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引种猪隔离与饲养管理

合集下载

良种母猪的引种及饲养管理技术

良种母猪的引种及饲养管理技术
场猪群 生产 性能 的改 善 , 但 引进 疾病 的风险较 大 。
多少 , 公 猪需 要 的血统 数量 等 。
1 . 3 隔 离舍 的 准备 凡 从外 地 引入 的种 猪 必 须先 进 入 隔离舍 隔离 饲养 , 以减 少 引种带 来 的风险 。
因此 , 猪场 引种应 综 合 考 虑 , 且 必须 向具 有 “ 种
5 . 4 . 3 通 风是 降低 猪 舍 内有 害 气 体浓 度 和 增 加 新
鲜空 气 的有效 措施 之 一 。如 氨气 、 硫化 氢 等 有 害 气
体含 量过 高会 使仔 猪 呼吸 系 统疾 病 的发 病 率 升 高 。
退、 消化 不 良 、 生长缓慢 、 饲料利用率低 、 抗 病 力 下 降、 出现腹 泻 和水 肿 病 等 , 其 中 腹 泻 是 最 普 遍 的 现
k g , 0 . 2 7 9~ 0 . 3 7 2 m / 头。
过渡 到使 用新 料 。饲 喂 上要 做 到 少 喂 多 餐 , 中后期
可采用 自由采食 的饲喂方 式 , 使 仔猪 摄取 足够 营养 , 提高 生长 速度 。 5 . 6 防止 仔猪 早期 断奶 腹 泻 病 的发 生 早 期 断 奶 给仔 猪生 长发 育带 来不 良影 响 的主要表 现为食 欲 减
2 6
浙江 畜牧 兽 医
2 0 1 3年 第 6期
良种母 猪 的引种 及 饲 养管 理 技 术
刘 芳
( 云 南省 石林 县农牧 局 畜牧 兽 医总站 , 云 南石林 6 5 2 2 0 0 )
中 图分类 号 : ¥ 8 2 8 . 4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7 3 0 7 ( 2 0 1 3 ) 0 6 — 0 0 2 6 — 0 0 2 养 猪生 产 中 , 种 猪 的质 量 关 系 到养 殖 企 业 ( 场、 户) 的经 济效 益 , 优 良的种 猪 可 给猪 场 带来 持 久 、 潜 1 . 2 制 定 引种计 划 我 国 目前饲 养 的商 品猪 , 大多 为D L Y / D Y L模 式 , 即杜 洛 克 、 长 白、 大约 克 , 三元 猪

猪只引种管理制度

猪只引种管理制度

猪只引种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猪只引种工作的管理,保障猪只品质和种畜安全,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二、引种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地的猪只引种工作,涉及公猪、母猪等各个环节。

三、引种管理机构各地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猪只引种工作,组织开展引种技术培训和科学研究。

四、引种基地建设1. 引种基地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对基地环境、饲料水源等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引种要求。

2. 建立健全疾病防控措施,对猪只进行定期检疫、隔离,确保种畜健康。

3. 引种基地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种畜的家谱、生长情况等信息。

五、公猪管理1. 选择公猪应符合品种纯正、健康、生产性能优良的要求,避免近亲交配,避免基因衰退。

2. 对公猪进行疫苗接种,做好消毒防疫工作,确保公猪健康。

3. 对公猪进行定期检测,包括疾病检测、生殖能力检测等,筛选出生产性能优良的公猪。

六、母猪管理1. 选择母猪应符合品种优良、生产性能优异的要求,避免近亲交配,确保猪只品质。

2. 对母猪进行疫苗接种,做好消毒防疫工作,保证母猪健康。

3. 母猪的配种需计划合理,避免频繁配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

七、后续管理1. 对引种后的种畜进行定期检测、生长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2. 做好种畜的繁殖管理工作,确保猪只品质和数量的提升。

3. 培育出的种猪要定期进行检测,选出生产性能较好的优良品种,提升生产效益。

八、违规处理对违反以上规定的猪只引种基地、公猪或母猪,将依法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将取消其引种资格。

以上就是猪只引种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希望各地有关部门认真执行,确保猪只引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猪场引种的前与后

猪场引种的前与后

2019年第06期非洲猪瘟疫情的全国性暴发,对我国养猪业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引进优良种猪也变得越发困难。

随着国家防控措施的实施,疫情也开始有所缓解,国家正在逐步解除封锁。

引进新的种源是养猪场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效益,另一方面可为老场注入新的“血液”。

1考察具备资质的种猪场(1)必须具备出售种猪的资质。

(2)必须为伪狂犬病净化场。

(3)必须要经实验室诊断无非洲猪瘟。

2运输车辆的严格消毒(1)消毒液:火碱或过氧乙酸。

(2)稀释比例:火碱配成3%,过氧乙酸1:200倍稀释。

(3)消毒方法:将运输车辆先用高压清洗机彻底清洗干净不留死角,再用稀释好的火碱溶液或过氧乙酸溶液彻底消毒,驾驶室内可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

将车辆反复消毒2~3次后晒干待用。

3种猪到场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维修隔离舍内的饮水系统、通风、保温、电气设备等设施,保证能够正常使用。

(2)按照需要提前采购必需的药物、器械、设备。

(3)新引进种猪要有单独的隔离舍,不要和本场猪群混在一起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4)准备进入隔离区的工作人员和后勤人员提前1周进入,在隔离期间遵循只出不进的原则。

