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2010—2014)发展规划(草案)
2024年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计划范本(六篇)
![2024年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计划范本(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b82f9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4.png)
2024年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计划范本新学期的帷幕已经拉开,这标志着我校涟水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即将以全新的姿态,深植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之中。
一、指导思想:在紧密遵循上级部门关于学校德育工作及少先队工作的明确指导下,我校将严谨遵循并切实执行《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强化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核心目标。
我们将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石,以班集体建设为关键抓手,构建具有特殊教育学校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
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我们将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独特个性及身心发展需求,精心设计并实施各类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塑造健全人格。
同时,我们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育人环境。
特别关注并强化特殊学校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致力于培养出一批举止文明、品德高尚、心理健康、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我们还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充分挖掘并发展聋哑儿童的个性特长,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树立“育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奋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崭新篇章。
二、主要工作目标:1. 牢固确立德育工作的核心地位,实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机结合。
2.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优化德育队伍建设,提升德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完善德育评估机制,充分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热情与创造力,努力争创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3. 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其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合格人才。
4. 持续彰显德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的特色优势,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创新与发展。
三、工作内容:1. 紧密配合学校各部门及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部署与要求,德育组将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积极投身各项工作中,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潜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高效完成。
特殊教育学校2024年工作计划范例(2篇)
![特殊教育学校2024年工作计划范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f3bf7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8.png)
特殊教育学校2024年工作计划范例一、指导思想以____为指导,继续深入学习实践____,全面____《特殊教育提升计划____-____年》工作方案,积极落实____市教育局____年工作要点,以“建设幸福校园,办人民满意特殊教育”为目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完善目标管理机制,提升教职工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学校精致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内涵建设,开创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通过“学习讨论、正面宣传、活动开展”等多种手段切实,增强教师的奉献意识、学习意识、质量意识。
2.扎实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文明素养。
以“五爱教育”为主题,创新德育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3.规范教学管理,提高课堂实效。
进一步规范教与学的行为,深化课题教学改革,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
4.加强校本教研,以科研促教。
立足课堂教学,以市级、校级的课题为龙头,积极开展校本研究,在研究中促提高、求发展。
5.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创建平安校园。
积极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能力;不定期进行校园检查,排除隐患。
6.加强校园法制建设,提高依法治校能力。
通过聘请学校法律顾问,建立健全我校法律顾问的工作制度,依法依规保护学生、教师和学校合法利益。
三、主要工作(一)扎实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文明素养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德育管理制度,牢固树立管理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理念,坚持综合治理,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把育人工作贯穿到学期的始终。
2.扎实抓好德育常规管理。
认真做好“国旗下讲话”的组织安排,做到有针对性、有特色性、可接受性强;加强晨会、班会课的管理,学期组织一次有质量的主题班队会观摩活动;加强班主任手册的管理,及时做好发放、检查和考核归档工作;注重班级布臵、评比角、图书角等文化板块的建设,定期进行评比。
3.扎实学生的常规训练。
2024年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计划范文(6篇)
![2024年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计划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4ae14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f.png)
2024年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计划范文一、班级概况由于学生的特殊性,家长对孩子只是生活上给予满足,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上还存在欠缺,所以班中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在学习上学困生相对比较多,尚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强,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习惯及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仍是本学期班级的工作重点。
二、具体措施1、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团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
让学生在明确本学期班级目标,明确个人目标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以此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及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显示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2、组办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少先队工作计划,确定好我班本学期各项活动及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主题班队活动。
如手抄报展评、优秀日记展评、“特别的爱献给妈妈”等。
活动之前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效应,用活动来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指导培养小干部精心培养小干部,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
4、加强常规检查评比从学生自身出发,在各方面设立监督岗或负责人,将各项常规工作抓细抓实,力争主动、科学、民主管理班级,切实抓好班风班貌建设,使班级的管理更合理化、规范化、艺术化。
5、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1)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
(2)针对行为习惯差、自控力差的学生,指定小干部对特殊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日常行规等方面进行教育和训练。
特殊教育学校2024年工作计划(6篇)
![特殊教育学校2024年工作计划(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302f1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1.png)
特殊教育学校2024年工作计划新学期的开始,预示着我们涟水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又要以一个崭新的姿势,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来。
一、指导思想:在上级有关学校德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要求为指导下,我们将认真____,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班集体建设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思路。
