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五部研究

合集下载

高句丽五部研究(一)

高句丽五部研究(一)

高句丽五部研究(一)【摘要】中、朝史书对高句丽五部的名称记载不同,但可以发现两种史料间的对应关系。

高句丽五部以夫余人为主,融合了秽貊及部分汉族。

各部的部长都不止一人,且地位不是平等的。

在高句丽建国之初,五部的部长拥有行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权力,既是领主,也是中央官。

随着对外扩张中高句丽国家机构的完善,五部的部长渐演变为地方官,形成五耨萨制,各方面权力受到制约。

五部也不再强调部族的意义,而是成为行政区划概念。

【关键词】高句丽;五部;秽;貊AStudyoftheFiveBusofGaoGouliAbstract:ThereliesdifferentbetweentheChineseandKoreanhistorybookonthenameoftheFiveBusof GaoGouli.Butwecandiscovertheonetoonerelationshipbetweentheretwohistoricalmaterials.Fuyup eoplewhichintegratewithHuimoandsomeHansarethemainpartoftheFiveBusofGaoGouli.Theheadso ftheseFiveBusaremorethanonepersonwhosestatusareunequal.AttheearlyperiodofthefoundingofG aoGouli,theministerswhoarebothlairdandofficialsofthecentralgovernmenthadpowerssuchasadmi nistration,military,judiciary.WiththeimprovementofthestateinstitutionsofGaoGouliinthecourseofe xternalexpansion,theheadsevolvedintothelocalofficials.TheFiveRusaswasformed,thepowerswerea lsorestrained.FiveBusbecomeaconceptofadministrationaldivisionsinsteadoflayingemphasisonthesi gnificanceoftribes.Keywords:GaoGouliFiveBusHuiMo高句丽以五部为基础建立自己民族的政权,随着政权性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五部进而与中原五方土观念相结合,形成“五褥萨”制。

高句丽历史概述

高句丽历史概述

高句丽历史概述高句丽,建国于公元前37年,灭亡于公元668年.中经二十八代王,历时705年,与我国中原地区的西汉、东汉、魏(三国)、西晋、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北朝的前燕、前秦、后燕、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及隋、唐诸王朝同时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众多的地方民族政权中,可谓存续时间最久者。

高句丽,本来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但由于在其势力扩张的历史演变中,疆域延伸到了朝鲜半岛,进而成为朝鲜半岛历史上三国鼎立(新罗、百济、高句丽)时代的重要角色,从而在阐述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方的历史发展时必然要涉及到高句丽的历史,使高句丽研究倍受中、朝、韩及俄、日等国学术界的关注。

现将有关高句丽的基本情况简介如下:高句丽的名称与族源高句丽,又称高丽。

其名称的由来及含义,迄今尚无定论,有说系“山高水丽”者,有说系“高大黑马”者,也有说是“高城”、“铜马”者,莫衷一是。

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早在高句丽立国之前,汉“武帝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至(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

玄菟复徙居句丽”。

这里所说的高句丽、句丽在今辽宁新宾一带,曾是汉代玄菟郡的属地,该地的早期居民貊人也被称做高句丽人。

另据《汉书•地理志》载“玄菟、乐浪,(汉)武帝时置,皆朝鲜、涉貊、句丽蛮夷”,此处朝鲜与句丽并称,说明古朝鲜与高句丽当时是两个不同的部族群体。

《后汉书•高句丽传》也指出,高句丽南与朝鲜相接。

说明高句丽当时并不领有古朝鲜,古朝鲜也不包括高句丽。

高句丽的族源应是秽貊族系。

高句丽是秽貊族系的一支。

高句丽的王族,出自夫余,夫余是秽貊族系的另一个分支。

故史书称高句丽是“夫余别种”。

夫余活动在今吉林、长春及其周围地区,高句丽则主要分布在今浑江流域。

高句丽国的主体民族应是吉长地区的涉貊族系(夫余)和浑江的涉貊族系(高句丽)的后裔。

高句丽建国高句丽的始祖是朱蒙。

有关渤海国的考古和历史学研究成果梳理-模板

有关渤海国的考古和历史学研究成果梳理-模板

有关渤海国的考古和历史学研究成果梳理前言渤海国五京是其辖境内重要的地理枢纽和行政统治中心。

从流域的角度观察,渤海上京龙泉府地处牡丹江流域,中京显德府地处图们江中游左岸,东京龙原府则坐落在图们江下游流域的左岸,西京鸭绿府坐落在鸭绿江流域上游的右岸,南京南海府坐落在靠近朝鲜东海的沿海盆地中。

这些地域分别是古代东北的肃慎、秽貊、沃沮、高句丽等民族的活动中心。

渤海国的五京之设对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区域的各个民族政权的五京制度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近十年来,有关渤海国的考古与历史学研究的成果十分丰富,我们择其要点对这些浩如烟海的学术成果进行了扼要的梳理,并就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综述。

一、渤海国五京的地理位置及地理环境(一)渤海国五京之地理位置渤海国五京包括上京龙泉府、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西京鸭绿府和南京南海府,是渤海国的统治中心。

最早对渤海国五京作记载的历史文献是《新唐书·渤海传》。

《新唐书·渤海传》只是介绍了渤海五京的大致地理位置。

经过近一百多年的研究,我们对渤海五京的地理位置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中,较早对渤海上京龙泉府进行实地考察的是清初被流放至宁古塔的流人。

他们的流放地靠近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着作中保留了许多记录渤海上京龙泉府的考察成果。

但是,当时他们错误地认为渤海上京龙泉府可能是“女真人建立的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对这一错误认识提出质疑的则是清乾隆年间的大学士阿桂。

阿桂是乾隆在位时期的重臣,曾两次充任伊犁将军,军功显赫,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