进入隔离舍的工作人员在隔离结束前不准进入本场生产区。

隔离舍除固定的饲养管理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许进入。

4种猪到场后的工作(1)卸车时应防止损伤种猪,按大小、品种、公母缓慢哄入猪栏,一般每栏饲养5头左右,公猪最好单圈饲养。

有条件的公母猪尽量分栋舍饲养。

(2)种猪到场后的一周内要进行药物保健,可以有效的预防由于长途运输、应激造成的猪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病菌。

(3)技术人员每天要尽可能多的巡视猪舍,及时发现病猪,对发病种猪进行体温监测。

对到场后的种猪进行健康筛查,发现精神差,卧地不起,全身发抖,皮肤发红等症状的病猪进行及时的标记,测量体温并及时的对症治疗。

(4)到场后的种猪喂料应随时间逐渐增加饲喂量,3~5d 达到正常饲喂量。

(5)外来车辆一律不准入场,要定期的驱鼠。

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本(4篇)

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本(4篇)

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本一、生猪养殖场种猪引进制度(一)猪场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种猪来源于非疫区并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二)引进的种猪要求按照GB16567标准检疫合格,并隔离饲养30d,确认为健康者后合群饲养。

(三)引种时索取发票、系谱、种畜禽合格证、动物检疫合格证,并签订质量和服务合同。

二、生猪销售运输管理制度(一)出栏生猪应按照GB16549检疫合格,方可出售;(二)在休药期内的生猪不应作为食用生猪销售;(三)禁止销售病、死猪。

(四)运输生猪车辆应在使用前后彻底消毒;(五)运输途中,不应在疫区、城镇和集市停留、饮水和饲喂;(六)在县境内应凭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有效期内《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出县境应凭《动物检疫合格证》和《出县境动物及其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运输生猪。

生猪养殖场饲养管理制度一、宜实行小单元式饲养,实施“全进全出制”饲养工艺;二、合理控制猪的饲养密度;三是夏天降温、冬天保温,保持生猪生长所需的温度和湿度;四、采取机械通风等措施,保持舍内空气新鲜,使猪舍空气境质量符合NY/T388标准;五、猪饮用水质符合NY5027标准,保持饮水清洁、卫生;六、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七、经常清洗消毒饮水、饲喂料槽和工具。

生猪养殖场疫病防控制度一、结合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和生产实际,制定免疫程序,抓好生猪免疫接种;二、严格猪场环境、猪舍和出入车辆、人员的消毒,控制病原的传入和传出;三、制定疫病监测计划,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疫情监测;四、发现疫情应及时立即向当地县(区)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及时隔离、诊断和治疗或扑杀;五、病死猪、疫苗废弃瓶等废弃物按GB16548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六、定期灭鼠、灭蚊、灭蝇;七、猪场禁止饲养其它畜禽。

生猪养殖场使用饲料管理制度一、使用的配合饲料、浓缩料应来源于具有《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证》企业生产的产品,预混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具有省级饲料管理部门颁发的产品批准文号;二、使用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要符合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

猪场引种注意事项及引进种猪的管理

猪场引种注意事项及引进种猪的管理
节的工作衔 接。
3 %- 0 0 4 %。 以万头猪 场 为例 。一 年更 动物疫病 ; 技术力量雄厚 。诚信度 高 ;
价格定位适 中。体系完 目前 引种的猪 场主要 有三种 类型 , 新 1 0头 左 右 生产 母 猪 。则 引入 后 备 售后服务完善 ; 6

类是新 建猪场 。其次是 改扩 建猪场 。 母 猪 在 10头 左右 。后 备 公猪 1 9 2头 。 善。建议引种前多向业 内人士咨询。 分 3拟 1 月 、 1 7月和 3月 )每批 6 。 8头。
第三是 目前正 常生产的猪场。
对 于新 建 猪 场 。建 议根 据 生 产 规 确定 引种 时间时应避 开猪价高峰期 、疫 模 确定 引种计 划 。特 别是 引种 数 量 和 病高发期和 高温季 节 。同时要考虑高温 引种 时间。例如设计 产能 是万 头猪场 。 和寒冷对种 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按每 头母猪 上市 1 8头 肉猪 。则需要 生
5 0 221 / .5)1 0胎 2 持 续 的 品种 改 良是 猪场 提 高生 产 每个月配种 ( 6 ./208
水平 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无 ( ) 头 。考虑到新建猪场受配猪来源于后
论是新建猪场还是老猪场 。必须制订科 备母猪 。且新建猪场往往先建 育肥猪舍
二 、目标场 的选择
制订引种计划之后 。 先要 明确 引 首
学的引种计划和管理好 引进种猪 。笔者 ( 便于提早 引种 、 提前生产 、 提早 出栏 ) 种地 区和 目标场情况 ,尽量不要从不 同 。 5 008 /2 5次 。 猪场 引种。 根据 多年猪场管理经验 ,谈谈个人对这 确 定引种次数为 ( 6 1.51 0)
制订 引种 计划
计 划 内容 可 包括 目标 场背 景 、种 重大小和发情情况来调整配种计划 。 猪 市场 形势 、引种批 次、 品种、数量 、

猪场隔离管理制度

猪场隔离管理制度

猪场隔离管理制度猪场隔离管理制度一、引言猪场隔离管理制度是指在猪场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控制疫情的扩散,对猪只进行合理分区、科学隔离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隔离的概念、隔离的重要性、隔离管理的原则和隔离区域的设置等方面对猪场隔离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隔离的概念隔离是指将不同健康状态的猪只相互隔离开来,防止疾病的传播。