面对新的形势,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各类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求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突出特殊学校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聋哑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培养举止文明、品德优良、心理健康、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同时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培养聋哑儿童的个性特长,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目标:1、牢固树立德育意识,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
2、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和德育队伍的建设,提高德育队伍素质。
完善德育评估体系,调动全体师师的育人积极性,争创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3、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将来成为新型合格的社会人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继续突出德育和少先队的特色工作。
三、工作内容:1、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
在学校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需要学校各部门、各位教职员工积极配合做好工作,德育组将以积极、热情、认真的态度接受各项工作,并尽德育组的最大能力,完成工作任务。
特殊教育学校2024年工作计划(二)巩固发展聋教育,大力发展学前康复教育和培智教育,加强随班就读指导,全面提升全县特殊教育质量。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改进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建设,以内涵发展促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深化“智能校园、文化校园、幸福校园”主题建设,办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建设省内外一流的特教学校。
各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
![各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fbfb1cf203d8ce2f01662367.png)
各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以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2017-2020 年)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教育部制定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16 年版)》,推进江苏省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建设,满足智障教育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提高全省特教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素养,构建省智障教育学习资源库,为“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提供学习资源支持。
2017年 5 月至 7 月举办江苏省第四届智障教育生活适应专题微课大赛,共征集到 209 件微课作品,共计 636 个微视频,涉及生活适应学科五大领域。
主办方组织专家对微课作品进行了初评、复评,评出优秀组织奖18 个、一等奖80 件、二等奖73 件、三等奖56 件。
希望获奖教师再接再厉,继续创作更多优秀微课程资源,为我省智障教育品质课堂建设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江苏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智障教育资源中心二〇一七年九月附件: 1.优秀组织奖单位名单2.微课获奖教师名单2017 年江苏省第四届智障教育微课项目评比优秀组织奖单位名单(18 个)盐城市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盐城市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东台市特殊教育学校淮安市洪泽特殊教育学校扬州市培智学校扬州市邗江区启智学校扬州市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仪征市特殊教育学校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泰州市姜堰区特殊教育学校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徐州市泉山区特殊教育中心昆山市爱心学校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无锡市梁溪区特殊教育学校常州市金坛区启智学校常州市光华学校2017 年江苏省第四届智障教育微课项目评比获奖名单壹等奖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单位作者获奖等级1 妥善处理垃圾盐城市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陈爱萍陈清壹等奖2 如何使用超市储物柜盐城市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孙艳许一茹壹等奖3 学洗碗盐城市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王彩霞梁蕊壹等奖4 如何用按键式电饭煲煮饭盐城市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阴艳梁羽许一茹壹等奖5 餐前餐后盐城市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陈宙张德成壹等奖6 成长不烦恼盐城市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张德成周爱华壹等奖7 安全教育系列盐城市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高迎娣黄月月王蔚壹等奖8 安全教育系列盐城市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黄月月杨加飞朱晓莹壹等奖9 四季盐城市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王蓓蓓陈艳戴秋琳壹等奖10 劳动最光荣盐城市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陈允忠杨惠李玲壹等奖11 我会穿东台市特殊教育学校杨冬芹余东东丁晓祥壹等奖12 洗漱东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张丽陈倩陈雪剑壹等奖13 学会切菜东台市特殊教育学校朱红胡敬崔小燕壹等奖14 学会剪东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季小兰周薇孙信壹等奖15 吃快餐东台市特殊教育学校丁同梅朱丽君壹等奖16 我爱我的祖国盐城市亭湖区启智学校张静王青雯姜维壹等奖17 如何安全乘坐公交车盐城市建湖县特殊教育学校谢超清谢静陶秀娟壹等奖18 常见的蔬菜盐城市建湖县特殊教育学校杨云壹等奖19 饮食知多少盐城市建湖县特殊教育学校朱咸亮杨晓庆沈玉萍壹等奖20 文明使用 OFO单车扬州市培智学校沈春苗林永霞施凤英壹等奖21 洗手扬州市培智学校施阳毛羽满杨娉婷壹等奖22 春节扬州市培智学校孙荣庆尤佳丽壹等奖23 获取资讯扬州市培智学校赵族邓亚男壹等奖24 我的学习用品扬州市培智学校颜静张金玉倪佶壹等奖25 如何乘车扬州市培智学校高鹏凌金莉赵族壹等奖26 学煮方便面扬州市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李首丁辉李韦壹等奖27 凉拌黄瓜扬州市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徐燕王红王红霞壹等奖28 学会刷牙扬州市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张泽芝吴林森壹等奖29 ATM 机上取钱仪征市特殊教育学校王群壹等奖30 乘坐公交车仪征市特殊教育学校王召军壹等奖31 保护环境扬州市邗江区启智学校曹静娟朱玉清壹等奖32 脚的卫生扬州市邗江区启智学校曹新颖壹等奖33 折叠衣物扬州市邗江区启智学校邓亚男壹等奖34 元宵节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张华香杨扬宋凡壹等奖35 垃圾分类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朱静冯娥张敏壹等奖36 自我介绍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左扬宁温丽娟刘敏壹等奖37 我爱你,祖国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于敏陈菲叶明壹等奖38 安全标志泰州市姜堰区特殊教育学校于芳黄华壹等奖39 个人卫生泰州市姜堰区特殊教育学校李得寅壹等奖40 呵护身体健康泰州市姜堰区特殊教育学校包露汤琦薇张亮壹等奖41 文具的使用泰州市姜堰区特殊教育学校秦素芹壹等奖42 我是理财小能手泰州市姜堰区特殊教育学校丁景姜雪晶孙李林壹等奖43 个人着装泰州市姜堰区特殊教育学校田晓凤张啸壹等奖44 交通规则兴化市特殊教育学校姜兰芳壹等奖45 冬天来了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张芸王成钰壹等奖46 我的家人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刘露吴磊壹等奖47 寻求帮助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唐丽萍张婷婷壹等奖48 我们的身体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张芸壹等奖49 巧记公交线路无锡市梁溪区特殊教育学校周红英壹等奖50 清理蔬菜徐州市泉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孙晓晓朱梦娇陈贝壹等奖51 美丽的青春徐州市泉山区特殊教育中心陈明珠王志影耿银才壹等奖52 特殊儿童如厕技能训练徐州市泉山区特殊教育中心许敏姬婷婷方秀芝壹等奖53 人民币的认识常州市光华学校杜文洁壹等奖54 垃圾分类常州市溧阳市培智学校李友伟壹等奖55 糖醋排骨的做法常州市金坛区启智学校刘馨茗陈丽壹等奖56 超市购物苏州市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李平彦黄燕壹等奖57 解纽扣和系纽扣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张群超蒋怡舟任忠强壹等奖58 我爱刷牙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项海林刘春芳毛艳萍壹等奖59 水果的保鲜昆山市爱心学校归芳芳壹等奖60 文具昆山市爱心学校朱蓓丽壹等奖61 制作小馄饨昆山市爱心学校周波壹等奖62 勤洗手昆山市爱心学校李众悦壹等奖63 穿衣服昆山市爱心学校张莉莉壹等奖64 电梯的使用昆山市爱心学校汪雷壹等奖65 折叠连云港市海州区培智学校胡宁壹等奖66 洗漱连云港市海州区培智学校汪海玉壹等奖67 不一样的学生证灌南县逸夫特殊教育学校张小青张焕尚海洋壹等奖68 数与生活之电话的使用连云港市赣榆特殊教育学校沈小伟张琴陈思雨壹等奖69 饮食习惯我养成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陆灵俊壹等奖70 学会拒绝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吴爱琴壹等奖71 