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和机理分析快点动力

合集下载

阀控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

阀控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

阀控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摘要:随着轨道交通自动控制及调度监控系统的发展,对自动控制系统安全性和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蓄电池组作为自动控制系统的后备电源,当外部电源切换或失电时,可以起到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作用。

提高蓄电池性能,降低蓄电池故障率,对保证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十分有必要对蓄电池故障因素进行分析,以找出导致蓄电池性能下降或失效的原因,进而在蓄电池安装、运行、维护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阀控铅酸蓄电池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阀控铅酸蓄电池;故障;运维一、铅酸蓄电池的常见故障现象及产生原因1.1硫酸盐化所谓硫酸盐化是指在电池正极板上产生一层导电不良、白色粗晶粒硫酸铅,在电池正常充电时,不能使其完全转化为铅和二氧化铅的现象。

产生原因:①电池长期充电不足或不能及时对使用过的电池进行充电。

导致生成的硫酸铅部分溶解于电解液并随温度的变化重新析出或溶解,沉积后形成不易反应的大晶体;②长期过量或小电流长时间放电,使极板深处的活性物质在孔隙内生成硫酸铅;③电解液液面过低。

电极的上部与空气接触氧化,电解液与氧化部位接触生成难溶的大晶粒硫酸铅。

1.2正极板软化,板栅腐蚀,活性物质脱落所谓正极板软化,板栅腐蚀,活性物质脱落是指由于蓄电池的不当使用以及使用次数的增加,正极板上的二氧化铅慢慢脱落,板栅遭到腐蚀,正极板逐渐的变松软直到变成糊状。

活性物质以块状堆积在隔板之间。

产生原因:①电池正极活性物质二氧化铅比硫酸铅摩尔体积小,放电时正极板生成的硫酸铅引起活性物质体积膨胀。

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反复充放电,正极板反复收缩和膨胀。

使得活性物质之间结合能力下降;②当充电电流过大。

电解液温度过高以及过充电时,极板孔隙中容易析出大量气体,在极板孔隙中产生压力引起活性物质膨胀、变松,板栅氧化;③经常大电流深度放电,电池正极板表面B氧化铅接近用完。

此时起支撑作用的氧化铅就会参加反应,由于氧化铅只能在碱性环境中生成,所以其量越来越少,支撑作用消失;④电解液不纯净,加速板栅的腐蚀和活性物质的脱落。

牵引铅酸电池常见故障现象及分析处理

牵引铅酸电池常见故障现象及分析处理

牵引铅酸电池牵引铅酸电池常见故障现常见故障现象及分析处理 1、极板硫酸盐化正常蓄电池在放电后,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大都变成松软硫酸铅的小结晶,均匀地分布在极板中,在充电时容易恢复成原来的二氧化铅和海绵状铅,这是一种正常的硫酸化作用。

通常所说的极板硫酸盐化是指不正常的状态。

由于电池使用不当,长期充电不足,或半放电状态,过量放电或放电后不及时充电,内部短路,电解液密度过高,温度高,液面低使极板外露等都可以导致极板硫酸盐化。

这是由于在极板上由于重结晶作用形成了粗大的硫酸铅结晶,这种结晶导电性差,体积大,会堵塞极板的微孔,妨碍电解液的渗透作用,增加了电阻,在充电时不易恢复,成为不可逆硫酸铅,使极板中参加电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减少,因此容量大大降低。

① 极板硫酸盐化的现象及处理1、极板硫酸盐化的现象如下:a 、硫酸盐化电池在正常放电时,比其他正常电池的容量明显降低。

b 、电解液密度下降低于正常值,而且是长时期落后。

c 、充电过程中电压上升很快,高达2.9伏/单格左右(正常值在2.7伏/单格左右),而在放电过程中电压降低很快。

d 、充电过程中冒气泡过早。

e 、极板颜色和状态不正常。

正极板呈浅褐色(正常为深褐色),极板表面有白色硫酸铅斑点,负极板呈灰白色(正常为灰色),用手指触摸极板表面时感觉到有粗大颗粒的硫酸铅结晶,并且极板发硬。

② 极板硫酸盐化是电池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处理极板硫酸盐化,是一件比较困难和复杂的工作,根据极板硫酸盐程度不同有下列三种处理方法:a 、过充电法。

适用于硫酸盐化不很严重的蓄电池。

b 、反复充电法。

硫酸盐化严重,容量仅为正常电池一半。

c 、水疗法(反复充放电法)。

适用于硫酸盐化极为严重,容量已达不到额定容量一半的蓄电池。

2、极板弯曲和断裂的原因及处理1、电池在使用寿命终止后,由于板栅腐蚀、强度变小、造成极板断裂,尤其正极板表现更为严重,这属于正常的寿命终止。

但由于使用维护不当,会造成极板的弯曲和加速板栅的腐蚀,其原因有以下几点:a 、极板活性物质在制造过程中因涂膏不均或运输保管中受潮,蓄电池在充放电时,极板各部分所引起的电化学变化不均,使极板各部分膨胀和收缩不一致,引起弯曲和断裂。

对铅酸蓄电池进行原理及失效原因分析

对铅酸蓄电池进行原理及失效原因分析

对铅酸蓄电池进行原理及失效原因分析铅酸蓄电池已发明有一百多年了,铅酸蓄电池主要壳体、正负极板、隔板,电解液在电场作用下将电能转变为化学电能贮存,又将化学电能转为直流电能,并可反复进行数次充放电循环的一种装置。

普通铅酸蓄电池设计寿命为2-3年,而往往实际使用只一年我时间或更短时间,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设计寿命为7-15年,有的制造出来由于贮存时间过长,未经使用就已失效报废,远远短于预期使用寿命,导致能源的浪费及应用的经济效益。

铅酸蓄电池原理一、铅酸蓄电池电动势的产生:1、铅酸蓄电池充电后,正极板是二氧化铅(PbO2),在硫酸溶液中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二氧化铅与水生成可离解的不稳定物质——氢氧化铅(Pb(OH)2、氢氧根离子在溶液中,铅离子(Pb)留在正极板上,故正极板上缺少电子。