通过合理的隔离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疾病在猪场的传播,保障猪只的健康。

三、隔离的重要性1. 防止疾病传播合理的隔离管理可以有效防止疾病在猪场内的传播,降低疫情的发生概率。

2. 保障猪只健康隔离可以避免健康猪只受到疾病的侵害,保障猪只的健康状况。

3. 保障生产效益有效的隔离管理可以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四、隔离管理的原则1. 区分猪只健康状况根据猪只的健康状况进行分组隔离,确保不同疾病状态的猪只互不交叉。

2. 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在隔离区域内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减少人员带入病原体的可能性。

3. 定期检查定期对隔离区域内的猪只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隔离区域的设置1. 隔离舍建立专门的隔离舍,用于安置患病或疑似患病的猪只,防止疾病扩散。

2. 隔离区域在猪场内设置专门的隔离区域,划分不同隔离区域,便于分类隔离管理。

六、总结猪场隔离管理制度是猪场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保障猪只健康、防止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科学的隔离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隔离原则,合理设置隔离区域,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提高养殖效率,保障生产安全。

希望本文能对猪场隔离管理制度有所启发与帮助。

1外地引种的注意事项

1外地引种的注意事项

外地引种的注意事项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种猪交流日益频繁,各地都在引进种猪,即使是种猪场,也需要经常少量引种,以更新血源,改善种猪质量。

从外地引种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严防疫病传入:引种之前,必须详细了解被引种地区的疫情,对一些危害大的传染病可先抽血检疫,确认健康才确定引种。

引种的运输车辆要严格消毒。

种猪引回后,至少要隔离饲养观察30天以上,经检疫肯定无病,并按本场的免疫程序免疫后才进场饲养。

2、考虑血缘关系:用于更新猪群血缘时,引种猪的头数不宜过多,个体间应避免有血缘关系,要有清楚的系谱记录。

个体生产性能记录应在同期平均数以上。

3、引种不宜太滥:商品猪场引进父母代种猪,应根据本场的生产需要和特点,确定引入品种和数量,选定引种的种猪场。

引种场应相对固定在l~2个场,避免到处引种。

尽管确认引种场无疫病发生,但各场常见病的细菌的菌群是有不同类型或亚型。

也就是说,每到一个场引种,都有可能引入一些自身场没有的常见病的细菌。

4、注意引种龄期:在种猪4月龄左右,体重50~70千克时引种为宜。

引种时种猪日龄太小、体重过轻,日后生长发育体型变化大,很难挑选准确,造成淘汰率高;体重过大,不利运输及增加经济负担。

种猪的引种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种猪的引种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 . 3 长途 运输 时 间超 过 4 8小 时需 配 备 水果 、 蔬 菜
1 引种 前 的 准备
1 . 1 根 据本 场 条 件 和生 产 计划 制 定 合 理 的 引种 计 划 。确定种猪 品种 、 级别 、 体重 以及 引种 数量 , 根 据后 备种 猪培育计 划确 定 引种 的批 次 、 时间 , 使 猪 场 的生 产规模 、 生产节律保 持稳定 , 栏舍利 用猪 舍 的地方修 建 隔离舍 。 尽 可能 在 隔离舍 饲养 引进 的种 猪 , 隔 离舍 必 须 保 证
水 中添加补 液盐 和 复合 多维 等药 物 , 或饲 喂青 绿 饲
料。
及 消 化系统 疾病 。最 好从 引种猪 场 购买一 些全 价料 或预 混料 , 保证有 1 周 的过 渡期 , 有条 件 的可准 备一 些 青 绿多 汁饲料 , 如 胡萝 b、 白菜等 。 1 . 4 引种前 要 准备好 卸猪 台或 卸猪 架 , 或 者堆 1 堆 与车 高度相 同的细沙 。

4 8・
贵 州畜 牧兽 医
2 0 1 3年
第3 7卷
第 1期
占 种 猪 的 引种 及 饲 养 管 理 技 木 要
JI ●●
陈 贤全
( 广 西桂 宁种 猪 有 限公 司 , 广西 南 宁 5 3 0 2 0 0 )
中 图分 类 号 : ¥ 8 2 8 . 4
文 献 标 识 码 :B
达 到性成熟 的公 猪应 单独 隔开 。 2 . 2 在运 输过 程 中应 想 方设 法 减 少 种 猪 应激 和肢
径 。为 了做好 种猪 的引 种 和 饲养 管 理 , 最 大 限 度 发 挥 引进 种猪 的优 秀性能 , 保持 猪 只健康水 平 , 提高 种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总则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总则

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总则(草案)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其对猪场整体的生物安全防控原则是:积极、科学、适用的以预防为主;及时、准确、细致的以诊治为辅。

一套完备而科学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应包括以下七方面:大环境的生物安全防疫措施、检疫与隔离、猪场的清洁与消毒、猪只的免疫计划、猪只的驱虫计划、猪只的疾病诊治、猪只的营养与管理。

一、大环境的生物安全防疫措施1、猪场的选址与科学布局:猪场的选址应避开居民区和交通主干道,但交通应便利,地势高燥且水源方便的地方,其三公里内应无散养户。

养殖场建筑设施按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分区布置,各功能区之间界限分明,联系方便。

厂区内空地应保有100%植被覆盖,不得有裸露的土地。

场区内的道路应划分出净道和污道,并严格坚持实施。

管理区应位于生产区主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场区主风向的下风向及地势较低处。

管理区内包括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办公设施、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饲料车间、肥料车间);生产区内为商品猪养殖舍;隔离区包括兽医室和隔离舍。

