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林业数表数据加工整合技术规范
林业基本数据调查表.
木材运输证
三年的平均发证份数
1.1.8
林地使用同意书
三年的平均份数
1.2
荒漠化
1.2.1
荒漠化和沙化
斑块数
1.2.2
敏感地区
斑块数
1.2.3
定位监测
斑块数
1.3
湿地
1.3.1
湿地数量
按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规程技术要求估计
1.3.2
国际重要湿地
个数
1.3.3
国家重要湿地
个数
1.3.4
湿地保护恢复工程
三年的平均数
3
公用基础
3.1
基础地理
3.1.1
1:5万
幅数
3.1.2
1:1万
幅数
3.2
遥感影像
SPOT5
景数
联系人:电话:E_mail:传真:
林业基本数据调查表
单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年月日
编号
大类
中类
小类
业务量/信息量
说明
1
林业基础
1.1
森林资源
1.1.1
规划设计调查
小班地块数量
1.1.2
伐区调查设计
伐区数量(年)
1.1.3
年度变化调查
变化小班数量
1.1.4
生态公益林管理
面积(万亩)
1.1.5
林地林权登记发证
预计发证总量
1.1.6
林木采伐证
三年的平均发证份数
个数
1.3.5
湿地自然保护区
个数
1.4
野生动植物
1.4.1
野生动物调查
上一次(轮)调查记录数(条)
1.4.2
林业项目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林业项目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林业项目管理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林业项目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我们需要开发一套林业项目管理系统。
该系统基于数据库技术,实现对林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本文档主要描述了林业项目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包括数据库的整体架构、数据表设计、数据关系以及关键业务场景的数据处理。
二、数据库整体架构林业项目管理系统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设计,如MySQL、Oracle等。
数据库整体架构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数据层:存储系统的所有数据,包括用户信息、项目信息、资源信息、进度信息等。
2.逻辑层:实现对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以及复杂的业务逻辑处理。
3.应用层:为系统用户提供各种功能接口,如项目创建、进度查询、资源分配等。
三、数据表设计本文档主要对以下数据表进行设计说明:1.用户表:存储用户的基本信息,如用户名、密码、角色、联系方式等。
2.项目表:存储林业项目的相关信息,如项目名称、项目编号、项目类型、项目周期等。
3.资源表:存储项目所需的各种资源信息,如人员、设备、材料等。
4.进度表:存储项目进度信息,如阶段、任务、完成时间等。
5.项目关联表:存储项目与资源、项目与进度之间的关系。
四、数据关系1.用户与项目:用户可以参与多个项目,一个项目可以有多个用户参与。
2.资源与项目:资源可以被多个项目使用,一个项目可以使用多个资源。
3.进度与项目:进度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包含多个任务,任务有明确的完成时间。
五、关键业务场景的数据处理1.项目创建:用户根据需求创建项目,填写项目基本信息,如项目名称、项目编号、项目类型等。
2.资源分配:用户根据项目需求,将相应的资源分配给项目,如人员、设备等。
3.进度管理:用户根据项目实施情况,更新项目进度,如阶段、任务完成时间等。
4.项目查询:用户可以按照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等条件查询项目信息。
5.数据统计:系统根据项目实施情况,生成项目进度报表、资源使用报表等。
林业统计简介与统计工作常见问题
六、林业统计产品
(1)统计年鉴或各类林业统计资料
《中国林业统计年鉴 》
CHINA FORESTRY STATISTICAL YEARBOOK
《中国林业发展报告》(中英文版)
(2)专项调查或监测成果
《中国森林资源报告》 报告》
《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
七、主要指标解释与常见问题
(一)营林统计(7张报表,200多个指标)
与生产计划(限额)、投资计划数据进行对照审核 与历史年度数据进行比较审核 与同级政府统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进行沟通审核 产品产量与产业产值间的合理性
数据流的每一个环节(县、市、省、中央)逐级进 行审核,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国家制定林业综 合统计制度,报 国家统计局批准 后布置实施 编辑出版各类统 计分析产品并研 究修订次年统计 制度 (10月底之前) 省市县逐级向基 层进行布置实施 (11月底之前)
主要木材、竹材产品产量(C102表) 主要经济林产品生产情况(C103表) 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及速丰林建设情况(C104表) 油茶与花卉产业发展情况(C105表) 主要木竹加工产品产量(C106表) 主要林产化工产品产量(C107表) 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情况(C108表)
2、林产品价格统计
主要林产品销售实际平均价格(C109表)
按经济成份(或投资主体)分的造林面积,对于多 方合资、合营所造的林木面积,以出资各方所占比例 或约定的分红比例计算面积并分别计入各类主体项下。
数据收集方式:
(1)造林面积由各乡镇林业站、林场对所辖作业 小班完成的作业面积进行登记后汇总所得;其他 部门造林一般由县林业局营林部门负责采集。 (2)抚育面积一般是由各乡镇林业站、林场根据 辖内现有的新造林及成林面积结合资金补助情况 推算所得。 (3)育种育苗面积一般由县林业局营林部门根据 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登记情况,结 合质量检验合格证发放情况、财政补助资金核拨 情况进行采集。
