 •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载时间市场上形成的市场价格,
它是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一货币表现的商品国际 价值。也就是某种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实际买卖时所依据的 价格。 • 在世界市场上买卖双方所进行的价格磋商,一般都参 照当时的世界市场价格。例如,能大量买的的某种大宗商 品的国际贸易集散地价格,谷物的买卖一般都参照美国芝 加哥谷物交易所的价格,有色金属的买卖一般都参照应该 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价格。
• 国际价值量是由世界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世界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世界经济现有的 正常的生产条件下,按照世界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劳 动强度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决定商品 的国际价值量。 • 例如 生产一只笔: • 先进的A类国家需要1个小时的劳动; • 大多数B类国家需要2个小时的劳动; • 落后的C类国家需要4个小时的劳动。 • 在这里,2小时的劳动就代表着世界平均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这就是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决定。
一、国际价值理论
• 注意:
• 由于各国生产同样品质数量的商品所耗费的一般 人类劳动各有差异,这就决定了各个国家每一种 商品的国别价值并不相同。在国际贸易交换中, 如果某一交换方以其国别价值来衡量和判断国际 贸易的商品价值,另一交换方是不会承认的,这 就是说在国际贸易中以国别价值作为价值判断的 尺度是有局限性的。
• 通过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 • 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及世界市场上价值 规律的作用;不等价交换的概念和形成不 等价交换的原因;贸易条件的概念、主要 种类及其计算;世界市场上价格的种类; 相互需求原理;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 基本因素是什么。
一、国际价值理论
(一)国别价值 国别价值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由其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
一、国际价值理论
• 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的异同:
• • • • • • • • • (1)同一性: 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2)差异性: ①反映在量上不同 国别价值—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国际价值—生产该商品的世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②反映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商品的国别价值—是以该国货币表示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以世界货币表示
四、世界市场价格
• 国际价格构成: • 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通常由生产成本、流通费用、
税金和利润构成。但是,在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中,流通 费用、商业利润和税金所占的比重往往较大。
• 国际市场价格变动规律:
• 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价值是价 格变动的基础,这就是商品价格形成和变动的基本规律, 也是国际市场价格形成和变动的基本规律。所以,国际价 值是商品国际价格的基础,国际价格还受到国际供求关系 等因素的影响围绕国际价值上下波动。
一、国际价值理论
• (五)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 1、不平等交换:指不等价交换或不等量劳动的交换。 • 不等价交换是指不相等的国际价值量的交换,表现为 国际贸易中商品按高于或低于国际价值进行的交换。 • 不等量劳动的交换表现为国际贸易中以较少的物化劳 动换取较多的物化劳动。
一、国际价值理论
• 2、不等价交换形成的原因:
一、国际价值理论
• 计算:国际价值量
• • • • • • • 假定生产某种商品的A、B、C三个国家,产品的国别价 值如表,求该产品的国际价值? 国别 出口国产品数量 单位产品国别价值量 国别价值总量 A 400 20 8000 B 300 30 9000 C 200 40 8000 合计 900 —— 25000 解:该产品的国际价值量W=25000/900=27.8
二、相互需求原理
• 例:P71
三、贸易条件
• (一)涵义:是指一个国家一出口交换进 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 • 两种表示法:
• 一是用物物交换表示,即用实务形态来表示贸易 条件。 • 二是用价格来表示,这种贸易条件就是一国所有 的出口商品价格与所有的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这种贸易条件通常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 品价格指数之比亦即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
三、贸易条件
• 注意: •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有效性通常只局限 于不发生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一定时期 之内。 • 2、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并不必定意味着 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这还要结合其他因 素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
三、贸易条件
•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 (1)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 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
二、相互需求原理
• 相互需求理论认为,交易双方在各自国内市场有各自的交 换比例,在世界市场上,两国商品的交换形成一个国际交 换比例(即贸易条件),这一比例只有结余两国的国内交 换比例之间,才对贸易双方均有利。 • 贸易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范围的大小。 而贸易利益的分配,取决于具体的国际交换的比例: • 国际间商铺交换比例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对本 国越不利,本国分得的贸易利益越少 • 国际间商品交换比例越接近于对方国家国内交换比例,对 本国越有利,分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多
二、相互需求原理
• 相互需求法则
• 一方出售商品时购买对方商品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是对 对方商品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 • 在互惠贸易范围内,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贸易条件)是 由两个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 • 当两国间商品交换的比例与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比相 等时,两国的贸易达到均衡。
三、贸易条件
• (二)贸易条件指数的种类及其意义
•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 3、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三、贸易条件
•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 商品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 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它表示一国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获 得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 •
素生产率指数。 • 例: Zm指数由1990年的100上升至2000年的105,则D=
三、贸易条件
• 3、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出口量指数与商品贸易条 件指数的乘积,它表示一国用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 (Px / Pm)* QX
• 其中,I代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QX代表出口量指数 • 例:如果QX指数由1990年的100上升到2000年的120,则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