为便于防疫和安全生产,根据当地全年主风向和场地地势,依次合理布局各区域。

2、猪场基本防疫设备设置:猪场的外围最好建有活水生物防卫水沟,以防止外界动物的侵入。

四周建有密闭围墙,入场口建有淋浴室、更衣室和紫外光消毒室以及洗手台,场内建有转猪通道、上猪台、隔离舍、待售舍、饲料库房、入口汽车消毒池等。

3、人员车辆控制:养殖场区内应按照其防疫功能区的划分严格控制各区域的人员,严禁串场串区域。

场区工作人员应严格自觉的遵守猪场防疫制度(如不得随地吐痰大小便,不得饲养宠物,不得在场区开小灶)。

其外来参观人员应杜绝进入生产区。

因工作需要需进场的应严格经过消毒程序后方可进入。

场区大门及其各出入口都得设有消毒池,并每两周更换一次消毒液。

大门要设有长为机动车辆车轮周长一周半长的消毒池并结合喷雾消毒设施,进、出车辆必须严格仔细消毒。

停车场地应保持清洁,每两周清洗消毒一次。

后备母猪引种和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引种和饲养管理

母猪饲养管理一、选种1.选好品种和品系,获取优良的遗传性状。

2.做好检疫和后备猪的适应(驯化)工作:很多疾病是通过引种引进的,某些隐性感染的猪经过长途运输、环境、饲料改变等应激,没几天就发病。

所以引种猪一定要隔离观察45天以上。

避免频繁地从多个猪场引种。

一般以50~60公斤为宜,不宜过大。

3.后备母猪隔离,按猪场免疫程序做好常规免疫,重点防猪瘟、蓝耳病、口蹄疫、伪狂犬、细小病毒、日本乙脑等。

其它疫苗可根据本场具体情况而定;冷水刺激后备母猪,发现皮肤变白、被毛竖起、寒颤猪应淘汰。

后备母猪最易受HPS和PRRSV感染。

采取“二清理一提高”措施来应对: (1)内环境清理——预先控制亚临床感染,即阿奇霉素800g拌料1吨,喂5天,以净化体内的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和链球菌;重视体内外驱虫。

(2)外环境清理——严格隔离消毒,用强效菌毒杀星彻底消毒,减少环境传染。

(3)提高机体抵抗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强;特异性免疫增强——疫苗免疫。

仔细观察每头猪,如眼睛有大量分泌物——蓝耳病,体表有大量结节突起——皮炎肾病综合征,以及生长太慢的后备猪,应及时淘汰。

6~7月龄左右后备母猪,可用公猪或其它方法及时催情。

二、配种前准备工作 1.做好“二清理一提高”工作,配种前12~24h颈部肌注促排3号200μg来增加窝产仔数。

2.母猪发情后选择好配种(或授精)时机: 一般说来,母猪断奶后发情越早,发情持续时间相对越长,发情越晚,发情持续时间越短: (1)断奶后早发情(<4天):发情后24~26h第一次配种,间隔8~12h第二次配种,还可进行第三次配种; (2)断奶后正常发情(4天<发情<7天):发情后12~24h第一次配种,间隔8~12h第二次配种,还可进行第三次配种; (3)断奶后晚发情(>7天):发情后立即配种或授精,间隔8-12h第二次配种,还可进行第三次配种。

三、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1.选择优质饲料,防止霉菌毒素引起流产,不要随意添加脱霉剂。

猪场后备猪引种与培育管理规范

猪场后备猪引种与培育管理规范

2 . 1 体 重
3 0 ~ 1 0 0 k g 用 标 准生 长猪 日粮 和肥 育猪 日粮 进 行 饲 喂 , 自 由采 食 。
2 . 2 饲喂 方法

自由采 食 日加 料 6 ~ 8 次 ,饮 水 充 足 。
2 . 3 光 照 、 饮 水
在 要 求 的 时 间 内 ,有 足 够 数 量 的处 于 正 确 体 况 的后 备母 猪 准
血清 ( 血 清 由 实 验 室 提 供 )全 群 注 射 ;感 染 期 间饲 料 中 连 续
肉 比 等 。具 体 按 测 定 操 作 规 程 。
2 . 6 隔 离 培 育
在 隔 离 培 育 饲 养 当 中记 录所 有 疾 病 症 状 ,及 时 隔离 处 理
发 病 生 长 停 滞 猪 只 ,有 影 响 种 用 性 能 疾 患 的 母 猪 要 及 时 淘 汰
单 独 的 猪 圈 内 ,不 能 混 有 经 产 猪 或 其 它猪 ;配 种 前 一 个 月 必
须 进行 相 应 的混 群 合 群 。
2 后 备 猪 隔 离 培 育饲 养 管理 ( 3 0  ̄ 1 0 0 k g )
后 备 母 猪 良好 的 管 理 和 选 种 是 猪 群 实 现 高 产 的基 础 。 任 何 时 候 ,都 应 该 有 1 5 ~ 2 0 %的 产 量 来 自后 备 母 猪 ; 典 型 的母 猪更新 率是 3 0 ~ 4 0 % ,这 意 味 着 每 年 将 近 有 一 半 的母 猪 都 会 被 替 换 掉 :因此 ,这 个 胎 次 的母 猪 生 产性 能 , 以及 它 们 的管 理 ,就 会 对 总 体 生 产 性 能 和 利 润 产 生 巨 大 影 响 。务 必要 确 保
( 1 )结 测 后 一 周 内 根 据 育 种 要 求 选 留 后 备 母 猪 转 配 种

