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大巧若拙

( dàqiǎo ruòzhuō)

解释若:似。拙:笨拙。指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

出处先秦•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分句;指不暴露自己

示例马南邨《燕山夜话•艺术的魅力》:“真正的大画家,却是~,独创新面貌。

近义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反义词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老子的美学观点。意为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应是不作修饰的。语自《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里老子以“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分析了巧与拙的辩证关系。认为真正的巧不在于违背自然的规律去卖弄自己的聪明,而在于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在这种顺应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得到实现。老子提出的“大巧若拙”虽本意不在审美,而在说明“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但它却恰恰说出了一切高度成功的艺术创作所具有的特征。任何杰出的艺术作品都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高度统一。在老子提出“大巧若拙”之后,巧拙的辩证关系问题逐渐成为中国美学经常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巧若拙章

大巧若拙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