安全出行我能行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张蕾壹等奖72 学会感恩南通市海安县特殊教育学校田华松毛旭红壹等奖73 如何正确刷牙宿迁市泗洪县特殊教育学校陈蕊祁晓凤张兰芝壹等奖74 佩奇晾衣服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张梦凡张雅惠李孝丰壹等奖75 学穿衣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张耀文牛智慧吴军壹等奖76 打电话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顾芮宇壹等奖77 交通安全伴我行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汪培培壹等奖78 安全教育无锡市梁溪区特殊教育学校过钧梁云刘茜壹等奖79 如何选购水果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黄丽花汤群壹等奖80 洗手常州市光华学校蒋玉娇壹等奖贰等奖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单位作者获奖等级1 扣按扣盐城市大丰区特殊教育学校陈玲贰等奖2 择芹菜盐城市大丰区特殊教育学校唐妮丹贰等奖3 乘坐手扶电梯盐城市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费正玉徐浩龚晨贰等奖4 认识蔬菜盐城市响水县特殊教育学校杨加飞高迎娣于晓红贰等奖5 常见的水果盐城市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姚黎黎梁丙珍杨丽媛贰等奖6 手的卫生盐城市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尹为为徐瑾潘文娟贰等奖7 交通安全盐城市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张素梅尹为为王龙生贰等奖8 学生安全教育东台市特殊教育学校黄仁广朱斌万春晖贰等奖9 爱护牙齿我知道盐城市建湖县特殊教育学校丁兴行贰等奖10 手机软件应用扬州市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孙明谈慧朱子君贰等奖11 蚊子叮咬的预防和处理扬州市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汤蕾陈越朱春霞贰等奖12 我会自己穿衣服扬州市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王雅梦李天勇贰等奖13 扬州炒饭扬州市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陈轩姚冬萍戴德芳贰等奖14 保护牙齿仪征市特殊教育学校王玮贰等奖15 春天仪征市特殊教育学校王月贰等奖16 节约用水仪征市特殊教育学校徐青兰贰等奖17 我会洗头发了仪征市特殊教育学校凌遐莲贰等奖18 认识春天仪征市特殊教育学校潘良琴贰等奖19 小手爱干净仪征市特殊教育学校谢爱群乔宝娣贰等奖20 粽情端午仪征市特殊教育学校张玲贰等奖21 如何服用风热感冒药仪征市特殊教育学校戴修红贰等奖22 四季服装扬州市邗江区启智学校钱璐贰等奖23 呼救扬州市邗江区启智学校刘梅娟贰等奖24 穿衣服、鞋子扬州市邗江区启智学校周亚楠贰等奖25 各种各样的米扬州市邗江区启智学校徐娅莉贰等奖26 认识时间泰州市姜堰区特殊教育学校窦爱兵丁景姜雪晶贰等奖27 传统节日泰州市姜堰区特殊教育学校蔡芸钱燕妮马慧芹贰等奖28 饭前餐后兴化市特殊教育学校孙越贰等奖29 吃水果兴化市特殊教育学校刘丽华贰等奖30 劳动使我快乐兴化市特殊教育学校唐海燕贰等奖31 学会洗漱兴化市特殊教育学校邵莉莉贰等奖32 四季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范桃萍贰等奖33 口腔的卫生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马小丽严雯贰等奖34 传统节日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王成钰张芸贰等奖35 劳动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吴磊刘露贰等奖36 生肖与出生地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张婷婷江宇航贰等奖37 穿脱鞋子——个人着装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王悦吴艳红贰等奖38 个人着装南京市育智学校戴迎春贰等奖39 刷牙无锡市梁溪区特殊教育学校胡艳杨路亮贰等奖40 袜子无锡市梁溪区特殊教育学校白茹过颖英贰等奖41 洗手无锡市梁溪区特殊教育学校赵玉荣陈琳贰等奖42 轻粘土制作马蹄莲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康复中心冯茫贰等奖43 我有三件宝江阴市特殊教育中心校张清贰等奖44 煮面条无锡市锡山特殊教育学校马岚贰等奖45 爱护自己徐州市泉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宋雪飞张培培张师嘉贰等奖46 我爱我家徐州市泉山区特殊教育中心赵媛媛吴晓丹张梦晗贰等奖47 穿脱雨披徐州市泉山区特殊教育中心曹瑞轩彭丹丹徐思铭贰等奖48 晴天阴天雨天徐州市牌楼区培智学校吴振宇张敏贰等奖49 使用寄物柜常州市光华学校沈苏雯贰等奖50 安全上下楼梯常州市金坛区启智学校彭辉钱翠萍毛晗祾贰等奖51 小小毛巾本领大苏州市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金文新王燕萍叶倩琳贰等奖52 美味的苹果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顾义寒汪辰顾耘贰等奖53 蔬菜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姚丹珺唐妍胡正阳贰等奖54 火灾逃生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徐宏飞肖皓月王隆基贰等奖55 中秋节——蛋黄酥皮月饼昆山市爱心学校张丽芳贰等奖56 10 元以内人民币的使用昆山市爱心学校金玉兰贰等奖57 网络文明小公民东海县特殊教育学校沈媛媛贰等奖58 我爱生活灌南县逸夫特殊教育学校吴晓梅汪勤勉贰等奖59 电冰箱灌南县逸夫特殊教育学校孙海霞王秀花宋成云贰等奖60 交通规则连云港市赣榆特殊教育学校李公治姜宁徐进艳贰等奖61 游泳淮安市淮阴特殊教育学校张洁贰等奖62 餐饮之礼淮安市洪泽特殊教育学校王芳王丹贰等奖63 四季淮安市洪泽特殊教育学校苏静云潘蓉贰等奖64 感冒我不怕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徐艳梅贰等奖65 用电常识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戴亚华贰等奖66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张新红贰等奖67 电梯使用安全宿迁市泗洪县特殊教育学校沈静边清清钟丽丽贰等奖68 手的卫生江阴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郗晓贰等奖69 校园安全南京市鼓楼区特殊教育学校汪蓉钱启惠贰等奖70 中国传统节日常州市光华学校黄敏贰等奖71 文明上网学会自护常州市光华学校霍莉萍贰等奖72 安全使用电梯常州市光华学校王丽娟贰等奖73 睡前整理书包常州市光华学校谢诗卉贰等奖叁等奖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单位作者获奖等级1 系鞋带盐城市大丰区特殊教育学校曹艳叁等奖2 认识人民币盐城市大丰区特殊教育学校吴翠红叁等奖3 拨打电话盐城市大丰区特殊教育学校曹艳叁等奖4 吃水果盐城市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高国军朱官达叁等奖5 穿脱开衫盐城市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李道灿叁等奖6 认识身体部位盐城市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李倩倩夏虹艳叁等奖7 用餐盐城市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王晓莉叁等奖8 洗澡盐城市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刘晶晶叁等奖9 切水果盐城市响水县特殊教育学校吴勇顾书闻王玉凤叁等奖10 安全伴我行盐城市建湖县特殊教育学校朱咸亮傅鹏云叁等奖11 常见的水果扬州市培智学校强跃沈春苗祁伟婷叁等奖12 常见的蔬菜扬州市培智学校金莉岑宏洁尤佳丽叁等奖13 好好吃饭扬州市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田花严功平叁等奖14 四季扬州市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张瑞新王梅霞叁等奖15 认数 5 仪征市特殊教育学校吴兴勤叁等奖16 我的明信片镇江市特教中心徐进叁等奖17 万以内加法进位加镇江市特教中心曹雪梅叁等奖18 常见的量兴化市特殊教育学校陆秀华叁等奖19 学习用品兴化市特殊教育学校苏玉平叁等奖20 生肖与生日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江宇航张婷婷叁等奖21 凉拌西红柿盐城市大丰区特殊教育学校黄红玲叁等奖22 扣纽扣无锡市梁溪区特殊教育学校宣颖朱维娜叁等奖23 自理能力的养成无锡市锡山特殊教育学校史荷萍叁等奖24 在 ATM 机上取钱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李亚华叁等奖25 酸奶水果捞常州市金坛区启智学校徐晶晶徐敏芳阮翠林叁等奖26 食物、餐具苏州市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张璐佳叁等奖27 我是生活小达人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吴晨一魏超涂兰荣叁等奖28 安全过马路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薛婷杨靖耿天琪叁等奖29 公共场所和公共秩序昆山市爱心学校陈朱琴叁等奖30 洗衣机的认识与使用灌南县逸夫特殊教育学校汪勤勉花盼盼成婧叁等奖31 不挑食,不偏食连云港市赣榆特殊教育学校王娜蒋倩倩李健新叁等奖32 打电话淮安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谷红玉叁等奖33 红绿灯淮安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杨雨蒙叁等奖34 使用人民币淮安市洪泽特殊教育学校戴成建孙美玲叁等奖35 就医技能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张清靓叁等奖36 学做糖醋排骨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徐卫娟叁等奖37 乘坐公交车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刘丹丹叁等奖38 端午节无锡市梁溪区特殊教育学校顾灵妙周莹洁叁等奖39 烘焙:盆栽小蛋糕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康复中心苏婷叁等奖40 剪指甲昆山市爱心学校俞婷婷叁等奖41 垃圾分类灌南县逸夫特殊教育学校王中雷张蔚朱延姝叁等奖42 寻找红色淮安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王小艳叁等奖43 蔬菜与水果淮安市洪泽特殊教育学校徐瑞赵冉叁等奖44 干净的食物淮安市洪泽特殊教育学校于凤叁等奖45 合理安排时间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葛明丽叁等奖46 公交车南通市海安县特殊教育学校张芹韩晓燕毛旭红叁等奖47 洗手帕宿迁市泗洪县特殊教育学校钟丽丽沈静边清清叁等奖48 护齿有方宿迁市泗洪县特殊教育学校印邦枝李慕荣叁等奖49 计算菜价南京市鼓楼区特殊教育学校项冬叁等奖50 地铁生活南京市育智学校陈再兵杨艳叁等奖51 吃自助餐无锡市锡山特殊教育学校张靖叁等奖52 电吹风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薛莲叁等奖53 火灾时如何逃生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张文义叁等奖54 国旗国歌常州市溧阳市培智学校傅惠琴叁等奖55 我会刷牙啦淮安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徐晓庆叁等奖56 医院淮安市洪泽特殊教育学校蒋玲玲张玉芹叁等奖。