2、铅酸蓄电池充电后,负极板是铅(Pb),与电解液中的硫酸(H2SO2)发生反应,变成铅离子(Pb+2),铅离子转移到电解液中,负极板上留下多余的两个电子(2e)。

可见,在未接通外电路时(电池开路),由于化学作用,正极板上缺少电子,负极板上多余电子,两极板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电池的电动势。

二、铅酸蓄电池放电过程的电化反应:1、铅酸蓄电池放电时,在蓄电池的电位差作用下,负极板上的电子经负载进入正极板形成电流I,同时在电池内部进行化学反应;2、负极板上每个铅原子放出两个电子后,生成的铅离子(Pb+2)与电解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反应,在极板上生成难溶的硫酸铅(PbSO4);3、正极板的铅离子(Pb+4)得到来自负极的两个电子(2e)后,变成二价铅离子(Pb+2)与电解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反应,在极板上生成难溶的硫酸铅(PbSO4)。

正极板水解出的氧离子(O2)与电解液中的氢离子(H+)反应,生成稳定物质水;4、电解液中存在的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在电力场的作用下分别移向电池的正负极,在电池内部形成电流,整个回路形成,蓄电池向外持续放电;5、放电时H2SO4浓度不断下降,正负极上的硫酸铅(PbSO2)增加,电池内阻增大(硫酸铅不导电),电解液浓度下降,电池电动势降低;6、化学反应式为:①正极活性物质、电解液、负极活性物质、正极生成物、电解液生成物、负极生成物↓↓↓↓↓↓;②PbO2 + H2SO4 + Pb →PbSO4 + 2H2O + PbSO4 氧化铅、稀硫酸、铅、硫酸铅、水硫酸铅。

铅酸蓄电池电池失效的主要原因和分析

铅酸蓄电池电池失效的主要原因和分析

铅酸蓄电池电池失效的主要原因和分析铅酸蓄电池失效可能有多种原因造成的,例如硫化、失水、热失控、活性物质脱落、极板软化等等,接下来将一一为大家介绍和分析。

1.硫化铅酸蓄电池充放电的过程是电化学反应的过程,放电时,生成硫酸铅,充电时硫酸铅还原为氧化铅。

这个电化学反应过程正常情况下是循环可逆的,但硫酸铅是一种容易结晶的盐化物,当电池中电解溶液的硫酸铅浓度过高或静态闲置时间过长时,就会"抱成"团,结成小晶体,这些小晶体再吸引周围的硫酸铅,就象滚雪球一样形成大的惰性结晶,这就破坏了原本可逆的循环,导致硫酸铅部分不可逆。

结晶后的硫酸铅充电时不但不能再还原成氧化铅,还会吸附在栅板上,造成了栅板工作面积下降,铅酸蓄电池发热失水,铅酸蓄电池容量下降,这一现象叫硫化,也就是常说的老化。

硫化还会导致短路、活性物质松弛脱落、栅板变形断裂等"并发症"。

只要是铅酸蓄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硫化,但其它领域的铅酸电蓄池却比电动自行车上使用的铅酸蓄电池有着更长的寿命,这是因为电动车的铅酸蓄电池有着一个更容易硫化的工作环境。

与汽车用启动电池不同,汽车电池点火放电后,电池始终处于浮充状态,放电形成的硫酸铅很快又被转化为氧化铅,而电动车放电时,不可能同时进行充电,这就造成硫酸铅大量堆集,如果深放电,这时硫酸铅浓度更高,而且电动车骑行后很难有条件及时充电,放电形成的硫酸铅不能及时充电转化为氧化铅,就会形成结晶。

所以,循环寿命,根据放电深度不同而差别很大,放电深度越深,循环次数越少,放电深度越浅,循环次数越多,根据试验结果放电深渡与循环次数联系如下表:放电深度70%50%20%10%循环寿命500次1000次2800次7000次一些铅酸蓄电池在做70%的1C充电和60%的2C放电中,由于采用连续大电流循环,破坏了电池生成大硫酸铅结晶的条件,所以可能看不到铅酸蓄电池硫化对电池的破坏。

如果试验中途停顿,铅酸蓄电池硫化的问题就会显现。

对铅酸蓄电池进行原理及失效原因分析

对铅酸蓄电池进行原理及失效原因分析

对铅酸蓄电池进行原理及失效原因分析铅酸蓄电池已发明有一百多年了,铅酸蓄电池主要壳体、正负极板、隔板,电解液在电场作用下将电能转变为化学电能贮存,又将化学电能转为直流电能,并可反复进行数次充放电循环的一种装置。

普通铅酸蓄电池设计寿命为2-3年,而往往实际使用只一年我时间或更短时间,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设计寿命为7-15年,有的制造出来由于贮存时间过长,未经使用就已失效报废,远远短于预期使用寿命,导致能源的浪费及应用的经济效益。

铅酸蓄电池原理一、铅酸蓄电池电动势的产生:1、铅酸蓄电池充电后,正极板是二氧化铅(PbO2),在硫酸溶液中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二氧化铅与水生成可离解的不稳定物质——氢氧化铅(Pb(OH)2、氢氧根离子在溶液中,铅离子(Pb)留在正极板上,故正极板上缺少电子。

2、铅酸蓄电池充电后,负极板是铅(Pb),与电解液中的硫酸(H2SO2)发生反应,变成铅离子(Pb+2),铅离子转移到电解液中,负极板上留下多余的两个电子(2e)。

可见,在未接通外电路时(电池开路),由于化学作用,正极板上缺少电子,负极板上多余电子,两极板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电池的电动势。

二、铅酸蓄电池放电过程的电化反应:1、铅酸蓄电池放电时,在蓄电池的电位差作用下,负极板上的电子经负载进入正极板形成电流I,同时在电池内部进行化学反应;2、负极板上每个铅原子放出两个电子后,生成的铅离子(Pb+2)与电解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反应,在极板上生成难溶的硫酸铅(PbSO4);3、正极板的铅离子(Pb+4)得到来自负极的两个电子(2e)后,变成二价铅离子(Pb+2)与电解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反应,在极板上生成难溶的硫酸铅(PbSO4)。