乾隆四十二年(1777),阿桂等人奉敕编撰《满洲源流考》。

据《满洲源流考》载:“考龙泉府即渤海之上京忽汗州也。

”阿桂等人经过实地考察得出此结论。

此后,曹廷杰等人经过实地考察又提出“东京城”即渤海之上京龙泉府遗址的观点。

曹廷杰是清朝末年研究东北地理的专家,他撰写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亚东偏纪要》和《东三省舆地图说》对于东北史地的研究意义重大。

研究发现高丽人竟然不是朝鲜族的祖先

研究发现高丽人竟然不是朝鲜族的祖先

研究发现高丽人竟然不是朝鲜族的祖先研究发现高丽人竟然不是朝鲜族的祖先2015-06-18 13:08高句丽是两汉至唐王朝时期我国东北的边疆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山于受到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的个别学者一直把高句丽所建立的政权看成是独立于我国历史上各王朝之外的政权,把高句丽和我国历代王朝的关系纳人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范围之内,甚至出版的一些书仍然沿用这种观点,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从我国诸多史书,以及一些朝鲜汉文史书的记载看,高句丽和历代中央王朝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直接管理到割据称雄,再到直接管理的过程。

高句丽一直是从属于历代王朝的少数民族。

北魏王朝在太和十五年(491年)将东夷校尉授予高句丽王,虽然是对高句丽称雄东北边疆地区这一事实的承认,但并不是由此放弃了对高句丽的管理,实际上这些属于各王朝臣下性质的官职本身也反映着高句丽仍然是各王朝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只是各王朝对高句丽的管理开始由直接向间接转化,即由直接统治转为羁糜统治。

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称臣纳贡。

从太和十五年(491年)至总章元年(668年),据对有关史书粗略统计,高句丽向北魏王朝纳贡70余次,有时一年多达三次;向南梁王朝朝贡11次;向东魏王朝纳贡12次;向北齐王朝纳贡7次;向隋王朝纳贡11次;向唐王朝纳贡12次。

绘画作品中的高丽人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记载比实际纳贡次数要少。

总之,由于高句丽和各王朝保持臣属关系的程度不同,各王朝对高句丽的要求也有不同。

像北魏王朝由于与高句丽接壤,对高句丽的要求较为严格,它不仅要求高句丽称臣和纳贡,而且还要求高句丽纳质、纳高句丽王室女为妃、限制高句丽对其他王朝称臣等;隋王朝则一直要求高句丽王前来觑见;其他王朝则多是要求高句丽称臣纳贡,保持隶属关系即可。

2。

接受册封。

高句丽在向各王朝称臣纳贡的同时,也接受各王朝的册封。

北魏王朝至唐王朝都对高句丽王进行册封,封号虽然因王朝的不同而有不同,同一王朝的封号也有变化,但基本如下:北魏王朝赐予的封号是安东将军、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好太王时代高句丽地方统治制度研究

好太王时代高句丽地方统治制度研究

好太王时代高句丽地方统治制度研究范恩实【摘要】好太王时代是高句丽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因此地方统治制度也具有承上启下的转折意义。

其制度安排包括:在相对稳定的征服地区,基本上以一座中心城邑为镇城,派出“守事”加以统辖。

至于城邑以外的广大地区,应该主要是当地的被征服土著民户,往往以“谷民”称之。

只有新“略来韩秽”地区,由于百济时代的经营,而形成“城-村”体制。

在旧辽东、玄菟、乐浪地区,修建山城,并沿用了部分汉魏旧城,基本形成重要军镇对附近平地城、小城的统辖格局。

在旧五部核心区,曾一度试图恢复五部体制,但是,随着兴起于征服地区、军事对峙地区的“城-谷”制的发展,王权对城的直接支配日益成为主流;而五部之民被派往各地城邑戍守,则进一步加剧了部落民的离散。

因此,五部体制走向衰落。

当然,在城、谷的基层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千(小兄)-百(百头)-十”的半部落半行政的民户管理体制。

%Since the age in which Gwanggaeto-king reigned was a turning period in Gaogouli history, his local ruling system had accordingly showed an abrupt turn in the history of the ruling system of Gaogouli. The local ruling system was like this: In those relatively stable conquered regions, there was a central city as a ruling center, whose governor was called"Shoushi". And the large-scale area surrounding the central city, there lived the aboriginal inhabitant named "Gumin". Only in the areas newly conquered from the hands of Hanhui, it formed "Cheng-cun" pattern due to the Baekje's ruling. In those areas conquered from the hands of the Central Plains Dynasty, such as Liaodong, Lelang and Xuantu, through building mountain cities and keeping some old cities built by Hanand Wei Dynasty, it had basically shaped the pattern of governance that important military towns dominated the nearby plain cities and small cities. In the former core land of five tribes of Gwanggaeto, once tried to restore the joint management of the five tribes,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eng-gu" system in those con-quered or military confronting regions, the direct governance of the king to the cities had been gradu-ally becoming the dominating pattern. Meanwhile, the tribal organizations were destroyed along with the people of the five tribes being garrisoned to those newly conquered areas. Of course,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basic "Cheng-gu" organization, still was the residence management system of "Qian(Xi-aoxiong)-Bai(Baitou)-Shi", which was semi-tribe and semi-administrative.【期刊名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11页(P1-11)【关键词】高句丽;好太王;地方统治体制【作者】范恩实【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北京 1007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89目前学界普遍把高句丽的政治制度发展分作早晚两个阶段研究,其转折正在好太王时代①好太王,《三国史记》记作“广开土王”,本文除引文外,并作“好太王”。

隋唐时期沈阳地区行政建置述略

隋唐时期沈阳地区行政建置述略

隋唐时期沈阳地区行政建置述略赵晓刚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然而此时的沈阳地区却未得到很好的开发,继高句丽民族占领二百多年之后,经过隋唐两代十余次的征讨,方于公元668年直接纳入大唐帝国管辖之下。

