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际价值和世界市场价格
国际贸易原理第三章 国际交换和贸易条件(3)
第一节 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
(二)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同一性和量的差别性
同一性: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差别性:国别价值是由该国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的;
国际价值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
即在世界经济现有条件下,在各国劳动者的平均劳
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世界
约翰·穆勒的结论:在由比较成本所决定的国 际交换比价界限内,两国内具体的商品交换 比率是由两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强度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
单位劳动投入产出品的 数量;
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 劳动投入量;
英国 德国
AB 10 15
10 20
英德两国之间的交换比率介于1:1.5~1:2。
酒
葡萄牙
(1:1)
(1.125:1) (1:1.2)
英国
毛呢
A
英国
(1:1.5) (1:2)
德国
B
假定英德两国之间A、B产品的交换比率为 1:1.7。
3.单因素贸易条件:S= (Px/Pm)×Zx Zx: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例:假定某国以1990年价格为基期,1995年
出口价格指数为70%,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 指数为150%,单因素贸易条件是多少?
(87.45%)
4.双因素贸易条件:D = (Px/Pm)×(Zx/ Zm) Zm: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假定某国以1990年价格为基期,1995年出口
有四种类型:
①调拨价格(转移价格):跨国公司对其内部交易 (母公司与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的交易)所规定的 价格,旨在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全球性税赋、增加利 润、转移款项、扶植子公司,控制市场竞争。
国贸理论第三章
在商品交易所进行交易的商品,往往具有同质 性,即特征一样,质量相同,如有色金属、谷 物、纺织原料、食品、油料、橡胶等等。目前 主要通过交易所进行交易的商品大约有50多种, 占世界商品流通额的15-20%。世界性的大商 品交易所,每天开市后第一笔交易的成交价格 (即所谓的开盘价格)和最后一笔交易的成交 价格(即所谓的收盘价格),以及全天交易中 的最高、最低价格,均被刊载于重要的报纸上, 作为市场价格动态的重要资料。因此,世界性 商品交易所价格,即交易所牌价,一般被公认 为是世界价格的重要参考数据。
第三章 世界市场
第一节 世界市场的发展、 形成与构成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 科技的场所,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 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 之间的市场综合组成。 在世界市场上流通的内容包括有形商品、 资金、科技、服务等。它的发达程度取 决于参加国际交换国家的数目、商品交 换的数量、规模、运销信息网络的机制 等。
(五)国际市场运输与信息网络
运输网络是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 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集装箱运输 等组成。 集装箱运输。它是60年代末兴起的运输方 式,它将杂货在发货地装进标准规格的 “集装箱”内,运至专用的“箱运码头”, 再以“箱运设备”装上“集装轮船”,运 至目的地,再运至储存地点。目前已有集 装箱航线500多条,已连成的集装箱港口 300多个,已形成一个世界性的集装箱运 输体系。它在世界海运杂货运输上已占支 配地位。
2.信息网络
它由国际电话、电视、广播、报刊、
通讯卫星、计算机联网组成,成为 世界市场的中枢。
(六)其他
各种市场组织机构,国际贸易规章、
条约、契约与惯例有助于市场的运 行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素质模块(专业理论课)课程编号:N062003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先修课程:《经济学基础》后续课程:《进出口实务》、《国际结算》学分:3.5总学时:56 其中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16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国际贸易概论是国际贸易专科的一门修课。
国际贸易概论研究的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讲授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高等院校经济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使学员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现代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掌握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要求:国际贸易概论是国际贸易专科的一门修课。
主要解答的问题是:国际贸易是怎么样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会带来什么利益?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利益在各国间是如何分配的?等等。
在方法论上,注重理论研究与实际形势分析相结合,并用到初等的数学工具与经济学方法。
该课程为考试课程本课程为专业理论课程。
第一章概论基本内容: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二、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三、经济发展决定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二节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三、西方关于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化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是怎么样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战后国际贸易的变化情况。