正极板水解出的氧离子(O2)与电解液中的氢离子(H+)反应,生成稳定物质水;。

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常见故障不良现象故障产生的原因故障的处理方法蓄电池充电不足1.静止电压低2.密度低,充电结束后达不到规定要求3.工作时间短4.工作时仪表显示容量下降快1.充电器电压、电流设置过低2.初充电不足3.充电机故障1.调整,检修充电器2.蓄电池补充充电3.严重时需更换新电池蓄电池过充电1.注液盖篓色泽变黄,变红2.外壳变形3.隔板炭化、变形4.正极腐蚀、断裂5.极柱橡胶套管上升、老化、开裂6.经常补水,充电时电解液浑浊7.极板活性物质均匀脱落8.正极板爆管1.充电器电压,电流设置过高2.充电时间过长3.频繁充电4.放电量小而充电量大5.充电机故障1.调整,检修充电器2.调整充电制度3.严重时需更换新电池蓄电池过放电1.蓄电池静止电压低2.充电后电解液密度低3.正、负极板弯曲,断裂1.蓄电池充电不足而继续使用2.蓄电池组短路3.小电流长时间放电1.补充充电2.检修车辆3.严重时需更换新电池蓄电池短路1.静止电压在2V以下2.电解液密度过低3.充电时温度高4.叉车工作时间短1.极板弯曲变形短路2.隔板缺少或装配中破损3.正极活性物质脱落、底部短路需更换新电池断路1.外接负载通路时电压异常,不稳定2.充电时电流无法输入1.极柱或极板组装时焊接不良2.外部短路3.大电流放电4.连线接触不良或断开5.极板腐蚀1.需修理蓄电池2.必要时需更换新电池蓄电池添加电解液不当密度高时:1.充电后电解液密度≥1.300g/cm31.初加液密度过高或过低2.液面降低补液错误,没有按规定加入纯水,而是1.蓄电池换电解液2.严重时需更换新电池2.蓄电池静止电压高3.初期容量好,使用一段时间后容量降低4.电解液浑浊密度低时:1.充电后电解液密度低于规定值2.蓄电池容量低加液不纯:1.蓄电池容量低2.电解液浑浊,色泽异常,有异味3.蓄电池自放电严重误加入稀酸3.初加液不纯(含有杂质极板硫酸盐化1.正常放电时容量降低2.密度下降低于正常值3.放电时电压下降快4.开始充电电压高5.充电时气泡产生早6.PbSO4结晶粗大1.初充电不足2.放电状态下,放置时间过长3.长期充电不足4.电解液密度过高5.液面过低,极板上部暴露在电解液外面6.电解液不纯7.内部短路1.过充电法2.反复充电法3.水疗法活性物质过量脱落1.充电时有灰褐物质从从底部升起2.蓄电池容量减小1.褐色沉淀是由于充电电流过大2.白色沉淀是由于过量放电3.蓄电池电解液不纯1.清理沉淀2.调整密度3.必要时需更换新电池蓄电池反极1.电压呈负值2.充电后电解液密度在1.20 g/cm3以下3.正负极柱、极板颜色相反充电时正、负极连接错误1.可反向充电2.严重时需更换新电池蓄电池漏液1.注液口漏夜2.槽、盖封合处漏夜3.渗液4.槽体外部有碰伤痕迹1.槽、盖热封不良2.极柱橡胶圈问题3.封口剂开裂4使用中疏忽受外力撞击1.修理2.必要时需更换新电池铅酸蓄电池热失控故障分析当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电池温度发生一种积累性的增强作用。

蓄电池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方法

蓄电池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方法

蓄电池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方法蓄电池是一种储存电能的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故障。

以下将分析常见的蓄电池故障,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1.蓄电池容量下降蓄电池容量下降会导致储存的电能减少,影响设备正常使用。

造成容量下降的原因有:电池老化、使用环境过热、充电不当等。

处理方法包括:-更换老化的电池。

-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避免过热。

-正确使用充电设备,避免充电时间过长或过短。

2.蓄电池内阻增加蓄电池内阻增加会导致电池放电能力下降,可能出现电压下降或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

造成内阻增加的原因有:电池使用寿命到期、短路、高温等。

处理方法包括:-更换到期的电池。

-检查电池线路,排除短路情况。

-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避免过热。

3.蓄电池自放电蓄电池自放电会导致储存的电能损失,降低电池使用效率。

造成自放电的原因有:电池质量不佳、高温等。

处理方法包括:-选用优质电池产品。

-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避免过热。

-定期进行充电,保持电池的活性。

4.蓄电池充电异常蓄电池充电异常可能导致电池过热、充电速率下降等问题。

造成充电异常的原因有:充电电压过高、充电过程中其他设备干扰等。

处理方法包括:-使用合适的充电设备,避免过高的充电电压。

-尽量避免在充电过程中同时使用其他设备。

5.蓄电池液体丢失或泄漏蓄电池液体丢失或泄漏可能导致电池无法正常工作,并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处理方法包括:-发现液体丢失或泄漏,应立即停止使用电池。

-若蓄电池未受损,可清理电池表面并重新装入电解液。

-若蓄电池受损,应妥善处理。

总结起来,常见的蓄电池故障有容量下降、内阻增加、自放电、充电异常、液体丢失或泄漏等。

对于这些故障的处理方法包括更换电池、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正确使用充电设备等。

