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转位系数
齿轮转位系数
变位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设计变位齿轮时,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可采用不同的设计步骤。
(1)已知z1、z2、m、α、ha*和c*时,其设计步骤为:1)选择传动类型,若z1+z2 < 2zmin,必须采用正传动,否则可考虑其它传动类型;2)选择两齿轮的变位系数;3)计算两齿轮的几何尺寸;4)验算重合度及轮齿强度。
(2)已知z1、z2、m、a'、α、ha*和c*时,其设计步骤为:1)计算啮合角α'cosα'=(a/a')cosα2)选择两齿轮的变位系数invα'=2tgα(x1+x2)/(z1+z2) + invαx1+x2=(z1+z2)(invα'-invα)/2tgαx1≥ha*(zmin-z)/zmin,x2≥ha*(zmin-z)/zmin3)计算两齿轮的几何尺寸4)验算重合度及轮齿强度(3)已知i、m、a'、α、ha*和c*时,其设计步骤为:1)确定两齿轮的齿数因a'=acosα/cosα'=[m(z1+z2)/2]cosα/cosα'=[mz1(1+i)/2]cosα/cosα' 故z1≈2a'/(i+1)m 取整数,z2=iz1 取整数。
思考题:1)某机器中的一对外啮合标准圆柱直齿轮,小齿轮轮齿严重磨损,拟报废,大齿轮轮齿磨损较轻,拟修复。
试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使传动能恢复使用?2)图示为一单联滑移齿轮机构,已知基本参数为m=3mm,z1=18,z2=30,z3=27。
试问有几种设计方案?哪种方案较好?3)吊车行走机构中有一对标准直齿轮传动,已知z1=13,z2=47,m=3mm,齿轮1因根切经常断齿。
试问采用什么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例用齿条插刀加工一个直齿圆柱齿轮。
已知被加工齿轮轮坯的角速度ω1=5 rad/s,刀具的移动速度为0.375m/s,刀具的模数m=10mm,压力角α=200。
1)求被加工齿轮的齿数z1;2)若齿条分度线与被加工齿轮中心的距离为77mm,求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齿厚;3)若已知该齿轮与大齿轮2相啮合时的传动比i12=4,无侧隙准确安装时的中心距a'=377mm,求这两个齿轮的节圆半径r1'、r2'及啮合角α'。
最全齿轮参数计算公式
最全齿轮参数计算公式1. 内齿模数齿轮2. 直齿模数齿轮3. 斜齿模数齿轮4. 伞齿模数齿轮5. 变位模数齿轮6. 直齿径节齿轮7. 斜齿径节齿轮8. 齿条节圆柱上的螺旋角:基圆柱上的螺旋角:齿厚中心车角:销子直径:中心距离增加系数:标准正齿轮的计算(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标准2、工齿齿形直齿3、模数 m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8、齿顶隙9、基础节圆直径10、外径11、齿底直径12、基础圆直径13、周节14、法线节距15、圆弧齿厚16、弦齿厚17、齿轮油标尺齿高18、跨齿数19、跨齿厚20、销子直径21、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其中,22、齿隙标准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标准2、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工具齿形螺旋齿4、模数5、压力角6、齿数7、螺旋角方向(左或右)8、有效齿深9、全齿深10、正面压力角11、中心距离12、基准节圆直径13、外径14、齿底圆直径15、基圆直径16、基圆上的螺旋角17、导程18、周节(齿直角)19、法线节距(齿直角)20、圆弧齿厚(齿直角)21、相当正齿轮齿数22、弦齿厚23、齿轮游标尺齿深24、跨齿数25、跨齿厚26、梢子直径其中,27、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28、齿隙移位正齿轮计算公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转位2、工具齿形直齿3、模数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或8、齿隙9、转位系数10、中心距离11、基准节圆直径12、啮合压力角13、啮合节圆直径14、外径15、齿顶圆直径16、基圆直径17、周节18、法线节距20、弦齿厚21、齿轮游标尺齿高22、跨齿数23、跨齿厚24、梢子直径25、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移位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移位2、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工具齿形螺旋齿4、模数(齿直角)5、压力角(齿直角)6、齿数7、螺旋方向8、有效齿深9、全齿深10、移位系数11、中心距离12、正面模数13、正面压力角14、相当正齿轮齿数15、齿直角啮齿压力角16、基准节圆直径17、外径18、啮齿节圆直径19、基圆直径20、基础圆柱上的螺旋角21、圆弧齿厚23、齿轮游标尺齿高24、跨齿数25、跨齿厚26、销子直径27、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注:齿隙 f=m 1.25以下 0.025-0.075m 1.25-2.5 0.05-0.10蜗轮、蜗杆的计算公式:1、传动比=蜗轮齿数÷蜗杆头数2、中心距=(蜗轮节径+蜗杆节径)÷23、蜗轮吼径=(齿数+2)×模数4、蜗轮节径=模数×齿数5、蜗杆节径=蜗杆外径-2×模数6、蜗杆导程=π×模数×头数7、螺旋角(导程角)tgB=(模数×头数)÷蜗杆节径-End-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斜齿轮径向变位系数与法向变位系数
斜齿轮径向变位系数与法向变位系数斜齿轮的径向变位系数和法向变位系数是衡量其装配精度和运动平稳性的重要指标。
在设计和制造斜齿轮时,需要注意这两个参数的控制,以确保齿轮传动的正常工作。
首先,我们来了解斜齿轮的径向变位系数。
径向变位系数是指斜齿轮在装配时,其齿距误差或齿厚误差引起的齿轮轴向位置的变化。
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由于齿形设计的限制以及制造、安装误差等因素,齿轮的齿距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些误差会使得齿轮在运转时产生径向变位,进而影响传动的平稳性和传动效率。
径向变位系数是描述齿轮径向变位程度的一个参数,通常用mm或μm表示。
斜齿轮的径向变位系数可以通过加工和装配精度的控制来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控制加工工艺的精度和装配误差可以减小齿轮的径向变位系数。
例如,加工时可以采用先粗加工再精加工的方法,避免过大的切削量和热变形等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装配时可以采用紧配、游配等装配方法,以减小齿轮的相对位移和安装误差。
其次,我们来了解斜齿轮的法向变位系数。
法向变位系数是指斜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由于齿距误差和齿厚误差所引起的齿面間螺旋角的微小变化。