重点:1.国际贸易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2.对外贸易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中起了什么作用?3.怎么样理解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4.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国际价值和世界市场价格课件
• 其中, Px 代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Pm代表进口商品价格指
数。
• 例:假定1990年为基期,进出口价格指数都是100,1990年 的商品贸易条件为100。在2000年底,出口价格指数下降 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那么2000年的商品贸易条件: 解:T=(95/110)*100=86.36
• 国际市场价格变动规律:
•
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价值是价
格变动的基础,这就是商品价格形成和变动的基本规律,
也是国际市场价格形成和变动的基本规律。所以,国际价
值是商品国际价格的基础,国际价格还受到国际供求关系 等因素的影响围绕国际价值上下波动。
第三章--国际价值和世界市场价格
四、世界市场价格
第三章--国际价值和世界市场价格
第三章--国际价值和世界市场价格
三、贸易条件
• 3、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出口量指数与商品贸易条 件指数的乘积,它表示一国用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
•
I= (Px / Pm)* QX
• 其中,I代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QX代表出口量指数
• 例:如果QX指数由1990年的100上升到2000年的120,则
第三章--国际价值和世界市场价格
二、相互需求原理
• 相互需求理论认为,交易双方在各自国内市场有各自的交 换比例,在世界市场上,两国商品的交换形成一个国际交 换比例(即贸易条件),这一比例只有结余两国的国内交 换比例之间,才对贸易双方均有利。
• 贸易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范围的大小。 而贸易利益的分配,取决于具体的国际交换的比例:
第三章--国际价值和世界市场价格
一、国际价值理论
第三章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价格
二、世界市场价格形成和变动的基本规律 (一)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价格的基础 (二)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商品具体
世界市场价格的形成
第二节 世界市场价格
一、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 世界市场价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世界市场上
形成的市场价格,即以世界货币或国际货币表现 的商品的国际价值及国际使用价值。 世界市场价格按形成的条件和变动特征可分为封 闭市场价格和自由市场价格
(一)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封闭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约束关系下形成的 价格,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一般对它不会产 生实质性的影响。世界封闭价格一般包括:
2)世界市场并非国内市场的加总
首先,国内市场的形成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前提, 但只有进入国际交换的生产要素才构成世界市场 的组成部份;
其次,世界市场要受到各国政治经济状况的影响。
(二)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
1、统一性
标志:各国经济循环和周期的同步性
商品和资本的自由转移
2、竞争性
“一价定律”的经常性存在
关税、补贴等
4、传导机制
主要包括贸易链和金融链
(四)世界市场的内容和结构
1、内容
1)商品流通:有形商品、劳务、技术 2)资本流通:资本市场(长期)
短期信贷(短期) 3)货币流通:外汇市场
2、世界市场的结构
国际商品市场。
可分为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和有固定组织形式 的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可分为长期信贷市场和短期信贷市场。
外汇市场。
它主要从事本国货币同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和买卖 活动。
第一节 世界市场
李滋植《国际贸易》课后习题详解(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3章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1.简述相互需求原理的主要内容。
答:虽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解决了两国可以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贸易,但是不能说明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换比例的变动范围、交换比例的确定及确定因素。
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回答了这些问题。
(1)国际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穆勒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阐述了贸易双方获利范围的问题。
举例如下:假设投入等量的劳动和资本,韩国和日本分别生产棉布和化纤布的数量如表3-1所示。
表3-1 韩国和日本分别生产棉布和化纤布的数量棉布(米)化纤布(米)韩国 1 1.5日本 1 2如表3-1所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韩国应该分工生产棉布,日本应该分工生产化纤布。
容易得出结论:贸易双方棉布交换化纤布,不能等于或低于韩国国内的交换比例1∶1.5,也不能等于或高于日本国内的交换比例1∶2,只能在(1∶1.5)~(1∶2)之间(开区间而非闭区间)。
即两国之间棉布和化纤布的交换比例,上限是1米棉布交换2米化纤布这个日本国内的交换比例,下限是1米棉布交换1.5米化纤布这个韩国国内的交换比例。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2)贸易条件的决定及贸易利益的分配贸易条件是指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数量比例,即一个单位甲产品能交换多少单位乙产品,比如,1米棉布交换1.6米化纤布。