铅酸蓄电池的常见缺陷分析及责任

铅酸蓄电池的常见缺陷分析及责任

铅酸蓄电池的常见缺陷分析及责任一、铅酸蓄电池的常见缺陷:蓄电池质量原因:1.隔板上窜:隔板位置上移造成底部短路。

2.隔板下陷:隔板位置下移损坏造成短路。

3.隔板裂纹:隔板中部微裂造成短路。

4.隔板穿孔:隔板基体存在杂质形成不规则孔洞造成短路。

5.隔板损坏:隔板边部开裂,局部缺损,沿中部或边部划伤造成短路。

6.隔板渗透:隔板对应面有红色或灰色物质,与极板有对应关系。

7.隔板不齐:极群中部分隔板面面不相对偏差大造成短路。

8.缺少隔板。

9.掉极拄:极拄与汇流排焊接部位断裂。

10.极拄中间断。

11.汇流排断。

12.极拄无螺纹,或螺纹细,铅螺帽无法拧紧。

13.掉板:板耳与汇流牌结合部位断裂。

14.极板断裂:极板板耳或大边框断。

15.焊接短路:汇流排或板耳焊接过程中由于毛刺,漏铅等原因造成短路。

16.极板不平:由于铅膏疙瘩蹭破隔板造成短路。

17.极板弯曲:极板大框或板脚严重弯曲,磨破隔板造成短路。

18.板脚毛刺:板脚有毛刺刺破隔板造成短路。

19.热封粘合不严:槽盖热封,粘合部位漏液,漏气,造成溢酸。

20.反极:整只电池未按规定极性装配或安装时装反。

21.极板不齐:极群中极板面面不相对偏差大造成短路。

22、正极漏粉:管状正极板封底掉落或涤纶排管,玻璃丝管空率大。

负极板硫酸盐化:正极板正常,负极板有硫酸盐化现象。

22.块状脱落:正,负物质过早大面积脱落。

23.无可视外伤损坏情况下渗液。

24.虚焊:接线端,连接板接合不牢固。

25.极拄腐蚀。

26.容量低:化成不透。

27.电压不齐。

(二)用户原因:1.电解液不纯:电解液有异味,活性物质及电解液颜色异常,隔板严重腐蚀穿透形成明显断面,电解液化验不合格等。

2.充反极性:正负端子或汇流排有相反极性颜色。

3.过充电:壳体内部或注液盖篓颜色明显变黄或暗红色,隔板扭曲变形,外壳变形,极柱橡胶套管老化开裂,蓄电池底部有浆状脱落物,正极爆管。

4.电解液密度高:负极板软化膨胀,正极板严重腐蚀,板栅断。

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和机理分析

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和机理分析

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和机理分析一、铅酸蓄电池故障和一般机理1、反极的现象及原因铅酸蓄电池的反极系指蓄电池的正负极发生了改变,反极现象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铅蓄电池在装配组装时某单格电池极群组接反或整个电池极群组接反。

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铅酸蓄电池灌完酸用电压表测量端电压时其端电压值小于各单体蓄电池额定电压之和的现象或出现端电压为负的现象。

另一方面是铅蓄电池在容量放电时在多个串联使用中,由于某个蓄电池(或某单体蓄电池)容量较低或完全丧失容量。

在放电时这个电池很快被放完电被其它电池进行反充电,使原来的负极变成正极,原来的正极变成负极,端电压出现负值的现象。

对于前一种反极故障,在测量蓄电池端电压时(多个单体电池组成的蓄电池)都可发现,若有一个单体电池反极,不仅失去该电池的2 V电压,而且还要增加2 V反电压,端电压要降低4V左右。

例如,对于额定电压为12 V的电池,如测量其端电压为8 V左右,说明有1个单格电池反极。

如测量其端电压为4 V左右说明有2个单格反极,如测量其端电压为-4 V左右说明有4个单格反极,如测量其端电压为-12 V说明6个单格均反极。

对于后一种反极故障,其端电压值(负值)随放电情况而不同。

一般在检测时,对于这种情况要及时将蓄电池从放电线路中摘除下来,以免对蓄电池有所损坏。

2、短路现象及原因铅酸蓄电池的短路是指铅酸蓄电池内部正负极群相连。

铅酸蓄电池短路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路电压低,闭路电压(放电)很快达到终止电压。

(2)大电流放电时,端电压迅速下降到零。

(3)开路时,电解液密度很低,在低温环境中电解液会出现结冰现象。

(4)充电时,电压上升很慢,始终保持低值(有时降为零)。

(5)充电时,电解液温度上升很高很快。

(6)充电时,电解液密度上升很慢或几乎无变化。

(7)充电时不冒气泡或冒气出现很晚。

造成铅酸蓄电池内部短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隔板质量不好或缺损,使极板活性物质穿过,致使正、负极板虚接触或直接接触。

铅酸蓄电池常见问题及解答

铅酸蓄电池常见问题及解答

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问题解答一、铅酸蓄电池为什么会发生爆炸,怎样预防?蓄电池充电到末期,两极转化为有效物质后,再继续充电,就会产生大量的氢、氧气体。

H2:O2以2:1的体积析出。

按氢、氧气体的电化当量计,每过充电1Ah,产生0.4181L氢气和0.20907L氧气。

当这种混合气体浓度在空气中占4%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轻则损坏蓄电池,重则伤人、损物。

预防的办法是:1、控制充电量,不过充电,以减少气体析出量。

充电室内,严禁明火,保持通风。

2、充电中,接线点要牢固,避免因松动产生火花。

3、使用中采用低压恒压充电,析气量少。

4、预防蓄电池外壳裂痕、电解液渗透、渗到电缆沟,引起线路短路产生火花,起火爆炸。

5、免维护型蓄电池虽经密封处理,设排气阀,蓄电池内部蓄存一定量的氢、氧气体,一旦排气阀失效或不灵,内压过大,也会将电池凸裂,甚至爆炸、起火。

因此,必须保持排气阀的可靠。

二、蓄电池极板活性物质脱落是什么原因,怎样判断?电池极板活性物质分别是二氧化铅、多孔金属铅。

在长期作用中蓄电池不断充电和放电,极板活性物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体积发生变化,膨胀、收缩反复进行,活性物质逐渐变得松软脱落,特别是正极板更明显,应视为正常。

有的蓄电池出现早期大量活性物质脱落,则是一种不正常现象。

其特征是:容量下降,温度升高,电解液浑浊,析气量大。

造成活性物质脱落的原因有:1、充电电流过大,时间过长,温度过高,产生大量的氢、氧气体,过分的冲击活性物质。

2、经常过放电,生成大量硫酸铅,体积过分膨胀,结合力下降。

3、电解液密度低,严寒季节电解液结冰,活性物质被冰晶胀裂,失去结合力。

4、电解液密度大,腐蚀性大,活性物质机械强度下降,以及内部短路等因素。

5、经常过充电,活性物质过度氧化,疏松,板栅受到腐蚀,失去承载活性物质能力。

6、经常处于高温下充电,正极活性物质形成泥浆软化,易脱落。

7、长期大电流充电、放电,极板产生弯曲,活性物质附着能力差,易脱落。

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N o n g j i y u w e i x i u蓄电池在使用中常见的故障有:极板硫化、活性物质脱落、自行放电和内部短路等。