种猪引种总结报告范文

种猪引种总结报告范文

种猪引种总结报告范文种猪引种总结报告引种是指将育种场所生产出的精选种猪转移到其他场所进行繁殖和生产的过程。

我所工作的育种场在过去一年里进行了大规模的种猪引种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

现将引种过程中的工作情况和结果进行总结如下:一、引种目标我们育种场的引种目标主要包括增加生产效益、提高猪种质量、扩大繁殖规模和改变种猪品种等方面。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引种计划,并进行了全员培训,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对引种工作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二、引种过程1. 筛选种猪: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生长速度、肉质品质、繁殖性能等指标,对每批待选种猪进行筛选。

然后,通过测定体质指数和遗传背景等信息,选取最优秀的纯种猪作为种猪。

2. 检疫和隔离:所有待引种的种猪在引种前都需进行完整的体检和疫苗注射,确保其身体健康。

随后,我们将其放置在专门的隔离场所,观察一段时间,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3. 引种交配:在隔离期结束后,我们将种猪和母猪进行配对,进行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

4. 转移和养殖:怀孕母猪在妊娠期结束后,被移交至生产场所,并得到专人照顾和管理,确保猪仔的健康和生存率。

三、引种成果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成功引进了多个优良种猪品种,并且取得了以下成果:1. 生产效益提高:引入优良种猪品种后,我们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生猪出栏量大幅增加。

种猪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成本也有明显改善,使得生产效益有了显著的提高。

2. 提高种猪质量:通过引入优良种猪品种,我们成功改善了种猪的遗传背景和品质。

引进的种猪表现出良好的生长速度、繁殖性能和肉质品质,提高了我们整体种猪群的质量。

3. 种猪品种改变:我们成功引入了一些新的种猪品种,增加了我们种猪的多样性。

这不仅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养殖产品线,也为我们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四、存在问题与对策在引种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包括引种费用较高、疾病传播风险和品种适应性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对策:1. 引种费用降低:加强与其他育种场的合作,利用资源互补,共同承担引种费用,降低投资风险。

养猪引种实施方案

养猪引种实施方案

养猪引种实施方案一、引种前的准备工作。

引种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引种后的养殖效果。

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种猪,包括生长快、肉质好、疾病抵抗力强等特点。

其次,要做好猪舍的消毒和清洁工作,保证引种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同时,要准备好充足的饲料和饮水,保证种猪在引种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和水分供应。

二、引种过程中的管理。

在引种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管理工作。

首先,要对种猪进行定期的体检和疫苗接种,确保它们身体健康,提高疾病抵抗能力。

其次,要控制好猪舍的温度和湿度,保持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此外,要注意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安排饲料的配比和喂养时间,保证种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三、引种后的养殖管理。

引种后的养殖管理同样至关重要。

首先,要对引种后的猪群进行分类饲养,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特点和营养需求,合理安排饲料和饮水供应。

其次,要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定期对猪群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防止疫情扩散。

同时,要注意猪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

四、养猪技术的提升。

为了提高养猪效益,我们还需要不断提升养猪技术。

首先,要加强对养猪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了解最新的养猪技术和管理方法。

其次,要加强与养猪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交流和合作,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进展。

同时,要积极参与养猪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养猪技术水平。

五、引种后的效益评估。

引种后,我们需要对养殖效益进行评估。

首先,要对猪群的生长情况和肉质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了解引种后的养殖效果。

其次,要对养殖成本和收益进行核算和对比,评估引种后的经济效益。

同时,要关注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及时调整养殖策略,提高养猪效益。

总结:养猪引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做好引种前的准备工作,引种过程中的管理,引种后的养殖管理,养猪技术的提升,引种后的效益评估等工作。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养猪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广大养猪户能够认真落实养猪引种实施方案,提高养猪效益,促进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猪场猪只引种隔离记录表

猪场猪只引种隔离记录表

猪场猪只引种隔离记录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猪场猪只引种隔离记录表是猪场管理人员对新引进的猪只进行隔离观察的重要记录工具。

通过记录表的填写和管理,可以及时了解新引进猪只的健康状况,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保障猪只群体的生产安全和健康。

一、猪场猪只引种隔离记录表的基本信息:1. 猪场名称:填写猪场的名称,方便日后查阅和管理。

2. 猪只种类:填写引进的猪只的种类和品种,如肉猪、种猪等。

3. 引进数量:填写引进的猪只的数量,包括公猪、母猪、仔猪等。

4. 引进日期:填写猪只引进的具体日期,以便后续的隔离观察时间计算。

5. 隔离观察开始日期:填写猪只进入隔离观察阶段的具体日期。

6. 隔离观察结束日期:填写猪只隔离观察结束的具体日期。

1. 猪只健康状态观察:记录猪只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情况、体温等健康指标。

2. 猪只食物摄入量观察:记录猪只的日常饲料摄入量,以及是否存在厌食或进食过量的情况。

3. 猪只运动状态观察:记录猪只的活动情况,是否存在异常行为或运动不足的情况。

4. 猪只体重变化观察:定期称重记录猪只的体重变化情况,及时了解猪只的生长发育情况。

5. 猪只疾病症状观察:记录猪只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拉稀等异常症状,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和防控。

1. 健康评估:根据猪只的健康状态、食欲、粪便情况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判断猪只是否适合投入生产。

2. 疫情风险评估:根据猪只的疾病症状、传染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估,确定猪只隔离观察是否结束。

第二篇示例:猪场猪只引种隔离记录表猪场作为养殖业的重要部分,猪只的引种隔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猪只健康,提高养殖效益,必须做好猪只的引种隔离管理。

猪场猪只引种隔离记录表是猪场对引种隔离工作进行记录和管理的重要工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记录表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一、基本信息1. 猪场基本信息:记录猪场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2. 引种猪只信息:记录引种猪只的品种、来源、数量、性别等基本信息。