穆勒认为,贸易条件及其变动是由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
在国际间商品交换比例上下限的范围内,对对方产品需求相对强烈的国家,它的产品交换对方产品的能力就要降低。
因为它为了多取得对方国家的产品,要拿更多的本国产品去交换,从而使本国产品的交换能力降低,贸易条件就对它不利;相反,贸易条件就会对它有利。
国际贸易能给参加国带来利益,利益的大小决定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范围的大小。
在双方分配贸易利益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比例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对本国越不利,分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少,因为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说明它从贸易中取得的产品量越接近于分工和交换前自己单独生产时的产品量。
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与变动基本规律
3、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A、世界市场是国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它 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 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国内市场的形成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前提。 同时,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
B、世界市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了统治 地位后形成的
C、产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 ,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加强了国与国之间 的经济联系,使世界市场得以最终形成。
关于外汇
A、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 算的支付手段。 B、产生条件:国际贸易发展的产物。 C、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 之间的兑换比例。 D、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 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 务的外汇积累。
第二节 世界市场价格
一、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
在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内部交换时所使用的价格
4. 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商品协定通常采用最低价格和最高价格等办法来稳 定商品价格。当有关商品价格降到最低价格以下时, 就减少出口,或用缓冲基金收购商品;当市价超过 最高价格时,则扩大出口或抛售缓冲存货。
(二)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 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 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国际供 求关系是这种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
材料:联合国1995年公布的数字,跨国公司通 过国外分公司销售7万亿美元的货物,比世界出 口总值都多,跨国公司在本国之外的销售比出 口额增长快20%-30%。
材料3:1996年美国西南贝尔170亿美元收购太 平洋电话系统集团;波音140亿美元与美国麦道 公司合并;加拿大报业巨头多伦多汤姆逊公司以 47亿加元收购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韦斯特出版公司 ;日本电信公司兼并国际电信电话公司。这一年 全世界企业兼并案达22729起,总金额达1400 亿美元。1998年,跨国兼并不断升温。全球跨国 购并案达12500件,购值达4000亿美元,1999 年超过7000亿美元(其中跨国公司购并占全世界 90%)。跨国购并大多集中于竞争性较强的行业 ,如电信、医药、汽车、金融、化工等行业。 2000年3月13日,美国通用汽车与意大利菲亚特 汽车公司的合并标志着世界汽车最大汽车联合体 的诞生。
国际贸易(第七版)世界市场价格
三、世界市场价格的类别
(一)代表性的世界市场价格 1.代表条件
(1)在国际贸易中心市场上经常性、商业性、大宗出口和进口交易的价格, 或者是由主要出口国形成的出口价格和主要进口国形成的进口价格。 (2)该价格一般是用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支付。 (3)该价格是互不关联的普通商业合同的成交价格。 (4)价格成分:一般包括国内成本和与出口相关的成本。
2.代表价格的种类 (1)成交价格
成交价格是指贸易厂商在日常交易中所达成的合同价格。
(2)交易所价格
在商品交易所成交的价格被称为交易所价格。 交易所的交易可分为两类: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
(3)拍卖价格
拍卖价格就是以拍卖方式进行交易时形成的价格。它也是一种实际成交价,并且 是现货成交价。
(4)开标价格
世界市场价格的确立基础 世界市场价格的形成与类别 当代世界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 世界市场价格的作用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世界市场价格的确立基础
一、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形成
(一)商品国际价值的基础 (二)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异同
二、商品国别价值差异的原因
(一)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从而引起商品
当代世界市场价格的变动态势一、Fra bibliotek格变动的表示方法
常用的指数有:单位出口值和单位进口值指数,贸易条件指数。 价格指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世界市场上价格变动的趋势。
二、各类价格指数的变动
(一)单位出口值指数与单位进口值指数 1.单位出口值指数 (1)含义 单位出口值指数是指以2000年为基期计算的出口单位产品值的比较。出 口单位产品价值比较期与基期相比,若高于100,表明单位产品价格高于 2000年,反之,则低于2000年。 (2)变动态势
世界价格名词解释
世界价格名词解释世界价格是投资学术语。
世界价格也可叫做“国际市场价格”。