斜齿轮传动中的法向变位会导致齿轮在齿面之间产生侧向力,进而引起齿面的侧向滑动和齿面磨损。
法向变位系数是描述齿轮法向变位程度的一个参数,通常用弧度表示。
斜齿轮的法向变位系数可以通过合理的齿轮设计和制造工艺来进行控制。
在设计时,应尽量避免齿轮齿距和齿厚的误差,尽量保证齿轮的齿面精度和齿形质量。
在制造时,可以采用现代化的齿轮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精确控制齿轮的位移和形状误差,以减小法向变位系数。
斜齿轮的径向变位系数和法向变位系数对齿轮传动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当径向变位系数和法向变位系数较大时,会导致齿轮在传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降低传动效率,甚至引发传动故障。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斜齿轮时,应注重控制齿距误差和齿厚误差,提高齿面精度和齿形质量,以减小径向变位系数和法向变位系数,确保斜齿轮的传动平稳性和工作可靠性。
齿轮基本计算公式
齿轮基本计算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齿轮计算公式节圆柱上的螺旋角:L d /tan 00⋅=πβ 基圆柱上的螺旋角:n g αββcos sin sin 0⋅= 齿厚中心车角:Z θ/90︒= 销子直径:m 728.1dp ⋅=中心距离增加系数:)1cos /(cos )2/)((y b 021-⋅+=ααZ Z标准正齿轮的计算(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 齿轮齿 标准 2. 工齿齿形 直齿 3. 模数 m 4. 压力角 c αα=05. 齿数 21,Z Z6. 有效齿深 m 2h e ⋅=7. 全齿深 c m h +=28. 齿顶隙 m 35.0,m 25.0,m 2.0c ⋅⋅⋅=9. 基础节圆直径 m d 0⋅=Z10. 外径m )2(d k ⋅+=Z11. 齿底直径 c 2m )2(d r ⋅-⋅-=Z 12. 基础圆直径 0g cos m d αZ ⋅⋅=13. 周节m t 0⋅=π14. 法线节距 0e cos m t απ⋅⋅= 15. 圆弧齿厚2/m S 0⋅=π16. 弦齿厚 )2sin(m S 1j Z πZ ⋅⋅⋅= 17.齿轮油标尺齿高m m h j +Z⋅-⨯⋅Z =)2cos1()2/(π18. 跨齿数 5.0)180/(0m ⨯⋅=Z αZ19. 跨齿厚 ])5.0([cos 0o m inva m m S Z ⨯-⋅Z ⋅⋅=πα 20. 销子直径m 728.1d ⋅=21. 圆柱测量尺寸 d m d m +⋅Z =)cos /cos (0φα (偶数齿)d )]90(cos )cos /cos m [(d 0m +︒⨯⋅=ZφαZ (奇数齿)其中, 00)2cos (1απαφinv m d inv +-⋅Z 22. 齿隙f移位正齿轮计算公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 齿轮齿形 转位 2. 工具齿形 直齿3. 模数 m 4. 压力角 c αα=05. 齿数 Z6. 有效齿深 m 2h e ⋅=7. 全齿深 c m )]x x (y 2[h 21+⋅⋅-+= 或 c m 2h +⋅= 8. 齿隙c9. 转位系数 x10. 中心距离 m y x ⋅+=αα11. 基准节圆直径 m d 0⋅=Z12. 啮合压力角021210b inv )x x (tan 2inv αZ Z αα+++⋅=13. 啮合节圆直径 )(x 2d 211b Z Z Z α+⋅⋅=14. 外径 m )x y (2m )2(d 21k ⋅-⋅+⋅+=Z 15. 齿顶圆直径 h 2d d 1k r ⋅-= 16. 基圆直径0cos t g m d α⋅⋅Z =17. 周节 m t 0⋅=π 18. 法线节距 00cos m t απ⋅⋅=19. 圆弧齿厚 010tan m x 22mS απ⋅⋅⋅⋅⋅=20. 弦齿厚)tan x 2x 2sin(m S 1111j Z απZ ⋅⋅+⋅⋅⋅=21. 齿轮游标尺齿高 2d d )]tan x 22cos(1[2mh 110k 10111j -+⋅⋅+⋅-⋅⋅=Z αZ πZ 22. 跨齿数 5.0180x 1b m 1+⋅=αZ23. 跨齿厚 01m sin m x 2)(S 1α⋅⋅⋅+=标准齿轮的齿厚24. 梢子直径 m 728.1d 1⋅= 25. 圆柱测量尺寸11cos cos 1d m d m +⋅⋅Z =φα (偶数齿)1110)90cos(cos cos 1d m d m +Z ︒⋅⋅⋅Z =φα (奇数齿)1010101i 1tan x 2)inv 2(cos m d inv Z ααZ παZ Φ⋅⋅+-⋅-⋅⋅=标准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 齿轮齿形 标准2. 齿形基准断面 齿直角3. 工具齿形 螺旋齿4. 模数 n c m m =5. 压力角 n 0c ααα==6. 齿数 1Z7. 螺旋角方向 0β(左或右)8. 有效齿深 n e m 2h ⋅= 9.全齿深c m 2h n +⋅=10. 正面压力角n1s cos m tan βZ α⋅=11. 中心距离 0n21cos 2m )(βZ Z α⋅⋅+=12. 基准节圆直径 0n10cos m d βZ ⋅=13. 外径 n 01k m 2d d ⋅+= 14. 齿底圆直径 )c m (2d d n 01r ++=15. 基圆直径 gnn 1g cos cos m d 1βαZ ⋅⋅=16. 基圆上的螺旋角 n 0g cos sin sin αββ⋅=17. 导程1001cot d L 1βπ⋅⋅= 18. 周节(齿直角)n n 0m t ⋅=π19. 法线节距(齿直角) n n en cos m t απ⋅⋅=20. 圆弧齿厚(齿直角) 2m S nn 0⋅=π21. 相当正齿轮齿数101cos βZ Z =22. 弦齿厚)2sin(m S 1v n 1v j 1Z πZ ⋅⋅⋅= 23. 齿轮游标尺齿深 n 1v n1v 1j m )2cos1(2m h +⋅-⋅⋅=Z πZ 24. 跨齿数 5.01801v n m 1+⋅=Z αZ25. 跨齿厚 ]inv )5.0m ([cos m S s 11n n m 1αZ Z πα⋅+-⋅⋅⋅=26. 梢子直径)2(cos 1111n v n v n inv inv m d απφα-Z ⋅+⋅Z ⋅=其中,)(2tan 11Rad inv n v n απαφ-Z ⋅+=27. 圆柱测量尺寸11cos cos 1d m d m +⋅⋅Z =φα (偶数齿)1110)90cos(cos cos 1d m d m +Z ︒⋅⋅⋅Z =φα (奇数齿)10101011tan 2)2(cos Z ⋅⋅+-Z ⋅-⋅⋅Z =ααπαφx inv m d inv i28. 齿隙 f移位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 齿轮齿形 移位2. 齿形基准断面 齿直角3. 工具齿形 螺旋齿4. 模数(齿直角)n c m m =5. 压力角(齿直角) 0a a a c n -=6. 齿数 1Z7. 螺旋方向 0β8. 有效齿深 n e m h 2= 9. 全齿深 c m h n +=210. 移位系数 1n x11. 中心距离n x ym a a +=12. 正面模数0cos βns m m =13. 正面压力角0cos tan βans m =14. 相当正齿轮齿数311βϑs z z v =15. 齿直角啮齿压力角 an v v n n ann a inv z z x x b inv +++=2121tan 216. 基准节圆直径11cos βno m z d =17. 外径n n n nk m x m m z d 101122cos ++=β18. 