林业数表数据采集技术规程
林业数表数据采集技术规程随着林业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林业数表数据采集技术成为了林业管理和监测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和提高林业数表数据采集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规程。
一、前期准备。
在进行林业数表数据采集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确定采集的范围和目标、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对采集区域进行必要的调查和了解等。
二、数据采集技术。
1.选择合适的采集设备,根据采集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GPS定位仪、测距仪、相机等设备。
2.采集方法,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采用合适的采集方法,包括直接测量、GPS定位、遥感影像解译等。
3.数据记录,在采集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所采集的数据,包括时间、地点、采集人员等信息。
4.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采集的数据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包括对采集设备的校准和检验、对采集数据的核对和验证、对采集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等。
四、数据管理。
采集的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
包括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等。
五、安全保障。
在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保障工作。
包括采集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的安全保管、采集区域的安全评估等。
总之,林业数表数据采集技术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林业管理和监测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执行规程,可以确保采集的数据准确、可靠,为林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表格数据
水源涵养林主要适宜树种表
表1
综合调整因子表
样地每木检尺登记表
造林作业现状调查
小班调查设计表
调查者:13级林业二班第一组调查日期:2015 年 3 月26 日
注:本表适合小班圆形、方形、带状样地调查的记载,适用于单个样地和小班内同面积、同形状的样地合并计算,获得小班及各树种的平均胸径、平均高、每公顷株数、每公顷蓄积。
综合记录:优势树种云南松郁闭度0.7 年龄18 平均高11.33 平均胸径14.23
每公顷断面积10.5 每公顷蓄积67.7093
注:1、胸径(cm)测制0.1cm;水平距为样点至样木中心的水平距离,测制0.1cm。
2、K=1时,相切样木面积为0.5平方米/公顷,相割样木断面积为1.0平方米/公顷;K=2时,相切样木断面积为1平方米/公顷,相割样木断面积为2平方米/公顷。
3、平均胸径、平均高是指样点1公顷范围内该树种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
4、采用机械角规样地调查小班测树因子时,将小班内各角规样地的平均年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每公顷蓄积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小班因子。
5、抽样控制采用角规控制样地的,可使用本表记录。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小班调查记录表
调查者:13级林业二班第一组调查时间:2015 年3 月26 日。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业数表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业数表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4.13•【文号】林资发[2011]115号•【施行日期】2011.04.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业数表管理办法》的通知(林资发〔2011〕1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直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为了加强全国林业数表管理,规范林业数表的编制、颁XXX修订工作,我局研究制定了《林业数表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执行中的情况及时反馈我局森林资源管理司。
特此通知。
附件:林业数表管理办法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三日附件:林业数表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林业数表管理,发挥林业数表在林业和经济社会中的计量、评价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林业数表的范围,包括用于森林贮量及产品计量、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计量、森林质量评价和森林经营指导的数学模型、数值表格和图形图像等。
第三条林业数表的编制、颁XXX修订,应当遵循本办法,并按照《全国林业数表体系建设导则》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第四条国家林业局负责全国林业数表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并负责组织主要树种二元立木材积表、二元立木生物量表、二元立木出材率(量)表、原条材积表、原木材积表的编制、颁XXX修订工作。