是指一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代表性的成交价格。
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成交价格通常是指:(1)国际贸易集散中心某种商品能大量买到的成交价格。
如伦敦市场的羊毛价格、阿姆斯特丹的茶叶价格、纽约市场的棉花价格、沙特阿拉伯市场的原油价格等;(2)某商品主要出口国家(地区)的出口价格,如芝加哥的小麦价格,新加坡的天然橡胶价格等; (3)某商品主要进口国家的进口价格。
中文名:世界价格别名:国际市场价格定义:一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代表性的成交价格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商品没有集中的国际市场价格,则可以在相对成交量较大的几个市场中选出一个成交量最大的为代表,以该市场的成交价格作为国际市场价格。
我国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也是国际市场之一,在交易会上的成交价格具有该商品当时的国际市场价格性质。
世界价格也称世界市场价格,指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交易的价格。
世界价格是由商品的国际价值决定的。
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商品交换的惟一依据,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都必须还原为国际价值,以便在国际市场上交换。
而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在多大程度上表现为国际价值,是与各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的。
一般来说,一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越高,其商品价值就越低于国际商品价值,若按照国际商品价值出售,就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相反则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依据,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都必须还原为国际价值,以便在国际市场上交换。
而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在多大程度上表现为国际价值,是与各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的。
一般来说,一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越高,其商品价值就越低于国际商品价值,若按照国际商品价值出售,就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相反则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国际价格名词解释国际价格亦称国际市场价格或世界市场价格。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
世界市场价格
(六)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
一般在国际市场上,商品都按质论价,优 质优价,劣质劣价。包装装潢、付款条件、运 输条件、销售季节、商标牌号、成交数量、消 费者的喜好、广告宣传的效果、服务质量的好 坏等也影响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七)其他因素 自然灾害、战争、政治动乱及投机等非经 济因素对国际市场价格也会带来影响。 例如,两伊战争导致石油价格的上涨。
2. 贸易条件指数
• 注意:
• ①净贸易条件指数的有效性只限于不发生结构变 动的一定时期内 • ②净贸易条件指数的变动只反映贸易条件是改善 了还是恶化了,它不能表示贸易条件是否合理。
• ③净贸易条件指数的下降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国贸 易利益的减少,要做出合理的判断,还要结合其 他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3 . 出口购买力贸易条件指数
三、世界市场价格的类别
(一)国际自由市场价格
国际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 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国际间独立经 营的买者和卖者进行交易的价格。它是在世界 “自由市场”领域里(以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为代表)通过买卖双方公开竞争而形成的,因 而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商品的国际供求关系。
(二)国际封闭市场价格
落后的C类国家需要4个小时的劳动。 在这里,2小时的劳动就代表着世界平均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这就是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国际价值的基础:国别价值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 成的
国别价值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由其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 商品国别价值量的决定:是由该国生产商品时 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二)经济发展周期
• (1)危机期间,生产猛然下降,大批商品找 不到销路,存货积压,一般价格会下降; • (2)危机过后,生产逐渐上升,对各种产品 的需求增加,价格又开始上涨。
第三章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
3.1.1 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 1)商品国际价值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1)国际价值形成的基础:国别价值 (2)国际价值形成的条件: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 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质的同一性和量的差别性
(1)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质的同一性 两者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出口商品数量指数从1980年的100提高到1990 年的120,问收入贸易条件?
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由1980年的100提高到 1990年的130,则该国的单项因素贸易条件?
