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诗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诗韵》教案设计
教学背景:
在弘扬中华文化这个大背景下,通过学习,于欣赏作者优美的文字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国九朝古都洛阳的文化内涵,同时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及祖国山河的壮观秀丽,并且以此为契机,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发起“寻找韶关本土文化”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愫,并激起他们建设家乡的意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理清文章作者的基本思路,把握文意;
借鉴本文的写作技巧:精炼的选材、严谨的结构、优美的语言、
新颖的标题;
引导学生阅读散文的方法;
能将网上搜集的信息及大家的讨论,还有自己的发现成果向小
组及全班同学进行口头汇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散文美的特色;
能共同分析讨论文章的选材、结构、立意、标题;
学生能识记课文的文化知识,并且能和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联
系起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洛阳、热爱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韶关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树立
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洛阳诗韵”的特殊内涵,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探寻我国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意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高中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
元16课,本单元的重点是借欣赏散文的过程,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世界特殊景点的美及祖国山河的美。本文以九朝古都洛阳为对象,给读者描绘了一幅非常唯美的画卷,作者好似一位导游带领读者不仅领略文字的优美,同时如亲临其境般真实感受洛阳景点之美,更是一次文化的洗礼。洛阳,中原名城,六代九朝古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洛阳古,有“天下第一寺”的白马寺;洛阳美,有“群芳之冠”的牡丹;洛阳绝,有1300年的唐三彩;洛阳奇,有“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这样一个充满诗韵的城市,用一千几百字的短文要写尽它的风采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叶文玲却怀着对洛阳的“十分偏爱”和“笃诚的崇拜”,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表现这个九朝古都的“特殊况味”,写下了这篇情思悠悠、文意深长的散文《洛阳诗韵》。读着《洛阳诗韵》,读着洛阳的美,仿佛读一首优美的古诗,韵味无穷。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质疑释疑法
学情分析:
本课的讲授是老师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设计的。
1、学习对象是韶关市曲江职业技术学校一年级幼师专业的学生,学习态度
端正,学习兴趣很浓;
2、学生对洛阳有一些了解但并不深入;
3、大部分学生都能利用网络查询收集学习、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料。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一些关于洛阳历史文化的资料,初步了解洛阳。
2、学生在网上和图书馆查找自己家乡韶关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资料,使资
源共享。
教学资源:
1、多媒体网络课室;
2、高教版的中职语文教材;
3、自己制作的PPT教学课件;
4、关于洛阳的一些图片文字资料;
5、关于韶关的一些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式教学
导入新课→抛出问题→启发思考→主体探求→交流协作→成果展现→
解决问题→拓展提高
2、以问题为线索,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3、组织讨论交流,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
1、利用网络搜集整理信息。(信息加工法)
2、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
3、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等活动。
4、能很好地与其他同学协作,较好地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合作交流
法)
5、能完整地汇报学习成果。
6、整理本市名胜景点,关注本土文化。(反思迁移法)
教学过程流程图:
教学反思:
本堂课课堂容量很大,学生能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特别是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好的部分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学习参与情况: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班上同学100%参与了整个课堂。
2、信息搜集整理方面:学生有良好的网络阅读与学习的习惯,善于整理信息,去粗留精。
3、知识应用方面:学生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特别是发起寻找韶关本土
文化的活动,非常成功。
4、情感体验方面: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本堂课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学生搜集资料很丰富,但是原创的东西太少,还不善于自我表达,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一点还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引导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