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其他林业数表的编制、颁布、修订和管理。
第五条二元立木材积表、二元立木生物量表、二元立木出材率(量)表、原条材积表、原木材积表等,应当按照标准化工作有关规定,纳入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体系。
其他林业数表应当纳入行业或者地方标准体系。
第六条二元立木材积表、二元立木生物量表、二元立木出材率(量)表、原条材积表、原木材积表的编制和修订,应当由具有甲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
林权技术数据整合技术方案
1.技术说明书XX县林权档案整理及存量数据整合建库项目1.1 技术方案1.1.1工作思路1.1.1.1数据整合思路及流程数据整合库的建立,是以结构化数据对接为主、非结构化数据人工补录为辅。
抽取转换入库,林权登记信息通过林权登记档案进行人工补录。
因此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以林权登记数据为基础,以林权宗地统一编码为索引,不仅有利于加快整合不动产数据及系统平台,更具有可操作性。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整体思路如下:数据整合建库流程主要包含的阶段有:资料收集分析阶段、规范化梳理阶段、数据整合关联阶段、数据入库阶段。
目前各类数据的类型分两种:一、以电子档案形式存放,例如:土地登记、建设审批数据的部分存放在电子政务系统的库体中,大部分以纸质的形式存在。
纸质资料中包含各个地块的地块坐标及项目信息。
二、以数据库形式存放,例如,做过的地籍调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房产登记数据,是存放在数据库中,需要将相关信息提取出,导入标准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标准数据库。
对于其它格式数据如(DXF\DWG等)文件需要在数据工具中进行数据整理;对于纸质材料则需要通过在入库系统中输入每个林班的坐标,要素构面矢量化数据并将档案数据进行扫描挂接。
1.1.1.2工作路线(1)不动产登记历史数据与调查数据的梳理:对存量数据通过人工整理方式,形成不动产登记历史成果库;对增量及存量调查数据通过系统工具形成调查数据库;(2)登记数据库基础信息提取:将历史登记成果、新调查的现状成果进行数据重组,形成发包方、业务号、登记类型、登记原因、林地使用期限、森林\林木所有人、主要树种、株树、林种、起源、造林年度、小地名、林班、小班、不动产权证号、登记时间、登薄人、附记等信息转入到林权登记信息数据表中,并补充录入要素代码,保留原宗地编号。
特点说明:在整合流程中,均记录了数据前后历史关系,能够进行登记数据追溯。
1.1.2档案整理、扫描、录入历史档案数据清理工作是登记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对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纸质登记资料通过扫描或者拍照等方法形成电子档案数据,并通过规范命名与空间数据和登记信息挂接,进行历史档案业务逻辑串联,建立档案全覆盖的档案数据库,形成统一档案管理库,可以为不动产登记发证以及后续档案的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常用林业数表数据加工整合技术规范
常用林业数表数据加工整合技术规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林业各种数表数据的分类、编码、数据库表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林业各种数表数据的规范化和数据库建设工作。
2 术语和定义2.1地位指数表 the site index table是以林分优势木的平均高与年龄的相关关系,用标准年龄时林分优势木的平均高的绝对值定量地描述林地生产力等级的数表称为地位指数表。
2.2总生长量 total increment树木自种植(或天然苗出现)开始至调查时止,整个期间的累计生长量称为该树的总生长量。
2.3定期生长量 periodic increment树木在一定间隔期间内的生长量。
2.4连年生长量 current annual increment树木在单位时间内某年龄时的生长速度,即树木在一年间的生长值。
2.5总平均生长量mean annual increment总生长量被总年龄所除之商称为总平均生长量2.6定期平均生长量 periodic annual increment指树木在一定间隔期的平均生长速度,即定期生长量被定期的年数除之商。
2.7收获表 yield table按树种、立地质量、林龄和密度表达同龄纯林的单位产量及其林分特征因子的数表。
2.8正常收获表(标准收获表)normal yield table反映正常林分各主要调查因子生长过程的数表,也称为林分生长过程表。
2.9经验收获表empirical yield table以现实林分为对象,以现实林分中具有平均密度状态的林分为基础所编制的收获表,亦称为现实收获表。
2.10标准林分 standard forest某一树种在一定年龄、一定立地条件下最完善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所占空间的林分,这样林分的疏密度等于“1.0”。
2.11标准表 standard table载有标准林分每公顷总断面积和蓄积依林分平均高而变化的数表称为“每公顷断面积和蓄积量标准表”简称标准表。
森林资源基础数据技术规范修订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
森林资源基础数据技术规范(修订)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森林资源基础数据的分类、编码、数据库表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森林资源基础数据的采集及建库工作。