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计划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55880e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4.png)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23)60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我市特殊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持续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任务,进一步健全特殊教育办学格局和体系,优化特殊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深入推进融合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少年(以下简称特需儿童或特需学生)接受适合的教育,以更加普及普惠、适宜融合的特殊教育造福群众,为把加快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市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目标持续提升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水平,加快建立与现代化教育强市相匹配的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
到2025年,全市特殊教育布局更加合理,资源充分满足,学段有机衔接,普职特有效融通,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全面融合。
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整体水平和改革活力领先全省并位居全国前列,一批具有实践成效、示范价值、特色的创新成果影响彰显。
普及水平持续提高。
学前教育阶段特需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特需学生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高中阶段特需学生受教育率达到80%以上。
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全面推进融合教育,课程教学实施更加规范适宜,教师队伍素质持续提高,新技术应用全面深化,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家校社共育机制不断完善。
保障机制持续完善。
继续对特需儿童实施从学前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落实特教特办更细更实,学位资源供给与布局优化优先保障,人员配备与政策待遇适度倾斜,财政经费投入水平只增不减,办学条件全面改善。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31df960cbb68a98271fefa2f.png)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条文说明)一九九四年七月北京目录第一篇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总则第二篇盲校建设标准第一章学校选址与规划第二章校园用地面积指标第三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第四章校舍建筑标准第三篇聋校建设标准第一章学校选址与规划第二章校园用地面积指标第三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第四章校舍建筑标准第四篇弱智学校建设标准第一章学校选址与规划第二章校园用地面积指标第三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第四章校舍建筑标准第一篇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总则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狡。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指出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
为了加速特殊教育的发展步伐,必须科学地、合理地制定校舍建设标准,以便能够创造适合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和少年需要的、有利于补偿其生理缺陷,便他们受到全面的基础教育,并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校园环境,同时也使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中有所遵循,这是制订本建设标准的基本目的。
第二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的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盲校、聋校、弱智学校的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乎,充分考虑残疾儿童和少年的特点,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配备必要的教学、行政办公和生活用房及场地设施。
并在规划中预留必要的职业技术教育用房和勤工俭学用房的基地。
各地在新、扩、改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时均应按本标准做好校舍建设规划。
并可根据经济条件一次建成或分期分批建设。
经济条件发达的地区,尚可根据需要,报经当地主管部门批准后增加部分用房和用地。
第三条国家教委规定盲校、聋校、弱智学校的学制为九年。
班级学额:盲校、聋校每班为12-14人,弱智学校为12人。
本标准根据课程计划的要求,配置各种教学用房、设施和场地。
并根据国家经济建设中的有关规范和法规制定学校选址与规划及建筑标准等有关条文。
第四条本标准是新建、扩建、建改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盲校,聋校和弱智学校的建设标准,不作为评估现有学校办学条件使用。
现代特殊教育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现代特殊教育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c4bb6f2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7.png)
现代特殊教育理事会(按校$音&排名)江省徐 特殊教育中心 江邗江区启智学校 江 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校江扬州宜兴市特殊教育学校 张家港市特殊教育学校京口区特殊教育中心苏镇 教中心 江西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盲聋学校大连甘井子区特殊教育中心致爱学校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聋人学校巴彦淖尔市乌拉特特殊教育学校 内蒙古尔 市特殊教育学校西宁聋学校 邑市特殊教育学校 南特殊教育中心 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 山东省青岛仁爱学校江学校学校盲校威市特殊教育学校聋 学校区 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区 学校 特殊教育中心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特殊教育中心区特殊教育中心西省西 市 聋 学校学校宁 中心特殊教育 中心市 区 学校成 教成都 区特殊教育学校州 特殊教育学校 阳 区特殊教育学校南市 教 省 特殊教育学校天津市视力障碍学校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特教学校 疆哈密市伊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吉育培智慈溪特殊教育学校 宁培智湖墅学校 健 学校萧区特殊教育学校 绫子学校 余杭区汀洲学校 市紫荆花学校 杭 汇学校湖州 特殊教育 学校达敏学校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波市鄞州区特殊教育中心 宁 培智学校 衢州特殊教学校 绍兴市柯桥区才学校中心岭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象 培智学校 浙江省余姚市特殊教育中心基础教肓研究I 80蚌埠市特殊教育中心 合肥特殊教育中心 徽省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朝阳 学校北京 区特教中心聋 学校市特殊教育中心 连江市福建省闽侯县特殊教育学校州 明特殊教育学校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特殊教育学校厦门 区特殊教育学校州 聋 学校广东省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学校启 学校启智区 明学校 启 学校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培智学校州市 区启智特殊教育学校 启学校省中 市特殊教育学校 南 特殊教育学校市特殊教育学校北 家市特殊教育学校南学校州 中心学校阳湖南省湘潭市特殊教育学校 湖南 阳 吉林 春市学校特殊教育 中心学校州市中吴 学校 丰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江 特殊教育中心校心学校 高区特殊教育学校江宁特殊教育学校区特殊教育学校聋人学校特殊教育学校 武区特殊教育学校 市育智学校京特殊教育 学 学校门市州区特殊教育学校 南特殊教育中心 启 市特殊教育学校园 学校姑苏区特殊教育学校 盲聋学校特殊教育 中心 苏州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 太仓 兴泰州特殊教育学校梁溪区特殊教育学校江苏省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丽东飞友成毅梅雄超瑜灿勤茵妹森霞光新辉林斌丽杰平艳锋文波国灿强郭春生晖元亮华宝宏力君俊楠芳琴霞翠虹清慧玲琴萍辉俊辉敏里芳东茜斌红文华萍耀长成建晓龙百镇景莎英海曙玉承业庆永文剑方建胜建正明朝冬洪红文志轶永勤增艳筱源丽淑砚中灵志晓 建 玉建巧丽孙李尹龙张汪李孙詹陈蔡李陈戴李陈王王陈申杨马曾聂曹许汤甘王李李胡邱匡傅庞王胡朱戚陆刘贾蒋糜杨赵张林陈张朱王胡仇陆徐李范侯吴陈徐陈常吴顾荣刚兴霞凌祥晖奖成亮瑾珠欣威娜勇红风营婴蔚倩新芳生日全龙升玉喜平标科立峰珍燕龙俐军丽拥兰文辉莉香丰卫亚芳峰亚弘瑛萍琴健东峰洋龙洋盛镔华科芬均 之官春鹏 绪日善子慧 秋晓东述晓大昱开德旭升致东文荣先德建 美舂小伶启民运瑞东晓海伟姚玲蔚汤林 丽海旭建远叶炳茂镔新素苗李胡朱高程任林陆吴乔于董李张郭王王孙嵇张侯吕郑于丛李王徐衣路牛杨杨沈夏丁张刘夏胡蔡胡毛杜徐武戴陈查郤蒲颜俞张葛严顾费周李陈王王唐葛颜李吴郑。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解读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f77328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3.png)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解读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是指中国政府在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期间(2024年-2025年)针对特殊教育领域的发展制定的一项具体举措。
该计划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特殊教育的质