历经战争洗礼的沈阳地区,人口稀少,满目疮痍。

一度辉煌的汉候城地1,在历史上黯然消失了踪迹。

数百年之后,辽代兴起,这里又州县相望,村陌相通,一派繁荣景象。

由于年代久远,史料匮乏,对于这一时期沈阳地区的历史情况及相关的行政建置问题,古今论述较少。

1985年出版的《沈阳地方志资料丛刊》(第六辑)是沈阳建置沿革论文专辑,其中阎万章、王绵厚、林梦辰等先生的文章2中都提到了隋唐时期沈阳地区的行政建置,然其论述各有侧重,有些地方还不是非常明确。

1989年出版的《沈阳市志·综合卷》3对此论述较全面,但对总章元年以后的情况以及一些新材料的运用还嫌不足。

笔者因在沈工作,闲暇之余曾查阅一些相关书刊,通过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特将其列为一个专题,试加论述,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隋代沈阳地区行政建置隋于公元581年建国,公元618年灭亡,它结束了中原地区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此时,占据整个辽东及鸭绿江两岸的高句丽政权也对隋奉表遣使,纳贡受封,属隋王朝的藩属国之一。

(一)隋建立(公元581年)至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高句丽国统治下的沈阳地区。

据《北史》、《隋书》记载,隋代初年今沈阳地区继南北朝以来,仍为高句丽国所据。

据王绵厚先生《高句丽的城邑制度与都城》一文所考,高句丽政权早期实行城邑制度,而在其发展后期,城邑制度开始向中原的郡县制发展。

其标志是,从文咨明王时正式见于记载高句丽变城邑制度为州邑、郡邑制度,同时按汉制,授官以九等品级,实行赋税绢布及粟。

高句丽的城邑制度与中原郡县制的对应关系是,褥萨(比都督)驻守的城池相当于中原的州城,处闾(比太守)驻守的城池相当于郡城,可罗达(比县令)驻守的城池相当于县城4。

高句丽城及其高句丽名(开原刘兴晔)

高句丽城及其高句丽名(开原刘兴晔)

⾼句丽城及其⾼句丽名(开原刘兴晔)⾼句丽城及其⾼句丽名开原刘兴晔⾼句丽设有许多的州、县、城、镇(1)建京之城平壤城,后建为州,中部褥萨,今朝鲜⼈民民主主义共和国⾸都平壤国内城,⾼句丽名不耐或尉那岩城,后建为国内州,国内京,中部褥萨,今吉林省集安市古城汉城,后建为州,后建为州,东部褥萨,今⼤韩民国⾸都⾸尔(2)建部之城夫余城,⾼句丽名助利⾮西,后建为州,也称夫余州、北夫余城、夫余城州、北夫余城,北部(后部)褥萨治城,今辽宁省开原市⽼城街夫余古城新城,⾼句丽名仇次忽,或称敦城,后建为新城州,西部褥萨,今辽宁省抚顺市北⾼尔⼭城辽东城,⾼句丽名乌列忽,后建为辽城州、辽东城州,南部褥萨,今辽宁省辽阳市古城栅城,或本⾼句丽名,后建东栅州,东部褥萨乌⾻城,⾼句丽名屋城,后建为屋城州,南部褥萨(3)建州之城多伐岳城,或本⾼句丽名,后建为多伐岳州积利城,⾼句丽名⾚⾥忽,后建为积利州延津城,⾼句丽名折忽,后建延津州代那城,或本⾼句丽名,后建代那州哥勿城,⾼句丽名⽢勿主城,本⽢勿伊忽,后建为哥勿州卫乐城,后建为卫乐州,今吉林省辉南县辉发古城舍利城,后建为舍利州居素城,后建为居素州越喜城,后建为越喜州,今辽宁省铁岭市新台⼦镇南部懿路村去旦城,后建为去旦州建安城,后建为建安州,今辽宁省盖州市青⽯关堡⾼丽城村东⼭南苏城,后建为南苏州,今辽宁省铁岭市李千户乡摧阵堡⼭城(也称张楼⼦⼭城)盖牟城,后建为盖牟州,唐太宗置盖州,今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屯塔⼭城代那城,或即东那,后建为代那州,今辽宁省开原市⼋棵树镇古城⼦仓岩城,后建为苍岩州,今辽宁省清原县红透⼭镇苍⽯村磨⽶城,后建为磨⽶州,今辽宁本溪市⽯桥⼦镇边⽜⼭城积利城,⾼句丽名⾚⾥忽,后建积利州,今辽宁省⽡房店市得利寺镇崔家屯村识利城,后建识利州拂涅城,后建拂涅州,本靺鞨拂涅部梨⼭城,⾼句丽名加⼫达忽,后建黎⼭州,今辽宁省本溪市草河⼝镇李家堡⼦⼭城诸北城,诸北即卒本,后建为诸北州,今辽宁省桓仁县五⼥⼭城拜汉城,后建拜汉州⽊底城,后建⽊底州,今辽宁新宾县⽊奇镇柴河堡⼭城安市城,⾼句丽名安⼗忽,今辽宁海城市⼋⾥镇英城⼦⼭城(4)建县之城铜⼭县永宁县(5)诸城节城,⾼句丽名芜⼦忽丰夫城,⾼句丽名肖巳忽䄻城,⾼句丽名波⼫忽⼤⾖⼭城,⾼句丽名⾮达忽⽩⽯城,或本⾼句丽名椋喦城,或本⾼句丽名薮⼝城,或本⾼句丽名⽢勿主城,也称⽢勿伊忽凌(夌)⽥⾕城,或本⾼句丽名⼼岳城,⾼句丽名居⼫押杆岳城,⾼句丽名⾻⼫押⾯岳城,或本⾼句丽名⽛岳城,⾼句丽名皆⼫押忽鹫岳城,⾼句丽名⽢弥忽屑夫萎城,⾼句丽名肖利巴利忽橴⽊城,或本⾼句丽名鈆城,⾼句丽名乃勿忽⽊银城,⾼句丽名召⼫忽银城,⾼句丽名折忽⽳城,⾼句丽名甲忽似城,⾼句丽名史忽武厉逻城,或本⾼句丽名附“西抵⼭海关、东抵开原,奉天将军统之。