啮齿节圆直径)(22111z z z a d x b +=19. 基圆直径gnn g a m z d βcos cos 11⋅=20. 基础圆柱上的螺旋角 n o g a cos sin sin ββ= 21. 圆弧齿厚 n n n on m a x s ⋅⋅+=)tan 22(1π22. 弦齿厚 )tan 22sin(11111v on v n v j z a x z m z s ⋅+⋅⋅=π23. 齿轮游标尺齿高2)}tan 22cos(1{21111111o k v o n v n v d d z a x z m z hj -+⋅+-⋅=π24. 跨齿数 5.018011+=v n m z ab z25. 跨齿厚111sin 2n n n m a m x s ⋅⋅+=)(标准螺旋齿轮的齿厚 26. 销子直径 近似值=1d27. 圆柱测量尺寸/1111cos cos d a m z d ss m +⋅=φ(偶数齿)/1111190cos cos cos d z a m z d s s m +⋅= φ111111tan 2)2(cos z a x inva z a m z d in n n s n n ⋅+--='πφ注:齿隙f=m 以下 m))*25.2((tan 2)2(cos 22111111m r r L z a x inva z a m z d in n n s n n ---⋅+--='πφ。
变位齿轮机构选择变位系数的简易线图法简介
209 变位齿轮机构选择变位系数的简易线图法简介如附图1.11所示,该图分为左、右两部分,右边线图的横坐标为两齿轮的齿数和z ∑,纵坐标为变位系数和x ∑。
阴影线内的区域为许用区,许用区内的各射线为同一啮合角(如18°、19°、20°、…24°、25°)时x ∑与z ∑的函数线。
左边线图的横坐标为x 1(x 1取为由坐标原点O 向左为正值),纵坐标仍为x ∑。
用该线图选取变位系数时,先按齿数和z ∑及啮合角α′等在右边的许用区选取合适的变位系数和x ∑,然后按左边的线图,根据x ∑及齿数比i =z 2/z 1,即可确定x 1,x 2= x ∑- x 1。
举例说明如下:例1:已知某机床变速箱中的一对齿轮,z 1=21,z 2=33, α=20°,h *a =1,m =2.5mm ,实际中心距a ′=70mm 。
试确定变位系数x 1,x 2。
解:1)根据中心距a ′求啮合角α′90613.020cos )3321(7025.2cos )(2cos 21=︒+⨯=+'='αααz z m 5212590613.0arccos '''︒=='∴α 2)确定总变位系数和x ∑在附图1.11中,从0点按52125'''︒='α作射线,与z ∑=21+33=54处向上引的垂线相交于A 1点,A 1点的纵坐标值即为所求的x ∑,x ∑=1.125,又A 1点在许用区内,故可用。
3)确定变位系数x 1,x 2根据齿数比i =z 2/z 1=33/21=1.57,故应按界限图左侧的斜线②分配变位系数。
自A 1点作水平线与斜线②相交于C 1点,C 1点的横坐标即为所求的x 1值。
图中x 1=0.55,故x 2= x ∑- x 1=1.125-0.55=0.575。
例2:一对齿轮的齿数z 1=17,z 2=100, α=20°,h *a =1,要求尽可能地提高接触强度,试选择变位系数x 1,x 2。
齿轮计算公式
齿轮计算公式机械制图方面=>齿轮计算公式2009-10-26 11:521 齿轮模数:m=p/π齿轮模数 m=齿距 p 除以 3.14测绘时的简易计算 m=齿顶圆直径(外径)d 除以(齿数z+2)2 齿轮分度圆直径:d=mz分度圆直径d=模数m 乘以齿数z3 齿轮压力角:标准齿轮的压力角为20度压力角标准为20度其他还有14.5度17.5度15度25度和28度4 齿轮变位系数: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刀具中心线不与齿轮的分度圆相切,刀具中心与齿轮的分度圆的距离除以模数所得的商就是齿轮的变位系数。
刀具中心线在齿轮的分度圆之外,为正变位,变位系数为正,反之为负。
注:一般一对齿轮啮合一大一小相差悬殊时,小齿轮要做正变位,大齿轮做负变位,以保证它们的使用寿命比较均衡5 齿轮跨齿数:k=zα/180+0.5跨齿数k=齿数x压力角/180+0.5 (注:必须四舍五入取整数)6 齿轮公法线长度直齿公式Wk=mcosα[(k-0.5)π+zinva] 简化为;Wk=m[2.9521*(k-0.5)+0.014z]斜齿公式Wk=mcosα[(k-0.5)π+zinva]+2xtanα α=20时tanα-α=0.01490438其中:α= 压力角标准为20度其他还有 14.5度17.5度15度25度和28度K = 跨齿数 X=变位系数invα=tan(α)-α7 齿轮齿跳 Fr一般为0.025 (表示各齿跳动公差)8 齿轮齿向Fβ一般为0.008 (表示各齿向公差)9 齿轮齿形 Ff 一般为0.008 (表示各齿形状大小公差)10 齿轮齿距p=πm m 模数11 齿轮齿顶高 ha=ha*m12 齿轮齿根高 hf=(ha*+c*)m13 齿轮齿顶圆直径 da=(d+2ha) d :分度圆直径 ha ;齿顶高14 齿轮齿根圆直径 df=d-2hf=(z-2ha-2ca*)m15 中心距 a=(d1+d2)/2=(z1+z2)m/2 d1和d2配对的两个齿轮分度圆直径;z1和z2两齿轮齿数。
齿轮径向变位系数
齿轮径向变位系数
齿轮径向变位系数,是指齿轮啮合时齿轮齿廓的轴向变形与模数之比,用于描述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的变形情况。
它是评估齿轮强度和精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确保齿轮传动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齿轮径向变位系数的大小与齿轮的制造工艺、材料性能以及啮合载荷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齿轮的径向变位系数越小,其传动效率和精度就越高,抗疲劳强度也更高。
在传统齿轮制造中,通过精确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等工艺,可以控制齿轮的径向变位系数,以提高齿轮的传动效率和精度。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大型齿轮或高精度齿轮的制造中,单纯依靠传统工艺已经难以满足要求。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齿轮的径向变位系数进行模拟和预测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手段。
通过对齿轮啮合载荷、材料性质以及制造工艺等参数的准确描述和模拟,可以有效地估计齿轮的径向变位系数,从而指导齿轮的设计和制造。
除了工艺和材料方面的改进外,齿轮径向变位系数的控制还与齿轮设计的合理性密切相关。
合理的齿形设计可以在尽量减小径向变位系数的同时,确保齿轮的强度和传动效率。
因此,工程师们在齿轮设
计中应该注重优化齿廓曲线的选择和齿轮的几何参数的确定,以平衡强度和精度的要求。
总之,齿轮径向变位系数是评估齿轮强度和精度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齿轮传动的可靠性和高效性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工艺选择、材料改进和设计优化,可以有效地控制齿轮的径向变位系数,实现齿轮传动的优化设计和制造。
随着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齿轮的径向变位系数将更加精确地得到预测和控制,为齿轮传动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传动齿轮参数计算公式汇总!