量和水平,为特殊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平等、优质、多元化的教育服务。
该计划围绕优化特殊教育各个环节展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特殊教育的政策支持:加强特殊教育法规制定和政策引导,完
善特殊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在教育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方面为特殊教育
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2.加强特殊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特殊教育学校和资源中心建设
力度,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提升特殊教育服务的覆
盖面和质量。
3.提升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引进和培养
更多的特殊教育专业人才,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培训能力,确
保特殊教育师资的供给和质量。
4.推进特殊教育课程:完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提高
课程适配度和灵活性,为特殊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综合性的教育服务。
5.加强特殊教育的家庭支持和社会参与:建立特殊教育家长服务体系,提供家长培训和支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特殊教育工作,为特殊儿童
和青少年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以上是关于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简要解读。
通过该计划,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特殊教育领域的投入和关注,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特殊儿童和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这将有助于实现特殊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平等,推动社会的包容和共享,促进国家人力资源的全面发展。
06—07第一学期德育计划.doc - 苏州市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
![06—07第一学期德育计划.doc - 苏州市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https://img.taocdn.com/s3/m/53fdfce867ec102de3bd897a.png)
06—07第一学期德育计划.doc - 苏州市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06—07第一学期德育计划.doc - 苏州市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苏州市吴中区聋哑学校德育工作计划(201*201*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指导思想201*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我校德育工作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201*年吴中区德育工作意见》和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主要目标:1、进一步构建“平安聋校、和谐聋校、绿色聋校”。
2、争创吴中区德育先进学校。
3、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保持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
加强法制教育,确保在校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期内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4、深化少先队活动,从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出学校德育品牌。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一)强化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1、优化德育队伍。
坚持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科学育人的思想,坚持科学的德育发展观,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德育的出发点,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德育的立足点,重视探索和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要通过理论学习、参观学习等形式,做好全体德育工作者培训工作,并强化班主任、辅导员的专业培训。
通过德育例会、德育研讨、德育评比等形式,不断提升德育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高教师工作的艺术、方法,变生硬、无情的说教、训导,为生动、有情的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和学习情境中理解、体验、感悟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
2、创新德育内容。
要抓住“小”“近”“实”“序”“趣”做文章。
突出"小"字,从教学生坐、立、行、走开始,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让学生做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
5、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2011年
![5、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2011年](https://img.taocdn.com/s3/m/a6f9637cf242336c1eb95ee5.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建标 156 – 2 0 1 12011 北京前言《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9]320号)要求,由教育部组织江苏省教育厅等单位共同编制。
编制过程中,编制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到有关省、市、自治区对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实地调查,收集了近几年国家、教育部和有关部、委、局文件中关于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校舍建设的要求,在分析研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程序规定》和《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2007]144号),完成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的编制,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地区和学校的意见后,经审查会议通过后形成报批稿,并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发布。
本建设标准共分五章,包括总则,建设规模与建筑项目构成,布局、选址、校园规划与建设用地,校舍建筑面积指标,校舍建筑标准。
在执行本建设标准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江苏省教育厅参编单位:江苏省教育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苏省教育基本建设学会主要起草人:王珏、蒋瞻、凌虹、韩叶祥、徐泰来、孔庆高、张莉君、顾永进、倪兴德、姚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一一年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建设规模与建筑项目构成 (5)第三章布局、选址、校园规划与建设用地 (6)第四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8)第五章校舍建筑标准 (15)附录一术语 (19)附录二本建设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 (20)附件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2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促进特殊教育的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教育公平,满足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活动和师生生活的基本需求,合理确定校园建设用地面积与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和建筑标准,全面提升学校建设水平,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特殊教育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方案
![特殊教育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d4f64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6.png)
一、背景介绍特殊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事业,旨在帮助特殊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与发展。
我校成立于2024年,现有学生200人,教职工50人。
五年发展规划方案旨在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1.提高师资力量:增加教师数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完善教育设施:增加教室数量,改善教室环境,建设图书馆和多功能活动室。
3.丰富教育资源:引进更多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4.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5.增加社会支持:与社区、企业和志愿者合作,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和社会关注。
三、发展策略1.提高师资力量首先,招聘更多的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
同时,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和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2.完善教育设施首先,增加教室数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改善教室设施,如购买舒适的座椅和桌子,完善教学用具和教具。
再次,建设图书馆和多功能活动室,供学生阅读和举办各种活动使用。