2参考标准森林资源基础数据技术规范的制订在广泛参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其中参考的主要标准如下:GB/T 14721.1-1993 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森林类型L Y/T 1119-1993 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国营林场名称和代码L Y/T 1439-1999森林资源代码-树种L Y/T 1438-1999森林资源代码-森林调查L Y/T 1440-1999森林资源代码-林业行政区划L Y/T 1441-1999森林资源代码-林业区划GB/T 226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林资通字[1994]42号文颁布)。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林资通字[1996]103号文颁发)。
森林资源统计数据以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公布的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内容为标准。
3术语和定义3.1森林Forest植被类型之一。
以乔木为主体的,包括灌木、草本植物、其他生物及林中土壤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3.2森林类型Forest Types森林按其自然历史地理条件、外貌、树种组成与结构的不同所划分的类别。
3.3优势树种Dominant Species简称优势种。
在主林层中,数量最多,盖度最大,对森林环境作用最明显,并对森林生态环境起指示作用的树种。
3.4龄级Age Class对林木年龄的分级。
是经营上计算林龄的单位。
各龄级所包括的年数称为龄级期限。
根据林木主伐年龄的长短和起源的不同,通常天然起源的针叶树和硬阔叶树以20年为一个龄级,软阔叶树以10年为一个龄级;人工林的龄级年限要短些。
我国有些速生树种,如杉木、檫木、杨树、泡桐等人工林,多以5年为一个龄级;竹林和灌木树种,根据经济用途不同,又常以1年或2年为一个龄级。
林业科学数据集成规范数据整合部分V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
林业科学数据集成规范(数据整合部分)(V2.1.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定义了中国林业科学数据中心文档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和图片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规定了林业科学数据中心的数据整合和数据汇交技术规范。
适用于中国林业科学数据中心的文档数据整合、图片数据整合以及数据汇交。
2 术语和定义2.1数据整合data conformity指根据指定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加工、整理数据实体的过程。
2.2数据集成data integration指根据指定的数据体系框架,遵循统一技术标准与规范,把各类型数据实体系统化地汇集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2.3文档数据Digital Document指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各种研究报告、技术报告等。
本规范定义的文档数据为纯文本数据和包含图片的文本数据两种。
2.4图片数据Digital Picture指数码照片、数字化图片等栅格数据。
3 数据结构3.1 文档数据库结构文档数据库的结构主要包括标题、作者、著作时间、关键词、内容摘要、所属类别、图片名称。
具体结构见下表:3.2 图片数据库结构图片数据库的结构主要包括标题、制作者、制作时间、制作目的、图片简介、所属类别。
具体结构见下表:4 数据项说明4.1 文档数据说明(1)标题标题是指文档数据的题目,包括该文档存放的目录信息。
示例:沙尘暴研究\技术报告\扬沙和沙尘暴移动路径概率预报模型.doc。
(2)作者作者是指文档数据的撰写人,可以是某个人、课题组、单位等。
示例:国家林业局保护司(3)著作时间著作时间是指文档数据的撰写完成时间或颁布时间等。
示例:2005.3.23。
(4)关键词关键词是指能涵盖文档内容的关键词汇,多个关键词用逗号隔开。
示例:沙尘暴,预报模型。
(5)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是指对文档数据的概要描述。
(6)所属类别所属类别是指文档数据所属的专题或数据类别。
示例:沙尘暴专题(7)图片名称图片名称是指文档数据中包含的插入图片的名称,该名称应包含图片的存放目录信息。
林业数据整合-04
注意:只能Arcmap中使用,因为要首先选择对象
Page 14
三、林业矢量数据整合处理技术
比
名称 Union(联合) Merge(合并) Append(追加) Dissolve(融合) Eliminate(消除) 数据格式 面 点、线、面 点、线、面、栅 格影像 点、线、面 面 输入图层 两个多个 两个多个 类型要求一致 同上 一个 一个
5
一、林业数据的选择与提取
用于选择其他要素 选择分析对象
编辑
选择要素
创建新图层
统计计算
转化图形
报表输出 数据倒出
一、林业数据的选择与提取1、按属性来自择一、林业数据的选择与提取
2、按位置选择 3、按图形选择
一、林业数据的选择与提取
4、分字段提取
二、林业基础图层数据裁剪与分割
Clip剪裁是clip Feature作为整体对输入图层切割,切割后,保留的对象 属性不变(和输入图层一样),图形切割,多个部分不分解, clip feature
第三步 林业数据整合
通过实战练习,可完成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落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营造林 规划设计、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与管理、公益林数据处理及管理、林业专题地 图数据处理等工作。
主要内容
1 2 3 4
林业数据的选择与提取
林业基础图层数据裁剪与分割
林业矢量数据整合处理技术 林业栅格数据裁剪与拼接 林业栅格数据空间变换处理
都必须是面层,输出input Feature可以是点、线、面、注记。
二、林业基础图层数据裁剪与分割
Clip和Split区别
三种常见林业行政案件的调查方法
1 5
●
F I J N L YE U A l N
建
根据 原木 批量 大 小抽 取 原木样 本数 后 , 以现 行 国家 木材标 准对其 树种 ,尺 寸和等 级进行 逐项 检查 ,如其 中某一项 不符 合运 输证件 记载规 定 , 则判 该件原木为证货 不符 。
1 原 木 批 形 成及 原 木 样 本 的抽 取 .
