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肺复苏—BLS(识别)
识别
判断: 医务人员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同时快速检查呼吸,如 果没有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则施救 者应怀疑发生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早期濒死喘息常见, 会与正常呼吸混淆。而且即使是受过培训的施救者单独检 查脉搏也常不可靠,而且需要额外的时间。因此假如成年 患者无反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施救者应立即CPR, 不再推荐“看,听,感觉”呼吸的识别办法。 →重呼轻拍 启动急救系统 (EMS)、找到AED : 呼救EMS系统:地点、呼救电话、事件、人数、伤 员情况、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
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 肘、肩关节伸直,以髋 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 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 力进行按压。
心肺复苏—BLS(CAB)
频率:100次/分→至少100次/分 按压幅度:胸骨下陷4~5cm→至少5cm 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 按压-通气比值:30:2 (成人、婴儿和儿童)
注意点:
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妨碍 头部血供。不应在正常人体练习触摸颈动脉。 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秒。 未触及搏动表明心搏已停止,注意避免触摸感觉错 误(可能将自己手指的搏动感觉为患者脉搏)。 判断应综合审定,如无意识,皮肤粘膜紫绀,再加 上触不到脉搏,即可判定心搏已停止。
(二)非心源性心搏骤停
1、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停止:如气管异物、气道组织水肿、 窒息等,巴比妥类等药物过量及头部外伤等也可致呼吸停 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可引起。 2、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3、药物中毒或过敏 4、血栓:大面积肺栓塞可导致猝死 5、电击、雷击或溺水 6、其他
6“H” 低血容量、低氧血症、低/高温、电解质降低/ 升高、低/高糖血症、酸碱失衡 6“T” 创伤、张力性气胸、肺栓塞、心脏栓塞、心脏 压塞、药物过量
他把开放气道(Airway,步骤A)、人工呼吸 (Breathing,步骤B)与胸外按压(Chest compressions,步骤C)相结合,创造了心肺 复苏术。通过由志愿者进行实际操作实验,结果 证明,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通过采用口对口 人工呼吸法有效的挽救生命。
基础生命支持(BLS) CPCR 进一步生命支持(ALS)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 CPR与ECG指南:每5年修订一次,心肺复苏2010 心肺脑复苏 第一反应员:指经过急救培训获得证书,能提供院前救护 的人员
彼得· 沙发(Peter Safar)(1924年4月12 日—2003年8月2日),捷克裔奥地利人,医生, 被誉为“现代心肺复苏术之父”。 沙发与詹姆斯· 埃兰医生(James Elam)共同 创造了由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 法和徒手胸外按压组成的心肺复苏术。
1856年以后,辅助呼吸方法的研究
现代CPCR
产生与描述阶段
1936年-----动物模型的建立(Negovsky) 1956年-----电除颤(Zoll) 1958年-----口对口人工呼吸(Safar) 1960年-----胸外心脏按压(Kouwenhoven) 1966年-----定义了CPR(美国科学院)
心脏停搏后4分钟内,90%为室颤,4分钟 后,则多为心室静止。
一旦呼吸心跳停止,时间就是生命!
注:非专业人员不再要求判断脉搏,而要求检查 循环体征;正常呼吸、咳嗽、运动反应消失,即 开始复苏。 注:不应要求上述所有临床表现都具备,不要反 复听心音、测血压,不要等待心电图结果才肯诊 断,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学习要点
心搏骤停、猝死、生存链的概念 心搏骤停的类型和判断 BLS流程及其方法技术 ACLS的流程,除颤方法及药物应用
心搏骤停的表现? 什么是心肺脑复苏? 生活中遇到什么情况进行心肺复苏? 做or不做? 怎样做? 由谁做?