猪引种实施方案样本

猪引种实施方案样本

猪引种实施方案样本猪引种是指通过选择优良的种猪,进行人工配种或者人工授精,以提高猪群的遗传品质和生产性能。

在猪场的生产中,引种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猪群的遗传改良和生产效益。

因此,编制一份科学合理的猪引种实施方案样本,对于猪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种前准备。

1. 选定优良的种猪,根据猪场的生产需求和市场需求,选择外形健康、生长迅速、肉质优良的良种猪,确保种猪的遗传品质优良。

2. 疾病检测,对选定的种猪进行疾病检测,确保种猪健康,避免疾病传播。

3. 生产场所准备,为引种工作做好准备,包括配种场所的清洁消毒、配种设备的检查维护等。

二、引种实施。

1. 选配种猪,根据猪场的需求和选定的种猪,进行科学的选配工作,确保配种的种猪具有优良的遗传品质。

2. 配种操作,进行人工配种或者人工授精,确保操作规范、技术熟练,提高配种成功率。

3. 配种记录,对每次配种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配种时间、配种母猪、配种公猪等信息,为后续的管理提供依据。

三、引种后管理。

1. 饲养管理,对配种后的母猪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2. 妊娠检测,对配种后的母猪进行妊娠检测,确保母猪的妊娠情况,为后续的产房管理提供依据。

3. 分娩管理,对妊娠母猪进行产房管理,确保母猪的安全分娩,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4. 仔猪管理,对产下的仔猪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包括保暖、饲养、疾病防控等,提高仔猪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四、引种效果评估。

1. 母猪生产性能评估,对引种后产下的仔猪进行生产性能评估,包括出生体重、断奶体重、成活率等指标。

2. 仔猪生长发育评估,对引种后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等指标。

3. 遗传品质评估,对引种后的猪群进行遗传品质评估,包括肉质、瘦肉率、抗病性等指标。

五、引种实施方案调整。

根据引种效果评估的结果,对引种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包括优化选配种猪、改进配种操作、完善后期管理等,不断提高引种工作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猪场引种“四步”曲

猪场引种“四步”曲

猪场引种“四步”曲1引种前准备工作1.1制订引种计划首先,猪场和养殖户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既定情况,根据种群更新投资计划,确定所需种猪的种猪品种和数量,有选择性地购进能提高本场种猪某种性能,满足自身要求,并只购买与自己的猪群健康状况相同的优良个体,如果是加入核心群进行商群育种的,则应购买经过生产性能测定的种公猪或种母猪。

新建猪场应从所建猪场的生产规模、产品资本市场和猪场未来发展的方向等方面债券市场进行计划,确定所引进种猪的数量、品种和级别,是原种、祖代还是父母代。

根据引种计划,选择质量高、信誉好的大型种猪场引种。

其次,移栽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时机引种能更好地发挥引种优势,降低引种成本,这就需要我们对种猪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用前瞻性的眼光来分析预测养猪生产。

1.2应了解的具体风险问题首先,疫病情况,调查全省各地乳牛疫病流行情况和各品种种猪的质量情况,必须从没有危害严重的详细流行地区并经过疫病了解的健康种猪场引进种猪,同时了解该种猪场的免疫程序及其具体措施。

其次,了解该种猪场介绍种猪选育标准,公猪需要了解其生长流速(100kg日龄)、背膘厚(瘦肉率)等指标,母猪要了解其繁殖实用性(如产仔数、受胎率、初配月龄等)。

种猪场引种最好能结合种猪综合性能指数进行选种。

第三,了解该公司的售后情况,是否能提供服务全面系统的服务,尤其是对于新建场来说,技术力量偏向薄弱,完善的质量保证是引种能否成功的有力保障。

1.3隔离温齐的准备工作猪场应设隔离舍,要求距离生产区最好有300米以上距离,在种猪到场前的30天(至少7天)应对隔离栏舍防范及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可选择质量好的消毒剂,如氯制剂、碘制剂、复合醛类等药剂,需要进行多次严格消毒。

2选种时应注意的环境问题种猪要求健康,无任何临床病症基因和遗传疾患(如脐疝、瞎乳头等),营养状况良好,发育正常,四肢要求有力且结构良好、强健有力,体形外貌符合品种切合特征和本场自身要求。

种公猪要求活泼好动,睾丸发育匀称,包皮没有较多积尿,成年公猪最好选择见到母猪能主动爬跨、猪嘴分泌大量下淌、性欲旺盛的公猪。

引进新种猪时应采取隔离措施

引进新种猪时应采取隔离措施

引进新种猪时应采取隔离措施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引进新种猪成为了提高养猪产业效益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引进新种猪的过程中,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保护原有养殖场的猪群免受疾病的侵害并确保引进的新种猪的健康状况,采取隔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引进新种猪时应采取的隔离措施。

1. 隔离设施的选择和准备在引进新种猪之前,需要设立独立的隔离场所,以确保新种猪与原有猪群隔离开来。

在选择隔离设施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空间大小:隔离设施的空间大小应根据引进的种猪数量进行合理规划。

每头新种猪应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以减少压力和争斗引起的可能的疾病传播。

•环境条件:隔离场所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为种猪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定期清洁和消毒是必要的。

•设施设备:隔离设施应配备适当的饮水器和饲喂器,以满足新种猪的水源和饲料需求。

2. 隔离期的管理引进新种猪时,应设置合理的隔离期,以确保新种猪的健康状况。

隔离期的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入场检疫:新种猪入场前应进行严格的检疫,检查其是否携带传染病。