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指数不变,进口商品的劳动 生产率指数从1980年的100提高到1990年的 110,则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假定英国、德国间毛呢与布的交易比率为10:17 英国对德国麻布的需求为17000码 德国对英国毛呢的需求为10000码,这时两国间的贸易达到平衡
➢假定英国对麻布的需求下降至13600码 按照10:17的比率,德国这时只能换得8000码的毛呢 假定这时德国的需求仍为10000码 为了多获得2000码毛呢,德国必须提高毛呢的买价,以刺激英国多出
问:分析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及原因,分析亚太国 家贸易条件的变化及原因
亚太地区的贸易条件
印尼 泰国 新西兰 日本 低收入国 高收入国
1988 145 103 90 73 111 94
1993 90 103 109 119 94 99
3.3 相互需求原理 3.3.1 相互需求原理的主要内容
单位:
分工前
(3)均衡的国际交换比率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贸易 双方的出口商品总值等于进口商品总值。
3.3.2 国际均衡相对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
甲国的X 商品市场
A
国际价值与世界市场价格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的实质
第二节 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演 变
大 第 战 的 三 后 对 节 资 外 贸 本 易 主 政 策 国 家 界 义 世 次 二 第
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区别
• 国别价值-----由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国际价值-----由世界 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
世界市场上的价值规律
• 价值规律也是世界市 场上起主导作用的经 济规律。
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 一 概念 • 二 形成原因
第二节 相互需求原理与贸易 条件
• 相互需求原理 • 贸易条件的概念 • 贸易条件的计算
第三章 国际价值与世界市场价 格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理论 第二节 相互需求原理与贸易条件 第三节 世界市场价格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 理论
一 国际价值的形成 二世界市场 上的价值规律 三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国际价值的形成
• 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 值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抽象的社会劳动 决定的。 • 国际价值形成的最重 要的条件-----以国际 分工为基础的世界市 场的形成。
• • • • 中 国 第 家 二 的 次 保 世 护 界 贸 大 易 战 政 后 策 发 展 义 主 护 化 易 保 由 贸 易 自 理 贸 易 管 新 贸 四 三 二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际价值理论
• 计算:国际价值量
• • • • • • • 假定生产某种商品的A、B、C三个国家,产品的国别价 值如表,求该产品的国际价值? 国别 出口国产品数量 单位产品国别价值量 国别价值总量 A 400 20 8000 B 300 30 9000 C 200 40 8000 合计 900 —— 25000 解:该产品的国际价值量W=25000/900=27.8
三、贸易条件
• (二)贸易条件指数的种类及其意义
•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 3、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三、贸易条件
•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 商品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 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它表示一国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获 得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 •
二、相互需求原理
• 20世纪30年代前,廉价学派提出了相互需求论,约 翰· 穆勒承上启下,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进行了重要 的补充,提出了相互需求的理论;用以解释国际间商品交 换发比率。他使用了比较利益的概念,解释贸易双方在利 益分配中各占多少的问题。 • 穆勒对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提出了决定国际 贸易商品的价值的法则,即相互需求原理。穆勒认为,商 品的国际价值是受国际间需求均衡规律支配的,而国内贸 易的商品价值则取决于该商品的生产费用,两者是不相同 的。“外国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国际交换的条件”,也即 进口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为了换取该项进口所需出口的商品 的数量。而这种“国际交换的条件”,即贸易条件,又取 决于贸易双方对对方商品的需求强度和需求弹性。
三、贸易条件
• 注意: •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有效性通常只局限 于不发生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一定时期 之内。 • 2、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并不必定意味着 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这还要结合其他因 素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
三、贸易条件
•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 (1)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 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
一、国际价值理论
• (五)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 1、不平等交换:指不等价交换或不等量劳动的交换。 • 不等价交换是指不相等的国际价值量的交换,表现为 国际贸易中商品按高于或低于国际价值进行的交换。 • 不等量劳动的交换表现为国际贸易中以较少的物化劳 动换取较多的物化劳动。
一、国际价值理论
• 2、不等价交换形成的原因:
商品国别价值量的决定:是由该国生产 商品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 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一、国际价值理论
• 例如:在某国生产一只钢笔: • 先进的企业需要3个小时的劳动, • 大多数企业需要4个小时的劳动, • 落后的企业需要5个小时的劳动, • 在这里,4个小时的劳动就代表着这个国家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就是商品的国别价值量。 • • 在国际贸易交换中,双方可以用其一国的国别 价值来衡量和判断国际贸易的商品价值吗?