3.丰富教育资源首先,引进更多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如电子白板、教学软件等,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加强与其他特殊教育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的合作,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和经验。
最后,鼓励学校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4.建立家校合作机制5.增加社会支持首先,与社区、企业和志愿者合作,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和社会关注。
组织校外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实践机会。
其次,开展公益活动,增加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通过媒体发布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和特殊教育新闻,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形象。
四、实施计划1.第一年:加大师资力量建设,招聘10名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改善教室设施,购买舒适的座椅和桌子;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
2.第二年:继续加大师资力量建设,招聘15名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建设图书馆和多功能活动室;加强与其他特殊教育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的合作。
特殊教育两期提升计划比较
![特殊教育两期提升计划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1d482c019e8b8f67c1cb978.png)
20170912 郑涛
比较的方面:
背景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 特殊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各级政 府投入明显增加,残疾儿童少年义务 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非义务教育 阶段特殊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 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 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残疾学生 在国家助学体系中得到优先保障。但 总体上看,我国特殊教育整体水平不 高,发展不平衡。农村残疾儿童少年 义务教育普及率不高,非义务教育阶 段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偏低,特殊教育 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特殊教育教 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 平有待提高。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 年)
• • • •
(一)加强统筹规划。 (二)建立工作机制。 (三)加强督导检查和评估 验收。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三)营造关心和支持特 殊教育的氛围。 • (四)加强督导检查。
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
• • (一)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 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经过三年努力, 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 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和教 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建立财政为主、社会 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 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 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到 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 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 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 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 (二)重点任务。 1.提高普及水平。 2.加强条件保障。 3.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24年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计划样本(5篇)
![2024年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计划样本(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fd951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8.png)
2024年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计划样本一、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规范科学管理为基础,以创设良好校园环境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聚焦教师专业化发展,创新校本教研模式,完善“融情、补偿、应用”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打造有效课堂,提高育人质量,凸现办学特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
二、工作目标(一)规范管理1、健全民主机制,抓实校务公开修订学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议事规则,完善民主决策程序,依法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对评优评先、年度考核、重大经济支出等涉及教师利益的热点问题严格履行决策程序,让学校管理在阳光下运作,透明而公开,不断提升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水平。
2、推行目标式管理,明确各层级责任。
各层面、各部门领导依据学校的育人目标,结合本部门的工作任务性质和特点,将主体目标分解细化为具体的工作目标,制定出具有特色的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
学校采用逐级考评的方式进行跟踪考核、量化评比、竞赛展示和成果验收,并将此成绩纳入年度考核。
3、抓实档案管理,迎接“创强检查”。
为确保我校在____年辽宁省教育强县检查活动中能顺利过关,将学校档案工作细化,责任到人。
各部门负责人按照上级下发的工作管理细则开展工作,力争档案资料齐全、完善,借创强检查契机,推进学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电子化轨道迈进。
4、做好基地建设,发挥中心作用。
____年,我校被确立为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今年,按照上级要求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室进行彻底装修,依据残疾人特点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对职业教育专业进行科学规划,真正让他们通过培训学会生存本领。
借职业教育基地建设之机抓好其它专业教室建设,安排专人负责信息技术,定期进行教师专业设备使用技术培训,确保设备能有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二)队伍建设1、干部队伍建设(1)继续抓实干部队伍“五个一”,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市特殊需要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管理的若干意见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市特殊需要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管理的若干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d3b4aee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a.png)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市特殊需要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管理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15.08.07•【字号】苏教基〔2015〕27号•【施行日期】2015.08.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综合规定正文苏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市特殊需要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管理的若干意见苏教基〔2015〕27号各市、区教育局(教育文体局、教育和体育局),各直属学校:为深入贯彻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苏政办发〔2014〕97号)和国家、教育部关于开展随班就读,保障特殊需要儿童少年接受良好教育权利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快苏州市特殊教育的发展步伐,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以及特殊教育的支持系统,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特殊需要儿童少年随班就读(随班就读是指在普通教育机构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构建苏州市随班就读工作管理服务体系(一)构建网络化的管理体系,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增强区域管理职能1.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管理体系,健全随班就读工作管理机制,建立以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为核心,普通学校、特教学校共同参与的随班就读区域网络化管理体系,整体规划管理随班就读工作,明确普通学校、特教学校、特教指导中心各自的工作职责,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对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