五胡十六国之三(五燕)历代皇帝【优秀】

五胡十六国之三(五燕)历代皇帝【优秀】

五胡十六国之三(五燕)历代皇帝【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五胡十六国之三(五燕)历代皇帝序号姓名字、别号庙号谥号年数在位时间年号年号时间年龄生卒时间陵寝前燕(337-370)鲜卑族是东胡的一支,游牧在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

东胡同匈奴同种、同源、同文化,因居住在匈奴领地以东,故称东胡。

秦汉之际,东胡强盛,一再向匈奴索取名马、妇女和土地。

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攻破,撤退后,退居在乌恒山的东胡以山为名称“乌恒”,退居鲜卑山的东胡以山为名称“鲜卑”。

至东汉,鲜卑社会发展迅速,其大人燕荔阳曾助汉参与对北匈奴的攻击,促使匈奴政权崩溃,被东汉安帝赐鲜卑王印绶。

东汉后期,156年,鲜卑单于檀石槐被各部落推举为大人。

以后他带领鲜卑人尽占匈奴漠北之地,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部落军事王国,单于庭设在弹汉山(今内蒙古商都县),其中著名的鲜卑宇文部、慕容部和拓拔部也归其管理。

檀石槐将他的部众分为东、中、西三部,宇文部居东、慕容部居中、拓拔部居西。

慕容氏肤色较白,又叫“白部鲜卑”。

181年,檀石槐病死,其子和连继位,但才力不如其父,引起族内攻杀。

鲜卑统一的局面瓦解,东、中、西三部宣布独立。

慕容部大人莫护跋(慕容皝的上祖)独立后,率部众迁居辽西昌黎郡棘城,自此号称慕容部。

三国初,莫护跋因随司马懿征公孙渊有功,被曹魏封为“率义王”,这是前燕建国之始。

莫护跋二世传到慕容涉归时,迁到辽东之北(具体位置不详),中原朝廷封他为鲜卑单于。

284年,慕容涉归死,其弟慕容删篡位,第二年被杀,部众拥立慕容涉归之子慕容廆继位。

389年,慕容廆以辽东避远为由,迁至徒河(今辽宁锦州市)之青山。

故《魏书》称慕容廆政权为“徒河”。

慕容廆被西晋朝廷封为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前锋大都督、大单于。

294年,慕容廆又率领部众迁回棘城,开始由游牧改为农耕。

西晋灭亡后,307年,慕容廆自称大单于,321年,受东晋封为平州牧,辽东郡公。

高句丽山城军事防御体系及其军事防御策略

高句丽山城军事防御体系及其军事防御策略

2016年第5期·110·高句丽山城军事防御体系及其军事防御策略Goguryeo Mountain City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and Its Military Defense Strategies 刘向东/ Liu Xiangdong高句丽,又作“高句骊”,或省作“句丽”“句骊”,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

公元前37年,高句丽政权在今浑江流域建立,隶属玄菟郡高句骊县。

其后,不断向周围郡县地区扩张,于公元4世纪前期占据整个辽东地区,与中原王朝以辽河为界。

其鼎盛时期,势力范围西抵辽河,东到日本海,北至松嫩平原,南到汉江。

公元668年,被唐朝与新罗联军所攻灭。

高句丽“多大山深谷,无原泽,随山谷以为居”①,因地制宜地利用辽东山区的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构建了具有鲜明军事防御性质的山城。

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高句丽把石筑山城的做法逐渐推广到整个辽东地区,同时也利用和改造了汉魏以来的郡县旧城,加以修葺加固,使之成为高句丽的军事城堡。

高句丽以山城为基干,构建起组织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并以此为依托,实行“坚壁清野、婴城固守”的军事防御策略,与中原王朝及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百济对峙。

一、高句丽山城的分布与连属(一)高句丽山城分布的地理特征《旧唐书·高丽传》载:“高丽国旧分为五部,有城百七十六,户六十九万七千。

”②根据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一书提供的情况,迄今为止已经考古调查认定的高句丽古城,在中国辽宁、吉林两省境内有120余座,在朝鲜半岛北半部有40余座③。

这些高句丽古城以山城为主,在与山地接壤的川谷平地或军事、交通要隘,间有少量的与山城相拱卫的平地城。

高句丽山城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国辽宁省的东部、吉林省的南部地区和朝鲜半岛的汉江、临津江以北地区。

其中,分布密度较大的有如下几个区域:①浑江、富尔江、辉发河流域以及鸭绿江中、上游沿岸地区;②辽河东侧流域地区;③辽东半岛;④朝鲜半岛西北部地区;⑤图们江流域至朝鲜半岛东北部一带。

高句丽研究历程及其成果——评《高句丽研究史》

高句丽研究历程及其成果——评《高句丽研究史》

高句丽研究历程及其成果——评《高句丽研究史》作者:蒋泽枫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2017年第3期高句丽是三千多年前就出现的,生活在浑江、鸭绿江流域的一个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民族。

高句丽的存在历史主要是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7世纪,作为一个国家存在于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与其周边的国家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的古代政权和国家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发生了联系。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推断,高句丽在当时的东北亚地区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古代国家。

在今天的中国和朝鲜半岛北部还保留着大量高句丽的文物古迹,这些文物古迹在考古和美学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中国和朝鲜也分别把这些重要的高句丽文物古迹申报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整个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瞩目。

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和外国的一些学者就开启了对高句丽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历史和考古两个方面。

随着高句丽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高句丽研究史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

近年来,中国也出现了不少这方面的专著,虽然这些专著数量上不少,但是其研究对象都是比较雷同的,即大体上涵盖梁启超提倡的史学研究的四个方面:史官、史家、史学的成立及发展、最近史学的趋势。

相对于其他著作,《高句丽研究史》(耿铁华、李乐营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对高句丽研究史做了更为全面的论述。

本书有以下几个鲜明特色:第一,对高句丽的研究史做了详细综述。

史学史以历史学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进而探索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史学史在中国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可以说中国史学史的创始人是梁启超。