产生以上故障的原因,除自然损坏、制造质量差外,绝大多数是由于维护使用不当造成的。

因此,了解这些故障的原因,做到正确维护和使用,是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的关键。

蓄电池是拖拉机电器系统的心脏,使用与维护不当就会在极板上产生不易溶解、且阻止电解液渗入极板的硫酸铅粗粒,引起蓄电池内化学反应迟缓,内阻显著增加,严重时将会造成整个蓄电池报废。

1.极板硫化蓄电池极板硫化是指蓄电池在放完电或充电不足的情况下长期放置,其极板上生成白色坚硬的硫酸铅结晶。

这种坚硬的硫酸铅结晶颗粒粗大,充电时又非常难于转化为活性物质,且容易堵塞极板空隙,使蓄电池内阻增加,容量大幅度下降。

故障现象:在充电过程中,温度与电压迅速上升,且过早沸腾。

放电时,电压很快下降。

故障原因:①蓄电池长期处于半充电或完全放电状态,在温度变化时,硫酸铅反复溶解,反复结晶,晶粒不断增大,形成导电不良的粗晶粒硫酸铅;②液面过低,极板裸露氧化,再遇到电解液后,生成难溶解的硫酸铅;③电解液比重过高、温度过高和放电电流过大时,化学反应加剧,硫酸铅沉积速度过快,晶粒粗大;④电解液不纯,加剧自放电,也是极板硫化原因之一。

极板硫化后的处理:极板硫化较轻的蓄电池,可用2~3A的小电流长时间充电,即过充电,或用全放、全充的充放电循环的方法使活性物质还原。

硫化严重的蓄电池,可用去硫充电的方法消除硫化。

硫化严重不易恢复的只能报废。

2.极板活性物质脱落极板活性物质脱落,主要是指正极板上的硫酸铅脱落,电解液变为褐色。

故障现象:充电时电压上升过快,沸腾过早,密度达不到规定值;放电时电压下降过快,容量下降。

故障故障原因:①充电电流过大或长期过充电,大量水被电解,产生大量气体,极板活性物质孔隙中气压过高,电解液温度过高,极板变形,造成活性物质脱落。

②长时间大电流放电,尤其是低温时大电流放电,硫酸铅急剧形成,体积严重膨胀,使活性物质脱落。

最全面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和机理分析

最全面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和机理分析

最全面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和机理分析一、铅酸蓄电池故障和一般机理1、反极的现象及原因铅酸蓄电池的反极系指蓄电池的正负极发生了改变,反极现象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铅蓄电池在装配组装时某单格电池极群组接反或整个电池极群组接反。

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铅酸蓄电池灌完酸用电压表测量端电压时其端电压值小于各单体蓄电池额定电压之和的现象或出现端电压为负的现象。

另一方面是铅蓄电池在容量放电时在多个串联使用中,由于某个蓄电池(或某单体蓄电池)容量较低或完全丧失容量。

在放电时这个电池很快被放完电被其它电池进行反充电,使原来的负极变成正极,原来的正极变成负极,端电压出现负值的现象。

对于前一种反极故障,在测量蓄电池端电压时(多个单体电池组成的蓄电池)都可发现,若有一个单体电池反极,不仅失去该电池的2 V电压,而且还要增加2 V反电压,端电压要降低4V左右。

例如,对于额定电压为12 V的电池,如测量其端电压为8 V左右,说明有1个单格电池反极。

如测量其端电压为4 V左右说明有2个单格反极,如测量其端电压为-4 V左右说明有4个单格反极,如测量其端电压为-12 V说明6个单格均反极。

对于后一种反极故障,其端电压值(负值)随放电情况而不同。

一般在检测时,对于这种情况要及时将蓄电池从放电线路中摘除下来,以免对蓄电池有所损坏。

2、短路现象及原因铅酸蓄电池的短路是指铅酸蓄电池内部正负极群相连。

铅酸蓄电池短路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路电压低,闭路电压(放电)很快达到终止电压。

(2)大电流放电时,端电压迅速下降到零。

(3)开路时,电解液密度很低,在低温环境中电解液会出现结冰现象。

(4)充电时,电压上升很慢,始终保持低值(有时降为零)。

(5)充电时,电解液温度上升很高很快。

(6)充电时,电解液密度上升很慢或几乎无变化。

(7)充电时不冒气泡或冒气出现很晚。

造成铅酸蓄电池内部短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隔板质量不好或缺损,使极板活性物质穿过,致使正、负极板虚接触或直接接触。

阀控式全密封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问题及原因

阀控式全密封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问题及原因
阀控式全密封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问题及原因
故障问题
现象
造成原因
一、过放电
1、2v电池电压低于1.8 v(通常只有0-1.5v)
2、12v电池电压低于10v,6v电池电压低于5v
1、浮充电压长期低于说明书要求的范围,电池长年亏电。 2、长期停止充电。 3、循环使用的电池每次补充电不足。 4、按一定的电流放电,放到终止电压后仍继续放电,放电后又不及时充电或充电不足。
1、隔板破损或穿透。
2、有铅粒落入电池内部。
四、电池渗漏电液
1、池壳或池盖明显因撞击摔打而破裂。
运输或搬运、安装或其他意外造成的撞击。
2、电池的极柱阀帽渗漏
大电流长期充电造成外壳变形,渗漏
极柱严重扭曲,撞击造成极柱渗漏
3、电池壳与盖封合处漏酸
热封或粘合壳盖不牢固
五、外观破损
极柱断裂或电池外表损伤严重
5、电池贮存期过长。
二、过充电
1、电池外壳各单格均鼓张,明显变形(电池使用时的轻微鼓胀,变形属正常现象)。
2、电池容量变小(电液趋于干枯)。
3、严重者端极柱基部渗酸。
4、一组电池中电压参差不齐。
1、浮于45℃,但浮充电压未按要求进行缩减(以25℃为标准,环境温度每升1℃,电压降低3mv)。
接线不当扭断或意外原因撞断极柱及造成电池外观破损
运输或搬运造成
六、气阀故障
1、电池中某单格外壳严重鼓胀甚至造成胀破了外壳。
阀帽与阀座在顶面的接触部位发生了异常的粘结造成电池不能向外排气。
2、电池在存放一段时间(2-6个月)后某电池的开路电压或闭路电压明显比其他电池低(2v电池低于2v,6v电池低于5.5v,12v电池低于11v)将电池面上的盖片打开时其中的一个或两个阀帽的顶面中心部位无凹陷(正常应有凹陷)现出。