2 .原 木质量 ( 含树 种 、尺 寸和等级三 项) 的抽
样 与判定 原木 质量 检 查采用 一 次抽 样方 案 。原木 批 的 合 格质量 水平 (Q ) . ,检查水 平为一般 检查 A L 为2 5
水 平 I ,检 查 的严 格 度 为 正 常 检 查 , 其 抽 样 方 案 I
调 查数量推 算全 部林 木损 失 。② 当事人 拒绝现场 指认 相似地 块 的 ,由执法人 员制作 相关 笔录 ,林 木损 失根据 森林 资源 二类调 查小班 数据 加上生 长
量计算 。
2 .权 属 调 查
根 据 地 块 位 置 和 相 关 林 权 证 明确 认 林 地 权 属 、根据 相关协 议或 合 同确 认林 木权属 。林地 权 属包 括林地 所有权 和林 地使 用权 、林木权 属包 括 林木所有权和林 木经营管理权 。
3 面 积 调 查 .
4 .蓄积计算
() 1 查根 径材积表计算
() 2 查调查常用数表计算 () 小班 卡片和树种 生长率计 算 3查
() 1 采用皮 尺实地丈量 ,根据地 块形状 ,利 用
相关面积计算 公式计算 ;
() 2 罗盘仪 闭合导线测 量; () P 绕测或用G S 3C S P 采集 坐标点 ; () 4 面积在 1 顷 以上 的采 用 1 1 公 : 万地 形 图勾
林业数表数据采集技术规程
林业数表数据采集技术规程随着林业资源管理的日益重要,林业数表数据的采集技术规程也变得至关重要。
林业数表数据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和监测所获得的数据,它对于科学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林业数表数据采集技术规程对于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一、采集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调查区域范围和调查目的,明确数据采集的目标和任务。
2.编制数据采集方案,包括采集的内容、方法、技术路线等。
3.组织人员培训,确保采集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准备必要的采集工具和设备,如GPS定位仪、测量工具、数据记录设备等。
二、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根据采集方案,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数据采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严格按照采集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注意数据的时空参照,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空间位置的准确性。
4.及时记录和处理采集中的异常情况,确保数据采集的顺利进行。
三、数据采集后的处理和管理。
1.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核查和整理,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2.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包括数据存储、备份、共享和使用等。
3.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为林业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四、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
1.建立数据采集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数据质量评估和监测机制。
2.定期对数据采集过程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科学合理的林业数表数据采集技术规程是保障数据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只有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数据采集,才能为林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林业专题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
林业专题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林业专题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对常用的林业专题空间数据制作的数学基础、存储格式、基础信息以及专题图属性项存储等方面做了统一的规定。
本技术范围适用于林业科学数据共享工作中对专题矢量数据的加工处理。
2.制订的依据GB/T 17159-1997大地测量术语GB/T 17694-1999地理信息技术基础术语GB/T 16820-1997地图学术语GB/T 2260-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3923-92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9月)3.术语和定义3.1.克拉索夫斯基椭球Krassovsky spheroid克拉索夫斯基1940年提出的椭球,其长半径为6378245米,扁率为1/298.3。