1902年梁启超在其发表的《新史学》一文中,对中国古代史学中存在的“四蔽”、“二病”等现象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史学史的四个组成部分:史官、史家、史学的成立及发展、最近史学的趋势。

《高句丽研究史》一书对高句丽的研究史进行了更为全面地综述。

该著首先介绍了高句丽研究的肇端:晚清时期,高句丽好太王碑被人发现,其拓本被传往京师,得到了重视,开启了中国对高句丽历史与文化研究的第一步。

高句丽_使者_皂衣先人_考

高句丽_使者_皂衣先人_考

《三国志》卷30《东夷传·高句丽》记载了高句丽早期政治名号:“其国有王,其官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雏加、主簿、优台丞、使者、阜衣先人,尊卑各有等级。

”其中,“使者”、“阜(皂)衣先人”叨陪末席,按常理度之,则等级最低,对政治体系的作用最小,因此引起的关注也最少,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然而事实是否如此呢?同书同传又载:“诸大加亦自置使者、皁衣先人,名皆达于王,如卿大夫之家臣,会同坐起,不得与王家使者、皁衣先人同列。

”其中认为诸大加自置的使者、阜(皂)衣先人“如卿大夫之家臣”的判断极具启发性,间接说明使者、皂衣先人本是国王家臣的名号,随着国王化家为国而成为国家政治名号。

统治者有一类私属性质的近臣是早期社会十分普遍的现象,同时也发生在部族色彩和贵族势力相对浓厚的地方,例如中国的先秦时代就有所谓“中官”,秦、汉时代则有大夫、郎官等。

这是一种特殊制度,所谓做官从侍奉君主始,也即在仕途第一阶段,先做中官、侍从、郎卫或做家臣,阎步克先生将之归纳为“宦于王”(帝制时代称作“宦皇帝”)制度。

①比较而言,如家臣的“使者、皂衣先人”应该就是高句丽政治体系中的“宦于王”者。

在华夏王朝的政治舞台上,“宦于王”(“宦皇帝”)者曾经是重要角色,“甚至在专制皇权确立后,它仍能以某种变化了的形式保存下来”,②那么处在类似位置上的“使者、皂衣先人”,又在高句丽政治体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显然,这一问题的解读对于理解高句丽政治体制的结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一、说“使者”据笔者掌握,目前可见到的有关高句丽使者名号的史料主要有:1.东沃沮“国小,迫于大国之间,遂臣属句丽。

句丽复置其中大人为使者,使相主领,又使大加统责其租税”。

③2.太武神王十五年(32),因“沸流部长,资贪鄙……遂使南部使者邹壳素代为部长”。

④3.故国川王十三年(191),因东部晏留举荐乙巴素有功,“乃拜为大使者”。

⑤4.东川王二十年(246),因救驾有功,“追赠(纽由)为九使者,又以其子(多优)为大使者”。

关于高句丽后期都城平壤“三城一宫”的地理考证

关于高句丽后期都城平壤“三城一宫”的地理考证

历史地理第十四辑关于高句丽后期都城平壤“三城一宫”的地理考证王绵厚中国北方泼貂系统的高句丽民族,是从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活动于中国东北南部及鸭绿江两岸的古老民族。

在她兴起立国的七百年间,其都城曾有过三次大的变迁。

自本世纪初以来,对高句丽都城的变迁及其相关史迹的研究,已成为中国东北史和东北亚民族史及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1。

综合考察史籍和考古发现,高句丽立国的早期都城在今浑江中游的辽宁省桓仁县境;其申期都城迁至鸭绿江中游的吉林省集安境内;巳为中外学界公认。

而其晩期都城,即从长寿王15年(公元427年),最后迁都至大同江下游的平壤地区,也为世人所共识。

但对于以大同江下游平壤地区为中心的高句丽后期都城遗址,诸如严平壤城”、“长安城”、“黄城"和“安鹤宫”等各城方位及其相互关系,迄今中外学术界尚有较大分歧。

本文专就此以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材料相互印证,对高句丽后期都城,即平壤地区“三城一宫”的建置时代、地理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提出重新考证。

一、文献中关于大同江下游平壤附近“三城一宫”的记载关于高句丽后期都城“三城一宫J即“平壤城”、“长安城”、“黄城”和“安鹤宫(宅宫尸的文献记载,以汉文典籍成书时代先后为序,可摘引如下:(一)《魏书•高句丽传工:世祖太武皇帝遣员外散骑侍郎李敖奉诏册封长寿王,“敖至其所居平壤城”(此条在《三国史记》中系于435年),即北魏太延元年)。

①(二)《周书》异域传:“(高句丽)治平壤城。

其城东西六里,南临呗水,城内唯积仓储备,寇贼至日方固守。

王则别为宅于其侧,不常居之。

其外有国内城及汉城,亦别都也J②(三〉《北史-高句丽传先“其王好修宫室,都平壤城,亦曰长安城。

东西六里,随山屈曲,南临狈水。

城内唯积仓储备,寇贼至日,方入固守。

王别为宅于其侧,不常居之。

”③(四)《隋书・高句丽传》「(高句丽)都于平壤城,亦曰长安城,东西六里,随山屈曲,南临呗水。

"④同书卷六十四来护儿传f辽东之役,……入自呗水,去平壤六十里……o乘胜直造城下,破其城郭/(五X新唐书-高句丽传為“其君居平壤城,汉乐浪郡也,去京师五千里而嬴,随山屈缭为郭,南涯狈水。