蓄电池运行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蓄电池运行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置、远动终端(RTU)以及逆变电源等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对保证变电站所有一、二次设备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用。

蓄电池组作为直流电源装置中的重要支柱地位举足轻重,在电网出现较大事故时,整流电源装置的交流电源往往失去,这样蓄电池组成为唯一的直流电源的提供者,成为保证直流不全停的最后一道防线。

随着技术的进步,阀控密封式蓄电池(包括铅酸电解液、硅盐电解液和胶体电解液等多种)以其重量轻、占地少、污染小等优点,大规模地取代了普通铅酸蓄电池。

阀控密封式电池组在具有突出技术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测试困难,不能补充电解液,对浮充、使用环境要求较高等不足之处。

更重要的是,由于阀控密封式蓄电池在应用的初期,个别生产厂家为急于占领市场,不切实际地宣扬该种蓄电池可以免维护,运行单位对该种蓄电池也缺乏认识,客观导致了不少蓄电池组的维护跟不上,运行环境恶劣。

因此,加强蓄电池组的运行管理,提高其维护水平工作刻不容缓。

蓄电池运行维护现状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标准》《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直流电源系统检修规范》于2005年开始制定,2006年正式实施。

在此之前,由于标准不明确、不统一,各供电公司的蓄电池组的维护工作开展极不均衡。

一般220kV变电站基本配置了200~300Ah两组蓄电池;1lOkV变电站基本配置了200Ah或以下的一组蓄电池。

目前,多数单位缺乏必要的专业仪器仪表对蓄电池参数进行全面检测。

尤其对蓄电池组容量测试大多沿用传统的大电阻放电人工记录的方法。

随着电网建设的加快,维护人员并没有随之增加,定期检测手段也没有革新,仍按传统的每周对蓄电池组各单体电池进行测量等。

蓄电池组端电压与容量并没有直接关系,从电压测量无法准确地判断出电池组的整体容量。

群菱能源专注于后备电源蓄电池维护检测领域,主要产品有:以上设备累计供货上千套,设备应用于:电信通信、电力设施、机场枢纽、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电脑机房、医院学校、油田化工、宾馆商厦、高级住宅及工程施工等部门机构的后备电源日常运维测试工作。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及原因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及原因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及原因蓄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的装置。

它在电动车、UPS等设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故障。

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蓄电池常见的故障及其原因。

首先,最常见的蓄电池故障是容量衰减。

容量衰减指的是蓄电池储存和释放电能的能力逐渐减弱。

导致容量衰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循环次数过多:蓄电池的循环次数是有限的,当循环次数达到一定的程度后,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会发生氧化、硫化等反应,从而降低了电池的容量。

2.高温:高温是导致蓄电池容量衰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高温环境下,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加剧,电池的容量会迅速下降。

3.深度放电:频繁进行深度放电也是容量衰减的原因之一。

深度放电会损害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导致容量减小。

其次,另一个常见的蓄电池故障是自放电。

自放电是指在不使用的情况下,蓄电池内部自行消耗电荷并放电的现象。

造成蓄电池自放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内部反应:蓄电池内部存在各种化学反应,即使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仍会发生。

这些反应会导致蓄电池自放电。

2.温度:温度对蓄电池自放电有显著影响。

较高的温度会加剧蓄电池自放电的速度。

3.使用条件:蓄电池在高温、潮湿或低温的环境中使用时,自放电的速度会更快。

第三,蓄电池还常出现充电问题。

充电问题包括无法充电、充电时间过长等情况。

造成蓄电池充电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充电器故障:充电器可能存在问题,如输出电压不稳定、电流过大等,导致蓄电池无法正常充电。

2.充电方式不当:蓄电池有不同的充电方式,如果选择了不适合的充电方式,也会导致充电问题。

3.蓄电池老化:蓄电池老化会导致内阻增加,电池的充电效率降低。

最后,蓄电池还会出现漏液问题。

蓄电池漏液是指电池外壳发生泄漏,导致电池液体流出。

造成蓄电池漏液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过充:如果蓄电池过度充电,会导致电池内部压力过大,从而造成电池外壳破裂,导致液体泄漏。

2.振动:蓄电池容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受到振动,也会导致容器破裂,液体泄漏。

铅酸电池的常见故障

铅酸电池的常见故障

铅酸电池的常见故障铅酸电池是一种常见的蓄电池,经常被用于各种应用,如汽车、UPS等。

然而,铅酸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1. 电池容量衰减铅酸电池容量衰减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

这是因为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活性物质的损耗和电池内阻的增加,导致电池容量减小。

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避免过度充放电,尽量保持电池在20%~80%的电量范围内;- 定期进行均充均放,以平衡电池内部化学物质的分布;- 控制电池的工作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定期检查电池的电解液浓度,及时添加蒸馏水或电解液。

2. 电池极板腐蚀铅酸电池极板腐蚀是另一种常见的故障。

在使用过程中,电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会与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硫酸盐的沉淀物。

这些沉淀物会附着在极板上,增加电池内阻,降低电池的容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清洗电池极板,去除附着的硫酸盐沉淀物;- 使用纯净的电解液,避免电解液中含有杂质和杂质;- 控制电池的工作温度,避免过高的温度加速极板腐蚀。

3. 电池内部短路电池内部短路是一种严重的故障现象,会导致电池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发生爆炸。

电池内部短路的原因可能是电池外壳破损,导致正负极之间发生直接接触,或者是电池内部的隔膜损坏。

为了避免电池内部短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检查电池外壳,如有破损及时更换;- 避免电池受到剧烈外力撞击,以免造成外壳破损;- 使用质量可靠的电池,避免电池隔膜的损坏。

4. 电池极板硫化电池极板硫化是铅酸电池的常见故障之一。

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极板上的铅会与硫酸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铅的沉淀物。