3.2.大地基准geodetic datum大地坐标系的基本参照依据,包括参考椭球参数和定位参数以及大地坐标的起算数据。
3.3.1954北京坐标系Beijing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1954根据苏联1943年普尔科沃坐标系(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以1956年黄海高程系作为高程基准,通过联测和天文大地网局部平差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3.4.地图投影map projection按一定数学法则,把参考椭球面上的点、线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
3.5.正轴投影normal projection指投影时承影面的轴与地轴相一致的一类投影。
投影面为平面时,该面与地球自转轴垂直;投影面为圆柱或圆锥面时,其中心轴与地球自转轴重合。
3.6.等面积投影equivalent projection地图上任何图形面积经主比例尺(主比例尺即地图投影中规定地球椭球缩小的比率,通常用文字或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
)放大后与实地相应的图形面积保持大小不变的投影。
3.7.圆锥投影conic projection以圆锥面为承影面的一类投影。
林业数据库标准
林业数据库标准
林业数据库标准包括《林草资源数据库建设总体标准》、《林草资源数据目录体系标准》、《林草资源数据汇交标准》、《林草资源数据建库标准》、《林草资源数据库表结构标准》、《林草资源数据编码标准》、《林草资源信息服务标准》、《林草资源数据共享接口标准》、《林草资源数据库管理与运维标准》和《林草资源数据更新标准》等。
这些标准的建设对进一步规范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数据汇交、编目、建库、数据共享以及数据库的运维与更新等主要数据流程和业务环节,确保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数据库建设和运行工作统一规范和安全有序开展,以及对林草资源数据有效融合和开发利用,有重要的规范指导意义。
如需更多林业数据库标准的相关信息,建议访问中国林业网获取。
林权技术数据整合技术方案
1.技术说明书XX县林权档案整理及存量数据整合建库项目1.1 技术方案1.1.1工作思路1.1.1.1数据整合思路及流程数据整合库的建立,是以结构化数据对接为主、非结构化数据人工补录为辅。
抽取转换入库,林权登记信息通过林权登记档案进行人工补录。
因此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以林权登记数据为基础,以林权宗地统一编码为索引,不仅有利于加快整合不动产数据及系统平台,更具有可操作性。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整体思路如下:数据整合建库流程主要包含的阶段有:资料收集分析阶段、规范化梳理阶段、数据整合关联阶段、数据入库阶段。
目前各类数据的类型分两种:一、以电子档案形式存放,例如:土地登记、建设审批数据的部分存放在电子政务系统的库体中,大部分以纸质的形式存在。
纸质资料中包含各个地块的地块坐标及项目信息。
二、以数据库形式存放,例如,做过的地籍调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房产登记数据,是存放在数据库中,需要将相关信息提取出,导入标准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标准数据库。
对于其它格式数据如(DXF\DWG等)文件需要在数据工具中进行数据整理;对于纸质材料则需要通过在入库系统中输入每个林班的坐标,要素构面矢量化数据并将档案数据进行扫描挂接。
1.1.1.2工作路线(1)不动产登记历史数据与调查数据的梳理:对存量数据通过人工整理方式,形成不动产登记历史成果库;对增量及存量调查数据通过系统工具形成调查数据库;(2)登记数据库基础信息提取:将历史登记成果、新调查的现状成果进行数据重组,形成发包方、业务号、登记类型、登记原因、林地使用期限、森林\林木所有人、主要树种、株树、林种、起源、造林年度、小地名、林班、小班、不动产权证号、登记时间、登薄人、附记等信息转入到林权登记信息数据表中,并补充录入要素代码,保留原宗地编号。
特点说明:在整合流程中,均记录了数据前后历史关系,能够进行登记数据追溯。
1.1.2档案整理、扫描、录入历史档案数据清理工作是登记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对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纸质登记资料通过扫描或者拍照等方法形成电子档案数据,并通过规范命名与空间数据和登记信息挂接,进行历史档案业务逻辑串联,建立档案全覆盖的档案数据库,形成统一档案管理库,可以为不动产登记发证以及后续档案的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林地基础数据调整工作技术要求
2016年林地基础数据调整工作技术要求为标准2016年林地基础数据调整工作,统一数据调整工作要紧技术方式,确保基础数据调整功效质量,依照《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地变更调查工作规那么>的通知》(林资字〔2016〕10号)和《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办资字〔2016〕10号)要求,结合江苏实际,将有关技术要求说明如下。