应检查猪只的体温、粪便、呼吸道状况等,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测。

•隔离时间:引进的新种猪应与原有猪群隔离至少14至30天,以确保新种猪的潜在疾病得到充分观察和诊断。

如果在隔离期间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人员卫生:进入隔离场所的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必要时进行洗手消毒,并穿戴专门的工作服、鞋套等防护设备,以防止交叉感染。

•食物和饮水管理:隔离期间的新种猪应有单独的食物和饮水供应,以避免与原有猪群共用。

食物和饮水的质量和卫生状况应得到监控和控制。

3. 隔离结束后的逐步接触隔离期结束后,为了安全放置新种猪与原有猪群接触,需要逐步进行以下措施:•逐步接触:新种猪可以与原有猪群进行逐步接触,以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最初可以通过视觉接触,然后逐渐增加物理接触的时间和接触的数量。

•观察和检测:在新种猪与原有猪群接触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猪只的健康状况,如食欲、粪便、呼吸等。

大花白猪如何养-大花白猪饲养管理方法

大花白猪如何养-大花白猪饲养管理方法

大花白猪如何养?大花白猪饲养管理方法概述:在养殖大花白猪时,无论是选择大种猪还是仔猪进行养殖,都要先选择好质量比较好的猪来进行饲养,利于后期健康生长。

饲养大花白猪,不同阶段养殖重点工作也不同,所以每一个阶段都要及时调整。

在养殖大花白猪时,无论是选择大种猪还是仔猪进行养殖,都要先选择好质量比较好的猪来进行饲养,利于后期健康生长。

饲养大花白猪,不同阶段养殖重点工作也不同,所以每一个阶段都要及时调整。

下面我们一起来来看看大花白猪饲养的管理方法:一、种猪的选择1、后备公猪的选择:侧重瘦肉率、胴体品质、肢蹄、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等指标。

具体选择公猪的要点: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特征、睾丸发育良好、左右对称(大小差距不超过10%)、四肢强健有力、步伐矫健、系谱清晰、综合选择指数100以上等。

2、后备母猪选择选择产仔数多、泌乳力好的母系猪,外形符合品种特征、体质结实、外阴发育良好、**乳头6对以上、个体单测指标在平均数以上,综合选择指数高的个体。

3、幼猪要选择吃足初乳的小猪,是适应新环境的首要条件。

要在仔猪生后1**之内吃到初乳的,母猪3--5天内分泌的乳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免疫抗等等。

有利于仔猪消化,增强自主的抗病能力,促进胎粪排泄。

二、大花白猪的饲养管理1、引种后的隔离饲养:卸猪与定位运猪车进场后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药带猪消毒。

卸猪时动作要轻。

卸猪后要根据体重、品种、性别等合理分群,尽量减小饲养密度。

面对新的环境,猪只的吃、喝、拉、睡要重新定位。

2、大花白猪种猪的精细饲养与护理,是**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通过精细饲养与护理可**母猪年生产力,增加窝产活子数和**母猪的抵抗能力,控制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

3、妊娠的母猪的需要有规律性的饲养,一般在妊娠115天中,采取妊娠前期低水平,日喂饲混合料每头1.8千克,后期比前期要增加喂料量,妊娠后期**水平,日喂饲量每头2.8千克~3.0千克。

初产母猪除了**胎儿生长发育外,自身还要生长,所以比成年母猪需要增加适量的饲料。

后备母猪引种及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引种及饲养管理

畜禽养殖科学 | livestock science772020.19·0 引言对于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母猪群体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每年都需要更新种猪群,养殖场繁殖母猪的更新频率和更新质量直接关系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为实现对养殖场母猪群体的快速更新换代,养殖户需要从其他养殖场购进后备母猪。

但在引种中存在很大误区,常会造成引种失败,甚至会引入新的传染性疾病,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因此在后备母猪引种中,不能单单考虑价格、品种,还应将健康因素充分考虑。

对引种养殖场进行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观察猪场的防疫制度是否完善,是否执行严格的疫苗免疫程序。

所在地区是否是无疫区,所处的地理环境是否有利于动物防控。

1 后备母猪引种程序1.1 确定合理的引种计划养殖场后备母猪引种计划制定,需要结合每年年初所制定的生产计划,根据具体的生产目标和上年度繁殖母猪的淘汰数量,确定最佳的引种数量。

现代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商品种猪的每年更新率控制为30%~40%。

对于年出栏在1万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每年需要引入150~200头后备母猪。

1.2 明确后备母猪品种后备母猪品种主要结合养殖场所选用的养殖模式,如果规模化养殖场主要以养殖种猪为主,出售小猪为主要目的,在后备母猪品种确定中主要选择繁殖性能良好的法系、丹系长大二元后备母猪,后备母猪产仔量较多,平均每窝的产仔量为13~14头。

而对于主要以生产商品猪为主的自繁自养养殖场,选择美系或者新美系的种猪,这些种猪生产的后代生长速度较快,养殖周期就短,在短时间内能出栏,极大降低养殖场的饲料成本投入,该类后备母猪体型较好,商品价值较高,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1.3 掌握引种养殖场母猪健康情况后备母猪在引进中不能随意,应从有资质的种猪场后备母猪引种及饲养管理范芳(内蒙古丰镇市农牧和科技局,乌兰察布 012199)摘要:养殖场后备母猪群不仅对后代仔猪有较大的遗传影响,还会对后代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养殖场的整体养殖效益和成本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引种猪隔离与饲养管理
新引种猪隔离与饲养管理1引种原则
生产上能够正常运转的猪群可以定义为微生物达到平衡状态的微生物复合体。