2.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有专人负责随班就读的行政管理工作,教科研部门要有专人负责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研究、科研工作,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要设有专职工作人员,有随班就读学生的普通学校要有专人负责随班就读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关于实施吴中区人才创新创业3311
![关于实施吴中区人才创新创业3311](https://img.taocdn.com/s3/m/6a6c60e6b8f67c1cfad6b893.png)
关于实施吴中区人才创新创业“3311”工程的若干意见为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型城区建设,根据《吴中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吴委发…2011‟5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吴委发…2011‟77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实施吴中区人才创新创业“3311”工程提出如下若干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区建设“山水苏州、人文吴中”目标定位和“走进太湖时代”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要求,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在科技创新、重点产业以及文化、教育、卫生、旅游等领域全面优化人才政策,“十二五”期间投入3亿元,引进、培育3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重点支持100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0名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以及一批在文化、教育、卫生、旅游等经济社会领域引领和支撑行业和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和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把吴中建设成为创新创业人才首选、各类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创新型城区。
二、政策措施1.吴中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实施吴中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简称吴中双创人才计划),围绕吴中区“5+2”产业振兴培育计划,到2015年底,引进和培育3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择优资助100名领军人才,着力引进和资助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
区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给予40~100万元的安家补贴;根据创业项目的规模和进度,给予50~10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并免除3年租金。
鼓励和支持领军人才做强做大企业,重点培育2家以上国内知名、业内领军的旗舰型高科技企业。
已经立项支持的领军人才计划企业,3年内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再给予10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以及500万元以内的担保融资贷款,优先辅导并推荐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优先支持企业落实研发费加计扣除、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等政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07d985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b.png)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1.10.18
•【文号】建标[2011]171号
•【施行日期】2012.01.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的通知
(建标[2011]171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9]320号)要求,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组织编制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在特殊教育学校项目的审批、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严格控制建设标准,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的相关要求,认真执行本建设标准,坚决控制工程造价。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教育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月十八日。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https://img.taocdn.com/s3/m/4630c4d58bd63186bdebbc03.png)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作者: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4年第07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特制定本计划。
一、重要意义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各级政府投入明显增加,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残疾学生在国家助学体系中得到优先保障。
但总体上看,我国特殊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
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不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偏低,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使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幸福人生。
二、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一)总体目标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经过三年努力,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
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
(二)重点任务1.提高普及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2010 —2014 )发展规划(草案)我校是吴中区唯一一所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承担了对全区聋哑、弱智儿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
学校自1988年创办以来,在历经二十多年之久的艰苦创业之后,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教学条件日趋完善。
如今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学校不仅拥有了现代化教育设施,还拥有了一支思想素质高、聋教育业务能力强、事业心重的专业师资队伍。
但随着聋生生源的减少和培智学生的逐年增多。
四年以后,学校将自然过渡成培智学校。
为适应这一重大转型,这是学校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所在。
经过深度的思考和研究,制定如下整体发展规划。
一、学校现状分析学校现有九个教学班(其中培智班三个),89名学生(其中培智生47名)<在编教职工27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18名,初级职称7名;本科15人,大专8人,中专3人;区级5名;党员教师8名。
这是一支年龄状况较好,有一定潜力,但还待发展的教师队伍。
学校地处郭巷尹山,校园环境安静优雅。
学校占地面积11517.8平米,教学专用室规范,配有区教育局的校园局域网,自然实验室和音、体、美、劳专用教室,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学校拥有电脑76台电脑,各科室配备电脑,宽带终端通到了每个办公室和教室,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达到了教师每人每班一台电脑,学校多媒体投影、摄像等数码辅助设施完备。
学校教职工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每一个残疾学生,做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工作中以“三爱、三关心”(即爱祖国、爱生活、爱劳动、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环境)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全校每一个学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本校六项办学的理性要素办学格言:有教无类、爱满天下。
办学宗旨:有爱无碍、教育康复、化残为才。
办学理念:自强不息,努力构建平安特校、和谐特校、绿色特校。
办学目标:创建全国绿色特校,使学校成为残疾孩子健康成长的生命绿洲,特教教师专业发展的绿色通道。
办学策略: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办学特色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抓手、以教育质量为根本。
办学思路:培养学生自主自强的精神和生存发展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能自食其力、自立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校训:自强不息。
校风求和:和谐发展、团结奋进。
教风求严:严谨治学、求实创新。
学风求勤:勤奋求真、积极进取。
领导作风求公:公正民主、严于律己、与时俱进。
三、目标分解及阶段主要措施:(一)干部队伍建设1、第一阶段:(2010.9---2012.8 )目标: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按学识、能力、德行,进行高标准、严要求充实干部队伍,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措施:(1)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建立和完善各项具体制度。
加强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工作。
中层干部实行聘任制,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聘任。
(2)优化班子结构,选拔既能做行政工作又能做学科带头人、既有较高的素质教育理论素养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青年教师组成学校后备干部,条件成熟的,进行大胆提拔使用。
(3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对他们培养、跟踪、考察,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把德才兼备的年轻后备干部纳入视野,为他们创造良好氛围。