好太王时代高句丽地方统治制度研究

好太王时代高句丽地方统治制度研究
密. 后汉 末 以破燕 军存本 国有 功 , 封为 王 , 三让不 受 。 困赐姓 高 氏 , 食邑 千户。 仍赐金 文铁 券 日 : ‘ 宜令 高
②“ 大周故壮 武将 军行 左豹韬卫郎将增左 玉钤 卫 爵军高公( 慈)
又 附 晋 平 州 刺 史 崔 毖谋 攻 正 勃 兴 于 辽 西 的 慕 容 鲜
卑 ,事败 而 慕 容鲜 卑结 下仇 怨 。从美 川王 二 十年
( 3 1 9 ) 崔毖“ 与数十 骑 , 弃 家 来奔 ( 高 句丽 ) ” 开 始[ 3 1 , 高
的事件叙 述看 , 唯 有慕容 觥人 侵高 句丽 可以当之
度 安 排 包括 : 在 相 对稳 定 的征 服 地 区 , 基 本 上 以一 座 中心 城 邑 为镇 城 , 派出“ 守事 ” 加 以 统 辖 。 至 于城 邑 以 外的
广 大地 区 . 应 该 主要 是 当地 的被 征 服 土 著 民 户 , 往 往 以“ 谷民” 称 之 。 只 有新 “ 略 来韩 秽 ” 地 区, 由 于百 济 时 代 的 经营, 而形成“ 城一 村” 体 制 。在 旧辽 东 、 玄苑、 乐浪 地 区 , 修 建 山城 , 并 沿 用 了部 分 汉 魏 旧城 。 基 本 形 成 重 要 军 镇
① 好 太王 , 《 三 国史记 》 记作 “ 广开 土王” , 本 文除 引文 外, 并作
“ 好太王”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1 - 0 9
作者简 介 : 范恩实 , 吉林 梨 树 人 , 历史 学 博 士 , 副研 究 员 。

通 化师范学 院学 报 一 人文社会 科学 一
适应 自身 地位 上升 的现 实 。 关 于北道御 敌 的 中下级 贵族 、武人及 青 壮派 上 升 为高 句 丽政 治 主力 的问题 ,尽管 史籍 中没 有 直接 记载 ,但 是从 出土 墓志材 料 中还是 能够 找到 一些 蛛

高句丽历史概述

高句丽历史概述

高句丽历史概述高句丽,建国于公元前37 年,灭亡于公元668 年.中经二十八代王,历时705 年,与我国中原地区的西汉、东汉、魏(三国)、西晋、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北朝的前燕、前秦、后燕、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及隋、唐诸王朝同时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众多的地方民族政权中,可谓存续时间最久者。

高句丽,本来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但由于在其势力扩张的历史演变中,疆域延伸到了朝鲜半岛,进而成为朝鲜半岛历史上三国鼎立(新罗、百济、高句丽)时代的重要角色,从而在阐述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方的历史发展时必然要涉及到高句丽的历史,使高句丽研究倍受中、朝、韩及俄、日等国学术界的关注。

现将有关高句丽的基本情况简介如下:高句丽的名称与族源高句丽,又称高丽。

其名称的由来及含义,迄今尚无定论,有说系“山高水丽”者,有说系“高大黑马”者,也有说是“高城”、“铜马”者,莫衷一是。

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早在高句丽立国之前,汉“武帝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至(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 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

玄菟复徙居句丽”。

这里所说的高句丽、句丽在今辽宁新宾一带,曾是汉代玄菟郡的属地,该地的早期居民貊人也被称做高句丽人。

另据《汉书?地理志》载“玄菟、乐浪,(汉)武帝时置,皆朝鲜、涉貊、句丽蛮夷”,此处朝鲜与句丽并称,说明古朝鲜与高句丽当时是两个不同的部族群体。

《后汉书?高句丽传》也指出,高句丽南与朝鲜相接。

说明高句丽当时并不领有古朝鲜,古朝鲜也不包括高句丽。

高句丽的族源应是秽貊族系。

高句丽是秽貊族系的一支。

高句丽的王族,出自夫余,夫余是秽貊族系的另一个分支。

故史书称高句丽是“夫余别种”。

夫余活动在今吉林、长春及其周围地区,高句丽则主要分布在今浑江流域。

高句丽国的主体民族应是吉长地区的涉貊族系(夫余)和浑江的涉貊族系(高句丽)的后裔。

高句丽建国高句丽的始祖是朱蒙。

高句丽五部研究

高句丽五部研究

【摘要】中、朝史书对高句丽五部的名称记载不同,但可以发现两种史料间的对应关系。

高句丽五部以夫余人为主,融合了秽貊及部分汉族。

各部的部长都不止一人,且地位不是平等的。

在高句丽建国之初,五部的部长拥有行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权力,既是领主,也是中央官。

随着对外扩张中高句丽国家机构的完善,五部的部长渐演变为地方官,形成五耨萨制,各方面权力受到制约。

五部也不再强调部族的意义,而是成为行政区划概念。

【关键词】高句丽;五部;秽;貊astudyofthefivebusofgaogouli高句丽以五部为基础建立自己民族的政权,随着政权性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五部进而与中原五方土观念相结合,形成“五褥萨”制。

后来渤海、辽、金实行的五京制,当出于对此制度的仿效与继承。

(一)最早记载高句丽五部的中国史书是《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本有五族,有涓(《后汉书·东夷传》作消)奴部、绝奴部、顺(《南史·高句丽传》作慎)奴部、灌奴部、桂娄部。

本涓奴部为王,稍微弱,今桂娄部代之。

”朝鲜史书《三国史记》、《三国遗事》、《东国史略》、《东国通鉴》等书中,除有一次出现消奴部的名称以外,竟无一提及,当是存在着译音用字上的不同。

《通典》谓五部“皆贵人之族”,故高句丽五部当在其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考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高句丽国相有椽那部的明临答夫、沸流部的阴友、贯那部的弥儒、桓那部的於支留,可见,椽那部、贯那部、沸流部、桓那部都应在高句丽的五部之内。

朱蒙自夫余迁至卒本川,“结庐于沸流水上居之,国号高句丽”,沸流国王“松让以国来降,以其地为多勿都,封松让为主”[1],可见,沸流国王松让原是沸流水一带的统治者,在朱蒙迁徙至此地后降于朱蒙,其部改称多勿,琉璃明王“纳多勿侯松让之女为妃”,可以证明这一点。