传动齿轮参数计算公式汇总!1. 内齿模数齿轮2. 直齿模数齿轮3. 斜齿模数齿轮4. 伞齿模数齿轮5. 变位模数齿轮6. 直齿径节齿轮7. 斜齿径节齿轮8. 齿条节圆柱上的螺旋⾓:基圆柱上的螺旋⾓:齿厚中⼼车⾓:销⼦直径:中⼼距离增加系数:标准正齿轮的计算1.齿轮齿:标准2.⼯齿齿形:直齿3.模数:m4.压⼒⾓: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8.齿顶隙:9.基础节圆直径:10.外径:11.齿底直径12.基础圆直径:13.周节:14.法线节距:15.圆弧齿厚:16.弦齿厚:17.齿轮油标尺齿⾼:18.跨齿数:19.跨齿厚:20.销⼦直径:21.圆柱测量尺⼨:(偶数齿)(奇数齿)其中,22.齿隙:标准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式)1.齿轮齿形:标准2.齿形基准断⾯:齿直⾓3.⼯具齿形:螺旋齿4.模数:5.压⼒⾓:6.齿数:7.螺旋⾓⽅向:(左或右)8.有效齿深:9.全齿深:10.正⾯压⼒⾓:11.中⼼距离:12.基准节圆直径:13.外径:14.齿底圆直径:15.基圆直径:16.基圆上的螺旋⾓:17.导程:18.周节(齿直⾓):19.法线节距(齿直⾓):20.圆弧齿厚(齿直⾓):21.相当正齿轮齿数:22.弦齿厚:23.齿轮游标尺齿深:24.跨齿数:25.跨齿厚:26.梢⼦直径:其中,27.圆柱测量尺⼨:(偶数齿)(奇数齿)28.齿隙:移位正齿轮计算公式1.齿轮齿形:转位2.⼯具齿形:直齿3.模数:4.压⼒⾓: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或8.齿隙:9.转位系数:10中⼼距离:11.基准节圆直径:12.啮合压⼒⾓:13.啮合节圆直径:14.外径:15.齿顶圆直径:16.基圆直径:17.周节:18.法线节距:19.圆弧齿厚:21.齿轮游标尺齿⾼:22.跨齿数:23.跨齿厚:24.梢⼦直径:25.圆柱测量尺⼨:(偶数齿)(奇数齿)移位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式)1.齿轮齿形:移位2.齿形基准断⾯:齿直⾓3.⼯具齿形:螺旋齿4.模数(齿直⾓):5.压⼒⾓(齿直⾓):6.齿数:7.螺旋⽅向:8.有效齿深:9.全齿深:10.移位系数:11.中⼼距离:12.正⾯模数:13.正⾯压⼒⾓:14.相当正齿轮齿数:15.齿直⾓啮齿压⼒⾓:16.基准节圆直径:17.外径:18.啮齿节圆直径:19.基圆直径:20.基础圆柱上的螺旋⾓:21.圆弧齿厚:22.弦齿厚:23.齿轮游标尺齿⾼:24.跨齿数:25.跨齿厚:27.圆柱测量尺⼨:(偶数齿)注:齿隙f=m 1.25以下 0.025-0.075m 1.25-2.5 0.05-0.10蜗轮、蜗杆的计算公式1.传动⽐=蜗轮齿数÷蜗杆头数2.中⼼距=(蜗轮节径+蜗杆节径)÷23.蜗轮吼径=(齿数+2)×模数4.蜗轮节径=模数×齿数5.蜗杆节径=蜗杆外径-2×模数6.蜗杆导程=π×模数×头数7.螺旋⾓(导程⾓)tgB=(模数×头数)÷蜗杆节径。
关于28MT直齿内齿轮传动的变位系数之确定
关于28MT直齿内齿轮传动的变位系数之确定第一部分:内齿圈变位系数计算1,产品图已知条件:1)内齿圈76-TS1578-1(76601-002)轴:模数m=1.5齿数Z2=31压力角α=20°齿顶圆直径D e2 =43.70+0.30齿根圆直径D i2 =50.250分度圆直径d f2 =46.50变位系数ξ2为未知数对测法测量的M值:用量棒2.6mm时M=42.57+0.14/+0.532) 配偶齿轮61-1212-1轴:模数m=1.5齿数Z1=8压力角α=20°齿顶圆直径D e1 =15.94-0.11齿根圆直径D i1 =9.18-0.27分度圆直径 d f1 =12变位系数ξ 1 =0.312公法线长度L=7.15-0.025/-0.0833) 中盖53-TS1576-1偏心套:中心距A=16.5-0.102,齿轮组合计算:齿轮组未变位时中心距应为;A0=m(Z2-Z1)/2=1.5(31-8)/2=17.25中心距变动模数;λ0=(A-A0)/A0=(16.5-17.25)/17.25= -0.04347826中心距变动系数;λ={(Z2-Z1)/2}λ0 ={(31-8)/2}×(-0.04347826)= -0.5啮合角α′cosα′=(A0÷A)cosα=(17.25÷16.5)cos20°=0.9824=10°45′49″由于表中最小值为14°,λ0的对应值无法查取,因此无法计算中心距变动模数λ0及其它参数。
这也是本齿轮组不容易找到解决办法的难点之处。
所以采用反求法计算,首当其冲是要确定这个齿轮组属于哪种变位方式。
1)以内齿圈76-TS1578-1(原图尺寸)求出变位系数;先假设为非变位时进行测算,验证其变位量。
2)采用作图法将内齿圈76-TS1578-1(原图尺寸)进行作图,求出其测量的M值是否有差异,即可鉴别出其变位系数有多少。
变位斜齿轮变位系数计算公式
变位斜齿轮变位系数计算公式
一、变位斜齿轮的基本概念
二、变位斜齿轮变位系数的定义
三、变位斜齿轮变位系数的计算公式
k = Z2 * tanα / Z1
其中,k为变位系数,Z1为主动轮齿数,Z2为从动轮齿数,α为斜度角。
四、变位斜齿轮变位系数的影响因素
1.齿数比:
2.斜度角:
斜度角表示变位斜齿轮齿廓线与轮毂的夹角,斜度角越大,变位系数越大。
但是斜度角过大会导致齿轮之间的强制滑动增加,从而影响传动效率。
3.齿轮尺寸:
齿轮的尺寸对变位斜齿轮变位系数也有一定影响,尺寸越大,变位系数越小。
4.精度要求:
五、变位斜齿轮变位系数的应用
变位系数较大的变位斜齿轮适用于变位范围大但变速要求不高的传动场合;变位系数较小的变位斜齿轮适用于变位范围小但变速要求较高的传动场合。
六、总结。
齿轮变位系数计算公式
1.743355127
1.622393438
27.87834641
0.295868875
直齿外齿轮
公法线长度
公法线长度的计算 Wk=
标准齿轮 9.70116265
直齿外齿轮 斜齿外齿轮
跨测齿数 公法线长度 跨测齿厚
k= Wkn= k=
5.055555556
直齿外齿轮
公法线长度 跨测齿数
齿顶高hae1= 齿根高hfe1= 全齿高he1= 齿顶圆直径dae1= 分度圆直径de1= 齿根角Øf1= 齿顶角Øa1= 顶锥角δa1= 根锥角δf1= Ak1=
14.212488
齿根圆直径df=
11.14560191
基圆直径db=
12.5630209
法向齿距pn=
端面齿距pt=
5.199545947
法向基圆齿距pbn=
端面基圆齿距pbt=
基圆螺旋角βb=
21.46902352
法向齿厚sn=
2.35619449
端面齿厚st=
2.599772973
端面基圆齿厚sbt= 2.474242055
0.003117051
0.019 要查出,我没查,用时一定要
0.01
查
弧长
αa1
αa2
1.570796327 0.246959646
位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0.014904
给定x∑求a' 0.320442451
αa1 0.743891086
αa2 0.479274389
inv20= invαa1= invαa2=
变位系数X=
18
6 0.8 20 1 0.25 17.09726434 3 小齿 0.3