事实上,很难选择到和自有猪群病原微生物群完全一致的供种方,并且从技术的角度,无法做到也没有必要去界定供种方猪群所携带的所有病原。

猪群自有的微生物平衡状态受到破坏时,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猪场的生产性能,因此在引进时应遵循如下原则:从比自有猪群健康水平高或者相当的猪群引种,杜绝从比自有猪群健康水平低的猪群引种。

2隔离措施
隔离措施可以降低引进新的病原体的可能性,保护自有猪群,同时利于保护新引进种猪。

隔离期一般为2周。

引进猪进场前,建立隔离舍,并尽可能远离自有猪群,一般距自有猪群l00 m以外,至少和自有猪群之间有一道完全阻隔的实心墙,其邻圈最好是即将出售的育肥猪。

提前l周进行清扫、冲洗干净并消毒。

隔离舍要采取全进全出方式,设施要彻底冲洗、消毒,并保持干燥;要防鸟防鼠;隔离适应期间,禁止隔离猪舍的饲养员与其它生产区内的饲养员及种猪接触,尤其在最初2周,实行全封闭管理。

在此期间,如兽医确认无重要传染病、能保证良好健康状态的情况下,可适当缩减隔离期。

引进猪的第1周,要给予特殊的管理。

最初2 d严格控制饲喂量,饲料和饮水要保持新鲜,同时添加常规预防量抗生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必要时可补充电解质。

严禁隔离舍的排泄物流向自有猪群的猪舍,集中处理粪污,用烧碱进行消毒。

每日进行临床观察并记录异常状况,按30%比例进行体温抽查,上下午各l次,并作好记录、采样,对关注的病原进行监测。

隔离期内,依据临床观察或者检测结果,迅速做出处理决定,怀疑传染病时,作进一步诊断,坚决淘汰不合格猪只,避免外源性病原感染自有猪群。

3适应方案
适应就是让新引进的种猪在可控制的环境中,与自有猪群已存在的病原接触,使猪只对这些病原产生免疫力,而又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的过程。

适应期一般为6周。

理想的适应过程应该在隔离舍中完成,若隔离舍的风险较大,也可以将适应过程在配种房内完成。

将即将淘汰的种猪和新引进的种猪隔栏接触(直接接触可能会导致打斗损伤),至少持续1周。

将自有生产猪群的粪便撒布在新引进种猪的水槽中,也可用清扫过粪便的扫把在水槽中涮洗的方式。

至少持续l周。

将新引进的种猪和场内存在的保育中晚期(50一70日龄)或者肥育早期的猪(体重小于45 kg)直接混合饲养在一起,新引进种猪:保育/肥育猪=5:1。

混合饲养期为l~2周。

驱虫,接种预防繁殖障碍的疫苗。

切实有效地执行既定的适应方案,将为维护自有猪群的健康状态,充分发挥新引进猪的生产性能提供良好的保障。

4免疫程序
引进猪进场后,均应按常规程序进行免疫,最佳的免疫时间是进场后的第5天。

育肥猪免疫程序:第5天猪瘟苗2头份、口蹄疫灭活苗1~2 ml;第l2天链球菌苗2 mi/头;第19天猪瘟苗2头份、口蹄疫灭活苗2 ml;第26天高致病性蓝耳病苗2 ml/头;第33天驱虫。

种猪免疫程序:第5天:猪瘟苗2头份、口蹄疫灭活苗2 ml;第l2天:链球菌苗2 ml/头;第19天:猪瘟苗2头份、口蹄疫灭活苗2 ml;第26天:高致病性蓝耳病苗l ml/头;第33天:驱虫;第40天:伪狂犬苗l ml/头;第47天:高致病性蓝耳病苗2 ml/头;第54天:细小病毒苗2 ml/头;以上程序仅供参考,各养殖场可根据本地的流行病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

猪的饲养方法(1)后备种猪引入后应该隔离饲养45天。

前30天认真观察种猪的静态、食态及动态,30天以后进行猪瘟苗和原有猪群免疫接种的其他疫苗接种。

(2)免疫接种后进行自然感染接种,把原场内与引进猪一样大的猪,按引进猪:原场猪=5:1的比例进行混养。

(3)每天将原场内母猪的胎衣、死胎、木乃伊胎、哺乳仔猪粪、保育猪粪置于新引种猪栏内,让其自然感染接种,以获得原场内存在病种的免疫力。

但要特别注意,如果原场内存在猪痢疾、c 型魏氏梭菌、猪丹毒、球虫等病,就不能搞混养,粪便也不能用。

猪的历史发展猪的历史要追溯到四千万年前,有迹象证明家猪可能来自欧洲和亚洲。

在被人们发现的化石中证明有像野
猪一样的动物穿梭于森林和沼泽中等。

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先秦时期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

而后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对不同的猪加以区分的要求,商、周时代养猪技术上的一大创造是发明了阉猪技术。

夏商周时期,史称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衔接新石器时代和秦汉的重要时期,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

早在新石器时代,猪已经被广泛地养殖,并作为财富的象征,这一趋势在夏、商、西周时期依然延续并继续发展。

但是由于文字记载的缺乏,今天的人们很难清楚地了解当时的养殖业的情况,一些考古发现也只能片断地展示养猪业的某些概况。

考古者只能粗略地介绍这一时期的养猪业概况。

汉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养猪已不仅为了食用,也为积肥。

这一情况促进了养猪方式的变化。

汉代以前虽已有舍饲,但直至汉代时止,放牧仍是主要的养猪方式。

当时在猪种鉴定上已知猪的生理机能与外部形态的关系,这对汉代选育优良猪种起了很大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逐渐代替了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