多勿部当即《三国志》中“本涓奴部为王”的涓奴部,随朱蒙自夫余迁徙来的部众居沸流水上,就是后来的沸流部,即《三国志》中取代涓奴部的桂娄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中、朝史书对高句丽五部的名称记载不同,但可以发现两种史料间的对应关系。

高句丽五部以夫余人为主,融合了秽貊及部分汉族。

各部的部长都不止一人,且地位不是平等的。

在高句丽建国之初,五部的部长拥有行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权力,既是领主,也是中央官。

随着对外扩张中高句丽国家机构的完善,五部的部长渐演变为地方官,形成五耨萨制,各方面权力受到制约。

五部也不再强调部族的意义,而是成为行政区划概念。

【关键词】高句丽;五部;秽;貊astudyofthefivebusofgaogouli高句丽以五部为基础建立自己民族的政权,随着政权性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五部进而与中原五方土观念相结合,形成“五褥萨”制。

后来渤海、辽、金实行的五京制,当出于对此制度的仿效与继承。

(一)最早记载高句丽五部的中国史书是《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本有五族,有涓(《后汉书·东夷传》作消)奴部、绝奴部、顺(《南史·高句丽传》作慎)奴部、灌奴部、桂娄部。

本涓奴部为王,稍微弱,今桂娄部代之。

”朝鲜史书《三国史记》、《三国遗事》、《东国史略》、《东国通鉴》等书中,除有一次出现消奴部的名称以外,竟无一提及,当是存在着译音用字上的不同。

《通典》谓五部“皆贵人之族”,故高句丽五部当在其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考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高句丽国相有椽那部的明临答夫、沸流部的阴友、贯那部的弥儒、桓那部的於支留,可见,椽那部、贯那部、沸流部、桓那部都应在高句丽的五部之内。

朱蒙自夫余迁至卒本川,“结庐于沸流水上居之,国号高句丽”,沸流国王“松让以国来降,以其地为多勿都,封松让为主”[1],可见,沸流国王松让原是沸流水一带的统治者,在朱蒙迁徙至此地后降于朱蒙,其部改称多勿,琉璃明王“纳多勿侯松让之女为妃”,可以证明这一点。

多勿部当即《三国志》中“本涓奴部为王”的涓奴部,随朱蒙自夫余迁徙来的部众居沸流水上,就是后来的沸流部,即《三国志》中取代涓奴部的桂娄部。

《三国志》中还提到“绝奴部世与王婚”,考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常与王室通婚的是椽那部,中川王后即椽氏,椽那部的明临笏睹曾尚公主,公元190年,于畀留、左可虑“缘以王后亲戚执国权柄”,后“与四椽那谋叛”,都可以证明椽那部即绝奴部。

“灌”与“贯”音同,贯那部即是灌奴部,则桓那部即顺奴部。

中国史书中所记五部即朝鲜史书中的多勿部、沸流部、椽那部、贯那部与桓那部。

据《三国史记》可知,五部的每一部都下辖数部。

如前边提到的左可虑“与四椽那谋叛”,可证椽那部下分为四部。

故国川王皇后于氏为“后提那部于素之女”,即指隶属于后部的提那部,后部即绝奴部,也就是椽那部,可知,椽那四部中有一部名字是提那。

公元72年贯那部征藻那部、公元74年桓那部征朱那部,应都是将被征服者并入本部内,保持其部名不变,分别成为贯那部与桓那部的组成部分。

(二)五部构成后来高句丽民族的主干,从五部的由来中可以看出高句丽族的起源。

沸流部的主体部分是随朱蒙迁徙的夫余人。

朱蒙自夫余国出逃带走相当数量的民众,所以夫余王带素说他“诱我臣逃至此,欲完聚以成国家”。

但沸流部成员也有一些是后来加入的,“朱蒙行至毛屯谷,遇三人,其一人着麻衣,一人着衲衣,一人着水藻衣。

……俱至卒本川”[2],定居卒本川以后,“四方闻之,来附者众”[3]。

夫余国内民族分两大系统:秽貊与夫余。

《后汉书·东夷传》中说夫余国“本秽地”,《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说夫余:“国有故城名秽城,盖本秽貊之地,而夫余王其中,自谓‘亡人’”,《论衡》、《魏略》记载的夫余始祖东明自橐离国出逃的故事,皆可证明夫余国土著为秽貊,统治者为夫余人。

据《三国史记》、《三国遗事》等朝鲜史书,夫余王金蛙的七个儿子“常与朱蒙戏”,朱蒙属于统治者夫余人无疑。

朱蒙与“乌伊、摩离、陕父等三人为友”,一起南迁。

陕父在朱蒙之子琉璃明王时“去之南韩”。

乌伊与摩离在公元14年“领兵二万西伐梁貊,灭其国,进兵袭取汉高句丽县”,此时距朱蒙南迁已51年,乌伊、摩离即使与朱蒙迁徙时仅20岁,至此也已70多岁了。

高句丽前三位王中,朱蒙享年40岁,其子琉璃明王约56岁,大武神王最高寿,也只61岁。

乌伊、摩离70多岁仍健在,并能领兵远征,是很令人怀疑的。

此三人名字也不见于中国史书,《魏书·高句丽传》:“朱蒙乃与乌引、乌违等二人,弃夫余,东南走”,而没有乌伊。

则乌伊、摩离可能只是随朱蒙迁徙的部族的名称。

乌伊,《三国史记》中也作鸟伊,伊字《东国史略》作夷,则乌伊也可以写成鸟夷。

《尚书·禹贡》“岛夷皮服”,岛字原作鸟,唐人改为岛,王肃注:“鸟夷,东北夷国名也”,是东北古部族,显然属于秽系。

高句丽一词《阙特勤碑文》作“bokli”,以汉字标音,正是摩离[4]。

《后汉书·东夷传》:“句骊一名貊耳”,摩离即貊,应是出自貊系。

也就是说,随朱蒙迁徙的各部,除夫余人外,还有秽系部族与貊系部族,三者共同构成高句丽五部的沸流部中迁自夫余的部分。

其后附部分民族成份更为复杂,毛屯谷所遇三人其一名再思,琉璃明王子也有名再思者,可见这是夫余族的常用名。

而朱蒙所迁地是秽人与貊人的居住区,来附者中当有秽系民族与貊系民族。

此外当还存在汉族,琉璃明王有汉人王妃就可证明这一点。

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丽语谓复旧土为多勿”,朱蒙立国第二年以沸流国所在地为多勿部,《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说高句丽“言语诸事,多与夫余同”,此时所谓丽语,也就是夫余人的语言,朱蒙为代表的高句丽统治者夫余人认为对沸流部的收降是收复夫余民族的旧土,可见,沸流部当以夫余人为主体。