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
大齿轮2006-06-14, 7:19 下午变位系数变位系数x是径向变位系数,加工标准齿轮时,齿条形刀具中线与齿轮分度圆相切。
加工变位齿轮时齿条形刀具中线与齿轮分度圆相切位置偏移距离xm,外移x为正,内移x为负。
除了圆锥齿轮有时采用切向变位xt外,圆柱齿轮一般只采用径向变位。
变位系数x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凑中心距,而主要是为了提高强度和改善传动质量。
变位齿轮的主要功用如下:(1)减小齿轮传动的结构尺寸,减轻重量在传动比一定的条件下,可使小齿轮齿数zl<zmin,从而使传动的结构尺寸减小,减轻机构重量。
(2)避免根切,提高齿根的弯曲强度当小齿轮齿数z1<zmin时,可以利用正变位避免根切,提高齿根的弯曲强度。
x≥xmin=(Z-Zmin)/Zmin,对α=20o时,Zmin=17。
(3)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采用啮合角α’>α的正传动时,由于齿廓曲率半径增大,故可以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
(4)提高齿面的抗胶合耐磨损能力采用啮合角α’>α的正传动,并适当分配变位系数xl、x2,使两齿轮的最大滑动率相等时,既可降低齿面接触应力,又可降低齿面间的滑动率以提高齿轮的抗胶合和耐磨损能力。
(5)配凑中心距当齿数z1、z2不变的情况下,啮合角α’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中心距,以达到配凑中心距的目的。
(6)修复被磨损的旧齿轮齿轮传动中,小齿轮磨损较重,大齿轮磨损较轻,可以利用负变位把大齿轮齿面磨损部分切去再使用,重配一个正变位小齿轮,这就节约了修配时需要的材料与加工费用。
选择变位系数的基本原则(1)润滑条件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当齿轮表面的硬度不高时(HBS<350),即对于齿面未经渗碳、渗氮、表面淬火等硬化处理的齿轮,齿面疲劳点蚀或剥伤为其主要的失效形式,这时应选择尽可能大的总变位系数x,即尽量增大啮合角,以便增大啮合节点处齿廓的综合曲率半径,减少接触应力,提高接触强度与疲劳寿命。
当轮齿表面硬度较高时(HBS>350),常因齿根疲劳裂纹的扩展造成轮齿折断而使传动失效,这时,选择变位系数应使齿轮的齿根弯曲强度尽量增大,并尽量使相啮合的两齿轮具有相近的弯曲强度。
转位系数齿轮画法
转位系数齿轮画法合作协议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条合作目的1.2 合作的主要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达到共同的商业利益和目标。
第二条权利与义务2.1 甲方的权利与义务2.1.1 甲方应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以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2.1.2 甲方负责提供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以协助乙方完成合作项目。
2.1.3 甲方有权监督合作过程,确保乙方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各项义务。
2.2 乙方的权利与义务2.2.1 乙方应按时完成协议中约定的任务,并达到预期的成果。
2.2.2 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以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
2.2.3 乙方负责确保其提供的材料和信息准确无误,并符合协议的要求。
第三条合作方式3.1 双方应通过定期会议和沟通,确保合作项目的进展情况得到及时更新和反馈。
3.2 合作过程中,双方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以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3.3 合作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应在协议签署后,双方另行制定详细的计划。
第四条保密条款4.1 双方承诺对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的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予以保密,不得向第三方泄露。
4.2 在合作结束后,双方应立即归还或销毁涉及对方的机密信息。
第五条违约责任5.1 如一方违反协议中的任何条款,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5.2 双方应在协议中明确违约责任的具体金额和赔偿方式。
第六条争议解决6.1 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6.2 如协商未果,争议应提交至双方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第七条协议的变更与终止7.1 本协议的任何变更或补充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经双方签署确认。
7.2 双方如需终止合作,应提前至少______天通知对方,并按照协议约定处理相关事务。
第八条附则8.1 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
齿轮变位系数选择
变位系数x是径向变位系数,加工标准齿轮时,齿条形刀具中线与齿轮分度圆相切。
加工变位齿轮时齿条形刀具中线与齿轮分度圆相切位置偏移距离xm,外移x为正,内移x为负。
除了圆锥齿轮有时采用切向变位xt外,圆柱齿轮一般只采用径向变位。
变位系数x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凑中心距,而主要是为了提高强度和改善传动质量。
变位齿轮的主要功用如下:(1)减小齿轮传动的结构尺寸,减轻重量在传动比一定的条件下,可使小齿轮齿数zl<zmin,从而使传动的结构尺寸减小,减轻机构重量。
(2)避免根切,提高齿根的弯曲强度当小齿轮齿数z1<zmin时,可以利用正变位避免根切,提高齿根的弯曲强度。
x≥xmin=(Z-Zmin)/Zmin,对α=20o时,Zmin=17。
(3)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采用啮合角α’>α的正传动时,由于齿廓曲率半径增大,故可以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
(4)提高齿面的抗胶合耐磨损能力采用啮合角α’>α的正传动,并适当分配变位系数xl、x2,使两齿轮的最大滑动率相等时,既可降低齿面接触应力,又可降低齿面间的滑动率以提高齿轮的抗胶合和耐磨损能力。