做到领导班子在年龄结构上形成合理的梯次,并明确1-2名经得起考验的青年后备干部。
2、第二阶段:(2012.9---2013.8 )目标:大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有创新精神、求真务实、勤政廉洁的领导班子。
措施:(1)领导干部要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道德修养、思想修养,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管理知识水平。
(2)领导干部要有活力。
要善于学习,善于钻研,随时吸收时代精髓,追求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工作上要有创新力。
管理上要有凝聚力。
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发教工“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爱校情感。
(3 )领导干部要树立“五个意识”,即: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开拓创新意识、争一流意识和能上能下意识。
进一步提高班子的战斗力。
培养 1 -2名过硬的青年干部。
3、第三阶段:(2013.9---2014.8 )目标: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树立干部良好形象,形成一支公正民主、严于律己、与时俱进的优秀干部队伍。
措施:(1 )深化改革,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各项制度。
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加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监督的力度。
(2)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增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活力。
实行干部试用期制,轮岗交流制度,与领导干部谈话制度、诫勉制度,建立主管领导与青年干部谈话制度。
(3)学校要以校长为核心的集体意识、以学校整体利益为重的大局意识、责权分明的职能意识。
既职责分明又团结合作,提高管理效益。
要“以德建威,以信立威,以情树威”,增强服务意识,并为区教育局输送 1 —2名特教人才。
(二)教师队伍建设1、第一阶段:(2010.9---2012.8 )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思想,完善考评制度,强化管理,努力形成一支既和谐、奉献的教师队伍。
措施:(1)认真贯彻《全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正行风、修师德、树师表”为宗旨,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体,以“关注学生成长、为了学生发展”为核心,大力推动我校师德建设。
(2)建立政治和业务学习制度,建立起岗位责任制,开始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培训提高工程,无违法犯罪行为;年度考核全部合格以上;与学校发展步伐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初步建立。
(3)积极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努力构建吸引、培养和用好优秀创新人才的支持体系。
培养1-2名中学高级教师。
2、第二阶段:(2012.9---2013.8 )目标:加强学习,不断总结,培养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支思想先进、形成实施教学改革的教师队伍。
措施:(1 )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增强新时期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师德修养,使特殊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青年教师拜师学艺,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研讨,以老带新。
学校以典型引路等方式努力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机会和环境,搭建锻炼成长的舞台,营造人人追求业务提高的氛围。
(3)发挥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大课改的力度。
进一步引领教师对培智教学课改理念的学习和研究,牢牢把握课改的实质和关键,深化研究。
培养1-2名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3、第三阶段:(2013.9---2014.8 )目标:创造机会,培养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支思想过硬、教改经验丰富并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措施:(1)有计划地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
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班;同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活动扩大教师视野,开阔教师眼界,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2 )深化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分配办法,形成重业绩、讲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
强化教师考核制度。
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3)开展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加强师德建设,促进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
实施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方案,力争培养出1-2名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三)教学工作1、第一阶段:(2010.9---2012.8 )目标:建立学校新的各项教学管理及奖励制度,重点研究培智班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
积极开展智慧保健教育,情绪管理教育。
措施:(1 )学校将继续创造条件保证培智教学的业务培训与学习,教研组要有计划的组织好培智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和解读,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实践研讨、资料积累、总结反思,不断提高教师对培智课程的把握能力。
(2)要认真抓好教师教学六认真,严格各项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
加大课堂教学检查的力度,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制度。
(3)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落实培优辅差措施,达到面向全体、共同进步的目的。
2、第二阶段:(2012.9 —2013.8)目标:重点完善教职工培养和发展制度,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教学管理水平有所提高,教学绩效稳步上升,学校稳步向前发展。
措施:(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建立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师发展为宗旨的绩效评估体系。
确保学校教学工作有序、高效运行,将工作落到实处。
(2)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加强资源库建设,使教育信息化真正为新课程改革搭建崭新的教育平台。
不断丰富学校的网页,扩大学校主页的信息容量和更新速度,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窗口,全面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3加强校际间的相互交流,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虚心到优秀学校参观、考察和学习。
聘请专家和优秀教师来校指导帮助,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的实践理论水平和改革意识。
2、第三阶段:(2013.9 —2014.8 )目标:树立现代化教育思想和观念,办学目标明确,形成“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良好教风。
教育教学水平全区认可。
措施:(1 )树立“教、学、研”合一的思想,从教中学,从学中研,从研中教。
以教研为先导,安排教师参加区级以上的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等各种教研活动。
撰写论文,参与教学交流,促使成果生成成效。
(2)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控,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的管理和检查,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指导和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反馈各科任的教学情况,并把教学常规的各项内容纳入考核评价教师的机制。
(3)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实行三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全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利用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新颖性;三是优化教学氛围, 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培养一批有特长的自食其力一代新人。
(四)德育工作1、第一阶段:(2010.9 —2012.8)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管理力度,开展意志品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爱的教育。
措施:(1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包括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
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骨干队伍。
并努力提高他们的奉献精神、理论素养、德育工作专业水平和开拓创新意识。
(2)出台一系列住宿生管理措施。
建立评比机制,实行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一期一总评,制定相应的评比奖励制度。
(3)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初步具有社会责任感;初步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自食其力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