这些沉淀物会附着在极板上,增加电池内阻,降低电池的容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进行均充均放,以促进硫酸盐的扩散和分布;- 避免长时间放电或过度充电,以减少极板硫化的可能性;- 控制电池的工作温度,避免过高的温度加速极板硫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全面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和机理分析快点动力新能源1、反极的现象及原因铅酸蓄电池的反极系指蓄电池的正负极发生了改变,反极现象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铅蓄电池在装配组装时某单格电池极群组接反或整个电池极群组接反。

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铅酸蓄电池灌完酸用电压表测量端电压时其端电压值小于各单体蓄电池额定电压之和的现象或出现端电压为负的现象。

另一方面是铅蓄电池在容量放电时在多个串联使用中,由于某个蓄电池(或某单体蓄电池)容量较低或完全丧失容量。

在放电时这个电池很快被放完电被其它电池进行反充电,使原来的负极变成正极,原来的正极变成负极,端电压出现负值的现象。

对于前一种反极故障,在测量蓄电池端电压时(多个单体电池组成的蓄电池)都可发现,若有一个单体电池反极,不仅失去该电池的2 V电压,而且还要增加2 V反电压,端电压要降低4V左右。

例如,对于额定电压为12 V的电池,如测量其端电压为8 V左右,说明有1个单格电池反极。

如测量其端电压为4 V左右说明有2个单格反极,如测量其端电压为-4 V左右说明有4个单格反极,如测量其端电压为-12 V说明6个单格均反极。

对于后一种反极故障,其端电压值(负值)随放电情况而不同。

一般在检测时,对于这种情况要及时将蓄电池从放电线路中摘除下来,以免对蓄电池有所损坏。

2、短路现象及原因铅酸蓄电池的短路是指铅酸蓄电池内部正负极群相连。

铅酸蓄电池短路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路电压低,闭路电压(放电)很快达到终止电压。

(2)大电流放电时,端电压迅速下降到零。

(3)开路时,电解液密度很低,在低温环境中电解液会出现结冰现象。

(4)充电时,电压上升很慢,始终保持低值(有时降为零)。

(5)充电时,电解液温度上升很高很快。

(6)充电时,电解液密度上升很慢或几乎无变化。

(7)充电时不冒气泡或冒气出现很晚。

造成铅酸蓄电池内部短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隔板质量不好或缺损,使极板活性物质穿过,致使正、负极板虚接触或直接接触。

(2)隔板窜位致使正负极板相连。

(3)极板上活性物质膨胀脱落,因脱落的活性物质沉积过多,致使正、负极板下部边缘或侧面边缘与沉积物相互接触而造成正负极板相连。

(4)导电物体落入电池内造成正、负极板相连。

(5)焊接极群时形成的“铅流”未除尽,或装配时有“铅豆”在正负极板间存在,在充放电过程中损坏隔板造成正负极板相连。

3、极板硫酸化现象及原因极板硫酸化系是在极板上生成白色坚硬的硫酸铅结晶,充电时又非常难于转化为活性物质的硫酸铅。

铅酸酸蓄电池极板硫酸化后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1)铅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压上升的很快,其初期和终期电压过高,终期充电电压可达2.90V/单格左右。

(2)在放电过程中,电压降低很快,即过早的降至终止电压,所以其容量比其它电池显著降低。

(3)充电时,电解液温度上升的快,易超过45℃。

(4)充电时,电解液密度低于正常值,且充电时过早地发生气泡。

(5)电池解剖时可发现极板的颜色和状态不正常。

正极板呈浅褐色(正常为深褐色),极板表面有白色硫酸铅斑点,负极板呈灰白色(正常为灰色)极板表面粗糙,触摸时如同有砂粒的感觉,并且极板发硬。

(6)严重的硫酸盐化,极板形成的硫酸铅白色结晶体粗大,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复原成活性物质。

造成极板硫酸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铅蓄电池初充电不足或初充电中断时间较长。

(2)铅蓄电池长期充电不足。

(3)放电后未能及时充电。

(4)经常过量放电或小电流深放电。

(5)电解液密度过高或者温度过高,硫酸铅将深入形成不易恢复。

(6)铅酸蓄电池搁置时间较长,长期不使用而未定期充电。

(7)内部短路局部作用或电池表面水多造成漏电。

(8)电解液不纯,自放电大。

(9)电池内部电解液面低,使极板裸露部分硫酸化。

铅酸蓄电池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Pb02和Pb)大部分转变为小粒晶状的硫酸铅,这些松软小粒晶状的硫酸铅是均匀地分布在多孔性的活性物质上,在充电时很容易和电解液接触起作用恢复为原来的物质PbO2和Pb。

如果在使用中由于上述的使用不当的诸原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会逐渐形成结晶粒粗大的硫酸铅,这些粗而硬的硫酸铅晶体体积大、导电性差,因而会堵塞极板活性物质的细孔,阻碍了电解液的渗透和扩散作用,增加了电池的内电阻,同时,在充电时,这种粗而硬的硫酸铅不如软小晶粒的硫酸铅容易转化为PbO2、和Pb。

若历时过久,这些粗而硬的硫酸铅就会失去可逆作用,结果使极板的有效物质减少放电容量降低,使用寿命缩短。

4、极板弯曲和腐蚀断裂极板弯曲多发生于正极板,而负极板很少发生,有的负极板弯曲则是由于正极板弯曲过甚而迫使负极板亦随之弯曲所致。

极板的断裂多发生于使用寿命过程中,由于板栅腐蚀,强度变小,造成极板断裂,尤其正极板栅表现更为严重,造成极板弯曲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极板活性物质在制造过程中因形成或涂膏分布不均匀,因此,在充放电时极板各部分所起的电化作用强弱不均匀,致使极板上活性物质体积的膨胀和收缩不一致而引起弯曲,有的造成开裂。

(2)过量充电或过量放电,增加了内层活性物质的膨胀和收缩,恢复过程不一致,造成极板的弯曲。

(3)大电流放电或高温放电时,极板活性物质反应较激烈,容易造成化学反应不均匀而引起极板弯曲。

(4)蓄电池中含有杂质,在引起局部作用时,仅有小部分活性物质变成硫酸铅,致使整个极板的活性物质体积变化不一致,造成弯曲。

造成正极板腐蚀断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制造板栅合金工艺有问题,引起极板在充放电过程中不耐腐而断裂。