(5)配凑中心距当齿数z1、z2不变的情况下,啮合角α’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中心距,以达到配凑中心距的目的。
(6)修复被磨损的旧齿轮齿轮传动中,小齿轮磨损较重,大齿轮磨损较轻,可以利用负变位把大齿轮齿面磨损部分切去再使用,重配一个正变位小齿轮,这就节约了修配时需要的材料与加工费用。
选择变位系数的基本原则(1)润滑条件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当齿轮表面的硬度不高时(HBS <350),即对于齿面未经渗碳、渗氮、表面淬火等硬化处理的齿轮,齿面疲劳点蚀或剥伤为其主要的失效形式,这时应选择尽可能大的总变位系数x,即尽量增大啮合角,以便增大啮合节点处齿廓的综合曲率半径,减少接触应力,提高接触强度与疲劳寿命。
当轮齿表面硬度较高时(HBS>350),常因齿根疲劳裂纹的扩展造成轮齿折断而使传动失效,这时,选择变位系数应使齿轮的齿根弯曲强度尽量增大,并尽量使相啮合的两齿轮具有相近的弯曲强度。
齿轮计算公式
齿轮参数计算公式节圆柱上的螺旋角:基圆柱上的螺旋角:齿厚中心车角:销子直径:中心距离增加系数:一、标准正齿轮的计算(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标准2.工齿齿形直齿3.模数 m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8.齿顶隙9.基础节圆直径10.外径11.齿底直径12.基础圆直径13.周节14.法线节距15.圆弧齿厚16.弦齿厚17.齿轮油标尺齿高18.跨齿数19.跨齿厚20.销子直径21.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其中,22.齿隙 ?二、移位正齿轮计算公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转位2.工具齿形直齿3.模数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或8.齿隙9.转位系数10.中心距离11.基准节圆直径12.啮合压力角13.啮合节圆直径14.外径15.齿顶圆直径16.基圆直径17.周节18.法线节距19.圆弧齿厚20.弦齿厚21.齿轮游标尺齿高22.跨齿数23.跨齿厚24.梢子直径25.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三、标准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标准2.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工具齿形螺旋齿4.模数5.压力角6.齿数7.螺旋角方向(左或右)8.有效齿深9.全齿深10.正面压力角11.中心距离12.基准节圆直径13.外径14.齿底圆直径15.基圆直径16.基圆上的螺旋角17.导程18.周节(齿直角)19.法线节距(齿直角)20.圆弧齿厚(齿直角)21.相当正齿轮齿数22.弦齿厚23.齿轮游标尺齿深24.跨齿数25.跨齿厚26.梢子直径其中,27.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28.齿隙四、移位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移位2.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工具齿形螺旋齿4.模数(齿直角)5.压力角(齿直角)6.齿数7.螺旋方向8.有效齿深9.全齿深10.移位系数11.中心距离12.正面模数13.正面压力角14.相当正齿轮齿数15.齿直角啮齿压力角16.基准节圆直径17.外径18.啮齿节圆直径19.基圆直径20.基础圆柱上的螺旋角21.圆弧齿厚22.弦齿厚23.齿轮游标尺齿高24.跨齿数25.跨齿厚26.销子直径27.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注:齿隙 f=m 1.25以下 0.025-0.075m 1.25-2.5 0.05-0.10。
齿轮变位系数
变位系数名称由来标准齿轮传动存在着一些局限性:(1)受根切限制,齿数不得少于Zmin,使传动结构不够紧凑;(2)不适合于安装中心距a'不等于标准中心距a的场合。
当a'<a时无法安装,当a'>a时,虽然可以安装,但会产生过大的侧隙而引起冲击振动,影响传动的平稳性;(3)一对标准齿轮传动时,小齿轮的齿根厚度小而啮合次数又较多,故小齿轮的强度较低,齿根部分磨损也较严重,因此小齿轮容易损坏,同时也限制了大齿轮的承载能力。
齿轮传动示意图为了改善齿轮传动的性能,出现了变位齿轮。
如图所示,当齿条插刀齿顶线超过极限啮合点N1,切出来的齿轮发生根切。
若将齿条插刀远离轮心O1一段距离(xm),齿顶线不再超过极限点N1,则切出来的齿轮不会发生根切,但此时齿条的分度线与齿轮的分度圆不再相切。
这种改变刀具与齿坯相对位置后切制出来的齿轮称为变位齿轮,刀具移动的距离xm称为变位量,x称为变位系数。
刀具远离轮心的变位称为正变位,此时x>0;刀具移近轮心的变位称为负变位,此时x<0。
标准齿轮就是变位系数x=0的齿轮。
概念齿轮的变位系数变位系数 x 是径向变位系数,加工标准齿轮时,齿条形刀具中线与齿轮分度圆相切。
加工变位齿轮时齿条形刀具中线与齿轮分度圆相切位置偏移距离 xm,外移 x 为正,内移 x 为负。
除了圆锥齿轮有时采用切向变位 xt 外,圆柱齿轮一般只采用径向变位。
变位系数 x 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凑中心距,而主要是为了提高强度和改善传动质量。
主要功用(1)减小齿轮传动的结构尺寸,减轻重量在传动比一定的条件下,可使小齿轮齿数 zl< zmin,从而使传动的结构尺寸减小,减轻机构重量。
(2)避免根切,提高齿根的弯曲强度当小齿轮齿数 z1<zmin 时,可以利用正变位避免根切,提高齿根的弯曲强度。
x≥xmin=(Z-Zmin)/Zmin,对α=20°时,Zmin=17。
齿轮变位系数选择
变位系数x是径向变位系数,加工标准齿轮时,齿条形刀具中线与齿轮分度圆相切。
加工变位齿轮时齿条形刀具中线与齿轮分度圆相切位置偏移距离xm,外移x为正,内移x为负。
除了圆锥齿轮有时采用切向变位xt外,圆柱齿轮一般只采用径向变位。
变位系数x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凑中心距,而主要是为了提高强度和改善传动质量。
变位齿轮的主要功用如下:(1)减小齿轮传动的结构尺寸,减轻重量在传动比一定的条件下,可使小齿轮齿数zl<zmin,从而使传动的结构尺寸减小,减轻机构重量。
(2)避免根切,提高齿根的弯曲强度当小齿轮齿数z1<zmin时,可以利用正变位避免根切,提高齿根的弯曲强度。
x≥xmin=(Z-Zmin)/Zmin,对α=20o时,Zmin=17。
(3)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采用啮合角α’>α的正传动时,由于齿廓曲率半径增大,故可以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