二、相互需求原理
• 例:P71
三、贸易条件
• (一)涵义:是指一个国家一出口交换进 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 • 两种表示法:
• 一是用物物交换表示,即用实务形态来表示贸易 条件。 • 二是用价格来表示,这种贸易条件就是一国所有 的出口商品价格与所有的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这种贸易条件通常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 品价格指数之比亦即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
•
S= (Px / Pm)* ZX
• 其中,S代表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ZX代表一国出口商 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 • 例:ZX指数由1990年的100上升至2000年的130,则S=
三、贸易条件
• (2)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 不仅考虑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而且 考虑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 D= (Px / Pm)* (ZX / Zm)*100 • 其中,D代表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Zm代表进口商品要
四、世界市场价格
• 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因素
• • • • • • • • • 1、国际供求关系及其变动 2、世界市场上的竞争 3、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力量 4、资本主义经济周期 5、国际通用货币币值的变动 6、商品的质量、包装及销售中的有关因素 7、各国政府和国际性组织所采取的有关政策措施 8、非经济因素 讨论:世界石油价格变动(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素生产率指数。 • 例: Zm指数由1990年的100上升至2000年的105,则D=
三、贸易条件
• 3、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出口量指数与商品贸易条 件指数的乘积,它表示一国用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
•
I= (Px / Pm)* QX
• 其中,I代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QX代表出口量指数 • 例:如果QX指数由1990年的100上升到2000年的120,则 I=
一、国际价值理论
• 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的异同:
• • • • • • • • • (1)同一性: 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2)差异性: ①反映在量上不同 国别价值—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国际价值—生产该商品的世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②反映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商品的国别价值—是以该国货币表示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以世界货币表示
二、相互需求原理
• 相互需求法则
• 一方出售商品时购买对方商品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是对 对方商品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 • 在互惠贸易范围内,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贸易条件)是 由两个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 • 当两国间商品交换的比例与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比相 等时,两国的贸易达到均衡。
一、国际价值理论
• (三)国际价值的形成 • 参加国际贸易各国→国内价值基础→形成国际价值
• 国际价值形成的特征: • 1、国际价值形成的重要条件——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2、国际价值的形成基础——国别价值
一、国际价值理论
• (四)世界市场上的价值规律
•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按照等价原则进行交换,即按照价值量进行交 换。 • 1、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 • 2、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发生一定的变化。商品的价值 量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商品的国际交换按国际价 值进行。
一、国际价值理论
• 注意:
• 由于各国生产同样品质数量的商品所耗费的一般 人类劳动各有差异,这就决定了各个国家每一种 商品的国别价值并不相同。在国际贸易交换中, 如果某一交换方以其国别价值来衡量和判断国际 贸易的商品价值,另一交换方是不会承认的,这 就是说在国际贸易中以国别价值作为价值判断的 尺度是有局限性的。
第三章 国际价值和世界市场价格
• 本章阐述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际市场价格及其基础。
第三章 国际价值和世界市场价格
• • • • 全章三节: 3.1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 3.2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和贸易条件 3.3世界市场价格的概念、种类及二战后世 界市场价格的变化
第三章 国际价值和世界市场价格
• 国际价值量是由世界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世界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世界经济现有的 正常的生产条件下,按照世界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劳 动强度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决定商品 的国际价值量。 • 例如 生产一只笔: • 先进的A类国家需要1个小时的劳动; • 大多数B类国家需要2个小时的劳动; • 落后界平均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这就是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决定。
一、国际价值理论
• (二)国际价值
• 含义:是世界市场范围内的商品市场价值,它是由 “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即在世界经济现有条件下, 在各国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生产某 种商品所需要的世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 •
↓ ↙
•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国际价值理论
四、世界市场价格
• 国际价格构成: • 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通常由生产成本、流通费用、
税金和利润构成。但是,在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中,流通 费用、商业利润和税金所占的比重往往较大。
• 国际市场价格变动规律:
• 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价值是价 格变动的基础,这就是商品价格形成和变动的基本规律, 也是国际市场价格形成和变动的基本规律。所以,国际价 值是商品国际价格的基础,国际价格还受到国际供求关系 等因素的影响围绕国际价值上下波动。
• 在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形成,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 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 • ①超经济的强制。(殖民统治和军事暴力) • ②垄断。(不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因) • ③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一、国际价值理论
• 3、不等价交换发展的三个时期
• ①第一阶段是商人资本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 的不等价交换 • ②第二阶段是产业资本时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 不等价交换 • ③第三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不等价交换
四、世界市场价格
• 世界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 •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载时间市场上形成的市场价格,
它是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一货币表现的商品国际 价值。也就是某种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实际买卖时所依据的 价格。 • 在世界市场上买卖双方所进行的价格磋商,一般都参 照当时的世界市场价格。例如,能大量买的的某种大宗商 品的国际贸易集散地价格,谷物的买卖一般都参照美国芝 加哥谷物交易所的价格,有色金属的买卖一般都参照应该 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价格。
• 通过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 • 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及世界市场上价值 规律的作用;不等价交换的概念和形成不 等价交换的原因;贸易条件的概念、主要 种类及其计算;世界市场上价格的种类; 相互需求原理;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 基本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