(2 )充电时,正极板栅处于阳极极化的条件下,经常过量充电是正极板腐蚀断裂的主要原因。

(3)电解液密度过高,温度过高,正极板氧化腐蚀加剧。

(4)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中,含有对正极板栅有腐蚀作用的酸类或其它有机物盐类,都会逐渐腐蚀正极板栅。

这些对正极板栅有害的酸类、盐类可能来自硫酸、蒸馏水中,也可能从隔板或其它部件里浸出,因此,在充放电循环中,极板或正极扳栅不断地被腐蚀。

(5)正极板受腐蚀的过程,也就是氧化膜生成的过程,因此板栅的线性尺寸有所增加,这就造成了板栅的变形或膨胀。

正极板栅腐蚀和变形的特征:(1)电解液混浊,极板呈腐烂状。

(2)正极板活性物质,由于板栅受到腐蚀而失去了应有的强度和凝固性,造成脱落,这种脱落往往是呈块粒状。

(3)由于正极板栅的腐蚀,引起活性物质脱落,这不仅破坏了活性物质的细孔组织,而且有效物质的数量也逐渐减少。

这必然造成电池的容量下降,循环寿命缩短。

正极板栅腐蚀机理:(1)二氧化铅表面析出氧腐蚀:当阳极充电时,正极析出氧,这些氧以“超化学当量的原子”的形式进入二氧化铅的晶格中,并透过氧化物层扩散到金属表面,把金属氧化。

氧化金属是决定铅的正极腐蚀速度的基本过程,温度升高极化加强,引起氧扩散速度增加,腐蚀速度加快。

(2)催化腐蚀:二氧化铅在正极析出氧的反应中是一种催化剂。

氧在析出时,是以中间产物自由基的形式出现。

例如:.OH、˙O˙、.H2SO4等,这些中间产物在二氧化铅表面复合,引起二氧化铅膜松散,因而使膜下的金属溶解,引起腐蚀。

(3)铅——二氧化铅固相反应腐蚀:板栅合金中的铅与活性物质二氧化铅之间有接触电位差,这个电位差是电子从铅向二氧化铅迁移的原因,所以产生腐蚀。

(4)二氧化铅中有两种结晶,即α—Pb02和β—Pb02与板栅直接接触的那一层大半是α—Pb02外层大部分是β—Pb02,而阳极腐蚀的基本产物是α—Pb02。

(5)正极板在阳极极化时腐蚀,基本上是沿着晶粒边界进行的.由于在合金每一小晶粒的外层都有另一固溶体的外层,于是在晶粒之间形成了组份与晶粒本身不同的夹层——晶间夹层,合金腐蚀发生在夹层里。

5、活性物质脱落铅酸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极板的活性物质渐渐因损坏而脱落,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循环充放电未期,主要特征是在电解液中有沉淀物,电池容量下降。

活性物质的脱落,如果是电池的使用寿命接近终止时,活性物质的脱落已是正常现象,但是在下列情况时,同样造成极板的活性物质脱落。

(1)负极板由于添加剂比例不当,在充放电过程中引起活性物质膨胀脱落。

(2)充放电电流大或过量充放电,长期过放电。

(3)充电时电解液温度、密度过高。

(4)放电时外电路发生短路。

(5)电解液不纯。

(6)极板硫酸化或板栅腐蚀断裂。

6、容量降低铅酸蓄电池放电时达不到额定容量或在充放电过程中容量降低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1)极群局部短路。

(2)电池串联焊接部位有虚假焊存在。

故初期容量尚可,随着充放电过程,假焊部位产生氧化膜虽可导电,但效果不佳。

(3)板栅腐蚀极板断裂,活性物质脱落。

(4)极板硫酸化。

(5)容量放电时电流偏大,电解液密度偏低或电解液液面高度不够。

(6)充放电设备、测量仪表超差或出现故障。

(7)放电时,电解液温度过低。

7、电压异常铅酸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异常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开路电压低或充放电时电压均低。

(2)放电时电压迅速下降到终止电压停止放电后很快恢复较高的电压。

(3)充电时电压上升很快很高,停止充电时,电压下降的过低过快。

(4)放电时电压出现负值。

(5)充电时电压上升且电压偏低。

造成电压异常现象一般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内部短路、反极。

(2)极板硫酸化。

(3)极板腐蚀断裂,活性物质脱落。

(4)电解液密度低或高。

(5)测量仪器仪表超差或故障。

(6)连接处接触不良。

(7)负极板收缩纯化。

(8)过量放电。

(9)充电不足。

(10)自放电大8、起动性能差铅酸蓄电池起动性能差是指在大电流放电时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值。

一般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1)蓄电池连接条(壁焊处)及端柱与极柱联接处,汇流排与极板连接处出现虚焊假焊,致使起动性能不佳或无法起动。

(2)电解液密度低、内阻大、隔板内阻大。

(3)正极板弯曲及极板硫酸化。

(4)放电设备与蓄电池连接接触电阻大。

(5)极群短路。

(6)活性物质脱落。

(7)放电电流过大。

(8)环境温度过低。

9、循环寿命短铅酸蓄电池寿命提前终止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1)正极板腐蚀、负极板膨胀。

(2)极群短路,极板连电。

(3)隔板损坏或窜位及隔板不耐腐。

(4)充放电循环比例不当。

(5)电解液密度、温度过高或过低,液面高度不够。

(6)虚焊假焊,极板脱落。

(7)极板硫酸化。

(8)充放电电流过大。

二、解剖与分析当铅酸蓄电池试验终了后或蓄电池出现故障而无法排除时,需要解剖电池观察分析,其步骤如下:1、外观检查(图示活性物质有沉淀,说明活性脱落严重)(1)检查蓄电池槽有无破损及裂纹。

(2)测量电解液密度值,电池端电压及每个单格电池电压情况。

(3)检查蓄电池端柱及连接条情况。

2、解剖观察(1)橡胶壳蓄电池放入较高温度环境中待其封口剂软化以后,用小刀将封口剂剔出,用铁锯将连接条锯断,用铁勾将每个极群组拉出,放入铁盘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