一、工作任务2016年林地基础数据调整工作,是在经国家林业局验收合格的2021年江苏省林地变更调查形成的林地“一张图”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2014年—2016年期间的植树造林、丛林采伐、计划调整、占用征收林地、毁林开垦和丛林灾害等林地档案,将林地“一张图”数据库时点调整到2016年末,为2017年全省林地变更调查提供工作底图。
2016年林地基础数据调整须与国土部门土地调查及其变更调查数据有效衔接。
二、调整内容2016年林地基础数据调整工作截止时点为2016年12月31日。
基础数据调整内容包括林地范围调整、林地利用状况(地类)调整、林地治理属性调整和与国土数据衔接等内容。
(一)林地范围转变调整1、新增林地(按程序批准纳入林地治理的地块)。
包括:(1)因林业工程建设增加的林地。
(2)因通道绿化、农田林网建设等植树造林增加的林地。
(3)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计划实施后,使土地用途发生改变,新增加的林地。
2、减少林地。
包括:因占用征收减少的林地。
依照有关土地(林地)治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审批,办理占用征收林地手续,建设项目实施后变成非林地而减少的林地。
(二)地类转变调整1、新增丛林地块。
由非丛林的地类转为有林地或国家专门规定灌木林地新增的丛林地块。
2、减少丛林地块。
由有林地或国家专门规定灌木林地转为非丛林减少的丛林地块。
3、其他林地地类转变的地块。
包括疏林地、一样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之间地类转变的林地地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林业数表数据加工整合技术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林业各种数表数据的分类、编码、数据库表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林业各种数表数据的规范化和数据库建设工作。
2 术语和定义
2.1地位指数表the site index table
是以林分优势木的平均高与年龄的相关关系,用标准年龄时林分优势木的平均高的绝对值定量地描述林地生产力等级的数表称为地位指数表。
2.2总生长量total increment
树木自种植(或天然苗出现)开始至调查时止,整个期间的累计生长量称为该树的总生长量。
2.3定期生长量periodic increment
树木在一定间隔期间内的生长量。
2.4连年生长量current annual increment
树木在单位时间内某年龄时的生长速度,即树木在一年间的生长值。
2.5总平均生长量mean annual increment
总生长量被总年龄所除之商称为总平均生长量
2.6定期平均生长量periodic annual increment
指树木在一定间隔期的平均生长速度,即定期生长量被定期的年数除之商。
2.7收获表yield table
按树种、立地质量、林龄和密度表达同龄纯林的单位产量及其林分特征因子的数表。
2.8正常收获表(标准收获表)normal yield table
反映正常林分各主要调查因子生长过程的数表,也称为林分生长过程表。
2.9经验收获表empirical yield table
以现实林分为对象,以现实林分中具有平均密度状态的林分为基础所编制的收获表,亦称为现实收获表。
2.10标准林分standard forest
某一树种在一定年龄、一定立地条件下最完善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所占空间的林分,这样林分的疏密度等于“1.0”。
2.11标准表standard table
载有标准林分每公顷总断面积和蓄积依林分平均高而变化的数表称为“每公顷断面积和蓄积量标准表”简称标准表。
2.12一元材积表single entry volume table
根据胸径与材积的相关关系,编制的材积数表称为一元材积表。
2.13二元材积表general volume table
根据树高和胸径两个因子与材积的相关关系,编制的材积数表称为二元材积表,又称为一般材积表或标准材积表。
2.14三元材积表three-way volume table
分别形率级编制的二元材积表。
实质上是根据材积与胸径、树高及一个上部直径等三个因子的相关关系编制的材积表,故称为三元材积表。
2.15形高表factor
形数与树高之乘积称为形高。
3数表分类与编码
本技术规范是在森林资源基础数据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并用两位数字作为类标识码,在此基础上进行编码。
采用层次编码与顺序编码相结合的方法。
代码长度为8位。
最低层次数表代码的扩展方法是:新出现数表类型时,接着原
数表类型按顺序进行编码。
所有类型都分成共性数据项和个性数表数据项。
共性数据项的数据类别名称和数据类别编码与相应的各数表数据项的数据类别名称和数据类别编码一致。
代码结构如下:
4 共性数据项结构及编码
本编码对林业各种数表数据的共性数据项进行如下编码。
1位, 二级数表编码 3位, 三级数表编码
2位, 一级数表编码 2位,数表类标识码
5个性数表数据结构及编码5.1 标准表数据
5.2 材积表数据
5.2.1 一元材积表
5.2.2 二元材积表
5.2.3 三元材积表
5.3 收获表数据
5.3.1 正常收获表(标准收获表)
5.3.2 经验收获表(现实收获表)
5.3.3 可变密度收获表
5.4地位指数表数据
5.5 形高表数据
5.6 出材率表数据
5.7 生长量表数据
附加说明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张会儒、李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