(4)提高齿面的抗胶合耐磨损能力采用啮合角α’>α的正传动,并适当分配变位系数xl、x2,使两齿轮的最大滑动率相等时,既可降低齿面接触应力,又可降低齿面间的滑动率以提高齿轮的抗胶合和耐磨损能力。
(5)配凑中心距当齿数z1、z2不变的情况下,啮合角α’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中心距,以达到配凑中心距的目的。
(6)修复被磨损的旧齿轮齿轮传动中,小齿轮磨损较重,大齿轮磨损较轻,可以利用负变位把大齿轮齿面磨损部分切去再使用,重配一个正变位小齿轮,这就节约了修配时需要的材料与加工费用。
选择变位系数的基本原则(1)润滑条件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当齿轮表面的硬度不高时(HBS <350),即对于齿面未经渗碳、渗氮、表面淬火等硬化处理的齿轮,齿面疲劳点蚀或剥伤为其主要的失效形式,这时应选择尽可能大的总变位系数x,即尽量增大啮合角,以便增大啮合节点处齿廓的综合曲率半径,减少接触应力,提高接触强度与疲劳寿命。
当轮齿表面硬度较高时(HBS>350),常因齿根疲劳裂纹的扩展造成轮齿折断而使传动失效,这时,选择变位系数应使齿轮的齿根弯曲强度尽量增大,并尽量使相啮合的两齿轮具有相近的弯曲强度。
齿轮变位系数
变位系数名称由来标准齿轮传动存在着一些局限性:(1)受根切限制,齿数不得少于Zmin,使传动结构不够紧凑;(2)不适合于安装中心距a'不等于标准中心距a的场合。
当a'<a时无法安装,当a'>a时,虽然可以安装,但会产生过大的侧隙而引起冲击振动,影响传动的平稳性;(3)一对标准齿轮传动时,小齿轮的齿根厚度小而啮合次数又较多,故小齿轮的强度较低,齿根部分磨损也较严重,因此小齿轮容易损坏,同时也限制了大齿轮的承载能力。
齿轮传动示意图为了改善齿轮传动的性能,出现了变位齿轮。
如图所示,当齿条插刀齿顶线超过极限啮合点N1,切出来的齿轮发生根切。
若将齿条插刀远离轮心O1一段距离(xm),齿顶线不再超过极限点N1,则切出来的齿轮不会发生根切,但此时齿条的分度线与齿轮的分度圆不再相切。
这种改变刀具与齿坯相对位置后切制出来的齿轮称为变位齿轮,刀具移动的距离xm称为变位量,x称为变位系数。
刀具远离轮心的变位称为正变位,此时x>0;刀具移近轮心的变位称为负变位,此时x<0。
标准齿轮就是变位系数x=0的齿轮。
概念齿轮的变位系数变位系数 x 是径向变位系数,加工标准齿轮时,齿条形刀具中线与齿轮分度圆相切。
加工变位齿轮时齿条形刀具中线与齿轮分度圆相切位置偏移距离 xm,外移 x 为正,内移 x 为负。
除了圆锥齿轮有时采用切向变位 xt 外,圆柱齿轮一般只采用径向变位。
变位系数 x 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凑中心距,而主要是为了提高强度和改善传动质量。
主要功用(1)减小齿轮传动的结构尺寸,减轻重量在传动比一定的条件下,可使小齿轮齿数 zl< zmin,从而使传动的结构尺寸减小,减轻机构重量。
(2)避免根切,提高齿根的弯曲强度当小齿轮齿数 z1<zmin 时,可以利用正变位避免根切,提高齿根的弯曲强度。
x≥xmin=(Z-Zmin)/Zmin,对α=20°时,Zmin=17。
利用齿轮变位原理求解单个齿轮变位系数
分度圆
S
2xmtanα
xm
图1
形为非标准渐开线齿形的齿轮。 切制轮齿时, 改变标准刀 具对齿轮毛坯的径向位置称为径向变位。改变标准刀具 最常用的是径向变位, 切向变位 的齿槽宽称为切向变位。 一般用于圆锥齿轮的变位。 (1 ) 切制 用展成法加工齿轮时 , 若齿条形刀具的中 线 NN 与齿轮毛坯的分度圆相切并作纯滚动,加工出来 的齿轮称为标准齿轮。若齿条形刀具的中线不与齿轮毛 坯的分度圆相切,而是与刀具中线平行的另一条分度线 (机床节线) 与齿轮毛坯的分度圆相切并作纯滚动, 则加 工出来的齿轮称为径向变位齿轮。 加工径向变位齿轮时, 齿条形刀具的中线相对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移动的距离称 为变位量, 用 x 表示, 称为变位系数, m 为模数 。 通常规 定, 刀具中线相对轮心移远时, 取正值, 称为正变位; 刀具 中线相对轮心移近时, 取负值, 称为负变位。 (2 ) 特点 径向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 其模数 、
图2
参数 齿数: Z=26 模数: m=3 压力角: α=20° 精度等级: 8-8-7Dc 跨齿数: n=4 变位系数 x=0.1667 公法线长度: L=32.4311-0.011 -0.025
由于磨损及损坏的齿轮的实际尺寸与工程图中的公
机械工程师
2009 年第 11 期
141
解决方案
SOLUTION
则 αx=23.2° 整成整数 ) 。
n=z× ax +0.6=26× 23.2° +0.6=3.95 ≈4 (圆 180° 180°
从中可看出: 齿数均为整数, 不存在半齿或大半齿; 如果算出的跨齿数 n 的值小数点后的数小于 5, 均按整齿 算, 再进行计算公法线长度, 按实际需求验证, 近似值接 近的公法线长度取 n 值。 4 结 论 利用齿轮的变位原理求解齿轮的变位系数的方法, 对 于齿轮的变位的判断比较明了,求解变位系数 x 比较简单、 清楚, 对于求解后的数据可根据现有的磨损或损坏的齿轮 进行验算所设计尺寸的正确性, 从而大大加强了齿轮实体 修复尺寸设计时的正确性, 方便了计算和验算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位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
设计变位齿轮时,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可采用不同的设计步骤。
(1)已知z1、z2、m、α、ha*和c*时,其设计步骤为:
1)选择传动类型,若z1+z2 < 2zmin,必须采用正传动,否则可考虑其它传动类型;
2)选择两齿轮的变位系数;
3)计算两齿轮的几何尺寸;
4)验算重合度及轮齿强度。
(2)已知z1、z2、m、a'、α、ha*和c*时,其设计步骤为:
1)计算啮合角α'
cosα'=(a/a')cosα
2)选择两齿轮的变位系数
invα'=2tgα(x1+x2)/(z1+z2) + invα
x1+x2=(z1+z2)(invα'-invα)/2tgα
x1≥ha*(zmin-z)/zmin,x2≥ha*(zmin-z)/zmin
3)计算两齿轮的几何尺寸
4)验算重合度及轮齿强度
(3)已知i、m、a'、α、ha*和c*时,其设计步骤为:
1)确定两齿轮的齿数
因a'=acosα/cosα'=[m(z1+z2)/2]cosα/cosα'=[mz1(1+i)/2]cosα/cosα' 故z1≈2a'/(i+1)m 取整数,
z2=iz1 取整数。
思考题:
1)某机器中的一对外啮合标准圆柱直齿轮,小齿轮轮齿严重磨损,拟报废,大齿轮轮齿磨损较轻,拟修复。
试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使传动能恢复使用?
2)图示为一单联滑移齿轮机构,已知基本参数为m=3mm,z1=18,z2=30,z3=27。
试问有几种设计方案?哪种方案较好?