CPR
复苏的 历史回顾
心肺复苏—BLS(CAB)
胸部按压:
部位: 胸骨中、下1/3交 界处 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 处 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 救者一侧的胸廓肋缘,手 指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 取剑突上两横指,另一手 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置 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 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 起。
心肺复苏—BLS(CAB)
现代CPCR
应用阶段(60年代) 广泛采用阶段(70年代) 改良与完善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 产生胸泵学说及辅助方法,药物治疗,脑 复苏。 价格与效益评价阶段(近十年)
现代CPCR
1974---开始面向公众进行心肺复苏培训 1980---ACLS指南第一次制定(高级心脏生命 支持) 1986---儿童BLS、ALS指南制定 1992---成立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筹备委员会 2000---第一次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制定 2005---第二次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制定
二、心脏骤停的类型
三、临床表现
心音消失; 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到; 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 瞳孔散大; 面色苍白、青紫。
心脏停搏
3~5秒,病人有头晕、黑曚; 5~10秒后,晕厥、意识丧失; 20~30秒呼吸停止; 30~60秒出现瞳孔散大。
辅助检查以心电图最为重要
A.保持气道通畅。
B.人工呼吸。 C.胸部按压。
(ABC→CAB)理由
一、绝大多数心跳骤停发生在成人,而在各年龄段的患者中,发现心脏
骤停最高存活率者均为有目击的心脏骤停,且初始心律是室颤(VF) 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在这些患者中,基本生命支持的关 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二、在ABC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呼吸、寻找防护装 置或收集并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中,胸外按压往往会被延误。 更改 为CAB程序,可以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同时能尽量缩短通气的延误。 三、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由任何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这可能 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障碍可能是ABC程序,该程序的第一 步是施救者认为最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并人工呼吸。假如先进行 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的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 四、对于心脏病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或同时进行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的存活率相近。
开放气道: ●去除气道内异物:舌根后坠和异物阻 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原因。开放 气道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如无颈部 创伤,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 可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食指将 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套或手指缠纱 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 ●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外伤时)
心肺复苏—BLS(CAB)
为确保有效按压: 1)患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
2)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按压的方向 与胸骨垂直 3)对正常体型的患者,按压幅度至少5cm 4)每次按压后,双手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放松 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双手位置固定。 5)在一次按压周期内,按压与放松时间各为50%。 6)每2min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7)CPR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
心肺复苏—BLS(CAB)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心肺复苏—BLS(CAB)
心肺复苏—BLS(CAB)
高质量心肺复苏: •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100次 •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厘米 •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 避免过度通气
心肺复苏—BLS(CAB)
一看、二听、三感觉
将病人放置适当体位
复苏体位 适用于心 跳呼吸停止病人。将 病人放置于仰卧位, 使病人头、颈、躯干 平直无弯曲,双手放 于躯干两侧。
复苏后体位 适用 于心跳呼吸存在, 处于昏迷状态的病 人。尽量取正侧位, 头偏向一侧,且体 位不应造成病人进 一步损伤。
心肺复苏—BLS(CAB)
第一节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是指心脏 突然停止跳动而不能排出血液。
意识丧失 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停止 瞳孔散大
临床表现
猝死
平素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中 的患者,突然发生意料之外的循环呼吸停 止,在发病6h内死亡。
由心血管病变引发的猝死又称为心源性猝死。
一、病因
导致心脏呼吸骤停的原因众多,80%以上是由 于心血管疾病所致,20%左右为其他原因。 (一)心源性心搏骤停 1.冠状动脉病变(主要原因) 2.心肌炎和心肌病变 3.瓣膜性心脏病变 5.先天性心脏病变 6.主动脉病变
古老复苏法
体温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因素:加温法 (持续到19世纪) 死亡相当于睡眠状态:唤醒法(持续到20 世纪) 溺水是由于吸入水太多:震荡法和倒灌法 (18世纪)
古老复苏法
圣经中有Elisha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 Shunammite儿子的描述(公元前1300年) 《金匦要略》(公元2世纪):
现代心肺复苏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1956——zoll——体外电击除颤
现代心肺复苏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1958——peter S——口对口呼吸法
现代心肺复苏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1960——Willivn K.H——胸外心脏按压 kouwenhoven——不开胸心脏按压术
美国心脏病协会(AHA)1974年开始制定心肺 复苏指南。 1980 1986 1992(第四版CPR指 南最为普及和广泛应用) 2000年首次以循证医学方法制定指南。 《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 2005年对其进行修订《循环》杂志上发表。 《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
脉搏检查:
1岁以上触颈动脉,1岁以下肱动脉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10秒内没 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如果 有的话)。
心肺复苏—BLS(CAB)
判断循环:触摸颈 动脉搏动
1、颈动脉位置: 气管与 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 沟内。 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 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 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 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 2-3cm,至胸锁乳突肌 内侧缘凹陷处。
第二个ABCD(ALS)
A: Airway(气管内插管) B: Breathing(机械通气) C: Circulation(静脉穿刺,心律失常的识别和给药) D: Defibrillation diagnosis(病因的鉴别,寻找、识别和 处理可逆性病因)
3、生存链
对突然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规律有序 的步骤、规范有效的救护措施,将这些抢救序列一环 形形式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挽救生命的“生命链”
“……徐徐抱解,一人以手按胸上数动之,一人摩锊臂 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如此一炊顷, 气从口出,呼吸眼开……”
古老复苏法
荷兰18世纪抢救方法(1774)
加温 清除吞入或吸入的水 刺激法 风箱吹气法
古老复苏法
1856年英国急救法
小心搬运病人 保暖 清理口腔和鼻腔 加温 易挥发物刺激法
G、估计可治性(gauging)
H、保持和回复人的智能活动(human mentation)
I、强化监护(intensive care)
2、两阶段四步骤法 第一个ABCD(BLS)
A: B: C: D: Airway(开放气道) Breathing(呼吸支持) Circulation(循环支持) Defibrillation(除颤)
识别并启 动急救系 统
尽早心肺 复苏胸外 按压
快速除颤
有效的高 级生命支 持
复苏后监 护
(二)基础生命支持
识别 心肺复苏(CPR)(ABC→CAB) 胸部按压(C,compression) 开放气道(A,airway) 人工呼吸(B,breathing) 除颤
2005版
2010版
C.胸部按压。 A.保持气道通畅。 B.人工呼吸。
延续生命支持(PLS)
成功率Baidu Nhomakorabea
抢救及时 措施有效 手法正确
二、步骤与方法
1、三阶段九步骤法 基础生命支持(BLS)
Ⅱ期:高级生命支持(ALS)
D、给药(drug)
E、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 F、除颤(fibrillation treatment)
Ⅲ期:长期生命支持(P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