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大武神王攻夫余后,夫余王从弟“与万余人来投,王封为王,安置椽那部”,《东国通鉴·高句丽》作“置椽那部”,证明最初设立椽那部,就是为安置夫余降人。

《三国史记》称随夫余王从弟降者为“国人”,而不是“下户”,可见其属夫余国统治民族,即夫余族,与高句丽王室族源相同,也正是因此,椽那部才得到世代与王室通婚的特权。

《魏书·百济传》说百济“其先出自夫余”,《北史·百济传》认为“出自索离国”,是夫余王“东明之后”,如此说来,百济统治者为夫余人,《隋书·百济传》说其“出自高丽国”,也当从高句丽王室为夫余人的角度去理解。

《好太王碑》载百济有“贯奴城”[5],则贯那部很可能也以夫余人为主体,因此也能与王室通婚,《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伊夷模无子,淫灌奴部,生子名位宫,伊夷模死,立以为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载中川王除王后椽氏以外,还有贯那夫人,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桓那部,即顺奴部,其族源无考,但顺奴部也名东部,《翰苑·蕃夷部》注:“内部虽为王宗,列在东部之下”,足见其部地位之高。

其余四部皆以夫余人为主,王族也出于夫余人,似不可能将异族为主体的部列于王族所在的内部之上。

因此,桓那部也应以夫余族为主体。

参之《三国史记·百济本纪》称其国五部是由一部“分置”的,贯那、桓那二部也可能是由沸流部中分置的。

(三)五部官称中国史书无载,《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仅有一“消奴加”,似乎五部官名沿用夫余人旧制仍称加。

但考之《三国史记》可知,加是对五部官的通称,凡是五部内官及五部所辖部的部长都可以称加或大加,所以才有“诸大加”的说法。

《后汉书·东夷传》有蚕支落大加戴升,当为五部下辖部的部长。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称高句丽“其官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雏加、主簿、优台丞(《后汉书·东夷传》作优台)、使者、皂衣先人,尊卑各有等级”,“王之宗族,其大加皆称古雏加”,消奴部“本国主,今虽不为王,适统大人,得称古雏加”,“绝奴部世与王婚,加古雏之号”,可证古雏加是对王的任大加的宗亲与绝奴、消奴两部最高长官的特称。

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可知,沛者、主簿、优台、使者、皂衣先人为五部中官称。

考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仇都、逸苟、焚求三人曾同时为沸流部的部长,可见五部中每一部的部长都不止一人。

各部长在本部内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而是存在着严格的等级。

弥儒以贯那沛者任左辅,明临答夫以椽那沛者任国相,阴友以沸流沛者任国相,都可以证明沛者是五部中的最高官员。

桓那于台菸支留任左辅后加爵大主簿,阳神从沸流那皂衣加爵为于台,说明仅次于沛者的是主簿,次于主簿的是于台,即《后汉书》中的优台。

以上三种官的地位与汉文史书记载的次序一致。

次于于台的是使者、皂衣先人,但阳神从沸流那皂衣加爵为于台,而明临答夫从椽那皂衣加爵为沛者,仓助利由南部大使者加爵为大主簿,很难断定使者、皂衣先人何者地位更高。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称,“其置官,有对卢则不置沛者,有沛者不置对卢”,对卢与沛者当具有相同的职能。

至于相加,可能是担任国相的大加的意思,任国相者多为沛者,也有大主簿。

于此可见,高句丽建国初期官制的最大特点是,五部官就是中央官,不存在五部之上的中央官制。

高句丽国家就是五部及其下辖部的组合,五部既是国家机构也是地方建置,国家官员就是五部的部长们。

五部部长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五部也具有很大独立性。

《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称沸流部的三部长:“资贪鄙,夺人妻妾牛马财物,恣其所欲”,可见部长对所部拥有行政管辖权,《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载拔奇“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降,《后汉书·东夷传》载“蚕支落大加戴升等万余口诣乐浪内属”,都可以证明部众对部长有相当强的人身依附性。

公元72年贯那部征藻那部、公元74年桓那部征朱那部,表明各部有自己的部队,可以独立出兵,《三国史记·温达传》“群臣及五部兵士皆从”,说明由五部的军队构成国家的军队,各部长有统兵权。

《后汉书·东夷传》:“有罪,诸加评议便杀之”,证明各部长有司法权。

从这个意义上讲,早期五部类似五个半独立王国,高句丽国家就是五部的政治联合体,高句丽王对各部的统治主要表现在对各部官员的任免上。

在早期,高句丽王的“会群臣”,也就是五部部长会议,这既是高句丽国的最高决策机构,也是其最高执行机构。

(四)高句丽于公元前37年立国,这标志着沸流部的形成,公元前36年建立多勿部,公元22年置椽那部,虽然《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中迟至公元72年才出现贯那部,公元74年才出现桓那部,但公元32年已出现南部使者,南部即灌奴部,亦即贯那部。

公元25年,以乙豆智为右辅,至公元27年左、右辅同时出现,以五部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已基本完备,五部的形成当在此前,所以,五部出现最晚不晚于公元3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