3)吊车行走机构中有一对标准直齿轮传动,已知z1=13,z2=47,m=3mm,齿轮1因根切经常断齿。
试问采用什么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用齿条插刀加工一个直齿圆柱齿轮。
已知被加工齿轮轮坯的角速度ω1=5 rad/s,刀具的移动速度为0.375m/s,刀具的模数m=10mm,压力角α=200。
1)求被加工齿轮的齿数z1;
2)若齿条分度线与被加工齿轮中心的距离为77mm,求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齿厚;
3)若已知该齿轮与大齿轮2相啮合时的传动比i12=4,无侧隙准确安装时的中心距a'=377mm,求这两个齿轮的节圆半径r1'、r2'及啮合角α'。
解:(1)齿条插刀加工齿轮时,被加工齿轮的节圆与其分度圆重合,且与刀具的节线作展成运动,则有
r1ω1=V刀而r1=mz1/2
故得z1=2V刀/mω1=2*375/(10*5)=15
(2)因刀具安装的距离(L=77mm)大于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1=mz1/2=75mm),被加工齿轮为正变位,其变位量为
xm=L-r1=77-75=2mm x=xm/m=2/10=0.2
故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齿厚为
s=(π/2 + 2xtgα)m=(π/2 + 2*0.2*tg200)*10=17.164mm
(3)由两齿轮的传动比i12和实际中心距a'可知
z2=i12z1=4*15=60 i12=ω1/ω2=r2'/r1'=4
r2'=4r1'
r1'+r2'=a'=377mm
联立求解上面可得r1'=75.4mm,r2'=301.6mm
两齿轮的标准中心距为
a=m(z1+z2)/2=10*(15+60)/2=375mm
由cosα'=acosα/a'=375cos200/377=0.93471
α'=20.8190
第二段~~~~~~~~~`
齒輪轉位係數
轉位係數x是徑向轉位係數,加工標準齒輪時,齒條形刀具中線與齒輪分度圓相切。
加工轉位齒輪時齒條形刀具中線與齒輪分度圓相切位置偏移距離xm,外移x為正,內移x為負。
除了圓錐齒輪有時採用切向轉位xt外,圓柱齒輪一般只採用徑向轉位。
轉位係數x的選擇不僅僅是為了湊中心距,而主要是為了提高強度和改善傳動品質。
轉位齒輪的主要功用如下:
(1)減小齒輪傳動的階組尺寸,減輕重量在傳動比一定的條件下,可使小齒輪齒數zl<zmin,從而使傳動的階組尺寸減小,減輕機構重量。
(2)避免根切,提高齒根的彎曲強度當小齒輪齒數z1<zmin時,可以利用正轉位避免根切,提高齒根的彎曲強度。
x≧xmin=(Z-Zmin)/Zmin,對α=20o時,Zmin=17。
(3)提高齒面的接觸強度採用齧合角α’>α的正傳動時,由于齒廓曲率半徑增大,故可以提高齒面的接觸強度。
(4)提高齒面的抗膠合耐磨損能力採用齧合角α’>α的正傳動,並適當分配轉位係數xl、x2,使兩齒輪的最大滑動率相等時,既可降低齒面接觸應力,又可降低齒面間的滑動率以提高齒輪的抗膠合和耐磨損能力。
(5)配湊中心距當齒數z1、z2不變的情況下,齧合角α’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中心距,以達到配湊中心距的目的。
(6)修復被磨損的舊齒輪齒輪傳動中,小齒輪磨損較重,大齒輪磨損較輕,可以利用負轉位把大齒輪齒面磨損部分切去再使用,重配一個正轉位小齒輪,這就節約了修配時需要的材料與加工費用。
選擇轉位係數的基本原則
(1)潤滑條件良好的閉式齒輪傳動當齒輪表面的硬度不高時(HBS<350),即對于齒面未經滲碳、滲氮、表面淬火等硬化處理的齒輪,齒面疲勞點蝕或剝傷為其主要的失效形式,這時應選擇盡可能大的總轉位係數x,即儘量增大齧合角,以便增大齧合節點處齒廓的綜合曲率半徑,減少接觸應力,提高接觸強度與疲勞壽命。
當輪齒表面硬度較高時(HBS>350),常因齒根疲勞裂紋的廷伸造成輪齒折斷而使傳動失效,這時,選擇轉位係數應使齒輪的齒根彎曲強度儘量增大,並儘量使相齧合的兩齒輪具有相近的彎曲強度。
(2)開式齒輪傳動齒面研磨磨損或輪齒折斷為其主要的失效形式。
故應選擇總轉位係數xΣ盡可能大的正轉位齒輪,並適當分配轉位係數,使兩輪齒根處的最大滑動率相等,這樣不僅可以減小最大滑動率,提高其耐磨損能力,同時還可以增大齒根厚度,提高輪齒的彎曲強度。
(3)重載齒輪傳動重載齒輪傳動的齒面易產生膠合破壞,除了要選擇合適的潤滑油粘度,或採用含有加入劑的活性潤滑油等措施外,套用轉位齒輪時,應儘量增大傳動的齧合角(即增大總轉位係數xΣ),並適當分配轉位係數xl和x2,以使最大滑動率接近相等,這樣不僅可以增大齒面的綜合曲率半徑,減小齒面接觸應力,還可以減小最大滑動率以提高齒輪的抗膠合能力。
(4)高精度齒輪傳動對于精度高於7級的重載齒輪傳動,為了減小節點處齒面上的壓力,可以適當選擇轉位係數,使節點位於兩對齒齧合區,以減少每一對齧合輪齒上的載荷,提高承載能力。
(5)斜齒圓柱齒輪傳動斜齒圓柱齒輪傳動可以採用高度轉位或角度轉位,而實際上多採用標準齒輪傳動。
利用角度轉位,可以增加齒面的綜合曲率半徑,有利於提高斜齒輪的接觸強度,但轉位係數較大時,又會使齧合輪齒的接觸線過分地縮短,反而降低其承載能力。
故採用角度轉位,對提高斜齒圓柱齒輪的承載能力的效果並不大。
有時,為了配湊中心距的需要,採用轉位齒輪時,可以按其當量齒數zv(=z/cos3β),仍用直齒圓圓柱齒輪選擇轉位係數的方法確定其轉位係數。
選擇轉位係數的限制條件:
1. 保証加工時不根切;
2. 保証加工時不頂切;
3. 保証必要的齒頂厚;
4. 保証必要的重合度
5. 保証齧合時不干涉;
通常採用角度轉位,大、小齒輪都用正轉位,按等滑動比的原則選取。
一般總轉位係數≦1.2,小齒輪轉位係數xl=0.3~0.5較佳。
按下面半經驗半公式方法進行轉位係數分配:
(1) 如果xΣ=0 和z1≦17,x1=0.4
(2) 如果z1 /z2 =1 和x1≦0.6
如果z1 ≦20,x1=0.7xΣ
如果z1 > 20,x1=0.65xΣ
(3)如果0.6<xΣ≦1,x1=0.5
(4) 如果xΣ>1,x1=0.5x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